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迅《秋夜》赏析

2024-08-02

鲁迅《秋夜》赏析(精选10篇)

篇1:鲁迅《秋夜》赏析

鲁迅《秋夜》背景

时代背景:

《秋夜》是鲁迅散文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当时北京的政治环境正如鲁迅所说:“实在黑暗的可以!”鲁迅在北京与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他的内心是矛盾、痛苦又压抑的,但是他具有顽强不倦的战斗精神,决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秋夜》正是作者与旧社会抗争到底的誓言。但受制于当时恶劣的环境,鲁迅只能采用一种隐晦的象征主义的表现方法,把自己强烈的思想感情藏匿在景物描写之中。

写作特色

《秋夜》大量运用了象征手法,创造了广阔而深邃的诗的意境。作品中创造了天空、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一组具有深刻意蕴的象征性形象。这些形象各具鲜明的特点,都具有特定的象征意义,寄寓着作者特定的情思和理想,表达着作者独特的生活感受。这些形象不是干巴巴的自然景物的堆积,而是经过了作者主观的改造,以能够唤起读者想象和联想的、具体可感的象征体形式体现出来。

《秋夜》巧妙地将哲理隐藏在充满诗意的抒发中。鲁迅笔下的天空、月亮、星星、恶鸟、枣树、小粉红花、小青虫等都是自然景物,又都不完全是自然界中的景物本身,而是人格化了的,无不闪烁着思想和哲理的光芒,或激起人们的憎恶,或唤起人们的同情,或启迪人们去思考。作者对这些具有象征意味形象的抒情,创造了一种隐含哲理思索的诗的意境。《秋夜》在语言运用上也比较适应象征主义表现手法的需要。为了使语言更加符合人格化了的自然景物的特征,鲁迅特意选择了许多有动有静、有声有色的语言,能够构成画面,能够产生音响。读后掩卷,那闪着冷眼、洒满繁霜的夜空;那窘得发白的圆满的月亮;那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的枣树;那冻得红惨惨的瑟缩着作梦的小粉红花;那撞在玻璃灯罩上丁咚作响的小青虫……都还在眼前活动着,仿佛触手可得。

象征意蕴

作品对枣树的赞美,是全篇的核心。枣树饱经沧桑,它虽然也受着夜空的摧残,但他毫不动摇,他不是靠幻想来支撑自己,而是执着于现实的战斗,“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但它不管环境如何变化,只是“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而且“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盅惑的眼睛。”这是一个清醒的战斗者的形象!作者在赞美枣树韧战精神的同时,在字里行间也流露了某些苦闷的心境,枣树是孤独的,而且带着“皮伤”,虽然不顾一切地在与夜空搏斗,但对于前途也看得不甚明白,这正符合1924年前后作者的思想状况。枣树的形象,既是作者对顽强抗击黑暗、不克厥敌战则不止的韧性战斗者的热情颂歌,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

篇2:鲁迅《秋夜》赏析

《秋夜》是散文诗集《野草》的第一篇,发表于1924年12月。作者当时在北京,正和北洋军阀黑暗统治及封建势力进行着韧性的战斗。

枣树是全篇的主要形象,它的主要特征是:“最长最直的几枝(树干),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目夹〗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的发白”,“一意要制他(指天空)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的〖目夹〗着许多蛊惑的眼睛”。这是枣树形象特征的核心。

其次的特征是“欠伸的很舒服”,“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再次的一个特征是“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

意蕴枣树(形象)饱经沧桑,坚实挺拔,憎恶黑暗现实,顽强抗击黑暗势力,他善于战斗,也注意在战斗中保护自己,他坚韧不拔,不受反动势力任何蛊惑,(精神)不克厥敌,战则不止,表现出一种顽强抗击黑暗的韧性战斗精神。枣树就像一个历经战斗洗礼的老战士。这个形象既是作者对这样的战士的热情歌颂,也是鲁迅自己的人格、精神和战斗豪情的诗意写照。这就是枣树形象所包含的意蕴。

枣树“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既反映了鲁迅对斗争黑暗前景的曲折复杂长期性的清醒认识,也流露出他在当时尚未看清革命前途、尚未找到新的战友时的苦闷和孤独感。

2、天空、小粉红花、小青虫形象的各自特征及其象征意蕴。

天空最主要的特征是“将繁霜洒在我的圆里的野花草上”使得人间草木凋零,只剩下极细小的粉红花还开着。此外,它“奇怪而高”,“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它“闪闪地〖目夹〗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在本篇中,由上面的一些特征可以看出它对人间是不友好的,是居心叵测、不怀好意的。天空是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象征,它凶恶狡黠而残忍,但又色厉内荏,十分虚弱,这一形象传达出作者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这就是天空形象的象征意蕴。就特定时代背景而言,说天空是当时北洋军阀统治势力的象征,也是可以的。

小粉红花的特征一是小,二是在夜霜侵袭下瑟缩发抖,三是在做着春天的梦,梦见瘦小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蜂蝶纷飞的春会到来。小粉红花是被社会黑暗势 1

力摧残凌虐的弱小者,处境悲惨,她希求同情,她对未来抱有希望,现出微笑,作者在这一形象上寄寓了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深切同情。

小青虫的主要特征是顽强地追逐光,由室外而室内而玻璃罩而撞进去遇到火。它也很小,遍身苍翠的可爱、可怜。它是热忱追求

光明而不惜献出生命的幼小者(青年人)的象征,作者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着这些苍翠精微的英雄们”表达了对他们的赞美和敬意。

3、《秋夜》运用象征手法抒情的艺术特点。

《秋夜》以象征手法抒情,抒发了对黑暗暴虐的统治势力的憎恶和愤怒,对被压迫被摧残的弱小者的同情,对热忱追求光明的幼小者的赞美,特别是表现和赞颂了抗击黑暗,不克敌战不止的韧性战斗精神。

其特点是:

第一,抓住景物特征。这是象征意蕴得以实现的基础。

第二,抓住自然景物的特点,以拟人化手法描绘,把自然景物人格化,使得自然景物具有了现实生活的象征意味,自然景物成为人间社会性格、精神的象征体。

第三,这种拟人化描写都融进了作者的主观情思,寄寓着作者的爱憎,有不少地方还掺进了带有强烈感情色彩的幻觉印象。

一幅枣树和夜空的对峙图,就是既写实,又融进作者主观情思与幻觉的象征写意图。象征手法的成功运用,加上文笔的冷隽峭拔,使作品具有情景交融、境界幽深、寓意深远、诗意浓郁的特点,启发读者作无限的联想。

本文写于1925年12月26日,读了几遍后,我只是觉得此文很有些诗意,且带些萧瑟的悲怆意味。于是,便查阅相关资料,以求读懂它。1925年12月15日日本政府出兵进入中国东北;1925年12月20日中共中央发表《为日本出兵干涉中国告全国民众书》。但从此点探究,终不得解。再查阅其它赏析,发现此文是先生肺病复发,面对即将消逝的生命作的一首死亡之歌。而网页中也仅仅只有北大的钱群理教授对此文做了一个比较细致的赏析,读钱教授的赏析文章,终于

让我对这篇《腊叶》有了一个全面的理解。如果读者有兴趣,可以在网上查阅,我在这里就不再赘述。

钱教授分析,这是先生由于身缠恶病,面对死亡而讨论死亡,面对迟暮而讨论迟暮。是先生个人性的一个文本。赏文中甚至引用了鲁迅先生自己的一句原话:《腊“叶》是为爱我者的想要保存我而作的。”想必教授分析得是对的罢,对此我不再深究。意思是先生在此文中将自己比喻为一片斑驳的病叶了。

在这里,我仅就赏文中的“生与死”作些延续的讨论。关于生与死,很多哲人都讨论过他们的终极意义。其中,尼采的自杀(疯)与自己探究的生死哲理可谓是相得益彰。尼采曾说:我要去呼吸自由,纯净的空气。于是在他44岁的时候,他疯了,但他在他疯狂的状态中呼吸新鲜空气去了。“银白的,轻捷地,像一条鱼,我的小舟驶向远方。”“当你解答了生命的一切奥秘,你就渴望死亡,因为它不过是生命的另一个奥秘。生和死是勇敢的两种最高贵的表现。”纪伯伦说。纪伯伦作为一个热爱祖国热爱全人类的哲理诗人和杰出画家,在讨论生与死的时候还说:“假如你真要瞻望死的灵魂,你当对生的肉体大大地开展你的心。因为生和死是一件事,如同江河与海洋也是一件事。”两个人对生命的态度,决定了两个人的生活轨迹,纪伯伦同样英年早逝,终年48岁,在生前也被别人骂作疯子。鲁迅先生在面对死亡时可以说同出一辙,即便是重病在身,先生并没有颓废,而是将自己的重病之躯赋予红、黄、绿的色调,给自己残余的生命涂上五颜六色,在题辞中更是说道:“我对这死亡有大欢喜。”“我希望这野草的死亡与朽腐,火速到来,要不然,我先就未曾生存,这实在比死亡与朽腐更其不幸。”先生对生与死的认知并不是生或者死之本身,而是生与死存在的意义和力量。在刘如溪老师的博客中,他对生与死的研究很有几篇文章,他由“蜉蝣之生”到“生且不怕,何惧死乎”再到“死且不怕,何惧生乎?”的感悟,道出了生与死存在的积极意义。赛恩斯说:“怕死比死更可怕。”无数哲人用生命告诉我们,死亡对于我们来说,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在生的时候不知道生的份量。引用一位自称般若物语博友的话:“人活着并不一定要有意义,但如果能够有意义,人会活得更充实。人不是为社会而活着,而是为自己活着,然而,人又不仅仅是为自己活着,因为人在生命活动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己生活得更好,常常是不自觉地促进了社会的前进,使我们的后人也因为我们的努力而生活得更好。”当我们每天早上醒来时,我们要照照镜子,微笑着对自己说:“嗯,不错,我还活着。”

篇3:《朝天子·秋夜客怀》赏析

“月光”“桂香”“砧声”“雁鸣”这些意象, 读者再熟悉不过, 《秋夜客怀》能从众多写思乡情怀抒羁旅愁绪的诗词脱颖而出并被后人传诵, 不在于选用了新奇的意象, 而是得益于高超技法的运用:巧妙对比, 极尽曲折。

“月光, 桂香, 趁者风飘荡。”开篇, 词人便为我们呈现一幅银辉泻地, 微微闻到风中飘荡的桂香的美妙场景。“桂香”在古代多容易引起人的思乡之情, 因为“桂”音同“归”, 在这里作用是巧妙的衬托出诗人思乡的情绪, 于自然中入景入情, 就好象把那愁绪写活了, 自己飘到了诗人的眼前。漂泊在外的文人士子除了要受风餐露宿舟车劳顿之苦, 还有功业未成前途未知的精神折磨。应该说, 清风朗月多少能除却词人的颠沛流离的疲乏, 稍稍能舒展连日的愁眉。但毕竟, 孤身在外, 不是金榜高中之时, 不是衣锦还乡之时, 不是知音相聚之时, 所谓“以我观物, 则物皆著我之色彩”, 眼前美景在词人眼中不免静幽清冷, 秋风秋月, 让词人感到不是清爽畅适, 而是寒意袭人。与其对月伤怀, 不如回屋休息。

乡愁终是一段挥之不去的情感纠葛, 并不会随词人安顿而消散, 这种愁怀在词人的梦里如约而至。现实中不得归家的词人在睡梦中如愿以偿“梦家山”。词人应有“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的感觉。

但天不假缘, 恼人无情的砧声雁鸣惊扰了词人的好梦, 将其拉回现实。

古诗有以砧声写相思的传统。

关于“捣衣”, 一说, 古时衣服常用纨素一类织物制成, 质地较硬, 须先置于捶布石上反复舂捣, 使之柔软。一说, 洗衣时用木杵在砧上捶击衣服, 使之干净。无论制衣也好, 洗衣也好, 女子都藉以传递对在外征战应第或者行商的丈夫的相思。为什么捣衣多在夜晚呢?因为白天光线充足, 宜侍弄田地, 烧饭喂猪, 捣衣是不需要很强的光线的, 利用夜晚月光即可。皓月当空, 既照亮家人, 也照亮远方亲人。

阵阵捣衣之声, 更引发词人的乡愁, 家乡的妻子此时怕也正在对月伤怀赶制冬衣吧。

本是先有天霜 (天气变凉) , 后有砧声, 词人却反弹琵琶, 说是“砧声摧动一天霜”, 用语新奇。“一天”即“漫天”, 漫天霜既写出秋夜之寒, 又写出词人内心透凉。在古代大雁是用来传书的, 采用了“大雁”这个意向, 用在这里是写归感。大雁的鸣叫本身是不带任何感情的, 但是落在诗人耳里就带了离愁别绪, 叫得人心震荡, 一声声敲打着诗人脆弱的心, 引动带着离愁况味的情, 作者对情的打磨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故这雁声让词人意识到候鸟已在归途, 旅人归乡日期却无从得知。这夜深人静时的砧声雁鸣不啻惊雷, 在词人耳边炸响, 敲击寂寞苦愁的内心。外面的世界, 月如霜, 夜更凉。而词人身上, “罗衾不耐五更寒”, “夜凉, 枕凉, 不许愁人强”。再想入梦以成奢望。清冷幽静寒气逼人的寂寞世界, 只剩下一个愁苦旅人哀伤怀乡。

篇4:对鲁迅先生《雪》的赏析

由于地理环境的不同,各地的雪和雨给人的感受是有差别的。作为一个在南方长大的人,童年的鲁迅自然对暖国的雪和雨有自己独特的认识;而对于一个多年在北方生活的人,成年的鲁迅对北方的雨和雪又有自己的不同感受和品味。

一、江南雪:虽美,但短暂

文章一上来并没有写雪,而是从江南的雨写起:“暖国的雨,向来没有变过冰冷的、坚硬的、灿烂的雪花。”这是自然之实,但是作者带着一定的感情色彩来写,流露出对江南雨一丝一缕的遗憾,还有一点点抱怨和不满。对于冰冷的、坚硬的雪花,作者好像充满了期待。

虽然变不成梦中的雪,但江南的雪也有自己的魅力,作者自然流露出了赞美和喜爱之情——“江南的雪,可是滋润美艳之至了;那是还在隐约着的青春的消息,是极壮健的处子的皮肤”。鲁迅对江南雪的赞美多么直接,多么慷慨!可见欣赏之意,热爱之情。鲁迅先生的比喻更是奇妙,贴切,精彩!江南的雪美,和着早春的美景,雪后的江南简直就是一副奇妙的画,一首绝妙的诗。

美和艳,是江南雪的突出特点。江南的雪自然给喜爱大自然的孩子们带来了无限欢乐。江南的雪不够刚,不够厚,不够硬,虽美,像处子的皮肤,但毕竟太薄太嫩,经不起日晒,经不起风吹。对这种柔弱之美,作者虽然欣赏,但是并不眷恋。江南的雪就像江南的水一样,柔柔的,纤纤的,太媚、太艳、太女人气。她不能给人斗志,不能给人力量,不能给人勇气和胆量,她给予人的是一种担心和后怕,是一种瞬间就可能消逝的美丽。

像一个柔弱的处子,虽然滋润美艳,但是毕竟太柔弱,太纤弱,没有力量,没有硬度,经不起折磨,经不起考验,经不起摔打。江南的雪骨子里就没有那种刚性和雄性。因为没有力度,没有厚度,没有冷度,所以很容易失去自我,很容易消逝,无论如何你也挽不住,留不住,她瞬间就会消失,不知不觉就没有了。这种昙花一现的美,人们除了惋惜之外,还有什么呢?尽管人们喜欢,尽管人们热爱,可是那遗憾往往更让人牵肠挂肚。

二、朔方的雪:蓬勃昂扬,敢于献身

江南的冬天冷不起来,硬不起来,缺少冬天的真正滋味兒,所以对江南的雨,不抱希望,没有过多的奢望,除了遗憾之外,连幻想都没有。

朔方的雪,狂野、奔放,有一种北方男子汉的品格和精神,给人一种雄性的力量:“旋风忽来,便蓬勃地奋飞,在日光中灿灿地生光,如包藏火焰的大雾,旋转而且升腾,弥漫太空,使太空旋转而且升腾地闪烁。”这是朔方的雪,这是给与了我们无限幻想的雪。这雪不惧怕,不含糊,不胆怯,不妥协,不忍让,勇敢顽强,她有韧性,有信心,有勇气,有斗志,有一股特别的雄性之美。

在狂风面前,如果像南方的雪那样,就不知被吹到哪里,吹成什么样子,就不知变成了什么。朔方的雪之美,美在坚强,美在顽强,美在抗争,美在力量,美在蓬勃地奋飞,美在不停地旋转,美在向上的升腾。

“横眉冷对千夫指”,鲁迅就是一个斗士,他不自卑,不畏惧,不退缩,敢于斗争,勇于斗争。他的性格成就了他的追求和梦想,他眼中的北方的雪,就是一种不屈服的斗士,鲁迅读懂了北方的雪,和大自然融为一体,找到了知音,产生了共鸣。这雪不就是在战斗的鲁迅吗?

北国的雪,“是死掉的雨,是雨的精魂”,是雨的化身。雨死了,是为了变成坚硬的雪。雨必须死掉,也只有死掉才能实现自己的理想,才能和狂风斗争,才能用自己坚硬的躯体和黑暗斗争、抗争。这是雨的追求,这是雨的理想,这也是革命家的鲁迅的追求。不惧黑暗,敢于牺牲自我,“粉身碎骨浑不怕”,这就是鲁迅,这就是没有奴颜媚骨的鲁迅。这雪,就是鲁迅,就是像鲁迅一样冲在斗争前沿的广大战士。

牺牲自己,这个代价太大了。可是雨不怕,不犹豫,不畏惧,不留恋。所以,雨死了,慷慨地死了,变成了美丽的雪,变成了顽强的雪。雪是雨的魂,是雨的魄,是雨的灵魂,是雨的精魂。不怕死,也是雨的精魂。雨化成了雪,雪在替雨战斗。雨没有死,雨依然在战斗,只不过变了形式,变身成了坚硬的雪而已。雨的生命在延续,雨的灵魂在雪身上。这是北方的雨,和永远也变不成雪的南方的雨不同。空中飘飞的不是雪,是雨的精魂,是雨的替身。

作者,这哪里是赞美雪,而是在赞美北国的雨。北国的雨比暖国的雨,幸运,有福气,能够变成坚硬的雪,而不是变成瞬间就消逝的雪,该是多么幸福,多么荣幸。

作者喜欢北国的雪,也喜欢北国的雨。喜欢雪的雄性、坚硬和顽强。作者渴望成为坚硬的雪,渴望成为一种能够奋飞的雪。这北方的雪,完全是在恶劣的环境下逼迫而成的。北方的环境特别恶劣,如果没有特别的能力,是很难生存下去的。那严寒,那狂风,那一切的一切都会毁灭人,都在摧残人。雨不得不变成雪,就像南方的雨不能变成坚硬的雪一样,北方的雪想有一点温柔,有一点美艳,那是不可能的。他只能刚烈,只能坚硬,只能顽强抗争,只能献身自己。作者对雪的赞美,就是对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赞美。

篇5:鲁迅《秋夜》解读

(题解:秋夜指新文化运动后的退潮期。)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墙外的两颗树分别代表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科学和民主及其成果。科学和民主的本质在那时的中国是一样的,都在于反对腐朽的封建思想和封建社会。本文的场景一:墙外,表示与社会相关的。)(本句为一个多重的说明复句。在我的后园,||(说明)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说明)一株是枣树,||(并列连贯)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它用说明的方式说明树是枣树,又用并列连贯的方式说明两棵树是一样的枣树。强调了两颗树的本质的一致,并引起对枣树的本质的思考。)(或者墙外的两颗枣树分别代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本身及其成果,两者在社会革命的意义上是一样的,两颗落光了叶子的枣树实际上指代了失败的革命运动所仅留存的精神。这种指代为复杂指代,需要人们用心去思考,所以作者采取了这样的表述方式。在那样充满繁霜和恶鸟鸣叫的社会,作者为了自我保护的需要,写下了这一系列的隐晦象征式的文章,这种特殊的句式会引导有心者去努力思考,从而明了作者的用意。)(另外本文的场景一墙外,也可能表示与鲁迅无关。鲁迅自认为他并不积极参加这两场革命运动,革命的成果与他无关。)

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夜的天空指代政府和统治集团。奇怪而高指统治的虚伪性,每一届的政府在它们刚开始统治的时候,往往要打着正义和道德的旗号去做一些罪恶的事情,这时一般还没有暴露出它们罪恶的本质。奇怪指所说与所为的不同与矛盾,高指打着正义和道德的旗号。“离开人间”和“仰面不再看见”都指旗号打的太美好太高而没有实际的意义。冷眼指对社会疾苦的漠不关心。微笑指迷惑和别有用心。繁霜指表面柔和而实际阴冷的统治。“我的园里的野花草”指鲁迅的写作成果,既指作品本身也指作品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本文的场景二:我的后院,表示与鲁迅相关的。)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我不知道叫什么名字是说不知道作品的原本意义是什么,因为鲁迅的写作正如他在呐喊自序中所说的,是勉力为之的,他原本是要做启蒙者的,要揭露民众的黑暗面引起革命者疗救的注意的,而在革命中也不得不去揭露社会的黑暗鼓励民众去革命,这种矛盾的主题正是鲁迅作品的特色。我不知道“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是指不知道人们是怎么理解这些作品的。小粉红花指受人们喜爱的作品以及所产生的影响,细小是说对人们的影响小,更极细小了是说影响越来越小,这里所说的影响是指鲁迅所想要的启蒙主义的对民众黑暗面的疗救。瑟缩地做梦指苦苦地追求启蒙的作用。花瓣的凋落指影响的无用和失败。瘦的诗人指和我一样的启蒙主义者,他们在困苦中不停地鼓励我,让我相信会有成功的一天。“她于是一笑”既指残存的影响也指鲁迅继续努力的决心。从这一点上看小粉红花也可以就指代作者本身,但主要还是指作品本身和作品在社会中产生的影响。有一点要大家注意,小粉红花是喜欢秋的到来,因为她“梦见春的到来”后没有停下,就“梦见秋的到来”。有些花只在秋天开放,冬天这些野花草虽然死亡,但春天会新生长出嫩叶,夏天会变的茁壮,秋天才开出美丽的花。然而瘦的诗人却不能完全理解她,说什么“秋虽然来”,好像她不喜欢秋是的。在小红花的形象上,充分体现了鲁迅的孤独感,不被人理解。)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落尽了叶子”表示革命的退潮和社会的影响的失去,叶子指革命对社会的影响。孩子指无知的青年,枣子指革命的实际的果实,无知的青年实际上是为了获取果实而毁掉了革命的一些小果实。小粉红花的梦是总有成功的一天,落叶的梦是总有退却的时候。革命就是这样起起伏伏。单剩干子是指单剩了革命的精神成果。“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指革命的实际成果和社会影响的广大。皮伤指革命在精神层面所受到的伤害,比如对革命的不信任和怀疑。护定指革命精神的自信。欠伸得很舒服指革命理想在落潮时反而更加明确。直刺天空指革命精神对背叛革命的统治者的反抗和嘲讽。月亮指统治者虚伪欺骗的面目。窘得发白指统治者自知骗人被揭穿后的无奈和无助。其实可以看出,在鲁迅眼里,新文化运动对统治者的反抗是无力的,起不到多大的作用:单剩杆子的枣树你直刺天空能有什么用。)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离去人间和避开都指统治者面对革命的一定的退缩和不敢用强。革命的思想已被社会理解,对腐败的统治者有一定的威压作用,有时不免要露出虚伪的面目。月亮的躲避指统治者隐去了虚伪的面目,他们也觉出了自己面目的虚伪而不敢正面革命运动。“一意要制他的死命”指革命的精神与统治者的不可调和,不受统治者的蛊惑的欺骗。)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夜游的恶鸟”指统治者的冷箭或指所谓学者的帮腔文人。“哇的一声”指大喊大叫吓人的反革命宣传。)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即刻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我的笑声和四周的应和指对统治者和帮腔文人的反抗和讽刺,四周的应和指同道中人的帮助。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是指不想为之而不得不为,激情所致,身不由己。笑声驱遣指写作辛辣文字的内在本性的驱使,笑声既可以指对敌人的讽刺,也可以指揭露黑暗的鲁迅的精神,在这里指后者。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指激情被燃烧。本文的场景三:屋里,指鲁迅的精神的世界。)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2〕。(灯指人的光明的本心,它所放出的光既指对社会的光明的激情也指对个人幸福的激情,它的代表就是爱情,爱人之情,爱自己和爱它人。灯罩是加在本心之外的,是对本心的保护和掩饰,但有时越掩饰越显出它的本心,比如爱情,那朵猩红色的栀子花,越掩饰越显出它的美丽。小飞虫们对光的追求实际上更多的是对光明的本心的追求,是对自由爱情的追求,因为社会的追求太渺茫而看不到前途,枣树怎么能斗败天空,四周仍然是寒冷,不如屋内灯光的温暖,就是鲁迅的写作也需要这样的灯光的照明。然而爱情有时却要毁灭一个人,正如回归本心你就不能在这个黑暗的社会上存活。撞进去的小飞虫变成了火,它牺牲了生命,但它这才是真正的生命,生命就是一团火,至少这一团火会给别人带来一丝光明。其实很多人连对爱情追求的勇气都没有,就比如鲁迅自己,紧守着母亲所给予他的他与朱安的无爱的婚姻。我们试想一下,鲁迅在日本的七年生活里为什么没有爱情的产生,为什么他的弟弟刚去日本两年就娶了一个日本女人,为什么这个日本女人后来又拆散了他们几十年的兄弟之情,也许这里就有因爱成恨的原因。鲁迅在这里进行了反思,所以才有“我以为这火是真的”的断语。)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指激情和爱情绽放的时候,是春天的时候。枣树的做梦是指再一次的革命,此时在南方的广东新的革命正在酝酿中。“青葱地弯成弧形”指革命的再次的蓬勃发展。“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是指对敌人的斗争。“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既指又害怕对革命再次退潮的担忧,也指从社会革命回归到人的本心。启蒙主义实际上不就在点燃人的本心。那苍翠可爱的小青虫不就是社会所需要的人,虽然它们还显得很幼稚,或者只仅仅是对爱情的追求,做着无畏的牺牲。既可爱又可怜,这是对爱情追求者的形象写照,对爱情的追求也是要经历磨难和拿出勇气的。“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指依然固我地,做着独自的战斗。“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指以尊敬的心来祭奠为革命和爱情牺牲的或准备牺牲的人们。鲁迅已往是躲避革命和爱情的,此时他受到青年们的影响,打开了对革命爱情的企盼之心。在女师大的教学中所见的女学生们对革命与社会责任的激情,使鲁迅受到了很深的影响,使他最终走出了困顿,走向了思想革命的前列,走向了对革命爱情的追求。)

(关于枣树、小粉红花和小青虫三个形象的象征意义,我的解释和传统的解释有很大的不同,当然,首先是对枣树的理解。传统的解释认为,枣树是鲁迅韧性战斗者的象征。但我觉得这种认识可能是不对的。其一,鲁迅在《野草》题辞中说,“生命的泥委弃在地面上,不生乔木,只生野草,这是我的罪过”,他怎么会在第一篇文章中就作了枣树,他当然应该是小粉红花。其二,鲁迅1925年3月18日给许广平写信说,“我的作品太黑暗了,因为我常觉得惟黑暗与虚无乃是实有,却偏要向这些作绝望的抗战”,如果他是枣树,就显得没有那么黑暗,而只有是小粉红花才显出了绝望的抗战。其三,我想鲁迅不会那么无聊在这样的文章里自吹自擂吧,说什么自己是韧性的战斗者,而别人都是脆弱的做梦的可怜虫,他只会正相反。其四,就是枣树在园外,而小粉红花在园里,怎么园外的成了自己,而园里的成了别人。其五,用枣树来表示韧性的战斗的形象似乎不太妥当,因为枣树具有的是斗争的精神,可它对夜空的斗争能有什么成果呢,我想韧性的战斗不会是指无用的战斗吧。其六,是作者对小青虫的敬奠;在枣树、小粉红花和小青虫三个形象中,小青虫的斗争性低于枣树而高于小粉红花,如果鲁迅是枣树,他怎么会去敬奠小青虫呢。)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1〕本篇最初发表于一九二四年十二月一日《语丝》周刊第三期。

篇6:鲁迅《秋夜》读后感

鲁迅先生的文章小时候在课本里面就学过,印象特别深的是《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在老师的强迫下,是背了一遍又一遍,以至每次到绍兴都要走一走这条路,似乎走了就能象鲁迅一样当铜牙厉齿的大作家了。以前,我总认为自己文学修养不够,对鲁迅先生的大作是看不懂的,因此是想看但又不能够看的。经过近几年的补课,自信心增加了不少,总以为不管谁的文章都能悟出些道来的。因此,在前段时间买书的时候,看到一套散文集,我就挑了鲁迅的《秋夜》来看。 尽管那天我买了好些书,但我是先挑《秋夜》作为第一本来看的。没看不知道深浅,一看真是吓我一大跳,看得西里糊涂,云里雾里。起先还硬着头皮勉强看下去,到后来我是每天上床前翻几页当催眠用了,每看不了10页,准保昏昏欲睡。看来,确实是自己功底太差,有点不知天高地厚了。 好不容易,今天我终于把它熬出头了,最后三篇就不看了。想到以后再也不用受鲁迅先生的折磨,就有了写点什么以示纪念了。今后看书还是通俗点的好,故装风雅受苦的还是自己啊!

篇7:鲁迅散文《秋夜》原文鉴赏

《秋夜》是现代文学家鲁迅于1924年创作的一首叙事兼抒情的散文诗。作者采用象征手法,赋予秋夜后园中不同景物以人的性格,代表不同类型的社会人物,“奇怪而高”的天空象征着压迫和摧残进步力量的势力,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做着“春的到来”的梦的小红花象征着善良的弱者,耸立在后园的两株枣树,象征着与黑恶势力抗争的进步力量。通过对这些景物的含蓄描绘,表达了鲁迅对恶势力的抗争和愤怒,对英勇抗击恶势力的革命者的崇敬和赞美,也表达了自己与恶势力作韧性战斗的意志。此文语言精致,意象空灵,结构严谨,为象征散文诗民族化的创造,提供了一种全新的风范。

《秋夜》

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这上面的夜的天空,奇怪而高,我生平没有见过这样的奇怪而高的天空。他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然而现在却非常之蓝,闪闪地眨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繁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花草上。

我不知道那些花草真叫什么名字,人们叫他们什么名字。我记得有一种开过极细小的粉红花,现在还开着,但是更极细小了,她在冷的夜气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梦见瘦的诗人将眼泪擦在她最末的花瓣上,告诉她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此后接着还是春,胡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她于是一笑,虽然颜色冻得红惨惨地,仍然瑟缩着。

枣树,他们简直落尽了叶子。先前,还有一两个孩子来打他们别人打剩的枣子,现在是一个也不剩了,连叶子也落尽了,他知道小粉红花的梦,秋后要有春;他也知道落叶的梦,春后还是秋。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脱了当初满树是果实和叶子时候的弧形,欠伸得很舒服。但是,有几枝还低亚着,护定他从打枣的竿梢所得的皮伤,而最直最长的几枝,却已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着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

鬼眼的天空越加非常之蓝,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然而月亮也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而一无所有的干子,却仍然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一意要制他的死命,不管他各式各样地着许多蛊惑的眼睛。

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

我忽而听到夜半的笑声,吃吃地,似乎不愿意惊动睡着的人,然而四围的空气都应和着笑。夜半,没有别的人,我即刻听出这声音就在我嘴里,我也立即被这笑声所驱逐,回进自己的房。灯火的带子也即刻被我旋高了。

后窗的玻璃上丁丁地响,还有许多小飞虫乱撞。不多久,几个进来了,许是从窗纸的破孔进来的。他们一进来,又在玻璃的灯罩上撞得了丁丁地响。一个从上面撞进去了,他于是遇到火,而且我以为这火是真的。两三个却休息在灯的纸罩上喘气。那罩是昨晚新换的罩,雪白的纸,折出波浪纹的叠痕,一角还画出一枝猩红色的栀子。

猩红的栀子开花时,枣树又要做小粉红花的梦,青葱地弯成弧形了……我又听到夜半的笑声;我赶紧砍断我的心绪,看那老在白纸罩上的小青虫,头大尾小,向日葵子似的,只有半粒小麦那么大,遍身的颜色苍翠得可爱,可怜。

我打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纸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敬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

一九二四年九月十五日

【鉴赏】

这是一篇寓意深刻、寓境独特的散文。它以象征的手法,借景抒情,以物言志,寄托了自己与黑暗势力抗争、在艰难中顽强求索的精神。其思想性、艺术性结合得十分完美。在这里,仅就它的艺术本身——那冷寂深邃的意境,那既蕴藉又强烈既彷徨又执著的心绪,以及那孤独的求索者的形象略作分析。

首先是它冷寂而深邃的独特意境。“奇怪而高”的天空,着冷眼的星星,洒在野花草上的繁霜,夜游的.恶鸟……这一切,构成了一个清冷肃杀又似乎大有深意的秋夜。作者不愧是创造意境、渲染氛围的高手,他为这个特定的秋夜所选定的景物,均是冷峻、清寂、肃穆的。它们以静态居多,其间往往突然杂以鲜明的动态。比如在一系列静态的描写之后,突然笔锋一转;“哇的一声,夜游的恶鸟飞过了。”于是收到了“鸟鸣山更幽”的效果。而那肃穆、冷寂、深邃的意境也随着凸现了。

篇8:鲁迅《秋夜》赏析

王绩

北场芸藿罢,

东皋刈黍归。

相逢秋月满,

更值夜萤飞。

由隋入唐的王绩,诗风朴素自然,洗去齐梁华靡浮艳旧习,在唐初诗坛上独树一帜。这首描写田园生活情趣的小诗,表面看来用字造语皆平淡如水,但咀嚼玩味,于质朴平淡之中就可领略其丰厚隽永的诗情。

前两句写农事归来。“北场芸藿罢,东皋刈黍归。”北场、东皋,泛说屋北的场圃,家东的田野,并非实指的地名。芸(通“耘”)藿,就是锄豆,它和“刈黍”一样,都是秋天的农事活动。这两句平平叙述,没有任何刻画渲染,平易自然“淡到不见诗”(闻一多语),但正是在这种随意平淡的语调和舒缓从容的节奏中,流露出诗人对田园生活的陶醉和一片悠闲自如的情趣。而这种欣然自乐的情趣正是下两句所描绘的“秋夜喜遇”的背景与条件。

“相逢秋月满,更值夜萤飞。”带着田间劳作后的疲乏和快意安恬,两位乡居的老友在这美好的秋夜不期而遇了。这是一个满月之夜,一片明月的清晕笼罩之中的山村和田野,朦朦胧胧,如烟如梦,显得格外的静谧安闲。这里那里,点点流萤带着荧荧绿光上下飞舞,与如水的月光织成了一幅变幻不定的光的图案。宁静安闲的山村秋夜,因这流萤的点缀增添了流动的意致和欣然的生机,于恬静的意境中多了几分活泼的情趣;而这活泼的情趣又给这安恬宁静的山村秋夜平添了几分矜持和妩媚。

这里,诗人对两人相遇的场面没作任何正面的描写,也没有一笔正面写“喜”,但读者咀嚼之、玩味之,透过这幅由溶溶月光、点点流萤组成的山村秋夜图,不是分明感受到了诗人那种沉醉于眼前美好景色之中的喜悦之情,那种心情与环境契合无间的舒适安恬以及两位老友共对如此良夜幽景的痴迷的笑意和得意忘言的情景了吗?这就是诗的言外之意,味外之旨,这就是诗情。而这诗情含而不露,它要靠读者于咀嚼玩味之后,运用形象思维去丰富去补充。也正因为如此,这首小诗才产生了味之者无极而闻之者心动的艺术效果。这正是诗人在道景言情上的匠心独运。

篇9:刍议赏析鲁迅作品之门径

一、“走近”鲁迅,让学生的阅读兴致倍增

鲁迅与学生在时空上的距离是客观存在的,但是我们应该“走近”鲁迅,即让他及其作品走下圣坛,用通俗的眼光解读鲁迅和他的经典文学。孟子的“颂其诗,读其书,不知其人可乎?是以论其世也”(《孟子·万章下》)往往是部分高中语文教师工作中的“座右铭”,他们坚持走“知人论世”的传统教学途径,在导入新课时特别注重“作者简介”的环节,当然这也是无可厚非的。然而,这些教学环节是空洞的、“大而化之”的“简介作家”,可能导致学生对鲁迅产生敬畏感;有些教师在介绍作者时,总是喋喋不休地“授予”鲁迅“思想家”“文学家”和“革命家”之类的“光环”,其神态与语气恰似孔乙己教店小二写茴香豆的“茴”字一样。显然,这样的“简介作者”对于解读文本的主旨是甚为“渺茫”的。以此,我们必须把鲁迅作为一个普通的“人”来介绍,可以适当地补充作者的轶事趣闻,从而让学生感觉到活着的鲁迅就在身边,并自然的对阅读鲁迅作品产生浓厚的兴趣,有效减少由于特别的“敬重”而“畏惧”甚至“疏离”鲁迅的现象了。譬如,我在执教鲁迅的《风筝》一课时,就结合《鲁迅自传》(初中语文所选的范文)介绍鲁迅的童年,特别是其父的早逝给家庭带来的不幸,以利学生轻松理解鲁迅为何希望弟弟要有“大出息”,不要“玩风筝”的“本心”了;同时,由于此文所在单元的主题也是“亲情”,我就着重引导学生从这一个“角度”去理解文本主旨,这完全学生的心智的。

二、以生为本,让学生的阅读活色生香

鲁迅小说的情节发展是波澜不惊的,既没有莫泊桑小说情节上的波澜起伏,也没有契诃夫小说那种不动声色进行讽刺的冷幽默,鲁迅作品的背景是凝重的、灰色的,语言隽永、凌厉。我们在引导学生阅读鲁迅作品时,一定要坚持“以生为本”的教学原则,沿着学生学习的思路去引导,不仅自身教得更轻松,学生学得更愉快,教学效果会更理想。譬如,我在执教鲁迅的《记念刘和珍君》一课时,首先要求阅读范文至少两遍,并把自己认为重要的词句勾画出来。然后,让他们结合课文以学习小组为单位探讨如下问题:刘和珍到底属于什么样的人物?作者为什么要称刘和珍为“刘和珍君?”并要求学生从文本中选择相关的词句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再一一回答上述问题,结果圆满完成了学习任务。当然,也许有人认为这样的教学方式是“小儿科”。但是,我的理由有两个:其一,学生能理解这些足够了,若把那些高深的学术研究成果“告诉”学生则是画蛇添足;其二,高中语文教学需要反复阅读,特别是经典作品更需要“重读”。假如大家在课堂教学中注重学生“重读”,或许可以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理解得更为丰富,更为深刻,更为个性化。

三、因材施教,让学生的阅读理性攀升

教材是开启学生情感之门的金钥匙,目前高中语文教材所选而定鲁迅作品,本身就是思想美、语言美与人性美的和谐统一,有比较突出的思想意义导向,即尊重生命、关注自然、弘扬个性、积极进取等人文主义的价值观念。我们应该充分利用这些素材,带领学生走入其中,让他们感悟鲁迅对信念的追求、对生命的思索;切身感悟其中的历史的厚重、世事的沧桑,催人泪下的奋争、感天动地的悲壮……师生互动合作,一起吸收仁义、诚信、和谐、自省、谦让等传统人文精神的精华,从而让学生的阅读得到理性攀升。诸如学生通过学习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就能不同程度地感受到百草园中的自然之美、自由之态和自在之趣,能激发他们呵护生命、探索自然的美好感情。

鲁迅作品的思想光芒能点亮读者的心灯,能让黑暗中的人看到点点火苗和行进的路标,能使寒冷中的人感受到心窝里的无比温暖,如此的思想高度是其他作家的作品所无法企及的。因此,我们在帮助学生赏析鲁迅作品之时,一定要坚持因材施教原则,让学生在对作品中对人与人之间社会关系的剖析的基础上,逐步由感性阅读进入到理性阅读的层面。在鲁迅作品中,往往采用白描手法描写各种人物的眼睛,从其不同的眼神中折射出人与人之间冷漠的关系以及社会的黑暗。诸如“弥漫着稚气的好奇的光泽”是鲁迅《伤逝》中对子君的眼睛的勾勒,不仅表现了她向往自由美好的生活却又缺乏社会阅历,而且让学生感悟到那个事情男女的平等的艰难、解放女性之路的漫长;同时,学生的爱憎分明之情油然而生,更加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进一步感知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的根本原因:开辟了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篇10:鲁迅《秋夜》读后感1000字

《秋夜》收录 于鲁迅先生的《野草》中,全文十分简短,却饱含了十分丰富的思想感情,使读者感性颇多。

《秋夜》是一篇具有象征意义的文章,全文从头到尾没有出现一个人物, 鲁迅先生巧妙地用秋夜下的枣树,野花,天空,月亮,小飞虫等涵蓄而 又强烈地表达出对虚伪,欺善怕恶的人的讽刺以及对无畏的革命者和默默无闻的人的称颂。

在鲁迅先生的笔下,夜的天空,月亮和星星是极具讽刺意味的,他们高高在上便自认为高人一等,“仿佛要离开人间而去,使人们仰面不再看见。” ,“闪闪地着几十个星星的眼,冷眼。” ,“他的口角上现出微笑,似乎自以为大有深意,而将霜洒在我的园里的野草上。”这些句子都带有鲁迅先生对他们尖锐的讽刺。而在另一方面鲁迅又揭示了他们内心的懦弱,胆小,当枣树用最长最直的.几枝,直刺奇怪而高的天空时,天空“不安了,仿佛想离去人间,避开枣树,只将月亮剩下。”而月亮“窘得发白”,“暗暗地躲到东边去了。”不仅仅是怯懦,他们还自私,天空想将月亮留下,孰不知月亮早以躲到东边去了。

至于枣树,无名的野花草以及小飞虫,它们象征的形象是正义的,勇敢的。那些无名的野花草代表着默默无闻却一直等待着光明到来的人们。虽然他们仍然遭受着封建社会的压迫,但他们心中的那一股信念之火从未熄灭,那便是对光明必然会到来的信心。虽然他们在“冷的夜色中,瑟缩地做梦,梦见春的到来,梦见秋的到来。”然而他们一直坚信“秋虽然来,冬虽然来,而接着还是春,蝴蝶乱飞,蜜蜂都唱起春词来了。”他们是乐观的,也是坚定的,虽然现实中仍充斥着黑暗的阴霾,但他们一直微笑着、等待着。而这一天也终会到来。枣树象征着封建社会压迫下的反抗者,“他简直落尽叶子,单剩干子。”然而苦难并不能使他彷徨,反而使他更加顽强,他在上下求索中寻出一条崭新的道路,他不为自己单剩干子而一蹶不正,反而“欠伸地很舒服”。“ 它用自己最直最长的几枝,默默地铁似的直刺着奇怪而高的天空,使天空闪闪地鬼眼;直刺天空中圆满的月亮,使月亮窘得发白。”他是黑暗势力下的反抗者,怀着满腔的悲愤,直指黑暗。虽然有夜游的恶鸟飞过,但阻止不了先行者的脚步。那一只只小飞虫,在玻璃上丁丁地响,试图冲进来。他们代表革命者.不畏恶势力、身先士卒,没有什么可以挡住他们前进的步伐。“我打了一个呵欠,点起一支烟,喷出烟来,对着灯默默地祭奠这些苍翠精致的英雄们。”表现出“我”对革命者的尊敬与认可。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鲁迅《秋夜》赏析】相关文章:

鲁迅秋夜赏析范文05-29

秋夜鲁迅赏析范文05-30

秋夜鲁迅赏析原文07-12

鲁迅《风筝》赏析05-07

鲁迅《自嘲》赏析09-09

鲁迅狂人日记赏析04-07

死火鲁迅赏析05-02

鲁迅的故乡赏析06-04

鲁迅的名段赏析07-23

鲁迅散文雪赏析09-10

上一篇:餐饮门店工作总结下一篇:促进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财政制度与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