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高质量发展汇报

2024-07-05

医院高质量发展汇报(共8篇)

篇1:医院高质量发展汇报

县级中医医院高质量发展汇报材料

根据习总书记2018年在湖北视察的重要讲话精神要求,进一步明确我院深化改革的整体目的,促进我院各项工作有序、高质量发展,现就我院高质量发展思路汇报如下。

一、“一年工作看计划,百年医院看文化”

以中医文化为统领先进医院文化是医院可持续发展的精神支柱和动力源泉。全院医务人员秉承医院精神、遵循办院方针、牢记院训、熟唱院歌,把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发挥好、利用好,形成共同的价值取向,把共同的价值观通过约束、规范言行和言传身教等方式潜移默化地渗透到思想里,体现于日常行为中,通过增强医院的凝聚力和持久力,会提高职工行为的一致性,从而推动医院的成长与发展。

医院在办院方针、医院精神、医院院训、发展规划、服务理念、员工誓言、院徽院歌等文化体系整体奠定后,利用网站、报刊、名师讲座、“员工手册”读本、宣传栏、集体学习等方式抓基础培训,促员工核心价值观、行为礼仪、环保绿色等整体提高。

新建住院大楼在建设与装饰上尽可能的利用中医无素,打造良好的环境文化。

二、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发挥中医重点专科品牌效应

1、加强省级中医重点专科脑病科、市级中医重点专科骨科、针灸科、糖尿病、心病科的质量管理,对重点专科在 1 人力物力投入上给予倾斜政策。形成拳头学科立标杆,从而群带动医院的整体发展。

2、积极研发专科中药制剂和协定处方,及时准确完成临床中药各剂型的研制。

3、在治病、防病等工作中充分运用“简、便、验、廉”的中医药诊疗技术,在科室综合目标管理和分配方案中充分体现发挥中医药特色优势及提高中医临床疗效的相关指标。诊疗工作中,做到先中后西,能中不西,中西结合。

4、认真开展“治未病”和康复科工作,将医疗服务领域逐步从病人向亚健康人群、健康人群拓展,从已病向末病拓展,从临床向保健领域拓展,注重病后功能恢复,提升生活质量。搭建中医预防保健平台,作好中医体质辩识的统计和健康教育,各科结合实际,收集常见病、慢性病的健康管理资料。

5、抓好名老中医学术传承工作。在传承的基础上创新发展。

三、整体规划医院基层建设,做到绿色、环保、高效、安全

一是在住院楼建设上,系统规划住院功能,在用材选料上做到高质标准,在运行使用上整体设计,以节约能源和方便高效为原则。

二是安全建设方面,同步设计、建设、动行消防、排污、消毒供应等配套建设。

三是合理改造门诊楼,有效利用空间,使医院门诊诊疗 2 秩序更便捷。

四是在配套功能建设上,追求长远效应、久久为功思想。整合周边地盘,系统设计功能齐全、环境优美的诊疗环境。

四、建好一个班子,强化二种力度

逐步建好一个团结、和谐、务实、高效的服务领导班子。班子的好坏关系到整个医院的发展和建设。管理者是风向标、指挥棒的作用,不是象战场上的士兵一样去客串每个角色,而是培养更多的会看病的医生,然后激发医生的潜在能力。管理者更不能任性地彰显个性和放纵权力,一切以整体利益为重,班子做到一个方向、一种声音、一致行动。

强化制度的完善力度和执行力度。在实践工作中不断完善制度的修订工作,及时纠正偏差的制度,领导者不但是制度的完善者,更是执行的标杆,要有“已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更不可将管理者个人凌驾于制度外。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违法必究,一切按制度程序做事,进一步弘扬正气、抑制歪风邪气,使全院形成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管的齐心协力、齐抓共管的良好局面。

五、加强医疗安全质量控制,促医院在安全环境中稳步发展

医疗是立院之本,医疗安全是生存之基石,我们必须树立以质量为为核心的理念,保证医疗行为安全有效。

1、进一步健全质量管理组织,完善质量管理考评体系。

2、围绕医疗质量与安全,要实施质量实时监控、定期评价、及时整改等综合措施。

3、注重核心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技术操作规程和医疗原则,注重医患沟通与告知义务。

4、确定医院“危急值”项目,建立“危急值”管理制度与工作流程,医技部门相关人员知晓本部门“危急值”项目及内容,并能有效识别与确认。

5、落实医疗安全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切实防范医疗差错事故的发生,严格查处可避免的医疗纠纷与差错,定期总结分析医疗投诉,做到认识到位、整改到位、处罚到位。

6、强化后勤保障体系,减少临床工作人员非业务性工作量,在医院形成“职能科室为临床科室服务、领导为职工服务、后勤为医疗服务、全院为病人服务”的工作机制。

7、重点抓好三项制度的执行,即医疗质量考评制度、医疗安全责任制、医疗纠纷责任追究和医疗质量奖惩规定。

六、加强专业人才建设,提高核心竞争力

人才是医院求生存、谋发展的关键要素和第一资源。重视人才、重用人才,建设一支用得上、留得住、接得起的专业技术队伍。

1、根据学科发展需要选送学科骨干和优秀人才外出进修深造,重视低年资、低职称有培养前途的青年医师的发展与培养。

2、优化中医药人员结构,加强中医药人才队伍建设。以引进、掊训、激励、师承教育等方式,使中医类别执业医师、中药专业技术人员占比达标。

3、加强与上级医院各个专科的医疗技术协作,为我院 4 培养人才与技术提供支撑平台。

4、搞好院内培训,通过培训、学习、考试、考核以及激励机制等方法打造学习型团队。鼓励自修自学,打造一支精业务、愿拼搏、善沟通、敬业务实的专业队伍。

5、努力为现有的高学历专业技术人员提供业务发展平台。

6、对专业技术职称和职务实行评聘分开,建立起有责任、有激励、有竞争、有约束的人力运行机制。

7、为人才留位置、搭梯子,让人才有发展空间和平台。

七、做强信息化建设,为科学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用手做事、机械运作,费时费力,用信息数据化做事,事半功倍,未来高速同效发展离不开信息系统的支撑。医院信息建设项目中的检查系统、影像系统、管理系统、远程会诊及电子病历必须尽快投入使用,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和手段,节约人力成本,提高数据准确率,使各项工作精细化规范化管理;与上级医院建设远程会诊联盟技术协作,助力专科学科建设,通过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广泛交流与学习,不断提升专科管理水平和医疗技术水平,形成拳头学科立标杆,从而群带医院的整体发展。

中医院全体干群务必高度凝聚共识、统一思想, 坚持承旧平稳、破中有立,多管齐下、革除积弊,厘清思路站高位,看准方向精准发力,敢抓敢管,真干实干,奋力谱写新时代中医院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篇2:医院高质量发展汇报

首先,我代表市第一人民医院全体职工对各位领导莅临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现在我就医院工作中的一些亮点工作汇报如下:

一、制定医院总体发展规划,各项事业良性发展

近年来,我院积极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以“管理上水平,技术上台阶,服务上档次”为发展目标,以加强人才培养、提高医疗质量、坚持合理收费、降低医疗费用、改善医疗环境为落脚点,努力为广大患者提供优质、高效、便捷、安全的医疗服务,把党的惠民政策落实到千家万户。医院按照总体发展规划,积极捕捉经济增长点,科学决策,确定长远发展思路,根据服务人口的特点和需求,及时调整发展战略,准确定位市场,各项事业蒸蒸日上,月月都有新气象,年年都有新突破,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医院发展步入了一个高速发展期。完成门诊量*人次,同比增长*人次,出院人数*人次,同比增长*人次,手术*人次,同比增长*人次。业务收入*万元,同比增长*万元。提前完成固定资产、业务收入两项指标三年翻一番的宏伟目标。

二、勇挑重担,整体接手二医院事务

由于市政迁址,油田搬迁,老市区人口锐减等诸多因素,市二医院效益直线下滑,造成医疗业务不能正常开展,医疗市场逐步萎缩,包袱越来越重,职工发不上工资,入不敷出,举步维艰。市委、市政府积极对全市卫生资源进行了整合,决定由我院全面接手市二院的工作。面对困难,我院从政治的高度出发,为市委、市政府分忧,不等不靠,勇挑重担,积极参与,统筹安排,广泛调研,对兼并后的市二医院的办院方向、市场定位、业务发展、科室设置、部门管理、人员调遣等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办法,以最低的成本,最少的人力资源,获得最大的管理效能,依托我院人才、技术优势,以全新的姿态,饱满的热情,精湛的技术,先进的设备服务于老市区及周边乡镇广大患者,重塑医院形象,树立患者信心,找回医疗市场。根据老市区服务人口的特点,安排调遣人员坐诊,每周二、四安排专家门诊,预约手术,同时邀请省内外知名专家来院手术、讲学,使老市区患者不用外出就能享受专家的一流服务。

三、降低医疗费用,惠及人民群众

医院改革发展的最终目标是要以较低廉的费用为病人提供较优质的医疗服务。为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医生主动对出院病人进行电话回访,了解患者疾病恢复情况。医院提供车辆,派一些高年资的专科医生利用节假日到周边乡镇的农户家中进行随访,送医送药,及时解决群众疾苦,得到了群众的热情欢迎和高度赞誉。医院主动对药品的价格进行了下调,住院部的药品消耗由以往占总费用的44%降到了目前的41%;对阑尾炎、胆结石、正常分娩、剖宫产、腹股沟疝、甲状腺腺瘤、卵巢囊肿、锁骨骨折等八种常见疾病进行了住院费用最高限价,下调幅度达到了15%—30%;设置济困病床,先后为*名贫困患者减免医药费*元,真正做到了让利人民群众,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老百姓看病贵的问题。下一步还将对医技检查项目进行深入调研,制定合理的价格,实实在在减轻患者负担,让利给患者。

四、实现网络直报,方便群众就诊

随着新型农村合作医疗覆盖面的不断扩大,参合农民住院人次逐年增加,为了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医院尽量简化出入院手续,优化就诊流程,尤其是与市医保中心协商后,参合患者出院时即可现场报销医药费,省去了往返报销的麻烦和路费,实实在在为患者着想。通过对医师的培训,分清用药类别,合理用药、合理检查,有效控制贵重药品的使用,杜绝“大处方”,把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报销比例由过去的38%提高到了目前的50%以上,真真让患者得到了实惠。

五、新区医院即将开业运营

根据市委、市政府总体部署和医院总体规划,新区医院将建成功能完备,设计超前,方便医患,环境优美的全区一流的妇科、儿科诊疗中心,经过多方论证,多次到周边医院参观考察,确定了规划,改扩建工程已进入实施阶段。急需人才的培养已经做到了先行一步,去年就挑选精兵强将到省级医院进行有针对性的进修学习,学成归来之后即可投入工作,成为骨干力量。新区妇科、儿科诊疗中心的建成、运营,将会为患者提供舒适、悠闲的休养环境。科学的管理,优美的环境,超前的设计和过硬的医疗技术一定会把新区妇科、儿科诊疗中心打造成为玉门市乃至整个酒泉区域的亮点。目前,一切准备工作就绪,待人员调配到位后即可开张运营。

当前随着医院规模建设和业务水平的不断拓展,病人对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医疗保健需求,降低医疗费用,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我院将以此为目标,持续不断改进医疗质量,为老百姓提供满意、优质的服务,为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做出更大的贡献。

篇3:医院高质量发展汇报

1 做法

1.1 注重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全员质量意识

推动医院创新发展,质量建院是保证。我院着力强化全体管理干部和医护人员的质量意识,牢固树立“质量就是生命”的思想观念,始终坚持质量建院、质量兴院、质量强院。

1.1.1 强化质量建院意识。

充分利用召开会议、组织学习、部署工作等各种时机,反复给中层管理队伍(机关职能部门负责人、基层科室主任和护士长)讲管理、辩事理、明哲理,使大家清醒地认识到“一份缺陷病历就是一个纠纷隐患,一项制度不落实就是一种潜在危机”,不断强化质量与安全理念。每年相对集中一段时间,普遍开展医德医风教育,引导全院医务人员始终坚持“以患者为中心”的服务方向。同时,注重通过剖析卫生部通报的每起医疗责任事故,举一反三,警示大家。通过一系列教育,增强了广大医务人员对“患者至上、质量第一”的深刻理解和认识。

1.1.2 营造质量兴院氛围。

通过电视台、互联网、报刊、杂志、宣传橱窗等载体,不断扩大社会影响,提升整体形象,营造质量兴院的浓厚氛围。每年召开医患座谈会,广泛征求门诊患者和住院患者对我院质量兴院的意见和建议。通过与社区医院实行双向转诊、定期开展义诊活动、走访技术帮带单位、随访出院患者以及救助贫困先心病患儿(献爱心)活动,建立起和谐的医患关系,促进服务措施的不断改进。此外,通过召开年度工作总结表彰大会,开展“八个一精品工程”(精细管理、精致服务、精品讲座、精彩授课、精尖技术、精高成果、精优论文、精先课题)评选活动,不断推出医、教、研、管理成绩突出的先进单位与个人,从而形成质量兴院的良好风尚。

1.1.3 提高质量强院能力。

通过筹建医学模拟教学基地、冠心病介入诊疗培训基地、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积极搭建质量强院的平台。通过加强心血管内科、脑系科、骨科、烧伤整形外科、妇产科等骨干科室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夯实质量强院的硬件支撑。每年科学制定培训计划,广泛开展岗位大练兵活动,做到全员受训,全面提高,筑牢“三基”。2010年参加了第一届天津市卫生行业“岗位练兵、技术比武”活动,我院医护技专业以优异成绩获优秀组织奖。邀请清华大学继续教育学院在医院内部举办了两期职业化医院管理培训班,医院领导层和中层管理者全部参训,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管理团队的全面质量管理水平[3]。从2004年开始,每年组织专业技术人员进行2次理论、临床技能和英语考试,根据不同专业、不同职称分别命题,将“三基”内容和专科常见病与多发病的诊疗作为考核中初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的重点,将专科知识、医院管理相关法律法规与规章制度和本专业近3年内新进展作为考核高级职称人员的范围,成绩张榜公布,并作为晋职、晋级、离岗或转业的主要依据,使全院上下形成了“钻研业务、争创一流”的良好风气。2007年10月至今每月开展1次全院病例大讨论,利用本院典型病例,对病历的内涵质量、诊断和治疗的合理性展开深入讨论,从而培育中青年医师的临床思维能力。通过上述举措,显著改善了医院的结构质量(通常包括人员、技术、物资、规章制度和时间五要素),夯实了质量根基。

1.2 注重完善组织机构,实施层级质量监控

提高医疗质量,实施质量监控是关键。我院严格依据卫生部《医院管理评价指南(2008版)》,确定评价标准、健全组织机构、完善制度机制,确保各级明确目标、明确责任、明确规范。

1.2.1 明确绩效评价标准。

将《医院管理评价指南》中三级综合医院评价指标参考值作为全院的医疗质量绩效评价标准,结合医院实际逐项分解到各级领导、各个科室、各个岗位。同时将医院信息系统中实时统计分析的各科室医疗指标运行状况作为个体化医疗质量绩效评价对象,使绩效管理更具科学性和时效性。定期对历年医疗数质量指标进行对比分析,并运用卫生经济学原理评价医疗收益,使终末质量评价更为直观、科学,成为医院领导层决策的重要依据。

1.2.2 健全组织领导机构。

2004年2月建立了院、科两级质量管理组织。2005年“医院管理年”活动启动后,又进一步调整为由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质量控制科、科室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小组(简称QC小组)组成的三级质控领导机构。QC小组主要负责所在科室的质控活动(即科级医疗质量控制层面),重点放在运行病历的质量监控,动态监督、检查、指导手术、病历等医疗质量,及时发现、整改质量缺陷。质量控制科以环节质控为主要职责,及时调整质控技术,重点抓好医疗卫生管理法律、法规、规章及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监督、检查、指导QC小组的质控活动,定期对全院医疗服务质量进行终末评估;医疗质量与医疗安全管理委员会主要负责审核、决定医院质量管理具体方案与措施,检查、督导质量控制科和QC小组的工作,提出质量管理建议和意见(即院级医疗质量控制层面)。

1.2.3 完善制度机制保障。

在落实原有医疗规章制度的基础上,相继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方案》、《医院感染管理方案》、《病案质量管理规定》、《主诊医师负责制管理规定》以及《护理质量管理实施办法》等一系列制度规定。为明确医务人员岗位职责,加大对医疗服务过程中重点科室、重点区域、重点环节、重点人员的监控,又制定了综合ICU、手术室、血液净化中心、新生儿病房、产房等重点部门的管理规定,强调了设置要求,使各环节行有所依,规范运行。

1.3 注重盯紧环节质量,严格全程动态管理

细节决定成败。为达到全面质量管理目标,防止任何环节出现“短板”,质量控制科严格实行全过程动态监控。

1.3.1 实施环节质量实时监控。

由专职医师通过病案质量监控系统在24小时的不同时段,随机监控全院运行病历的书写时限、知情同意书沟通内容和病历内涵质量,特别强调时间(时限)概念在病历书写中的重要性。对节假日、中午以及夜间零点以后等薄弱时段,对急诊科、ICU、手术室、血液透析中心、消毒供应室、高压氧舱等重点部位,对危重症、长期住院、长期待诊、严重并发症、医疗意外、特殊病情、特殊身份等重点病例,每周进行2-3次专项检查,每季度开展1次门急诊患者满意度调查、住院患者满意度调查、出院患者电话与问卷满意度调查、临床科室对医技科室的满意度调查、手术科室对手术室和麻醉科的满意度调查,定期评价临床科室的实验室与特殊检查适应症和送检标本质量,通过相互监督,提高了医务人员的自律意识,使个体医疗质量控制走向“自动化”。同时,定期排查医疗安全隐患,随时掌握医院感染动态。

1.3.2 依靠医疗核心制度规范监控。

实时监控全院各个部门、不同环节的13项医疗质量与安全核心制度落实情况,每周突出1-2个制度,连抓2-3周,逐项深挖,层层剖析,即使重点科室的专家存在问题也不留面子,直至全院形成规范。例如手术分级制度的质控要点在于科室是否按照手术难度选派具备相应资质的医师主刀手术,危重患者抢救制度的质控要点在于各专科ICU和综合ICU的医务人员是否按照工作制度与抢救流程对患者实施最有效的救治。通过抓医疗核心制度,使全院各项医疗数质量指标均超过国家卫生部规定的标准值,其中甲级病案率由7年前的90.3%提高到98.9%,急危重症抢救成功率由75.4%提高到90.5%,院内急会诊到位时间由13.7分钟缩短到6.5分钟。此外,质量控制科紧跟卫生部有关医院管理的新动向和新思路,及时将各项技术管理标准下发各基层科室并狠抓落实、跟踪问效[4]。

1.3.3 依托先进技术手段辅助监控。

2007年在原有医疗信息网(“军字一号”、“军字二号”工程、PACS和LIS)基础上开通了无线临床信息系统,包括腕带条形码标识、无线医生工作站和无线护士工作站3部分,在“数字化”医院建设方面迈出了重要一步。利用无线医生工作站,上级医师可根据患者病情现场指导下级医师即时调整医嘱,对下级医师的运行电子病历提出修改意见,改变了过去查房结束后回办公室凭记忆下达医嘱的传统模式,有效控制了医嘱差错,确保了诊疗效果。利用无线护士工作站,护士可在患者床前采用腕带扫描方式确认患者的身份(姓名、床号、ID号、科室等基本信息),可将患者的生命体征和病情变化实时记录于医院信息系统中的电子病历,确保了医嘱执行、护理操作、采血送检、手术交接等重要环节的准确无误。无线临床信息系统的最大优势在于大大减少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的工作量,显著降低医疗护理差错事故的发生率。该做法作为重点管理经验在2008年全国百姓放心示范医院第二周期动态管理工作会议上进行了交流推广。此外,将手术预约与分级管理系统、手术麻醉信息系统、手术进程监控系统、患者家属等候区温馨提示系统等信息技术应用于手术室管理,并借鉴JCI管理思路,完善了麻醉访视、手术资格准入与分级管理、手术安全核查、医院感染控制等一系列管理制度,确保了围手术期的质量与安全。1.3.4对重点环节实施精细监控。2007年,重点抓了医院形象品牌化、医患沟通多样化、医院服务人性化、患者生命安全化和医院环境洁净化5个方面,进一步完善了医疗、护理、医技和后勤服务管理制度,并向住院患者免费提供一日三餐服务,发挥了营养治疗作用,减轻了家属负担,从而将人性化服务理念贯穿到医疗、护理工作的不同方位和每个细节。2008年开始,将管理重点放在患者识别、临床用药、医护沟通、检验危急值报告、术前再确认、医院感染控制、患者跌倒与压疮防范以及医疗不良事件处置8个方面,细化了各项质量管理规定,进一步规范了工作程序,优化了服务流程。2009年至今,认真落实卫生部出台的一系列新医改要求,积极参与“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着重抓了临床路径管理、医疗技术准入管理、麻醉与手术安全管理、优质护理服务示范工程、抗菌药物分级管理以及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后勤服务部门将“人、车、火、电、气、毒、密”作为安全管理的7项重点,定期开展防火、防盗、用电、用气等安全知识培训、消防器材模拟演练、安全点位隐患排查等活动,适时修订各类应急预案,以有效应对火灾、停电、停水等突发事件。采用可视监控网络对院区116个监控点位实施24小时监控。坚持安全形势分析制度,做到基层科室每半月、机关各部门每月组织1次安全形势分析会,医院每季度召开1次安全工作会议,逐级排查各类安全隐患。

1.4 注重定期质量讲评,巩固质量管理效果

将结构质量、环节质量和终末质量考核与评价有机结合起来,经常进行总结分析,是稳步提升医疗质量的有效手段。我院坚持定期质量讲评制度,及时查找薄弱环节,有力促进了医疗质量的稳步提高。

1.4.1 科室每月进行质量讨论。

各基层科室于每月上旬召集全科人员总结上个月的医疗、护理数质量指标完成情况,重点查找医疗、护理、医技检查工作中出现的质量缺陷,分析原因,制定整改措施,并书写《科室质量分析报告》上报质量控制科备案,业务副院长和医政管理部门(医教部)人员下科室参加讨论。

1.4.2 医教部每周组织质量分析。

主要对门诊人次、急诊人次、急诊抢救人次、手术人次、入出院人次、门诊患者人均医疗费用、门诊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住院患者人均医疗费用、住院患者人均药品费用、住院床日平均费用、病床使用率、病床周转次数等工作效率和经济运行状态,以及运行病历、危重患者救治等环节质量检查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及时查找不足,改进工作。

1.4.3 医院每月开展全面讲评。

2005年10月至今每月坚持召开全院医护质量讲评大会。从完成的主要工作、医疗数质量指标统计分析(含药品与高值耗材比例等全成本核算数据和非计划二次手术率等灰色指标)、存在问题剖析与对策3个层面进行全面讲评。严格落实卫生部要求的处方点评制度,对开具“大处方”、落实医疗核心制度不到位的责任医师点名批评,并按照医院相关规定当场宣布处理意见。

2 成效与建议

通过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将医疗质量与人才培养、学科建设密切结合起来,提高了质量建院的整体水平,医院的核心竞争力得到明显提升,卫勤保障能力逐步提高,实现了社会效益、军事效益和经济效益“三赢”,连续7年未出现重大医疗过失行为和医疗事故,连续4年获5项军队医院管理研究方向医疗成果奖,涉及科主任查房管理、和谐医患关系构建、病案质控方法、临床用药安全管理以及护理质量持续改进5个方面。全面质量管理是把组织管理、数理统计、全程追踪和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方法有机结合起来的一种系统管理,强调“三全”,即全员参与的质量管理、全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全部工作的质量控制[2],是对影响医疗质量的各种可控性因素(例如政治思想教育和专业技术熟练程度)和不可控性因素(例如社会因素和患者个体差异)的有机组合、系统集成,这需要架构基于现行国内技术标准和国际标准的质量评估体系,需要质量监控部门充分发挥其职能作用,对各种质量数据采取基于循证思维的收集、统计与分析,做到适时调整全面质量管理的策略,从而持续改进医疗服务质量,确保实现患者安全目标。

参考文献

[1]曹荣桂.持续推进医疗质量与患者安全的改进[J].中国医院,2010,14(1):2-6.

[2]朱士俊.医院管理学-质量管理分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

[3]阎惠中.医院管理者的两栖状态与职业培训问题[J].中国医院,2010,14(4):20-23.

篇4:提高病历质量是医院发展的需要

病历形成前的质量保证

病历主要是由临床医师书写完成。因此,加强岗前培训,努力提高从业人员的素质是首要任务。①职业道德教育培训。②《执业医师法》、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病历书写规范》等各种常见常用的法律、法规和医疗核心制度的培训,提高医务人员的法律观念,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自觉将法律意识融入日常工作中,做到依法行医,依法书写病历。③医学基础知识和写作培训,使我院医务人员书写病历时能够做到用字正确、语句通顺、内容真实完整、记录及时准确。④加强医疗各环节和各类人员的培训,医院首先实施临床住院医师各科轮转制度,集中训练基本技能;规范强化获取执业医师资格的标准,医师必须通过三基训练考试考核,合格后才能取得处方权;全体医生每年必须参加相关的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操作培训与考核;多次举办病历书写讲座,实施主治医师、年轻医生和见习医生的病历书写专家培训;规范科主任、主治医师的查房,进修医师进行岗前培训,从而提高全员素质,保证病历书写质量。上述措施均致力于将问题控制在尚未形成病历的前期。

病历形成环节的质量保证

根据卫生部的医院管理办法,医院主要是实行三级医师负责制,病历主要由经治医师书写完成,但在完成的过程中,则由住院医师、主治医师、科主任三级医师共同负责。由此,医院成立个人、科室和医院的三级病历质量控制体系。①强调自我检查,要求书写者每日下班前审核已写完的病历,发现不合格的地方,及时修改完成;②主治医师的日常检查,主治医师作为病历书写的“质控员”,按照病历书写规范的要求对经治医师书写的病历进行认真地审阅,发现问题及时纠正,保证病历的及时性、准确性、真实性、完整性;③科主任在查房、科研、新技术开展、病历讨论、科内业务学习、病历出科审核的过程中严格把关,做到不合格病历不出科,力争将问题病历消灭在萌芽与环节中。医务处组织专家每日下到病区抽查重危、手术和新入院病人的病历,对病历的书写时限、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诊断与治疗是否符合、治疗措施是否得当、药物应用是否科学合理、更改医嘱及调整药物在病程记录中是否加以分析等方面进行重点审核。同时医务处组织抽调4名临床科主任和4名负责主治医师,对全院运行病历进行每月2次的质量监督检查,针对病历内涵质量进行深入细致的检查与剖析,引导临床医生运用正确的诊断思维方法认真写书病历。通过三级质量控制体系,切实地保证和提高了我院的病历书写质量与内涵质量。

病历终末质量的保证

对归档病历,由医务处每月抽查各科室每位医师的2份出院病历,以及所有的死亡病历,由病历质量管理委员审查,根据质控标准评分。对于不合格的病历,按照质量管理标准进行严格处罚,并将具体内容反馈到各科室,限定时间整改,下一周期针对该问题进行复查。

完善考核机制,加大奖惩力度

为提高病历书写的内涵质量,我们制定了完整的医疗质量目标、员工奖惩细则、质量审核制度、规范化服务标准、三级预警制度、各岗位工作流程、病历质量管理与考核内容等。做到以制度抓管理,以管理推动质量,提高全员的质量意识;每月定期抽查各科出院病历,让专家进行质量评审,发现乙级病历进行质量否决,丙级病历连带科室负责人进行质量否决,并直接与奖金挂钩,同时在医院信息通报上进行通报批评,督促医师养成严谨、准时、认真书书写病历的好习惯,以适应医院的规范化管理及当前医疗市场的要求。同时,加大对优秀病历的奖励力度,医院每年进行1次优秀病历评选活动,评选出优秀科室和优秀病历书写者,给予奖金鼓励,既调动了醫务人员的积极性,增强了质量意识,又最大限度地减少了医疗纠纷,保证了医疗安全。

通过以上措施,我院的病历质量明显提高,并以此带动了整个医疗质量的提高,连续3年医疗纠纷以10%的速度递减。在省、市各级行政部门的检查中,我院的病历质量多次受到表扬。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到,病历是医疗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应长抓不懈,将提高病历质量贯穿在医疗过程的始终,为整体医疗质量的持续改进和保证医疗安全奠定坚实的基础。

美国乳腺癌病人减少

可能与少用激素有关

据新华社洛杉矶8月15日电(记者高原)近年来,美国乳腺癌病例数明显减少,但科学家一直没有找到令人信服的原因。一项最新研究结果显示,这可能与减少使用激素疗法有关。

美国加利福尼亚大学旧金山分校的研究人员在新一期美国《全国癌症研究所杂志》上介绍说,2002年公布的有关研究结果发现,采用雌激素与黄体酮相结合的激素疗法可能增加患乳腺癌等疾病的风险,这导致许多更年期妇女停止使用激素疗法。调查还发现,2003年至2004年期间,美国患乳腺癌的妇女明显减少。

为了进一步明确激素疗法与乳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研究人员在新研究中分析了从1997年到2003年的数据,调查了60多万名50岁至69岁的妇女。结果发现:从2000年到2002年,美国使用激素疗法的妇女减少了7%,同期患乳腺癌的妇女相应减少了5%;从2002年到2003年,美国使用激素疗法的妇女减少了37%,同期患乳腺癌的妇女减少了23%。

领导这项研究的卡尔·克尔里科夫斯克医生说:“根据我们掌握的数据,(减少使用)激素疗法是(导致乳腺癌病例数下降)最符合逻辑的解释。”此前研究人员一直认为,加强对妇女进行乳房X射线检查是促使美国乳腺癌病例数减少的主要原因之一。新发现表明,过去的结论可能并不十分准确。

篇5:医院高质量发展汇报

病案管理自查汇报

一、我院有健全的病案管理机构,有专职病案管理人员。

1、病案是医疗、教学和科研的重要资料,也是医疗保险、法律的重要

依据。我院领导一向极其重视病案管理工作,由一名副院长主管病案工作。医院自1994年成立病案委员会,现病案委员会的主任委员由主管副院长担任,副主任委员由两位副院长担任,秘书长由信息科长担任,各临床医技科主任、办公室主任、门诊办主任担任委员。病案委员会承担着监督病案管理制度、审核新病案内容、调查了解病案书写质量、定期向医院领导汇报病案管理委员会工作用于等任务。病案委员会下设病案质控小组,由医院的老专家、各科二线以上人员及病案室负责人担任。

2、病案管理组自1973年成立以来,不断发展壮大,病案管理人员由

1973年的 1人发展到现在的12人,其中副高职称2人,病案专业人员占42%。现每年回收病案20000余份,病案利用近万份。2002年1月病案管理组成为一级职能科属下的二级科室。今年病案室根据现代化病案管理的需要,设计了新的科学化管理工作流程。共分成四个专业组:①回收、归档组,②质控组,③编码组,④供应组,负责病案各个流程工作。每个环节都有特定的操作标准和工作时间。每个组的工作人员在进行自己工作的同时对上一个环节的工

作进行质检。由副主任医师和主管护师各一名负责终末病历书写质量控制,并负责实习生、新分配医师、护士的病案书写规范的岗前培训工作。

二、有病案室和病案阅览室,病案室设施配套:

1、医院设有病案室和病案阅览室。约300平方米。

2、病案储蓄室共存病案23.2万份。并以每年2万的速度递增。

3、病案室实现机算机管理。共有计算机5台,自1992年开始已实行

计算机病案首页管理,利用计算机对病案进行三索三登。使用ICD-10电子辞典进行疾病分类编码。病案和统计室联网,做到资源共享。

4、今年为加强病案的保管及共享利用,开展对旧病案的光盘存贮。

三、有病案管理制度并纳入医院工作制度:

1、一直以来医院有健全的病案管理工作制度,病案利用开放制度和

病案管理人员职责。

2、针对《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国务院《医

疗事故处理条例》及《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出台,我院及时对医院的病案书写规范、病案奖罚制度、病案利用开放制度进行修订,使病案管理质量更为提高。

四、病案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及操作病案管理业务。

1、病案室共有病案管理人员12名,其中病案专业毕业的5人。全

体病案管理人员能熟练掌握病案管理业务,能完成病案管理的基

本工作,如病案的回收、整理、编码、归档、借阅以及熟练运用电子计算机进行三种基本索引的检索。并在此基础上协助医院管理部门、临床医务人员对病历进行二次的检索利用。

2、对新同志上岗前进行病案管理工作制度及病案管理业务的培训。

并定期给予小讲课,学习病案管理业务。其它同志分别参加全国权威学术机构举办的病案管理专业继续教育培训。

3、每年选派人员参加全国、全省的学术研讨会,随时掌握全国病案

管理的新动态,专业技术水平不段提高。

4、开展新业务、新技术及科研工作,今年有两篇文章在国家级杂志

上发表,另有两篇论文收集在省学术会议论文集上。

5、完成病案管理实习生的带教工作。

自 查 方 法

一、病案管理检查内容:

1、按卫生局医疗质量检查评审方案的要求对医院的病案管理制

度、病案室的设施配套、病案管理质量等情况进行检查。

2、对上半年病案管理工作进行检查:

1)病历出院三日回收率100%。

2)疾病分类编码准确率98%,手术编码准确率95%。

3)病案归档准确率99%。

4)查找病案准确率98%。

5)病案整理合格率95%。

6)病案保管完好率96%。

3、对病案管理人员进行业务水平考核。

1)、病案管理基础知识。

2)、病案的规范化要求。

3)、病案管理操作技能考核:包括三种手工索引的编制方法、疾病分类或手术分类编码、病案整理、计算机病案首页管理系统的操作、利用计算机首页管理系统进行检索等。

二、病案管理检查小组成员名单:

杜宜林华简张淑娟高苑英苏苑笑

篇6:医院高质量发展汇报

工作质量情况的汇报

医院对重要部门、重点区域均安装了闭路电视监控系统和红外线、紧急报警系统,设立了监控值班室,实现“110”联网报警系统,对财务处、收款处、住院处、药房、仓库安装防盗门。结合我院实际,制定了符合我院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周密的预防措施、高度的责任感、严肃认真的态度、科学规范的消防规程,做好消防工作。我院对消防工作所需资金实行“随用随批”原则。先后投入资金1100余万元,安装了火灾自动报警、自动喷淋、防火隔离系统。目前,我院配备灭火器1500余只,室内外消防栓380余处,疏散指示标志牌830个,应急照明灯500余个,地面蓄光疏散标志1200余个。综合楼采用先进的EPS备用电源,满足应急照明的需要。并及时对各种设备进行维修检查,确保设备正常运转。每年定期对新职工进行普法教育、消防安全常识、逃生自救、消防器材的使用学习和消防灭火演练,提高了全院职工的法制观念,掌握了消防安全为了尽早发现不安全因素,及时排除不安全隐患,巡查人员对全院各部位的消防安全工作进行巡查,巡查中发现问题,及时落实有关部门进行整改。确保安全制度和安全操作规程落实到位,对重点岗位实行值班制,时刻应对突发事件。

篇7:中医院医疗质量工作开展情况汇报

一、医院领导重视、组织机构健全。成立了由任清良院长任组长,其他院领导为副组长,医务科、护理部、药剂科、院感科等科室负责人为成员的医疗质量管理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医务科,由医务科负责日常工作。

二、统一思想、提高认识。一是通过医院内网及时将上级文件转发、便于每一个职工网上查询、学习。二是在院领导办公会、临床科室主任每月例会等会议上传达文件精神、组织学习。三是大力宣传、寓教于乐,通过有奖知识问答、专题会议、小组讨论等多种多样的形式,使全院职工充分认识到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的主题是“持续改进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活动目标是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疗安全,改善医疗服务,优化医疗环境,和谐医患关系,努力做到“服务好、质量好、医德好、群众满意”。

三、注重实效与工作质量。医院制定了医疗质量管理方案,进行了任务分解、责任落实到相关科室。逐项自查自纠,找出差距、找准问题节点、分析研究解决办法。具体工作如下:

(一)开展多层次多形式的宣传教育,强化医疗质量、医疗服务和医疗安全意识。

1.加强对医务人员医疗质量、医疗安全教育和相关培训,提高医务人员医疗风险、医疗安全责任意识,强化医德医风教育,更新质量安全观念,提高质量管理水平。

2.加大公众就医知识宣传教育力度。充分利用相关科普读物和宣教材料,采取现场讲座、网络视频、展览展示、专题报道等多种宣传形式,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医学科学和医疗风险,正确择医、就医,提高群众医疗风险意识和甄别假医、假药、虚假宣传的能力,保障患者合法权益。以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诊断和治疗、常见药物的合理使用以及医院现在开展的现代医疗技术和传统医学特色诊疗技术特色疗法为重点。

3.围绕“医疗质量万里行”活动主题,结合“三好一满意”活动,加强舆论引导,突出管理、突出质量、突出安全。

4.加强了病历质控、环节质控:坚持每月至少一轮临床科室医环节质控检查,重点检查入院24小时内、手术后24小时内病历、急危重症病历,及中医单病种病历、围手术期抗菌药物使用病历。加强临床合理用药督导。

篇8:医院高质量发展汇报

为保证各科室的病历质量,最大限度的发挥专家组的督查和指导作用,全面提高各科室医疗服务质量和医院管理质量,就如何开展病历质询,进行了大量的调研、听取了各级人员的意见和建议,制定了切实可行的计划。督查前进行了为期1~2周的培训,通过学习讨论,专家和质控人员对考核标准,督查方法等要素的认知、理解和应用能力都有了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规范和统一了督查的模式与方法,提高了病历检查的真实性、有效性和可比性。具体的检查流程:采用病历质量督导员每周一晨交班时,总结本科室上周病例中存在的问题,由科室主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及提出改进的措施,既检查督促了科室质控小组在质控工作中的执行力度,也提高了科室的自我管理作用;专家组、质控人员由质量管理科统一安排,每一位检查人员负责被检查科室1~2名医生书写在院病历的病历环节质量检查,每周检查一个科室,由专家组及质控人员对所查科室进行面对面的现场点评,将检查结果进行反馈,科主任及全体医生也可与专家互动,最后要求科室落实时限、落实措施、落实病历持续改进、在规定的期限内落实效果,通过病例质询的控制模式,提高医疗环节质量管理水平。

2 医院基础医疗质量的原因分析

2.1 抓好基础医疗质量管理,为提高病历质量打下坚实基础

基础医疗质量,是保证医疗质量正常运行的物质基础和必备条件。重视病历书写质量不但是对病人和医院负责,更是对自己负责[1]。质询病历中存在有未按时限要求完成病历;病情变化及化验异常结果不分析;更换用药无分析;上级医生查房记录中未能体现查房教学内容;缺必要的辅助检查及报告单;诊断不清无鉴别诊断;诊断依据不充分;诊疗计划不具体等问题。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医院以基础医疗质量、规范制度、加强培训,提高素质为抓手。采取多种途径、多种方式培养年轻医务人员,强化提高各级医师的综合素质,重点进行了医学基础知识培训、法律知识讲座、专科知识培训、合理用药知识培训、及医疗文书书写培训。病例质询中对重点环节、核心制度落实如三级检诊、会诊、查房、大手术、急危重患者抢救等,专家组对存在的共性问题进行全院大课培训,科主任对科室共性问题进行晨会教学,个性问题专家进行一对一帮助。住院医师是病案书写的执行者,抓好住院医师的培训教育是保证病案质量的关键。强化法律意识,提高病案内涵质量,是医院实施标准化管理,提高基础医疗质量的重要内容[2]。

2.2 加强仪器设备建设,保证基础医疗质量

基础医疗质量的提高需要物质基础的支持,包括信息基础、医疗活动、医用材料、医疗仪器设备等。决定基础医疗质量的主要因素是人和技术,医疗设备不决定基础质量但会影响基础质量,能够为临床诊断治疗提供的较有力支撑。如遗漏内容是病历书写中最常见的缺陷之一,如病案首页的信息资料、各种化验单、报告单不能及时反馈或丢失,造成诊断和治疗的延误,甚至病案已经归档但缺少某些记录,如病理报告单、抗HIV化验单等。在临床工作中体会到,管理和使用好医院信息平台、传送枢纽、医疗设备使用和完好,才能在提高基础医疗质量中充分发挥作用。如呼吸机由于保管不当,造成损坏,直接影响危重病人的抢救工作。但设备的引用一定要符合医院的实际,建立经济效益考核指标体系,定期对运行状态分析,使医院领导对整个设备的投入和产出效益进行宏观控制,而且为设备管理部门及使用科室分析设备状态,改进管理方法提供依据,确保医疗设备在使用中处于良好的技术状态,并取得最佳的经济效益[3]。

2.3 严格落实规章制度,提高基础医疗质量

实施病历质询,提高医疗文书质量和规范医生的医疗行为,是提高基础医疗质量的基本条件。临床医生从事的工作是生命科学,病历是评价医疗质量、处理医疗纠纷和医疗事故鉴定的重要依据。少数医师对病历书写认识不足,如病历不按规定的内容和格式书写,各级医师责任心不强,法律观念淡薄[4]。认为只要看好病、手术做得好就行。尤其手术科室存在着重临床操作轻病历书写思想,上级医师对下级医师、进修生、实习生书写的病历、只签名不修改。如一份病历经过多人审核签字,理应成为高质量的病历,但病历中仍然有许多问题,根本原因在于各级医师,包括科主任责任心不强,对病历质量要求不严,上级医师不认真审签,盲目签字,甚至出现代签字或模仿签字现象,一旦出现医疗纠纷,都有可能造成法律责任的争议问题。基础医疗质量必须严格地按照各级各类的规章制度办事,核心制度的落实指标,是重要的评价指标。如病历书写制度等明确具体的时间、内容和要求。在医疗服务活动过程中,如果没有规章制度、或有规章制度而不执行,都可能造成病人的医疗安全没有保障,在解决医疗争议、判断法律责任时缺少法律依据。所以所谓以“规”为准则,就是指以各种规章制度、技术标准为准则来规范医务人员的行为,熟悉国家的卫生法规、医院内部的各项制度和规定,并在实际工作中自觉执行,在医疗工作中按章办事,在病历书写中按章办事,将核心制度和质量管理的关键环节纳入日常考核中,严把环节质量关,充分发挥科室质控小组监管能力。对于不按章办事,医院要奖惩分明,惩戒后进,激励先进,才能不断提高病历质量,才能使基础医疗质量得到提升。

2.4 加强基础质量管理,保证医疗工作的时效性

目前在疾病的临床诊断、辅助检查、治疗效果及医疗费用等都与时效有关,效率已经作为评价医疗质量的一个重要内容,随着医疗质量内涵的扩展,时间已经成为基础医疗质量要素的一个方面,要加强基础医疗质量必须要有时间观念,时间是加强基础医疗质量的条件,能影响基础医疗质量。例如急症抢救,争分夺秒,病情转归可能是截然不同的两种结果,产生两种医疗质量。在最短的时间内能够得到最及时、最有效的诊断、治疗和治愈,就能发挥最大的医疗效益。各项医疗工作,制度的落实,需要时间,而临床不达标人员紧张,单位时间内服务病人总量增加,对单个患者有效医疗时间不够,为完成日常工作,医师只能完成最基本的工作,是致使核心制度落实不到位的客观原因[5]。时间关系到医疗质量的评价,加快工作效率可能成为今后提高基础医疗质量的一个主要任务。

3 结语

自2010年3月以来,基于医院病例质询提高基础医疗质量新概念的尝试,取得了令人满意的初步效果。如建立了有章可循、有据可依的规范化运行机制,形成了四级质控网络体系,充分发科室质控小组职能作用,加大质量监督力度;对医疗设备、使用保养建立完善的制度,极大地改善了医疗支撑条件和病人就医环境,是病人的门诊量和病床使用率逐年上升;在人才选拔和使用中,敢于引进和提拔优秀人才,充实和加强骨干队伍,对年轻医生加强业务训练,抓流程质量管理,提高疑难病的诊治水平和危重病人的救治能力,减少病人复诊次数和不必要的费用,加快床位周转次数,缩短住院天数,保证基础医疗基础质量,最大限度地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医疗纠纷明显下降。使医院管理步入良性循环的轨道,医疗数质量指标明显提高,由于医疗质量管理的提高,医院整体实力增强,知名度和影响力进一步提高。基础医疗质量管理是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是医院管理的重地,只有不断地加强管理、提高医疗质量,才能不断提升医院的技术创新能力和服务保障能力,实现医院内涵式的可持续发展长。

参考文献

[1]盛惠英.对病案质量管理的几点认识[J].中国病案,2009,10(11):12-13.

[2]李宝珍.增强法律意识,加强病案内涵质量监控[J].中国卫生质量管理,2007,14(3):42-43.

[3]陈革,钱明理,吴国华.医院大型医疗设备管理探讨[J].中国医疗器械,2009,33(2):144-146.

[4]曾穗.浅谈病案管理的质量意识[J].国际医药卫生导报,2008,14(21):128-129.

上一篇:公厕保洁承包协议下一篇:新产品开发作业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