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严格学生请假制度的通知

2024-09-01

关于严格学生请假制度的通知(共8篇)

篇1:关于严格学生请假制度的通知

关于严格学生外出请假制度的通知

各学院学工办:

鉴于学校甲型H1N1流感防控工作形势,为了进一步有效控制疫情在学校的传播、蔓延,有效保障学生、教职员工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和生活秩序。经学工处领导研究决定,从即日起针对学生外出执行更加严格的学生请假规定,具体要求如下:

1、学生外出请假必须格履行请假、消假手续。请假半天以内,由院分管学生工作领导审批;请假半天以上,由学院同意后,报校学工处审批。

2、学生外出因事请假,必须先办理请假手续。由学生先写好请假条,经批准后,交班长始为有效,不得事后补假。学生外出因病请假必须有学校医院或县级以上医院诊断证明。

3、学生外出假期结束后,向班主任办理消假手续。请假超过一天以上的学生返校后,一律要求凭假条先到学校医院复查体温,体温正常者到班主任处办理消假手续。

4、各学院学工办要本着对学生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高度负责的精神做好此项工作,对未经批准外出以及请假过程中弄虚作假、超假的学生要按《襄樊学院学生违纪处分办法(试行)》第六条第三款、第九条第三款之规定进行严肃处理。

附:襄樊学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期学生专用假条

襄樊学院学工处

2009年9月17日

襄樊学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期学生专用假条

姓名:学号:专业:请假事由:请假起止时间: 从月日时分起到月日时分止 学院审批人:学校审批人:校医院复查结果:医生签字:消假时间:月日时分班主任签字:

襄樊学院学工处制

襄樊学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期学生专用假条

姓名:学号:专业:请假事由:请假起止时间: 从月日时分起到月日时分止 学院审批人:学校审批人:校医院复查结果:医生签字:消假时间:月日时分班主任签字:

襄樊学院学工处制

襄樊学院甲型H1N1流感防控期学生专用假条

姓名:学号:专业:请假事由:请假起止时间: 从月日时分起到月日时分止 学院审批人:学校审批人:校医院复查结果:医生签字:消假时间:月日时分班主任签字:

襄樊学院学工处制

篇2:关于严格学生请假制度的通知

但仍然有个别同志不能坚守岗位,上班时间无故脱岗;少数同志请假比较随意,没有严格按照规定报批假期。为进一步强化工作作风和组织纪律,特就考勤、请假制度重申如下:

十、凡属下列情况之一者,按旷工处理:

(一)未请假或请假未获批准而擅自离开工作岗位的;

(二)请假期限已满,不续假或续假未批准而逾期不归的;

(三)不按规定提出书面申请或先休假再请假的。

各单位负责人应充分认识到工作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和长期性,自觉遵守工作纪律,不断改进工作作风,以实际行动影响和带动身边工作人员,共同建设良好的工作氛围。近期要针对上述不良现象集中进行自查自纠,对查出的问题认真进行整改,对有上述行为的工作人员要给予批评帮助,引导其端正工作态度,自觉遵守工作纪律。对自查中发现的管理漏洞和不足,要通过健全和完善工作纪律方面的规章制度、实施细则,探索建立长效机制,使我校的工作作风建设不断制度化、规范化。

四、监督检查与处理

自查自纠结束后,学校将组织相关单位组成作风纪律检查小组,采取重点抽查、突击检查和拉网式检查等方式,到各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机关工作纪律的个人,要根据不同情况,分别给予通报批评、责令检查、取消当年评先评优资格等处理,直至给予纪律处分;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部门)工作人员违反规定的行为不制止、不教育、不处理的,经查实后,按照党风廉政建设有关规定追究其领导责任。

关于重申工作纪律、严格考勤制度的通知

2、上班实行查岗制。上班时不得迟到早退、中途溜岗,中途有事必须到党政办告知去向,上班情况由值周领导和督查组负责督查。中途擅自离岗者一律按早退论处。

3、请假实行书面制。凡因公事离岗者,必须口头请示或书面请假。班子成员必须向党委书记请假,书记不在向镇长请假,办公室主任向分管领导请假,一般干部职工向办公室主任请假。请假两天以上者(含两天),一律向党委书记请假,书记不在向镇长请假。干部职工必须及时将签批好的假条交到党政办。私事请假缺勤者,假条不能抵出勤。

篇3:关于严格学生请假制度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计划单列市财政厅 (局) 、教育厅 (教委、局) ,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财务局、教育局, 国务院有关部委、有关直属机构:

为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的财务行为, 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中小学校事业健康发展,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 (财政部令第68号) 和国家有关法律制度, 财政部会同教育部对《中小学校财务制度》进行了修订。现予印发, 请遵照执行。

2012年12月21日

附件

中小学校财务制度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进一步规范中小学校的财务行为, 加强财务管理和监督,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 促进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根据《事业单位财务规则》和国家有关法律制度, 结合中小学校特点, 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中等职业学校、特殊教育学校、工读教育学校、成人中学和成人初等学校。

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上述学校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三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基本原则是: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务规章制度;坚持勤俭办学的方针;正确处理事业发展需要和资金供给的关系,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关系, 国家、学校和个人三者利益的关系。

第四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的主要任务是:合理编制学校预算, 严格预算执行, 完整、准确编制学校决算, 真实反映学校财务状况;依法筹集教育经费, 努力节约支出;建立健全财务制度, 加强经济核算, 实施绩效评价, 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加强资产管理, 合理配置和有效利用资产, 防止资产流失;加强对学校经济活动的财务控制和监督, 防范财务风险。

第二章财务管理体制

第五条中小学校财务管理实行校长负责制。学校的财务活动在校长的领导下, 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第六条中小学校以校为单位进行会计核算。

实行“集中记账, 分校核算”的, 不改变学校财务管理权。即在一定区域内, 由县级财政和教育部门确定的会计核算机构统一办理区域内中小学校的会计核算, 学校设置报账员, 在校长领导下, 管理学校的财务活动, 统一在会计核算机构报账。

具体采取何种方式, 由地方财政和教育部门根据当地实际情况确定。

第七条中小学校财会人员的任职条件、工作职责、工作权限、专业技术职务、任免奖罚, 应当严格按照国家会计法律制度执行。

第八条非独立核算的勤工俭学、社会服务和经营等项目的财务活动, 由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不得从事经营活动。

第九条中小学校食堂应当坚持公益性和非营利性原则, 在学校财务部门统一管理下, 实行单独核算, 定期公开账务。

第三章预算管理

第十条中小学校预算是指中小学校根据教育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编制的年度财务收支计划。

中小学校预算由收入预算和支出预算组成。

第十一条国家对中小学校实行核定收支、定额或者定项补助、超支不补、结转和结余按照规定使用的预算管理办法。

定额或者定项补助根据国家有关政策和财力可能, 结合中小学校特点、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学校收支及资产状况等确定。

国家将义务教育经费全面纳入财政预算, 由国务院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依法予以保障。

第十二条中小学校预算以校为基本编制单位, 教学点纳入其所隶属学校统一编制。预算编制应当坚持量入为出、收支平衡、统筹兼顾、保证重点的原则。中小学校不得编制赤字预算。

第十三条收入预算, 应当考虑学校维持正常运转和发展的基本需要, 参考以前年度的预算执行情况和预算年度的收入增减因素, 积极稳妥地逐项测算编制。

支出预算, 应当根据学校开展教育教学等活动需要和财力可能, 分轻重缓急, 按照政府支出分类科目分项测算编制。

第十四条中小学校预算由学校根据年度事业发展目标和计划以及预算编制的规定, 提出预算建议数, 经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中小学校根据财政部门下达的预算控制数编制预算, 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报财政部门, 经法定程序审核批复后执行。

第十五条中小学校应当严格执行批准的预算, 规范办理收支事项, 加强预算执行管理。

第十六条预算执行中, 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的预算一般不予调整。如果国家有关政策或者事业计划有较大调整, 对预算执行影响较大, 确需调整的, 中小学校应当报主管部门审核后报财政部门调整预算。财政补助收入和财政专户管理资金以外部分的预算需要调增或者调减的, 由学校自行调整并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

收入预算调整后, 相应调增或者调减支出预算。

第十七条中小学校决算是指中小学校根据预算执行结果编制的年度报告。

第十八条中小学校应当按照规定编制年度决算, 由主管部门审核汇总后报财政部门审批。

第十九条中小学校应当加强决算审核和分析, 保证决算数据的真实、准确, 规范决算管理工作。

第四章收入管理

第二十条收入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依法取得的非偿还性资金。

第二十一条中小学校收入包括:

(一) 财政补助收入, 即中小学校从同级财政部门取得的各类财政拨款。

(二) 事业收入, 即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依法取得的收入。其中:按照国家规定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 不计入事业收入;从财政专户核拨给学校的资金和经核准不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 计入事业收入。

(三) 上级补助收入, 即中小学校从主管部门和上级单位取得的非财政补助收入。

(四) 附属单位上缴收入, 即中小学校附属的独立核算单位按照规定上缴学校的收入。

(五) 经营收入, 即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 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取得的收入。

(六) 其他收入, 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收入, 包括投资收益、利息收入、捐赠收入等。

第二十二条中小学校应当将各项收入全部纳入学校预算, 统一核算, 统一管理。

中小学校严禁设立“小金库”, 严禁账外设账, 严禁公款私存。

第二十三条中小学校组织收入应当合法合规;各项收费应当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范围、收费项目和收费标准, 使用符合国家规定的合法票据。对按照规定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 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国库集中收缴的有关规定及时足额上缴, 不得隐瞒、滞留、截留、挪用和坐支。

第五章支出管理

第二十四条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发生的各项资金耗费和损失。

第二十五条中小学校支出包括:

(一) 事业支出, 即中小学校开展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发生的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基本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了保障其正常运转、完成教育教学和其他日常工作任务而发生的人员支出和公用支出。项目支出是指中小学校为了完成特定工作任务和事业发展目标, 在基本支出之外所发生的支出。

(二) 经营支出, 即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在教育教学及其辅助活动之外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发生的支出。

(三) 对附属单位补助支出, 即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用财政补助收入之外的收入对附属单位补助发生的支出。

(四) 上缴上级支出, 即中小学校按照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规定上缴上级单位的支出。

(五) 其他支出, 即本条上述规定范围以外的各项支出, 包括利息支出、捐赠支出等。

中小学校可以结合实际, 在上述支出分类的基础上, 进一步按照教育教学功能细化支出分类。

第二十六条中小学校应当将各项支出全部纳入学校预算, 建立健全支出管理制度。

第二十七条中小学校的支出应当严格执行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规定的开支范围及开支标准;国家有关财务规章制度没有统一规定的, 由学校结合本校情况规定, 报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备案。学校规定违反法律制度和国家政策的, 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应当责令改正。

中小学校应当加强支出管理, 基本支出、项目支出不得混用。公用支出不得用于教职工福利等人员支出。项目支出应当按照规定专款专用, 不得挤占和挪用。

第二十八条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 应当以不影响正常教育教学活动为前提。在开展非独立核算经营活动中, 应当加强经济核算, 正确归集实际发生的各项费用;不能直接归集的, 应当按照规定的比例合理分摊。

经营支出应当与经营收入配比。

第二十九条中小学校从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取得的有指定项目和用途的专项资金, 应当专款专用、单独核算, 并按照规定向财政部门或者主管部门报送资金使用情况;项目完成后, 应当报送专项资金支出决算和使用效果的书面报告, 并接受财政部门和主管部门的检查、验收。

第三十条中小学校各项支出应当按照实际发生数列支, 不得虚列虚报, 不得以计划数和预算数代替。

第三十一条中小学校应当严格执行国库集中支付制度和政府采购制度等有关规定。

第三十二条中小学校应当加强支出的绩效管理, 提高资金使用的有效性。

第三十三条中小学校应当依法加强各类票据管理, 确保票据来源合法、内容真实、使用正确, 不得使用虚假票据。

第六章结转和结余管理

第三十四条结转和结余是指中小学校年度收入与支出相抵后的余额。

结转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已执行但未完成, 或者因故未执行, 下一年度需要按照原用途继续使用的资金。结余资金是指当年预算工作目标已完成, 或者因故终止, 当年剩余的资金。

经营收支结转和结余应当单独反映。

第三十五条财政拨款结转和结余的管理, 应当按照同级财政部门的规定执行。

第三十六条非财政拨款结转按照规定结转下一年度继续使用。非财政拨款结余可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提取职工福利基金, 剩余部分作为事业基金用于弥补以后年度学校收支差额;国家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

第三十七条中小学校应当加强事业基金的管理, 遵循收支平衡的原则, 统筹安排、合理使用, 支出不得超过基金规模。

第七章专用基金管理

第三十八条专用基金是指中小学校按照规定提取或者设置的有专门用途的资金。

专用基金管理应当遵循先提后用、收支平衡、专款专用的原则, 支出不得超出基金规模。

第三十九条专用基金包括:

(一) 修购基金, 即按照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的一定比例提取, 并按照规定在相应的购置和修缮科目中列支 (各列50%) , 以及按照其他规定转入, 用于学校固定资产维修和购置的资金。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提取修购基金。事业收入和经营收入较少的其他中小学校, 可以不提取修购基金。

(二) 职工福利基金, 即按照非财政拨款结余的一定比例提取以及按照其他规定提取转入, 用于职工集体福利设施、集体福利待遇等的资金。

(三) 奖助学基金, 即接受社会捐赠和按照规定从事业收入中提取转入, 用于奖励、资助学生的资金。

(四) 其他基金, 即按照其他有关规定, 根据事业发展需要提取或者设置的专用资金。

第四十条各项基金的提取比例和管理办法, 国家有统一规定的, 按照统一规定执行;没有统一规定的, 由主管部门会同同级财政部门确定。

第八章资产管理

第四十一条资产是指中小学校占有或者使用的能以货币计量的经济资源, 包括各种财产、债权和其他权利。

第四十二条中小学校的资产包括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在建工程、无形资产和对外投资等。

第四十三条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资产管理制度, 加强和规范资产配置、使用和处置管理, 维护资产安全完整, 保障事业健康发展。

第四十四条中小学校应当按照科学规范、从严控制、保障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需要的原则合理配置资产。

第四十五条流动资产是指可以在一年以内变现或者耗用的资产, 包括现金、各种存款、零余额账户用款额度、应收及预付款项、存货等。

应收及预付款项是指中小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和其他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各项债权, 包括应收账款、应收票据、预付账款和其他应收款等。

存货是指中小学校在开展教育教学及其他活动中为耗用而储存的资产, 包括各类材料、燃料、消耗物资和低值易耗品等。

第四十六条中小学校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建立健全现金及各种存款的内部管理制度, 加强资金监督管理, 对应收及预付款项应当及时清理结算, 不得长期挂账。对存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 保证账实相符。对存货的盘盈、盘亏应当及时处理。

第四十七条固定资产是指使用期限超过一年, 单位价值在1000元以上 (其中:专用设备单位价值在1500元以上) , 并在使用过程中基本保持原有物质形态的资产。单位价值虽未达到规定标准, 但是耐用时间在一年以上的大批同类物资, 作为固定资产管理。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一般分为六类:房屋及构筑物;专用设备;通用设备;文物和陈列品;图书、档案;家具、用具、装具及动植物。

中小学校的固定资产明细目录由教育部制定, 报财政部备案。

第四十八条中小学校应当设置固定资产总账、明细账及固定资产卡片, 详细记载固定资产的编码、名称、类别、规格、型号、原值、购置日期、使用部门等信息, 完整反映固定资产情况。

中小学校应当对固定资产进行定期或者不定期的清查盘点。年度终了前应当进行一次全面清查盘点, 做到账、卡、物相符。对盘盈、盘亏的固定资产, 应当及时查明原因, 按照规定处理。

第四十九条在建工程是指已经发生必要支出, 但尚未达到交付使用状态的建设工程。

在建工程达到交付使用状态时, 应当按照规定办理工程竣工财务决算和资产交付使用手续。

第五十条在建工程应当进行单独核算, 反映在建工程的实际支出。

第五十一条无形资产是指不具有实物形态而能为使用者提供某种权利的资产, 包括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土地使用权、非专利技术、商誉以及其他财产权利。

中小学校转让无形资产, 应当按照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取得的收入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处理。中小学校取得无形资产发生的支出, 应当计入事业支出。

第五十二条对外投资是指中小学校依法利用货币资金、实物、无形资产等方式向其他单位的投资。

中小学校应当严格控制对外投资。在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和事业发展的前提下,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可以对外投资的, 应当履行相关审批程序。中小学校不得使用财政拨款及其结余进行对外投资, 不得从事股票、期货、基金、企业债券等投资, 国家另有规定的除外。

中小学校以实物、无形资产等非货币性资产对外投资的,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进行资产评估, 合理确定资产价值。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对外投资。

第五十三条中小学校出租、出借资产, 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经主管部门审核同意后报同级财政部门审批。

第五十四条中小学校资产处置是指中小学校对其占有、使用的国有资产, 进行产权转让或者注销产权的行为, 包括无偿调拨 (划转) 、对外捐赠、出售、出让、转让、置换、报废、报损、货币性资产损失核销等。

中小学校资产处置应当遵循公开、公平、公正和竞争、择优的原则, 严格履行相关审批程序。

第五十五条中小学校资产处置收入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 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

第五十六条中小学校应当提高资产使用效率, 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实行资产共享、共用。

第九章负债管理

第五十七条负债是指中小学校所承担的能以货币计量, 需要以资产或者劳务偿还的债务。

第五十八条中小学校的负债包括借入款项、应付及预收款项、应缴款项、代管款项等。

借入款项是指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经批准从银行等金融机构借入的短期或者长期借款。

应付及预收款项包括中小学校应付票据、应付账款以及其他应付款和预收账款等。

应缴款项包括中小学校收取的应当上缴国库或者财政专户的资金、应缴税费, 以及其他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应当上缴的款项。

代管款项是指中小学校接受委托代为管理的各类款项。中小学校应当加强代管款项管理, 分项核算, 按时结清。

第五十九条中小学校应当对不同性质的负债分类管理, 及时清理并按照规定办理结算, 保证各项负债在规定期限内归还。

第六十条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财务风险控制机制, 规范和加强借入款项管理, 严格执行审批程序。

严禁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举借债务, 非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不得违反规定举借债务。

中小学校不得提供担保。

第十章财务清算

第六十一条经国家有关部门批准, 中小学校发生划转、撤销、合并、分立时, 应当进行财务清算。

第六十二条中小学校财务清算, 应当在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的监督指导下, 对学校的财产、债权、债务等进行全面清理, 编制财产目录和债权、债务清单, 提出财产作价依据和债权、债务处理办法, 做好资产的移交、接收、划转和管理工作, 并妥善处理各项遗留问题。

第六十三条中小学校财务清算结束后, 经主管部门审核并报财政部门批准, 其资产分别按照下列办法处理:

(一) 因隶属关系改变, 成建制划转的中小学校, 全部资产无偿移交, 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二) 撤销的中小学校, 全部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三) 合并的中小学校, 全部资产移交接收单位或者新组建单位, 合并后多余的资产由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核准处理。

(四) 分立的中小学校, 资产按照有关规定移交分立后的中小学校, 并相应划转经费指标。

第十一章财务报告和财务分析

第六十四条财务报告是反映中小学校一定时期财务状况和事业发展成果的总结性书面文件。

中小学校应当定期向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以及其他有关的报表使用者提供财务报告。

第六十五条中小学校报送的年度财务报告包括资产负债表、收入支出表、财政拨款收入支出表、固定资产投资决算报表等主表, 有关附表及财务情况说明书等。

第六十六条财务情况说明书, 主要说明中小学校收入及其支出、结转、结余及其分配、资产负债变动、对外投资、资产出租出借、资产处置、固定资产投资、财务分析指标、绩效等情况, 对本期或者下期财务状况发生重大影响的事项, 以及需要说明的其他事项。

第六十七条中小学校的财务分析是财务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应当按照主管部门的规定和要求, 根据学校财务管理的需要, 进行财务分析, 定期编制财务分析报告。

财务分析内容包括中小学校事业发展和预算编制与执行、资产使用、收入支出状况、专用基金变动以及财务管理情况、存在主要问题和改进措施等。

财务分析指标包括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人员支出与公用支出分别占事业支出的比率、生均事业支出、生均公用支出以及资产负债率等。

主管部门和中小学校可以根据学校特点增加财务分析指标。

第十二章财务监督

第六十八条中小学校财务监督的主要内容包括:

(一) 预、决算编制的科学性、真实性、完整性和预算执行的时效性、均衡性;

(二) 各项收入、支出的合法性、合规性;

(三) 结转和结余资金以及专用基金管理的合规性;

(四) 资产管理的安全性、合规性、有效性;

(五) 负债的合规性和风险性;

(六) 学生人数、教职工人数等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第六十九条中小学校财务监督应当实行事前监督、事中监督、事后监督相结合, 日常监督和专项监督相结合。

第七十条中小学校应当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经济责任制度、财务信息披露制度等监督制度, 依法公开财务信息。

第七十一条中小学校应当依法接受主管部门和财政、审计等部门的监督。

第十三章附则

第七十二条中小学校基本建设投资的财务管理, 应当执行本制度, 但国家基本建设投资财务管理制度另有规定的, 从其规定。

第七十三条纳入企业财务管理体系的中小学校, 以及独立核算的中小学校校办企业, 执行企业财务制度, 不执行本制度。

第七十四条各级人民政府和接受国家经常性资助的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依照本制度执行;其他社会力量举办的幼儿园可以参照本制度执行。

第七十五条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财政部门、教育部门可以根据本制度, 结合本地区实际情况, 制定具体财务管理办法或者补充规定。

第七十六条中小学校应当根据本制度结合学校实际情况制定内部财务管理办法, 报主管部门备案。

第七十七条本制度自2013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小学校财务分析指标

1.预算收入和支出完成率, 衡量中小学校预算收入和支出总预算及分项预算完成的程度。计算公式为:

收入预算完成率=年终收入执行数÷ (年初收入预算数±年中收入预算调整数) ×100%

年终收入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收入数。

支出预算完成率=年终支出执行数÷ (年初支出预算数±年中支出预算调整数) ×100%

年终支出执行数不含上年结转和结余支出数。

2.人员支出、公用支出占事业支出的比率, 衡量中小学校事业支出结构。计算公式为:

人员支出比率=人员支出÷事业支出×100%

公用支出比率=公用支出÷事业支出×100%

3.生均事业支出、生均公用支出, 衡量中小学校按照实际在校生人数平均的事业支出、公用支出水平。计算公式为:

生均事业支出=事业支出÷实际在校生人数

生均公用支出=公用支出÷实际在校生人数

4.资产负债率, 衡量中小学校利用债权人提供资金开展业务活动的能力, 以及反映债权人提供资金的安全保障程度。计算公式为:

篇4:关于严格学生请假制度的通知

局机关各科室,局属各基层单位:

为进一步加强内部管理,强化干部队伍作风建设,严格岗位责任制,经局党委、行政研究,现就严格执行中层领导干部外出请假制度重申如下:

一、请假人员:本局机关科室、事业单位、企业单位中层干部

二、准假领导:局党政主要领导、分管领导。

三、备案部门:局行政办公室。

四、请假类别:外出请假,包括出国(境)和离沪两类。

五、请假方式:外出请假一般应按级当面请假,因时间紧急、健康状况等特殊情况可电话请假,或由他人代请。

六、请假程序:

(一)出国、出境请假程序

第一步:提交外出请假报告。

中层干部出国、出境(指港澳台)出国、出境相关手续齐备后,出发前,必须向分管领导提交书面请假报告进行当面申请,经分管领导同意再向主要领导当面申请。

第二步:将请假报告提交局行政办公室备案。

经主要领导同意,将请假报告提交局行政办公室备案。如因特殊情况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认为不宜按原计划安排外出的,取消行程,并由行政办公室将结果通知申请人是否成行。

第三步:销假。出国、出境必须按照请假报告中确定的时间返回,如因特殊原因不能按期返回的,要立即向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电话汇报情况并说明原因,一般不得事后解释。返回后,要及时向批准人当面或电话销假。

(二)离沪请假程序

1.较长时间离沪请假程序。

中层干部离沪时间2天以上(含2天,不含双休日)的,要参照出国、出境的请假程序,提前3天进行申请、备案,按期返回后及时向批准人电话销假。

2.短期离沪请假程序。

离沪时间1天以内的,无需提交书面请假报告,可通过电话向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临时请假,并报告局行政办公室备案。方可出行。

3.组团离沪请假程序。

由局领导带队组团离沪进行学习考察等活动,由带队局领导向局行政办公室提交外出人员名单,局行政办公室直接备案,其他人员无需另行请假。

部门单位组团外出须向局党委或行政书面申请,由局行政办公室告知审批结果并直接备案,无需另行请假。

4、双休日及国定假日期间离沪的,可通过电话或口头向分管领导或主要领导请假,准假后方可出行。

(三)批准权限

中层正职干部由局主要领导批准,中层副职干部由局分管领导批准

七、请假要求

(一)请假期间必须与局办公室、本科室、单位保持通讯联络畅通。妥善安排本部门、本单位各项工作,并明确临时负责人,以确保工作的正常运转。

(二)特殊时期、特殊事项不得请假。逢重大节假日和重要敏感期原则上不能外出,有关会议不能请假。

(三)部门、单位领导班子成员一般不得全体请假外出。

篇5:关于严格学生请假制度的通知

(试行)

为营造良好的学习风气和积极向上的学院氛围,经研究,决定在全院施行严格的考勤制度,完善请销假管理。现把主要内容规定如下:

一、严格课堂考勤,保证到课率

1、课前五分钟必须到达指定上课教室,班长和纪检委员开始点名,并将点名情况如实填在考勤表的相应位置;

2、班长和纪检委员负责把填写完毕的考勤表交给上课教师,上课教师核对无误后在相应位置签字;

3、班长和纪检委员负责考勤表的保管,每周五下午4:00交到分团委,同时领取新表;

4、班长和纪检委员应认真负责,严肃公正;

5、学生会纪检部和辅导员老师每周进行不定时抽查,若发现有与班级上报情况不一致者,将追究相关人员的责任,确实存在包庇应付者,予以全院通报批评;

6、对于旷课人员的处理,严格依据学校有关文件进行:

(1)《聊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聊大校发【2010】137号)第二十二条:学期内旷课、擅自离校、开学不按时到校注册或请假超期不归者(旷课按实际授课学时计,其他一天按六学时计,不按法定节假日)给予下列处分:

㈠累计十学时者,给予警告处分;

㈡累计二十学时者,给予严重警告处分;

㈢累计四十学时者,给予记过处分;

㈣累计六十学时以上者,给予留校察看以上处分。

(2)《聊城大学学生学籍管理规定》第十五条:有以下情况之一者,不得参加该课程的考核(免听除外):

㈠累计缺课超过该课程总学时的1/3;

㈡未进行选课而自行修读的课程;

㈢因学籍异动未获批准复学者。

(3)《聊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中第三点第四种情况——两次处分者,不能获得学位证。

二、严格晚自习纪律,确保自习效果

按照要求,2010级新生上晚自习。学生会自律部负责检查自习情况,督促大家充分利用自习时间,预习、复习所学知识,扩展知识面,增加知识储备。

三、严查夜不归宿,保证睡眠充足

学生会宿管部定期利用晚间检查宿舍,如发现床铺无人且无假条者,视为夜不归宿,按照相关规定严肃处理。(《聊城大学学生违纪处分管理规定》(聊大校发【2010】137号)第二十六条:违反学生宿舍管理的有关规定,视情节轻重给予相应处分;

㈠未经批准,违反作息时间规定、男女生互串宿舍、私自调换房间、私自更换锁具,经教育不改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㈡私自留宿外来人员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因留宿外来人员造成恶劣后果者,给予记过以上直至开除学籍处分。容留异性住

宿或在异性宿舍住宿者,给予记过以上直至开除学籍处分;对本室同学留宿异性行为不报告者,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

㈢未经批准,夜不归宿,经教育不改者,给予严重警告以上直至开除学籍处分;私自在校外租房住宿者,视情节轻重给予严重警告以上处分;

㈣在宿舍内吸烟、点蜡烛等宿舍出现明火造成安全隐患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经教育不改或造成严重后果者给予记过以上直至开除学籍处分;

㈤在宿舍违章是用电器或因使用电器不当造成一定后果者,给予严重警告或记过处分;多次使用或造成恶劣后果者,给予记过以上处分;

㈥在宿舍内存放自炊器具、违章电器、管制刀具、有毒有害和易燃易爆物品,经调查确实没有使用、情节较轻的给予警告或严重警告处分,已经使用情节严重的给予记过以上留校察看以下处分;

㈦其他违反学生公寓有关规定而本规定未列举的行为,若情节轻微,有宿舍管理部门给予全校通报批评;情节严重者可参照类似条款执行。

加大宿舍卫生治理,严格执行学院宿舍卫生加减分条例,营造干净整洁的生活环境。

四、规范请销假制度,加强请销假管理

1、准假人为各班级班主任,其他任何人无权准假;

2、请假三天之内,到各自班主任处请假;三天以上,两周以内,除班主任准假外,假条上应有丁书记的签字;

3、假条统一为正式的《聊城大学管理学院学生请假条》,其他无效;

4、请假期满后,应到班主任处销假,否则按旷课处理。

五、严格学生干部带头作用发挥

学生干部是学生中的佼佼者,理应起到模范带头作用。如发现学生干部在到课率、夜不归宿和宿舍卫生、文明礼仪等方面达不到要求,且不只一次者,除根据相关文件予以减分、纪律处分外,将在以后的评奖评优、组织发展等各方面予以限制并按照程度轻重决定是否撤销职务。

篇6:关于严格考勤制度的通知

一、重申严格考勤制度

近段时间以来,网建部存在上下班随意迟到、早退、代打卡、请假不办理手续等不良现象,给公司造成不良影响,从即日起重申严格考勤制度:

1、在公司总部上班人员(含广办)严格按公司考勤规定进行上下班刷卡,对违反纪律者按公司规定办理。尤其是对代打卡者,一经发现两者一律均按旷工处理。

2、对派驻项目组的员工,由项目经理进行监督实施。对项目组请假人员,请在请假前报公司批准,可由杨美丽代写请假条,对发现违规的按旷工处理。

二、关于七天酒店下挂问题

前期公司发现有部分员工不按公司规定入住七天酒店,并且有私自入住情况,经与总经办沟通,由于项目组基本有租房子,现公司决定回收我部门项目组人员七天酒店下挂权,对出差确需住宿七天酒店的,经部门经理批准后由工程业务助理(杨美丽)统一代订。工程业务助理做好酒店住宿登记工作,每周提交报表给部门经理。

三、关于费用报销

为提高工作效率,从9月1日开始请项目组每月汇总一次报销单,由项目经理签字后每月8日前统一寄给工程业务助理(杨美丽),不再接受零星邮寄。超标费用个人请通过邮件事先申请批准,票据请自行整理粘贴好,并自行做好登记工作。再次重申:对过期票据或事先未上报批准的费用,公司原则上不予报销。

以上规定从即日起实施,并根据实施情况进行调整。

网络建设部

篇7:关于严格学生请假制度的通知

为加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 保证产品成本信息真实、完整, 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规定, 我部制定了《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试行) 》, 现予印发, 自2014年1月1日起在除金融保险业以外的大中型企业范围内施行, 鼓励其他企业执行。执行本制度的企业不再执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附件: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制度 (试行)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产品成本核算工作, 保证产品成本信息真实、完整, 促进企业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企业会计准则等国家有关规定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大中型企业, 包括制造业、农业、批发零售业、建筑业、房地产业、采矿业、交通运输业、信息传输业、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业、文化业以及其他行业的企业。其他未明确规定的行业比照以上类似行业的规定执行。

本制度不适用于金融保险业的企业。

第三条本制度所称的产品, 是指企业日常生产经营活动中持有以备出售的产成品、商品、提供的劳务或服务。

本制度所称的产品成本, 是指企业在生产产品过程中所发生的材料费用、职工薪酬等, 以及不能直接计入而按一定标准分配计入的各种间接费用。

第四条企业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编制、执行企业产品成本预算, 对执行情况进行分析、考核, 落实成本管理责任制, 加强对产品生产事前、事中、事后的全过程控制, 加强产品成本核算与管理各项基础工作。

第五条企业应当根据所发生的有关费用能否归属于使产品达到目前场所和状态的原则, 正确区分产品成本和期间费用。

第六条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生产过程的特点、生产经营组织的类型、产品种类的繁简和成本管理的要求, 确定产品成本核算的对象、项目、范围, 及时对有关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

企业产品成本核算采用的会计政策和估计一经确定, 不得随意变更。

第七条企业一般应当按月编制产品成本报表, 全面反映企业生产成本、成本计划执行情况、产品成本及其变动情况等。

第二章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第八条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归集成本费用, 计算产品的生产成本。

第九条制造企业一般按照产品品种、批次订单或生产步骤等确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一) 大量大批单步骤生产产品或管理上不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 一般按照产品品种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二) 小批单件生产产品的, 一般按照每批或每件产品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三) 多步骤连续加工产品且管理上要求提供有关生产步骤成本信息的, 一般按照每种 (批) 产品及各生产步骤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产品规格繁多的, 可以将产品结构、耗用原材料和工艺过程基本相同的产品, 适当合并作为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条农业企业一般按照生物资产的品种、成长期、批别 (群别、批次) 、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劳务作业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一条批发零售企业一般按照商品的品种、批次、订单、类别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二条建筑企业一般按照订立的单项合同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单项合同包括建造多项资产的, 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规定的合同分立原则, 确定建造合同的成本核算对象。为建造一项或数项资产而签订一组合同的, 按合同合并的原则, 确定建造合同的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三条房地产企业一般按照开发项目、综合开发期数并兼顾产品类型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四条采矿企业一般按照所采掘的产品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五条交通运输企业以运输工具从事货物、旅客运输的, 一般按照航线、航次、单船 (机) 、基层站段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从事货物等装卸业务的, 可以按照货物、成本责任部门、作业场所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从事仓储、堆存、港务管理业务的, 一般按照码头、仓库、堆场、油罐、筒仓、货棚或主要货物的种类、成本责任部门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六条信息传输企业一般按照基础电信业务、电信增值业务和其他信息传输业务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七条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企业的科研设计与软件开发等人工成本比重较高的, 一般按照科研课题、承接的单项合同项目、开发项目、技术服务客户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合同项目规模较大、开发期较长的, 可以分段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八条文化企业一般按照制作产品的种类、批次、印次、刊次等确定成本核算对象。

第十九条除本制度已明确规定的以外, 其他行业企业应当比照以上类似行业的企业确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第二十条企业应当按照第八条至第十九条规定确定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进行产品成本核算。企业内部管理有相关要求的, 还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管理需要, 确定多元化的产品成本核算对象。

多维度, 是指以产品的最小生产步骤或作业为基础, 按照企业有关部门的生产流程及其相应的成本管理要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组合出产品维度、工序维度、车间班组维度、生产设备维度、客户订单维度、变动成本维度和固定成本维度等不同的成本核算对象。

多层次, 是指根据企业成本管理需要, 划分为企业管理部门、工厂、车间和班组等成本管控层次。

第三章产品成本核算项目和范围

第二十一条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管理要求, 按照成本的经济用途和生产要素内容相结合的原则或者成本性态等设置成本项目。

第二十二条制造企业一般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等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是指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材料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主要材料和辅助材料。

燃料和动力, 是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燃料和动力。

直接人工, 是指直接从事产品生产的工人的职工薪酬。

制造费用, 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和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包括企业生产部门 (如生产车间) 发生的水电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管理人员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国家规定的有关环保费用、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

第二十三条农业企业一般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机械作业费、其他直接费用、间接费用等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是指种植业生产中耗用的自产或外购的种子、种苗、饲料、肥料、农药、燃料和动力、修理用材料和零件、原材料以及其他材料等;养殖业生产中直接用于养殖生产的苗种、饲料、肥料、燃料、动力、畜禽医药费等。

直接人工, 是指直接从事农业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

机械作业费, 是指种植业生产过程中农用机械进行耕耙、播种、施肥、除草、喷药、收割、脱粒等机械作业所发生的费用。

其他直接费用, 是指除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机械作业费以外的畜力作业费等直接费用。

间接费用, 是指应摊销、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运输费、灌溉费、固定资产折旧、租赁费、保养费等费用。

第二十四条批发零售企业一般设置进货成本、相关税费、采购费等成本项目。

进货成本, 是指商品的采购价款。

相关税费, 是指购买商品发生的进口关税、资源税和不能抵扣的增值税等。

采购费, 是指运杂费、装卸费、保险费、仓储费、整理费、合理损耗以及其他可归属于商品采购成本的费用。采购费金额较小的, 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

第二十五条建筑企业一般设置直接人工、直接材料、机械使用费、其他直接费用和间接费用等成本项目。建筑企业将部分工程分包的, 还可以设置分包成本项目。

直接人工, 是指按照国家规定支付给施工过程中直接从事建筑安装工程施工的工人以及在施工现场直接为工程制作构件和运料、配料等工人的职工薪酬。

直接材料, 是指在施工过程中所耗用的、构成工程实体的材料、结构件、机械配件和有助于工程形成的其他材料以及周转材料的租赁费和摊销等。

机械使用费, 是指施工过程中使用自有施工机械所发生的机械使用费, 使用外单位施工机械的租赁费, 以及按照规定支付的施工机械进出场费等。

其他直接费用, 是指施工过程中发生的材料搬运费、材料装卸保管费、燃料动力费、临时设施摊销、生产工具用具使用费、检验试验费、工程定位复测费、工程点交费、场地清理费, 以及能够单独区分和可靠计量的为订立建造承包合同而发生的差旅费、投标费等费用。

间接费用, 是指企业各施工单位为组织和管理工程施工所发生的费用。

分包成本, 是指按照国家规定开展分包, 支付给分包单位的工程价款。

第二十六条房地产企业一般设置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前期工程费、建筑安装工程费、基础设施建设费、公共配套设施费、开发间接费、借款费用等成本项目。

土地征用及拆迁补偿费, 是指为取得土地开发使用权 (或开发权) 而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土地买价或出让金、大市政配套费、契税、耕地占用税、土地使用费、土地闲置费、农作物补偿费、危房补偿费、土地变更用途和超面积补交的地价及相关税费、拆迁补偿费用、安置及动迁费用、回迁房建造费用等。

前期工程费, 是指项目开发前期发生的政府许可规费、招标代理费、临时设施费以及水文地质勘察、测绘、规划、设计、可行性研究、咨询论证费、筹建、场地通平等前期费用。

建筑安装工程费, 是指开发项目开发过程中发生的各项主体建筑的建筑工程费、安装工程费及精装修费等。

基础设施建设费, 是指开发项目在开发过程中发生的道路、供水、供电、供气、供暖、排污、排洪、消防、通讯、照明、有线电视、宽带网络、智能化等社区管网工程费和环境卫生、园林绿化等园林、景观环境工程费用等。

公共配套设施费, 是指开发项目内发生的、独立的、非营利性的且产权属于全体业主的, 或无偿赠与地方政府、政府公共事业单位的公共配套设施费用等。

开发间接费, 指企业为直接组织和管理开发项目所发生的, 且不能将其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工程监理费、造价审核费、结算审核费、工程保险费等。为业主代扣代缴的公共维修基金等不得计入产品成本。

借款费用, 是指符合资本化条件的借款费用。

房地产企业自行进行基础设施、建筑安装等工程建设的, 可以比照建筑企业设置有关成本项目。

第二十七条采矿企业一般设置直接材料、燃料和动力、直接人工、间接费用等成本项目。

直接材料, 是指采掘生产过程中直接耗用的添加剂、催化剂、引发剂、助剂、触媒以及净化材料、包装物等。

燃料和动力, 是指采掘生产过程中直接耗用的各种固体、液体、气体燃料, 以及水、电、汽、风、氮气、氧气等动力。

直接人工, 是指直接从事采矿生产人员的职工薪酬。

间接费用, 是指为组织和管理厂 (矿) 采掘生产所发生的职工薪酬、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保险费、办公费、环保费用、化 (检) 验计量费、设计制图费、停工损失、洗车费、转输费、科研试验费、信息系统维护费等。

第二十八条交通运输企业一般设置营运费用、运输工具固定费用与非营运期间的费用等成本项目。

营运费用, 是指企业在货物或旅客运输、装卸、堆存过程中发生的营运费用, 包括货物费、港口费、起降及停机费、中转费、过桥过路费、燃料和动力、航次租船费、安全救生费、护航费、装卸整理费、堆存费等。铁路运输企业的营运费用还包括线路等相关设施的维护费等。

运输工具固定费用, 是指运输工具的固定费用和共同费用等, 包括检验检疫费、车船使用税、劳动保护费、固定资产折旧、租赁费、备件配件、保险费、驾驶及相关操作人员薪酬及其伙食费等。

非营运期间费用, 是指受不可抗力制约或行业惯例等原因暂停营运期间发生的有关费用等。

第二十九条信息传输企业一般设置直接人工、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低值易耗品摊销、业务费、电路及网元租赁费等成本项目。

直接人工, 是指直接从事信息传输服务的人员的职工薪酬。

业务费, 是指支付通信生产的各种业务费用, 包括频率占用费, 卫星测控费, 安全保卫费, 码号资源费, 设备耗用的外购电力费, 自有电源设备耗用的燃料和润料费等。

电路及网元租赁费, 是指支付给其他信息传输企业的电路及网元等传输系统及设备的租赁费等。

第三十条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企业一般设置直接人工、外购软件与服务费、场地租赁费、固定资产折旧、无形资产摊销、差旅费、培训费、转包成本、水电费、办公费等成本项目。

直接人工, 是指直接从事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的人员的职工薪酬。

外购软件与服务费, 是指企业为开发特定项目而必须从外部购进的辅助软件或服务所发生的费用。

场地租赁费, 是指企业为开发软件或提供信息技术服务租赁场地支付的费用等。

转包成本, 是指企业将有关项目部分分包给其他单位支付的费用。

第三十一条文化企业一般设置开发成本和制作成本等成本项目。

开发成本, 是指从选题策划开始到正式生产制作所经历的一系列过程, 包括信息收集、策划、市场调研、选题论证、立项等阶段所发生的信息搜集费、调研交通费、通信费、组稿费、专题会议费、参与开发的职工薪酬等。

制作成本, 是指产品内容制作成本和物质形态的制作成本, 包括稿费、审稿费、校对费、录入费、编辑加工费、直接材料费、印刷费、固定资产折旧、参与制作的职工薪酬等。电影企业的制作成本, 是指企业在影片制片、译制、洗印等生产过程所发生的各项费用, 包括剧本费、演职员的薪酬、胶片及磁片磁带费、化妆费、道具费、布景费、场租费、剪接费、洗印费等。

第三十二条除本制度已明确规定的以外, 其他行业企业应当比照以上类似行业的企业确定成本项目。

第三十三条企业应当按照第二十一条至第三十二条规定确定产品成本核算项目, 进行产品成本核算。企业内部管理有相关要求的, 还可以按照现代企业多维度、多层次的成本管理要求,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对有关成本项目进行组合, 输出有关成本信息。

第四章产品成本归集、分配和结转

第三十四条企业所发生的费用, 能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 应当按照所对应的产品成本项目类别, 直接计入产品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由几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 应当选择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 以正常生产能力水平为基础, 按照资源耗费方式确定合理的分配标准。

企业应当按照权责发生制的原则, 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结转成本。

第三十五条制造企业发生的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 能够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 应当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 否则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

制造企业外购燃料和动力的, 应当根据实际耗用数量或者合理的分配标准对燃料和动力费用进行归集分配。生产部门直接用于生产的燃料和动力, 直接计入生产成本;生产部门间接用于生产 (如照明、取暖) 的燃料和动力, 计入制造费用。制造企业内部自行提供燃料和动力的, 参照本条第三款进行处理。

制造企业辅助生产部门为生产部门提供劳务和产品而发生的费用, 应当参照生产成本项目归集, 并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辅助生产部门之间互相提供的劳务、作业成本, 应当采用合理的方法, 进行交互分配。互相提供劳务、作业不多的, 可以不进行交互分配, 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部门以外的受益单位。

第三十六条制造企业发生的制造费用, 应当按照合理的分配标准按月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生产成本。企业可以采取的分配标准包括机器工时、人工工时、计划分配率等。

季节性生产企业在停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应当在开工期间进行合理分摊, 连同开工期间发生的制造费用, 一并计入产品的生产成本。

制造企业可以根据自身经营管理特点和条件,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作业成本法对不能直接归属于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第三十七条制造企业应当根据生产经营特点和联产品、副产品的工艺要求, 选择系数分配法、实物量分配法、相对销售价格分配法等合理的方法分配联合生产成本。

第三十八条制造企业发出的材料成本, 可以根据实物流转方式、管理要求、实物性质等实际情况, 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等方法计算。

第三十九条制造企业应当根据产品的生产特点和管理要求, 按成本计算期结转成本。制造企业可以选择原材料消耗量、约当产量法、定额比例法、原材料扣除法、完工百分比法等方法, 恰当地确定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实际成本, 并将完工入库产品的产品成本结转至库存产品科目;在产品数量、金额不重要或在产品期初期末数量变动不大的, 可以不计算在产品成本。

制造企业产成品和在产品的成本核算, 除季节性生产企业等以外, 应当以月为成本计算期。

第四十条农业企业应当比照制造企业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

第四十一条批发零售企业发生的进货成本、相关税金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发生的采购费, 可以结合经营管理特点, 按照合理的方法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采购费金额较小的, 可以在发生时直接计入当期销售费用。

批发零售企业可以根据实物流转方式、管理要求、实物性质等实际情况, 采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毛利率法等方法结转产品成本。

第四十二条建筑企业发生的有关费用, 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 应当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由几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 应当选择直接费用比例、定额比例和职工薪酬比例等合理的分配标准, 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

建筑企业应当按照《企业会计准则第15号——建造合同》的规定结转产品成本。合同结果能够可靠估计的, 应当采用完工百分比法确定和结转当期提供服务的成本;合同结果不能可靠估计的, 应当直接结转已经发生的成本。

第四十三条房地产企业发生的有关费用, 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 应当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由几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 应当选择占地面积比例、预算造价比例、建筑面积比例等合理的分配标准, 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

第四十四条采矿企业应当比照制造企业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

第四十五条交通运输企业发生的营运费用, 应当按照成本核算对象归集。

交通运输企业发生的运输工具固定费用, 能确定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 应当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由多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 应当选择营运时间等符合经营特点的、科学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各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交通运输企业发生的非营运期间费用, 比照制造业季节性生产企业处理。

第四十六条信息传输、软件及信息技术服务等企业, 可以根据经营特点和条件,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采用作业成本法等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和分配。

第四十七条文化企业发生的有关成本项目费用, 由某一成本核算对象负担的, 应当直接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由几个成本核算对象共同负担的, 应当选择人员比例、工时比例、材料耗用比例等合理的分配标准分配计入成本核算对象成本。

第四十八条企业不得以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代替实际成本。企业采用计划成本、标准成本、定额成本等类似成本进行直接材料日常核算的, 期末应当将耗用直接材料的计划成本或定额成本等类似成本调整为实际成本。

第四十九条除本制度已明确规定的以外, 其他行业企业应当比照以上类似行业的企业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

第五十条企业应当按照第三十四条至第四十九条规定对产品成本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企业内部管理有相关要求的, 还可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 在确定多维度、多层次成本核算对象的基础上, 对有关费用进行归集、分配和结转。

第五章附则

第五十一条小企业参照执行本制度。

第五十二条本制度自2014年1月1日起施行。

第五十三条执行本制度的企业不再执行《国营工业企业成本核算办法》。

篇8:关于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的通知

考勤制度的通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试行办法》(国发[1981]52号)和《关于认真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制度的通知》金人劳社文„2009‟11号文件精神,为进一步转变工作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结合我单位实际情况,现就严格执行考勤制度相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基本原则

(一)严格遵守各项法律法规,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

(二)增强制度的透明度和民主性,坚持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

(三)合法性、合情性、合理性和引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

金水区爱卫办、创建办全体工作人员。(不包括离休、退休和临时工作人员)。

三、制度内容

(一)休假制度

根据《关于认真落实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带薪休假制度的通知》金人劳社文„2009‟11号文件,规定如下:

1.公休假。工作人员享受公休假天数为:累计工作已满1年不满10年的,年休假5天;已满10年不满20年的,年休假10天;已满20年的,年休假15天。国家法定休假日、休息日不计入年休假的假期。

2.工作人员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不享受当年的公休假:(1)工作人员依法享受公休假,其请假天数多于公休假天数的;

(2)工作人员请事假累计20天以上且未扣工资的;(3)累计工作满1年不满10年的工作人员,请病假累计2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10年不满20年的工作人员,请病假累计3个月以上的;累计工作满20年以上的工作人员,请病假累计4个月以上的。

(4)不在岗人员重新上岗,当年的年出勤率低于80%的。

(5)工作人员已经享受过当年的年休假,年内又出现上述第(2)、(3)条规定情况之一的,不享受下一年的年休假。

(二)婚假制度

根据《婚姻法》的规定,工作人员结婚可享受以下待遇: 1.按法定年龄结婚(女20周岁、男22周岁)的可享受3 天婚假。

2.符合晚婚(女23周岁,男25周岁)可享受晚婚假15天(含3天法定婚假)。

(三)丧假制度

根据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规定(2002年11月河南省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31次会议通过,从2003年元月1日起执行):

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单位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配偶和子女)死亡时,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行政领导批准,酌情给予一至三天的丧假;

(四)产假制度

根据国务院颁布的《劳动法》、《河南省人口与计划生育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

1.产假假期:女为半年,男为30天。

2.女工作人员怀孕2个月以内流产的,给予15天的产假;2个月以上不满4个月流产、引产的,给予30天的产假;怀孕满4个月以上流产、引产的,给予42天产假。

3.保胎假工资发放按病假工资标准发放。4.已经享受产假的不再享受当年的年休假。

(五)探亲假制度

根据《国务院关于职工探亲待遇的规定》(国发[1981]36号)规定,在国家机关、人民团体和全民所有制企业、事业单位工作的工作人员享受探亲假待遇。探亲假期:

1.条件:工作人员与配偶分居两地,与父亲或母亲不在同一地居住,又不能在公休假日团聚的。

2.工作人员探望配偶的,每年给予一方探亲假一次,假期为三十天。

3.未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每年给假期为二十天。如果因为工作需要,或者自愿两年探亲一次的,可以两年给假一次,假期为四十五天。

4.已婚工作人员探望父母的,每四年给假一次,假期为二十天。

5.上述假期均包括公休假日和法定节日在内。

(三)事假制度

根据《关于河南省机关工作人员事假期间有关工资福利待遇的通知》豫人薪 [1999]15 号文件,规定如下:

1.机关工作人员全年累计事假在 15 天以内的,原工资照发。

2.享受年休假的工作人员,可以用当年休假冲销事假天数, 冲销不完的再按本规定处理。

3.机关工作人员全年累计事假超过 15 天的按以下标准计发工资:

(1)工作人员全年事假累计超过 15天,从第 16 天事假起按本人月基本工资的 70% 发给。机关执行职级工资制的人员,按本人月基本工资(职务工资、级别工资、基础

工资与工龄工资之和,下同)的 70% 计发。机关工人固定工资部分(机关技术工人为岗位工资和技术等级工资、普通工人为岗位工资,下同)按 70% 计发,活工资部分(机关工人工资构成中的奖金,下同)按 70% 以下(含70%)的比例计发。

(2)机关工作人员全年事假累计超过22天的 , 从第 23 天事假起 , 停发本人事假期间的职务与级别工资和当年年终奖金。

4.工作人员事假无故超出批准期限的,按旷工处理。5.工作人员因私事短期出境申请事假的,其事假期间的工资待遇按本规定执行。

(四)病假制度

根据《国家机关工作人员病假期间生活待遇试行办法》(国发[1981]52号)的文件, 规定如下:

1.工作人员病假在两个月以内的,发给原工资。2.工作人员病假超过两个月的,从第三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1)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

(2)工作年限满十年的,工资照发。

3.工作人员病假超过六个月的,从第七个月起按照下列标准发给病假期间工资:

(1)工作年限不满十年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七十;

(2)工作年限满十年和十年以上的,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八十;

(3)一九四五年九月二日以前参加革命工作的人员,发给本人工资的百分之九十。

上述1、2、3项工作人员中,获得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授予的劳动英雄、劳动模范称号,仍然保持荣誉的,病假期间的工资,经过省、市、自治区人民政府和国务院各部门批准,可以适当提高。

4.病假期间工资低于三十元的按三十元发给,原工资低于三十元的发给原工资。

5.工作人员在病假期间,可以继续享受所在单位的生活福利待遇。

6.工作人员病假期间享受本规定的生活待遇,应有医疗机构证明,并经主管领导机关批准。

7.工作人员工作年限的计算,按照国务院现行有关规定办理。

(九)内部制度

1.旷工制度。工作人员一个月内旷工半天的,诫勉谈话,取消全年评优资格;一个月内旷工1天的,考评定为基本称职,并上报区人劳局和财政局按本月出勤扣发工资;一

个月内旷工2天的,年终考核定为不称职,除在全体大会上做出书面检查外,并上报区人劳局和财政局按本月出勤扣发工资;一个月内旷工3天的,待令辞退,并上报区人劳局和财政局扣发一切工资福利待遇。(累计旷工天数以半天计算)

2.事假、病假制度。

(1)工作人员的事假、病假可以用年公休假冲销;凡不用年公休假冲销的可按照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扣发工资)处理。

(2)请假人员必须按照单位内部请假制度请假,否则按旷工处理。请假人员返回后未立即向领导和办公室口头销假,按继续请假处理。

(3)工作人员请病假,需出示社区以上医院出具的诊断书,方可请假。

(4)工作人员请假天数累计超过本人公休假数一倍的,取消年终评优资格;超出二倍的将定为称职(合格)、基本称职(被告诫);超出三倍的定为不称职(不合格)。(累计请假天数以半天计算)

(5)工作人员请病假将严格按照国家有关规定执行。另外,工作人员病假时间连续2个月或1年内累计满6个月,能坚持正常工作,且不上班的,从第7个月起停发工资和一切工资福利待遇,满1年仍不上班工作的,按自动离职报批到区人事局、人劳局、财政局;

(6).如果假期到期,且有不可预见的事情,不能按时回岗工作的,本人必需向主要领导口头续假,由其科长代写调休条,经主管副职、行政正职签字后,交办公室登记。否则按旷工处理。

3.迟到、早退制度。

(1)迟到及早退,包括指纹记录、会议、学习等各类活动的参加。凡超过规定的时间到岗的视为迟到,超过20分钟为矿工半天。提前10分钟离开岗位的视为早退,超过20分钟的为矿工半天。

(2)工作人员每天上午、下午,上班、下班,均需签到(每日共计4次)。未签到的按迟到、早退处理。

(3)工作人员一周内有两次(含两次)迟到、早退、脱岗、串岗现象的,下周“挂号”打扫单位公共区域卫生5天。如果在打扫卫生期间,发现未打扫的,按旷工1天处理;1次打扫不干净的,延长打扫时间1天。

(4)工作人员一个月内有三次(含三次)迟到、早退、脱岗、串岗现象的,按旷工2天处理;一月内有四次(含四次)以上的,按旷工3天处理。

(5)迟到、早退请假。因特殊情况迟到、早退需请假的工作人员,必须经科室负责人同意,主管副职、行政正职签字后,报办公室登记后,方可执行。如发现谎报,经查出,对科室负责人通报批评,责任人按旷工处理。

12.工作人员因工作任务不能签到的,由科室负责人经主管副职同意、行政正职签字后,报办公室登记。如发现谎报的,经查出,对科室负责人通报批评,责任人按旷工处理。

四、要求

(一)加强组织。各科室人员要高度重视,严格遵守各项规章制度。科室负责人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学习本制度,严格要求,加强教育,大胆管理,坚持原则,严肃工作作风,狠抓工作纪律,切实抓好队伍建设。

(二)营造良好氛围。树先进,立典型,形成学习先进、崇尚先进、赶超先进的浓烈氛围,激励全体干部工作人员以主人翁的姿态,投身我区城市管理工作中,以扎扎实实的工作,创实实在在的业绩,实现今年的目标任务的完成。

(三)严格督查。办公室将根据掌握的实际情况,每月进行汇总、通报、公布,对相关科室和责任人进行表彰和处罚。结果纳入年终考核内容,作为干部任用和评比依据,对不遵守或严重违反的将根据有关规定处理。

本方案从2011年3月4日起施行。

上一篇:感恩节祝福话语参考下一篇:公安扒窃案件简报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