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下数学小报内容

2024-07-28

四年级下数学小报内容(通用14篇)

篇1:四年级下数学小报内容

1.填上合适的单位名称:

一个病人一次喝药水35( ),家用浴缸大约能装水300( )。

2.一个成年人一天正常要摄入水分2500毫升,一个月(按30天算),大约要摄入水分( )毫升,合( )升。

3.在○里填上“>”、“<”、或“=”。

40升○4000毫升 8升800毫升○8800毫升

45+25×12 ○(45+25)×12 300×20+20 ○ 301×20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 )×( )=3200 ( )×( )=4800

5.在一个三角形中,∠1=32°,∠2=48°,那么第三个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6.一个等腰三角形的一个顶角是50度,它的一个底角是( ),一个等腰三角形一个底角是50度,顶角是( )。

篇2:四年级下数学小报内容

一个病人一次喝药水35( ),家用浴缸大约能装水300( )。

2.一个成年人一天正常要摄入水分2500毫升,一个月(按30天算),大约要摄入水分( )毫升,合( )升。

3.在○里填上“>”、“<”、或“=”。

40升○4000毫升 8升800毫升○8800毫升

45+25×12 ○(45+25)×12 300×20+20 ○ 301×20

4.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字,使等式成立。

( )×( )=3200 ( )×( )=4800

5.在一个三角形中,∠1=32°,∠2=48°,那么第三个角是( )°,这是一个( )三角形。

篇3:四年级下数学小报内容

一、巧设课堂导入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是一节课教学的关键环节,良好、有效的课堂导入等于成功了一半。故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师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需遵循新课程标准,依据本节课教学内容,充分结合班级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巧妙设计课堂导入方法,以激发学生的课堂学习兴趣。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三角形的特征”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课堂开始时不直接教授学生本节课的教学重点知识,而是先利用课件为班级学生展示“横木在电线杆上上下晃动”的情景图片,并提出相关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怎样做才能使横木固定不动呢?以此种生活问题开展教学,可在短时间内吸引学生注意力,激发其学习兴趣,同时教师可指导班级学生积极讨论;待课堂讨论后,有学生回答:在晃动的横木上加一根支木,使几条边构成一个完整的三角形,就可以稳定横木了。之后,教师可依据学生所讲使用电脑演示完成这一操作过程,并顺势引入新课知识,使学生能够快速进入课堂学习状态,增强教学效率。

二、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从本质上来讲,数学学科知识教学具有较强的实用性,与我们的现实生活联系密切。故现阶段,教师在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需提前熟悉和了解教材内容,并积极联系学生的现实生活开展教学活动,将学生的课堂学习从抽象、枯燥的公式、符号中解脱出来,增强其学习主动性,提高课堂教学实效性。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长方体与正方体的认识”的实践课堂教学中,由于本节课的课堂知识比较抽象化,学生自行理解起来难度较大,自主学习效果不容乐观。故此种情况下,教师可从学生的现实生活情境入手引入课堂知识,指导学生认真观察现实中的一些生活用品或建筑物,并鼓励其积极开动脑筋,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形状,使其于脑海中形成抽象、立体的长方体与正方体图形,增强其对教学内容的理解与掌握。同时,在同版教材四年级上册的“角的分类”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也可引导学生从实际生活出发,让其自行捕捉与本节课教学内容相关的生活素材,使其在脑海中建立“角”的概念,培养其自主探究意识,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

三、适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果

在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不能单单依靠任课教师的言传身教,还需积极与先进的信息技术相接,将现代化教育手段渗透到实践课堂教学中,利用其多面的优越性增强教学的灵活性,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内容,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与整体教学效率。

例如,在人教版小学数学四年级下册“图形的运动”的实践课堂教学中,教师在带领学生学习本节课课堂知识之后,为了加深班级学生对“图形运动”的认识与记忆,可充分借助多媒体技术中的图画、动画形式展现教学内容,将数学教材中抽象的、代表特殊含义的图形与符号直观化、形象化地呈现出来,通过多媒体图形动态性的平移展示,增强学生对“图形平移”这一重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同时,教师也可利用计算机网络资源对数学课堂中的教学内容进行延伸搜索,为传统的数学教学增添活力,开阔学生视野,使其能够在广阔的知识海洋中培养和发展思维,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总之,目前我国许多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学生学习兴趣不高,整体教学效果不理想。针对此种教学现状,本文笔者建议教师在小学数学四年级实践课堂教学中需巧妙设计课堂导入方法,快速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依据教学内容积极联系现实生活,增强课堂教学实效性,同时也可适当利用信息化技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增强数学教学有效性。

摘要:四年级数学课程教学是我国小学学校教育教学中的一项重要组成部分,科学、有效的课堂教学对增加学生数学知识储备、培养其数学思想,提高学生该学科学习水平等均具有重要意义。但现阶段,已有多项教学研究报告指出,目前我国许多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尚存在多种问题,课堂教学有效性不高,教学效果不佳;故当前环境下,任课教师在新课改背景下需及时探索新型的数学教学策略,以增添课堂教学的灵活性,增强教学效率,提高教学质量。主要从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现状及其凸显出的主要问题出发进行分析,研究并探讨了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课堂中的有效教学策略。

关键词:新课改,四年级,数学,教学策略

参考文献

[1]秦玲.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中国校外教育旬刊,2015(2):97.

[2]张荣山.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有效教学策略分析[J].好家长,2015(1):196.

篇4:四年级下数学小报内容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新课程;教学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4)11-117-01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是数学活动的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好的数学教育应该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己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多给学生提供充分进行数学实践活动和展现数学魅力的舞台。因此,在我们数学教学中,我们要从学生已有的知识背景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合作交流的情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数学学习,从而使我们数学课堂教学达到了比较理想的效果。为此,笔者结合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经验和对新课改的认识,谈谈自己观点。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数学是一门具有高度抽象性、严谨逻辑性的学科,很容易给学生造成心理上的枯燥和认识上的障碍。许多学生对数学望而生畏,认为数学枯燥乏味、抽象难学,尤其是小学四年级数学在内容、难度等方面都有所提高,使得学生学习更容易失去兴趣。要让数学课堂变得更为生动有趣,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当改变过去传授知识的不良习性,变为引导学生探索知识,在设计教学时就充分考虑,为学生创造出一个探索性的学习情境,让学生在探索性的学习情境中去主动、积极的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最终获得知识,而不是在教师枯燥单调的讲解中去接受知识。此外,将数学知识与实践活动进行联系,让学生在可操作、熟悉的情境下去学习数学知识,让学生去动手测量、亲自演示,在数学游戏中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也可以极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转换教师观念和角色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行,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师应该转变角色,对形成的传统观念进行修正,重视对学生能力、创新及态度的培养。教师要杜绝一味地在课堂中讲,学生只是听的填鸭式教学。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而教师对课堂进行主导。通过对多种教学方法的应用,使课堂教学多样化。学生通过自己探索、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不但可以使课堂气氛变得活跃,学生也更愿意参与到教学中来。所以,对于小学四年级教学而言,教师应该放手,把主体地位还给学生,让学生在感悟中学习知识,在玩乐中学习,促进其全面的发展。此外,师生关系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对于教师而言,应该是一个具有赏识、和谐、宽容的师者,教师应该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情,有利于促进其学习。

三、创设情景激疑

在学习一个新知识点时,教师应创设认知需要情境,引起学生认知冲突,形成悬念,激发学生提出问题。把学生的思维带入新的学习背景中,让他们感到学习是解决新的问题的必然需求,产生一种积极发现问题、积极探索的心理取向,从而诱发“研究”的意识,激活“研究”的思维。创设问题情境的方式多种多样:①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和生长点上提出问题;②通过学生观察、研究的具体材料产生问题;③以游戏形式、直观演示、设置悬念、动手操作、模拟实验和竞赛、讲故事、猜谜语等形式产生问题。例如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先出示一组数:33、36、39,问:这些数能被3整除吗?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接着出示另一组数:23、26、29,问:这些数能被3整除吗?那么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是否就是个位上的数是3、6、9?学生在认知矛盾冲突的情境中肯定会引发想探究的问题:能被3整除的数和什么有关系?能被3整除的数有什么特征?在学生的讨论分析中产生了“研究”的问题,诱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激发学生迫不及待地去“研究”。

四、培养口算及计算能力

口算是笔算的基础,只有提高了口算能力,才能提高计算能力。在每天教学开始前,花几分钟时间出一些口算题考一下学生们的口算能力。例如:25×4=;5÷8=;125×8=;90÷5=……等等,为让每位学生都能得到锻炼,可以按座位顺序依次出题回答,对于反应快的给予表扬。这即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让其口算能力得到提升,同时得到了较好的教学效果。在计算过程中,若能合理灵活运用所学的运算法则、运算定律及计算公式,掌握一些运算技巧,经常会让计算变得更加简洁,同时也大大提高了计算的速度。例如:十几乘十几(头乘头,尾加尾,尾乘尾),13×11=?,简便解法,1×1=1,3+1=4,3×1=3,结果为13×11=143;25×9×8=?利用交换率将其转换为(25×8)×9=200×9=1800,这样就很容易得出结果。还有很多这样的运算法则及技巧,若能很好的运用,这将对于提高计算能力有很大的帮助。

五、注重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的培养

实践活动是小学生发展成长的主要途径之一,也是学生形成实践能力的载体。在数学教学中,应该重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主动参与意识和勇于探索创新的学习能力,使学生初步学会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比如为每一个学生提供摆、弄直观材料的机会,让学生在动手操作中自己去发现规律、概括特征、掌握方法,在体验中领悟数学、学会想象、学会创造,让学生摆脱数学的枯燥乏味,从而促进学生主动学习数学的兴趣。《三角形三边的关系》一课中,学生们都准备了三根木棒,先让他们自己摆一一个三角形,然后再让他们逐一说说自己摆的是三角形,为什么?从而引出三角形的概念,并让他们通过比较两根木棒一另一根木棒的长短,自己进行发现、总结。在"你说我来做"这个环节中,当一个学生说出一种三角形的时候,其他学生都争先恐后摆弄,根本没有空闲去做小动作。整节课,学生们注意力集中,兴趣昂然,表现活跃积极,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参考文献:

[1] 张飞飞.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J].新课程,2011(06)

[2]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2001(7)

篇5:四年级读书节小报内容

书籍就是巨大的力量。---列宁

好的书籍就是最贵重的珍宝。---别林斯基

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就是多读书,就越就是深刻地感到不满足,越感到自己知识贫乏。---马克思

书籍便就是这种改造灵魂的工具。人类所需要的,就是富有启发性的养料。而阅读,则正就是这种养料。---雨果

喜欢读书,就等于把生活中寂寞的辰光换成巨大享受的时刻。---孟德斯鸠

假如我阅读得和别人一样多,我就知道得和别人一样少。---霍伯斯[英国作家].

篇6:数学小报内容一年级

老师念到了我的.名字,我离开座位上前去拿我的考试卷,我一看,天啊!才86分!我的心一下子就凉了,像被人泼了一盆冷水,让我从头冷到了脚。我回到了座位。

我拿起考试卷仔细的更正,原来是我的填空题错了两个空,被扣了两分;选择题也错了两题,被扣了四分;还有计算题错一题,被扣了三分;应用题错了一题五分的题。唉……我真是太大意了,我要是考试时认真地检查一下,就不会考得这么差了。我真是后悔死了,可惜这个世界上没有卖后悔药的地方。

篇7:数学小报内容七年级

2、不等式的解: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不等式的解。

3、不等式的解集:一个含有未知数的不等式的所有解,组成这个不等式的解集。

4、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左、右两边都是整式,只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1,像这样的不等式,叫做一元一次不等式。

5、一元一次不等式组:一般地,关于同一未知数的几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6、了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

7、定理与性质

不等式的性质: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1:不等式的两边都加上(或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不等式的基本性质2:不等式的两边都乘以(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

篇8:四年级下数学小报内容

那么,在具体的课堂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呢?下列教学方法,是人生语文课堂教学的常用方法。

一、披文入情,入境通情

叶圣陶先生曾说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他还说 :“教课之本旨并非教讲一篇课文与学生听,而是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此课文,从而使学生自观其它类似文章。”叶老的教学方法和教育思想,是具有民族特色的教育思想之典范。在此,他强调教课之本在于“使学生自观其它类似文章。”

人生语文认为,应该根据文本内容,分别从“披文入情”——“入境通情”——“出文悟道”三个步骤,来指导学生学会解读文本的方法。

披文入情,就是指通过打开文本阅读,进入作者创造的感情世界来体会作者的感情波动与思想内涵。披文入情,出自刘勰《文心雕龙·知音》:“夫缀文者情动而辞发,观文者披文以入情,沿波讨源,虽幽必显。”意思是说,作家创作,总是由内而外,即先有客观现实的感发而产生的内在情感波动、思维碰撞,由此而引发作者的写作欲望,这种情感波动、思维碰撞写作时必然会通过辞章表达出来 ;而阅读文章的人,通过进入文本来了解作者所要表达的感情和思想,沿着文辞找到文章的源头,即使是深幽的意思,也将显现出来,被读者所理解。

其实,“披文入情”是人们读文章时的第一步。为使学生“入情”,教师首先要注意引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并尽快使学生进入文本,把握文本大意,进入作者创造的作品的意境里,带着感情和兴趣探究作品的情感世界与思想内涵,然后再逐步引导学生理清文章段落之间的逻辑关系和某段在全文中的逻辑地位,以及作者为什么如此布局安排结构等。常用的教学方法有,朗诵体验、角色扮演、想象体味、上下文勾连、思路探究等等。

入境通情,即在“披文入情”的基础上,指导学生和作者的感情沟通起来,并进入作者创造的意境之中,仔细体味其佳妙之处。为此,教师要指导学生进入文本,或扮演角色,或朗读吟诵,或以问题激之,或与作者对话,或假设自己就是作者或是课文中的人物等,加以揣摩想象,从而使学生仔细体味作者创造意境的美妙,仔细分析这种特定环境中遣词造句的不可替代性和绝妙处,仔细探究其思想内容的深刻性、独创性。

出文悟道,即是指导学生走出文本,想想作者这样写作要表达的感情与思想,也可以是运用“披文入情”和“入境通情”两步学到的方法和技能,去自己探索、自致其知、学以致用,并写出自己的读书笔记。在这一步中,教师也可选一些课外的“类似文章”,让学生自己阅读,自悟其理,等他们写出自读笔记后,再组织他们进行交流讨论,以便取长补短,去伪存真,然后再让他们进一步修改完善自己的读书笔记,以此达到使学生熟练掌握整体阅读的方法之目的。

为说明这三步解读文本的方法,我们试以杜甫诗歌《登高》为例,加以探讨。

《登高》是杜甫对自己一生奋斗与悲苦经历的整体写照。作者把写景、叙事与抒情巧妙地融合在一起,达到了水乳交融、浑然天成的艺术境界,所以,历来享有古今“七律第一”的美誉。

如果学生不能“披文入情”,不能进入作者的情感世界,必不能体验诗歌的感情与思想。因此,教师可引导学生假设自己就是杜甫,面对浩浩长江,以多病之躯,回忆一生多灾多难的经历,然后进入角色、扮演角色放声朗诵,体验诗人自身的情感、经历、感受与境界。

第二步通情入境,可从诗歌的结构内容入手指导。在几次朗读的基础之上,学生会进入这样的意境 :(前四句写景)肃杀悲凉的长江之边,多病的老人看到无边的落木萧萧而下,满目苍凉,即将走向人生终点的老人感慨万千,回忆一生的艰难困苦,无尽的哀怨犹如无尽的长江之水滚滚而下。

如何与作者的感情沟通起来呢? 进入意境,学生会发现,前四句,有八种不同的景物交替呈现,构成了跌宕起伏的意象群。作者是孤立地为写景而写景吗? 显然不是,他在字里行间都倾注了自己内心深处的情感体验 ;而后四句是集中抒情的部分,作者从生平的苦难回忆入手,转入到对当下穷困潦倒的现实境遇的直视和感叹,思想时空发生大跨度转换,使诗歌的情感表达得曲折迂回、沉郁顿挫、感人肺腑,充满悲苦绝望之情。学生通过想象进入作者的感情世界,其体验和感受,与在外围隔靴搔痒,其教学效果会大不相同。

第三步出文悟道,先让学生从文本跳出,再想想文本表达的感情。作者当时拖着病痛之躯孤独地站在高处仰天长叹,“风急天高”写出了此时此地内心凄惶无助的感受。“风急”,似乎在催促着作者尽快走完自己这残存的、无望的生命旅程 ;“天高”,似乎是残酷的社会现实已经把作者遗弃在了一个无人问津、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应的绝境。“猿啸哀”,一声凄厉的猿鸣划过空寂的长空,落在作者的心头,触发了作者壮志难酬、羁旅他乡、孤独无依的隐痛。“渚清沙白”,作者失望地把目光从遥不可及的高空慢慢转向匍匐在脚下的旷远大地。不远处有浩浩荡荡的大江流经此地,掩映在清冷波光中的渚岸沙滩横卧在江面上。在沙渚的上空,正有几只水鸟迎着扑面而来的疾风艰难地飞向泛着白光的沙地,找寻自己的栖居之地。倦鸟归旧林,这些自然界的小鸟都可以有一个暂时的栖居地来躲一躲风暴的侵袭,而眼下的作者,却只能在重阳时节,孤苦伶仃地一个人站在这高台之上,默默仰望着长空,却不知道自己的明天将归于何方。

接着作者对自己一生颠沛流离、郁郁寡欢的悲苦生活进行回忆。“万里”一句,从空间距离上的遥远写出了作者长期生活不定、辗转流浪的生活经历。“百年”一句从时间跨度的漫长写出了自己因生活上的长期穷困而导致病痛缠身的不幸遭遇。

最后两句,作者回到了现实,描绘了自己穷困潦倒的窘况,道出了内心深处难以排解的苦闷和绝望。“艰难苦恨”四个字高度概括了作者自己一生的困顿遭遇,每一个字都极其沉重,浓缩了作者难以尽数的彻夜难眠的叹息声,浓缩了数不尽的为理想和生计而四处奔波、天涯浪迹的苦楚。

在教学过程中,经常运用这样的方式进行深入文本的引导解读,学生的阅读能力与水平会大幅提高。

二、知人论世

阅读,离不开知人论世,关于这种文本解读的方法,大家并不陌生,然而,长期以来,语文界关于知人论世运用的艺术性问题,却探讨得并不深入,运用的艺术性也不够“艺术”。有必要对其运用的艺术问题,做深入研究。

知人论世,出自《孟子·万章下》,原文为“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 是以论其世也。”孟子这段话与“以意逆志”一样,成为传统文学批评的重要方法,国学大师陈寅恪在为冯友兰先生的《中国哲学史》写的审查报告中曾说 :“古人著书立说,皆有所为而发,故其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非完全明了,则其学说不易评论。”要想准确评价历史人物,明确其思想,要先“完全明了”其所处之“时世”,评论人物要明了“所处之环境,所受之背景”,这就是“知人论世”之意。这对语文教师引导学生解读文本,是很适用的阅读规律。

教学中的“知人论世”,是指解读一个人的作品,要引导学生联系并研究作者在特定的时代背景下,针对怎样的问题,在怎样的心境下而创作作品的。

这种解读作品的方法规律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的科学性,已被广大教师所肯定。这里的问题是,尽管知人论世在本文解读方面的必要性毋庸置疑,但不恰当地死板地运用,对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提升却是有害的,但这种教学情况却普遍存在。

例如,我们经常看到,许多教师上课时,讲解一篇课文的首要步骤就是介绍时代背景,而后让学生根据时代背景和作者创作的情况阅读文本,然后再解读文本。大家一直都这样教学,也没觉得什么不妥,且养成了习惯,其实,这样运用知人论世的规律,其最大弊端在于很容易限制学生的思维,易于先入为主,不利于学生个性化思维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多元化解读作品。当然,我们不否认这有助于学生对文本的理解,然而,这又局限了学生自我感知、思考和理解的空间,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想象,往往被局限在教师提供的知人论世的空间里。事实上,学生在解读文本方面,常常会根据文章的作者和背景资料,来分析判断文本的大意主旨,却不怎么善于从文本细节之处发微解幽,这不能不说与“知人论世”先行有很大关系。

学生从小学到中学,见到的大多是先讲“时代背景”,这就是“知人论世”先行,到大学之后学习古代、现代、当代文学,抑或外国文学,教师采用的也大多是这种方法。如此下去,似乎解读作品唯此一途,这必然使学生的思维和思想受到影响与限制。不是说“知人论世”先行,效果就一定不好,但是它的确存在弊端,不利于学生的个性化思维的培养,易于限定学生的思维空间。

首先,我们有必要借鉴现代文学批评的方法来引导学生解读文本。“现代意义上的作品及批评,不必以作者为中心,作品被作者完成后便自动进入另一个与读者对话之世界,作者不再能占有作品,作品可以在读者手中做任意解释,这种意义上的作者为‘writer’。现代意义的批评者在解读作品时不必回到作者,文本自身构成一个世界,而且其意义可由读者填充,在此过程中,文本意义便始终在延异之中。”在这种文学批评里,“任意阐释”的本意是鼓励读者充分发挥自己的阅读、想象与创造性,用自己的眼光从自己的角度来解读文本,从而理解文本更为丰富的意义。

其次,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完全可以将“知人论世”的方法灵活应用,将它后移到文本细读之中或之后。这样的教学,其效果已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同样讲鲁迅《阿Q正传》,有的教师依旧“知人论世”先行,先介绍鲁迅先生和小说的写作背景,然后再让学生阅读文本 ;有的教师将“知人论世”穿插在授课过程中,例如,笔者工作室一位教师提出“鲁迅先生所写《阿Q正传》极大地讽刺了阿Q愚昧落后,自我麻醉,欺负弱小以及未庄人对革命一无所知的弱点,那么,作者就是为了讽刺阿Q这样的人么?作者究竟要表达怎样的创作主旨呢?”他待学生思考且各自发表不同意见之后,再引导学生研究鲁迅创作《阿Q正传》时的背景与辛亥革命的历史情况,引导学生自己得出结论,各抒己见,从课堂教学效果看,后者的课堂气氛,学生思维的积极性和活跃程度明显好于前者。

当然,“知人论世”先行,也不是一定不好,只是要视具体情况灵活运用而已。

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引导学生进行文本解读的方法多种多样,人生语文认为,尊重、遵循人的阅读规律,是最为有效的方法。

摘要:文本解读要遵循人的阅读规律。文章阐述了人生语文课堂教学艺术中文本解读的基本方法 :披文入情、入境通情与知人论世。

篇9:四年级下数学小报内容

关键词: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生活情境;小组合作;信息技术;评价

小学四年级数学是引导小学生对于数、数字、图形、公式等各种相关知识的认识和掌握,是为日后初高中和日常生活奠定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的科目。新课改形势下的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达成实质的有效形式就必须经过孜孜不倦的探索与研究,就必须经过不知疲倦的创新和探索,只有以全新的形式进行优化设计,才能达成课堂教学效果的良好状态,才能实现学生在数学知识与数学技能方面的切实发展。实现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的有效性,离不开生活实践的检验,离不开合作竞争的激发,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撑,更离不开教学评价的推进。

一、构建生活化情境,激发学生探索

学生主动学习,在于内在兴趣的激发、在于内在渴望的满足。只有以兴趣的激发和需求的满足作为学生主动探究知识的动力,才能切实提高学习的有效性。激发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主动性,可以借助新课程改革中所倡导的情境创设,以情境创设凸显数学知识、满足学生的内在需求。生活化是新课程理念提成的一种生态教学观,情境是贯穿教学活动的重要因素;将生活化与情境相互结合,构建成生活化情境,让学生在知识与生活的共通感知中产生亲切感与熟悉感,让学生在知识与生活的相互美化中达成记忆与技能掌握。所以只有将数学教学寓于生活实际中,才能实现数学知识的检验,才能实现生活过程的体验,实现学生数学知识认知与情感态度的多维结合,实现学生思维与智力的层层展开。例如,在小学四年级《角的度量》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将教室的一角或者是教室中物品的一角作为素材进行生活性教学情境的创设:同学们,在我们教室之中有四处墙角,这个墙角也是具有一定度数的,你们有什么样的办法可以测量出这四个角度的大小吗?怎么样判定它们的度数是否相同呢?等等,以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情境突显角度测量知识学习的重要性,让学生的学习更加知趣、知味。

二、开展小组式合作,激发探究欲望

小组式合作是彰显学生主体价值和团体力量的关键,是增强学生集体意识和竞争意识的科学探究方式,是在激烈的竞争形式下实现师生、生生情感激情碰撞和思维活跃发展的有效教学方式。以小组合作形式进行教学,以开放化与多元化的合作形式进行知识的主动探究,让学生主体在激情讨论与活力演说下能够自主探究,让课堂教学的氛围因此而变得活跃。构建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就要遵循合理搭配、科学组合、明确分工的原则,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明确分工,让学生在小组之间进行竞争较量,让学生在探究、交流、解答、讨论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教师要明确好自身的角色与地位,要静然旁观学生在合作学习中的行为、态度与情感,并在适当的时候给予表扬与提醒,让学生的合作意识和竞争意识逐渐增强。例如,在小学四年级数学《亿有多大》的教学中,教师就以亿究竟有多大为起点进行小组合作探究,让学生在小组式合作中进行“亿”的范围的思考,以此引发学生的互相思考与讨论,让亿的大小能够深入学生的脑海之中。

三、引入信息化技术,激发求知兴趣

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不能仅仅依靠教师的言传与身教,因为单纯的说教形式会令学生对知识望而生畏,会让学生困惑不解。新课改后的课堂教学,要改变教师言语传授和行为指挥的保守形式,要合理借助信息技术,要将信息技术引入课堂教学,以信息技术中多面的优越性为活跃课堂气氛、丰富教学活动。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技术中图画与动画的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展示,让数学中的符号、图形等变得真实具体,让抽象的数学知识变得生动形象。教师还可以借助计算机网络技术形式进行数学教学内容的延伸搜索,为传统固封的数学教学注入活力,让学生在多方面知识的摄取中拓宽视野、发展思维。例如,在小学四年级《图形的运动》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进行图形动态性的平移展示,让学生能够在视觉的冲击下领悟到图形平移的要点与要领。

四、实行多元化评价,激励学生进取

在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中,教学评价被认定为是对教学活动过程及结果的一种总结,是对课堂教学过程中质量、缺陷等的一种实质性剖析。只有以多元化的评价方式进行课堂教学的评价,才能从根本上挖掘出课堂教学活动中教与学行为的缺失,才能从根本上找准改进的策略,才能达成教与学双向行为的强化。在小学四年级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专注学生的数学成绩,还要关注学生在发展过程中的各种内在变化;不仅要充分关注学生的数学学习情感与学习态度,还要注重评价语言的正面性与肯定性。只有这样,才能挖掘出数学教学活动中学生的行为缺失,才能端正学生在数学教学活动中消极负面的思想态度,才能激发与鼓励学生奋勇进取。

总之,新课改背景下小学四年级数学的教学,不仅要以生活为教学延伸,还要以技术作为教学支撑;不仅要以小组合作为教学形式,还要以多元评价为教学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实现教学的持续创新与完善优化。

参考文献:

刘昌敏.营造快乐氛围打造数学高效课堂的研究[J].成才之路,2015(6).

篇10:三年级的数学小报内容

1、能动手操作的题,父母不要给出答案,让孩子去操作、体验、领悟。

为考孩子的智力,家长会给孩子提出:一张长方形的纸片有四个角,剪去一个角,还剩几个角?孩子会脱口而出,3个。这时家长不要告诉孩子答案,要孩子亲手去剪一剪。一剪才发现有5个角。继续剪,看能不能剪出3个?孩子都看过能伸缩的活动推拉门或防盗窗,这些门或窗的结构是四边形的。问他们为什么不做成三角形而做成四边形呢?叫孩子用竹棒围一个四边形和三角形,然后压一压,看那个会变形。让孩子领悟到“三角形的稳定性”和“四边形的不稳定性”。通过自己动手,动脑,能领悟出某些结论,为创造发明打下基础。

总之,孩子良好的学习素质一半来自家长的熏陶。给孩子提问题,也要讲究方法,让孩子积极地想,愉快地做,能激发兴趣,开发智力,达到培养能力的目的。

2、在日常生活中给孩子编的题, 能让孩子体会生活,丰富生活知识。

养金鱼是小孩子挺喜欢的事。为让孩子做减法,可编制“金鱼缸中有5条金鱼,死了一条,还剩下几条?”有过养金鱼经验的孩子不一定就简单的回答4条,他要提出这条死了的金鱼捞出来了没有?这样他就有两个答案:4条或5条。多思考这样的问题可培养孩子全面考虑问题的习惯,在餐桌上,如果有一桌丰盛的菜,叫孩子把菜分为两类。按什么方法分,由孩子自己决定。特别是孩子多的时候,他们的积极性会更高。分的方法很多:如按动、植物分,或按海产类或非海水类分,也可按炒菜、汤菜分;冷菜、热菜分等。做父母的要作适当的提示,让孩子学一点分类思想,还丰富了生活知识。

3、在家里给孩子辅导数学,问题要灵活多样,能激起孩子的思考。

篇11:4年级下册数学小报内容

一、在观念上,从教学目标中来“知”数学。

要让学生知数学,就必须从教师自己做起,改变教师自己的教学观念。我仔细学习了3堂课的教学目标,都把学生的操作、经历数学的过程放在了首位。现摘抄如下:

《100以内数的认识》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运用不同的方法正确数出数量在100以内的物体个数,知道这些数是由几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

2、通过生动有趣的活动,经历数概念形成的过程,并能结合实际进行估计,发展学生的数感。

3、在认识100以内数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究和创新能力,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自信心。

《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教学目标:

1、理解周长的含义。

2、会计算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分析、推理能力。

《时间的认识》教学目标:

1、认识钟面,会正确读写几时几分。

2、体验1分、1小时到底有多长,理解1分=60秒,1小时=60分。

3、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初步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

二、在实践上,从课堂教学中来“做”数学。

对于近乎完美的公开课听的多了,也就不在那么新奇与佩服了,这样的“做”数学,教师与学生只不过是一个表演者,只是表演的舞台不同而已。而今天却不同,几位专家的课也有很多缺陷,都没完成既定的教学目标,但却是那么地真实,这才是课堂,学生自己真正的课堂!

刘永宽老师的《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没有什么现代多媒体的演示,也没有什么花俏的教具,只是几个简单的图形而已。而就是这几个简单的图形让学生喜欢上了数学,这就是教师的魅力所在。整堂课,学生都在不断的探索与研究之中,思维的积极思索之中。对于感知周长、周长的含义这部分,教师花费了近半节课的时间,让学生自己来猜想、来验证,这是一般的课不常有的,特别在求圆周长第3种策略的探求时,更是精彩,而真正求长方形正方形周长的时间只是花了4、5分钟。戴银杏老师的《时间的认识》又给了我另外一种美的享受,数学美与生活美结合的如此的融洽,创设了钟宝宝带小朋友参观钟王国的情景,让学生感受实际生活中钟的多样性,同时让学生认识了钟面上的时刻。

三、情感上,从教学过程中来尊重学生。

对于情感的体验,我想这不单单来自数学,我想更多的是来自教师本身自己。刘永宽老师的这堂课让我感悟颇多。是的,尊重学生就要尊重学生的意见,尊重学生不同的看法,维护他们的自尊,在每一个细节、每一个时刻。在探求求周长的过程中,学生花费了多大的周折,教师给予的只是引导、只是鼓励。我认为这是我所要学习的最重要之处,这样才能让学生喜欢我,喜欢数学。

篇12:八年级下数学小报

我喜欢数学的原因很简单,因为它是客观的,公平的,迷人的,是让生活更精彩的!你若不信,我可以带你去生活中看看。

井盖为何是圆的?如果做成正方形井盖,在以前井盖和井口之间没有活页转轴连接的时候,方井盖一旦错位,是不是很容易掉下去?要想到正方形的对角线是比它的边长长出很多的,其他非圆形状也存在这个问题,只有高度对称的圆,才避免了这一难题,无论是从任何方向错位,圆井盖都能保证卡在井口以上而不落入井中,所以井盖是圆的。

其实数学问题就产生在生活中。比如说,上街买东西自然要用到加减法,修房造屋总要画图纸。类似这样的问题数不胜数,这些知识就从生活中产生,最后被人们归纳成数学知识,解决了更多的实际问题。 我曾看见过这样的一个报道:一个教授问一群外国学生:“12点到1点之间,分针和时针会重合几次?”那些学生都从手腕上拿下手表,开始拨表针;而这位教授在给中国学生讲到同样一个问题时,学生们就会套用数学公式来计算。评论说,由此可见,中国学生的数学知识都是从书本上搬到脑子中,不能灵活运用,很少想到在实际生活中学习、掌握数学知识。 从这以后,我开始有意识的把数学和日常生活联系起来。

篇13:四年级下数学小报内容

1 问题提出

近年来,国内学者对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研究主要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展开.宏观层面主要探讨数学史的功能和价值[3-4];微观层面主要从3个侧面对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探究:刘云(2003)等从引入方式、内容类型、呈现视角、呈现位置、信息载体和学习要求等方面对我国现有版本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进行了研究[5-7];徐乃楠、孔凡哲和刘鹏飞(2015)对我国不同版本数学教科书之间数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从内容类型、栏目分布、呈现形式、数学家和著作等维度进行了比较研究[8];崔英梅和孔凡哲(2014)比较研究了我国与韩国教科书中的数学史内容的呈现方式[9].在微观层面鲜有从语言视角去解读数学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文献.教育教材是国民教育的基础,是一个国家文化传承的重要环节.长期以来,教材建设和教学法的研究一直是教育教材研究的主体,而承载教学内容的教材语言却一直作为教育教材研究的附属内容,这与对教材语言重要性的认识不够有很大关系[10].研究教材语言也就是研究教材如何通过语言文字将知识传授给学生以及将情感传递给学生,这对于教材编写以及提高教学质量是十分必要的.如何从语言的角度去分析数学教科书中的数学史内容?本研究从语言形式、语句类型、叙述角度、情感体现4个维度对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中的数学史内容进行解读,以期打开一个新的观察视角,并为教科书的编写提供可参考的建议.

2 研究方法

本文运用内容分析法研究人教A版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中的数学史内容,选取的研究对象为人教A版(2007)高中数学必修1-5册教科书,其中的数学史内容共48则.本研究在语言形式、情感体现2个维度以每则数学史内容为分析单元进行分析统计,接着把每则数学史内容按其中完整的语句划分为519个小句,在叙述角度、语句类型2个维度以语句为统计单位进行分析统计.

3 研究结果

根据语言在教材中的地位、性质及所承担的任务,教材语言可分为对象语言和叙述语言两部分.对象语言就是以语言为对象的教学内容,而叙述语言就是让学生理解对象语言而进行说明、阐释的语言,包括各种语言教材与学科教材内叙述知识的部分[11].本研究中所要研究的语言是叙述语言.

3.1 语言形式

按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特点,将其分为文字语言,文字与符号语言结合,文字与图形语言结合(这里的图形不仅包括图表,也包括教科书插图),三者相结合4类.具体统计见表1.

表1 语言形式

可以看出,超过三分之一的内容是用纯文字叙述的,占37%;文字与图形语言结合的内容占33%,文字与符号语言结合以及文字、符号、图形三者相结合的内容两者比例相当,分别占17%与13%,反映出数学史内容的语言形式丰富多样.

教科书中插图的功能分为4个方面:装饰功能、表征功能、解释功能、延伸及促进功能[12].将22则数学史中的图形按功能分类,发现有2则中的图形起装饰作用,占图形总数的9.1%,13则中的图形起表征作用,占图形总数的59.1%,7则中的图形起解释作用,占图形总数的31.8%,没有起延伸及促进功能的图形.

3.2 语句类型

语句类型按照语气一般分为4种:陈述句、疑问句、祈使句、感叹句[13].陈述句是告诉别人一件事的句子,用来述说情况、解说事理;疑问句则是提出问题,要求回答以此来获取信息的句子;祈使句是表示命令或请求的句子,用来命令、要求、希望别人做什么事或者不做什么事;感叹句是抒发某种强烈感情的句子.数学史内容中的语句类型统计如表2.

表2 语句类型

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叙述语句是陈述句,此外仅有很少量的疑问句.进一步发现,25个疑问句中,除了作为例题而使用外的2个外,其余的23个疑问句出现在数学史内容中的位置分别为:3句在内容的开头,9句在内容的中间,11句在内容的结尾.开头出现的疑问句一般是作为问题情境,引发学生思考,但是这种情况很少,占疑问句总数的0.12%,占整个语句总数的0.006%;结尾出现的疑问句相对开头来说数量稍多,占疑问句总数的44%,占整个语句总数的0.021%,但这些问句的提法基本相同:就相关数学史内容谈谈你的看法、体会.

3.3 叙述角度

叙述角度主要依据语句中的人称来定位.一般而言,叙述角度有三种:第一人称、第二人称与第三人称及其他.以当事人的口吻来叙述的,叫第一人称的叙述,它叙述的是“我”或者“我们”的亲身经历,仿佛身临其境,真实且富有感染力;第二人称的叙述,如同与别人对话,显得亲切,便于与读者产生对话、共鸣,容易达到传递情感、思想的效果;第三人称及其他人称的叙述,比较灵活自由,它可以不受时空的限制进而全面的阐述内容.现将数学史内容语句的叙述角度进行统计,如表3所示.可以看出,第三人称是绝大多数数学史语句叙述最主要的角度,占89%,此外仅有少量语句内容是用第一二人称叙述的,分别占8%和3%.

表3 叙述角度

3.4 情感体现

《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实验)》的课程目标中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做出了要求,教科书的编写必须体现课程标准的基本思想和要求.对于数学教科书而言,数学史料是承载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很好的载体.高中数学课程标准给出了6条课程目标,但在内容标准中对数学文化提出了具体的要求.本研究在参考地理学科王民教授对中学地理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内容进行的分类结果,仔细研读高中数学课程标准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的阐述和其他学科研究者们对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的研究成果[14-15],同时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将其分为:情感、态度、价值观3大类,其中情感类具体分为:兴趣感、审美感、爱国感;态度类分为:学习态度、科学态度、合作态度;价值观类分为:科学精神、世界观.统计时,每则数学史对具体目标有体现就计数,具体描述与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对情感态度价值观的体现统计见表4.

表4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现

可以看出,每则数学史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并且对于审美感、爱国感、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方面的体现比较均衡,比重相差不大:审美感30%,爱国感27%,学习态度31%,科学态度23%.但是,对于合作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稍显逊色,价值观中世界观的比重19%,合作态度与价值观中的科学精神的比重相对来讲偏低,分别是:合作态度6%,科学精神8%.

4 结论与建议

4.1 语言形式丰富,其中图形语言的功能有待加强

高中数学必修教科书中数学史内容的语言形式丰富,文字、符号、图形语言能相互配合、相得益彰,基本上达到了新课标多元化、灵活多样的要求.对于数学教科书而言,图形是其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由于图形在传达信息的方式上有其独特的认知价值,且具有单纯的文本内容无法替代的优势,所以学生对图文结合的材料的阅读效果往往要优于对无图材料的阅读.装饰性图形不宜过多,这在教科书中有很好的体现;表征性的图形要美观大方,所要表现的人和物应该清晰明确,研究者认为在这一方面应有所改善,可以将某些表征性图形优化为真实的彩色照片,使其更加能与文本内容配合,达到理想的表达效果;同时选择以上两类图形时都应兼顾学生的心理和审美观.对于解释性的图形,应避免增加额外的信息,造成学生不必要的认知理解负担.另一方面,应考虑加入适当的延伸及促进性图形,以引发思考和开拓视野,因为这在目前阶段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在一些农村或边远地区的学校,教学资源相对匮乏,教科书的插图就尤为重要,学生甚至老师就是通过这些插图来学习知识、讲授知识的[16].

4.2语句类型以陈述句为主,其中疑问句的作用有待提高

从表2中可以看出,数学史内容基本上都是用陈述句表达的,仅有非常少量的疑问句,而祈使句和感叹句没有出现.大量使用陈述句给人一种印象:数学史内容就是提供信息的.但由于这是一种单向的信息流动,它正好说明编写者的目的并不是想与读者建立明显的互动关系,也就是说,通过使用陈述句,教科书很好地保存着自己的权威.陈述句是最主要的语气,似乎是因为编写者想弱化其对话语的掌控作用,表明其是与读者交流的,但事实并非如此.对于很少量的疑问句,细细研读就会发现:首先,从表面上看,疑问句相对于祈使句来说对交流过程的控制是减弱的,因为读者在回答时可能有多种选择,但是,它仍然通过选择所要询问的内容控制着交流过程;其次,由于并不是现实作者与读者的互动,所以编写者在问问题时,有时并不是意在与读者进行信息交流互动,而是在于强调问题的答案,因为紧接着编写者便会给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宣示自己的知识状态[17].比如在必修3中关于秦九韶算法的案例:

怎样求多项式f(x)=x5+x4+x3+x2+x+1当x=5时的值呢?

一个自然的做法是把5代入多项式f(x),计算各式的值,然后把它们加起来.这时,我们一共做了1+2+3+4=10次乘法运算,5次加法运算.

另一种做法是先算x2的值,然后依次计算x2,然后依次计算……

可见疑问句很多情况下起的是修辞作用,用以引导学生注意编写者想让读者注意到的一些内容.此外,应增加起到启发学生思考作用的疑问句数量.

4.3 叙述以第三人称为主,应适当增加第一二人称的使用

不同的叙述角度,表达的效果就会不同,当然就会给人以不同的感受.在读用第一人称叙述的内容时会有与作者一起经历、一起学习的意味;读第二人称叙述的内容时会有作者想了解自己的想法,想与自己一起探讨的亲切感,而不是只知表达自己的内容,不顾别人感受.一直以来,数学教材在大部分学生心目中的印象都是抽象、乏味、晦涩难懂,且拒人于千里之外,感觉到书中的内容与自己有很大的距离,这无不与其语言的叙述角度有很大的关系.从前面的统计中可以看到数学史内容的绝大多数语句是用第三人称来叙述的,这不禁让人感到遗憾.本来可以让学生感同身受,倍感亲切地阅读内容,但绝大多数用第三人称来叙述,会使人觉得是将学生排除在叙述之外,较少考虑学生的阅读感受.叙述角度不能灵活转化,使教材与学生的距离拉大,没能与学生产生很好的交流,更体现不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从而使材料在传递知识、情感等方面的效果欠佳.所以,应考虑适当增加第一二人称的使用.

4.4 基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应加强数学史内容对于合作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

从表4可以看出,每则数学史都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出发点,且对于审美感、爱国感、学习态度和科学态度方面的体现都比较均衡,但对于合作态度与价值观的体现稍显逊色.特别是合作态度与价值观中的世界观的比重更低,这在倡导合作交流是重要的学习方式的新课程理念下,在培养学生形成科学世界观的课程性质的定位下,数学史内容对其的体现显得不是很到位.在阅读数学史内容的过程中发现,每则数学史内容都是基于对学生兴趣的培养而设置,有一些内容在叙述过程中能体会到标准要求所要达到的目标.如必修2中的“坐标法与机器证明”一文,研究者认为是非常好的一篇阅读材料,其非常充分的体现了标准对于数学文化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要求.如其叙述到:

“……明确提出机器可以成为推理工具的思想,要追溯到17世纪德国数学家莱布尼茨……

20世纪以后,计算机迅速发展.计算机的发展使一些数学家又开始探讨几何定理证明机械化的可能性.1950年,波兰数学家塔斯基得到一个引人注目的结论……

20世纪70年代以后,我国著名数学家吴文俊在几何定理机器证明上做出了重大贡献,并创立了‘吴方法’……由于计算机的发展与众多数学家(特别是以吴文俊为首的一批中国数学家)的努力,大约在1976与1977年之交,几何定理的机器证明的梦想终于实现了.”

篇14:四年级下数学小报内容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5)14-0076-01

在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过程中,制作数学复习小报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能力,使单元复习过程具体、生动而充实,借助伙伴互动和师生互动,通过呈现、评价和总结,实现“从课堂教学到课程学习”的转变。在小报制作过程中,师生要注意以下几点:

1.有意义。

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识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的基础上。因此,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他们在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的过程中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思想和方法,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复习小报要基于学生已有的单元知识,即从“最近发展区”着手,对所学内容进行梳理、归纳、总结和提炼,将单元知识内容系统化。

2.突出单元重点。

单元复习小报,应着重突出几个板块的内容:①知识结构图;②数学思想与方法;③典型例题及配套练习;④总结、反思与提升。旨在将平时学习的知识点、解决问题的方法、思路、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般过程进行归纳整理,即将本单元中的重要知识点的综合应用通过小报重温知识要点和重点,做到“既见树木,又见森林”。

3.注重实效性。

单元复习小报应基于实效性,不要刻意为了美观而简化了内容,应致力于思维能力的提升,思想方法的形成,知识结构及其逻辑关系的梳理,典型例题、习题的巩固以及基本活动经验的积累等。

4.因人而异。

对于内容设计,每一份单元复习小报都应具有每个学生个性化的参与,具有原创性(或独创性)色彩,结合自身在平时学习中的错题纠正与经验总结,进行二次复习,加深对单元知识、解题思路、思想与方法等的内化和吸收,对个人课程内容进行再次整合,促进学力提升。

5.关注个性化班本课程。

构建知识结构图。知识结构图就是需要学生在复习时对单元新授课所学知识确立“知识系统性”的理念,感受单元知识体系,关注知识的横向与纵向联系,将孤立、分散的知识串成线、连成片、结成网,形成清晰的知识网络。

进行反思性学习。在总结、反思与提升过程中,重点聚焦四个方面。①知识点掌握情况: 是否存在一知半解或理解有偏差甚至还未能理解的知识点;②解题方法:特别是需要反思一题多解、多解归一、多题一解的情形,从而对知识的理解提升至一个高度,即自主建立数学模型;③数学思想:在平时学习过程中是否存在分类讨论不全面的情形,数形结合思想、特殊值、化归思想是否已基本掌握,做到在单元复习时有所提升;④解题习惯:是否做到先易后难,是否做到“小题小做”,分配解题时间是否合理,是否形成有效的检查,是否处理好“舍”与“得”的关系,解题过程是否合理等。

感悟统领作用。通过自主复习、合作交流,反思提升等多个环节的梳理与整合,学生对本单元的知识结构有一个清晰的思路,能够积累一定的研究数学问题的活动经验,获取基本的探索与应用能力,借助经验正迁移,掌握研究同类问题的一般策略和方法。从学习力层面来看,学生在对本单元数学思想与方法的提炼及典型例题、习题的甄选过程中,要经历对本单元内容的回顾与反刍,有针对性地感受数学的直观与抽象,感受数学思想或数学本质对数学知识的统领作用。

上一篇:缅怀烈士继承遗志下一篇:关于人才工作有关情况的汇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