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数学活动大发现

2024-05-20

小班数学活动大发现(精选11篇)

篇1:小班数学活动大发现

小班数学活动:大发现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实物的面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

2.能从生活的物品中找出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的物品。

活动准备:

1.各种四方体、圆柱体、三角柱纸盒或者罐子。(拓印用,不大)

2.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的大张图卡。

3.生活中各式物品的照片或图片。(物品包含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的造型)

4.颜料和白纸

活动过程:

一、探索物品,认识物品的一个面

1.教师拿出各种四方体、圆柱体、三角柱纸盒或者罐子发给幼儿,让幼儿摸一摸这些纸盒或者罐子。

2.交流:是什么形状的?

3.教师拿事先准备好的颜料、白纸,向幼儿说明:我们来玩“盖印章”的游戏,并示范把盒子的一个面拓印下来。

二、认识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

1.教师分别拿出圆形、三角形、四边形的大图卡,并提问:哪些印子是像这样圆圆的?哪些印子是方方的?哪些是像这样有三个尖尖的角的?

2.教师把拓印下来的图形进行分类。

3.教师小结:这三种形状都有它们的名字哦!“

”叫圆形、“

”叫四边形、“

”叫三角形。

4.引导幼儿说一说,印出来的形状叫什么名字。提醒幼儿注意:某一种形状不论印出来的是大还是小,名称都是一样的。

5.教师出示各种物品的图片,提问:你知道有什么东西像圆形?有什么东西像四边形?有什么东西像三角形?

三、拓展作业

1.请幼儿看幼儿用书,提问:

(1)琪琪家中的电视机是什么形状的?

(2)时钟是什么形状的?

(3)灯罩是什么形状的?

2.教师指导幼儿用笔沿着物品外围的虚线画,了解体验物品的形状并将物品和形状连起来。

四、小结

让幼儿从日常生活中,观察每中物品形状的特征,并能分辨出基本的几何图形,说出三角形、四边形和圆形的名称及相似的物品。

篇2:小班数学活动大发现

学习目标:

进一步认识猫的外形特征,并了解猫的生活习性。

喜欢说儿歌,理解儿歌内容。

愿意复述和表演儿歌的内容。

能在情景中,通过实验完成对简单科学现象的探索和认知,乐于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所发现的结果。

发展合作探究与用符号记录实验结果的能力。

活动准备:

不同款式的猫粮。

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

有猫叫声的音乐。

《小花猫洗澡》儿歌。

活动过程形式:

集体

1.请家中养了猫的幼儿介绍猫的生活习性,例如:

猫吃什么食物?(教师可向幼儿出示猫粮。)

它最喜欢做什么?

它怎样去厕所?

它怎样清洁身体?

你和家人会怎样照顾它?

它生病时怎么办?

2.与幼儿一起欣赏有关猫的图书或影片,引导幼儿观察猫的动作及外形特征。可强调猫脚有肉垫,因此在跳动时不会发出声音。

3.播放有猫叫声的音乐,让幼儿想象自己是一只小猫,模仿猫叫、洗脸和清洁身体等动作。

4.出示《小花猫洗澡》儿歌,学儿歌:

小花猫洗澡小花猫,爱干净,洗洗脸,洗洗脚,不用水,真方便,洗干净,去睡觉。

5.请幼儿想象自己是小花猫,边做动作边说儿歌。

活动评价:

能说出猫的外形特征和主要生活习性。

能模仿猫的叫声和形态。

能说儿歌《小花猫洗澡》。

活动建议:

活动前几天,教师可以请几位家里养猫的家长配合,让幼儿参与照顾小猫,观察猫的生活习性。最好能将过程以录像或照片的形式记录下来,待到活动时用。增加幼儿的感性经验。

活动后,还可以把图片放在展览区,在区域时间或过渡环节重复播放录像。

教学反思:

幼儿对事物的认识具有形象性、具体性的特点,喜欢直接参与尝试,对操作体验型的活动尤为感兴趣。本次科学活动正符合了孩子们好动手、喜探究的心理特点。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动手操作、主动活动的兴趣和创造意识。材料的提供上既注意材料的平常性,又充分注意了材料的层次性、开放性,幼儿可以尝试用不同的材料、不同的方法,主动探索,体验成功的快乐。

篇3:小实验 大发现

科学是一门很有意思的学科。今天的科学课上,老师就告诉我们许多动物都有感觉,如视觉、听觉、触觉等,我半信半疑,真想赶紧验证一下。

一回到家,只见正在准备晚餐的奶奶刚要把菜叶上的蜗牛扔进垃圾桶。“哎,别扔,别扔,奶奶!”我夺过差点被抛弃的蜗牛,心想:蜗牛有没有老师说的感觉呢?此刻,它也会了解被抛弃的感受吗?会感激我的救命之恩吗?哈哈,一想到这些,我就忍不住发笑。于是一旁的妈妈也被我吸引过来,和我一起兴致勃勃地探究起蜗牛到底有没有感觉的问题。

实验探究一:蜗牛有视觉吗?

我把蜗牛放在玻璃板上,打开灯,让它在强烈的灯光下爬行。蜗牛一直不停地转来转去,好像很难受。过了一会,这只蜗牛居然爬到阴影里,不肯出来了!

“这难道是‘巧合’吗?”我嘀咕着!

“关掉电灯,改用手电筒照着蜗牛,看它往哪里走?”妈妈给我出主意。我挠着头考虑了一下,觉得这个主意不错,就赶紧照做。三分钟后,蜗牛爬到了黑暗的地方。

“这说明什么?”妈妈问我。

“蜗牛有视觉!”我豁然开朗,高兴地手舞足蹈。

那它的眼睛在哪里呢?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用放大镜仔细地寻找着。原来,第一对触角的顶端有两个小圆点,那就是它的眼睛。如果不仔细找,还真发现不了这双眯眯小的眼睛。

实验探究二:蜗牛有听觉吗?

我在离蜗牛5米远的地方拍手,它一点反应也没有。我走近了一些,大吼了几声,可是它仍然只顾着自己。我又走近了一点——离它只有0。5米远,又拍手又大叫,蜗牛依旧没有反应。不管我离它多近,叫得有多响,它都没有理睬我。原来,蜗牛没有耳朵,没有听觉。

实验探究三:蜗牛有触觉吗?

我用一根棉签,碰了一下蜗牛的外壳,它居然一点反应也没有!难道蜗牛没有触觉吗?我又碰了一下蜗牛肥厚的腹足,它的足微微地动了一下。之后我又轻轻地碰了一下蜗牛的触角,它的触角马上缩了回去。原来,蜗牛是有触觉的,只是不同的部位触觉的.敏感程度不同。根据刚才的实验,不难发现它的触角是最敏感的。

篇4:小探索大发现[模版]

为了更好地对幼儿进行科学启蒙教育,让孩子们亲近科学、喜欢科学、走进快乐的科技世界,发现探索身边的科学现象,在做做、玩玩中体验成功和愉快。中、大班组于11月20日到24日开展第二届“科技周”活动。

活动时间:11月20日—24日 参加人员:中、大班全体师生 活动目标:

1、在主动探索、发现和获得经验的过程中,初步了解科技与人们生活的关系。培养幼儿对科学探索活动的兴趣和探究能力。

2、让家长和孩子在共同参与中,更好地感受亲子活动的快乐。

3、让家园的距离更近,更好地进行家园的沟通和情感交流。

活动内容:

(一)1、11月20日(星期一)科学周活动开幕,中班孩子在礼堂举行开幕仪式式,请幼儿讲科学小故事。

2、大班以班级为单位开展“科学家的故事”、“亲子科学小制作”、“科学小知识”、“科技画展”等活动。

3、门厅展示科学小制作和科技画展,并在屏幕上轮番播放小实验的视频。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科学,增长科学知识。

2、激发幼儿科学探索兴趣,发展幼儿观察力、探索能力、动手能力。活动准备:

让幼儿和家长提前制作好科学小制作、《科学家的故事》ppt、《科学小知识》ppt、桌子、纸、笔 主要内容:

开展亲子科学小制作展览会

(二)11月21日(星期二)科学小实验进课堂活动

以班为单位进行科学小实验课堂演示和实验 :中班、大班各准备几个小实验,先在自己班做实验,然后去邻班分享自己的实验,让孩子了解更多的科学现象和科学原理。

(三)11月22日(星期三)大班以班为单位开展植物种植活动,中班参观山东省科技馆。

1、中班 教师8:40到科技馆门口,幼儿早上在家吃完饭,家长将孩子8:50送到科技馆门口按班级站队集合,每个孩子一位家长,中午一点结束家长将孩子带回家。

2、大班幼儿在老师带领下可在透明杯里杯(塑料杯)内种植根块茎植物或大蒜,观察植物的生长,以及根茎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大一班负责提前联系好科技馆)童恩的会提供植物箱供孩子们观察。

(四)11月23日(星期四)中班以班为单位开展植物种植活动,大班参观山东省科技馆。

1、大班教师8:40到科技馆门口,幼儿早上在家吃完饭,家长将孩子8:50送到科技馆门口按班级站队集合,每个孩子一位家长,中午一点结束家长将孩子带回家。

2、中班幼儿在老师带领下可在透明杯里杯(塑料杯)内种植根块茎植物或大蒜,观察植物的生长,以及根茎的变化,并做好记录。(大一班负责提前联系好科技馆)童恩的会提供植物箱供孩子们观察。

(五)11月24日(星期五)“科学周半日开放活动”。

1、在童恩布置的展台前,领导致辞科技嘉年华活动开始,机器人随音乐进行表演。

2、科技摆拍

(1)“火箭模型、航天服”:1.8米高度火箭模型、航天服套装,搭配喷绘幕布,让孩子情景体验、拍照留念。负责人:(赵虹)

(2)互动机器人:可通过编程实现基本的动作表演,也可实现人机对话,增加校园科技感。

3、科学秀场(礼堂):童恩科学表演秀,两场。科学表演真人秀的方式像孩子展示好玩、刺激的科学原理。

教师负责人:(丁华 宋晓霞 胥新宇)(1)8:40-9:40 中班组(2)10:00-10:40 大班组

4、科技长廊:十几款科学墙面+科技展示台,覆盖各领域的科学墙面、科技台为孩子揭秘

科学的神秘面纱。负责人:(金育琴 崔萍)

5.小型手持体验区(造型S)(田蕾 孟晨 刘惠 房小妹)(1)“迷你金属探测仪(每套4个)”(2)机器小蜜蜂套装(1蜜蜂+8款地垫)(3)传统工艺印刷(6)吸尘器(7)城市之光(8)神奇感温板

(9)集群电话(每套6个)

6、中型科技体验(造型F)雨滴沙漏、奇妙转盘、大型针画

7、科学大发现(大一班):班级科学区材料和科学发现室材料为主 教师负责人:()“趣味光学盒” “手不能抖” “人体感应辉光球”

8.科学小实验(中二班、大二班)

大班每个班出4个小实验,分两组,由家长和孩子提供实验用品,教给来参加的孩子做实验。一个小时换一组,每组控制人数10个左右。

9、科学手工DIT:2(18人)(大三班 中一班)

篇5:《小侦探・大发现》读书笔记

这部侦探书一共有九十四集,我最喜欢看的是这几集:《腊月二十》、《失火庄园》。

《腊月二十》便像磁石一样吸引了我。凌晨一点,刘跃、小赵、老钱到派出所区间所长徐明,徐明看见老钱被人揍的很疼,徐明问老钱情况,老钱说今天是腊月二十,八点时月光下站着两个人,然后被人打晕就什么也不知了。徐明听了就知道作案人就是老钱,因为腊月二十八点是没有月亮的.。如果是我的话肯定悲他弄得糊里糊涂了。

《失火庄园》主要讲了一位庄园主,他的玻璃房里种着各种珍贵的玫瑰。夏日庄主怕玫瑰给太阳考坏了,便拿出了上面放着冰的干草,就出了。过了一会儿,下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当他出去又回来时,庄园着火了,把玫瑰烧完了。他不知道玻璃房顶上的玻璃凹槽在生忙谁是就成了一面凸透镜,阳光照射到甘草上便引起了大火。

篇6:螃蟹大发现作文500字

星期五,爸爸下班回家,带给我一个大大的惊喜,他为我买了向往已久的大螃蟹。我兴奋地将它们放在一个大盆子里,仔细地观察起来。

只见它的壳是菱形的,颜色是灰黑的,上面还带些M形的花纹,远远望去,就像古代将军的盔甲。在壳的前面,中间长着两只还没有豆子大的小眼睛,我用筷子轻轻地碰一下它们的眼睛,它们竟能像变魔术似的把眼睛缩回去,我顿时被它们的“缩眼功”给惊呆了。眼睛下方是嘴巴,就像一扇闸门,轻轻地向两边摆动着,还能向外吹出许多小泡泡,非常有趣。壳的下面是螃蟹的身体,肚子是灰白色的`。身体的两边共有八条腿,我把一只螃蟹放在了地板上,发现它是横着走路的,怪不得人们都说:螃蟹走路——横行霸道。另外,我还发现螃蟹还有一种不可思议的“功夫”——翻跟头。我用一双筷子把螃蟹翻过去,让它八脚朝天,没想到,它竟用两条后腿支撑地面,前面六条腿一使劲,就迅速地翻了一个跟头,简直就像一名杂技演员,厉害极了。螃蟹最厉害的武器要数它的两把大钳子,我用筷子轻轻碰一下它的身体,转眼间,它就把筷子夹住了,就算我把筷子拿起来使它的身体悬挂,它的钳子也不会松,好像要给来犯的敌人沉重的打击,威风极了。

从这件事,让我懂得了:“欲要看究竟,处处细留心”的道理。

篇7:小钱币,大发现450字作文

江苏兴化市第一实验小学五(4)班王璇

你知道钱币中的秘密吗?什么?不知道?亏你还天天使用钱币呢!算了,听我慢慢道来吧。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下午,天气闷得仿佛能将人们蒸熟,迫不得已,我只能跟着妈妈去买西瓜。

妈妈在付钱时,我忽然发现,从小到大,我见过的钱币都是1元、5角、1角这样的硬币。而纸币只有1、5、10、20、50、100元。这到底是我孤陋寡闻了呢,还是怎么着?我只能带着这些问题回到了家。

回到家后,我将这些问题一股脑儿告诉了妈妈。妈妈听后幽默的笑了笑:“你想想,1元的硬币能合成2元吗?像10、20元的纸币能合成30、40元的纸币吗?”我眨眨眼,有点明白了。也就是说,以此类推,像60、70元等的`钱币,就可以用“合成”法了。

不过……我眼珠微微一转,立刻拦住了妈妈,问:“那妈妈知道为什么不全用1元的硬币呢?”妈妈听后,哭笑不得地说:“傻丫头,1元的硬币用起来麻烦呀!”哦,这下我可听得明明白白了。

怎么样,现在你知道钱币的秘密了吧!可千千万万别把它给忘了哦!

篇8:地理大发现对西方和世界的影响

题目:地理大发现对西方和全球的影响学生: 学号: 指导教师:刘涛

年级:大一 学院:

学文

2016年12月13日星期二

地理大发现对西方和世界的影响

指导老师:刘涛

【摘要】

从马可波罗到迪亚士,从哥伦布到达伽马,欧洲人对这个世界的好奇似乎从未停止过。从15世纪开始,远越重洋的欧洲船队就开始了他们的远征。新大陆、新财富、新市场、新技术,从那一刻开始,上帝的天平渐渐倾斜,这一次跨越两个世纪的地理大发现,不仅带给欧洲从此腾飞的资本,也拉开了东西文化碰撞,世界贸易交流,也是痛苦殖民侵略的序幕。大航海时代旗帜下的欧洲,改变了世界,也都被世界所改变。新的“时代风”吹遍,世界的联系一步步更加紧密,直到今天,融合与交流依然是趋势,地球俨然变成了一个村。关键词:地理大发现 贸易 世界历史发展 影响

持续了两个世纪的地理大发现把原本孤立存在的各个大陆联系在了一起,这次的地理发现带给了欧洲巨大的财富,给亚洲带了了甚至持续至今的落后,当然,也给殖民地带来无边的痛苦。欧洲的船队出现在世界各处的海洋上,寻找着新的贸易路线和贸易伙伴,以发展欧洲新生的资本主义。①那么给世界带来翻天覆地变化的航海大事件,究竟给欧洲、美洲、亚洲以及世界整体带来了什么影响呢?我认为究其影响必要追本溯源,由发生背景讲起,即得以向外延伸。〇、地理大发现的起因

1453年,东罗马帝国的首府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人攻陷,所建立的奥斯曼帝国位处东西文明交汇处,并掌握东西文明的陆上交通线达六个世纪之久。②渴望贸易新路径的欧洲人,深信《马可波罗游记》里不可估量的东方财富(“寻金热”)。伴随长期以来的贸易逆差,资本主义发展对金银财富的需求,使他们迈出了勇敢一步。同时,地圆说打破了航海家的思想上的禁锢,文艺复兴运动的天文发展也迫切需要实践来论证。

同时地图学、航海术与造船术发展迅速。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的罗盘、指南针等仪器也为船只安全地航往大西洋的开放水域进行探索打下了基础。

而不断激励欧洲人“将基督教传播到世界,并将异教徒转化为基督教徒”的成为上帝使徒的宗教元素,以及对利比亚半岛受穆斯林文化侵略的担忧,更使得地理大发现在空间与时间上成为一种必然。

一、地理大发现事件的影响

1、对于欧洲的影响

(1)经贸升级带来的积极影响

地理大发现的初衷,从上文可知,部分是为了支持资本主义的高速发展。新航路的开辟,使欧洲找到了新的贸易出路。新航路开辟后,西欧的商人远赴世界各地,使得类似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或经济作物如咖啡与烟草,亚洲昂贵的丝绸、香料、瓷器,欧洲的艺术作品等等开始在各大洲之间交换。广阔的海外市场为他们带来了财富也带来了新事物,繁荣的商业发展带动欧洲大西洋沿岸城市的蓬勃发展,大量贵金属的积累使得欧洲在18世纪得以进入工业社会,发展形势一片大好。西班牙、葡萄牙、英国、荷兰在不同时间成为欧洲的霸主,而原本繁荣的地中海商业圈,却在历史的舞台上慢慢淡出,西欧成为了世界市场的中心。

(2)泡沫产生与制度改变 新的改变是一把双刃剑,带来不断幸福的同时也会带来阵痛。随着欧洲的股份公司③、证券交易所纷纷出现,17世纪荷兰出现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有记载的金融泡沫“郁金香泡沫”,作为人类历史上有记载的最早的投机活动,这一现象也昭示了过快的经济发展也带动了欧洲人对财富的疯狂追求,这种狂热甚至使人们失去了理性。新的航路开辟了新的财富源头,大量的金银从美洲殖民地流入欧洲,提供贸易所需的同时,也致使欧洲的货币贬值。物价的上升使底层劳动人民被不断压迫剥削,而新兴的资产阶级则可以从中牟取暴利。这种改变使得原本的奴隶主阶级日渐没落,也就是传统的封建制度的衰亡,资本主义制度开始焕发勃勃生机。

2、对于非洲、美洲的影响

(1)殖民制度的血泪历史

地理大发现给欧洲带来不可估量的财富与机遇,同时也给美、非人民带来了黑暗暴力的梦魇。战争与疾病迫使土著居民沦为被剥削的廉价劳动力,当地丰厚的资源也被掠夺一空。美洲的印第安人惨遭屠戮,印第安文明遭到了毁灭性打击,而非洲盛行的黑奴贸易更是将血腥的代名词。欧洲人从非洲用低价的商品贸易黑奴,并将黑奴贩卖到美洲换取美洲作物,而这些黑奴也成为了殖民者们的廉价劳动力。“欧洲国度经过掠取殖民地和半殖民地的资源和财富作为原始积聚来开展资本主义,亚,非,拉美各国的社会开展进程被打断,面临沦为殖民地或半殖民地的严重要挟,西欧各国从此超越亚洲,非洲,美洲的其他国度,逐步成为近代世界的支配性角色。”

(2)农作物与人种交换

与非洲和亚洲不同的是,美洲的农作物如玉米、棉花、花生、烟草、可可等农作物以及橡胶等经济作物的产量十分庞大,而旧大陆对这些作物都一无所知。④欧洲人意识到了它们的商业价值,而这些农作物的流出对于世界的农业都产生了很大影响。而同时,新大陆的发现致使欧美非洲的人口迁移开始,由此也造成了人种大融合,从根本上改变了美洲的人种分布情况。

3、对于东方的影响

事实上,哥伦布的航船并未到达中国,哥伦布与中国的唯一关联大概就是那本躺在他行李箱中一直随行的《马可波罗游记》了。但抛却空间暂时性的关联,由于新航路开辟了东西方的航线,明末对外贸易的蓬勃发展,明朝商人与欧洲商人在太平洋地区的贸易活动频繁,使得当时的世界有三分之一的白银流入了中国,这不仅给东南沿海商人带来了巨大的财富,带动了沿海港口城市的繁荣,同时也促进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

二、航海时代对于世界的影响

新大陆的发现,使这个世界终于全盘浮出水面,人类历史在某种意义上真正的完整了。地理大发现就像一张网,由一条条航线串行起来,最终将整个世界仅仅网络在了一起。世界市场的扩大和资本的极大丰富带动了欧洲的蓬勃发展,使得世界贸易中心由地中海转移到了大西洋沿岸,这一变革是欧洲在接下来的历史中长期称霸世界的主要元素。同时,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也诞生了新的名词——“价格革命”。⑤这种革命极大冲击了欧洲的传统经济关系,从而有力地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兴起,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在迎来一系列变革后,欧洲各国完成向资本主义社会的转型,从此走向富强之路。假如没有地理大发现,欧洲没有大量资本来支撑资本主义发展,或许欧洲就失去了支配世界的机会,而当今的世界格局也会发生巨变。可以说是地理大发现造就了欧洲的辉煌。

而面对欧洲恰当的把握住时机进而奋起的先例,我们不禁开始思考曾经作为外使争相来朝,商品远销海外甚至供不应求的中国,为何错失了良机?我认为其一,中国的“皇上和人民却从未想过要发动侵略战争”,他们“满足于自己已有的东西,没有征服的野心”。⑥郑和入选美国《国家地理》杂志于1998年所评出的千禧世界航海家名人主要原因,便是由于他从未公开表达过对殖民主义的期望。其二,随着郑和下西洋活动的终止,中国政府将自己与当时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隔绝开来,这使得中国与西洋各国建立起来的联系戛然而止,也一定程度上扼杀了中国的资本主义萌芽。

地理大发现改变了各大洲各大洋分割孤立的状态,贸易往来的频繁更带动了文化的交融,由上文原因可知,地理大发现的起因之一旧时欧洲人对于传教的热衷,作为“上帝的使徒”,他们将自己的文化远播海外,同时,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受到世界各地文化的影响。正是历史上一次又一次的文化交融,才使得现今世界有着缤纷繁复的文化体系,各种民族与文化的百家争鸣与百花齐放。

不仅如此,为了满足远洋航行等探索活动的技术需求,地理大发现也使得航海技术有了极大进步。更大的世界激发了人们探索的欲望,欧洲紧随其后的工业革命昭示了这种渴望,这使得科技发展成为一种必然。同时,由美洲而来的优质农作物以及世界农业格局的发展极大提高了人类的生活质量和生存率,为人类繁衍提供了可靠的背景,当然,以往种种对于殖民地的残酷统治所带来的深刻伤痕也在时时提醒我们铭记战争的残酷,为世界和平指明着道路。

作为一次彻底的打破壁垒的运动,地理大发现无疑对整个世界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产生着重大的影响。“地理大发现之后的历史才能说是全人类的历史。”而历史告诉我们,世界的一体化是一种不可逆的趋势。地理大发现为现如今的世界奠定了基础,是人类社会向全世界的联合迈出的第一步。

【注释与引用】

①人民教育出版社历史室.《世界近代现代史》 ②百度百科.十大帝国10奥斯曼帝国

③特许公司(16-17世纪,政府用特权交换利益的典型形式,也是荷兰和英国对外扩张最重要的商业组织形式,一类是契约公司,另一类是早期的股份公司)的出现;股份公司的出现(如东印度公司、西印度公司)。

④《美洲》-百度百科 ⑤在白银通过国际贸易渠道向东流动时,途径地必然发生以物价上涨为标志的价格革命。

篇9:天晴时的大发现五年级作文

在星期二的时候,下了一场又急又大的大雨,让我感到爽极了。不过风可比大雨“狠”多了。

看!邻居家的门前有一棵很壮很壮的大树,竟被大风刮掉了几十枝树杈,树妈妈心疼得不得了。你们可不要以为只有这一棵树受到伤害,郑开大道旁的绿化树,也同样遭到了伤害。(老家村头就是郑开大道,幸运吧)

今天下午,我们全家人开车去北地捉知了,在路上,我就发现了这些遭到破坏的绿化树。

这些绿化树有的断了大枝,有些经不住大风吹的就直接倒在绿油油的小草上,像病人一样躺在病床上。嗐!看来大风差不多也成大灾害了。再往远处看,那些农民伯伯种下的杨树,一排都没几颗站稳的.,呀!农民这回肯定要赔大了,嗐,这些好好儿的树到底得罪了谁呀?真可怜。

篇10:小班数学活动大发现

地理大发现是指15~18世纪(又称大航海时代,即新航路的开辟),欧洲航海者开辟新航路和“发现”新大陆的通称,它是地理学发展史中的重大事件。而郑和下西洋是指明朝初期郑和奉命出使7次下西洋的航海活动。郑和下西洋时间之长、规模之大、范围之广都是空前的。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同南洋、印度洋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的友好和平交流。它不仅在航海活动上达到了当时世界航海事业的顶峰,而且对发展中国与亚洲各国家政治、经济和文化上友好关系,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二者之间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区别,一下就对二者进行对比与分析。

一.

关于原因和目的:地理大发现的历史背景君士坦丁堡的陷落;对新的殖民地。财富的渴望;对未知世界的向往以及来中国的寻金热。在十四和十五世纪,地中海沿岸一些城市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的最初萌芽,南欧一些国家,手工业及商业贸易有了相当程度的发展。一些商人渴望向外扩充贸易,获取更多财富。但从十五世纪中叶起,土耳其奥斯曼帝国占据东西方交通往来的要地——君士坦丁堡及东地中海和黑海周围广大地区,对过往商人横征暴敛,多方刁难,加之频繁的战争和海盗活动,从而阻碍西欧与东方陆上贸易的通道;而由东方经由波斯湾——两河流域——地中海和经由红海——埃及——地中海的两条海上商路又完全为阿拉伯人所操纵。因此,欧洲商人和封建主为了获得比较充裕的东方商品和寻求更多的交换手段——黄金,并免受土耳其人、阿拉伯人及意大利人的层层盘剥,便急于探求通向东方的新航路。同时,由于西方各国在生产技术方面已有很大进步,指南针也已从我国传到了欧洲,航海术的提高,多桅快速帆船的出现,利用火药制造大炮和轻便毛瑟枪的出现,以及地圆学说获得承认等等,都是为远洋探航提供了物质条件和思想准备。西班牙和葡萄牙是当时欧洲最强盛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国家,以其有利的地理位置,逐渐成了探索新航路的主要组织者。郑和下西洋主要是政治目的:宣扬国威,加强与海外各国的联系、寻找珍奇异宝。主要是经济目的:侵占海外殖民地,掠夺财富,进行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通过贡赐贸易,以和平友好交往为主要形式进行武力抢掠。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前提:1.中国唐宋元朝以来领先世界的先进的航海技术和发达的造船技术; 2.永乐帝朱棣宣扬大国国威,出于政治目的的需要。3.中国的元朝的远洋贸易传统,元朝时中国的远洋贸易非常发达,拥有当时世界上贸易量最大的几个港口和世界上最强大的海军和大量的民船和商船,为后来的明朝航海奠定了基础。4.明朝的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能够调动力量办大事[3],能提供经济上的支持和军事力量保障;5.郑和船队上的海员、明朝军队士二. 兵、翻译官等人的共同努力。

关于意义和影响:葡萄牙和西班牙对新大陆的发现,都宣布自己的探险队最先到达的地方为本国

1627年的一幅世界地图领土,两国因此争执不断。在罗马教皇亚历山大六世的调停下,于1494年签订条约,规定佛得角群岛以西100里加(1里加=5.92公里)处从北极到南极的经线为分界线(称为教皇子午线),西侧归西班牙,东侧归葡萄牙。麦哲伦实现环球航行后,争议又起,再次订立条约,西班牙独占巴西以外的美洲全部,葡萄牙则将亚洲、非洲置于自己的势力范围之内。之后,荷兰、英国、法国接踵而至,几乎将欧洲以外的土地瓜分殆尽。对新发现地区的掠夺:由于新大陆的瓜分,导致了印第安人被大肆屠杀,非洲黑人大批贩卖,黄金、白银、香料等不断运回欧洲。(世界上接近一半的黄金流入西班牙)对欧洲及世界资本主义发展的影响:同时,地理大发现也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而且地理大发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进步。由于航海需要解决许多实际问题,天文学、数学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到17世纪,科学的中心已从中世纪商业繁荣和文艺复兴的文化中心德国和意大利北部,转移到受地理大发现好处的大西洋沿岸地区,如法国、荷兰和英国南部。对中国的影响: 经济上,美洲的马铃薯、烟草、玉米、花生等作物传入中国,促进粮食了粮食产量的提高,有更多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出现了专业生产区域。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提高,客观上为清朝前期人口的迅速增长创造了条件。

外交上,新航路开辟后西方殖民者开始侵扰我国。一方面中国被迫开始了反侵略的战争,捍卫国家主权,如郑成功收复台湾;另一方面为抵制西方殖民者在东南沿海海盗式的骚扰,清政府设置了广州行,开始实行“闭关锁国”政策,导致中国失掉了对外贸易的主动权,阻碍了中外经济文化的交流,阻碍了生产的发展和科学技术的进步,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从而导致近代中国逐渐落伍。文化上,“西学东渐”开始,利玛窦等西方传教士东来,传播了一些先进的西方文化,如《坤舆万国全国》。徐光启等人开始注意吸收西方科技成果,如在《农政全书》中介绍了欧洲先进的水利技术与工具。

郑和下西洋所体现的中华民族热爱和平、睦邻友好、自强不息的中华民族优良传统。增强了中国与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但贡赐贸易无益于国计民生。后来由于国力衰退而终止 世界开始连为一个整体;促进了欧洲资本主义的成长,为欧洲资本主义时代的到来奠定了物质基础;引发了西欧国家的殖民扩张热潮

郑和下西洋,其船舶技术之先进,航程之长,影响之巨,船只吨位之大,航海人员之众,组织配备之严密,航海技术之先进,在当时的世界上,都是含有其匹的。正如前文说指出的那样,他们的航海成就显然丝毫不比西方人逊色,甚至在航海时间,船队规模以及航海技术诸方面,均是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所望尘莫及的。然而,我们应当看到,郑和远航与西方人开辟新航路的结局,却有着截然不同的后果。郑和下西洋的航海活动虽然声势浩大,但明成祖和郑和死后不久,中国船队便绝迹于印度洋和阿拉伯海,中国的航海事业突然中断了,这使得中国与西洋各国业已建立起来的联系戛然而止。从此,中国人传统的海外贸易市场逐渐被欧洲人所占据,并最终退出了正在酝酿形成中的世界性市场。相反,哥伦布和达·伽马开辟新航路后,在西欧激起了远洋航海的热潮。在中国,作为国家的政治任务,郑和下西洋对于中国的经济的刺激作用微乎其微。而在西方,东方的商品和航海贸易的利润直接加速了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欧洲人对美洲的新开发,绕过非洲的航行,给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从而揭开了资本原始积累的序幕。从这一点来看,哥伦布等人的航海活动,对于西欧乃在世界历史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这是先前的郑和下西洋所无法比拟的。在郑和下西洋之前,中国经济特别是东部沿海地区经济结构的转型,已出现了符合世界历史潮流的新趋向。然而,随着郑和下西洋活动的终止,中国政府将自己与当时正在形成的世界市场隔绝开来。而新航路的开辟,为西欧新兴的资产阶级开辟了新的活动场所,使欧洲商路和贸易中心从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欧洲人在海外广阔的领域里建立了众多的殖民地,从而为西欧资本主义的原始积累创造了条件。大量的黄金,白银流入欧洲,引起“价格革命”——金银贬价,使得物价上涨,而“价格革命”则是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因素之一,它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和资本主义关系的发展。从这一点上来看,我们对于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应有恰如其分的评价。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与会专家学者认为,明初郑和出使西洋揭开了世界大航海时代的序幕,是中国拥抱外部世界的象征;郑和以多元宗教文化为先导,打通东南亚海上丝绸之路的实践,将中国的航海事业铭刻在世界航海史的里程碑上。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研究员郑一钧在主题为《人类历史转轨时期伟大的和平实践》报告中提出,1405年,郑和首次下西洋,揭开了世界性大航海活动的序幕。郑一钧说,由于世界性大航海时代的到来,东西方交通为之大变,促进了世界各国之间的往来,逐渐打破了全球东西方之间、各大洲不同地区之间相对封闭隔绝的状态。这对人类社会与国际关系,产生了极为深刻的影响,导致人类社会日益具有世界性,从此进入一个带根本性的历史转轨时期。在这个人类社会发展的关键时期,发生于东方的郑和航海壮举,让大批中国人走出国门,走向海洋,在人类文明交汇的大舞台上,以伟大的和平实践,谱写了十五世纪初人类文明史上的壮丽篇章。台湾中华郑和学会理事王桂岩与郑一钧观点相近。王桂岩说,郑和率领两百余艘船只、两万七千余人员的庞大舰队出使远航,是世界航海史的空前首航,是了不起的伟大成就,同时也将海上交通推上高峰,震惊了西洋的航海冒险家,激起了他们东来的欲望,进而使世人认识了海洋,开辟了海上航道,增进了世界经济繁荣及文化交流。尝试建立和平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专家们认为,与同时代的西方大航海不同,以郑和为代表的中国人大航海,推动大批中国人以空前的规模走向海洋,是为了以中国人传统的政治道德理念,尝试建立和平与和谐的国际社会秩序。郑一钧说,中国传统的政治哲学,是以“仁”、“恕”为核心的价值理念。郑和使团在海外努力传播中华文教,与古代志士仁人所追求的大同理想,追求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的和谐发展,是一脉相承的。这种“大同”与“和谐”的理想,也是各国人民向往“世界大同”理想的一种表现,反映了海外各国人民向往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印度尼西亚三宝垄市儒学会会长林义彪从自己家乡人民对郑和的崇拜来表述郑和下西洋和平之旅的意义。林义彪认为,郑和下西洋是人类历史上的伟大创举,是中外关系的丰碑。郑和航海图也被以后的西方航海家所利用。他说,郑和下西洋,向各国推广中国的农业和手工业的先进技术,传播了文化文明,三. 促进了各国经济的发展。

为什么西方地理大发现可以促进西欧发展而郑和下西洋却不能促进中国发展呢?1.规模大小不同:郑和自1405年到1433年下西洋共7次,历时28年,经事三朝,所经国家33国,船队遍印度洋各地,总航程达10万公里。比哥伦布四次西航所乘船只总数30艘还要多好几倍。郑和下西洋尽管比哥伦布西航要早将近一个世纪,但不论是航行次数之多、时间之长、航程之远、活动范围之广、规模之大、参加人员之众和素质之高、组织之严密都是此后的哥伦布远航所望尘莫及,2.背景不同:郑和下西洋所处历史条件就是中国传统的封闭式的小农经济为基础的封建社会的政治经济已发展到顶点,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尚处在萌芽的前夕。哥伦布西航发生在封建制度开始瓦解和资本原始积累初期的西欧。西欧各国的封建王朝把开辟新航路同开拓疆土、扩张领土相结合;货币、黄金是驱使欧洲人远渡大洋的动力,西欧这种开放式的充满经济活力的商品货币经济的发展为哥伦布西航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他们两人社会经济发展内容是完全不同的,前者是以小农经济为基础,后者以商品经济为基础,这就使得他们远航的目的的性质和影响各不相同。3.经济后果不同:郑和下西洋开支浩繁,消耗国家大量储备,加重人民负担,难以长期维持,完全是弊大于利,明政府对远航只考虑政治影响,而不顾及经济效益。哥伦布到达美洲带来的是西方殖民者对亚非拉的大肆掠夺和欺骗性贸易,使大量金银财富源源不断流向西欧,转化为资本,成为西欧资本原始积累的重要来源,以引起欧洲“价格革命”,新兴资产阶级从中获取暴利,促进西欧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4.历史功绩:郑和下西洋所发展起来的“朝贡贸易”本质上仍然是为了达到宣扬国威、示中国富强的政治目的。哥伦布西航把西半球和东半球,旧大陆和新大陆连接了起来,世界开始真正成为一个整体,中世纪狭小的世界观被彻底打破,从而为新哲学和新科学的产生开辟了道路;同时,它导致世界市场的形成,原先作为主要商路的地中海东部地区现在转移到大西洋彼岸,使西班牙成为16世纪西欧经济最繁荣的国家,商业、海运和工场手工业获得很大发展。5.航海史方面:郑和第一次横渡印度洋,开创了洲际航海史的新篇章,这对达伽马绕过非洲南端、开辟欧洲到印度的新航路以及对麦哲伦的环球航行,起了先导作用,深深地影响了他们的航程,不难看出,郑和实际上是15、16实际世界规模航海活动的引发者;哥伦布西航对世界航海史的发展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其最大贡献是:开辟欧洲到美洲的大西洋新航路,促使葡萄牙人加快了开辟欧洲到亚洲印度新航路的步伐,从而把西方航海探险活动推向高峰。总之,哥伦布远航为加速西欧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其意义远远超过郑和下西洋。

中国与英国封建制度对比与分析

中世纪的英国是封建领主制,中国是大一统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欧洲的资本主义就是在封建领主制的社会里诞生的。

封建领主制的领主有各自的地盘,但都处于小国寡民状态,欧洲有一些工商业比较发达的城市,如意大利的威尼斯、热那亚。这些城市工商业发展,市民力量壮大,当他们要反抗时,封建领主往往镇压力量不足。封建领主之间要相互竞争,谁也不敢对自己领地上的工商城市横征暴敛,如果这样做,会有大量民众携带钱财外逃,跑到对手地盘上去,增加对手力量。当商人以及其他平民富人财力壮大时,封建领主还经常向他们借高利贷。我国战国时候跟欧洲一样,周赧王当年讨伐秦国也是借高利贷的。这些人成为新兴资产阶级,所以资产阶级的力量就在封建领主制度下放开手脚发展了。集权制度下的皇帝和官僚就不用借高利贷了,皇帝或者官僚动用国家暴力的威胁就可以让商人无偿捐献了。

整个中国都是皇帝的,明朝时苏州市民暴动,结果皇帝一下子就调集几十万军队镇压了,换成封建领主,就力不从心了。中国明朝清朝皇帝及其代理人各级官僚、官差可以对工商城市进行肆无忌惮的敲诈勒索,中国工商业无法发展,假如反抗,皇帝朝廷有的是军队。明朝清朝时候少数几个工商城市如苏州扬州等,是中国农业社会海洋中的几个小孤岛,富于反抗的市民阶层在人口中只占极少的一部分,而大多数是逆来顺受的广大农民,这些农民为朝廷皇帝提供了大量的税源兵源,使皇帝镇压新兴市民阶层如捏死一只蚂蚁。

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是皇帝雇佣来管理百姓的,这些是皇帝的百姓不是自己的百姓。他们只能在有效的任期内剥削百姓。而封建领主的臣民是自己的,他们要世代剥削百姓。

所以集权制度下的官僚往往是杀鸡取卵的剥削,想实现短期剥削最大化。而封建领主要有节制的剥削,所以集权制度下的官僚比封建领主更狠,更不关心百姓死活。

另外,英国的贵族世袭制度使官职都把持在贵族手里,平民没机会当官,所以平民精英都去当资产阶级、当科学家去了,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而中国的平民精英都去考科举当官,当官又剥削百姓,成为社会生产力的摧残者。

英国的封建制度与中国完全不同。因为有宗教等等信仰上的契约,使得国王从最开始就把土地分给了星罗棋布的大大小小的骑士和贵族,这是从罗马占领英国就开始的习惯。国王依赖于骑士的武装和承诺来维护王权。因此国王本身没有武装,或者说没有具有威慑力的军队。因此即使在查里一世(斯图亚特时期)时代,国王根本没有军队和警察来实行专职,人民服从于他的保证完全是一种不稳固的信仰。

另一方面,由于英国的分封制度是非常零散的,整个国家可以说是被分成了无数的小块,因此当人民要表达意愿的时候,代议制就是必要的选择。因为没有区域性的大的代表,谁也不能代替另一个封建领主说话,而每个领土上的人都依赖于领主,所以只有领主(士绅、骑士)可以有代表权,因此必须产生一个由多人组成的政治组织,即议会。而古代中国,虽然同样是分封,但是每个王侯都有相当大的领地,可以说已经能够独立形成一套政治体系(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经常会有诸侯造反的原因,虽然英国历史上也有许多伯爵、王室后代的反叛,但是他们并不是因为拥兵自重,而是因为对于谁应该继承王位右不同的观念,或者宗教信仰、理念不同造成的),而他们数量也不多,所以不具备产生议会的条件,同时皇帝绝对拥有军队的统治,王侯和人民对皇帝的服从建立在军队的威慑,而不是某种宗教信仰或者信念。因此,中国的“封建”不可能产生议会。可以说,英国的这种封建制度是不稳固的,随着地方领主的开明和富有,他们在议会中会要求更多的内容,而不觉得这和以前有什么不同。由于欧洲是经商为主的经济发展,因此财富更多的产生于人民自发的贸易活动,他们的意愿直接决定了国王的税收,再加上他们有表达意愿的场所——议会,所以要求不断提高和议会权力的不断增大是必然的。

同样是效忠,中国是威慑式的,而英国是依靠宗教信仰而形成的。所以中国会出现谁掌握军队谁就统治的循环历史,而英国则从已开始就存在了人民最终当家作主的条件。可以说这是罗马普及希腊城邦化的结果。

另外这种零散的分封造成的另一个重要后果是革命时期军队的组成。由于军队是由支持者组成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神圣不可侵犯的宗教信念,因此他们不会像中国的军队那样唯利是图,每个士兵都是由政治意图的,他们有高度的政治觉悟,他们不是以摧毁为目的的。这导致了当军队独裁的时候,军队内部会出现分化,而不像中国的军阀那样,自始至终的效忠。分化之后必然导致了军队的不稳定,所以军事独裁很难持久。

另一个有趣的现象是,当克伦威尔一次又一次想建立议会以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的时候,所有的议会都是一建立就立刻和克伦威尔产生对立。即使他们知道自己会被军事强迫解散,但是议员们的政治理念从来没有改变过。而中国没有议会制度基础,所以会产生袁世凯那种消化。因为所谓的议会议员根本不是代表实实在在的某些人群,他们没有实在的使命感,得不到人民的支持,也不是没有无路可退,因此不可能成为中国的政治体制。

篇11:小班数学活动大发现

有一天,我在我住的小区里玩,忽然看见一只只蚂蚁在搬人们不要的小食物,它们把小食物往它们住的小洞洞里放,它们一直搬呀搬,我已经不耐烦了,就回家了。第二天,我在想观察一下蚂蚁,正准备下去,妈妈就喊:“要带伞!今天下雨!”我看见外面还风和日丽的,就把伞丢在一边下去了,我下去不久,就看见蚂蚁不是在搬人们不要了的小零食,也不是把零食往它们的小洞洞里放,我看见的却是,它们把昨天搬的食物往另一个地方搬,我跟着他们走,忽然发现那个地方是雨淋不到的地方,我才察觉到,但是太晚了,天色已暗,很快就下起的倾盆大雨,我赶紧往家里跑,但是还是淋得一身的水,我后悔没听妈妈的话。

原来,蚂蚁要搬家的时候,就是要下很大很大的雨了,我恍然大悟!

上一篇:会计人员述职报告精选优质参考下一篇:高考化学离子方程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