聆听和感悟

2024-07-25

聆听和感悟(精选6篇)

篇1:聆听和感悟

聆听和感悟

人生是一个过程,上帝帮我们安排了开始和结束,却慷慨地把空白的过程留给我们自己去雕琢。走出校园,融入到社会中,体验那些学校中体验不到的酸甜苦辣,让我们的人生的过程更充实,让我们的精神更富足,这样的生命才有意义。

聆听是一种学问,能拉近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聆听不仅仅是听,更要去了解对方的感受,满足对方对自己的要求,是一种互相之间心与心的交流。当我拿着问卷的时候,我认为我自己是一个服务者,我需要用心去聆听接受问卷调查者的任何意见。当我们真的弯下腰去,聆听他们的感受时,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问卷的答案,更多的是人生的感悟

我们做了好多地方的调查问卷,这些地方有着形形色色的人,也让我体验到了各种不同的感觉。但这些人不约而同给我传递了这样一种感受,对与社会和周边的人事存在着一种不信任。我不知道这种不信任产生的源头在哪里,是中国不愠不火的文化?还是改革开放真的让这一代人精神世界彻底的匮乏了?

有个阿姨的一句话让我想了很多,她说:这个社会能真正让人相信的东西实在太少了。我茫然,当时想说点什么,却不知道说什么好。还是非常感谢她做完了问卷,但心里却是沉甸甸的。

篇2:聆听和感悟

用心感悟

对于“课程改革”这个词组并不陌生,但是对于这个概念的内涵却是知之甚少。而当真正走近它了解他的时候,它却要辞旧迎新,去粗取精,以全新的面貌示人了。幸得我校成为区内首批“深化课程改革”试点学校,也幸有市内权威人士来校解读,让我对它,有了初步的认识,虽尚肤浅,却是良好开端。28日下午,聆听了市教育学院张建芳处长关于“深化课程改革”的讲座,受益匪浅。张处长的讲座思路清晰、目标明确,声情并茂、深入浅出,让我对“深化课改”有了一个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识,在讲座即将结束的时候,我已经对接下来将要进行的具体操作有了丝丝渴望,虽然我知道,这其中还有许许多多的困难和挑战,要耗费许许多多的精力,但我依然渴望践行。

张处长的讲座中提到“课程整合”,对此我有较为强烈的共鸣,而在他所列举的例子当中,我也恰好看到了当时自己授课时所感受到的内容。2014年第一学期时,教授五年级语文(上)和品德(上),新学期伊始,在熟悉教材过程中,看到语文22课的《圆明园的毁灭》和品德中《圆明园在哭泣》在内容上有重合,有互补,而两者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则是吻合的,当时我就想:是否可以将两者合为一处来为学生呈现呢,也许教材编写者正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才做了如此安排呢的?在窃喜可以节省教学时数之后,顾虑随之而来:若是把握不好,把语文课上成了品德课,那就得不偿失了,我暂且无此能力,还是按部就班吧,虽如此,但总有些不甘。这次,听了张处长的讲座后,我也算是找到理论依据了,今后再遇到类似的情况,便可以由浅入深的去操作了,当然,这不仅仅是形式上的改变,不是为了节省课时,而是真正的将学科知识和学生德育相结合,让课堂教育效果最大化。

讲座中,最令我感到耳目一新的,还是课程内容的变化,其实对于“串珠”、“编织”、“折纸”等等课程内容,我们并不陌生,因为我们学校已经有过类似尝试,并且深受学生喜爱,收到了一定成效。但是这次却有了不同的体会,首先,我知道了还有很多的内容可以走进我们学校,走进我们的课堂,它可以让我们的课堂变得如此多姿多彩,可以让孩子们真真正正的走进我们生活中的各个领域,并且参与其中,当然在具体实践过程中,我们还需用心去设计,用心去操作,因为一旦施行,就不应该仅仅流于表面,走过场,看热闹,而是让孩子们全身心的投入——这一点张处在讲座中也做了提醒。其次,我却没有想到这些内容还可以真正的走进课程表,走进学生们每天的学习生活,成为一个单独的体系——有教材,有过程,有评价。如此的变革,将会给孩子带了些什么呢?我和他们一样期待„„

教师招收学生,学生将会根据自己的好恶来选择课程,选择教师,这样的形式原来只在大学校园中见到:某位教授的讲座,人满为患;某位学者的课堂,门可罗雀。而今,这样的形式已经走进我们的小学校园,不久的将来,也将走进我们秀实的校园了。上学期,我们也选课,但走的是平均主义路线,最终使每门拓展课程的听课人数达到平衡,从教师的工作量来考虑,这当然是极好的,但是这就使得很多课程的受众参差不齐,有的孩子在某方面没有兴趣和天赋,却因为喜爱的科目满员而只能委屈求全。如果真的将更多分主动权放还给学生,那将会更加别开生面吧?

篇3:聆听与感悟

聆听音乐更能让你感悟人生真谛。我喜欢在黑夜里听歌。戴上耳机, 躺在床上, 闭上眼, 四周一片黑暗, 仿佛来到了世外桃源。幽幽的琴弦拨弄, 宛如眼前拂过一丝清风, 掠过一片白云……

听着歌者诉说心中的故事, 感受着音乐旋律每一欢跃跳动的音符, 想想自己曾经的感受, 任凭思绪汹涌成汪洋, 任凭情感在时空中穿梭……

听歌是一种感情的宣泄。音乐可以帮助你在寂寞孤独时找到寄托, 像一位知心朋友;也可使你平静心情, 全身松弛在舒缓的节奏里, 慢慢地随之神游。碰到心动的旋律, 不妨闭上眼睛遐想, 感受音乐的无穷魅力。毫无顾忌地去神游、遐想, 把自己带入一个美好的梦境。

我不喜欢不加选择的听歌。因为好歌可以让你动情, 滥歌只能让你倒胃口, 至于那些不三不四的歌就更是浪费时间!安静的时候, 挑张喜欢的专辑放放, 闭目养神, 细心品味。无论曲子是舒缓还是激烈, 是传统还是现代, 是普通还是经典, 是出自无名小卒还是音乐大家, 只要喜欢, 那就是最好的调料剂。

同学, 在你高兴或烦恼的时候聆听音乐吧!热闹的时候开大音量, 尽情舞动, 激烈的旋律除了让你大汗淋漓外, 还可以帮你舒松筋骨放松心情呢!我相信歌声是最好的生活调料剂, 你看呢

篇4:聆听天籁感悟生活

作者介绍

张科峰,典型的70后文艺“老男孩”。少年时迷上写诗,青年时自学吉它并开始词曲创作,1997年接触电脑后开始尝试音乐制作,2001年进京学习影视制作,爱好广泛仅供自娱却依然乐在其中。从2003年开始对音频器材中毒并深陷其中。

白衣飘飘的年代

很多像我这样的70后,青少年时代相对于80后而言更显苍白而单纯,迸发的荷尔蒙和旺盛的精力更多地用在写情诗和暗恋某个女孩。白衣飘飘也许说的就是那时候——青春不消逝,只是迁徙,与青春恍然相逢的刹那,我看到了岁月的慈悲。

当时如果谁拥有索尼(Sony)Walkman,在被羡慕嫉妒恨的同时,也免不了被大家借用,反复听着罗大佑的沧桑、齐秦的狼性和崔健的不羁……那时候,音乐就是点燃生活激情的天籁!

虽然如今生活条件越来越好,最怀念的倒是用磁带机的青涩岁月:懒得倒带,更能安静完整地听完整张专辑。那轻狂的人生回忆中,一盘U2或者BEATLES都能让我们欢呼雀跃。在音乐的路上,我一边倾听,一边收藏自己喜欢的器材,虽然它们已经老了,但是见证了我最热血沸腾的岁月。如今的我已不再年少轻狂,却不愿这些宝贝激情褪去,故而将它们拿出来晒晒,以作交流。

聆听青春的脚步音频利器

Ultimate Ears UE10 Pro(约8600元):中频饱满,低频下潜与密度都无可挑剔,但有过亮之嫌疑。

森海塞尔HD650(约2900元):高频略暗,但气势恢宏,细节刻画清晰,层次定位精准,尤为擅长交响乐。

歌德SR-325i(约2300元):充满热情、让人热血澎湃的一款耳机,流行与摇滚的首选。

铁三角ATH-AD2000(约4380元):很温暖的一个耳机,适合长时间聆听,在我感觉像夏花一样绚烂。

音乐源泉

1.Sony NH1(约2380元):曾被称为有史以来音质最佳的家庭数码录音设备。

2.Sony D-50(约3200元):这是世界第一款便携式CD机,推力巨大但并不便携。

3.Sony TCD-D7(约5500元):声音大气、通透、纯净,极富感染力,但是略显笨重,续航能力不理想。

4.建伍MGR-A7(约2300元):输出平庸,但ling out优秀;声音干净,不过不失,有点监听的范儿。

细节助力

丰收对录线(约450元):细节清晰但并不单薄,朴实但不够华丽圆润。

Tomahawk耳放(约1900元):声音自然、淡定,像一个成熟而睿智的女人会让她身边的男人感到很惬意。

M-AUDIO firewire audiophile声卡(约1750元):偏向监听效果,侧重下盘。

嘉信ZP-20D(约680元):价格不贵,有一定素质,入门用用还可以,缺点是电池续航短一些。

对音乐的追求是无限的,而我们的光阴却是有限的。聆听天籁不一定要很烧的器材,适合自己才是最好的。音乐有雅俗,器材有贵贱,但我们从中获得的快乐是一样的,米饭说,对吗?

篇5:聆听感悟

读《与学生一起幸福成长》一书,感觉很亲切很温馨。里面没有惊涛骇浪般的动人心魄,有的是如涓涓细流般的人生感悟。

一、聆听对生活的感悟

韩素静,平凡的名字,平凡的人,平凡的工作,却有着不平凡的生活。因为她懂得感悟生活,她不为生而活,她为活而生,“小事情大道理”在她身上验证。一次与学生偷吃零食让她开心快乐,从中感悟到与学生的关系近,心也近了,感到老师的幸福;与学生在街上的偶遇时一个拥抱让她感动不已,感到老师的价值。

工作是繁忙的,生活是平淡的。怎样从这平淡的生活中演绎出精彩呢?就应该向韩老师一样,去用心的生活,用心的体会。

二、聆听对他人的感悟

正如她所说的:教育之道,道在心灵。只有走进学生心灵的教育,才能够如春风化雨般滋润学生的心田,才能引领学生不断挑战新的人生高度和走向更辉煌的人生,她也是这样做的。日常生活中站在学生的角度去思考,去体会。看到别的老师找家长谈话,看到学生的QQ名,她为老师担心,为教育担忧;从一则智力题,感受学生的学习压力,为学生生活在一个没有自由、没有快乐而难过。

篇6:聆听党课心得感悟

建设生态文明具有历史渊源。中国历来就是一个讲究和谐的国家。《礼记·礼运》中有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所谓的行大道便是“大同社会”。这种和谐目标,更多强调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和谐。随着时代的变迁,我国的和谐传统不但没有消失,反而有了更加丰富的内涵。我们讲究人与人的和谐以及社会和谐的同时,还强调生态和谐。建设生态文明就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人和谐共生,推进社会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协调全面发展,充分体现了中华文明和谐的传统理念。

建设生态文明是汲取历史教训的结果。长期以来,我们社会都由物质文明主导,我们一味地通过掠夺自然来满足社会发展需求。久而久之,曾经美丽的自然景色已变得面目全非,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各类环境病也不断出现。历史血淋淋的教训无不警醒着我们生态文明建设的紧迫性与必要性。

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之一便是能构建天蓝、地绿、水净的美好家园。如果不能保护好人们生存发展环境,人们身体健康也深受威胁,又何来提升人民生活质量一说?所以,建设生态文明充分地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前人栽树,后人乘凉。”党的十九大也提出“生态文明建设功在当代、利在千秋。”因此,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是利国利民利子孙后代的千年大计,符合可持续发展观。

可以这么说,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是民之所望,政之所向。而蓝图已绘就,跃入现实,仍筚路蓝缕。党的十九大直接为建设生态文明,打造美丽中国的目标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首先我们要意识到这注定会是一项举社会全力,极其艰巨而又极其伟大的任务。例如政府要极力推进绿色发展,改革生态环境监管体制等;而企业则要积极转变生产方式,实现产业结构转型等。这让我联系到自己家乡近几年的发展变化。最初,我们凭借较丰富的煤炭资源发展起了煤炭工业,人民富裕了起来。但随着煤炭资源的日渐枯竭,经济发展迎来了瓶颈期。近几年,在党政策的支持下,我们发展起了峡谷漂流、天然溶洞景观、避暑度假村和山峰攀登等旅游业,开始朝旅游型城市转型发展。

当然,要打造美丽中国,少不了我们每个人的努力。党课小组展示了在日常生活中促进生态建设的具体措施。大家随手捡垃圾,对垃圾进行分类,不使用一次性筷子,绿色出行等举手之劳便能为生态建设奉献自己一份力量。所以,我们既普通又不普通,我们的力量是众多且伟大的。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生态环境问题决不能说起来重要、喊起来响亮、做起来挂空挡。”因此,只要我们肯撸袖实干,切实践行新的绿色生活方式,美丽中国便指日可待。

上一篇:高中生物经典说课稿下一篇:烟火日子心情随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