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迁传记》读后感

2024-07-29

《司马迁传记》读后感(共8篇)

篇1:《司马迁传记》读后感

读完一本经典名著以后,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吧,此时需要认真地做好记录,写写读后感了。你想知道读后感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司马迁传记》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司马迁传记》读后感1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纪传体通史,位列“二十四史之首”,其规模宏大,涵盖当时的政治、经济、军事、法律、医学、天文学等。从传说中的黄帝写起,一直到西汉汉武帝太初年间结束,上下三千多年,共五十二万字。作者司马迁。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在临终前对他说:“一定不要辱没祖先的名声,要写出一部光耀千古的历史巨著。”司马迁流着泪答应了父亲的嘱托。后因李陵兵败事件遭到牵连,司马迁被捕入狱并受酷刑。期间他想到人的死或轻于鸿毛或重于泰山,他又想到周文王、孔子、屈原、孙膑、韩非子、吕不为等一些圣贤,都是在逆境中坚韧不拔、勇往直前,最后完成了轰动天下的文化巨著,又想想父亲临终前的遗言,若是就这样一走了之,多年的心血将半途而废,那样更对不起父亲。

于是他化悲痛为力量,忍辱负重,各地历史古迹间的奔波、史料的搜集、古籍的整理,狱中精神上的压力和痛苦、经受饥饿的折磨,多少汗水、多少艰辛、多少劳累,都伴着屈辱的泪水化成了长篇巨著《史记》。

为不负使命,他呕心沥血,倾尽了毕生精力。正因为有他艰苦卓绝的努力、逆境中的百折不挠,才使这部沉甸甸的、厚重的、不朽的历史巨著得以传承,才能够让我们世世代代目睹它的风采。他的名字将和这部辉煌的巨著《史记》一样,永垂不朽。

通过读此书,使我受益非浅。他的文笔,幽默、风趣,又恰到好处。有的让人看了忍不住就想笑,觉得司马迁老先生很可爱;有的让我充满敬意;有的让我忍不住落泪;有的让我陷入深深的沉思;有的让我豁然开朗,使得困扰我多时的问题终于找到了明确答案。

Photo by Darya Tryfanava on Unsplash

我想那个曾经去龙门山实地考察“鲤鱼跃龙门”的少年司马迁,不正如那条鲤鱼一般,迎难而上,纵身一跃,即使跌倒在“滔滔洪水”中,也绝不放弃,始终有一颗未了的恒心屹立不倒,那就是撰写《史记》。这是上天赋予他的神圣使命,尽管他历尽万般艰难险阻,最终也克服了重重困难终于跃过了“龙门”,完成了一部伟大的、轰动天下的辉煌巨著。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夫”,这在司马迁身上得到了充分的的验证。我们要学习他那种不屈不挠、持之以恒、忍辱负重、不畏强权、爱憎分明、公平公正、精益求精、好学上进的高尚品格。社会需要更多的`像司马迁这样为人正直、有良知的人。

自从《史记》完成后,历史上再也没有关于司马迁的记载,包括他之后的生活如何,他活了多大年纪等等。历史已无从考证,这一切成了永久的谜团。他记录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然而他自己的人生却被历史遗忘。这些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有《史记》在,司马迁和他的精神就一直活在人们心中。

《司马迁传记》读后感2

在汉武帝时期,一位史官忍辱负重,历时19年,终于写成一本史书,这本书叫史记,这个人是司马迁。

司马迁的父亲司马谈是位史官,他的祖先也是史官,而秦始皇把史书放火给烧了,对史实的民间传说也说法不一。司马谈就想写一部史书,司马迁帮父亲去各地访察,回来了一段时间,汉武帝派去南方安抚当地的一些国家,完成后回来,这是父亲病重,临终前父亲还念念不忘史书的事情,在以后的日子里,司马迁用业余时间写史记,这件事被汉武帝知道了,便让人偷抄了一份,武帝一看,发现司马迁打自己的好处坏处都写,不禁大怒,就借他给李陵说情便把他打入监狱,并处以宫刑。司马迁忍辱负重,艰难的写着史记。历时19年终于完成,从此史书上便没有了对司马迁的记载。

“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这是司马迁的生死观。他认为自己的死不过是九牛一毛,微不足道。就是这种信念,使他坦然地接受宫刑。也正是这种信念,使它能够忍辱负重写完《史记》。还是这种信念使他明白,从他父亲去世的那一刻,他的生命就不只属于自己了,他还属于父亲的遗愿,属于《史记》,虽然他在现实中遭受冷落,但司马迁在史书中有权利评价每一位帝王将相,他在史书中,自己就是统治者。

司马迁看不起碌碌无为的人,也看不起受宫刑的人。所以当他遭受宫刑,只为了一个愿望而苟活,那就是完成《史记》,在他自己眼里自己只不过是个刑余之人,可在我眼里,他是个大人物,因为他是个敢于指责皇帝的人,他是个大丈夫,因为他可以忍辱负重,他是个圣人,因为他给后世留下了《史记》,真正的大人物,并不是大权大贵之人,而是那些有作为、有事业、有理想,可以忍辱负重,可以看破生死名利的人,司马迁坎坷的一生,是大人物的写照。生活上的成功并不在于权贵,而是在于一颗有作为、有事业、理想,看淡名利的心。

【《司马迁传记》读后感】相关文章:

1.司马迁史记的读后感

2.司马迁著作报任安书读后感

3.司马迁简介

4.《名人传记》读后感

5.初中名人传记读后感

6.霍金传记读后感

7.牛顿传记读后感

8.武则天传记的读后感

9.马云传记读后感

篇2:《司马迁传记》读后感

一、《史记》的特征:

鲁迅:“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汉文学史纲要》)班固:“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善,故谓之实录。”(《汉书·司马迁传》)

刘熙载《艺概》:“太史公文,兼括六艺百家之旨,第论其恻怛之情,抑扬之致,则得于《诗三百篇》及《离骚》居多。”

(1)一部《春秋》,“为尊者讳”,“为亲者讳”,不能称为“实录”。董狐号称“直笔”“书法不隐”,但晋灵公已经“不君”,本来该死,而在他的笔下,却一定要书“赵盾弑其君”,这样的“书法”,不可谓“不隐”。

《史记》以“实录”而为“绝唱”,有个重要原因,是司马迁生当武帝之世,虽然正当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之际,但他仍然继承先秦的学风和文风,他和其父司马谈,思想均非正统。因此之故,所撰《史记》,也就有“是非颇谬于圣人”(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贬损当世”(班固《典引》引汉明帝诏)敢于“实录”的特征。

一篇《封禅书》,简直是武帝迷信神仙的“实录”(李少君)

一篇《酷吏列传》,主要展示武帝的酷吏的政策(张汤)一篇《平准书》,主要讲武帝用兵的得不偿失(“钱益多而轻,物益少而贵”)

(元朔五年)汉遣大将将六将军,军十馀万,击右贤王,获首虏万五千级。明年,大将军将六将军仍再出击胡,得首虏万九千级。捕斩首虏之士受赐黄金二十馀万斤,虏数万人皆得厚赏,衣食仰给县官;而汉军之士马死者十馀万,兵甲 之财转漕之费不与焉。

(2)司马迁在叙事中敢写事实,以致于“显暴君过”,本来已与屈原相似,其“肆于心而为文”,也是和《离骚》一致的,当然,所不同者,《离骚》是直抒胸臆,而《史记》则寄托笔下的人物。

如《伯夷列传》,虽名为列传,其实等于一篇杂文,鲁迅曾称之为“小品文”,其中叙述伯夷叔齐的生平事迹并不多,而反复咏叹议论,则占了绝大篇幅,这是司马迁借着叙述伯夷叔齐的为人遭遇,来抒发自己对于人间是非颠倒的不平和愤慨。伯夷叔齐反对“以暴易暴”而饿死,司马迁认为,如此说而不怨,是可疑的。

司马迁写的愤慨不平的文章突出者还有《屈原列传》和《李将军列传》,这两篇都是写才高而不见用,等于“悲士不遇赋”。《李将军列传》赞曰:

李将军恂恂如鄙人,口不能出辞,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流涕,彼其中心诚信于士大夫也。谚曰:“桃李不言,下自成蹊。”此言虽小,可以喻大。

二、传记文学的新成就

(1)增加了故事情节:如《范雎列传》(《战国策》:因王稽入秦,献书昭王)

(2)增加了戏剧冲突:如《项羽本记》(泷shuāng川资言《史记会注考证》对鸿门宴的细节描写表示质疑)

沛公旦日从百馀骑来见项王,至鸿门,谢曰:“臣与将军戮力而攻秦,将军战河北,臣战河南,然不自意能先入关破秦,得复见将军于此。今者有小人之言,令将军与臣有郤。”项王曰:“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不然,籍何以至此。” 项王即日因留沛公与饮。项王、项伯东向坐。亚父南向坐。亚父者,范增也。沛公北向坐,张良西向侍。范增数目项王,举所佩玉玦以示之者三,项王默然不应。范增起,出召项庄,谓曰:“君王为人不忍,若入前为寿。寿毕,请以剑舞,因 击沛公于坐,杀之。不者,若属皆且为所虏。”庄则入为寿,寿毕,曰:“君王与沛公饮,军中无以为乐,请以剑舞。”项 王曰:“诺。”项庄拔剑起舞,项伯亦拔剑起舞,常以身翼蔽沛公,庄不得击。于是张良至军门,见樊哙。樊哙曰:“今日之事何如?”良曰:“甚急。今者项庄拔剑舞,其意常在沛公也。”哙曰:“此迫矣,臣请入,与之同命。”哙即带剑拥盾入军门。交戟之卫士欲止不内,樊哙侧其盾以撞,卫士仆地,哙遂入,披帷西向立,瞋目视项王,头发上指,目眦尽裂。项王按剑而跽曰:“客何为者?”张良曰:“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项王曰:“壮士,赐之卮zhī酒。”则与斗卮酒。哙拜谢,起,立而饮之。项王曰:“赐之彘zhì肩。”则与一生彘肩。樊哙覆其盾于地,加彘肩上,拔剑切而啖dàn之。项王曰:“壮士,能复饮乎?”樊哙曰:“臣死且不避,卮酒安足辞!夫秦王有虎狼之心,杀人如不能举,刑人如恐不胜,天下皆叛之。怀王与诸将约曰:‘先破秦入咸阳者王之’。今沛公先破秦入咸阳,豪毛不敢有所近,封闭宫室,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故遣将守关者,备他盗出入与非常也。劳苦而功高如此,未有封侯之赏,而听细说,欲诛有功之人。此亡秦之续耳,窃为大王不取也。”项王未有以应,曰:“坐。”樊哙从良坐。坐须臾,沛公起如厕,因招樊哙出。沛公已出,项王使都尉陈平召沛公。沛公曰:“今者出,未辞也,为之柰何?”樊哙曰:“大行不顾细谨,大礼不辞小让。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于是遂去。乃令张良留谢。良问曰:“大王来何操?”曰:“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会其怒,不敢献。公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强、纪信等四人持剑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至吾军,不过二十里耳。度我至军中,公乃入。”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sháo,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沛公至军,立诛杀曹无伤。

(3)写进了生活细节:如《李斯列传》:

年少时为郡小吏,见吏舍厕中鼠食不洁,近人犬,数惊恐之。斯入仓,观仓中鼠食积粟,居大庑之下,不见人犬之忧。于是李斯乃叹曰:‘人之贤不贤,譬如鼠矣!’乃从荀卿学帝王之术。

三、《汉书》的特征:

刘知几《史通》:“如《汉书》者,究西都之始末,穷刘 氏之废兴,包举一代,撰成一书,言皆精练,事甚该密。”“傅玄之贬班固也,论国体则饰主缺而折忠臣,叙世教则贵取容而贱直节,述时务则谨辞章而略事实。”

四、《汉书》不同于《史记》的文章

《汉书》中具有比较明显的大汉王朝的正统思想。班彪评《史记》:“其论术学则崇黄老而薄五经,序货殖则轻仁义而羞贫穷,道游侠则轻守节而贵俗功。”

班固的《汉书》和司马迁的《史记》之间的主要思想分歧,最集中地表现《货殖》、《游侠》两传。

五、《汉书》同于《史记》的文章

《汉书》与《史记》之所以又有相同一点,并非由于班固违背了大汉王朝的正统思想,而是因为大汉王朝的正统思想在前后是有差异的。所谓“班马异同”之“同”,首先就表现在班固非常同情司马迁的遭遇。班固对于司马迁“博物洽闻而不能以知自全”,不能“既明且哲,以保其身”表示非常惋惜。

如《汉书·李将军列传》(李陵传):

群臣皆罪陵,上以问太史令司马迁,迁盛言:“陵事亲孝,与士信,常奋不顾身以殉国家之急。其素所畜积也,有国士之风。今举事一不幸,全躯保妻子之臣,随而媒蘖niè(原指酵母和酒曲,比喻借端诬陷,酿成别人的罪过)其短,诚可痛也!且陵提步卒不满五千,深輮róu戎马之地,抑数万之师,虏救死扶伤不暇,悉举引弓之民共攻围之。转斗千里,矢尽道穷,士张空拳,冒白刃,北首争死敌,得人之死力,虽古名将不过也。身虽陷败,然其所摧败亦足暴pù于天下。彼之不死,宜欲得当以报汉也。

又如《汉书·武帝本纪》

司马迁在《史记·平准书》中曾经详细记载武帝每次用兵的损失数字,与战绩相互对照,以表明得不偿失的情况。这正是司马迁对于武帝所持的态度。不过,司马迁并不是直言武帝用兵不当,而是用具体事实的叙述代替理论的说明,班固也并不直言武帝用兵不当,而是以默而不谈来表明自己保留意见。两人的基本观点是很一致的。

又如《郊祀志》

《汉书·郊祀志》几乎全录《史记·封禅书》中记载武帝迷信的种种事迹,连司马迁讥评武帝的话“武帝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也照录,重复了司马迁对武帝的批评。

六、《汉书》文章的新特点:

(1)《汉书》的文章比《史记》更具有历史文献的特征,文章的学术性质更强。

从文献学术的角度增设了一些传记。如《河间献王传》。于《史记》原有的传记中增加了一些关于学术的事迹。如《楚元王传》。

于《史记》原有传记中增载“经世之文”。如贾谊《治安策》、晁错《言兵事疏》。

从文献角度比《史记》更讲学术源流。如《汉书·艺文志·序》:

“昔仲尼没而微言绝,七十子丧而大义乖。故《春秋》分为五,《诗》分为四,《易》有数家之传。战国从横,真伪分争,诸子之言纷然殽乱。至秦患之,燔fán灭文章,以愚黔首。汉兴,改秦之败,大收篇籍,广开献书之路。迄孝武世,书缺简脱,礼坏乐崩,圣上喟然而称曰:“朕甚闵焉!”于是建藏书之策,置写书之官,下及诸子传说,皆充秘府。至成帝时,以书颇散亡,使谒者陈农求遗书于天下。诏光禄大夫刘向校经传、诸子、诗赋,步兵校尉任宏校兵书,太史令尹咸校数术,侍医李柱国校方技。每一书已,向辄条其篇目,撮其旨意,录而奏之。会向卒,哀帝复使向子侍中奉车都尉歆卒父业。歆于是总群书而奏其《七略》。故有《辑略》,有《六艺略》,有《诸子略》、有《诗赋略》、有《兵书略》、有《数术略》、有《方技略》。今删其要,以备篇籍。

更着力于给学者立传。如《扬雄传》、《司马相如传》。

(2)《汉书》文章新特征还表现在对于人物评述的重点,已经不在豪侠尚义,而在忠君保皇。

例如《苏武传》。班固写《苏武传》,既不是依据前史旧文,又不是采用传主的自叙,而完全出于独创。因此,这样的传记也就最能代表班固自己的文章成就。

初,武与李陵俱为侍中,武使匈奴明年,陵降,不敢求武。久之,单于使陵至海上,为武置酒设乐,因谓武曰:“单于闻陵与子卿素厚,故使陵来说足下,虚心欲相待。终不得归汉,空自苦亡人之地,信义安所见乎?前长君为奉车,从至雍棫yù阳宫,扶辇下除,触柱折辕,劾大不敬,伏剑自刎,赐钱二百万以葬。孺卿从祠河东后土,宦骑与黄门驸马争船,推堕驸马河中溺死,宦骑亡,诏使孺卿逐捕不得,惶恐饮药而死。来时,大夫人已不幸,陵送葬至阳陵。子卿妇年少,闻已更嫁矣。独有女弟二人,两女一男,今复十余年,存亡不可知。人生如朝露,何久自苦如此!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加以老母系保宫,子卿不欲降,何以过陵?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安危不可知,子卿尚复谁为乎?愿听陵计,勿复有云。”武曰:“武父子亡功德,皆为陛下所成就,位列将,爵通侯,兄弟亲近,常愿肝脑涂地。今得杀身自效,虽蒙斧钺汤镬,诚甘乐之。臣事君,犹子事父也。子为父死亡所恨。愿勿复再言。”陵与武饮数日,复曰:“子卿壹听陵言。”武曰:“自分已死久矣!”王必欲降武,请毕今日之欢,效死于前!”陵见其至诚,喟然叹曰:“嗟乎,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因泣下沾衿,与武决去。

篇3:《司马迁传记》读后感

赏读《史记》,还得先了解作者其人。该书作者司马迁,是西汉著名史学家、文学家、思想家,其父司马谈学问渊博、为人笃厚,对司马迁产生了耳濡目染的影响。他10岁开始读古书,学习认真刻苦 ;20岁时只身周游全国,体察各地风土人情,为编撰工作奠定坚实的基础 ;47岁那年因“李陵事件”触怒汉武帝,遭受宫刑,痛不欲生 ;为完成父亲遗愿,他忍辱苟活、发愤著书,终于在55岁时完成了全书的撰写和修改工作。区区史官,多少冤屈泪水肚中流 ;煌煌巨著,无数汗水心血已耗费。不经历这番屈辱、痛苦和寂寞,哪得此书流传后世?没有经历过那种疾痛惨怛的人,很难理解他当时的心境。

细读《史记》,我们明显感受到这种“不虚美、不隐恶”的著史原则,他将史笔和文笔完美融合,运用生动形象的言行描写、真实细腻的心理刻画,淋漓尽致地展现了历史人物鲜明的个性。整部书颇具可读性,散发着浓郁的文化气息,渲染了一幅幅色彩斑斓的历史画卷,勾勒出一段段悲喜交加、荡气回肠的人生历程,读来让人回味不已,情不自禁地去遥想历史惊心动魄的场景,领略谈笑风生的雄姿掠影,感悟那些饱含生命热度的传奇人物。你看 :勾践能屈能伸,却狂妄恣意 ;秦始皇雄才大略,却专断残暴 ;刘邦知人善用,却卑鄙狡诈 ;项羽骁勇善战,却刚愎自用 ;韩信有大将之才,却无政客之智……此书中,每个人物都不那么完美,正是验证了“人无完人,金无足赤”的古训。

这些人,他们的形体都已消逝在历史的尘埃里,而通过阅读历史,我们知道了他们曾活着、奋斗过、辉煌过。最终结局不管是身后骂名滚滚来,还是名垂青史,他们早已和历史浑然融为一体。每个特定的时代都会造就很多英雄,也会有很多默默无闻的小人物,正是这些独立的生命,共同谱写了不同时代的精彩历史。

品读《史记》,我们感受到中国历史的兴衰变迁、民生疾苦,泱泱华夏的豪迈大气、绵延不绝 ;感受到将军烈士的驰骋沙场、马革裹尸,英雄剑客的刀光剑影、诗酒年华 ;感悟到那些人性的美与丑、善与恶。由此,我记住了殷周的繁盛、秦朝的短暂、汉朝的兴盛,记住了游侠郭解的仗义心肠、李广将军超凡绝伦的勇敢,也记住了赵高的不忠不义,张良的足智多谋,吕雉的心狠手辣。沉浸于书中,我时而心潮澎湃,时而沮丧沉迷,时而忧愁失意,心情皆随人物经历的转折而起伏。但历史终究是历史,它给我们提供了丰富有趣的知识、修齐励志的经验、参政资治的通鉴,一言以蔽之,历史让我们辨荣辱、知兴替、长智慧。

篇4:《司马迁传记》读后感

关键词:司马迁 班固 韩信 相异

韩信是历史上颇有争议的一位将军,即使是时代相当接近的两位杰出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和班固,对韩信的看法也颇为不同。他们的不同看法,不仅表现在直接的议论中,在史材的处理与人物的描述等方面也都有体现,仔细对比一下也是很有意义的。

一、对韩信的总体态度

在《史记》结尾处,司马迁都会写一段话来表明自己的观点,定其名为“太史公曰”。这就表现了司马迁身上具有道家的批判意识和独立精神,他对于每个人、每件事情都力求有自己独到的观点和想法,此乃“成一家之言”之谓也。与此不同,班固在《汉书》中很少直接发表自己的观点。对此,班固是这样评判司马迁的:“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叙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力而羞贱贫,此其所蔽也。”

毋庸讳言,司马迁在指出韩信的缺点与失误的同时,对韩信这位楚汉相争中叱咤风云的人物是充分肯定的。“假令韩信学道谦让,不伐己功,不矜其能,则庶几哉,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而天下已集,乃谋畔逆,夷灭宗族,不亦宜乎!”“沈沙决水,拔帜传餐。”(《史记》)这是司马迁的《淮阴侯列传》中的最后几句话,很显然,司马迁对于韩信是充满惋惜的,惋惜中又有对韩信军事才能的认可。司马迁在结尾处又说道:“君臣一体,自古所难。”他认为君主和臣子的关系,自古至今,都是最难处理的。前后联系,不难明白司马迁隐然揭示了韩信悲剧产生的深层原因。司马迁对于韩信的叛乱,虽然是明显的批判态度,但是其中暗含着一些理解和同情。司马迁对韩信的“作乱”也有批评,但他又说:“与汉汉重,归楚楚安。三分不议,伪游可叹。”这句话也体现了司马迁对其军事才能的认可,实际也说明韩信若真的造反,那他当时早已错失了良机。为此史学家只能叹息。

有一段话是《史记》中独有的:“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噁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印刓敝,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项王虽霸天下而臣诸侯,不居关中而都彭城。有背义帝之约,而以亲爱王,诸侯不平。诸侯之见项王迁逐义帝置江南,亦皆归逐其主而自王善地。项王所过无不残灭者,天下多怨,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彊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曰其彊易弱。”这段话表现了司马迁强烈的政治指向和色彩鲜明的诸子百家思想。司马迁崇尚“大一统”“以民为本”“崇尚仁政,反对暴政”“任贤”“无为而治”等思想。“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以义兵从思东归之士,何所不散!且三秦王为秦将,将秦子弟数岁矣,所杀亡不可胜计,又欺其众降诸侯,至新安,项王诈阬秦降卒二十余万,唯独邯、欣、翳得脱,秦父兄怨此三人,痛入骨髓。今楚彊以威王此三人,秦民莫爱也。大王之入武关,秋豪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耳,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借史言政,归纳政治家、政治事件的负面教训,充分体现了韩信不仅拥有军事头脑,同时也有好的治国策略,暗含对韩信的认可。

前面所引述的几段话对认识韩信极为重要,但在《汉书》中却不见踪影,显然班固故意将此隐去,这足以表明他对韩信这位被汉朝统治者作为叛逆除掉的将军所持的基本态度。

二、对重要细节的不同处理

细节是文学真实的生命,也是深刻反映人物本质的重要元素。作为思想家的司马迁深谙个中道理,他十分重视人物的细节描写并凭此来刻画人物。而班固更多地重视对历史事件以及历史人物大事的描写。

在描写韩信遭受胯下之辱的时候,班固是这样描述的:“俯出胯下。”基本反映了历史;而司马迁则是这样的:“俯出胯下,蒲伏。”“蒲伏”就精细地描写出了韩信当时的一个具体入微的动作,隐约之间可看出司马迁对韩信甘于受辱,其实心中藏有大志的欣赏。可能司马迁与韩信是有共鸣的,司马迁宁愿接受宫刑,苟活于世,完成名垂千古的伟业——《史记》。而班固则完全不同,世代从政,家庭富裕,从小受到儒学熏陶。韩信的胯下之辱,自然是他万万不能忍受的,所以在描写韩信这一事件的时候,并没有具体描写,只是一笔带过。再如,在描写韩信被赶出亭长家的时候,《汉书》中是这样描写的:“信亦知其意,自觉去。”而《史记》中则是这样记载的:“信亦知其意,怒,竟绝去。”司马迁表现出韩信屈辱中的尊严,班固只是粗略描写。这就体现了司马迁注重细节,善于以小见大。

还有许多地方都可以看得出来,虽然详略互有不同,但其中一个主要从单纯的历史眼光来看,而另一位以思想家的深度审视与展现历史;一个深受汉家皇恩,一位饱受统治者凌辱;一个沉浸儒家经学滋养,另一位综合诸子各家各派涵养。这种种的不同,在对历史人物的细节处理上,显示出细微而巨大的差异。

三、对韩信历史作用的不同定位

班固在《韩信传》中大量地删去了韩信与蒯通的对话,例如蒯通认为:“当今两主之命县于足下,足下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臣原披腹心,输肝胆,效愚计,恐足下不能用也。诚能听臣之计,莫若两利而俱存之,参分天下,鼎足而居,其势莫敢先动。夫以足下之贤圣,有甲兵之众,据彊齐,从燕、赵,出空虚之地而制其后,因民之欲,西乡为百姓请命,则天下风走而响应矣,孰敢不听!割大弱彊,以立诸侯,诸侯已立,天下服听而归德于齐。案齐之故,有胶、泗之地,怀诸侯以德,深拱揖让,则天下之君王相率而朝于齐矣。盖闻天与弗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殃。原足下孰虑之。”韩信听完了蒯通的言论后,他是这么说的:“汉王遇我甚厚,载我以其车,衣我以其衣,食我以其食。吾闻之,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从蒯通的话中不难看出韩信的实力,并且他劝韩信三分鼎立。但是当班固将这些言论删去后,韩信“为汉则汉胜,为楚则楚胜”的历史地位被削弱了,同时也隐去了韩信不忍心背弃汉王的忠诚。相比之下,司马迁更加全面真实地再现了当时的历史,但是当我们想到韩信是作为汉朝逆臣处死的,那么韩信似乎在政治上已经是刘姓王朝的对立面了,肯定其历史地位与实力,有损于刘邦为首的最高统治集团的形象。所以班固删去这很有分量的部分,明显有政治态度的考量,表明了深受儒家正统思想的班固对后期造反的韩信态度,通过删节历史事实而削弱其实际作用达到与汉王朝一致,将韩信定位在离经叛道上。

从上述可知,虽然历史人物相同,同是史学巨著,但是史家在展示历史画卷时还有很大的不同。

(论文指导老师周海平)

篇5:《司马迁传记》读后感

——从高中语文中《史记》选文看司马迁传记文学的人物刻画

戴娟戴桂敏

武汉市武汉中学

内容摘要

司马迁的《史记》中的人物来自不同阶层,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草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涉及人物四千多,重要人物百多名。司马迁在表现人物个性特征时,能充分注意到他们人物的个性特征,而且借助精彩细腻的描写在特殊环境中刻画人物特性,更注重借助典型历史事件着力刻画人物形象,这就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带有普遍性,引起读者的共鸣。本文仅从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四篇作品中浅易分析太史公刻画人物的高超笔法。

关键词:《史记》司马迁信陵君项羽刘邦蔺相如人物刻画

“往事越千年”。有史以来,在中华民族繁衍生息的土地上,在原野和庙堂、战火与笙歌之中,曾诞生过无数的英雄豪杰,或许他们贵贱不

一、愚智各异,但都曾以自己的方式推动了民族历史发展的巨轮。谈中华民族的“史”,自当从《史记》开始,而那两千多年前的许多历史人物在《史记》中都留下了或深或浅的足迹。

司马迁的《史记》在我国文学史上地位显赫:它首先是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创立了纪传体裁,是我国古代史书体例的奠基之作;它更是一部文学著作,是上承《左传》《国语》《战国策》而影响及至当今的古代史传散文创作的典范。司马迁用生动的语言、精巧的结构塑造出一系列个性鲜明且具有时代特征的典型人物,成为后世的史传散文、传记散文和历史小说及当代影视文艺作品的肥沃土壤。《史记》内容丰富,高中语文课本中主要选取了富有浓郁文学色彩的记传部分,旨在激发引导青少年学子们能走进这部被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历史巨著。

从《史记》中选入高中语文教材的作品有《鸿门宴》《项羽之死》《廉颇蔺相如列传》《魏公子列传》。本文将以以上作品中的人物为对象分析司马迁在传记文学《史记》中的人物刻画方式。第一把握人物基本性格特征,细致描写刻画人物形象;

《史记》中的人物形象各具姿态,都有自己鲜明的个性特征。不但不同类型的人物迥然有别,就是同一类型的人物,形象也罕有雷同。

同是以好士闻名的贵公子,信陵君和其他三公子在人格上就有高下之别,而孟尝君、平原君、春申君也各有各的风貌。信陵君是司马迁极为推崇的理想人物,在选文《史记·魏公子列传》中,司马迁称“能以富贵下贫贱,贤能诎于不肖,唯信陵君为能行之”。并且用细致的行动描写表现出信陵君最鲜明的性格特征。

作品首先用概括介绍信陵君的身世地位,然后用“公子为人,仁而下仕,士无贤不肖,皆谦而礼交之,不敢以其富贵骄士”来突出强调信陵君的性格特征:“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然后用“自迎侯生”的典型事例,形象地记叙描写了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具体情况。

当信陵君听说魏有隐士侯嬴后,并不因为侯赢是一个又老又穷的“夷门监者”而小看他,恰恰相反,信陵君立即“往请,欲厚遗之”,并且“置酒大会宾客”以待,魏公子“从车骑”“虚左”“自迎”侯生且“执辔愈恭”;出发驶时,侯生故意要拜访集市中的屠夫朱亥,且见其客朱亥久不归,久待侯生的信陵君“颜色愈和”,侍从都窃骂侯嬴而公子“色终不变”;至家之后,马上“引侯生坐上坐”“为寿侯生前”。一个身份高贵的魏国公子,居然能够去屈身拜访、亲迎一位看守城门的小人物,并亲自为他驾车,还表现出如此异常的尊敬和谦恭,可见其内心的真诚和对人才的尊重,实在难能可贵。作者无须多言,信陵君仁而下士、谦而礼交的美德和形象,已闪烁出深邃的思想光彩,深深的打动了每一位读者。

歌颂魏公子“礼贤下士”的精神,也是司马迁作此传的主旨。其原因除了在称颂信陵君一生功业都与他能仁而下士有关之外,同时,由于司马迁在目睹、亲历自身所处社会的世态炎凉时,达官贵人、乃至于当朝至尊不能礼贤下士,反而摧残人才的恶行中,藉由此传在信陵君等人身上寄寓了自己的理想,渴望君主能如信陵君一般仁而下士、从谏如流,成为士人的知己,而士人也能如侯生一般为知己者所用,为国效力。

又如《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蔺相如也是一个自古为人称道的人物。他智勇双全,能言善辩。司马迁在捕捉挖掘出人物性格特征借赵宦者令缪贤之口说出之后,就极尽其描写之能刻画人物的性格形象。蔺相如的出场,被司马迁精心安排在赵国的一场几乎无人能解的困境中,他分析形势的周密严谨,他应对秦昭王时的冷静机警、智谋和勇气。当蔺相如从秦王“传以示美人及左右”中看出秦王无意偿赵城时,他略施小计取回和氏璧,随之他“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一个“怒发上冲冠”的夸张,将相如此时的愤怒生动形象地表现出来。一段不卑不亢、义正词严的控诉后,“相如持其璧睨柱,欲以击柱”。一个“睨”就把相如那种与璧共存亡、誓死捍卫赵国尊严的毅然决然的神态勾勒出来,谨防一切不测又不把秦王强权放在眼中的气势呼之欲出。寥寥几个动词就将蔺相如的大智大勇深深地刻在了读者的脑海了,挥之不去。太史公也满含钦佩地评价他说:“知死必勇,非死者难也,处死者难。方蔺相如引璧睨柱,及叱秦王左右,势不过诛;然士或怯懦而不敢发。相如一奋其气,威信敌国„„”

二、精选典型历史事件为背景,着力刻画人物性格;

司马迁在实地考察、深入研究和充分占有历史材料的基础上,凭借自己犀利的目光,敏锐的思维,捕捉、挖掘历史人物的性格特征,笔下的人物性格鲜明突出,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如在《廉颇蔺相如列传》中,司马迁在捕捉挖掘出人物性格特征之后,精心细致地选择历史材料去表现突出人物的几件事,选材标准不是事件的大小,而是事件能否鲜明地突出人物的思想性格特征。

司马迁选取了完璧归赵、渑池之会和廉蔺交欢三个片段来概括蔺相如的事迹。其中完璧归赵、渑池之会是选取了典型的历史事件。而渑池之会最为精彩。

在这个典型的历史事件中,我们看到了强秦的蓄谋已久、嚣张跋扈,更看到了蔺相如的随机应变、大仁大勇。赵王鼓瑟,秦御史记录 “某年月日,秦王与赵王会饮,令赵王鼓瑟”;从“令”字可以看出赵王鼓瑟是被迫的。秦王击缶,赵国的御史如此记录:“某年月日,秦王为赵王击缶”,一个“为”字,表明秦王是自愿为赵王击缻,自愿娱乐于赵王。而事实却不是如此。在外交场合,国君的言行举止代表着国格和国家的形象,一个“令”字让赵国的形象大打折扣。面对强秦有意而给的羞辱,蔺相如随机应变,威胁秦王“五步之内,相如请得以颈血溅大王矣”,秦王不得不“为一击缶”,看似秦王自愿为赵王击缶,事实上秦王却是被迫的。蔺相如以其过人的智慧和勇气既挽回了赵国的颜面又顺便以其人之道还制其人之身,一箭双雕,可谓快哉!

如此以来,蔺相如这一人物形象在司马迁为他精心选取的两个典型历史事件中就以一个智勇双全、能言善辩、机警善辨的英雄形象被刻画出来,并深深刻在了读者的脑海中。这更使得人物形象真实、可信,带有普遍性,引起读者的共鸣。

三 利用尖锐的矛盾冲突,刻画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在《史记》中,司马迁塑造了一系列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如项羽、刘邦、樊哙、荆轲、蔺相如、信陵君等,都给人以巨大的感染力。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越是在大非面前,紧张激烈的斗争场景中,人物的表现就越能充分展示人物的性格特征。司马迁特别善于通过尖锐的矛盾冲突来表现各种不同典型人物的性格特征。

如《鸿门宴》一场,是刘邦、项羽较量的关键时刻,宴前的紧张气氛,宴会上的剑拔驽张,使双方人物的神经都处于高度紧张的状态。就是在暗伏杀机的宴会场面和错综复杂的人物关系中展现紧张、复杂的矛盾冲突,把不同人物的个性表现的淋漓尽致。

先看项羽,当沛公左司马曹无伤使人将刘邦“欲王关中”的野心告诉给项羽时,项羽大怒,决定“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项羽大军入秦,函谷关闭,这位曾击破秦军主力的霸王遭此冷遇,已是怒火填膺;再有曹无伤告密说沛公欲王关中,犹如火上浇油;三写范增劝说之辞,谓刘邦“志不在小”有“天子气”,更是火油交煎之际煸了一股阴风;风、火、油层层作势,紧张的空气仿佛一触即燃。旦日击破沛公军,如箭在弦上。项羽盲目自负的性格尽显。此后项伯夜访、沛公约婚,风、火、油已被化作一夜凉雨落尽。第二天在鸿门宴上,刘邦谢罪,一席看似毫无野心的温顺言语后,项羽推心留饮、前嫌顿释,不但不杀刘邦,竟然还说出“此沛公左司马曹无伤言之”的军事机密。此后范增数目示意不成,即召项庄舞剑助饮,平地又起波澜。对此,项王却默然不应,现其胸襟坦荡以及作为政治家的胸无城府、缺少谋略。之后一切也已由此注定。

再看刘邦,当得知项羽要来攻打时,一面大惊“为之奈何”一面对张良说“鲰生说我”以推脱责任,一面又虚心听取张良的建议利用项伯度过难关。刘邦先问张良何以与项伯有故,了解关系的深浅,考虑是否靠得住。接着又问项伯的年纪,想出一套“吾得兄事之”“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来逢迎收买项伯的办法。精细老练、会拉拢人、会利用人,表现出刘邦机智权变的性格。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司马迁不仅写活了项羽,而且也写出了刘邦的老练权变、善使手段,张良的沉着冷静、察颜观色,樊哙的忠勇无畏、善于言辩,范增的阴险狠毒、脾气暴躁等,显而易见,这种写法又能在一件事中写许多人物,达

到一石数鸟的艺术效果。

再看《廉颇蔺相如列传》,赵惠文王因有蔺相如的陪同,渑池之会不仅平安归赵,更使强秦“终不能加胜于赵”且受辱而还。蔺相如因功“拜为上卿,位在廉颇之右”感到自己蒙羞,因此扬言见到蔺相如定“辱之”。就在这僵局之时,蔺相如的做法令人疑惑不解:不与会,称病不上朝,望见廉颇引车避匿。但听相如一席话,尖锐的矛盾不解自破:“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蔺相如的家国大局观,宽容坦荡的君子腹让廉颇醍醐灌顶茅塞顿开,负荆请罪,为刎颈之交。在尖锐的矛盾中,人物形象有被凸显:蔺相如沉着冷静、宽容大度,以家国大局为重;廉颇粗豪坦荡、直率自负,但知错必改勇气可嘉。负荆请罪的廉颇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堪称经典。而这些文臣武将竭忠尽智、国难当头时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的爱国精神也为世人所称道。

司马迁善于在尖锐、激烈的矛盾中刻画人物,使人物性格得到鲜明、突出的表现。蔺相如这个人物是在秦国威胁利诱,赵国君臣束手无策、左右为难的矛盾中出场的;又在秦廷上与秦王面对面紧张而尖锐的斗争中得到淋漓尽致的表现;他处理与廉颇的矛盾,是那样的谦让,似乎是在逃避,却正是他的高明处。对待不同的矛盾采取不同的处理办法,从中我们能清楚、全面地认识蔺相如这个人物的思想性格。

四 从整体客观分析,辩证地对待历史人物。

《史记》中包含了不同阶层的各色人物,上至帝王将相,下至市井细民,诸子百家、三教九流,应有尽有。人物如此复杂繁多,但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个性,司马迁对每一个人物的描绘都很形象,他对人物的刻画不是简单的扁平人物的描写,而是多维透视,使人物饱满的性格特征尽显。司马迁阅历丰富,对各色人物的把握都恰如其分。

司马迁往往突出人物的多维性。多角度多层面地塑造人物形象。能从整体着眼,客观评价和辩证地对待人物是一个史官在强大的政治威力下难以做到的。就这一点而言,司马迁为史书的创作做了一个极好的范例。这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当属西楚霸王项羽了。

司马迁塑造的英雄人物项羽具有多重人格。他喑恶叱咤,又言语呕呕。他爱人礼士,又忌贤嫉能。他是残暴的,焚烧咸阳,坑杀俘虏;他又是仁爱的,鸿门宴是有恻隐之心,不杀刘备,还顾虑百姓疾苦。他有时与部下同甘共苦,分衣推食;有时又吝啬,已经刻好的官印不肯发给功臣,放在手里把玩。至于和虞姬悲歌唱和的场面,则兼有风云气势和儿女情长。项羽是一个英雄,但他并不完美,《淮阴侯列传》中借韩信之口道出了项羽的为人:“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

在太史公的笔下,我们看到的项羽、刘邦,虽然同为那个时代的风云人物,却具有着迥然不同的人物性格以及人物命运——沛公刘邦,机智果断,能屈能伸,贪财好色,狠毒阴险,最后威加海内,成就一代宏业;西楚霸王项羽,率直磊落,勇武过人,刚愎自用,寡谋轻信,最后自刎乌江,失去一生霸业。太史公以细腻的笔触精致地雕琢刻画出了两人复杂的人格特征。对《史记》有了整体的印象后,你肯定不会再仅以“英雄”和“奸雄”来对项羽和刘邦这两个历史人物进行评价.也就是说我们应该承认作品是宏观文本与微观文本的综合,水乳交融,我们应该综合地来把握它.

司马迁对现实的自觉干预和他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包括他个人对身世遭遇在内的个人体验,使他在以理性批判的态度叙述和评价历史人物的同时,常常

直接和间接地移入自己的主观情感。他除了在《史记》每一篇传记结尾添加“太史公曰”,直接、明确地表达他对历史人物所持有的看法和评价之外,还在人物形象的刻画中寄托自己对人生的感慨。如在《项羽本纪》中,项羽在垓下之围中,夜闻四面楚歌,于是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柰何,虞兮虞兮柰若何!”同时在《高祖本纪》中,刘邦衣锦还乡,与父老子弟纵酒,慷慨伤怀,自为歌诗曰:“大风起兮云飞扬,威加海内兮归故乡,安得猛士兮守四方!”两人虽然是在两种截然不同的情况下怀着不同的心情歌唱,表达了不同的内心感受,但都可以显现出太史公对两个人物所倾泻的情感。这种动人心弦、移人性情的效果并不是一般史书所能达到的,这正是司马迁一书所特有的成就,是它为视为传记文学的重要原因之一。

篇6:《司马迁》读后感

扁鹊姓秦,名越人。由于他的医术高超,所以当时的人们借用上古轩辕时期的名医DD“扁鹊”的名讳来称呼他。传说扁鹊年轻时,并没有习医,而是负责管理一处房舍。有一位自称长桑君的房客,来这里住了下来,通过长期的交谈和相处,他认为扁鹊是一个品德高尚、可信赖的人,便拿出了一册子能治病的秘方交给扁鹊,又从怀里取出一粒药丸,说:“这是一些秘密医方,我老了,所以决定今天就把它传给你吧!你有了他,就可以给百姓解除疾病,使天下人受益。”说罢,便消失的无影无踪。扁鹊把那粒药丸冲服了下去,不出一个月,他就变得“火眼金睛”,隔着人的皮肤就能看见人肚子里的肠胃、肝脏,也就能看到有没有病。

后来,扁鹊游走各国,为人看病、治病,赢得了民众的一致赞誉。扁鹊路经虢国时,正碰上虢太子去世,扁鹊便去诊视太子。过了半个月,太子居然彻底痊愈了!扁鹊治好了太子,全天下的人都传颂他有起死回生的神奇医术。可他自己却说:“我无法让真正死去的人复生,我做的只是让得病的人恢复健康。”

还有一次,扁鹊路经齐国,见到了齐恒公,观其五官和肤色,看出了齐恒公得病。三次相见,屡次加重,但齐恒公不以为然,没有听扁鹊的劝阻。最终病入膏肓,死去了。

难道扁鹊的医术和名声都是来自那颗从天而降的“仙丹”吗?

篇7:司马迁的史记读后感

历史,这一词蕴含了多少的沧桑,而这位史学家DD司马迁也写出了无数历史。

司马迁从小受环境的熏陶,父亲的影响,父老乡亲们所讲的英雄故事,对历史有着深厚的兴趣,他20多岁便四处游历。在父亲临终之时,他牢记父亲的嘱托,决心完成史记。可正当他写史记时,飞来横祸降临在司马迁的身上,他被打入大牢,受到酷刑,可司马迁在这样的耻辱下仍然坚持写完了《史记》。学了这篇课文,我对司马迁充满了敬佩之情。入牢,对我来说难以想象;受刑,对我来说无法忍受,可司马迁,却承受了这两大痛苦。每天都遭受无数地嘲笑与白眼,若换成其他人,早已不能忍受,血溅墙头了。可司马迁知道,就这样死了,自己的死便会比鸿毛还轻,一死了之,《史记》不能完成,父亲的遗愿不能完成,自己的英雄梦也不能完成了。但如果坚强地活下去,坚持不懈地完成史书,便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父亲的遗愿。是坚强存活,还是含耻死去,他选择了前者。司马迁的选择是对的,正是因为他的这个选择,他开始日夜不分,通宵达旦地奋笔疾书,从而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DD《史记》。从此,流芳百世……是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苦难,坚持追求,才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历史,这一词蕴含了多少的沧桑,而这位史学家DD司马迁也写出了无数历史。司马迁从小受环境的熏陶,父亲的影响,父老乡亲们所讲的英雄故事,对历史有着深厚的兴趣,他20多岁便四处游历。在父亲临终之时,他牢记父亲的嘱托,决心完成史记。可正当他写史记时,飞来横祸降临在司马迁的身上,他被打入大牢,受到酷刑,可司马迁在这样的耻辱下仍然坚持写完了《史记》。学了这篇课文,我对司马迁充满了敬佩之情。入牢,对我来说难以想象;受刑,对我来说无法忍受,可司马迁,却承受了这两大痛苦。每天都遭受无数地嘲笑与白眼,若换成其他人,早已不能忍受,血溅墙头了。可司马迁知道,就这样死了,自己的死便会比鸿毛还轻,一死了之,《史记》不能完成,父亲的遗愿不能完成,自己的英雄梦也不能完成了。但如果坚强地活下去,坚持不懈地完成史书,便能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与父亲的遗愿。是坚强存活,还是含耻死去,他选择了前者。司马迁的选择是对的,正是因为他的这个选择,他开始日夜不分,通宵达旦地奋笔疾书,从而完成了这部鸿篇巨制DD《史记》。从此,流芳百世……是的,每个人都会经历苦难,坚持追求,才能有属于自己的天空。

篇8:司马迁写《史记》

司马迁的父亲是汉朝的太史令。司马迁10岁时,跟随父亲到了长安, 从小就读了不少书籍。为了搜集史料,开阔眼界,司马迁从20岁开始,就游历祖国各地, 这给他的写作打下了重要的基础。父亲去世后, 他继承了父亲的职务,做了太史令,因此阅读和搜集的史料更多了。他准备写一本记录历史的书———《史记》, 但正当他准备开始写作时,却发生了一件祸事。

原来, 汉武帝派李广的孙子———李陵带领军队跟匈奴作战。李陵打了败仗,投降了。汉武帝很生气,就把李陵的母亲和 妻儿都关 进了牢房,并且召集大臣,要他们议一议李陵的罪行。大臣们纷纷谴责李陵, 只有太史令司马迁有不同意见。司马迁说:“李陵虽然打了败仗,但是也杀了很多敌人。他不肯马上去死,也许是想将功赎(shú)罪,报答皇上。”汉武帝听了很生气, 就把司马迁也关进了牢房,交给廷尉审问。

审问下来, 廷尉认为司马迁应该受腐刑(一种肉刑)。司马迁认为受腐刑是一件很丢脸的事,几乎想自杀。但他想到自己的书还没写, 就放弃了自杀的念头,受了腐刑。

司马迁出狱后 ,一心要写《史记》。他把从传说中的黄 帝时代开 始 , 一直到汉武帝太始二年(公元前95年)为止这段 时期的历 史 , 编写成130篇、52万字的巨著———《史记》。

《史记》写成以后 , 书中的一些话语惹怒了汉武帝,所以这本书一直没有向外传播。汉武帝死后,这本书才由司马迁的 外孙杨恽 传播出去,很快就远近闻名。

上一篇:小学英语课外活动方案下一篇:民政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