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社区开展团组织建设及青少年工作调研

2024-07-29

依托社区开展团组织建设及青少年工作调研(精选3篇)

篇1:依托社区开展团组织建设及青少年工作调研

关于**县依托社区开展团组织建设及青少年工作的调研报告

一、引言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建党90周年讲话中指出党面临的四个新危险,其中最大的危险是脱离群众。作为党联系广大青年的组织,各级共青团组织应在新时期以工作格局的创新,积极探索、肩负起党赋予的光荣使命。

**共青团的工作在县委、政府的领导和上级团委的指导下,在历届团县委的努力下,工作得到各方面的充分肯定。继续保持现有的工作势头是最起码的要求,但若与近两年来**的新发展特别是昆明空港新城(**)的建设要求相比,**共青团工作同党的要求青年的需求是有差距的,当前的团工作如果仅局限于已有的行政化格局,不顺应青年新的沟通,交流,集聚和联络方式,拓展工作平台和空间,不适应日益城市化、社区化发展的要求,团的工作就将脱离了广大青年,就是共青团组织的失职。

团的十六大总结了共青团面临的三大挑战:一是党的历史任务发生变化,党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很大程度上通过执政行为来实现,并且党组织在加强自身建设、探索在现代经济、社会生活中发挥作用有许多创造,而共青团作为执政党的青年组织还缺乏在这一转变下充分发挥作用的路径。二是科学技术的进步,信息化、工业化、城镇化等进程对青年的生活方式,行为方式和交流方式带来深刻影响,传统的空间集聚方式、行政化组织体系中的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方式已经不能适应需求。三是当代青少年的思想意识随之发生变化,较为突出的是政治意识和表达方式发生了新变化,青年在常态下政治意识淡薄,但在有重大事件时会有集中表达。

在这个调研报告中,我将以我作为新农村指导员曾经驻村工作的居委会为样本,就如何依托社区开展团组织建设工作做粗浅的分析。

二、**社区发展现状及共青团在社区工作情况

倚伴社区居委会位于县城东北方3公里处,下辖4个自然村,6个村民小组,就社区发展的结构特征而言,倚伴社区兼有传统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同时逐步趋向于城市社区发展的特征,其发展阶段契合**逐步城镇化发展的进程。以下为2008年我驻村工作期间与2010年社区基础数据对比:

项目

时间

农户

(户)

人口

(人)

耕地

(亩)

人均耕地(亩)

村经济总收入(万元)

人均纯

收入(元)

2008 1267 5236 3476 0.66 39990 3481

2010 1455 5468 3122 0.57 47520 5552

从数据的简单对比可以看出:倚伴社区人口、经济规模在不断扩大,耕地总量和人均耕地占有量下降的同时人均纯收入在增加。在更大的范围,以2010年我县三产比重看,分别为19.22:50.03:30.75。农业已经不是我县经济的主导。我县工业化、城镇化发展的势头已是不可逆转。继续以农村共青团工作的思路指导团工作既不能有效做到“两个全体青年”,也无法服务好空港新城建设的目标,创新工作机制,拓展共青团工作平台迫在眉睫。

共青团如何创新机制、拓展平台有效开展青少年工作。我认为首先应敢于突破已有的定势思维:要看到机关和学校共青团工作的重要性又不能将县级团委有限的物力与精力过多加之于上。学校的重要之处在于全县30863名(2010年数据)在校学生全部在845个团组织和少先队大队、中队的覆盖下,机关团员青年从进入单位的时候同时就进入党、团、工会、妇女组织之中,机关与学校团组织是全县团工作的生力军,是固有的阵地;而机关、学校团的各项工作已经很成熟并且已经制度化,力量充足,工作推动起来相对简单。**共青团工作更进一步的潜力在基础较为薄弱的农村、集镇,以及在城市和不断兴起的“两新”组织之中,而在缺乏类似机关、学校这样的行政化组织情况之下,推动共青团工作的抓手应当放在社区。

确定了社区作为今后团工作的重心,下面的部分我将对社区作相关分析。我县当前社区发展的状况按照结构特征分类,存在三种社区形态:农村社区、集镇社区和城市社区并存,这种并存并不以行政区划严格区分。即符合严格定义的社区定义:一定地域聚居的人群的相对独立的生活共同体。类似倚伴社区,在居委会管辖范围内,同时存在三种形态,同一形态与其它行政区划的社区又连片。在现有的管理框架下,由于村(居)委会党组织、群团、民政等管理和服务部门组织健全,社区团工作的开展必须依靠行政区划上的(村)居委会,本文中社区的概念还就当前和谐社区建设所依托的行政区划意义上的社区而言,在这个层面可以充分发挥“党建带团建、团建抓创新”的工作机制。团组织在这个领域可以积极作一些有益的探索。

三种社区各有其特点,决定了共青团工作不能简单的“一刀切”,应侧重分类指导,在主要工作和指导思想统一的前提下,突出各自特点:

农村社区的特点:人口数量少,分布稀疏,聚居规模也较小。经济活动以农业为主,具有明显的自然周期性,公共设施缺乏,服务水平较低,社会心理总体比较保守,血缘和家庭观念浓厚,属于“熟人社会”。

集镇社区的特点:人口结构复杂,是农村富余劳动力转移的场所,从事非农活动的人口具有一定规模,存在县城集镇、中心集镇与一般集镇的细微差别,属于既有城市社区也有某种程度的农村社区的特点,是城乡社区的桥梁,起到城乡物质文化交流的作用。经济结构以非农为主。结合了城市与乡土两种文化。

城市社区的特点:人口密度高,各方面差异较大。以工商业为主要经济活动,社会分工明确而精细,社会关系更注重理性与规则,生活方式多样化,时尚与实惠是城市社区文化的主流。

以上分类难免以偏概全,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我县以村(居)委会为单位的社区格局。之所以细化至村(居)委会一级群众自治组织,一是调研样本亦是这一基本单位,可用同样的标准和方法加以分析;二是当前**的共青团系统正在进行镇(街道)团组织格局创新工作,此项工作将于8月30日前全面完成,届时全县3镇1街道的团(工)委力量将得到充实,下步工作的重点必将进一步细化到村(居)委会;三是将一个村(居)委会作为一个社区可以最大程度反映实际发展状况同时充分利用现有的各种资源。

对74个村(居)委会的分类可以看出,归为农村社区的54个;归为集镇社区的17个;城市社区仅有3个。看似与三产分布得出的我县处于工业化、城镇化跨越的结论矛盾,但如果看3个城市社区居委会所在的5.6平方公里的县城面积以及积聚10.8万人的能力,回看两年来以倚伴社区为代表的“中间地带”的发展来看,符合对我县发展方向的判断。

今后的几年,我县必将以工业化、城镇化为带动,以奋力争当昆明市第二板块抬头兵的干劲在实施“工业强县”、“城镇带动”、“农业稳县”、“生态立县”和“科教兴嵩”五大战略中实现由乡到城的跨越。这个过程的时间跨度、发展的质量,与包括团的组织建设等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是否完备密切相关。

团组织在社区的分布变化情况,以下以倚伴为例:

项目

时间

支部数

(个)

支部委员(人)

青年数

(人)

团员数

(人)

“两新”团

组织(个)

2008 6 3 1010 97 0

2010 6 7 1025 113 5

通过查阅2010年倚伴团总支工作材料,总支开展的活动主要有:组织培训5期,152人参加;组织团员青年共24人次参加周边突发山火的扑救4次;支持县创建国家卫生城,组织青年志愿者参与创卫迎检工作,清扫村中道路2500米,清理沟渠1800多米,清运垃圾48吨。县级团组织相关工作覆盖有:“贷免扶补”创业贷款扶持7人创业,“爱心圆梦大学”资助2人,慰问4名困难家庭青少年,“两新”组织建团5个。

对倚伴社区团总支工作做一定的分析。可以看出,同经济数据的急剧变化相比团的基础数据对比变化不大,团的工作内容还比较单一。2010年团县委从240名申请人中筛选出青年创业者80人进行“贷免扶补”项目扶持;对107名考入二本及以上的我县大学新生进行走访核实,最终资助44名大学新生;慰问100名困难家庭青少年、在“两新”组织中建立团组织80个。倚伴所获共青团资远高于全县平均数,是全县团工作开展较好的村(居)委会之一,2008年倚伴团总支被评为“**县五四红旗团总支”;2009年评为省级“青年文明示范村”。以现在的标准,倚伴社区团的工作已经不适应青年需求,全县其它社区更是如此。

现有的村(居)委会团组织工作存在的问题:经过2010年的“公推直选”换届工作,全县74个团总支共设总支委员237人,总数不算少,但组成单一,无一例外的都是总支所

辖团支部负责人。缺乏相应的社团,工作积极性不高,活动单一,缺少工作资源和活力不足,未能有效覆盖到区域内团员青年。不仅流动团员管理不到位,一些团组织团的工作趋于停滞。就以上问题,既有团组织自身工作的原因,又有经济社会变革带来的影响。

三、共青团组织依托社区开展组织建设和青少年工作的实践与探索

当今国际上有一种叫做“中等收入国家困境”的理论,类似拉美和东欧一些国家顺利进入中等收入国家行列,但由于社会管理体制未能及时跟上,各种社会矛盾凸显造成发展始终不能有新的突破,长期停滞。有鉴于此,党和政府积极在社会管理体制方面进行创新,提倡社会管理体制由一元向多元转变。依托社区开展团组织建设和青少年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开展:

(一)创新团的组织格局设置。

既依托现有团的组织格局,又要敢于打破,以多种形式建立团组织。整合社区各类资源促进和谐社区创建。把握的原则是:团的组织网络对青年的覆盖不担心重复而应全力避免覆盖不到。团员青年可同时被多个团组织覆盖到,并且可以是不以行政区划、地域、行业限制的。在社区、以团总支为核心,扩大总支成员来源的广泛性,形成体制内外结合、专兼职结合的总支委员构成模式。如城市社区的第三产业相对较发达,应考虑让发展较好,青年较为集中的企业团组织负责人进入社区团总支班子担任委员甚至副书记、书记职务。以行政区域确定的74个村(社区)范围为工作主要着力点,只要有利于共青团组织青年、引导青年、服务青年和维护青少年合法权益的团组织方式和格局,应鼓励打破固有模式。

社区团组织的结构:在党组织的统一领导下,以村(居)委会团总支为核心,编制内与编制外相结合、专兼职相结合的方式,把具有较高的思想政治素质,作风正派;热心共青团和青年工作, 在青年中有较高威信的青年吸收进社区团组织,增强组织力量,形成以本社区为主,又不排斥有关团组织或者个人参与的社区团组织工作格局。以团组织成员的广泛性调动更多的工作资源,同时,以组织内团员青年的广泛性和不以科层级别区分的组织活动氛围让总支委员在决策时能够在更大程度上实现“独立思考造就集体智慧”,共同管理好社区青少年事务,服务和谐社区建设。

(二)充分发挥“生力军”作用推动社区团建。

机关和学校团组织,在社区团建中应发挥积极的作用。一是机关、学校团组织负责人可以兼职进入社区团组织。特别是处于该社区所辖范围内的机关学校团组织应当加强与社区团组织的横向联系,机关、学校团组织负责人可以在社区团组织兼职。这种专职兼职团干部的概念,是针对社区团组织而言,例如很多机关团支部负责人、学校团委书记和或者企业团组织负责人,在本单位属于专职团干部,但进入社区团组织就属于兼职团干部。二是发挥各自职能帮助社区开展工作,社区团建基础还很薄弱,机关和学校团组织可以发挥各自职能有针对性的进行一对一的帮扶。三是团建的示范带动作用。作为“生力军”,机关、学校的团建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有许多“团建示范点”,社区团组织可以顺畅的与这些示范点进行工作沟通交流,以点带面的推进我县社区团建水平。三是互惠互利,相互促进。发挥机关、学校优势,为社区开展政策法律宣讲、劳动技能培训、科技文化三下乡等工作。同时在社区团组织一些发展较好的“两新”组织中,在诸如希望工程捐资助学等方面能够对学校团组织

提供支持。

(三)通过现实与虚拟的建设,充分发挥网络新媒体作用。

全县现有1万余条宽带账户,6万余网民,其中以青少年为主。当世界观与价值观尚未形成的青少年面对网络“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的时候,网络上如果没有共青团的声音或者只有教条式的宣讲,以网络为代表的新媒体就成了青少年工作的一大缺憾,青少年不可避免的被非主流的思想文化所占领。团的十六大总结出:青年在常态下政治意识淡薄,但在有重大事件时会有集中表达。这种表达主要通过网络,在缺乏正确引导的情况下,在网络上一些不负责任的言论影响下,会形成普遍性的激愤情绪,甚至转化为现实的行动。因此,当前迫切需要由团县委牵头设立并推广青少年“网上社区”,实行规范化管理,集结有相关知识的青年专门成立网站管理员队伍,把到社区工作的高校毕业生作为网上论坛管理员,负责内容的审核、撰写、更新等工作,将团的有关服务项目放到网站上办理,提高点击率。在坚持党的宣传工作原则、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这个根本的前提下,坚持以人为本,区分不同群体、不同层次青少年,大力探索适应青少年特点的新形式、新载体、新途径。

在建设虚拟网络社区的同时,着重动员网络服务提供商建立团组织并纳入到社区团组织的管理服务下。目前团县委已在县内4家较大网吧成立了团支部,这4家网吧首先承诺并严格执行未成年人禁入网吧的规定,下步将依托社区团组织建设,将团建工作推进到所有符合建团条件的网吧,形成网上、网下齐抓共管,营造健康上网、文明上网的青少年网络环境。

(四)按社区类型,在共性工作的基础上,各有侧重地开展团的各项工作。

前文对74个村(居)委会按社区形态做了划分,目的是有所侧重地开展工作。例如在农村社区,因为农业生产的自然周期性以及大量农村富余劳动力的出现,外出务工农民工增多,关爱“留守儿童”工作必须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在流出地的农村需要开展关爱留守儿童工作,与此相对的在流入地的集镇社区、城市社区,进城务工人员的培训、法律宣传、就业政策咨询等工作又成为重点。集镇社区要充分发挥联结城乡的作用,将政策法律法规宣传、倡导文明新风尚等作为主要工作内容。城市社区各类资源集中,首先应从巩固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出发,着重在新经济组织和新社会组织即“两新”组织中开展建团工作。针对流动团员较多的情况,建立健全完备的工作台账和组织关系转接制度,与学校加强联系做好团籍转接,团的各项重点工作和品牌工作主要依托城市社区团组织开展,要充分整合社区各类资源,让我县的城市社区团建工作成为社区团组织格局创新和和谐社区建设的示范。

四、依托社区做好共青团的品牌工作

调研报告的第三部分着重讲社区团建的方式和相关工作的开展,需要解决的一个前提是:团组织的吸引力来自何处,社区团员青年能够被动员组织的原因是什么?除了团的组织优势而外,答案还在于共青团的品牌工作,在确实服务青少年成长成才中吸引凝聚青年。目前我县共青团的品牌工作主要有四项:希望工程、青年文明号、青年志愿者服务和“贷免扶补”工作。

(一)以社区团组织的广泛覆盖,着重抓好希望工程的“入与出”环节。

社区团工作涉及的希望工程是指对困难学生的捐资助学行动。希望工程是团组织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在实施过程中要严格把关,确保把助学金发放到最需要的学生手中。要以社区团组织的广覆盖坚决杜绝希望工程工作中的“马太效应”---当前一些优惠政策的落实,由于弱势群体在信息获取上亦处于劣势,难以避免地被一些已经处于强势的群体占有,这不仅造成有限资金的浪费更负面的影响还在于引发社会不公,将好事办坏。希望工程要对申请人严格把关,通过多方了解并实地核查确定资助学生。

在助学资金来源上,广泛通过社区团组织动员有一定经济实力并愿意奉献爱心的人士投入这项事业,在“进口”和“出口”上充分发挥社区团组织作用。

(二)依托城市社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开展志愿工作的基础,服务和谐社区建设。

在当今的城市大众文化中,志愿是一种时尚,关键是如何让志愿的无私、热情与理性的制度设计结合,让志愿工作持续化良性发展。建立科学合理、多样化、个性化的活动方式,进一步把握青年工作的规律,针对不同青少年的特点,开展多样化、个性化、组织广大青少年喜闻乐见的活动,激发青年参与社区志愿工作的热情,建立专业的志愿者队伍,和相应的科学合理的管理机制,在关爱留守儿童、进城务工人员培训、法律法规宣传、文明创建、环境保护、帮扶救济等具体工作中,让志愿活动的内容贯穿和谐社区建设的方方面面。

(三)以机关青年文明号为带动,促进企业、尤其是非公企业的“青年文明号”创建活动。

要在非公企业中宣传“青年文明号”对营造青年干事创业热情、储备人才、汇聚人心的作用,找到与企业文化建设的结合点,通过“青年文明号”的引领进一步加强企业内部管理,助推企业发展。

“青年文明号”所宣扬和提倡的立足岗位比奉献;爱岗敬业的精神对任何企业都是有益的。从某种意义上说,在我县开展依托社区的团组织建设和青少年工作,成效的体现最终要看“两新”组织的团组织覆盖面和团员覆盖面。因为“两新”组织的不断涌现和发展以及其复杂性和不稳定性,正是“两个全体覆盖”的薄弱环节,在外依托其所在社区的各项服务;在内积极打造“青年文明号”实现企业发展和团组织建设的“双赢”。

(四)“贷免扶补”是紧密贴近团员青年需求的工作,必须依托社区做好。

自2009年开展的共青团“贷免扶补”工作,团县委迄今为止共扶持157名青年实现创业同时创业项目吸纳其他就业人210余人。

总结两年来此项工作的主要经验,我认为“贷免扶补”做好的标准并不是顺利把资金发放出去,如果仅限于放贷与收回,这与银行或者其它金融机构的信贷工作是毫无区别的,共青团组织就无开展这项工作的必要。必须依托此项工作,同时把团的工作阵地推进,在符合建团条件的创业项目中,建立共青团组织并长期联系,盘活一批青年与基层团组织,团组织以提供创业资金为起点,在创业过程中利用团的组织平台、工作平台在后续不断扶持创业项目,让团组织得到认同,覆盖到企业和每一名青年,在服务经济建设的同时扩大党执政的青年群众基础,真正实现党和政府让共青团负责贷免扶补工作的本意。

就社区团建而言,这项工作能够吸引青年主动与团组织靠拢,但这不足以保证团组织能够团结青年,关键在于团组织的及时覆盖。通过一开始部分创业者碍于面子的“被建团”到通过不断联系和帮扶,青年真正认同团组织。在倚伴社区2010年新建的5家“两新”团组织中,依靠“贷免扶补”推进的有2家,其余3家依托的是企业内部的党支部和工会组织。全县2010年新建的80家“两新”团组织中,有23家属于“贷免扶补”扶持项目。在社区团建中,应把优秀创业项目负责人吸收进入社区团组织。

“贷免扶补”开展的意义不仅是扶持创业和带动就业,作为党领导的青年组织,这项工作的政治任务实质是团结和凝聚青年跟党走。

五、结语

共青团作为党一手建立的青年组织,在建党90年之际,要看到在党的领导下,各方面建设取得的巨大成就的同时,还要时刻保持清醒头脑,有危机意识。苏联共产党在有35万党员时取得了“十月革命”的胜利,550万党员时逆转了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战局,而在拥有2000多万党员时走向失败,教训深刻。我们需要警醒的是经过多年的发展,面对新形势新情况,党是否依然紧紧依靠群众、服务群众,对共青团而言就是是否真正组织好、引导好、服务好青少年和维护好青少年的利益。工作任重道远而共青团责无旁贷。

以上是我从**共青团工作的现状和未来的方向,从依托社区开展团组织建设和青少年工作出发所做的一个调研,由于成文仓促,难免纰漏,恳请批评指正。

篇2:依托社区开展团组织建设及青少年工作调研

为了建立学院团组织服务的长效机制,为了进一步完善学院的团组织建设工作,为了给统计学院广大团员青年提供质量更高的团学产品,统计学院组织部于4月14日起开展了针对本院同学的团组织调研活动。

本次调研活动以问卷调查的形式展开,采用实地调查和网络调查同步进行的方法进行调研活动。本次团组织调研活动所要研究的`内容有以下四个方面:一是调查本学院团员对于本院―团内活动的满意度;二是调查团内活动最佳组织形式;三是调查统院团组织建设过程中的优势以及劣势;四是调查广大团学青年对于统院团组织建设的新想法以及可行化建议。在收回调查问卷后我们将组织了专人进行问卷调查分析,从而针对我们所要调查的内容得出科学化的结论,以便我们在结论的基础上制定出一条真正符合学院情况的团组织工作建设道路。

此次的团组织建设调研是一次倾听广大青年团员声音的活动,是一个让本院分团委组织与其下属各团支部交流沟通的平台,是一条将团组织建设工作与每一个统院人联系起来的纽带。在本次团组织建设调研中,针对广大青年团员提出的疑问,我们会耐性解答;针对广大青年团员提出的团组织建设的不足之处,我们会认真反思;针对其提出的相关建议,我们会研究学习,从而真正将统院的团组织工作建设得更加完善。

篇3:依托社区开展团组织建设及青少年工作调研

1. 团员青年和团干部基本情况

察雅县共有13个乡 (镇) , 村级建制整合后全县共有138个村 (居) 委会, 其中135个村委会, 3个居委会;一类村 (居) 有9个, 二类村 (居) 有20个, 三类村有109个。团干部和团员青年基本情况有如下几点:一是团员青年分布不均, 团青比例失调;二是团干部配备情况也不理想, 13个乡 (镇) 中, 专职团干部数量为零, 大部分基层团干部由乡 (镇) 负责人兼任, 部分乡 (镇) 因团干部工作调动, 至今没有配备团干部。

2. 基层团组织现状

察雅县没有独立的团组织, 为工青妇合署办公, 共青团基本组织不健全, 基本功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基层团组织基本呈现出“有组织有团员”、“有组织无团员”、“有团员无组织”等三大特点。同时, 由于客观原因, 地方党政部门对基层团组织的根本职能缺乏必要了解, 通过调查发现, 近80%的党政部门认为团组织对社会稳定的推动作用一般, 近60%的乡 (镇) 负责人认为没有必要成立基层团组织。

3. 基层团工作开展情况

在针对“基层团工作开展情况”而进行的调研中, 通过紧密围绕“基层团工作开展难度”及其原因, 基层团工作开展频率以及主题, 基层团工作开展过程中地方领导重视程度、群众支持程度, 详细地调查了地方开展基层团工作的出发点和重视程度。

二、存在的问题

1. 基层团干部的综合素质参差不齐

在调研中, 发现察雅县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基本上可以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综合素质较好, 思想政治意识过硬, 文化知识水平较高, 基本业务能力扎实, 在当地干群中有着很好的威望, 但这部分干部所占的比例较少, 大约为15%左右 (以13个乡镇为统计单位, 下同) ;第二层次有着一定的政治觉悟, 具备一定的文化知识, 具有一定的业务能力, 能在上级部门的要求下较好地开展基层团工作, 这部分团干部综合素质一般, 所占的比例较大, 约为65%;第三层次的基层团干部综合素质存在很大问题, 这部分团干部政治意识淡薄, 文化知识水平较差, 对基本业务不熟悉, 缺乏自主开展团工作的意识和能力, 达不到团干部的基本要求。

同时, 在察雅县基层团干部队伍中还存在着一种普遍现象:对团组织认识不足, 对团工作热情不高, 认为团的工作没有硬指标、硬任务, 是空的、虚的, 干不干都无所谓, 干好干坏都一个样, 在开展基层工作时, 照葫芦画瓢, 缺少主见, 思路狭窄, 创新意识不足。

2. 基层青年的思想政治意识和科学文化水平还有待提高

通过调研发现, 农牧民青年大部分受教育程度低, 不懂汉文, 文盲比例较高, 不看书、不读报, 对国家的方针、政策以及国际国内大事不关心、不了解, 思想观念陈旧。同时, 由于信息化建设力度还不到位, 上不了网络、看不到电视、听不到新闻的现象比较严重, 部分农牧区青年受几千年的封建思想影响和旧思想观念的束缚, 宗教的消极影响较深。依赖心强, 进取心弱, 容易满足现状是基层青年的一个显著特点。

3. 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不到位

组织建设不到位、思想引领不显现, 成长成才服务体系不完善, 这是察雅县各级团组织所共同存在的问题, 这也是察雅县基层团组织工作开展不到位的主要原因。由于客观原因, 团区委、团地委缺乏对基层团组织的业务指导, 缺乏对基层团干部的业务培训, 上级部门在深入基层了解工作时, 只限于听汇报、看简报, 平时只注重安排工作, 缺乏监督指导, 无法有效地为基层团组织解决实际难题。

县、乡 (镇) 、村 (居) 团组织不健全, 基层团干部业务不熟悉, 基层团工作开展不及时, 基本活动经费不到位, 战斗堡垒作用发挥不充分, 团员青年感受不到团组织带来的温暖和福祉, 对团组织不认可、对参与活动不积极, 基层团组织在团员青年中缺乏凝聚力和吸引力。

三、对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工作开展的思考

1. 加大培训, 做到“一个提高, 两个正确引导”

⑴加大对基层团干部培训教育力度, 提高业务技能及为团员青年服务的能力

加强政治理论学习。由于特殊的区情、县情和乡情, 在西藏, 各级团干部必须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和坚定的政治立场, 必须始终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要有坚定的信念和信仰,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基础, 也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政治保障。

加强业务技能学习。掌握基本业务技能, 了解团历史, 掌握团工作理论, 学会团工作的方法, 教育基层团干部进一步增强事业心和责任感, 热爱共青团工作,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前提。

加强专业知识学习。向心力尤为重要, 致富带头人, 有号召力的干部更能团结和凝聚广大团员青年。加强经济、科技、管理、法律等专业知识的学习, 拓展知识面, 优化知识结构, 提高科学文化素质, 这是做好基层团工作的基本要素之一。

只有不断加强学习, 逐步增长本领, 才能更好地为广大团员青年服务, 才能更好地得到广大团员青年的认可。

⑵加大对农牧民青年尤其是农牧民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正确引导他们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

西藏是藏传佛教的发源地, 信教的农牧民青年占有很大的比例。做好农牧民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开展反分裂斗争, 维护社会稳定的迫切需要。要坚持不懈地加强农牧区青年特别是农牧区团员青年的思想政治教育, 尤其是结合西藏历史进行爱国主义、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 切实把农牧民青年作为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对象, 帮助他们学习时政, 认清形势, 自觉维护各民族的团结, 自觉维护社会稳定。要把广大农牧民青年的主要精力引导到增收致富, 引导到积极参与新农村建设上来, 引导农牧民青年崇尚科学、崇尚文明, 逐步淡化宗教的消极影响。

⑶加大对寺院僧尼的教育培训力度, 正确引导他们做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公民

寺庙始终是我们的重要阵地, 基层团组织要配合地方政府深入做好寺庙僧尼工作, 在僧尼中更加广泛、更加深入地开展党的宗教政策、爱国主义教育、反分裂斗争和法律的教育培训。扩大沟通渠道, 借助我们的优势, 把党的声音及时传达到寺庙僧尼中, 教育、引导寺庙宗教活动与社会主义特色道路、西藏特点相适应, 引导他们做爱国爱教、遵纪守法的典范。要把宣传教育同关心关爱结合起来, 尽力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在察雅县, 具有宗教思想的农牧民青年所占的比例相当大, 做好爱国爱教教育, 做好寺庙工作, 对具有宗教思想的青年也有很大的正面引导作用。各级团组织要把团建和团工作延伸到各个层面的僧尼中, 将团工作战线拉长, 做到哪里有青年, 哪里就有团工作和团组织。

2. 构建成长成才服务体系, 发展青年就业创业中心, 做好“组织青年”、“服务青年”和“争取青年”三项工作

新时期, 团员青年有着新的特点, 新的诉求, 基层团组织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号召力, 必须构建利于青年成长成才的服务体系, 最大程度上地吸引和引导青年。在现阶段, 构建就业创业中心, 壮大就业创业队伍是一种很好的尝试。

基层团组织要充分利用自身优势, 为农牧区青年提供市场信息、技术指导, 给予就业创业的扶持和服务。要引导农牧区青年从事服务业、旅游发展业, 培养服务业行家里手, 将农牧民青年从传统的、单一的经济形势中拉出来。

3. 强基固本, 进一步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深入推进基层团工作开展

基层团组织是与农牧民青年最直接、最密切联系的基层组织, 是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活力源泉。因此, 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是做好共青团工作的基础和保障。基层团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部分, 要按照“党建带团建”、“团建促党建”的要求, 深入扎实地实施强基固本工程, 巩固基层团组织体系。

村 (居) 团组织负责人进“两委”工作是加强基层团组织建设和基层团工作的一项重要举措。积极争取党委和政府的支持下, 坚强基层团组织建设, 及时了解基层团组织的工作, 关心基层团干部, 积极帮助基层解决实际问题, 要多鼓励、多支持, 增强基层团干部“自尊、自信、自强”精神, 使基层团干部充满信心、责任感和使命感。

基层团组织要不断加强和完善自身建设, 要结合新时期团员青年的新特点和新诉求开展好基层团工作, 要切实发挥好“组织、引领、联系、动员、宣传、维护、服务团员青年”的作用, 把广大团员青年团结、凝聚起来, 使他们成为维护社会稳定的重要力量和经济建设的生力军。基层团组织要增强凝聚力、吸引力和向心力, 要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 更好地引导和带领广大团员青年走具有中国特色、西藏特点的发展道路, 为“小康察雅、平安察雅、和谐察雅、生态察雅”的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胜利贡献青春才智。

参考文献

上一篇:创业沙龙活动调查问卷下一篇:餐饮发票管理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