娄底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2024-07-06

娄底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通用8篇)

篇1:娄底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娄底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娄底市山洪地质灾害类型多,具有突发性、区域不均衡性、链带性与群发性等特点,其形成主要与人类活动、娄底特殊的地理环境及降水密切相关.地质灾害的防御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我们务必践行科学发展观,进行系统的科学规划和综合治理.

作 者:刘久国 陈耆验 LIU Jiu-guo CHEN Qi-yan 作者单位:娄底市气象局,湖南,娄底,417001刊 名:湖南人文科技学院学报英文刊名:JOURNAL OF HUNAN INSTITUTE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年,卷(期):“”(4)分类号:P694关键词:地质灾害 发生规律 防御对策

篇2:娄底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莱州市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对莱州市近40年来的气象资料和收集到的`气象灾害情况进行了分析,阐述了莱州市气象灾害的发生特点和规律,提出了防御气象灾害的措施和建议.

作 者:王军海 WANG Jun-hai  作者单位:莱州市气象局,山东,莱州,261400 刊 名:山东农业科学  ISTIC英文刊名: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年,卷(期):2008 “”(8) 分类号:P429 关键词:气象灾害   规律   防御对策  

篇3:娄底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1 2005—2014年平江县主要气象灾害分析

2005—2014年期间平江县的主要气象灾害为暴雨洪涝、大风冰雹、干旱。暴雨洪涝出现的频率极高, 过去10年就出现了12次, 其中2014年出现4次。大风冰雹共出现6次, 从2008年开始变得较为频繁。干旱出现4次, 从2007年开始很有规律地隔1年出现1次。暴雨洪涝出现的次数最多, 其次是大风冰雹, 可见这2种气象灾害是未来防御的重点, 尤其是大风冰雹作为极端性恶劣天气, 具有突发性强且破坏性大等特点。

2 平江县气象灾害致地质灾害现状分析

2.1 地质灾害的类型

平江县地质灾害的类型主要有河流淤积与堤岩变形坍塌、滑坡崩塌与失稳斜坡、水利设施地质灾害、矿山地质灾害、交通干线地质灾害等。

2.2 地质灾害的特征

滑坡、崩塌、失稳斜坡主要分布在岗地—低山丘陵地区, 海拔主要在100~500 m。其主要由碎石土质组成。地质灾害的发育情况与地层的构造、岩性等有紧密的关系, 主要的岩性为板岩, 其次是强烈风化花岗岩。如加义焕新村于2008年发生的地质灾害为风化的花岗岩体。一般在雨季地质灾害发生的几率增大, 其发生与降水规律具有较好的一致性。

平江县在2009年发生了多次山体滑坡等地质灾害, 对居民的财产造成了一定的损失, 其间全县发生大范围的暴雨, 其中27个站点的降水量超过50 mm, 9个站点的降水量超过80 mm。

2.3 地质灾害形成的条件及影响因素

一是滑坡受到地貌、斜坡角度、地形等的影响。平江县境内中低山区不仅山高, 而且陡峭, 斜坡的稳定性差, 易发生地质灾害 (滑坡等) 。据统计, 在坡度为30~75°的斜坡上, 容易发生崩塌等灾害, 在汨罗江流域的两岸地区, 一旦发生洪水, 崩岸的可能性极高。二是一般粉砂质板岩、砂质板岩等岩性的岩石宜风化, 地质灾害容易发生。平江县三墩乡、梅仙镇等地为花岗岩, 滑坡等地质灾害极易发生。三是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生的主要外部条件为降水。当降水量过大, 将土壤渗透时, 可显著地增加土壤的比重, 进而降低土壤的结合力, 在此种情况下, 发生滑坡的几率就大大增加。因此, 在每年的雨季, 平江县的地质灾害频繁发生。

3 平江县地质灾害的防御对策

3.1 建立灾害预警发布体系

建议地方政府、县应急管理办公室成立突发性公共事件预警中心, 建立“县级国家突发性公共事件预警平台”, 形成国家、省、市、县四级应急协作机制, 并配备3~5名地方编制人员, 确保预警发布、防灾救灾工作的正常开展。推进各部门基层防灾减灾信息发布手段的整合共享, 因地制宜, 综合运用大喇叭和电子显示屏、气象信息服务站, 广播电视、手机、网络、气象信息公告栏以及锣、鼓等多种方式, 建立全县常驻人口和流动人口全覆盖的气象灾害预警信息发布网络, 消除预警信息发布盲区, 确保预警信息发布渠道畅通, 实现灾害预警信息覆盖率100%[1,2]。

3.2 加大灾害监测体系的建设

建议政府加强气象灾害防御监测、预报预警系统建设资金的投入力度, 形成一套有效的气象灾害防灾减灾体系, 加强重点建设项目的气象灾害评估、气候可行性论证, 尽最大程度地降低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造成的损失[3,4,5]。

3.2.1 加强地面监测网络的建设。

平江县气象局在主要乡镇、重要水库堤坝、山洪地质灾害易发点和防汛关键地段建立42个区域气象站 (包括1个国家级自动气象站的地面观测网) , 组成了一张空间密度达到8 km×8 km的地面监测网, 区域站每10 min上传1次数据, 与常规方式相比, 时间、空间优势明显提高。

3.2.2 加强空间监测网络的建设。

目前, 岳阳多普勒雷达与长沙、常德的多普勒雷达相互补充、相辅相成, 共同构成岳阳地区天气监测预警的铁三角。地面观测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与多普勒雷达资料相结合, 可准确推断灾害向天气的落区、移向和强度, 能为防灾减灾提供气象预警和决策服务[6,7,8]。但由于平江福寿山、幕阜山对雷达回波的阻挡, 造成雷达监测存在盲区, 建议在县域内挑选合适的山地, 建设小型多普勒雷达站, 做补充监测, 实现气象预报预警精细化到乡镇, 提高短临预准确率。

3.2.3 加强重点地区的实景监测。

在旅游景点、沿公路建设多要素自动气象站、实景监测仪、能见度仪, 通过实时数据的采集, 分析, 开展客观、定量化数值天气预报业务, 对平江县境内及周边大气环境状态进行高时空、高密度的实时监测, 有效提高旅游景区气象预报预警的准确性和精细化程度, 为旅游景区提供及时、高效的气象保障服务, 同时为平江县的经济社会及民众生活提供更多的气象保障服务。

3.3 加强灾害信息报送工作

针对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 县防汛指挥部、县民政局和其他县直有关部门及各乡镇应加强沟通协调, 同时建议县政府确定一家灾害信息报送总牵头单位, 确保信息资源共享和上报数据统一。要求乡镇在上报灾情时做到及时、准确, 并同时向县委县政府总值班室、县防汛指挥部、县民政局、县气象局上报灾情。

3.4 政府加大危房改造工作力度

不分农户对象类别, 将农村土木结构房屋改造全部列入危房改造补助范围, 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 将农村危房改造完毕, 全面提高农村群众住房的抗灾能力。同时, 要求各乡镇对已参加危房改造的原有危旧房, 按照规定进行拆除。

3.5 政府加大农业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

进一步加快农业保险制度的建立和完善, 鼓励支持农民参加农作物保险, 提高农民防灾减灾的意识和抗御灾害的能力, 尽可能地减少灾害损失。

参考文献

[1]张秀民.浅论农业气象灾害的防御对策[J].现代农村科技, 2012 (24) :23.

[2]田苹, 叶泓麟.浅析气象灾害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及对策[J].农业与技术, 2015 (18) :198.

[3]戴清明, 吕爱钦, 何维君, 等.洞庭湖区油菜主要气象灾害发生规律与减灾避灾对策[J].作物研究, 2006 (1) :60-63.

[4]辛吉武, 许向春.我国的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灾害学, 2007 (3) :85-89.

[5]郭进修, 李泽椿.我国气象灾害的分类与防灾减灾对策[J].灾害学, 2005 (4) :106-110.

[6]彭春瑞, 刘小林, 李名迪, 等.江西水稻主要气象灾害及防御对策[J].江西农业学报, 2005 (4) :127-130.

[7]刘玲, 沙奕卓, 白月明.中国主要农业气象灾害区域分布与减灾对策[J].自然灾害学报, 2003 (2) :92-97.

篇4:娄底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关键词:娄底;开采沉降;滑坡;瓦斯爆炸;矿井突水

娄底市煤炭资源分布广泛,享有“江南煤海”之美誉,约占湖南省煤炭总储量的三分之一,2011年全市煤矿开采企业全年产原煤1375.3 万吨,首次突破原煤销售产值百亿元大关,采煤业的持续发展,为娄底市经济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目前娄底市保留矿井248对,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社会需求对煤炭资源依赖程度越来越高,由于娄底市多年来的粗放性、高强度开采、生态保护却未同步进行,导致生态破坏严重,打破了地质环境的原有平衡, 使地质环境所受影响和压力日渐明显, 环境保护和灾害的防治等有关问题愈加突出,引发了一系列社会问题和其它环境问题[1]。煤矿地质环境灾害的多发性是制约娄底市经济建设的主要因素之一, 如何能有效地反映娄底市煤矿地质灾害特征、灾害的诱发因素及如何防治娄底市煤矿地质灾害, 是目前地质工作者较为突出的一个研究课题。

1 娄底市煤矿地质灾害类型

娄底煤矿地质条件复杂, 因此煤矿遭受的自然灾害种类也很多, 主要有开采沉陷地质灾害、滑坡、瓦斯爆炸、瓦斯突出、矿井突水、采矿废弃物污染和水土流失等, 严重的危及到矿山正常生产和人民生活。

1.1 开采沉陷地质灾害

开采沉陷是指地下有用矿物采出后,开采区域周围岩体的原始应力状态受到破坏,应力重新分布,以达到新的平衡,在此过程中,岩层和地表产生连续的移动、变形和非连续的开裂、冒落等破坏现象。

在娄底丘陵山区,开采沉陷导致地表塌陷和裂缝,将诱发山体滑坡。而在村庄下方采煤,由于地面不均匀沉降,致使民房出现不同程度的裂缝、倾斜,甚至倒塌,从而危及村庄居民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同时,开采沉陷会破坏地下水源,这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為了防止矿坑涌水而进行的顶、底板疏水,使顶、底板承压水减少,地下水位下降;二是开采后采空区塌落,使上覆地层产生位移,产生导水裂隙,破坏各隔水层。据有关资料统计,娄底市因地下开采诱发的地面变形极为严重,截至2011 年底,全市共产生塌洞(坑)约15000 处(个),全市采煤塌陷地面积累计达到5200余亩,地裂缝22 条,地面沉降现象极为普遍。煤矿地面变形以冷水江、涟源及娄星地段最为集中,双峰、新化局部发育。据统计,冷水江市共有采空区17500 公顷,占全市总面积的三分之一,其中采空区地面塌陷有4000 多处,受损面积2900 公顷,造成1500 多栋房屋开裂,受灾人口达7000 余人[2-3]。

1.2 滑坡

煤矿的开采、矸石的堆放破坏了斜坡的原始平衡,是产生大量的滑坡、崩塌灾害的重要诱导因素。据不完全统计,娄底市每年此类灾害造成的经济损失以数百万元计。如冷水江市城西南约1.5km 处的浪石滩滑坡,1987年以来,浪石滩之上的侯家岭山体向南东(资水河床) 缓慢运动。同时,伴生地陷裂形变滑坡后缘形成一条长约2000m,宽5~100m,可见深度5~12m的大规模地陷裂带;严重危及冷水江市的安全,并对数家大中型厂矿和湘黔铁路构成威胁。

地面的塌陷不仅破坏了城镇和乡村建筑物、交通和水利工程设施等,而且改变了土地条件及其资源价值,使得大面积的土地丧失使用性。如新化县温塘崩岩山1942 年由于采煤活动淘空坡脚,使斜坡失稳,悬崖崩落造成12 人死亡和20 间民房全毁;煤矿排放的废渣常堆积在山坡或沟谷内,这些松散物质在暴雨诱发下,极易发生水土流失。煤矿开采引起的塌陷区改变了区域的地表水系格局,破坏地表覆盖和山体,加剧水土流失,大量破坏了地表植被和坡面山体,裸露和松动的土壤、岩屑极易遭受侵蚀,因此造成的土地破坏、农田被压、河流淤塞和交通受阻等问题突出。全市各类煤矿造成水土流失面积约10667 公顷,水土流失总量约64 万m3,其中农地流失占28%,林草荒地占72%。

1.3 瓦斯爆炸与瓦斯突出

煤矿瓦斯是在煤炭开采过程中,从煤层或围岩中涌出的各种有害气体的总称,其主要成分是沼气。瓦斯爆炸是一定浓度的沼气在引火源的作用下产生的激烈氧化反应,爆炸产生的高温、高压气体可以造成人员伤亡和井巷、设备的严重破坏,并会扬起煤尘,形成连续爆炸,随之产生大量的一氧化碳,引发人员的继续伤亡,是煤矿事故中破坏性很强的重大灾害事故,如娄底市1993年晏家煤矿发生一起瓦斯爆炸事故,死亡22人,巷道摧毁严重,现场惨不忍睹。

另外娄底市保留248对矿井中,突出矿井128对,占矿井总数51.6%,灾害非常严重,可以说瓦斯突出事故娄底市煤矿“第一杀手”,如2005年资江煤矿发生一起特大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40多人,突出煤量达1000多吨。随着娄底市煤矿开采深度的增加,采掘强度的加大,突出灾害程度越来越大。无论是从经济上看,还是从人民的人身安全来看,瓦斯灾害的防治都是刻不容缓的[4]。

1.4 矿井突水

煤矿突水事件在煤矿生产中也是常见的, 并且直接影响煤矿的生产、效益和安全,具有来势迅猛、瞬时涌水量大、损失巨大的特点,目前已经成为影响娄底市煤矿安全生产的重大关键问题之一。如2008年冷水江市金胜煤矿突发涌水,死亡6人,事故非常惨重;另外娄底市晏家铺矿区一些煤矿井下存在大量溶洞水,且矿井大都是带压开采,严重制约煤矿安全发展。

1.5 其他灾害

煤矿生产中的大量废弃物,如煤矸石、矿井废水的排放等也对周围的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还有抽放瓦斯、燃烟煤气和烟尘污染等对井筒破裂所造成的损失是不容忽视的。由于煤矿地质灾害诱发因素各不相同, 有些是开采过程中难以避免的, 如开采深度的增加, 使得地应力相应增大引起冒顶、片帮、底鼓; 有的是开采中忽视预防或开采不规范、管理不科学导致的, 如采空区不及时充填、废渣废水随意排放、水文地质及构造不了解、巷道偏离、盲目指挥、违章作业、乱挖乱采等, 非稳定因素积聚到一定限度引发各种灾害; 有的煤矿片面追求利润或为摆脱一时的经营危机, 摈弃常规, 如开采保安煤柱、求近避远, 结果会为后期发展埋下灾害隐患。

nlc202309010801

2 预防对策

2.1 高度认识煤矿安全生产的重要性

各级党委和政府要从思想上高度重视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从维护人民群众根本利益和改革发展稳定的大局出发,坚持以人为本,认真落实科学发展观,正确处理安全与生产、安全与效益、当前与长远关系, 牢固树立安全第一和关爱职工生命的理念,真正把安全工作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布局和政府工作的重要日程,进一步加强领导,落实责任,切实加强和改进煤矿安全生产工作。要坚持“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方针,逐步建立起安全生产的长效机制。

2.2 加强查明矿区地质状况预防

地质状况是产生各种地质灾害的地质背景,人类采掘活动使致灾速度加快,致灾程度更为严重。因此,应查明煤矿区内新构造运动性质、特点及活动程度,寻找出活動构造或不稳定的复活断裂,分析、认识各种地质灾害产生的原因及分布规律,合理规划煤矿区工程活动。认真开展矿区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价,按地质灾害类型谋划未来可能发生的事故,并做好灾害预测,制定防治方案,切实做好减灾防灾工作。

2.3 加强地质灾害监测预防

地质灾害监测的主要任务是监测地质灾害时空域演变信息、诱发因素等,最大程度地获取连续的空间变形数据,应用于地质灾害的稳定性评价、预测预报和防治工程效果评估。地质灾害监测是集地质灾害形成机理、监测仪器、时空技术和预测预报技术为一体的综合技术。随着科学技术发展,监测技术日趋成熟,设备精度、设备性能都具有很高的水平,而地质灾害的位移监测方法均可进行毫米级监测,高精度位移监测方法可以实现0.1mm精度。监测的方法也呈现出多样化、三维立体化。由于采用了多种有效方法结合对比检核,以及从空中、地面到灾害体深部的立体化监测网络,使得综合判别能力加强,对促进煤矿地质灾害防治能力有很大的促进作用[5]。

2.4 加强开采沉陷地质灾害预防

矿区开采沉陷地质灾害是相当严重的, 必须采取一些措施使开采沉陷地质灾害减小到最低程度,达到预防减灾的目的。矿区开采沉陷分布规律与许多地质采矿因素有关, 如煤层倾角、开采厚度、开采深度、采区尺寸、采煤方法、松散层厚度等。不同矿区的地质采矿条件往往差异较大, 开采沉陷分布规律亦有区别。因此, 各矿区应积极进行开采沉陷预测预报,在已开采区域科学布设地表移动观测站, 定期、重复地测定观测路线在不同时期内空间位置的变化,并对观测数据及时整理和分析,总结出所在矿区开采沉陷导致地表移动和变形的下沉、倾斜、曲率、水平移动和水平变形的规律, 从而有效地预计、预报开采区域的地面塌陷状况及设施的破坏程度。根据待采区域开采沉陷预计数据及其破坏程度,可综合采用减缓地表沉降技术来减轻地表下沉和破坏。减轻地表下沉的有效开采技术主要有大条带协调式全采法、冒落条带法、充填条带法、水砂充填法等, 同时地表有建筑物的可辅以地面建筑物维修加固。

随着矿区煤炭开采范围的不断扩大,塌陷、破坏的土地日益增多,矿区土地的大面积塌陷,不但给矿区带来严重的环境灾害,而且使农田荒芜,农民少地或无地,因此必须对采煤塌陷区域进行全面治理。治理时应根据现场的塌陷状况及当地的自然生产条件对塌陷区域进行全面规划,因地制宜,采用科学的治理措施。

2.5 加强瓦斯爆炸与瓦斯突出预防

为了防止瓦斯聚集引起的爆炸,首先要加强通风管理,增加有效风量,“以风定产”,降低瓦斯浓度,避免其达到某一浓度时引起的爆炸,各采区和各工作面都应该有独立的进回风系统;其次应该建立健全瓦斯检查制度,树立瓦斯超限就是事故;对于井下使用的机械设备、电气设备等还应符合《煤矿安全规程》的要求。

对于瓦斯突出的预防,矿井要严格执行“煤与瓦斯防治突出管理规定”,加强两个“四位一体”综合防突措施,优先开采保护层,强化“预测预报、抽采达标、管理有效”的瓦斯防治体系。

2.6 加强矿井水害预防

矿井水害主要指的是矿井涌水和老空透水,是煤矿重要的灾害之一,不容忽视。因此对其预防要做到详细调查、充分准备、细心观察、坚决处理。首先要对井田周围的老窑及采空区进行详细的调查,将获得的开采范围、积水量、警戒线等数据准确地标注在图纸上;其次要注意出水的征兆,当发现煤层发暗发潮、工作面温度降低、巷道出现雾气等出水征兆时,要及时采取措施转移工作人员;第三在对井筒的位置选择上要避开河床及受洪水影响的地段,为了防止河流及洪水灌入井下,要在工业广场设置挡水墙、构筑防洪沟等设施。

3 结束语

煤炭作为娄底市的主要能源,随着娄底市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和需要,资源需求越来越大,煤炭资源的开采向深一步发展,由此带来的地质灾害也将越来越严重。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到煤矿地质灾害的危害性,采取有效措施对其进行预防和防治,保证娄底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梅,曾勇. 矿区开采沉陷地质灾害与防治对策研究[J].江苏环境科技,2005,18(3):29-32.

[2] 国家环保总局.关于建设项目环境保护设施竣工验收监测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Z]. 2000.2.24.

[3] 殷国华.娄底市煤矿开采生态环境影响与恢复治理研究[J].北方环境,2011,23(5):149-154.

[4] 郑颖平,赵志根.浅析煤矿地质灾害的经济评价[J].西部探矿工程,2005(8):243- 244.

[5] 韩子夜,薛星桥. 地质灾害监测技术现状与发展趋势[J].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2005,16(3):138- 141.

篇5:娄底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1 资料来源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选用的资料来源于峄城区气象局近35年的气象观测资料,资料年代为1977—2011年。

1.2 干热风危害的气象指标制定

枣庄市小麦干热风时段为5月6日—6月5日[7]。对峄城区近35年气象资料进行普查、统计,找出该区小麦干热风发生规律并提出防御对策。

根据中国北方小麦干热风科研协作组的研究,提出了一套北方(包括冀、鲁、豫在内)小麦干热风的指标系统[8]。根据调查发现,在干热风的危害中,高温和低湿是主导因子,一定的风力是加强因子。由于山东省冬小麦干热风的危害主要是高温低湿型,为反映干热风的危害程度,笔者采用了轻重两级统计分析。具体指标见表1。

2 结果与分析

2.1 干热风类型特征

按表1标准对气象资料进行普查,普查结果如表2所示。由表2可以看出,近35年来,峄城区小麦干热风日为95.0 d,平均2.7 d/年,其中以轻干热风日数为主,占干热风日数的84%;干热风天气过程为27.0次,以轻度为主,占过程的93%;共出现10.0个干热风年型,重度年型只有2.0个。

2.2 干热风年际分布特征

从图1可看出,峄城区小麦干热风日数大于平均次数的年份为14年,占总年份的40%;干热风日数≥5 d的有9次,占总年份的26%。

峄城区干热风日数随着年代变化具有阶段性,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干热风日数偏多;20世纪90年代偏少;从2005年后又有增多的趋势。

3 干热风防御对策

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是热与干的综合作用,因此其防御措施一是在麦田降温增湿,二是增强小麦抗干热风能力。大量试验研究表明,干热风对小麦的伤害是在干热风持续数小时或1d以上才会产生,而不是以秒或分计算的“热冲击”伤害性质[9],这就给人们防御干热风提供了机会。

3.1 选育优良品种

选育抗干热风能力强的小麦品种[10],合理灌水,调节播期,使灌浆乳熟阶段错过当地干热风盛行阶段。

3.2 适时浇足灌浆水

灌浆水一般在小麦灌浆初期(麦收前2~3周)浇。如小麦生长前期天气干旱少雨,则应早浇灌浆水。

3.3 改善小麦灌浆农田小气候

增加农田空气和土壤中的水分,使小麦蒸腾强度减小,而使其根系吸水能力增大。改善小麦灌浆的农田小气候,使小麦灌浆速度明显增加,从而有效防御和减轻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增加小麦产量。

3.4 适当喷施防御物质

(1)在小麦生育后期干热风来临之前,喷施磷酸二氢钾;(2)喷施硼、锌肥;(3)喷施萘乙酸;(4)喷氯化钙溶液;(5)喷洒食醋、醋酸溶液。

4 小结

(1)峄城区小麦出现的干热风多以轻干热风为主。

(2)峄城区小麦干热风日数随着年代变化具有阶段性,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干热风日数偏多;20世纪90年代偏少;从2005年后又有增多的趋势。

(3)主要有防和抗2个途径来减轻或消除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而更主要的措施是防。

参考文献

[1]陈怀亮,邹树辉,付祥建,等.河南省小麦干热风发生规律分析[J].自然资源学报,2001,16(1):59-64.

[2]綦东菊,王晓静.干热风对小麦的危害及防御措施探讨[J].宁夏农林科技,2011,52(2):33,58.

[3]陈继珍,王咏青,张杰.河南省小麦干热风气候特征及其对小麦产量的影响[J].安徽农业科学,2012,40(12):7152-7154.

[4]赵娜,刘赟.我国小麦干热风危害及其防御措施研究[J].农业灾害研究,2011,1(2):68-73.

[5]王明涛,马焕香,翟贵明,等.山东省滨州市干热风气候特征及对小麦千粒重的影响分析[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23):12898-12900,12920.

[6]国家气象局.农业气象观测规范[M].北京:气象出版社,1993:47.

[7]曹钢锋,张善君,朱官忠,等.山东天气分析与预报[M].北京:气象出版社,1988:259.

[8]小麦干热风科研协作组.北方小麦干热风气候区划[J].气象,1981(5):11-15.

[9]于玲.中国北方小麦干热风[J].中国农业气象,1988,8(1):57-59.

篇6:浅析发生地质灾害原因及对策

关键词:地质灾害;现状;原因;对策

一、地质环境条件现状

1、地形。新源县位于新疆西部天山伊犁河谷,阿吾拉勒的山北部,南部山区和那拉提山伊什基里克,向西为巩乃斯河河谷平原区两山之间的开口东部,根据东部天山山区,长条状的地理形式,东西长约170公里,对71公里南北宽,总低洼趋势从东到西。新源县,从东部天山山区,山势险峻挺拔天山峰的东北部高度在5000米,它的海拔最高的高原为5250米山峰。喀什巩乃斯河谷流域的主峰海拔的东端也是4260米。从那里阿吾拉勒山向西延伸,从东到西构成了全县的分水岭北部边界的新来源。新源县由伊朗Yilianhabierga山结区西南部的主脉山那拉提延长南部,尤其是在4400米的主峰海拔的东部。领土艾肯达坂山山脊和伊什基里克那拉提山向西延伸运行新源县,主脉以北和那拉提山共同构成了南部山区新源县,总地势东高西低。

2新源县在欧亚大陆的心脏地带,远离海洋,构成了典型的大陆性气候。潮湿的空气流动,由于地形的影响,从北冰洋和大西洋可以直接进入伊犁河谷西部,后巩乃斯河谷,东,南,北三面环山挡住雨水相对充足的形成已经湿润大陆性温带气候。在这一年中,春秋受阳光照射,光热资源十分丰富。像春天很容易适应,温和多雨的夏季,秋季降温快,漫长的冬季温暖。新源县面积大,地形复杂的变化。因为天然的地理环境和高度差,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水平方向和气候的垂直方向。

3地质结构。 (1)伊利块。位于西天山优地槽褶皱带在中间,北至尼勒克深大断裂褶皱带,南到那拉提深大断裂带分别山背斜和哈尔克山背斜界复杂。那拉提深大断裂由一个主断层破裂和附近的一套次级断层平行组成。 (2)哈尔克山背斜。哈尔克他为主体,以乌山,南北分别哈尔克山深大断裂,深大断裂东部区,断褶带,南阿吾拉勒山,山背斜哈尔克那拉提深大断裂全县结构的北部是更复杂,更发达的岩石裂隙。

4新构造运动。新源县在激烈的地震活动区,因此新构造运动相当强劲,不仅规模大,而且非常活跃。它通常会继续之前的构造运动的基础上开展活动,打造展览面积地质构造和地形等高线布起着重要的作用。旧体制奠定了新的结构的基础上,继承了旧体制的新结构的主要特征。自进入第四纪,新源县山河谷上升平原地区继续下降,导致沉积厚的河谷平原区松散沉积物。据地球物理测量地面,不远处就是第四纪砾石层厚度的新来源,高达800米,附近的新源县400-600m,西至新源收集数据大于400-600m。升降运动差异导致夷平古山离开它踩山前河谷呈现不对称,作为在升降运动差异的结果,不仅造成陈旧性骨折的复活,但也产生了许多新的骨折,尤其是让新生代和西方集团是晚第三纪地层发生变形的弹性。新源县南部的摇滚乐队组成的红色向斜就是一个例子。

5地震和区域地壳的稳定性。地震是地质灾害之新构造运动的重要体现,对倒塌和山体滑坡等,都可能形成直接的影响。地质灾害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是间接的,渐进的,但它有一个突如其来的大地震。破坏力极大,地震不仅破坏了斜坡的稳定性,而且直接引发山体滑坡,塌方,泥石流和岩石破碎,裂缝,形成大量碎屑物质,增加地质灾害。新源县是北天山地震带,靠近南天山地震带的一部分。新源县是北天山地震带,靠近南天山地震带的一部分。这两地震带的地震活动是新疆的主要区域。区域地壳稳定性是指在外力的作用下,地壳表面的稳定性相互之间的影响。新源县位于天山 - 兴安地槽褶皱区西南褶皱系eugeosynclinal西天山褶皱带,地壳不稳定区域,新构造运动强烈的,显著差异升降运动,活动断层和发展,新的一个新源全县从南到-4.6?16毫米/年北构造变形速率。

二、地质灾害灾情与危害程度

新源县在2000年根据县区划和地质灾害的地质灾害危险性评估数据,结合实地调查,统计,截至2010年底新源县,地质灾害造成27347800元直接经济损失伤亡水平。根据滑坡泥石流的详细调查流动崩溃规格,地质灾害新源县的危害程度分级分为轻型,中型,重型和特种重型四个层次.

三、地质灾害防治区的管理措施

一,基本的注意事项。 (1)对新类型的项目应做好示范。大,中型矿山,水利设施,工厂规划建设相应的选址,应当按照有關规定,做好现场演示,评估。对于受影响的对象可能已在危险区域,应根据程度进行具体评估威胁要采取控制,监测和预测,以及其他措施,以避免,即治理和搬迁费用,避免了成本比较,使用最优化的方式来预防灾害。 (2)人工斜坡由于人类活动和经济工程的形成,渣则以预防性保护工程应进行。尽量减少道路建设,维修的种类和渠道形成高陡边坡开挖自由表面,由于这些地质灾害的部分及时防微杜渐人工切坡。

二,监测和防范体系。建立监测和预防体系。根据地质灾害的区域,分期的危险的大小和控制部的风险,预防重点,建立地质灾害监测网络,预警,在“监测组,组特异性结合”的原则,实施分类管理,县乡,村三级监督政府组织,发动群众自觉监测灾区,共同防御。

三,搬迁的措施。据“滑坡崩塌泥石流灾害详细调查规范”要求,将受到分散农户的地质灾害的威胁,迁此建村的生产生活条件和环境安全方面,彻底摆脱地质的威胁本身灾害,地质灾害点,以适应更多的新源县,面广,规模小,稳定性差,数量少的单点威胁和财产安全,经济发展水平高是不是最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巴岱,李涛,李辉,马长慧.新疆巴楚县工业园区地面塌陷工程地质条件分析与治理[J].西部探矿工程,2011,(07)。

[2]门妮,余学鹏,李平,于晓辉.重庆市城区地质灾害分级评价研究[J].防灾科技学院学报,2012,(04)。

篇7:娄底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关键词:洪涝灾害,特征,防御措施,河南安阳

安阳市位于河南省最北部, 东经113°37°~114°58′、北纬35°12′~36°22′之间, 地处晋、冀、豫3省交汇处, 西依太行山与山西接壤, 北隔漳河与河北省邯郸市相望, 东与濮阳市毗邻, 南与鹤壁、新乡连接。西部为山区, 东部为平原。历史资料表明, 安阳市经常发生旱、涝、洪、风、雹等气象灾害。由于降雨过程在时空上分布不均衡, 因此造成年内洪涝灾害时有发生。

1 安阳洪涝灾害发生的特征

安阳属于北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 雨量集中, 降水季节性明显, 极易形成洪涝灾害。1963年、1982年、1996年发生了3次大水, 造成了重大损失。此外, 1995、1998年局部地区也发生了极其严重的洪涝灾害。经过笔者多年的观察与总结, 安阳洪涝灾害发生主要有以下特点。

1.1 涝洪灾害发生时, 降水强度大, 降水量多且集中

安阳市地处北暖温带, 属大陆性季风气候, 四季分明, 水温适宜。年平均降水量556.8mm, 降雨多集中在6~8月, 这几个月也是安阳市洪涝灾害发生频繁的月份。比如1998年6月21日, 一场罕见的狂风暴雨裹夹着冰雹袭击了安阳市, 市区最大降雨量160mm。市区、龙安区、安阳县、汤阴县遭受严重损失, 全市耕地受灾面积4.77万公顷、受灾人口70.11万人、损坏房屋36 790间、倒塌17 030间、84条输电线路中断;造成14人死亡, 直接经济损失7.18亿元。

1.2 洪涝灾害突发性强、来势猛、危害大、灾情重

洪涝灾害有很强的突发性, 不像旱灾那样由轻到重, 它来势凶猛, 往往使人来不及预防和躲避, 因此灾情严重。洪涝灾害常导致山洪爆发, 河水陡涨, 破坏植被, 冲毁和淹没良田、建筑物和交通设施, 淹死人、畜。如1995年8月2日17时50分, 安阳县西部马家、善应一带突降暴雨, 致使善应镇交口沟山洪爆发, 沟内水深2m有余, 水流湍急, 行驶于沟内的大小车辆计28部被冲毁, 死亡22人, 造成直接经济损失600余万元。

1.3 发生频繁, 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布不均

洪涝灾害发生频繁, 全市年平均发生次数为0.3~3.1次, 其中林州市0.5~3.1次, 安阳县0.2次以下。最大值出现在恒河中下游两岸, 年平均发生次数分别为2.0~3.1次。全市年平均最大值3.1次, 出现在汤阴;最小值0.3次, 出现在内黄。

2 防御措施

针对安阳市洪涝灾害发生的特点, 并结合安阳市的实际情况, 笔者认为安阳市防洪措施要从硬件工程和软件工程2方面来抓。

2.1 硬件工程

安阳市的洪水主要为来自洹河、金线河、洪水河的洪水, 防洪工程措施应主要针对这3条河流。

2.1.1 加强堤防。

积极加强3条河流的堤防工作。防洪抢险无小事, 严格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防洪法》要求, 加固大堤。“千里之堤, 溃于蚁穴”, 克服麻痹大意思想, 尤其是在降水量集中的6~8月, 做好大堤的巡视工作, 以防为主。

2.1.2 治理河道。

加大河道治理力度。对于河道中拦水坝、码头、桥梁、公路、铁路等对河道有影响的工程, 应当兼顾上下游、左右岸的关系, 按照防洪规划指导线实施, 对于有碍泄洪的设施, 要坚决撤除, 不留后遗症, 对壅水、阻水严重的桥梁、引道、码头和其他跨河工程设施, 根据防洪标准, 有关水行政主管部门可以报请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按照国务院规定的权限责令建设单位限期改建或者拆除。加强河道的清淤工作, 以免在洪水来临时造成上压下顶之势, 不利于洪水的泄流。

2.1.3 水库工程。

确保水库安全度汛。对辖区内各类水库逐一细化, 落实防汛措施。小南海、彰武水库已按设计标准除险加固, 其他的小水库也要进行加固, 以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库的调蓄水能力, 预防洪涝灾害的发生。

2.1.4 分洪区建设。

分洪区安全设施建设, 应贯彻统筹规划、分期实施、按年安排、重点突出、因地制宜、平战结合的原则。当确实上游有大的洪水来临时, 根据上级防汛指挥部的安排, 可以安全正常分洪, 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重要设施的安全, 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经济损失。

2.2 软件工程

有了防洪硬件工程, 还必须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防洪预警机制, 也就是软件工程。

2.2.1 加强上下游的联防制度。

安阳市要做好洪涝灾害防御工作, 一定要做好上下游的联防, 对上游的降水量以及客水的流入, 下游的排洪能力, 要做到心中有数, 上下联防, 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 做出正确的决策。

2.2.2 加强洪涝灾害的监测能力。

气象部门一定要利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以及先进的仪器 (多普勒雷达) , 利用已经建成的自动雨量站等资料, 提高强降水的预测能力。及时发布各类预警信号。在暴雨、强降水来临之前, 能够提前做好防御准备工作, 减少经济损失。

2.2.3 建立起准确、及时、有效的预报、预警系统。

根据安阳市防汛的特点, 即洪水来得急, 预见期短, 利用现有的网络和设备, 如气象短信, 移动公司、联通公司的短信服务等, 在政府做出重要的决策之后, 能够以最快的速度通知到人民群众, 使人民的生命财产损失降低到最小。

2.2.4 建立健全安阳洪涝灾害防御预案。

只要抓好硬件工程和软件工程, 洪涝灾害的发生次数就能够减少, 即使在洪涝灾害发生时, 也能够最大限度地降低人民生命财产的损失。

参考文献

[1]李士峰, 崔广臣, 杨国顺.三江平原洪涝灾害及治理措施[J].水利水电科技进展, 2000, 20 (1) :65-67.

篇8:娄底市地质灾害发生规律及防御对策

1 冻害类型

冬小麦2个时期发生冻害对产量影响极大, 一是越冬冻害, 二是开花前后发生晚霜冻害。根据小麦冻害程度受极端最低气温、低温持续时间和是否冷暖骤变等因素影响, 冬季小麦冻害又可分为冬季严寒型、初冬温度骤降型和越冬交替冻融型3类。

1.1 越冬冻害

1.1.1 冬季严寒型

冬季严寒型冻害指的是冬季麦田3 cm深处地温降到-5~-25℃时发生的冻害。冬季持续低温并多次出现强寒潮, 风多雪少, 加剧土壤干旱, 小麦分蘖节处在冷暖骤变的上层中致使小麦严重死苗、死蘖, 甚至导致地上部严重枯萎, 成片死苗。

1.1.2 初冬温度骤降型

小麦越冬初期 (11月下旬—12月中旬) , 小麦的幼苗未经过抗寒性锻炼, 抗冻能力较差。若突遇日平均气温骤降10℃以上, 最低气温低于-10℃以下的天气时, 麦田受冻叶片迅速青枯。

1.1.3 越冬交替冻融型

小麦正常进入越冬期后, 虽有较强的抗寒能力, 但一旦出现回暖天气, 气温增高, 土壤解冻, 幼苗又开始缓慢生长, 使得抗寒性减弱。暖期过后, 若遇大幅度降温, 当气温降至-1 3~-1 5℃时, 就会发生较严重的冻害。多发生在12月下旬至翌年2月中旬。

1.2 春季冻害

1.2.1 早春冻害

早春冻害是早春小麦拔节时, 寒流侵袭温度骤降形成的冻害。小麦返青至拔节期间一般在2月下旬—3月中旬, 返青后麦苗生长加快, 抗寒力明显下降, 易造成死苗。

1.2.2 晚霜冻害

晚霜冻害一般发生在春末, 小麦抽穗期左右, 因晚霜低温造成。小麦拔节至抽穗期间在3月下旬—4月中旬, 该期间的小麦生长旺盛, 抗寒力很弱, 若遇气温突然下降极易形成霜冻。

2 危害症状

(1) 小麦叶片受冻, 田间表现为叶片枯死, 开始发生时表现水烫状, 2~3d后枯黄 (图1) , 部分青枯; (2) 小麦幼穗局部受冻, 小穗不发育、不结实; (3) 小麦在穗分化过程中受冻, 造成穗分化和生长发育全部或部分停止, 具体表现为株高降低, 且高矮不齐, 幼穗干枯死亡 (图2) , 有效穗数显著下降; (4) 小麦冻害较严重地块主茎和大蘖受冻干枯, 田间一片枯黄, 单位面积内穗数下降50%以上; (5) 处于拔节期的小麦基部节间受冻。

3 发生规律

小麦冻害的发生程度主要取决于降温强度、低温持续时间和低温来临的早晚。除降温这个主导因素外, 其他因素对冻害的影响也很大。

3.1 温度

降温强度越大, 持续时间越长, 冻害越重。初冬低温来临越早, 春季低温来临越晚, 冻害越重。

3.2 品种抗性

不同品种的小麦, 其抗冻耐寒力差异很大。据研究, 小麦品种冬性越强抗寒能力越强。在一般情况下, 对于初冬冻害、越冬期冻害及早春冻霜害, 小麦的抗冻力强弱顺序是冬性品种>半冬性品种>弱春性品种>春性品种。小麦半冬性品种比弱春性品种抗冻能力强, 主要是由于弱春性品种生长所需积温比半冬性品种要少, 度过春化阶段也要快, 致使弱春性小麦品种冬前生长过快, 发育提前[5,6]。近几年大面积推广的优质强筋小麦大多属于春性和弱春性, 其抗寒力比冬性小麦差, 增加了发生冻害的风险。在调查中发现, 当寒流经过, 受冻害最重的都是弱春性品种, 相比较半冬性品种受冻害要轻。相邻地块种植的豫麦18和矮抗58均出现大分蘖新叶枯黄, 倒二叶约有1/2冻死, 但植株基部未受到伤害;而豫麦18的冻害程度要比矮抗58严重, 豫麦18植株受到严重伤害, 叶片基本全部受冻枯死。

不同部位叶片遭受冻害的顺序和程度亦不同, 一般低龄叶>高龄叶>心叶;分蘖的受冻程度顺序一般为主茎>低位蘖>高位蘖。

3.3 土壤质地

沙质土壤的特点是土壤保水性、保肥性能差, 有机质含量低, 热容比小, 升温和降温速度快。小麦前期根部生长量少, 易形成弱苗、小苗, 同等积温条件下, 植株生长慢。

两合土壤和淤土壤的保水和保肥性能、有机质含量、热容比则相对较好, 这2类土壤比较适合小麦根系的生长, 小麦易长成壮苗, 抗冻能力强;另外, 由于这2类土壤的热容比大, 寒流来后, 土壤降温速度慢, 能减轻小麦植株的冻害程度。调查中发现, 沙质土壤田块的小麦冻害严重, 两合土和淤土地块的小麦冻害则相对较轻。

3.4 土壤墒情

同一类型的土壤, 一般水分含量低的受冻重, 水分含量高的受冻轻。调查中发现, 在该次冻害中, 地面下15cm处土壤水分含量小于7%的地块, 小麦受冻率达99%, 80%的植株冻害严重;地面10 cm处土壤水分含量小于7%的地块, 小麦受冻率在40%左右, 植株冻害程度稍轻;地面5 cm处土壤水分含量小于7%的地块, 小麦除部分叶片上部受到冻伤外, 植株基本未受到冻害。而在该次寒流来前浇越冬水的地块, 小麦生长健壮, 叶片和植株生长正常, 基本未受到伤害。

3.5 栽培管理

3.5.1 播期不适

播种过早或较晚均对小麦安全越冬不利。播种过早, 易形成冬前旺苗, 小麦冬前在几次冷空气后通过了春化阶段, 越冬前发育进入了二棱期, 在越冬过程中, 寒流经过, 将加重越冬冻害[7];播种较晚, 小麦冬前分蘖极少, 苗弱, 分蘖节中储藏的糖分少, 抗冻能力弱。适期播种的麦苗生长健壮, 抗寒能力较强。

3.5.2 播量偏大

按照高产栽培的要求, 小麦每667 m2播量应在8~9 kg[6,7,8]。为了省工、省时, 现在大部分采用秸秆还田方式整地, 即用秸秆还田机械处理秸秆, 用旋耕耙翻整土地, 致使土地整理质量不高, 有植物秸秆存在土壤中, 如果土壤墒情差, 秸秆腐化不充分, 将会直接影响播种质量。由于以上整地情况, 农民现将小麦每667 m2播量增加到10~12 kg, 据观察发现, 该做法较合理。但有些农民存在盲目增加播量的情况, 每667 m2播量甚至增加到15 kg以上。个别田块由于播种量过大, 冬前群体大, 已出现郁闭现象, 小麦抗冻能力降低, 这样的田块受冻害严重。降低播量可提高小麦抗逆能力, 提高穗粒重。

3.5.3 播种过深

播深10 cm左右, 小麦能够出苗, 但超过4 cm时, 出苗细弱, 分蘖推迟或不能分蘖。分蘖与小麦次生根出现一般同步, 无分蘖, 次生根就少或无, 幼苗瘦弱, 抗冻能力弱, 相对较容易发生冻害。

3.5.4 氮肥施用过量或不足

氮肥是小麦生长必不可缺少的肥料, 但如果在种植过程中过多依赖化肥或在小麦播种时施肥量过大且将氮肥一次性作基肥施用, 会造成小麦冬前旺长, 极易发生冻害[9,10,11];或使小麦地上部和地下部的生长比例不协调, 不能形成壮苗安全越冬。而冬前缺肥的田块, 小麦幼苗黄瘦, 叶片小, 生长缓慢, 分蘖少, 积累的糖分少, 不耐冻, 在气温骤降时易受冻害。

3.5.5 整地质量差

整地质量差, 跑墒快、土壤水分含量低, 小麦水分吸收不足, 影响分蘖和生长, 不易形成壮苗, 降低了麦苗抗冻性。土壤发生龟裂, 冷空气直接侵袭根系, 冻害发生就重。特别是越冬期间, 更易加重冻害。

3.5.6 缺乏后续管理

伴随着近年来农村劳动力冬闲出外打工的增多, 农村劳动力不足, 致使小麦在以后的生长过程中缺乏管理, 麦田受旱受涝、麦苗旺长等问题得不到及时处理, 给小麦冻害的发生埋下了隐患。

4 防御与补救措施

首先要预防冻害的发生, 但冻害一旦发生, 应及时采取相应的补救措施。

4.1 防御措施

4.1.1 选用抗寒品种及引种驯化

建议根据茬口, 尽可能安排播种半冬性品种, 选用抗寒性较好且丰产性强的优质小麦新品种, 如济麦22号、良星77和汶农14号等;引种驯化是将国内外强冬性品种引入严寒地区, 通过采用一系列的栽培技术措施使冬小麦种植区域扩大, 向更寒地区发展的技术措施。

4.1.2 提高播种质量, 培育冬前壮苗

小麦在播种前要施有机肥60.0~67.5t/hm2、尿素300~375 kg/hm2、磷肥600~900 kg/hm2, 以上3种肥料配合施用, 随耕1次垫底。遇旱浇好底墒水, 做到精细整地, 达到地平、土细、墒好[12]。小麦要适时、适量、适深播种。

商丘地处黄淮腹地, 半冬性小麦品种的最佳播期在10月5—15号, 弱春性小麦品种的最佳播期应在10月1 0—20号[2,3]。但由于全球气候变暖, 大气温度同比有所升高, 据研究, 现在半冬性和弱春性小麦的最佳播期都应向后推5 d为益, 即半冬性小麦品种应在1 0月10—20号播种, 弱春性小麦品种应在10月15—25号播种。小麦的播种量应根据品种、地力和播期决定, 小麦的播种量一般冬 (弱冬) 性品种为75~105kg/hm2;半冬性品种为90~150 kg/hm2;春 (弱春性) 品种为120~210 kg/hm2。

4.1.3 适时冬灌

适时冬灌是预防小麦冬季冻害的有效措施, 并且可为小麦春季生长蓄足水分, 达到冬水春用、春旱冬防的效果。拔节期肥水管理是防御后期冻害的关键措施, 可形成良好的土壤水分环境, 调节耕层中的土壤养分, 提高土壤热容量, 一般可提高地温1~3℃, 同时可弥合土缝, 促进长大蘖、育壮苗。冬灌要以气温在4℃时浇水为宜[13]。

4.1.4 加强冬前田间管理

(1) 小麦播种后进行灌溉的田块, 土壤出现板结时要抓紧中耕划锄, 疏松土壤, 破除板结, 促进麦苗出土和正常生长。 (2) 及时间苗、疏苗。 (3) 疏通“三沟”, 保证排水通畅。 (4) 追施腊肥, 对群体小的麦田要早施肥, 对生长正常的高产麦田, 追肥时期要适当后移, 促进麦苗均衡生长[12,14,15]。 (5) 对沙质土壤, 建议在小麦播种或出苗后采取镇压技术, 弥合土壤裂缝, 增加土壤容重和土壤含水率, 提高土壤的热容比, 抑制麦苗旺长, 促进分蘖和根系生长, 这样能相对提高沙质土壤田块小麦抗御冻害的能力;对两合土和淤土地块的小麦, 要根据情况采取中耕措施, 这样能提高地温, 保水保墒, 也能提高小麦抗御冻害的能力。

4.2 补救措施

不可轻易毁掉发生冻害的麦田, 而要及时采取追肥、浇水、喷洒生长素等补救措施, 促进小麦生长发育。只要补救措施得当, 仍能获得较好的收成。

4.2.1 加强肥水管理

晚霜冻害最有效的补救措施是浇水。对叶片受冻、而幼穗未完全受冻的, 即麦苗基部叶片变黄, 叶尖枯黄的干旱麦田, 应抢早浇水, 防止幼穗脱水致死;对主茎幼穗已受冻的, 应及时追施速效氮肥, 施尿素150kg/hm2或碳酸氢铵300~450 kg/hm2, 并结合浇水促使受冻麦苗尽快恢复生长, 促进分蘖快长、成穗。

4.2.2 中耕保墒, 提高地温

要及时对受冻害的麦田进行中耕松土, 蓄水提温, 这样可有效促进分蘖成穗, 弥补主茎穗的损失。

4.2.3 加强中后期管理

上一篇:海外上市相关名词解释下一篇:铝合金门窗施工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