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

2024-08-27

浅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精选7篇)

篇1:浅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

论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

新课程改革突出强调三大点:

一、知识与能力,二、过程与方法,三、情感态度价值观。其中情感态度价值观应是历史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笔者认为抗日战争是对学生进行情感态度价值观教育重要素材,尤其是,抗日战争时期所表现出的中华民族精神。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抗日战争极大地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抗日战争时期的中华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下面五个方面。

第一,团结一致,同仇敌忾。

抗日战争是由日本帝国主义发动的旨在把整个中国变为日本殖民地的全面侵华战争。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危险。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在通电中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生死存亡之际,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出现了空前团结的局面。毛泽东指出:“这个战争促进中国人民的觉悟和团结的程度,是近百年来中国人民的一切伟大的斗争没有一次比得上的。”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共识。抗战爆发后,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全国民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全力抗战。前线战士浴血奋战,英勇杀敌,表现了中华民族的英雄气概。工人阶级参军、参战、罢工、游行,开展各种形式的抗日救国斗争。中国农民是中国军队的主要来源,未参军的农民也以各种形式积极参加抗日斗争。知识分子和青年爱国学生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英勇地站在了时代前列。他们以笔代枪,或投笔从戎投入抗战。全国各地的大中学生纷纷走上街头,集会游行,声讨日寇的侵略罪行。更有万千青年,长途跋涉,历尽艰难奔赴延安。

抗战的胜利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贡献。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有很多少数民族指战员,如白族周保中和满族赵尚志等。河北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在与日本侵略者奋战中战果累累。台湾的高山族人民组织了抗日义勇军。全国其他少数民族也都组织了抗日游击队,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颂歌。

抗战期间,广大海外侨胞怀着对中华民族解放的热切期望,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海外华侨组织了各种救亡组织649个。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头三年,华侨捐献的款项能够购买各种飞机200多架、救护车1000多辆。华侨中有4万多热血青年,毅然回国奔赴抗日战场。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成立了“南洋华侨筹

赈祖国难民总会”,为动员和组织华侨参加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外侨胞用自己的行动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许多爱国人士组织抗日团体,为抗日战争作出积极贡献。宋庆龄利用自己的影响,于1938年6月在香港成立“保卫中国同盟”,为争取华侨和世界各国人民广泛同情与支持中国人民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总之,抗战时期,中国社会各阶级各阶层的主流都投入到抗日的洪流之中。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的胜利。

第二,顾全大局,共同对敌。

抗战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作为最忠诚、最热烈的爱国主义者,以民族根本利益为重,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把与国民党的十年血海深仇放在一边,与其携手抗敌。早在1935年8月1日,中国共产党就发表了《为抗日救国告全体同胞书》,提出了停止内战,一致抗日的主张。1935年12月,中共中央在瓦窑堡会议上通过了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方针。1936年12月,张学良、杨虎城发动西安事变,中国共产党以民族大义为重,力主和平解决,随后,把“反蒋抗日”口号改为“联蒋抗日”和“拥蒋抗日”。1937年9月23日,蒋介石发表承认共产党合法地位的谈话,承认了共产党和边区政府的合法存在。至此,中国共产党倡导的、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毛泽东说:“这在中国革命史上开辟了一个新纪元。这将给予中国革命以广大的深刻的影响,将对于打倒日本帝国主义发生决定的作用。”

中国共产党始终团结全民族抗战,这是中国抗战取得最后胜利的至关重要的因素。抗日战争进入战略相持阶段后,国民党亲英美派虽继续抗日,但开始推行消极抗日政策。中国共产党仍然以民族大义为重,提出坚持抗战、团结、进步的方针,继续争取同国民党的合作。各民主党派和爱国人士,都赞成和支持国共双方顾全大局,捐弃前嫌,拥护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团结抗战,全力投入到抗日洪流之中。国共两党以大局为重,抛弃前嫌,团结合作,共同抗日,这成为中华民族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

第三,不畏强敌,不怕牺牲。

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在抗战中表现出了与日军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民兵武装以及解放区人民是抗日战争的中流砥柱。他们在极端艰苦困难的不利条件下,不畏强敌,不怕牺牲,以“小米加步枪”的劣势装备,英勇杀敌。八路军115师在平型关伏击日军,歼敌1000余人。这是卢沟桥事变以来中国军队对日作战中取得的第一个胜利,打破了日军不可战胜的神话。八路军120师在雁门关伏击日军,切断了日军由大同到忻口的补给线。129师奇袭山西的阳明堡机场,炸毁敌机24架,给日军以沉重打击。1940年进行的百团大战,八路军共作战1800余次,毙伤日军、伪军2万余人,拔掉据点2000多个,八路军也付出了伤亡1.7万余人的重大代价。东北抗日联军长期对

敌作战,使日军寝食不安。1940年2月,抗联第一军军长杨靖宇壮烈牺牲,残暴的日军割下他的头颅,解剖他的遗体时,发现他的胃里连一粒粮食也没有,只有树皮、草根和棉絮。第三军二团政治委员赵一曼负伤被捕,忠贞不屈,慷慨就义。第五军妇女团的8位战士被敌军包围,弹尽粮绝,集体投江,壮烈殉国。狼牙山五壮士,为掩护主力撤退,与日军血战到底,最后毅然跳下悬崖。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充分表现了中华民族誓与侵略者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和民族气节。在八年抗战中,正面战场的许多爱国官兵,他们以高度的爱国主义激情,英勇杀敌,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的民族精神。中日双方军队进行了多次大的会战。如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台儿庄会战、武汉会战等。淞沪战役中,守卫宝山的500名官兵在姚子清营长率领下,与敌巷战肉搏,全部壮烈殉国。守卫四行仓库的800名官兵,他们为掩护主力撤退,孤军奋战4昼夜,大部分壮烈牺牲。在台儿庄战役中,坚守台儿庄的勇士与敌展开巷战,守卫滕县的师长王铭章亲自督战死守,为国捐躯。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国人民付出了巨大民族牺牲的结果。据不完全统计,中国军民在抗战中伤亡3500万以上,其中军队380多万人。中国伤亡的总数占第二次世界大战各国伤亡人数总和的1/3还多。中国经济直接损失1000多亿美元,间接损失5000多亿美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不畏强敌、不怕牺牲民族精神的胜利。

第四,独立自主,自力更生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得到了许多国家和人民的支援,这对于抗日战争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胜利,最主要、最根本的还是依靠了中国人民自己的力量。独立自主,自力更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体现,也是中国人民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抗日战争时期,共产党领导的敌后战场基本上得不到外援,邓小平说:八路军、新四军在数年中“没有得到一个铜板一颗子弹的接济”。解放区还受到了日、伪军的严密封锁和围困。在抗日的艰难岁月里,毛泽东发出“自己动手,丰衣足食”的号召,在边区掀起了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上至党的领袖,下至普通的老百姓,人人开荒种地,织布做衣。党、政、军、民、学、商都参加轰轰烈烈的大生产运动。三五九旅在旅长王震的带领下,开赴荒无人烟的南泥湾,经过全旅指战员的艰苦奋斗,昔日蒿蓬塞路的荒原,变成了到处是庄稼、遍地是牛羊的“陕北好江南”。边区广大军民热烈响应党中央和毛泽东的号召,积极垦荒生产,开展劳动竞赛,最终不仅克服了困难,而且使解放区不断扩大。中华民族就是以这种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民族精神战胜了抗日战争时期的艰难困苦,迎来抗战的最后胜利。

第五,艰苦奋斗,开拓创新。

抗日战争是战争史上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抗日战争是在中国共产党倡导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各族

人民、各民主党派、抗日团体、社会各阶层爱国人士和港澳台同胞、海外侨胞广泛参与的一次全面抗战,中国共产党是全民族团结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弘扬和培育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民族精神是支撑一个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力量,正因为中华民族有了伟大的民族精神,才赢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中华民族团结一致、同仇敌忾,形成全民族空前的觉醒和团结,抗日战争不仅取得了胜利,而且成为中华民族复兴的重要起点。增进对抗战胜利民族精神的认识和把握,必将成为中国人民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强大动力。

篇2:浅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

姓名:南海南学号:0921010218指导老师:张波

序言:牢记历史,勿忘国耻,发扬抗战民族精神,不失爱国灵魂,强国才能御敌,始终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珍爱和平,立足发展

摘要: 抗日民族精神极大地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关键词:爱国主义团结自强不息

前言:自1937年七七事变起,日本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给中华民族带来了空前的灾难和浩劫。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经过八年的艰苦的伟大的斗争,骄横不可一世的日本侵略者终于战败投降。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抗日战争是在党的倡导建立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中华儿女的民族凝聚力和爱国主义精神的总动员,是近代以来反对外敌侵略第一次取得的完全胜利的伟大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历经百年屈辱和抗争由衰败走向振兴的重大转折点。抗日民族精神极大地弘扬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凝聚了中华民族的力量,极大地增强了中华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万众一心、同仇敌忾的抗战团结精神及爱国精神

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与中华民族的矛盾上升为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中华民族面临生死存亡的严重危险。1937年7月8日中国共产党在通电中指出:“平津危急!华北危急!中华民族危急!”在生死存亡之际,中华民族空前觉醒,中国的各种社会力量出现了空前团结的局面.结一致,同仇敌忾,已经成为中国社会各阶层人民的共识。在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下,以国共两党合作为基础,全国民众有钱的出钱,有力的出力。中国的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爱国人士积极投入抗日洪流。民族工商业者积极为前线捐款捐物。中华民族革命同盟、国家社会党等一致拥护国共两党抗日。宋庆龄接受中国中央建议,从上海移居香港,于1938年6月成立保卫中国同盟,呼吁世界人民援助中国抗战。抗战的胜利离不开少数民族的贡献。著名的东北抗日联军,有很多少数民族指战员,如白族周保中和满族赵尚志等。河北马本斋领导的冀中回民支队,在与日本侵略者奋战中战斗870多次,歼敌3.76万余人,战果累累。台湾的高山族人民组织了抗日义勇军。全国其他少数民族也都组织了抗日游击队,谱写了一曲曲爱国主义的颂歌。

抗战期间,广大海外侨胞怀着对中华民族解放的热切期望,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积极贡献。海外华侨组织了各种救亡组织649个。据不完全统计,抗战头三年,华侨捐献的款项能够购买各种飞机200多架、救护车1000多辆。io华侨中有4

万多热血青年,毅然回国奔赴抗日战场。著名华侨领袖陈嘉庚成立了“南洋华侨筹赈祖国难民总会”,为动员和组织华侨参加抗战发挥了重要作用。海外侨胞用自己的行动在中国抗战史上写下了光辉的一页。

2:这期间,深深展现出了不畏强敌、舍身报国的献身精神。

在常年抗战中,无数的国人宁死不屈,以身殉国,涌现出了许多可歌可泣的英雄事迹。察哈尔民众抗日同盟军第二军军长吉鸿昌被捕后慷慨就义的浩然正气;枣宜会战中,第三十三集团军总司令张自忠将军在激战中殉国;国民政府军陆军200师师长戴安澜在进入缅甸对日作战中殉国;东北抗日联军赵一曼的临死不惧,从容就义;冀中深南县王家铺村村民的宁死不屈,守口如瓶。正因为那么多人的不畏强敌、奋勇杀敌、视死如归的精神,日本面对的不再是少数人,而是拥有四亿五千万人民的整个中华民族!正如《义勇军进行曲》唱的那样,“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用砖石垒起来的长城,在炮火的轰击下或许会坍塌,但中国人民用血肉之躯和不屈脊梁筑起的长城,却是任何强敌都摧不垮的。在这种情况下,日本侵略者们只能遭到失败的命运。

:3:始终贯穿抗战精神的还有艰苦奋斗、自强不息的顽强精神。由于艰苦奋斗,使抗日根据地和解放区形成了一种清正廉明的作风,出现了一片新面貌。正是靠着这种精神,中国共产党不仅战胜了强大的敌人,而且在斗争中不断发展壮大。

篇3:浅论抗日战争时期的国共合作关系

一、抗战期间国共政治合作

首先, 国民党承认中国共产党的合法地位, 同意改编西北红军主力。抗战爆发后, 国民政府在政治上开始比较民主。经国共两党多次谈判协商, 国民党于1937年8月22日同意中国共产党西北主力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1937年9月22日, 国民党中央通讯社发表《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23日, 蒋介石发表《对中国共产党的宣言的谈话》, 谈话中提道:“对于国内任何派别, 只要诚意救国, 愿在国民革命抗敌御悔之旗帜下, 共同奋斗, 政府无不开诚接纳, 兼使于本党领导之下, 而一致努力。”[1]《中共中央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及蒋介石谈话的发表, 标志着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正式形成, 国共合作抗日开始。

其次, 国共合作下各种政治机构的建立。第一, 设立办事处。根据国共两党的协议, 共产党在国统区南京、武汉、重庆、太原、长沙、桂林、兰州、迪化 (乌鲁木齐) 等大城市公开设立了八路军办事处, 在广州设立了八路军通讯处, 在全国各省建立了50多个新四军办事处。第二, 1938年7月6日, 国民参政会在汉口宣告成立, 中国共产党人毛泽东、陈绍禹、秦邦宪、吴玉章、林祖涵、董必武和邓颖超7人被聘为参政员。国民参政会是国家的最高咨询机构, 是相当的民意机关。它的设立是国共政治合作的产物。国民参政会虽然是一个咨询性质的机构, 但它的设立是国共两党合作在政治上的一种表现形式, 为各党派表达民意提供了一个讲坛, 对促进国民党进行政治经济方面的改革, 发扬民主, 推动抗日主张和统战政策, 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促进了抗日力量的团结。第三, 1938年, 国民党政府军事委员会政治部在汉口召开成立大会, 国民党邀请共产党和民主党派参加政治工作。周恩来担任副部长。政治部下设一、二、三厅。其中第三厅主管抗日宣传, 厅长郭沫若。第三厅的领导成员由国民党、共产党、民主党派和无党派人士组成。在共产党的实际领导下, 第三厅团结了2000多位文化名人, 在国统区抗日救亡和抗战文艺运动中发挥了巨大的组织领导作用。

二、抗战期间国共在军事上密切的合作

抗战爆发后, 国共两党通过协商谈判形成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在军事合作方面达成了合作意见, 国共军事合作主要是中共领导的敌后战场与国民党领导的正面战场的战略配合, 当然也有战役上的配合。

(一) 抗战初期国共两党密切合作下的三大会战。

抗日战争初期国共关系比较和谐, 在战场也进行了许多密切合作。正如毛泽东所言:“国民党抗战比较努力, 同我党的关系比较好, 对于人民抗日运动虽有许多限制, 但他们允许有较多的自由。”[2]抗战初期, 国共军事合作成效最为明显的为华北之太原会战, 华东之徐州会战, 以及华中之武汉会战。

太原会战由平型关、忻口、正太线防御战组成, 历时两个月。参加太原会战的有国民党第二战区的第2、第6、第7、第14、第22五个军团, 以及刚从陕北开赴晋北前线的第18集团军 (即八路军) 。

徐州会战中最重要的战斗为台儿庄大捷, 这是国共军队“努力之总和”。徐州会战爆发后, 八路军和新四军从频繁的敌后游击战争中抽出部分主力, 主动配合国民党军队作战。

在华中地区, 主要为武汉会战。中国共产党对武汉保卫战给予多方支持和积极配合。会战开始前, 中共驻武汉机构积极进行动员。当正面战场国民党以100余万兵力抵抗40余万日军时, 八路军、新四军也主动进行战略配合, 牵制了日军30余万人于自己周围。

通过抗战初期的三次大会战, 共产党领导的八路军新四军和国民党军并肩作战, 紧密配合, 不仅粉碎了日本帝国主义“三个月灭亡中国”的计划, 而且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 发展了人民革命的力量, 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二) 国共敌后游击战的合作。

武汉、广州沦陷后, 日军占领了大半个中国, 但由于占地广, 兵力分散, 兵力不足与战线太长的矛盾逐渐出现。而国民党此时伤亡140多万人, 占陆军总兵力一半以上, 空军“飞机损失殆尽”[3], 海军舰艇所剩无几, 已无力在正面阵地和日军拼消耗。这为敌后游击战的开展提供了可能。于是国共两党各自在敌后开展了广泛的游击战, 并在一定时期、一定形式、一定程度上进行了合作。

国共两党正面战场与敌后战场相互配合, 协同作战, 共同抵抗日军的侵略。正是敌后战场与正面战场的相互配合, 才有效地改变了战场的态势, 使日军处于前后夹击的不利境地, 构成了抗日战争中敌我双方进攻与防御、内线与外线、包围与反包围相互交错的战场形态。因此, 国共两个战场相互支撑、协同作战的军事合作, 是抗日战争得以坚持并最后取得胜利的重要因素。

三、抗战期间国共在经济上也有一定程度的相互支持, 为抗战提供了一定的保障

一方面, 国民党调整经济有关机构, 颁布政策, 使和平经济转向战时经济。国民政府先是在上海将中央银行、中国银行、交通银行、农民银行组织成一个四行联合的办事处, 监督四行联合承办的联合贴现、放款业务。随之相继在全国52个城市设立“四行联合办事处”, 汉口、长沙、重庆诸城市还设有联合贴放回。同时国民政府对各经济部门进行了大刀阔斧的调整, 使分散的经济机构集中起来置于政府的统一领导之下, 实行计划经济, 扩大战时生产, 以保障抗战的物资需求。

另一方面, 根据国共谈判协议, 国民政府提供给八路军、新四军的军需 (包括军饷、服装、武器弹药、医药器材及其他物资) 。据不完全统计, 1937年至1938年10月, 国民党政府每月发给八路军军费50万元, 米津10万元, 河防米津1.4万元, 三者合计61.4万元。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 大后方工人加班加点扩大生产, 为抗战提供了巨大的战略物资支援。

在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在政治、军事、经济的密切合作, 发展和壮大了人民抗日力量﹐巩固和扩大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最终取得了抗日战争的胜利。

摘要:本文论述了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合作关系, 分析了国共两党在民族危机空前加剧的情况下, 从对立走向合作, 在政治、军事、经济等方面展开了广泛而密切的合作, 对抗战的胜利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抗日战争时期,国共两党,合作关系

参考文献

[1]全国中共党史研究会.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与第二次国共合作[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 1987:21, 322.

[2]毛泽东选集 (第3卷) [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1:941.

篇4:浅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

关键词:抗日战争;民族政策;国共两党;比较

中图分类号:D23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2589(2012)05-0126-02

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地区情况复杂恶劣,1931年“九·一八”事变之后,整个东北以及内蒙古东部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日本利用民族自决口号策动蒙奸、回奸成立依附于日本的傀儡政权,大部分地区正面临着日本的侵略威胁。同时,少数民族地区旧制度依然存在,民族压迫日趋残酷。为了处理好国内复杂的民族问题,并最终能够赢得这场战争,国民党和共产党都从自己代表的阶级利益出发,进一步地提出了不同的民族政策。

一、共同时代背景下国共两党各自的民族政策

1.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

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初期就一直重视国内的民族问题,其民族政策跟随时局变化不断发展。直至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以前,中国共产党所主张的民族自治,更多的是与实行民族自决建立民族自治邦相联系的自治,及联邦制下的民族自治相联系的。但随着抗日斗争形势发展,使得民族自决和联邦制越来越不符合中国国情。党的领导人考察国内外形势开始调整其民族政策。1937年毛泽东在《为动员一切力量争取抗战胜利而斗争》一文中指出:“动员蒙民、回民及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自决和自治的原则下,共同抗日。”[1]355这时是根据列宁主义的提法,民族自决与民族自治并提。1938年党的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民族政策,则比较明确地提出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张,较为全面地论述了民族区域自治的主要内容。不过这时中国共产党并没有明确放弃关于建立联邦制国家的主张,但是党已经正式把民族区域自治作为解决民族问题的一种方式提出来了,这是中国共产党民族政策历史转变的关键一步。时至1939年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简称“西工委”)建立,可以说是中国共产党系统地全面研究我国民族问题的开端。1940年依据毛泽东六中全会上提出的民族问题方面的纲领和政策的基本精神,由中央西北工作委员会拟定的《关于回回民族问题的提纲》、《关于抗战中蒙古民族问题提纲》中提出:“在共同抗日的原则下,允许回族有管理自己事务之权”[2]377“蒙古民族有管理自己事务之权,各省县不得干涉各盟族政府等辖区域一切政治、经济、文化职权的行使”[2]440这两个提纲成为抗日战争时期以及之后中国共产党解决民族问题的纲领性文件。其后1941年《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规定:“依据民族平等原则,实行蒙回民族与汉族在政治经济文化上的平等权利,建立蒙回民族的自治区。尊重蒙回民族的宗教信仰与风俗习惯。”[3]93民族区域自治开始以法律的形式出现,表明了它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理论中已经占有重要地位。

以上可见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对于国内民族问题的认识是逐步深入,逐步接近实际。其民族政策从主张民族自决和联邦制转变为在单一制国家内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同时渐渐明确和充实了民族自治的概念和内容,这些对于日后民族区域自治理论的初步形成起了重要作用。

2.国民党政府的民族政策

国民党政府在抗日战争爆发后后撤到西南地区,不仅面临原来的蒙藏回等民族问题,而且接触到更多的少数民族;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使得蒙古、西藏、新疆等地的地位更加重要。为了应对复杂的民族问题,国民党政府也相应制定了一些民族政策。1938年3月,中国国民党在武汉召开临时全国代表大会,大会宣言揭露了日本帝国主义高唱“民族自决”的险恶目的,重申民族自由解放和各民族一律平等的原则,并呼吁用民族主义的精神和力量团结各族人民,争取抗战的胜利。同时对新三民主义的民族主义作了阐释:“抗战之目的,在于求民族生存独立,必民族争回生存独立,然后此民族所建立之国家,始有自由平等之可望。”[4]408国民党政府在抗战期间,特设国民参政会,其中由曾在蒙古、西藏地方公私机关或团体服务,著有信望或熟谙各该地方政治社会情形之人员中选任六名。[4]4221939年1月,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通过的《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案》中,指出“蒙藏方面各种设施均合边情,并与抗战建国纲领相适合,际此抗战进入第二期之时,更应随时注意其内部情形,并有政府派员前往联络宣传。俾团结一致,以利抗战。”[4]456随后,国民党五届六中全会通过《对于政治报告之决议案》该决议案在“关于今后工作之注意要点”中提出“关于边务,首选当继续充实边疆政治,努力培养边疆人才,开发边疆交通,加强内地与边疆经济上之联系,并同时训练边省武装民众,俾能参加抗战。”[4]4771941年4月国民党召开的五届八中全会通过了《关于加强国内各民族及宗教间之融合团结,以达成抗战胜利建国成功目的之施政纲领案》,综合国民党政府执政以来历次国民党党代会有关边疆民族政策的重大决议,系统、全面地提出了三民主义边疆民族政策,具有国民党政府边疆民族政策里程碑意。但是,这时的国民党,作为中国大地主大资产阶级利益的代表,实践上已经丧失了孙中山三民主义民族政策所具有的民主和平等精神,它对于国内少数民族的实际政策和行动与它所标榜的民族政策背道而驰[5]160。值得注意的是1942年蒋介石公开出版了《中国之命运》一书,他指出:“就民族成长的历史来说:我们中华民族是多数宗族融和而成的”、“辛亥革命以后,满族与汉族,实已融为一体,更没有歧异的痕迹。”将“民族”改为“宗族”,以宗族代替民族的“同族同源论”思想,这可以说是封建宗法制原则的再现。暴露了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政府以前所提倡的民族自求解放与民族平等的欺骗性[5]161。

实际上,国民党政府以自己的统治地位为着眼点,用蒙藏问题代替民族问题,用边疆建设代替蒙藏问题,所制定的民族政策也多数未能具体实施。

二、国共两党民族政策的异同及其原因分析

从相同之处来看,无论是中国共产党还是中国国民党,都认同抗日战争是一场包含了全体少数民族在内的全民族反抗侵略的民族解放战争,因而都提出了一系列旨在动员全民族力量投身伟大抗战的理论和措施。这些理论和措施得以执行保证了抗战时期全民族的空前团结,促进了国共两党的第二次合作,为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贡献。

而从更具体的角度来看,中共的民族政策较国民党显现出了差异性:一是共产党的民族理论更趋具体化,毛泽东在中共中央召开的扩大的六届六中全会上所作的报告,是对解决中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方针和政策的详细论述。二是中共提出了新形势下新的民族观,1939年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中总结到:中国是一个多民族的拥有广大人口的国家。各少数民族有悠久的历史文化,虽则发展程度不同,但都对祖国的发展作出了贡献,“他们赞成平等的联合,不赞成互相压迫”。这些理论的提出,使中共较之国民党在抗战时期对民族问题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三是中共设立了专门民族机构。中国共产党六届六中全会以后,于1939年初成立了中共西北工作委员会,用马列主义的民族理论作指导,系统研究少数民族问题,开展民族工作。

究其制定不同民族政策的原因,可以归为以下几点:第一,代表阶级立场不同。中国国民党是以蒋介石为首,代表的是国内大资产阶级、官僚地主、军阀的利益,对外投靠英美帝国主义,对内实行的是个人独裁统治。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的先锋队,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第二,基本指导理论不同。国民党是以孙中山的民族思想为理论基础,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的民族理论为理论基础。第三,对农民作用的认识不同。农民是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群体,国民党右派在孙中山逝世后,抛弃了“扶助农工”的政策,依靠的是封建大官僚、上层资产阶级、军阀和为之摇旗呐喊舞文弄墨的文人,而中国共产党很早就认识到中国革命的实质是农民革命,抗战期间,毛泽东指出中国的抗日和革命“如不依靠三亿六千万农民群众的援助……将一事无成”[6]979于是更多地依靠农民,重视其革命性以及作为民族运动主体的作用。

三、国共两党民族理论溯源

中国国民党民族理论来源:对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思想的汲取;对孙中山三民主义中民族主义的继承;蒋介石对民族问题的理解。孙中山在《大总统宣言书》指出:“国家之本,在于人民,合汉、满、蒙、回、藏诸地为一国,则合汉、满、蒙、回、藏诸族为一人,是曰民族之统一。”[7]2这是孙中山顺应时代,扬弃驱满、排满的思想,提出的“五族共和”的主张,但是这种说法却并不符合中国民族构成的实际状况,忽视了其他少数民族的存在。

中国共产党民族理论来源:对中国传统民族理论的剔除与汲取;对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党的领导集体对建党以来民族问题实践工作的总结与提炼。民族自决是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中的重要原则,列宁认为:“民族自决权从政治意义上来讲只是一种独立权,即在政治上同压迫民族自由分离的权利”[8]719同时强调,无产阶级承认民族自决权,“这种要求不等于分离、分散、成立小国家的要求,它只是反对一切民族压迫的彻底表现。”[8]719

总之,共同的时代背景赋予国共两党的历史任务是社会革命和民族独立双重使命,两党在中国近代的历史上有过合作也有过斗争,共同的民族、国家利益使之携手合作,不同的阶级利益又使之分手斗争。

参考文献:

[1]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

[2]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39~1940)[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3]中央档案馆.中共中央文件选集(1941~1942)[M].北京: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1991.

[4]中国第二历史档案馆.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第五辑,第二编·政治(一)[M].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1.

[5]李国栋.民国时期的民族问题与民国政府的民族政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7.

[6]毛泽东选集(合订本)[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7.

[7]孙中山全集:第2卷[M].北京:中华书局,1982.

[8]列宁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收稿日期:2012-01-13

作者简介:彭川(1987-),女,湖北十堰人,2010级中共党史专业硕士研究生,从事中共党史研究。

篇5:浅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

[内容提要]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它体现了中华民族最优秀的精神----团结、坚韧、不畏强敌、共同御侮,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爱国主义精神的坚定体现者,成为抗战的中流砥柱。抗日战争的胜利使中国的国际地位空前提高,为中国成为世界大国奠定了基础。继承和弘扬抗日战争中所体现的爱国主义精神对共筑中国梦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 抗日战争

爱国主义

中国梦

抗日战争是近代中国人民反对外敌入侵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是中华民族由衰败走向复兴的伟大转折点。今年是抗日战争胜利70周年,回顾那段血雨腥风的日子,中华民族以顽强不屈的精神和意志,奉献了一大批热血儿女生命的代价,终于打败了强敌,洗刷了耻辱,重获独立和自由,并以此为契机,走上了独立、统一、富强、民主的征途。惨痛的日子已成为记忆,但它留给我们的爱国主义精神更值得弘扬。尤其在世界全球化背景的今天,经济全球化的开放性和渗透性使得经济活动和经济领域都超越了现实中华民族国家的疆域范围,我们的爱国主义教育正面临严峻挑战。当代的爱国主义教育如何与时俱进,我们还要不要弘扬抗日战争所体现的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抗日战争所体现的中国爱国主义精神是什么?当今时代继续弘扬抗日战争所体现的中国爱国主义精神其现实意义何在?这是值得我们思索的。

一、爱国主义精神是取得抗日战争胜利的重要保障 “国家兴亡,匹夫有责”,可以说,这是中华民族悠久的古训,也是中华民族爱国主义精神的最精粹的概括。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不仅仅是热爱自己的国家和民族,而且有着祖国利益至上的庄严责任感,为了祖国可以牺牲个人的一切,乃至宝贵的生命。在抗日战争中,这种爱国主义精神得到极其突出也极其辉煌的表现。正是中华民族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才使中国人民克服了一盘散沙的状况,取得自1840年以来反对外来入侵之敌的第一次的彻底胜利。爱国主义是抗日战争凝聚中华民族之魂,是团结各族人民的一面旗帜,是支撑中华爱国主义精神大厦的梁柱。

(一)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爱国主义精神,在抗日战争中显示出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在我国人民抵御外侮拯救民族危亡的斗争中,“宁作战死鬼,不作亡国奴”的共同心声,曾经把千千万万的民众动员和组织起来,汇成全民族的抗战洪流。爱国主义使抗日战争具有最深厚的群众基础。

中国共产党人是最杰出、最忠诚的爱国主义者。在民族危亡关头,中国共产党最早举起抗日的旗帜,以民族大义为重,把解决民族矛盾放到主要地位,毅然主张“停止内战,一致对外”,提出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坚持实行全民总动员的全面抗战路线,极大地唤醒了全国人民挽救民族危亡的意识,促进了中华民族抗日高潮的到来。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和领导作用,不但使中华民族一向具有的爱国主义传统得到最充分的体现,而且使爱国主义思想进一步升华,提高到一个新的阶段。抗战时期所表现的爱国主义具有空前广泛的性质,整个民族都投入到抗日救亡的大潮之中。当时在中国大地上,不仅有几百万军队在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同侵略军拼死厮杀,而且从北到南、从东到西,无处不涌动着群众性的抗日救亡运动的洪流。工农兵学商、各社会团体、广大海外侨胞,都把挽救民族危亡列为头等大事,抗日怒涛席卷神州大地,正如同火山喷吐欲出,如波涛一泻千里,势不可挡。

正是国家生死存亡的危急时刻最能激发人们的爱国精神,爱国主义旗帜具有无比强大的感召力、凝聚力。所有这些前方和后方,各个阶级、各个党派、各界人士、各个民族和海外侨胞共同参加的抗日斗争,汇合成了全民族抗战的洪流,一致对敌,共赴国难,表现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觉醒和民族团结。这是中国人民爱国主义精神的整体性的大发扬,是在敌强我弱形势下抗日战争得以持久并最终取得胜利的根本保证。在中华民族生死存亡的关头,四万万同胞为了生存和保家卫国,“抗日高于一切”,自觉自愿地发扬爱国主义精神,人民群众是不可战胜的力量。

(二)为国家和民族不惜牺牲的英勇献身精神,在抗日战争中得到充分体现。抗战爆发前,毛泽东同志即在《论反对日帝国主义的策略》演讲中指出:“我们中华民族有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气概”。卢沟桥事变后,毛泽东等红军将领通电全国,响亮提出“为保卫国土流最后一滴血!”的口号。国民党领导人也表示,如果战端一开,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太原和上海即将失陷之时,毛泽东同志又在讲演中说:“坚持打到底,一直打到最后一个人一根枪还要再打”,“为保卫国家流最后一滴血”,这是“目前时局的根本方针”。

抗日战争中成千上万、甚至数以百万计的烈士们,用他们的鲜血和生命谱写了爱国主义的最壮丽的篇章。抱定“流最后一滴血”的决心,整个中华民族同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无数中华优秀儿女或站死沙场,或牺牲在敌人的酷刑之下,或不甘受辱而自戕殉国。战死者的鲜血唤醒了民众的复仇烈火。杨靖宇、狼牙山五壮士等人的英雄业绩,激励着千千万万的民众血战沙场,为国争光;佟麟阁、赵登禹、“四行”仓库八百勇士等爱国官兵为国捐躯的爱国主义精神激励着每一个具有民族自尊心的中国人,成为我们民族的骄傲。

(三)抗日战争中所焕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永远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历史永远是教科书,历史的经验总是为后来的人们提供启示和告诫。抗日战争的烈火硝烟已经熄灭半个多世纪了,世界形势也发生了巨大变化。但是,在这场艰苦卓绝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所焕发出来的爱国主义精神,对满怀信心迈入21世纪的中国人民仍然具有深刻的启迪,爱国主义过去是团结各阶级、各阶层人士共同抗日的精神支柱,今天仍然是激励广大人民把中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的精神动力。

抗日战争的历史说明,爱国主义永远是中国人民团结奋进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力量源泉。抗日战争时期,中国是一个弱国,却能战胜强大的侵略势力,胜利的关键就是在爱国主义的旗帜下,把千千万万老百姓动员、组织和武装起来,同仇敌忾,流血牺牲,与日本侵略者展开气壮山河的斗争,使其陷入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之中。有了爱国主义,我们中华民族就有了巨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就有了同自己的敌人血战到底的英勇气概和在自力更生基础上光复旧物的决心。在新的历史时期,爱国主义的具体内容虽然和过去有所不同,但其精神实质是一致的。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爱国主义和社会主义的目标都是为了使中国繁荣富强。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新时期爱国主义的主题。我们要高举爱国主义的伟大旗帜,进一步团结全国各族人民和一切爱国力量,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同心同德,艰苦奋斗,使我们的祖国成为繁荣昌盛、文明富裕的现代化强国。

二、继承和弘扬抗日时期的爱国主义精神,同心共筑中国梦 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和力量的胜利,它是近百年来不断沉沦的中华民族重新走向振兴的起点。当今的中国已经不可同日而语,改革开放带来了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国已作为一个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大国屹立于世界的东方。总书记指出:“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这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爱国主义精神是中华民族历史发展的主旋律,千百年来决定着中国历史发展的正确方向。抗日战争是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重要历史时期,为今天的改革开放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经验。我们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就是要勿忘历史,把爱国主义精神世代传下去,就是要搞好我们的改革开放,把我国建设成世界一流的强国,让中华民族永远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一)加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国家主权、国家安全教育。爱国主义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中华民族优秀儿女在创造辉煌历史的进程中,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是古往今来千千万万中国人民奋发向上、百折不挠的精神支柱,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动力。进入新时代,在当代中国人民的伟大奋斗中,我们不断培育、积累和形成了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与时俱进、开拓进取、求真务实、奋勇争先的时代精神。正是依靠这种精神,我们战胜了各种艰难险阻,经受了各种严峻考验,取得了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辉煌成就,开辟了中国百年来发展最快最好的历史新时代。现在,我国已进入改革的攻坚阶段和发展的关键时期,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改革发展稳定的艰巨任务,面对社会经济成分、组织形式、就业方式、利益关系和分配方式的日益多样化,面对世界范围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一定要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充分认识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精神的伟大意义,以历史的责任感和现实的紧迫感,把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作为和谐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摆上重要位置,采取扎实有效的措施,取得实实在在的效果。

(二)弘扬和培育爱国主义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使社会主义中国发展和富强起来,为人类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是摆在当代中国人民面前的光荣而艰巨的历史任务。完成这个任务,必须高扬爱国主义精神的光辉旗帜,不断增强中华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要通过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精神,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抓住机遇,加快发展,积极投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要通过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激励全国各族人民进一步增强爱国主义热情,把国家的尊严和利益放在第一位,自觉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使我们伟大的民族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永远立于不败之地。弘扬和培育以爱国主义精神,不单是哪一个部门、哪一个单位的任务,而是全党全社会全民族的共同责任。党政各部门、社会各方面都要广泛动员起来,以满腔的热情、创新的精神、实际的行动,共同推动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绵绵不断地传承延续、发扬光大。

(三)继承和弘扬爱国主义精神,既要传承历史文化的精华,又要体现时代进步的要求。要十分珍惜和爱护中华民族历史上形成的优秀文化传统,继承发扬“五四”运动以来特别是党领导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和建设实践中形成的优良革命传统。同时,要继往开来、与时俱进,适应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求的深刻变化,结合新的实践和时代要求,借鉴世界各国人民创造的先进文明成果,积极进行文化创新,不断充实、丰富和发展以爱国主义精神的内涵。要高举爱国主义旗帜,强化国家意识,树立国家观念,引导人们自觉地将个人的荣辱得失与国家的盛衰强弱紧紧联系在一起。要积极倡导时代新风,弘扬自强不息、积极向上、开拓创新、勇于进取的精神,敢于迎接各种挑战,经受任何风浪,奋发图强,艰苦创业。总之,要通过大胆的创造和扎实的工作,不断丰富和发展伟大爱国主义精神。

篇6:新时期弘扬民族精神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重要内容。正是依靠这种精神,中国人民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进入21世纪,我们要始终立于时代潮流的前列,紧扣世界大势和时代主题,大力弘扬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使反映时代精神的思想道德价值观成为整个社会的主流。

民族精神是民族文化本质集中体现,是一个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的精神力量。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就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能够激发全体人民共同奋斗,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凝聚力、向心力、创造力,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文化根基。时代精神是新的历史条件下民族精神的时代性体现和现实升华,是被全体社会成员普遍认同和接受的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行为方式。改革创新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主旋律,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根本要求,成为爱国主义的新形态与时代精神的核心。

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共同构筑中华民族自立自强的精神品格,是时代发展的迫切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本质所在,是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精神动力。形成整体至上,“克己奉公”的社会责任感使命感;仁爱兼利的人际和谐原则;“自强不息”的刚健精神与“厚德载物”的宽阔胸襟;修身自律躬行实践的道德修养原则。为国利民,“兴天下人民之大利”乃是道德的最高表现。范仲淹主张“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些观点主张,都坚持从国家利益和整体利益至上的原则出发,在人对他人、对社会、对群体的关系上,“义以为上”、“先义后利”。考虑个人利益时应不违背道德原则,不得伤害社会和他人利益。重视强调对人的尊重关心,提倡互爱互助,构建和谐亲善气氛。孔子以“仁”作为自己伦理道德的核心内容,他将“仁”同“爱人”相联系,把“爱人”作为“仁”的根本要求。倡导“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仁”,“博施济众者,可谓仁矣”。主张人与人相和,就从自己的切身感受上,设身处地地为别人考虑,增强理解,彼此相互体贴照顾,给对方以便利,特别是对有困难者以帮助和救济。人格精神表现为相互联系而又相对而生的两方面:一曰“自强不息”,二曰“厚德载物”。在《易经·易大传》中,最早提出“刚健”学说,“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刚健”表现为人生的主动性,能动性和刚强不屈的性格,奋发图强的斗争精神,“刚健自强”的思想,历来被历代思想家所崇尚,成为人们激励斗志、克服困难的精神支柱。而“厚德载物”则是中华传统伦理所孕育的人文情怀,也是实现刚健自强的现实途径。“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主张君子应象大地那样以博大的胸怀、孕育、承载与容纳万物,从而使自己成为博大精深的圣人。这一优秀的品质表现在两个方面:其一是以喜悦的情怀容纳别人,善待别人,善待人生,凡事多从好处看,在生活中发现美,发现对人类,对自己有益的东西,与人相处,多发现共同点,求同存异,共同发展。其二就是以谦逊的态度,发现自己的不足,学习别人长处,取长补短,而克服自己的缺陷与不足,这种廉和态度促使人不断充实自己,从而使自己日益壮大起来。注重加强个人道德品质的修养,“古之欲明明德于天下者,先治其国、欲治其国者,先各

其家,欲齐其家者,先修其身,欲修其身者,先正其心,欲正其心者,先诚其意、欲诚其意者,先致其知,致知在格物”。儒家学派指导道德修养,提出了诸如“立志”、“学习”、“克己”、“内省”、“实践”、“慎独”的道德修养方法。“立志”是做人的开端,是成才的根基。“三等可以夺帅焉,匹夫不可以夺志”,而“立志”的核心是“志道”,即志向要远大,崇高“朝闻道,夕死可矣”、“士志于道,而耻恶衣恶食者,未员与议也”。“克己”是说为达到一个崇高的道德境界,必须克制自己的私欲与主观偏见,使自己的心理情感与行为方式符合道德的要求。“学习”是道德修养的基本手段,在古代儒家经典里,“学习”主要是对道德理论,道德规范的学习与了解。《论语》的开篇词,便是孔子对道德学习的感怀,“学而时习之,不亦悦乎”,孔子将道德学习概括为“学”、“问”、“思”、“辨”、“行”五个阶段,即“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不仅要学习经典,还要向道德先进典型学习,“三人行,必有我师”,“见贤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内省”就是不断地反思自己,察觉自己的错误与过失,即时发现即时改正。“慎独”是一种重要的道德修养方法,也是道德修养所要达到的一种高尚境界,是一种优秀的道德品质。

渊源于中华五千年文明,植根于当代伟大实践,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时代精神得到了充分体现,不断创造先进健康的社会主义新文化,进行具体的理论综合创新。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进程中,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对于中华民族的凝聚、激励作用越来越突出,已深深熔铸在民族的生命力、创造力和凝聚力之中,成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坚持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统一既要求我们正确地评估传统文化的价值,又要求对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不断地进行发展和创新,以跟上时代发展的步伐。只有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牢牢把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唱响和谐文化建设主旋律,才能不断拓展我们民族自强不息、团结奋进的精神内涵,不断增强我们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使各族人民团结起来,齐心协力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

篇7:浅论抗日战争时期的民族精神

一、毛泽东的实践观来源于马克思主义哲学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实践的观点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继承和发展。实践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具有突出的地位, 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中首要和最基本的观点。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看来, 实践是人类有目的地进行的能动地改造和探索现实世界的一切社会性的客观物质活动, 是人类能动地把握世界的活动, 它在人与世界的关系中具有基础性的地位。马克思指出:“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 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个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1]。正因如此, 不懂得实践, 不懂得实践在人与世界关系中的基础地位, 就不可能对人与世界的关系做出合理的说明。

通过实践, 人不仅能动地改造客观物质世界, 而且还能动地反映客观物质世界。实践既是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分化对立的根本原因, 也是实现主观与客观、人与世界统一的基础和途径。马克思说:“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 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2]。列宁认为, 主体和客体、主观和客观的“交错点——人的和人类历史的实践”[3]。毛泽东则进一步把实践简要地规定为“主观见之于客观的东西”[4]。毛泽东认为人类的生产活动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 是决定其他一切的活动的东西。人的社会实践形式是多种多样的, 社会实际生活的一切领域都需要社会的人参加。人类社会的生产活动是一步步有低级向高级发展, 人的认识活动也是由浅入深, 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发展。而人们认识的正确与否也只有在社会实践过程中才能得到检验。

二、土地革命战争时期毛泽东实践观的突出表现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毛泽东同志以一位无畏革命者的身份同国民党反动派坚决斗争, 并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武装头脑, 发扬马克思主义实践的精神, 总结形成自己的实践观, 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首先是从“笔杆子”到“枪杆子”的转变。在革命运动的早期, 中国共产党以发动工人罢工等非暴力形式来对抗资产阶级的压迫, 而对于结合中国的具体情况来进行革命还停留在感性的认识上。与国民党的第一次合作中, 中国共产党完全处于被领导的地位, 没有掌握独立自主的斗争权利。后来, 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国民党反动派发动“四一二”、“七一五”反革命政变, 而中国共产党又犯了右倾投降主义错误, 使得中国革命遭受重大损失。毛泽东正确分析大革命失败的经验教训, 对大革命失败后发动农民群众和开展武装斗争作了重要阐述, 提出"须知政权是由枪杆子取得"的著名论断。这是毛泽东结合中国革命实践总结出的属于中国共产党的斗争形式, 是由感性认识慢慢地向理性分析过渡的结果。随后, 毛泽东结合实际, 对当时的具体情况认真分析, 并亲身领导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运动。毛泽东开始从“笔杆子”向“枪杆子”转变, 这是毛泽东实践观的具体发展。

其次是从“城市”到“农村”的转变。“城市包围农村”是俄国革命的实践道路, 而“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 则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正确的革命道路, 也是中国革命能够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革命道路。毛泽东一切从实际出发, 打破思想禁锢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指出单靠工农革命军的力量不可能攻占大城市, 为保存革命力量, 必须放弃攻占长沙的计划, 沿罗霄山脉南下, 寻求立足点。, 从此, 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开始了农村包围城市, 武装夺取政权的革命实践。

再次, 毛泽东的军事斗争思想是毛泽东实践观的重要体现。毛泽东是一位伟大的军事家, 他的高超的军事斗争艺术来源于不断地实践, 不断地总结。早期, 中国共产党由于自身力量薄弱和军事斗争经验不足, 一直在艰难的斗争中摸索自己的军事策略。毛泽东指出:“战争的领导者, 如果他们是一些没有战争经验的人, 对于一个具体的战争 (例如我们过去十年的土地革命战争) 的深刻的指导规律, 在开始阶段是不了解的。他们在开始阶段只是身历了许多作战的经验, 而且败仗是打得很多的”[5]。这说明对于一个没有经验的人, 失败是难免的。而在不断的失败中经历的感性经验又是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前提。只有在实践中不断思考总结, 才能形成一套行之有效的军事战术。毛泽东认为在敌强我弱的情势下, 旧战术不能适用于瞬息万变的战场形势。这就要求改变战术, 避实击虚, 攻其不备出其不意。毛泽东是在理解并把握整个战争的规律性的基础上, 将游击战争基本原则概括为"敌进我退, 敌驻我扰, 敌疲我打, 敌退我追"的十六字, 以此指导战争实践, 取得显著成效。在前四次的反“围剿”中, 红军采取“诱敌深入”的方针, 灵活地运用游击战术, 成功地粉碎敌人的“围剿”。然而, 在第五次反“围剿”中, 博古、李德采取同红军取得胜利的基本原则完全相反的战略战术, 导致红军受到严重损失, 被迫实行战略大转移。这一路线脱离了中国革命的具体实践, 没有把握住战争的规律, 是“左”倾冒险主义的表现。

结语

毛泽东的实践观是毛泽东思想的重要方面, 在土地革命战争时期形成的“农村包围城市, 工农武装割据”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光辉典范, 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毛泽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对待中国的革命, 带领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进行了顽强不屈的斗争, 推翻了国民党反动派的统治, 建立了新中国, 这是毛泽东思想的伟大胜利。

摘要:毛泽东的实践观是对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继承和发展。土地革命战争时期, 革命形势十分严峻, 在与国民党反动派的艰苦斗争中, 毛泽东结合中国国情和自身革命经验, 创立了切合中国实际的实践观, 对中国革命的胜利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马克思主义哲学,实践观,土地革命战争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56.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5年版, 55.

[3]《列宁全集》第55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239.

[4]《毛泽东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477.

上一篇:关于医药营销的辩论赛下一篇:公司销售经理年终个人工作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