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学推荐书籍

2024-06-27

心理学推荐书籍(通用9篇)

篇1:心理学推荐书籍

社会性动物》《心理学与生活》《追寻记忆的痕迹》《影响力》《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改变心理学的四十项研究》《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当下的力量》《少有人走的路》《拖延心理学》《进化心理学》《生命的重建》《拆掉思维里的墙》《遇见未知的自己》

篇2:心理学推荐书籍

为了更好地了解自己和他人,也出于对心理学的兴趣,通过一次次不断地阅读学习心理学著作,逐渐摸索建立了自己的一套框架。我并不是一个心理学专业的学生,所以我的建议并不一定是最合理最正确的,但是对自学心理学的你来说,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学习一门学科,建立起初步的系统框架,最好的方法就是学习经典教材,心理学也一样。我读过《心理学改变生活(第8版)》、《心理学与生活》和《社会心理学(第8版)》,其中最值得推荐的是《社会心理学(第8版)》,这本书的内容非常详实,举的例子非常贴近生活,非常有趣,引人入胜。第一本是较为全面的人生指导性的大众科普读物,通俗易懂;第二本关于心理学非常的系统,对于我们非专业的人来说,过于理论实证了,有点枯燥。

对心理学有了一定的理论基础之后,再扩展阅读相关理论性读物,就有更高的思考力和理解力。比如要想了解下心理学发展的历史过程和各学派的观点,可以读《心理学的故事》;也可以按照自己的兴趣点,读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社会心理学精品译丛,《自我》、《决策与判断》、《亲密关系(第3版)》和《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当做专题扩展也相当的不错。

不管学习任何知识和技巧,最终目的都是为了更好地提升自己,完善自己,那么,把心理学理论快速有效地内化,最好的办法,就是学习掌握NLP。最值得一提的两本书是,《重塑心灵》和《语言的魔力》。这两本书提供了很多切实可行的工具,掌握之后,会让人产生顿悟、心旷神怡的感觉,会触动你内心最深处的思维习惯和价值观,更好地帮助你改变过去消极不良的自我意象,重塑心灵和提升人格。

成长,是人从幼稚无知到成熟稳重的过程,是心智不断提高的过程。关于如何提高心智水平,我推荐两本书,《少有人走的路》和《新世界》。这两本书是直击人性弱点,剖析内心矛盾,帮助自我成长非常难得的书。其他的比如,如果你想提高自己决策的科学合理性,可以读读《别做正常的傻瓜》和《决策与判断》;如想了解人为什么会不自觉的从众,防止上当受骗可以阅读《影响力》、《态度改变与社会影响》和《乌合之众 》;如果想更好地促使恋爱和婚姻和谐,可以读读《爱上双人舞 》和《亲密关系(第3版)》;如果你想提高自身的沟通交流技巧,可以学习NLP技巧和《身体语言密码》。

附:觉得这个写的挺好,于是推荐到论坛了。这里的书,我自己找了下链接 心理学改变生活(第8版)

篇3:书籍形态符号中的心理暗示

1. 书籍中的色彩对心理的暗示

书籍中斑斓的色彩除了其装饰作用以外还具有十分广泛的心理暗示功能。心理学家的实验证明, 色彩的明度、纯度以及色彩之间的搭配关系不仅会影响人的情绪, 而且会影响到动物的情绪。

颜色的心理暗示, 是各种混合色组成的心理暗示的基础, 将这些颜色所蕴涵的心理暗示进行融合, 是把握整体色彩感觉的钥匙。

2. 书籍中图形对心理的暗示

图形作为信息传播的方式直接作用于人的感官, 自形成以来一直是信息传播的重要手段, 因为它能最直接、最有效、最准确地传达信息, 在书籍形态设计中也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图形弥补了文字描述的间接性和不准确性, 辅助了文字的表达, 美化了书籍, 缓解了读者的视觉疲劳, 图形的大小与文字有节奏地搭配, 增强了版面的趣味性, 书籍设计中合理地运用图形则能延展文字传达的深远意境, 正所谓“图形是有形的, 而意境则是无限的”。心理学研究表明, 在设计中不同的画面分割、排列、组合会对人的心理有不同的暗示, 对图形的不同处理方式也会对阅读心理造成不同的影响。心理学家曾做过这样的实验, 有两张同样内容的照片, 一张是正常的, 一张是经过模糊处理的, 经过模糊处理的图片则更梦幻, 让人产生无限联想, 乃至更想知道图片清晰的样子, 目光停留在模糊照片上的时间更长, 这就是“距离产生美”的心理。人类对事物的感知是以自身经验为基础的, 不同的受教育背景, 不同的性格和理解能力以及不同的年龄对同一图像会产生不同的心理反应。书籍设计中图形的选择和处理, 可以充分利用读者的不同知识背景、理解能力、联想空间激活设计作品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象征手法就是利用这一特点进行设计, 于无形处打动读者, 使书籍所表现的情感与读者产生共鸣。

3. 书籍文字设计对心理的暗示

当我们阅读一本书时, 字体与文笔流利顺畅, 文字的可视性强, 传递的信息层次清晰鲜明, 在阅读视野中, 各部分的归属一目了然, 图形的应用与文字的字体相得益彰, 文字能够随着叙述的节奏在翻阅中使读者产生盎然的趣味, 这就是成功的文字应用。设计师让文字有了灵感, 同样文字又赋予了设计师设计灵感。文字在设计师的眼中之所以以图片的形式存在, 也因为文字本身的图像信息向读者传递的“具有倾向性的张力”和“运动”的表情, 使文字具有了力量和声音, 赋予文字“不动之动”的生命特征。比如“山”字, 在一定的空间内, 如果将其最大限度地放大, 会让读者感受到“山”的巨大, 心理就会出现面对大山的压抑感, 而如果反过来将“山”最大限度地缩小, 又会使“山”如“小丘”一样充满灵动之气, 将同样的文字进行不同方式的处理就会给读者带来迥异的心理变化。

4. 书籍表现形式对心理的暗示

书籍的开本大小、开本形状以及书籍开启的方式和书籍内文的排版都是书籍表现形式的研究范畴。

“书信为读, 品相为用”, 书籍的本质是提供阅读, 但是单纯文字的阅读难免使人觉得枯燥, 现如今的阅读更多的是读文字、读形态、读图形、读字型、读空间、读节奏、读层次……人类的思维模式可以在翻阅的过程中建立, 开启书籍时, 这一动态的行为塑造了一个奇妙的阅读环境, 影响读者的心境。随着对书本的翻动, 文本的主体语言随即和视觉符号不停相互转换, 提供给读者全新的视觉感受。书籍的形式将信息进行美的编织以后, 使书籍变得既有阅读性又有趣味性, 更能激起读者的阅读欲望。如日本设计师驹形克己设计的《我诞生了》一书, 虽然仅有二十几页, 字数只有百字, 却能够将文字、图像、材料、工艺等元素进行全方位整体设计, 将一个专业性强的, 非理性的生命孕育过程生动逼真并充满趣味地表达出来, 书籍设计师没有在表面进行花哨地装饰, 而是利用空间和时间的体现, 戏剧化的视觉语言将书籍的信息传达给读者, 看似简单却又不简单的书籍设计吸引了读者的眼球。

除异型书外, 普通开本设计也有独特的情感语言, 对开本的选择是设计师体现书籍内涵的方式之一, 开本大小不同也会给读者带来不同的心理感受。著名的书籍设计师吴勇曾经说过“开本的宽窄可以表达不同的情绪。窄开本的书显得俏, 宽的开本给人驰骋纵横之感, 标准化的开本显得四平八稳。设计就是要考虑书在内容上的需要”。诗集一般采用狭长窄小的开本, 这既反映出诗集的艺术特点又和诗的形式多为行短而转行多有关, 读者阅读诗集时在横向上停留的时间短暂, 窄本的设计使文字的连贯性更强。因为厚重的大开本总是给人以端庄郑重的心理感受, 所以一般应用在经典著作和学术论著上。书籍板式设计中, 从左到右排列或从上到下排列也产生了相应的秩序美, 文字的行距、字距、行与列的关系也会给读者以或轻松或紧张或宁静或压抑的心理感受。

参考文献

[1]万萱;书籍形态的异化[J];包装工程;2007年1期

[2]马青;书籍封面设计视觉语言的研究[J];包装工程;2008年6期

[3]孙海婴;新技术与新材料在书籍装帧设计中的应用[J];包装工程;2009年2期

篇4:《论语》书籍推荐

作者:冯国超 著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

ISBN:9787508043098

版次:1

装帧:平装

纸张:胶版纸

印刷时间:2007-09-01

页数:296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读真正的论语,真正值得读的论语。一部值得你终生典藏,能让你一生受用的经典力作。首次为《论语》配上200余幅精美图片,使阅读《论语》成为一种享受。文中配图严谨,与文字一一对应,使图文之间互相启发,充满趣味性。集众家之大成,译文精致、流畅,注释准确、客观,导读极具启发性。

作者冯国超,1965年10月出生。1986年毕业于北京大学哲学系。1988年起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编辑部工作,长期从事中国哲学史及宗教学研究方面稿件的编辑工作。

《论语译注》

作    者:杨伯峻

出 版 社:中华书局

I S B N: 9787101054194

版 次:2006年12月第1版

印 次:2011年9月第12次

开 本:16 开

定    价:26 元

内容简介:“半部《论语》治天下”,自古至今,无论在士人当中还是在老百姓中间,《论语》一书都是中国人的一部不能逾越的圣典。《论语》作为中华文化的源典,其论证的主张思想已浸透到到中国两千多年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行为方式里去。

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向以注释准确、译注平实著称,是当代最好的《论语》读本之一,在学术界和读者中享有盛誉。但因其一直以繁体字本行世,也给不少读者带来了不便。为此,编者这次改用简体字出版,以满足广大读者的需求。

因为改用简体字,原来的个别注释不再适用,编者作了相应的调整。繁体字本中的《试论孔子》、《导言》、《论语词典》等,是杨伯峻先生的研究心得,欲深入学习、研究《论语》或古代汉语的读者,可参阅繁体字《论语译注》。

《去圣乃得真孔子:<论语>纵横读》

丛书名:我们的经典

作  者:李零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出版时间:2008-3-1

ISBN:9787108028716

内容简介:本书是《丧家狗》的续篇,它和前书不一样,不是通读,而是精读。在这本书里,作者是把《论语》拆开来读:上篇讲人物,纵着读;下篇讲思想,横着读。作者叫“《论语》纵横读”。它和前书有共同主题:一是讲圣人概念的变化,孔子为什么拒绝当圣人,子贡为什么要把他树为圣人;二是讲道统之谬,它是怎样从孔颜之道到孔孟之道,再从孔孟之道到孔朱之道,四配十二哲都是怎么捏造出来的。

作者李零,生于1948年,祖籍山西武乡县,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主要从事考古、古文字和古文献的研究。

《论语入门》

作者:黄珅

出版社: 上海古籍出版社; 第1版 (2006年8月1日)

平装: 311页

开本: 32开

ISBN: 9787532544554, 7532544559

内容简介:本书对《论语》的解说平实而亲切,力求在忠实原貌的前提下,又能结合现实人生加以发挥,使人领悟到经典的魅力与价值。该书由三大块组成:背景辞典;原著助读,包括基本概念与范畴解读与文本赏析;原著选(全)编,内容有原文、注释与翻译。本书的特点是形式独特、新颖,阐发既有厚重的历史感,又有丰富的现实意涵,适合各种读者阅读。

《论语别裁》

作 者:南怀瑾

ISBN:7309032438

页 数:933

定 价:42.00

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

出版时间:2005年

装 帧:平装

开 本:32开

内容简介:台湾著名学者南怀瑾先生撰成的《论语别裁》,是一本关于《论语》的讲演录。书中对《论语》二十篇的每一段原文,都作了详细而又生动的讲述。不仅有篇章结构、段落联结上的提示,而且有原文义旨以及所涉人文掌故的阐发。尤为新颖的是,作者将对原文的串讲撮编为一个个历史故事,蕴意深邃而妙趣横生,这在众多的《论语》章疏中是别具一格的。

《不读论语枉少年》

作  者:谢然 著

出版社:海天出版社

出版时间:2011-12-1

ISBN:9787550703346

版  次:1

页  数:219

印刷时间:2011-12-1

开  本:16开

纸  张:胶版纸

印  次:1

包  装:平装

内容简介:这是一本90后小作家对儒家经典《论语》的另类且幽默、现实而深刻的解读。作者从传统经典的眼光来猛烈批判现实,又从当下的眼光来深刻解读传统经典。

这本书告诉你,读《论语》很有趣,很好玩,孔子是个可爱的普通的神奇的智慧的老头子,《论语》是一本值得所有少年认真品读、用心玩读的书,是一本可以当作小说来追读的书.是一本长得最不像经典的经典。

这本书告诉你,读经典,其实可以读得很轻松,可以读得很平静,可以读得很幽默,可以风吹哪页读哪页。

这94篇内容相关又各自独立的篇章,能解读这个小作家不凡智慧的来源.

《论语今读》

作者:李泽厚 著

出版社: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版次:1

装帧:平装

纸张:胶版纸

印刷时间:2004-03-01

页数:538

开本:16开

内容简介:《论语今读》完成于1989—1994年期间,为李泽厚先生的重要著作之一。先后对二十篇《论语》逐一读解。其书的体例分为译、注、记。译章尽可能最大程度地保持原貌,采用直译,对于专有词汇如“君子”、“小人”则一律不译,而重要的词汇如“仁”“礼”“义”则有专章说明;注则参考朱熹的《论语集注》、刘宝楠的《论语正义》、陈树德的《论语集释》等多家注,力求精简全面;记是作者的评论、札记和解说。或讲本文,或谈哲学、或发议论,无一定之规,明白透彻,文体活泼。

李泽厚认为,《论语》这本书所宣讲、所传布、所论证的那些“道理” 、“规则”、主张、思想,已代代相传,长久地渗透在中国两千年来的政教体制、社会习俗、心理习惯和人们的行为、思想、言语、活动中了。它已成为规范整个社会活动和人们行为的准则和指南,并且“百姓日用而不知”,由文化而心理,不仅极大地支配和影响了人们的思想、理解和认识,而且作用于人们的感情、想象和信仰,是有关中国文化的某种“心魂”所在。孔子和《论语》所代表的儒学,在塑建、构造汉民族之化心理结构的历史过程中起到了无可替代、首屈一指的严重作用。

篇5:心理学书籍推荐

九型人格是一种深层次了解人的方法和学问。按照人们的思维、情绪和行为,九型人格将人们分为完美主义者、给予者、实干者、悲情浪漫者、观察者、怀疑者、享乐主义者和调停者。《九型人格》的作者海伦·帕尔默是九型人格的一代宗师、九型人格理论的世界权威专家,拥有三十多年的九型人格钻研史。海伦曾任约翰肯尼迪大学、芝加哥罗耀拉大学,和加州大学心理学教师。她将九型人格广泛地运用在学术,商业和精神等领域,获得众多学术奖项。

“九型人格”是一个有关性格类型的革命性系统。没有哪一种性格是完美无缺的。《九型人格》教导大家走出自己的固有观念,去感受他人的思想;帮助我们更多地了解他人的处境,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它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的识人指南,是我们洞察人心的最好帮手。

《九型人格》能够让我们看透人们表面上的喜怒哀乐,从而进入人心最隐秘处,发现人他人最真实、最根本的需求和渴望;也能帮助我们与他人良好地沟通,用有效的方式应对他人,最终提升人生的幸福感和成功感。

《九型人格》,教你正确认识和分析自己的性格,教你看透他人、洞察人心,教你正确应用九型人格理论获得自我提升,最终获得幸福与成功。洞察人心的《九型人格》,我们不能错过!

心理学书籍推荐4:《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

在二十世纪的人类历史,是一个非常让人难过,非常失望的一百年。为什么呢?因为二十世纪刚开始的时候,大家都期盼这是一个人类进入新纪元的一个时代,科技进步了,文明进展了,世界应该是越来越和平才对。但是人类史上也从没见过像二十世纪这么密集的国家暴力跟大规模的战争跟杀戮。

到底我们怎么去看这些战争、这些苦难,这些灾难是怎么酿成的呢?人在里面又有什么样的责任呢?

我今天想给大家介绍一本书,这本书在去年出来之后,就获得很多的好评,还得到很多的好书奖。那么这本书,就是现在在美国加州圣玛利学院英文系教书的旅美华人学者徐卉。他这本书叫《人以什么理由来记忆》,这其实是他的一本文集。那么这里面有很多文章,都是过去几年陆陆续续在不同的媒体上面发表过的。

而在这些文章里面,有一个很重要的部分,就是他去介绍汉娜·阿伦特的思想。汉娜·阿伦特在最近一两年来,在我们大陆的思想界跟出版界里面特别的受重视。大家觉得这位思想家,他有很多书,很多作品非常适合我们中国人来参考跟借之反省。同时也要注意汉娜·阿伦特在国际上面最近几年也有一个复苏的迹象,这几十年前去世的一位学者,思想家,现在大家开始重新发掘他留给我们的遗产。

而在徐卉这本书里面,有一个东西,是最重要的,也是这几年我们大家每一个人都会的一个概念,就是从汉娜·阿伦特那里借来的,这个概念什么呢?就是平庸的邪恶。而这个平庸的邪恶呢,在这本文集里面,有一篇文章讲的非常清楚,这篇文章叫往事和争议,《艾克曼在耶路撒冷》。

那么艾克曼是谁呢?艾克曼其实是纳粹里面的一个军官,当年就是他负责把犹太人移送到集中营,就整个运输的规划就是由他负责。可见他绝对是纳粹屠杀犹太人这场浩劫里面一个很关键的一个角色,他的罪应该是无比的重。

那么后来他把被以色列特工逮捕了,带到耶路撒冷去审判的时候,汉娜·阿伦特就去当地作为记者的身份去采访整件事,目击整个审判过程。那么在这个审判过程里面,他提出一个说法,在当时有非常大的争议,但现在看来是意义非凡的一个说法,他说什么呢?他说这个艾克曼,看他的样子,他其实虽然犯了弥天大罪,可是他的动机,他犯这种罪的动机,却是非常平常的服从命令和尽忠职守。

什么意思呢?就是说这个艾克曼,他从来没有想过这么杀人对不对?他想的就是我要做一个好军官,上级交代给我的任务,我就要好好的把它完成,所以阿伦特说,在他身上,看到的是什么?除了一心向上爬之外,艾克曼确实没有任何动机,用从通俗的话来说,他只是不知道自己在做什么。

那么这番话引起争论,就是大家觉得他干了那么邪恶的事情,让几百万犹太人送命,怎么能够说他只是一个平常人呢?正是在这里,阿伦特这个概念特别值得我们注意,就是说一个人,原来他不需要很邪恶的动机,他不需要非常嗜血,他不需要非常仇恨犹太人,他就能干得出这么灭绝人性的东西。为什么?就是因为他是一个很好的尽忠职守的员工,他很听老板的话,上级叫他做什么,他就做什么。

那么在这个情况底下,我们就发现原来集权主义可怕的地方在哪里?阿伦特就说,把人异化成为没有思想,没有判断的作恶工具。就是他麻痹了我们的思想能力,他让我们觉得,我们不需要自己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不需要考虑自己的动机,不需要思考太多的事情,只需要好好的听话就行了。

那么除了阿伦特这个说法之外,有另外一个,当年60年代在美国很有名的一个社会科学家,做的一个实验,那么徐贲在这本书里面也重点向我们介绍了,这个实验叫做“权威服从实验”,而它的主持人就是科学家米尔格伦。这个米尔格伦干了一个什么实验呢?原来在1961年的时候,他做了这么一个东西,找了一帮学生,那么过来跟他们说,我们现在要做一个实验,这个实验是研究体罚对于学习行为的效果。然后他告诉这些参加的人,就是说,你们这里面,我会帮你们抽一些人出来,有些人当老师,有一些人当学生。

然后老师会发一张答案卷,学生就发一张问题卷。然后跟着就开始把他们分成墙的两边。

但其实他这是耍了一个小诡计,什么诡计?其实所有来参加这个实验的人,都是在当老师的。但是他先骗他们,你们中间有一半人,跑到墙的隔壁当学生了。然后把他们分在一个一个小房间。

这个实验的重点是什么呢?这个实验是这样的,就是说老师这边,当老师的这边,有一个按纽,连到墙的那一头。那一头有什么?有一个电压装置,去电那个学生。干嘛电那个学生呢?是这样的,我这个老师在这儿问问题,看学生答的对不对。学生要是答错了,答不好了,我就按一下电纽,罚他,电他一下。

然后这个电是可以不断的上升的,它的最高电压是450伏特。对受击者,绝对有危险,有生命危险。那实验之前,这个教授,米尔格伦就已经告诉他们说,但是你电压达到那个程度,隔壁那个学生就有生命危险。那个学生就是刚才跟我们一块进来做实验的,你别忘了。

好,其实在隔壁,墙隔壁的,并不是那些参加实验的人,而是什么呢?而是这个研究所里头的实验人员假装在那边。他们怎么假装呢?就是这边一按电,那头就会尖叫,啊,其实没被电,他假装被电。

然后你电的越狠,电压越上升,他叫的就越惨。终于按到450伏特最高电压的时候,那边就会一阵子沉默,就是让你觉得他好像死了一样。

好,然后这个实验开始了。这个实验在做的时候,发生什么事儿呢?就发现呢,很多参与者一开始都出来说,哎呀,我想暂停这个实验,我觉得隔壁不对劲了,隔壁惨叫了,甚至没声音了。结果呢,这个实验室的教授就告诉他们保证,没事儿,你们不用负担任何责任,你们就继续做。结果做下来之后,发现这些人越按越狠,有的甚至听到隔壁尖叫的时候,他笑出来。

到底为什么呢?原来这实验到了最后,才让他们发现,整个事情是个骗局,他真正实验的是什么?是一个人,他在这样一个环境,被人命令他,你会按这个电纽,去刺激去体罚隔壁的人。你哪怕是一个非常正常的好学生,在这个时候都会变成一个杀人恶魔,不惜把隔壁的人电死,是因为你完全服从权威的指示,你完全服从权威的命令,而你自己没有任何的思考了。

心理学书籍推荐5:《内向者心理学》

这是美国内向性格研究权威马蒂•O.兰尼博士的一本书,它不仅是写给内向者的书,也写给外向者和模糊性格者。内向者,自卑于自己的内向,羞怯、胆小、敏感、宅,却看不到自己冷静多思、谨慎专注、善于倾听、独立而有领导力;外向者,你以为外向,很可能是错误判断,因为每三人中至少有一个内向者——即便外向,你也需具备内向者的成功因素;模糊性格者,你对自己的个性浑然不知,怎么能找到让自己舒适生活、事业成功的方式?

世界上70%以上的成功者其实是性格内向的人,成功更青睐内向:甘地、邓小平、林肯、曼德拉、普京、爱迪生、牛顿、爱因斯坦、诺贝尔、贝多芬、达芬奇、比尔•盖茨、沃伦•巴菲特、斯皮尔伯格、茱莉亚•罗伯茨、卡夫卡、村上春树……

作者用大量精彩的故事、通俗的语言,教会内向者放松身心、管理精力,并学会在婚姻关系、亲子教养、人际关系、工作职场等方面都能自如应对,扬长避短,发挥内向性格弥足珍贵的优势。

【作者】

马蒂·O.兰尼,美国心理学博士,教育学家,作家,演讲家,心理临床医师。美国当前最重要的内向个性研究权威专家,在美国及其他国家举办过多次演讲与专题讨论会,录制过200多个电台和电视节目。本书出版后受到业内人士及读者的一致好评,被翻译成15种语言。她擅长以其精神分析的专业,探索内向性格的议题,并以谘商对象及自己与外向性格丈夫的相处作为范例,多方研究内向者在外向社会中的生存模式与发展优势。

​内向者的困惑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常常对自己感觉很困惑。我总是充满了各种各样让人很糊涂的矛盾。我是一个古怪的家伙。我在一年级和二年级时表现很差,我的老师都希望我重读。但是,到了三年级的时候,我就表现得很优秀了。有时候,我非常活泼且健谈,言谈干脆利落且有见地。事实上,如果是我熟悉的话题,我就可以滔滔不绝地说个没完。也有些时候,我想要讲话但头脑中一片空白。或者是我要在班上说点什么并举起了自己的小手——我的心怦怦地跳着,我可以提高占总成绩25%的课堂表现的成绩了——但是当我被老师叫到时,我想说的话却又跑到九霄云外去了。我的内心世界陷入了黑暗之中。我简直想钻到座位下面去。后来,我又出现了几次回答时犹犹豫豫、不清不楚,表现比我实际差很多的情况。再后来,当老师扫视全班想请一位同学起来回答问题时,我就运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躲避老师的目光了。我不能够信赖自己,我不知道自己会有怎样的反应。

更让我感到困惑的事情是,当我的确是在大声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时,人们常常告诉我说我善于表达、言简意赅。而其他的时间,我的同班同学将我视作智力有缺陷似的。我认为自己并不笨,但是我也认为自己不是一个非常机敏的人。

我的大脑的工作方式让我大为困惑。我不清楚为什么自己总是在事情发生之后才有那么多的想法。当我对过去发生的某事发表自己的观点时,老师和朋友们总会以一种不悦的语调问我为什么以前不说。他们似乎认为我是故意隐瞒自己的想法和感情。我发现自己的想法就像是遗失的航空行李,它们迟了一段时间才到达。

当我长大之后,开始认为自己是一个神秘的人,沉默寡言、深沉、不喜欢抛头露面。许多次,我准备说点什么,但是没有任何人有反应。后来,另外的某个人可能说同样的事情,而他或她却会得到大家的响应。我在想,是不是我说话的方式有问题。在另外的时间,当人们听我谈论或宣读我所写的什么东西时,他们会用一种震惊的表情看着我。这种情况发生了很多次,我都对那种“表情”非常熟悉了。它似乎是在说:这些是你写的?我对这些反应感到心情很复杂:我喜欢受到认可,但是我又会因大家的关注而感到压力太大。

社交活动也会让我感到迷惑。我喜欢人们,而且人们似乎也喜欢我,但是我常常害怕外出。对于是否要在某次聚会或公共活动上抛头露面,我也会犹豫不决。我认定自己是一个害怕社交的人。有时候,我感到很尴尬和不舒服;但在另外的时间,我又感觉很好。即便是我玩得非常开心,我也总是眼睛盯着门口,幻想着穿着睡衣裤蜷缩在床上的情景。

让我感到痛苦和挫败的另外一个来源是我不济的精力。我会非常容易就感觉疲惫。我似乎没有我的朋友和家人那么多的精力。当我疲倦的时候,我走路很慢,吃东西很慢,讲话很慢,在与人谈话时也是时断时续。另一方面,如果我休息好了,谈话时我可以妙语连珠,从一个想法跳到另外一个想法,和我谈话的人都会感到难以应对。事实上,一些人会认为我是一个精力充沛的人。相信我,我过去不是那样的人(而且现在也不是)。

然而,即便我的步调很缓慢,我最后也实现了生活中大多数的梦想。我用了很多年的时间才发现,所有令我感到困惑的矛盾实际上都有其意义。我是一个正常的性格内向的人。这一发现让我如释重负!

内向者为何被猜疑

为什么性格内向的人有时候感到自己是如此格格不入——好像我们的宇宙飞船降落到了错误的星球一样——以及如此经常地受到误解?在此有一些原因:性格内向的人较少展示自己以及自己的行为;他们看起来较为冷漠和神秘。正如我们所看到的,不同形态的社会都赞美外向性格的优点,而且,许多性格外向的人以怀疑的目光看待性格内向的人所展现的才能。让人感到悲哀的是,

甚是性格内向的人自己都经常不能理解自己所做出的贡献。

让我们来看一看可能使性格外向的人产生猜疑的、性格内向的人的一些特性。当您查看以下所列各项时,请记住:性格内向的人本身可能更让人糊涂;当他们精疲力竭时,他们可能前后不会表现得很一致。某一天,精力充沛的时候,他们表现得非常健谈和喜爱交际。另一天,精疲力竭得像刚拉了四轮马车一样时,他们几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这可能使那些认识他们的人感到糊涂和困惑。 性格内向的人很可能会:

将精力保存于内在世界,使其他人难于理解他们。

专注于思考问题。

在谈话前会犹豫半天。

避开拥挤的人群,寻找安静。

忽视其他人在做什么。

小心谨慎地与人交往,只参加经过选择的一些活动。

不会随意地发表意见,需要别人问及才讲出自己的看法。

如果没有足够的时间独处或没有足够的时间不受干扰,就会变得焦虑不安。

以小心仔细的方式思考或行动。

篇6:社交心理学书籍推荐

《纽约时报》畅销书排行榜上连续上榜近。本书处处透露出沟通与理解的意味,它跨越时代限制,帮助我们探索爱的本质,引导我们过上崭新,宁静而丰富的生活;它帮助我们学习爱,也学习独立;它教诲我们成为更称职的更有理解心的父母。归根到底,它告诉我们怎样找到真正的自我。

书籍2《亲密关系》

作者综合了心理学多个分支的研究理论和成果,用饶有趣味的论述,总结出人们在交往与沟通爱情与承诺婚姻与性爱嫉妒与背叛等方面的行为特点和规律。

书籍3《直视骄阳-征服死亡恐惧》

论述深入浅出,切中肯綮,书中介绍的应对死亡恐惧的各种观念生动具体,易懂易行。面对死亡的战栗经作者笔锋描过,顿时融为拂面春风,令读者不仅在文字上感受愉悦,在心灵上更是豁然开朗。

书籍4《内向者优势》

本书为性格内向的人以及那些深爱他们的性格外向的人指明,如何利用(而不是对抗)他们的个性来创造并享受美好的生活。书中内容涉及婚姻关系为人父母 ——包括养育性格内向的孩子社交活动和工作,书中有应对的策略管理精力的策略及几百条很有价值的技巧。

书籍5《超越与自卑》

人类心理学先驱阿弗雷德·阿德勒的巅峰著作,全书立足于个体心理学观点,从教育家庭婚姻伦理社交等多个领域,以大量的实例为论述基础,阐明了人生道路的方向和人生意义的真谛,帮助人们正确面对缺陷,正确对待职业,正确理解社会,理解生活,理解性。

书籍6《每天懂一点性格心理学》

本书将带您探寻性格和行为背后隐藏的心理学,教您非常有效的磨炼性格的方法,让您在深刻认识自己个性的同时,将性格中的缺点变成优点。

书籍7《当尼采哭泣》

一本经典的心理推理小说,其中人物多来自真实的历史,作者假托世纪末的两位大师:尼采和布雷尔,基于史实将两人合理虚构连结成医生与病人,开启一段扣人心弦的“谈话治疗”。

书籍8《怪诞行为学》

传统经济学认为,我们都是理性的“经济人”,所作出的一切决策都是明智和最优的。然而现实中,我们的种种匪夷所思的行为却远非传统经济学家所说的那样完美。

书籍9《心理学与生活》

一本优秀的经典的心理学教科书,不仅在美国,在全世界许多国家的心理学界都有极高的知名度,是心理学基础教材中第一品牌书。

书籍10《社会心理学》

这本书帮人们了解人们是如何思索影响他人并与他人建立联系的。是人们了解自身了解社会了解自己与社会之间关系的最佳的指导性书籍。

书籍11《爱的艺术》

爱是一种艺术,爱是一种需要学习的能力。如果你还不懂成熟的爱,请读这本书,必然会有所收获。

《拆掉思维的墙》

本书道破了很多被人们视为正常,其实很奇异的思维怪圈,其中“waiting for life is waiting for death”让人颇为感慨。等待,并不是一件坏的事情,可是有时候人们却陷入了期待完美的怪圈。

书籍12《天才在左疯子在右》

以访谈录的形式记载了生活在另一个角落的人群(精神病患者心理障碍者等边缘人)深刻视角独特的所思所想,让人们可以了解到疯子抑或天才真正的内心世界。此书是国内第一本具有人文情怀的精神病患谈访录。内容涉及生理学心理学佛学宗教量子物理符号学以及玛雅文明和预言等众多领域。

书籍13《梦的解析》

弗洛伊德的成名代表作。它通过对梦境的科学探索和解释,打破了几千年来人们对于梦的无知迷信和秘感,同时揭示了左右人们思想和行为的潜意识的奥秘。该书不但为人类潜决识的学说奠定了稳固的基础,而且也建立了人类认识自己的新里程碑。

书籍14《乌合之众》

一本当之无愧的名著。古斯塔夫・勒庞在他在书中极为精致地描述了集体心态,对人们理解集体行为的作用以及对社会心理学的思考发挥了巨大影响。

书籍15《路西法效应》

在日常生活中种种社会角色剧本的规范与约束下,我们是否会像上帝最爱的天使路西法一样,不知不觉地对他人做出难以置信之事,从而堕落成魔鬼撒旦。善恶的界限在哪里,人性的脆弱超乎你的想象!犯罪行为是如何发生的?情境对人有着多大的影响力?人性本恶还是本善?如果你对以上问题感兴趣,这本书或许能让你找到答案。

书籍16《拖延心理学》

克服拖延的第一步:请摒弃你对拖延的恐惧羞耻担忧以及自我憎恶,只有在宽容乐观的态度和心平气和的情绪下,你才能看清自己为什么会拖延,才有可能让拖延之手从你的生活中松开!

书籍17《影响力》

篇7:暑假心理学书籍推荐

艾里希·弗洛姆(Erich Fromm.1900 - 1980年)

著名德裔美籍心理学家、精神分析学家、哲学家。19生于德国法兰克福犹太人家庭,1922年获德国海德堡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是二十年代“法兰克福学派”重要成员。纳粹上台后,他于1934年赴美,在从事心理咨询工作的同时,在哥伦比亚大学等学术机构讲学,并先后执教于墨西哥国立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等高校。1980年弗洛姆病逝于瑞士洛伽诺。

弗洛姆的研究植根于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他认为人是各自所在的产物,在现代工业化社会,人变得越来越自我疏离,这种孤立感导致人们潜意识下渴望与他人结合、联系。

弗洛姆以深入浅出、平易近人的文笔,创造了大量学术著作和普及性作品,其中影响最大的有《爱的艺术》、《逃避自由》、《健全的社会》、《精神分析的危机》等。

内容简介:

在《爱的艺术》这本书中,弗洛姆对爱的诠释不同于一般人,他从“激进的、人道主义的和批判的”精神分析立场出发,把“爱”看作是人类对自己生存问题的一种回答,是人与人之间合作统一的巨大力量。

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可以通过训练自己的行为规范、专心的投入和养成耐性而学到的一门艺术。因顾及读者的屋面,弗洛姆在本书中尽量回避了艰涩难懂的心理学术语,旨在提醒大家重视爱对人类生存的必要性。

推荐理由:

篇8:心理学推荐书籍

每年教初一新生, 都会发现一个问题:我认为很简单的操作, 演示后让学生自己做一遍, 总有一部分学生完成不了, 再演示一遍, 还是不行。通过观察, 我发现他们不存在听讲不认真的问题。一开始我以为是学生的智力水平存在差异, 但后来发现, 其中有几个学生竟然是年级中的前几名, 智力绝对不应该成为问题。进一步了解情况发现, 这些学生的小学信息技术基础很差, 有的连鼠标操作都不熟练。但即便是信息技术基础差, 我在课上所演示的操作步骤也是很简单的, 以他们的智力条件怎么能学不会呢?这个问题一直困扰着我。

在书店读到《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 (刘儒德等著) , 书中介绍了心理学中的64条规律和效应在教育教学中的应用, 其中第二个效应讲的是7±2法则, “1956年, 美国心理学家米勒 (GeorGe A.MIller) 教授发表了一篇重要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 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 即一般为7并在5~9之间波动。这就是神奇的7±2效应”。[1]从19世纪中叶英国数学家汉密尔顿观察撒在地板上的子弹, 一眼很难看到7个以上;到1887年, 雅各布斯对无序数字记忆的实验;再到德国实验心理学家艾宾浩斯对字母记忆的发现;一直到1956年美国心理学家米勒明确提出短时记忆的容量为7±2。[2]读到这里, 我眼前一亮, 开始反思自己的教学:“我的演示步骤是不是太多, 结果超过学生的短时记忆容量了?”通过反思, 我发现自己在演示过程中存在许多不规范的地方, 在演示一个问题的时候, 往往会捎带把另外一些我认为很简单的问题随手做一遍给学生看, 这就导致了演示步骤增多, 结果超出了学生的短时记忆容量, 所以学生模仿操作的时候常常卡壳。

我马上调整了自己在课堂上的演示方法, 减少了演示的随意性, 课堂效果明显有了好转。第一次演示后学生的完成度有了很大的提高, 但问题并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 那几个基础差的优生还是完成不了。我只能把原因归为他们的信息技术操作基础太差了, 我想给他们一段时间补一下操作的基础, 以他们的智力条件应该能很快跟上来。

然而, 事实证明, 我的想法是错的。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后, 他们的动作操作虽然没有问题了, 但他们依然不能完成课堂上最基本的任务, 这些任务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讲是很容易的, 为什么那几个优生学不会呢?

我回头又把书中7±2法则这一节仔细看了一遍, 发现里面还提到一个奇特的现象——组块记忆, 说的是专业人士在记忆自己专业知识方面的短时记忆容量要超过这个7±2法则, 原因是专业人士的记忆单位与普通人不一样。比如, 原书的例子“认知心理学”, 对于小学生来讲就是5个字, 对于稍懂一点心理学的人来讲是两个组块“认知”、“心理学”, 而对于专业心理人士来讲, 就是一个组块。[3]我接着往下读, 在随后的第3节——《专家记忆优势》中, 通过丹麦心理学家迪古特对真假象棋棋局记忆能力的实验研究, 进一步解释了组块记忆的原因, “工作记忆中的组块与人的知识经验相关。”[4]读到这里, 我想, 对我们的教学来说, 前面基础知识的掌握, 会让学生在后续的深入学习中, 以组块方式进行记忆, 这样他们学起来就相对容易了, 而基础知识差的学生, 则无法有效形成组块, 导致学不会或者学习困难。我再一次思考我的问题, 似乎看到了一线曙光:那几个优生的基础差, 那些在我和大多数学生眼里简单的操作, 其实很多都是一个组块内容, 对于我们来讲这就是一个容量为1的记忆, 但对他们几个来讲, 其实是一系列具体的步骤, 还没有形成组块。例如, 选择一段文字, 对我们来讲, 就是一个简单的操作, 对他们来讲, 是按下鼠标左键、拖动、放手3个操作步骤, 这样一来, 我感觉很简单的几个步骤, 在他们眼里就可能变成十几个步骤, 这远远超过了7±2的记忆容量, 所以轮到他们做的时候, 卡壳就很正常了。

于是, 我上课时候有意加强了对演示步骤的组合解说, 一个操作任务, 我把它分解为5个以内的小任务, 对每一个小任务再分解为5个以内的基本操作——元操作。[5]如Word中给标题加下划线, 以前我只是一边演示, 一边口中念念有词, 而“念念”的也多是废话。现在我把步骤分为“选标题”→“打开字体菜单”→“设置下划线”, 让学生以组块的方式先记忆大体的步骤, 然后针对每个步骤再去细化为具体的元操作。

尽管在教学实践中, 效果并没有立竿见影, 但进行这样的教学后, 学生在哪个环节卡壳就很清楚了, 通过同位互助和教师辅导, 慢慢帮助他们建立起相应的组块概念。

关于信息技术课程组块的思考:

第一, 组块应该根据基本的功能组织形成, 从具体的软件中学习, 但最终应该超越具体的软件, 而成为通用的功能组块。比如, 文件的保存、打印, 文字的格式设置等, 都应该成为独立于各种软件之外的组块。

第二, 组块不能仅仅局限于具体的操作步骤组合, 应该得到一定的抽象, 这样才有利于能力的形成, 实现迁移的功能。比如, 上面讲到的下划线设置, 通过其他格式的设置练习, 让学生总结共性的操作步骤, 抽象出“选择对象”→“执行命令”的基本操作方法, 这也是符合布鲁纳的结构主义课程理念的。学生掌握了学科的基本结构, 以后的学习都会在这一基本结构指导之下, 有的放矢, 学生的学习是系统的、有明确方向的了。

第三, 组块的建立是不断发展的, 就像滚雪球一样, 组块在学习的深入中不断扩大, 这也是学习累积性的反映吧。比如, 文字处理的内容学习完了, 其本身就完全可以成为一个组块, 在PPT、Flash、Photoshop等软件中, 文字的输入、格式设置等可以看作一个整体的组块, 不用再去细讲了, 教师的精力和教学重点可以放到这些软件本身的特色功能上。

第四, 组块建立的基础不是外显的操作步骤, 而是内含的相关概念和知识, 所以组块的划分标准应该以信息技术内在的知识为准, 而不是外在的操作。

第五, 如果教学目标是面向全体的, 那么组块的设计上限不能超过5个, 以照顾全体学生。

在按照以上原则重新安排我的课堂教学设计后, 每节课的基本任务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 这给了学生成功的体验, 但随着学习内容和要求的加深, 一些需要以基本任务为组块的拓展任务的完成度明显下降, 一方面是因为一部分学生的注意力不能保持较长时间的集中;另外一方面原因是学生的基本任务操作还不熟练, 不能把它内化为一个组块, 进行更上一层的思考和记忆, 这是需要时间不断熟练和训练的。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一书介绍的64条心理学规律和效应, 都是从一个具体的故事情境开始, 然后介绍其背后的心理学原理, 再把它和教育教学实践相联系, 对我们一线教师来讲, 具有很大的参考价值。但教学中遇到的问题是各种各样的, 心理学的理论并不能直接给我们答案, 需要我们把理论和遇到的问题联系起来, 去深入思考和不断实践验证, 这样才能解决问题。

参考文献

[1]刘儒德等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第7页。

[2]米勒的论文《神奇的数字7±2:我们加工信息能力的某些限制》, George Miller, “The Magical Number7, plus or Minus2:Some Limits on Our Capacity for Processing Information”, Psychological Review, 63:81-97 (1956) 。□

[3][4]刘儒德等著, 《教育中的心理效应》, 第8、14页。

篇9:相关书籍推荐

[意] 普里莫·莱维 著

翁海贞 译

出版社:三辉图书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最后时日里,一队饶有胆魄的犹太人武工队一路从俄罗斯走到意大利,朝向巴勒斯坦这个终极目的地。《若非此时,何时?》基于一个真实的故事,记述了这些武工队员向纳粹清算个人仇恨之时所经历的冒险:炸火车、拯救集中营里最后的幸存者、在难以名状的毁灭之前赢得小小的胜利。

普里莫·莱维以生动的细节,捕捉了东欧的风景和人物,也形象地描绘了被战争蹂躏之下的欧洲的悲惨荒凉。最后,他为我们谱写了一曲关于人类精神的力量和才智的颂歌。

再度觉醒

[意] 普里莫·莱维 著

杨晨光 译

出版社:三辉图书 / 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从奥斯维辛回家的路有多长?

跨出集中营后如何面对自由?

1945年,普里莫·莱维与另一些奥斯维辛幸存者,被苏联红军从德国死亡营中解救出来,返回意大利时,经历了一段奇妙而坎坷的旅程。他经过苏联、匈牙利、罗马尼亚,途遇形形色色的幸存者:出生在集中营的无名幼童,精明独立的希腊人,轻快活泼的乌克兰姑娘,向意大利人寻求庇护的德国军妓……每一个人都怀揣着不同的故事,要去往不同的地方,但每一个人都依靠生之意志坚强地活着。

对莱维而言,这是一段绝无仅有的休战期:不仅指外部世界的休战,也是经历了奥斯维辛摧残之后,试图重返光明、重建秩序之前的过渡阶段。这本记忆之书,载满了死亡、流离与痛苦,也记录了信仰、希望与勇气。

周期表

[意] 普里莫·莱维 著

牟中原 译

出版社: 山东文艺出版社

上一篇:竞聘学校足球队助理教练演讲稿下一篇:拒绝零食作文7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