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为话题的中考作文素材

2024-07-09

思路为话题的中考作文素材(通用14篇)

篇1:思路为话题的中考作文素材

科学家曾经测试过狗和鸡的思路:先把一张网挡在鸡和狗的前面,然后把他们吃的食物放在网的后面。鸡直接向网后面的食物冲去,结果被网挡住了去路。而狗却绕了一个圈子把食物吃掉了。所以很多事都与这一样,思路直并不代表思路清楚,思路正确。

大家知道有些高热带或沙漠中藏有金矿,很多人去采掘它们,可是有一种方法不要花多大的力气,但是能赚更多的钱。那个方法很简单,就是在那里高价卖水。水是生命之源,人三天不喝水就会死亡。像在这种沙漠地带以及高热带地区,人能支持一天不喝水已经很不错了。所以那些卖水的人就借助这点来赚取更多的钱。其实这种思路也是相当不错的,有那种思路或想法的人也在考虑问题时转过弯

至于人人皆知的脑筋急转弯,为什么说急转弯呢?一个就是思路转得要快,第二就要转弯了,每个问题都有一个出乎意料得真确答案,每个答案都需要转一个到五六个弯。也许答案你从来没有想到过,总之题目好似越简单,弯就会转的越大,动的脑筋也越大。

你要想回答每个问题都很爽快,都很正确,只有开阔一下思路,多做这种练习。老师曾经给我们做过这样一道题目:圆珠笔笔头上的那颗圆珠,写着写着它便会被磨光,圆珠笔管子中墨水就会漏出来,我们怎么才能解决这种问题?“把那颗珠子变得坚硬一点!”“哈哈,不对。”“在买圆珠笔时预备另外一颗珠子。”“错!”我们的讨论不知为什么都说到那颗珠子,那里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竟然如此简单——少放点墨水不就行啦!我们全场每一个同学都惊呆了。

人的脑子互不相同,智商也并不是一样高,所以千万别为转不过弯来而痛苦。只要努力就行了。

用天生的智慧与聪明方法得来了成功,别人会说厉害!而经过努力得来成功,别人会说塌实!两者合一才是思路最清晰的人!

篇2:思路为话题的中考作文素材

曾几何时,我们走上了岔路,开始了孤独的旅途,我还固执的认为这一定会相交在远处,可是,你前途的前方我看不清楚,甚至在转瞬间我已失去了你的全部,我又一次迷路……

曾几何时,为了这仅仅是擦身而过的定数,下了仅剩的赌注,换回了没有结局的失望,我只能愿赌服输,我问自己是否悔悟,没有,我明白,对你的爱海为结束,我从没忘记有你的国度,我曾在那凝神驻足……

爱上了你之后,我开始领悟,陪你走过一段,最唯美的国度

谁是谁的幸福,我从来不在乎

谁是谁的旅途,我只要你记住……

篇3:话题作文的创新思路

一.揭示象征含义, 进行创新思维

对于话题作文中提到的事物要借助想象的力量, 挖掘事物的象征意义, 赋予特殊的内涵, 可以获得立意上的创新。

例如, 以“桥”为话题的作文, 可以从桥本身的作用出发, 揭示其中的许多象征意义。桥, 是绝处逢生的一条通道, 当你要摆脱困境, 度过灾难, 你一定期望眼前有一座能使你峰回路转, 顿入光明之地的桥。从这点出发, 就可挖掘出“桥”的许多象征性的特殊内涵:母亲是桥, 她是赋予我们生命的桥。父亲是桥, 他是培养教育我们, 使我们形成高尚人格的桥。老师是桥, 他们指导我们摆脱愚昧和无知, 不断地追求科学知识, 实现远大理想的奉献之桥。朋友是桥, 是一座用世界上最可贵的感情筑起的友谊之桥。自己也是桥, 是一座特殊的桥, 独立桥, 透析和反省自我的桥。还可以揭示许多:“心桥”, “智慧的桥”, “命运的桥等”。

二.拓展思维领域, 进行多角度创新思考

面对一个作文话题, 思维不能只走一条路, 要呈“辐射”状态展开思维, 即从事物的每一个方面, 每一个特点, 甚至每一个因素出发, 展开思考、联想, 这样一条思维射线的落点, 就可能产生新的立意。

例如, 以“树”为话题展开思考。从种类方面想, 有松树、柏树、柳树、白杨树等。就白杨树而言, 可从形体方面想, 她高而挺拔, 迎风搏斗, 不屈不挠, 形如边防战士, 毫无怨言的坚守在边境上, 站岗、放哨。这就是一个新的立意。从长势看, 他枝枝叶叶向上, 紧紧围拢, 这不象征了各族人民大团结的精神吗?由此可以引出一个观点:团结就是力量。

这种思路, 是从事物的各个方面展开思考, 多一条思维的射线就多出了一条立意。

三.展开联想, 进行创新思考

这种创意思考, 不直接从事物本身去想, 而是通过联想找到与原事物相关的事, 这些相关的事都以原事物为圆心, 写作时, 在外围圈上任找一个点展开来想, 就可能产生新意。

如以“墙”为话题写作文。我们先找到许多与墙有关联的事物, 例如睹墙忆事, 可以回溯历史;托墙思人, 可写亲友挚情;托墙寓意, 可以抒发生活激情;借墙说理, 可以阐述事物真谛;可表现长幼间观念的差距, 描述同辈间感情的隔膜等。这样去想, 思维就开阔了, 立意的层面会多起来。

四.突破局限, 进行创新思考

对于有些话题要突破局限, 用新的观念去审视它, 阐述出新义。如以“路”为话题写文章, 要写出新意, 关键在如何看“路”写自然之路容易雷同, 如果突破局限去想, 可以写“一条充满孤独之情的夜归路”“爱心资助的求学路”“羞愧与希望交织的复读路”“榜上无名的脚下路”等。还可以再拓一步去想, 由“就业之路”表述调整心态再就业并不难的道理;由“泥泞路”阐述“平路脚印浅, 泥泞脚印深”的人生感悟;由“跌过跤的一段路”比喻“走出人生挫折”等。

五.反向立意, 进行创新思考

面对一道作文题, 人们通常都是顺着题目的意思去写, 顺着命题人的意图去写, 这是一种求同思维, 难以出新。其实可以发挥求异思维, 反着命题人的意图去写, 只要言之成理, 就应该肯定。例如以“雪”为话题来写作, 若从正面思考可赞美它的洁白、纯净等。若从反面去写, 可批判它的虚伪, 掩盖了污泥浊水, 粉饰了虚假的现状;也可以批判它的冷酷无情等。

创新求异要遵循一条原则, 就是合情成理。不是所有的命题都可以逆反去想, 有的已是一条公理, 表述又很确定, 就不能为求异出新而去否定。

篇4:“大写的人”作文素材与话题

十大人物事迹

1. 林俊德:工作到最后一刻林俊德入伍52年,参加了我国全部核试验任务,为国防科技和武器装备发展倾尽心血,在癌症晚期,仍以超常的意志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为了不影响工作,他拒绝手术和化疗。住院期间,他整理移交了一生积累的全部科研试验技术资料;5月31日上午,已极度虚弱的林俊德,先后9次向家人和医护人员提出要下床工作。于是,病房中便出现了震撼人心的一幕:病危的林俊德,在众人的搀抬下,向数步之外的办公桌,开始了一生最艰难也是最后的冲锋……

2. 陈斌强:“绑着”母亲上班的孝子陈斌强9岁时父亲

遭遇

车祸去世,妈妈独自抚养三个孩子长大。2007年,妈妈得了老年痴呆症,丧失了日常生活能力。陈斌强回忆起多年来妈妈对自己的付出,他决定再困难也不会丢下妈妈。为了能每天亲自照顾母亲,他每天用一根布条把母亲绑在自己身上,骑着电动车行驶30公里去学校上班,可是陈斌强的教学任务却一点也没落下。

3. 何玥:主动捐献器官的小学生女,12岁。因肿瘤扩散至脑部组织,2012年11月脑死亡。在她听说自己的生命只剩3个月时,决定将自己的器官捐献给需要的人。为了给小何玥治病,何玥父母已经欠下了10万元的债务。但为了完成女儿的遗愿,他们拒绝了器官捐献的补贴,也从未主动找过接受何玥器官救助的患者。他们想以最美的方式,实现女儿的“最美愿望”。

4. 陈家顺:“变身”民工的“卧底局长”云南省沾益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副局长、沾益县驻浙江义乌劳务工作站站长。为保障外出务工人员的合法利益,从2007年9月起,陈家顺先后深入多家用工企业,以农民工的身份应聘到企业“卧底”打工。

5. 高淑珍:守护“炕头课堂”14载河北滦南县司各庄镇洼里村普通农村妇女。她的儿子王利国4岁得了类风湿,落下残疾,到上学年龄不能上学。高淑珍心疼儿子,想在家办个小课堂。由于附近村庄也有些因肢残不能上学的孩子,1998年4月她的“炕头课堂”开讲。老师是女儿王国光,5个孩子、4张课桌、2块小黑板和借来的旧课本……高淑珍家里响起读书声。“炕头课堂”一开就是14年。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

6. 张丽莉:“最美女教师”

放学时分,张丽莉在路旁疏导学生。一辆停在路旁的客车,因驾驶员误碰操纵杆失控,撞向学生,危急时刻,张丽莉向前一扑,将车前的学生用力推到一边,自己却被撞倒了。车轮从张丽莉的大腿辗压过去,路面满是鲜血。经过抢救,张丽莉被迫高位截肢。

7. 李文波:南沙守礁97个月20多年来,他先后29次赴南沙执行守礁任务,累计守礁97个月,向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军内外气象部门提供水文气象数据140多万组,创造了国内守礁次数最多、时间最长、成果最丰的纪录,受到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高度评价。长期恶劣环境下的生活,李文波的风湿病越来越重,但他仍然坚持一次不落地守礁,还经常顶替战友。他新婚5天后回到南沙,20多年来,与妻子真正在一起的时间不到3年。母亲病危,李文波回到老家陪伴母亲仅十天,就接到执行南沙守礁的命令,在前往南沙的舰艇上他接到了母亲病逝的消息,一个人长跪在甲板上面向北方失声痛哭。

8. 高秉涵:执着归乡的台湾老兵高秉涵的一生,凝聚了所有台湾老兵经历的坎坷和艰辛。他视每一个同乡为亲人,虽已无法再见母亲,他却尽力帮每一个同乡与亲人团聚。74岁高龄的他,仍坚持每年清明或中秋陪伴想要回家的同乡一起返乡。对每一个希望魂归故里的乡亲,他都会亲手带上骨灰坛,站到菏泽老家的村头,完成骨灰主人生前的愿望。

9. 周月华、艾起:“爬”遍青山送医上门周月华,重庆市北碚区柳荫镇西河村乡村医生,艾起是她的丈夫。周月华出生后8个月被诊断为先天性小儿麻痹症,左腿残疾,凭着自己的执着,周月华成功从卫校毕业。开始行医时,周月华右肩挎的是药箱,左肩杵着拐杖在山间艰难行走。周月华和艾起结婚之后,无论上山涉水,刮风下雨,只要有出诊,艾起便会揽起周月华的手,用宽阔的后背将她背到病人家里。这个男人用20年的行动,默默支持着妻子的事业。“爬”遍了方圆13平方公里的大小山岭,为辖区近5000名村民带去了医疗服务。

10. 罗阳:用生命托举歼15罗阳,沈阳飞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原董事长、总经理。2012年11月25日,随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参与舰载机起降训练的罗阳,在执行任务时突发急性心肌梗死、心原性猝死,不幸殉职。在航母上,罗阳坚持亲力亲为,与科研人员一起整理试验数据,观看每次起降过程,记录和分析飞机状态,出现身体不适,也没有中途下舰,甚至都没有去找医护人员检查,直至人生最后一刻。

从以上素材中,我们可以引出写作“大写的人”的诸多话题:英雄埋名、孝道绝伦、留芳溢香、卧底为民、爝火回春、舍己救人、守礁铁汉、魂归故里、背医送药、生命起飞;我们还看到:“大写的人”坚韧顽强,乐观豁达;苦乐相伴,祸福相依;真实平凡,朴素自然;热爱百姓,造福黎庶;不沽名钓誉,不邀功请赏。透彻理解以上人物的精神内涵,并以此为素材或话题,联系周围的社会现实生活,提炼出精神内核,足以让作文增色闪光。

(作者:胡其涛李宝荣,宜兴市和桥高级中学)

篇5:梦想为话题的中考满分作文素材

我出生在一个计划生育政策非常严苛的时期,因为是二胎,爸妈又都是干部,所以妈妈在怀我的时候就一直东躲西藏,甚至在生我的时候还逃到了外省的婶婶家。由于妈妈在怀我的时候经常担惊受怕,又营养不良,所以我出生时十分瘦小。才刚享受到一刻母亲怀抱温暖的我,又即刻被送到了偏僻的老家,整日躲在一个小黑屋里。农忙时除了早上能看见来给我送饭的奶奶,其它时间是很难见到一个人的。这样的生活一直持续了十个多月,十个多月的我能够扶着东西站起来了,我踉跄着往大门口走去,彼时陪着我的只是一条小黄狗。它是我儿时最好的玩伴。那时我最喜欢做的事就是坐在门槛上,等着下地的爷爷奶奶回来。那时的我一年也只能见到爸妈几次,他们对于我幼小的我来说,更像是一位远房亲戚。

直到我三岁该上幼儿园时,才被妈妈接到了身边。但是妈妈跟我讲,在外面的时候要叫舅妈。当时懵懂的我点头说好。现在想想,妈妈站在你面前,你却只能看着她叫“舅妈”,心里的纠结难以用语言形容。有一次幼儿园的老师问我,你的梦想是什么?我愣了愣,有点胆怯地说,想一直和妈妈生活在一起,因为我不知道,再过几天妈妈又要送我回去了。说话时,我眼里噙满了泪水。当然这之后,妈妈再也没有把我送回老家。

在幼儿园里,老师经常会给我们讲王子和公主的故事,所以小小的我总是偷偷在家里用被子裹在身上,长长地拖在后面,像公主的长裙子。幻想着自己是个美丽的公主,突然有一天,会有英俊的王子骑着白马来接我。这个梦想,让我的幼儿园时代很美好。

小学一年级,我加入了学校舞蹈队,也就是从那时起,每当看着电视里那些翩翩起舞的欢快的女孩,像一个个小精灵。我就梦想着,长大后的自己,像她们一样,在这样漂亮的舞台上,展现给世人我独有的舞姿,做一位世界闻名的大舞蹈家。

小学六年的时间,我经历了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也因此不停的改变自己的梦想。看着书中写的如天使般无私奉献的医生,我想着当一个救世主;看着威风凛凛的警察叔叔,我想着当一名警察,将坏人打得落花流水;当每次回老家亲戚说个子真高,长大后当模特吧,我就会想着长大后的自己,走在T台上的自信模样;我还想着当一名教授,一位发明家,一位美食家……等上了六年级,每次遇到难做的题目,老师都会帮我解决,给我想办法,再加上妈妈也是一名老师,我就在盘算着自己要不要长大后考个师范类的大学,和妈妈一样做一名辛勤的园丁。

转眼来到初中,在这里最大的梦想就是环游世界,梦想着能出去走走。看看那些美丽的风景,看看那些善良朴素的人。总之,走出去,不想总是呆在这个小小的县城。

篇6:以“创新”为话题的中考作文素材

2.在经济领域,创新是劳动的一个重要的阶段性成果,是生产力发展的阶段性标志。

3.创新行为的社会化与创新成果的社会化是相辅相成的。创新社会是依赖创新成果有效社会化的。创新成果的有限社会化同时是创新劳动的社会价值实现。同时其创造了创新理念的社会化。从社会历史发展的过程看,创新的社会化根本是创新劳动行为的社会化。

4.创新劳动的价值论在于创新成果的.分配过程,分配又看所有制。

5.创新劳动的根本问题在于创新劳动者自我,劳动者的劳动是对于自我的劳动素质的创造。人来自自然却是自我创造了自我的人格与生命的统一。

篇7:以温暖为话题的中考作文素材

【作文题目】

冬天的阳光最温暖,春天的和风最温暖;寒冷时的一件棉袄最温暖,饥饿时的一块面包最温暖;伤心时的一句安慰最温暖,困境中的一句鼓励最温暖……生活中充满着温暖的种种情景。

篇8:关于中考话题作文的几个陷阱

陷阱一:把“话题”当“题目”

“话题”与“题目”,二者既相关又不同。“话题”是所限定的写作范围,是进行思维的中心点,往往内容比较宽泛,涉及面比较广。因此,话题作文常常要求考生自拟题目,可是许多考生却直接用话题命题。如要求以“幸福”为话题,学生的作文题就是《幸福》。因为材料给的是一个话题,也就是说,题目都比较大,学生不易把握,往往难以下笔,写出的作文空泛无物。所以, 考生应在话题范围内自拟一个符合选材内容的更小更新的题目。如以“幸福”为话题,就可以拟《我和幸福有个约定》、《别让幸福擦肩而过》、《缝在衣服上的爱》、《幸福的滋味》、《拒绝幸福的“侵蚀”》等。

陷阱二:把“文体不限”当“没有文体”

话题作文往往有“文体不限”的要求,但“文体不限”不等于“不要文体”。“文体不限”只是放宽了对文体的限制,给考生提供了选体的自由。其实,同一个话题的作文,学生的生活实践不同,立意与选材不同,写出来的文章体裁肯定各不相同,如同样以“幸福”为话题的作文,有写成议论文的,有写成记叙文, 也有写成夹叙夹议的抒情散文, 甚至有的写成了说明文的。但对个体考生而言,一旦选定了某一种文体,就必须按这一文体行文,不能不管文体,信马由缰,切忌写成“四不像”文章。一般来说,要选择自己最擅长的文体写,如果擅长写记叙文,则在记人叙事中必须体现记叙文的六要素;如果擅长写议论文,则在逻辑严密的论证过程中,有鲜明、正确的观点,有充分有力的论据,如果擅长写说明文,就要科学地说明事物的特征,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合理安排说明的顺序,准确使用语言。总之,写什么必须是什么,写什么必须像什么。

陷阱三:不扣话题,若即若离

“围绕话题”是话题作文的唯一限制。能否紧扣话题 、突出主旨是评卷老师紧抓不放的。由于有的考生对其置之不理,考卷中便出现了不少不符合话题的离题之作。

1.任意扩大话题的外延 ,写似是而非的内容。如有的考生将“感激”写成“感动”。

2.整体偏离。指文章内容全部没有落实题目要求 ,比如 ,题目要求以“诚信”为话题写作,有的考生拟题“要做个诚实的人”,全文大谈诚实,忽略了“诚信”中“守信”的意思。

3.部分脱轨。即行文中出现离心句 、离心段 ,使得部分内容偏离题旨和文章中心。比如《我关注“神舟”八号飞船升空》一文,记叙“我”全天守候在电视机旁关注飞船的情况,中间写母亲教育“我”不要因此耽误学习,顺势写“我”以前痴迷于电视导致学习退步的经历,结尾又写“我”看飞船而感到自豪一事。文中插入“影响学习”的一段就偏离了题旨。

造成偏离题旨的原因,首先是写作时审题不准,错误地理解了题意。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你若将它等同于“任务”,就会写别人“指定”你担任的工作,而不是写自己“应尽”的职责。曲解题意,写作就极容易离题。其次是扣题写作和围绕中心写作的意识不强,写作时随意性强。特别是话题作文,不要以为只要把写作内容锁定在话题范围之内就万事大吉了。殊不知,符合话题理所应当,扣住自己拟定的文题写作也很重要。再次是没有掌握一定的点题方法。比如有的同学重视开头点题而忽视结尾扣题,结果在中间部分跑了题。

陷阱四:选材贪大求全,内容空泛

考场作文大多有字数限制,其容量极为有限。有的同学往往忽视这一点,想在作文中装进尽可能“丰富”的材料,尽可能“全面”的观点 ,尽可能“充分”的感情 , 想要面面俱到 , 结果面面不到。如有关“环保”的话题,有的同学既想谈环境污染的愈演愈烈,又想谈环境污染的严重后果,更想谈环保的措施,最后还不忘呼吁人们强化环保意识,承担起环保责任。在有限的篇幅内,怎能将这些问题一一谈得清,谈得透? 只能是“蜻蜓点水”、浮光掠影而已。平时学生作文的选材常出现以下三个方面问题:

1.忌“信马由缰”不着边际 。文章主题集中突出才有“冲击力”,可是有些学生贪大求全,面面俱到,搞“多头并进”,这样反而费力不讨好。例如,以“朋友”为话题写作,有的同学把家庭、学校、社会,人类、物类各种“朋友”,凡感兴趣的一股脑塞进作文;写“与_______对话”,有些学生便海阔天空,闲聊瞎侃。还有一种情况是学生对文体把握随意性强,写成“临界文”或“四不像”。因此,教师要教学生学会在命题范围内,通过对纷繁的生活表征和积淀的审美印象进行盘点, 并与内心的创造冲动印证,精准地确立自己要表达的主题,做到心无旁骛,思绪不外驰,确保文章主题鲜明、集中、突出。

2.忌“顺手牵羊”不作深究。 话题作文取材立意空间广。往往想写、可写的东西很多,不少学生消除了“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烦恼,却又容易犯“鱼目混珠”的错误。例如,以“亲情”话题写一篇文章,生活中能反映亲情的人和事多如牛毛,有的学生不能从“真、新、深、独”的要求出发,通过反复比较,精心思考选取典型材料,而是信手拈来一个,以为符合题意就行,如此写出来的作文自然是平浅之作。因此,教师要提醒学生消除这种作文时的懒惰心理和草率态度,鼓励学生工于构思、勇于创造。

3.忌“管中窥豹”只见一斑 。中学生写话题作文 ,提倡“开口”小,以小见大,这样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但不少学生选材立意时就事论事,以小见“小”,不能做到言近而意远,题浅而旨深。例如,以“幸福”为话题写作,不少学生避重就轻,少惹麻烦,选取生活中的寻常小事,表现自己对“幸福”的感受,认为这样稳实可靠,而忽视对“小事”本身的裁剪与挖掘。这种无视生活的普遍意义、本质意义,缺少对人类自身深切关注的写作习惯,断然不足取。

陷阱五:阐述过多,缺少创新

一些应试者认为话题作文“比较好写”,觉得写作话题作文只不过是对所供材料的阐释和类比。近年的高考话题作文中就出现了这种苗头。比如2015年有不少记叙性文体是比照材料原文杜撰出的救人故事: 有自己登山时风雪中勇于救人,有路遇车祸不顾安危凛然救人,有突发洪水冒着被卷走毅然救人,等等。议论性文体只是对材料故事的简单议论和说明,如解释登山者为什么要舍己救人,这样做的结果是什么,应如何向登山者学习,等等。这种缺乏创造性的肤浅简单的照搬和阐释,也是对话题作文写作的又一种误解。与此相联系,这种杜撰编造的文章,其感情必定是虚假的,行文必定是矫揉造作的。

话题作文要求对所供材料进行深入思考,是指经过这样的思考, 找到与材料题意完全吻合的规定情 境。这种规定情境 ,如写记叙类文章 ,表现为人、事、景、物。如写议论类文章,表现为哲理、情感和思维逻辑。对每一个考生来说,要取得好成绩,围绕话题深入思考,找到与材料题意完全吻合的“规定情境”是关键。把自己思考的创造性成果,再用一定的文体形式,通过恰当的表达方式,准确、生动地反映出来,这又是检验考生写作水平的重要尺度。上面列举的考生对材料缺乏创造性的简单阐释和类比, 根本谈不上围绕话题进行深入思考。2015年我省高考优秀作文《选择》、《拷问灵魂》(刊登于《燕赵都市报》7月19日C2版 )等 ,对考生如何围绕材料深入思考,富于创造性地找到“规定情境”,如何立意、选材,最终写出有创意的作文提供了有益借鉴。从某种意义说,话题作文倡导创新,鼓励创新。只有这种新型的作文形式,才能为那些有写作特长的考生提供展示才华的广阔天地。阅卷教师每每碰到有新意的作文,眼睛总要一亮,同时出现沐春风、浴甘露的感觉。大家相互传阅,连连称赞。这就是有新意的话题作文答卷的社会效果。

篇9:开启中考作文审题思路的方法

一、常规法

1独词式话题作文

话题作文具有自由开放的特点,在所有题型中的审题难度最小。请看2011年甘肃省中考作文题:

阅读下列文字,按要求作文。

有人说:幸福是雨中妈妈送来的雨伞,幸福是老师投来信任的目光,幸福是患难中人们无私的救助,幸福是节假日家人团聚时的晚餐……

关于“幸福”,你也一定有自己的理解。请你以“幸福”为话题作文。

要求:①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题目自拟;②字数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这是一道独词式话题作文,也是一道给材料话题作文。对这类作文,首先要审材料。这个材料是话题的提示语,是写作的由头、引子,告诉学生“幸福”在生活中的一些细节体现。命题者通过提示语,把幸福的内涵和写作范围确定在与平时生活息息相关的方面,如挫折、困难中一句温馨的话语、一个鼓励的眼神、一缕亲切的微笑。后面的“关于‘幸福’,你也一定有自己的理解”,要求考生写出自己对“幸福”的个性化理解。“幸福”与每个人的生活和经历紧密相连,未必完全是正面意义上的才叫“幸福”,也许在别人看来未必是“幸福”的事在某些人眼里却是“幸福”的,如“妈妈的唠叨也是幸福”,因为这唠叨声中蕴涵着温暖的母爱。

其次要审要求。话题作文最大的特点就是要求宽泛,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限制。在写作前,学生一定把握好“三自”要求(自拟题目、自选文体、自定立意)。有了明确的写作中心,文章重点就有了落笔之处;有了明确的文体,就不会写出“四不像”的文章。话题作文的拟题很重要,“题好一半文”,自拟题目是行文的一大亮点,千万不能以话题当文题,否则刚一露脸就让阅卷老师大倒胃口。写作中,要把握好字数,还要教会学生注意一些小技巧:可用“体育场”“教室的楼道口”等表示地点的词语;可用虚拟的校名如“四中”“这所名校”等;姓名可用最后一个字代替,如“夏万军”用“军”代替。

这是最基本的审题步骤,可称为“常规法”,学生遇到各种题型的命题作文,都要按照这样的步骤来审题。

2新材料作文

新材料作文,是在材料作文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作文样式。这种作文从本质上讲是材料作文,从表现形式上讲又与话题作文类似。它给定材料,但不给定话题,它既继承了材料作文的一些优点,又弥补了材料作文的缺陷。过去的材料作文,都是限定文体,而现在文体不限;过去的材料作文,总有“最佳”立意,而现在可有多个立意。

新材料作文如何审题?请看苏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则写作训练题:

阅读下面一则材料,按要求作文。

一个孩子到果园,看见爷爷正站在梯子上咔嚓咔嚓地把果树上的一些枝条剪下来,小孩拿起一根枝条,说:“爷爷,它们长得好好的,你把它们剪掉多可惜!”爷爷说:“傻孩子,只有剪掉它们,果树才能长得更好呢!”

爷爷剪掉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请确立一个议论中心,联系现实生活中的某些人和事,写一篇议论文,题目自拟。

这类题目除了上面所说的审材料、审要求外,还要明确材料的主旨。要注意材料后面的“爷爷剪掉枝条的事可以给我们许多启示”,这个“许多启示”就是材料的主旨、写作的主旨,写作时只要抓住一个启示就行了。可以从爷爷、枝条、树木、小孩四个角度来分割话题(作文时要注意文体是议论文):

①削枝以强干。爷爷剪掉一些枝条,使果树长得更好。舍弃次要的,是为了保留主要的,有所不为方能有所为。可以“舍得”“得与弃”“付出与收获”“付出”“代价”等为话题作文。

②眼前的果树枝条茂盛,长势很好,但从发展的角度看,剪枝条会使果实更丰硕,所以爷爷毫不吝惜。行动服务于目的,措施受制于宗旨。这是有远见、有胆识之举。可以“远见”“胆识”“眼光”“视野”为话题作文。

③从整棵果树权衡,有些枝条分散营养,是影响结果数量与质量的冗枝,必须剪掉。正确处理部分与整体的关系,让部分服从整体,局部服从大局。可以“个人与集体”“整体与局部”“服从一‘奉献”“最需要”等为话题作文。

④“傻孩子”傻在何处?只看到一根一根的枝条,却忽略了它们与整体的联系;只看到眼前的长势,却忽略了它们最终的结果。我们切不可一叶障目,而不见全树。可以“普遍联系”“孤立”“无知”“单纯”“天真”“智慧”“团结”等为话题作文。

在中考材料作文题中,材料后面大多有“读了上面的材料,你是否得到某种感悟,引发一些感想”或“你有哪些启示”等语句,这就是要求归纳材料主旨。有的材料作文没有这些提示的语句,不妨自己加上“你有哪些启示”这一句,以便从繁复的材料中迅速抓住写作主旨。

二、寻词法

在掌握常规审题方法的基础上,有没有更快更准的审题方法呢?

请看2011年辽宁沈阳的中考作文题:

人一生中有些话语能让我们豁然开朗,有些话语能滋润我们的心田,有些话语能启迪我们的心灵,有些话语能激励我们成长。

根据上面这段文字,以“有温度的话语”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作,600至800字,体裁不限,诗歌除外。

这是一道短语式话题作文。用快速、准确的方法审题,就是寻找题目中的关键词和核心词,即直接审题干。要明确作文题目的关键词是写作对象、写作内容,也是写作话题;核心词是写作重点。这个话题的关键词是“话语”,核心词是“有温度”。通过寻找题目的“关键词”和“核心词”,就话题进行拟题,明确写作对象、写作内容、写作重点,这是写作成功的第一步。

这种方法也可以用于审定其他形式的作文题。如2011年上海市的全命题作文“悄悄地提醒”,题目的关键词是“提醒”,核心词是“悄悄地”。2011年江苏南京市的全命题作文“也是一堂语文课”,题目的关键词是“一堂语文课”,核心词是“也”。2011年山东淄博市的半命题作文“

的馈赠”,题目的关键词是“馈赠”,核心词是要补出的内容。2011年重庆市的半命题作文“我改变了

的色彩”,题目的关键词是补出的内容和“色彩”,核心词是“我改变”。

寻词法适用于各种题型的作文审题。偏正短语式的作文命题,关键词就是中心语,核心词就是修饰语。主谓短语式的作文命题,关键词是主语,核心词是谓语。动宾短语式的作文命题,关键词是宾语,核心词是动词。句式型(观点型)的作文命题,关键词一般是宾语部分,核心词一般是主语或主谓部分。含有介词或副词结构的作文命题,核心词通常是题目中的介词或副词结

nlc202309040557

构。

三、审问法

审问法就是三问法,也就是对话题作文、拟好题目的材料作文、全命题作文、已经补全的半命题作文进行三次追问,即:“文题或话题”是什么?为什么是“文题或话题”?“文题或话题”怎么样?通过三次追问,明确写作对象,确定写作内容和写作重点。

以2011年新疆中考作文题目“报答”为例,可进行如下审问:什么是报答?由此想到报答的内容或形式在生活中有哪些表现。为什么要报答?由此想到知恩图报、恩将仇报等事例或人物。报答后怎么样?由此想到做人的准则、美德、乐趣等。

请看2011年天津市中考作文题:

同学们,回首你的初中生活,一定会有一些值得怀念的往事、难以忘却的身影、记忆犹新的画面,如同闪亮的星子(星星)将你记忆的夜空点缀得璀璨而美丽。那星子,或许是父母的关爱,师长的教诲,同伴的友情;或许是拼搏的汗水,成功的欢悦,自信的笑颜;或许是懊悔的泪光,成长的烦恼,青春的思索……那星子虽然已经在夜空划过,但它所闪耀的光辉却永远与你相伴。请摘取其中最明亮的,来铭记你的初中吧!

题目:如星子滑过夜空

要求:①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②内容具体,有真情实感;③文体不限(除诗歌、戏剧外);④文中请回避与你相关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这道命题作文可让学生这样来审题:“如星子滑过夜空”是指什么?据提示语,我们发现这里的“星子”不是指天上的星星,而是个比喻,可以把初中生活中留在心底抹不去的记忆比为闪亮的星子,如关爱、教诲、汗水、欢悦、泪光、烦恼等。为什么说“如星子滑过夜空”?因为它已经过去,但是存留在记忆的深处,永远闪耀,无法抹去,是永远的珍藏。“如星子滑过夜空”怎么样,带来什么样的结果?这是我们的感悟所在。它给我们带来一段永恒的记忆、一段美好的人生风景等。综上所述,这道命题可以这样写:初中生活有很多美好的片段,虽然会因为毕业而逐渐远去,“如星子滑过夜空”,但因为已给了我们欢乐与收获、泪水与伤痛,无论苦与乐,都如星子一样灿烂。虽远去不见,但在我们的人生中永不逝去,留下印痕,成为成长中不可错过的一道风景。

四、路径法

这种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围绕着某一路径,根据所给的命题进行拓展延伸。这里的路径是指思维路径。如话题“心中的烦恼”可以拓展为一个巨大的话题——成长。每一个人在成长的过程中,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烦恼”,写作时只需要把“心中的烦恼”加一个限制即可,比如“分数给我的烦恼”“痘痘的烦恼”“初恋的烦恼”“唠叨的烦恼”。这些限制其实就是一个原因,即要告诉读者“我为什么烦恼”,只要把这个原因有条理有步骤地写出来,就能紧扣文章主题。

2011年四川南充市中考作文命题是“沟通”,对此话题我们可以向大的方面拓展:沟通话题一心声话题一交流话题一情感话题;也可以向小的方面延伸:沟通就是为了相互理解,是讲心里话。以“讲心里话”为思维基点,层层深入剖析,分析“心里话”对沟通的意义,只要说明白几个问题:心里话是什么?为什么要说出来?能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达到沟通的效果?心里话跟什么事件有关系,跟什么人有关系?沿着这样的路径去思考,就能与文题紧密相连。

有了以上四种方法,学生面对任何形式的作文命题都会尽快锁定内容,明确对象,审准题意。

篇10:以面对为话题的中考作文素材精选

有人问:“失败是什么?”

困难说:“失败是几座翻不过的高山,几时翻过一座,还会有另一座。”

挫折说:“失败是一片汪洋,永远也游不出去。”

记得那是一次痛苦的经历。一次我在大队委竞选的后台准备着,莫名其妙的紧张给了我压力。我按照妈妈叫我的方法一遍遍地做着。上场、自我介绍、才艺展示、退场。一切都是那么的顺利。大队委竞选的最后一个星期,我的心情都是晴天,直到宣布竞选结果的那一刹那,我的心情就晴转阴了。我落选了,我竟然落选了!

于是,我准备出去散散心。突然一个角落里,一只螃蟹正在向一个大的冰柜里爬,顿时,我是泪流满面啊,连螃蟹都比我有上进心。后来我想通了:没选上就没选上吧,或许下一次能选上,”退一步海阔天空“也许我就亮了!

后来我决定,再创佳绩,虽然第二年我还是没选上,不过,我为自己的勇气而鼓掌;为自己的坚持而鼓掌;为自己的努力而鼓掌。

又有人问:“困难是什么?”

胜利说:“困难是几座高山,但只有翻过去,人身才有希望。”

坚持说:“困难是一片小小的溪流,只有打败它,你才能胜利。”

篇11:思路为话题的中考作文素材

千红一窟,万艳同悲的《红楼梦》,各有各的不幸,众女子的姿态也不相同:病如西子黛玉,动的姿态处如弱柳抚风,让人怜爱不已;宝钗扑蝶时的姿态是气喘吁吁,娇媚之姿煞是可爱,然嫁祸于黛玉之态又顿觉可恶;湘云醉卧芍药茵,憨态可掬,可爱而可敬。丫鬟也各具情态,傻人做傻事的傻大姐,傻乎乎的姿态显得傻得可爱。晴雯勇补金雀裘的姿态可敬,撕扇作千金一笑的姿态可爱,她抗争的姿态却令人叹惋!

宝玉挨打后,钗黛二人的姿态发人深思,黛玉哭肿了双眼,悄悄地来又悄悄地走,哽咽了半天说:你可全都改了吧!这样的姿态让宝玉痛苦的心情好了许多,因为黛玉是真正关心宝玉的,知道宝玉挨打的真正原因。宝钗托着药丸而来,却说:早听人一句劝,也不至如此,就是太太看了心疼,我们看了也,欲言又止,关心的姿态中有一丝羞涩,还有责备之意,应是淑女的姿态却俨然像个卫道士,让人觉得有点恶心。

贾府三艳对抄检大观园态度不同,因而姿态各异。懦弱的二小姐迎春,她是出顺从的姿态,对抄检出私情的贴身丫鬟司棋的求情表现出毫不理睬,这样就把贵族小姐逆来顺受的姿态写活了。嘴冷心冷的惜春,则是冷漠的姿态,对入画之事漠然置之。而敏探春的姿态则截然不同,让手下人打开院门,似乎是高姿态,而高姿态的背后是反对,她不允许王善保家的随便动手下人的东西,当王善保家对她动手动脚时,她毫不犹豫地打了王善保家一记响亮的耳光!贾府三艳对待抄检大观园的态度反映出各自的性格,也预兆了不同的悲剧命运,而三小姐凛然不可侵犯的姿态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金鸳鸯三宣牙牌令,刘姥姥被凤姐、鸳鸯捉弄,略施演技,她滑稽的姿态逗笑了众人,满座之人笑的姿态是各具情态,这是豪门生活无趣的表现,说是笑态,不如说是丑态!

篇12:以门为话题的中考作文素材精选

每条路都通向一道门,每道门却并不束缚于这条路。在看似穷尽的门前,我们应该敞开这道门,迎接新世界。作文Https://wWw.ZuoWen8.CoM/20世纪伟大的物理学家爱因斯坦,在谈他自己的研究历程时说:“有人让你在柴草堆里找一根针,而我则会将柴草堆翻个够,找出里面所有的针,这就是我与其他人的不同。”正是由于爱因斯坦这种永不停止的探索精神,才成就了他影响全世界的相对论,划开了物理界的新纪元。我们应该时刻保持一颗有探求欲的心,不满足于眼前目标,不断开拓,实现超越。

勇于探索,贵在敢为人先。松下幸之助靠生产电插头起家,刚开始,电插头性能不好,这让他的生意萧条,衣食难以为继。他在路上看见姐弟俩争用一个电插头时灵光乍现,急忙回家将单孔插头改装为多孔插头,生产多插板使一个插头可以多用,开始公司里的人对他的做法嗤之以鼻,在本来就不景气的行业扩大生产简直愚蠢至极。可事实上这种插头满足了消费者的需求,松下产业越做越大。松下如果没有创新,恐怕将会碌碌终生。可事实上这种插头只有敢于创新,走前人没有走过的路,才能争脱束缚,迈向成功。

勇于探索,重在持之以恒。中国教育一直有个错误观念:初中、高中苦几年,大学就可以轻松度过。殊不知,正是由于在大学的庸碌松散中才抹尽了你多年积累却未迸发的才干。学习的探索是永无止境的,我们不能实现目标就停下脚步。持之以恒,才能登上更高的山巅。

勇于探索,突破传统,实现超越。翻开史册,思想璀璨政坛闪耀:董仲舒将儒家思想与道家、法家等思想结合,形成的新儒学超越百家,成为正统;亚里士多德以科学的方式研究自然,创建了逻辑论证系统,超越其师柏拉图,走向真理;孟德斯鸠反对专制,提出三权分立,构建政治蓝图。他们在探索中不断超越,翻开了历史的新篇章。我们只有在探索的路上,才能完美超越。

篇13:中考话题作文写作指要

一、解析话题作文的构成

话题作文一般由四个部分组成, 即材料+提示语+话题+ 要求。比如下面的试题中:

在非洲, 每天早晨, 羚羊睁开眼睛, 所想的第一件事就是: 我必须比跑得最快的狮子跑得更快, 否则, 我就会被狮子吃掉。而就在同一时刻, 狮子从睡梦中醒来, 在脑海里闪现的第一个念头是:我必须能追得上跑得最慢的羚羊, 要不然我就会被饿死。于是, 几乎是同时, 羚羊和狮子一跃而起, 迎着朝阳跑去。——这是“材料”。

同学们, 读了上面的材料, 你一定会有许多感触。生活就是这样, 每当太阳升起之时, 我们就应当毫不迟疑地向前奔跑——这就是“提示语”。

(请联系自 己的生活 实际) 以“奔跑”为话题写一篇文章——显然这是“话题”。

①题目自拟。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文中不出现 (或暗示) 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这就是“要求”。

许多话题作文没有材料, 比如:

阅读下面的文字, 按要求作文。

生命是一个奇迹, 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但是世界给予我们的还有更多的忧虑和不安:战火纷飞、环境污染、瘟疫蔓延……

对此你一定有自己的体验或思考。请以“共享生命”为话题写一篇文章。立意自定, 文体自选, 题目自拟, 不少于600字。

本题中“生命是一个奇迹, 在这个星球上相聚、相守、相处也是一个奇迹……”这不属于材料, 而是提示语。

有些话题作文有材料却没有提示语, 比如以下一题:

学校准备组织我们搭车到百里外的县城去参加作文竞赛。我们一听, 又兴奋又担扰, 兴奋的是我们能够坐上大汽车去县城里看看, 担忧的是我们这群山里的孩子, 作文能赛过城里的学生吗?头发花白的老校长看出了我们的忧虑, 他就说:“你们常常上山下田, 谁能说出一种不会开花的草?”不会开花的草?我们想了半天都摇摇头说:“老师, 没有一种草是不开花的, 所有的草都会开出自己的花朵。”

老校长笑了, 说:“是的, 孩子们, 每一种草都是一种花, 栽在精美花盆里的花都是一种草, 而生长在田地边和山野里的草也是一种花啊。不论生活在哪里, 你们和其他人一样, 都是一种草, 也都是一种花。记住, 没有一种草是不会开花的, 再美的花朵也是一种草!”

请以“每一种草都会开花”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说真话, 叙真事, 抒发真情实感。②除诗歌外, 文体不限。③文中不得出现与自己真实身份相关的地名、校名、人名。

本题是直接从材料到话题, 中间没有提示语。

还有的话题作文, 则是直接给出话题, 比如:

以“亮点”为话题, 自拟题目, 写一篇作文。

这道题目没有材料和提示语, 属于直陈话题。可见, 构成话题作文的四个部分中, “材料”和“提示语”不一定非得有, 但“话题”和“要求”是必不可少的。其中“话题”是核心, 是审题立意的对象;“材料”的作用主要是引出话题, 同时对话题起注释和说明的作用;“提示语”的作用是启发审题、立意和明确写作的范围; “要求”则是写作时的注意事项, 也要认真审读。

二、明确话题作文的特点

中考话题型作文的特点, 首先是立意自定。命题者所提供的话题, 是对写作范围和题材内容的限定, 而不是确立一个具体的主题。比如以“责任”为话题作文, 此题至少可有以下几种立意:一、青少年要培养责任意识, 这种责任是对自己的, 也是对家庭的, 更是对民族的、国家的、社会的、人类的。二、领导干部、公务人员应当承担起肩头的责任 (可以通过揭露互相推诿、不负责任的世相加以诠释) 。三、责任是双向的, 我们十分强调个人对社会的责任, 也不能忽视了同样重要的另一方面——社会对个人的责任, 比如政府应为下岗工人建立必要的社会生活保障体系。

其次是文体自选。只要没有特殊限制, 除了记叙文、议论文外, 写成散文、诗歌、小说、剧本等都是允许的。

再次是写法灵活。考生可以自选写法, 或记叙经历, 或发表议论, 或抒发感情, 或展开想象, 或编述故事。

第四是题 目自拟。这 虽然有考查拟题能力的意思, 但主要还是给考生以更大的自主权。这样, 话题作文为考生展示写作个性提供了广泛的发挥空间。

话题作文不同于命题作文、材料作文。它和命题作文的区别在于:话题作文只提示写作的内容指向, 而命题作文大多会提供一个中心意思;话题作文所写内容与话题相关即可, 而命题作文一般要求紧扣标题展开;话题作文的写作范围一般来说远远大于命题作文;话题作文允许自拟标题。话题作文与以往的材料作文相比, 最大的差别是:“话题作文的核心是话题” (教育部考试中心张伟明先生语) , 话题作文提供的材料, 不像以往的材料作文那样, 是立意的出发点和归宿点, 它只是命题者所作的“作前指导”, 是引发考生思考的一个“由头”, 是启发考生打开思路的一个“例子”, 是“举一反三”的“一”;而材料作文行文的主旨要与材料相吻合。如果考生不了解这一区别, 抛开话题, 随意地从材料中自行引出一个观点作文, 那么很可能下笔千言, 离题万里。此外, 从结构上看, 材料作文中的“料”是必须使用的, 如果是议论文, 一般应放在文章的开头作为引出论点的依据;而话题作文的材料, 用不用它无所谓。

三、分清话题作文的类别

从内涵的显隐看, 有显豁类和含蓄类, 前者如“伸出你的双手”“享受过程”“责任”“怦然心动的感觉”“忽略的, 有时是最重要的”“陶醉”等;后者如“没有卖不出去的豆子”“灯”“心中的太阳”等。一般含蓄类的话题除了“字面义”外, 须挖掘其“深层义”, 比如引申义、比喻义、象征义, 等等。

从语言形式看, 有词、短语与句子之别, 比如“责任”“奔跑”“灯”“表达”, 这是词;“伸出你的双手”“享受过程”“怦然心动的感觉”“成功的秘诀”“共享生命”“成长与追求”“快乐和痛苦”, 这是短语;“忽略的, 有时是最重要的”“动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 这是句子形式。一般来说, 话题的字越少, 外延可能就越大;字越多, 外延可能就越小。字多的话题观点比较明确, 容易下笔;字少的话题可在话题前补上一些限定语, 以缩小其外延, 从而精选一个角度来作文。

从范围的大小看, 有窄、宽之分, 比如“动物也是我们的好朋友”“借口——弱者的托辞”等, 就比较窄;“陶醉”“怦然心动的感觉”“表达”等, 就比较宽。

从涉及的对象来看, 有单一和多个的区别, 比如“亮点”“责任”“享受过程”等, 写作对象比较单一;而“成长与追求”“快乐和痛苦”等, 就属于多对象话题。多对象话题实际上是一种关系型话题, 写作时两者都要顾及, 并要把两者之间的关系揭示出来。

再从涉及的内容看, 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成长经历、人生感悟、道德修养、教育学习、社会热点、哲理思辨, 等等。

四、打破审读题目的顺序

考生往往习惯于这样的审题顺序:材料—提示语—话题—要求。这种“先看材料, 后看话题”的顺序, 实际上是材料作文审题顺序的惯性使然, 因为材料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材料”。而话题作文的审读顺序最好是:话题—材料—提示语—要求, 即“先看话题, 后看材料”。这是因为话题作文审题立意的中心是“话题”, 而非材料或提示语。不少考生审题时出现偏差, 原因可能正是忽视了这一点。像面对试题“共享生命”, 部分考生围绕提示语中的“生命”“战争”“环境”“瘟疫”等内容立意, 而没有看到话题中“共享”一词的“题眼”作用, 没有在关键词上做文章, 以致严重偏离了题意。

[实战演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 根据要求作文。

自然是最伟大的一部书, 歌德说, 在他每一页的字句里我们读得最深奥的消息。并且这书上的文字是人人懂得的: 阿尔帕斯与五老峰, 雪西里与普陀山, 莱茵河与扬子江, 梨梦湖与西子湖, 建兰与琼花, 杭州西溪的芦雪与威尼斯夕照的红潮, 百灵与夜莺, 更不提一般黄的黄麦, 一般紫的紫藤, 一般青的青草同在大地上生长, 同在和风中波动——他们应用的符号是永远一致的, 他们的意义是永远明显的, 只要你自己性灵上不长疮瘢, 眼不盲, 耳不塞, 这无形迹的最高等教育便永远是你的名分, 这不取费的最珍贵的补剂便永远供你受用。只要你认识了这一部书, 你在这世界上寂寞时便不寂寞, 穷困时不穷困, 苦恼时有安慰, 挫折时有鼓励, 软弱时有督责, 迷失时有南针。

请你以“亲近自然” (或“感悟自然”) 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 注意 ] ①所写内容必须在话题的范围之内。试题提供的文字, 在文章中可用也可不用。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题目自拟。⑤600字左右。

[提示]

“亲近自然”, 指的是“融入自然”“陶然沉醉于自然”;“感悟自然”, 指的是“在用眼睛、用心灵感受自然的基础上有所领悟”。这两个概念相当宽泛, 为我们提供了很大的思考、写作的空间。看到这样的话题, 有些同学可能会摸不着头脑, 不知从何写起。构思时我们要善于把抽象的概念化为具体的意象, 从大自然的众多事物中选择你最喜爱的或最能感悟到哲理的来书写, 从小处着眼, 精心选取切入点。

下面试以“感悟自然”为例略作解说。比如花有花开花落, 含苞欲放时你能感受到勃勃生机, 感悟到要从小树立远大理想, 准备着将来为国家、为民族做出贡献;绚丽灿烂时你会感受到生命的美丽, 感悟到要珍惜青春年华, 勤奋学习, 让人生焕发光彩;随风飘落时你会感悟到“化作春泥更护花”的崇高的精神境界。又如同样是雨, 毛毛细雨使你联想到“润物细无声”的美好;倾盆大雨使你联想到人生道路上也会有暴风骤雨, 从而鼓起你在困境中抗争的信心与勇气。对于同一种景色、同一个事物, 由于各人的人生经历、认识水平、美学修养有别, 所“悟”也会有所不同, 因此, 如何写出立意新颖、思想深刻的文章就是一大难点。我们不妨从王之涣登鹳雀楼抒发的“欲穷千里目, 更上一层楼”中获得启发, 不妨借鉴苏轼面对滚滚长江水发出的“浪淘尽, 千古风流人物”的慨叹, 还不妨仔细品味陆游游山西村得到的“山重水复疑无路,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哲理……同学们在立意时可尝试一下“异想天开”“反弹琵琶”等方法。

参考拟题:1. 用心看自然2. 别让她哭泣3. 抚着绿叶是种幸福4. 自然的距离有多远5. 听听那冷雨6. 心灵的深呼吸7. 东坡的感悟8. 母亲的召唤。

[精品素材]

虚荣是花开得太多

虚荣的人就像一棵花开得太多的树, 是很难结出硕大的果实的。

树都喜欢绚丽的花开满枝头, 博得众人的喝彩。可也别忘了, 要是花谢了, 长不出果实或长不大果实, 种树人就要把它砍掉, 栽种别的果树。果农不管它的花开得多美, 他要的是果实。

[点击]

人世也一样。你开花只能博得路人的赞美, 可是你为了虚荣花开得太盛, 就不利于果实的生长。等花谢人去, 青春已老, 你没结出果实, 又以何脸面见人呢?想多开花是件好事, 但进取与虚荣只一步之隔;开花时要想一想自己的实力, 别为了与他人比花的多少而耗尽精力, 以致无力结果了。

荒岛上的公爵兰

1982年, 挪威探险家威廉姆斯在结束南羊裂谷带的探险后, 记者曾问他有何感想。他说, 我始终有两大遗憾:一是为世人遗憾, 地球上有那么多瑰丽的景色, 世人竟不得一睹;二是为景色遗憾, 它们那么壮观美丽, 而不为世人所知。而1991年, 他来到新西兰的斯奈尔斯岛, 这次旅行彻底改变了他的这种心态。

斯奈尔斯岛是新西兰南部的一个小岛, 终年人迹罕至。威廉姆斯跳上这座小岛, 发现这里竟生长着成片的公爵兰。这种兰花, 花姿奇秀, 香味馥郁, 在欧洲被列为群芳之冠。看到这些兰花, 他想, 如此珍稀的花卉如果在欧洲早就被拿去装点总统套房了, 可是在这儿它们却寂寞地生长着, 几百年甚至上千年都无人知晓。正当惋惜之情再一次从心底油然而生时, 不经意间, 他发现一个小山崖上有一窝野蜂, 它们正忙碌着, 把兰花上的花粉和蜜带回蜂房。威廉姆斯看着眼前的一切, 十几年的迷惑一下子解开了。他在当天的日记中写道:“这一片公爵兰, 有这一窝野蜂不就够了吗?世界上奇绝的景色, 有一两个探险家走近过目睹过, 不也就值了吗?”

[点击]

身处物欲社会, 我们究竟靠什么才能立世?我们应该怎样来面对有可能遇到的不公?荒岛上的公爵兰给了我们许多有益的启示。

[学生例文]

第一次亲密接触

江苏太仓?顾千慧?⊙

随着一缕朝阳的闪射, 我在蒙中睁开睡眼, 雪白的天花板是映入我眼帘的第一事物。没错, 我同大家一样, 从小生活在这个充满钢筋混凝土的城市里, 到处是高楼大厦、车水马龙, 对于自然, 我们除了知道草是绿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太阳是红的, 恐怕就再没有更深刻的了解了吧!但那一天, 我却有幸同大自然进行了一次亲密接触……

那一天, 在公鸡的啼鸣声中, 惺忪的眼睛渐渐睁开, 棕黄色的木制房顶在第一时间冲进我的视线, 一下子使我记起已远离了喧闹的市区。是的, 本人现在身处湖南张家界自然保护区。我打开旅馆那木制的小拉门, 深深地吸了一口气, 满山的绿色瞬间映入眼帘, 在那一刻, 我的心突然变得宁静, 似乎整个人都透明起来了。我静静地望着远处发呆。金灿灿的阳光下, 远处那怪异的山峰在浓密的丛林中若隐若现, 神秘得好似神仙一般; 清澈的溪流在草丛中调皮地闪着波光, 好像在和我捉迷藏, 那哗哗的水声就似孩子咯咯的笑声;五彩缤纷的野花好像一个个娇滴滴的小姑娘, 等着有人拿起画笔, 绘出她们可爱动人的模样……一阵清脆的鸟叫声, 把我从不尽的痴迷中唤醒……

那一刻, 当我乘着竹筏从溪间顺流而下时, 旅程就此真正开始。我不顾一切纵身大自然中, 难以自拔。两岸峻峭的山壁上, 缠满了墨绿色的树藤, 粗壮苍劲。它们似乎充满无穷的力量, 让我不禁想起人猿泰山拉着藤蔓在林中飞跃的场面。在情不自禁中, 我将脚伸入清澈凉爽的溪水中, 调皮的溪水就像舍不得我离开似的拉住我的脚, 阻止竹筏前进。我笑着用手抚摸了一下水面, 将脚收回。天空中的小鸟和水中那些不知名的小鱼, 都似与我嬉戏般亲近, 鸟儿们时不时停在竹筏上, 小鱼们也不时地从澄澈的溪底浮上来, 随舟而行, 在水面跳跃不已……当竹筏在下游停泊时, 我迫不及待地冲上岸, 因为在不远的前方有一片翠绿的草地。我静静地躺在草地上, 用耳朵去倾听小虫们的窃窃私语;用鼻子去闻那嫩草的清香和野花的芬芳;用心灵去感受那一片幽静、天然的大地。那一刻, 我的心与自然靠得那样近, 我们是那样和谐, 那样亲密。

我第一次与自然如此亲密地接触, 它使我突然发现, 其实草也可以是五彩的, 因为它们充满生机和活力;天也可以是碧绿的, 因为天空中满是绿色的植物; 水也可以是金色的, 因为水中溶解了无限的阳光……

用心去亲近一下自然, 我想你会发现很多、很多……

[简评]

顾千慧同学表现自己在湖南张家界自然保护区与大自然“亲密接触”的经历, 写景绘声绘色, 展示出比较扎实的描写功底。文中用对比手法 (比如“对于自然, 我们除了知道草是绿的、天是蓝的、云是白的、太阳是红的, 恐怕就再没有更深刻的了解了吧”与倒数第二段之间的比较) , 有效地增强了文章的情趣。

此外, 拟题精彩, 具有较强的吸引力。

[拓展训练]

题目一和谐之美

阅读下面的材料, 根据要求作文。

“落霞与孤鹜齐飞, 秋水共长天一色”, 构句之美, 在于对仗整齐, 那是一种和谐。

“念去去, 千里烟波, 暮霭沉沉楚天阔”, 构句之美, 在于长短错落, 那是另一种和谐。

和谐, 指存在各方彼此相合, 关系融洽而协调。文字如此, 其他的艺术呢?人、社会、我们生存的这个世界呢?……请以“和谐之美”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

[ 要求 ] ①立意自定;②除诗歌外, 文体自选;③不少于600字。

[提示]

天上, 地下, 世间万物, 无处不存在“和谐”;同时, 也存在着特殊的“不和谐”。正因为有许多“不和谐”的出现及其导致的恶果, 更引发了我们对“和谐之美”的呼唤。

构思本题, 可采用“以问领写”的方法。比如先提出下列问题:一、什么是和谐之美?二、为什么要追求和谐之美?三、怎样创造和谐之美?……再试着打开思路, 回答这些问题。比如针对第一问, 可以联想到“和谐之美是一种自然美, 又是一种默契——可意会而不可言传, 可神通而不可语达”“和谐之美表现为宁静淡泊的人生态度”“和谐之美美在规律, 有人提出‘人定胜天’, 企图打破这种规律, 结果遭到大自然严厉的惩罚”;针对第三问, 可以联想到“创造和谐之美需要信任”“创造和谐之美需要宽容”“创造和谐之美需要关爱”, 或“沟通带来和谐之美”“尊重产生和谐之美”“受到道德制约的科技发展产生和谐之美”……然后对以上各种回答 加以筛选、组织, 精选素材, 挥笔成篇。

题目二敬畏

阅读下列文字, 按要求作文。

按照《现代汉语词典》的解释, “敬畏”的意思是“有敬重有畏惧”。敬畏在某种程度上, 就是我们生存或生活的底线。无法想象, 人若是没有了敬畏, 这世界将会怎样。

请在我们奔波忙碌的学习生活中作一短暂的歇息, 静下心神反观自我, 轻轻地问一问自己: 在我们的心中, 还有让我们感到敬畏的东西吗?请以“敬畏”为话题, 写一篇文章。题目自拟, 文体自选, 不少于600字, 不得抄袭。

[提示]

写本题时须注意:一、关注提示语, 从中获取重要信息。提示语不但解释了什么是“敬畏”, 而且指明了心存敬畏的必要性——这“是我们生存或生活的底线”;而“无法想象, 人若是没有了敬畏, 这世界将会怎样”一句, 又提示了一种作文构思——可以从反面入笔, 虚构一篇想象作文。二、立意上要求高远。如果整篇文章就是谈“敬畏鬼神”或者“敬畏”某个人, 那就缺少应有的深刻性和感染力。其实以“敬畏”为话题, 可写的内容还是很多的, 比如“敬畏生命”“敬畏心中的道德律”“敬畏规则”“敬畏责任”“敬畏尊严”“敬畏文化遗产”“敬畏民意”“敬畏法 律”……三、文中要有“我”, 要着力表现富有个性色彩的“我”的经历或“我”的认识, 从而使文章真切感人, 与众不同。

篇14:如何激活话题作文的思路

关键词:话题作文;思路;方法

话题作文命题分三部分:话题前的材料或提示语、话题、写作要求。材料或提示语又来引出话题;话题提供写作范围;写作要求是对内容、问题、字数等方面提出具体要求。话题作文写相关的内容就可以,要大题小作。话题作文的开放性决定了一个话题可以有多种思路和多种表达。所以思路开阔对于写话题作文非常重要。审题后回忆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从生活实际中寻找与话题相关的素材;考虑与话题相关的各种观念和说法,自己对此进行思考判断,形成观点。然后在此观点的统摄下寻找合适的论据证明观点;也可以展开想象的翅膀进行虚构。下面介绍几种打开思路的方法:

一、多角度开拓

我们面对一个事物、现象或一道作文题,思维不能只走一条路,要呈辐射状态展开。即从事物的每一个方面、每一个特点,甚至每个因素出发,展开思考、联想,这样,每条思维射线的落点,就可能产生一个新的立意。如考虑时间:过去、现在、未来、一段时间、某一刻;空间:学校、家庭、社会、大自然;因果:原因、结果;对象:自己、周围的人、古人、名人、动物、想象中的主人公。如以“珍惜”为话题:从时间考虑,过去什么事什么人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空间考虑,在学校,在家里,甚至在路上,某次活动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从因果考虑,珍惜的心情是怎么取得的;从对象考虑,自己、同学、家人、不相识的人是怎样让你产生过珍惜的心情的等。

二、从一个角度去选材

选自己熟悉的,感触深的。如以“好心情”为话题:从时间考虑,过去什么事什么人让你产生过好心情;从空间考虑,在学校,在家里,甚至在路上,某次活动让你产生过好心情;从因果考虑,好心情是怎么取得的;从对象考虑,自己、同学、家人、不相识的人是怎样让你产生过好心情的等。要从一个角度去选材,选自己熟悉的,感触深的。如《老师摸了我的头》《微笑》《暖流》《礼物》《母爱》《考试成绩》《校园晨景》《大海抒情》,总之和好心情有关的都可以写。

三、从外围联想

以原事物为圆心,我们作文可以从外围圈上任找一点展开联想,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如以“水”为话题写篇作文。如果只从水的本身展开思考,大多会写出这样一些立意:①化水害为水利。②爱护环境,防止水污染。③珍惜用水,否则“世界上最后一滴水,将是人类的眼泪”。④温柔似水,暴戾如洪,由水想到人的性格等等,这些都是从水的“原点”起步展开思考的,比较狭窄。如果我们的思维先走出一步,找到许多与水相关联的事物,再从那“第二起跑线”起步,思维就会开阔得多,联想也就丰富得多了。如:①水与生命,水是生命之源;②水与大海,可写大海的浩瀚气势,可写聚涓滴而成大海;③由“水滴石穿”“飞瀑之下必有深潭”写到有恒必成;④由“君子之交淡如水”写到人际关系……这样的立意几乎是难以穷尽的。这些都不是直接只写“水”,而是由水与别事物的关联写起的,思路变得异常开阔。

四、思维求异,逆向而行

面对一道作文题,通常都是顺着题目的意思去写,顺着命题人的意图去写,这是一种求同思维,这样立意当然不错,但比较难以出新。有时可以考虑发挥求异思维,反着命题人的意图去写,只要言之成理,也应被肯定。这样比较容易出新。例如“开卷有益”,从正面去写,就应证明只要抓住每个机会,争取多读书,便能得到一份收获。如果求异,从相反的方向去写,可写成“开卷未必有益”,那就得强调必须认真选择读物,如果所读的书思想不健康,内容有错误,甚至是黄色淫秽书刊,那么开卷不仅无益,而且有害。用成语做作文题类似情况很多,如:不要班门弄斧——弄斧必须到班门;吃一堑长一智——长一智何必都去吃一堑;近墨者黑——近墨者未必黑等等。有些成语强调的是一个侧面,反向说过去,强调的是另一侧面,并不一定形成针锋相对的矛盾,各说各的道理,也许都可成立。

求异要遵循一条原则:言之成理。不是所有的命题都可逆反去做,有的已是一条公理,表述又很确定,就不能为了求异出新而故意去否定它,例如“不要一曝十寒”。“要拒腐防变”“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等等都是无法去“唱反调”的。

上一篇:第九章公共管理服务下一篇:党校试卷一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