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2024-05-05

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精选9篇)

篇1: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三万活动”伊始,XX县供销社选派x名干部组成工作队分别进驻xx镇xx村和xx村。历时三个月,与农民朋友同吃同住同劳动,把惠农政策送到千家万户,把为农民朋友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贯穿于下基层活动的全过程,达到了“机关转作风、干部受锻炼、农民得实惠”的效果。

一、带着使命感 真心下基层

干部下基层,是给村民带来麻烦?还是带来实惠?这是关系到干部下基层能否受到农民朋友欢迎和赢得良好口碑的问题,也关系到能否树立良好干部形象的问题。x月x日我们带着使命、带上行李,不乘专车、不摆架子分别进驻xx村和xx村。一是带着重托入农户。工作组为何而来?驻多久?干什么?有哪些纪律规定?进村第一天,我们的第一件事就是向农民朋友说明我们的来意,让农民朋友知道“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对农业、农村和农民的关心,是关注民生、改善民生的重大举措。并表示我们不是来做客,不是来当领导,而是来与农民交朋友,当学生,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二是带着诚意访民情。现在,虽然塆塆通公路,交通比较便利,我们不摆架子,不用车,近的就步行,远的就借当地村民摩托车,以朋友姿态走村入户,分别深入两个村17个小组424户,农民朋友交心谈心,访贫问苦,把他们反映的问题都写在本子上,记在心目中。为达到100%入户率,我们不分远近,不管天气炎热,不放假休息,一次没有遇到的,再访第二次,直到访完才算完成任务。如陶家冲村工作队长xx,爱人手术住院,岳父突然逝世,他丢小家顾大家,回家两天,就匆匆忙忙投入村里工作。xx村工作队队员xx,身患严重胃溃疡,在乡下身体不适应,吃不消,睡不好,但每天仍然坚持骑摩托车进塆入户,在一次入户调查中,因路不好驶,摩托翻倒在地,右腿负伤,自己简单包扎后,随即投入工作。当地农民朋友深受感动,不但热情接访,而且称赞工作组是好样的。通过入户调查,两个工作队分别撰写了有情况、有建议、有份量的调研报告,得到了村两委的高度评价和县“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领导小组的充分肯定。

三是带着温暖解民忧。从整体上看,大部分农民朋友盖起了楼房,交通工具、生活条件都发生了很大变化。但是,我们在入户调查中看到还有少数农民朋友还住在陈旧土砖房屋中,生活上缺衣少食尚未脱贫。为把党和政府的温暖送到这些贫困农民朋友心中,我们先后为两个村的五保户和困难户捐款1200元,捐尿素400公斤,捐家具8件(套)等。工作队还先后为老弱病残户承担挖地、种茶、浇水、修剪茶桑等体力农活48人次。xx村76岁的xx老人说:过去工作组只动口不动手,这次来的工作组不摆架子,与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不嫌贫贱还与我们结穷亲,这真是太好了。我们在xx村7、8、9等三个组走访时得知几个村组电力供应不足,经常断电,有时电视都看不到。我们主动与县电力公司协调,更换大容量变压器,多年的问题终于得到解决,农民朋友倍受感动。

二、为民办实事 真情惠百姓

原先,我们片面认为,现在农村都承包到户了,工作队无事可做。通过开展访民情、察民意,解民忧等活动,农村不仅有许多事情需要我们去做,而且要用创新的办法去做,真正为农民朋友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

一是为组织创建夯基础。我们把加强村级组织建设,让农民朋友活动有阵地、办事有保障、学习有窗口、致富有平台当作干部下基层的首要任务来完成。先后投资9000多元,购置办公设备20件(套),帮助程藻冲、陶家冲两个村开展组织阵地建设,举办科学技术致富、法律法规等宣传栏2期,建立村规民约、道德风尚、村务公开等制度10多个。我们还按照县委、县政府“五个基本”、“七个体系”和“创先争优”等建设的部署和要求,进行了搜集整理资料,补充完善内容,规范建档归档。两个村的村级组织面貌明显改观,形象明显提升,村部成为凝聚人心的“融合剂”、融洽关系的“连心桥”、服务群众的“保障部”、加快发展的“助推器”。

二是为帮扶致富建平台。我们因地制宜,积极探索帮扶致富的新路子,以实际行动惠及老百姓。我们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因地制宜,分别制订帮扶工作方案。一方面,引导xx村两委转变传统思维方式,实施产业结构调整,帮助29户改建连片无性系茶园。为充分调动农民朋友种茶的积极性,我们捐献尿素2吨,并亲自送到29户茶农手中。此举,扩大了该村32亩的茶园面积,年可实现增收15万元。同时,我们投资6000多元,购置抽水泵1台,亚通管2根,水泥2吨,维修堰渠6道,开挖水井1个,支援抗旱保茶苗。该村外出务工代表xx发来短信赞道:“xx省委真英明,万名干部下基层。英罗百年遇干旱,捐款送物抗旱情。真是党的好干部,人民群众贴心人”。同时,我们还为该村茶叶销售牵线搭桥,与中建三局签订了销售茶叶10吨、价值30万元的合同书,年可为茶农增收8万多元。村民xx说:“供销社工作队送来了‘及时雨’,解决了我们燃眉之急。”另一方面,我们指导xx村充分发挥种药材的优势,充分调动村民种药的积极性。4月中旬,我们帮助该村招商引资,引进安徽亳州投资业主,建设连片瓜蒌种植基地,并负责提供产、供、销一条龙服务。目前,我们已帮助该村发展种植户30户,面积达150亩,年可增收75万元。三是为借鉴学习找典型。用典型引路,帮助村干部群众转变发展观念,创新发展模式,推动村级经济社会快速发展,这是我们干部下基层有益尝试。我们分别组织xx村和xx村党员干部和村民代表20余人到xx、xxx、xx等先进村考察学习基地建设、新农村建设、村级组织建设和产业结构调整等先进经验和做法。所到之处,他们都倍受鼓舞和启发。回来后,我们帮助他们结合本村实际,分别制订了村“十二五”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提出了“开通公路活村、开发资源强村、开辟品牌兴村、开拓产业富村”的发展战略。其中xx村计划开发石材和矿泉水资源;开拓种植、养殖等产业。xx村计划开通塆组公路;开发药材资源;开拓种、养、加等产业;开辟赵毅纪念碑和无名烈士墓等品牌。我们通过典型带动,帮助引领两个村找准了强村富民的发展方向。

三、建设新供销 真经化践行

“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生动的实践经历,时间虽短,但思考良多。农业是供销社生存的基础,农村是供销社经营的阵地,农民是供销社服务的上帝。供销社要做服务“三农”的排头兵。农业、农村和农民需要什么?供销社应做些什么?我们要把这次实践化为理性地思考,把获取的经验化为实际行动,倾情为“三农”提供系列化的优质服务,真正解决百姓所关注、所期盼的实际问题。

一是搭建新平台,大力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解决农村生产、生活需要问题。为把便民服务送到农民朋友家门口,千方百计地满足农民朋友的需要,近两年,我们发展村级综合服务社205家,覆盖全县60%以上的行政村,收到了便民服务的好效果,深受农民朋友的欢迎。2011年,积极推进省市社下达的35家村级综合服务社建设。再用2—3年时间,真正达到村村覆盖,努力把村级综合服务社办成集村务、商务、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服务中心,办成融农副产品购销、农业生产资料供应、农村生活资料销售为一体的便民服务网络,办成合作经济的新载体、助农增收的新平台、服务农民的新窗口、和谐社会的新亮点。

二是组建新网络,加快发展农村现代流通网络体系,解决农民买难卖难问题。随着党和国家惠民政策的落实,茶桑药栗等支柱产业不断发展,农民朋友生活不断提高,农村需求发生了显著变化,随之也带来了农业生产资料买难和农副产品卖难的问题。如何解决这些问题?首先,要加快发展农业生产资料现代经营服务网络建设,争取用1—2年时间组建县农业生产资料配送中心,完善农资仓储物流基础设施,推进农资连锁配送服务,营造便利实惠、安全放心的消费环境。其次,要加快农副产品现代购销网络建设。围绕我县茶叶、药材等支柱产业,实行开放办社,采取领办、引办、创办等办法,用2—3年时间组建2—3个茶叶、药材购销中心和1个农副产品冷链物流中心,促进农副产品进城入市,日用消费品下乡进村,从根本上解决农民朋友买难卖难的问题。

三是创建新机制,引领发展农民合作经济组织,解决农副产品集约、集群的问题。我县农副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如何立足资源和特色产业优势,实现产业集群、产品集约,就是要按照《农民专业合作社法》,引领发展各类专业合作社。要在现有领办xx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xx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xx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xx兴合茶叶专业合作社等4个专业合作社的基础上,用2—3年时间,力争一乡一镇创办一个特色专业合作社。着重在三个方面来培育:一是帮助农民专业合作社开辟产品进超市、进社区、进批发市场、进国内国际市场的便捷通道;二是引导农民专业合作社开展信息,营销、技术、加工、仓储等服务;三是指导农民专业合作社推进规范化种养、标准化生产、品牌化经营,不断提高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和市场竞争力。总之,我们将用实际行动促进产业发展和农民增收,真正把供销社办成农民各类合作经济组织的指导、协调和服务中心。

篇2: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冶梅

为全面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七届五中全会、中央新疆工作座谈会和兵团、师市党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切实加强干部队伍作风建设,确保农场“十二五”发展任务的顺利实现,农场党委决定2011年在各级干部中开展作风建设活动。根据农场统一安排,由农场纪委书记兼工会主席张春秀带队,计生办、工会、纪委、民政科的工作人员参加的工作组,于2011年7月23日至7月27日,集中一周时间,到十连进行走访活动,现将走访活动心得汇报如下:

一、十连基本情况

总户数316户,总人口1264人,其中男:692人,女:572人。汉族27户,112人;回族275户,1094人。维吾尔族5户,23人。哈萨克族1户,1人。东乡族5户,17人,撒拉族3户,17人。

党支部一个,党员总数:26人,其中,干部党员4人,生产一线职工党员17人,退休党员5人。

土地情况:总面积8100亩,种植面积:酿酒葡萄1269亩,常规玉米6831亩,种植业产值780万,种植业人均收入2900元。

自营经济情况:全连共有养殖户283户,育肥牛存栏9000头,年出栏育肥牛25000头,自营经济总产值12500万,自营经济人均收入7900元。

二、走访情况

此次活动中,我们分两组,走访群众135户。一是走访了致富带头人。了解他们的致富经验;了解他们对农场和连队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建议。二是走访老党员、老职工。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及今后的打算。三是走访困难户,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以及场连两级对他们的救助情况。四是走访上访户。了解他们的心声,真诚地征求他们的意见,并与他们沟通、协商解决问题的办法。五是召开座谈会。了解连队存在的问题,探讨解决问题的办法。

三、存在的问题

(一)连队环境差

由于十连人多地少,为了增加家庭收入,98%的家庭不同规模的从事畜牧养殖,导致牲畜粪便无法处理,从而造成连队空气污染,居住环境差。

(二)居民普遍收入低

居民土地少,收入低;畜牧养殖成本大,投入主要靠银行贷款,今年银行紧缩贷款后,大多数人,无资金投入,造成养殖头数下降,今年的收入会大幅下降。

(三)连队宣传教育工作弱

连队宣传教育、培训工作比较弱,导致大多数居民对团场的政策、制度了解少,对团场、连队的发展不关心,特别

是连队的公益事业得不到大家的支持。

(四)妇女素质有待于提高

大多数妇女文化程度低,受培训次数少,参加集体活动少,思想保守,不愿意关心集体事宜,也不愿主动接受新生事物。个人的权益受到危害时,采取容忍态度,不去维护自己的权益。

四、解决问题的建议

(一)关于解决连队环境差的问题

1、合理规划,逐步形成人居与养殖分开。

2、积极引进牲畜粪便处理厂家,变废为宝。

(二)关于提高居民收入问题

1、积极探索增加居民收入的新途径,场连两级组织要积极引进能吸纳密集劳动力的中小企业或能够以企业为主体、家庭作业为辅的企业,解决闲散劳动力,确保居民能有收入来源。

2、由团连两级组织牵头,以输出劳动力的形式,解决解决闲散劳动力,增加居民收入。

(三)关于增强连队宣传教育工作的问题

1、农场应加大对集体所有制单位宣传教育经费的投入,确保宣传教育活动有经费。

2、集中农场各部门的宣传优势,定期到连队开展宣传活动,以带动连队整体宣传活动。

3、做好宣传计划,分类指导。对人群进行分类,集中教育与上面宣传想结合,扩大宣传覆盖面。

4、以文体活动带动宣传活动,寓教于乐。多开展一些当地群众喜欢的文体活动,并将宣传内容与文体活动有机结合起来。

(四)关于提高妇女素质文体

1、加大妇女创业贷款的力度,鼓励妇女自主创业,提高妇女在家庭的地位。

2、积极吸纳妇女进入连队职工代表行列,调动妇女参政议政的能力。

3、大力开展展示妇女能力的竞赛活动,增强妇女的竞争意识。

4、加大妇女的培训力度。以请进来,送出去的方式,对妇女进行经常性的培训,提高妇女接受新生事物的能力。

5、充分发挥妇联的作用。以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吸引妇女参与集体活动,增加妇女的集体观念。

篇3: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架了桥梁, 修了公路, 农村的道路畅通了, 但党员干部联系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更要连通起来。

2014 年 6 月江西省委组织部连心小分队在鄱阳县芦田镇吴张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2014年6月江西省委组织部连心小分队在鄱阳县芦田镇吴张村开展驻村帮扶工作

吴张村是江西省委组织部2年前新确定的挂点帮扶村。近年来, 村里共硬化公路16.8公里, 新修砂石路3.8公里、桥梁2座, 村组之间全部实现互通水泥路, 群众“行路难”的问题得到全面解决。

路修通了, 但党员干部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是否也随之打通了呢?带着这个问题, 我一路走、一路看、一路想, 我感觉, 干部与群众之间之所以存在“最后一公里”, 原因还得从我们的干部身上找起。

在吴张村, 我们与基层干部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 每天走村串户, 广泛听取群众意见、掌握群众诉求, 每到一家, 群众都能敞开心扉, 和我们掏心窝子, 讲了很多真心话, 让我们了解了很多真实的情况。

在蛇二组邵春秋家走访时, 我们的到来令他很惊讶, 也很高兴。我们详细询问他家的情况, 并走进厨房揭锅盖、翻米袋, 还到后院察看他家的水井。邵春秋的妻子蔡阿婆说:“平时上面的干部来得少, 偶尔下来也是搞搞计划生育什么的。其实, 我们也不指望你们一下子能解决多少问题, 只要能进到我们家门, 耐心地听我们诉诉苦、陪我们拉拉家常, 我们的心里就暖乎乎的。”

程家组老党员应美良今年已经81岁了, 在村里曾担任过19年党支部书记。在他家走访时, 他一口气给我们提了好几条建议, 都是事关全村群众利益的大事:村里的水库这几年虽然加固了, 但灌溉沟渠没有配套疏浚, 上千亩水田用水困难;村里的排洪沟损毁严重, 若再不维修, 洪水下来农田就又得淹了……我们问他个人有什么困难时, 他说:“上面的干部难得来到家里, 还是先挑村里最重要的事情讲讲吧!”

为了便于联系, 工作组专门印制了连心卡, 设置了连心热线。下基层的第一天, 就接到了一些群众打来的电话。有的打来电话, 并没有什么诉求, 就想试试这个电话通不通, 是不是玩虚功、搞忽悠。可见, 基层群众十分重视这条连通干部群众的“连心线”, 他们希望在遇到困难的时候, 我们的干部真正找得到、下得来、在身边。

通过下基层, 我体会到:一些地方干部群众之间存在“最后一公里”的问题, 根子还是在我们的干部自己身上, 关键是有些干部放不下架子、俯不下身子、迈不开步子, 自然也就掏不开心窝子。要打通联系和服务群众的“最后一公里”, 我们的干部就要想群众所想、急群众所急, 把自己当作群众的一分子, 经常深入群众当中, 始终与群众坐在同一条板凳上。

——栽了花草, 种了树木, 农村的环境变美了, 但群众心中“永远跟党走”的种子更要播种下去。

这几年, 各级组织对吴张村的投入很大, 村里的面貌发生了显著变化。特别是开展“发展庭院经济、绿化美化家园”活动以来, 村里种植各种景观树2万余株。走进村里, 家家户户花草掩映, 村前村后绿柳成荫。尽管村里做了大量工作, 但群众似乎并不怎么“买账”, 有的群众认为, 搞新农村建设是政府的事, 投入再多、搞得再好那是政府为了出政绩, 与老百姓无关。

对此, 吴张村党支部书记张才洪深有感触。他说, 前些年, 村里搞水渠疏通等公益事业, 只要吆喝一声, 群众便会积极响应, 手头上有再忙的活也会先放一放, 投工投劳二话不说。如今, 哪怕要群众在村道上扫扫地, 也得先把工钱谈好。群众的集体意识正在一点点地淡化和丧失, 村党组织的号召力再不如以前。

这些年, 东岸组的群众大都从老村庄搬了出来, 在公路两边建了不少新房, 但绿化、硬化、亮化等配套设施均没有跟上, 造成了“只见新房, 不见新村”的现象。村里想把东岸组定为2015年的新农村建设点, 本以为群众都会大力支持, 但村干部到组上征求意见时, 却碰了一鼻子的灰。有的群众说:“搞新农村建设我们欢迎, 要我们自己掏钱可不行……”

村委会附近有约500亩上世纪七、八十年代开垦的坡地, 随着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 土地逐渐被荒弃, 变成了杂草丛生的荒山。为盘活土地资源, 村里准备引进客商进行联片开发搞苗木种植。就是这样一件对大家都有利的事, 实施起来却阻力重重。对此, 村干部很委屈, 也很无奈。

起初, 我们也觉得现在的群众难说话, 难做工作。但是, 随着驻村工作深入, 我们发现, 情况似乎并非像村干部讲的那样。我们了解到, 有的群众之所以不支持村里的工作, 关键还是宣传发动不到位。有的群众说:“我们玩泥巴坯子的, 做事只认理。只要把道理给我们讲透了, 我们就会埋头跟着来。啥也不说, 啥也不讲, 群众怎么会跟着你干?”

说一千、道一万, 还是群众的思想工作没做通。

通过下基层, 我体会到:有的地方政策好了, 民心却散了;事情做了, 意见却多了。究其原因, 还是宣传发动群众不给力。做好新时期的农村工作, 急功近利不行, 搞“剃头的挑子一头热”更不行。每项工作开展前, 得先把群众的思想疙瘩解开, 把群众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只有这样, 群众才会真心实意地跟着党走, 才能把群众的心扭在一起, 力合在一块。

——建了房子, 配了设施, 基层阵地条件改善了, 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更要激发出来。

这些年, 吴张村在上级组织的关心支持下, 多渠道筹集资金100多万元, 建起了新办公大楼, 添置了办公设施, 村里的办公条件大为改观。

在强化硬件建设的同时, 村党支部围绕建设服务型基层党组织, 也加强了基层党组织建设和党员队伍建设。比如, 积极发展大学毕业生、退伍军人和农村经济能人入党, 目前村里共有大学生党员4名, 其中1名还是硕士研究生;村党支部深入开展了“进农户、问诉求、解难题”活动, 广大党员还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了党员服务承诺活动;为帮助群众脱贫致富, 大力推进苗木、养殖、蔬菜等产业示范基地建设, 通过做给群众看、引着群众干, 这些产业基地在带动群众创业致富中发挥了积极作用。

尽管村党支部在加强自身建设方面进行了一些探索和创新, 但我感觉村党组织的生机和活力还有待进一步激发。特别是面对群众观念多样化、诉求多元化、利益冲突复杂化的新形势, 村党组织的活动载体还缺乏针对性, 方式方法还显得有些滞后, 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也没有很好的发挥出来。

说到村里的工作, 村支书张才洪有时也是满肚子委屈, 他说:“村里大事小情一大堆, 感觉自己就是一个救火队长。经常天还没亮就有村民到家里来说事, 白天没解决的, 晚上还会找到家里来。就拿这几天吴张组一个精神病人打人的事来说, 连续几天到双方家里做工作, 嘴皮子都快磨破了。”

据了解, 村里9个村民小组长由于没有工资收入, 工作积极性很难调动, 有几个小组长还准备“撂挑子”。另外, 党员发挥作用的载体也不够多, 个别党员在发展产业、创业致富方面走在了群众后面, 有的还成了村里的困难户。

篇4: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为全面深入推进创先争优活动,落实中央关于基层组织建设年工作部署,在服务贫困地区和扶贫对象中创先争优,国务院扶贫办开展贫困地区“千村万户”驻村调研活动,组织全国扶贫系统干部深入连片特困地区1266个贫困村l万多农户,接地气,访民情,惠民生,转作风,求长效。作为整个调研活动的组成部分,国务院扶贫办系统青年干部驻村调研率先启动,目前已经全面完成。

驻村蹲点接地气。国务院扶贫办党组决定用三年的时间使40岁以下青年干部驻村蹲点全覆盖。今年3-4月,已安排办系统1/3的青年干部组成10个调研组开展驻村调研活动,使青年干部增强对贫困状况的直接感受,加深与贫困群众的感情,更准确地把握贫困群众的脱贫需求和发展愿望。参与调研的青年干部吃农家饭、住农家床(炕),与贫困农户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调研回来后,很多青年干部深有感触地说,离开基层,我们开展工作就没有了方向;不了解基层,我们开展什么工作也做不好;不与基层衔接好,我们的宏伟目标就是纸上谈兵,永远落不了地。

深入调研谋扶贫。10个调研组共走访农户224户,逐一填写入户调查表,与贫困群众面对面交谈,对贫困村、贫困户的贫困状况、贫困成因、扶贫效果、发展需求等各方面进行了深入调查,找到了贯彻落实中央新阶段扶贫开发部署在基层要破解的难题、要完善的措施,了解了新阶段扶贫开发的着力点、关键点、突破点,提出了许多符合村情民意的意见和建议,切实做到了察民情、听民意、纾民困、解民忧,问政于民,问需于民,问计于民,为推动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计划的制定和实施奠定了坚实的实践基础。

学习群众转作风。吃苦耐劳,敢打硬仗,是扶贫系统干部必须具备的素质。广大基层干部和贫困群众顽强拼搏,无私奉献的精神让青年干部深受鼓舞。各调研组在调研中都发现贫困农户遇到的一些实际困难,迫切地希望帮助他们解决。看到特别困难的农户,有些参加调研的同志拿出自己的钱、物送给了他们;针对贫困村的实际情况,有些调研组结合自己部门的优势主动提供了力所能及的帮助。参加调研活动的同志,白天入户访问,开座谈会;晚上交流情况,整理资料,撰写报告。大家普遍反映经过这次调研,提高了自身的才干和能力,加强了团队的互助精神,增进了同志之间的感情,改进了工作作风,为贫困地区和贫困群众服务的意识更加强烈。

健全机制求长效。4月13日,国务院扶贫办党组书记、主任范小建同志主持召开“驻村调研专题汇报会”,全面听取了调研情况,办党组决定,每个调研组集中提一个制约调研村发展或严重影响群众生活的问题,办常务会议将集中研究一次,协调各方力量,为每个贫困村办一件实事。今后每年都要组织全国扶贫系统干部开展“千村万户”调研活动,并将每年的四月作为国务院扶贫办系统特别是青年干部的“深入基层驻村调研月”。紧紧围绕每年“两会”提出的新任务、新目标,根据扶贫工作形势和任务的变化,研究提出调研重点,组织青年干部深入贫困地区调研,将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规范化。同时,继续坚持办党组成员联系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制度,无基层经历机关青年干部到贫困地区挂职锻炼制度,办系统基层党支部与贫困村党支部结对共建制度,形成多层次、广覆盖、可持续的直接联系贫困群众、服务扶贫对象的长效机制。

(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办公室网站)

定南县深入推进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

干部下基层,是传承和弘扬苏区精神、做好新形势下群众工作的必然要求,是落实新一轮扶贫开发政策,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和群众创业致富的现实举措,江西省定南县改革创新、深入推进,实现干部联系服务群众全覆盖、常态化。

一是县领导联系镇。每个镇由一名县委常委牵头联系。在此基础上,每名县领导挂点一个村(社区)。主要负责“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和扶贫开发工作的指导和综合协调,研究和帮助解决重大问题。

二是单位联系村。每个县直(驻县)单位联系1个村,做到全县所有村均有单位联系。各单位主要负责人负总责,并指定1名分管领导具体抓,安排3名干部组成驻村工作队。单位联系村与新农村建设联系点、定点包扶贫困村等统筹安排,主要协助联系村所在镇抓好“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任务的落实,完成定点包扶贫困村工作,并在资金、项目、物资、技术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推动所联系村的扶贫开发工作和经济社会发展。

三是干部联系户。县领导和县直(驻县)单位主要负责人每人联系10户重点户,把其中的困难群众作为开展调查研究、信息采集、结对帮扶、试点试验的对象,认真制定并落实行之有效的帮扶措施,确保其在2年内脱贫,成为脱贫致富的示范;县直(驻县)单位“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分管领导、工作队队长及队员每人联系10户重点户,其他干部(教师、医生除外)每人联系5户重点户,重点户主要为产业大户、五保户、低保户、困难党员、军烈属、在乡老复员军人、残疾人、留守孩、留守老人、因病返贫和因灾致贫人员、信访人员等。各镇所有在编在岗干部(工勤人员除外)采取分片方式联系所驻片区全部农户;城区街道成立6个工作组,分片联系社区居民,确保全县每户群众均有镇(街道)干部结对联系。干部联系户,主要是结交群众朋友,宣讲政策法规,掌握社情民意,化解矛盾纠纷,维护群众利益,帮助解决群众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

四是新列后备干部和新进工作人员挂职锻炼。新列科级后备干部和新进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原则上到村(社区)挂职锻炼一年,参与“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和扶贫开发工作,逐步建立起干部到基层培养、干部在基层成长、干部从基层选拔的干部工作链。

(江西省定南县扶贫和移民办徐胜忠)

兴国县“三个结合” 建设和谐优美新农村

2012年,江西省兴国县围绕赣南苏区振兴发展目标,紧密结合新阶段扶贫开发计划以及“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认真落实省、市新农村建设工作要求,结合本地实际,切实推进村庄整治工作,有效的推进新农村建设纵深发展。

一是结合新阶段扶贫开发。2012年,我县充分认识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工作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把集中连片特殊困难地区作为扶贫攻坚的主战场,将扶贫、移民与村庄整治相结合,注重统筹规划,上下联动,点面结合,分类推进,集中连片困难地区农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

二是结合“三送”工作。我县2012年按照“全覆盖、常态化、见实效”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三送”(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明确了一批与新农村建设方向一致且具有特色、富有内涵、符合实际的“三送”活动示范带、示范区、示范点。2012年我县新农村建设在布点上做到与“三送”工作点相对一致,在督查上,与“三送”工作相并进行。

三是结合村镇联动建设。2012年作为新农村建设提升年,我县用城镇化的理念谋化和推进新农村建设,按照村镇联动、村落连片和基础村庄“三位一体”整体推进的工作要求,重点推进村镇联动整治建设,创新机制、整合资源,大胆实践,着力建设和谐优美新农村。

(江西省兴国县委农工部

王越)

篇5:基层干部“走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作为一名基层工作者,在“走基层”活动开展以来,通过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并向身边的先进党员学习,让我更加深刻地理解“大树扎根于沃土,高楼立足于基石”的道理,在自身党性修养、作风形象转变以及服务群众的宗旨意识上也有了新的体会和认识。

一、加强自身修养,改变工作作风

党员干部走进基层,直接面对人民群众开展工作,我们的一言一行群众都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所以我们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对自己的思想、工作和生活作风进行认真的对照检查,加强和改进干部作风,以良好的工作作风和开拓进取、与时俱进的精神风貌投入到基层工作中。

二、学习先进典型,提高为民服务宗旨意识

古语云: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得失。通过对身边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学习,见贤思齐,对自身思想和行为切实查找差距和不足,自觉向先进看齐。

XX街道司法所所长李XX就是我身边的一方明镜。作为XX社区的驻村干部,李XX在一次常规的入户了解民情时,知道了居民XX家中7岁的独子在玩耍时被小区外公厕指示牌砸伤,因为医疗费用该由谁承担的问题,与物管、城管以及社区产生了矛盾。之后李XX就将XX家的事情记在了心上,尽心尽力地帮助XX协调解决,三番五次的到XX家、物管、城管以及社区,李XX不厌其烦地帮助XX进行协调,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次的协商后,最终达成了协议。在事情得到解决后,李XX在离开时还留下话说:“今后小孩如果有什么后遗症,我可以免费提供法律援助。”

在“走基层”活动中,通过向李XX这样的先进人物和事迹的学习,让我更深刻的认识到所谓“走基层”就是要为民解难题、办实事,要怀着全心全意为民服务的信念,进村进户,深入群众,了解群众所需,聆听群众所想,解决群众所难。

三、深入基层走访,切实解决实际问题

走基层重点在这个“走”字上,走近群众身边,问需于民,解决好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群众的需要就是最大的工作,在开展“走基层、解难题、办实事、惠民生”活动中,XX社区干部走访群众,放发意见征求表1000多份,群众普遍反映买菜难的问题,为此街道多方筹划建起了便民菜市,真真切切的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满足了群众的需要。同时,我们通过建立健全深入基层走访巡访制度,对走访中发现的问题,分类建立台账,明确重点,细化任务,落实责任,使工作更加制度化、管理更加规范化。

篇6: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活动心得体会

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是贯彻落实十七届五中全会精神和省、市、县委全委(扩大)会议精神、推动全镇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的重大举措;是继承和发扬党的优良传统、践行党的宗旨的必然要求;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有效载体;是进一步改进机关干部作风、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实际行动;也是培养锻炼干部、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建设的重要途径。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对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的主体作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广大人民群众,不断巩固全镇改革发展稳定的良好局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我们要充分认识开展这项活动的重要意义,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镇党委的重大决策部署上来,通过坚强有力的组织领导,确保这项活动取得明显成效,让创先争优的成果惠及广大百姓,不断把全镇各项事业推向前进。我认为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关键在于抓好以下几个方面 :

1.加强领导、全面规划。要把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作为党内的一项重要的工作来抓,要列入日程,加强领导,精心组织。要对这项活动作出全面规划,制订相应的措施,保证活动富有成效地开展。要明确一名支委专门负责这项工作,党组织负责人要经常过问,经常听取汇报。

2.在活动中,要突出主题、突出重点,要紧紧围绕中心任务和中心工作来开展活动。要把能否认真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能否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积极努力工作作为评选先优的根本标准,从而保证创先争优活动沿着健康轨道发展,通过活动,促使基层党组织及党员更好地为完成党的中心任务而奋斗。

3.要把“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同党的建设紧密结合起来,将“争创”活动贯穿党建工作的全过程。“争创”活动,不能脱离基层实际工作来抓,而应着眼于基层中发挥好党组织和党员的作用,把党的建设融合、渗透到服务基层建设中去,融合、渗透到化解各类矛盾,维护基层工作中去,融合、渗透到干部群众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中去。各基层党组织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时,都要结合本单位、本部门党的建设的实际,把解决党内存在的主要问题、加强党支部自身建设作为重点,要把加强对党员的管理教育,严密党的组织生活抓好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党支部委员会自身建设等列入创先争优活动之中,围绕这些内容开展竞赛活动,从而达到全面提高党员素质和党支部战斗力的目的。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

党的十七大明确指出:一是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二是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两项活动互相衔接,互相促进,互相弥补。两项活动主题都是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服务广大人民群众,根本要求是一致的。学习实践活动作为集中教育活动,重在解决党内不适应不符合科学发展观要求的突出问题;创先争优活动作为党的建设的经常性工作,重在推动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在平时工作中,发挥先进模范作用。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是落实学习实践活动整改措施的需要,还未整改到位的难题,需要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党员干部的骨干带头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来完成,兑现承诺,取信于民。学习实践活动中梳理制定的科学发展思路、规划、措施,初步形成的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体制机制,更需要在经常性工作中长期坚持、逐步落实。同时,集中教育活动的成果,只有在经常性工作中不断巩固和拓展,才能形成长效机制;只有把集中教育活动中激发出的积极性主动性转化为在推动科学发展中创先争优的实际行动,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才能向广度和深度发展。

一、提高认识,在“创”字上定方向。创先争优“创”字是前提、是条件,只有抓住这个前提,提供必要的条件,创先争优才能整体推进,健康发展。“创”字作为创先争优活动的前提条件,必须注重创造性,把活动创建起来,所以在整个活动中,首先必须制定好方案,做好“创”字这篇大文章。

1、统一思想,提高认识。进一步明确科学发展观主题教育和创先争优活动是党的十七大部署的党的建设的两项重要活动,而创先争优是推进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立足本职发挥楷模作用的日常性工作。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与创先争优紧密衔接,相互促进。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为创先争优打下了基础,创造了条件,而创先争优又是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拓展和深入,二者互为因果。因此要充分认识开展创先争优活动的重要意义,切实增强使命感和责任感,不断增强“创”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层层发动,个个参与。创先争优是党的十七大部署党的建设的一项经常性工作。因此要广泛宣传,大造舆论,层层动员,全体参与,凝心聚力,整体推进。要把创建先进党组织和争当优秀共产党员结合起来,通过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的发挥,充分体现党的先进性,达到党员接受教育、经受锻炼,人民群众广得实惠、享受成果。要通过层层动员使所有党员明确创先争优活动的总体要求,主要内容,标准目标,工作措施,方法步骤,达到入心入脑,真正从思想中“创”起来。

3、立足本职,结合岗位。作为基层的党员,更要立足自身的工作实际,从细节做起,从自身做起,从现在做起,对照优秀党员的标准,在差距中找不足,在问题中寻对策,在服务中见真情,在质量中见成效。只有在自己的工作环节、工作方法、工作态度上“创”起来、变起来,整个创建活动就会活起来、动起来,创建才有针对性、实效性。要切忌盲目跟进,没有特色,缺乏载体,唱高调、说大话的形式主义。

4、领导带头,保证效果。要建立创先争优活动的领导和组织机构,统一安排,统一部署,分部实施,按段进行,做到组织到位,领导到位,责任到位,人员到位,活动到位,保证整个活动真正创建起来。

二、准确定位,在“先”字上重实施。“先”即先进,就是要注重先进性,把标准确立起来,让大家向这个标准去奋斗、去看齐。我们党历来注重先进性,党的先进性是我们党赖以生存和发展壮大的根本,如果失去了先进性,就失去了人民群众的信赖,也就会丧失执政地位。因此创先争优应 在“先”字上重实施,在整个活动中时时体现先进性,把先进性作为活动的基本定位和标准,按照党组织要做到“五个好”,党员要做到“五领先”的总要求去实践。这就要求我们每个党员干部必须严格标准,严格要求,时时体现先进性,处处争当先进,努力做出榜样。

1、带头学习调研。坚持在学中干、干中学,做学习调研的表率。坚持学以致用,以用促学,推动工作。

2、带头履行职责。用党员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爱岗敬业,尽职尽责,争创一流业绩。

3、带头创新举措。把学习贯彻上级党组织的工作部署与本职工作相结合,充分发挥党员的创新精神,在深入推进人力资源改革工作上求创新、谋发展。

三、创新方法,在“争”字上求突破。“争”字是创先争优的方法和手段,就要去努力,去奋斗,去拼搏,在实践过程中比、学、赶、帮、超,形成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不断推进活动的深入开展,达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

1、“争”出差距,明确方向。围绕党员的标准对照检查,寻找差距和不足,通过比学习、讲党性,比工作、讲纪律,比干劲、讲团结,比奉献、讲形象,明确前进的方向。

2、“争”出干劲,选准榜样。结合工作实际,学习身边先进模范人物,看谁对群众服务态度好群众称赞多、服务水平高的。坚持用示范引路,用典型感召,学习先进模范人物的好思想、好作风、好业绩,推出新的榜样典型。

3、“争”出氛围,个个参与。积极营造不甘落后、努力争优、奋起直追、迎头赶上、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在追赶中激发广大党员干部的动力,使后进有危机感,一般有紧迫感,先进有光荣感,努力实现创先争优活动的党员全覆盖。

4、“争”超先进,群众满意。在你追我赶、永争第一的氛围中全面超越自我,争出一个更高的工作标准,争出一个更优的措施,全面提升群众的满意度。

真抓才能创先,实干才能争优。只要我们思想上重视,工作上有力,措施上具体,行动上积极,立足自身工作实际,从点滴入手,从细微着眼,从现在做起,就一定能实现系统创先争优的目标,取得工创的双丰收,最终达到“组织创先进,党员争优秀,群众得实惠”。

“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

在村全体党员学习了“创先争优”活动的内容,以及“创先争优”方案,通过学习,有一定的认识和感想。

“创先争优”作为一种调动劳动者积极性的有效手段,是非常具有现实意义的,因为“创先争优”能够充分调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者的“精气神”,从某种角度上来讲,“创先争优”争创的就是一种工作中所表现的精神,整个过程中体现的就是一个领域、一个群体的工作激情和干劲。

争先创优是以“工作争先、服务争先、业绩争先”为目标,以培养“学习优、作风优、素质优”的人事干部队伍为重点的活动。要开展好争先创优活动,我们首先要立足自身的实际,真抓实干的工作。为人民群众及时的排忧解难,危机时刻要挺身而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根本要求,一切以国家利益、人民群众的利益为首要。

其次,要不断的加强自身的素质,坚持两个务必。务必自觉抵制歪风邪气,清正廉明、依法执教,务必求真务实、正派公道、不骄不燥。要筑起牢固的思想防线拒腐化拒敛财,每日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保持共产党员的先进性、纯洁性,以实际行动切实增强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和带头示范作用,为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而不懈奋斗。

再次,要不断学习,坚守党的纪律。不断的学习新的理论知识,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好的学习能力。不断加强理论知识的同时要树立坚强的党性原则,服从纪律,服从组织召唤,顾全大局;坚持严格要求自己,从严要求家属子女和身边工作人员,决不利用手中权力为自己和他人谋取私利;在工作中,坚持原则,作风民主,心胸豁达、善于团结同志维护党的团结。

争先创优活动要不搞形式,不走过场,把先进性教育结合起来,真抓实干。同时建立激励机制,增强争创的动力,保证活动的有效开展。

我们在“创先争优”的过程中还要理解:“创先争优”靠的绝对不是哪一个人的力量,而是要大家一起团结协作,体现团体力量和价值才能够创造出“先进”和“优秀”。因此,在“创先争优”活动中只想通过突出个人业绩来实现争创“先进”和“优秀”的目标是不现实的,也是行不通的。

篇7:千名干部基层走访活动心得体会

——地震办:金德珍

根据平利县农业局干部作风整顿活动领导小组的统一安排,从今年7月初开始,我到洛河镇岱峡村参加“千名干部下基层走访”活动。参加工作这10年以来,曾八年零八个月的时间都是下乡开展基层工作,但是这次意义不同,是“十二五”新世纪新时期干部带着学习的目的、解决问题和创建和谐的任务到基层走访的。通过本次带着不同意义的目的走访基层民情来看,我深深体会到了和原来工作在基层线不同的感受,我感受到岱峡村的村民很质朴,生产、生活积极向上,思想心态很“阳光”,从心底里感谢党的政策,感谢国务院出台的一系列惠农政策。与他们交谈犹如一股甘甜的清泉浸入心田,与他们交谈是一种无需投资的精神享受,与他们交流给人一种融入社会、回归自然、和谐发展的感觉,从他们身上使我收获了一笔不菲的人生财富。

一、只有沉下身子,深入群众才能了解民生所需。组织开展“千名干部下基层走访”活动,不但为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搭建一个沟通、学习、交流和施展才华的平台,而且也为密切党群关系,拉近干群距离,做好群众工作搭起了一座“无形桥”。我认为,有能力做好机关工作,不一定能做好基层群众工作,但是有能力做好基层群众工作就一定能做好任何一项工作。为了尽快掌握熟悉岱峡村情况和面临的问题,全面了解群众所思、所想、所盼、所怨,我们工作组一行深入村组院落,走进田间地头,访贫问苦、访民问需、访贤问能、访老问经、访富问计,亲身体会到广大群众的辛劳,了解到广大群众这些年不断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现代设施农业经历的坎坷。

二、只有深入一线,走进群众才能感悟生活真谛 为了全面准确掌握岱峡村群众生产、生活状况,我们根据摸排情况,与村里部分困难户结成“帮扶对子”,帮助他们一起进行春耕备耕生产,和他们一起拉家常,帮助消除他们心中的苦闷和疾虑。详细了解这些贫困户、困难户、低保户在生产生活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详细进行记录,想方设法通过各种渠道逐个帮助解决。先后走访慰问了赵玉莲、季桂英、贾玉桂等12户群众,并为4户生活生产特别困难的群众送去了春耕生产急需的化肥等物资,送上了我们工作组的一份关怀。通过和这些困难群众的访谈交流使我深深体会到:这些贫困的群众不是因为他们不思进取,而是他们曾因各种各样的不幸原因致使生活陷入了困境,他们需要大家的关心来温暖,需要大家的帮助来鼓劲,只要用诚心和他们交流,他们才会敞开心扉接纳你。这次“千名干部下基层创先争优”主题实践活动,为我们深入基层,走进群众、融入百姓提供了难得的机遇和机会。我们抽调下基层的每一位干部更应该珍惜这次机会,珍惜这份来之不易的工作,把握好手中的权利,用博大的胸怀去包容群众,用真诚善良的心去温暖群众,用自身的智慧和力量去回馈社会。

三、只有放下自我,深入基层才能体现自我价值 干部的工作能力小和整体素质高低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形象。现在,有的干部走出校门就进入机关工作,对基层情况掌握不深不透、对群众需求了解不及时、对群众呼声听得不真切,脱离基层群众的倾向还普遍存在。有的按部就班,创新意识不强;有的作风散漫、纪律要求不严;有的不思进取,能力素质较低;有的浮在面上,服务意识淡化,甚至有的年轻干部还没有到基层去过,更没有基层工作经验,对处理一些应急和上访类问题束手无策等等。我认为每一个干部应该把握好这次下基层的机遇,沉下身子,真正把群众当作朋友、当成亲人,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热心、尽心、精心地为群众服务。以务实的工作作风和严谨的生活作风积极投身农村工作,踏踏实实向群众学习,真真切切为群众服务,朴朴素素和群众交流,与农民群众打成一片,以群众满意不满意、答应不答应、高兴不高兴来衡量自己、要求自己,从工作、生活中的每一件小事做起,养成良好习惯,培养优秀品质,展现良好形象,切实赢得群众的尊重和信赖,只有这样,才能使你的才华有施展的舞台,才能使你的能力得到体现。

四、只有贴近群众,树好形象才能密切党群关系近年来,中央、省、市、县实行的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两免一补等各项强农惠农政策是得民心的好事,为什么干群关系越拉越远呢?干部与群众之间好像有了一堵“无形墙”。我认为这就是因为我们各级干部深入基层的少了,和群众打成一片的少了,帮助群众解决实际困难的少了,群众听到党的声音少了……。有了我们的加入,有了我们的身影,群众建设家乡的热情和积极性更加高涨。他们热情的和我们交流,拉家常,说感受,谈困难,赞扬党的政策,让我深深地感受到他们的淳朴,从他们身上汲取了生活的信心和工作的动力。通过这次下基层活动,使我明白农村工作包罗万象,包括乡镇和县上各部门安排的工作都需要在村组一级落实和解决,而且需要广大群众的支持和配合才行,再好的决策和部署得不到群众的认可就失去了价值和意义。真是上面千条线,下面一根针哪。农村是一个广阔的天地,群众工作是党和政府工作的核心,党的各项惠民政策需要我们各级干部来宣传,农业科技技术需要我们来推广,农民群众的忧愁需要我们来分担,生活困难群众的问题需要我们来解决,和谐社会需要我们共同来建设。我们的工作还不适应形势任务的要求,工作作风与人民群众要求还有一定的差距,工作能力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只有,而且只有广大机关干部情况熟了,作风好了,素质高了,技术硬了,能力强了,工作实了,群众听到的声音多了,干部和群众之间的“无形墙”才会消失,干群关系才会更融洽。

篇8: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群众文化虽说成是一种文化, 但与其它文化相比, 群众文化又有自身的特点, 它是指人们职业外, 自我娱乐、自我参与、自我创造的社会性文化。以人民群众活动为主体, 以自娱自教为主导, 以满足自身精神生活需要为目的, 以文化娱乐活动为主要内容的社会历史现象。群众文化是一个集合体的概念, 它是包含群众文化活动、文化工作、文化事业和文化队伍建设在内的具体概念。基层群众文化真正面向广大群众, 在时代的呼唤中脱颖而出, 走上前台, 成为中国三个文明建设的主要组成部分。

二、基层群众文化的现状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 各种群众文化, 诸如以宣传企业产品、塑企业形象的企业文化, 以活跃校园生活、开发学生智力、培养学生兴趣的校园文化, 以宣传优生优育、提高人口素质的人口文化, 以丰富群众生活、自娱自乐、健身强体的广场文化, 以展示民族习俗、民族风情、民族服饰、民族工艺和地域特点相结合的旅游文化, 以及各种节日庆典文化已经开展得蓬蓬勃勃、轰轰烈烈。基层文化建设取得了瞩目的成就, 城乡居民的文化生活得到了显著的改善。物质生活的改善, 不仅给群众参与文化活动提供了必要的经济条件, 也激发起他们新的文化欲望。现有的群众文化已满足不了人民群众迫切的需求, 文化事业单位队伍结构不合理, 文化产品不足, 文化经费投入不足, 基础设施建设相对落后等状况日益凸显, 跟不上经济、社会发展的脚步。群众文化工作的基本阵地、基本队伍、基本活动内容和基本活动方式的建设仍有待加强。

三、领导干部如何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中发挥作用

基层领导干部是群众文化建设的领头人, 只有充分发挥领导干部的作用, 才能有效促进我国群众文化建设又好又快发展。

1、认清形势, 持之以恒, 重视群众文化事业发展。

和谐文化建设的本质, 满足人民群众多层次、多方面、多样化的精神文化需求是基层文化建设的目标。基层群众文化领导干部要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胡锦涛总书记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思想指导下, 努力繁荣文艺, 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 大力繁荣文艺创作, 积极响应政府对公益性文化设施建设投入, 做好建立覆盖全社会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工作, 抓好社区文化活动场所、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企业和农村文化设施的建设, 继续抓好文化“三下乡”、企业文化、文化进社区、文化进校园、文化进军营等活动, 结合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 广泛开展群众性的和谐文化创建活动。突出以人为本, 促进人的全面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精神文化产品和服务。积极推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发展, 培养人民群众的文化技能, 促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共同繁荣, 和谐发展。

2、着眼现实, 打造群众文化特色团队

在开展群众文化娱乐活动, 重在抓好文化特色团队的建设。领导干部应考察当地实际情况, 着眼现实, 努力打造文化特色团队, 为基层文化活动的开展提供了人力支持, 为基层文艺爱好者提供了学习、提高、展示的平台, 为打造精品文化提供了人才支持, 充分活跃基层文化活动。例如, 以引领社区群众文化建设为目的, 组建扁鼓队、合唱队、沪剧队、曲艺队、民乐队、舞蹈队民间特色文化团队, 实行“统一着装、统一人数、统一管理、统一制度、统一培训、统一经费投入”等机制, 建设和谐群众文化。

3、调动社会力量积极参与群众文化

以前开展群众文化工作的方式往往是文化部门大包大揽, 缺少基层群众的广泛参与。调动社会力量, 让企业和社会来共同参与基层文化建设, 可以提高群众文化活动的覆盖面、广泛程度。同时, 领导干部可以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群众文化活动。充分利用群众文化设施基础建设, 利用现代科技推动先进文化的传播, 实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 建立和完善文化信息网络服务体系, 丰富群众文化内涵。

4、充分发挥人文精神, 引领群众文化和谐发展

篇9:干部下基层活动心得体会

【关键词】学习型党组织;党员学习活动;基层

建设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始于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全会上指出,“在全党营造崇尚学习的浓厚氛围,使各级党组织成为学习性党组织、各级领导班子成为学习型领导班子”。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重点在基层,而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是我党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的各项方针、政策的直接宣传员和执行者,是我党农村工作的基础和中坚力量。那么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活动则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多年来,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学习活动取得了一些成果和经验,下面笔者从四个方面对建设农村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党员干部学习活动研究现状做一述评。

一、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基本内涵

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是适应全面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新形势而建立的,真正面向农业、立足农村、服务农民、以学习为主特征的农村基层党组织新模式①。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活动应当有以下特点:

1.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活动应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毛泽东同志曾经谈过:“共产党员又应成为学习的模范,他们每天都是民众的教师,但又每天都是民众的学生。只有向民众学习,向环境学习,向友党友军学习,理解了他们,才能对于工作实事求是,对于前途有远见卓识。”②由此可见只有让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到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中来,学习型党组织的建设才能日臻完善。

2.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活动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农民群众的文化水平相对有限。基层党员干部在制定学习计划时既要有明确的目标与方向,又要有眼前既得的成效。只有这样农民群众才能进一步增强对党组织的信任。

3.农村基层党员干部学习活动要因地制宜、因人而异。做到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二、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渊源与哲学基础

建设学习型政党、学习型基层党组织的思想渊源就必须追溯到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和恩格斯非常重视无产阶级政党的建设,在他们的种种论述中,无一不透露着学习型政党建设的思想。马克思恩格斯曾经谈道:“不学无术在任何时候,对任何人都无所帮助,也不会带来利益。”③“社会主义自从成为科学以来,就要求人们把它当作科学来对待,就是说,要求人们去研究它。”④而研究是更高层次的学习。历史一再证明:革命能否成功,关键在于是否有科学的理论作为指导。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强调要用理论武装共产党人,用科学理论指引共产党人进行政党建设,进而才能更好地投身到革命实践中去。

崇尚学习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一贯重视学习,从而使信仰马克思主义的党员由少到多,使我们的党组织不断壮大;在革命的洪流中,坚持学习,探索出了一条不同于苏联的中国模式;在新中国建设中,不断摸索学习,实施了改革开放的英明壮举。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作出《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的若干问题的决定》,提出了“科学武装理论、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基本要求。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贯彻落实中央精神,必须加强党组织自身的建设,而建设的唯一途径就是学习。只有学习,“才有利于提升农村基层领导干部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有利于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的民主决策水平,有利于和谐乡村的构建。”⑤

三、创建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存在的问题

1.学习内容不够、合理方式比较单调。“把学习作为权宜之计,把开会读中央文件作为组织学习活动的唯一形式。”⑥这种单调枯燥的学习方式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农村党员学习的积极性,影响了学习的效果。对农村党员所急需的市场经济政策、科技知识、信息知识等方面的内容却很少。

2.缺乏人才支持。农村学习型人才的匮乏。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影响与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一些有文化、有技术的党员干部和青壮年进城务工,造成农村人才的流失;受教育条件的制约,广大农村干部总体文化水平相对较低,且老龄化严重,这样就很难培养出带领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的政治、经济和文化技术的合格人才。

3.学习投入和学习氛围不足。“由于党员干部的学习专项经费投入不足或者零投入,使得学习条件简陋,有的没有学习室,学习的场所安排在支书家中。”⑦农村基层党组织由于受农忙,外出务工等限制,缺乏基本的党员活动,无法有效激励党员的学习热情。

四、对建设农村学习型党组织未来的展望

1.增强学习意识,强化学习理念。“学习是一个人获取知识、提高素质、增长本领的重要方式,是一个民则和国家传承文明、繁荣进步的重要途径。重视和善于学习,是我们党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优良传统,也是党的一个重要政治优势。”⑧“必须按照科学理论武装、具有世界眼光、善于把握规律、富有创新精神的要求,”⑨,通过学习新知识,接受新事物,总结新经验、准确把握大局和创造性开展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努力保持党员的先进性,积极发挥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

2.开发学习路径,创新学习载体。从解决修路通水、就医上学、现代养殖等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切实的利益入手。编撰一些适合不同岗位、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党员的可读性强的“口袋书”“半日书。”“利用小品、喜剧等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将党的方针政策用大众的、通俗的语言表达出来,有效地激发农村党员的学习热情。”依托附近大中专院校资源,聘请专家学者下乡讲课,丰富学习内容和形式。

3.完善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管理机制、保障机制。

要将党员教育培训经费纳入政府年度财政预算。解决基层党支部的学习阵地问题,如宽敞的教室、电脑设备以及图书资料室,供党员学习和远程教育的开展。

明确用人标准,拓宽选拔机制,实行竞争上岗。在基层领导班子上选拔既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和理论素养,还要有一定的专业技术,能带领村民致富。吸引大学生到农村担任村官;充分发挥青年党员的先进模范带头作用。

由于地域,条件的限制,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党员干部的学习活动还可能面临不同的困难与问题。只有每一位基层党员干部在基层组织中发挥聪明才智与创造性思维,才能全面建设好学习型基层党组织,才能推动社会主义伟大事业奋勇前进。

【参考文献】

[1]王政堂:《学习型农村基层党组织机制研究》,《党政论坛》,2011年02期。

[2]《毛泽东选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523页。

[3]《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二十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83年,第69页。

[4]《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二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第219页。

[5]曾永平:《新农村建设中的学习型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广西昭平县为例》,《中共郑州市委党校学报》,2010年05期。

[6]张纯,杨志昌:《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思考—以黑龙江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为例》,《东北农业大学学报》,2012年04期。

[7]谈家水:《制约学习型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障碍性因素》,《经济与社会发展》,2011年05期。

[8]刘云山:《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人民日报》,2009-10-15.

[9]《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日报》,2009-09-28。

[10]中央文献研究室调研组:《农村基层学习型党组织建设问题与对策》,北京:《党建》,2012年03期。

上一篇:幼儿园儿童节祝福短信下一篇:幼儿园秋天教案丰收的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