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指导员稻麦指导记录

2024-07-28

农业指导员稻麦指导记录(通用14篇)

篇1:农业指导员稻麦指导记录

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

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

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1、1月10-15日宣传发动,制定实施工作方案、技术方案。2、2月10-15日建立核心示范户工作 3、3月10-15日抓好小麦除草及田间管理 4、4-5月10-15日抓好小麦追肥、病虫害防治田间管理 5、5-6月10-15日指导育秧工作及小麦收割工作。6、7月10-15日指导水稻肥料用量和施肥方法,确保栽插质量。7、8-9月10-15日大田中后期肥水管理和病虫害综合治理工作。8、10月20-25日指导水稻收割,小麦播种技术。9、11-12月10-15日小麦越冬管理技术。

篇2:农业指导员稻麦指导记录

说明:指导老师指导记录总共6次,请各位同学按照法学院网站上公布的毕业论文写作进度确定每次指导记录的时间。同时根据自己的论文选题和实际情况,可稍作调整。

第一次

1.根据学院的统一部署,布置学生毕业论文写作的总体要求与进度,要求学生严格按照学院的部署,积极认真完成毕业论文写作任务。

2.根据指导老师提前公布的参考选题和该生自己的兴趣初步选定毕业论文选题。

3.要求学生阐明针对本选题,已经掌握的文献与资料,重点是关于本选题,学生自己有何见解。坚决坚持“有资料,没想法,不写;有想法,没资料,不写”的论文开题与写作原则。

4.要求学生尽快拟定基于本选题的初步论文框架和开题报告。

第二次

1.针对学生初步拟定的论文框架和开题报告,提出修改与完善的意见。

2.针对学生进一步搜集的与本选题相关的参考文献与资料进行交流与分析,指导学生撰写本论文选题的文献综述。特别指出,文献综述的撰写,对于厘清本选题的国内外研究现状、挖掘本选题的写作空间,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一定要认真对待。同时,对文献综述的写作规范进行了指导。

3.布置学生搜集与本论文选题相关的外文参考文献,并就如何查找外文文献进行了指导。

第三次

1.审定学生的开题报告。

2.审阅学生提交的文献综述初稿,从内容和形式方面提出修改意见。

3.审查学生搜集的外文参考文献,布置外文翻译工作,并就如何进行外文翻译进行指导。强调外文翻译尽量要意译,而且要做到“信、达、雅”。

4.布置学生撰写毕业论文初稿。要求学生在开题报告拟定的论文框架、结构下完成毕业论文初稿,并就如何引用他人的观点与论述进行指导。

第四次

1.审阅学生的外文翻译初稿,就外文翻译的内容和形式提出相应的修改意见。2.审查学生的文献综述修改稿,并最终定稿。

3.审查学生的毕业论文初稿。针对学生在毕业论文初稿写作过程中对论文结构作出微调问题、某些观点的成立与否问题、如何加强论证等问题进行指导,并就毕业论文的格式与规范问题提出修改意见。同时,就毕业论文的摘要与关键词的提炼与归纳进行指导。

第五次

1.修改审定学生毕业论文的外文文献翻译。

2.针对学生毕业论文修改稿再次进行审阅。严格按照学院的格式规范等要求认真审查学生的毕业论文,再次审视学生的论文选题、框架结构、论点与论证和格式规范,并检查学生对于毕业论文初稿的修改意见的落实情况。3.要求学生进行针对本论文选题的最新文献检索,并关注与该选题有关的法律、法规与司法解释的最新动向,如果有相应的立法修改和相关司法案例,应该及时刷新和补充论文内容与相关的观点。

第六次

1.最后审定毕业论文,并最终定稿。

2.全面审阅毕业论文全套资料:开题报告、文献综述、外文翻译和毕业论文,要求学生再次按照学校的要求自查一次。

3.就毕业论文答辩进行指导。要求学生在答辩之前,全面熟悉自己的毕业论文写作思路、框架结构、主要观点、创新点和不足之处。建议学生在答辩前,最好撰写答辩提纲。同时,要求在答辩时要做到表达清晰、虚心向答辩组老师求教等。

篇3:学生课外阅读记录指导

一、指导阅读记录的方法

古人云:授之以鱼, 不如授之以渔。在大量的课外阅读中, 不应一味地为读而读, 教给学生阅读记录的方法, 更有助于学生对读物进行深入的理解, 从而积累知识, 产生新的思考, 提高写作能力。

1.摘录型

在阅读过程中根据自己的需要, 将有关的词、句、段乃至全篇原文摘抄下来, 或对阅读的重点、难点部分划记号、作注释、写评语。如“△△”表示重点字词, “~~”表示重点句子, “--”表示优美词句等。文章中富有教育意义的警句格言、精彩生动的词句段落, 都可以摘录下来, 积存进自己的“词库”, 为以后的作文准备丰富的语言积累。同时还可以将报刊杂志中的好文章剪裁下来, 粘贴到自己的读书笔记中。在摘录时, 要忠于原文, 注意不要断章取义, 不要改动字句和标点, 每条摘录笔记应当“少而精”, “少”指字数较少, “精”指把握内容要点。

2.批注型

批注型是一种最简易的标记方法, 就是在读书的时候, 把书中重要的地方和自己体会最深的地方, 用笔在字句旁边的空白处划上符号, 或者在空白处加批注、折页、夹纸条作记号等等。这种记录方法不但对书中的内容可以加深理解, 也为日后查找提供了方便。

3.提纲型

即是用纲要的形式把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论点、论据提纲挈领地叙述出来。提纲可按原文的章节、段落层次, 把主要的内容简明扼要地写出来。提纲型读书笔记可以采用原文的语句和自己的语言相结合的方式来记录。

4.感想型

读与思共, 思与读随。读完一本好书或一篇好的文章, 将自己的感想和体会写出来, 这种读书笔记就是感想型笔记。写心得笔记, 可以就整篇文章谈感想, 也可以就文章的某一点, 如文章的重点句子、段落来写体会。书写时要紧扣原文, 突出重点, 不能脱离文章内容空谈感想, 要注意联系实际, 捕捉生活中的火花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二、指导阅读记录的内容

阅读是一场心灵的对话, 读一本好书就如同与一位心灵高尚的人交谈;阅读一本不健康的书, 比不读书更有害。苏霍姆林斯基指出:给孩子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是教育者极为重要的任务。要完成这个任务, 教育者的立足点应从孩子出发, 以学生的兴趣为中心通盘考虑, 综合开发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多以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历史故事、经典名著、人物传记、科普类读物为主。读童话、寓言故事, 可指导学生记录优美的词句、精彩的描写、生动的对话、精辟的议论等;读历史故事、经典名著、人物传记, 可指导学生记录故事的主要人物、事迹、精彩的片段、名言警句、豪言壮语等;读科普类以及其他方面的书籍、报刊, 可指导学生记录自己感兴趣的知识、提出疑问、发表感想等。总之, 无论选择何种记录的方法, 只要适合学生的, 对他们有一定收获的课外阅读方法就是好方法。

三、指导阅读记录要循序渐进

循序渐进就是要根据年级的不同, 逐步提高要求。如低年级从激发兴趣入手, 除记下文章的题目、记下必要的生词外, 还可以配上一幅精彩的图画。图画可以是书中自己喜欢的人物、动物或景物等;中年级可摘录优美的句子或片断, 提出自己最感兴趣或不懂的问题;高年级除了摘录优美的句子外, 可学习先列提纲, 后写读后感等记录方法。

四、养成良好的阅读记录习惯

1.交给方法, 定期整理

在做读书笔记时, 教师应要求学生态度认真, 书写时字的左右上下都要有一定的距离, 字要看得清楚;指导学生把读书笔记写在本子的正面, 一面写一个内容。对学生的读书笔记, 到了一定的时间要定期整理。期中或期末的内容可以另外拿一本笔记本来整理, 在整理的过程中把平时分散、零碎的知识系统地归纳起来。

2.对症下药, 促进习作

为了让学生养成善于做读书笔记的习惯, 教学中, 我把做读书笔记的训练和作文训练结合在一起, 让学生明白, 要写好作文, 除了要善于积累生活素材, 还要善于积累书面材料, 勤做读书笔记。如指导学生写一处“秋天的景物”时, 教师可以让学生积累描写秋天特点的语句, 要求学生做好笔记, 在做课堂作文时, 不许看作文书, 但允许看读书笔记, 要把积累的词句尽量恰如其分地用在作文中。

3.营造氛围, 开展竞赛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有当学生认识到了做读书笔记的作用, 并对它产生浓厚兴趣, 才能激发起学生做笔记的积极性。在教学中, 教师要善于营造氛围, 让学生在宽松、愉悦的气氛中学做读书笔记。

(1) 每天利用小黑板做“台历式”笔记。指导班级书写好、成绩优秀的学生把课内外阅读中看到的好句子, 如:警句、典故、谚语、学习中的疑问和心得记录在“小黑板”上。这样做, 既让学生随意积累了语言, 又营造了热爱学习, 勤做笔记的氛围。

(2) 开展手抄报展览活动。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 可以一人自办, 也可以多人合办手抄报。要求学生把课内或课外阅读中最有用的内容汇编在手抄报上, 并张贴在教室里, 供大家参观, 让学生投票评选出最佳手抄报。

(3) 开展语言知识竞赛活动。为了督促学生课外大量阅读, 勤做读书笔记, 教师可每隔两周组织一次课外阅读知识竞赛。赛题由学生从平时的课外读书笔记中选择, 内容主要有诗词、成语、格言、名人名言等。

篇4:谈如何指导学生进行科学记录

一、随时成记

科学实验结论的得出,必须来源于孩子们在亲历科学实践活动中获得的第一手资料和实验的结果。而论证中引用的佐证材料一般只作为参考,不能作为科学实验结论的直接依据,孩子可以总结一下自己的看法,但这些看法也必须严格以学生亲身实验的结果为依据,绝不可置科学实验的结果于一边,空谈理论,这不但没有任何科学意义,而且也是与科学实验客观性相违背的。《科学课程标准》指出:“让儿童亲身经历科学活动的全过程,亲自收集和获取资料和数据……”。因此在课堂实践中,我经常鼓励学生在亲身经历实验的基础上及时记录下所见、所闻、所感、所思,并要求孩子尽可能地提出一些合理的建议,为进一步的探究指明方向。

如在《植物的叶》一课中,我让学生在比较叶的相同和不同时,学生先看一看同一种树的树叶和不同树的树叶,再摸一摸叶子的表面与四周,然后用放大镜再看一看叶子的内部结构,闻一闻叶子气味。诚然,这是学生建立真实感知所必须经历的教学过程。孩子们的小手在一片片树叶间游走,他们用眼睛小心地“触摸”每一片叶子,他们的鼻子贪婪地吮吸不同叶子的气息……学生的五官积极参与了观察叶子的整个活动,甚至学生都能看出不同叶的叶脉走向不同,摸出不同叶的表面光滑程度的不同,闻出不同树叶的不同清香。由于学生是全身心投入到叶的观察活动的过程中,因此对于所研究物体的细节就有了更多的有价值的发现,这时孩子们所记录的一定是最具科学价值的。

二、寓乐于记

小学生具有很强的的好奇心,但这种好奇心大多只是对事物的表面和感官现象做出的反应,它是瞬间的甚至是无意思的行为。在平时活动中我们经常发现,实验材料的魔力远远地大于教师,而因“醉心于实验”而将记录单忘于九霄云外的学生也大有人在。所以,作为科学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的教师要充分创设条件,引导孩子在进行科学探究活动的同时,还要指导孩子快乐记录,不要让科学记录成为孩子们的负担,从而草草收场,或课后补写,走走过场。教师应该通过科学活动激发孩子内心真正的需求,使“记录”成为科学探究活动的必要环节,呈现探究成果的重要方式,让孩子感受到自己的探究是有价值的行为。

如执教《种子的萌发》一课时,当我指导学生观察蚕豆种子的内部构造时,发现不少孩子在记录时,不时挠着头皮不知如何描述。这时,第四组的张大伟同学举手向我提意见:“老师,蚕豆种子的胚根胚芽的样子我说不清楚,可不可以直接把它贴在我的记录纸上?”孩子们在探究的过程中,将自己的发现和现象记录下来,这是科学探究活动所必须的,但孩子们年龄小在描述和记录现象的过程中经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困难。就像上述活动场景所提到的,很多孩子对科学活动现象怎样用语言来描述,如何组织文字来表达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如果教师在记录中要求孩子用较多的文字来记录,反而使他们失去记录的热情与兴趣。对此,我们在记录的设计和使用过程中,要依据儿童的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注重趣味性和科学性,让孩子选择自己喜欢的记录形式,如文字、画图、表格、日记、解释、报告、图片、实物粘贴等,让孩子享受科学记录的乐趣。

三、三思后记

在《水结冰了》一课的教学中,学生用温度计测量“水在什么时候结冰”,正在这时,我发现第一小组的孩子发生了争执,而且声音越来越大。我刚走过去,一个孩子举手报告:“老师,他涂改了记录单!”那个被举报的孩子红着脸辩解:“他的记录写错了,与书上的不一样,我帮她改过来。”我们知道,当环境温度低于零度,水的温度下降到零度时,开始结冰,从液态状态变成固体状态。但是,这个小组测量的结果是-1度,争执由此产生。特级教师章鼎儿指出:“先做出了一个结论,再进行调查研究,收集的数据与结论不符,就再调查,再实验,这不是科学实验。”在科学实验中,实验数据不仅仅是几个数字,教师应当帮助学生理解每一个数据的意义,把抽象的数字还原为具体的实验内涵。只有这样,实验数据才不只是干巴巴的数字,才能成为鲜活而有生命力的证据,服务于孩子的探究。而对“特殊数据”的发掘,是培养学生善于质疑的科学态度的有效途径。后来,我引导学生开展质疑研讨,推测原因,再验证假设,终于发现“特殊数据”是实验条件改变而造成的。一张记录单,使学生经历了观察、反思和改进等思维过程,有效地将知识内化为自身的经验和思维形式,培养了学生科学的实验态度,也建构了更真实的科学课堂。

科学研究记录不只局限于记录课内的实验,孩子们应用更多的是课后的观察记录,由于筛选能力有限,不少孩子把研究记录当做了一个“筐”,把观察到的现象、实验的结果、测量的数据等等,不管需不需要,正确与否,一股脑儿全记录下来,记录纸成了“大杂烩”。所以,教师要加强对学生实验记录的指导,如:记录学生原来的想法和实验研究之后的想法;记录学生在实验过程中收集到的相关数据和现象;记录学生在课堂上有新发现、新争议的内容;记录实验程序性的内容等等。记录单真实清晰地展示出了学生的科学探究之路,从记录纸上我们就能知道学生的假设内容、搜集到的证据和得出来的结论等。所以,学生的科学活动记录以什么形式出现,要求学生记录些什么内容,教师须细心推敲。

四、记贵有恒

小学生年龄小,做事缺乏耐心,不能持之以恒,这是很正常的。在日常教学中,我们发现孩子们在刚刚开始动手实验时兴趣浓厚,热情高涨,但这种兴趣与热情往往持续性不够,维持不了多久,或马虎了事,或半途而废,甚至于连记录单也“不翼而飞”。这时就需要我们加强引导力度,对学生的学习任务全程追踪和指导,帮助他们完成学习任务。为了鼓励学生坚持记录,我经常在班级中进行一些激励活动,如墙报展示、评比“优秀记录员”等,并將获奖情况公布在学校网站上。通过不同的激励方式,激发学生的成就感,变着花样引导学生坚持记录,培养他们的责任心、自信心,磨练他们的意志。

科学探究要重视结果,更应该关注过程。科学记录不仅是学生观察实验时的记录,也是孩子们亲历探究过程的痕迹。一张小小的记录单,看起来很轻很薄,但它承载的信息量却是很大的:学生是否真会观察,观察是否全面,实验操作是否正确;他们收集信息、整理信息、小组合作的能力怎么样;能否尊重证据、尊重事实,等等,教师都可以从孩子们的科学记录单得到反馈。我们应该根据反馈的信息,通过不同的形式对学生的科学记录给予恰当评价。对实验记录的评价,可以在实验之后的展示过程中即时评价,让孩子获得成功的体验,发现记录中的遗漏,帮助学生自我完善;也可以课后把学生的实验记录单统一收起来,教师认真批阅,对于记录的比较精彩的部分,教师可以加上激励性的语言,鼓励学生的积极性;也可以与语文习作课携手,开辟优秀实验记录展评,供全体学生观摩学习,促进不同学科之间的融合。这种评价不仅增强了孩子们学好科学的信心,而且还是体现学生学习过程、记录生命体验的较好方式。

篇5:农业指导员稻麦指导记录

1、选用良种。

2、深耕、旋耕、整地。

3、配方施肥。

4、科学播种、5、追施拔节肥。

6、化学除草、防治病虫害。入户计划:整地、施基肥、播种这一时期到户指导不少于 5 天,冬季田管浇越冬水、查看苗情、到户指导不少于 7 天,春季化学除草、防治病虫、追拔节肥入户指导不少于 10 天,(1)9月20 日选用优良品种石麦

15、良星99、济麦22,播种时种子用拌种剂处理。(2)10 月 1-8 日进行整地,亩施基肥:有机肥 1000 公斤,复合肥 50 公斤,深耕 25cm,旋两遍,耙两遍。(3)10 月 9-15 日播种,亩播量 12公斤,精量机播(4)12 月10 日浇灌越冬水,注意防冻害。(5)3 月下旬至 4 月上旬施拔节肥,亩施尿素 8-10 公斤。5月 上旬“一喷三防”防治小麦病虫害;后期小麦喷叶面肥防早衰。

该户能熟练掌握 3 项技术:(1)土地深松技术

(2)控施肥技术(3)一喷三防技术

小麦产量达 公斤,比上 年增产 %;

篇6:校内指导记录

指导内容:记录我们的联系方式,指导我们填写《学生顶岗实习手册》 解决问题:以开会的形式,分发了《学生顶岗实习手册》,并讨论及确定20个周次,个阶段的计划。

②2011.1.31(2011.1.31—2011.2.13)指导方式:小组会议

指导内容:校内指导老师组织我们进行毕业选题,确定实习任务,并且下发各类电子表格 解决问题:校内指导老师指导我们该如何选题,不能与专业无关,而且实习报告的格式应该符合要求,还对各种的电子表格进行说明讲解。

③2011.2.22(2011.2.14)指导方式:email、QQ联系

指导内容:校内指导老师开始对我们实习前的找工作计划进行网上初步追踪、了解

解决问题:校内指导老师不断鼓励我们要参加各种招聘会,或多多查阅人才网,增加工作的机会这样才能起到学以致用的效果。

④2011.3.1(2011.2.28—2011.3.13)指导方式:email、QQ联系

指导内容:校内指导老师指导我们进行实习前的调研及查阅相关资料,熟悉实习内容

解决问题:校内老师再三强调《实习手册》很重要,不能丢失,还有各类电子表格也要注意保存。向已经找到工作的我们了解实习的基本状况和掌握情况。

⑤2011.3.23—(2011.3.14—2011.3.27)指导方式:email、QQ联系 指导内容:校内指导老师指导我们熟悉岗位基本情况,听取单位技术人员的情况介绍并且要我们虚心学习

解决问题:校内指导老师要求我们不能心浮气躁,要从小事做起,从基层做起,打好岗位基础。

⑥2011.4.10(2011.3.28—2011.4.10)指导方式:email、QQ联系

指导内容:校内指导老师联系企业/校外指导老师了解我们对岗位基本技能的基本情况,并且帮助我们解决实习中遇到的难题

解决问题:校内指导老师指导我们认真学习岗位知识及技能,并且教育我们不能急于求成,要有耐心,脚踏实地。

⑦2011.4.18(2011.4.11—2011.4.24)指导方式:email、QQ联系

指导内容:跟班实习开始,校内指导老师指导我们熟悉岗位工作流程,掌握相关的知识和技能,指导我们如何利用所学知识与工作内容相结合,发挥到最好

解决问题:第一次时间工作,比较没有信心,不是很成功,但是校内指导老师指导我们不能气馁,要更加努力,便能熟能生巧。

⑧2011.5.6(2011.4.25—2011.5.8)指导方式:email、QQ联系

指导内容:校内指导老师与我们的校外指导老师取得联系,了解我们的跟班实习情况 解决内容:校内老师与校外老师在我们的工作问题上产生分歧,主要是在社会人际关系方面的处理这方面,并要求我们要调节好自己的心理,适应社会环境。

⑨2011.5.17(2011.5.9—2011.5.22)指导方式:email、QQ联系

指导内容:实习后期,校内指导老师指导我们完成实习报告,整理实习日记,强调一些表格的填写问题 解决问题:我们的实习报告基本上都已经完成了但是还依然存在格式错误和一些小问题,经过校内指导老师的指导已经基本可以了。

⑩2011.5.29(2011.5.23—2011.6.5)指导方式:小组讨论

指导内容:校内指导老师为我们指导毕业答辩的准备工作

篇7:本科论文指导记录

论文题目:

指导时间

指 导 内 容

 

 

 

 

 

 

 

 

 

 

 

 

 

 

 

 

 

 

 

 

 

 

 

 

 

 

 

 

 

 

 

 

 

 

 

 

本表由学生根据教师指导情况进行真实记录,实习结束后,指导教师审核签字后交学院。不够可加附页。

篇8:对幼儿在科学探究中记录的指导

【案例】在科学活动“认识水”中, 教师提供了一个装满水的盆子、一个空盆子以及瓶子、勺子、漏斗等工具。通过“运水”游戏的开展, 教师让孩子们认识水的各种特性, 并对“运水”过程和结果进行记录。

【分析】教师提供给小班幼儿的记录表 (左图) 形象直观、浅显易懂, 且任务指向明确。因而非常适合小班幼儿记录。而教师为大班幼儿 (右图) 提供的记录表则几乎是一张空白表, 这让大班幼儿有了较大的自主记录空间。之所以如此, 是因为不同年龄幼儿的记录经验、记录能力等存在着差距。因此, 教师在指导幼儿进行记录时必须考虑幼儿的年龄差异。

一、对不同年龄幼儿确定不同的记录内容

1.小班幼儿一般只能关注到事物的表面现象。因此, 教师可让小班幼儿记录事物外在的一些特征。比如, 在观察了自然角中的植物后, 教师可要求小班幼儿记录的内容是“种子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生长变化”和“植物在每个生长阶段典型的外形特征”。这些内容要求明确, 易于小班幼儿操作。

2.中班幼儿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因此, 教师可让中班幼儿比较记录事物的差异。比如, 教师可选取差异明显的玉米和草莓来种植, 并引导幼儿观察记录两者的叶子在颜色、形状、光滑度等方面的不同。

3.大班幼儿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因此, 教师可将大班“自然角中的种植”活动的目标定为“能关注到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 如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土壤、温度、阳光等”。比如, 教师指导幼儿记录“冬季种在户外和放在暖气片上的植物生长上的不同”, 从而帮助幼儿获得“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科学经验。

二、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材料与方法

幼儿思维具有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发展特点, 这决定了教师要为不同年龄班幼儿提供不同特点与结构的记录工具、材料及方法, 以支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探究。例如, 在“植物长多高了”的活动中:

1.教师和小班幼儿一起制作了长颈鹿直尺, 刻度用直观形象的水果图案表示。教师告诉幼儿:“长在地上的西瓜放在直尺的最下面, 长在矮树上的西红柿放在直尺的中间, 长在高树上的苹果放在直尺的最上面。”结果, 幼儿在记录“植物长高了”时非常具体形象, 如:“黄豆苗从西瓜处长到了西红柿处, 又长到了苹果处。”

2.对于中班幼儿, 教师则提供了卡通直尺, 每隔10厘米一个卡通图案, 每个图案之间被分为10等份。中班幼儿在记录中说“植物的高度超过三个小动物, 30多厘米了”, 他们对植物生长情况的表述既直观形象又趋于准确。

3.大班幼儿具有简单的计数和计算能力, 于是教师提供了数字直尺。“黄豆苗长到25厘米了”, 大班幼儿准确地用数字记录和表述了植物的生长情况。

三、对不同年龄幼儿的记录, 教师介入的程度不同

不同年龄幼儿有关观察记录的经验与能力不同, 决定了教师指导的程度要有差异。小班幼儿细致和持续观察事物的能力不足, 自主性不强, 他们离不开教师的直接引导。教师可采用直接参与式的引导方式, 带动、启发、鼓励小班幼儿参与观察并记录观察结果。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记录经验和技能, 有独立探索、自主学习的需求。教师可适当放手, 鼓励中班幼儿独立探究和记录, 仅当他们出现问题和遇到难题时予以指导。大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 在记录方法上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提供大班幼儿表现的机会, 可阶段性地参与他们的经验分享活动, 帮助他们整理、提升经验, 以引领他们进一步观察与记录。

参考文献

[1]张燕.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方法[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0.

[2]冯晓霞.幼儿园课程[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1.

[3]琼斯.生成课程[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4.

篇9:农业指导员稻麦指导记录

一、对不同年龄幼儿确定不同的记录内容

小班幼儿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事物与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而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科学内容和表达科学经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差异。

例如同样是“自然角中的种植”,教师要求小班幼儿记录的内容是“种子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生长变化”及“植物在每个生长阶段典型的外形特征”,这些内容要求明确,易于小班幼儿操作。幼儿发现“今天,黄豆的种子发芽了,它的芽是绿颜色的”“黄豆长出叶子来了,叶子像桃心”等。到了中班,我们根据“在对比观察中感受植物各部分的不同,初步了解植物生长中的多样性”的目标,指导幼儿对不同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等进行对比记录。为了引导中班幼儿发现植物生长中的不同状况,我们选取差异明显的植物来种植,并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如玉米和草莓,孩子们通过对比观察,找到了十几点差异。光叶子的不同就有不少:玉米葉子浅绿,草莓叶子深绿;玉米叶子是长形的,草莓叶子是桃心形的;玉米叶子边缘是光滑的,草莓叶子边缘是齿轮状的;玉米叶子摸起来光滑,草莓叶子粗糙。孩子们对这些特征一一加以记录,从中不仅发现了玉米和草莓叶子在颜色、形状、光滑度等方面的不同,也感受了植物的多样性。大班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强,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因此,大班“自然角中的种植”活动的目标是“能关注到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如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土壤、温度、阳光等”,记录也相应地侧重于这方面内容,如“种在土里和泡在水里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种在室内和室外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等等。为了让幼儿了解冬天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教师指导孩子们进行了“种在户外和放在暖气片上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的观察记录,幼儿发现室外的温度在零下,植物根本不发芽,而室内的温度在15℃左右,植物就能发芽、长叶、开花。通过对比观察和记录,幼儿获得了“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温度”这一科学经验。

又如在“小蝌蚪变青蛙”的活动中,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思维水平与表现能力,教师指导小班幼儿记录的主要内容是“小蝌蚪长腿了”“尾巴没有了”“变成青蛙”。而中班幼儿记录的主要内容是蝌蚪变成青蛙的正确顺序和阶段,即“先长后腿,再长前腿,尾巴消失,变成青蛙”。大班幼儿主要记录“蝌蚪到青蛙的细微变化以及各变化阶段需要的天数”。

实践证明,适合幼儿年龄特点、认知水平和能力的记录内容,不仅能巩固幼儿的科学经验,还能发展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促进幼儿的自我学习。

二、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材料与方法

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特点,这决定了教师要为不同年龄班幼儿提供不同特点与结构的实验工具、材料及方法,以支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探究。

如在“植物长多高了”的活动中,教师为小班幼儿制作了形象直观的长颈鹿直尺,刻度用具体形象的水果图案表示。在制作直尺时,教师和孩子们讨论“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下面,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上面”。孩子们说“长在地上的水果如西瓜放在最下面”“长在藤上的水果如西红柿、黄瓜放在中间”“长在树上的水果如苹果放在最上面”。结果,孩子们在表达“植物长高了”时出现了这样的记录,“黄豆苗从西瓜长到西红柿又长到苹果了”,非常直观形象。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则提供了卡通直尺,每隔10厘米一个卡通图案,每个图案之间被分为10等份。中班幼儿在记录中说“植物的高度超过三个小动物,30多厘米了”,他们对植物生长情况的表达既直观形象又逐渐趋于准确。大班幼儿具有简单的计数和计算能力,于是教师提供了数字直尺。“黄豆苗长到25厘米了”“黄豆苗长到32厘米了”,他们准确地用数字记录和表达植物的生长情况。同时,我们还根据不同年龄班幼儿的思维及各方面能力发展的差异,指导他们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记录。小班幼儿思维直观形象,记录能力较弱,我们指导他们更多地采用实物黏贴、照片图片黏贴以及简单的绘画等记录方法,这些方法直观形象,简便易行,适合小班幼儿操作。而中班幼儿的思维虽然仍以具体形象为主,但已能理解一些简单的符号,所以我们指导幼儿除了运用小班幼儿常用的记录方法外,还加入了√、×、 、 等一些幼儿易于理解的符号,来记录具体的实验过程。大班幼儿的思维表现出了一定的抽象性、概括性,因此我们指导他们更加客观、准确地记录,表现出抽象、概括的特点。常用的有数字统计、表格等方法。另外,教师还经常指导大班幼儿运用图表与文字说明相结合的方法,使他们的记录趋于准确。

如在“种子发芽了”活动中,为了激发幼儿观察的兴趣,我们选择了一些发芽期较短的植物。种子种下以后,孩子们都盼望种子快快发芽。于是我们让幼儿观察记录,“不同的种子发芽各需要多少天”,将数学知识的学习渗透其中。针对不同年龄班的特点,我们让幼儿采用不同的记录方法。小班幼儿用每天贴一粒种子图片的记录方法表示种子还没有发芽,而到发芽的那天就贴一个直观形象的芽,最后统计种子的粒数来得出种子发芽需要的天数。中班幼儿则每天贴一个小红心,小红心的个数就是种子发芽需要的天数。而大班幼儿则每天在日历上作一个记号,最后统计天数,记录种子发芽期的长短。

在以上实例中,我们指导小班幼儿用实物图片、中班幼儿用符号、大班幼儿用数字统计的方法记录种子发芽的天数,正是考虑到了幼儿的思维从具体形象逐渐到抽象概括的发展特点。

三、对不同年龄幼儿,教师介入的程度和组织形式不同

不同年龄班幼儿有关观察记录的经验与能力不同,决定了教师指导的程度要有差异。

小班幼儿细致和持续观察事物的能力不足,自主性不够,他们离开教师的直接引导,就难以进行长久的观察和自觉的记录。所以,对小班幼儿的科学观察和记录,教师要采用系统的、直接参与式的引导方式,带动、启发、鼓励幼儿参与观察并记录科学发现。中班幼儿有了一些记录的经验和技能,自主性也有一定的发展,有独立探索、自我学习的需求与愿望,教师可适当放手,根据幼儿探究和记录中出现的问题及时指导,鼓励幼儿独立探究和记录。教师还可以组织和引导幼儿就记录问题进行交流和讨论。如在观察蝌蚪时,教师提出“猜猜看小蝌蚪喜欢吃什么,并把它记录下来”,这一要求大大激发了幼儿主动观察、记录的兴趣。大班幼儿的自主学习能力较强,在记录方法上表现出较强的自主性和创造性。教师应给予充分的信任与表现的机会,让幼儿按小组或独立完成实验观察和记录,教师可阶段性参与幼儿的经验分享活动,帮助幼儿整理、提升经验,以引领幼儿进一步观察与记录。如大班“装米豆”活动,在“你想用什么方法将三种不同的米豆装进一个瓶子里”的问题探究中,有12名幼儿就“要摇晃瓶子才能装得更多”这一具体的做法创造了五种不同的、个性化的记录方法。教师就这一现象组织幼儿进行交流、讨论,幼儿十分自信地介绍自己的方法,并对同伴的记录方法提出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这一过程较好地促进了幼儿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提高了幼儿独创性、个性化的科学记录能力。

不同年龄班幼儿学习自主性程度的差异也直接影响科学记录的组织形式。比如我们在实践中发现,由于小班幼儿没有自觉记录的意识和管理记录工具、材料的能力,他们不但不会自觉记录,还会将个人记录本画得乱七八糟。教师不仅要时时叮嘱幼儿记录,还要手把手地教他们记录,更要防止幼儿将记录本弄丢、弄坏。而集体记录是幼儿在教师的带领下共同观察和记录一个具体的事物,因而更适合小班。在组织小班幼儿记录小蝌蚪变青蛙的记录过程中,我们采用个人、集体呈现的形式,即在墙面的低矮处设置一面大的展示墙,教师指导每个幼儿及时将自己的发现加以记录,并张贴在展示墙上。这样既反映了小蝌蚪变化的情况,又减轻了幼儿的记录负担。又如中班幼儿有了一定的学习自主性,但缺乏自觉性和持久性,需要有人提醒和带领,因此我们较多地采用小组记录方式,同时结合集体记录。如在记录小蝌蚪变青蛙时,我们将幼儿分成红、黄、蓝、绿队四个小组,每个小组由一个小组长负责记录本的管理、记录及经验汇报。这种方式不仅能及时有效地记录信息,还能分享记录的信息和记录经验,锻炼幼儿的合作能力。大班幼儿自主学习的意识和能力较强,能持续地关注事物的发展变化并自觉记录,而个人记录是幼儿自主自觉的记录形式,因此我们在组织大班幼儿记录时,以个人记录为主,结合集体记录。如在记录种子生长变化的过程中,我们给每个幼儿一本记录本,让他们阶段性地观察和记录种子的生长变化。在后期的经验测查活动中,当教师询问幼儿“小种子要多少天才会发芽”时,大班幼儿会马上从自然角里拿出自己的观察记录本,并根据记录内容详细地讲述种子的生长变化过程。孩子们不仅获得了较客观、准确的科学经验,也锻炼了自主观察记录的能力。

篇10:行政指导谈话记录

太和县工商行政管理局

行政指导谈话记录

时间:地点:约谈人:记录人:被约谈人:约谈事项:谈话记录:约谈人(签名或盖章)年月日 被约谈人(签名或盖章)年月日

篇11:毕业论文指导记录

查看详情

2018-04-30 教师添加

修改论文结构 正常 已确认

查看详情

2018-04-30 教师添加

检查数据,调试程序 正常 已确认

查看详情

2018-04-29 教师添加

指导算法编程,调试程序 正常 已确认

查看详情

2018-04-27 教师添加

指导算法编程 正常 已确认

查看详情

2018-04-23 教师添加

确认论文参考文献 正常 已确认

查看详情

2018-04-20 教师添加

指导论文英文文摘编写 正常 已确认

查看详情

2018-04-15 教师添加

检查数据真实性 正常 已确认

查看详情

2018-04-04 教师添加

指导论文参考文献编写 正常 已确认

查看详情

2017-12-06 教师添加 确定任务书,指导开题报告内容 完成开题报告 已确认

查看详情

2017-12-05 教师添加 指导已有算法代码运行 收集已有算法运行的结果 已确认

查看详情

2017-12-01 教师添加 指定参考文献与参考书籍 每人借书10本 已确认

篇12:指导青年教师活动记录

指导青年教师活动记录

第1篇:

指导时间:年11月5日

指导地点:办公室

指导形式:当面指导

指导教师:xxx

被指导教师:xxx

指导资料

课堂教学提问技能。课堂提问作为教师的基本教学技能和课堂教学常用手段之一,课堂提问设计成功与否,从某种程度上来说,直接关系着一节课的成败。科学适时适度的提问,能有效的激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兴趣,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反之,低效、无效的课堂提问,则会导致课堂提问有效性的降低,使课堂教学效果大打折扣。

低效、无效的课堂提问的具体表现:

1、问题表面化、简单化,缺少思考价值,么蜻蜓点水,处处开花但不着边际,问题数量多,表面轰轰烈烈,实则空空洞洞。

2、问题随意性,问题末经精心安排,随意发问,问题没价值,缺乏科学依据与科学设计,表面上启发学生思考,实则缺乏针对性,收效甚微。

3、问题形式单一化和教师点评简单化,课堂教学基本是教师问学生答,教师对学生回答评价不到位,学生学习缺乏创造性。

指导青年教师活动记录

第2篇:

指导培养青年教师记录

指导时间:.10.8

指导地点:办公室

指导形式:个别指导

指导教师:xxx

被指导教师:xxx

指导主。

在目前的学校中,部分学生缺乏学习的职责感和主动性,学习行为十分消极,严重影响素质的实施,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就是求内化为主动学习需求。

传统的教学观念只注意学生听,教师讲,对学生动机无从研究,所以产生学生厌学的不良后果,注意对学生学习动机的培养就是为了改变课堂教学中这种长期存在的弊端,从而完善学习心理结构,提高教学质量。

3、培养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是发展学生主体性的需措施。

指导成效:经过指导使被指导者认识到对学生动机的培养是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资料:英语口语教学的策略

(一)组织口语活动小组(GroupWork)

当前英语教学现状是费时多,效率低。异常是此刻班级人数多,整个教学过程未能尊重学生的个性,兼顾学生的个体差异,学生的课堂活动机会极少,这对口语教学十分不利。

小组活动的素材十分关键。机械的、无真实交际意义的口语问答或一般对话的简单记忆、背诵,绝对难以提高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用英语进行口头交际的本事。创设真实语境是让学生张口说的关键,也是最能调动进取性的办法。

(二)开展形式多样的课堂活动

师生的直接交流主让学生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玩。求学生向生活的基本功。说课说教什么,怎样教,为什么这样教。说课重在评价教师掌握教材、设计教学方案、应用教学理论以及展示教学基本功等方面。但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表此刻以下方面。

1、说课与上课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说课则不仅仅解决教什么,怎样教的问题,并且还注意的问题:

说课不是备课,不能按教案来说课。说课不是背课,也不是读课,资料:倡导学生的问题意识

爱恩斯坦以往说过: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注重最终小结,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本事。

指导青年教师活动记录

第8篇:

活动日期:.4.20

活动地点:高三年级教师、生物实验室

青年教师:xxx

指导教师:xxx

活动资料:

1、观摩杨陈教师的课必修2第5章《生物变异一轮复习》。

2、杨陈教师谈教学后体会。

3、听课教师谈听课后体会及提议。

青年教师收获:

1、教学中现代理论的科学指导。

2、运用好概念图教学提升教学质量。

3、教学目标达成更需资料:课堂教学的策略及技巧

1、让每一个学生敢于提出问题,任何一个同学的任何一个提问都是有价值的,都是教师思考的力量。课堂教学学生提出各种各样问题是学生的动力,是激发学生求知欲和好奇心。教师随时做好回答学生问题的准备。

2、课堂教师能够让学生接话插嘴

传统的教学只能让学生洗耳恭听,学生回答问题必须先举手,允许后才能够发言,不经允许视为接话和插嘴。这样学生的心里没有一点自由,教师应当解放思想,允许接话插嘴。

3、课堂课堂以自我为中心,只爱自我说,不让学生讲,资料:

1、一个有梦想的教师打开学生的心门,走进学生的心灵首尊重学生,保护学生和关爱学生。

2、教师投入梦想,信念、人格,情感和热情或者是全部生命,教师创造出耀眼的光彩。

3、教师赶干成什么惊天动地的事业,他会用智慧思维,用创造开拓未来。

指导效果:经过对被指导教师做一个有梦想的教师的指导培养,使被指导教师懂得了不是牺牲而是享受。不是重复而是创造,而是生活的本身,做一个有梦想的教师,就。

2、合理利用多媒体教学能够降低知识难度,提高学生的生物素养。

指导教师指导、反馈意见:

1、采用引导探究式的教学方法经过创设自主合作的学习情境,平等融洽的人际环境,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进取性。

篇13:永丰县农业科技指导员工作心得

但是, 作为一名农业科技指导员, 如何提高自身素质, 做到有才有德有点、会讲会做会写, 高效指导示范户, 以辐射和带动周边农民, 加速农业实用技术应用率和科技成果转化率, 提振农村经济、提高农业效益、增加农民收入, 是科技指导员们共同探讨的话题。 在此, 笔者根据工作实践和经验, 探讨如何做到“三有三会”, 当好农业科技指导员的一些体会和感悟, 与大家共勉。

1 虚心学习, 不断提高自身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做到有才

技术指导员作为农技推广载体, 是改变农民生产行为的促进者, 是农业技术的传播者。 它需要技术指导员具有一定的政治素质和业务能力, 能快捷地把各种惠农政策和农业技术向农民进行高效传播, 而提高自身素质的最好方法是学习。 一是学政策。 及时学习和掌握国家出台的强农惠农政策, 并在工作中向农民宣传贯彻, 农民掌握了政策, 才能更好的开展生产, 发家致富。 二是学农业法律法规, 如《农业法》和《农业技术推广法》等法律法规, 技术指导员应学习和利用国家的政策和法律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 以保障农业技术推广者的合法权利和农民利益。三是学专业,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 新知识、新技能不断涌现, 要想跟上时代的步伐, 就必须不断更新自己的知识, 并把学到的新知识、新技术在实践中运用、消化、改进, 以更好地指导和服务示范户, 为农民提供优质服务, 满足农民的要求。

而利用现代互联网, 如农业科技网络书屋等, 可以有效地弥补传统农村信息落后、知识更新不及时、知识资源匮乏等短板。

2 热情服务, 带责任心指导示范户和帮助农民, 做到有德

热情是一种工作态度, 笔者认为:一个合格的农技推广工作者, 他是带着热情、带着激情、带着技术, 深入到农村, 积极地向农民宣传党和国家支农、惠农政策, 详细向农民传播技术知识和农业实用技术, 并及时帮助他们解决生产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只要心中充满热情, 就会不断地思索新问题、提出新思路、寻求新方法而扎实工作。 因为任何的抱怨都无利于工作的开展, 更无利于所抱怨事情的解决。 责任心是技术指导员的必备素质。

在推广新技术、新产品、新品种、新成果中, 要因地制宜, 经过试验、示范后才推广;遵从农民的意愿;有利于农业发展和农民增收; 讲求农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符合法律法规等, 这都是《农业技术推广法》的原则要求。 同时, 农业科技指导员要维护好农民群众的切身利益和农资经营者的合法利益, 维护社会稳定, 当二者利益发生矛盾时, 要运用法律法规进行合理协调。 因为农资经销商也是当前农技推广的一支生力军, 他们通过出售农资将先进的农业技术和产品推广到农户, 辅导农民致富。 当然他们在农资经营中, 有时难免因为种子、肥料、农药等农资质量或技术失误, 造成农业生产损失而与农民发生纠纷。 在解决这些问题时, 不管是受谁的委派, 都必须坚持公正、公平、公开的原则, 提供科学的补救措施、准确的鉴定结果和合理的协调意见, 以维护生产者、经营者、使用者的合法利益。 只要抱着激情地同时紧带责任心, 把农民当成自已的亲人, 把农业的丰收和农民的致富当成自已成就事业的目标, 做到有德, 才能更好地搞好农业技术推广, 做一个称职的技术指导员。

3 善抓示范, 以点带面引领广大农民, 做到有点

在分户经营的新形势下, 目前农村以年龄偏大、文化水平较低的劳动者为多, 他们较难从现代的信息结构中自觉获得新知识和新技术, 大多需要现成的高产高效模式中学习和技术人员的指导, 而不足的基层技术指导员不可能涉及到每家每户。 因此, 善抓有技能、会管理的示范户, 建立高产高效示范片, 科学应用新模式、新技术, 以点带面引领广大农民, 是提高农业技术推广效率的最好方法。 因此, 永丰县在粮食生产中, 技术指导员采取县抓“万亩粮食高产示范片”、乡抓“百亩粮食高产示范点”、村抓“农业科技示范户”方式。 技术指导员联点联片, 用示范点的杠杆撬动水稻各种现代技术的推广应用, 以农业科技示范户引领当地农民应用新技术和新品种, 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有人说, 所谓的示范点是为了争取项目资金而做给领导看的形象工程, 是农业部门花钱给自已买来的苦力活。 笔者认为这是少数人的一种偏见和误解。 应该说, 农业高产高效示范点是农业技术推广人员应用当前最新科技与技术的试验田, 是检阅农业技术推广人员技术素质、工作作风、服务质量的演练场, 也是科技人员和农民群众学习科技知识, 提高农业经济和效益的绝好时机。 比如, 永丰县开展万亩粮食高产创建6年来, 各个示范区农民水稻平均亩产量比全县平均多148kg, 亩效益增加了297元, 各种新技术、新品种应用率达97%, 在全县粮食生产中起到了很好示范和带动作用。

4 多动嘴, 积极宣传农村政策与农业新技术, 做到会讲

能讲是农业技术指导员的基本素质。 掌握了“三农”政策和过硬的技术本领, 技术指导员还应积极地把自己的知识和信息传授给广大农民。一是要经常下乡深入基层, 与示范户交朋友, 把扶持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家庭农场、种粮补贴和粮价保护、农机购置补贴、 农业保险和保护农民土地政策等进行宣传, 让他们分享国家优惠政策。 二是解答农业科技疑难, 开展技术咨询时会讲, 做到有问必答, 解决农民生产中遇到的技术问题。 三是在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时, 能生动形象地讲解技术要领, 使农民学得进、记得牢, 并用一些现有的实例, 具体地现场进行讲解, 使农户对新技术理解更深更透, 让百姓能一看就懂一用就灵。 四是善于利用广播、电视、短信和乡村宣传栏、公示栏、板报等公共“咽喉”, 提高宣传效率和覆盖率。

5 多动手, 做好新技术的试验和表演示范, 做到会做

会做是技术指导员的关键素质。 要能在自已的专业上会做各种试验、示范和表演技能。 技术指导员面对的是示范户和农民, 是各种农业新技术推广的行动者和落实者。 农业试验一定要先做好设计与安排, 再根据作物生长情况做相应的技术实施和调整;要亲自观察与记载, 掌握试验的真实数据, 并科学地分析试验结果;对作物高产、新品种展示等示范, 要先做出样板, 让群众眼见为实和学习效仿;对于农机操作等各种技能, 要自已先会操作并演示给示范户和农民看。 这样, 他们才会信服, 才会跟着干。 因此, 技术指导员一定要有吃苦耐劳的精神;要放下架子、俯下身子, 多动脑和手, 来指导他们科学种养。

6 多动笔, 记录和总结推广工作中的体会与经验, 做到会写

会写是农业技术指导员高素质的表现。 技术指导员要会写专业科普技术论文、 农业方面的新闻报道和信息等。 农业技术指导员写材料不是作家写小说, 可以发挥想象和多加修辞, 而要实事求是, 客观地反映技术的实用性、 先进性、 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要用专业的术语解释技术要点, 反映技术的科学性;要用真实的技术信息传递客观的事实, 以防止不成熟的技术使示范户和其他农民学用后造成生产失败和损失。 技术指导员要虚心、多学、多写, 并多观察、常记录、勤分析, 才能写出好的专业文章。 会写, 不但能提升技术指导员自身的专业水平, 客观地反映自己工作业绩, 还能把知识变为成果。

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 努力在平凡的岗位上创造一流的业绩, 这是每一个技术指导员的基本要求。 农业科技人员只有做好本职工作, 尽心帮助示范户, 传递正能量, 才会得到农民的欢迎和社会的肯定。

摘要:依托于现代农业互联网技术以及农技员的能力提升等的“农业专家-农业科技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户”一对一模式建设, 是近年江西省永丰县响应江西省农业厅农业技术推广工作的新举措, 是农技人员更好地贴近农民、服务农业的好方法, 通过这种模式建设与推广, 该县农技推广效率大幅度提高, 推广成果显著。2014年全县种养良种覆盖率达98%以上, 种养业科技普及率达91%, 科技成果转化率达65%以上。

篇14:农业指导员稻麦指导记录

科学教育活动中幼儿的记录是幼儿表达科学知识经验的过程。由于不同年龄幼儿的认知、思维和表达表现的能力与水平不同,教师在指导不同年龄班幼儿作记录时需要运用不同的方法与策略。

一、对不同年龄幼儿确定不同的记录内容

对于小班的幼儿来说,他们在观察事物时仅能关注事物的表面现象;而中班幼儿则能逐渐认识和了解到事物之间的简单关系;大班幼儿已能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去探究发现事物变化的较本质的原因。基于此,教师在引导幼儿认识科学内容和表达科学经验的过程中,必须注意幼儿的年龄差异。

例如同样是“自然角中的种值观察”,教师要求小班幼儿记录的内容是“种子生长过程中主要的生长变化”以及“植物在每个生长阶段典型的外形特征”,这些内容要求相对较为明确,易于小班幼儿的相关操作。幼儿观察记录到“今天黄豆的种子发芽了,它的芽是绿颜色的”“黄豆长出叶子来了,叶子像桃心”等。

到了中班,我们根据“在对比观察中感受植物各部分的不同,初步了解植物生长中的多样性”的目标,指导幼儿对不同植物的叶子、茎、花、果实等进行对比记录。为了引导中班幼儿发现植物生长中的不同状况,我们选取差异明显的植物来种植,并引导幼儿观察和记录。如葱和韭菜,孩子们通过对比观察,找到了十几点差异。光叶子间的不同就有不少:葱叶子浅绿,韭菜叶子深绿;葱叶子是长圆柱形的,韭菜叶子是长条形的;葱叶子摸起来光滑,韭菜叶子有条纹等等。孩子们对这些特征一一加以记录,从中不仅发现了葱和韭菜叶子在颜色、形状、光滑度等方面的不同,也感受了植物的多样性。

而大班幼儿思维的广度和深度有所增强,能认识到事物之间简单的逻辑关系,因此,大班“自然角中的种植”活动的目标是“能关注到植物生长的外部条件,如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水、土壤、温度、阳光等”,记录也相应地侧重于这方面内容,如“种在土里和泡在水里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种在室内和室外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等等。为了让幼儿了解种在土里、沙里和泡在水里的植物有什么不同,教师指导孩子们进行了“种在土里和泡在水里的植物有什么不同”的观察记录,幼儿发现种在土里的姜一个星期后发芽了,种在沙里的姜10天后发芽,而种在水里的姜一直没有变化,最后腐烂了。通过对比观察和记录,幼儿获得了“植物生长需要适宜的环境”这一科学经验。

二、为不同年龄幼儿提供不同的记录工具、材料与方法

幼儿思维的发展具有从具体形象到抽象概括的特点,这决定了教师要为不同年龄班的幼儿提供不同特点与结构的实验工具、材料及方法,以支持各年龄段幼儿的学习与探究。

如在“植物长多高了”的活动中,教师为小班幼儿制作了形象直观的长颈鹿直尺,刻度用具体形象的水果图案表示。在制作直尺时,教师和孩子们讨论“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下面,什么水果放在长颈鹿直尺的上面”。孩子们说“长在地上的蔬菜如南瓜放在最下面”“长在藤上的蔬菜如黄瓜、葫芦放在中间”“长在树上的水果如梨放在最上面”。结果,孩子们在表达“植物长高了”时出现了这样的记录,“黄豆苗从南瓜长到黄瓜又长到梨了”,非常直观形象。对于中班幼儿,教师则提供了卡通直尺,每隔10厘米一个卡通图案,每个图案之间被分为10等份。中班幼儿在记录中说“植物的高度超过三个小动物,30 多厘米了”,他们对植物生长情况的表达既直观形象又逐渐趋于准确。而大班幼儿具有简单的计数和计算能力,于是教师提供了数字直尺。“蒜苗长到8厘米了” “红豆苗长到15厘米了”,他们准确地用数字记录和表达植物的生长情况。

三、老师应做好相应记录

首先,教师应当记录、梳理幼儿的问题。老师需要及时梳理出幼儿探究中所存在的关键问题,如在观察种植萝卜中,老师以表格的形式把幼儿在观察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记录并呈现出来,便于老师及时了解幼儿、准确评估幼儿的发展现状与问题,经过筛选和判断,为幼儿提供切实有效的支持和帮助,帮助幼儿寻找答案,使幼儿在原有经验水平上有所提升、有所发展。

其次,教师还应记录好幼儿的记录过程。教师主要记录幼儿在观察记录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形成的观点和所有的发现,并通过提问、建议等方式引导幼儿建构经验。如在观察种植萝卜的过程中,老师通过每周梳理幼儿的记录内容,选择经典的、有价值的内容记录下来,保存好照片(观察情境照片+幼儿记录图照片),并用文字记录幼儿的发现,呈现在观察记录册上,将幼儿和植物之间发生的趣事用故事的形式记录下来,便于教师调控活动的方向。例如孩子们发现养在水里的白萝卜终于长出来一点点的小萝卜,东东说:“跟我的小指头一样小。”欣欣说:“它的须须比萝卜还长。”朵朵说:“它有点弯,像个小辣椒。”……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热烈地讨论着。同时,大家也比较发现,水养的萝卜没有泥土里的长得好,孩子们亲身验证了萝卜更适合在泥土里生长。

上一篇:快消总管总结快速消费品行业的特征下一篇:2023年北航远程教育《钢筋混凝土与砌体结构》在线作业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