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2024-07-17

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精选11篇)

篇1: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学校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的

汇 报

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学校根据本单位实际,认真落实《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现对我校安全管理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把学校和学生安全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学校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孩子的未来,还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安全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责任分工明确,实行了校领导、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学生干部、门卫组成的管理网络。学校领导与各处室负责人、各年级负责人,各年级负责人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层层签订了“一岗双责”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强了有关人员的安全工作责任心,将安全工作纳入教师常规管理考核,与教师绩效挂钩,真正使学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杜绝了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强化岗位责任

我校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严格执行《行政人员值班制度》、《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值周教师工作制度》、《学校消防工作制度》、《门卫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校舍安全检查制度》等制度,完善了《玉河博爱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严格的事故上报制度,落实了安全检查的各项制度。

1、加强门卫值班管理。建立了《学校门卫制度》、《进出人员登记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控制社会闲杂人员进入校园,消除了校园周边有可能危及学校安全的隐患。

2、对校内的电器及电源开关,学校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消除了安全隐患。

3、坚持每日安全检查和每周排查。行政值班全天候巡视学校各方面的情况,负责督察重点时间和重点区域的工作,检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现场处理,同时,每周由值周领导牵头,协同安检员和值周教师组成排查小组对学校进行一次全方位排查,并做好《安全日志》记录。建好安全台帐,通过日检查和周排查,消灭了管理上的真空,把学校安全工作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加强值班巡逻。每天课间操、放学期间在学校重点部位如楼道、操场、校门口都安排了保安和教师及学生监督岗值班,疏散交通,预防踩踏事件和学生斗殴事件的发生,晚上由学校护校队和门卫进行校园巡逻和守护。

5、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管理。由于学校地处场镇,交通车辆多,虽然给同学们带来了交通方便,同时也带来了交通安全隐患,特别是部分学生家长让子女上学下学搭乘非营运的车辆,安全隐患突出,学校十分重视师生的交通安全,做了大量宣传教育和摸排的工作,及时与有关部门联系,请求对车辆进行监管和治理,同时还要求家长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交通安全警钟常鸣,杜绝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6、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学校配置了必备的消防设备,保证消防设施符合消防要求。每期都要通过广播、集会、主题班队会、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和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对我校师生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7、加强实验室化学药品管理。对学校实验室的各类剧毒化学药品、易燃易爆危险品设立专柜盛放,并配各专职教师全面负责,排除隐患,杜绝火灾、爆炸、盗窃、中毒等重大事故的发生。

8、认真落实“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防范措施。坚持“从细微处着眼,从最小处抓起”的原则,加大安全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学校严防细查、速改快整,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为部分学生寝室、办公室、保管室、实验室、食堂、幼儿休息室安装防盗窗、防盗门,更新消防器材,维修消防监控系统,配备了监控设施,同时,加强人防安全,增加了保安及学生幼儿生活管理员,严格值班制度和夜间值班巡逻制度,完善值班预案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了学校师生财产和生命安全,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9、开展管制刀具专项收缴活动。开展校园管制刀具和水果刀收缴专项行动,彻底清缴学生中的管制刀具,消除隐患,努力为学校教书育人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10、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预防工作。坚持对食堂、小卖部进行检查,严格遵守学校卫生管理规定,杜绝食物中毒的事故发生。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加强防控,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11、做好各种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为了将预案落到实处,完善预案的相关内容,毎学期进行预案的演练工作,特别是防火防震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生在突发事件中自救逃生积累了经验。

12、学生在校监管到位,学校行政每月要召开安全工作研判会,并将每月的“安全教育活动内容”印发给各班主任,班主任都有一本《安全教育每周工作记录》,记录对责任区的隐患排查、危险品收缴、安全教育活动开展、好人好事和周安全工作总结。值周行政利用周一升旗活动时间,小结上周安全工作,强调安全事项。每天班主任要对学生进行晨检和午检,通校生搞好路队护送,住校生晚自习后各班主任到寝室清点好人数交与生活教师,行政每组全体成员必查就寝,每节课任课教师要填好《学生缺勤跟踪记录表》,发现学生有异常情况立即报告学校有关人员,学生出校和回校严格请假和销假,门卫和班级记录相符,每周五上午均要开班主任会,总结安排有关工作,周末学生离校要签离校时间,全校统一排队放学,重讲安全事项,这些活动,有效的预防了学生在校安全事故的发生。

(三)、切实抓好安全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月工作。学校确定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开学第一个月为安全教育月,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学生宣传有关安全知识;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升国旗、班会、安全教育专题课、安全与法制专题讲座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这些活动,强化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安全教育进课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安全课程,随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专设安全教育课,并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观看教育专题片,每期均要组织安全教育专题教研活动,形象直观地开展安全教育教学,组织师生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使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4、家庭学校协作互动。学校坚持每期召开两次家长会,与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每月和重大假日向学生和家长发安全告知书,对家长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做好随时沟通,对学生进行联合教育,确保学生安全。查缺补漏,狠抓落实

(四)、法制与心理健康教育齐抓共管

我校把普法工作与教育教学工作相结合,使法制教育制度化、经常化。学校利用班会时间组织学生学习法律法规,举办法律知识讲座,重点开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珍爱生命、崇尚文明》、禁毒等方面的宣传教育,这样做增强学生的法制安全意识,提高他们的自我防护能力。学校还通过法制副校长、法制辅导员宣传有关法律知识、开展普法知识竞赛活动,持续开展师德建设系列活动,从而使广大师生提高了知法、用法、学法、护法的自觉性。同时通过板报、广播、宣传橱窗等,宣传自救自护知识,对高危人员进行排查和心理辅导,开通了信息沟通渠道,鼓励师生员工及监护人吐露心声,设立了“校长信箱”,杜绝了校内安全事故的发生。

二、通过自查,学校安全管理及校园周边还存在以下问题:

1、学校部分管理制度还应进一步完善,按照上级要求规范张贴。个别教师安全管理方法还应加强学习。

2、学校使用的饮用水质时有异味和沉淀现象发生,对师生安全有隐忧,本期停水次数特多对学校正常工作影响特大,学校消防栓基本无法使用。

3、部分学生(幼儿)上学下学途中搭乘面包车、摩的,车辆状况及有关资质是否合规,易发道路交通安全事故。

4、学校部分围墙从外面看高度不够,校门外街道无交通标示和减速带,街道上堆放的建筑材料对师生行走和卫生影响大。

5、学校教学楼的教室无窗帘,夏季对学生学习有一定影响。

6、小学教师住宿楼教师出入通道存在安全隐患。

7、居民及农户放羊的犬只较多,对学生安全有威胁。

三、问题整改及努力方向

以上问题,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做好校园内的安全管理工作,主动与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和当地政府联系,请求对校园周边的隐患进行整治,确保师生生命和校园财产安全。

我们虽然现在未出现安全责任事故,但从媒体曝光的外地学校频发的事故一次又一次敲响了安全工作的警钟,我们一定会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虚心学习先进的校园安全管理方法,把以后的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2012年4月23日

篇2: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按照密山市《2012年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要点》和上级有关文件精神,我校根据实际,认真落实《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实施方案》,将安全及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作贯穿于整个学校工作中。安全工作天天讲,事事讲,时时讲,层层狠抓落实,校园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初显成效。现对我校安全管理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汇报如下:

一、学校安全管理工作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高度重视,把学校和学生安全工作摆在学校工作的重要位置 学校安全工作不仅关系到家庭的幸福,孩子的未来,还关乎着社会的和谐稳定,安全工作无小事,责任重于山。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学校安全工作领导小组,小组成员责任分工明确,实行了校领导、各处室、年级组、班主任、学生干部、门卫组成的管理网络。学校领导与各处室负责人、各年级负责人,各年级负责人与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层层签订了“一岗双责”的《安全工作目标责任书》,加强了有关人员的安全工作责任心,将安全工作纳入教师常规管理考核,与教师绩效挂钩,真正使学校安全工作落到了实处,杜绝了责任事故的发生。

(二)、落实各项安全制度,强化岗位责任

我校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制定各类事故应急预案和报告制度,严格执行《值班值宿制度》、《学校安全保卫制度》、《值周教师工作制度》、《学校消防工作制度》、《门卫管理制度》、《食品卫生管理制度》、《校舍安全检查制度》等制度,完善了《学校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建立了严格的事故上报制度,落实了安全检查的各项制度。

1、加强门卫值班管理。建立了《学校门卫制度》、《进出人员登记制度》等一系列规章制度,严格控制社会闲杂人员和各种车辆进入校园,消除了校园周边有可能危及学校安全的隐患。

2、对校内的电器及电源开关,学校派专人负责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了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消除了安全隐患。

3、坚持每日安全检查和每周排查。值周校长全天巡视学校各方面的情况,负责督察重点时间和重点区域的工作,检查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情况,发现问题及时做好现场处理,同时,每周由安全办牵头,协同安检员和安保人员组成排查小组对学校进行一次全方位排查,并做好《安全检查》记录。建好安全台帐,通过日检查和周排查,消灭了管理上的真空,把学校安全工作的隐患消灭在萌芽状态。

4、加强值班巡逻。每天课间操、放学期间在学校重点部位如楼道、操场、校门口都安排了保安和教师及学生监督岗值班,疏散交通,预防踩踏事件和学生斗殴事件的发生,晚上由门卫保干进行校园夜间巡查。

5、加强学生交通安全管理。学校十分重视师生的交通安全,由于学校和交管部门联合认定三台手续健全检验合格的校车运载住宿生。杜绝了学生乘坐非营运的车辆和农用车的现象。同时制定了《乘车交接制度》、《校车安全管理责任状》、《校车安全管理协议》等规章制度。还要求家长配合,共同做好学生的交通安全教育工作,做到交通安全警钟常鸣,杜绝意外伤亡事故的发生,确保师生生命安全。

6、加强消防安全管理。根据上级有关要求,学校配置了必备的消防设备,保证消防设施符合消防要求。每期都要通过广播、主题班队会、发资料等多种形式开展森林防火和校园消防安全教育活动,对我校师生消防安全知识的普及起到了推动作用。

7、认真落实“人防、技防、物防”三位一体的防范措施。坚持“从细微处着眼,从最小处抓起”的原则,加大安全工作人力、物力的投入,学校严防细查、速改快整,在经费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挤出资金为学生寝室、办公室、保管室、实验室、食堂、幼儿休息室安装防盗窗、防盗门,更新消防器材,维修消防监控系统,今年又投入30多万元重新安装监控设施,使校园监控覆盖面无盲点。同时,加强人防安全,增加了保安及学生幼儿生活管理员,严格值班制度和夜间值班巡逻制度,完善值班预案和节假日领导带班制度,确保了学校师生财产和生命安全,促进了学校各项工作持续、稳定地发展。

8、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工作。学校联合镇综治办、派出所、卫生院、工商等部门对校园周边的小卖店、摊床进行了检查清理,取替了非法经营的商贩,现学校周边无一所卖店和摊床。同时通知学校周围农户禁止向学校围沟到垃圾,使学校周边环境卫生有所提高。

9、加强食品卫生管理和传染病预防工作。坚持对食堂、小卖部进行检查,严格遵守学校卫生管理规定,杜绝食物中毒的事故发生。加强传染病的防控工作,做好宣传、教育,加强防控,确保师生身心健康。

10、做好各种应急预案的演练工作。为了将预案落到实处,完善预案的相关内容,毎学期进行预案的演练工作,特别是防火防震演练,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为学生在突发事件中自救逃生积累了经验。

(三)、切实抓好安全教育

1、认真做好安全教育周和安全教育月工作。学校确定每学期开学第一周为安全教育周,开学第一个月为安全教育月,在安全教育周期间,学校组织学习安全教育工作文件,对学生宣传有关安全知识;对校内易发事故类型、重点部位保护、工作薄弱环节、各类人员安全意识与安全技能等方面,开展深入全面的大检查,消除隐患,有针对地扎实地开展教育和防范工作。

2、开展丰富多彩的教育活动。利用升国旗、班会、安全教育专题课、安全与法制专题讲座等途径,通过讲解、演示和训练,对学生开展安全预防教育,使学生接受比较系统的防溺水、防交通事故、防触电、防食物中毒、防病、防体育运动伤害、防火、防盗、防震、防骗、防煤气中毒等安全知识和技能教育。这些活动,强化了广大学生的安全意识,提高了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和自我保护能力。

3、安全教育进课堂。在日常教学活动中,渗透安全课程,随时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同时专设安全教育课,并利用现代化教育教学设备观看教育专题片,每期均要组织安全教育专题教研活动,形象直观地开展安全教育教学,组织师生参加上级部门举行的安全知识竞赛活动,使师生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减少伤害事故的发生。

4、家庭学校协作互动。学校坚持每期召开两次家长会,与家长签定安全责任书,每月和重大假日向学生和家长发安全告知书,对家长进行安全知识宣传和培训,做好随时沟通,对学生进行联合教育,确保学生安全。查缺补漏,狠抓落实

二、通过自查,学校安全管理及校园周边还存在以下问题:

1、每天上学、放学时段学校门口车辆比较多,影响正常的交通秩序。

2、周边的农户还有向学校围沟倒垃圾的现象。

三、问题整改及努力方向

以上问题,我们将进一步采取措施,切实做好校园内的安全管理工作,主动与区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小组和当地政府联系,请求对校园周边的隐患进行整治,确保师生生命和校园财产安全。

我们虽然现在未出现安全责任事故,但从媒体曝光的外地学校频发的事故一次又一次敲响了安全工作的警钟,我们一定会在各级主管部门的领导下,做到警钟长鸣,常抓不懈,虚心学习先进的校园安全管理方法,把以后的安全工作做得更好!

当壁镇中心学校

2012年11月30日

校园周边环境治理整顿

工作总结

当壁镇中心学校

篇3: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 高中生的饮食习惯和消费观念日益趋向多元化。学生对校外环境的偏好给校园周边的饮食市场提供了重要商机, 但是由于校园周边的饮食店多为小店, 且小商小贩较多, 同时顾客流动性大, 所以存在着很多的安全隐患。

学校周边饮食环境调查

学校的食堂和校园周边餐馆是高中生们就餐的两大场所。学校的食堂价格相对较低, 饮食环境较好, 同时食品大多数都有质量保证, 学生们可以放心饮用, 并且学校食堂中的消毒以及管理方面相当规范, 且管理严格。但是, 由于学生们下课高峰期的问题经常造成食堂拥挤, 他们需要在食堂中排很长的队等候, 极大地浪费时间。校园周边的饮食店虽然价格高一些, 但是在很多的情况下不用排队, 学生也可以自由选择自己多样化的食物。另外, 由于校园周边饮食店的服务态度相对较好, 学生们相对而言比较喜欢去学校周边的饮食店吃饭。据调查统计, 学生们在学校周边的食品店多是选择一些食堂中没有的菜式, 比如:鸡蛋饼、煎饼、锅贴、凉米粉等, 这些食物受到学生尤其是女生们的青睐。但是, 学校周边的饮食店也存在着流动性很强的小摊小贩, 这些小摊贩缺乏完整的经营资质, 并且环境不干净, 存在着很大的安全隐患。另外, 学校周边食品店有着很多的不健康没有营养的食品, 比如:麻辣烫、烤面筋等, 虽然这些食品能够满足学生口味上的需求, 但是这些食品没有营养, 甚至对学生的生命安全存在威胁。

学校周边安全饮食对策思考

学校及家长加强管理教育

让学生不吃学校周边食品点的不健康食品, 需要学校以及学生家长对学生加强管理。首先, 学校要加强对食堂的管理, 扩充食堂里的菜式、菜品, 实现学校菜饭种类多样化, 满足学生的需求, 另外, 学校要对食堂工作人员的素质加强管理, 学校中经常存在着因为食堂工作人员素质不佳克扣饭菜或服务态度不佳造成的争吵, 这样会极大影响高中生的情绪, 使其无法安心学习。为了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 学校在招聘时需要招聘一些文化素养较高的食堂服务人员, 能够真正关爱高中生, 稳定学生的情绪。其次, 为了解决食堂中人比较多的问题, 学校可以合理设置学生们的下课时间, 在早中晚吃饭的时间, 学校可以错开不同年级的吃饭时间, 比如:在中午, 高三的学生在11:45 下课, 高二的学生在11:55 下课, 高一的学生们在12:05 下课, 这样就可以让学生们相对地错过食堂高峰期, 不会导致因为过度拥挤或排很长的队浪费时间。最后, 学校对于食堂的管理还可以体现在适当增加食堂的窗口, 增设一些特色菜品, 这样不仅可以减少食堂中的拥挤问题, 还可以吸引学生们在食堂中就餐。除了需要学校做出相应的措施外, 还需要学生们家长的配合, 部分学生家长会宠溺学生, 让他们选择自己喜欢的事物, 但是学生选择的相当大的一部分食物是不健康的食物。部分学生家长错误地认为学校周边食品店的食物比学校食堂的食物安全, 这样学生很容易形成错误的观念。家长应教育孩子多选择一些健康有益的食品, 另外, 家长可以采用一些控制学生生活费的方法使学生减少外出吃饭的次数。

学生自觉选择健康食品

杜绝学校周边不健康的事物, 最重要的是需要学生自觉选择健康的食物。学生需要理性选择自己的食物。学生需要清楚地了解食堂中的食物是平价健康而且有安全保证的, 学校周边的食品店中很多缺乏相关的营业执照或手续等, 是存在安全隐患的。高中生功课很多, 学生的课业压力大, 需要在吃饭时适当补充自己的营养, 这样才能有很好的体力和精神在课堂中积极表现自己, 更好地应对高考。因此, 笔者建议学生根据食堂的情况为自己构建一份健康食谱, 根据食谱在食堂中吃饭, 这样会有较高的情绪。另外, 食堂中人比较多, 学生们会产生厌烦的情绪, 笔者建议学生可以在课间时写下单词本放在兜里, 在排队时背一些英语单词或数学公式, 合理地利用时间。最后, 高中生应理性控制自己的需求, 在学校食堂吃饭, 虽然会有一些瑕疵, 但是在食堂中吃饭可以有很好的质量保证。而在学校周边食品店吃饭, 则存在着巨大的安全隐患, 甚至对学生的身体安全造成威胁, 导致学生不能很好地应对高考。

篇4: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学校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教书育人的场所,是青少年学生集中学习和活动的地方,与社会、社区、家庭的联系越来越密切,为社会各界和千家万户所关注。学校周边环境已经变成学校教与学活动场所的延伸,是学校文化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学校德育工作素材料和德育软环境,它对学校教育和学生的全面发展产生直接而持久的影响。维护良好的学校治安秩序和学校周边地区治安环境,对于保证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和维护社会稳定至关重要。

二、调查研究的目的

广西南宁市邕宁区城关中学虽然是城区的一所城市学校,在校学生1200多人,但寄宿学生多,有1100人左右。学生生源较复杂,学生主要是进城务工子女,留守儿童也较多,有200多人。学校地理位置较偏僻,加上学校周边网吧较多,管理比较混乱,黄色网站对学生的健康成长影响较大。学生周末来校时,在学校附近遭敲诈、抢劫的事件时有发生。

三、调查研究的方法

1.采用调查问卷、座谈会、个别访谈等形式了解社会各界,特别是家长、教师、学生对学校周边环境的评价。

2.分析学校周边环境整治中一些突出问题的背景、根源,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提出加强和改进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建设性的意见、建议。

3.研究对象:调查对象是邕宁区城关中学09级学生、50名家长、50名教师。问卷回收后实行了综合统计处理。

四、学校周边环境突出的问题

从调查结果显示:

1.学校附近经营的网吧违规经营现象(未成年人随意上网)的现象非常严重,成为影响学校周边治安环境的突出问题,急需整治。

2.学校大门附近存在乱堆物现象,学生在放学或上学期间无交通民警值班,交通安全得不到保障。

3.学校路口无治安岗,经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出现,特别是在周六上午放学、周日下午学生返校时出现,在学校周边学生被抢劫、殴打的事情时有发生,对师生的人身安全造成极大威胁。

五、问题的根源分析

1.闲杂人多,冲突风险大。学校路口无治安岗,经常有社会闲杂人员出现。加上校道距离街道有三百米左右,位置偏僻,没有围墙,学校周边治安问题严重。

2.网吧、游戏厅多,诱惑风险大。网吧、黄色网站等不良社会文化对校园治安的影响严重,黑网吧遍地开放,未成年人上网成瘾。尽管学校一再禁止学生前往游戏厅、网吧,不断加强教育,但仍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上学前、放学后甚至旷课沉迷网络。

3.留守儿童多,安全风险大。我校大多数学生是进城务工子女,父母外出打工,无暇管教,文化水平较低,还有相当一部分是父母離异家庭的子女,这些孩子由于长期的亲情缺失,心理缺疏,生活缺扶,导致离群孤僻,戒备心、逆反心重,存在严重的心理障碍,安全隐患可想而知。

4.社会风气误导多,生存风险大。学校安全工作出现了许多新的特点和情况,一是影视作品追求收视率,臆造离奇情节、渲染江湖习气误导学生玩酷、猎奇、充“老大”,产生认知错位,导致思想沦落、言行偏差、无心学习;二是媒体夸大渲染学生安全事故,人为炮制新闻,追求轰动效应,误导公众将所有安全风险统统强加于学校。加上各相关部门只是应付检查,常常以工作忙作为理由,没有履行自己的职能,做到一项一策,一事一责。学校校警工作待遇较低,校警年龄偏大,没有经过专业培训,学校专职人防岗位空缺也是问题的根源。

六、加强学校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所取得的成绩、经验

学校立即采取有关措施,做到:高度、切实、第一、立即、加强。具体做法是:

1.学校成立以校长、书记为组长的专项整治工作机构,由政教处负责,明确任务,认真制订实施方案,有力地保障了专项整治工作的开展。加大宣传,提高师生自我保护意识。充分利用广播、黑板报、墙报、宣传栏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专项整治工作的重要意义、目的和要求,营造了浓厚的舆论氛围。

2.建立健全学校安全保卫工作机制,制定和完善来访登记、值班守卫、夜间巡逻等制度,加大校园及周边巡查力度。如,实行周末学生回家、返校时学校领导、老师、校警值班制度,确保校园及周边安全与稳定。加大对保卫人员的管理力度,召开主题会议,购置保安服、钢盔、警用电棍、对讲机等保安设备。积极争取城区巡警大队、城关派出所、法制副校长的支持,做好校园及校园周边的治安工作。

3.加强师生法制教育,增强师生法制观念。开展法制教育宣传“五个一”活动,使法制教育深入人心。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积极开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加强对学生进行学习指导、生活辅导,提高学生抗挫折能力和自我心理调节能力,减少心理障碍及其他心理问题,培养学生健康的生活情趣。

七、对政府及教育部门在加强和改进学校周边环境综合整治工作方面的建议、意见

1.出台《校园安全法》,做好法律保障。成立“校园警察”,配备警具、警械,赋予校园警察在学校范围内及周边一定区域内的执法权,不至于面对歹徒时,顾虑重重,无法及时、有效制止侵害。

2.建立安全缓冲区。对治安情况复杂的校园周边设置治安岗亭和报警点,加强巡逻。在该区域范围内禁止一切危及学生身心健康的行业入驻。充分发挥文化稽查部门、公安机关的作用,加大对黄色网站、网吧、学校周边治安问题的管理力度。

3.将安保经费纳入政府教育预算。如何保护校园师生的人身安全,在分析案件背后深层次的原因后,校园安全保障经费应由政府埋单。

篇5: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2010-11-11 14:42:32|分类: 总结、计划、方案 |标签: |字号大中小 订阅

近期,福建南平等地区先后发生5起暴力伤害中小学生、幼儿园儿童的恶性案件,造成恶劣社会影响,引起中央领导的高度关注。为贯彻落实市、区、地区领导的指示精神,根据南磨房《关于迅速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紧急通知》要求,结合实际,制定工作方案如下: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目标

坚决贯彻落实市、区、地区领导指示精神和工作部署,切实加强中小学校、幼儿园及周边的安全工作。通过全面、扎实落实各项措施,建立长效工作机制,确保不发生危及学校、幼儿园安全的案(事)件,创造良好的校园及周边治安环境。

二、责任分工

综治委:牵头负责学校、幼儿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工作的组织实施,制定工作方案,协调、指导有关部门和单位加强工作落实,做好督查检查工作。负责学校、幼儿园门前及周边交通秩序管理,并做好校车的安全检查。检查各类消防安全问题,并负责督促整改。

文教委:明确学校、幼儿园的主体责任,督促学校、幼儿园按照公安等专业部门的指导落实各项安全防范措施,配合办事处及社区有关工作;做好学校、幼儿园的食品卫生安全管理工作。

警务站:做好流动人口重点人的排查和管理工作;对学校、幼儿园周边的流动人口聚集地进行排查。

社区警务站:加大对各类违法犯罪的打击力度;加强对中小学校、幼儿园周边的治安防控,落实“高峰勤务”工作;加强学校内部安全保卫工作,消除各类安全隐患;组织开展安全演练。

三、工作措施

(一)严厉打击各类违法犯罪活动

警务站增强辖区防范工作的针对性和时效性。进行有重点的巡控工作。

(二)加强矛盾纠纷的排查化解

加强对各类重点人的摸排和管控工作,全面掌握学校、幼儿园周边刑释解教人员、对社会严重不满人员、精神病人以及其他高风险人员的底数。所有中小学校、幼儿园要开展对内部人员的摸排,及时发现各类不稳定因素。对各类重点人员加强管控,做到不漏管、不失控,特别是对容易肇事、肇祸的精神病人要及时入院治疗,防止发生个人极端行为。

(三)加强学校、幼儿园周边社会面防控

落实学校、幼儿园周边的安保勤务常态机制,依托“高峰勤务”加强校园周边维护工作,安排足够人员做好上学、放学等重点时段的防控工作,并做好处理突发事件的准备。综治人员在校园周边进行巡视,上下学时段进行职守,疏导交通,提醒师生和家长注意交通安全,对违章违法车辆进行查处,确保交通安全。在校园、幼儿园周边实行精细化和实名制管理,在重点地区设立治安岗亭和固定巡逻路线。

(四)加强学校内部及周边消防安全管理

综治联合消防协管,对辖区内校园及周边200米范围内的消防安全重点单位进行彻底清查,确保不留死角。督促校方落实消防安全主体责任,加强消防安全管理,开展防火检查、巡查和自查自改工作,保证消防设施器材完整好用,疏散通道、安全出口畅通,严格控制火源、电源,严禁违章使用电炉等电热器具,严防火灾事故发生。

(五)加大周边环境清理整治力度

对影响学校、幼儿园周边安全的各类治安秩序问题进行集中清理整治,加大对学校周边寻衅滋扰人员的清理打击力度,为学校、幼儿园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六)加强宣传引导

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的重要意义,争取社会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形成强大的社会氛围,加强学生及家长安全防范意识的教育,全面提升师生的自我防护能力。

四、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切实提高对加强学校、幼儿园安全工作极端重要性的认识,主要领导要切实负起第一责任人的职责,加强组织领导,调动各方面力量,采取切实有力措施,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坚决防止各类案、事件的发生。

(二)明确责任,务求工作实效

加强学校、幼儿园及周边安全工作的责任进行细化,明确工作标准、完成时限、贵任人,将每一项任务落实到位,并加强工作的统筹和推进力度,务求工作实效。此项工作将纳入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考核。

(三)整体联动,加强协调配合专群结合,综合施控。采取民警、学校内保、治安志愿者“三位一体”密切配合的方式,做好学校及周边,尤其是重点时段的安全工作。要定期召开会商会,加强沟通联系;对突出问题要整体联动,加大解决力度;要加强与学校的沟通,及时对相关工作进行指导、检查,形成整体合力。

(四)明确任务和标准

辖区学校、幼儿园周边有治安巡逻志愿者上岗。在“高峰时段”,每个校园门前派出2名治安巡逻志愿者,其他时段要有专人巡视。“高峰时段”为早7:45-9:00,下午15:30-17:00,要佩戴袖标,不得缺勤,不得迟到早退。

评论这张

转发至微博

0人|分享到:

篇6: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整治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十九届四中全会精神,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以构建“平安校园”为目标,着力解决校园及周边环境存在的突出问题,努力创造安全、文明、和谐的校园周边环境。

二、工作目标

全面开展校园及周边环境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建立健全防治中小学生欺凌长效机制,深化安全隐患排查治理工作,进一步落实学校的安全管理责任,进一步消除校园及周边各类事故隐患,预防和减少事故的发生,有效遏制恶性刑事案和校园重大责任安全事故,校园周边涉校师生事故案件明显减少,校园周边治安、交通、经营秩序明显好转,师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明显增强,为学校的社会和谐稳定营造良好氛围。

三、整治重点

1.集中整治学校周边的治安环境。严厉打击侵害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的各类违法犯罪活动,重点加强学校集中区域治安整治工作。严厉打击教唆、引诱、胁迫青少年从事违法犯罪活动,严厉打击对学生进行招生诈骗、就业欺诈、非法传销等违法行为,严厉打击利用互联网和手机短信造谣煽动师生非法聚集、上访的违法行为。

2.开展对学校周边网吧和非法经营文化娱乐场所的专项整治工作。严格查处校园周边出版物市场及各种出版物展销活动的违法经营行为,严厉打击政治性非法出版物、盗版教材和教辅读物、淫秽色情出版物、有害卡通画册和非法音像制品,努力净化校园周边的文化环境。

3.开展学校周边的交通秩序整治。根据《校车安全管理条例》(国务院第617号)、《县人民政府关于校车安全管理工作的实施意见》要求,全面开展校车许可审核工作和安全管理工作督查。严格查处超员、超速等违规违法现象,严厉整治“三无”车辆接送学生现象,进一步规范学生接送车辆的使用和管理,切实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完善学校周边路设警告限速慢行、让行、人行横道等交通标志,严格查处是否有防碍交通的摊点杂物,乱搭乱建行为。上下学高峰时段是否有交巡警、协警维持交通秩序。开展对学校门前乱设摊、乱占路、乱停车等顽症的联合执法,彻底清除校园周边200米范围内的占道经营摊点,保持校门口及周边交通畅通无阻,环境整洁。结合实际采取“一校一警”和“护学岗”措施保障学生上下学交通安全。

4.开展学校周边饮食卫生专项整治。按照《2020年校园食品安全守护行动实施方案》,继续强化学校饮食管理,提升学生餐饮质量。对校园周边的餐饮店、食杂店、医疗点进行集中清理整治,规范校园周边的饮食卫生和疾病的防控,防止食物中毒及传染病的发生。严格学校食堂、校内卖店食品卫生监管,严格学校饮用水安全管理。

5.开展校园周边违章建筑专项整治。一是对校园周边乱搭乱建违章建设情况进行排查,强化治理,依法拆除校园周边违章建筑,全力维护校园周边整洁有序。二是对校园及校园周边建筑工程质量进行排查整治,消除安全隐患,确保师生人身安全。三是对可能影响校园环境及师生安全的建筑工地进行排查整治,从施工围栏、防护棚、进出口通道、预警提示及防尘、降噪等安全文明施工行为认真进行检查评价。

6.开展学校周边稳定工作专项整治。重点排查学校周边各种安全稳定隐患,及时排查化解各种矛盾纠纷,封堵不良信息的传播,消除各种不利于社会安全稳定的影响,维护学校及周边的安定稳定,防止群体性事件以及政治性事件的发生。

四、时间安排

(一)动员部署(2020年10月29日)。按照统一工作部署,街道进行全面部署安排,广泛宣传发动,明确具体目标任务和时间进度。

(二)细致排查(每学期开学后第一周)。街道督促辖区内中小学、幼儿园要组织力量,全方位、多层次对校(园)内部及周边环境情况进行一次拉网式的调查摸排。切实把校(园)内部存在的安全隐患以及周边存在的突出治安问题和各种不安全、不稳定的隐患和问题排查清楚,不留盲点和死角,为集中治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集中治理(每学期开学后第二周)。根据摸底排查的情况,由县委政法委牵头,街道与教育、公安、市场监督、城管、卫健、交通、住建、文广旅等多部门联动,对排查中发现的各类问题进行集中治理,落实工作责任和措施,切实整改到位。

(四)整治常态化。街道常态化合理安排人员到学校周边进行巡查。一旦发现影响校园安全及周边秩序的违法行为和乱象,要坚决依法严惩,健全维护校园及周边治安秩序的长效机制。

五、街道职责

履行属地监管职责,定期对辖区内校园周边安全隐患进行巡查,对校园周边的不安全隐患及时解决和治理。

六、工作要求

(一)加强组织领导,精心组织实施。做到扎扎实实开展工作,实实在在解决问题,务求整治行动取得实效。

(二)落实工作责任。把整治专项行动落实到责任人。与教育、公安、市场监督、城管、卫健、交通、住建、文广旅等部门共同参与校园周边整治工作机制,形成校园安全稳定综合治理、齐抓共管的新格局,确保任务到位,组织到位,责任到位。

(三)完善长效机制,巩固整治成果。强化街道、相关部门和学校三方的责任,建立健全协作机制,多部门联合检查,进一步促进学校周边治安各项措施的落实。

篇7: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活动总结

我校根据《校园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的通知及我办教育辅导站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要求,并结合我校的实际情况,对此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现将整治情况作一小结。

一、提高认识,加强学习,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与任务。接通知后,学校及时组织学校行政及全体教职工认真学习该文件,吃透文件精神,提高教职工对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认识,明确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意义,会上,还对此次整治的工作任务与整治重点进行了学习、讨论,并结合我校实际,还对我校的整治工作作了安排部署。

二、加强领导,健全管理体制

1、成立学校及周边环境专项整治领导小组,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其它教师为成员。

2、召开专门会议研究制定校园周边环境专项整治实施方案,确定工作任务,整治重点,对工作进行具体安排布置,作到任务落实到人。

3、加强制度建设,建立岗位责任制

领导小组加强对学校安全工作的研究、督办和管理,建立学校安全工作少先大队辅导员负责制,落实各项工作的措施,完善内部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教师的安全培训和教职工队伍整顿,强化学生安全教育管理,要主动联系、积极配合公安等部门加强学校安全作。

三、落实文件精神,发现问题及时整治。

1、收到文件当天校领导集体学习文件,及时安排部署。

2、学校组织专人对全校校舍安全、食品卫生、消防安全进行了专项检查与整治。治成效;此次检查与整治还对消防安全隐患进行了排查。

3、对道路交通安全进行了整治。为加强学生上下楼梯等秩序管理,严防“踩踏”事故发生,学校领导利用课间,教师利用课前两分钟对学生进行教育和安全知识的讲解,并经常在楼梯口处维护秩序。学校经常利用广播、升旗仪式、班会等形式强调学生不准乘坐无牌无证车船、非客运车船、超载车船、无安全救生设备船只,发放《交通安全知识手册》。

4、学校还对校园周边小商贩进行清理、整治。学校还将不定期进行清理,保证校园周边食品安全

桔山田坝小学

篇8: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一、影响学校的三大类环境

笔者从2016年初至今, 近一年的时间, 对全区26所学校 (幼儿园) 周边环境隐患进行了全面排查, 结果发现, 有18所学校 (幼儿园) 存在安全隐患, 共26处, 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 治安环境方面存在隐患

主要是部分学校周边有农贸市场、市集, 人员成分复杂, 极易与学校 (幼儿园) 、师生发生冲突。比如靖宇小学校门前有早市, 商贩经常占道摆摊, 来往车辆多, 人员复杂, 学生上学存在安全隐患, 第三实验小学、东昌区幼儿园, 周边都有类似的问题。

(二) 食品卫生方面存在隐患

主要是不规范的饮食店多, 条件简陋, 卫生状况差;流动摊贩多, 占道经营, 一无卫生许可证, 二无工商执照, 出售的又往往是烧烤油炸食品, 极不卫生, 食品安全无法保障。

(三) 交通秩序方面存在隐患

主要是一些学校位于交通主干道或次干道附近, 车流大、车速快, 易发生交通问题。

二、现存周边环境形成原因

笔者实地调查发现, 出现以上三类隐患的学校所存在共性的问题有五点。

(一) 学校自身能力有限

学校存在安全管理的盲点, 无法根除校园及校园周边安全隐患。由于学校和教师执法权限, 即使发现问题, 老师们也仅能对学生进行安全提醒教育, 往往显得苍白无力。

(二) 利益驱使

有学校的地方就有商机, 有商机就有市场, 因此校园周边, 难免会有受利益驱使的小商小贩, 流动摊贩。

(三) 学校的家庭属性引发校园周边交通安全问题

上、放学时, 大部分中低年级学生的家长都会接送孩子, 大量的家长再加上部分的私家车、出租车、接送学生专用车等, 云集校园周边, 接送学生的家长和学生流就在各种车辆的空隙中穿行, 极易发生交通事故。

(四) 校园周边缺乏有效整顿治理, 监管力度不到位

虽然城管、公安、食药监等部门多次联合开展校园周边整治活动, 但是摊主与管理部门进行“游击战”“猫与老鼠的游戏”, 而强制执法、摊点取缔也存在法律程序、社会问题, 易激起民怨等造成不和谐局面, 常常出现了“管而不死, 除而不绝”的不良循环现象。

(五) 不可抗力因素

个别学校校门对着主干道或次主干道, 地理位置的原因导致其存在交通安全隐患。

三、治理对策

第一, 要加大宣传教育力度, 积极倡导全社会来关心和支持教育。第二依靠学校自身力量, 增强防控能力。以强化内部安全为核心, 全面加强学校安全整治, 发挥学校在校园管理中的作用。学校可组织各种活动, 培养学生良好的兴趣爱好、陶冶情操, 从而增强其自制力、分析判断能力和树立学习的信心。第三, 必须学校、家庭、社会共同努力, 密切配合, 形成合力, 共同营造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只有安全稳定的环境, 学生才能安心努力地进行学习, 教师才能积极投入地组织教育教学活动。从长远的意义而言, 有效保护学校人员生命和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 不仅直接关系到青少年学生的安全健康成长, 更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安宁和整个国家的繁荣稳定。第四, 坚持不懈地抓好校园周边环境的综合治理, 为学校教育提供良好的周边环境。在今年的整治行动中, 交警部门已对校园周边各类交通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同时加强了校园周边交通疏导, 但上学、放学期间部分校园周边交通仍有拥堵现象发生;流动商贩易产生反弹的现象, 校园周边流动商贩整治难度较大。这就需要学校与相关部门紧密联系, 及时沟通, 持续加大严抓严打力度, 努力营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一方净土。

参考文献

[1]林生.高校周边环境现状问题与治理对策[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 , 2011 (1) .

[2]邓伟志.如何推动社会管理体制改革[J].上海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06 (3) .

篇9: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

笔者在北京一所中学进行课题调研时,惊奇地发现这所学校两个门口安装的居然都是“双重的校门”:在高大的铁栅栏大门里面1~2米处又增建了一道半人高的铁栅栏。很多人在初次看到这种校门时都颇为不解,并生出连串的疑问。在校门之内为什么又加上这么一层呢?

原本这所学校只有那道高大的铁栅栏大门,但是后来学校发现这种方式存在问题。学校从早晨上课后到下午放学前实行校园封闭管理,不允许学生外出,校外人员也不得入内。但是,学生和商贩仍能从栅栏缝隙里互递钱物进行交易。只要学生冲着马路对面的店铺喊上一声,店主就会把学生要的东西送到门口。由此,校园封闭管理的目标就打了折扣,校方于是在正式大门里面增建了这道半人高的铁栅栏“防火墙”,并规定学生不得跨越。

学校为什么要这样煞费苦心呢?道理似乎很明白:保证学校安全,保证学生人身安全,保证良好的教学秩序。校方不想让学生“出事”,尤其不能让学生在校期间惹出麻烦。

这样一种教育行为和管理方法反映了教育者的良苦用心,以及对学生可能受到的来自社会的不良影响的担心。实际上,不只是这所学校,在很多教育者的头脑里,都普遍地相信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有不利的影响,于是只好实行封闭式校园管理,试图“阻断”或“杜绝”校内外的联系和互动。这所中学建起的“双重校门”就是一个典型的象征,折射了我们对“复杂的”(潜台词是“纷繁杂乱的、甚至带着几分邪恶的”)社会所带来的不良影响的忧虑,更折射了我们的期待,那就是希望青少年学生能在学校这方“净土”里健康成长,最好永远都不要掉进社会这个“大染缸”。

在校期间,是可以封闭管理,其他时间呢?学生并不总是呆在学校里(或家里)且有成人监管的。放学后,学校周边的胡同、街道、公园……到处都是穿校服的学生在活动。至于周末,他们的活动区域就更大了。显然不可能把孩子的活动只限制在某块“净土”上,他们总要走向社会,而且不是将来才这样,现在他们就要接触社会。因此,这种“双重校门”颇有些反讽的意味:再多的栅栏校门,也挡不住内外互动,阳光以及恶风依然会从缝隙透进来;同样,这种“双重校门”还会引发我们反思的价值: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就只有不良影响吗?我们能将社会的不良影响“拒于校门之外”吗?为什么认为学生毕业后才走向社会,而不是现在?

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所谓“整治”

就像这种“双重校门”所潜在意指的,校园周边的环境存在问题,而且这几乎是各方的共识。长期以来,学校和教育管理部门乃至全社会一直都为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问题大伤脑筋,政府部门也一再颁布各种政策、法令试图解决这个问题。可以肯定的是,每次努力“整治”时都是有明显成效的。然而,实际问题的复杂性远非很多政策的制订和实施者所料及的,这些问题也并非采用“治理”或“整治”的思路所能完全解决的。

当社会亟待解决这个问题时,很多学者能提供的也只是这类“整治”论调,很少人对此认真地做调查研究。目前,大多数文章往往是学校里从事思想政治或者学校治安工作的人员有感于实际问题而发表的经验之论,他们对校园周边环境的“乱相”的描述大体一致,往往把问题的原因归结到不良的社会环境和社会秩序上。这种不良的校园周边环境会让学校里的儿童青少年出现健康问题、安全问题、犯罪问题,甚至沾染上黑社会习气。为此,这些文章建议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整治校园周边环境。我们从这些文章中能获得的往往是尽人皆知的道理或生活经验而已,而仅有的几份研究报告却是关于校园周围噪声、区域规划之类的调查分析。

综观现有研究,大都很少使用明确的理论框架,也很少深入分析校园周边环境对青少年学生学习和社会化的深层影响,更谈不上对,个体与环境互动机制的分析。国家已经颁布了各种政策法规要求治理校园周边环境,然而,很少有研究者能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和调查结果。目前,之所以少有深入研究,可能在于缺乏这方面的理论建构,特别是没有找到对现象能够加以良好概括的学术性概念,没有学术的话语,就无法进行学术的思考和探究。

作为社会微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

“校园周边环境”这个通常的提法,主要是指以学校为中心的,且是在周围某个范围内的区域。“治理”过程中关心的重点是营造良好的自然环境、地理环境。例如,学校周围的网吧、娱乐场所要搬走等。此外,还应看到,校园周边环境也是一种重要的社会文化环境。例如,街道、景物都有其文化含义,商铺、公园都折射着社会百态。无论是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自然地理环境还是社会文化环境,都应认真探讨成长于其中的青少年与这种环境的关系,探讨环境的社会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然而,在现有的社会心理和发展心理的研究中却很少考察作为青少年成长的直接环境的校园周边环境,这种环境恰恰是长期被我们忽视的“社会微环境”的典型样例。

涉及到环境或背景对个体的影响,我们通常想到的就是家庭、学校、工作场所等方面的变量,而“社会”往往被视为宏大的背景,只作为我们讨论经验研究结果时的背景因素,弥散于很多研究报告的“讨论”部分,好像社会就是个体直接能面对的家庭、学校等系统之外的那个远远地存在着但很难清晰定义的远端因素,很少有研究者认识到社会也可以是我们清晰可感的、直接生活于其中的环境系统一——社会微环境,更少有实证研究考察这种社会微环境及其与个体发展的关系。为此,我们在认真批判现有理论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微环境”理论,并认为校园周边环境就是一种社会微环境,它涉及个体能直接参与的校园周边的社会物质和文化环境及其中能与之发生互动的他人。当学生放学走出校门后,就踏入了校园周边的社会微环境中,街道、店铺、公园、广场等都构成了他们存在的环境,并为他们直接感知和体验,影响着他们的行为与想法。

社会微环境理论在很大程度上将改变我们关于个体发展或社会化环境的观念。例如,在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论调背后隐藏的观念是,环境中恶的、消极的因素必须被排除,不仅校园,而且其周围都要是净土一块。然而,如果把校园周边环境视为社会微环境,视为整个社会文化环境的一部分,视为青少年了解社会的窗口和舞台,那我们就不能简单使用“排除”或“整治”(即使整治,对象也不仅是校园周边,而是整个社会的治理),这种否定性思维来看待环境的影响,更应该以双向的、互动的、生态的、适应的观点来看待青少年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和结果。如果以这种观点来看待人与环境的关系,校园封闭管理的举措或许只是教育者一厢情愿的、简单化的做法,试图使青少年不接触社会,肯定会妨碍其健康的社会化。

总之,社会微环境理论的提出,可以帮助我们重新认识校园周边环境的心理意义和教育价值,从而将其纳入学术研究的领域。基于明确的理论框架,我们以北京市东城区一所完全中学为对象,采用定性和定量方法研究了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的特点及其与青少年发展的关系。下文结合其中有价值的发现,讨论如何从教育的视角来看待校园周边环境的“整治”。

关于校园周边环境“整治”的教育视野

校园周边环境作为青少年学生在学校和家庭之外接触最多的环境,引起关注的通常是它的消极作用,它对青少年社会化的积极意义并未得到重视。然而,上述调查研究的结果促使我们重新反思这种环境的教育意义以及我们应该采取的立场。

1纠正“简单化”的认识和做法

如同前面分析指出的,我们对学校与社会的互动关系、青少年与周边环境的互动关系的认识存在偏差和“简单化”倾向。例如,校园封闭式管理的做法就试图阻断这种关系,而非建立良好的关系。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上,从目标到工作方法都缺乏深入的依据。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在校外活动的地点,距离学校的平均距离超过5公里,只有约12%的青少年在距离学校500米以内的场所内参与活动,大多数人都在更大范围的区域内活动。也就是说,这个校园“周边”并非我们想象的是完全在校园附近,而是一个相当大的区域。由此,只是整治校园周围100或200米内的环境,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也就是说,社会治理的意义或许更大,然而社会治理的成本和复杂程度都是无比巨大的。因此,我们看问题的角度应该适当调整。

诚然,保持每个学校最近的区域内有良好的环境是十分必要的,现在的“整治”似乎不可废除。但是,在此基础上,应该重视建立学校与社会的良好互动关系,积极开展青少年与学校附近社区的互动,鼓励青少年了解和适应社会,而非简单通过“双重校门”或封闭管理对待青少年。

2校园周边环境是不可或缺的成长环境

首先,校园周边环境为青少年提供了“多样性”的活动场所。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所参与的社会微环境既包括封闭性的场所(如运动场所、图书馆、书店、饭馆),也包括很多在空间边界和功能上并不是很确定的开放性场所(如街道商场、回家或上学的路上)。这些场所不仅满足了学生的各种需要,也提供了他们接触和了解真实社会的机会。其次,这些场所还具有相当的“不可替代性”。很多场所的功能学校里无法实现,学生的各种需求不可能完全由学校满足;而且很多学校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也没有帮助和引导好学生。例如,有的学生放学后,在一块刚拆迁平整好的地方结伴踢足球——找一个空的矿泉水瓶子当球踢,踢烂了再回家。他们之所以这样,只是因为学校一放学就“净校”,无法使用学校的操场,而且学校里的足球不让带出来用。很显然,这种教育制度的安排并非总是以学生的发展和需求为导向的。校方的理念是,放学后学生的监护权就应该尽快转给家长,以免出了问题学校承担责任。可问题是,学生并非在放学后立即得到了家长的监护,而是进入了一个没有任何成人监护的校园周边环境里。在这个既非学校,也非家庭的地方,学生们只好自主、自立了。

3校园周边环境中的风险与缺憾

首先,恰恰因为缺乏监管和指导,学生在校园周边环境的活动,可能会遭遇到一些风险。例如,他们会去不该去的地方,做不该做的事情。

其次,由于校园周边环境是缺乏设计的,也并不是专为青少年服务的,因此存在很多缺憾,并非总是有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例如,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喜欢开展的兴趣活动与实际从事的活动“脱节”。虽然谈到兴趣爱好时青少年较多地认为自己喜欢那些旨在促进自身素质提高的“学习性”活动,但实际上他们在社会微环境中参与较多的却是单纯的“放松性”活动。这主要因为环境条件所限,譬如想学电脑却没有。由此可见,校园周边环境是需要设计的,学生的活动也是需要指导的。

4校园周边环境是青少年群体社会化的重要场所

我们的调查表明,青少年通常(70%以上的比例)是“结伴”一起在校园周边从事各种活动的。同伴以同班同学和同性朋友为主,当然也不乏(甚至亲密的)异性朋友、校外人员等。他们喜欢和同伴在一起的主要原因是有共同语言,同伴群体提供了调节情绪的避风港,是他们形成和表现青少年亚文化的必要条件。调查还表明,这些青少年大多是在周末和每天放学时参与活动,其他时间较少。在这些时段,在校园周边各种场所里,学生不再处于教师和父母的控制下,获得了“自在”的空间。可以说,校园周边的微观社会环境是青少年学生社会化的重要场域,是他们人际交往和互动的舞台,是增长社会技能、获取交往经验的重要背景,它提供了家庭和学校所未能提供的真实社会经验。

5校园周边环境的价值凸显了现有教育制度设计的不足

青少年生活在一个成人主导的社会里,这个社会里各种场所的安排基本都是为了成人的需要。例如,成人为了沟通交流的需要,可以到茶馆、酒吧等场所,而青少年则不适宜去,而学校同样是为教师所主导和控制。虽然青少年在学校度过很多时间,但那只是一个学习的场所,几乎没有心灵成长的空间,更没有私密的空间,因为学校为无所不在的权力控制着。

就如程天君指出的,在制度化的学校教育与管理中,存在一种“尊崇细节”的传统和流行做法,借由纪律和日常规范,权力在向无穷小的“小事”的浸透过程中获得了无限胀大的支点与机制,因而形成一种“无所不在”和“时刻警醒”的微观“权力物理学”。这种显微镜式与如影随形式的纪律规范机制在操持学校井然有序运转的同时,也把它塑造成一个窒闷的自我维系的权力规训空间:“自身而心”的权力规训目标,“以小见大”的权力规训机制,“亦得亦失”的权力规训效果。可见,虽然我们强调学生要全面发展,重视个性与社会性发展,但是学校里根本没有这种空间和时间的保证。所有的时间都要学习,所有的空间都被监督和控制着。传统的学校制度安排和环境设计,只是保证了学校是适合课堂学习的场所,而不是个体心灵成长、人际沟通、个性社会性发展的理想地方,校园周边环境恰恰弥补了这方面的不足。我们的调查也表明,青少年“渴望”拥有这种自主空间。他们参与校园周边环境的主要目的是为放松心情和了解社会等,而且现有的学校和家庭教育没有充分满足这些诉求。因此,青少年要求学校和家庭增加他们的自主空间和时间,满足其成长需要。

6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环境

就像要保护自然环境一样,我们也要为学生的成长创设良好的校园周边社会微环境。基于我们的研究结果和理论思考,提出如下建议:第一,校园周边环境问题并非只是“整治”了事,它本质上不只是社会治安或环境治理问题,更是教育问题、心理学问题和社会工作问题。第二,政府在治理校园周边环境时,可依靠的并非只是公安、城管等,更要吸纳教育者、心理学工作者、社会丁作者、青少年问题专家等参与。第三,学校应该给青少年提供更多的课外活动,但并非为了提高成绩,而是为了促进他们社会化,促进成长和发展。第四,学校的功能并非只是一个学习场所,不应该过分强调对学生的“监控”,而应该增设适宜的“社会化”场所,让学生有心灵成长的空间、人际交流和情绪表达的空间。第五,应该建立健康的同伴自主的群体组织,而非一切组织均由教师或辅导员等成人控制。第六,吸纳社会力量,帮助学生现在就走向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而不是关上校门,等他们毕业后才走向社会。

总之,对于校园周边环境问题,教育部门更应该采取“教育的”而非“治理的”思想,关心的重点应该从“环境问题”转向“社会微环境下人的发展问题”,工作重点应该从“校园周边环境治理”转向“促进青少年在校园周边环境中健康的社会化”。研究者,特别是教育领域的专家亦有责任担当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为我们理解学生,特别是青少年成长与校园周边乃至其他环境的关系提供有价值的学术洞见。

篇10: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副 组 长:

组员: 白云中孙吉 国李唐朝刘大志 曲凤金张英娜霍伟国

袁秉谦边小天各班主任

员:马力、曲凤金

篇11:校园及周边环境整治工作总结

校园及周边环境集中整治工作总结

根据富乐街道办下发的文件精神,北街社区从3月中旬至4月底,对北街社区内的幼儿园、托管所开展校园周边治安环境综合整治行动,现将整治情况报告如下:

一、高度重视,认真开展调查摸底工作

北街社区内有蓝精灵幼儿园和快乐托管两家单位,为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整顿好,北街社区综治办公室工作人员联合驻社区民警、在4月8日对辖区校园周边治安状况进行全面调查摸底,并听取了老师及家长对治安情况的反映和意见,了解和查看了校园周边地区存在的治安隐患。

二、加强组织领导,各部门协调配合

针对调查摸底中暴露出来的问题,北街社区领导高度重视,组织召开了综治、片警、物业、教育等部门负责人参加的专题会,成立校园及校园周边治安环境治理整治领导小组,加强对此次行动的领导,共同制定整治方案,各部门要齐心协力,协同作战,及时沟通情况,搞好整治行动工作,为学生学习、生活创造良好的治安环境。

具体分工是:驻社区民警发挥治安管理职能作用,加大对校园周边治安巡逻力度,积极指导学校健全安全保卫工作制度,落实安全防范措施;法制副校长要加强师生的法制教育。

社区综治办加派巡防队员,对辖区内的蓝精灵幼儿园和快乐托

管进行重点巡逻,幼儿园和快乐托管的负责人要认真贯彻落实治安责任制,明确幼儿园快乐托管的负责人是第一责任人,积极开展创建“平安校园”活动,校方要加强校园安全的防范工作,要增加必要投入,进一步改善学校的防范设施。确保学生学习生活健康、稳定。

三、抓住重点,开展集中整治行动

对调查摸底中出现的问题,各部门合理参与,各司其职,逐个排查解决,全面清理整顿。

1、组织人员对北街社区内学校周边进行了一次集中整治清理,规范了学校周边机动车辆停放秩序。

2、幼儿园及托管所的负责人要严格室内卫生,整顿园内环境卫生,做到无垃圾,达到窗明几净,物见本色,卫生无死角

3、加强治安巡逻。重点在上学放学期间,加强校园周边的巡查力度,并对校园周边的精神病人进行了排查,没有发现疯傻人员。

总之,北街社区充分运用安全文明创建这一载体,深入开展安全文明校园的创建活动,切实解决影响校园安全源头性、根本性和基础性问题,完善安全防范措施,建立校园及周边综治维稳工作长效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社会稳定,为学生的学习、生活健康发展作出贡献。

上一篇:产品销售人员薪酬方案下一篇:人大依法治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