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史

2024-07-30

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史(共8篇)

篇1: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史

十七世纪

意大利 巴洛克

“巴洛克”这个词的起源充满了模糊性和复杂性,一般认为“巴洛克”可能是从葡萄牙文“barroco”衍生出来的,原意指大而不规则的珍珠。19世纪中期德国学者使用“巴洛克”这个词来概括17世纪欧洲艺术时候,它被用来区分和标志一个艺术时代。也代表着从16世纪矫饰主义之后18世纪洛可可之前这一时期的欧洲文化。巴洛克是一种反对宗教改革、随着天主教运动的发展而流行起来的艺术,巴洛克首先产生于旧教中心罗马,随后传遍了欧洲及美洲部分地区。由于矫饰主义发展而来的巴洛克艺术可以表达出他们内心对宗教的炽热和生命的赞颂,以及满足他们的政治野心和王权荣耀。一般来说,巴洛克的风格特征是喜好用扭曲多变的缠绕线条,创造出繁复的装饰和堆砌之美,以求强烈的律动感。黑暗写实主义(卡拉瓦乔主义)卡拉瓦乔是巴洛克绘画的先锋人物,他的画面明暗对比强烈,光影处理富有舞台照明般的喜剧效果,用光来突出画面的主要部分,构成了一种光线集中的室内光效应,深色阴影使图像的阐释具有戏剧性及选择性。他的独特风格被其后许多画家继承。这种聚光形成物象边线明确的明暗处理画风也被称为“卡拉瓦乔主义”。首先卡拉瓦乔颠覆了理想美学传统,画面中充满了怪异的具有颓废色彩的男性,使人们无法获得确定的意义。他以罗马街头最低下的衣着破烂肮脏的男女作为圣徒和英雄的模特儿,采用时装及现实背景,嘲弄着理想与崇高,制造了一种破坏气氛。基督和圣徒都成了粗俗的下等人,流浪汉、农民、渔夫的形象进入神圣的殿堂,画中的人物因而被嘲讽为“粗野的自然人”。模特儿充满了平民特征以及圣经文本注入到世俗生活的倾向,对欧洲绘画传统产生了深远的意义。

其次,他的绘画强调人体体积的力度特征。画中的人物几乎是真人等大,通常被置于画面的最前端,已强光照射,人物姿态似乎要超越画面。戏剧因素始终与现实主义联系起来,以一种“不体面的、色情的东西”挑战道德传统,无情地戏弄人们的眼睛。西班牙

波德格涅斯风格

十七世纪西班牙风行的绘画风格。“波德格涅斯”是西班牙语的小酒馆的意思,主要描绘走卒贩夫的日常生活,是西班牙式的“卡拉瓦乔主义”,具有粗旷朴实的特色。委拉斯凯兹受其影响创作了不少具有“波德格涅斯风格”的风俗画。荷兰

荷兰小画派

十七世纪的荷兰虽然处于巴洛克时期,但文化艺术与欧洲其他国家不同,它以宁静、朴素、亲切的世俗趣味区别于豪华宏伟的巴洛克风格。富裕起来的市民阶层用绘画来装饰自己的居室,绘画尺寸转向较小尺寸,主题从圣经故事、历史神话转向城市内地风光、室内肖像静物,表现世俗生活的市民艺术成为荷兰美术的主流。贴近现实生活的肖像画、风俗画、风景画、静物画等架上绘画流行起来,成为荷兰美术的重要画种。而这些热衷于描绘普通生活和自然景物的荷兰画家,因其画幅尺寸都不是很大,所以被贬成为“荷兰小画派”。法国 古典主义

路易十四的宫廷推崇古典风范,讲究庄重威严的王者气派。普桑将意大利传统导入了法国绘画,根植于法国文化的古典传统将巴洛克元素巧妙地淡化,从而克服了巴洛克样式的激情火热。通过对拉斐尔、卡拉齐和普桑的综合,以及对古代艺术的融合,法国皇家学院形成了新的艺术风格,即严谨理性、冷静庄严的古典主义,开启了法国艺术的黄金时代。

十八世纪

法国 洛可可

洛可可是从“rocaille”一词派生而出的。“rocaille”一词常用以称谓岩洞和庭园中的贝壳细工。洛可可由“岩状工艺”和“贝壳工艺”引申而来,指18世纪从室内装饰、建筑到绘画、雕塑以至家具、陶瓷、染织、服装等各方面的一种流行艺术风格。最早的洛可可风格出现在大约1700年的凡尔赛宫,是一种对于法国古典巴洛克风格沉闷、刻板、拘泥形式的建筑物的反对。洛可可因属于路易十五统治时期所崇尚的艺术,所以也称为“路易十五样式”。如同巴洛克,最初“洛可可”也带有贬抑的意思。洛可可艺术是巴洛克风格的单纯化和精致化,主要表现出一种装饰风格。洛可可相对于路易十四时代盛大、庄严的古典主义艺术,具有曲线趣味、非对称法则、色泽柔和艳丽、崇尚自然、人物意匠上的谐虐性和飘逸性等特点。它以轻快、奔放、易亲近和日常性等等充满现代艺术的特征取代了以往艺术的庄严、雄伟、仪式性、宗教性。洛可可风格反映了法国路易十五时代宫廷贵族的生活趣味,风靡欧洲。洛可可风格绘画,看不见巴洛克时期那么强而有力的韵律感、浓重的黑暗色彩和英雄史诗般的人物主体,取而代之的是轻快、娇贵的画面—淡彩的颜色和各种不同的关于“爱”的主题:罗曼蒂克的爱,如华托的《发舟西苔岛》;性爱,如布歇的《为爱俘虏的丘比特》;慈母的爱,如夏尔丹描写的母爱《清晨的梳妆台》。

十九世纪

法国

新古典主义

18世纪后半叶到19世纪初,欧洲艺术在这种崇尚古代品味的环境下,形成了以大卫为中心的新古典主义。新古典主义艺术无论在题材、形式和风格上都以古代希腊罗马艺术为楷模,以古典雕刻为范本。绘画构图多呈静态,均衡严谨;画面紧密细腻,色彩趋于冷色调;题材多半取自古代历史,创立了一种古朴典雅和庄重的风格。新古典主义所强调的复古精神并非直接模仿古物,而是仿效他们在美感上的本质。因此在艺术上,新古典主义倾向于表现性而非想象性。浪漫主义

欧洲艺术发展到18世纪中叶,出现了一股向往回归自然、迷恋中世纪的风气,浪漫主义的倾向露出了端倪,并继续发展。到了19世纪初,浪漫主义终于成为席卷欧美的艺术风潮。“浪漫主义”一词最早以“似罗马的”意思在18世纪的英语中风行起来,主要是指似中世纪罗马奇特且魔幻的特色,这个词汇和后来对荒野景色的喜好、庄严的视野和废墟构成联想。同时在18世纪,感性在诗歌和道德规范上比理性更受重视。在浪漫主义艺术史的发展上,文学与哲学思潮—宗教观、自然观—曾扮演相当重要的角色,影响所及使浪漫主义作品诠释变得极为复杂。

浪漫主义艺术的特色就在于致力于表达一种强烈情感的联想,主张创作自由,强调表现艺术家的个性,重视想象和感情,与新古典主义寻求表现永恒真理的艺术形成鲜明的对照。浪漫主义画家不强调素描和严谨的外形而是强调激越的情感和极端个性化的表现。画面重视生命感和动感的表现,讲求整体效果而非细部修饰。浪漫主义对后世绘画的影响是很广泛的,在某种意义上,几乎所有现代艺术都可以说是源自于浪漫主义。写实主义 “写实主义”一词最早在19世纪初的哲学领域即已出现,但直至1863年新闻记者蒲朗许使用这个名词,才确立了写实主义的美术基础。40至50年代成为主张明确的“主义”。写实主义艺术是对模糊与逃避的浪漫主义的反对,要求艺术的母题和形式上都坦率地正视现实。艺术家完全将目光投注于周遭现实生活环境中,如实地再现当代社会的种种情景。恰好与浪漫主义的戏剧性、非日常性形成对比。写实主义所代表的理念恰巧与学院理念反其道而行,成为具有革命性的开创之举。巴比松画派

名称来源于法国枫丹白露森林边缘的小村镇。19世纪中叶一批风景画画家生活在巴黎东南方枫丹白露附近的巴比松村,专心描绘平凡的法国乡村风景,这批风景画家被称为巴比松画派。巴比松画派的绘画主题不在是牧歌式的故事场面,风景已成为绘画的全部主题。画家忠实再现他们生活的土地,强调户外自然效果。画家户外对景写生,画习作,并“一点钟接一点钟”、“一个季节接一个季节”地观察大自然,抓住过渡的瞬间,反映出依照季节时刻和地域而变化的光感,同时强调表达“不同寻常的美”。“他们画法国农村的景色,阳光照耀的森林的边缘,有牛群的沼泽,树荫笼罩下的草房,有农民在行走的乡村道路”。巴比松画派的绘画努力导致了印象主义的来临。印象主义

19世纪后半期,随着古典主义艺术观念的崩解,艺术进入了新样式的摸索时代。1874年4月,30位艺术家在法国巴黎歌剧院附近、摄影家纳达的工作室二楼举行了一次“无名画家、雕刻家、版画家协会”联展,记者路易·勒洛瓦在一则标题为《印象派画家的展览会》的报道中,提及参展者之一莫奈的画作《日出·印象》,印象派的名称于此诞生。

印象派绘画的出现,显示了画家摆脱传统的意愿。他们善于观察并再现自然,捕捉闪动的光影和色彩,同时也展现了真实生活的现代性,为世界开启了新视野和新道路。新印象主义

19世纪80年代后期,一群受到印象主义强烈影响的画家掀起了一场技法革新。他们不用轮廓线条划分形象,而用点状的小笔触,通过合乎科学的色光规律的并置,让无数小色点在观者视觉中混合,从而构成色点组成的形象,这种画法被称为新印象主义,又称分色主义或点彩主义。艺术家们研究色彩的视觉效果,他们作画时不调色,而是将原色系色彩的小点画在相邻两边。这个手法不是真正地把颜色调在一起,而是利用视觉效果进行颜色混合。这样的画作理论上是非常扎实的,但是有时画家需要花一年的时间才能完成一件作品。艺术家们不再根据他们对对象的瞬间印象作画,他们已经忘记印象主义风格的基本原则。象征主义

19世纪下半叶的象征主义是欧洲艺术从传统主义向现代主义过渡的起点。象征主义的哲学基础是神秘主义,信仰理想的彼岸世界,反映个人的主观感受,使个人从现实中超脱出来,引向虚无缥缈的“理想”世界。所以在印象主义作品中表现出强烈的主观色彩和蒙眬晦涩的含义。象征主义对绘画的影响,无论是在持续时间的长度和波及地域的广度上,都超过了印象主义。象征主义的意义在于它产生了一种新的更接近现代的艺术哲学。综合主义与象征主义是相互渗透的。象征主义绘画活跃于1885年至1900年,与19世纪80年代中叶法国诗坛的象征主义运动有密切关系。英国

拉斐尔前派

19世纪30年代,英国除了风景画之外其他绘画种类发展不前,导致英国艺术面临着严重的危机。这种情况下,1848年几个青年以亨特、米莱斯和罗塞蒂三人为核心,组织了一个名为“拉斐尔前派兄弟会”的秘密团体。他们从意大利14世纪的壁画复制品得到灵感,试图真挚直率地描绘自然,拒绝接受拉斐尔身后建立的学院程式。拉斐尔前派的目的是要反对英国的学院派传统,使绘画具有拉斐尔以前的纯朴风格和道德内容。拉斐尔前派的出现,使英国正统的审美趣味遭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美国

新艺术是兴起于十九世纪末到20世纪前十年的整个欧洲和美国的装饰艺术运动,以及这一运动所产生的艺术风格的术语。

新艺术运动风格被许多批评家和欣赏者看作艺术和设计方面最后的欧洲风格,它的内容几乎设计所有的艺术领域,包括建筑、家具、服装、平面设计、书籍插图以及雕塑和绘画,而且和文学、音乐、戏剧以及舞蹈都有关系。

新艺术装饰风格的主要特点就是大量运用曲线和非对称性线条,将自然界植物、花卉形态和波状曲线的形体作为设计体裁。装饰造型大多模仿自然界的植物蔓藤,富有韵律感、节奏感。延伸的曲线具有一种强烈的生命力,在实用美术中确立了新风格。新艺术运动所富有自然色彩促进了表达的广泛性。新艺术风格的特征包含了综合性,促使了艺术与设计的结合。

二十世纪

野兽主义

野兽派是20世纪初现代艺术第一个先锋运动。1905年以马蒂斯、德朗、弗拉芒克为首的九名青年画家的作品在法国秋季沙龙展览上,他们强烈的色彩、过度变形的画风使舆论哗然。评论家路易·沃克塞勒在一片色彩狂野的绘画作品中,看到一件模仿早期意大利文艺复兴雕刻家多纳泰罗风格的雕塑,他的这句“看上去仿佛多纳泰罗置身于野兽的包围中”的戏言使这个画家群体得到了“野兽派”的称号。大胆的色彩、简练的造型、和谐一致的构图以及强烈的装饰性趣味构成了野兽派的绘画特征。立体主义

立体主义是20世纪最重要的先锋运动,是视觉艺术中一场最彻底的革命。立体派以其模棱两可、互相矛盾的特点取代了文艺复兴以来艺术的准确性,构建了空间处理的新观念。灵活有力的艺术语言表达了现代生活的动荡和荒谬以及道德价值的相对性。立体主义对后来的各种现代派艺术都产生过程度不同的影响。未来主义

未来主义表现为颂扬现代技术、速度和机器时代的创作风格,起源于20世纪初的意大利。未来主义艺术的突出特点是机器法则、立体主义与运动机械的组合。当时一批年轻的艺术家目睹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提出了激进的改革主张。他们寻找一种合适表现速度、动力、运动和时间过程的绘画语言。德国表现主义

德国表现主义对题材倾注了更强烈的感情,强调情绪的表现,以浓重的色彩,鲜明的构图,扭曲、夸张的形象处理为特点。它是20世纪初期北欧诸国的艺术潮流。德国表现主义最典型的代表可归纳为两个团体,一个是1905年创立于德累斯顿的桥社,一个是1911年创立于慕尼黑的青骑士团体。构成主义

构成主义是一个波及建筑、雕刻、绘画和工艺的文化思潮。构成主义者自称为艺术工程师,他们赞美工业文明,崇拜工业和机械结构中的构成方式和材料,推崇塑料、钢材、玻璃等现代工业材料并将它运用到艺术中来。风格派

风格派以1917年在荷兰的首都阿姆斯特丹出版的《风格》杂志而得名。皮特·蒙德里安是其创始人。他在《风格》杂志的创刊号上发表的文章《绘画中的新造型艺术》成为风格派的主要纲领。风格派又被称为“新造型主义运动”。它的核心人物是蒙德里安和凡·杜斯堡等人。风格派的艺术观念强调节制、明晰、逻辑的理性传统和反偶像崇拜。绘画的造型手段被精简到线条、空间和色彩等组成要素。风格派在绘画、雕塑以及建筑和设计领域中都引导着一种抽象倾向,对后来的艺术有着持久的影响。达达主义 1916年,一批逃避战争的流亡艺术家在中立国瑞士巴尔所开的伏尔泰酒馆,建立了名为“达达”的艺术团体,从而形成了一场文学与视觉艺术的运动。“达达”本身没有什么特定的含义,达达主义攻击以往的文艺传统和美学观念。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法国作家安德烈·布雷东领导的文学和艺术的运动。1924年,布雷东在巴黎发表了超现实主义宣言,形成了组织严密的团体。超现实主义以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为动力,将下意识的精神活动作为描绘对象,多运用梦幻意象的艺术形式。超现实主义画家在各自的艺术运用幻想的经验,创造了多样的超现实主义。

超现实主义是20世纪跨越文学和艺术的各种体裁的、含有普遍意义的文艺和文化思潮。抽象表现主义

战后西方现代艺术起始于美国的抽象表现主义。影响最大的是在纽约出现的抽象表现主义运动。这个运动通常被称为“纽约画派”,或“行动绘画”。抽象表现主义的共同特征是抽象和反传统。抽象表现主义运动既具有国际影响,又表现出美国自己的特性。抽象表现主义风格被确定为代表美国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艺术风格。波普艺术

20世纪60年代很有影响的前卫艺术运动波普艺术是对抽象表现艺术倾向的反抗。波普艺术将大众传媒和商业文化作为艺术创作的主题动机,将艺术创作与商业图像混为一体,在创作中大量运用“现成物品”,如热狗、馅饼、公路标志、滑稽画报、服装、罐头、包装盒和公众熟知的人物等,反映商业化社会大众文化的各个领域,同时它又重新确立了具象与写实艺术的存在价值。

篇2: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史

李建群

2012-10-30 18:06:54 来源:《美术观察》2001-12期

迄今为止,拉丁美洲艺术在欧洲和北美的批评家眼中仍然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和中肯的评价,而被视为西欧大陆和美国主流艺术的分支和模仿。同时,它也被当作一个拙劣的杂交品种而受到排斥。这种偏见一方面是出于历史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由于拉美国家现今仍然都是处于发展中国家的地位。

事实上,正如现代拉美文学的成就惊人一样,拉美美术在20世纪也有其独特的发展轨迹,在世界艺坛上占有不容忽视的地位。而这种独特的成就首先就是因为它具有多种文化和人种的混合交融形成的。

拉丁美洲从16世纪以来就一直是多人种和文化的聚居地区,而且种族和文化的混杂和融合情况十分复杂。自从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白人征服者便很快向美洲移民,并随之与地印第安人混合,产生了下一代的新西班牙人。第一个进入墨西哥的西班牙征服者科尔特斯娶了他的印第安向导和翻译玛琳齐为妻,并生儿育女。殖民时期,犹太商人进入美洲经商,并与当地人结合。殖民时期的奴隶制,带来了大量的非洲黑奴。而这些奴隶又很快与白人、印第安人混合。在太平洋沿岸地区,陆续有大批中国人与菲律宾人涌入。而在20世纪中期,日本移民大量进入巴西,使圣保罗成为一个日本人占多数的城市。

这种多人种的聚居,使美洲成为欧、亚、非人种和文化的杂交地区。这种文化的聚集、混合,也曾产生过剧烈的冲突和碰撞。但经过几百年来的交融,终于形成了今天的拉美现代文化。这种多品种文化的融合构成了拉美艺术的特点和魅力所在,成为它内在的强壮活力、原始性和令人吃惊的恒久创造性的根源。这一事实已经越来越被当代评论家所意识到。

拉美视觉艺术的发展与拉美政治和社会状况的联系密切,甚至超过了与日常生活的联系,这一点是完全不同于欧美国家的。

本世纪以来,拉美政治局势处于动荡多变的状态,政变频繁,战事常起。而这种多变的政治和被削弱的统治局面又使得艺术在人们生活中有了更重要的地位:因为政治结构常常不能维持国家的统一和稳定,拉美的观众便不断从文学艺术中寻找相对恒常的真理。这种状态使作家和艺术家处在一个非常重要的位置,甚至超过了政治领袖。他们成为民族精神的代表,在公众心目中享有相当高的威望。比如墨西哥壁画大师迭戈.里维拉在拉美的社会地位远远超过毕加索在欧洲的威望。

拉美人对艺术家的重视使艺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他们在艺术中以不同的方式表现和反映社会和生活,在艺术创作中集中体现了拉丁美洲的民族精神。所以,拉美艺术家又往往被当作是拉美意识的代言人。

提到20世纪拉美艺术就不能不涉及“土著主义”(indigenismo)问题。土著主义又译作“乡土主义”,它滥殇于对本土文化传统的“再发现”和“再评价”,以及在文学和视觉艺术中采用印第安主题。它起源于欧洲19世纪下半叶到20世纪初对“原始”文化的回归思想,而当它被引进到拉美之后,则成为促进拉美各国民族意识的觉醒和寻根意识的重要途径。

土著主义作为一个特殊的文化和政治运动开始于1900年。这一年,乌拉圭记者何塞.恩里基.罗多发表了一篇论文,文中比较了两个社会的框架:一个是物质主义和功利主义的,如美国;一个是牺牲物质的精神型的,如古希腊。他将这种比较扩及到民族,扩展到前哥伦比亚时期的纯朴的印第安文明,将之与殖民主义与现代西方发达国家相对比。他的文章在拉美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墨西哥首任教育部长巴斯孔塞罗读到了罗多的文章,受其影响,他赞助了里维拉等壁画家,成为墨西哥壁画运动的真正创始人。所以土著主义运动可以说是壁画运动的成因之一。

但是,严格地说土著主义主要是一种文学而非艺术。它最主要的表现是在秘鲁与危地马拉。这两个地区就像墨西哥一样,是前哥伦比亚文明的主要所在地。秘鲁的土著主义思想家何塞.卡洛斯.马里亚特基发表了“关于秘鲁现实的七篇释文”。他是一个马克思主义者,他认为:逝去的印加帝国为新的平均主义的社会主义社会提供了一个原型,印第安农民是进行革命的主力。

在危地马拉,土著主义的主要倡导者是最伟大的拉美小说家、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米盖尔.安赫尔.阿斯图里亚斯。他创作了著名的《玉米人》(1949),主题是传统文化与现代都市文化发展之间的冲突。作者对玛雅神话的描写表现出对传统文化的怀念。

土著主义不仅仅包括对前哥伦比亚印第安传统的继承和肯定,也包括对殖民时期的拉美当地文化的继承。如在印第安文明基础比较薄弱的阿根廷产生了白人牧人英雄传说,如19世纪的土著诗歌《马丁费罗》(作者何塞.赫尔南德斯Jose.Hernandes)歌颂了广阔的阿根廷草原,令人怀念的印第安人自由的生活。马丁费罗是一个像北美西部牛仔似的人物,他为浪漫的印第安部落勇敢战斗,成为有名的勇士。因此他成为传统的土著文化的象征性人物。

土著主义对拉美现代艺术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它促使艺术家将他们的创作植根于本土文化传统,放弃对西欧艺术流派的亦步亦趋,到古代土著文化中寻找自己的根和创作的灵感源泉。由于寻根意识的加强,现代的拉美艺术才得以摆脱殖民时期的拙劣模仿西班牙艺术的轨迹,而形成自己鲜明的民族特色。

如果说,现代拉美艺术与印第安传统的关系构成了艺术发展的一个重要的主题,另外一个与之相对的内容则是它与欧洲现代主义的关系。这一关系在拉美国家常常被看作是一种“解放”,一种反权威运动。拉美各国对欧洲现代主义的态度却显示出某种矛盾的心理:一方面,在立足于复兴本土传统文化的基点上,他们反对现代主义的引进;另一方面,在向传统的学院派创作观念挑战时,他们又欢迎现代主义的冲击。

显然,现代主义仍然是来自欧洲的影响而非拉美的发明。但也有少数拉美艺术家活跃于欧洲画坛,对现代派艺术的发展作出过贡献。如智利的比森特.维多夫罗(Vecente Huidobro)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前的艺术活动对现代主义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在拉美,现代主义的开始应该是本世纪20年代。如1922年在圣保罗举办的“现代艺术周”;1924年,在布宜诺斯艾利斯创建艺术与文学刊物《马丁费罗》;1927年,画家维克多.马努埃尔(Victor Manuel)领导的反抗圣阿列汉德罗的古巴学院的运动等。其中大多数活动都强调加强文学与视觉艺术的的结合对拉美艺术的发展有重要的影响,它防止了艺术世界的封闭,也促使艺术家直接关注社会与政治问题。文学与艺术的联盟在20到30年代的拉美艺坛十分普遍。在墨西哥成立了“文学家、建筑师、画家、雕塑家同盟”这一社会组织,它为墨西哥壁画运动聚集了大批青年艺术家,为壁画运动作了组织上的准备。

壁画运动多少与旅居欧洲的拉美画家追随的超现实主义背道而驰,但这种对立并非势不两立。1938年,欧洲超现实主义的创始人布列顿(Andre Breton)到墨西哥。他在看了一些墨西哥画家的作品之后,兴奋不已地宣称墨西哥是“天然的超现实主义”的国家。1940年,在墨西哥城举行的超现实主义展览中,展出了里维拉和他的妻子弗里达.卡洛(Frida Kahlo)的作品。尽管他们完全否认与超现实主义的关系,这一展览说明:在20世纪的拉美艺术中存在着两个主要趋向,即来自欧洲的超现实主义和壁画运动所倡导的土著主义。而这两种不同的创作因素有时也可能在同一个艺术家的作品中共存。

当然,拉美艺术家与欧洲现代主义的关系远不止是一两个流派。几乎所有的欧洲主流艺术运动,从印象主义到象征主义在拉美都有类似的反映,其中特别是构成主义和表现主义。

构成主义(Constructivism)在拉美艺术的发展中有相当普遍的影响。乌拉圭画家托雷斯-加西亚(Joaquin Torres-Garcia)是拉美构成主义的第一代艺术家。他旅居欧美40年,曾参加过许多国际性的构成派团体,并成为其中的中心人物。1943年,他回到祖国,在他的家乡蒙特维多创建构成主义艺术协会。1944年,他创办工作室,培养学生。构成主义在拉美的传播和发展与他的活动及其艺术创作分不开。

表现主义(Expressionism)对拉美渗透更为深入,可能因为表现主义的精神与拉美民族性格有某种契合,以致很难在欧洲泊来风格与本土精神中划出分界线。表现主义画家拉萨尔.塞伽尔(Lazar Segall 1892-1957)是最早到达南美的欧洲现代主义者。他出生于俄国,就学于柏林和德累斯顿。1913年他抵达巴西,在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时回到欧洲。1923年,回到巴西定居。在圣保罗,他作为一个教师和表现主义的中心人物组织活动。他的作品影响了巴西几代艺术家。

几乎20世纪所有的拉美艺术作品都多少具有表现主义的特点,也可以说拉美艺术是“天然的表现主义”。如在墨西哥壁画运动三杰里维拉、奥罗斯科(JoseClemente Orozco)和西盖罗斯(David Alfaro Siqueiros)的作品中也同样可以看到表现主义因素。也许用西方现代流派的尺度来衡量拉美艺术都不是很恰当的,拉美艺术中的“超现实主义”或“表现主义”因素其实都不过是拉美民族性格中的某些特质与这些艺术现象的吻合。拉美艺术是有其自己的轨迹和个性的。

在两次大战期间,欧洲的古典风格对拉美曾经产生过影响。这一影响首先来自法国画家德朗(Andre Derain)。德朗在脱离了野兽主义之后,转而研究现代艺术于法国传统之间的关系。他开始注重科罗和库尔贝的艺术,并向当时的收藏家和艺术家呼吁:重新重视传统艺术。他的活动影响了巴西战时画家埃米利亚诺.迪.卡巴尔肯迪(Emiliano Di Cavalcanti)等人。其次是意大利艺术团体“20世纪”对阿根廷艺术家的影响。这个组织成立于1926年,以马里奥.西罗尼(Mario Sironi 1885-1961)为主。他们审慎地寻求回归自然,恢复传统的技法和主题,并探索了意大利过去的各种绘画技巧。他们对阿根廷20到30年代的一些主流画家的作品产生了明显的影响。因为阿根庭有大量的意大利移民,他们对古典艺术有一种亲切的怀旧感。受这一组织影响的阿根廷艺术家中就有意大利血统的利诺.斯普林柏格(Lino Spilimbergo 1896-1964)。

现代主义对拉美艺术的影响有其积极和进步的一面。在本世纪初,拉美艺术的形式和功能都是纯欧洲的。绘画是画布绘画,这是从西班牙人到来之后开始的传统方法。到19世纪末,教堂的宗教艺术几乎濒于死寂。艺术家只是为收藏家或博物馆展出以及官方的建筑作画,建筑也是如此。现代主义把拉美艺术家从实用需要中解放出来,使他们的创作更多的表现民族以及他们个人的精神世界。这一解放表现在雕塑中尤为突出,到50年代中期,拉美不再流行纪念性雕塑。在建筑中也出现了非实用性的杰作,如马萨斯.戈埃里兹(Mathias Goeritz 生于1915 年)1957年在墨西哥设计建造的“五塔”。

20世纪上半期的拉美艺术与欧洲艺术的一个重要的区别是大型壁画的流行。墨西哥壁画运动席卷了整个拉丁美洲,甚至影响了美国,成为20世纪拉美艺术中最重要的事件。

壁画运动的一个主要倾向是回归本土文化的根基,重新研究前哥伦比亚时期古老而悠久的文明。旅居欧洲的拉美画家在受到意大利文艺复兴壁画激励的同时,想到了要以壁画这种公共艺术形式振兴本民族的文化。他们在回国之后,从古代玛雅、阿兹特克人的艺术中吸取创作灵感,用几乎是无代价的奉献式的创作在墨西哥城和其它城市的公共场所装饰了大型的壁画。这种充满火一般激情与活力的创作是墨西哥壁画运动成为第一个受到国际关注的拉美艺术活动。

壁画运动的意义在于它在公众艺术中持久的生命力。在壁画运动中,公共艺术成为一个探索本土文化和民族的特点、表达政治思想的新角色。这是同时期的欧洲和美国现代艺术普遍忽略的。

过去的三十年中,在拉美、在国际现代主义后期,建立在形式与各种技术上的因素越来越重要。艺术家无视传统的绘画或雕塑使用材料的区别,也无视传统的美术与工艺的分类,而自由地采用任何材料进行创作。许多艺术作品不满足于三度空间,而要求具有环境的特点。

但是,在拉丁美洲,这些探索具有了一种特殊的影响。它促使艺术家努力回到迄今已退化的乡土或部落文化中存在的观念或技术中去。在现今的拉美,这种退化的文化与发达的都市文化并存。这种双重性的文化完全不同于同时期的欧美,使拉美艺术具有了独特的面貌。

当然,对乡土和部落文化的追寻也曾存在于欧洲现代主义的历史中,毕加索也曾被非洲面具和非洲工艺品所吸引。但对他们来说,这些古老而遥远的艺术的魅力在于它们具有迷人的异国情调和猎奇色彩,而它们原来的内容则完全无关紧要。

在拉美文化中,艺术家会真切地感觉到本土的人种或人类学与他本身具有密切相关的联系。在拉美艺术中,现代的原始主义变成了一种特殊的意义:它表现的不仅仅是异国情调或18世纪的原始主义,而是回到本土、回到孕育拉美民族的久远而深深的根。拉美文化的确是一个混血的产儿,但它不再是欧亚非和土著印第安文化拙劣的杂交,而是在长期的融合、融化、化合的基础上生成出来的独一无二的崭新的拉美文化。它产生了文学中风靡世界的魔幻现实主义杰作,也产生了本世纪具有拉美特色的现代艺术,使拉美艺术逐渐跻身于国际艺坛,成为现代世界美术史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参考书目:

1.LATIN AMERICAN ART OF THE 20TH CENTRAL

Edward Lucie-Smith

Thames and Hudson 1993

2.A HISTORY OF LATIN AMERICAN ART AND ARCHITECTURE

Leopoldo Castedo

London 1969

3.LATIN AMERICAN ART IN THE TWENTIETH CENTURY

篇3:20世纪西方现代美术哲学再思考

儒道佛三家是中国自古传承下来的经典思想和学说。道家的创始人老子用“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的哲学思想解释了何为道家哲学,中华上下五千年文明的积淀,使得流传至今年的道家思想仍被世人重新依据不同的时代背景,不断地被再解读,再理解,为世人所用。纵观西方现代美术,它是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时代后产生的,是伴随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它不可避免的反应了那个时代政治经济和精神文化的重要变革,反应了这个时代人们及其复杂丰富的思想感情和几位深刻的哲学思考。

在我思考分析后看来,用道家的思想来解析西方20世纪现代美术的两个阶段,有其独到之处。

20世纪初至1945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这段期间被人们称之为“现代时期”,在这个“现代派”、“现代主义”的美术洪流中,艺术家们更注重个人的创造行,主张绘画摆脱对文学、历史的依赖,体现出绘画自身语言性的独特价值。当时欧洲的美术发展中心在法国巴黎,当时资本主义社会工业迅速发展,机器时代到来不但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方式,也给人们的观察事物的思维方式带来了变革。至此,以马蒂斯为首的年轻艺术家们发挥了纯色的作用,强调色彩的表现力,创造出了“野兽派”的绘画风格,他用快速、粗放、有力的笔触造型,用纯粹的色彩组织画面,使画面充满动感。马蒂斯吧绘画比作“安乐椅”,供人消遣和赏心悦目。他说自己梦寐以求的是一种和谐、纯粹而又宁静的艺术。

《道德经·第三十七章》曰:道常无为,而无不为。老子教导我们的“无为”是要有所为,有所不为,在“道”这个自然规律中,顺其道而为之,不论有无法则,总能因时而变,不论有无限度,总能顺应实物与物一致,这也就是到家常说的“无为而治”。如今我们的生活也在日新月异的变化着,人们物质生活有了巨大的提高,精神生活也变得越来越丰富,但也就是因为物质的诱惑,人们的欲望和需求被前所未有的技法,便不顾一切的按照自身意愿去改变生活,殊不知这种对自然生活秩序的破坏,不仅仅不会给人们带来幸福快乐,反而会给人们造成无尽的烦恼。

如何才能从根本上摆脱人生的痛苦和烦恼呢?道家认为,最根本的解决方法便是无为而治,对人来说,要达到自然无为首先就要忘却一切物质欲望使自己的精神意识进入虚静状态。19世纪下半期开始,除了出现独立于官方沙龙的展览外,还出现了艺术经纪人和私人赞助商,出现私人画廊,艺术品走向市场。那是的野兽派艺术家,立体派艺术家都力图抛开物质和需求,去表达自我情感,没有了欲望的干扰,精神的意识就会纯粹的,真实的,最能打动人心的。

1945年二战后至今的艺术环境里,后现代主义应运而生,此时美国纽约的艺术活动日趋活跃,而影响到整个西方世界。美国现代艺术在西方画坛独领一代风骚的标志抽象表现主义崛起。波洛克是抽象变现主义运动中最有影响力的艺术家,他的作品反映了美国民族不墨守陈规,勇于进取,不断拓宽宏观世界和内在深处艺术的精神。而后出现的新几何抽象形式,说明了美国当时艺术从主观感情传遍到侧重于客观表现。从而波普艺术出现,针对抽象表现主义这一类现代艺术对工业化的反感和对都市机械文明的逃避态度,波普艺术家却用他们生活环境中所接粗的材料和媒介加以普及。美国最著名的波普艺术家安迪·沃霍尔用生活中常见的海报或杂志广告,运用丝网印刷的方式表现在画布上,他的作品中包涵同一形象无数次重复,以使得人们对经过他处理后的常见事物形象有了新鲜感。

在如今,环境和资源问题成为了艺术家和社会各界人士普遍关注的热点,艺术家与社会无时不刻的发生着关系,也无时不刻的在表现着他与社会的关系,从而越来越多环保题材的作品涌现出来。他们是在呼吁,是在用自己的方式质问社会,而更多的社会人士也开始关注起这一群看似像“疯子”的艺术家。老子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他是在告诉我们人要效法大地,因为地就是道,天就是道,自然就是道。“天人合一”是老子大道的精华,人其实只是宇宙很渺小的分子,最终自然规律是人们应当遵循的法则,惟有自然万物得以健康生存,才能有人类的健康生存。

篇4:关于20世纪西方文学的思考

[关键词]20世纪;西方文学观念;人的本质

20 世纪的西方文学是由传统向现代转型并走向新的繁荣的时代。 作為对当代现实反映和表 现的产物,它不仅深受这种时代文化精神的影响,同时也深刻地表现和反映了这种现实下的精神实质。

一、20世纪西方文学创作概况代表作

20世纪初,西方社会的文化领域出现了很多新的矛盾,在这里,我们主要讨论文学领域的矛盾,它的具体表现为广大人民群众对新的暴力形式的反抗。新的暴力形式的出现渐渐代替了老的暴力形式。以前作家们眼中的“暴力形式”是现实具体的,比如对法律、制度、战争等具体事物的反抗,现在的“暴力形式”变为了无形的东西,即对人精神上、情感上的不同之处进行反抗排斥。这个阶段的很多文学作品可以体现该阶段的暴力形式。比如《永别了,武器》、《第二十二条军规》、《日内瓦医生》等作品,体现的是战争暴力;《审判》、《城堡》等作品体现的是国家机器暴力;《太阳照样升起》;《变形记》等作品体现的是生存方式暴力;《百年孤独》体现的是陈旧腐烂的传统习俗的暴力。暴力多种多样,甚至于过度的“好”也可能成为现代社会的暴力形式,比如《白象似的群山》一文中,男主对女主的过度关心,也是一种暴力。

二、20世纪西方文学特征

随着工业革命的爆发和社会形态的变化,20世纪的西方文学也渐渐从传统走向现代,从陈腐走向繁荣。文学作品受社会现实影响的同时社会形态也可以从文学作品中体现出来。 20世纪的西方文学中充分體现了现代作家的思想观念,将传统的人本主义改变成现代的人本主义。从文学活动和文学作品中可以发现,传统的人本主义是从世界的角度出发看待人,而现代的人本主义是从人的角度出发看待世界。在传统的西方文学中,作家认为人与世界是独立的两个部分,因为有了世界,所以才有了人。人们观察客观世界,从中寻找人的规律,通过对客观世界的了解来寻找人类活动的根源。现代西方文学中,作家认为人和客观世界是一个整体,是不可以分割的。因为有了人的存在,才有了世界,换言之,人是世界的本质。所以看待这个世界,要从根开始研究,即用人来研究世界。他们认为世界上的一切规律都可以从人身上找到根源,换句话说,就是自然世界中的一切现象都可以在人的身上得到解释。这种观念事实上颠覆了整个传统的观念,对近现代的西方哲学和西方文学都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

三、20世纪西方文学的流派

尽管20世纪的西方文学观念进行了颠覆传统文学,在大的历史条件下,可以说所有的西方作家都朝着一个方向创作,艺术手法都有着共同的特征。但是,每个作家的创作手法却是由自己的性格喜好决定的,所以表达艺术的手法五花八门,甚至有的不同的流派使用完全相反的方式去表达同一种思想。在20世纪初,很多作家创新大胆,采用各种新奇的艺术表现手法,将个人的情绪和生活的片段相结合,加以描写。到了后期,大概是20世纪末,艺术表现手法更加多种多样。比如,有的作家突发奇想,将空间分层并列在时间的数轴上,就是对小说进行构思时,将同一个时间点,不同空间发生的事情放在一起描述,给人一种一眼望去能看到多种情节同时发生的感觉,使小说更有立体感,读者如同天上神人,一眼看透世间万物之感,在一个时间点上把所有事件、所有情节并收眼底,所有情感同时交合。此类文章的代表作是《佛兰德公路》,由西蒙创作。还有的作家喜欢随意简单的风格,将生活中的小片段组合,将生活中的状态呈现出来,以其清新简单的风格广受大家喜爱。卡尔维诺的《寒冬夜行人》就是此类风格的代表。还有额作家,善用拟人手法,全篇以人的器官自述,别开生面。这些大胆的艺术手法的出现,为20世纪的西方文学增添无数色彩。展示了20世纪西方现代作家极高的艺术水平和非凡的创造能力,正是因为作家们的这种勇于创新,积极探索的精神,才能真的为20世纪的西方艺术添砖加瓦,使其繁盛昌荣,为以后的文学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虽然存在部分流派创新“过头”,太过于表现自己,使文学远离大众,但是,这些流派依然是20世纪西方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即使他们的创作方法太过于独特,表现的仍然是当代人的精神和情感,表现的依然是20世纪现代文学以人为客观世界本质的大的方向。也就是说,体现的依然是在对现实人生问题以及人与世界关系问题的强烈关注。

四、结论

20世纪西方文学以现代主义的影响最为深远。现代主义是相对于传统主义而言。从某种角度来说,现代主义是反传统的。传统文学是将客观世界和人完全分割成两个部分,是从客观世界的角度看人,以世界为本质;现代文学是将客观世界和人结合在一起,是从人的角度看客观世界,以人为本质。现代主义是反传统文学,它的出现,是西方文学史上的一次重大变革,是西方传统文学的创新。20世纪的西方文学,除了现代文学外,还有女性文学、非虚构文学和通俗文学等等,这些文学方式没有现代文学影响巨大,而且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现代文学的影响,有的是在思想上,有的是在内容上,有的是在艺术形式上,或多或少都受到它的影响。总体而言,各种文学形式,相互影响,彼此交融,共同构成了西方文学的巅峰时代。

参考文献:

[1]阿伦.布洛克西方人文主义传统[M].北京三联书店 2007.

[2]刘建军.老人与海:一部存在主义哲学的现代寓言[M].东北师大学报2012 1 .

篇5:20世纪西方美学三题

20世纪西方美学三题

本文对西方20世纪美学与古典美学的关联、西方20世纪美学的基本面貌、主要流派、发展逻辑进行了描叙,并对这样的面貌和历程所包含的文化内容进行了阐明,更主的.是,从世界史历程和新的全球化境遇来理解20世纪西方美学的意义.

作 者:张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北京,100872刊 名: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英文刊名:JOURNAL OF CHINA THREE GORGES UNIVERSITY (HUMANITIES & SOCIAL SCIENCES)年,卷(期):24(5)分类号:B83-09关键词:20世纪西方美学 美学流派 现代美学 后现代美学 世界史

篇6: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史

1.《阿尔巴特街的儿女》,巴雷科夫(俄罗斯)

2.《爱的艺术》,费洛姆(美国)

3.《奥本海国际法》,奥本海(英国)

4.《百年孤独》,马尔克斯(哥伦比亚)

5.《变形记》,卡夫卡(奥地利)

6.《存在与时间》,海德格尔(德国)

7.《存在与虚无》,萨特(法国)

8.《大地》,赛珍珠(美国)

9.《大师与玛格丽特》,布尔加科夫(俄罗斯)

10.《大失控:21世纪前夜的全球性混乱》,布热津斯基(美国)

11.《当我们死而复苏时》,易卜生(挪威)

12.《等待戈多》,贝克特(英国)

13.《第二十二条军规》,海勒(美国)

14.《第二性》,波伏娃(法国)

15.《第三次浪潮》,托夫勒(美国)

16.《东方主义》,萨伊德(美国)

17.《杜伊诺哀歌》,里尔克(奥地利)

18.《儿童心理学》,皮亚杰·英海尔德(瑞士)

19.《儿子与情人》,劳伦斯(英国)

20.《法国中尉的女人》,福尔斯(英国)

21.《法理学:法哲学及其方法》,博登海默(美国)

22.《愤怒的回顾》,奥斯本(英国)

23.《愤怒的葡萄》,斯坦贝克(美国)

24.《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奥斯特洛夫斯基(俄罗斯)

25.《古拉格群岛》,索尔仁尼琴(俄罗斯)

26.《古希腊罗马美学史》,洛谢夫(俄罗斯)

27.《国家间政治:寻求权力与和平的斗争》,摩根索(美国)

28.《嚎叫及其他诗歌》,金斯堡(美国)

29.《荒原》,艾略特(英国)

30.《基督教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韦伯(德国)

31.《寂静的春天》,卡森(美国)

32.《吉姆爷》,康拉德(英国)

33.《伽利略传》,布莱希特(德国)

34.《嘉莉妹妹》,德莱赛(美国)

35.《经济学》,萨戮尔森(美国)

36.《静静的顿河》,肖洛霍夫(俄罗斯)

37.《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凯恩斯(英国)

38.《句法结构》,乔姆斯基(美国)

39.《看不见的人》,埃利森(美国)

40.《科学发现的逻辑》,波普尔(英国)

41.《老人与海》,海明威(美国)

42.《历史研究》,汤因比(英国)

43.《历史与阶级意识》,卢卡奇(匈牙利)

44.《了不起的盖茨比》,菲茨杰拉德(美国)

45.《裸者与死者》,梅勒(美国)

46.《洛丽塔》,纳博科夫(美国)

47.《麦田里的守望者》,塞林格(美国)

48.《茫茫黑夜漫游》,塞利纳(法国)

49.《美妙的新世界》,赫胥黎(英国)

50.《美学原理》,克罗齐(意大利)

51.《梦的解析》,弗洛伊德(奥地利)

52.《魔山》,托马斯·曼(德国)

53.《女性的奥秘》,弗里丹(美国)

54.《普通语言学教程》,索绪尔(瑞士)

55.《情感与形式》,朗格(美国)

56.《情人》,杜拉斯(法国)

57.《人类的命运》,马尔罗(法国)

58.《人类男性性行为》,金西(美国)

59.《日瓦戈医生》,帕斯捷尔纳克(俄罗斯)

60.《熵:一种新的世界观》,霍华德(美国)

61.《社会主义经济的运行问题》,布鲁斯(波兰)

62.《生日晚会》,品特(英国)

63.《时间简史》,霍金(英国)

64.《实用主义》,詹姆斯(美国)

65.《所罗门之歌》,莫里森(美国)

66.《条件反射演讲集》,巴甫洛夫(俄罗斯)

67.《铁皮鼓》,格拉斯(德国)

68.《土生子》,赖特(美国)

69.《陀思妥耶夫斯基诗学问题》,巴赫金(俄罗斯)

70.《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亨廷顿(美国)

71.《文学理论》,韦洛克·沃伦(美国)

72.《我们的祖先》,卡尔维诺(意大利)

73.《我与你》,布伯(德国)

74.《五号屠场》,冯尼格特(美国)

75.《西西费斯神话》,加戮(法国)

76.《犀牛》,尤奈斯库(法国)

77.《西线无故事》,雷马克(德国)

78.《现象学的观念》,胡塞尔(德国)

79.《相对论的意义》,爱因斯坦(美国)

80.《小的是美好的》,舒马赫(英国)

81.《写作的零度》,巴特(法国)

82.《幸运的吉姆》,艾米斯(英国)

83.《性心理学研究》,霭理士(英国)

84.《喧哗与骚动》,福克纳(美国)

85.《一出梦的戏剧》,斯特林堡(瑞典)

86.《一间自己的屋子》,伍尔夫(英国)

87.《一九八四》,奥威尔(英国)

88.《印度之行》,福斯特(英国)

89.《蝇王》,戈尔丁(英国)

90.《尤利西斯》,乔伊斯(爱尔兰)

91.《语言论》,布龙菲尔德(美国)

92.《月球上第一批人》,威尔斯(英国)

93.《在路上》,凯鲁亚克(美国)

94.《哲学研究》,维特根斯坦(英国)

95.《正义论》,罗尔斯(美国)

96.《追忆似水年华》,普鲁斯特(法国)

97.《资本主义文化矛盾》,贝尔(美国)

98.《紫颜色》,沃克(美国)

99.《自由四论》,伯林(英国)

100.《西方哲学史—从古希腊到二十一世纪》,G.希尔贝克等(美国)101.《西方现代思想史》,罗兰·斯特龙伯格(美国)

篇7: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史

【内容提要】西方政治学的研究传统是古希腊的圣哲们所奠定的。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伴随着社会科学分化的一般趋势,西方政治学形成了相对独立的学科框架,完成由传统政治研究向现代政治科学的转变。20世纪中期,行为主义及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成为西方政治学的主导范式,它的孕育、兴盛和衰弱经历了大半个世纪。“二战”以后,西方政治学研究出现了三种范式或元理论(本体―规范的理论、经验-分析的理论和辩证―批判的理论)共存的局面。在当代西方社会科学的杂交化、整体化大趋势下,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学出现了政治经济整合研究、政治学现实性增强、政治哲学复兴、由国家焦点向全球视野的转变等新趋势。

【关 键 词】西方/政治学/行为主义

【 正 文】

政治学是一个以人类社会的政治现象、政治关系或政治实践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领域,它涉及国家(政府)、政党、权力、政策、统治、管理和价值分配一类的主题。在当代西方,政治学与经济学、社会学一起并称社会科学的三大学科。如同社会科学的其他学科一样,西方政治学(Political science)作为一个独立的学科,形成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在经历了百余年的发展与演变的历程(经过确立独立的科学框架、学科的分化及初步整合、整体化和杂交化趋势出现三个阶段)之后,世纪之交的西方政治学呈现出一种新的知识形态。本文将简要回顾20世纪西方政治学的`发展,着重评析二战后及世纪之交西方政治学发展的状况、成就及最新趋势,以便为面向21世纪的中国政治学的发展提供某些有益的借鉴。

一、现代西方政治学的形成

现代政治(科)学研究诞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然而,作为人类古老的知识领域之一,政治(学)研究源远流长,它的历史与国家的历史一样悠久。因为自从有了阶级和国家,就有了阶级统治和政治管理,也就需要对这一类现象加以研究,并提供政治相关知识。可以说,随着东西方最初奴隶制国家及其法律、政治制度的产生,就出现了政治的研究,开始了政治思想及政治学的发展史。在各文明古国遗留下来的历史典籍(如《汉谟拉比法典》、《摩奴法典》和《政事论》)中,可以找到大量关于政治和法律的论述。

西方政治学的研究传统是古希腊的圣哲们尤其是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人所奠定的。所谓的研究传统,是指一个学科或研究领域的研究组织、理论体系、主题范围、研究方法和理论体系的构成方式,它决定了该学科的学者们提出课题、分析问题和理论论证的方式。古希腊产生了系统的政治研究思想,以城邦(国家)的兴衰为中心,政治学作为一种为管理复杂国家(城邦)事务提供指针的专门学问而出现。古希腊时期涌现了一大批杰出的政治思想家或哲学家及学派。如梭伦、赫拉克利特、毕达哥拉斯学派、德谟克利特、诡辩学派、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等,其中尤以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的政治研究的成就最大。人们认为,他们两人奠定了西方政治研究传统及其方法倾向的基础――以柏拉图为代表的哲学思辨方法和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实证比较方法;或者说,前一种模式“带有较多的哲学色彩、怀疑论和理想主义”,后一种模式“较为现实、科学和敏感”。(注:格林斯坦、波尔斯比主编:《政治学手册》(上册),商务印书馆版,第11、11~12页。)

之所以说西方政治学的研究传统是由古希腊时期所奠定的,理由是:第一,希腊人创立了政治事物,即描绘了政治这种东西,把它同个人存在和集体存在的其他方面区分开来;第二,希腊人在活动的意义上创立了政治学,意识到它本身是活动,是致力于研究政治事物的活动;第三,希腊人造成对单个政体(国家、城邦)两重性中固有的问题尤其是公民与政体的关系问题的持久意识;第四,希腊人首先认真地表达了政治学研究中主要

篇8:20世纪西方美术发展史

《20世纪西方多元美术鉴赏》既是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辅助工具, 又是学生进行主题探究的自助餐。课件模块清晰、画面优雅、探究性强, 能够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知识容量大、内容丰富有趣, 导航清晰、操作简单, 学生运用该工具能迅速掌握本课的重难点。

●制作背景

在初中美术欣赏课中, 教师往往先出示作品的图片让学生观察, 再讲解有关内容, 或者是让学生也参与这幅作品的讨论。这样的教学模式表面是师生互动, 但总感觉教师讲得很投入, 而学生反应不是很热烈, 甚至多数学生表现漠然, 好像美术欣赏课与他们无关, 美术欣赏课也就变成了教师和个别学生单一对话的课。一节课下来, 学生只能遵循教师的意愿欣赏几幅作品, 了解几个画家而已。可想而知, 这样的课堂教学效果并不好。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活动不是一个被动接受的过程, 而是一个主动参与的过程, 只有创设能引导学生主动参与的教学环境, 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培养学生掌握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在教学中, 我发现初中学生对上网查阅资料还是比较感兴趣的, 他们喜欢自主地学习和思考, 不愿过多地听教师枯燥地灌输。因此, 我用PowerPoint 2010制作了学生喜闻乐见的数字化学习工具——《20世纪西方多元美术鉴赏》。学生运用此工具可以在较短的时间内了解大量的有关信息, 灵活自主地选择性学习, 轻松地掌握所要学的知识。

●教学内容分析与教学策略

本课选自鲁教版《美术》八年级下册, 第一单元《世界多元文化中的美术名作》中的活动三, 属于欣赏评述领域。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有两个:一是通过学习了解20世纪西方各种绘画流派的特点, 形成多元化美术观;二是结合学生喜欢的美术作品, 让他们以自己的认识和理解, 书面评述美术名作的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

欣赏与评述是美术常识类型的课, 如果教学设计不科学, 这课将是平淡的、枯燥的理论灌输。将信息技术与美术学科进行整合, 是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 但是处理不当则很有可能是平白直叙的文本展示。而采用PowerPoint 2010制作了数字化学习工具后, 加强了视觉效果, 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可以轻松达成教学目标。

该工具中的《概述》部分, 用生动的动画和有趣的文字, 向学生简单介绍了20世纪国外多元美术的形成。此内容属于引导阶段, 可由教师出示也可让学生自己打开观看。它简洁、生动, 能够激发学生的好奇心, 吸引着学生主动去观看“画家”、“流派”、“欣赏”、“论坛”、“趣闻”等板块。学生通过欣赏不同风格、不同流派的美术作品, 迅速构建起多元美术观。通过互动论坛, 学生可以结合自己喜欢的美术作品, 评述其审美特征和文化价值。使用这个数字化专题学习工具节省了时间, 可以利用节省的时间引导学生进行拓展活动。此阶段要求学生用自己喜欢的风格为同学画肖像, 发布到论坛中, 并点评其他同学的作品。在拓展活动中, 我尊重每个学生的兴趣、爱好和人格, 让他们都能轻松地讲出自己的观点, 体验到不同风格的绘画创作。

●设计思路及艺术表现手法

该工具由五个部分组成, 在导航首页, 我运用了五个闪烁的按钮, 将各个板块清晰地呈现在观者面前。每页都设置了选学按钮、返回按钮。学习路径可选, 学习进度可调, 操作灵活简便。

1.创设情境

课堂需要美丽的经营, 要上好一节美术课, 就需要精心设计它的课堂导入。课堂导入过程中的情境设定有利于学生的参与, 可以提升教学效果, 拓展教育内涵, 使课堂更为艺术化。下面是《20世纪西方多元美术鉴赏》课题导入部分。

导航首页设计的是一幅动态的封面 (如图1) , 黑色的背景营造了一种庄严神秘的氛围;通过循环滚动, 展示出代表名作, 让学生知道了要欣赏的内容;醒目的课题突出了学习重点;五彩闪烁的按钮指明了栏目主题链接, 有一种欲打开观看的冲动, 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愿望, 从而形成强大的内驱力。

2.引导阶段

点击首页上“概述”按钮, 会有一个声情并茂的动画内容自动播放, 系列展示了20世纪国外现代艺术的发展线索, 使学生们比较全面客观地感受到现代艺术的发展脉络 (如图2) 。该部分运用生动的动画、文字、图片、音响等形式, 把学生带回到20世纪初西方文化变革的时代, 并向学生概括介绍马蒂斯、毕加索、夏加尔、摩尔等几位美术家的代表作品及流派风格。

图3所示是20世纪最早出现的野兽派及代表作品, 它采用动画效果, 展示了野兽派的兴起和发展过程。播放中, 学生对这个奇怪的称呼和夸张的造型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下页图4是将毕加索的《哭泣的女人》处理成可裂开的动画效果的截图, 使毕加索的作品更加怪异。

下页图5所示是名为《散步》的作品, 画面中的人物能够旋转飞起, 是超现实主义画家夏加尔的作品, 也是女同学最喜爱的梦幻般的艺术表现风格。

此内容属于引导阶段, 可以由教师播放, 也可以让学生自主观看。学生在观看过程中, 会产生很多疑惑。例如, 为什么叫野兽派?毕加索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夏加尔为什么能创作出那么多浪漫佳作, 与他的经历有何关系?这样就极大地激发了学生进一步主动探究的兴趣。

此部分生动有趣, 属于简要说明和生成悬念的阶段, 能够吸引学生主动去观看其他板块。

3.自主合作探究

为了节省时间, 我把相关的资料做成类似主题网站式的数字化学习工具。学生根据自己的需要, 链接相关学习资料进行查阅学习。当然, 也可以鼓励学生从互联网上查阅并收集有关资料, 来丰富此主题网站。学生会更全面地认识和理解20世纪西方种种流派与思潮中的美术家的艺术创作。

(1) 在“画家”板块中 (如下页图6) , 代表画家的头像采用左右滚动式, 下面是呈阶梯状的文字目录, 栏目直观清晰。整个页面构图均衡, 既变化又统一。学生可以从图片或从目录中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画家, 点击进入每一个画家页面。页面中每项内容都有清晰的导向按钮和返回按钮, 可以随时翻看其他画家资料。资料中详细介绍了画家的生平、艺术风格和作品说明等精彩的内容 (如图7) 。

(2) 如果学生对流派产生了兴趣, 点击“流派”, 打开电子书目录, 查找观看各流派资料。

(3) 点击“欣赏”, 学生可以边听音乐边欣赏世界名作。在欢快的乐曲中, 学生开阔了眼界, 迅速构建起多元美术观。

(4) 通过“趣闻”学生能从另一方面了解画家的人格与艺术风格形成的微妙关系, 这样可以让学生多方位多角度理解世界多元文化。

4.互动论坛

自主探究后, 教师可以提出几个相关的问题, 用以检测学生的学习情况, 这时, 学生会根据自己对多元文化的理解, 对其中的美术名作发表不同的观点。

为了让更多的学生参与互动评论, 我创立了师生互动论坛, 学生在此可以发表自己的观点, 展示自创作品。本课要求选择自己喜欢 (或不喜欢) 的作品 (或作者) , 围绕作者的审美观念, 发表自己的看法, 在此展开讨论。这样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评述世界名作, 通过讨论交流, 大大提高学生对多元艺术的理解和认识。

5.拓展延续

由于使用了该工具, 课堂教学效率提高了, 学生有了更多的时间进行绘画创作。他们可以用自己喜欢的风格为同学画肖像, 发布到论坛中, 可相互点评同学的作品。从论坛中可以反映出学生学习积极性极高, 学生创作的作品有思想、有风格。

●关键技术处理

主体背景色以黑色为主, 使整个课件呈现出神奇色彩。导航首页中的课题, 采用白色文字, 下衬褐色圆角矩形, 放在主要位置, 使画面形成黑、白、灰鲜明的对比色调, 再运用自定义动画中的补色效果使课题更加醒目。课题下面的按钮, 是用精选的卡通图片, 配以圆角矩形, 再添加各种不同的色彩, 使小按钮更加精美。运用自定义动画中的补色效果为小按钮设置了动画, 在播放时五彩缤纷的小按钮闪烁着, 引导学生进行下一步的操作。右面是循环播放的美术名作, 使整个画面更加生动、更加鲜明。

“概述”部分采用二维动画效果, 自动播放20世纪西方多元美术的兴起和发展的概况。里面的每个造型, 都是我利用Photoshop软件修剪成的一个个独立元素, 然后设置成动画效果, 并配以文字说明。例如, 在图4《哭泣的女人》中, 我将人物与背景分离, 然后添加动画, 会产生女人哭得更加支离破碎的效果, 使画面增添了幽默感和趣味性。又如, 夏加尔和妻子匆匆背井离乡的场景 (如下页图8) , 也是先把人物与背景分离开, 再用动画形式让人物从画中飞出, 从而产生了一种神奇、奇幻的艺术效果。激发了学生进一步探究详情的兴趣。

对图6“画家”板块的处理, 我是先把代表画家的头像剪成同样大小, 再组合排列成横条状, 用动作路径设置成循环滚动的效果。每个画家头像都进行了超链接, 链接对象是本板块中的每个画家资料的幻灯片首页。下面的阶梯状的目录条, 用的是透明度90%的白色长方形, 配以白色的文字, 形成鲜明、和谐、庄重的画面效果。

“互动”部分 (如图9) , 我是用“刘老师的美术论坛”这一网站实现师生交流互动的。在论坛中, 我设计了美术百问、学生作品、师生交流、课堂教学等几个栏目。借助论坛, 学生可以发表自己的作品, 师生之间展开热烈的交互讨论。

●评价与反思

在这节课中, 学生使用此数字化学习工具, 加强了视觉效果, 引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前欣赏课上教师与几个学生对话的尴尬场面已不复存在。学生自己运用此工具灵活地自主学习, 教学效果明显, 学生学习美术的兴趣得以延续, 起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该工具还可以一课多用, 与本课相似的欣赏课可以套用同一模式, 只是内容需要加以改变。

我感觉本节课还需要进一步完善。例如, 我只是设置了超链接按钮, 并没有设置关闭按钮, 要关闭一个窗口是必需右击键或者全部看完才能关闭, 我感觉这是一个缺陷;内容及页面也需要进一步充实、美化, 互动论坛更需要进一步改善, 让此主题学习工具发挥重要的作用。

●幕前幕后

以往, 我校参加NOC活动的都是微机老师和年轻人。2013年, 我制作的工具《20世纪西方多元美术鉴赏》, 有幸被学校推荐参赛。没想到我这个老教师还能参加信息技术创新实践活动, 心里很高兴。

暑假期间, 我怀着新奇和忐忑不安的心情来到了江苏师范大学。在答辩现场, 选手们展示的作品各有所长, 真是开阔了眼界, 特别是评委的恰当点评更让我受益匪浅。评委对我的作品的评价仍然记忆犹新。当时, 评委老师说: “你的作品昨天我们就看过了, 页面处理得很精美也很简洁, 在今天展示的作品中, 可以说是最好的一个作品了!”评委的一席话让我信心倍增。他们又对我的互动论坛非常关注, 当知道我平时使用率并不高时, 他们感到非常的惋惜。最后, 他们还勉励我回去后, 一定要用好师生互动论坛, 好的资源不能浪费掉!可以看出, 无论是组委会还是现场评委对老师们的教学实践非常重视, 真是不枉此行!

我深深地感到, NOC活动不只是一次简单的比赛活动, 更是一次盛大的创新技术研讨会。通过比赛活动, 来激发老师们的创新意识, 让老师们的教学创新成果得到展示, 让多媒体更大限度地服务于教学。

当我带着一等奖的荣誉回到学校, 得到的是领导、老师们的高度赞赏。校领导让我在全体教师会上展示了自己的参赛作品并讲述自己的创意及参赛收获。事后, 很多年轻老师前来向我咨询课件制作的技术, 我很自豪, 感觉自己在新技术方面并没有落后于年轻人。如今, 我校又掀起了各种软件制作课件的热潮, 我也会在这股潮流之中继续探索。

评委印象

初看刘媚老师的《20世纪西方多元美术鉴赏》, 精美的设计、巧妙的色彩搭配, 给人以视觉上的震撼。但细心研读, 却不难发现作者将多媒体技术与课堂教学有机结合, 巧妙地解决了课堂教学中出现的问题, 现浅谈一些印象。

印象一:巧妙利用多媒体技术, 拉近学生与美术的距离。

美术, 是一门视觉艺术, 直观性是它典型的特征之一。本课是一节对美术的欣赏与评述课, 正如作者所说, 如果教学设计不科学, 这必是平淡无聊的生硬的理论灌输课。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出现, 作者通过多媒体教学直观地把不同风格、流派的美术作品, 展现在学生眼前, 比单听老师讲, 构图要新, 题材要奇, 主题突出, 色彩鲜艳, 使原本单调的内容变得更为生动有趣, 突破了课堂的狭小天地, 大大加深并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 拉近了学生与美术的距离。

印象二:精心设计幻灯片, 给学生以视觉上的冲击。

色彩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感情, 作者在设计幻灯片时, 注重底色与绘画作品的色彩搭配, 通过强烈的明度对比、色相对比、纯度对比, 不但突出了作品, 而且给学生的视觉以强烈的冲击, 使学生有兴奋感, 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上来。

印象三:创设论坛, 促进师生、生生交流。

美术是创造的过程, 美术教学是学生创造性思维发展的过程, 在欣赏了大量不同风格、流派的美术作品后, 学生的思维容易固定在这些作品上, 这就把课上死了。作者适时创设了一个论坛, 学生可以在论坛上针对作品提出自己的观点, 发表自己的看法, 还可以利用电脑图像处理的方式, 用自己喜欢的绘画风格, 改变一件美术作品的艺术表现特点。这样做不但在绘画作品中融入了学生的思想, 促进了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发展, 也使师生、生生之间的教学互动交流有了全新的方式。

建议:作者在教学过程中利用幻灯片展示了大量的课堂信息, 但有时如果能很好地利用多媒体工具的“留白”, 为学生留下宽广的想象空间, 更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问题能力和创新能力。

上一篇:感悟花之语高二优秀作文下一篇:新初三暑假学习计划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