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2024-07-18

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讲稿(精选6篇)

篇1: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数学新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羊街镇第二小学

主讲人:张小兵

时间:2011年7月21日

一、前言

《全日制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修改稿)》(以下简称《标准》)是针对我国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教育制定的。根据《义务教育法》、《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要求,《标准》以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宗旨,明确数学课程的性质和地位,阐述数学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设计思路,提出数学课程目标与内容标准,并对课程实施(教学、评价、教材编写)提出建议。

《标准》提出的数学课程理念和目标对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与教学具有指导作用,教学内容的选择和教学活动的组织应当遵循这些基本理念和目标。《标准》规定的课程目标和内容标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每一个学生应当达到的基本要求。《标准》是教材编写、教学、评估、和考试命题的依据。在实施过程中,应当遵照《标准》的要求,充分考虑学生发展和在学习过程中表现出的个性差异,因材施教。为使教师更好地理解和把握有关的目标和内容,以利于教学活动的设计和组织,《标准》提供了一些有针对性的案例,供教师在实施过程中参考。

二、设计理念

数学是研究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的科学。数学与人类的活动息息相关,特别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数学更加广泛应用于社会生产和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数学作为对客观现象抽象概括而逐渐形成的科学语言与工具,不仅是自然科学和技术科学的基础,而且在社会科学与人文科学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数学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数学素养是现代社会每一个公民所必备的基本素养。数学教育作为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一方面要使学生掌握现代生活和学习中所需要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一方面要充分发挥数学在培养人的科学推理和创新思维方面的功能

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具有公共基础的地位,要着眼于学生的整体素质的提高,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发展。课程设计要满足学生未来生活、工作和学习的需要,使学生掌握必需的数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发展学生抽象思维和推理能力,培养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要得到发展;要符合数学科学本身的特点、体现数学科学的精神实质;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和心理特征、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过程。为此,制定了《标准》的基本理念与设计思路基本理念。

(一)总:六大理念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2、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是一切重大技术发展的基础,数学是一种文化。

3、数学学习的内容要有利于学生主动地进行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与交流,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4、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人,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

5、评价的目的—了解学生的数学学习历程,改进教师的教学;目标多元,方法多样;重过程,轻结果;关注情感态度。

6、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的工具。

(二)分:六大理念的解读

数学课程应致力于实现义务教育阶段的培养目标,体现基础性、普及性和发展性。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1、关于数学课程的功能

(1)“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应当是适合学生在有限的学习时间里接触、了解和掌握的数学。怎样理解有价值的数学? 有价值的数学应满足素质教育的要求;有价值的数学应有助于健全人格的发展;有价值的数学应对未来学生从事任何事业都有用。

(2)“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是指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首先要满足学生未来社会生活的需要,这样的数学无论是出发点和归宿都要与学生息息相关的现实生活紧密联系在一起。(3)每个学生都有丰富的知识和生活积累,每个学生都会有各自的思维方式和解决问题的策略。

课程内容既要反映社会的需要、数学学科的特征,也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它不仅包括数学的结论,也应包括数学结论的形成过程和数学思想方法。课程内容要贴近学生的生活,有利于学生经验、思考与探索。内容的组织要处理好过程与结果的关系,直观与抽象的关系,生活化、情境化与知识系统性的关系。课程内容的呈现应注意层次化和多样化,以满足学生的不同学习需求。

2、关于数学的意义

(1)数学教育的目的不能仅限于“智力或思维能力的发展”不能把智力价值看得过分重要。(2)作为教育内容的数学要作为一项人类活动来看待。(3)数学课程应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开始和结束。

(4)数学课程应展示数学文化的魅力。

要展示数学文化的悠久历史,要展示数学文化的博大精深,要展示数学家的探索精神,要展示数学文化的美学价值。

数学活动是师生共同参与、交往互动的过程。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学生学的统一,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与引导者。

3、关于数学学习

(1)数学课程的内容不仅要包括数学的一些现成结果,还要包括这些结果的形成过程。(做数学体现过程、感觉数学发现的乐趣)

(2)数学学习的方式应当是一个充满生命力的过程: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

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兴趣,调动学生积极性,引发学生思考;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学生学习应当是一个生动活泼的、主动地和富有个性的过程,除接受学习外,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数学学习的重要方式,学生应当有足够的时间和空间经历观察、实验、猜测、验证、推理、计算、证明等活动过程。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注重启发式和因材施教,为学生提供充分的数学活动的机会。要处理好教师讲授和学生自主学习的关系,通过有效的措施,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鼓励学生合作交流,使学生真正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数学思想和方法,得到必要的数学思维训练,获得广泛的数学活动经验。

4、关于数学教学活动

(1)数学课程应当让学生感到亲切(数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基础上)。

(2)数学教学活动就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教师角色的新期待:优秀的节目主持人)。(3)用教材:结合“境材”(周围的环境资源)和“人材”增删、重组、包装“教材”,考虑“人材”特点,摄取“境材”组成“大教材”。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

5、关于数学教学评价

(1)把过程纳入评价的视野:过程评价和结果相结合、认知评价和情感态度评价相结合、注意评价内容的综合性、注意评价方式的多样性、注意评价对象的差异性、注意评价结果的激励性。

(2)多元的评价目标和方法:观察法、档案袋法、三方协商考评法、学期及学年报告法。(3)数学教学评价的一个目的是改进教学。

信息技术的发展对数学教育的价值、目标、内容以及教学方式产生了很大的影响。数学课程的设计与实施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要注意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有机结合。要充分考虑计算器、计算机对数学学习内容和方式的影响以及所具有的优势,大力开发并向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把现代信息技术作为学生学习数学和解决问题的强有力工具,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使学生乐意并有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现实的、探索性的数学活动中去。

6、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在数学教育中的作用(1)重视现代信息技术对人的观念的影响。(2)现代信息技术要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

篇2: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作者:赵诗颐 发表时间:2006-12-6 23:38:17 来源:转载 访问次数:2830

关于高中历史新课程标准解读及实施教学的几点思考

赵诗颐

一﹑新课程改革的形势和要求:

新课程改革实验已全面开展,势在必行。通过对新课程标准的学习和研究,感受很深,收获也很大,我们现在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已经不适应当前社会发展的要求:首先是不适应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其次是不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要施素质教育,关键在教师,新课程将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同时也改变教师的教学方式。要很好地实现这种转变,我们认为首先必须认真、仔细、准确地解读新课程标准;准确、透彻地理解和领会其中的新思想、新观念、新理论和新要求。因为这是实施历史课堂教学的总抓手和指导思想,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开展新课程教学实验,二、我们目前的进展情况分析:

我们目前课改进展情况,还仍然处于刚刚起步阶段,教学方式没有发生转变,教师还仍然按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组织教学,强调知识点的落实,强调学生记忆基础知识,仍然发大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去做,搞题海战术。这一切都是因为新的高考模式还没有出台,到底将来怎么考法,学校和老师心里没底。因此课改进展情况十分缓慢。但是从当前国家以及实验省份教育主管部门的决心看,新课程改革必须开展下去,现在只是一些相关的政策、措施还没有出台。因此,我认为,我们还应该先入为主,要不然我们将会陷入被动。“把握了契机,就把握了成功!”

三、关于如何实施新课程的认识:

1、应正确把握新课标规定的学习版块,学习主题和学习内容。

新课标规定高中历史必修分三个学习模块,四个学习主题(政治、经济、思想文化和科学技术)共计25项学习内容。通过历史必修课学习,使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认识历史发展中全局与局部、历史与现实、中国与世界的内在联系;培养学生从不同视角发现、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人文素养,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选修分为六个学习模块(六个独立的学习主题),学习内容涉及:重大改革(9个)、近代民主思想与实践(7个)、20世纪战争与和平(6个)、中外历史人物评论(6个)共30个学习内容、探索历史的奥秘(1个)、世界文化遗产荟萃(1)。

2、教学建议:

历史课程标准从适应时代和社会发展的战略高度提出了全新的教育理念和教学目标。这些理念和目标能不能实现,关键在课堂教学落实。因此,历史教师必须努力实现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方法的重大转变,才能创造性地实施和推进历史课程。

(一)应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历史课程“必须全面实现教育功能,在提高现代公民的人文素质方面发挥重要作用”,历史教师要真正“教好”历史,就必须树立全新的教学目标观。

1、让学生学会创造

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取多种教学方式和手段,引导学生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探讨和解决问题。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方式越丰富、越灵活,学生的历史思维就越活跃,越有创造性。

2、让学生学会学习

新课程将“过程和方法”作为三大课程目标之一,要求学生主动参与历史学习的一般过程,从中学会学习。历史教师应树立可持续发展观念,应注重教学的“过程与方法”,真正做到“教是为了不教”,为学生的可持续发展作出贡献。学生学会学习的显著特征是学生能够自己学习。新课程要求教师的教学“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必要的前提”。教师在教学中应以学生为本,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要善于创设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引起学生思想和情感上的共鸣。更主要的是,应充分尊重学生的个性,给每个学生提供发展的机会,使他们在师生平等交流和探讨中得到发展。

3、让学生学会生存

新课程的根本精神是“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人文主义”是最主要的价值追求。要求历史教师要树立明确的人文意识,让学生学会生存,具有正确的生存价值观,具有较强的竞争能力,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

二、重新定位教师的角色

1、由照本宣科的“领唱人”变为无所不知的“故事大王”。

新课程要求教师能够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创造前提。

新课程还要求教师的引导能密切与现实生活和社会发展相联系,能够与学生的生活相联系,课程要生动,从教材内容到教师上课,都要能吸引学生。

历史本来就是无所不通的。作为历史教师,必须上通天文,下晓地理,古今中外,无所不知。历史教师必须精通本专业知识,并且兼容并蓄,博大精深。只有这样才能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在教学中,历史教师必须“神入”历史之中,以形象化的素材,通俗易懂的语言,丰富多变的情感,合适恰当的形体动作,主动形象地再现历史人物的风姿面貌,准确具体地展现历史事件的绚丽画面:“化远为近”“化静为动”“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生动”“传人恰如其人”“叙事恰如其事”,使学生在强烈的历史氛围中,通过历史教师角色扮演,形成鲜明清晰的历史表象,掌握准确的具体历史概念,形成相应的历史感。

2、由上帝化身的“传教士”变为引领学生品偿人类优秀文明成果的“大厨师”。根据“内容标准”充分开发和利用好教学资源,让学生在全人类创造出来的优秀文明成果的园林里,去品尝、品评历史的精神大餐。

3、由师道尊严的“师长“变为与学生平等的”谈话人“。

这种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将成为提高教学效果的“新的增长点”。新课程要求教师应努力改变自己在学生心中的“警察”形象,把学生当成平等的“朋友”进行对话,精心营造民主和平等的新型角色关系。

三、更新教学原则、方式和方法

1、更新教学原则

(1、)“让学生的情感动起来”(2、)“让学生的嘴巴动起来”

(3、)“让学生的双手动起来”(4、)“让学生的双腿动起来”

2、灵活运用教学方式和方法(1、)“自学互论法”三个措施:

A:用问题引领学生自学。所拟问题的原则:一是要能包含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是要能启发学生创新思维。B:引导学生做读书笔记。笔记的内容:一是要列出教材的基本内容;二是要阐述这些内容之间的关系;三是要对重点问题的说明;四是质疑。这样才能保证学生把书读懂。

C:可将学生分成若干学习小组,进行“自学互论”。并在互动过程中,建立激励机制,用“甲、乙、丙、丁”四个等次评估学生的讨论效果。

(2、)情境模拟法

强调“身入其境”,才能明白历史为什么这么发展而不那么发展,历史人物为什么要这么做而不那么做。

(3、)专题研究法

实施这一方法的具体步骤:第一步:精选专题。要能涵养教材较多内容,且能引申、启发学生的创新思维。第二步:“开放“史料。为学生提供相应的史料,让学生自己收集相应的史料,给学生一定时间,让学生消化研究。第三步:成果展示。将学生的研究成果展示于班内“墙报”或“学习园地”,优秀的推荐公开发表。

(4、)多方辩论法(5、)参观日记法(6)调查报告法(7)历史小报法(8)教师互换法(9)自由讨论法

四、以良好的心态应对:“用主动的心态去参与”,“用虚心的心态去准备”,“用自信的心态去投入”。新课程改革需要我们用行动去证明自己的价值,需要我们用行动去关注、关切、关爱学生,更需要我们焕发出生命的活力和激情,激发出教书育人的责任和使命!新课程如何进入课堂

当下,在领导和专家大谈新课程之时教师们关注的则是新教材何时到手。尽管对教师们提出了诸如确立新课程理念、按新课程标准组织教学、新教材仅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材料而不是唯一材料、注重教与学的方式的改善等要求,但教师们则是依然故我。究竟是什么原因阻碍了新课程真正进入课堂?

笔者认为,以书本知识的传授为出发点到书本知识的掌握为归宿的课堂教学观,以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是阻碍新课程真正进入课堂的主要原因。这种课堂教学模式有以下三个基本特征:

第一,课堂教学的任务就是组织认知。课堂教学目标设定得最具体的是认知性目标,浅者要求达到讲清知识,深者要求达到发展能力,其它任务则可有可无。

第二,备课就是对教材的实施进行设计。尽管也提出研究学生,但教师是以教材为中心来思考学生能否掌握教材,课堂教学过程是按教材的逻辑、分解来设计一系列问题或相关练习,其明确答案是事先设定的。

第三,上课就是忠实执行教案。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在课堂上最理想的进程是完成教案,教师期望的是学生按教案设想回答,若不,就努力引导,直到达到预定答案为止。学生在课堂上实际扮演着 配合教师完成教案的角色。

要使新课程能真正进入课堂,就必须改变当下的课堂教学观及由此形成的课堂教学模式,确立从问题出发到问题的解决为归宿的课堂教学观,并形成以教学方案设计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模式。

这种课堂教学观 强调通过问题来激发师生的探索兴趣,满足师生知、情、意、行和谐的发展需求。具体地说,有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课堂教学要促进教师与学生的整体发展,要成为完整的人的教育。课堂不再是按“图”施工,单纯传授书本知识的场所,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创生命辉煌的地方。课堂教学不在是对课程的线性演绎,学生不再是加工的对象。课堂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与学生的潜能和得到充分实现的过程,人格不断完善的过程。课堂教学不仅注重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与多重关系,以求整和效应,而且注重师生生命活动诸方面的内在联系、相互作用和整体发展。

其次,课堂教学要让教师与学生获得真善美的真实体验,主题性得到充分发挥。教师与学生不再被“死的”教科书或教案所控制,而是把它变成了课堂教学中师生共同创造生成课程的一种资源。课堂教学将紧紧围绕师生的主动发展而开展,课堂教学的目标、内容以及手段将随着课堂教学情景的变化及时做出调整。此时课堂教学充满着偶然性、不可预知性和机趣,在持续创造的教育情景中,教师的需要、兴趣、价值观、经验和教学能力得到了充分体现,学生得到了充分尊重,任何学生都有权对课堂教学过程发表自己的意见,都能主动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教师与学生通过共同参与、主动探究,使课堂变成了有真正生活的课堂,使教学变成了有创造力的教学。

以教学方案设计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模式能较好地体现上述课堂教学模式与以传统的“备课”为起点的课堂教学模式的本质区别主要有两个方面:

第一,变按教材篇目思考教学为按课程单元思考教学。课程实施与课堂教学既有区别有有联系。主要区别是课堂实施 在内涵上涉及的范围比课堂教学更广,课程实施是执行一项或多项课程计划的过程,课堂教学主要指教师与学生在课堂中的互动行为。其内在联系是课程实施整合了课堂教学,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基本途径。在课堂教学活动中,教师和学生所实施的是课程。一门课程分为若干单元,一个单元又可分为若干课时。课程不同,单元的划分和功能也不同,有的课程各单元之间相互独立,在顺序上可互换位置;有的课程中,前一个单元是后 一个单元的基础;有的课程各单元之间的联系是综合的。应该根据课程目标、内容和实际情况对课程的各个单元和每一个 单元进行整体 思考和合理安排,以便有效地组织 课堂教学。

现实的情况是,由于长期以来以书本 知识的传授和技能训练为课堂教学的任务,教师以习惯于按教材篇目,对教材知识进行精细化的处理,然后组织程序化的教学和操练,以达到教材知识落实的目的。结果是课程实施变成了教材灌输,教材篇目限制了教师和学生开展教学活动的空间,捆住了教师和学生的手脚。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和学生 只有教材的要求,没有课程的目标;只有教材灌输的范围,没有课程实施的空间,课堂教学变得机械、沉闷和程式化。

要改变这一状况,就必须在正确的课堂教学观的指导下,整体审视课程,并对课程的单元作出划分和教学安排,然后按照单元来思考和设计教学活动。这样做的好处至少有两点:第一形成了课程实施的整体框架,便于从实际出发,调整课堂教学计划,创设适合的教学情景,选择有效的教学方法。第二,拓宽了课堂教学的空间,教师和学生拥有了一定的课堂教学的配置权,可根据课堂教学的需要,调整教材资源,整合其他教学资源。这为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共同创造生成课程找到了切入口。

第二,变按教材篇目备课为按课程单元设计教学方案

长期以来,支撑“备课”这一概念的教学理念是以学科知识为中心组织课堂教学,其基本结构是:根据教材篇目的要求,确立知识教学目标、内容、重点、方法以及反馈。尽管一再要求教师既“备课”又“备人”是自欺欺人,因为这种框架结构决定了教师无法做到既备课又备人。要改变这一状况,理想的办法是用“教学方案设计”的概念替代“备课” 的概念。

课堂教学方案设计是以单元为单位,而不是以教材的某一篇目为单位的。课堂教学方案设计的结构要素是:

其一,学生发展背景。课堂教学的中心是学生,而不是知识,要有效得组织课堂教学,就要对学生认知、情感、行为等方面观察的基础上进行深入分析。这种分析应客观、准确,且具有针对性,切记空泛,因为分析的目的是要筛选解决课堂教学中的问题。因此,学生发展背景分析应为课堂教学目标生成的基础。

其二,课堂教学目标。课堂教学目标来源于学生发展背景分析,并针对学生背景分析中筛选出来的重要问题提出。这是的课堂教学目标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针对性,就是目标能反映和满足师生发展的要求;二是适切性,就是目标能立足实际并有助于实际问题的解决;三是整合性,就是目标既注重知识体系的内在联系、师生生命活动的相互作用,又注重知识体系与生命活动的有机整合;四是可操作性,就是目标在实施过程中不仅有系统的程序、步骤和方法,而且有对目标达成情况进行有效检测的手段。

其三,课堂教学内容、要求及方法。此时的课堂教学内容是十分丰富的,它不仅指书本知识,还包括现实生活知识、课堂教学环境等。教材只是课堂教学的主要资源,决不是唯一资源,教师应根据课堂教学目标对课程单元内的课堂教学资源进行重新配置。譬如,对教学内容可增、可删、可减,对教学内容的秩序安排可置前、可置后、可置中。这样,教师与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题性就有可能凸现出来了。为了保证课堂教学内容的落实,应提出相应的课堂教学要求、选择有效的课堂教学方法。必须指出的是,课堂教学要求应与课堂教学目标相一致,因为它是课堂教学目标的具体体现。所选择的课堂教学方法要注意传统方法与现代方法,单一方法与多种方法的有机组合,以保证课堂教学目标的达成。

其四,课堂教学评价。评价是检测目标达成的手段。正确的课堂教学评价观有助于提高课堂教学评价的质量与水平。要丰富课堂教学评价的内涵,改变以往把布置与批改作业作为课堂评价的简单做法。要把整个课堂教学的过程看作是师生共同参与课堂教学评价的过程,这里既有教师对学生的评价,也有学生对教师的评价;既有学生个体的自我评价,也有学生群体间的相互评价;既有终结性评价,也有发展性评价,既有量的评价,也有质的评价,究竟采取何种评价方式,应视课堂教学目标以及课堂教学目标实施过程中的情况而定。而促进师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动发展则是课堂教学评价的根本目的。

篇3:历史课程标准解读讲稿

课程基本理念新旧对比表

我们看到《新课标》基本理念有五条,《旧课标》的基本理念有十条,即《新课标》将《旧课标》分两个方面表述的基本理念合并为一个,共有五大理念。其中,《新课标》中删减了“完善评价机制”,增加了“突出音乐特点”。

第一、以音乐审美为核心,以兴趣爱好为动力。

从新旧课标对比可以看出:《新课标》把音乐审美和兴趣爱好合二为一。《新课标》“以音乐审美为核心”放在课程理念的首位,与《旧课标》观点相同。基本内容没有太大变化。在《新课标》中把培养兴趣放在首要的位置,概括了“以兴趣爱好为动力”的基本理念,还把“增进学生对音乐兴趣”作为音乐课程的目标之一。把兴趣培养作为基础音乐教育的出发点,兴趣是学习的基础和根本动力,是在音乐方面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只有学生对音乐具有持久稳定的兴趣,才有可能对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进而达到良好音乐的学习效果。

第二、强调音乐实践,激励音乐创造。

新旧课标对比看到《旧课标》中的“重视音乐实践”变为“强调音乐实践,“重视”改为“强调”,使我们认识到学生参与音乐课各项音乐活动的重要性。

在音乐教育中,如表演、创编、作曲、即兴编创、指挥等几乎所有的音乐教学活动都是一种实践活动。不管课堂还是课外,教师都应该主动引导学生参与表演、欣赏、创造等音乐实践活动,使学生在实践过程中感受美、体验美、创作美。同时,也可以促进学生对技术、知识的掌握,从而提高音乐的审美水平。同样,在音乐艺术中,鉴赏与感受、表演、作曲都和音响实践紧密相关。听者从音乐音响中接受刺激,得到感受,进行品评的音乐音响聆听音乐,表演家则将乐谱通过乐器、人声等变为实际音响的演唱、演奏实践,作曲家则根据现实生活中的感受,用乐谱的方式写下来的音响实践。这就是为何要在音乐教育中强调音乐实践。

第三、突出音乐特点,注重学科综合。

从新旧课标对比可以看出,《新课标》要突出音乐特点,指出这些音乐特色要在教学讲授过程中加以强调、表现。把“倡导学科综合”变成“注重学科综合”,并体现突出的音乐特点。学科应根据音乐,建立与其他学科的联系。通过一些具体的音乐素材,从而加深对音乐艺术的理解。《旧课标》中的“提倡”,是指教师可以根据需要自主选择并不是必须的,而“注重”是必须的。

第四、弘扬民族音乐,理解多样的音乐文化。

弘扬民族音乐内容没有改变,相比《旧课标》在措辞上有一个变化,即《旧课标》把学生“了解”变成“熟悉”本国音乐文化。“了解”侧重于记忆,这是最低水平的学习结果。“熟悉”侧重于知道的很清楚,多用于知识。由此可以看出,在弘扬民族音乐方面,对老师学生的要求都高了,老师不但让学生知其然,而且还有使自己做到知其所以然。把“多元文化”改成“音乐文化多样性”即把文化的范围具体到音乐文化,强调了学科性。

弘扬民族音乐,应当使民族音乐在教材内容方面具有相当比重,例如学习演奏二胡、笛子古筝、琵琶等中国民族的乐器;倡导学唱京剧、地方戏曲、和中国民歌等;倡导乡土音乐进课堂;引进利于民族音乐成长的教学法等。在教学中,使学生加深对民族音乐的理解、体悟,促进民族自信心和自豪感,加强爱国主义情感。

第五、面向全体学生,提倡个性发展。

新旧课标对比看到:《旧课标》中“面向全体学生,提倡个性发展”在《新课标》中合二为一。“面向全体学生”的提出是基于义务教育阶段音乐课程的性质,使所有学生提高音乐审美情趣,健全人格。同时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各种活动,用自己的方式表达情感,同时强调教师应尊重学生的个性。

篇4:“设计素描”课程标准解读

【关键词】中职课标;设计素描;课程标准解读

【中图分类号】G7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6)34-0150-02

【作者简介】徐海,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江苏江阴,214432)数媒教研室主任,高级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数字媒体艺术、平面美术设计、动漫设计与制作。

在我国中等职业教育体系中,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是一个非常“年轻”的专业,一直以来没有统一的执行标准,而其中的“设计素描”课程则更为年轻,在20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引入我国,并开始深入设计教学体系之中。在平时的“设计素描”教学工作中,教师们存在着许多困惑,甚至一些具有丰富美术教育经验的老教师还以“传统素描”模式进行该课程的教学,教学效果不理想,教学质量难以提升。全新理念的“设计素描”课程标准的制定,在开展专业课教学的过程中能给教师们提供一定参考。

一、崭新理念的课程定位

(一)以“学以致用”的理念确定课程性质

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的本质是,以计算机平面设计软件为辅助工具,融合艺术设计理念,使艺术设计产品更为便捷高效地呈现出来。设计素描是上述这一系列工作的基础,更是本专业的核心课程。课标特别强调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艺术和技术相融合”,对“设计素描”课程性质的定位是“必修的专业基础平台课程”,重点是培养学生素描基础造型能力与设计思维能力。该课程的主要任务即通过理论学习与技能训练,培养学生敏锐的观察力、思考力、创造力以及分析与归纳能力,对客观形态构造特征进行设计与分析,发现客观事物的根本属性特征,掌握视觉语言规律,具有一定审美鉴赏能力,为后续绘画类、设计类、计算机辅助设计软件等专业课程的学习和从事平面设计工作奠定基础。

(二)以“学有所用”的理念确定课程思路与目标

计算机平面设计的行业范围很广,人才需求量也很大,对本专业职业能力进行分析是十分必要的。如果做一个普通的平面设计人员,只要熟练使用多种软件就可以,但要成为一名优秀的平面设计师则需要多方面的能力。首先要有一定的美术功底,最主要的就是能画画,而素描的基本造型能力则是绘画能力得以提升的基础。以就业为导向,充分结合学生职业生涯发展,还要适当考虑现阶段中高职分段培养的需要。课标特别注重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课程内容与要求的确定强调遵循学生认知和技能形成规律,注重理实一体化达成教学目标。希望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素描基础造型能力,在将来平面设计工作岗位上,能将所学到的基础知识与绘画技能应用于设计作品;具有设计素描的写生及简单创作能力,能基本适应艺术设计相关专业的继续深造。

二、科学规划的课程内容

(一)以岗位能力需求规划教学内容

通过计算机平面设计专业学生未来所从事的工作岗位分析,其主要工作内容是借助平面设计软件进行艺术设计,是具有艺术审美、实用性的创造性生产活动。我国设计素描的教学现状表明,针对艺术设计的教学改革还处在摸索阶段,传统素描教学模式显然跟不上现代设计发展的步伐。根据中职学生实际学习能力及认知规律特点,本课程不再采用以往传统素描造型训练的教学模式,在规定课时框架内,三分之一课时用于学生基础造型能力训练,三分之二课时用于设计思维与表达能力的训练,将教学内容设计成“造型基础训练”“认识设计素描”“设计素描基础表现技法训练”“设计素描形体演化技法训练”“设计素描图形语言的运用”“设计素描创作训练”6个模块。

根据各模块的教学侧重点又分解为14个教学单元,对于每一个教学单元的内容,课标也提出了具体的教学要求。作为本专业基础平台课程,本课程的开设固然要重视基础造型能力的训练,但它并非“纯艺术类”专业基础课程。基于计算机平面设计工作过程,现代数码设备为高质量图形图像的采集提供了可能,各大网络素材平台更有大量现成的设计资源可以借鉴。故本课程的教学更应重视培养学生设计思维的开发,重视学生造型语言的表达和形式美法则运用等综合能力的培养,以适应本专业从业能力需求,逐渐引领学生进入平面艺术设计的创作领域,实现人才培养目标。

(二)从实际学情出发设计教学单元

就教学规律而言,不符合学生实际学情的教学内容都是不科学的。中职层次学生在入学时美术基础普遍薄弱,基础造型能力几乎是“零起点”,要从学习素描观察方法到造型能力、绘画技巧的掌握,再上升到画面表现创造,是一个缓慢、长期的训练过程,而对点、线、面的基本造型元素的理解,平面造型的装饰性表达技巧却很容易达成。传统素描的画面表达方式较适合绘画创作表现,于实际设计“工作过程”而言,并没有实质性意义,真正需要具备的专业素养反倒是图形创意与设计思维能力、画面快速表现能力以及实用的画面装饰表现能力。

造型基础训练模块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素描基本功。学生从“零基础”开始学习,需要理解素描的基本概念、基本术语,学会素描绘画工具的使用,学会以素描的形象思维去观察理解形体的透视、结构、空间、光影、肌理等,掌握基础绘画语言及形式美法则的表达,掌握一定的基础造型能力,为后续进入实质性“设计素描”的学习奠定基础。后续三分之二的课时比重,是学生进入实质性设计思维能力及造型能力的训练阶段,教学单元根据“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进行编排,较符合学生对绘画造型的认知规律,有助于学生设计思维的发展和训练。

三、行之有效的实施建议

(一)基于专业特点的课程教学建议

教师要根据学情因时、因地、因材施教。注重以兴趣激发学生学习动力,在教学的细节内容确定、课题的设计上,合理取舍,根据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情况进行创造性发挥,采用“项目式”“课题式”等多变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实施教学。设计素描是“视觉艺术”,要求用视知觉进行感知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对于重点知识技能,要注重示范教学和视频演示教学。特别建议教师组织学生观摩画展、设计展,参观平面设计企业等,使学生对设计素描特有的表现语言有直观的认知。改变传统素描教学的“千篇一律,千人一面”现象,把教学重心调整为训练学生的创意设计思维能力,促进学生个性化、多样化发展,提高教学效果。

(二)体现积极教育的课程评价建议

教师在实施评价时要建立评价主体、方式、内容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改变单一的总结性评价方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注重过程性评价、阶段性评价、结果性评价以及优秀作品展等开放式评价方式;采用自评、互评等方式提高学生参与度。同时还应努力做到过程评价与结果评价并重、定性评价与定量评价相结合。教师应时刻提醒自己,在实施评价时对学生的创新思维与实践能力给予肯定,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这在教学中将体现出积极的教育作用。

篇5:劳动课程标准解读

劳动教育的一般作用,就是在教育的过程中“学以致用”。而且,劳动教育也跟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紧密相关,密不可分。

通过劳动教育培养孩子们热爱劳动的价值观,就是“德育”;让孩子们思考劳动的原理与奥秘,改进与提升劳动效率时,劳动教育就成为智育;劳动教育可达到强健体魄、增强体能的作用时,劳动教育就是体育;当我们引导孩子们发挥聪明才智去设计关于劳动的美的成果时,劳动教育就是美育。这意味着,劳动教育不是独立、孤立的,而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

劳动教育是“理论联系实际”的一个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那在具体的操作中,就不能敷衍了事,也不能仅仅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应该有更加深入的思考,让劳动教育既有“劳动”又有“教育”,而这,才应该是劳动教育的最终落脚点。

小学劳动教育的基本目标

具有必备的劳动能力。掌握基本的劳动知识和技能,正确使用常见劳动工具,增强体力、智力和创造力,具备完成一定劳动任务所需要的设计、操作能力及团队合作能力。

培育积极的劳动精神,领会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内涵与意义,继承中华民族勤俭节约、敬业奉献的优良传统,弘扬开拓创新、砥砺奋进的时代精神。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品质。能够自觉自愿、认真负责、安全规范、坚持不懈地参与劳动,形成诚实守信、吃苦耐劳的品质。珍惜劳动成果,养成良好的消费习惯,杜绝浪费。

各国劳动课都重教烹饪

“劳育”在各国都是重要的人生必修课之一。英国是较早将劳动课纳入中小学课堂的国家之一。早在19世纪40年代,随着英国对下层民众健康关注度的提高,家政课程就被纳入初等教育系统,但初衷只是“为来自较低社会阶层的女孩提供烹饪技能培训,以便为她们将来从事家政工作或成为家庭主妇做准备”。

1870年英国教育法出台,烹饪、缝纫、木工和金属加工等实践活动被纳入学校课程,此后,包括烹饪、缝纫、洗衣服在内的家政课成为女孩必须修习的课程。1892年,烹饪课程在《公立小学管理条例》中正式确立,一直持续至第二次世界大战后。

1990年,英国国家课程开始实施,将之前作为独立课程的木工、金属加工、家政、纺织等统一归入“设计与技术”科目。在这一阶段,由于对是否开展实用教学没有明确规定,所以很多课程偏向于设计与工艺,实用性减弱。

为了解决肥胖问题,英国发起了“烹饪执照”项目,使烹饪教学实践再度受到重视。“烹饪执照”项目围绕基本的烹饪技巧、饮食与营养、食品安全与卫生、消费意识四项关键能力展开,旨在让青少年在烹饪营养餐的实践中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该项目从209月开始,内容是向11岁至14岁的学生提供至少16小时的烹饪体验,3小时关于饮食与营养的学习,以及5小时的在线差异化互动教学。尽管这一项目的本意并非取代食物技术教学,但事实上“烹饪执照”项目已成为中学实用教学的主要形式。由于政策变化导致资金短缺、合格教师缺乏等问题,这一项目只维持了3年。

,英国开始实施的《国家课程纲要》,将烹饪实操与营养、设计等理论结合起来,正式纳入国家课程体系。其中要求:“作为食物工作的一部分,学生应该学习如何烹饪并掌握营养和健康饮食的原则。激发学生对烹饪的热爱,将为学生打开人类伟大创造力的表现之门。烹饪是一项重要的生活技能,它能使学生在现在和以后的生活中以经济的方式养活自己和他人。”这是英国政府首次以国家课程文件的形式明确烹饪课程的地位与作用,次年9月,“烹饪与营养”课程成为中小学生的必修课。11岁至14岁的学生每周有1小时的烹饪课程,旨在提高烹饪教育和学校食品质量,并促进学生在14岁时至少能够独立完成20种菜肴的烹饪,同时鼓励孩子在家里参与或独立做饭。此外,烹饪技能还与升学挂钩,考试不及格的,需补考通过后才能毕业。

德国也是欧洲劳动教育发展最具代表性的国家之一。20世纪初期,著名教育改革家凯兴斯泰纳正式提出“劳作学校”的概念,核心思想是促进学生“精神的发展,道德的适应力和工作本领”,他强调“应把劳动职业技能培训和公民精神的道德教化合二为一”。20世纪60年代,德国首次正式将劳动教育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引入学校,这也标志着该国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正式诞生。随后,教育部门明确提出,7至级必须开设劳动课程。课时安排通常为每周2至3节必修课,感兴趣的学生每周还可以再增加选修课,劳动课程包括家政、技术、经济、职业规划四个领域。小学阶段的劳动课一般被称为“常识课”,除了培养学生对于自然环境、日常生活、科学技术领域的兴趣外,还帮助他们初步了解自然、社会生活,掌握独立生活的基本常识与生活技能,比如编织、木工、手工制造陶器等。

为了使学生获得劳动经验和职业体验,德国中小学还与一些工厂、商店、餐厅等建立联系,建设了一大批劳动教育实训基地。学生一方面需要去基地进行考察活动,另一方面还要跟随专业人士完成一段时间的实习,以便了解不同职业、工种的具体内容、生产流程,掌握操纵设备的基本技能等。除了面向未来职业选择的企业实践活动,家政劳动也有多种形式的实践活动。比如学生参观面包店时,要跟随专业师傅学习选择面粉、制作面包的一些基本技能。

篇6:小学科学课程标准解读

(五)从“自然大纲”到“科学标准”的变迁。

科学课程标准语小学自然教学大纲相比,变化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在课程定位上——倡导了科学素养的提高。

小学科学课程是以培养科学素养为宗旨的科学启蒙课程。什么是科学素养?《标准》研制核心组给它下了这样的定义:科学素养主要是指必要的科学知识、科学的思维方式、对科学的理解、科学的态度与价值观,以及运用科学知识和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从这里我们不难看出,标准所倡导的科学素养是一个复合概念,它包含了科学知识、科学探究以及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方面。科学素养的基本要素有四个:一是科学知识与技能,二是科学方法与能力,三是科学行为与习惯,四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最核心部分是科学精神、态度与价值观,中间部分是科学知识、技能、方法、能力,最外围部分是科学行为与习惯。这是关于小学科学课程的基本定位问题。我们仔细地回顾一下小学科学教育的发展轨迹,不难发现这次把自然课程改为科学课程不仅仅是名称的改变,更是实质性的飞跃。我们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感受到其中的变化:首先,“从自然到科学”,可以理解为从自然教学大纲发展为课程标准,这是一种进步。过去的大纲很抽象、很简略,《标准》与之相比则具体多了,而且操作性强,这一点看到《标准》的人都有共识;其次,“从自然到科学”,还可以这样理解:自然是我们认识的对象,包括自然事物和现象,其更多的是注重知识本身,但科学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本身,它还包含了我们人类的一种求知活动。科学这个概念比自然内涵更丰富,它涵盖了科学素养的各个层面,这是一种发展;第三,“从自然到科学”,较好地诠释了科学、技术与社会的关系(STS教育),代表了当今世界理科教育的发展方向:趋向综合、强调融合、重视高新技术、注重能力,这是一种突破。

伴随着《标准》出台的一系列新的《科学》教材也给了我们耳目一新的感觉,很好地体现了课程定位。它们都着眼于21世纪对人才素质的需求,体现鲜明的时代特色;重视整套教材的整体性,综合发挥教材的整体育人功能;重视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学习;重视教材的实践性和应用性,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因材施教,使教材具有明显的层次性。

2、在教学行为上——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

学生是科学学习的主体。这是《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学习科学是一个主动参与和能动的过程。科学是学和做的,而不是教的。从这个意义上去理解,学生应该是科学学习的主角,教师仅仅是科学学习活动的组织者、引领者和亲密伙伴,教师和学生有着互补的责任。教师负责制定正确的教学策略,来满足不同学生的不同需要。由于《标准》中强调的探究要求学生亲自动手,因此,在教学行为上,教师应确立“注重经历、体验和发现”的教学观念,尽可能多地为学生提供动手活动的机会,放手让孩子自己去学科学、做科学,这样,或许会激活孩子潜意识中学习科学的本能和欲望,让孩子在不知不觉中进入学习科学的最佳状态,从而让他们体会到学习科学的无穷乐趣。

下面让我们来分析一下《冷和热》(苏教版《科学》教材)的教学片断:冷和热是物体的特征之一,通常学生能用感官直接感知和判断。这是学生的生活经验不是科学。为了更好地让学生经历、体验由热到冷的过程,首先设计情境讨论:你可以用什么办法让热水冷下来?你怎么知道热水变冷了?这些问题以学生的生活经验为基础,课堂气氛立即活跃起来。接着让学生动手做一做,充分感知由热变冷的过程。教学实践中可以发现每个小组都设计出不同的方案,并且能自觉地使用温度计,自觉地做些记录来形象地描述热变冷的过程。学生的内心是喜悦的,这不仅因为人人经历了“冷和热”的探究活动,亲身体验了知识的发生和发展过程,而且因为通过自己的探索发现了“冷和热的变化规律”。对于学生来说,自己发现的东西才是最有价值的,这将让学生体验到些许成功(在成人看来,也许是微不足道的),并最终促进其科学素养的发展。

3、在学习方式上——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

科学学习要以探究为核心。探究既是科学学习的目标,又是科学学习的方式。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探究式学习,看重的是学生探索世界的经历和获得新知的体验,一句话,看重的是过程。这同时也意味着把知识的系统性、学生对知识的复现率以及相当多的时间当作代价去付出,因为探究式学习最可能出现的结果就是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却还一无所获。这岂不是效率低下?是的,大工业生产和传统课堂教学的共性就是讲效率,但要看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效率。一册小学自然课本,采用死记硬背的办法,大概不用三个小时,记忆力强的学生就能将书中所有结论性的知识记住,然而,学生究竟能学到什么、能体验到什么呢?事实上,我们选择这些内容教学生掌握的真正意图,不在于这些知识本身,而在于凭藉这些知识去让学生经历科学探究的活动,使他们在探究活动中得以体会科学家如何困惑于问题、如何假设问题的“解”、考虑从哪些途径去解决问题,借以渐渐地掌握科学探究的技巧和方法,养成科学探究的态度和品质。这是一种不可量化的“长效”、一种难以言说的丰厚回报,而眼前耗费的时间和精力应该说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因此,在学习方式上,我们应给孩子创设一个“体现自主、合作和探究”的氛围。在学生探究的过程中,教师的关注、耐心和鼓励尤为重要。

例如关于早已灭绝的史前爬行动物--恐龙,学生的研究兴趣就特别浓。有关的资料、媒体介绍也比较多,一些学生或多或少也有所了解。如果教学中以此为契机充分地让学生自主地、合作地去搜集恐龙的资料,带领他们去图书馆查阅,上互联网搜索,去音像室查看,最后再来开个恐龙研究科学发布会,那学生所认识的恐龙世界一定是奇妙的。在活动过程中,学生既是搜集信息资料的主人,又是愉快的合作者;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从多方面去搜集资料的能力。教师所要做的就是要相信孩子的研究能力,只要给他们充分的时间,教给他们正确的方法,那么他们的收获定会是无穷的。这样的教学师生两方面可能都兴趣盎然,而这些也许正是自主、合作、探究的魅力所在呀!

4、在价值取向上——关注科学与人文的整合。

考察一下现代科学与人文发展的状况,我们知道,最初科学是从人文中分化出来的,随着历史的发展,科学又成为人文的基础。科学与人文整合是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结果;科学与人文整合是是科学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科学与人文整合是培养高素质人才的必然途径。因此,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科学教育的着眼点不仅仅是科学本身,而且更为重要的是通过科学教育充实人、发展人,完善人。科学的发展史也表明,科学发展的每一步都充满人性的光辉,反映人的求真、求善和求美的精神品格。

我们的科学教育要以科学为基础和手段,以人文为价值和目的。例如,苏教版《科学》教材在《金色的秋天》一课就安排了这样一首小诗:“金灿灿的果实挂满枝头,我知道,秋天来了。”接下来是这样写的:“凉爽的风儿钻入衣领,我知道,秋天来了。”然后让孩子们继续往下说他们眼里的秋天的样子,为什么这•

样做?也许这就体现了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吧。怎样做到科学与人文的整合呢?一方面为学生提供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环境,使他们置身于一个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有机统一体中,不仅让学生去学习、掌握知识、技能等,还让学生感受科学作为生活过程的意义。另一方面,引导学生体会并参与创造良好的科学人文环境,鼓励学生亲近自然、探索自然,最终与自然建立和谐的关系。

5、在评价方式上——追求主体多元与过程多面的统一。

科学课程的教学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了解学生实际学习和发展状况,以利于改进教学,最终实现课程目标,即提高每个学生的科学素养。这种评价不同于传统的单纯由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进行分等排队的评价做法,必将引起评价主体、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时机等方面的一系列变化,将其有机的统一在教学过程之中,又将成为科学课的基本原则。

上一篇:机电部工作总结下一篇:《乡愁》的阅读答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