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2024-07-17

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精选9篇)

篇1: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孔子思想,博大精深,形成了一个以“仁”为核心的儒家思想体系,有着丰富多彩的深刻内涵.在中国思想文化的发展中,这种儒家思想的影响不仅久远深刻,而且也极为广泛.它作用于社会的`各个万面,渗透到中国人生活习俗和思想感情之中.儒家思想甚至可以被视为是使整个中国封建社会得以维系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作 者:李明艳 作者单位:燕山大学国际合作处,河北秦皇岛,066004刊 名:经济师英文刊名:CHINA ECONOMIST年,卷(期):2002“”(9)分类号:B222.2关键词:孔子思想 中国传统文化 儒家学说

篇2: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儒家思想对我国现代化建设有相当的积极意义,如其理想人格对现代人格建构的启示作用、“天人合一”思想及泛爱主义对生态保护的积极作用等。深入挖掘、诠释儒家思想中蕴藏的适应和促进现代化建设的精神资源,使其在现代政治社会秩序的建立中发挥作用,不仅关系到儒家自身的生存发展,更关系到我国社会转型的顺利进行。

我国传统文化体系是以儒家为中心形成的,儒家的理论从个人层面的修身开始,层层扩大到齐家、治国、平天下,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整体。它不仅仅是一种单纯的哲学或宗教,而是一套完整的安排人间秩序的思想系统,通过几千年来政治、经济、社会教育等制度的建立,渗透进国人日常生活的每个角落,形成一种“制度化”的生活方式。进入20世纪以来,在民族危亡、内外交困的大背景下,现代化艰难举步,儒家思想作为传统文化的集中代表,一再被质疑、批判,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不仅国内如此,西方部分学者如韦伯在其《儒教与道教》中,也断言儒家伦理是阻碍现代化的主要因素。

但是,现代化发展到今天,尤其是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东亚经济的迅速发展引起世界瞩目,儒家思想的现代价值和意义也越来越为人们所认识和重视。正如世界诺贝尔奖金获得者巴黎集会的宣言中所预言: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从两千五百年前孔夫子那里去寻找智慧。

不管是不是新儒家的信徒,有一点是无须争辩的:儒家的“建制化”已经完全失败了,无法再为中国社会提供一个较为稳定、影响全面的政治社会秩序,似乎也再无可能恢复那种主宰地位,这是分析儒家思想在现代化浪潮中前景的一个共识与基础。但是即便是这个成为“游魂”的儒家,凭其博大精深与两千年的底蕴,取精用宏,在现代化建设中所发挥的作用还是不容小觑的。

现代化归根结底是人的现代化,因此社会中个体现代人格的建构则处于重要的地位。长期以来,儒家关于圣贤理想人格的论述与强调,虽然在塑造民族精神中起过重大而深刻的作用,但以其形成并适用于宗法专制的等级社会,往往被当做现代人格建构的对立面而屡遭批评。在这一方面,儒家思想诚然有其局限性,但不乏值得挖掘的精髓真义。

儒家将理想人格定义在道德层面上,虽然失之偏颇,但它对于人之精神性、理想性的强调,却使其在现代社会转型中具有不朽的价值。作为社会的细胞,个体具有感性的需求,但就人的根本属性——社会性而言,人所具有的精神性、理想性更为重要,是人之为人的标准与标志。儒家以圣贤作为个人自我实现的最高目标,这种圣贤理想人格终点高不可触、遥不可及,不具有现实性,但它并不因此而失去意义。这种对理想人格的设定,是作为个人以及整个人类永不停止的追求目标而存在的,以其与现实的结合,使个体在对自身素质不断提高的追求中日渐接近,能超越有限狭小的躯壳而进入无限的精神领域,因此也成为个体毕生努力的目标,成为人不断积极进取、不断自我改造的动力。在当前社会急剧的转型中,随着原有信仰的失落,生活失去了深度和高度,生命缺少了厚重感,只有以享乐主义来填充生命意义的深井,而理想正是人能够超越这种粗浅的享乐主义泥潭的助力。

此外,儒家理想人格中所强调的对道德义务的绝对持守、以差等之爱为本而善推之、以及和乐的精神等等,是现代人格构建所不可缺少的基石。

政治民主化是现代化的重要方面,而儒家一直被视为与民主不能并存的,因此最受诟病。诚然,儒家的政治思想虽有“民本”、“民贵”之说,但都是居于统治者地位来为被统治者想办法,与现代民主由下而上争取权利形成鲜明对照,但这并不代表儒家思想是中国实现民主化所不可逾越的障碍。

民主之可贵,正在于以“争”而成“不争”,以个体之私而成群体之公,但形成的这种“不争”与“公”,是由于相互限制的形势逼迫出来的,而非来自“道德上的自觉,所以时时感到安放不牢”(徐复观,《儒家政治思想的构造及其转进》),而儒家德与礼的思想,恰好可以将其上升至道德自觉,由此民主政治才更有其根基。再者,民主制度“徒法不足以自行”,它也是需要一个“领导阶层”的(问题仅在于这一阶层产生和发生作用的方式),则领导阶层的品质和素养,在现代民主社会中也是一个重要问题,而儒家宣扬的理想人格“君子”以及相关的“修身”思想,可以通过私人领域的成就助益于公共领域秩序的建立和运作,正如美国人文主义思想家白璧德所认为的,“孔子之教”可以造就民主领袖所最需要的“人的品格”,这是民主社会的重要保障(《民主与领袖》)。此外还应该注意到的是,明清以来“日用常行化”的儒家由于与朝廷之间的异化,其思想基调多有从民间角度出发的趋势,个体的价值得到一定程度的肯定(如李维桢的“遂其私所以成其公”思想等等),及至晚清,最早在中国宣传“民主”、“民权”等西方价值的先觉,也正是那些走得更远的“日用常行化”的儒家。所以,如果对儒家思想去芜存菁,扬弃得当,它还可以成为民主价值观的思想资源之一。在现代化民主政治建设的过程中,要注意将政治的主体从统治者的错觉中移归人民,并补入“个体自觉”的阶段,则民主政治可因儒家精神的复活而得到更高的依据,而儒家思想本身也可以因民主政治的建立而完成其真正客观的构造。

儒家的人本、“仁爱”精神和群体观念对现代化建设有重要的积极作用。工业化以来科技、经济的迅猛发展无疑极大增强了人的力量,但科技与人性的对立同时成为社会的根本问题,人被“物化”,他的价值被以物的价值形式表现出来。如哈贝马斯认为,工具性的科技成为目的本身,人类的次要的“工具行为”被合理化,而主要的“交往行为”不合理化,使得主体之间互相不理解、不信任。同时,个人主义的片面发展,固然有弘扬个人的主体性、创造性的作用,但它又使每个个人以自我为中心,以自己的利益、价值观为行为的依据和标准,视社会和他人为手段,也造成社会生活难以和谐协调。面对现代化的此类困境,提倡、弘扬儒家伦理精神中以人为本位的思想,把“爱人”、“惠人”放在首位,通过肯定他人来肯定自身,由成“大我”而成“小我”,对于在现代化进程中减少异化现象的危害将会是有益的。

儒家“天人合一”的思想与泛爱主义等对现代化过程中的生态保护有其积极作用。人类征服自然能力不断增强,由此衍生的“人类中心主义”对自然造成的破坏甚至已经威胁到人类自身的生存。而对天与人关系的讨论,早在原始儒家中就已展开,儒家伦理精神认为人具有最高的价值,“天地之性人为贵”(《孝经》),但是,这并不是从狭隘的自我中心或人类中心来定义人,而是强调人的自我实现是要在一定的关系网络中才能完成,对天、对自然要保持一种敬畏和亲切感,《易传》中就提出天不违人、人不违天的天人谐调思想,强调万物一体、人和自然统一,而张载更是直接提出“天人合一”的说法,把人与自然摆在同等地位,处于休戚相关的关系。这种天人合一的思想以其模糊了主体与对象的界限,一直被斥为现代科技产生的障碍,但是面对人类对于自然的过分侵掠,重提这一思想,对于形成合理的自然观、天人观,摆正人与自然的关系有相当的借鉴意义。

另外,儒家思想中的“德教为先”、仁爱忠恕、克己修身等原则,对于社会的稳定、市场经济的健康发展等,都有其规范与促进作用。

篇3: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以前, 研究孔子的各种专著、论文, 对孔子的美学思想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系统的论述。笔者通过对《论语》中有关孔子美学言论的研究, 揭示孔子美学思想的核心——和谐, 并在此基础上论述其对中国艺术的影响。

和谐, 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点

美的本质和特征, 是美学研究的首要问题。古今中外的美学家提出了许多独到的观点, 中国古代杰出的思想家孔子也曾说:“里仁为美。”那么, 孔子提出的“仁”含义是什么?孔子说:“弟子入则孝, 出则悌, 谨而信, 泛爱众而亲仁”。, “君子笃于亲, 则民兴于仁。”参以孟子“亲亲, 仁也”, “仁之实, 事亲是也”, “仁也者, 人也”, “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可见孔子把“孝”、“悌”作为“仁”的基础, “亲亲尊尊”作为“仁”的标准, 由亲及人, 由“爱有等差”而“泛爱众”, 由亲亲而仁民, 即以血缘为基础, 要求在社会成员之间保存、建立一种既有严格等级秩序又具有“博爱”思想的人道关系, 这就是“仁”的实质。

孔子提出“仁”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以血缘为基础, 以等级为特征的统治体系, 即维护周礼。从政治角度看, 是保守、落后甚至是反动的。从美学角度看, “里仁为美”的观点反映了孔子以“和谐”为特征的美学思想, 触及到美 (主要是优美) 的基本特征。古希腊毕达哥拉斯学派认为美就是由一定的数构成的“和谐”, 赫拉克利特认为互相排斥的东西造成最美的和谐, 亚里斯多德把美的一般形式归纳为:秩序、匀称与明确, 是从形式的和谐探求美的本质。西方美学家所说的“和谐”主要指形式的“和谐”, 孔子提出的“里仁为美”, 侧重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所以, 从人际关系“和谐”的角度探讨美是孔子美学思想的一个基本特征。

孔子所谓“里仁为美”, 主要指社会美, 特别是人的行为美、心灵美。那么, 孔子又是如何认识自然美的?孔子说:“智者乐水, 仁者乐山。”水的活泼流动, 有类智者, 山的高大、坚毅又有似仁者。对“智者乐水”解释道:问者曰:“夫智者何以乐于水也?”曰:“夫水者, 缘理而行, 小遗小闲, 似有智者;动而下之, 似有礼者;蹈深而不疑, 似有勇者;障防而清, 似知天命者;历险致远, 卒成不毁, 似有德者。天地以成, 群物以生, 国家以宁, 万事以平, 品物以正, 此智者所以乐于水也。”“似有智”、“似有礼”、“似有勇”、“似知天命”、“似有德”, 都是用“君子”的道德品质来比况。水本无知之物, 比以“君子”的道德品质使其人格化, 便成了人的审美对象, 具有了美感。这种以自然物来比“君子”之德的“比德”观, 同样蕴含了以“和谐”为美的美学思想。这里的“和谐”, 指自然物与审美主体的和谐, 即自然物的外在形式与审美主体的道德相和谐、相一致, 从而自然物才成为审美对象, 自然美于是产生了。由此可见, 孔子认为自然物的外在形式与审美主体的思想感情和谐一致是自然美的基本特征。

无论自然美, 还是社会美, 都以“和谐”为特征, 这是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点。

和谐, 孔子为文学艺术确立的审美标准

孔子是诗歌和音乐的里手, 对文学艺术很有研究。他精通乐理, 能够自己谱曲。孔子说:“吾自卫反鲁, 然后乐正, 雅颂各得其所。”孔子从“仁”的原则出发, 对文学艺术的审美准则作了明确的论述。

孔子非常重视文学艺术作品的思想内容。要求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不能违背伦理道德, 作品所抒发的感情要适度、和谐。孔子说:“《关唯) 乐而不淫, 哀而不伤。”反对“过”与“不及”。“淫”就是乐过头了, “伤”就是哀过头了。乐不至于淫, 哀不至于伤, 这就达到了“中和”。孔子反对郑声, 就是因为“郑声淫”、“恶郑声之乱雅乐也。”孔子崇尚雅乐, 提倡平和之音, 反映了孔子以“和谐”为美的审美标准。

孔子在重视文艺作品思想内容的同时, 也非常重视文艺作品的形式。他把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看作艺术美的最高标准。“子在齐闻《韶》, 三月不知肉味, 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子谓《韶》尽美矣, 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 未尽善也”。美, 指文艺作品的形式完美;善, 指文艺作品的思想内容合乎一定的政治、道德标准。孔子主张尽善尽美, 就是要求文艺作品的内容与形式达到和谐。孔子说:“质胜文则野, 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 然后君子。”质, 就是实质, 指人或事物的内在本质。文, 就是文采、装饰。质与文的关系就是内容和形式的关系。孔子认为, 实质胜过文采辞藻, 就显得粗野;文采辞藻胜过实质, 就显得浮夸。朱熹注:“彬彬, 物相杂而适均之貌。”“文质彬彬”, 就是说文采和实质配合得很恰当, 形式与内容很好地结合起来, 这就是“君子”的典型。孔子所谓“文质彬彬”, 是从社会美的角度阐述他的审美标准的。在此基础上, 他把这一审美标准推及到艺术领域。孔子说:“志有之, ‘言以足志, 文以足言’。不言谁知其志, 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志, 指思想内容;文, 指有文采的语言。“文以足言”, 即只有美的语言才能充分表达思想感情。语言不美, 就没有感染力, 也就不可能产生广泛而深远的影响, 这就叫“言之无文, 行而不远”。孔子编写的《春秋》, 不仅文字严谨, 而且能“寓褒贬, 别善恶”, 内容与形式完美结合, 高度和谐, 充分体现了“和谐”的审美标准。

孔子关于艺术社会作用的论述, 同样体现了“和谐”的审美标准。孔子说:“《诗》可以兴, 可以观, 可以群, 可以怨。”“可以群”, 就是说诗能增强群体观念, 调整人与人的关系, 使人际关系和谐, 使情感和谐。《荀子·乐论》说:“乐在宗庙之中, 君臣上下同听之, 则莫不和敬;闺门之内, 父子兄弟同听之, 则莫不和亲;乡里族长之中, 长少同听之, 则莫不和顺。”正说明了音乐对性情的陶冶、和谐作用。以此观之, 可以说孔子从“仁”的原则出发, 对文艺的社会作用作了全面概括。“群怨说”从又一个侧面体现了“和谐”的审美标准。

总之, 孔子从文艺作品的内容及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文艺的社会作用等方面确立了文艺的审美标准——和谐。

和谐, 影响了中国艺术的审美追求

孔子的和谐美学思想深深地嵌入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艺术美学。中国艺术以“意境”、“传神”等为审美的最高境界, 实质上就是追求审美的和谐境界, 与孔子的和谐美学思想完全一致。

意境是中国文学、绘画、书法等艺术理论中的重要范畴。意境是指艺术作品中呈现的那种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活跃着生命律动的韵味无穷的诗意空间。意和境的关系就是主观和客观的关系, 就是情和景的关系。意和境的有机统一就是意境。从和谐美的角度看, 意境就是主观和客观、情与景、虚与实的和谐统一。这种和谐统一的表现就是情景交融、虚实相生。李白的诗《夜泊山寺》 (“危楼高百尺, 手可摘星辰。不敢高声语恐惊天上人。”) 借“危楼”、“星辰”和静谧的山寺抒发了诗人身处远离尘世、万籁俱寂的环境中的无比喜悦, 表达了诗人特立独行的傲然风骨。在诗中, 诗人的思想情感和山寺的景物水乳交融, 真可谓“一切景语皆情语也” (王国维语) 。郑板桥擅长于画竹, 所画竹子皆瘦劲孤高, 以此表现他不肯与腐朽的封建统治者同流合污的独立人格。竹子, 已经不再是纯客观的景物, 而是画家人格的写照。颜真卿的楷书丰腴雄浑, 字体宽博而气势恢宏, 骨力遒劲而气慨凛然, 这种风格与他的高尚人格相契合, 是书法美与人格美完美结合的典例。在这些艺术作品中, 主观和客观、情与景、虚与实达到和谐一致、高度统一, 体现了孔子的审美标准——和谐。

在人物刻画和造型艺术中, 和谐表现为“形似”与“神似”的统一。中国古代文学、绘画、雕塑等艺术讲究“以形写神”、“形神兼备”、“传神写照”, 无不体现了“形似”与“神似”的和谐与统一。《红楼梦》关于王熙凤的外貌描写——“一双丹凤三角眼, 两弯柳叶吊梢眉, 身量苗条, 体格风骚, 粉面含春威不露, 丹唇未起笑先闻。”——充分体现了“形神兼备”的和谐美学思想。茂陵的汉代雕刻线条简洁、神态逼真, 可谓“以形传神”的典范。总之, “以形传神”、“形神兼备”所蕴含的审美观念充分体现了孔子和谐美学思想的深远影响。

综上所述, 孔子为艺术确立的和谐审美标准对后世影响极大, “很多艺术家、文学家的审美趣味、审美理想都是以这个‘和’字为核心的。”

摘要:和谐, 是孔子美学思想的基本点, 是孔子为文学艺术确立的审美标准。孔子的和谐美学思想深深地嵌入中国人的审美心理结构之中, 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中国的艺术美学。中国艺术以“意境”、“传神”等为审美的最高境界, 实质上就是追求审美的和谐境界, 与孔子的和谐美学思想完全一致。

关键词:孔子,和谐,美学思想,影响

参考文献

篇4: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关键词】法家思想;会计制度;性恶论;利益最大化

一、前言

法家思想是我国传统思想之一,其发源于春秋战国时期,对现实社会有着深远的影响。进入现代,随着西方经济学和管理学等思想的传入,人们发现法家思想与西方思想存在着相似的地方。在我国建立会计制度和发展会计制度的过程中,传统文化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尽管提到中国传统文化,孔孟之道已在人们心中形成主流,但在经济社会中,法家思想的影响不失其浓墨重彩的一笔。

二、法家思想的产生背景、意义及基本内容

1.法家思想的产生背景和意义

在经济上,春秋时期,人们的生产力水平达到一定的程度,个体耕作、个体商人和手工业者纷纷出现,逐渐形成了以利益为中心的经济体系;在文化上,各国政府纷纷寻求文化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诸多因素形成了法家的竞争思想,并且逐渐成为法家体系。

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策略的不断引入,中国也开始着力于构建适合自身发展的会计制度。企业寻求发展,不外乎如何促进资本的流转使得个体乃至社会的不断富有化;会计的衍生,体现了对客观数据反映现实经济状况的需求。企业乃至整个社会追求利益的扩张,投资的稳准,上升的空间与趋势,更不应该忽略文化思想在经济战略选择中的作用。法家思想的运用可以建立完善的会计制度,进而可以保证企业的持续稳定发展。

2.法家思想的基本内容

法家思想的主要贡献是在国家管理制度方面提出了独特的见解。就执法而言,法家思想主张法治,反对人治。法家思想的核心思想在于“人性本恶”,这与儒家等学派的思想大为不同。法家思想学者认为人性本恶,应该采用处罚、监督和告诫的方式利用到人趋利避害的本性,从而使人遵守法纪,服从管理者。

三、中国会计制度的内容

中国会计制度的发展历程包括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1978年到八十年代末期,该阶段开始探索并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会计制度。第二阶段为从九十年代初到现在,其主要特征为采用各种会计工具和核算方法,更好地适应现代企业的发展,并逐步与国际接轨.两个阶段都着力于促进国家经济的不断发展。

四、传统法家思想对中国会计制度的影响

1.“性恶论”是建立会计制度的基础

会计制度建立的基本理论之一是西方经济学理论中的“经济人假设”,即理性的人会选择利益更高的行为。可见,这种说法与性恶论的理念相似。在“性恶论”的基础理论下,说明市场经济中的交易双方在伴随着信息不对称的前提下,可能会出现弄虚作假和尔虞我诈的行为,为了规范这种行为,必须采取一种规章制度来防止弄虚作假,而这种规章制度就是会计制度。只有不断完善会计制度,才能满足宏观调控和稳定经济秩序的需要,进而培养出有着更高会计素质和水平的会计从业人员。

2.“以法治国”思想促进了会计制度的颁布

如上文所述,法家思想之一便是主张法治,反对人治。在近代中国的部分企业中,“人治”管理方式在一定程度上造成生产效率低下和人才流失等问题。企业管理者不凭借规范制度,依靠个人喜好去办事的情况十分严重。根据法家的思想,必须通过严格的制度和机制来规范企业行为,使企业可以健康发展。在我国会计制度的发展过程中,九十年代以前,由于会计制度不够明确,一些企业在进行会计核算时无所依从,导致效率低下,难以走出国门参与竞争。因此,在后续的会计制度发展过程中,出台并完善了《会计法》和《小企业会计制度》等各种具有针对性的会计法规,通过法律的完善,使得企业进行合计核算和财务管理时有规律可循。可见,以“会计制度治企业”具有良好的效果。

3.法家思想与儒家思想在会计制度中的运用对比

在思想性质方面。法家思想强调在经过考虑之后,理性的人会选择利益更高且更能满足个人偏好的行为。在这种情况下,会计制度的出现是为了遏制人性自私的行为,而儒家思想强调义重于利益,而义所表现的就是政府的公有利益;在会计制度的建设方面,法家思想主张依法治国,存在较高的制度约束性,而儒家思想强调礼仪治理,强调等级制度。由此可见,儒家思想和法家思想对会计制度的建立均存在一定程度的影响,儒家思想决定着会计制度的模式,是会计制度的根本,法家思想是会计制度的立法基础,是形成会计制度的前提。只有合理的运用儒家与法家的思想,才可以完善会计制度。

五、总结

在现代财务管理和会计核算中,有大量的儒家思想、法家思想或者墨家思想值得借鉴,尤其是法家思想,其“性恶论”和“以法治国”对于现代社会管理具有重要意义。“性恶论”是建立会计制度的基础,“以法治国”思想促进了会计制度的颁布。可见,法家思想作为中国的传统思想,其对现代经济学、管理学和会计学等都具有一定的意义。

参考文献:

[1]徐升.浅析传统文化对法律的影响[J].九江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0,04(02):50-52.

[2]陈自强.中国古代政治思想史研究综述(1995~2005)[J].宜宾学院学报,2014,01(17):49-55.

篇5: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传统文化思想,尤其是儒家思想现代企业管理有重要影响。在科技迅猛发展的今天,世界经济呈现出丰富多彩的内容和格局,世界文化也日益走向多元化、综合化。儒家文化在2000年的历史里,虽经历数次大起大落,但历史的沧桑阻挡不了它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中坚和骨干,它的诸多合理的思想,作为儒学不衰魅力之所在,完全可以与现代先进文明共存,成为现代多元文化中有生命力的一元。现代企业管理者在借鉴西方现代管理理念的同时,还应从中国的国情出发,从五千年优秀传统思想中,吸取其精华,创造性地应用于企业管理工作。从这个意义出发,本文特就传统儒家思想在现代企业管理中的运用做以论述。

管理,以“仁”为本

仁学思想是儒家学说的核心思想,什么是“仁”?孔子回答“仁者,爱人”。“仁”的本质就是“爱人”,要把人放在第一位,关心人、尊重人、人与人平等。如何做到“仁”? 孔子说克己复礼为仁。要求人们克制个人欲望,视听言行都要循礼,就会使人类社会实现仁爱,达到和谐。把“仁”的思想运用到工商管理上,就是要求管理者关心人、尊重人、以人为本、重视人才、举贤授能。事实上,这种思想是相互的,要求个人要做有道德的人,企业要做有责任的企业。儒家假定“人性本善”的“性善论”是其推行仁政,实行管理的基础。现代企业管理者,应该充分认识和把握人性,根据人性的特点来进行管理。人先天的善需要后天的扩充,才能表现为善的德性,从而人人否成为管理者。因此,在企业中药注重提高员工的修养,注重对员工的教育。儒家提倡“性善论”的目的,是要求当政者推行“仁政”。这就要求管理者在企业中视他人为目的,注重、关心、培养和爱护员工,公正的对待人和事,为企业的成长和发展提供精神上的支持。

管理,刚柔兼施

刚柔——企业管理的方法。在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传承过程中,一直提倡“以柔克刚”、“刚柔并济”,其精髓是为人处世随和谦让,当刚则刚,当让则让,绝不是匹夫之勇,这是一种心胸豁达的思想境界。纵观历史,我们不难发现,往往太过尖锐的人容易被柔和之人征服利用。犹如一块巨石落在一堆棉花上,棉花不仅毫无损伤,相反,刚硬的石头反被棉花轻松地包在其中。以刚克刚,两败俱伤;以柔克刚,则马到成功。性格刚烈之人,其情绪好激动,情绪激动则很容易使人失去理智。可以设想,失去理智的人不可能做出合情合理合法的事情。“刚柔并济”是运用智慧来巧妙地为人处世,也是企业管理的有效手段。个人与个人之间如此,团队与团队之间也如此。柔是自然之道,柔也是养身之道,柔还是治世之道。

管理,和谐是根

和谐——企业旺盛的法宝。现代国际学术公认:最提倡和谐的古代圣贤是孔子。古代圣贤擅长把不同的事物联系起来进行研究运用,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群体之间的和谐,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和谐,乃至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生态和谐则是经济活动和企业伦理的主要方面。在以关系为本位的中国,个体和他人 的关系是相互依赖的,因而关系调节就是企业伦理道德的首要问题。儒家认为,人际和谐是处理人及关系的根本原则。“和”是多样性的统一,具有兼容并包,这样,既尊重了个人意志,又能互相合作。人与人之间和睦相处,以和为贵,以和为美气生财,就能协调好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如果人人能和谐相处,就有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人和具有重要的功能和价值,有利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利于企业家建立一种广泛的内外和睦,互利协作的社会网络关系,达成与利益相关者共赢的战略局面。由于个体在企业中的角色和地位不同,对其伦理道德的要求有所偏重。儒家认为,尊重他人是处理人际关系的出发点。对现代企业而言,个人必须摆正在企业中的位置,在尊重自己和他人的基础上,遵循尊敬、仁爱、信任的原则,处理好上下级关系,左右级关系,形成人己和谐的环境,营造出具有向心力、凝聚力、富于合作精神的企业团队。

纵观中外企业,在企业管理中获得惊人成功的原因在于以人为中心进行管理。索尼公司的创始人盛田昭夫曾经说过:如果日本企业经营真有什么秘诀的话,那么我觉得,人就是一切秘诀的根本出发点。以人为本,就要因人而用,善用其才。“仁”的人才观要求管理者要尊重人才、依靠人才、用好人才。管理者在选拨人才时不能有世俗偏见,要去除个人好恶,选好人才;同时用才不能求全责备,“人才有长短,不必谦通”,如果求全,其结果是只能早就一个平庸的领导班子,要针对人才各自不同的特点,用其所长,优化组合,长短互补。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企业管理者更需要确立与时俱进的用人观,按照江泽民同志提出的要求,要具备“识才的慧眼,用才的气魄,爱才的感情和聚才的方法”,选拨、培养人才,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的能力,为企业所用,企业才会永葆生机,立于不败之地。这样才有利于企业长远发展保持其旺盛的生命力。

儒家指出,管理者管理企业,必须要忠诚于自己选择的职业,要有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只有“敬而有信”,兢兢业业,努力做事,让下级信服,才能树立起榜样作用。儒家还特别强调了知识的重要性,要求知识分子勤学习,敬业乐业。这对于提高企业家的学识、能力和品德修养,都是十分重要的。把学习新知识,巩固旧知识视为对自身的内在化要求,专心学习,刻苦用功,不断的更新知识和提高能力,从而提高自己的竞争优势,以便在市场经济中立于不败之地。此外,管理者还必须遵循“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德原则,用于承担风险,强化责任伦理。

中庸——企业定位的根本。中庸之道是孔子思想的精髓。孔子说:“中也者,天下之大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孔子所阐述的不偏不倚与不走极端的处世之道,认为它会使天地之间所有的人们各就其位,各得其所;万物生长,一片繁荣景象。儒家的中庸思想要求管理者处理事情要坚持原则、坚持标准、不偏不倚、恰当适度,避免偏激、矫枉过正,确保人心稳定。另一方面,和而不同的思想又对管理的内部环境因素中的组织气氛有积极意义。组织气氛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和制约力,西方行为科学在人是“社会人”假说的前提下,认为管理的成功取决于在组织内部为组织成员创造一种精神舒畅、自然和谐气氛和环境。“和而不同”讲求的是矛盾对立面或各种不同因素的和谐结合,而不是人为消除矛盾对立面的差异强求表面的简单统一,“和”是有差异、有区别的和。对企业而言,则要求管理层正确处理及调和管理者与职工、职工与职工之间的关系,要“以和为贵”,管理者与职工要达到相互理解、相互支持、相互尊重;职工之间要达到互相关心、和睦相处。另外,管理层一方面要鼓励职工个性自由发展,另一方面要协调职工个人要与企业目标一致,为此企业要营造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成长环境,激发职工的积极性、创造性,实现他们的理想和抱负。这样的企业,其内部不仅稳定和谐,团结一致,凝聚力强,而且生机勃勃,充满活力,无疑会提高企业的绩效。

把中庸思想领会并执行的最好的企业,中兴当之无愧。《中兴通讯——全面分散企业风险的中庸之道》一书,让人叹服侯为贵经营企业的中庸之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扣其两端,允执其中”。这就是中庸之道,将其运用到企业管理中,成就了中兴20年的成功。中兴是中国通讯的巨头,与巨龙、大唐、华为并称为“巨大中华”,一直秉承“牛”文化闻名于业界,他的“森林原理”和“低成本尝试”原则分别代表了中兴的企业认识论和方法论,使企业有效回避了经营中的不确定因素并抓住每个机会。它不仅体现了一种东方的价值观,而且还展示了这种价值观向企业的组织结构、研发领域、市场末端、文化氛围等各个细胞的渗透过程及其相互作用的立体动态景象,是中庸之道在中国企业中的典型运用。

篇6:浅谈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单位:九龙坡区西彭二中

姓名:陈丽红

日期:2010年11月9日

浅谈孔子的思想对中国教育的启示

主题:孔子思想对教育管理、教师教学、学生学习的启示 关键字:孔子教育教师启示

时下重庆市专门组织人员编纂了《国学经典与教育读本》,并作为本市中小学、中职学校教师继续教育公共课培训教材,从而在全市掀起了一股重温国学,让国学启迪教育的热潮。而说到国学对中国教育的影响,不得不首推孔子了。孔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其学说不仅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发展进程,还深刻地影响着每一个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模式,成为东方人品格和心理的理论基础。以孔子为代表创立的儒家文化博大精深,构成了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主流和基础,时至今日仍在社会生活中发挥着巨大的积极作用。现就孔子思想在教育方面的影响,浅谈一下自己的认识。

孔子的思想对教育管理的启示。孔子认为治国治民,政治、军事、法律都不可缺少,但最根本的还是教育,他把教育放在很高的地位。孔子认为教育可以把社会的政治思想、伦理道德,传播到民众之中,从而对政治产生重大影响。《论语 为政》载‚或谓孔子曰:子奚不为政?子曰:《书》云:‘孝乎惟孝,友于兄弟。’施于有政,是亦为政,奚其为为政?‛这就是说,通过教育把孝顺父母、友爱兄弟的风气传播开来,就会影响政治。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以后简称《国纲》)中,也明确指出,教育是民族振

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

径。强国必先强教。这说明党和国家对教育是高度重视的。要发挥好教育的作用,应该把道德教育放在首位。‚子以四教:文、行、忠、信‛(《论语 述而》),这是指教学内容的四个基本方面。其中‚行、忠、信‛都是道德教育的要求。孔子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馀力,则以学文。‛(《论语 学而》),首先要求做一个品行符合道德标准的社会成员,其次才是文化知识的学习。所以,在孔子的教育内容中,道德教育占首位,文化知识的学习必须为德育服务,这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在《国纲》中指出,我们的战略主题是以人为本、全面实施素质教育。而素质教育坚持德育为先。把德育渗透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贯穿于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各个方面。

要给所有的学生创造平等的受教育的权利。孔子提倡‚有教无类‛。春秋以前,平民是没有资格入学接受教育的。孔子创办私学,在教育对象上进行了相应的革命,实行‚有教无类‛(《论语 卫灵公》)的办学方针,这是孔子教育实践和教育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他在中国历史上首次提出‚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指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高贵、优越的思想。在《国纲》中也提到要缩小校际差距,解决择校难;解决进城务工子女在当地升学考试等。我想也应该是让学生享受同等教育权利的一个体现。

孔子的思想对教师的启示。孔子被后世尊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他将毕生精力贡献于教育工作,敏而好学,具有丰富的实践

经验,重视道德修养,是一位尽职的好教师,是后世教师学习的楷模。《论语》中很多篇章都可以看到孔子对师德修养的相关论述,带给后世为师者莫大的启示。

对学生的教育,不仅要言教,更要注重身教。孔子通过严以责己,以身作则来感化学生。‚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不能正其身,如正人何‛(《论语子路》),充分说明了身教的重要性。俄国作家车尔尼雪夫斯基指出:‚教师把学生造成什么人,自己就应是这样的人‛。的确,如果教师能做到以身示范,虽没有言语的说教,仍然能对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作用。

要相信学生,鼓励学生。孔子对学生充满期望,他说‚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不如今者四十,五十而无闻焉,斯亦不足畏也已。‛(《论语 子罕》)这里包含了青年人超过老年人、学生超过教师、长江后浪推前浪的发展观点。孔子相信学生的潜能,认为学生可以超过教师,鼓励学生。他说‚当仁不让于师‛。(《论语 卫灵公》),面临着实行仁德的事情,可以不必对老师谦让。在我们当前的新课改活动中,要让学生动起来,首先就得相信学生,这是对孔子思想的传承和发扬。

教师要不断学习,努力创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论语 为政》)。教师必须自己经常温习故业,融会贯通,做到有新的领悟、新的体会、新的发现,才能胜任教学工作。教师不仅给学生以知识,还要使学生独立求知,独立思考,并能做一个有道德修养的人,这样才算是好的教师。他说:‚弗学何以行?弗思何以得?小子勉之‛(徐干《中论 活学》)。

孔子的思想对学生的启示。孔子在《论语》的第一句话即‚学而时习之,不亦说(悦)乎?‛(《论语 学而》)意思是说,学习了,然后再经常温习、练习、实习,把所学的知识转化为技能,获得了成果,内心感到快乐与满足,不也令人喜悦么? 学习本身是不断实践的过程,要反复地学习实践才能牢固地把握所学的知识。对所学的知识熟练了,融会贯通了,便可举一反三,告诸往而知来,从已知探未知。故,学而时习之。这一思想对我们的学生无异于一剂良药。

要学思结合。孔子说:‚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论语 为政》)只学习不加思考就会迷乱而不明,只思考不学习就会空泛而不实。这种见解符合人的认识规律,已初步揭示了学习和思考的辩证关系。在二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也不得不感叹这一概括的精辟。

要诚实谦虚好问。孔子认为知识问题来不得虚伪和骄傲,他有一句名言,‚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论语 为政》)。要求学生具备实事求是的态度。他还说:‚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论语 阳货》)。认为在路上听到传言就到处传播,这是对道德的背弃。孔子反对‚亡而为有‛、‚虚而为盈‛的求学态度,本来没有,却装着有,本来空虚,却装着充实,这是不好的。他主张‚毋意、毋必、毋固、毋我‛(《论语 子罕》),不凭空猜测,不绝对肯定,不拘泥固执,不自以为是。当对问题的研究还不充分,没有把握做判断时,应当存疑,不可想当然。要做诚实的人,持实事求是的学习态度。

诺贝尔奖获得者杨振宁先生曾预言,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科技发展将会突飞猛进,这取决于四个有利因素:经济实力的强大、决策者的决心、大量的青年人才、良好的传统。而在传统方面,杨老先生更看重孔子开创的儒家思想在教育方面的深远影响。孔子不仅属于历史,也属于当代!

参考资料:

篇7: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众多的民族之所以能够形成一个多元融合的统一体,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中华各民族有着共同的文化基础。纵观中国传统社会的历史,担负这个“主体文化”使命的就是儒家文化。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儒家思想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可以说,儒学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思想主流,为我国各民族共同吸收、承传、改造和发展,对构成中华民族共同要素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血缘传承、礼仪道德、语言文字、心理状态、行为习俗等的形成都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儒家文化的产生和发展

(一)儒学的创立——孔子

在古代,知识分子对于世道都有自己选择的余地,遇到乱世或者遇到一个难以自我发挥的世道,这些知识分子就选择出世;如果遇到太平盛世或者可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些知识分子就会选择入世。

儒学的创始人——孔子,生活在春秋时期的鲁国,其先祖都是鲁国的贵族,但是到了孔子这一代家族就没落了。孔子的父亲叔梁纥早逝,母亲把孔子拉扯成人,由此孔子的精神和内心总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第一,孔子本人对家庭的责任;第二,孔

1,子对鲁国的责任。他的思想精髓是主张“仁义”,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2等论点。“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二)儒学的发展——孟子

战国时期的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德治思想,发展为仁政学说,成为其政治思想的核心。他把“亲亲”、“长长”的原则运用于政治,以缓和阶级矛盾,维护封建统治阶级的长远利益。

孟子把伦理和政治紧密结合起来,强调道德修养是搞好政治的根本。他说:“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之本在身。”○

二、儒学思想及其于现在企业管理中的作用

儒家经典代表著作有“四书”和“五经”。四书指的是《论语》、《孟子》、《大学》和《中庸》。而五经指的是《诗经》、《尚书》、《礼记》、《周易》和《春秋》,简称为“诗、书、礼、易、春秋”,在之前,还有一本《乐经》,合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六本书也被称做“六经”,其中的《乐经》后来亡佚了,就只剩下了五经。《四书五经》是南宋以后儒学的基本书目,儒生学子的必读之书。

在此,我们就儒学著作中所体现出的、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文化,并结合现在企业管理的需求进行剖析。

(一)五常——仁、义、礼、智、信

1、仁:仁者,人人心德也。心德就是良心,良心即是天理,乃推己及人意也。仁字,表现为“二人”相处,因为人不能离群而独存。子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事物为人,而不为己,发为恻隐之心,宽裕温柔,仁也。

“仁”对于现代管理来说有着现实的指导意义。对于企业管理者来说,要使整个企业形成融洽和谐的氛围,在追求高绩效的同时,也要适时为员工着想、关心其生活,使员工增强对企业的归属感;对于员工来说,在工作上要真诚踏实,取得领导的信任,帮助身边的同事,建立良好的工作关系。另外,整个企业在社会上也要扮演“仁”的角色,不能为了追求利益而忽视了仁,对于近期出现的“毒奶粉”、“瘦肉精”、“地沟油”等负面事件来看,都是企业缺乏“仁”的一种表象。

2、义:义者,宜也,则因时制宜,因地制宜,因人制宜之意也。所当做就做,不该做就不做。见得思义,不因果滥取不义之财物。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

4所以人发为羞恶之心,发为刚义之气,义也。利,不义而富且贵,於我如浮云。”○

“义”对于现代管理来说,要求企业要具有一定的社会责任感,在追求高额利润的同时,也要承担起帮危扶弱的社会责任,例如汶川地震之后,全国的企业纷纷捐赠的行为其实就是一种“义”的表现。

3、礼:礼者,进退周旋得其体,乃是正人身之法也。尊卑长幼有序,处事有规,淫乱不犯,不败人伦,以正为本,发为恭敬之心,斋庄中正之态,礼也。

“礼”对于现代管理来说,企业应该正立于社会中的形象,做到遵纪守礼,树立品牌影响力。并把顾客的需求放在第一位,对客户以礼相待,对于面向顾客的一线人员来说,也要掌握一些必要的待人接物的知识与技巧。

4、智:智者,知也,无所不知也。明白是非、曲直、邪正、真妄,即人发为是非之心,文理密察,是为智也。

“智”对于现代管理来说,企业要成为一个学习型组织,让企业当中的人都能够不断的学习与提高。

5、信:信者,不疑也,诚实也。就是言出由衷,始终不渝。信字,表现为“人”和“言”,人言不悔,方为有信也。诚心之意也,以诚居心,必然诚实。处世端正,不诳妄,不欺诈者,是为信也。

“信”对于现代管理也尤为重要。企业经营诚信是第一位的,同样也适用于企业

内部的管理方面,企业管理者要建立威信,不能朝令夕改,员工之间也要坦诚相待,不能尔虞我诈。中国企业界的很多问题,就是在“信”上出了问题,并且这个问题也逐渐扩散的社会的其他层面。

(二)《中庸》——中庸之道

孔子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5其意在强调应该时时能做到适中,既无过,也无不及,不偏不小人而无忌惮也。”○

倚,谓之中庸,此乃中庸之道。而整体和谐性是中庸之道最本质的特征,孟子曰:“民

6”强调了以人为本、注重和谐。另外儒家思想倡导整体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主义理念,认为人的生存发展应该基于群体的发展,强调“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即要注重企业团队精神。

中庸之道是儒家文化的核心,具体内容主要包括五达道、三达德、九经等。

1、五达道

五达道主要是运用中庸之道调节五种人际关系。这五种基本人际关系是君臣、父子、夫妻、兄弟以及朋友的交往,将君臣关系视为上下关系,这五种人际关系就是天下通行的人际关系。

2、三达德

靠什么调节五达道那些人际关系?靠人们内心的品德和智慧,因而就有了三达德。三达德,就是智、仁、勇。智、仁、勇是天下通行的品德,是用来调节上下、父子、夫妻、兄弟和朋友之间的关系的。

3、九经

九经就是中庸之道用来治理天下国家以达到太平和合的九项具体工作。这九项工作是:修养自身,尊重贤人,爱护亲族,敬重大臣,体恤众臣,爱护百姓,劝勉各种工匠,优待远方来的客人,安抚诸侯。

(三)人和 自强

1、《孟子》——人和

7由此可见,孟子说:“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和”对于事业成功的重要性。上至国家,下至企业,想要办成一件事,都离不开“人和”的理念。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总裁韦尔奇一语道破真谛:“现代的企业,必须使公司反应更灵敏,更易与人沟通,并鼓励员工同心协力,为越来越挑剔的客户服务,这样才能成为真正的赢家。”故企业要通过各种措施,激发员工的主人翁责任感,培养员工的敬业精神,女里营造融洽的公司内部氛围,才能更好更快地使企业走向成功。

2、《周易》——自强

8表现出中华民族自古便奉行刚《周易》有云:“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健有为、自强不息的优良精神。正是这种精神,凝聚、增强了民族的向心力,哺育了中华民族的自主精神、反抗压迫的精神,以及不断学习、不断前进的精神。如果将自强不息的精神运用到管理过程中去,那将充分调动发挥员工的积极性、自主性和创造性,增强组织的向心力和凝聚力。

三、中国传统文化对现代企业管理的消极影响

(一)重伦理而轻科学,导致保守思想长期沉淀,不利于企业进行管理创新和技术创新。

中国传统文化尤其是儒家管理思想中传递着“大一统”的基因,形成“大而全”的管理模式,这种模式易对现代企业管理形成机构重叠,人浮于事,手续繁多,信息缓慢,企业活力个性被磨灭,竞争意识、冒险意识不强,趋向保守僵化的消极影响。

(二)重专制而轻民主,不利于组织结构的扁平化建设,更不利于决策的民主化。很多企业,无论民企还是国企,出现一言堂,个人决策独断专行,个人崇拜就是明显的例证。压制民主,排斥异己,以权谋私,不透明,不公开,不民主现象比较严重,容易阻碍企业向现代企业制度转型。

(三)重均同而轻个性,易使企业产生消极保守、因循守旧、不思进取、平均主义式的企业文化。

在现代企业管理内部管理机制上,平均主义的影子仍然出现在许许多多企业或者企业的某些时期某些场合。从具体行为来看有讲攀比,不讲竞争;讲平均,不讲业绩;讲公平,不讲效率,论资排辈,忽视能力和差异,强调共性,强调大局整体,忽视甚至故意压制个性,极大地影响优秀人才的发挥发展。

(四)重人情而轻法制,不利于制度的执行和落实,导致有法不依,制度被人扭曲的现象。

儒家具有较强的伦理性,它强调亲情及人与人之间关系的和谐,对于个人来说偏重强调个人的道德修养。这种倾向往往导致重德治、轻法治,重人情、轻制度,从而导致有法不依,执法不严。尤其严重的是,对人情观念的看重,会在整个企业甚至社会造成关系林立,极大地阻碍了制度化法治化的进程。

(五)重中和而轻竞争,不利于良性竞争的发展。中庸的观念,说到底是一种否认斗争、排斥竞争和简单协同的品德,如果把握不好尺度,一味地求“中和”,将严重影响企业和员工之间的发展、进步。

中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其中绝大多数思想对现代企业管理产生积极影响,是现代企业管理思想的资源宝库。充分利用其精华是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发展的方向。但一些负面思想也已成为企业管理现代化的障碍,革除它们是当代企业管理者当仁不让的历史责任。因此,只有通过对我国古代管理思想的解析、组合和选择,扬弃、革新其中陈旧、落后的部分,才能创造出新的适合中国企业特色的科学管理思想。

注释:

1《论语·卫灵公》 ○

2《论语·雍也》 ○

3《孟子·离娄上》 ○

4《论语·里仁》 ○

5《中庸》 ○

6《孟子·尽心章句下》 ○

7《孟子·公孙丑下》 ○

8《周易·乾》 ○

参考文献:

[1]《中庸大全集》,子思,雅瑟,新世界出版社,2010(1)。

[2]《儒家式现代秩序》,秋风,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1)。

[3]《儒家、儒教与中国制度资源》,干春松,江西人民出版社,2007(1)。

[4]《管好员工就靠这几招》,宗权,人民邮电出版社,2013(1)。

[5]《儒家文化研究》,郭齐男,三聊书店,2012(1)。

[6]《儒家文化与中华民族凝聚力》,李宗桂,广东人民出版社,1998(1)。

[7]《天地人和——儒家君子思想研究》,李长泰,人民出版社,2012(1)。

[8]《儒家》,百度百科。

篇8: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一、“尚贤”与任人唯贤

在中国历史上, 较早提出任贤的人可以说是周公, 他从“皇天无亲, 惟德是辅” (《周书·蔡仲之命》) 的角度出发, 关注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最大发挥, 他要求为政者必须选取“克明俊德”的“吉士”“常人”, “以觐文王之耿光, 以扬武王之大烈” (《尚书·立政》) 但当时要以墨子的“尚贤”论, 内涵最为丰富, 视野也最为开阔。墨子认为在当时“今有大国即攻小国, 有大家即伐小家, 强劫弱、众暴寡、诈欺愚、贵傲贱、寇乱盗贼并兴, 不可禁止也” (《墨子·非乐上》以下似列篇目) 的社会现实中, 在上位的王公大臣应坚持任人唯贤的原则, 选取在道德和学识上都有极为卓越的人来做各级的政长。同时, 他还严格要求从上到下, 从王公大人到各级的政长都应以贤人为典范, 不断地修正自己使自己成为道德和学识上的表率。墨子列举大量史实, 论证“尚贤”为“政之本”同时对周以来的任人唯亲、世卿世禄的现象进行了极为猛烈的抨击, 在墨子看来“王公大人, 骨肉之亲, 无故富贵, 面目美好者, 则举之” (《尚贤下》) 的弊端不除, 无法实现他理想中的“尚同”社会。他希望有远见的王公大人广招贤才, 并委以重任:

故古者圣王之为政, 列德而尚贤,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 有能则举之, 高予之爵, 重予之禄, 任之以事, 断予之令, 曰:“爵位不高则民弗敬, 蓄禄不厚则民不信, 政令不断则民不畏。”举三者授之贤者, 非为贤赐也, 欲其事之成。 (《尚贤上》)

故古者圣王甚尊尚贤, 而任使能, 不党父兄, 不偏贵富, 不嬖颜色。贤者, 举而上之, 富而贵之, 以为官长。不肖者抑而废之, 贫而贱之以为徒役, 是以民皆劝其赏, 畏其罚, 相率而为贤。 (《尚贤中》)

墨子要求打破当时还存在的等级贵的贱身份限制, 主张在道德修养和学识水平面前人人平等, 给社会上的各类人机会, 即使是在“农与工肆之人”中也可选取出有能力之人, 委以重任, 赏以厚禄, 使这样的人有权有职, 在合适的位置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可以说与当时其他各家的举贤思想相比, 墨子最突出的进步之处, 即是他的“尚贤”论明确提出了“农与工肆之人”的参政愿望和权利的问题。同时对在职的各级官吏则依政绩事功进行奖惩, 有能力的就重用, 无能力的就应该让他从高位上下来, 这样才能防止一些无能之人对权利和职位的垄断, 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巨大的损失。

但相比之下, 墨子还是更关注于以“士”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参政议政的强烈意愿, 在墨子看来, 这些人是最具实力的, 他们在道德和学识上丝毫不比当权的王公贵族们逊色, 他说:“故士者, 所以为辅相承嗣也。故得士则谋不困, 体不劳, 名立而功成, 美章而恶不生, 则由得士也。”“是故子墨子言曰: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不得意贤士不可不举,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将不可以不尚贤。” (《尚贤上》) 墨子认为在当时各国征伐不断的现实面前, 一个国家是否任用贤德之士关乎这个国家的生死存亡, 所以国君就必须有宽大胸怀去容纳士的不同见解, 有独到的眼光去选择和任用士, 有真诚的态度去尊重士, 只有这样, 才能使贤能之士各得其所, 各尽所能, 为国家发挥出最大的潜力。

“尚贤”论是墨子思想中极有价值的部分, 是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重大贡献之一。“尚贤”论使“任人唯贤”成为了全民族的一种共识。在中国封建社会里, 无论是哪朝哪代, 是任人唯亲还是任人唯贤成为政治清明与否的重要标志之一。人们认为像“文景之治”或是“贞观之治”那样的治世、盛世的出现, 是统治者任人唯贤, 知人善用的结果。因而在中国“任人唯贤”作为一种政治文化意识逐渐形成了强有力的舆论导向。中国历史上的那些清官, 他们执法严明, 刚正不阿, 廉洁奉公, 兴利除弊的高尚品格和严谨的工作作风中, 都闪耀着墨子所崇尚的贤士风采。

二、“兼爱”与侠义精神

墨子所主张的“兼爱”思想, 是无等级差的“博爱”:

“天下人皆相爱, 强不执弱, 众不劫寡, 富不侮贫, 贵不傲贱, 诈不欺愚, 凡天下祸篡怨恨可使毋起者, 以相爱生也。 (《兼爱中》)

这种博爱打破了由儒家构建起来的“尊尊亲亲”宗法体系, 因此当儒家思想在大行其道之时, 墨子的兼爱却成了统治者不喜欢的论调。但是这种兼爱的思想并没有就此便消失得无影无踪, 而是由公开变为潜在, 深入民间, 衍生出民间的侠义精神。正如鲁迅先生所说“孔子之徒为儒, 墨子之徒为侠”墨子主张:

“有力者疾以助人, 有财者勉以分人, 有道者劝以教人。若此则饥者得食, 寒者行衣, 乱者得治” (《尚贤下》)

“言必信, 行必果, 使言行之合, 犹合符节也。” (《兼爱下》)

墨子本人就具有行侠仗义的侠义风范, 他言必信, 行必果。当诸侯间的不义战争发生之时, 墨子就会宣扬其“兼爱”思想, 积极主张“非攻”, 反对以大欺小, 以强凌弱的侵略之举。他的一生也在多次反对侵略战争的正义之举中越发显出了人性的光芒。当听说公输般为楚国攻打宋国造成了云梯后, 墨子走了十天十夜到楚之都城郢, 运用他高超的智慧说服了楚王, 使楚王最终放弃了攻打宋国的不义战争。墨子的一生都在为扶危济困, 扶弱济贫而奔忙着。班固在《答宾戏》中说:“孔席不暖, 墨突不黔”说是就是孔子为天下事而奔忙, 连把席子坐暖的时间都没有, 而墨子则是为了他心中的正义事业而奔忙, 连将炉灶上的烟囱染黑的功夫都没有。墨子和他的弟子们尽全力为广大人民做事, 施恩不图报, 即使是牺牲了个人的生命也在所不惜“墨子服役者百八十人, 皆可使赴火蹈刃, 死不还踵。”可见, 墨子和他的弟子是心系天下人生存之大事的侠之大者。

墨家的这个传统在战国以来的侠士身上得到了很好的继承和展现。《史记》的《游侠列传》、《刺客列传》、《鲁仲连列传》等列传中记载的荆轲、高渐离、鲁仲连、聂政等人, 他们都是讲信义、重承诺、轻生死的人, 不是怀恩报主, 行刺暴君, 就是为主排忧解难、杀身成仁, 都有浓厚的墨家之风, 是一群怀有“兼爱”之心的“专趋人之急, 甚己之私”的侠义之士。

侠义精神虽然一直是上层统治者极为反对, 甚至是不惜力量去打压的, 但它却作为一种精神和处世的准则, 活在下层人民的心中, 形成一种中国民间的文化力量。汉魏以后, 侠义精神更是在文学作品的歌咏和渲染下越发显得豪气冲天, 直至现今, 各式各样的侠义之士还是人们口中传诵, 各种艺术形式中反映得最多的形象。因而我们看到, “由墨子‘兼爱’思想衍化而来的侠义精神已升华为一种社会道德, 不仅与士大夫文人宣泻抑郁不平之气的愿望相结合, 后来还成为市井小民对除暴安良、劫富济贫理想的寄托, 在传统文化的演进中有着重要的影响。”

综上可以看出, 墨子的“使天下兼相爱, 爱人若爱其身”的“兼爱”思想和侠者的见义勇为、扶弱济贫、施恩不报的侠义精神都是我们最为宝贵的传统美德, 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极为重要的精神财富。

篇9:孔子思想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

摘要:庄子思想对绘画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对中国画论的影响和对中国传统绘画作品内容和形式的影响。这二者是统一的。庄子思想的发展很大左右了一定时期的中国人的审美观点。庄子思想在中国绘画体系中展现了鲜明的时代性,本文使用联系发展的思想来论述庄子思想对中国古代绘画的影响。

关键词:庄子思想;庄子;中国画

庄子的思想曾经一度影响中国古代社会发展的方方面面,并且对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事态度产生了巨大影响。本文正是从庄子的思想角度出发来探究其对中国传统绘画的影响,分别是从庄子思想对艺术创作,中国传统绘画意境和对中国传统绘画题材的影响。

一、庄子简介

庄子生于公元前369年,于公元前286离世,姓庄,名周,是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和文学家,是宋国蒙人,是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庄子祖上系出楚国贵族,后因吴起变法楚国发生内乱,先人避夷宗之罪迁至宋国蒙地。他生平做过地方漆园吏,因崇尚自由而不应同宗楚威王之聘。后世将他与老子并称为“老庄”因他是老子思想的继承和发展者。他和老子的哲学思想体系,被思想学术界尊为“老庄哲学”。其代表作品为《庄子》。

二、庄子思想对中国画创作的影响

中国画创作要求创作者在掌握一定的创作技能的前提下,对生活有一定的体验,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艺术构思,使艺术意象存在创作者心中,通过创作者的艺术技巧,把它画出来。

在《庄子·田子方》中记载:宋元君将画图,众史皆至,受揖而立,舐笔和墨,在外者半。有一史后至者,儃儃然不趋,受揖不立,因之舍。公使人视之,则解衣般礴,裸。君曰:“可矣,是真画者也。”这形象的描述了艺术创作者创作时的放松,自由的且没有任何精神束缚的悠然自得的状态。“解衣般礴”对中国画创作影响深远。中国画创作是一种特殊的精神产品,它要求创作者要有持续的热情全者身心的投入到绘画创作中去。

在《庄子·齐物论》中:“昔者庄周梦为蝴蝶,栩栩然蝴蝶也,自喻适志与!不知周也。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不知周之梦为蝴蝶与,蝴蝶之梦为周与?周与蝴蝶,则必有分矣。此之谓物化。”陈鼓应将这解释为“物我界限之消解,万物融化为一”。本质就是忘我,即胡蝶与庄周融为一体,这是一种物我合一的意境。当灵感来的时候,要求创作者切不可耽延,要忘我的投入到绘画中。盛唐的张璪提出:外师造化中得心源。就是对自然界运动和变化务必进行仔细的观察,把握事物的外在变化和内在规律,使所观察的事物牢记于心。经过内里的思考、组合,经过主观意志的融入,转化为创作。客体的精神与创作者的精神融为一体,就像蝴蝶与庄周融为一体,这时画出并非客观的描摹事物,而是融入创作者的主观情感。中国画讲究物我合一的意境表达,以自己的手画自己的心,从而画出自己心中的物像。

三、庄子思想对中国传统绘画意境的影响

在“立象以尽意”的意象性价值追求下,中国传统绘画讲究诗意般的意境美。在《庄子·杂篇·外物第二十六》中:荃者之所以在鱼,得鱼而忘荃,蹄者之所以在兔,得兔而忘蹄;言者之所以在意,得意而忘言吾安得夫忘言之人而与之言哉!故此,中国传统绘画注重意境的表达,注重表现主体内里精神的抒发。

汉代刘安在其著书《淮南子》中就论述到“寻常之外,画者谨毛而失貌。”旨在说明如果画家过分注重细节就会失去整体全貌,并且论述了绘画中形似和传神的问题。东晋画家顾恺之所提出形神关系论,进一步强调表现人物内在精神气质的重要性,形象是传神的前提条件,也就“以形写神”,将“神似”建立在“形似”的基础上,这是中国传统绘画“意象性”的在魏晋时期的最早论述。尤其是要达到“以形写神,神形兼备”的效果。人物的动态,神情都刻画的生动自然。中国传统绘画在空间关系上既不追求客观真实再现,也不是纯粹追求主观真实,即画面所表现的空间,并非大自然真实的三维空间再现,而是画家的意境空间。

《庄子杂篇·渔父》孔子愀然曰:“请问何谓真?”客曰:“真者,精诚之至也。不精不诚,不能动人。真在于心灵,虽不能眼见,但却可以通过其神情表现出来,这就是看重真情本性的原因。这强调人内在情感处于主导和绝对地位。《历代名画记》另有关于“意”的论述:“意存笔先,画尽意在,所以全神气也。”不同的作品体现的意境与风格也是各异的,要求画家在创作已先有充分的立意,心中先有,才能画出来。中国传统绘画是意境的表达。

四、庄子思想中国传统绘画题材的影响

魏初在道法结合的基础上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玄学进一步得到强化。魏晋南北朝是玄学的兴起使得道家的思想倍受重视。

在《庄子·知北游》:天地有大美而不言,四时有明法而不议,万物有成理而不说。在《庄子·天道》: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大美”是极高境界的美。可见他对大自然有甚高的赞美。而“朴素”是原生态的自然美。魏晋南北朝时期,文人士大夫们向自然贴近,自然山水成为了画家们的表现题材。南齐画家谢赫在其《画品》中提出品评绘画的六条标准,其中有一条就是应物象形,这对绘画的造型有了明确的要求,即所画出来的东西要根据所描绘事物本来的面目,进行绘制,使其相像,这恰恰是其“朴素”美。郭熙《林泉高致集》中有三远论,即高远,深远和平远。这是中国传统山水画构图处理空间关系的方法。远的作用是把人的目光和思想引向远处,进入一个更广阔的空间。山水画的形成和发展,是魏晋风度的渗透,崇尚自然,表现自然是魏晋风度的重要体现,时代造就山水画,直到现在,山水画创作者也试图感悟自然,画中依然散发着大自然神秘威严之美。

五、结语

庄子的思想大大推动了中国传统绘画的发展,对于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创作者的心态和创作题材都有深远的影响。在研究中国传统绘画的时,我们不仅要对绘画技法进行探究,更重要的是对绘画的内在精神和意境进行解析,对中国的传统文化进行传承和发展,不断努力,把传统文化的精神融入到艺术创作中,在艺术作品中展现中国传统绘画的个性和美感。

【参考文献】

[1]庄周.庄子[M].南京:凤凰出版社,2012.

[2]周积寅.中国画论辑要[M].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2005.

[3]李一.中国古代美术批评史纲[M].哈尔滨:黑龙江美术出版社,2011.

[4]洪再新.中国美术史[M].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13.

上一篇:农学通报下一篇:鉴定人做好出庭准备问题思考建议工作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