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建红——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2024-04-28

郭建红——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精选6篇)

篇1:郭建红——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尤古庄镇中心小学

郭建红

2012.3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现代教育技术是新资源的新跨越。通过我对现代教育技术学习和应用,使我感受到这是现代多媒体信息技术教育对传统教育的挑战,突破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技术,开始消除地区性的教育差距,能让农村的孩子同其它大城市的孩子一样享有优质的教育资源,使农村地区的教育手段上了一个新台阶,改变了课堂教学以教师的语言讲授为主要形式,从授课手段看,传统教育模式下,授课的手段可用来描述,这种方式的一大缺点就是费时、费力且不直观,它直接影响了教学的质量。而在远程教育模式下,这些缺点可通过多媒体技术的运用来克服。辅导教师可在课前使用演示课件等办公软件将备课内容电子化,授课时只需点击鼠标即可使教学内容在大屏幕上显示,节省了大量的板书时间。此外,还可以精心收集筛选相关课程的网络资料,利用视频显示,这样不仅增强面授课的吸引力,还可鼓励和引导学生使用多媒体教学资源。使我们的教学方式变得丰富多彩,让课堂更形象、具体、生动,更直观,更逼真。使用教学光盘、教育网络去采集和利用各种教学媒体资料使学生的视野更开阔了、教育信息更灵通了,不再限制学生的发展空间,更能有效的提高学生学习兴趣,这是新时期教学的新方法。在我使用和利用远程教育资源时,面对如此充足、精美的远程教育资源,我感到非常的兴奋、激动,通过学习和使用,如我在讲这课时,利用课件动画素材制作课件,创设了情景,把内容很直观的表现出来。有时我把有关教学资源应用于实际教学中,利用图片、背景音乐等素材创设出符合课程要求的情境,喧染了课堂气氛,我发现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既学到了知识,又减轻了学生的负担,更提高了学生的兴趣。认真完成课后辅导。无论是传统教育模式还是现代教育模式,课后辅导都包括两大项内容,即作业的布置、批改和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但两者的具体实施和操作则不尽相同。从作业的布置、批改传统教育模式下,辅导教师都是在课后即时布置相关的作业,这使得作业和学生的学习进度相适应,可及时检测学生的学习效果。但在远程教育模式下,学生的具体学习是由学生在家自主进行的,如果仅仅通过有限的面授课来布置作业,显然其时效性是大打折扣的。因此我们认为现代教育模式下作业的布置也应该实施网络化,将作业放置于网络,由学生针对自己的学习进度来下载、使用。作业完成后可通过传输给辅导教师,由辅导教师及时批改并反馈批改情况,这样就能真正发挥作业作为检测学生学习效果的工具的作用。从学生疑难问题的解答看,传统教育模式下,学生的问题多是面对面地提出与解答的,这种方式具有直接、高效的优点。但在远程模式下,由于面授课的有限,使得学生

难以及时地针对学习问题进行当面询问,因此应指导、鼓励学生通过网络、电话或其他途径进行询问,这样不仅能使问题得到及时的解答,还能使相关的资料在网络上共享。但这种方式的开展只能在城市里才能做到,农村的教学还远远达不到这个水平,教育要关注,农村教育更应该关注。

总之,本次培训使我受益匪浅,我很珍惜这个机会,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充分利用网络提供的资源,更好地提高自己的教育教学水平。

篇2:郭建红——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郭林泉

指导教师:郭建峰

自从参加完培训后,我更进一步了解了课改实效性和实施课改的必然性,回顾以往工作,我觉得自己有很多的不足。下面我就谈谈通过本次培训获得的几点感受:

一、改变观念,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教师要改变以前师道尊严的观念,应平等参与教学活动,蹲下身子,贴近学生,与学生一道参与学习过程,与学生一起质疑释惑,对学生的学习活动进行及时有效的帮助、指导与调控。在老师与学生的共同学习活动中,在师生的交往互动中心情放松、思维活跃、有利于创新意识的培养。在小组交流中,教师要及时捕捉和激励学生回答的精品,尽可能让学生充分展现自我。改变学生学习方式,逐渐推行小组合作探究,自主学习,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组织引导学生积极投入到各项学习展示中,加强教师的主导作用,及时对学生进行评价、引导。

二、课堂教学全员参与,个个展示。

没有学生的主动参与,就没有成功的高效课堂教学。高效课堂倡导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都是以学生的积极参与为前提,没有学生的积极参与,就不可能有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实践证明,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参与的深度与广度,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每一个学生都发言就是参与吗?我认为:站起来发言是参与,但从表面上看,是一种行为的参与,关键要看学生的思维是否活跃,学生所回答的问题、提出的问题,是否建立在第一个问题的基础之上,每一个学生的发言是否会引起其他学生的思考;要看参与是不是主动、积极,是不是学生的自我需要;要看学生交往的状态,思维的状态,不能满足于学生都在发言,而要看学生有没有独立的思考。”简单的问答式,一问一答,学生好像忙得不亦乐乎,但实际上学生的思维仍在同一水平上重复;一些课表面上看热热闹闹,学生能准确地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但很少有学生提出自己的见解;表面上看是师生互动,实际上是用提问的方式“灌”,直到让学生认同教师事先设计好的答案。师生、生生没有真正地互动起来,是非常值得注意的一个问题。那么,怎样调动学生的“思维参与”呢?

听了报告后,我明白了,要充分准备深入的挖掘学生和教材。创设真实贴近

于生活的情景,巧妙地提出问题,引发学生心理上的认知冲突,使学生处于一种“心求通而未得,口欲言而弗能”的状态。同时教师要发动、利用、欣赏、认同大胆放权给学生,给他们想、做、说的机会,让他们讨论、质疑、交流,围绕某一个问题展开辩论。条件具备了,学生自然就会兴奋,参与的积极性就会高起来,参与度也会大大提高。只有积极、主动、兴奋地参与学习过程,个体才能得到发展。

三、学习经验取其精华,去其沼驳。

我觉得非常具有实效性,可以借鉴。但是也不能一味生搬硬套,应根据我校学生特点、正确选择教学模式。注重教学模式必须要与教学目标相契合,考虑实际的教学条件,针对不同的教学内容以及学生情况来选择教学模式,不应拘泥于一种模式。数学课堂教学要上出数学的味道,数学课堂的活跃主要体现在学生思维的活跃上,教学中应力求“神”而不是“形”,只有结合数学学科的特点,灵活运用教学模式,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因为不同的课有不同的特点,所以无论采用何种模式,只要能在一节课中让学生有最大的收获与发展,就是“高效课堂”。

篇3:现代教育技术应用心得

一、对现代教育技术的认识

1. 让知识更直观

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多媒体手段, 集声、像、字、画为一体, 动态显示, 图文并茂, 形象生动, 能将抽象概念具体化, 微观概念宏观化。比如, “化学粒子的模型和符号”这样的知识, 是微观的、抽象的, 但是, 多媒体能将抽象的知识具体化, 通过视频或者动画演示, 学生能直观地认知事物的本质。而传统方法教学中配以挂图等静态的教学道具, 即使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讲解说明, 也难以达到良好的效果。

2. 教学信息容量大

传统的教学方法, 速度慢、范围窄, 限制了信息量的扩充。现代教育技术手段用于教学能解决这样的教学困惑, 它能充分整合知识, 具有速度快, 知识信息量多而不乱、广而不泛的特点。通过音频播放、电子文档、PPT等方式展示, 给学生丰富而全面的学科知识, 增长学生的见识;同时也可以通过网络, 获取更多的资源, 从而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 能模拟实验

在科学教材中有许多实验, 其中有一些是现在的教学水平所不能开展的, 也有一些实验是不必要开展, 但需要教师说明的。这样的实验可以通过现代教学技术来实现, 比如奥斯特电生磁实验、法拉第电磁感应现象、光合作用实验等。通过计算机技术可以设计许多仿真实验, 让学生从中学习、归纳、总结, 这是传统的教学媒体所不能比拟的。

4. 实现资源共享

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数字化教学材料, 可以长久保存, 可以通过网络公开或者传播, 便于学生获取知识。还可以利用计算机网络配合多媒体教学, 实现学生网上学习, 教师网上指导答疑, 相互交流, 做到教学相长。采用多媒体教学, 教师的教案、学案等教学资源也是电子文档, 保存和传播这些资源, 能达到资源共享, 让同行或者学者从中获取信息, 并在此基础上对资源进行修改和更新, 为资源注入“新生命”。

二、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为了做到合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 我们应做到“三不”:

1. 不能过于依赖

任何教学手段都不是万能的, 它只是教师进行教学活动的一种辅助手段。有些教师对现代教育技术过于依赖, 夸大它的作用, 让学生直接面对多媒体, 让多媒体取代教学, 抛开了教师的指导作用, 让机器取代教师本身重要的地位。这是不可取的。因此, 我们要正确认识现代教学技术, 要善于利用资源, 结合实际情况, 正确使用, 借助它来提高教学效率、提高教学水平。

2. 不能一味复制

通过参考别人的成果而直接利用, 重复而缺乏创新。拥有别人资源, 在此基础上要融入自己的思想, 要勇于创新, 而不是一味地复制, 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教学情况, 解读教材、解读学生, 对多媒体资源作出合理的调整和修改。

3. 不能盲目提高讲课速度

现代教育技术下的多媒体教学信息量大、速度快, 在短时间内能够向学生传达较多的知识。但是基础薄弱的学生在高容量、高效率的课堂上往往显得手忙脚乱, 学习非常吃力。还有, 目前开发软件的技术不高, 长期使用多媒体教学, 学生丧失新鲜感, 若教师教学组织不当, 学生会感觉单调, 视觉疲劳, 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因此, 要关注学生的分层结构, 灵活使用多媒体, 切不能让新技术成为教学的负担。

作为一名教师要适应现代教育工作的需要, 应该具备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教学的素质和能力, 正确并积极投入教育改革和创新中, 为教育事业作出更大的贡献。

摘要: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现代教育技术已成为当今社会教育教学不可缺少的工具。如何更好地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为教学创造便利是需要思考的一个课题, 本文结合实际浅谈了笔者的现代教育技术应用点滴心得。

关键词:现代教育技术,直观知识,教学信息,模拟实验,资源共享

参考文献

[1]薛岩.电教媒体技术在教学过程中的科学应用[J].攀枝花学院学报, 2005 (6) .

篇4:郭建红——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现代信息技术具有集信息于图、文、音、视、动、色为一体且综合表现力强的特性, 转变了传统的信息单一的表现形式, 化繁为简、形象生动。针对幼儿的认知特点, 把数学教学中较复杂的内容, 形象地展现在幼儿面前。让幼儿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我在教学活动中尝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开展教学活动, 并让幼儿有机会人手一机操作电脑中的数学知识课件, 结合这些实践探索和相关理论研究, 对现代信息技术中多媒体的运用与数学教学整合的实践谈一些认识和体会。

一、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够有效提高幼儿的学习兴趣, 诱发幼儿探索数学的动机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没有兴趣, 幼儿主体参与的活动将是不积极的。幼儿的学习兴趣对激发他们的学习动机, 调动学习积极性起决定作用。一旦激发了幼儿的学习兴趣, 就能唤起他们的探索精神和求知欲望。而信息技术集文字、图形、音频、视频等多种媒体于一体, 化静为动、化远为近、化单调为丰富, 有利于刺激幼儿的多种感官, 给幼儿一种耳目一新的感觉, 从而引发幼儿的兴趣, 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形象逼真的电脑屏幕图象和动画能将教师用语言和教具演示难以解决的问题进行形象化处理, 使幼儿更易接受。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的运用能充分调动幼儿的视觉、听觉、感知觉等, 让幼儿在快乐的操作中获得抽象的数学知识, 从而培养幼儿学习数学的兴趣。

1. 视觉——色彩的魅力

眼睛是孩子们感知世界的第一个窗口, 直接、形象地给孩子们展现他们将要接受的一切。幼儿天生就有好奇心, 好奇心驱使他们去注视、观察周围的事物和环境。在数学活动中, 首先要调动幼儿的视觉, 满足其好奇心, 使之对活动有兴趣有激情。在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中能提供丰富的、鲜艳的画面, 让幼儿直接感知, 用具体形象的画面来增强视觉刺激, 用缤纷的色彩来延长有意注意时间。

例如, 在数学活动中抽象的“1+1=2”是孩子们难于理解也难于集中精力学习的, 但在我们的课件中就出现了小兰姑娘摘果的场景, 可爱的小姑娘形象及色彩鲜艳的水果形象, 再配以相应的故事情节, 将抽象逻辑思维转化为具体形象思维, 教学气氛就会活跃得多, 幼儿相应地接纳新知识的速度也提高很多。在以往的图片教学中虽然也有固定不变的背景, 但在多媒体课件中, 变化活动的画面更容易刺激孩子的思维, 用颜色与动画共同活跃幼儿思维, 增强幼儿学习的兴趣。

2. 听觉——音乐和儿歌的妙处

在数学教学中, 运用文学、艺术等形式让幼儿进行辅助练习, 是一种十分生动而有效的手段。在我们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中, 各种以数、形等知识为内容的儿歌、歌曲等, 将抽象而单调的数形知识转变成有韵律、有节奏的艺术形式, 使幼儿在欢快、活泼的气氛中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例如, 在小班使用的课件中有幼儿边掰数手指边念唱数数儿歌《打老虎》, 孩子们在念、听、掰三个动作中轻松地掌握1~5的数的数序;大班幼儿复习几何形体时运用歌曲《几何形体歌》掌握比较正方体、长方体、球体的基本特征与异同。歌曲诗歌朗朗上口, 孩子们易于接受, 教学的效果也比较显著。孩子们边看电脑课件边做动作, 边念儿歌边做手指游戏, 在唱、念和动作过程中愉快地学习和巩固数学知识。

3. 感知觉——动手操作的魔力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认为, 智慧自动作发端, 活动是连结主客体的桥梁, 抽象概念的掌握要从动作开始。根据这一学说, 幼儿学习数学初步知识首先应从外部形式的活动——对物体的操作开始, 在操作和积极的探索过程中促进思维活动的发展。

例如,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多媒体课件中的小动物们的排序活动, 除了在集体教学活动中让幼儿跟随教师的课件进行相应的游戏活动, 在小组活动中, 还让幼儿在个别上机时亲自操作, 自己动手把小动物们按大小顺序排列后, 再让幼儿把小动物们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小动物送回动物园去, 教师的讲解结合幼儿独立的操作, 让幼儿能更清楚地知道排序的知识。

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整合能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让幼儿均衡发展

新《纲要》指出:“尊重幼儿在发展水平、能力、经验、学习方式等方面的个体差异, 因人施教, 努力使每一个幼儿都能获得满足和成功。”作为老师都希望上课所讲的内容孩子们能很快地接受, 但是我们不得不承认每个孩子之间是存在着个体差异的, 每个孩子的智力、发展速度都是不一样的。幼儿的能力差异是客观存在的, 是不以老师的意志为转移的, 有的孩子思维敏捷、感悟快, 一点就通;而有的孩子思维迟缓、感悟慢, 总不开窍。因此我们必须重视幼儿的个体差异, 因材施教。作为幼儿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的教师, 应在幼儿力所能及的范围内, 让他们各自都能自己跳起来摘果子, 使之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为了让孩子跳一跳够得着, 老师就要让孩子进行有层次的练习, 在现代信息技术多媒体的电脑课件里, 就为孩子们提供了既可以让孩子操作难易不同的有层次的课件, 又可以让孩子按不同的要求进行练习。

例如, 小班的《玩具大家玩》主题中的幼儿操作练习, 课件中就设置了有A、B两种难易程度不一样的练习供幼儿选择, 能力强的幼儿提供5个形状一样但颜色、大小不一样的图形进行记忆配对, 能力弱的幼儿提供的则是形状和大小颜色都一样的图形进行记忆配对。通过这样有层次的操作活动, 让能力强的孩子得到了提高, 能力弱的孩子也不会有自卑的心理, 同时也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两种孩子在活动中都能体验到成功的快乐, 这样所有的孩子都得到了均衡发展。

多媒体的游戏活动不但让幼儿自主而且让幼儿更加自信, 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以它独特的优越性, 为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发挥的空间, 使幼儿在数学活动中能够做到自由自在的玩中学, 为幼儿增添了好奇和兴趣, 幼儿单独的电脑课件操作活动能满足幼儿自由发挥的心理需要, 还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 从而为他们创设了更为广阔的展示空间, 形成了在“玩中学, 在学中玩”的氛围。幼儿在操作多媒体游戏活动中能依据自己的实际水平并按照自己的兴趣和意愿来选择游戏内容, 从易到难, 循序渐进, 多媒体活动真正体现了“因材施教”的教育原则。

篇5:郭建红——现代教育技术培训心得体会

课堂情境的创设和再现, 在课堂教学中非常关键。教师只有营造体现生活真实的氛围与情境, 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从而加深对知识的学习与理解。当然, 教学氛围与情境创设的途径是非常多的, 而现代教育技术独具特色, 它可以超越时空限制, 直接、具体表现事物的功能。思想政治课重要性毋庸赘述, 但单纯的、课程化式的教学方式又显然是不相适宜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思想政治课教师在教学中必须探索符合学生认知规律, 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使他们自觉地、积极地投入到学习和实践的过程中去的教育教学方式。因此, 现代教育技术一经与思想政治课相结合就产生出了深刻而不可分割的意义。这种方式把大量生动的, 丰富多彩的文字、图表、图形、图像、动画、声音、影片和录像片等, 以电子化和形声化的特点, 图文并茂, 形象、直观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 使学生视听等各种感觉器官并用, 既加深、加快了感知和理解, 又使学生能更好地理解抽象的理论, 充分启迪了学生的思维, 培养了学生的创新精神及操作能力。

如在讲“价值与价值观———探询生命的意义”的话题时, 我通过让学生观看朱德雍《跳》改编的flash活动, 让学生冥想要体验临近死亡的感觉, 同时通过网站的讨论区, 让学生发表分享自己的体会与感悟。然后再通过大屏幕展现一幅动漫故事 (一女孩从11层楼跳下去。看到了每一层楼人们都有他们各自的困境, 看完他们之后深深地觉得自己其实过得还不错, 在她跳下之前, 她以为她是世上最倒霉的人。现在她才知道每个人都有不为人知的困境) 。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体会到生命的意义与价值, 进而让学生更加直观地感受到挫折与压力是人生的一种促进剂, 让学生在讨论区不断地反思、争论与分享。在这种体验、讨论、分享过程中, 一方面加深了学生对生命的意义的理解, 另一方面也使学生们感觉到了学习的愉悦, 同时还可以让学生在情境中体验、认识和印证理论知识, 并在活动中发展自己的思维、培养创新精神。我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电子教室中的教师平台, 对学生的分享与讨论, 及时地进行倾听、点评、鼓励和引导, 使整个学习活动过程气氛非常热烈, 学生们的思维能力和知识运用能力都得到了非常大的提高。

二、运用网络技术, 培养学生探究式学习的能力

现代网络技术的推广, 为探究与合作式学习提供了得天独厚的条件, 提供了更多的自由学习的机会;网上教学可以让教师的课堂变得更加生动、直观、有趣也能使教学内容声形并茂, 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使教学效果达到最优化。可见, 网络教学既综合了研究性学习的优势与特长, 同时又重视学生的主体性、主动性, 崇尚学习过程的自主、创造的特点, 是一种非常好的教学方式。如, 我在讲“文化与社会”课题时, 就在课余时间用WEBQUEST软件亲自制作了一个主页 (讨论区的网址是:http://wenhuatiwei.blog.sohu.com/) , 把教学内容及教学目标与要求与学生共享, 让学生通过自己上网的方式, 阅读教师预设的资料, 并解决老师提出的问题, 在学生自已学习的过程中, 使他们进一步感知到知识的价值及探索知识运用知识的重要性, 并让学生通过自己的阅读与努力实现教学目的和要求, 让学生体验到自学的乐趣。同时, 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 我充分鼓励学生相互合作探究, 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广泛讨论, 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以使他们对知识的感知更深刻、更准确。这样的教学方式, 既提高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又培养了学生合作学习的良好习惯,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利用电视等媒体技术优势, 呈现教材背景材料, 增强学生的理解能力

学生能否顺利地理解和掌握新知识, 关键在于他们能否将已有的知识与新知识融会贯通。思想政治课所涉及的原理、知识及具体观点等, 都比较抽象、复杂, 如果只是按常规教学, 那带来的只能是课堂沉闷和学生对知识的不理解。而电视等媒体技术具有直观性、生动性的特点, 这种视听结合的教学方式既能有效地展现动态变化等的特点, 又可以使学生更生动直接地了解政治历史事件所发生的背景, 进一步增强了学生的学习活动体验, 加深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如, 在学习“弘扬民族精神”时, 我利用学校的电视台, 通过我校闭路电视系统, 向学生播放了《雷锋的故事》等优秀的影视作品, 使学生在直观形象的背景下进行学习, 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增强了学生的理解能力, 优化了教学过程, 提高了教学效益。

四、现代教育技术在思想政治教学运用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1. 不能因技术而技术

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 我们有些教师或领导为了追求教育技术的应用而强迫自己或教师使用现代教育技术的作法是不可取的。因为这种为技术而技术的方式, 恰恰使教学失去了活力, 也使学生只沉迷与色彩与音像中, 而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上来。同时, 这种方式也忽略了教师教学行为及语言的作用, 没有把课堂的行为及语言的作用与信息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不能充分发挥现代教育技术辅助教学的优势, 也使教育教学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 还削弱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2. 不要过分强调媒体技术的运用

在现代教育技术与思想政治教学运用的初级阶段, 一些教师在运用Powerpoint、Flash、Authware等软件进行教学时, 常常一味追求形式的新颖, 奇特, 如在教学过程中注重色彩的鲜艳及图片动画的大量运用等, 而这些新颖与奇特的方式, 虽然在一定程度上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吸引学生的注意力, 但同时也容易忽视教学的重点内容, 分散学生对学习知识的注意力, 这样做既不能达到学习的预期目标, 同时又浪费了教师及学生的时间和精力。

篇6:浅谈现代设计中“中国红”的运用

一、红色在中国民俗文化上的运用

在统治阶级眼里,“中国红”代表权势、威严,而在民间,“中国红”是幸福的生活,吉祥的化身,一切美好的代名词。俗话说“千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但是即使经过漫长的岁月,和“中国红”有关的民俗却长胜不衰,它在丰富的色彩中占据最重要的位置,代表了中国人民千百年的民族习惯。

(一)“中国红”在民间节庆中的体现

“中国红”是最能表现出热闹,欢快,团圆,喜庆感觉的色彩。每当盛大节日,张灯结彩是必不可少的,以中国红来表示热热闹闹,红红火火。春节是我国一个古老的节日,也是全年中最重要的一个节日。人们以盛大的仪式和热情迎接新年。红色就成为新年的主色调,红福字,鸣红鞭炮,表达出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在过元宵节时,除了吃元宵的习俗,挂红色灯笼,舞红色龙灯,才能表达出人们心中对团圆的向往,也是庆贺新春的延续。

(二)民间婚庆服饰中“中国红”的运用

“中国红”同时也是一种喜气的色彩,它是朝气,热情,欢乐的象征。人生最喜气的事情要数结婚,“中国红”在这一过程中扮演重要的角色。订婚到结婚之间用到的一切物件都要用于红色包装,里里外外布置得满目红艳:红门帘、红被子,贴红双喜、红对联,为婚礼增添了不少喜气氛围。当然“中国红”除了在结婚服饰中的运用,还用于各民族的服饰中,比如民间男女老少都有穿红肚兜的习俗。红色是血液的颜色,代表具有旺盛的精力更有取中华之文化红红火火、大吉大利之意。

(三)民间建筑中“中国红”的运用

“中国红”同时还具有饱含文化底蕴的含义,因为红色具有丰富的文化底蕴和内涵,是民间的建筑中运用红色较多。寺院宫殿建筑选用红色,居民以用红木为佳,由南至北成为人们的用色习惯。

红色经常出现在庙宇供奉的菩萨身上和农民搭建新居的大梁上。而且人们在建筑中善用红色、黑色、黄色,这三种颜色搭配在一起可以装饰房梁,并能充分的营造出古色古香的氛围。中国人对祠堂庙宇的感情是非常复杂的,祠堂的大部分地方都用红色装饰,,显得神圣不可侵犯。比如安徽省罗氏家的宝纶阁,红色的布匹布满了厅堂的梁架天花,并用金色和黄色点缀其中,红、黄、金的搭配使祠堂的主体建筑显得宏伟大气。更值得一提的是泉州的城市景观,泉州人认为红色象征着吉祥与兴旺。因此对红色有着深厚的情感和特殊的喜好,在传统的居民建筑中,红砖的运用,象征着幸福与安全,用红色可以很好地诠释出泉州人的性格特点。

二、“中国红”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

经济的飞速发展,使现代世界文化交往更加密切,不同民族的传统习惯和每个民族不同的用色爱好成为我们设计成败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近年来掀起一种文化现象——传统元素热潮,强调突出本民族文化,加强本民族文化的亲切认同感,同时,使具有特殊情感和文化内涵的“中国红”有了新的更宽广的发展空间,这样一种颜色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和我们漫长的艺术实践过程中经过多次的打磨,已逐渐形成了稳定的视觉符号和艺术规范,成为一种文化,为中国人民所接受,符合我们的民族文化和审美需求。所以,“中国红”在现代设计中的运用,能体现出人文设计的特点,并带给我们亲和力和深厚的民族底蕴。

(一)平面设计

1. 标志设计

经过千百年的历史演变和设计的不断发展,“中国红”是最能代表中国的色彩,被称为国色,反映出中国的文化和民族心理,情感特征。如在北京举办的第29届奥运会的会徽“舞动的中国印”就用红色做为它的主色调,整个会徽设计非常新颖独特,似印非印,似“京”非“京”,飘逸流畅,潇洒自然,象形文字,印章形式,飞舞的彩带,中国的书法诸多的元素都在这个小小的会徽中反映出来,中国红的底色和白字形的表现,使整个会徽具有强的视觉冲击力,开放,充满活力,色彩和图形的搭配能充分的体现出新北京和新奥运的内涵,传达出中国人民好客、喜庆的性格特征。中国银行的标志采用“中国红”为基本用色,设计构思巧妙,从整体上看,用中国古代钱币的形象代表银行,“中”字代表中国。色彩和图形的结合相得益彰,在视觉上给人值得信赖的感受,向我们传递出强有力的,具有开拓精神的企业理念。

可口可乐——将红色特征发挥到极致。活泼张扬的红色、线条优美的创意瓶身、激情飞扬的标志设计,共同组成一个品牌神话,成为价值连城的经典品牌。可口可乐公司具有非常悠久的历史,它的包装、标志都几经修改,唯一没有变动的就是它的标准色——红色,可口可乐在中国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市场占有量大,它的标准色红色正好符合中国人的用色心理情结,比如,每到节庆的日子,可口可乐就会隆重的推出具有“中国红”的人文色彩为主体的宣传广告等,如春节由可口可乐瓶身组成的大红鞭炮,中秋的团员广告,由电视媒体、灯箱广告、宣传手册形成的鲜明而强烈的“中国红”攻势。

2. 包装设计

色彩在包装设计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包装设计中我们可以充分的利用色彩带给我们的心理效果,对顾客进行心理的影响和暗示。红色在光谱中光波最长,所以非常醒目,能吸引人们的注意力,红色强烈的视觉效果,能在推广产品的时候发挥积极的作用。中国有礼仪之邦之称,传情达意的礼品包装大多用红色来表亲和力,传递热情喜庆的情感。在酒类的包装设计在,“中国红”的应用由为突出,如百年老窖“贵府人家”,该产品的包装设计的色彩反映了礼品的性格特征,提升了酒的品味,红色和金色的搭配将中国传统名酒尊贵、喜庆的特点表达的淋漓尽致。在我们熟悉的金六福酒和浏阳河酒的外包装上也出现了“中国红”,雅致大方、热闹喜庆,有着活泼的现代气息又不失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二)影视服装设计

影视作品能丰富我们的日常生活,影视语言是独特的视觉符号。中国著名的导演张艺谋,在他所导演的影视作品中大量的运用了红色,形成鲜明的个人风格,被中国观众所熟悉和接受。他以强烈鲜明的中国红为主色调创作了《大红灯笼高高挂》、《菊豆》等诸多具有中国特色和鲜明个性的影片,使我们在影视作品中感受到“中国红”特有的不可替代的魅力。

影视作品《大红灯笼高高挂》的色彩运用的非常到位,该片因为题材的诠释用灰色作为基本的色调,张艺谋在该片中运用了大量的红色灯笼,这些大片的鲜艳的红色象征生命,代表性欲,表现出对压抑和愚昧的反抗。该片中的红色巧妙的传达出腐朽的美丽味道和充满血腥的死亡气息,张艺谋娴熟的运用红色和灰色,征服了万千的观众,为我们带来一场视觉盛宴。

浓厚的“中国红”色彩元素逐渐在时尚圈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它是服装设计师最乐意使用的色彩。很多设计师提到红色时说到:它的尊贵、喜庆、饱满的色彩文化蕴含注入我们的服饰中,感觉就像一股奔腾的火红扑面而来,似乎将周围的一切都点燃了……

旗袍是代表我们国家、民族的服饰,有着“国服”的美称,王蜀华1994年第七期《丝绸》期刊上发表文章《红色跨世纪的流行色----漫谈红色服装的三大优势》,王蜀华认为穿红颜色衣服是“跨世纪的选择”,并赋予红色是“跨世纪的流行色”,通常旗袍会和红色搭配在一起,显示出喜庆、庄重、尊贵,并符合中国人的肤色。如服装设计师萧渝认为中华民族神韵在服装中的传递和传递就是很好的运用了中国红,并与复古风相结合,在衣服的边上镶上华贵的金色边,喜悦、高贵,并将内敛、含蓄的黑色之外,黑色和鲜艳的色彩搭配会给人带来金碧辉煌的感觉,使东方神秘之国的中国文化,显得非常美好和奇妙。

上一篇:个人工作总结报告与个人工作总结机构编制下一篇:防交通安全事故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