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期书法教学反思

2024-07-11

学期书法教学反思(精选10篇)

篇1:学期书法教学反思

毛笔书法课教学反思

保亭实验中学—吉云峰

在教学接触过程中,通过不断地摸索、学习,分析学生的特点,并通过网络学习,不断改进教学方式,定期做好教学反思,总结教学得失,把经验点滴投入到教学中,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作用,下面就写字教学谈谈我的具体做法: 1.培养兴趣是关键。

培养兴趣是重中之重,也是难上加难。好比人之初,学走路,学会走了就不用教跑了。结合一些学书的趣事和生活中的趣事镶嵌在讲课的环节里,绝大部分学生都是喜欢的,首先得让学生喜欢老师,才能让学生跟着学,这是培养对老师的兴趣;接下来就是培养对知识的兴趣。

2.培养习惯。

“练字先练姿”。无论是书法家撰写的书法专著,还是教育部门编写的学写字教材,都把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放在首要位置。可见,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学生写好字的首要条件。为此,在教学过程,我常常教育学生要养成良好的读书、写字习惯,要写好汉字,就必须首先要掌握正确的写字姿势。简言之,即读书、写字时要做到:头正、身直、臂开、足安,眼睛离书本一尺,手指离笔尖一寸,胸口离课桌一拳。

按照这样的姿势写字,学生正襟危坐、静心书写,就可以帮助学生排除一切不利于写好字的不良因素,达到万念归一,专心致志的境

界;学生写字时才能感到轻松、自然、灵便,才能持久得力;同时还能促使学生严肃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写字,从而逐渐培养学生严谨认真、一丝不苟地对待学习和工作的意志和品格。而头歪、肩倾、身斜、背弓、臂合、足蜷、臀偏等不良书写姿势,均不能使身体保持平稳状态,反而会感到胸闷、气短、易于烦躁、疲劳,从而会影响写字的情绪、效果和质量。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反复去纠正学生这些不良的行为习惯。这样,经过一个学期的规范练习,各年级学生的书写姿势基本上能达到要求了。3.培养书法审美情趣。

写字课的教学目标,不仅要求把字写正确,更要把字写美观。这种审美观不能硬“塞”给学生,而应让学生在学习中感知,在临写中领悟,在平时书写中练成技能。由此,教师的书写指导是关键。“导”的方法一般有指导学生自己观察,指点学生自己摆放,教师当堂书写指导三种。让学生通过自己观察、摆放,体会字的结构怎样搭配最好看,不但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学生一定的想象和审美能力。而教师的当堂书写,边写边提高学生注意起笔、收笔、间架、结构、布局等,或当堂评点学生的书写情况,具有矫正、导向、激励等功能。只有由浅入深、由简入繁、循序渐进地指导,才能调动学生练字的积极性,找出差距,把字写得更出色。

学习书法,教给学生学会欣赏书法作品的方法。这是扩展眼界,学习借鉴前人书法艺术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要有计划地不断启发和长期训练、熏陶,使学生逐渐获得美感能力。我在教学过程中通过

让学生分析、对比、研究、发现和撷取书法的美,来提高学生对书法艺术美的感受能力,这也同样培养和丰富了学生的高尚情操。当学生审美能力越强的时候,相应地他的思考和理解能力也就越强,对美的感受、领悟和情感体验也就越敏锐、越强烈。4.磨练意志。

学习书法,要想取得进步、成功,绝非易事。俗话说“滴水穿石非一日之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不时地告诉学生:真正的大书法家,绝不是只靠天才或奇遇,而是靠他们坚韧不拔的意志,不怕困难、挫折、失败,才有千古流芳的成就。在当今的时代,坚强的意志,持之以恒的耐心,战胜困难的信心和决心,对孩子们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我就时时教育学生从书法学习训练中学会持之以恒、坚韧不拔;在书法练习中学会如何面对困难挫折;学会如何学习,如何生活。正如书写时落下的第一笔就决定了全篇字的字体、风格,写得不好也不要灰心气馁,给自己信心,在书法学习中让学生真正体会勤奋是造就人才的基石。只要努力,就会有成功的几率!

总之,培养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但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行专断,是容易误事的。所以说,写字教学不仅仅是教会学生写一手漂亮的硬笔和软笔字,同时也应该教会学生做人的道理,培养其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品质。

今后,我会继续本着以生为本的思想指导学生的写字教学和美术教学,不断改进教学方法,自己也不断提升,做到了然于口,了然于手,了然于心,师生共同品尝成功的乐趣,让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学生学习和做人的乐园。

2015年1月3日

篇2:学期书法教学反思

写字是小学阶段一项重要的基本功训练,能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对小学生进行写字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认识到写字教学的重要性,在本学期我加大对学生写字工作的指导,下面我具体谈谈平时是如何做的:

1、观察联想,活化字形,感知字形美。

观察是认识事物的基础。写字教学首先指导学生观察字形,弄清汉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在指导观察时,引导学生对抽象的汉字加以联想,活化汉字字形,让汉字字形深深扎根于学生的心中。

2、比较观察,示范演示,体会书写美。

一年级起步阶段,教师要详细指导写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要求每一个字,每一个笔画,都要尽量要求。一横,一竖,一撇、一捺„„教师都要笔笔指导到位。教师的范写很重要。示范是写字教学的先导。在指导学生整体认知之后,教师要在黑板上画好的田字格中示范,向学生展示写字的全过程。教师要边演示边讲述:这个字是什么结构,第一笔在田字格的哪个部位落笔,每一笔画的名称、运笔方法以及笔顺等,使学生有一个初步的感性认识。但是,对于一年级的孩子来说,仅仅范写还远远不够,由于受到观察能力的限制,学生的临摹并不能一步到位。此时,运用比较的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

果。

教师要指导学生认真观察,仔细领会,悉心模仿笔画运笔,熟练掌握笔顺规则,体会汉字的造型美。

3、严格训练,培养习惯,发展个性美。

(1)练字要严格要求。没有规矩,就不成方圆。《课程标准》对第一学段中明确提出:“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仅有利于把字写端正,而且有利于学生身体的正常发育,有利于保护学生的视力。习惯是一种动力定型,从小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可以终身受益。

写字前,教师指导学生削好铅笔,放好作业本,端正坐姿,指导执笔方法。练习时,教师巡视,时时提醒学生,时时纠正学生不正确的姿势和方法。书写时,教师要适时巡回指导,随时提醒学生每个字每一笔在田字格中的位置、运笔方法,与上一个笔画的间距,其长短如何,整个字的结构特点,及各部分的比例,做到防患于未然。教师在课堂上要反复指导,学生在练习中要认真书写,循序渐进,逐步形成写字能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训练要有度,要注重学生的发展。练字贵在精,而不在多。

4、激励评价,鼓励进取,展开竞赛。

为孩子创造展示自己的机会,课堂上,我采用板演、用实物投影仪等手段展示学生习作。课后,我在教室办学生作业专栏,将他们的作品上墙“公开发表”,比比谁上榜次数多。这样的竞赛虽无物质鼓励,但同学们依旧兴致高昂,有时因没有上榜,会嘀咕半天,眼中流

露出的尽是悔恨,这些足以证明每个学生都有可贵的上进心。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我让孩子们每周五写一张字,给他们打出等级,并个人对上一周的字进行比较,认识到自己的收获。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为了更好的激励学生,看到自己的进步,我让孩子们每周五写一张字,给他们打出等级,并个人对上一周的字进行比较,认识到自己的收获。从第一张到最后一张,孩子们真真切切看到了自己在成长,在进步,体会到了汗水没有白流,体验到了写字的乐趣。

篇3:学期书法教学反思

在美学史上,很早就有人注意到了风格的不同。在文学上,古人常分为“八体”,诗分为“二十四品”,词分为豪放派、婉约派,画分为“二十四品”,等等。战国时期孟子对“美”和“大”加以分别:以“充实为美”,以“充实而有光辉之谓大”,后来文论、画论将这一美学思想不断地加以阐发,明确地提出了阳刚美与阴柔美的分别。如:

其得于阳与刚之美者,则其文如霆,如电,如长风之出谷,如崇山峻崖,如决大川,如奔骐骥;如光也,如果日,如火,如金镠铁;……其得于阴与柔之美者,则其文如升初日,如清风,如云,如霞,如烟,如幽林曲涧,如沦,如漾、如珠玉之辉,如鸿鹄之鸣而入寥廓;……(姚鼐《复鲁絜非书》)

挟风雨雷霆之势,具神工鬼斧之奇,语其坚而百夫不易,论其锐则七札可穿。“似惊蛇之入青草”,“俨舞燕之掠平地。天外之游丝,未足易其逸;窗外之飞絮,不得比其轻。”(沈宗骞《芥舟学画记》)

古代书论中,品评等第的多,没有明确地将书法分成风格不同的类别,但古人在品评书法时也间接地谈到了风格的不同,如:

钟繇书如云鹄游天,群鸿戏海。(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王羲之书字势雄逸,如龙跳天门,虎卧凤阙。(萧衍《古今书人优劣评》)

卫夫人书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唐人书评》)

李阳冰书,若古钗倚物,力有万夫。(吕总《续书评》)

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有神。(袁昂《古今书评》)

索靖书如飘风忽举,鸷鸟乍飞。(袁昂《古今书评》)

皇象书如歌声绕梁,琴人舍徽。(袁昂《古今书评》)

卫恒书如插花美女,舞笑镜台。(袁昂《古今书评》)

……

诸如此类的品评,“龙跳天门,虎卧凤阙”与“插花舞女,美女登台”很明显是两种截然不同的风格类型。这是品评书家的风格的不同。而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书法作品的风格进行了描写:

《爨龙颜》若轩辕古圣,端冕垂裳。《石门铭》若瑶鸟散仙,骖鸾跨鹤。《晖福寺》宽博若贤达之德。《爨宝子碑》端朴若古佛之客。《吊比干文》若阴朔之山,以瘦峭甲天下。《刁遵志》如西湖之水,以秀美名寰中。《杨大眼》若少年偏将,气雄力健。《道略造像》若束身老儒,节疏行高。《张猛龙》如周公制礼,事事皆美善。《马君起浮图》若泰西机器,处处有新意。……

康氏在这里用众多的比喻点评了一些书法作品的特点,无疑是针对作品的风格而言的。不仅如此,康氏还在《广艺舟双楫》十六宗第十六章中把南碑与魏碑的风格特点概括为十美:魄力雄强,气象浑穆,笔法跳越,点画峻厚,意态奇逸,精神飞动,兴趣酣足,骨法洞达,结构天成和血肉丰美。又说齐碑瘦硬,隋碑明爽,这也是针对书法的风格来说的。

就书法作品的表现方式,点画形态和作品的效果不同,可以分为雄强刚健和清秀柔婉两大类,也就是阳刚美与阴柔美两大类。风格刚健的作品,气势豪迈壮阔,感情奔放激烈,笔力刚健遒劲,境界雄奇浑厚,具有阳刚之美,作品洋溢着一股夺人胆魄的英风豪迈,令人亢奋、激动、昂扬。清秀柔婉的作品,内在和美,外表秀丽,简洁疏朗,给人一种闲静和谐的感受,具有阴柔的美。书论中说:

阳气明则华壁立,阴气太则风神生。(王羲之《记白云先生书诀》)

夫物负阴而抱阳,书亦外柔而内刚,缓则乍纤,急则若灭,修短相异,若谷相倾,险不至崩,危不至失,此其大略也。(张怀瓘《六体书论》)

书要兼备阴阳二气。大凡沈著屈郁,阴也;奇拔豪达,阳也。(刘熙载《艺概·书概》)

司空图《诗品》“雄浑”中说的“大用外腓,真体内充,返虚入浑,积健为雄”,“劲健”中描述的“行神如空,行气如虹,巫峡千寻,走云连风”,以及“豪迈”中所述的“天风浪浪,海山苍苍,真力弥满,万象在旁”,等等,皆为刚健风格的特征。作品刚健,首先在于气势,即具有豪迈雄壮的精神气魄。精神气魄是书家进行书法创作的内在动力。只有精神崇高,胸襟博大,才能造成豪迈宏大的气势和风格。我们翻开书法史,从秦汉到盛唐到现代,雄强一直是书法发展的主流,远至甲骨文书法中也有风格雄强的甲骨刻辞,例如武丁时代的甲骨刻辞字体大都显得雄健宏伟,古拙劲削,纵横开合,有剑拔弩张之妙,之后雄强浑厚、凝重古拙的金文书法也是阳刚美的典型代表。《散氏盘》、《毛公鼎》、《趞曹鼎》等,由于是铸造,再加上时代的久远,尤显得豪迈、厚重、遒健。东汉的《开通褒斜道刻石》、《石门颂》、《杨淮表记》等摩崖石刻,《封龙山颂》、《西狭颂》、《郙阁颂》、《张迁碑》、《衡方碑》等碑刻作品,东吴《天发神谶碑》,南梁《瘗鹤铭》,北魏《郑文公碑》、《论经书诗》、《东堪石室铭》,以及山东邹县的四山摩崖石刻,都是雄强一路的书法作品。唐张旭、怀素、颜真卿等书家的作品,以及明清王铎、傅山、黄道周、倪元潞等人的作品无一不是雄强的。

阴柔美的作品,甲骨文中就有崇尚阴柔一类的卜辞。祖庚、祖甲时期的甲骨刻辞,由于这一时期政治、经济、文化步入稳定发展阶段,频繁的战事减少,表现于卜辞书法风格发生了变化,转向了工整秀丽,行距疏朗,结体工整,整饬中蕴含着飘逸之韵,工稳中显出清新柔美的神彩,开后代羲之父子,赵董一派的书法风格。西周晚期《虢季子白盘》用笔圆润匀停、横竖粗细一致,结体之稳秀丽,是阴柔美的典型代表。王羲之的《兰亭序》妍美流便,俊逸神妙,唐太宗奉为“尽善尽美”,以及二王的一些小楷书法、尺牍书法,后来隋唐的尺牍、元赵孟頫等人的作品,都体现了阴柔的美。

但中国书法的对偶范畴内部又不是对立的,而是相反两极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比如人们常说北方雄强、南方温润,但刘熙载却说:

北书以古胜,南书以韵胜。然北自有北之韵,南自有南之骨也。(刘熙载《艺概·书概》)

刘熙载的阐述使人们对风格的认识多了一个相反维度的考虑。而这也正是传统中国书法对偶范畴的本意所在。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不禁要问,这番探求的目的何在?我们知道阴阳范畴是由太极的混一思想最早生成的一对对偶范畴,阴阳化合的思想贯穿于书法艺术的所有对偶范畴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子范畴中。阴阳思想不仅体现在书法艺术的风格中,而且体现在书法艺术的用笔、点画以及章法中,包括中国传统绘画的美学观念、创作手法和形式技巧等诸多方面都浸透着阴阳对偶范畴及其一系列的子范畴,也就是说由太极的混一思想衍生出的中国人阴阳并立、阴阳化合的思想贯穿于我们民族的文化的所有方面,它也是中国传统艺术最重要的遗传密码,也是传统书法用以评价一个书家成就之高低的一个重要的标准。所谓小家、名家、大家的区别,某种意义上讲,即取决于书家个人对于这些对偶范畴折中、化合的融通性、包容性,包容越大、化合愈无痕,则其作品潜藏的美也就越丰富、越耐看。

我们认为,虽然当代书法已处在一个变革的时代,但实际上,有关中国书法创新、突破的所有问题仍与此有关。只有解开这种传统的遗传密码,任何异民族的东西都可以在无损中国书法之本质的情况下被融合进来,关键是必须先明确这种对偶范畴的累积性和融通性,之后才能有所创新。这个工程非常庞大,某种程度上如同生物基因的转化一样,必须对旧物种的基因组合有着彻底的洞察,对新的基因注入之后的种种变异有着充分的前瞻之后,才能着手解决这个问题。

摘要:阴阳是由太极的混一思想最早生成的一对对偶范畴,阴阳化合的思想贯穿于书法艺术的所有对偶范畴以及由此派生出的一系列子范畴中。阴阳思想具体体现到书法艺术的风格中表现为阳刚美与阴柔美两大类,揭示这些问题不但可以提升我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识,也可以把我们对于中国书法本质特性的理解引向纵深处,并能为中国书法的未来发展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启示。

关键词:阴阳,对偶范畴,书法风格

参考文献

[1]张岱年.中国文化与中国哲学[M].北京:东方出版社,1992.

[2]历代书法论文选[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79.

[3]崔尔平.历代书法论文选续编[M].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93.

[4]沈尹默.历代名家学书经验谈辑要释义[A].吴惠霖.现代书法论文选[C].上海:上海书画出版社,1980.

篇4:初中书法教学的一些反思

关键词:书法;教学;提高;能力

俗话说:“字无百日之功。”让学生首先意识到书法练习的长期性,对现在社会上宣扬的一种书法速成,让学生有一个清醒的认识,形和神的理解,相对于学生来说,需要一个过程。

一、初一年级

在教学中训练学生的楷书。从自己喜爱的柳体字出发,先选上自己其中漂亮和清晰的字体,根据书法的偏旁和结体特点,编成相应的字帖。如,单人旁、走之底等。约在76类偏旁部首中,每一偏旁部首示例两个汉字。这一阶段训练书法的重点是:写好笔画,提高和提升驾驭笔画的基本能力,要求学生记住在一个方格里,每一个字体的起笔和收笔的位置。化繁为简,开始每节课两个字,让学生明确自己的目标和任务,慢慢书写,直到老师满意为止。

在训练的过程中,要求学生笔画不能重复,用铅笔书写的话,不能用橡皮擦。让老师判定是否达到老师的教学要求是,以最后一个字为准,不能以学生圈的字为准。这样做有两个好的效果,一是提高学生对笔画的控制能力,也就是学生的书写能力,二是提高学生的书写意识。对于一个字,自己为什么能够合格,老师要点评的,为什么不合格,老師会说出一两个理由的。这样,学生的书写意识提高之后,又会对下一字的书写起到好的作用。

当学生把一个个字写成之后,是不是就成功了呢?我开始对学生进行汉字的合成训练。发现的问题,一个字内部结构合理,笔画能够照应,但字与字之间的协调却存在相当大的问题。其中字的高低是最突出的。这段时间我有意识地让学生参加一些书法比赛,但效果不理想,只有一个学生获奖。

二、初二年级

开始转变教学的目标,自己根据实际的教学经验,对于相当学生已经能够掌握笔画和结构的基础上,开始对学生进行诗句的练习,七言的五言的都可以,最后逐渐增多,但不能让学生感到是一种压力,在其间要让学生享受书写的成功感和喜悦感。适当的表扬和鼓励是必不可少的。

到了初二上学期期末左右,相当部分学生能够掌握一些作品创作要领了,在学生反复训练一首诗的基础上,让学生形成作品。对于学生这一书法创作过程来说,学生能够享受到成功的一些喜悦,并且能够掌握书法创作的一些技法。我在学生创作过程中,把语文课本中的一些重要诗句写进作品,这让我第一次享受到学生让书法回馈语文教学了。

一幅完整的作品,除了内容之外,还应有落款、印章之类。对于落款的要求,起码字体不同于内容,也就是要学生会两种书法,我当时简单地让学生临摹行楷,但效果都不是很好的,但起码学生的行楷书法意识已经产生了。这一阶段也带学生参加了书法比赛,现场书法比赛的效果不是很好,送交作品的比赛效果要好些。很多学生的落款也为楷书字体。

三、初三年级

在语文教学中,发现一个问题,学生练的字和作业本上的字不是一样的。这也是一直困扰我没有解决的问题。

师法古人,这是书法提高的不二法门。我建议学生在暑假买小楷《灵飞经》,还有一本是我最喜爱的一位书法家作品。现在每周四中午我对学生的书法辅导,除了少数学生我要给排字外,很多学生都是自己在写字,楷书也有,行楷也有,小楷也有。其间发现了一个有趣的现象,几个成绩好的学生,在练习行楷,处于一种模仿阶段。很多女生,在回味以前的楷书,似乎有所退步。坐在我周围不爱练字的学生,一节课只是完成一个简单的楷书字。

现在教育部把学生的书写提高到书法的层面,但作为书法传授者教师,多多少少都会遇到这样那样的一些尴尬,真希望这样的情况能够在互相交流中得到一些解决。

篇5:小学书法教学反思

小学阶段,学生的形象思维比抽象思维发达,他们的模仿能力强。在写字教学中要注重准确示范,化难为易。在指导学生写字时,示范十分重要,它是最形象、最生动、最切实的指导。学生通过观察老师形象的动作,亲眼看到起笔、行笔和收笔的全过程,直观地感受到运笔的轻重缓急和间架结构的均匀、协调,能领略到书写汉字的韵律美和汉字的结构美。示范时注意两点:1.示范与讲解相结合。这样可以调动学生听觉、视觉协同作战,更快、更好、更准确地掌握书写要领。同时讲解边示范,能使讲解得到验证,使示范获得阐释,相得益彰。2.在田字格中示范。这样,一方面便于教师在书写时准确把握笔画的位置、字体的大小,把字写得匀称、美观;另一方面,有利于学生分析记忆字的书写特点。

二、规范写字姿势,做到姿势不规范不动笔

我从学生规范执笔姿势开始,就一直严格要求学生的握笔姿势,给他们找到了朗朗上口的小歌谣,每次写字之前都背上一遍,例如:一抵、二压、三衬托,指实掌虚腕灵活,角度适宜方向正,笔画轻重细琢磨。手指离笔尖一寸,胸口离课桌边沿一拳以及眼睛离本子的距离一尺。这样进行强化训练,耐心地教育他们,看清楚了再动笔,给他们讲“书法家小时侯的故事”,并及时提醒,编成儿歌,鼓励他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克服困难。我板书时也要求自己尽量做到规范写字,同桌之间相互监督。在我的严格要求下,学生们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能努力按要求坚持做到,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他们已经初步养成了正确的坐姿和正确握笔的好习惯。

三、内外结合,耕耘收获

在掌握了写字的要领以后,需要反复的练习,在练中学、学中练,逐步掌握书写的规律。力求书写规范、端正,做到整洁、美观,坚持不懈地练习会有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课内练,回家练,不求多,只求精,做到每日必练,学生在教师的鼓励、培养训练下,坚持练字,从不间断。经过一段时间的不懈努力,学生的字都写得比较工整。总之,我觉得小时候练就了一手好字,将会终身受益。“滴水穿石”、“铁杵磨针”。正如前人所说,人贵在坚持,学习写字也一样,只要坚持不懈地努力,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就能达到预期的学习目标。

小学书法教学反思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对于提高学生的文化素质起着重要的作用,必须从小打好基础,从一年级就要严格训练,严格要求,逐步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新课标里要求“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所以根据这一理念,我让学生先说字的笔顺,如果对了进行夸奖,如果错了马上纠正,这样学生的印象也会深刻,然后让学生观察每个字,并说每个字的每一笔画应该写在田字格的什么位置,最后让学生去评价我写的好坏。学生在找老师错误的同时也是对字加深了印象,所以在后来的教学中,我发现学生的进步很大

要养成一个良好的写字习惯是非常不容易的,学生的习惯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并不是靠几节写字课就能培养好的,我认为我们必须对学生严格要求,最好做到课内课外,校内校外一个样,当然这也需要家长的积极配合,孩子的自制力差,家长的督促和老师的配合会使学生自然形成习惯。

与此同时,也要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们要因材施教,完成作业速度快的可以拓宽知识面地练字。而后进生,则是先追求质量,再求数量,对于这部分学生要更多地进行个别指导。

篇6:书法教学反思

书法练习要有效果,重在学生的练习。而练习的效果有赖学生读帖能力的高低及将己所练与范帖对比,找出不足之处加以练习、改进,才能不断的提高。

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如何训练、培养学生的良好读帖习惯及练习中与范贴对比、找出不足、加以练习、提高,每练习一个字都自始至终师都要起带头、示范作用,言传身教、潜移默化的影响、教育学生。

自主学习-释疑方法操作流程是:

1、师提出问题。

2、生思考疑问,师生一起逐一释疑,师适时给予引导、补充。

3、师边提示要点边范写,生观察倾听书空。

4、生动笔练习,师巡视、指导。

5、选择喜欢的幅式书写作品。

6、展示、欣赏、评价作品。

篇7:书法的教学反思

1、教师的教和学生的练要有层次感,根据不同的学生,确定不同的教法,在有基础的学生当中,教学指导应加强学生对某书法范帖的笔形、字形研究,分析特征,达到“形基本像”为准,学会易于把握的结构练习,触类旁通,收获必将见成效。对于没有基础,连笔的握法都不清楚的学生,学习规范要严,扎实基础,围绕基础为重点,执笔方法,书写姿势,基本运笔,等多方面,以养成习惯为主。

2、教学过程当中要体现出学得活与用得活并存。讲与练反反复复,在枯燥当中寻求兴趣,在兴趣当中挖掘书法的艺术魅力,教师要用教法来感染学生,课堂上提供大量的原帖创作作品欣赏,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练习当中要读懂帖子,把字的练习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让学生在对字形、字义的运用有个统一的认识。

3、学以致用,学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机会,比如每年的全国雏鹰杯、现场书画大赛,学部大厅展示平台,创造学习的氛围,这些都是好的平台。

篇8:“书法热”的一点美学反思

繁荣和发展书法艺术是长期而曲折的系统工程,需要世世代代书法人的不懈努力。改革开放三十年来,我国书法事业发展变化的成就是可喜的,也有目共睹的。然而,就“书法热”来说,在肯定其积极作用的同时,似乎也应当反思其负面影响。从某一角度看,“书法热”是由人人都想当书法家的欲望膨胀而骤然产生的。人的本能欲望一旦被有目标的欲望所唤醒或激发,人的思维便呈开放、自由状态,人的一切才能、想象、情感,包括生命意志在内均被充分调动起来,任何创造性都将成为可能。因此,“书法热”具有沈先生所说的两重性——“真正繁荣的局面”和“表面上的轰轰烈烈”。之所以要深刻理解沈先生的这一重要思想,就是要趋利避害,最大限量的发挥“书法热”的积极效应。

当代著名哲学家、社会学家、后现代理论家让·波德利亚在《消费社会》一书中,针对西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现实状况提出了“消费社会”和消费主义的观念,揭示了消费社会的文学艺术是消费者的符号化和欲望化的“符码”,“欲望美学”由此诞生。它的出现彻底颠覆了康德无功利美学,而给实用主义美学理想穿上了合法化的外衣。上个世纪九十年代以后,市场经济迅猛发展,自然而然地带来了商品化、物质化、世俗化、金钱化的欲望主義的迅速蔓延。“欲望美学”快速渗入到文学和艺术的领域。借用马泰·卡林内斯库在《现代性的五副面孔》中论述的,艺术不再需要去发挥它们难于把握的审美功能,而是作为社会地位的标志被人们创造、购买和消费。托尔斯坦·凡伯伦在《有闲阶级论》中说,所有文化不过是一种攻击性炫耀的结果,这种进攻性炫耀表现于一种“摆阔性休闲”和“摆阔性消费”[2]。“摆阔性休闲”和“摆阔性消费”的目的很明确,即“摆阔”。“摆阔”扩大了艺术品的市场,同时也混淆了艺术品标准。即日常生活的审美化过程演变成了对媚俗艺术和伪艺术的商业化生产的过程。不难看出,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初一直绵延至今的“书法热”现象与“欲望美学”有着直接的联系。“摆阔性休闲”和“摆阔性消费”是书法热的客观条件,而一些人的成名成家欲望迸发则是“书法热”的主观因素。

结合沈鹏先生的论述,笔者以为,书法艺术是自我情感的表现,具有生命特征。康德认为,艺术纯粹是作家艺术家们的天才创造物。他强调艺术创作中,天才的想象力与独创性,可以使艺术达到美的境界。这里引用康德的艺术观,并不是忽略了艺术来源于生活与自然,而是强调“书法热”与书法本体的衡量标准,也是便于对“书法热”中积极因素与负面影响进行辩析。应该说,“书法热”是一件好事,书法史上的汉末魏晋书法热、唐宋书法热等,正是如此。魏晋书法热以及“新体”的出现,更是书法艺术自觉的明证。唐宋之际,皇帝热衷书学者众,文人士大夫在“尚法”、“尚意”的时代书风影响下,再次把“书法热”推向了历史的高峰。反思当下,如果我们把所谓的“书法热”,仅仅锁定在数量上,如果以写字的人越来越多,书法展览或是报刊杂志上的书法宣传多多益善为标准的话,那么,如此之热与经济现象中的泡沫经济有什么区别,不过是流于表面上的形式而已。

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以来的“书法热”,以书法群体的广泛性为主要特征——越来越多的人产生了成为书法家的欲望。从年龄层次来说,有青少年、中老年;从人数来看,较之于上个世纪80年代初,飞速增长;从职业角度而言,有工人、农民、学者、商人、公务员。热爱书法、从事书法创作的人越来越多,无疑是让人兴奋的事情。然而,问题的症结在于不同的“欲望”驱使着不同的书法群体。这里所说的不同的书法群体,不是书法风格的异同,而是书法与非书法的本质差别。某种程度上,这样的“欲望”与制造“金钱”、“名利”相联系。有些人以弘扬传统为口号,远离古法,下笔无由,任笔为体;有些根本不懂书法,却故弄玄虚,“野狐禅”也;有些投机取巧,没有功底,以为拿起毛笔写字,便成了书法大师。这类人把书法当作渔猎名利的手段和捷径,或组织和参与各类书法活动,提升自己的社会影响力;或精于市场运作,获得丰厚的经济收益;更有名利双收者,正所谓“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他们对书法艺术浅尝辄止,对书法的“热爱”,完全是受到追求地位和财富的心理欲望的驱使。也不乏有一些名利兼备的人,把自己装扮成“书法家”,竭力模仿着文人雅士的生活方式,包括消费美的方式。他们喜欢书法,“主要是作为社会地位的标志被创造和购买的,不需要去发挥它们难于把握的审美功能”[3]。此类文化现象基本可以还原为现代伪文化的欺骗策略,说明“当前商品经济、人际关系相联系的功利主义又在滋生,影响及于审美观念、理论评价、创作趋向等众多领域,蔓延着一种浮躁情绪”[4]。

对应“炫耀式消费”、“摆阔性休闲”和“摆阔性消费”,有盲目无知的收藏商“推波助澜”。以收藏某某文化名人的墨宝、某某展览获奖作者的作品为荣的收藏人,在“作品——艺术家——世界——欣赏者”的四要素中,充当了“很好”的接受者。 作品通过读者的阅读过程,进入连续性变化的经验视野,发生着从简单接受到批评性理解,从被动接受到主动接受的转变,如果读者的接受能实现从一般性审美认识到超越性认识的转化,那么这样的接受是成功的。反之,如果接受者的水平有限,或者他们同样存有“摆阔性心理”,会对作品的质量起到负面的影响。因为当作品进入市场后,艺术家“首先要想的是如何打动和取悦那些将要购买他作品的均等消费者”[5]。因为接受者的兴趣和欲望的千差万别,驱使艺术家采取一种“折中主义”的风格。换言之,就是大众可以接受的、漂亮的、好看的字,而真正有艺术趣味,与实用书写距离较远的作品,则受到了冷落。因此我们也不难理解,展览中“千人一面”现象的由来。当我们在肯定展览对书家的创作水平的提升,对社会更深入的了解书法有着积极的引导作用的同时,不禁产生种种忧思。对此,沈先生早有洞见,他指出,各种展览过于频繁,难以与“深入开展的创作活动、学术活动结合起来”[6]。“我们应看到书界还存在一些浮躁现象。这个浮躁既表现在创作上,也表现在理论上。表现在创作上,即是时风的流行……在理论上,有些文章认真的分析研究少,讲成绩夸大其词以至哗众取宠”[7]。

nlc202309031545

“书法家欲望”的实现走向两个极端,一个醉心“艺术价值”的提高,另一个则是在媒体作用上花功夫。新媒体对书法的介入,人们的审美意识产生了深刻的嬗变。麦克卢汉在其《理解媒介》中说,不同的媒介对不同的感官起作用,书面媒介影响视觉,使人的感知成线状结构;视听媒介影响触觉,使人的感知成三维结构;而电子媒介作为人的中枢神经系统的延伸,把人整合为一个统一的机体。这些说明媒介的导向,不仅作用于人们的生存方式,也对人们的审美情趣、审美标准、审美效果起着关键作用。众所周知,报刊、杂志、网络等媒体为书法的学习、传播、交流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捷。当代传媒技术的进步,让“唐代钩摹”、“宋代刻帖”、“近代珂罗印刷、影印技术”汗颜,在机器复制的时代,古代艺术品的神秘面纱终被揭开,正所谓“旧时王谢善法帖,飞入寻常百姓家”。当代书家可以借助网络等新媒体实现古今对话、异域对话和跨文化对话。但在媒体作用上花功夫的人,不安于媒体带来的便利功能,而是利用报纸、杂志、网络这个阵地,连篇累牍的向世人传达信息——宣传自己并不入道的作品,宣传自己并没有弄明白的书法主张。这样便产生了一批“著名”的书法家、书法理论家。于是那些所谓的艺术便在“名利”与“金钱”的链条中不断循环,不仅获得利益,而且用获得的利益衬托其书法实力。更有甚者,媒体上的那些“江湖书家”、“著名大师”, 为掩盖其书法功力的缺失,绞尽脑汁用奇特的方法博得掌声与喝彩,深深地亵渎和侮辱了传统书法艺术的本质,也伤害了真正的艺术家,也亵渎了艺术本身。

信息的误导,让书法艺术的发展表现为质量上的泡沫,正如沈先生批评的那样,一些书法家“醉心于观念更新,对于传统、基础功夫抱有轻率的甚至不屑一顾的神气”、“缺少基本训练,或者审美趣味不高,对书法的基本特征没有正确把握”[8],缺乏“技”的积累,更没有“道”的高度。这种“急功近利在书法创作中的表现,往往是随流而不追源,舍本而逐其末。没有深入理解底蕴,用表面上的模拟掩盖内在空虚,有刺激性而乏耐看性,为现代感而放弃对传统的深入钻研,常常成为致命的弱点。”[9]“伪书法”与 “伪学者”的结合,是书法畸形发展的必然结果。所谓畸形发展,主要是没有,也不准备建立书法与非书法、书法与伪书法的标准,表面上轰轰烈烈,实际上滥竽充数,鱼目混珠。一部分人拉着弘扬传统书法文化的大旗,却做着远离书法本体的事情,错误引导了大众的书法审美,极大损坏了书法在社会中应有的地位和价值,影响了受众心理的合理认知和正确定位。

如果说“欲望美学”是“书法热”现象的直接诱因,那么脱离书法艺术的本质,混淆“书法”与“非书法”的界限,便是产生这一现象的本质原因。长期以来,“书法”与“写字”的区别模糊,很多人以为放下批文的钢笔,拿起写字的毛笔,不需要什么艺术规律, 更不需要什么技法门槛,就是书法,就是“书法家”。不仅如此,一旦他们提起毛笔写字,写字的话语权就把握在他们手里,由他们以媒介为载体昭示天下什么是书法,什么是好书法。他们凭着写钢笔的感觉,以习惯的行政手段,不断地、强有力地规范着书法的发展,极大降低了书法的技术和文化含量,也严重地破坏了书法之为书法的审美价值。记得一位书法家曾经向世人哀叹:当今“人们常常把写字的人当作书法家,把书法家当成不会写字的人”。这非常深刻地道出了书法标准的阙如,书法俨然“异化”。在书法圈之外的接受群体中,往往把是否可识可读作为衡量书法好坏的标准,“这个字我认识,写得好。这个字,我不认识,就写得不好”,或者“这个字写得横平竖直、有劲、漂亮,这才是群众喜闻乐见、雅俗共赏的书法艺术”。书法圈之内,“国际大师”随处可见,一些“伪传统”、“伪创新”的风气盛行,高唱“雅俗共赏”的陈词,高举艺术为大多数人服务的大旗,津津乐道、混淆视听。如若谁敢提出疑义,大旗就变成了铁。真正具有艺术价值的风格却被视为异端、胡涂乱抹。这不禁让我们反思我们究竟该如何认识书法?

首先,“书法之为书法毕竟以汉字为依归,如果离开文字谈创造,那就脱离了书法的范畴。”[10]。书法艺术不管如何创新,都要以中国汉字为基础,这是根本,也是底线。那些脱离汉字基础的创作,是其他种类的艺术创作,而不再是书法创作。那些能把字写好的人,停留在实用审美阶段,并未进入艺术的殿堂。书法脱离实用之后,已经成为一个专门的艺术门类,而且是全世界都敬仰的艺术奇葩。书法的笔墨层面,包含笔法、结构、墨法和章法,并具有大小、长短、快慢、粗细、节奏等丰富的美学变化。普通大众认为的工整、漂亮、有劲的习惯性审美,与书法艺术追求变化、讲究格调的审美要求存在相当长的距离。如果依然使用实用的眼光,而不是纯粹艺术性的眼光看问题,是读不出书法之美的。书法关乎心灵,是书家情感的表达。它在特定的时间和空间,具有不可重复性、不可复制性,它既是时间的艺术,又是空间的艺术。写字与书法是不同的!“文以载道”,写字传授知识、教化人品、宣扬理念,而书法绝对不是写字,它是“达其情性,形其哀乐”,是表达作者个性的符号。所以要打破人们长期以来对汉字实用审美习惯的觀照,让书法家的情感融入线条、章法和墨色中来,真正提高“书法创造中的‘情’‘ 意’的浓度与深度,而不是游离于文字之外的附加物或者点缀品”,“净化书法中的“趣”的纯度,而不流于简单庸俗”[11]。书法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蕴含。陆游曰:“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书法不仅仅是技艺的表达和展示,更承载着中国传统文化的信息和命脉。它一方面需要文学、历史、哲学等传统文化的基础,一方面需要艺术理论、美学思想作为思想支持,同时借鉴姊妹艺术与外来艺术,它是一种综合学养的表达。所谓“学书尤贵多读书,读书多则下笔自雅。故自古来学问家虽不善书,而其书有书卷气。故书以气味为第一,不然但成手技,不足贵矣。”[12]因此,我们说书法≠写字,要给予书法艺术应有的尊重和敬畏,做书法家是有难度的!我们应该“正确对待书法的价值取向而不是从一种狭窄的为某服务的功利目的转入另一种纯粹世俗的功利目的”[13],让书法的艺术性焕发出应有的生机和魅力。

今天,当我们再来反思沈鹏先生多年前的箴言,“衡量书法事业的得失,最终还要看当代书法所达到的实际水平,不但要看热度,更要看高度,不但要看广度,更要看深度”[14]时,不由对先生高瞻远瞩式的思考充满了无限景仰。

(白锐,中国文联,副研究员)

[1]沈鹏:《当代书法发展的势态》,《沈鹏书画谈》,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8页。

[2][美]马泰€Y尶帜谒箍猓骸断执缘奈甯泵婵住罚涛裼∈楣?002年版,第224页。

[3][美]马泰€Y尶帜谒箍猓骸断执缘奈甯泵婵住罚涛裼∈楣?002年版,第224页。

[4]沈鹏:《创造€Y屒楦衻Y尲记伞罚渡蚺羰榛浮罚嗣衩朗醭霭嫔?997年版,第58页。

[5]马泰€Y尶帜谒箍猓骸断执缘奈甯泵婵住罚涛裼∈楣?002年版,第268页。

[6]沈鹏:《“书法热”的反思》,《沈鹏书画谈》,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20页。

[7]沈鹏:《书法界的窗口》,《沈鹏书画谈》,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67页。

[8]沈鹏:《当代书法发展的势态》,《沈鹏书画谈》,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9]沈鹏:《九旬老人的追求》,《沈鹏书画谈》,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第148页。

[10]沈鹏:《当代书法发展势态》,《沈鹏书画谈》,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11]沈鹏:《当代书法发展的势态》,《沈鹏书画谈》,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12]李瑞清:《玉梅花庵书断》,清道人论书选录.书法,1995(3)。

[13]沈鹏:《当代书法发展的势态》,《沈鹏书画谈》,人民美术出版社1997年版。

[14]沈鹏:《创造€Y屒楦衻Y尲记伞罚渡蚺羰榛浮罚嗣衩朗醭霭嫔?997年版。

篇9:三年级上学期书法教学计划

(2016-2017上期)王清旭

一、指导思想:

本学期学生刚学写毛笔字,要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毛笔字。掌握书写毛笔字的要领和正确的书写姿势。

二、学情分析:

三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刚接触,要通过示范、集体演示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三、教学目的:

1.能有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2.达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3.抓住一切机会,指导学生参加各级各类比赛活动。

四、教学重点:

1.掌握汉字的框架结构和一些常用的偏旁部首,了解汉字的基本笔画、笔顺规则、框架结构、偏旁部首。

2.对写毛笔字提出要求,即:规范、端正、整洁。3.强化学生练习,要求学生做作业要和练字一样认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五、教学措施:

1.规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教师要对学生写字做好认真的指导。

3.与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做好表率,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6.定期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树立其学习信心。

六、教学设想:

(一)激趣

解字说意,编写小故事,引发学生认字、爱字的兴趣,在分析字形结构的时候,根据字的各部分编写小故事讲给学生听。特别是一些象形、会意的汉字,让学生能够在活跃、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对汉字产生好奇的探究之情。

(二)指导

1.指导观察。教师引导学生会观察字的笔顺、间架结构及主笔位置。如独体字要看准哪一笔在横中线、竖中线,最关键的是哪一笔、最难写的是哪一笔,细细体味每一笔,观察越仔细,把握汉字才能更准确。

2.指导临描:写好笔画是写好字的基础。指导学生先学会几种基本笔画及其在不同位置上的变化形状。注意笔画的长短、轻重、粗细、斜正、曲直、起笔和收笔的方圆、藏露,运笔的快慢。初写时,让学生模仿运笔,再进行练习。随后临写,教师巡回指导,必要时可“下水指导”,手把手教,让学生找到手感。

3.教给学生写字的方法和技巧:

A.字的偏旁。让学生掌握偏旁的特点和规律, 并让学生达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的目的。

B.字的结构。汉字的结构变化多样。写字前,注意观察每个字的关键笔画在方格的哪个位置,独体字的笔画长短变化。在每一次写字中,我都要求学生做到“三到”,即:眼到、手到、心到。首先要让学生观察米字格中生字的结构, 明确各部分构字部件在米字格中所占的比例和准确的位置, 逐渐把握字形的特点。

(三)巩固

篇10:书法课教学反思

张小华

“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难。”写字教学虽然不是一个年轻的话题,在我以前的识字写字教学中,虽然也注意让学生轻松主动地识字,但方法还是死记硬背的占多数,为了完成识字任务,多写多念是一贯的做法。这样一来,写字教学往往变得淡而无味,达不到预想的效果。如今学校把写字做为课题来研究,从基本笔画到间架结构,循序渐进,系统完整,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教师也教得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写字教学的质量。

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学写“左右结构的字”,重点让学生认识分析左右结构字的特点,写好左右结构的字。在教学中我结合低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快乐地识字写字。

一、观察比较,探索规律

在引入新课时,我通过让学生观察三个“脱”字,比较三个字当中哪个最漂亮,从而明确汉字间架结构的重要性,激起学生学好汉字的欲望。接下来在讲授三种不同类型的左右结构时,主要是观察竖中线和左右两边的位置关系,把课堂探索的空间留给学生,让他们主动识字。这样做,不仅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更能让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更深刻。

二、描红临摹,及时巩固

每个类型学习后我趁热打铁,安排学生及时的描红临摹,在他们练习的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尽量做到“三个一”,并

不停地巡视,帮助他们纠正握笔姿势,个别指导范写,用红笔帮其描出竖中线。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兴趣很浓,写得十分投入。

三、联系生活,渗透德育

知识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根据低年级学生特点,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激活课堂、巩固知识的一个有效方法。左右结构的字左右部分相碰的地方笔画要注意穿插、谦让,这样整个字结构才好看。就同做人一样,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懂得互相谦让,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四、多种评价,激发兴趣

在评价时,我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及时反馈和评议学生的练习情况。所谓“点”就是抓住几份有代表性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评述,引导学生从结构、笔画两个方面入手,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所谓“面”就是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习字本,人人动脑,互帮互学,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鉴赏力以及审美情趣。评议后,学生自己再纠正,加深体会,提高练写质量。

当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课后我认真听取了各位老师的点评,觉得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比如:课堂可以更鲜活一点,添加自编谜语、儿歌,利用体态动作演示法,触类旁通法等等。我深信:只要不断的实践就能发现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从而使我校的写字教学尽善尽美!篇二:书法课!教学反思 书 法 教 学 反 思

冯 会 元 2012.11.02 教了一个多月的书法,关于书法教学方面,我有了些许自己的感悟和心得体会,下面简单谈论一下。

一、建立起写字的心理需求

学过哲学的人都知道,在事物发展过程中,内因起决定作用。二从心理学上来讲,就是人内心的需求决定了行动的方向。在书法上,也是同样道理,就我自身而言,当我在外人面前写字的时候,就会自惭形愧,那一刻,总是立志要好好练字。这就是“脸面”的问题。所以对于学生,从第一节课,我就强调“字如其人”,如果“一个人写一手一塌糊涂的字,说明他有一颗一塌糊涂的心”,用这些话语来激起学生写字的自尊心。由自尊而自强。但是,我面临的学生毕竟只是小学二年级的学生,这些空洞的理论对于他们来说效果是转瞬即逝。于是,我又根据一些笔记心理学,对学生的字偶尔做出为人上的评价,当然多以鼓励为主,这下学生对字产生了好奇心,反而加深了写字对学生的吸引。

二、展现出汉字的魅力

中国的汉字是四大古文字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而汉字的造字历史来看,更是凝聚了中国人的智慧。汉字本身就是一串美妙的音符,极富韵致。在上课之初,我会向学生介绍汉字的历史,讲一些跟汉字有关的故事,让学生在汉字的演变中感受其中的神奇和有趣。初中一

年级的学生还小,对于理解汉字的魅力还是有些生硬,所以从一些有趣的故事等入手,学生会更乐于接受,低年级的孩子,乐趣是最重要的,魅力反而下降到其次,他们所要的就是吸引。

三、养成练习的习惯

孔夫子有言“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对于学生来讲,练习的的过程是痛苦的,但从长远考虑,练习的效果是令他们受益终身的。记得周恩来总理小时候每天都坚持写字,哪怕外出很晚归来仍要坚持。今天的孩子这种精神已经很少了,我能做到的就是课堂上带领学生反复练习。每次上课前,我都领着学生把之前学过的写字技巧再复习一遍。这样才会能够将写字技巧不断练习不断巩固。

四、加强个别的指导

尽管有复习,学生的写字还是不尽如人意。当堂完成的书法作业还是会有这样那样的不足,毕竟“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学生不会马上就能够写得很好,这个时候教师的个别指导就有了很大的功效。每次课堂上在学生写字的过程中,我都会巡视进行个别指导,这样学生的才会明白自己哪里好哪里不足,写字才会有针对性的改正和坚持。

五、坚持背贴的书写

书法当中的临帖很重要,但是背贴更是一个质的飞跃的过程。学生一味地照猫画虎,不会有多大长进,名言道“跟在别人的后面,最好也就是个亚军”。我们的孩子要形成自己写字的风格。因此,学习

书法一定要高度重视背贴,只有让学生真正地去实践,才会真正体悟书法的奥妙。

六、重视教师的影响

“言传重于身教”。一次上书法课的时候,学生在自己的座位上练习书法,我在前面讲桌上也在练字。这时候班主任悄悄进来(快要下课了),说了一句:“太静了,我都不忍心打扰你们了。”我才发现,原来我在写字的时候学生们也在下面模仿我写字,这样一个班级就形成了练字的氛围。看来教师自身的力量也是不可忽视的教学资源啊!书法教学反思

小高庄小学 张丽君

写字教学虽然不是一个年轻的话题,但把写字单独开辟为一门特长功课确是我们学校的一项创新举措。如今学校在全校安排了专门的硬笔书法班,从基本笔画到间架结构,循序渐进,系统完整,学生学得轻松有趣,教师也教得得心应手,大大提高了写字教学的质量。

在这几个月的特长班教学实践中我结合初中年级学生的特点让学生主动快乐地写字,由于刚刚进行写字教学,我们从基本笔画开始教学,每个类型学习后我趁热打铁,安排学生及时的描红临摹,在他们练习的过程中,我提醒学生注意写字姿势,尽量做到“三个一”,并不停地巡视,帮助他们纠正握笔姿势,个别指导范写,用红笔帮其描出竖中线。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学生兴趣很浓,写得十分投入。

知识来源于生活,植根于生活。根据初中年级学生特点,加强知识与生活的联系是激活课堂、巩固知识的一个有效方法。左右结构的字左右部分相碰的地方笔画要注意穿插、谦让,这样整个字结构才好看。就同做人一样,教育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也要懂得互相谦让,这样才能和谐相处。

在评价时,我采用“点面”结合的方法及时反馈和评议学生的练习情况。所谓“点”就是抓住几份有代表性的作业师生共同进行评述,引导学生从结构、笔画两个方面入手,肯定成绩,指出不足。所谓“面”就是让学生同桌或小组交流习字本,人人动脑,互帮互学,逐步提高他们的观察力、鉴赏力以及审美情趣。评议后,学生自己再纠正,加深体会,提高练写质量。当然,“学然后知不足,教然后知困。”在课后我们也及时认真听取了许多同学科的老师的点评,觉得这节课还有很多地方可以改进,比如:课堂可以更鲜活一点,添加自编谜语、儿歌,利用体态动作演示法,触类旁通法等等。我深信:只要不断的实践就能发现问题,引发我们的思考,从而使我校的写字教学尽善尽美!篇四:书法课教学反思

书法课教学反思

武威九中 张兴涛

我校校本课设置毛笔写字课,一方面继承传统的书法艺术,另一方面陶冶情操,提高自身的艺术修养。作为大部分学生初次接触毛笔,从兴趣讲学生不会高,准备工具较多,要求较严,效果较慢,学生出的成效不大,这将给教学带来一定的阻力,因此,在毛笔字的教学上提出自己的教学看法。

1、教学从练习时段上讲要有层次性,不能一刀切,关注学生的不同进步。有些学生有基础,接触练习过毛笔一、二年,书写,字形有一定的规范,这种学生的教学指导应加强学生对某书法范帖的笔形、字形研究,分析特征,达到“形基本像”为准,学会易于把握的结构练习,触类旁通,收获必将较大。还有类学生刚刚拿起笔,像这类学生的学习规范要严,扎实基础,围绕基础为重点,执笔方法,书写姿势,基本运笔,文房四宝准备收理等诸多方面,以养成习惯为主,训练时要突出这些,才为今后学习打好基础。

2、教学设计上体现出学得活,用得活,多学科交叉,增强学科趣味性。只讲不练,只练不讲,讲讲练练,要让学生兴奋有兴趣是有困难的,这就要挖掘写字课的艺术魅力来感染学生,课堂上提供大量的原帖欣赏,提高学生的鉴赏水平,把字的练习与语言文字的训练有机的结合,这是我的教学的一大突破,比如找成语,组词,说一段话,或一个故事,使学生对字形、字义的运用有个统一的认识。因而,这样的教学不显得单一,学生的兴趣将逐步增聚。

3、练有一手好字,就要有展露的机会,用得着才是最好的收获。学校、教师要为学生创设机会,比如书画大赛,校园打扮,或出几期学生的书法周刊,创成学习的氛围,这些都是好的平台。利用暑期搞书法沙龙,去参观书法展览,都有利学生的视野和书写能力的提高,与课堂教学的结合才是一些好方法。

总之,毛笔写字需要持之以恒的毅力,学生只要坚持就可以培养出一定的耐心力,有兴趣才会主动的练,因此,重点在课堂的教学上是否有新的创意,是否较扎实的教学,学生的喜欢才是教师的最大的收获,自己将不断的探究教法和学法,吸收好的东西,学生才有更多的养料。篇五:书法课教学反思

书法课教学反思

俗话说“万丈高楼平地起”,一年级是所有学科起步阶段,写字也不例外。如何走好写字的第一步,我认为,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写字的指导。教学中,我本着从长远出发的思想,精心指导学生写好字。一年级语文教学中,在认识基本笔画的同时,还应对学生进行严格的笔画指导,让学生打下扎实的基本功,为今后的写字教学开一个好头。每一个字都是由基本的笔画构成的,练习笔画是创作美字的基础。因此,写字时应从练习写笔画开始。初学写字的孩子们虽然能把笔画写得平直,但那些横和竖总是像一根根小木棍,头尾一样粗,显得很生硬,缺少提和按的粗细变化。开始时,我给学生讲写字时要注意提和按,同时不断地示范。可是几节课下来,我发现虽然我讲得很卖力,收效却不大。学生对我的讲解似懂非懂,听的兴趣也不大。很多学生说得很好,写字时要注意笔画的提按。但让他写时,又回到了自己原来的写字习惯中,忽视了笔画起笔、运笔、收笔的过程。这让我很是苦恼了一段时间。

偶然的机会,我有幸聆听了一节音乐课。在课上,我看到一位老师在教学生念拍子时,并不是单纯地让学生念大大大。而是用跑和走来代替。如:×-×-×××,就是走--走—跑跑跑,仿佛是在做游戏,形象生动,同时突出了节拍的长短快慢的变化。学生边念边记,学得兴趣盎然,记忆效果也很好。我从中得到启发,我也可以让学生一边念,一边写生字啊。

上一篇:做好残疾人信访工作的几点认识下一篇:说明文写作教学实验与研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