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遗忘的硬币作文

2024-06-30

被遗忘的硬币作文(共14篇)

篇1:被遗忘的硬币作文

211月1日一位探险家带着自己的伙伴去了那个岛。

十年后,那里不在是被遗忘的城市,而是一个中转站,那个大门已经不再是千年古树了,已经变成了一个现代高级的大门了,它是一个见首不见尾的.大门,上面布满了花花绿绿的五彩鲜艳,看到了这扇门仿佛这就是一个参天大树。

里面不再像是一个灵魂飘荡的鬼城了,而是一个崭新的城市,高楼大厦随意摆放,仿佛就像就像是在拼积木一样,高速公里盘曲而上,环山群绕,仿佛是一条长长的龙。一辆接着一辆汽车,里面有警车、救护车、消防车、汽车、面包车、公交车,鸣笛声可传千里,这里人山人海,人来人往,仿佛这里全是人,轨道直直的插在山上。

这个城市已经变成了经济繁荣的城市,我想我也能生活在那个城市,凡是在那里住的人,都是丰衣足食的,那里没有穷人只有富人和平常人。

 

篇2:被遗忘的硬币作文

市政厅的景象更是奇怪,即像一间鬼屋,进入大门你就会听到一阵阵鬼哭狼号的声音,你仿佛进入一个鬼世界,再往前走一点就会出现嘎吱嘎吱的声音,就像有人走木板,再往前走一步只听见乒乒乓乓的声音,像有人在打架,进入一个房间里,哇,这有一具尸体,那里有宝箱闪着金光,好像它是这里的唯一光源。走出这个房间嘎吱嘎吱和乒乒乓乓的声音,好像鬼魂随时会飞出来。

如果我们乱扔垃圾、破坏森林、乱排废气,你们想让我们的城市变成这样吗?

篇3:被遗忘的角落

她总是孤孤单单的一个人。因为学习成绩不好, 她在班里一直不能引起同学们的注意, 仿佛被遗忘在那个角落里了。

又到开运动会的时间了, 班长拿着比赛名单稿, 在班里急寻参赛人员。由于班上的同学们一直都埋头苦干拼成绩, 根本抽不出时间去做运动, 所以一个个你推我让, 不报名。不知是谁说了一句:“让梦参加, 她的体育非常棒, 一定能为我们班取得好成绩的。”这时, 大家才注意到了在角落里沉默不语的梦。

大家一拥而上, 全部都跑向那个角落, 一个个问长问短, 热情无比, 把梦吓了一大跳, 他们都叫梦去参加比赛。

于是, 梦在大家的鼓动下, 参赛了。她不负重望, 在跳高比赛中, 就获得了第一名。大家都围着梦, 跳啊, 蹦啊, 把她举得高高的, 梦高兴极了, 感觉周围的一切都变了, 她被大家注意到了, 而且是绝对的焦点。紧接着, 在200米比赛中, 大家全都站她身后为她加油, 希望她再接再励, 梦再一次获得了第一名, 这时, 大家对梦更加热情了。在4x100中……

因为梦的努力, 班级捧回了一张又一张金灿灿的奖状。

此时的梦, 简直被同学们奉若神灵, 大家对她都很亲热。连平时从未交流过的同学, 也都跑过来与她闲谈, 聊天……她们一起笑、一起嬉戏, 一切仿佛如此美好。这是梦到这个班以来, 头一次这么开心, 这么快乐。

但快乐总是短暂的, 在运动会后, 同学们再次投入到了紧张而繁忙的学习中。于是, 再没有人和梦一起谈笑, 一起聊天了。

梦再次被遗忘了, 被遗忘在那个角落。

一阵风吹来, 吹掉了那金灿灿的奖状, 梦也随着那阵风走了———她转学了。但大家仍然在埋头苦干, 没有人注意到那个角落已空了。

又是一次运动会, 班长又拿着比赛名单稿。发愁地向那个角落望了望……

篇4:作文评语一个被遗忘的角落

作文评语,实际上就是作文评价问题。翻开学生的作文本,我们来看看语文教师是怎样评价学生的作文的:或是“本文取材新颖,结构合理,语言流畅”,“视角独特,立意深刻,语言优美,文笔老道”,或是“本文结构不够清晰,内容不充实”,“取材过于陈旧,主题不够突出”,“详略不得当,语言不够简洁”。类似评语比比皆是。然而语文教师辛辛苦苦写下的这些评语,有多少学生能认真的看一看,仔细的想一想呢?几乎没有。这些评语又有多少能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呢?几乎不能。问题在学生身上吗?不在。笔者认为,问题恰恰在那些教师辛辛苦苦写下的评语上。

仔细观察,我们发现,这种评语实际上都是对学生的写作技能的评价,是一种工具性评语、技能鉴定型评语。语文教师作这样的评语,目的在于让学生掌握写作技能,掌握写作这个工具。然而写作仅仅只是一种工具,一种技能吗?《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指出:“写作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书面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述的过程。”这表明,写作已经超越了工具这样一个形式上的意义了,它更多地包含了个体对世界、对生活、对自我的个性化的看法,是个体内心世界的真诚袒露,是心灵交流的情感需要。总之,写作的人文内涵大大超过了它的工具意义,它是一种生命活动。因而,语文教师所作的作文评语也必须揭下工具性那副冰冷的面具而充满人情味和人文关怀。那么如何才能使我们的作文评语从工具性评语变为人文性评语呢?笔者不避浅陋谈谈自己的几点看法。

1.语文教师应明确作文训练的意义及作文评语的意义。我们对学生进行写作训练,不仅仅是为了让他们能写出文从字顺的文字,从而在考场上获得高分(不可否认这确是我们的目的之一),更重要的是要让学生在考试这个功利环境之外能毫无障碍地书面表达和交流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情感体验,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的感受和思考。因而,教师的评语就要更多地关注学生的生活和情感,关注学生对人生的独特的感受和思考。如果说作文是学生内心世界的真诚流露,那么作文评语就是教师对这种真诚的回应。因此可以说,作文评语是教师和学生之间交流心灵的一座桥梁。我们强调作文评语是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心灵交流,强调它的人文性,并不是要否定教师对学生写作技能评价的必要,而是认为技能鉴定并不是评语的主要任务。上文所提到的那些“结构……选材……语言……”等有关写作技能的评语,笔者认为完全可以放在写前指导中。教师在指导中应该尽可能详细指导学生如何谋篇布局,因此在评语中就不必再重复这一环节,否则就是教师智力资源和教育时间的浪费。

2.作文评语应少点指责,多点赞赏。许多教师都抱怨自己辛辛苦苦写的评语学生根本就不看,白白浪费心血。难道学生真的一点都不在乎老师给自己的评语吗?事实上学生是很在乎的,作文本一发下来首先看的就是分数和评语。但老师给的评语都是千篇一律的冰冷面孔,总是写些结构怎样、语言怎样。一次两次还无所谓,次次都这样学生就会觉得烦了。更何况评语里大多都是“结构不合理、语言不简洁、主题不突出”之类的话。看了自己成果被老师这样评价,学生的写作热情和兴趣就大受打击,时间长了也就懒得理这样的评语了。《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实验)》中说“评价的各种功能都不能忽视,但首先应充分发挥其诊断、激励和发展的功能……语文课程评价重在激发学生提高语文素养的热情。”作文评价同样也重在提高学生的写作兴趣和热情。我们不能要求学生个个都是写作高手,事实上由于学生的个体差异,他们的写作能力是不可能都很强的,在作文中出现那样这样的缺点是在所难免的。语文教师要抱着一颗宽容的心对待学生的不足,善于发现学生作文中的闪光点。再差的作文也会有它可取的地方,例如没有错别字、某个词用得好、某段描写较精彩等等。教师要及时对这些闪光点进行表扬。如果教师每一次都能发现学生的一个闪光点并表扬,会让学生觉得自己每次作文都有一个进步,从而他们写作的热情和兴趣不断提高,自信心也不断增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与其整天口干舌燥地讲那些写作的条条框框、写那些冰冷的评语,还不如另辟蹊径,多给些赞赏,激发他的写作兴趣。一旦学生的写作兴趣一直都处于高涨状态,他的写作能力也就会逐步提高。

3.作文评语应少些定性的语气,而多些商量的口吻。在现代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是两个人格平等的主体,因而新课改要求“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情境,帮助他们树立主体意识”,提倡师生之间积极的对话和交往,其目的就是要营造一种教学的民主气氛,以取得较好的教学效果。然而在实际中,教师常常因为师生之间知识的不平等,而漠视师生人格的平等,以一种权威的姿态凌驾于学生之上,教学的民主意识淡薄。表现在作文评语中就是常对学生作文的优劣下结论、定性。例如“本文结构安排不合理,某个部分显得多余”等等。这样的直接结论式评语缺少对话与交流的真诚。长此以往,学生就会因为无法得到别人的认同而产生离群索居的焦虑感,被人抛弃的焦虑感。这种焦虑感一旦与写作产生条件反射,那即使你作文练得再多,也无法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反之,如果教师在评语中多用些商量的口吻,例如“构思挺用心的。你看如果……这样安排是不是更好一点呢?试着这样写一写,看看哪个效果好。”这样的评语会让学生觉得他的作文被老师认可了,并且老师还真诚地给自己建议,自己和教师之间是平等的。这种被认同感一旦与写作活动建立起条件反射,就会提高他写作的积极性并形成正确的写作态度,也就促使他们乐于接受教师的意见,正所谓“亲其师,乐其友,信其道”,不知不觉中写作能力就提高了。

4.作文评语要善于求同存异,保护学生敢说敢写和创造性创作的冲动。中学生正处于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面对生活中的收获和疑惑,他们总有一种一吐为快的冲动,因此他们就在作文中大胆吐露出来了。但由于社会阅历不够丰富,思考问题还不够成熟,他们在作文中表现出的思想情感、观点未必都是正确的、积极的,而且由于现在的中学生的心理压力很大,他们的思想中常被一种强烈的消极情绪浸染着。如果教师只是简单地写些“思想不够积极”之类的评语,那无疑雪上加霜,只会压抑学生表达自己真实想法的欲望与冲动,让学生更加消极。因此,我们的评语必须对那些“奇谈怪论”抱着求同存异的态度,让学生有机会发表自己的见解,释放成长中的冲动。同时,我们也必须时刻关注学生的内心世界,以一种开放性的让人感到温暖的接受方式来聆听他们的倾诉,引导他们用积极向上的态度对待成长中的疑惑。

5.作文评语要优雅些,多些文学的味道。语文教师要求学生作文的语言要优美,要多点文学气质。而老师自己呢?评语永远是那样干巴巴冷冰冰的。学生长期看到这样的评语,就会失去对语文教师的崇拜感,对语文教师的水平产生质疑。试问,学生对你的水平产生怀疑,你又怎么能提高他的写作能力呢?因此,语文教师要让评语多点文学味道,可以用散文的笔调写几句感性的美句,也可以是一首小诗。这样新鲜的形式会让学生对评语产生一种惊喜感、期待感,从而关注评语,从关注评语形式到关注评语内容,进而思考自己的写作,提高自己的写作技能。

以上只是笔者的一些肤浅体会,仅做抛砖引玉之用。写作教学改革任重道远,还需所有一线教师和理论研究者不断地进行实践探索与理论探索。

篇5:被遗忘的时光作文

白云衬托下的屋墙瓦片,呈现一种古老的痕迹,那么轻易的,感受到那股多年前留下来的气息。忽然记起儿时,经常一个人奔跑着穿梭在家乡的小巷子里,那样的乐趣,似乎已经遗忘另外很多年。

而在这个午后我喝着咖啡,在他乡的城市里,安静的看那些关于青春,关于以前的文字的时候,安静的院子似乎也传出悠远的回响,附和着安静的心,耳尖聆听起这缓和的如同有着节奏的音乐。

于是,一次不经意,让时间停滞下来,记忆辗转着上演在脑海。就如同文中所说的,成长或者真的需要代价,而我们依然会想起他们的时候心中惆怅,有浅淡的伤感,尽管那些无关爱情。你是否在细读XXXXXXX的时候,也在心底为那些渐行渐远的身影唱起一首关于青春的歌?

品冠在轻声地唱“后来的我们,一直都遇不上,仿佛都在避开某一个地方,在人群中都走的特别匆忙,怕一不小心就认出对方,后来恶毒我们又被谁遇上……”而新鲜旧情人的《后来的我们》,也如同这歌声,细说着有关我们的青春,有关年少时的爱恋,有些不经意,也许有时候错过,真的是为了更好的相遇?

唇间淡淡的忧伤,眉宇间苍白的气息,都只是一个个被思想掌控着的象体,虽然实在,虽然具象,但却是虚设而不切实际的。

激情放浪的时候,只享受在此刻,并未念及往后。而反复流离颠簸的在过往中的暧昧情愫,我们终有一天将告别。

手中残留的时间,辉映着黎明前落下的流彩。

此时,我们需要一次微笑,一次挥手,一次点头,一次转身。

缓缓的,我看见了一个男子,一个女子,牵手走了过来,他说“亲爱的不要离开我”。

浅浅的说话,眉宇间有微弱的触动,然后,大家都笑了。

篇6:被遗忘的时光作文

翻看老照片,总会回忆起从前的好朋友,回想起与她们度过的快乐时光。那些曾经年轻的岁月,再一次重现在我的眼前,带着一丝岁月的烟黄,而那些幼稚而青涩的面庞,总能激起我内心深处深藏的回忆,还有伴随而来的激情一瞬间点燃我已经淡忘的岁月。

随手拿起一张照片,看着照片上微笑的我,正在一片麦田上,做出“v”手势。此时的我,思绪飘向了窗外,这张老照片勾起了我的回忆。

朋友,你还记得吗?

那是某一年,我们约好在麦田见面。麦田里偶尔有凉风吹来,我们便在麦田里放风筝。我们在麦田里追逐打闹。被农民爷爷发现后,便撒腿就跑,我们躲藏在一个草丛中。

如今,再一次回想起来,不禁感到过去如此美丽……

重拾记忆,我汲取了那份最明朗、最靓丽、最刻骨铭心的时光,我将那段时光复制在我的脑海里。被遗忘的时光,被遗失的美好,那些情景一次一次重现在我的梦里。那些梦境一次一次重现的瞬间犹如倩影一般若即若离。被遗忘的时光,被夜半的钟声准时敲响,被韵味依存的古墨香熏陶,被寂寞遗失美好,被离别冲昏头脑,被繁琐的生活节奏打破沉寂,被和谐的过往云烟充斥了浓郁的回忆,被挣断了线的风筝带到了另一个国度。

在这个世界上,我的世界里,我一直默默期待着黎明的曙光,之后用心去感受、去包容、去接纳。

被遗忘的时光,那些心酸的回忆,将会被青春抹平成痕迹,等未来的某一天,当你再度回首,你就会发觉,那曾经的时光,早被你掩埋的时光,都是不值一提,都是陈年旧事,都是血泪……

昨日在撩动琴弦的人是谁?又是谁敲打着我窗?

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渐渐地回升出我的心坎。随手拿起一张老照片,那快乐的情景,慢慢地浮现在我的脑海里。才猛然发现,过去如此美丽……原来是那缓缓飘落的小雨敲打我窗。但,又是谁在昨日撩动琴弦?

立足今日,我十分想追回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我苦苦寻找着被遗忘的时光,但却是一无所获。那一段被遗忘的时光,你是不是躲在某处被人遗忘的角落里哭泣?

篇7:被遗忘的时光作文

最近,不知怎的,老怀念曾经的冬天,一推开门就看到皑皑白雪的感觉,怀念一个人漫步雪地脚下发出吱吱响声的喜悦,怀念鹅毛片片落在脸夹瞬时消匿的冰凉,而这一切,在这四季苍翠的南国,直至生命的终点,也难能可见。

人总是这样,在不同的地方幻想故地,抱着失望追逐希望,拥着现在闵想过去,也不断回往这些年的生活哪些是辉煌,哪些是灿烂,哪些是失去,哪些是得到,他们说活着的意义多半是为了渴望,为了拥有,为了占据,而我也有着同样的感觉。

有时确实深感疲惫,心弦绷紧了每根神经,找不到发泄空虚的地方,只是低着头在回想在凝望,不希望听到时钟的敲打声,不希望周围有任何的跳动,就那样一个人静静的静静的坐着。那时的自己,处在一种阳光四射的山端,林间的鸟鸣美妙动听,冻结的雾越发清纯,心里的恐惧烦忧,随着空气的凝固而上升,那一刻的自己被世界遗忘,也遗忘了世界,那一刻的自己,身心是透明的,没有半点伪装,没有半点失落和迷惘。

有时特别想知道自己最怕的是什么,答案很多很多,例如痛苦时勉强的笑着,想念时撕扯的心愿,软弱时强加的坚持,离别时苦忍的泪水,这些算不得什么的什么,确是一个人的软肋。

有一天一个人告诉我,这些东西有一个代名词,就是伪装。倘若我只是一个人,过着一个人的生活,你的世界是否能容纳得我,倘若这世间赐予给我的美好都归于尘埃,你的心跳能否都让我倾听,倘若我用来生的十年去换取那一份渺小的赋予,你是否愿意割舍今生。

这一切,只是晨曦里的一抹微光,不会闪烁不会被点亮,我深深的体会着并不期待着。有时觉得自己只是这万千世界里一片垂落的叶,轻风拂过,像蝶舞婆娑,即使身上的葱翠不在娇艳欲滴,也躲不掉阳光的亲吻,离开了滋养我的枝干,从前的不渝和忠真,我已赋予,没有我,只是缺了种令它精神振奋的东西,许久之后,它照样可以生活的很好,来年的春天,那些苞芽裹着的嫩绿马上便可抽出新叶,而我只是它即将遗忘的过路者。温暖的承诺,是种有毒的需要,它会让你在黑夜里更觉孤寂,它会把想念拉的更长,它会让你该割舍的东西越来越裸露。

也许,是生活的过往冲淡了自己原有的矜持,离开了,就该头也不回的迈着向前的步伐。某一天,我是否被你装进该遗忘的时光里,像一片枯黄的叶,踩在脚下融入尘埃,印在脑海堕入谷底,就算是这样,我也承受得起。其实,我们每天都在人海中来来回回不停穿过,能有个彼此珍惜彼此交融的人真的不容易。当某一天,一首歌会把你从现实中拉起,一个人会让你不断回忆,一些事会敲碎你紧闭的心门,所有的一切,在倾刻间,像眼角诀了堤的泪,温润脸夹,滑过指间,留进某个人的心里。值得庆幸的是,你的痛有人懂得,你的苦有人扛着,你的无助空虚孤独,有人记得。

篇8:被亲情遗忘的角落

2015年新春喜乐犹浓, 我走进病房, 像往常一样去做护理, 看到他躺卧床上。

没想过他开口第一句话竟是如此惊悚, 我竟无言以对, 更找不到一个词来形容我看到的他, 是绝望?无助?可怜?这些都不足以诠释, 而我的心情也是五味杂陈, 除了对他说会好的竟说不出任何有力的话。看到他热泪盈眶, 多了几分沧桑, 举手捶胸, 瘫睡在床上, 很想帮他擦擦眼泪, 但没能抑制住自己的情绪, 当时脑袋里只有一个想法, 帮他。怎样帮他?怎样以我们的力量为他做些什么, 除了每天照顾他的吃喝拉撒, 还是如他所说精神上的痛怎么治愈。

他叫李正华, 35岁, 郴州人, 2014年10月30日转入我院神经外科, 入院诊断为右颞叶脑出血, 当时情况危急, 处于昏迷状态, 有脑疝形成, 需紧急手术。但由于没有家属陪同, 无人签字, 医生请示医院总值班后, 本着以抢救生命为原则为其实施开颅探查颅内血肿清除去骨瓣减压术。病人没有陪人, 没有可以联系上的亲人, 各项资料都不齐全, 给我们的工作带来了很多不便。

由于治疗和护理的需要, 我们科的医护人员在主任和护士长的带领下纷纷捐物献力, 保证他正常的治疗和护理。后来护士长试着联系他家里, 但由于发病前在一家餐馆打工, 送到医院时手机证件等都落在餐馆, 老板将他送至医院后自行离开, 所以一直未果, 直到通过其所在当地公安机关了解到一些简略信息。期间有一位称是其哥哥的男子来医院看过一次, 当时他正处于术后昏迷状态, 上着呼吸机, 头部引流管未拔, 头部伤口也有敷料包扎, 哥哥以看不清脸无法辨识为由自行离开。

随着病情的平稳, 他逐渐恢复意识, 只是偏瘫和大小便失禁让他还是无法像常人一样自主生活。我们试着从他身上了解情况, 他开始是抵触的, 甚至想耍赖, 因为至此为止他的医疗费用都是负值, 还不包括我们给他提供的吃喝和日用品, 经过积极的治疗他的病情得到好转, 医生下医嘱予以停病危可转入普通病房, 但鉴于他无人照看, 科里还是决定把他留在监护室由我们照护, 包括每日的常规治疗护理, 一日三餐的准备和喂用, 一日不下五次的大便处理及床单被套的更换, 数次的翻身抹洗, 持续的功能锻炼……

可能时间长了被我们感化了, 他不再躲避, 主动向我们提起他的情况, 通过他微弱断续的介绍, 大致情况是这样:李正华, 原就读于湖南师范大学, 毕业后未找到理想工作, 而当年读书花掉家里不少积蓄, 无颜回家, 家中有六姊妹, 至今已有十几年未与家人联系, 曾偷偷回去看过母亲, 讲起母亲他哽咽着说他母亲是世界上最爱他的人, 他对不起妈妈对不起家人。

通过医院和科里的努力, 已联系到他的家人, 但他们始终不愿露面, 现在家里人间或会打电话来询问他的情况, 问他是否能下床, 是否能恢复到病前状态, 如若不能就免谈, 也不愿来医院看一眼。当时接到电话, 听到这些我不禁为李正华感到一丝悲哀, 从头至尾没有人表露过对他的关心, 只是质问, 只是担心现在的李正华会连累到他们。虽然现在他仍旧躺在我科病房, 但能明显感受到他的变化, 精神好了许多, 心情也算明朗了些, 但我不愿打破这份宁静, 给这个鬼门关回来的人带去失望。

时间过去这么久, 他大概也知道一些, 会经常跟病友讲没有人要他, 是自嘲是讽刺还是有些懊悔?总之是别有滋味。我们都不是圣人, 无法判别世事的对错与是非, 然而我们也不能自以为是揣测他人。他不该以为家人会嫌弃他没成功而擅自做主不回家, 可能亲情的念头早已被俗世看法隐蔽, 以至在最脆弱的时候孤军奋战, 尤显落魄。可时至今日, 还有什么不能被原谅, 至少他还活着, 生死边缘回来的人可能最有感受吧!

篇9:遗忘的,被遗忘的

一九○一至一九○五年的科举改革,中国急遽从科举时代步入学堂时代,此后兴学堂、变学制、改教法逶迤而来,目不暇接。废科事件被严复称为无异于“废井田开阡陌”,其震撼性影响,制度革新尚在其次,更重要的是,晚清中国的知识人社会因科举停废而发生的巨大逆转。科举将废未废之时,即有人慨叹:“当此之时,四民失业者多,士为四民之首,现在穷困者十之七八。”由科举制度为读书人提供的升迁希望随着西学的盛行而日渐微薄。权势虽在转移,但士林风气的流变却往往滞后于此。一九○三年《申报》上有大幅议论描述时居上海守旧士人的可鄙状貌:“上海之布鞋大袖,大圆眼镜,斯斯文文自称我秀才者,不下四百余人。案头储则大题文府,高头讲章尚盈尺也。近日又购新书矣,则《直省闱墨》,《应试必读》者也。叩以五洲,问以大势,询以国政,瞠目而不知所对。呜呼,痛哉!”作者云,他将为上海之士习一大哭!晚清提倡新学经年,然科举一日未废,士习的扭转依旧只是少数先觉者的敏感。大部分读书人埋首于课艺帖括,醉心的还是那条功名仕途。科举既废,原本指望靠它出人头地、致君泽民的读书人既丧失了作为朝廷养士的身份,又不及吸取新知、顺应时势,因此生计日蹙,有惶惶不可终日之感。据张仲礼先生的研究,十九世纪后半期中国约有举人一万九千人、贡生四万人,生员则达到九十一万人,尚为保守估计。他们将寄寓何处?朝廷并非全无准备。举贡有考职拣选,城居者、年富力强者可继续进入学堂,家计殷实者可出洋留学,或者行商入幕,出途较之于科举时代是更加多样了,但对于乡野贫民、一般年华老大者,那些既无力反抗变革、又无能为自己寻找出路的白屋之民来说,就不免陷于困顿和凄惶。

朝廷的一纸诏令将无数人挡在了生计之外。在乡村社会,最早感受到这种绝望的,就是藉馆地谋生的塾师群体。塾师多为进身不顺的寒儒,以舌耕为业。科考废除之前,为帮助散居在乡村地区的众多塾师适应学堂制度,清廷和新兴的教育社团就曾积极推行私塾改良。一部分塾师接受革新,仍许其教馆,但他们在变动秩序中所面临的困境仍是明显的。学堂制度植入乡村社会,要求学生入蒙学堂和初等小学堂接受正规教育。因此即便已经接受改良、勉强维持的私塾,也存在生源减少、生计不保的难局。塾师也往往自觉无力适应,将就入馆,聊作糊口而已。

刘大鹏是山西省太原县举人,三次会试未中,自一八八六年起,在太谷县南席村票号商人武佑卿家塾中任塾师近二十年。一九○五年清廷废科上谕下达后,刘大鹏在日记中记下了自己近乎绝望的一段悲怆心路:九月十九日,停止科考的消息传至太谷,“甫晓起来心若死灰,看得眼前一切,均属虚空”。此后一直到光绪三十四年,他在日记中屡屡兴叹,科举停罢,藉舌耕为生者多失其业,“生路已绝,欲图他业以谋生,则又无业可托,寒无生路矣”。失掉馆地的乡曲宿儒,若非张皇不知措手足,即是苦于无米为炊,“坐困家乡,仰屋而叹”(刘大鹏:《退想斋日记》)。废科前后,刘大鹏身居乡间,耳闻目睹同行塾师与乡间寒儒的惶惑不安,眼前只见得一片苍凉。朝廷连篇累牍的上谕、诏令,凯歌高奏的新政改革在一个乡村老塾师的笔下却全是一派满目萧然的末世心态,这里自然有见识短浅、守旧顽固等原因,但生计被夺、一时无以安身的困厄境遇是更加致命的。藉舌耕为业者因为新的学堂体制植入乡间,无力随时势完成相应的转型,除了失业坐困,也只有徒生“我生不辰”、“将如之何”之叹。

这里,且暂旁逸主题,说说废科前后的乡村教育情况。从科举时代到学堂时代,按额取士的限制虽被取消,贫家子弟却又立即面临新的制度性障碍。新学堂体制更明显的精英倾向对求学者的经济条件和闲暇时间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癸卯学制》规定除初等小学堂及师范学堂不收学费,各项学堂均令学生补贴学费。一九○七年学部奏定《各学堂征收学费章程》,规定学费额度:初等小学每人每月银元三角,高等小学为三角至六角,中学堂为一元至二元,高等学堂为二元至三元。这是就官立学堂而言。此外为数众多的公立、私立学堂,学费从四十元至七八十元不等,另需缴纳入学费,书籍、笔墨、纸张、石板及操衣、靴帽等杂费,寄宿者还有寄宿费、膳食费,各种费用加在一起,就很可观了。学杂费之外,学时和学制也是一个问题。学堂教育为规范的全日制学习,各学堂章程均有作息时间的严格规定,未经允许不得擅自退堂。据奏定学堂章程中关于学制的规定,初小五年,高小四年,中学五年,仅从小学到中学就需要十四年时间。学童六岁入初等小学堂,二十岁中学堂毕业,意味着在这十四年间家庭不但基本丧失这一劳动力,还必须为他筹集相当数量的学杂费,这对于大多数贫寒之家都是难以承受的。废科后,不断有人指责学堂教育的“贵族化”倾向和教育的不普及,比如,刘师培那篇声讨新政的著名檄文:

夫学堂之善于科举,夫人而知,然按其实际,则学堂之制,便于绅士富民,贫民鲜蒙其益,远不若科举之公。……彼乡野贫民,仰事俯蓄,尚虞缺乏,子弟虽有求学之心,亦以无资而中止。是则享学校出身之英者,均富民子弟。多数贫民,因失学之苦,致绝进身之望。无阶级制度之名,具阶级制度之实。若官立学校,虽免纳费,然舍达官荐达外,鲜克入校,白屋之民,望学校若阶天。岂非科举之弊,作弊者仅数人,学校之弊,则所在皆然,较科举尤甚!其因有以为利者,则牧令援之以超升,绅耆因之以敛费,少数新党恃为糊口之资,富室弟恃为进身之路,不独使昔日之儒生失业已也,即在下之民,亦以兴学之故,增加赋役,既吸其财,并妨其学。由是而降,贫民永沦为奴隶,富者益智,贫者益愚,因智而贵,因愚而贱,可逆睹也。(刘师培:《论新政为病民之根》)

这段涉及废科举、兴学堂的议论,略带偏激,但其中有两层意思值得深究:一为新制度的阶级内涵,贫富差距将导致更为严峻广义的机会失衡;二是“在下之民”永无升迁之途的绝境。这或许是救亡论者竭力回避的问题——时代的“进步”(如果我们暂且断定其为进步的),将以无数人的流离失所作为代价。这种抛弃,既是指生计的、前途的,也意味着种种心境上的怅惘。时代的洪流原本也不是人力所能扭转,在中国被迫卷入世界之际,讲信修睦的田园风光与优雅深沉的儒教理想显得迂阔而尴尬。想要坚守,则理不直气不壮。而我认为,这是晚清中国所面临的诸多困境中,至为无奈苍凉的一种。

时间在前行之余,留下了巨大的阴影。学堂时代的乡村寒儒,他们的声音隐没于历史的深处。在苏州府长洲县,举人管祥麟因为久试不进,遂绝功名之念,授徒自给。垂老依人,十数年来家徒壁立,不过苟延生计。科举废除以后,长洲县内广设学堂,私塾寥落,而书院的月课亦将裁撤,寒儒生计几近绝望。年力强壮者,尚可入新学堂,稍稍修习科学,他日进新学堂做教员。而如举人管祥麟这样的年届古稀者,已不具进入新学堂的资格,面临失业,生活困窘不说,连糊口之资也难保。苏州学务公所总董王同愈为此上书本地学务官员,他说:诏废科举,振兴学堂,朝廷因时布政,作育人才,意至深远,但旧时帖括之士,穷老不遇,也不可就此不管不顾。王同愈请求设立师范传习所,专为培训塾师之用,为寒宿儒筹划谋生之策。他还建议,校士项下常年有每两提出五分赏银拨充儒寡会,现应将这笔经费提出,专备长元吴三县举人七十以上年老无倚者津贴之用。一九○六年春,江苏学务处拨银二十四两移解乡约公所,由公所作为津贴拨给举人管祥麟(《力荐举人管祥麟任教及有关函件》,苏州市档案馆藏)。

这是一起颇具典型意义的个案,年届七旬的老举人,赖教馆为业,此外别无糊口之资。面对制度的骤然转型,上失其根,下断其路。苏州府的绅士们对于这些衰老无助的寒儒尚有温婉的同情,可新制度带来的社会压力已扑面而来了。随着“士”身份所赋予的权威象征渐渐消散,儒生们对下层社会曾保有的影响力也日益枯萎。在顺天府涿州,学务官员视察私塾改良情况,记西坛村小学,置于一破庙中,“坛宇颓剥,芜秽不治”,教师为一名六十九岁的聋老翁,学童八九人,所习科目仍然不过是《三字经》、《千字文》、“四书”之类(朱有主编:《中国近代学制史料》)。较之于长洲县的老举人管祥麟,这名塾师尚可算是成功接续新制度的转型者,但那生存境况也是极坏的。据教育史家的研究,清末,初等教育的重心仍在私塾而不在学堂,这与传统势力的植根甚深有关。然而,我们依旧可以看到新制度的来势汹汹。私塾改良的旗帜高张,各类视学员、劝学团体持续不断的视察与劝诫,这是一种无形中的紧张感与压迫感。塾师们的勉力维持恐怕已很不容易。

辛亥老人梁若尘曾回忆,在他的家乡广东省丰顺县的一个小山村,一九○九年村里才办起一间新式学堂叫“自助学堂”,村里的老塾师梁百泉不仅在他主持的学塾里照旧读四书、五经、千家诗,还带领一帮学童见到自助学堂的学生便连骂带唱地嚷:“学堂生人辱,辱死人”(梁若尘:《一个山村里的革命风暴》),这种仇视情绪自然有文化上守旧心理的作祟,但也不可排除生计被夺、困顿无措时的愤恨与无可奈何。彼时的中国,正“彷徨于两个世界,一个已死,另一个却无力出生”。一部分人亟亟以谋的,是要把中国变成现代国家;另一部分人却被迫在困厄中,体验并身受变化无端的世事。在一个变动的世界中,那些曾沐浴科名荣光的读书人正深感秩序的消散。山村中的学堂与私塾,可能正暗示了嬗替之际的中国,在新旧之间复杂而模糊的融合。

民国元年,苏州吴江县视学调查各区私塾情形,诸多可怜可悯的老塾师形象又让我们对于乡村寒儒的生存挣扎,得到了令人心悸的一瞥。严基顾氏私塾,设于一间三椽矮屋中,“光线黑暗,龃龊异常”。塾师顾卯生有小先生之名(因十四岁课蒙起至今已五十余岁)。劝学员描述其状貌——“甚为骇然”:背伛偻而且突出,满目烟容,衣衫褴褛。劝其改用新教科书,顾以手指口云,“我欲吃饭,有什么改良不改良”;随后劝说,改用课本亦可吃饭,顾云“我不会教”。像顾卯生这样的塾师在当时并不是个别现象,而带有相当的普遍性。施氏私塾,生徒共十人,课本用神童诗、《千字文》、《四子书》、《幼学须知》等,塾师施伯贤“满口斯文酸气”,劝其改用课本,施云:“洋书亦是中国字,何必改换”;萃塔徐氏私塾,生徒十一人,课本与施氏私塾大致相同。塾师徐少畲五十余岁,劝学员参观时劝其改良,徐云生徒父兄皆欲读此书本;告以不适用,徐正色而谈曰:“此乃圣经贤传,天地同昭,数千年于兹矣。”(《县视学调查报告》,苏州市档案馆藏)时值民国,大量乡间私塾仍未完成改良,塾师老苦无依,又不愿接受新学,别无出路,困窘之形状乃成为他们的常态。在这种常态的背后,既有传统式微的年代里老塾师对“圣经贤传”的深执,也有新旧交替之际衍生出来的种种困乏、苦难和不适应,还有心理上对一种古老生活的眷恋。无论是顾氏,施氏,还是徐氏、都以自己的窘态,刺目地写照了绵延千年的私塾制度的日暮黄昏。

触及对“人”的描写,废科举、兴学堂便不只是诏令下的那几道章程和学则,伴随制度兴革而来的利益关系调整,是尤为惊心动魄却又易被忽视的历史。从科举时代到学堂时代,固然体现出一种“前行”,但时代“前行”与乡村寒儒的茫然之间形成了强烈的反差。那些被遗弃在新体制之外的老塾师,自然无法与革新派的热情和力量相抗衡,即使有不满也不可能找到有效的发泄途径,更没有可能构成对社会历史进程的反抗。因此,在新时势下的被遗忘,也就成了一种群体的宿命。他们的挣扎与深悲,最终只能以一种徒然的方式沉入淡漠的历史。留在革新派笔下,关于那群乡村老儒荒谬可笑的历史记忆,使我这位日后的观看者产生了一种视觉上的震惊,及至直面历史时的一刻无言。也许我们可以说悲剧是自己酿就的,因为他们不能清醒地面对传统在新时代的日渐式微;也可以说他们只是遭遇了命运的随意摆弄,因为时代前进之急促并未给这些人预留足够的时间。而我则从中感受到了另外一种更严酷的逻辑:个人与历史的狭路相逢,归于沉默,乃是一种常理。

近些年,历史学界响应“声音考古”的号召,越来越多地将目光投向历史深处的这些“失语者”。事情总有它的另一面。历史学的功用,还在于将“被遗忘的”从“遗忘的”历史记忆中打捞出来。本雅明说,历史学如果只对胜利者认同,便会不可挽救地沦为当前之当权者的奴仆。这意味着,不可默认存在即为合理。去挖掘曾经遭历史遗弃的那些人和事,则有助于人类对于自我持续不断的反省。当然,需要澄清,我所列举的并非事实之全部;在废科事件中,有人困顿,也有人成功。对于治史者而言,责任在于,让他们在共存的那个时代中彼此相遇,描述出悬搁状态下各种纷乱复杂的情节。近代中国沤浪相逐,“守”与“变”,传统与现代,其中并没有多少从容选择的余地,更无法做出是非对错的判断。“士”阶层的消失以及革命的爆发究竟在多大程度上与帝制末期的急促改革相关?清王朝的存在与否和中国能否成功步入现代是怎样地关联着?帝制的崩溃又何以发生在竭尽全力改革旧制度的当口?我常常做完诸如此类的假设,又徒叹历史留给清王朝的巨大难题。莫非,矛盾着,才是世界的本质?

有关于新学堂时代乡村寒儒的经历,科举制度的废除还仅仅是个开始。自此以后的三四十年间,私塾仍然在中国广袤的乡村地区,坚韧地存在着。新学堂对于私塾的挤压,是个很漫长的过程。到一九三六年,中国仍有私塾十一万零一百四十四间,塾师十一万零九百三十三名,塾生一百八十七万八千三百五十一人(《中华民国史档案资料汇编·教育》)。北洋政府、南京国民政府先后开展过规模浩大的私塾改良运动,帮助遗留的塾师进入新体制。在整个民国时期,塾师仍然在初等教育中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直到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中国社会急剧的新旧变革中,塾师作为一个阶层,才真正消失。对于那些以舌耕为业、坐困乡间的塾师而言,时间照样像从前一样的过去,和龙旗飘扬的时代,无甚差别。总是《三字经》、《千字文》、《幼学琼林》,朔望之日,或许还带领着一帮村童祭祀至圣先师。不同的是,他们再不会向往以科名显扬的往昔。私塾作为传统中国教化达至于底层社会的一种文化象征物,它的现代命运透露出的历史讯息令人深思。就像这些风烛残年的乡村老儒,任他们守着属于古典时代的一点点余温,伴着中国文化,一齐老去了。

篇10:被遗忘的角落作文

在我家门口有一条小河,它以前是碧波荡漾、清澈甘甜,仿佛仙女的丝带,吸引了许多居民河边晨练,夜晚在河边散步。

但是,此刻它已面目全非,河水发黑,河面上飘浮着死鱼、垃圾袋、瓶子……每当夏天来临,它的周围便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因为太阳的曝晒,河底那脏兮兮的淤泥显露出来,成了蚊子的“完美家园”。个性是小河边的餐馆“夜濠河”把油水和剩饭剩菜倒入小河,使小河的水质一天不如一天。清晨和夜晚,再也看不到在小河边来来往往的人们,大家像避瘟疫一样躲避它,它成了被遗忘的角落。

朋友们,你们必须认为水是取这不尽,用之不竭的,区区一池河水,算得了什么?告诉们,你错了。虽然地球上三分之二是水,但其中97%却是海洋,而大多数淡水又集中在南北两极,这使人们可用的淡水资源就更少了。这条小河也是淡水资源的一部分,如果不拯救它,也许在不久的将来,地球上最后的一滴水,就会是你的眼泪。我期望大家都来关注这被遗忘的角落,赶快为它们冲洗掉淤泥,不要在它的脸蛋上乱添画DD倒入污水,让它重新换上新衣裳,让它充满活力,还它一池清水!行动起来吧,朋友!必须要珍惜每一条河流,每一滴淡水,让静静的小河重新勾起人们完美的回忆。

篇11:被遗忘的角落作文

教室后边有两个角落:左边放着饮水机,图书柜;右边放着垃圾桶、扫帚、拖把。左边角落很热闹,下课时常有打水的、借书还书的光顾;右边角落门庭冷落,只是偶尔有人以三分投篮的姿势往垃圾桶里扔废纸团。教室后门的钥匙被弄断在锁眼里了,右边角落显得更加冷寂。渐渐地,那里成为成绩差、纪律差,或者犯错误被流放的同学的专座。

琼入学时成绩排行倒数第一,顺理成章地被安排在那里。朱性格有点欠扁,人际关系奇差,加之老师对她也不感冒,经过几次微妙的座位调整,琼和朱便成为同桌了。琼的爸妈是外地来杭州务工的,朱是本地人,此刻“同是天涯沦落人”,相处反倒很默契。琼喜欢看书,时常把从老家带来的地瓜干送给朱分享,公认吝啬的朱竟然会把复读机借给琼听英语,还把自己珍藏的《哈利波特》借给琼阅读。

春草绿了又黄,燕子来了又走,转眼到了初二。学习的气氛骤然紧张起来。教室后面右边的角落似乎更加冷清、暗淡了。

某天,语文老师兴冲冲地公布喜讯:在本届浙江省“文学之星”征文比赛中,我们班有同学获得了一等奖!这是全校唯一的一等奖!

教室里炸开了锅,纷纷猜测获奖者的名字:“必须是张静涵,她是校文学社社长嘛!”“我觉得就应是肖战波,他是公认的笔杆子呀!”“我猜是于洁,她妈妈是作协会员,将门虎子阿!”众说纷纭之际,老师揭开了谜底—获奖者是琼。一瞬间,教室无比安静。大家的目光投向了教室后面右边的角落。四十五双眼睛的亮度似乎照亮了那个终日不见阳光的角落。琼被这探照灯一样的目光晃得局促不安,她垂下头,用手绞着衣角。朱站了起来,拼命鼓掌。教室很快被掌声淹没。

按照惯例,班主任要调整琼的座位。琼拒绝了,她说:“谢谢老师,这儿挺好。这儿安静,这儿还有我的朋友,她对我的帮忙很大。”朱的脸红了。像一朵害羞的春花。班主任宣布:从本周起,座位自由调配,每个月轮换一次。

篇12:被遗忘的生日作文

每个孩子的生日,父母都会记在心中,无论多忙,都会抽空给我们庆生。可我6岁的那年生日却被遗忘了!

6岁那年的暑假,由于爸爸妈妈工作太忙,没时间带我,我就被带到了阿姨家,六月初一那天的前一晚,我十分的激动,我激动得一个晚上睡不着觉!我趁着阿姨她们睡得很熟,我一个人来到了阳台,望着天空,可能由于天空太黑了,所以显得月亮特别亮。我望着月亮,情不自禁地想起了爸爸妈妈,想到爸爸妈妈要来给我庆生,我心中就有说不出的兴奋,到了很晚,我才入睡了!

第二天,阳光叫醒了我,我睁开了湿润的双眼,带着好心情起床了!我来到了楼下,我以为有惊喜,没想到和往常相同,我自我安慰道“没关系,惊喜在后面!”我和妹妹玩了一上午,时间过得飞快,一下子就要吃中饭了。我和妹妹来到了楼下,我看见了桌上的几盘菜,心中有一点儿失望,我心想:惊喜一般是在晚上出现的,不要着急,晚上爸爸妈妈就回来带你去庆生了!我和妹妹吃完了饭,我们写了一会儿作业,看了一会儿的电视,看了一会儿的课外书,阿姨走过来温柔的对我们说“午觉时间到了,快快休息吧!”我和妹妹爬上了床,盖好被子,甜蜜地进入了梦乡。

我们睡了很久,我是被妹妹叫醒的,我们穿好了衣服就来到楼下吃晚饭了,我吃好了晚饭,焦急地等待着爸爸妈妈,半个小时过去了,一个小时过去了,爸爸妈妈还没有来,我跑去问阿姨,阿姨见到我,笑眯眯地说“怎么了?”“爸爸妈妈晚上要过来吗?”“不过来啊!怎么了!”阿姨问道。“没事!”我的心情糟透了!我的头上有一层乌云在跟着我,我跑到房间里痛哭了起来!

篇13:解读被遗忘的真实课程情境

一、被遗忘的社会情境

案例:有趣的标志 (大班综合活动)

教师为了让大班幼儿了解标志的用途, 布置幼儿与家长一起上街找一找标志并收集各种标志的照片、图片。然后在教学活动中引导幼儿根据标志的颜色进行分类。

教学基本过程:

(一) 听故事, 初步感知不同颜色、形状的标志。

1.故事:小兔子去公园。引起幼儿对标志的兴趣。

2.猜想故事中小兔子遇到的标志, 提问:小兔子回到家说了一句什么话?他在去公园的时候遇到了什么事情?是什么帮助了他? (根据幼儿的回答出示标志)

3.感知标志颜色、形状的不同, 提问:这些标志的外形一样吗?哪里不一样?

(二) 给标志照片进行分类, 了解标志的用途。

1.幼儿在自己收集的标志照片中找到并介绍红色、黄色、蓝色、绿色的标志。

2.幼儿将自己找到的标志与小兔子看到的标志对应摆放, 进行分类。

3.分别观察红色、蓝色、绿色、黄色的标志, 了解不同颜色标志的不同含义:红色———禁令标志, 黄色———警示标志, 蓝色、绿色———提示、指示标志。

(三) 欣赏幼儿所画的标志, 并进行分类。

1.幼儿欣赏班级小朋友所画的标志, 从中找出颜色标志。

2.幼儿给标志进行分类。

3.观察幼儿分类的标志, 进行纠错。

(四) 经验拓展。

1.教师提问:除了红黄蓝绿四种颜色的标志, 还有什么颜色的标志?

2.引导幼儿继续寻找各种标志, 并了解标志在各方面的广泛用途。

在该教学活动中, 有三个关键词:“标志”、“颜色”与“分类”。教师为了将标志中蕴含的知识点教给幼儿, 选择了标志的颜色特征来组织标志的分类, 按颜色将标志分为“禁止标志”、“警示标志”、“指示标志”。这里, 教师忘记了标志与人之间的意义, 尤其是标志与幼儿之间的意义, 抛却了“意义”, 自然就抛却了应有的情境。其实, 在家长和幼儿上街收集标志照片时就有了很多很丰富的故事, 如果教师将那些发生在孩子和家长之间的有关标志的故事“带”进课程中来, 将幼儿园外的情境融入课程活动中, 那么幼儿对标志的认识就不仅仅局限于颜色这一维度, 而是带着情感、带着困惑、带着好奇在解读每一张标志照片, 并且, 幼儿自己的社会“理论”很可能就由此而产生。

由此看来, 这个教学活动的失败之处在于它将幼儿与家长收集标志照片的情境遗忘了, 如果教师让儿童说说自己和爸爸妈妈上街认识标志、拍标志照片的故事, 那么我们一定会发现发生在标志世界中的那些我们还不知道的事情, 我们更会发现儿童对那些事情的理解与我们的理解是多么的不同。如果教师允许幼儿将街上的情境带进课程中, 那么, 课程就多了一些故事, 多了一些“文本”, 不同的“文本”之间可以展开对话, 使得不同的标志和不同的情境得到更多人的解读。正是在对话的情境中, 标志的“意义”被澄清, 儿童与标志世界之间的关系得到澄明, 这才是“标志”进入课程的价值所在。

二、被遗忘的自然情境

有些幼儿园热衷于在教学活动中使用多媒体, 却忘记了真实的自然情境。有些教师认为制作了幻灯片就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在科技突飞猛进的时代, 唯恐落后。然而, 爱默生一语中的地道出了忧患:“文明人造出了马车, 却丧失了对双足的利用。”[1]比如, 有些老师将小草发芽的过程制作成幻灯片, 虽然小草发芽的过程在儿童惊讶的眼神中清楚地呈现出来了, 然而, 那份“惊讶”却是短暂的, “惊讶”之后是茫然或者是失落, 因为多媒体将大自然中活生生的小草和幼儿分离了, 并将小草生命中的阳光、雨露、泥土甚至蚯蚓都一一遗忘了, 小草的发芽离不开大地的滋养、阳光的照耀、春风的吹拂……小草总是藉着大地的芳香和天空的明朗而成长。然而, 多媒体却“编造”了一个虚假的情境, 使得幼儿在一个世界, 小草在另一个世界, 这两个世界却无法融合, 幼儿无法进入小草的世界, 因为儿童摸不着小草纤细的身躯, 闻不到小草那带着泥土的芬芳, 除了看到孤零零的几根小草发芽的过程, 再也没办法发现小草生长环境中的“朋友”与“天敌”。幼儿与小草本该处于同一个世界, 他们渴望与小草亲密接触, 甚至把小草看做是自己的朋友, 希望每天去看看它, 给它浇浇水, 陪它说说话, 爱着它, 亲着它, 看着小草一天天成长的历程和变化……正是在这样的日子里, 幼儿理解了什么是生命和生命的成长。可是, 为什么我们的课程就不能为这样真实的故事而敞开自然之路呢?

幼儿本是自然之子, 回归自然, 在真实的自然情境中他们的自由与灵性便会飞翔。让幼儿充盈跳跃的生命触及自然的秘密与美丽, 在奔跑与嬉戏中、在惊异与稚语中、在探索与创作中, 真实的情境连同幼儿自己的秘密便会一同被发现, 他们满心欢乐, 却浑然不知这样的欢乐让世界也为之感动着。这样的美丽时刻总在幼儿的世界中被发现:“一天, 不到3岁的笑笑在光洁的地板上来回蹦蹦跳跳, 光洁的地板砖上印出了周围大树的倒影, 跳得正欢的笑笑突然停下来, 指着树的倒影惊奇地说:‘咦!它也跳, 它也跳……’在惊奇与欢乐之中, 笑笑跳得更欢了……”在自然的情境中, 幼儿向世界敞开, 世界向幼儿敞开, 幼儿在跳跃, 世界也在跳跃, 在跳跃中, 幼儿发现了世界, 世界也发现了幼儿。因此, 纪伯伦告诫我们:“不要忘了, 大地喜欢抚摸你的赤足, 风也渴望与你的发丝嬉戏。”[2]

课程情境一旦脱离了幼儿的真实生活, 那么课程就不能引导幼儿走向美好生活。美好生活是真实的, 即使是幼儿的象征游戏, 对于他们来说, 也是真实的。幼儿在真实的生活中呈现自我、理解自我、发展自我。因此, 只有“真实性”的情境能够提供真实性的教育, 情境的面目欺骗不了幼儿内心对自我探究的冲动, 他们会根据心灵的爱好来对情境做出融入或拒绝的反应。佐藤学认为, “探究‘真实性’的教育实践在构筑‘自我探究’的学习实践中得到具体化。‘自我探究’的需求是人类存在的需求, 是支撑学习活动的根源性需求。可以说, 只有当师生以‘自我探究’之需求为基础、生存于自己的世界, 发现自己的‘内心声音’并且忠实于这种‘内心声音’而生存, 学习从自己的‘内心声音’里寻求生活方式的妥当性时, 才会有‘真实’的学习。所谓‘真实’的学习, 无非是探索自身应有生活方式的伦理性学习。”[3]这样才能真正实现“课程在人中, 人在课程中。”[4]

三、真实的课程情境的基本特点

界定真实情境的关键术语是“体验”。即情境不仅具有客观属性, 更重要的是应该也必须包括幼儿所体验到的特点, 仅仅根据客观物理环境和事件, 几乎不可能真正认识情境, 不能真正认识情境怎样作用于幼儿的行为和发展。情境不能仅仅是现实的物理环境, 情境本身就带有解释学和现象学的意味, 它会随着人的意识的变化而发生变化, 只有与人的意义相关的环境和事件才能够获得情境资格。这里, “体验”将幼儿的认知与情感都带入了课程情境之中, 情感与认知本是一致的, “在某一情境中, 当我们感到高兴时, 我们既表现出情感上与身体上的舒适, 也表现出智力上的满足与平衡。”[5]由此, 我们可以引伸出真实的课程情境的几个基本特点:

真实的课程情境与幼儿的生活 (包括社会生活和精神生活) 是一致的, 它能够让幼儿既感到其熟悉性, 又感到其新奇性, 它能够激起幼儿的情感表达, 从而让幼儿的生活故事能够在其中逐步酿成。

真实的课程情境具有问题性, 所谓“问题性”, 就在于情境让幼儿明白活动的目的与方向, 是问题 (无论是教师提出的问题还是幼儿提出的问题或者是情境中蕴含着的问题) 唤起了经验的动力, 是问题开启了对话与理解。没有问题的课程情境是没有方向, 没有目的的, 因而这样的课程也是缺少知性的。

真实的课程情境具有时间性, 所谓“时间性”, 就在于每一个情境之间是有连续性的, 情境以自己的逻辑来组织时间, 而不是时间带动情境前进。

真实的课程情境具有丰富性, 尽管情境中的人和物并不是很多, 但是, 现有的人和物却包含着那些暂时并不在情境中的东西, 即那些不在情境中现身的东西却始终在场。海德格尔在《物》一文中以“壶”为例, 在论及壶之壶性在倾注之赠品中成其本质的观点有利于我们深入理解情境的丰富性:“在赠品之水中有泉。在泉中有岩石, 在岩石中有大地的浑然蛰伏。这大地又承受着天空的雨露。在泉水中, 天空与大地联姻。”[6]情境的丰富性并不在于情境中一定要有很多花哨的材料, 情境的丰富性在于教师有没有意识到和充分利用与该情境有关的“天空”与“大地”, 即在“水”的情境中有没有想到“泉”、“岩石”、“雨露”, 等等。也就是说, 情境的丰富性意味着联系性和相互蕴含性。

参考文献

[1]吉欧·波尔泰编, 赵一凡等译.爱默生集[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1993:308

[2][英]纪伯伦著, 张琰译.先知[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2004:54

[3][日]佐藤学著, 钟启泉译.课程与教师[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2003:120

[4]张楚廷, 人的教育需要人的课程来支撑[J].课程·教材·教法, 2009, (3) .

[5]Jame A.Beane, Affect in the Curriculum, Teachers Col-lege, Columbia University, 1990, 4.

篇14:被遗忘的角落

荻其实是喜欢上学的。记得第一次进学校,她就喜欢上了满脸笑容的班主任老师,那句"我不会只以成绩衡量你们"的话,让荻觉得有一种难言的幸福,有这样一个公平的老师,她不担心成绩不好而不被老师喜欢。可是就在那次考试后,荻的座位却一直定格在后三排。班主任说,按考试成绩排座位,可以激励同学们发奋学习。

于是,荻开始认真了,她上课认真地听,下课认真地练,但由于基础太差,成绩总是得不到提高。座位依旧保持在原来的位置。荻发现,班主任眼睛的焦点总落在前排的尖子生身上,很少看后面。她尝试着上课偷偷跟旁边的同学讲小话,搞小动作,可老师往往只瞟一眼,目光又聚焦到了前方。荻的心开始有点冷了。一次,荻试着解答一个较难的练习题。她想了很久还是想不出来,便去找班主任。不料班主任说:"这道题你暂时放着,它对你来说确实有一定的难度。"虽然老师的语调极为平和,说话也极有分寸,可荻的心开始颤抖了。当她默默地回到座位上的时候,她看到了老师满面笑容地给班上那些"重点中学苗子"讲习题的身影。

荻握着落叶的手攥得更紧了,她不知道老师为什么给了她希望,却又让她失望。荻想,或许我原本就是这片叶子,飘落地上,还要受风吹雨淋,被脚踩,直到辗成碎片。一阵风拂过,又哗哗地落下一大片残叶。荻站起来,小心翼翼地避开那些枯黄的树叶,她不愿再去踩踏它们残破的身躯。

夜幕中,只剩下荻那孤独的背影在秋风中摇曳……

(本文系山西省太原市2002年中考优秀作文)

上一篇:语言文字规范下一篇:纯净水合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