工伤事故处理报告

2024-07-08

工伤事故处理报告(精选9篇)

篇1:工伤事故处理报告

厦门XXXX集团有限公司

工伤事故报告书

事故基本概况

事故发生部门

XXXX项目部

事故发生时间

2002年7月27日

事故发生地点

XXXX1号公寓

事故类别

机械伤害

伤害程度

轻伤

受伤部位

左手大拇指

报告书编制

编制人

编制时间

2003年2月18日

报告书审批

审批

意见

审批人签字

审批时间

2003年2月 日

目 录

一,事故发生部门

二,事故发生时间

三,事故发生地点

四,事故类别

五,伤害程度

六,受伤部位

七,伤者基本情况

八,事故经过

九,事故原因分析:

十,预防措施

十一,事故责任分析

十二,事故处理意见

关于杨XX手指受伤事故调查报告 一,事故发生部门:XXXX项目部

二,事故发生时间:2002年7月27日 三,事故发生地点:XXXX1号公寓

四,事故类别: 机械伤害

五,伤害程度: 轻伤

六,受伤部位: 左手大拇指

七,伤者基本情况:

姓 名

性别

年龄

身份证号码

籍 贯

安全教育

安全技术交底

文化程度

杨XX

XXXX26701019493

四川蓬安县

小学

八,事故经过

2002年7月27日上午10点10分左右,伤者杨XX在一号公寓楼下完大梁准备下二排钢筋时,从K/⑧轴处翻越过去,人体翻过大梁脚踩到地面,支梁的钢管架扣件断裂,导致二排钢筋下滑,二排的钢筋上的钢管压住杨XX左手大拇指,杨XX的工友将钢管松开拉出左手,事故发生后项目立即组织人员送往医院治疗.经过长达1个月的治疗,病情恢复良好;2002年9月9日,杨XX发现自己的手指有异常现象发生,项目部管理人员带杨XX到医院检查,检查发现伤口里面由于医生在第一次治疗时对伤口没有清洗干净,导致伤口内部发炎,经过医生第二次处理,病情好转.目前伤情恢复良好并已医疗终结出院,伤者提出要求协商解决.九,事故原因分析:

1,从事故现场发现,支设大梁的钢管加固扣件断裂下滑,造成钢管下滑是此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之一.班组在架设大梁的支架时,大梁与大梁的交叉处应用双扣件加固而班组

用单扣件加固,是此事故的原因之一.3,从事故发生经过来看,项目部的相关管理人员没有履行自己的工作职责,是此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十,预防措施:

事故发生后公司组织项目部召开了安全预防措施交底会,再次重申了管理人员及班组遵守和实施公司制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管理制度》的必要性和严肃性;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检查,查出的安全隐患按“三定一落实”原则进行整改,对相关的管理人员按“四不放过”原则进行处理.项目部通过认真的总结和学习,以确保类似事故的发生.十一,事故责任分析

1,项目施工员在交底时并没有对该部分说明详细的安全措施,对此事故负直接责任.2,施工班组在操作时未按照有关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对此事故负主要直接责任.3,项目部安全员在对支撑的钢管架的安全性,没有监督到位负监督不力的责任.4,项目经理对此事故负领导责任.十二,事故处理意见

1,杨XX同志的医疗费按保险条款处理,从保险公司理赔回来的费用用于支付其个人的伤残补助金(公司部分)

2,一次性赔偿杨XX同志工伤补助费18000元(壹万捌仟元整)(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偿金,医疗期间的工资,住院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贴费,营养费,易地安置费等).3,一次性支付杨XX同志的工伤补助费的一半及全部医药费由钢筋班班组长刘河明承担,共计14057.45元(壹万肆仟零伍拾柒元肆角伍分),公司承担一次性支付杨XX同志的工伤补助费的一半,即9000元(玖仟元整),扣去保险公司理赔回来的5057.45元(伍仟零伍拾柒元肆角伍分),公司实际应支付的费用为3942.55(叁仟玖佰肆拾贰元伍角伍分).4,医药费已由钢筋班组班组长刘河明垫付,一次性赔偿杨XX同志工伤补助费18000元由公司暂行先垫付,其中9000元(玖仟元)从钢筋班组班组长刘河明劳务决算中扣除.5,项目施工员在交底时并没有对该部分说明详细的安全措施,对此事故负直接责任,项目部安全员在对支撑的钢管架的安全性,没有监督到位负监督不力的责任.依据《员工手册》中《员工奖惩条例》(修订本)6.2.2条C款的规定,给予XXXX项目部钢筋工长林文学,项目部安全员忘建强记过处分.6,扣件断裂是本次事故发生的原因之一,器材部门应从此次事故中吸取一定的经验教训.厦门XXXX集团有限公司

2003年2月20日

附件

1,伤者申请书及项目意见

2,事故调查笔录两份

3,项目事故调查报告(包括现场照片3张,安全教育材料2份,安全技术交底材料1份)

4,伤者家庭困难情况证明

5,工伤处理协议书

协 议 书

甲方:厦门XXXX集团有限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

乙方:厦门市莆兴建工有限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钢筋班班组长刘河明 丙方:杨XX(受伤人)身份证号码: ***

2002年7月27日上午10点10分左右,伤者杨XX在下完大梁准备下二排钢筋时,准备从K/⑧轴处翻越过去,人体翻过大梁脚踩到地面,支梁的钢管架断裂,导致二排钢筋下滑,二排的钢筋上的钢管压住杨XX左手大拇指,杨XX的工友将钢管松开拉出左手,事故发生后项目立即组织人员将其送往医院治疗.目前伤情恢复良好并已医疗终结出院,伤者提出要求协商解决,经甲乙丙三方协商,现将此事处理如下:

1,三方在公平,合理,合法,自愿,人道主义的基础上进行协商.2,丙方要求甲方一次性赔偿费18000元(壹万捌仟元整)(包括一次性伤残补偿金,医疗期间的工资,住院护理费,交通费,住院伙食补贴费,营养费,易地安置费等).3,甲,乙,丙三方从签定协议起,丙方关于身体健康等一切问题与甲,乙方无关.4,甲,乙,丙三方在本协议上签字后,本协议立即生效.5,本协议签字生效后,乙,丙双方终止劳动关系,并与厦门XXXX集团有限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无任何关系.6,甲暂代乙方支付给丙方的费用按厦门市莆兴建工有限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钢筋班与厦门XXXX集团有限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签定的《安全生产与治安管理经济责任合同》的相关条款及本起事故的事故报告中的相关要求进行办理.7,本协议一式五份,厦门XXXX集团有限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厦门市莆兴建工有限公司,厦门市莆兴建工有限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钢筋班班组长刘河明,丙方各执一份,厦门XXXX集团有限公司质安部一份.甲方:厦门XXXX集团有限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

代表签字: 签字时间:2003年2月 日

乙方:厦门市莆兴建工有限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钢筋班

班组长签字: 签字时间:2003年2月 日

丙方:厦门市莆兴建工有限公司XXXX项目经理部钢筋班杨XX

签字(手印)签字时间:2003年2月 日

正文共5页第页

篇2:工伤事故处理报告

一、凡发生在企业、施工生产中由于生产区域和生产过程中存在的危险因素及操作方法的错误,突然使人体组织受到损伤,或使某些器官失去正常机能,以致使负伤人员立即工作中断达一天及以上(或致死)的一切事故(含急性中毒事故)应迅速层层如实上报到主管部门(不准隐瞒或拖延上报),组织对事故调查分析处理,必须严格执行国务院第75号令及劳动部关于对《职工伤亡事故报告与处理规定的条文解释》。

二、发生重伤、死亡事故及未遂重大事故采用事故快报立即层层上报主管部门外,事故所在工地(负责人应当负责保护事故现场)不准破坏与伪造事故现场,直至上级主管部门检查允许后。才准动现场,对受伤人员应积极抢救。

三、做好事故调查工作,轻伤事故由分公司组织工地有关人员进行分析处理,并填写伤亡事故登记表上报公司,重伤事故及未遂重大事故 由公司主管领导组织工会生产、技术、安全、保卫等部门及分公司、工地有关人员参加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处理。事故及未遂重大事故和造成伤亡的事故与火灾事故均应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并根据事故性质与应负的责任和态度,提出处理意见,报上级审批后执行。

四、事故调查组有权向有关单位及有关人员了解有关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并如实反映与提供,不得拒绝与隐瞒情节。伪造假情况和资料,否则应给予批评或纪律处分。

五、轻伤、重伤事故,受伤人员复工后,应由工地填写工伤事故复工报告单,上报分公司及公司主管安全部门各一份。

篇3:工伤事故处理问题探讨

地质勘探队应急抢险施工现场

地质灾害高边坡应急抢险施工现场

问题1 工伤性质的认定是否受当事人事故责任大小的影响?

处理工伤事故赔偿责任纠纷, 最首要的就是进行工伤认定。《工伤保险条例》对工伤认定做出了详细的规定, 使工伤认定有章可循, 有法可依。

工伤认定取决于单位与劳动者是否存在劳动关系。凡是与用人单位有书面劳动合同的, 应当认定其有劳动关系。如果没有书面劳动合同, 但是在事实上构成了劳动合同关系的, 是事实上的劳动关系, 按照劳动关系同等对待。至于用工的种类和用工的期限, 都不是特别考虑的因素。因此, 职工只要与用人单位发生劳动关系, 发生工伤事故后无论责任大小都不影响其工伤的认定。

【案例】某地质勘察工程公司2010年6月3日, 钻机班长冯某带班操作ZPC钻机施工, 钻机技术状况良好。18时20分因空压机冷却系统发生故障停止送气, 造成钻机无法工作而停机。19时15分恢复送气到机场 (安装钻机的地方) , 冯某违反安全操作规程, 独自一人回到离地面高度3m的12号钻孔平台开机作业。因钻机操作平台脚手板铺设有缺陷, 下雨湿滑, 冯某在操作过程中重心偏移脚踏空失稳, 导致衣服前摆被绞进钻机卡盘上带毛刺的固定螺帽上, 身体随同主动钻杆在空中旋转, 人体猛烈撞击钢架管, 造成颅脑外伤, 身体多处严重撞伤, 致多器官功能衰竭, 21时在送往医院途中经120抢救无效死亡。

这是一起典型的违章操作责任事故, 但是按照工伤事故保险责任和工伤事故赔偿无过错责任的原则, 冯某工伤性质的确定和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权益并不因此而受影响。

问题2 工伤认定是否完全考虑三要素与行为目的一致性?

通常, 工伤的概念可理解为:在工作场所, 工作的时间内履行工作职责或接受单位委派过程中发生的伤亡事故。但在实际工作中, 时限、场所和职责三要素往往不是全部具备, 此时应重点考虑其行为目的来确定是否为工伤。

【案例】某地质勘察工程公司, 因建设、设计单位工期要求时间短任务重, 经常安排施工人员加班赶工期。2009年国庆放假期间, 公司一名职工未经安排, 私自来到工地加班, 结果被高处落物击中头部造成脑震荡重伤。

事故发生后, 报当地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进行工伤认定,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十四条第一款:“职工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 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的”规定, 认定为工伤。这里的工作时间, 不仅是指劳动合同规定或用人单位规定的工作时间, 也包括单位要求的加班加点时间。但该单位职工在正常工作时间之外, 未经单位安排, 主动加班, 只要是在从事本职工作, 也应认定为工作时间, 在此时间内工作受伤, 应按照工伤处理。单位能够证明该职工是在从事私人事务的除外。

问题3 劳动合同中约定“工伤责任自负”的条款是否有效?

为避免工伤事故责任, 雇方采取所谓“个人承包”, 并在合同中明确“工伤事故雇方概不负责”的做法在实践中较为常见。其实, 雇佣之间的合同只是双方用工的一种形式而已, 而非真正承包, 雇方的安全责任和管理责任不会因为雇佣关系密切而消失, “概不负责”的约定是无效的。

【案例】某地质勘察工程公司招用临时工, 要求工人进公司前签订劳动合同。2009年8月, 公司一名工人在一次施工中不小心被砸伤, 右腿骨折, 先后花去医药费6.4万多元, 造成该工人不能正常出工, 回家养伤。伤者向公司要求补偿, 但公司以进公司时签订的劳动合同已经规定:“发生工伤概不负责”为依据, 且医药费已经给予报销, 所以不能再给伤者工伤补偿。

根据《安全生产法》第89条:生产经营单位与从业人员订立协议, 免除或者减轻其对从业人员因生产安全事故伤亡依法应承担的责任的, 该协议无效。《工伤保险条例》第二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各企业的职工和个体工商户的雇工, 均有享受工伤保险条例的权力。因此, 公司与该农民工在劳动合同中签订的“工伤概不负责”的条款无效, 属于违法合同, 公司应承担该农民工的所有工伤保险待遇。

问题4 委派与被借用职工发生工伤事故, 谁承担主体责任?

由于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决定了用人单位是工伤事故的责任主体, 单位人员受派外出, 委派单位是委派行为和旨意的发出者, 受派人员是行为和旨意的执行者, 委派期间发生伤亡事故, 委派单位是当然的责任主体。

同样, 单位外借职工的工伤事故也应由原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因被借调职工的工资、履历等与工伤保险有关的档案资料, 一般应由原用人单位保管, 并不在借调单位之间转移, 所以, 原用人单位应是责任主体。

但是委派和借调, 原用人单位都可与接受委派的单位或借调单位签订有关工伤协约, 共同解决工伤保险补偿。

【案例】甲公司与乙公司有多年的合作关系, 2010年甲公司因设备检查维修, 请乙公司技术员李某帮忙维修, 双方约定, 将乙公司技术员李某暂时借调到甲公司, 借调期为6个月, 在借用期间, 李某的工资由甲方支付。李某在甲公司维修设备时发生了工伤事故, 并被认定为工伤。

出院后, 李某找到甲公司支付其治疗费和其他伤残待遇。甲公司认为, 在其与乙公司的借用协议中, 双方只约定了甲公司在借用期间只需要支付李某工资, 但是对于工伤保险事项, 双方未作约定。因此, 李某的治疗费用和工伤保险待遇该由李某的单位乙公司承担支付。于是李某找到乙公司, 要求乙公司赔付其治疗费及伤残待遇, 但是乙公司称李某受伤发生在为甲公司工作过程中, 而非发生在原单位。因此, 乙公司认为, 李某的伤残待遇及治疗费用应该由甲方承担。

根据我国《工作保险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三款规定:“职工被借调期间受到工伤事故伤害的, 由原用人单位承担工伤保险责任, 但原用人单位与借调单位可以约定补偿办法”。因此, 本案中, 李某的工伤保险待遇应该由原用人单位即乙方承担, 甲方因没有签有关工伤协议, 可不承担工伤补偿费用。

问题5 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如何划分事故单位?

国家对企业在租赁过程中发生伤亡事故, 如何划分事故单位做出了明确规定:企业在租赁、承包过程中, 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无经营证照, 仅为个人 (或合伙) 与出租方或发包方签订租赁 (或承包) 合同, 若发生伤亡事故, 应认定出租方或发包方为事故单位;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不是独立法人, 属于单独核算单位, 若发生伤亡事故, 应认定出租方或发包方为事故单位;如果承租方或承包方是独立法人或有证照的个体工商户, 若其生产经营活动完全脱离了出租方或发包单位而自主生产经营, 发生伤亡事故, 应认定承租方或承包方为事故单位。

操作人员正在对钻机做开钻前的最后调试

篇4:工伤事故处理报告

关键词:公司注销;工伤待遇;股东赔偿

如本律师最近代理的一起典型案件:郑某自2012年2月起在某金属制品公司上班,主要从事钢管捡料及搬运工作,双方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金属制品公司亦未给郑某缴纳工伤保险。2012年8月20日14时许,郑某在工厂工作时左手中指被机器压伤,经医院诊断为左手中指指骨骨折、左手中指血管神经损伤。因金属制品公司拒绝支付郑某相应的赔偿费用,郑某于2013年2月28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确认其与金属制品公司之间存在劳动关系,并要求金属制品公司支付未签订书面劳动合同双倍工资的差额部分及经济补偿金等。在仲裁过程中,金属制品公司于2013年5月30日办理了注销登记。2013年9月17日,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郑某与金属制品公司从2012年2月到该公司注销之日的事实劳动关系成立,并支持了郑某关于双倍工资及经济补偿金的仲裁请求。金属制品公司不服该仲裁裁决向法院起诉,一审法院于2014年2月18日判决金属制品公司支付经济补偿金等。金属制品公司不服法院判决向中级法院上诉,中级法院于2014年8月12日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2014年11月21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认定郑某2012年8月20日左手中指指骨骨折、左手中指血管神经损伤为工伤。2015年1月21日,经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鉴定为伤残十级。郑某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要求该金属制品公司的股东刘某支付工伤保险待遇,该会认为本案的主体不适格,遂于2015年8月26日作出不予受理的决定。郑某不服该仲裁裁决,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刘某支付工伤保险待遇。

此案的处理,涉及两个有争议的法律问题:一是金属制品公司的股东刘某系自然人,他是否是劳动争议案件的适格主体;二是郑某的工伤保险待遇由谁赔偿。

一、公司注销后,用人单位的自然人股东是否是劳动争议案件的适格主体

有人认为,1995年实施的《劳动法》和2008年施行的《劳动合同法》调整的都是用人单位与劳动者之间的劳动关系,而用人单位包括企业、个体经济组织、民办非企业单位等组织以及与劳动者建立劳动合同关系的国家机关、事业组织、社会团体,但均不包括公民自然人。并且《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条更是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的下列劳动争议,适用本法”,而本案是公民与公民之间的纠纷,由于主体不适格,因此不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

本律师认为:金属制品公司已经注销,其法人资格丧失,确实不能作为当事人参与诉讼,但是这并不意味着本案就成为一个死案。因为2009年1月1日起施行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第2号令)第八条“发生争议的用人单位被吊销营业执照、责令关闭、撤销以及用人单位决定提前解散、歇业,不能承担相关责任的,依法将其出资人、开办单位或主管部门作为共同当事人。”该部门规章明确规定了在“有些时候用人单位已消失”的特殊情况下,是可以将用人单位的出资人列为案件当事人的,因此金属制品公司的股东刘某可以成为本案中的当事人。所以本案将刘某列为当事人符合法律的规定,刘某是适格的主体,本案属于劳动争议案件的受案范围。

二、公司注销后,公司股东是否应当对原工伤职工承担工伤事故损害赔偿责任

虽然解决了刘某的主体是否适格的问题,但是还没有解决本案的核心问题,即郑某的工伤待遇到底由谁来支付。《工伤保险条例》第六十二条第二款规定“依照本条例规定应当参加工伤保险而未参加工伤保险的用人单位职工发生工伤的,由该用人单位按照本条例规定的工伤保险待遇项目和标准支付费用”,并且《公司法》规定公司以其全部财产对公司的债务承担责任。可是法人的民事权利能力和民事行为能力,从法人成立时产生,到法人终止时消灭。现金属制品公司已经注销,其法人资格已经丧失,无法承担民事责任。即使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在金属制品公司注销后分别作出了工伤认定和劳动能力伤残等级的评定,但是郑某依然无法找金属制品公司支付应有的工伤保险待遇。

既然刘某是金属制品公司的股东,那么他是否应当承担郑某的工伤事故损害赔偿责任呢?

本律师通过查询金属制品公司的工商档案得知,其系刘某投资设立的一人有限责任公司,而《公司法》第六十三条规定“一人有限责任公司的股东不能证明公司财产独立于股东自己的财产的,应当对公司债务承担连带责任。”另外,该金属制品公司在注销时既未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六条的规定在清算组成立之日起十日内通知债权人,也未于六十日内在全国或者公司注册登记地省级有影响的报纸上进行公告,更没有依照《公司法》第一百八十九条的规定在公司清算结束后制作《清算报告》。所以,作为清算组成员的刘某没有依法履行法定义务,根据《公司法》第一百九十条第三款的规定,清算组成员因故意或者重大过失给公司或者债权人造成损失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并且,作为该金属制品公司负责人和清算组成员的刘某,在明知郑某正在申请劳动仲裁,应当考虑到郑某工伤待遇的给付问题,但他仍然在未支付郑某工伤待遇的情况下注销了公司,给郑某的利益造成了重大损害,此有恶意逃避债务之嫌。

终上所述:本律师认为,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应当依法予以保护,郑某在金属制品公司工作期间遭受工伤,依法应当享受工伤待遇,国家设立工伤保险制度的目的也是为了保障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劳动者获得医疗救治和经济补偿。由于金属制品公司未依法参加工伤保险统筹,因此应由金属制品公司按照国家的有关标准负担郑某的工伤保险待遇。虽然金属制品公司已经注销,但其系一人有限公司,其股东刘某无法证明其个人财产独立于公司财产,且刘某在公司清算过程中存在重大过失,因而其应当依法承担对郑某的工伤待遇赔偿责任。这样不仅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也符合《工伤保险条例》的立法本意,更体现出了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对社会公平、正义的价值追求。

参考文献:

[1]邹汉英诉孙立根、刘珍工伤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最高人民法院公报》,2010年第3期.

作者简介:

蒋文虎(1987.6~),男,四川省营山县人,四川大学法学院2013级政法干警硕士研究生。

篇5:工伤事故报告处理制度

一、事故报告

1.事故发生后,事故当事人或发现人应立即报告班组长、项目安全人员或相应工地(项目)负责人,项目安全员或项目负责人应在8h内向分公司安全管理部门和公司领导进行报告,若发生火灾事故且火灾性质较严重时应立即报火警119。

2.外地项目部应在事故发生的当天,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上报公司安全管理部。

3.属上报政府部门的事故,事故发生项目部应在2h内,将事故发生时间、地点、经过情况、造成后果、原因初步分析、已采取的措施等情况,以电话、传真或电子邮件方式报公司安全部门和主管经理。公司安全部门在事故发生后24h内,以上述同样方式、报告内容,上报市(区)安全监督局、市(区)安监站、派出所。外埠项目部发生上报公司级事故后,在向公司报告的同时,应报告当地主管部门。

4.发生事故先兆和重大未遂事件时,事故发生项目部安全部门应及时向公司安全部门进行报告。

二、事故现场处置

1.事故发生后,项目经理在进行事故报告的同时迅速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防止事故蔓延、扩大,并负责对现场实施保护。

2.事故发生后导致人员伤亡时,应在撤离现场施工人员,组织实施应急管理措施的同时,迅速组织受伤人员的救护。3.保护好事故现场。

三、事故调查

事故发生的项目部应积极配合事故调查组调查、取证,为调查组提供一切便利。不得拒绝调查,不得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若发现有上述违规现象,除对责任者视情节给予通报批评和罚款外,责任者还必须承担由此产生的一切后果。

四、事故处理

1.事故处理要坚持“四不放过”的原则,即事故原因没有查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严肃处理不放过;广大员工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防范措施没有落实不放过。2.在进行事故调查分析的基础上,事故责任项目部应根据事故调查报告中提出的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建议,编制详细的纠正与预防措施,经公司安全部门审批后,严格组织实施,事故纠正与预防措施实施后,由公司安全部门实施验证。

3.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由公司依据事故调查报告中对事故责任单位和责任人的处理意见和建议,进行行政处分和经济处罚,触犯刑律构成犯罪的交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4.对事故造成的伤亡人员工伤认定、劳动鉴定、工伤评残和工伤保险待遇处理,由公司工会和安全部门按照国务院《工伤保险条例》和有关省、市综合保险、意外伤害保险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置。

5.事故调查处理结束后,公司或项目部(分公司)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详情、原因及责任人处理等编印成事故通报,组织全体职工进行学习,从中吸取教训,防止事故的再次发生。

6.每起事故处理结案后,公司安全部门应负责将事故调查处理资料收集整理后实施归档管理。

吴川市建设工程公司深圳分公司

篇6: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铁九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沈阳地铁第二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六年八月

工伤事故报告调查处理制度

为了加强项目部职工伤亡事故的管理工作、保障国家和员工生命财产安全,结合国家、企业的相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1、在施工生产过程中发生工伤事故,必须根据事故的类别进行分级处理,处理原则是:轻伤事故的处理权限在项目部,重伤、死亡事故的处理权限在公司。

2、凡在项目上发生安全事故,项目经理负责立即组织现场紧急救急工作,并可向当地120急救中心请求援助,立即报告公司负责人,同时做好事故现场保护工作。

3、项目发生伤亡事故后,项目经理应立即组织抢救伤员,采取有效措施,防止事故扩大和保护事故现场,做好善后工作,并按下列规定报告有关部门:

(1)轻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项目经理、安全员;

(2)重伤事故,应在24小时内报告公司常务副总、上级主管单位、劳动行政部门和工会组织;

(3)重伤3人以上或死亡1~2人事故,应在事故发生后4小时内如实报告公司常务副总、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和人民检查机关,并填报《事故快报表》;

(4)死亡3人以上的重大、特大重大死亡事故发生后2小时内报告公司常务副总、当地人民政府、同时报告劳动行政部门、工会组织、人民检查机关和检查部门;

(5)其中急性中毒、中暑事故,应同时报告卫生行政部门;物品爆炸和火灾事故,应同时报告公安部门。

4、重伤3人以上或死亡1人及以上事故快报应包括下列内容:(1)发生事故单位及地址;(2)发生事故的时间及地点;

(3)伤亡情况,包括死(伤)者的姓名、性别、年龄、文化程度、工种、工龄和受伤部位、伤害程度;

(4)事故的简要经过。

5、重伤3人以上及死亡事故的现场,必须经过劳动行政部门、人民检查机关勘察并征得劳动行政部门同意后方可清理;

6、因抢救人员和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导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项目部必须做好标记、拍照、录像或绘制现场简图,并写出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7、发生重伤、死亡事故或职业病后,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诊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提交事故调查报告书和填写职工工伤确认申请表,遇到特殊情况,可以延长至30日。

8、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认之日起,15日内向当地劳动行政部门申请工伤确认,然后向社会保障机构申请保险待遇。遇有特殊情况,申请工伤确认期可以延长至30日。工伤职工本人或者其亲属没有可能提出申请的,可以由本单位工会组织代表工伤职工提出申请。职工工伤确认申请应当经单位签字后报送。

9、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由劳动行政部门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

10、事故发生后,应按下列规定组织调查。(1)轻伤事故,由项目经理负责组织事故项目有关部门进行。(2)重伤事故,由公司副总负责组织,项目部有关部门派员参加进行。

(3)死亡1至2人的事故,由公司常务副总负责组织,项目部有关部门派员参加。

11、事故调查组的成员应由具有事故调查所需的专长,且与所发生事故没有直接利害关系的人员组成。

12、事故调查的职责:

(1)查明事故发生的经过和原因,以及人员伤亡、经济损失、工作日损失情况;

(2)确定事故责任者;

(3)提出事故处理意见和防范措施的建议;(4)写出事故调查报告书。

13、事故调查中,需要进行技术鉴定和法医尸检鉴定的,必须由劳动行政部门负责组织专家或委托有关专业机械进行,所需费用由事故单位承担。

14、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单位、有关部门、个人了解情况和调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部门和个人必须如实提供,不得拒绝、阻碍、干扰事故调查组的工作。

15、凡发生重伤以上的事故,项目部必须召开事故分析会议,并邀请人民检察院派员参加。重大死亡、特别重大死亡事故分析会议,还应邀请监察部门派员参加。

16、下列原因之一造成伤亡事故的,应追究事故负责人责任:(1)不执行劳动安全卫生法律法规或不执行上级部门的指示、命令和决定的;

(2)单位的安全生产规章制度、操作规程不健全的;(3)安全工作无人负责,规章制度不落实,管理混乱的;(4)有关部门或个人所提的消除不安全因素或加强安全防范的合理意见、建议不采纳的;

(5)特种设备(含电梯、施工升降机)未经劳动行政部门检验合格,擅自投入使用的;

(6)新建、改建、扩建和技术改造项目的劳动安全卫生防护措施未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验收而擅自投产使用的。

17、下列原因之一造成伤亡事故的,应追究有关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的责任:

(1)对职工未进行安全生产教育、培训的;(2)安排无证人员从事特种作业的;

(3)设备不按期检修保养、带病运行,设备、设施有缺陷不采取措施,或者设备超负荷运行的;

(4)劳动条件和作业环境不良,或设施、设备不安全又不采取措施的;

(5)对违章指挥、违章作业行为熟视无睹,不加以制止的;(6)不认真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工作不负责任,玩忽职守的;(7)擅自将工程项目的勘察设计和施工任务,委托给不具有相应资质等级未领取《安全资格许可证》的单位、个人的;

(8)不按规定办理建设工程开工安全技术措施方案备案手续,擅自开工的。

18、下列原因之一造成伤亡事故的,应追究肇事人或有关责任人员的责任:

(1)违章指挥或违章作业的;

(2)不服从管理,违反劳动纪律或擅离职守的;

(3)擅自开动机器、设备或擅自拆除、毁坏安全装置和设施的;(4)无证设计、施工或设计、施工错误的。

19、重伤或死亡的事故案件,报当地安全监督部门结案。20、项目经理部每月上报公司《职工伤亡事故情况》、《职工伤亡事故分类》

篇7:工伤事故报告处理及保险

安全知识

六、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

根据国务院75号令规定,发生事故,企业负责人立即如实夺将事故情况报告有关部门。这是一项重要规定,发生事故,及时向有关部门报告,意义重大。可以及时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可以及时动静事故进行调查处理,分析事故的原因并提出事故的防范措施,处理有关责任人员,教育职工和领导干部,加强安全管理,保障安全生产。为了及时报告、统计、调查和处理职工伤亡事故,积极采取预防措施,防止伤亡事故的发生,国务院于1990年3月20日颁布了《企业职工伤亡事故报告和处理规定》,并自1991年5月1日起施行。内容主要有:

伤亡事故,是指职工在劳动过程中发生人身伤害、急性中毒事故。

1、伤亡事故发生后,负伤者或者事故现场有关人员应当立即直接或者逐级报告企业负责人。

2、企业负责人接到重伤、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报告企业主管部门和企业据在地劳动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和工会。

3、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主管部门接到死亡,重大死亡事故报告后,应当立即按系统 级上报;死亡事故报至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和安全生产主管部门;特大事故报到国务院有关部门。

4、发生死亡、重大死亡事故的企业应当保护事故现场,并迅速采取必要措施抢救人员和财产,防止事故扩大。

轻伤、重伤事故,由企业负责人或其指定人员组织生产、技术、安全等有关人员以及工会成员参加的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死亡事故,由企业主管部门会同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或者相当于设区的市一级)安全部门、公安部门、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重大死亡事故,按照企业的隶属关系由省、自治区、直辖市企业主管部门或者国务院有关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安全监督管理部门、公安部门、监察部门和工会组成事故调查组,进行调查。

事故调查组有权向发生事故的企业和有关单位以及有关人员了解情况和索取有关资料,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拒绝。

任何单位和个别人不得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组的正常工作。

事故抢救

事故的抢救工作直接影响着是否可以减少伤亡、控制事故蔓延和降低经济损失。企业负责接到事故报告后,必须立即采取有效措施组织抢救,防止事故扩大,尽力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现场人员的自救原则

企业发生事故时,在场人员尽可能了解或判断事故的类型、地点和严重程度,并迅速报告企业负责人。同时,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尽可能利用现有设备和工具材料及时消灭或控 1

OHSAS18001

制事故;如不能,应由现场负责人或有经验的工人带领,选择安全路线迅速退避。

退避的原则

1、当发生火灾、爆炸或毒物泄漏时,现场人员应尽可能迎着风流撤退至未被污染的空气处。但也要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对待,总之以最快方式撤到安全地点为原则。如线路较长,火焰与毒气可能马上袭来时,应向下卧倒或俯伏于水沟中,以减少灼伤。

2、当位于室内的人员由于逃生阻塞或有毒有害气体量大等无法退避时,应迅速紧关门窗的缝隙,避免火焰或有毒气体进入房间,如果有电话应立即与外面取得联系,然后用湿毛巾捂住鼻子和嘴,等待营救。

1、发生水灾事故,人员要向高处撤退而不能进入涌水地点附近的死胡同等无法逃生的地点。事故抢救

1、抢救指挥部的设置

当发生事故时,企业应首先成立临时抢救指挥部。临时抢救指挥部应由生产、安全、调度、物资供应、厂内消防(或救护队)保卫等部门负责人组成,总指挥由熟悉灾区情况的厂长或总工程师担任。重大事故或特大事故由当地政府或归口管理部门的主要负责人担任总指挥,抢救指挥部还应吸收公安、检察和主要外援单位负责同志。

2、抢救方案的确定

根据事故类别、灾区的范围、灾区人员的颁及预先编制的《灾害预防和处理计划》确定抢救方案,抢救方案应包括预防事故扩大的措施,寻找遇难和负伤的人员,侦察灾区险情和范围,现场救护以及现场记实等内容。

3、组织消防除救护队抢救

企业根据需要设立群众义务消防队或者义务消防员,负责防火和灭火工作;矿山企业和有关单位应按照规定配备矿山救护人员,组建军事化管理的矿山救护队并经常进行模拟训练。同时,对井下作业人员也应定期进行灾害预防教育和训练,使所有井下作业人员懂得事故时的紧急对策,熟悉井下避灾路线。工矿企业等地面工作场所发生的火灾、爆炸和毒物泄漏等事故的抢救工作,应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法》的有关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在发火警的时候,都应当迅速准确地报警并积极地参加扑救,消防队接到报警后,必须迅速赶附火场进行扑救。

4、特大事故发生后,事故发生地的有关单位必须严格保护事故现场并组织事故抢救,因抢救人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的,应当绘出标志、绘制现场简图并写书面记录,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

事故责任

事故调查结束后,对于确定出的事故责任者,处理的规定如下 :

1、对于因忽视安全生产,违章指挥、违章作业、玩忽职守或者发现事故隐患、危害情况,而不采取有效措施以致造成伤亡事故的,由企业主管部门或者企业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对企业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2、在伤亡事故发生后隐瞒不报、谎报、故意迟延不报、故意破坏事故现场,或者无正当理由拒绝接受调查,以及拒绝提供有关情况和资料的,由有关部门按照有关规定,对有关单位负责人和直接责任人员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犯罪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3、在调查、处理伤亡事故中玩忽职守、徇私舞弊,或者打击报复的,由司法机关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职工工伤保险试行办法

浙江正泰仪器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为了保障劳动者在工作中遭受事故伤害和患职业病后获得医疗救治、经济补偿和职业康复的权利,分散工伤风险,促进工伤预防,劳动部于1996年8月12日颁布了该办法,并于1996年10月1日起试行。主要内容有:

工伤保险实行社会统筹,设立工伤保险基金,对工伤职工提供经济补偿和实行社会化管理服务。

职工发生工伤或患职业病后,应当得到急时救治。

该办法明确了工伤的范围,规定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负伤、致残、死亡的,应当认定为工伤;

1、从事本单位日常生产、工作或者本单位负责人临时指定的工作的,在紧急情况下,虽未经本单位负责人指定但从事直接关系本单位重大利益的工作的;

2、经本单位负责人安排或者同意,从事与本单位有关的科学试验、发明创造和技术改进工作的;

3、在生产工作环境中接触职业性有害因素造成职业病的;

4、在生产工作的时间和区域内,由于不安全因素造成意外伤害的,或者由于工作紧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的;

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

6、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的活动的;

7、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

8、因公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遭受交通事故或者其他意外事故造成伤害或者失踪的,或因突发疾病造成死亡或者经第一次抢救治疗后全部丧失劳动能力的;

9、在上下班的规定时间必经路线上,发生无本人责任或者非本人主要责任的道路交通机动车事故的;

10、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职工由于下列情形之一造成负伤、致残、死亡的,不应认定为工伤:

1、犯罪或违法;2自杀或自残;3斗殴;4酗酒;5蓄意违章;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情形。

工伤的认定程序如下:

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当自工伤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职业病确认之日起,十五日内向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保险待遇申请。

职工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应当经企业签字后报送。企业不签字的,工伤职工或其亲属也可以直接报送申请。

劳动行政部门接到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后,应当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进行调查取证,在七日内做出是否认定为工伤的决定。

认定工伤应当根据以下资料:

1、职工的工伤保险待遇申请;

2、指定医院或医疗机构初次治疗工伤的诊断书和职业病诊断证明书,属于轻伤无需到医院治疗的,由企业医生开具工伤诊断书;

3、企业的工伤报告,或者劳动行政部门根据职工的申请进行调查的工伤报告。

职工在工伤医疗期内治愈或者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或者医疗期满仍不能工作的,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评定伤残等级并定期复查伤残状况。

伤残待遇的确定和工伤职工的安置以评定的伤残等级为主要依据。

篇8:如何预防施工工伤事故

1 预防人的不安全行为

人的不安全行为主要表现在:(1)身体健康状况有缺陷,例如身体有疾病,易紧张、烦躁、疲劳、冲动、兴奋等,或智商过低,应变和判断能力差;(2)错误行为,例如嗜酒、追逐打闹、意外滑倒、无意碰撞、误入危险区域等;(3)违纪违章,例如做事粗心大意、漫不经心、注意力不集中、不懂装懂、不履行安全措施、安全检查不认真、不按规定使用防护用品、碰运气、图省事、玩忽职守、特殊工种无证上岗等。

据有关资料统计分析,绝大多数工伤事故都是由人的不安全行为造成的。所以在施工工伤事故的预防控制中,一定要抓住人的不安全行为这一关健因素。要抓好工人的安全教育培训、特种作业教育和安全生产操作规程教育工作,制定和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和安全生产规章制度,做好安全技术交底和安全检查工作,建立标准化作业制度,经培训后持证上岗等,以培养提高施工人员的自我保护能力,增强安全意识。

2 预防物的不安全状态

物的不安全状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1)设备、装置有缺陷,例如设备陈旧、安全装置不全或失灵、技术性能降低、刚度不够、结构不良,磨损、老化、失灵、腐蚀、物理和化学性能均达不到规定等。(2)施工场所的缺陷,例如工作面狭窄、多工种立体交叉作业、交通道路不畅、机械车辆拥挤等。(3)物质及环境具有危险源,例如物品易燃、毒性、机械振动、冲击、旋转、抛飞、剪切、电器漏电、电线短路、火花、电弧、超负荷、过热、爆炸、绝缘不良、电器无漏电保护、高压带电作业等。环境方面有:台风、雷电、高温、桩井有害气体,焊接烟雾、噪声、粉尘、高压气体、火源等。这些有害因素都会导致施工人员在不能满足安全操作规程要求时发生工伤事故。

因此,在施工安全控制中应根据工程施工的具体情况,采取有效措施减少和断绝危险源。例如:施工机械设备必须安全可靠,不使用不合格设备、装置,并保证设备、装置正常运作所需的正常维修;超过使用寿命的设备一定要及时报废;制定合理的施工组织设计方案,以消除施工场所的不安全隐患;实行三级配电三级保护措施;现场必须设安全防火通道和必需的消防设施;检查防雷接地、保护接地、重复接地装置是否符合要求;下井前要检查井内是否含有有害气体,并采取必要的通风措施;个人防护等措施是否符合要求,这些都能有效地消除物的不安全状态所产生的危险源。

3 严禁不按工程建设法定程序办事

很多恶性事故都是因为不按工程建设程序办事造成的:或者没有进行地质勘察;或者无设计图纸;或者不具备施工资质;或者严重违规操作规程等。因而,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要切实担负起建设工程安全管理的职责,明确重点,加大对施工安全检查监督力度,完善安全管理制度,提高工程质量,层层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做到任务明确,措施有力,责任到人,抓好工程建设安全生产工作;并强化对执行法定建设程序的监管力度,依法严肃查处违反法定建设程序的行为;切实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工作,加强对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的培训,积极推行工程监理,认真落实施工图设计文件审查制度、工程竣工验收备案制度,对违反强制性技术标准和有关质量法律、法规的各责任主体应依法严肃查处。

各级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定期或不定期地组织建设工程安全大检查,做到纵向到底、横向到边,全面覆盖,不留死角。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要明确整改单位和责任人,落实整改措施,限定整改时间,及时排除事故隐患。对重大安全隐患随时进行监控,随时整改,确保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对已竣工程也要认真做好排查工作和进行结构可靠性检测,对检查出的问题,及时采取措施,确保工程的使用安全。

4 认真落实安全预防措施

从上面各种诱发工伤事故因素分析,我们完全能够最大限度地控制工伤事故的发生,关键在于认真落实预防措施。

进一步规范建筑市场,有意识、有计划地培育劳务施工队伍。凡参与工程分包的队伍,要加强其资质审查和从业人员的考核。

建设行政主管部门应尽快地建立或健全其建设系统人员培训机制,并建立准入制度。凡进入施工工地的所有人员,必须先接受培训教育,一律持证上岗。这一做法应成为主管部门对施工企业考核、资质年检和升级的重要指标。

篇9:交通事故中的“工伤”

关键词:工伤 侵权责任 竞合

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14条规定:在上下班途中,受到非本人主要责任的交通事故或者城市轨道交通、客运轮渡、火车事故伤害的应认定为工伤。按此法条工伤赔偿则会与侵权赔偿竞合,此时应如何处理?

由于契约自由,最初工伤风险由劳动者承担;随着工伤风险的增加,各国相继引入了风险津贴机制,但不能对劳动者的损害进行全面补偿,因此雇主责任制取代了其地位;由于雇主责任制实行过错责任原则,导致许多劳动者求偿无门;因此,无过错原则进入人们的视野,但工伤赔偿诉讼程序繁杂,对劳动者和中小企业造成沉重的负担。最终,工伤保险制度产生。即用人单位替劳动者缴纳工伤保险费用,由专门的工伤保险机构管理,当劳动者遭受工伤损害后,向工伤保险机构提起赔偿即可。

因此工伤赔偿从单纯的私法跨越到了社会法。即工伤赔偿已不再局限于用人单位,而是扩充到了社会领域。由于劳动者相对于用人单位属于弱势群体,工伤赔偿保护劳动者利益则是必然!因此工伤赔偿的发展是进步的过程。但工伤赔偿从用人单位变为社会保险是否适当?我国《工伤保险条例》第十条:用人单位应当按时缴纳工伤保险费。职工个人不缴纳工伤保险费。第二十九条: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进行治疗,享受工伤医疗待遇。可见工伤保险赔偿实际还是用人单位在支付,只是由原来的一次性支付变为分期支付,并且由专门的机构负责保管。这种支付方式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用人单位的负担,避免了中小型企业因工伤赔偿陷入财务困境。而且该款由专门机构保管确保了劳动者最终的权益。因此我认为工伤保险制度是通过社会监督的方式使用人单位与社会大众保证劳动者的权益,是对用人单位责任的一种分担。展现了现代社会对劳动者的人文关怀!

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肇事者是侵权责任。用人单位呢?有学者认为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的关系是基于劳动合同产生的,因此双方之间也是合同关系,用人单位是违约责任。但也有持反对观点的:劳动合同仅仅是劳动关系产生的基础。劳动关系成立后用人单位为劳动者提供适当的法定义务,这种义务属于限制性规定,不能通过劳动合同予以排除。在工伤事故中,用人单位所侵犯的权利是法律赋予劳动者的劳动保护权,权利客体是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而不是劳动合同所产生的债权。因此,用人单位是侵权责任。

我认为工伤赔偿是以建立劳动法律关系为前提的,当发生工伤损害时,用人单位只是违反了宪法赋予的义务,没有违反合同义务,因此工伤赔偿只具有违约责任的特性但并不是违约责任。但也不能认定为侵权责任,首先:工伤赔偿实行无过错原则,而侵权赔偿则不尽然;其次:工伤赔偿属于社会保障法律体系,体现的是国家对工伤赔偿的分担思想,而侵权赔偿是平等主体间债的关系,表现了国家对侵权赔偿的归责思想;最重要的是虽然工伤侵害的权利客体是劳动者的人身和财产安全,但是其本质仍然是一种债权债务关系。所以工伤赔偿责任也不完全是侵权责任。综上所述,我认为工伤赔偿具有社会保障和侵权责任双重性质。

我国《合同法》第122条规定:“因当事人一方违约行为,侵害对方身体、财产权益的,受损害方有权选择依照本法要求其承担违约责任或者依照其他法律要求其承担侵权责任。”该法条说明,我国合同法中违约责任与侵权责任竞合时采用二者择其一的原则。基于此,上下班途中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损害赔偿责任与侵权责任是否也应择一适用?

虽然侵权责任赔偿可以很好的确保当事人的利益,但由于其诉讼期长,并且需要受害者承担举证责任,因此增加了受害者获得赔偿的不确定性和风险性。从而导致受害者选择工伤赔偿。因此我认为此种模式不能最大利益的保护受害者的权益,这也是我国立法的弊端。

为了保证受害者的最大利益化,我认为解决方法有以下两种: 一,在当事人择一赔偿后,引入惩罚性赔偿。由于惩罚性赔偿不同于一般性赔偿有以下两种功能:一是对受害人的超损失赔偿功能;二是对不法行为人的惩罚、遏制功能。在交通事故引起的工伤中引入惩罚性赔偿,可以很好的弥补受害者择一赔偿时不能得到完全补偿的缺陷。由于惩罚性赔偿制度在我国并不盛行,因此在引入时,应明确惩罚性赔偿的性质、数额、依据等。从而避免惩罚性赔偿被有心人士钻空子。二,借鉴“请求权规范竞合说”。即:交通事故这一法律事实只是引起了两种法律关系:侵权关系和契约关系,但是基于这两种法律关系只产生一种请求权。即上下班途中引起的交通事故虽然涉及了两种法律关系,但只有一种请求权,正好解决了两种赔偿请求权竞合时当事人无从抉择的难题,但在引入这一概念时,必须对这一请求权的风险性和不确定性做出相应的防范,从而确保当事人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张燕华.工伤赔偿与民事侵权赔偿竞合之法律探析[D].保存地点:苏州大学、国家图书馆等,2008年

[2]牛娟玲.论侵权责任与违约责任竞合的处理规则[D].2007年,科技资讯,第27期

[3]张登.工伤赔偿与侵权赔偿竞合的法律问题研究[D].保存地点:河南大学,2011年

上一篇:砥砺意志,培养习惯,促进青少年身心健康成长!2008102下一篇:森林公园写景作文4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