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教师培训阅读总结

2024-06-30

幼儿教师培训阅读总结(精选9篇)

篇1:幼儿教师培训阅读总结

幼儿总结在趣味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

趣味阅读是运用多元的、趣味性浓的阅读材料、阅读形式、方法让幼儿体验阅读的快乐,提高阅读兴趣,培养自主阅读能力.目前国际国内早期阅读活动中,普遍比较注重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而忽略了阅读的趣味性,我们过去开展的阅读活动中,也把培养幼儿的阅读习惯和阅读能力进行了强化.然而通过一段时间的实验,发现虽然孩子们的阅读能力有很大提高,但是同样也发现一部分幼儿对阅读活动已不太感兴趣.针对以上情况,本学期我们开展了“在趣味阅读活动中教师的支持性策略研究活动”.通过活动,班级幼儿更加喜欢阅读,他们自主的参与阅读活动.一、情感体验,支持幼儿积累词语、句式、语言,大胆讲述

体验需要儿童将视觉、触觉、听觉、味觉与多种感觉真正投射进对象世界中,在心灵深处唤醒富有生命的、灵活性的、审美的情感.在开展趣味阅读活动中,首先让幼儿充分体验作品情感,让孩子们将阅读内容与自己的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如:在阅读“捉笑的小妖精”这一活动中,孩子们变成了小妖精,变成了各种小动物,他们玩起了“小妖精捉笑”的体育游戏,当小妖精“哧溜”一声拍到了“小动物”后,小动物就变成呆兮兮、儍呼呼、冷冰冰、冰冷冷.孩子们快乐的追逐,愉快的游戏.阅读作品已溶入他们的游戏之中,成为他们生活经验.当孩子们看到“捉笑的小妖精”这个作品中,他们都开心的叫起来“小妖精、小妖精”呆兮兮、儍呼呼、冷冰冰、冰冷冷.这时已不需要教师过多的指导,孩子们已经愉快的进入阅读情境,专注的讲述起来.由于他们在游戏中已积累了相应的词语,因此在描述小动物的神态时,他们就能运用恰当的词语进行描述,解决了阅读障碍.因此讲述轻松、愉快、也更生动了.二、生生互动的小组阅读竞赛活动,增加阅读趣味,鼓励幼儿大胆讲述

小组阅读比赛带有强烈的竞争性,大班孩子们已有一定的竞赛意识,在阅读活动中,将这种竞争意识转化成为激励幼儿生生互动,小组互动的动力,增加阅读的趣味性,激发幼儿主动阅读、大胆讲述.比如:在阅读20__年《东方娃娃》第7—8期时,幼儿自由组成了哈比猪猪、米老鼠、唐老鸭和天线宝宝组,他们配戴上相应的标牌,自主商量讨论决定小组阅读内容,商量阅读表现形式.老师为比赛准备了评比表,采用由幼儿、专家、老师共同评比的形式,激励幼儿仔细的观察,认真倾听,大胆表现.天线宝宝组他们选择了阅读科学知识“眼睛”,他们以自我介绍的形式,生动、形象的介绍了有关眼睛的知识.哈比猪猪组他们表演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米老鼠派代表讲述了胆小的鬼连载故事“钻进空调里”,唐老鸭小组轮流讲述了“积水的小巷”.在整个小组表现过程中,每当一组表现时,其他组的幼儿都非常认真的看着自己手上书中的相应内容,在其表现完以后,大胆的对其评价,最后孩子们还公正客观的评出了当日的阅读之星.这次活动以竞赛的形式来增加阅读的趣味性,孩子们的自主阅读能力得到充分体现.三、小老师活动,提高了幼儿阅读兴趣,让幼儿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大胆讲述

老师这个称号,在孩子们心中是非常神圣的,他们都有当小老师的欲望.让孩子们当小老师帮助小朋友一起阅读就增加了幼儿阅读的趣味性,同时,在幼儿期,孩子们的语言表达能力还不够完善,他们体验到的情感不能完全用恰当的语言表达出来,因此就造成了一部分幼儿不敢开口讲述的情况,于是我就在早期阅读活动中,选择了《东方娃娃》中的故事点心这种语言精炼、故事情节简单,汉字较大的内容进行朗读.先学会朗读的孩子就可以去当小老师教其他幼儿朗读.我班好好、艾艾、可可、星星等小朋友他们已经认识了很多汉字,因此学习朗读很快,每次他们都非常积极的去当小老师,凡凡是个淘气的小男孩,总喜欢自己玩自己的,但在“小老师”活动中,他却非常认真的去当小老师,带着小朋友认真的朗读故事,博儿小朋友比较胆怯,平时不敢大胆表现,但在小老师活动中,他却非常认真大胆的去带着小朋友和他一起朗读.在这个活动中,虽然当小老师成了孩子的兴趣点,但是这个兴趣点激发了孩子认真阅读的愿望,促进了孩子自主阅读的发展.同时活动是在幼儿之间交流,孩子们交往更自然,表现更大方,因此在这里全体小朋友都能大胆的讲述.通过这个活动,不仅提高了幼儿阅读讲述能力,而且孩子们还认识了许多字宝宝,对汉字发生了深厚的兴趣.四、自创图书,丰富阅读材料,激发幼儿阅读讲述兴趣

班级孩子人已经有了很强的创作图书的愿望,同时孩子们的动手能力非常强,全班幼儿都会正确的使用剪刀,为了满足孩子们的愿望,增强阅读的兴趣,我们开展了自制图画书活动,于是在手工角里我为孩子们提供了剪刀、胶水和废旧图书,指导孩子们选择恰当的画面,剪贴成一个故事,制作成图书,并根据故事内容取一个恰当的故事名字.如老虎追兔子、天使的爱、飞机场的故事、小猫等车、小象喂鱼、去旅行、小鸟和云朵等等,而且孩子们结合故事内容根据自己生活经验创编了有趣的故事.孩子们的故事虽然稚嫩但故事完整有时间、地点、人物、情节对话和结果,孩子们对自己创编的故事非常兴奋,都争先恐后的来为大家介绍自己的作品,极大的激发了幼儿的讲述兴趣兴趣.五、亲子演演演的活动,增加阅读的趣味,支持幼儿大胆讲述

孩子们和家人在一起的时候,是他们最愉快、最开心、最大胆的时候,有时他们不敢在幼儿园表现的东西,回到家里就毫无顾虑了.因此我充分的利用了家长资源开展亲子演演演的活动,让孩子和家长们一起表演早期阅读作品.如:我们在幼儿园阅读了老故事“牛郎织女”,在家长专刊中,我们要求家长让孩子当编导,在家里带家人一起表演这个故事,艾艾的妈妈说:“她在家里像模像样的指挥他们,给他们分配角色,教他们对话,一家人开心极了,”

她说“我从中都受到启发,把你们这些方法用到我们学校去(她是一位小学教师)”.亲子阅读具有浓浓的亲情,家长、孩子都能在阅读中体验快乐、感受快乐.幼儿的年龄特点决定了他们对贴近生活的,具有游戏性的事物感兴趣,因此我们早期阅读活动的开展必须服合幼儿这一年龄特征,我们开展的趣味阅读活动.丰富了幼儿生活经验、情感体验,投放了多元的阅读材料,设计了有趣的阅读活动形式、方法,让幼儿感受到了阅读的快乐.促进了幼儿自主阅读能力的发展.

篇2:幼儿教师培训阅读总结

1、“爱是一种需要,得到爱就会感到幸福和安全。”不仅幼儿需要教师的爱,教师对幼儿的爱同样有一种深深地渴求。幼儿在教师爱的包围中体验着一种安全感和归属感,教师在幼儿爱的举止中品尝着作为教师的幸福和快乐!

2、幼儿对教师的喜爱是幼儿的某种需要从教师那里获得满足后产生的一种身后的、积极地情感,并非异性之爱。

3、幼儿对教师的喜爱之情,一般经历接受、反应和热爱三个阶段。

4、幼儿喜爱教师具有外露性、易变性和易迁移性。

5、教师在努力让幼儿喜爱自己的同时,还要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对幼儿的影响,努力发挥自己的榜样示范作用。

6、幼儿喜爱教师,对于幼儿有三大意义:有利于有而形成爱上幼儿园的心理倾向;有利于幼儿的心理健康成长;有利于接受教师的正面指导。

7、幼儿喜爱教师对于教师的意义:让教师体验到职业的快乐和幸福;可以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它是评价幼儿教师教育工作质量优劣的一个重要指标。

8、播撒爱的种子,才能收获爱的果实。

9、幼儿喜爱教师对于家长的意义:幼儿若在带班教师那里得到了表扬和情感支持,获得了安全感,就会对带班教师产生喜爱之情,也就不畏惧上幼儿园,家长就可以安心地工作。

10、幼儿喜爱教师对幼儿园的意义:幼儿喜爱教师就会喜欢上幼儿园,幼儿喜欢上幼儿园,家长就可以安心,家长安心就会对幼儿园产生好感,家长对幼儿园产生好感就会不自觉地宣传幼儿园,为幼儿园树立一个良好的口碑,幼儿园的口碑好了,自然会吸引更多的生源和优质资源。

11、“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教师在教育过程中难免会出现一个不恰当的言行举止。同事间有必要相互“提醒”对方,但是,给对方“提醒”的时候尽量避开幼儿,私下与之沟通,沟通的时候态度要诚恳,高高在上或者盛气凌人的态度只会引起对方的抵触情绪,达不到帮助别人、促进进步的目的。

12、在一个班集体里,教师自己在付出爱的同时,也要学会智慧地“回收”幼儿的爱。这样才能培养幼儿的感恩情感,让他们懂得关爱他人。

13、对所有家长要一视同仁,一样看待,一样尊重,不能因为家长的地位高低而亲疏有别,更不能有“势利眼”或者“看人下菜碟”。只有在彼此尊重的情况下进行交往,我们才能得到家长的完全信任。

14、以温和的态度对待幼儿:放下“师道尊严”的架子,平等对待幼儿;控制自己的脾气,不随便朝幼儿发火。

15、“教育技巧的全部奥秘也就在于如何爱护儿童。”一个不懂得如何爱儿童的教师,即使有认真的备课态度,组织了有趣的教学活动,也很难取悦儿童,赢得他们的喜爱。

16、成人比成才重要。教师营造一种互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学会关心他人,比教授幼儿知识、让幼儿获得认知上的发展更重要。一个称职的幼儿教师不光要有高超的教学技巧、娴熟的教学技能,更要有一颗宽容、体贴、关爱幼儿的心。

17、另类的“求爱”信号:“假无能”、“假生病”、故意捣乱、明知故问。

18、给予幼儿公平的爱:不偏爱幼儿、“省心”的幼儿也需要教师的关爱、“不可爱的”幼儿也需要教师的关爱。

19、让幼儿有归属感:塑造一种相互接纳的意识;在集体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归属感;在小组活动中培养幼儿的归属感、通过细节培养幼儿的归属感、家园配合培养幼儿的归属感。

20、与幼儿建立亲密的私人关系:注意入园前最初情感的建立、记住每个幼儿的名字、多与幼儿进行肯定性的接触、对幼儿家长要热情、蹲下来与幼儿说话。

21、过度关注别人的短处,孩子心里不会十分阳光;过度关注别人短处的孩子多了,班级的心理氛围绝不会和谐。

22、教师不要压抑幼儿情绪的自然流露,要鼓励幼儿在不影响他人的基础上自由自主地表达自己的情绪情感。

23、让幼儿有成就感:给予幼儿一些有一定挑战性的任务;给予每个幼儿展示作品的机会;给予每个幼儿展示才能的机会;给予幼儿充分的肯定;让幼儿看到自己的进步;给予幼儿为教师“出谋划策”的机会;家长在培养幼儿成就感方面也能有所作为。

24、幼儿的恻隐之心:理解幼儿的同情心;让幼儿有照顾动物、植物的机会;利用一切机会让幼儿关心他人;通过情景表演满足幼儿的培育需要。

25、做个有“心”的幼儿教师:爱心、耐心、细心、宽容之心、童心、温柔之心、快乐之心的教师。

26、教师对幼儿说话时声音要温柔一些,对幼儿的态度要温和一些,动作要柔和一些,绝对不能粗暴地对待幼儿。

27、快乐是一种美德,不快乐是一种缺德。

28、一些教师所带班级的孩子总是很压抑、很沉闷,而另一些教师所带班级的的小朋友则很活跃、很快乐。一个极端沉闷、忧郁、神经质的教师很难带出一个心理主流气氛快乐的班级,而心里主流气氛活跃班级的带班教师都是那些活泼开朗、性格积极向上的教师。

29、快乐应成为幼儿教师职业活动中的主导情绪,微笑应成为教师的一种职业习惯。

30、幼儿教师着装得体,便于开展工作。服装颜色以明快、温暖的色调为主。

31、做个幸福的幼儿教师:精通幼儿教育工作的每一个环节;努力形成自己的专业特长;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向经验丰富的同事学习;营造良好的人际环境;确立积极地人生态度。

32、华东师范大学的叶澜教授说:“一个老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能成为名师,如果一个老师写了三年的反思,有可能就成为名师。”

篇3:教师如何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幼儿阅读是“花的事业, 根的工程”, 幼儿的一切学习活动都是以阅读为核心和基础的。幼儿教师是幼儿的母语导师, 是幼儿成长的引路者。在幼儿成长的黄金时代, 幼儿教师应该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引导幼儿快乐阅读。

著名教育家、儿童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 他的活动受兴趣和需要的支配, 一切有成效的活动须以某种兴趣做先决条件。”幼儿对阅读有了兴趣, 才会产生阅读的心理需求, 无需教师督促便会积极主动地去进行阅读。发挥主观能动性的阅读必然会带来更好的阅读效果。因此, 幼儿教师一定要千方百计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使幼儿爱上阅读, 快乐阅读, 而不是整天沉浸在电视、互联网呈现的快餐式的动画、游戏中。

一、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幼儿对阅读是否有兴趣, 受家长、教师和同班小朋友的影响很大。家庭环境的熏陶、课堂阅读气氛的影响, 以及课外阅读场景的熏染, 都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重要的条件。教师要和家长交流沟通, 校家联动, 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 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在家, 家长应当树立起榜样, 经常进行阅读, 并形成晚饭后就寝前亲子共读的时间制度, 在阅读中结合生活中的实际情况引导幼儿思考, 使幼儿觉得读书很有用。在幼儿园中, 教师可以和幼儿们一起进行阅读, 并把阅读内容编排成小剧, 邀请幼儿表演, 从而培养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选择幼儿喜欢读的书

要想幼儿爱上阅读, 必须先使幼儿对书产生好感, 而关键的一步是, 选好幼儿“喜欢看”的第一批书。比如, 幼儿喜欢看某部动画片, 那就选择与该动画片有关的图书, 由于幼儿对动画片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知, 所以对于书里的内容理解起来也就容易了。教师给幼儿讲书上的故事, 幼儿“爱屋及乌”就会非常喜欢听。他们还会兴致勃勃地讲给教师和其他小朋友, 甚至回到家中, 讲给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听。他们对书有了好感, 教师就可以选择更多方面的图书, 如绘本、漫画、动画故事、游艺图书等供幼儿阅读。教师和家长要和幼儿一起阅读, 边读给他们听, 边把内容丰富化、形象化, 使幼儿既能够听懂, 又能够产生浓厚的兴趣。

三、把阅读当做一种娱乐, 而不是任务

在阅读的过程中, 幼儿的随意性很大, 他们通常不是把一本书从头至尾看完, 而是喜欢一会儿翻翻这本书, 一会儿又翻翻那本书。对此, 教师要用包容的态度对待他们, 顺着幼儿的兴趣去阅读, 而不是对他们发火或表示失望。教师可以在班级内设置一个温馨的阅读角, 和幼儿席地而坐, 每天选择一两个书中的小故事读给他们听, 并鼓励他们热烈地讨论、复述故事内容, 使幼儿在阅读中不仅识字, 还能锻炼语言能力。

很多教师喜欢给幼儿留家庭作业, 要求他们把在幼儿园里教师讲的故事复述给家长听。我认为, 这种做法值得商榷。开始的时候, 幼儿可能会出于兴趣, 认认真真地讲给家长听。而时间长了, 幼儿的耐心难免会丧失, 最后只是应付了事。教师不妨换个思路, 请家长选择一本幼儿感兴趣的绘本一起阅读, 时间可长可短, 但不能过短, 否则幼儿对故事不能很好理解;也不可过长, 否则幼儿对故事的连续性把握不好。阅读完成后, 要求幼儿对绘本中印象最深的部分, 用自己的画笔描述出来, 并讲给家长和教师听。对于幼儿在此过程中展现出来的任何“奇思妙想”, 我们都要加以肯定。因为这不仅是培养幼儿阅读兴趣的关键, 也是培养幼儿想象力, 创造力的关键。

四、让幼儿知道阅读是必需的和实用的

教师可以多多组织幼儿开展课外活动, 带他们外出去公园, 去博物馆玩。在街上时让他们读路标、街名以及建筑物的名字, 读路边上的广告牌上的字, 边玩边认边讲。幼儿在这样的生动场景中很容易学到、记住刚刚认识的字。而幼儿在阅读过程中认识的字、学到的知识, 在课外活动中有了实践运用, 便会产生阅读是必需的和实用的感触, 进而产生阅读的需求, 并对阅读更加感兴趣。在博物馆、科技馆, 面对丰富的文化、艺术、科技展品和科技设备、科学仪器、有趣的科学现象, 幼儿的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探索欲望, 而他们的知识有限, 对于好多现象一时理解不了。回到幼儿园后, 幼儿意犹未尽。此时, 幼儿教师就可以把事先准备好的相关图书拿出来, 适时引导幼儿阅读, 以解他们对知识的渴望。这种以需促读的方法使幼儿充分认识到, 阅读是多么的必要和实用。

篇4:幼儿教师阅读状况调查

[关键词]幼儿教师;阅读;状况

在幼儿教师专业化成长倍受重视的今天。幼儿教师阅读直接关系到教师专业成长的动力,关系到学前教育质量的提高。为切实了解当前幼儿教师的阅读状况,2006年6月至9月,我们对湖南省长沙市、湘潭市6所幼儿园18-49岁195名幼儿教师进行了问卷调查,同时还对部分幼儿园图书资料室的藏书和借阅情况进行了实地调研,对部分优秀幼儿教师进行了访谈。

一、幼儿教师的阅读状况及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幼儿教师的阅读状况

1、阅读量。幼儿教师平均每月读书在1本以下的占14.9%,1-2本49.2%。2-3本20%,3本以上15.9%。平均每周阅读时间在1小时以下的占25.1%,1-3小时56.9%,3-5小时10.3%,5小时以上7.7%,其中29.5%的幼儿教师周末阅读时间占全部阅读时间一半以上。

2、阅读媒介。幼儿教师阅读媒体主要是杂志(占81.5%),远远超过书、网络和报纸。其来源主要是购买,其次是网上浏览。前者比后者高出30.3个百分比。

3、阅读内容。从幼儿教师目前阅读较多的图书类型看,排在首位的是教学参考书,其次是文学艺术类。教育理论排在第三位。

4、阅读期望。幼儿教师最喜欢的图书,居前三位的依次为生活知识、文学艺术和教育类。在回答是否关心自身专业类图书的书讯时,9.7%的幼儿教师“非常关心”,49.2%的“比较关心”,37.9%的“一般”,3.1%的“不关心”。从最想阅读的教育类书籍看,教育教学案例排第一位,比排在第二位的教育学和心理学以及本专业学科知识高出25.7%,教学参考书排在第三位。

(二)幼儿教师阅读存在的主要问题

1、阅读量有待进一步提高。从平均每月的读书数量和每天的阅读时间看,幼儿教师都要低于同期调查的小学教师,尤其是在阅读时间上,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54),小学教师平均每天阅读时间倾向于3小时以上。而幼儿教师倾向于3小时以下。

2、阅读面比较狭窄。从幼儿教师目前的阅读状况来说,不管是书籍还是杂志。教育类占的成分比较大,除文学类、生活类外其他类涉猎很少。而且在教育类中,所读书目以教学参考书占绝对优势,理论、科研方面涉及不多。

3、阅读本身带有一些不良倾向。访谈时发现,幼儿教师比较热衷于阅读杂志。并带有很大的“随意性”“不求甚解”和“囫囵吞枣”的倾向。同时,在幼儿教师最经常阅读的杂志中,排第二位的娱乐类杂志与排第一位的教育类杂志相差仅仅0.5个百分比,这充分说明幼儿教师阅读很大程度上带有“娱乐消遣性”,缺乏自主钻研意识。

从幼儿教师的阅读过程来看。幼儿教师对自己阅读的书目“都有计划”的占2.6%,“多数有计划”的占32.8%,“很少有计划”的占48.7%,“没有计划”的占15.9%。可以说。幼儿教师绝大多数时候是有什么书就读什么书,什么书卖的好就读什么书,别人读什么书自己就读什么书。没有具体阅读计划。

二、幼儿教师阅读状况成因分析

(一)阅读意识不强

调查中。幼儿教师认为阅读对自身专业成长影响很大的只有41.5%。访谈也发现,有的幼儿教师仅仅把阅读理解为人生的某段历程,毕业了上岗了,阅读就结束了。正因为幼儿教师对阅读缺乏正确的认识,自然不会有“终身阅读”的理念,也不会把阅读当作一种生存方式。

(二)没有时间阅读,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缺少阅读氛围

幼儿教师认为自己阅读不多的主要原因,第一是“没有时间阅读”(占63.1%),第二是缺少阅读氛围(占35.9%)。幼儿教师在阅读方面遇到的主要困难首先是工作、学习、生活压力大(占62.6%),其次是缺少读书氛围(占38.5%)。

从幼儿教师作息时间看。白托6:50-18:00,全托6:30-20:30。带班时,课间休息十分钟都没有;不带班时,要准备玩教具、兼教兴趣小组、写家园联系记录、参加相关培训。幼儿教师的职业特点决定了其自由支配的时间确实不多。幼儿教师队伍往往又具有年轻化和女性化的特点。处在既要照顾父母长辈,又要哺育儿女的时期。来自工作和家庭的层层压力使得她们较少有时间坐下来安安静静地读书。

(三)阅读服务不理想

据调查。幼儿教师要得到自己想看的书有一定的困难,其主要原因是相关的信息太少、太慢(占58.5%)。其次,从幼儿教师对所在幼儿园图书馆(室)的质量评价看,在藏书数量、新书更新、工作效率、服务态度方面。回答“一般”的百分比都是居首位,分别占45.6%,51.3%,45.6%,37.4%。从对一些幼儿园图书馆(室)的实地考察看,大多条件简陋,管理手段落后,图书陈旧,管理人员流动性很大,交接记录缺失,图书购置基本上由园长个人决定,教师们一般没有参与的权利。

(四)阅读引导与培训缺失

幼儿教师多认为专家、老师是帮助自己有效解决阅读方面困难的首选,其次是相关组织。然而参与调查的绝大部分幼儿教师没有加入过相关阅读团体组织(93.3%),也没有参加过相关阅读活动(77.4%),其原因是没有见到相关团体(63.2%)和相关活动(59.6%)。可见,幼儿教师阅读需要专业指导与专家引领。

三、对策与建议

首先,从幼儿教师自身来说,要提高对阅读意义和价值的认识,树立正确的阅读观念,养成积极的阅读态度,形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从而不断提升自身的阅读能力和水平。

其次。从幼儿园等管理部门来说,要重视幼儿教师阅读,保证幼儿教师的阅读时间,保证阅读投入。并加强对幼儿教师阅读的管理与监督,使阅读成为一种有组织、有计划的活动。

再次,从图书出版等社会机构来说,要注重阅读宣传与阅读引领。为幼儿教师提供具体的图书信息资源。同时应根据幼儿教师群体的阅读需要增强阅读内容的吸引力。激发幼儿教师阅读的兴趣。另外,还可以通过设立幼儿教师阅读专门团体,组织读书节、名师讲坛、名著论坛等相关的阅读活动,最大限度地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

篇5:幼儿园教师阅读反思

前几天幼儿园领导组织班级重新布置区域角,丰富区域里物品摆放,我们发动家长拿来许多幼儿喜欢的各种玩具放在区域里,顿时班里的区域马上锦上添花。

区域时间到了,我们班的幼儿对区域活动有着浓厚的兴趣。每当老师还没有说完规则,幼儿已经迫不及待地想进区了。今天跟往常一样,在教师的指令下,幼儿纷纷涌入区域角,看着孩子们在区域角里开心的游戏着,突然发现有一个冷清清的区域—图书区,那里只有崔恒轶和刘静雯两名幼儿。这两名幼儿平时都很内向,不喜欢说话。这时我对各个区角的人数做了相应的调整,避免个别区域拥挤。但是,在我的调整之后,图书角内的幼儿也是手中拿着故事书,眼睛却看着其他幼儿游戏,看到这里,我感觉,图书区里的幼儿好像受虐待了,真的是于心不忍。

分析:

在图书区中,故事书都是以图书为主,对于小班幼儿来说,他们能够清楚的了解书中内容,但是为什么就是没有幼儿愿意去欣赏呢?

此刻我马上反思了自己,想起前几天婷婷老师给我们培训的《区域里教师应该如何介入》,感觉现在应该马上介入活动中,引导并鼓励幼儿欣赏故事。幼儿天性喜欢游戏,那我就用游戏的方式介入,提高幼儿对图式的阅读兴趣。如:“孩子们,我们先把书打开,看看谁发现的动物最多。”“谁先来告诉老师,这本书里有什么动物?”或“有个男孩走丢了,他最后找到妈妈了吗?”“大家能帮他一起找妈妈吗?”

问题说完后,就看到孩子们认真仔细的翻书,嘴里还不停地与小伙伴交流着,瞬间,图书区里热闹了起来。

在每个区开设时,教师都要巡视观察,当区域进行不下去时,要马上用适当的方式介入。今天图书区里,幼儿兴奋不高,是因为打开一本书,常常是无目的性,盲目的翻阅。当教师给幼儿提出了一些有趣的问题时,幼儿就有了目的,有了方向。从阅读中找到答案,还培养了同伴之间的交流。

篇6:幼儿教师培训阅读总结

专题培训心得

《幼儿园幼儿游戏和幼儿阅读教育》专题培训心得

石浮中心幼儿园曾恋捷

2015年5月9日,在澄迈县教科局的组织下,在县委礼堂开展了《幼儿园幼儿游戏和幼儿阅读教育》的专题培训。由吴海虹老师和丁丽园长分别针对幼儿游戏和幼儿自主阅读教育对我们进行了培训。虽然只是短短的一天培训学习,却使我受益匪浅,让我在未来的教学道路指明了方向。下面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在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我常常会发现我们教师像巡警一样,到处观察是否有幼儿做出“出轨”的行为。一旦发现“出轨”行为,马上给予制止。在这样氛围中,孩子们的区域游戏虽然看上去非常有序,非常安全。但实际上就像吴海虹老师说的,孩子是会看大人脸色的,他们只是把老师喜欢看的呈现出来,从而压抑自己的自主性学习的欲望。吴海虹老师提出:儿童从一出生就是主动的、有能力和自信的学习者。如果你把他当成学习者,你会有“哇!这一刻有什么学习产生”。那么,如何创造出“哇!”时刻呢?吴老师通过举例以及出示照片让我深刻明白了,教师在区域活动中应尽量少发号施令,多观察,多倾听,多回应的方式引导幼儿的活动,使幼儿的心理处于轻松活跃的状态,激发他们自主性学习的欲望。吴老师还提出了解放幼儿游戏的时间和空间。所以从时间上来看,应给幼儿充足的区域活动时间,为幼儿在区域活动中的有充足时间自主学习提供保障。从空间安排来看,幼儿游戏不仅以一个活动区域为主要空间,也不应该局限于一个活动区域,如果幼儿的游戏活动需要一个大的空间,教师应给予支持和帮助。陶行知先生主张要解放儿童的头脑,解放儿童的眼睛,解放儿童的双手,解放儿童的嘴。解放儿童的空间,解放儿童的时间。所以在区域活动中我要“闭上嘴、睁开眼、竖起耳”。当幼儿需要我的肯定与支持时,适时地发挥推波助澜的作用。

篇7:推荐的教师开展幼儿阅读心得

“幼儿园课程的核心价值是充实幼儿的生活,促进幼儿生命。幼儿园课程应该切实关注幼儿的生活,幼儿的生活是幼儿园课程的基础…只有在那种关注幼儿生活、为了幼儿生活的课程中,幼儿才可能快乐、充实并感受挑战,才能真正享受幸福的童年。”这些都是书中的原话,生活化课程设计的核心任务就是让幼儿做什么,教师的教学设计首先应该关注的是幼儿想做的、可以做的,然后才是教师为其可以做什么。幼儿就是在做什么的过程中获得经验,得到发展的。幼儿的“做”包括观察、探索、发现、表达、交往、欣赏等活动。要让幼儿主动地学习,充分的发挥主体性。张雪门指出:“经验不是特殊的东西,经验是和环境相接触而来的。”陈鹤琴指出的“活经验”的观点就是指幼儿园课程是现实的,要向社会生活、民情风俗和自然物学习,引导幼儿在实际生活中学习和体会。虞老师书中的一些文章所阐述的观点正是为了体现了这些观念,如儿童的表演区室、儿童博物馆、图书馆、www.99zuowen.com科学发现室、民间工艺坊、饲养区、微型社区、炊事区、种植园地等,无不是在强调“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教学做合一”这一观点。

2.认真衡量各种环境区域、区角的课程价值,结合幼儿的经验,充分发挥幼儿的主体性,让幼儿能够在幸福的成长环境中习得有意义的知识与技能。

虞老师在书中所提到的那么多领域的学习价值我们是有目共睹的,并且受益匪浅,课程资源材料应该起源于生活。在文章中各个功能室的建立给予幼儿更多的学习空间。如:科学发展室,饲养区、幼儿图书馆、儿童博物馆、表演区等等,且让我们先想象一下幼儿在这些活动室里快乐的游戏、探索的情景,那是个多么幸福的地方。所以,幼儿园应该积极地开发有关的资源,遵循儿童规律,有目的有计划地解放幼儿的双手、解放幼儿头脑。因此,教师应当认真衡量每种课程带给幼儿的价值有哪些,能够让幼儿在幸福的快乐的学习中掌握一些切合实际的知识技能。

3.教师有一桶水,才能给学生一杯水。幼儿园应有效地帮助教师提高与成长,教师也要不断充实自己的文化和修养,做合格的支持者、引导者,积极乐观的将幼教事业进行到底。

篇8:幼儿教师培训阅读总结

绘本教学一问到底,一讲到底,以自己的教学思路代替儿童的阅读思路,简化儿童的探寻过程的现象,主要是教师在幼儿绘本阅读中对自己的角色认识不清,教育策略运用不当造成的。那么,在绘本教学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什么?

阅读是一个积极的认知过程。在阅读活动中,需要教师“承认幼儿具有评论能力,确立幼儿在阅读中的主体地位,理解和激发幼儿多元化的阅读反应,为幼儿的文本意义建构提供支持”[1],教师应真正关心幼儿对文学作品的阅读反应,基于幼儿的反应进行提问,教师的角色不是一个“控制者”,而是幼儿阅读活动的促进者,能够为幼儿的顺利阅读“铺路架桥”,为幼儿的有效阅读“添柴加薪”,为幼儿学会阅读“带路引路”。

绘本教学活动是一种有目的有计划的对幼儿实施影响的过程,因此需要教师“有备而来”,在教学前注重对绘本进行深入的阅读和理解,多角度分析可能存在的价值点,分析幼儿可能存在的阅读障碍,确定可能存在的重难点等。但要真正成为幼儿阅读活动的促进者,教师必须采取适宜的教育策略。

一、开放阅读:创造幼儿有效阅读的条件

教师作为幼儿阅读活动的促进者,不能以自己的教学分析来代替幼儿的阅读实践,教学环节的安排应侧重于突出幼儿的阅读活动[2]。因此需要开放阅读,让幼儿从容阅读、有效阅读。

1.相信幼儿的阅读能力。幼儿虽然不会文字,但是他们能够凭借画面和自己丰富的想象,用自己独特的经验建构绘本所要表达的意义。教师只有相信和尊重幼儿的这种能力,才能放手让幼儿阅读,为幼儿创造自主阅读的条件。

2.给予幼儿充分的阅读时间。阅读是一种个性化的活动,不同的幼儿有着不同的阅读速度,这就需要教师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从容阅读,让幼儿“读完书”,杜绝幼儿阅读活动中的形式主义倾向。

3.为幼儿的有效阅读加“料”。在幼儿自主阅读的过程中,教师的有效引导不仅可以提高幼儿阅读的质量,而且还有助于增添幼儿阅读的成功感和愉悦感。而有效引导的方法则是多种多样的。(1)设置开放性问题。如在阅读绘本《爷爷一定有办法》时,教师在幼儿阅读之前设置了以下问题:“为什么爷爷一定有办法?”“爷爷有什么办法?”“你从哪些地方看出爷爷很有办法?”让幼儿在寻找答案的心理驱动下展开有效阅读。(2)设置悬念。如在阅读绘本《小猪变形记》中,教师设置的悬念为“你们知道什么是变形吗?小猪为什么要变形呢?它变成了哪些东西呢?最后又是变成怎样的一只小猪了呢?”通过一系列问题,引导幼儿从绘本中探个究竟,同时教师的提问也为幼儿的阅读梳理了最基本的绘本阅读轮廓。(3)迁移学习。如在阅读《鼠小弟的小背心》时,教师引导幼儿共同阅读了绘本开始到海豚穿上小背心这一部分,帮助幼儿分析了动物们穿上小背心的情感,梳理了穿上背心的动物越来越大的特点。然后,教师在引导幼儿猜测可能穿背心的动物后,问:“那么,真的有比海豚大的动物来穿小背心吗?它们是谁?能穿下吗?请你自己看看书,说说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呢?”在这里,教师引导幼儿的阅读就是一种迁移式阅读,也是幼儿验证自己猜想的探究性阅读活动。

二、倾听交流:梳理和把握幼儿的需要

交流活动是幼儿自主阅读中的重要一环,不仅可以展示幼儿自己的元认知,形成幼儿快乐阅读的情绪体验,同时“开放式的讨论和讲故事,这些经验构成了支持性思维发展的有益模式”,正如艾登·钱伯斯所说“在阅读讨论的活动中,虽说每一个人的意见都弥足珍贵,但经过集体所理解的文本,多半要比个人的诠释来得复杂且深刻”[3]。

作为促进者的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开放交流时,不仅可以检验幼儿自主阅读的成效,同时通过观察和倾听,还可以了解幼儿阅读的真实状态,梳理和把握幼儿的需要,在关照幼儿阅读经验的前提下,为下一阶段采取适宜的教育行为“把脉”。

1.从回答中分析幼儿的需要。例如,在绘本教学《谁是好孩子》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自主阅读后,在开放交流时教师在黑板上分别贴出了猴哥哥、猴妹妹和猴弟弟的图片,并让幼儿把手中的一颗爱心粘贴在自己认为是“好孩子”的相应动物的身上,结果为:猴弟弟得到12颗,猴哥2颗,猴妹妹3颗。幼儿的答案表明了幼儿自主阅读后的一个水平和状态,如理解能力、观察能力等,可以说是对幼儿自主阅读的一个检验。教师在分析图示之后,不仅明白了幼儿的理解情况和需要,也明确了下一步自己应该做什么。

2.从提问中捕获幼儿的需要。例如,有幼儿在看完绘本《狐狐》后的开放交流中提出了疑问:“马桶里为什么会有蜘蛛网呢?”对提出问题的幼儿来说,虽然他观察到了画面所反映的内容,但他并不知道画面背后的潜在原因。教师通过幼儿的提问,了解了某些幼儿在阅读中存在的问题——单幅阅读的习惯导致不清楚前后画面的逻辑关系。其实这是幼儿阅读策略缺失的表现,因此,对这些幼儿来说,他们的需要是教师为其提高阅读策略提供支持。

3.用预测性问题来把握幼儿的需要。在开放性交流活动中,有时候需要教师通过自己对绘本的理解和幼儿水平的预测,在幼儿可能有阅读障碍的地方,如预设的重难点,关键的“留存”(那些指向思维的,背后隐藏的线索或者是有规律性的主题脉络和逻辑)等,以提问的方式,验证幼儿的需要。如在绘本《鼠小弟的背心》的交流活动中,教师通过“预测性问题”,发现不少幼儿并没有关注穿上鼠小弟背心的动物是有一定特点的:动物从小到大的规律、背心从小到大变化的现象。明确了幼儿阅读中存在的问题,教师也就把握了幼儿的需要,也能更有针对性地来引导幼儿的阅读。

三、互动点拨:在消除阅读瓶颈中传递阅读技巧

面对幼儿的阅读难点,需要教师在与幼儿的互动过程中,通过“互动点拨”使幼儿能够对自己遇到的问题或者疑问作进一步的思考,从而帮助幼儿消除阅读瓶颈,提高阅读技巧和策略。

1.“反证”法。比如,在绘本《亲爱的小鱼》阅读活动中,当幼儿面对第一幅画面都说是“小猫想吃鱼”的时候,教师可以引导幼儿继续往下读,通过众多的相关画面来推翻前面的想法,最终获得正确的认知。合理运用这种方法,需要教师有足够的耐心,不要急于把答案告诉幼儿,在引导幼儿细致观察和搜集众多相关信息的前提下,探究问题的真相,推断符合故事发展的逻辑。探究问题真相的过程,也是幼儿经历阅读策略的过程。

2.“互相质疑”法。“差异成就学习”,幼儿个体间阅读经验的差异可以成为教师引导幼儿互相答疑解惑的重要手段和途径。因此,利用生生互动,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提出不同的意见,在质疑中澄清相应的概念和画面的前后关系,最终获得“解惑”。比如,在绘本《狐狐》的阅读活动中,有幼儿提出问题“马桶里为什么会有蜘蛛网呢?”面对个别幼儿提出的疑问,教师完全可以通过引导幼儿之间的相互质疑,来巧妙地解决问题,并帮助遭遇问题的幼儿总结阅读的技巧。

3.“层层解析”法。根据幼儿遇到的难点,教师可以通过层层剥离的方法,引导幼儿接近问题的本质。以绘本阅读《小猪变形记》为例:

第一层面:你认为,在绘本中,哪些画面表现出小猪是快乐的?为什么?教师引导幼儿找出快乐的画面,说说自己的理解。根据幼儿的回答,教师总结:“原来泥塘里打滚是小猪们最擅长、最喜欢的事情,泥塘是属于小猪的地方。”同时教师在“小猪泥塘打滚”的画面上贴上一个笑脸。

第二层:那么你们认为小猪通过各种方法变成了它想要变成的动物,最后怎样了?它快乐吗?你可以从哪些画面看出来呢?教师引导幼儿根据自己的理解说说小猪的“变形”,最后得出都“没有成功”的结论,同时在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基础上说说小猪不成功的感受和心情,教师根据幼儿的回答在相应的图片上贴上哭脸。

第三层:教师引导幼儿通过教师图示的笑脸和哭脸,说说自己的感想。有的幼儿说:“看来还是在泥塘里打滚最好,最快乐!”“小猪学别人都不能成功,我想对小猪说:‘别学别人了’”“小猪不打扮才是最好看的,很自由!”“小猪有一点还是很好的,它有点像‘灰太郎’,失败了再来”……从大多数幼儿的回答中,我们可以看出,幼儿通过教师的层层分解,了解了绘本表达的内涵——做最好的自己。

“互动点拨”体现了教师追随幼儿,关注幼儿当下的教育理念,反映了教师作为一个促进者角色的作用,使幼儿在与教师的互动交流中,通过师生、生生互动,主动地建构相应的知识经验。

参考文献

[1]王玉.读者反映理论及其对我国幼儿文学阅读教育的启示[J].幼儿教育(教育科学).2009,7-8.

[2]颜晓燕.早期阅读教学的特征[J].学前教育研究. 2009.1.

[3]艾登·钱伯斯,蔡宜容译.说来听听:儿童、阅读与讨论[M].台北,天卫文化图书有限公司,2001:61

[4]伍新春.早期阅读当从“待”开始[J].早期教育. 2004.7.

篇9:幼儿阅读区域活动中教师如何指导

【关键词】阅读 兴趣 适时 样化策略

如何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使幼儿掌握阅读技能以及视觉、听觉、思维和想象力等方面获得良好的发展呢?

一、运用不同的阅读活动形式来激发幼儿阅读的兴趣

(一)师幼共同制定阅读规则。

进区人员的安排:区域活动时,按幼儿学号顺序,每天有8位幼儿进阅读区,保证全班幼儿一周都能进一次阅读区。其他自由活动时间幼儿可以随时进阅读区。

阅读之花评比栏:在阅读区能够喜欢阅读(能够认真地阅读一至两本图书)、安静阅读(阅读时能够保持安静,有问题可以轻声交谈,不能影响同伴)、分享阅读(区域活动结束之前阅读区有一个分享活动,幼儿轮流和同伴介绍自己看书的内容)的幼儿,通过教师和同伴的评比,在自己的照片上加盖“阅读之花”(也就是小红花印章),每月根据红花的多少,评比阅读之星。

(二)针对一些故事书籍,教师只讲书的开头或中间,鼓励幼儿自己去图书区找这本书看结尾。

(三)鼓励幼儿自带书籍,并向其他幼儿介绍。

(四)观看与图书相关的动画片,以引起幼儿阅读的愿望。

(五)听和图书相关的故事磁带,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二、教师多样化的指导

(一)适时适当的指导。

阅读区域活动要求教师能够细心的观察幼儿阅读时的表现:行为、表情、语言等,分析幼儿的阅读状况及水平,从而判断幼儿内在的需求,适时地把握介入的时机。如果幼儿游离或注意力集中在阅读活动之外,出现影响他人阅读活动的负面行为、每天都看同一本书、频繁换书4次以上、不断向同伴询问书中内容,或主动提出需要教师帮助。这时就需要教师适时的指导。

(二)抓住幼儿好模仿的年龄特点,教师与幼儿一起平行阅读。

在幼儿区域活动的时间,教师可有意识地关注阅读区,参与阅读区。幼儿好模仿,教师如果能和幼儿一起看书,能够潜移默化地影响幼儿的阅读行为和习惯。同时通过教师与幼儿共同阅读,相互交流,讨论情节,适时地追问以及回答幼儿的提问等,可使幼儿在交流过程中加深对图书的理解,能启迪思维,积累语言,进一步激发幼儿的阅读兴趣。

(三)阅读区域中教师有目的的指导

1.教师及时发现幼儿阅读中的困难并给予恰当的帮助。

中班幼儿的年龄多在5岁左右,其思维特点和发展水平决定图文并茂的图书仍是他们的主要阅读材料,但同时在图书中也难免会出现一些汉字,为此,在每次阅读区域活动开展的第一个环节就是教师的“新书推荐”,教师选择新投放的图书,简单地向阅读区的幼儿介绍。让幼儿对新投放的图书有个初步的印象,这样,在幼儿自主阅读时就会比较轻松,容易读懂了。

2.教师有计划地在阅读区中渗透阅读的方法及技巧。

(1)教师的指导在幼儿愉快的阅读中进行的。从让幼儿知道一页一页看书→观察画面→理解画面—发现页与页内容的联系→能初步地概括每页图书的大致内容。在这一循序渐进的过程中,幼儿掌握正确的阅读方法,并养成了好的阅读习惯,从而提高了对语言的分析理解能力。

(2)在阅读过程中,教师根据实际的阅读情况,引导幼儿观察画面的背景、推测故事情节、理解故事内容,恰当地提问等等,使幼儿逐步掌握阅读图画书的基本技能。

如:1.你最喜欢故事里的谁?让幼儿初步明确故事中的角色。提问2.为什么喜欢小花狗?让幼儿听完故事后,归纳出一个最主要的情节。3.小花狗的心里是怎么想的?对小兔说什么?让幼儿学会通过角色的表情、动作来想象其语言和行为,在发展幼儿想象力的同时,对故事的主要内容又有了进一步的掌握。4.找一找哪幅图说的是山羊战胜了大灰狼?让幼儿将语言描述与画面对应起来,回忆和落实对故事主要情节的理解,对故事的主要内容形成一个总体的、概括的印象。

(3)通过轮流讲述调动每个幼儿的参与度。

教師可建议幼儿:“我们一起合作,每人讲一页,把这个故事完整地讲一遍”。这有助于帮助幼儿理解多幅画面,让每个幼儿说自己的理解,听别人的讲述,而且在这种将整本书讲述的合作过程中,不仅降低了阅读理解的难度,还促进了幼儿的相互交流和学习。

在幼儿阅读区活动中,教师作为指导者、帮助者成为了幼儿的阅读伙伴,幼儿不仅爱上了阅读,阅读技能也大大地提高了。当然,还有很多好的方法等待教师们去发掘,相信通过我们教师的不断努力、创新,“阅读之花”将会遍地开放。

参考文献:

[1] 刘定娥.浅谈幼小衔接工作中幼儿书面语言的发展[J]. 中国教育发展研究杂志,2008.

上一篇:口才训练演讲稿参考下一篇:简历个人求职表格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