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2024-07-31

2018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精选6篇)

篇1:2018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2018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本题共3小题,9分,)

唐人古体

古体诗,亦名古诗、古风或往体诗,指的是产生于唐以前并和唐代新出现的近体诗(又名今体诗)相对的一种诗体。它的特点是格律限制不太严格,篇幅可长可短,押韵比较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声律,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形式。不过唐人的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杂言也多以七言为主体。

五七言古诗自汉魏以来已经有了悠久的传统,至唐代又发生新变。唐代社会生活领域的扩展和人的思想感情的复杂化,要求诗歌作品在表现范围上有较大的开拓,加上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的近体诗走向定型化,更促使这种少受时空限制的古诗朝着发挥自己特长的道路迈进。一般说来,较之汉魏六朝诗歌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唐人的古诗则趋向笔力驰骋、气象峥嵘、边幅开阔、语言明畅,不仅抒写波澜起伏的情感心理活动,还直接叙述事件,刻画人物,铺排场景,生发议论,使诗歌表情达意的功能得到空前的发挥。唐代诗人中也有接近于汉魏古诗含蓄淳厚作风的,如王、孟、韦、柳,但较为少见。不构成唐人古诗的主流。另外,在音节上,唐代古诗受今体诗的影响,或则吸取声律的和谐与对仗的工整,或则有意走上反律化的途径,皆不同于晋、宋以前诗歌韵调的纯任自然。所以明代格调论者以唐人古诗为汉魏以来古诗的“变体”,并不算错。只是他们从伸正黜变、荣古虐今的传统观念出发,贬抑唐人古诗的成就,甚至宣言“唐无五言古诗”(李攀龙《唐诗选序》),那就太过分了。清王士禛《古诗选》在五言古诗部分选了一百多位汉魏六朝作家的作品,于唐人只取陈于昂、张九龄、李白、韦应物、柳宗元五家,还说是“四唐古诗之变,可以略睹焉”(《古诗选·五言诗凡例》),显示出同一偏见。倒是明末许学夷在《诗源辩体》中强调指出“唐人五古自有唐体”,它以敷陈充畅为特色,不能拿汉魏古诗委婉含蓄的作风来硬加绳尺,可谓

通达之见。

至于同属唐人古体,五言和七言又有所差别,这个问题比较微妙,须细心体察。我们看五七言的区分,虽只在每句相差两个字上,但造成的节奏感和韵调感却很不一样。五言字少,念起来有一种安详舒缓的气度,近乎平时说话的语调;七言音促,上口时会给人以发扬蹈厉的感觉,类似于朗诵或歌唱表演的声腔。试读“杜陵有布衣,老大意转拙,许身一何愚。窃比稷与契”(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或者像“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老翁逾墙走,老妇出门看”(杜甫《石壕吏》)这样的句子,无论叙事还是抒情,口气何等自然平实,不带任何拖腔。但如“少陵野老吞声哭,春日潜行曲江曲,江头宫殿锁千门,细柳新蒲为谁绿”(杜甫《哀江头》),以至于“中兴诸将收山东,捷书夜报清昼同,河广传闻一苇过,胡危命在破竹中”(杜甫《洗兵马》)则不管是悲慨还是喜颂,是仄脚还是平收,念起来都有一种异乎寻常说话的调门,抑扬抗坠,铿锵成韵。我国古代传统上有诵诗和歌诗的区分,西洋歌剧音乐亦有宣叙调与咏叹调的歧异,五言和七言在调式上的分别大抵类比。这就是为什么五七言古诗尽管都起源于民歌,而五言诗在东汉中叶以后即日渐脱离音乐,取得独立的发展,七言诗却长时期停留在乐府歌行体的范围内,直到唐代还常以七言短章合乐歌唱的缘故。

(节选自陈伯海《唐诗学引论》,有删改)

1.关于古体诗,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古体诗产生于唐代以前,在唐出现篇幅短小、格律严整、生命力更强的近体诗后,逐渐走向衰微。

B.五七言古体至唐而新变,是多种因素作用的结果;唐人古体虽名为“古体”,其实已与以往古风不同。

C.古体诗在形式上有四言、五言、七言、杂言等多种;唐人古体以五言、七言为主,更似绝句律诗。

D.古体诗的格律限制并不严格,因而形成了篇幅可长可短,押韵自由灵活,不必拘守对偶与声律的特点。

2.下列关于“汉魏古诗”和“唐人古诗”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汉魏古诗大多局限于比较单纯的抒情写景,在作品表现范围上,不像唐人所作古诗那样

开阔。

B.就含蓄淳厚的作风而言,汉魏古诗略胜一筹;就表情达意的功能而论,唐人古诗则更具 优势。

C.唐人古诗有的在今体诗的影响下表现为声律和谐与对仗工整,有的继承汉魏古诗有意“反律化”。

D.两者各具特色,由汉魏古诗到唐人古诗,是变化,是拓展;一味地贬抑唐人古诗,失之

偏颇。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清王士禛对唐人五言古诗只认可五家,足见其偏见;明许学夷明察唐人五古特色,其观点可谓通达。

B.本文第三段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明确了唐人古体中的五言和七言在节奏感和韵律感方面的不同。

C.白居易《琵琶行》中的“弦弦掩抑声声思,似诉平生不得志”,抒情悲慨,读来抑扬抗坠,铿锵成韵。

D.本文引用的语句分诗论和诗句两类,其作用是帮助读者准确把握不同时代古体诗形式和内容的异同。

歌词进教材,是补位而非“乱入”

语文出版社新修订的小学语文教材,歌曲《天路》以诗歌的形式入选,三年级的延伸阅读中还收录了歌手周杰伦的歌曲《蜗牛》。

革新语文教材,可谓是由来已久的话题。此番,若非周杰伦的“闯入”,所谓教材的脱胎换骨,或许根本不会引发广泛关注。现实就是如此,一面是各方都在呼吁教材当改,另一面却是大家都缺乏具体路径。直至如今,终于有出版社“先行先试”,各种各样的解读与置评,方才后知后觉。对于很多人来说,流行歌曲忝列教材之中,无疑有辱名家名作所构建的文本经典。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既然扬言变革,总该有些突破才好。语文出版社社长王旭明表示,“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是品生课、社会课、自然课,但就不是语文,必须改。”按照王旭明的理解,传统语文教材,承载了太多的宣教责任,反倒轻视了纯粹的人文性与工具性。其后果是,语文课本成为无所不包的、正确价值和有用知识的集合体,却忽略了教人识文断字、体验语言之美的最初功能——某种意义上,“年轻一代”听说读写能力的持续滑坡,与此不无关系。所以,让语文课尤其是低年级语文课回归“中文启蒙”为优先考量,理应成为新一轮教材改革的基本共识。

顺着此一思路,将《天路》、《蜗牛》等歌曲收入教材,也就很可以理解了。仅就教学效果而言,此类流行歌曲天然具备优势。其用字浅易、行文直白,同时内容轻松、富有意趣,非常适合小学生识字习文。凡此种种,较之一些拗口的名作,想必更投合小朋友们之所好。

一直以来,教材编撰者以致敬和传承的姿态,将一干经典名文统统塞进课本,而未曾充分顾忌儿童的认知偏好。另一方面,民间舆论也时常抱持“出身论”视角,对教材课文的增减指指点点:在此思维内,经典篇目的退出、流行歌词的加入,极易被看做媚俗的倒退。而事实上,小学阶段更多只是识字断文、培养语感而已,那些名作的深意和妙处,未必为孩子们所理解。与其如此,还不如让他们轻松读些浅显文字便好。

周杰伦的《蜗牛》,仅仅是收入了小学课本的“延伸阅读”罢了。动辄将之鼓吹为“流行文化逆袭文化经典”,既显得太过敏感、小题大做,也折射了对语文教育的认知误区。必须重申的是,小学课本从不负责将名家名作兜售给年幼一代,而只是负责培养孩子们的技能与兴趣,从而让他们有能力识字、写作、阅读经典——只要流行歌曲能有此功效,同时“三观”刚正,就实在没有任何理由对之妄加指点。

也许,“歌曲成为课文”的唯一尴尬在于,该现象映射了小学教材“无米下锅”的某种窘境。现代社会的作家、学人、教育者,对于教学规律缺少认知,对于写作儿童读本缺少动力。久而久之,教材编写者只能无奈抓些歌词“补位”。于此,难辞其咎者其谁,着实不容含糊。

(《中国青年报》,有删改)

1.对于传统语文教材,下列表述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A.民间舆论时常抱持“出身论”的视角,对语文教材课文的增减指指点点,认为语文教材应该收入名家名作所构建的文本经典。

B.传统语文教材,成了无所不包的、正确价值和有用知识的集合体,轻视了纯粹的人文性与工具性,语文课也上成了品生课、社会课和自然课。

C.教人识文断字、体验语言之美的最初功能在传统的语文教材里被忽略了,从而导致了“年轻一代”听说读写能力的持续滑坡。

D.大量经典名文被编者以致敬和传承的姿态统统塞进课本,初衷是好的,但却没有考虑 到,这些经典名作的深意和妙处是否能为孩子们所理解。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有些人认为语文教材的改革应该有些突破,但很多人认为,流行歌曲忝列语文教材之中,有辱名家名作所构建的文本经典。

B.《天路》、《蜗牛》等流行歌曲,仅就教学效果而言,用字浅易、行文直白,同时内容轻松、富有意趣,天然具备优势,因而非常适合小学生识字习文。

C.只要流行歌曲能起到培养孩子们的技能与兴趣,从而让孩子们有能力识字、写作、阅读经典等功效,同时“三观”刚正,我们就没有理由妄加指点。

D.周杰伦的《蜗牛》,仅仅是收入了小学课本的“延伸阅读”,所以不必看做是媚俗的倒退,更不必鼓吹为“流行文化逆袭文化经典”。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关于革新语文教材的话题,由来已久,一直未能“脱胎换骨”,是因为各方都在呼吁教材当改的同时,却都缺乏教材革新的具体路径。

B.从语文课本的最初功能出发,新一轮语文教材改革的基本共识应该优先考量让低年级语文课回归“中文启蒙”,投合小朋友们之所好。C.现代社会的作家、学人、教育者,对于教学规律缺少认知,对于写作儿童读本缺少动力,是小学教材出现“无米下锅”窘境的原因之一。

D.歌词进教材,是教材编写者无奈抓些歌词的“补位”,而非“乱入”,只是出版社“先行先试”了,各种各样的解读与置评,才后知后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7~9题。

①黄梅戏是从民间的采茶调发展成为如今中国五大戏曲剧种之一的,它的发展及艺术特点的形成是学习借鉴的结果。

②黄梅戏原名“黄梅采茶调”,起源于唐初。清乾隆时期,湖北黄梅县一带大别山采茶调传入毗邻的安徽省怀宁县等地区,与当地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歌唱和念白,逐渐发展为一个新的戏曲剧种。其后黄梅戏又借鉴吸收了青阳腔和徽调的音乐、表演和剧目,开始演出“本戏”。但作为地方剧种,黄梅戏也存在一定的局限。念白及唱词,很多用的是地方语言,剧情反映的也是老百姓所熟悉的故事和人物。黄梅戏中经常演出的大本戏,只限于男女情爱,伦理道德等,很少演出反映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的剧目。黄梅戏长期以来局限在安庆地区以及安徽其他地区范围内演出,这也局限了眼界和视角。黄梅戏的传承者们也意识到了这一点,作出了很多努力,并取得了一定的突破。

③首先,在形体语言上要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吴亚玲主演的《墙头马上》,就在形体语言上做了很大突破,这出戏把舞蹈和戏曲程式经过精心提炼,二者融成一体,戏中人物形象达到了现代古典艺术的审美高度。《墙头马上》的成功,使我们相信:形体语言的拓展与解放是可行的,甚至是必须的。当然,在借鉴的同时,也不能本末倒置,失去剧种本身的特点,而应当处理好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所以,黄梅戏在继承的同时,需要学习借鉴,与时俱进,逐步建立起具有自身特点的、完善的艺术体系,从而向更高的艺术领域迈进。

④其次,要创新运用声光电等新技术手段打造感观盛宴。近些年来,大量的高科技声光电产品运用到舞台上来,这奠定了灯光在戏曲表演中的重要地位,它不光把环境和人物照亮,更把人物立体化、背景生活化,为舞台美术增色添彩。舞台灯光在戏剧舞台中有了思想,起到了刻画人物、转换时空、渲染气氛的作用。新创作的3D版舞台剧《牛郎织女》正是一部集声光电于一体的视觉大餐,为黄梅戏舞台艺术增添了一道亮丽的风景线。由此可见,积极研究与运用现代化科技手段将会越来越成为黄梅戏发展中必不可少的一项重要内容。

⑤最后,要处理好新剧目创作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关系。如今,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大潮中,如何处理好新剧目创作与市场经济之间的平衡关系,成为了一个非常重要的课题。同时,这也是每一个文艺团体所面临的一个比较难的课题。黄梅戏剧团转企后,首先面临的是生存问题,一个企业要生存下去,经济效益是第一关注点。没有了效益,企业就失业了生存的基础,艺术创作也就无从谈起了。但如果一味的追求经济效益,追求利润最大化,那么,就会忽视艺术创作,忽视生存的意义,最终也会因为没有好的艺术产品提供社会而退出出市场舞台。所以,在两者之间如何权衡,如何博弈,成为了在市场经济下顺利发展黄梅戏艺术的最重要的课题,这一点对于其它艺术形式也同样适用。

7.从原文看,下列对黄梅戏存在“一定局限”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3分)A.黄梅戏的念白与唱词很多用的是地方语言,剧中的故事和人物也广为老百姓所熟悉。B.黄梅戏剧目题材只限于男女情爱,伦理道德等,较少涉及重大历史题材及文学经典。C.由于眼界和视角的局限,黄梅戏的发展进程很缓慢,演出的范围也只局限在安徽地区。D.黄梅戏在学习和借鉴的同时,也需要保持自身的特点,从而迈进更高的艺术领域。8.下列对原文思路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第一段提出了文章观点:作为如今中国五大剧种之一的黄梅戏,其发展艺术特点的形成是学习借鉴的结果。引出下文。

B.第二段介绍了黄梅戏的来历于发展,但由于受到语言、题材和演出地区等方面的局限,自身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阻碍。

C.第三、四段提出黄梅戏的传承者在形体语言和声光电新技术创新运用上,作出了很多努力与突破,促进了黄梅戏艺术发展。

D.第五段承接上文,提出黄梅戏在学习借鉴的同时,也要理顺经济效益和艺术创作之间的 关系,并且要在两者之间作出选择。

9.下列对原文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黄梅戏是大别山采茶调与怀宁地方民间艺术结合,并用安庆方言进行演出的地方戏曲剧种。后为青阳腔、徽调所吸收,诞生出“本戏”。

B.吴亚玲主演的黄梅戏新作品《墙头马上》的成功说明,只要能够解放与拓展形体语言,就能很好地处理黄梅戏艺术继承与发展的关系。

C.声光电等新技术手段可以闯西运用到黄梅戏中,为舞台增色添彩,为观众带来视觉享受,它已成为黄梅戏发展中比不可少的重要内容。

D.在当前社会背景下,黄梅戏剧团在转企后,首先应该关注经济效益。但如果一味地追求经济效益就会忽视艺术创作,忽视生存的意义。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小题。

①历史并非匀速地流动,其湍急之处往往最为惊心动魄,哪怕仅有短短百日,也可谓大时代。近日,以戊戌变法为背景的话剧《北京法源寺》,亮相第三届中国原创话剧邀请展,致敬中国话剧110周年。自2015年首演以来,这部“台词很密、内容很硬”的历史正剧,收获了市场与口碑的双好评,几乎场场爆满、一票难求。

②“庙堂高耸,人间戏场”,时代的十字路口,家国之忧、失路之悲、奋争之志、儿女之情,展示于七尺舞台上。改革的复杂与纠结,改革者的勇气与担当,群己、公私、夷夏、情理、常变„„处身大历史中的人们,既有懦弱者、保守者、投机取巧者,更多有血性、有理想、胸怀家国天下者。深刻的心灵世界和鲜活的本真生命,在寺院、民间、庙堂交叠的时空中,汇入历史的洪流,让观众直感悲怆与沉雄之气扑面而来。

③总书记强调,“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文艺才能接住地气、增加底气、灌注生气”。《北京法源寺》探求着一个民族的心路,恰如导演田沁鑫说,此剧寄托了她于中国文化的“觉知”。所谓觉知,正是对脚下这块土地清晰而坚定的认知。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有着自己独特的心理和文化结构,惟有在这样的觉知之上,讲述中国的故事、彰显中国的美学、抒发中国的情感、关心中国的命运,才能击中当下中国人心中绷得最紧的那根弦。

④有觉知,方有正念正行,方有艺术生命力。不管是舞台也好、银幕也好,对历史甚至现实的展现,都并不排斥想象与虚构。如果艺术的创造是在历史的、精神的大逻辑之内,是在情感的、行动的小逻辑之中,就是合理的,也就可能成功。比如《北京法源寺》中谭嗣同与袁世凯的古庙会,临变一搏,命定的悲壮、个性的对撞,尽显于此。好的作品,需要与民族之精神与时代之风貌契合,提取出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不仅是一个艺术或者市场的问题,更是文艺观、历史观、文化观的问题。

⑤谭嗣同在如柱灯光下慨叹,“看明月天山外,苍茫云海间。风景不殊,山河尤是,人民小康”,当此之时,每每全场寂然,潸然泪下。而当他平静地拒绝逃亡,台词也扣人心弦:“这局棋里,有一步死棋,就是我。”感人心者,是灼热的理想主义,是炽烈的家国情怀,是属于这个国家、这个民族的心史心声。觉知,伴生的是因理解而生的同情,因同情而生的激情。优秀的文艺作品,表现方式可能不同,却无不让人感受到对这片土地以及生活在其上的全部人民深深的眷恋与热爱。

⑥觉知文化的心跳,能让人在浮躁中沉静下来、在浮华中守住初心。很多时候,历史被矮化成后宫争斗的狗血剧、卿卿我我的言情剧、装神弄鬼的玄幻剧,传统被简化为不文不白的台词、不中不外的场景、不古不今的价值。拒绝历史、拒绝思考,即便有光鲜的明星、逼真的特效、宏大的场面,也难掩坍塌和中空。在消费主义、景观社会的场景中,这样的“小时代”“小清新”,炫目却扁平,热闹却轻浮。有了对中国文化的觉知,才能以史鉴知、以情动人,用“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铸造时代和人们的灵魂。

⑦北京市副市长王宁也没想到,当年自己任西城区委书记时,为天桥演艺联盟策划的这部开场大戏,会沉淀为经典剧目。由《雷雨》《茶馆》到《屈原》《李白》再到《牌坊》《窝头会馆》,《北京法源寺》与这一谱系中许多优秀作品一样,都有着共同的气质:在精神与情感上,与历史相连、与本土相连、与时代相连。惟其如此,才能成就时代的经典,锻造出我们的文化自信。

(摘自《人民日报》《觉知文化深处的心跳》)

10.关于《北京法源寺》这部作品,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北京法源寺》寄托了导演田沁鑫对于中华民族独特的心理和文化结构的认知,收获了市场与口碑的双好评。

B.《北京法源寺》展示了深刻的心灵世界和鲜活的本真生命,是一部接地气、有底气和生气的文艺作品。

C.《北京法源寺》讲述中国的故事、彰显中国的美学、抒发中国的情感、关心中国的命运,是致敬中国话剧110周年经典剧目中最好的作品。

D.《北京法源寺》与《茶馆》《屈原》《牌坊》等有着共同的气质:在精神与情感上,与历史相连、与本土相连、与时代相连。

1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很多时候,一些宫斗剧、言情剧、玄幻剧因拒绝历史、拒绝思考,即便有光鲜的明星、逼真的特效、宏大的场面,也难掩坍塌和中空。

B.《北京法源寺》以戊戌变法为背景,将家国之忧、失路之悲、奋争之志、儿女之情,展示在舞台上,是一部历史题材的悲剧作品。

C.艺术创作者必须先有了对中国文化的觉知,才能以史鉴知、以情动人,用“有骨气、有个性、有神采”的作品铸造时代和人们的灵魂。

D.北京市副市长王宁在担任西城区委书记时,为天桥演艺联盟策划了《北京法源寺》这部开场之作,但没有想到这部作品会沉淀为经典剧目。

12.根据文章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银幕或舞台上的一些“小时代”“小清新”之所以炫目却扁平,热闹却轻浮,创作者没有对中国文化的觉知,是原因之一。

B.艺术创造需要与民族精神和时代风貌契合,提取出历史中最有价值的东西。这不仅是一个艺术或者市场的问题,更是文艺观、历史观、文化观的问题。

C.如果艺术的创造是在历史的、精神的大逻辑之内,是在情感的、行动的小逻辑之中,就是合理的,即使加上想象与虚构,也能成功。

D.只有扎根脚下这块生于斯、长于斯的土地,对脚下这块土地有清晰而坚定的认知,才能创造出有艺术生命力的作品。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15题。

相对于西方文化重逻辑理性的言说,中国文化更偏重于诗性言说,但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中国文化也有思辨性的一面。春秋战国时期就是中国文化史上思辨之风最为浓厚的时期,百家争鸣,思想激荡,辩士云涌。诸子的思辨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也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诸子的思辨艺术成为后世说理性文字的源头活水,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中国古代文论的言说方式和文体风格。

战国时期,天下大乱,群雄并起,身处其中的有识之士对治国平天下各有构想,也各有说辞。不少人常常游说于诸侯之间,成为一群专门靠思想与口才吃饭的游说之士。他们没有权力和地位,但却能影响君王的决策,甚至影响时局的走向。有的人佩印封侯,成为一国栋梁;有的人虽不为时人所重,其思想却成为中华文化的根源性基因,持续地影响着后人。

诸子思辨求真求理的精神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深远地影响着中国士人特别是古代文论家们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中国古代的文人士子们历来把文学当作经国之大业,有天下大事舍我其谁的自信心和责任感,立德、立功、立言是他们的人生目标。谦谦君子,遇人当礼让三分,原本是不好与人争辩,但人生短暂,世道纷杂,为了建功立业,又不得不辩。

刘勰说:“辩立有断辞之义。”思辨性的语言思路清晰、思想明确,给人一种决断之美。诸子论辩讲究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的力量,就有这种断辞之美。刘熙载指出:“战国说士之言„„如善攻者使人不能守,善守者使人不能攻也。”严密的逻辑推理,迫使对手甘拜下风,维护了自己的思想立场,就呈现出一种“断辞之美”。

诸子的论辩艺术对后世文章影响很大,刘熙载就曾指出“韩文出于《孟子》。”诸子对后世文论的思辨艺术也影响很大,如刘勰主张“剖情析采”,“剖析”就是一种理性思辨。章学诚称刘勰《文心雕龙》“体大思精”,就点出了《文心雕龙》思辨性的“断辞之美”。古代文论中,大量的诗话、词话、曲话,虽然以松散随性为主,但还是有一些思辨性言说。比如如清代查为仁说:“诗之厚,在意不在辞;诗之雄,在气不在直;诗之灵,在空不在巧;诗之淡,在脱不在易;须辨毫发于疑似之间。”辨析在毫发疑似之间,可见仔细揣摩、精心把玩之用心,这是否也是一种思辨呢?

(摘编自吴中胜《断辞之美》)

13.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西方文化看重理性的思辨,中国文化则是诗意的表达与理性的思辨并重,而后者更成为中国文化的理性基因,影响着古代文论的处世态度和担当精神

B.春秋战国时期百家争鸣,各种思想交流碰撞,靠思想与口才纵横各国之间的辩士纷纷涌现,使得这一时期成为中国文化史上思辨之风最为浓厚的时期。

C.充满理性思辨的言说以其清晰的思路和明确的思想使对手折服,它讲求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力量,维护自己的思想立场,给人一种决断之美。

D.战国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文论的影响很大,比如南北朝时期的刘勰就主张“剖情析采”,其《文心雕龙》被章学诚称“体大思精”,具有理性思辨色彩。14.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先总说诸子的思辨艺术对后世的影响,然后分述其对中国文化及文论的影响。B.文章的关键词是“诸子”“思辨”“影响”,全文紧紧围绕这三个关键词展开论述。C.文章引用刘勰、刘熙载、章学诚等人的观点或评价,充分阐释了“断辞之美”的内涵。D.文章从源头及承袭角度阐述了诸子的思辨对后世的深远影响,证明中国文化不乏思辨性。

15.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如果没有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争鸣和思辨,中国文化就会失去重要的理性基因。B.我国古代的文人士子为了建功立业成就人生,不惜舍弃谦谦君子之风与人论辩 C.论辩中只有讲究逻辑推理和论辩方法,注重逻辑的力量,才会呈现出断辞之美。D.历代文论如《人间词话》等对诗词曲赋的仔细揣摩、精心把玩,应该也是一种思辨。

篇2:2018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教学目标】

一、熟知考点,有针对性地学习;掌握各个考点的解答方法。

二、明确论述类文本的解答思路,提高学生的阅读和解题能力。

*【导入学习】* 考纲要求论述类文本阅读

阅读中外论述类文本。了解政论文、学术论文、时评、书评等论述类文体的基本特征和主要表达方式。阅读论述类文本,应注重文本的说理性和逻辑性,分析文本的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1.理解 B ⑴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⑵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2.分析综合C

⑴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⑵分析文章结构,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⑶分析论点、论据和论证方法

⑷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自主学习】* 【考点解读】

考点一: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重要概念,主要是指体现作者立场观点、反映文章深层次内容、对文章结构起照应连接作用的语句。做这类考题要养成释词看篇的阅读习惯,不要孤立地就词论词,而要根据社科背景(如语境)来理解。

考点二: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义

重要句子,是指对理解文章起重要作用、内涵较为丰富、结构比较复杂的句子。对这类句子的理解,既要

注意分析句内的结构,也要分析句外的语境联系,还要分析句子的中心作用。如:分析句内的结构,既要区分单句还是复句,还要从中找出表达重点;分析句子的主题作用,要看这个句子对文章主题或段落中心是理性解说,还是具体例证等等。

考点三: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社科论文的重要信息主要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一是文本中的基本概念和基本知识;二是文中某一观点或结论的依据,包 括有关理论、相关事实、现象等;三是某一现象或行为的原因、目的或者它所包含的范围;四是最能表达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筛选这些信息时要仔细推敲题目,大体框定相关的阅读语区,从文中把符合考题要求的字、词、句等语言材料 筛选出来,加以概括、重组、融合。考点四: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文章结构”,指对材料组织和安排的方法,它是文章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文章思路”,是按照一定的条理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这个路径和脉络实际是一个连贯的思维过程,即要求围绕一个中心点,由浅入深,从一个方面到更多方面,把要表达的思想内容组成一个严密的整体。考点五:归纳内容 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内容要点”,是指文章的主要内容或文章内容的精要之处。如果是全文的,则是文章的“中心思想”。概括整篇文章的中心思想,可以通过整体阅读、分段总结、归纳要义、总结中心几步进行;概括局

部段落的主要内容,则要借助上下文与全文的中心思想完成。

考点六: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是指作者对某具体事物的主观倾向。人的思想感情是丰富复杂的,表述方法也不是单一的。因此需要筛选辨析,综合分析,全面概括,才能准确地把握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答题要旨】

一、“整体感知”明大意

不要急于看考题,要先总览全文,形成整体感知。基本知晓文章的写作意旨以后,再解读局部语段和有关问题。浏览文章时,可用铅笔勾画一些重要内容:1.直接宣布观点的句子;2.证明观点的相关论据;3.对前文进行肯定或否定的议论;4.标示文章结构的句子,如段落的起始句、收束句等。

二、激活“背景”作基础

高考阅读题中的社科论文往往是反映某一个社会科学领域最新动向的文章,文章所涉及的内容对同学们来说是比较新的。平时可以根据近几年高考社科论文的角度及其“惯性”,积累一些美学、经济学、语言学、历史学、文化学和民俗学等方面的基本原理与基本知识,以备考试时随时“激活”。

三、明确要 求审题干

1.明确题干要求。要看清楚选择“正确”还是“不正确”的,“符合”还是“不符合”的,“属于”还是“不属于”的。2.明确题干关

键词。注意“观点”“态度”“意义”“原因”“条件”“方法”“关系”“异同”等关键词,解题时紧扣它们作针对性思考。

四、对照原文识选项(选择题)

1.筛选定位:找准、找全与选项对应的原文。

2.对照比较:看选项的话题、说法及遣词用语与原文相比在语言文字上有无变化,如何变化,变化后的内涵外延等是否相同。

3.排除确认:每个错项都是可以从原文中找出依据进行排除的。对摘抄原文语句较多、上下文能找到某些词语的选项,不能盲目认同;而对那些改变形式、找不到相应词语和句子的选项,不能轻易否定。一定要从是否符合原文意思、符合逻辑性上去思考 判断。4.识别陷阱:

①偷换概念――看原文词语在选项中有没有被换成其他词语。

②以偏概全――看单称(某一个)、特称(部分)、全称(全部)是否被改变。尤其注意“某些”“部分”“这个”“凡是”“一切”“全”“所有”“主要的”等词语变化。③混淆时间――看“已”“曾”(已然)“将”“会”“一定”(未然、将然)等时态词的变化。

④过于绝对――看“或许”“可能”(或然)“必然”“ 一定”等词语的变化。

⑤无中生有――此错项常在“是否符合文意”题中出现,要注意选项中有、原文没有的说法。

⑥强加因果――注意因果关系的句子会有“推不出”的问题。【答题提示】

做论述类文本阅读题的选择题,虽然题目不难,但因内容过于专业,设题点过于隐蔽,考生很难做全对;即便做对了,又耗费较长时间。所以,复习时要把重心放在“快速”“准确”上。为此,应注意:

1.坚持一个原则

此类阅读考查的是阅读能力、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要求考生全面、系统、透彻地弄懂相关的知识。因此,答案一定在原文中,我们完全可以靠选文提供的信息作出正确的判断和选择。

2.培养两种心态

(1)专注。做题时要高度专注,全身心地进入阅读和解题状态,切勿心浮气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迅速、准确地发现问题,做出判断。

(2)仔细。虽说信息全都来自原文,但往往在极细微处设置选项;有的选项看似与原文不符,其实是正确的;有的看似与原文相符,却因在极细微处作了改动,反而是错误的。这就要求我们做题时千万马虎不得,要细之又细。

3.掌握一个前提

即先要从总体上把握全文:全文的主旨、思路,各段的主要内容。只有这样,我们才不至于在对信息比对时盲人摸象。

4.用好两个方法:比对法和排除法。重点是比对法。

*【合作学习】*高考典题

(2017·高考全国卷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让居民望得见山、看得见水、记得住乡愁”,这是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要求,也戳中了一些地方城镇化的软肋。一些乡村在变为城镇的过程中,虽然面貌焕然一新,但很多曾经让人留恋的东西却荡然无存。人们或多或少有这样的担忧:快速的、大规模的城镇化会不会使“乡愁”无处安放?要在城镇化进程中留住乡愁,不让“乡愁”变成“乡痛”,一个重要措施是要留住、呵护并活化乡村记忆。

乡村记忆是乡愁的载体,主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物质文化的记忆,如日常生活用品、公共活动场所、传统民居建筑等“记忆场所”;另一方面是非物质文化记忆,如村规民约、传统习俗、传统技艺以及具有地方特色的生产生活模式等。乡村物质文化记忆与非物质文化记忆常常相互融合渗透,构成一个有机整体。这些乡村记忆是人们认知家园空间、乡土历史与传统礼仪的主要载体。在城镇化的过程中留住它们,才能留住乡愁。这实质上是对人的情感的尊重。至于哪些乡村记忆真正值得保留,这一方面可以借助一些科学的评价体系进行合理评估,另一方面可以广泛听取民意,然后进行综合甄选。在新型城镇化建设过程中,需要做好这方面的前期规划。

仅仅留住乡村记忆而不进行呵护,乡村记忆会逐渐失去原有魅力。呵护乡村记忆,使其永葆“温度”,就要对相关记忆场所做好日常维护工作,为传统技艺传承人延续传统技艺创造条件,保持乡村传统活动的原有品质。比如,对一些乡土景观、农业遗产、传统生产设施与生产方法等有意识地进行整理维护。对于乡村中的集体记忆场所,如村落的祠堂、乡村的入口、议事亭、祭祀场所等,不可因为城镇化就让其全部消亡,而应对这些承载着人的情感和记忆的场所定期维修。既要让当地居民生产生活更为方便,又要让游子在故乡找到依恋感与归属感。

如果说留住和呵护乡村记忆是一种消极型的留住乡愁的话,那么,活化乡村记忆则是一种积极型的留住乡愁。活化乡村记忆,就是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深度挖掘乡村记忆与乡村传统产业,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将“文”“人”“居”与“产”融合在一起,让原来的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充满生机活力。这需要相应的公共设施与之配套,需要发展教育、医疗、商业、娱乐休闲产业等,使乡村记忆在新的时空条件下产生新的凝聚力。

(摘编自陆邵明《留住乡愁》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新型的城镇化建设,如果在建设之余还能兼顾人文保护,就不会留下“乡痛”。

B.乡村记忆是居民情感所系和乡愁载体,在城镇化过程中,必须完好保存下来。

C.在城镇化过程中,定期维修乡村的集体记忆场所,是呵护乡村记忆的一种方式。

D.活化乡村记忆是指赋予乡村记忆新的文化内涵,使之成为相关产业的配套设施。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绕着乡村记忆的保护,文章逐层递进地论证了留住乡愁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B.文章将乡村记忆分为物质文化和非物质文化两个方面,并论及了二者的有机联系。

C.文章提出以综合甄选的方式选择保留哪些乡村记忆,并举例说明了甄选的标准。

D.认为乡村与人的情感、记忆密切相关,这是文章论述城镇化与乡愁关系的前提。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如果能留住乡愁,就有可能避免城乡变迁中物质空间变化与人的情感发生冲突。

B.如果游子在城镇化的故乡找到依恋感和归属感,就说明故乡已活化了乡村记忆。

C.为了保护乡村记忆,在新型城镇化过程中,还应该考虑到当地居民的文化需求。

D.能对乡村记忆进行精细化、产业化升级,说明乡村记忆的内涵并非一成不变的。

*【应用学习】*迁移训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在中国传统政治中,周制、尚文、礼乐是一组连续性的概念。人们之所以推崇周制,原因在于它的尚文,即孔子所谓“郁郁乎文哉,吾从周”(《论语·八佾》)。而周制之所以被认为是尚文的,原因则在于它在诸多治国方略中选择了礼乐。有一套贯通天道人心的价值体系:首先,就礼乐与人内在精神欲求的关联看,它是“尽精微”的。孔子云:“礼云礼云,玉帛云哉?乐云乐云,钟鼓云乎哉?”就是强调礼乐在人心灵深处的奠基性。其次,就礼乐与天道自然的关系看,它是“致广大”的。《礼记·乐记》云:“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则将礼乐看作了充塞天地、洋溢万物的普通概念。

那么,在心灵的精微与天地的广大之间,礼乐如何存在?礼分为礼制、礼仪、礼容、礼器等诸多维度,乐则可分为乐德、乐语和乐舞。在礼乐之间,礼为人的行为建立秩序,为了使这种秩序洋溢出生机活力,要以乐弘礼;乐作为使人性释放的力量,则极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所以又要反过来以礼节乐。礼与乐两种相互制衡的力量,共同塑造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图景。至孔子时代,诗与乐分离,礼乐并举被进一步具体化为诗、礼、乐三分。个体的成人之路和国家的致太平之路,统一被规划为“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式的三段论。这样,在由周制、尚文、礼乐、诗礼乐等一系列概念规划的价值体系中,又进一步显现出一种阶梯式的上升之路,即在诗、礼、乐之间,存在着次第性的超越关系,乐境代表了理想政治所能达至的最高境界。

至此,我们当能总结出一个儒家政治次第上升的价值序列:首先,在礼乐与刑政之间,刑政是现实性的,礼乐是理想性的;其次,在礼乐之间,乐对礼具有超越关系。再次,春秋晚期,虽然诗与乐发生了分离,但在根本意义上,中国上古时期的诗、乐、舞是不分的,它们共同归属于“乐”这个大概念。据此,如果说“乐”代表了中国政治追慕的最高境界,那么理想的政治也必然是被富有乐感的艺术表征的政治。

从以上分析看,礼乐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概念,它既具有内在的深邃性和饱满性,又具有外在的弥漫性和上升性。就其深邃性而言,它奠基于人的自然本性,即“人不能不乐”(《荀子·乐论》)。就其饱满性而言,它以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诉诸人间教化,使现实世界成为一个被诸种艺术元素配置而成的美好世界。就其弥漫性而言,礼乐不仅规范人世,也通达自然,从而使礼的秩序和乐的和谐成为一种贯通天地人神的宇宙精神。就其上升性而言,礼乐在世而超越。按照儒家的三世说,人类社会按照据乱世、升平世、太平世的顺序进化,其中的“太平世”正是礼乐政治最终实现的时代。据此来看,如果说审美精神构成了中国传统政治的灵魂,那么诗、礼、乐、舞等则是它的践履和展开形式。(选自刘成纪《中国美学与传统国家政治》,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乐有一套贯通天道人心的价值体系,它关照到了人的精细微妙的精神欲求,也关照到了自然万物的广博深厚的境界。

B、没有礼,则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没有乐,则易导致社会缺少活力;礼和乐密不可分,共同构成了一幅和谐社会的理想图景。

C、周制、尚文、礼乐、诗礼乐呈现次第性超越关系,礼境高于诗境、乐境高于礼境,乐境代表理想政治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

D、礼乐基于人性,通过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使现实世界成为美好世界,也使礼的秩序和乐的和谐成为一种宇宙精神。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首先以周制引出礼乐,并指出它的内涵概念,然后从存在形式和意义两个方面论述。

B.文章以礼乐间的辩证关系作为道理论据,由此论证两者与周制、尚文等对政治的影响。

C.文章主要采用对比论证法,论证了礼乐所涵盖的范围,以论证乐境代表的政治理想境界。

D.文章采用举例论据,逐层分析礼乐与其他各相关概念的关系,充分论述了它的特点。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周朝选择了礼乐作为治国方略,因此周制被认为是尚文的;因为尚文,所以周制被人们推崇;周制、尚文、礼乐构成一组连续性的概念。

B、在中国的传统政治中,注重刑政反映了儒家政治现实主义的一面,而追求礼乐则反映了其理想主义的一面,礼乐为现实注入了审美理想。

C、作为中国传统政治的核心概念,礼乐具有其饱满性,只有将诗、礼、乐、舞等艺术方式诉诸人间教化,才能构建一个美好的现实世界。

D、“大乐与天地同和,大礼与天地同节”,表明大乐、大礼充塞于天地之中,并与之和谐共存,这是礼乐“至广大”的特征的具体体现。

参考答案: 1.B

【解析】原文说是“诗、礼、乐之间,存在着次第性的超越关系”,并非“周制、尚文、礼乐、诗礼乐存在着次第性的超越关系”。2.C

【解析】

c项由原文第二段“在礼乐之间,礼为人的行为建立秩序,为了使这种秩序洋溢出生机活力,要以乐弘礼;乐作为使人性释放的力量,则极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所以又要反过来以礼节乐”可知,作者是运用讲道理的方式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对比论证,故此项错误。项由原文第二段“在礼乐之间,礼为人的行为建立秩序,为了使这种秩序洋溢出生机活力,要以乐弘礼;乐作为使人性释放的力量,则极易导致人欲的泛滥,所以又要反过来以礼节乐”可知,作者是运用讲道理的方式进行理性分析,而不是对比论证,故此项错误。3.C

【解析】原文强调的是:在中国传统政治的特定前提下,诗礼乐舞可以构建一个美好的现实世界,而不是泛指一切时代、一切政治范畴。原文也没有“只有……才”这种绝对的条件关系。

篇3:2018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2015 年的高考论述类文本阅读, 在题材、题型上, 各省市有一定的差别。从对2016 年高考命题的影响角度看, 全国新课标卷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而各省市对论述类文本阅读命题的探索对此类文本考查的改革也将有一定的启示。

近三年来, 全国新课标卷论述类文本阅读在题材、题型上有一定的稳定性, 也有一定的创新。从题材的选择上看, 或为文艺理论, 或为历史专论等。从题型上看, 都是选择题, 而且每个选项50 个字左右, 侧重于对一个方面的表述。从考点上看, 主要考查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归纳内容要点, 概括中心意思。其中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是重点, 命题人往往从选文中选取相关概念、信息和观点等, 通过变换说法、拓展举例的方式让考生辨析正误, 探讨研究。

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天津、山东等省市在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命题方面多有创新, 如2015年北京卷实行专题阅读, 围绕汉字印刷这一话题, 选取三则阅读材料, 总篇幅近3000字, 既有历史知识介绍, 也有理论分析表述, 设置8道选择题, 综合考查字音、字形、词语的辨析, 概念理解, 信息筛选与整合, 要点归纳, 观点概括等能力。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字数不多, 重在内容概括, 着重考查学生快速阅读的能力。上海卷、江苏卷在文本选择、命题设置上都比较灵活, 如上海卷选择说明性文本, 考查说明方式、说明方法、语言特征等, 主客观题兼备;而江苏卷则以主观题为主, 考查论述层次等。

2015年其他省市的论述类文本阅读, 在选材与题型上延续了其以往的特色。偶有自然科学类文章, 但大多还是社科类文章。与全国新课标卷相比, 随笔杂感较多, 专业性不及全国卷突出。就论述类文本阅读的常见题型和考点来看, 考生要重点掌握以下答题技巧:

一、掌握答题步骤

1.读。粗读全文, 整体把握

一定要通读全文, 一字一句地读完, 理解文章大意, 即使不能理解相关概念的含义, 也要明确它在文中所指。

2.审。审清题干, 明确要求

明确题目的要求是什么, 如“不符合原文意思的”意味着某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文意的理解等是不准确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意味着某选项的观点、态度等是从原文中推断不出来的的。

3.找。准确查找, 确定区间

要在原文中准确找出与各选项对应的语句。有时对应的语句不止一处, 要全面查找, 不可遗漏;有时选项是对原文的归纳与概括, 要找出相关的论点论据, 进行整合。

4.比。比照分析, 判断正误

这是最为关键的一步, 要判断选项对原文相关语句的改写有没有改变原文的意思, 有时两者的差别很小, 只在个别词语的表述上有区别, 一定要细心。

二、掌握比对方法

解答论述类文本阅读试题的方法主要有比对法和排除法, 其中最重要的是比对法。一般而言, 在整体阅读全文之后, 再根据选项中的关键词, 找到原文中的相应区域;此后, 所要用到的答题方法就是比对。当然, 不排除在整体阅读的基础上, 直接对选项做出判断。这时, 仍需要通过比对来检验判断的正确与否。

1.比对句中词语

命题者在设置错误选项时, 有时只是在个别词语上对原文的表述稍加变换。这些变换主要是增添、删去或是更改某些词语。答题时, 要特别注意以下几类词语。

(1) 表示范围的词语。表示全部范围的, 如“全”“都”“所有”“囊括”“共”“统统”“一概”等;表示大部分范围的, 如“大多“”多数”等;表示范围限定的, 如“只“”仅仅“”光”等;表示范围涉及两种及以上对象的, 如“以及”“及”“和”“也”“又”等。此外, 要特别注意修饰性词语 (一般是定语) , 这些词语往往圈定了范围, 比对时要注意选项是否有扩大和缩小范围的情况。

(2) 表示程度的词语。表示程度高、深的, 如“很”“挺”“怪”“更”“最”“太”“忒”“好”“真”“非常”“十分”“特别”“极其”等;表示程度一般、适中的, 如“较”“比较”等;表示程度轻的, 如“稍微”“不大”“有点儿”“有些”等。比对时要注意加重或减轻程度的表述, 注意轻重倒置、过度夸大的现象。

(3) 表示指代的词语, 如“这”“其”“它”等。比对时, 要注意指代对象是否一致, 特别要注意是否有张冠李戴、偷换概念等错误。

(4) 表示时间或时态的词语, 如“后来”“最早”“近来”“正在”“日前”“一旦”“立即”“马上”“目前”“已经”“早已”“曾经”“刚刚”“即将”“就要”“了”等。比对时, 要注意是否有时间先后错乱、混淆已然与未然等情况。特别要留心是否有故意将“即将出现的情况”表述或推断为“已经发生的情况”的内容。

(5) 表示否定的词语, 如“莫”“非”“否则”“切忌”“禁止”“防止”“难以”“忘记”“忽视”“放弃”“拒绝”“杜绝”“差点儿”等。

(6) 表示语气的词语。表示肯定的, 如“决”“必定”“必须”“一定”“的确”等;表示揣测的, 如“或许”“大概”“可能”“似乎”“也许”等。比对时, 要注意是否有混淆偶然与必然、说法绝对化的情况。

(7) 重要的动词、形容词等。主要是判断一些词语的替代有没有篡改原文, 有没有曲解文意。

2.比对句间关系

比对句间关系, 要求的不只是单纯地筛选信息, 而是要在筛选信息的基础上关注信息间的关系。这又可以分为两类:一是分析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及其关系;二是分析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逻辑关系。

(1) 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要注意省略、添加、更改的部分, 特别是一些修饰成分的增删与改动。

(2) 比对单个分句中的各种成分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这就要求分析句子的主谓宾定状补等成分, 划分句子的主干, 从而判断选项有没有杂糅、笼统、混淆等问题。

(3) 比对复句中各个分句间的关系与原文表述是否一致。分句间的关系主要有因果、条件、假设、目的、转折、并列等, 特别要注意强加因果、因果关系倒置、必要条件变成充分条件、并列关系变成转折关系等情况。

3.比对论点论据

对理解与分析作者观点的题目, 需要综合全文进行比对。这种题目的选项有两种, 一种是单一判断型的, 一种是完整推断型的。

(1) 单一判断型。要看原文有没有类似的表述, 如果没有, 看它是否符合客观事实与逻辑事理;如果有, 看它是否与原文表述一致, 看它在文中的作用。

(2) 完整推断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同时出现, 比对时, 看原因与条件在原文中是否有依据, 看结果与结论在原文中是否有现成的表述, 看原因与结果、条件与结论之间的逻辑关系是否合理。

【典型例题解析】

(2015年山东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艺术实践证明, 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如果不能把握和揭示人物灵魂深处的真实和社会历史的真实, 不能把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成功地揭示出来, 就没有活生生的真实的人, 就没有真正深刻的典型。

巴金曾经指出:“为了应付新的需要, 有人注意到了优点和缺点, 于是在正面人物身上加入一些缺点, 在动摇人物身上加入一些优点, 总之使得每个人甚至反面人物都带有‘人情味’。但是作品里面的那些人仍然没有血色, 不像真人。为什么呢?我想有一个原因是, 除了优点和缺点以外, 活人的身上还有别的东西。”人类复杂的内心图景, 不是用几笔鲜明的色彩可以描画清楚的, 不是“优点“”缺点”这种具有确定范围的概念性语言可以概括的。事实上, 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 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 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 将产生积极的影响。

性格元素模糊性主要包括两层意思。

一是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之间往往是不同向的, 甚至是彼此矛盾对立的: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肯定性方向, 表现为善, 表现为美, 表现为真, 表现为圣洁;另一部分性格元素表现为否定性方向, 表现为恶, 表现为丑, 表现为伪, 表现为鄙俗。这种双向性, 使一个人的性格表象变得纷纭复杂, 使一个人有时像他自己, 有时又不像他自己;有时忠于他自己, 有时又背叛他自己。这就是说, 构成性格整体的各种元素往往不能按照同一确定的方向运动, 而正是这种非同向发展的各种性格元素, 才形成人物性格的模糊性。例如, 构成阿Q性格整体的元素是非常复杂的, 而这些杂多的性格元素, 又表现为双向性:质朴愚昧又狡黠圆滑, 率真任性又正统卫道, 自尊自大又自轻自贱, 争强好胜又忍辱屈从……这些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 互相碰撞, 互相交叉, 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性格元素模糊性的另一层意思, 则是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都带有二重性, 肯定中包含着否定, 否定中也包含着肯定。因此, 性格元素自身的性质不可能完全确定。它在不同的情境中总是显示出不同的内容和形式, 不断变化。例如, 当一个人在追求真理时, “倔强”的性格元素就表现为肯定性质的“韧性”, 而当真理不复存在时还要硬去碰撞, “倔强”元素就转化为否定性质的“固执”。一个人的勇敢, 在某种情况下可表现为见义勇为的善, 在某种情况下则又可能表现为不义亦为的恶。李逵的勇猛有时表现为非常可爱的战斗精神, 有时则表现为“排头砍去”的鲁莽。

此外, 性格元素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的, 它会被假象包裹着, 从而显现出表里矛盾、似是而非的情状, 使人们感到难以捉摸。狄德罗曾说:“说人是一种力量与软弱、光明与盲目、渺小与伟大的复合物, 这并不是责难人, 而是为人下定义。”因此, 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节选自刘再复《性格组合论》, 有删改)

1.下列对文章主旨的概括, 正确的一项是 ( )

A.文学作品中一个个活生生的真实的人物形象, 其性格充满着内在的矛盾性, 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

B.多向的性格构成, 杂多的性格元素, 相互影响, 相互交叉, 使人物性格表象纷纭复杂, 不断变化。

C.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 要刻画鲜明的人物, 离不开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体察。

D.性格元素之间的非同向和每一个性格元素内部的二重性, 是构成性格元素模糊性的两层主要意思。

【解析】原文第一段说“要塑造出具有较高审美价值的典型人物, 就必须深刻揭示人物性格的内在矛盾性”。原文第二段结尾说“事实上, 人的性格世界有很大的模糊性特征, 了解人物形象的模糊性, 对作家塑造人物性格, 将产生积极的影响”。原文第三、四、五段主要介绍性格元素的两层意思。原文第六段指出“性格的本质往往不是直接袒露着的, 它会被假象包裹着”, 结论是“要写出鲜活的人物形象, 确实值得写作者多下一番功夫”, 再次点明主旨。综合各段内容, 可知整篇文章都在讨论“性格元素模糊性对塑造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C项正确。A项是对文章第一段的概括, 但第一段并不是文章的主旨段。第二段指出性格的模糊性对写作的影响, 统领第三至六段, 结尾段再呼应第二段, 可知第二段才是作品的主旨段。B项的依据是原文第四段最后一句, D项是第三、四、五段的概括。A、B、D项均是部分内容, 都犯了“以偏概全”的错误。

【答案】C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有人将人物的“优点”“缺点”机械叠加, 以写出“人情味”, 但这样还体现不出人物性格的模糊性。

B.人物性格具有模糊性, 这要求创作者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 以避免人物形象的明确性和概念化。

C.一个人追求真理时的坚定和自以为是时的固执, 显示了“倔强”这一性格元素在不同情境中的不同表现。

D.要解读人物性格元素的本质, 不能仅仅看人物外在的言谈举止, 更要努力深入人物的内心和灵魂。

【解析】A项正确, 依据是原文第二段前两句。B项, 无中生有, 原文指出各种性格元素“在自身运动的过程中, 互相碰撞, 互相交叉, 形成复杂的性格表象”, 并不能得出“塑造人物不能从表象入手”的观点。C项正确, 依据是原文第五段“例如, 当一个人追求真理时……否定性质的‘固执’”。D项正确, 依据是原文最后一段的首句。

【答案】B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所有的人, 正像我一样, 都是黑白相间的花斑马——好坏相间, 好好坏坏, 亦好亦坏。”这句话道出了人的性格模糊性特征。

B.某作家说自己的写作经历过“把好人当坏人写, 把坏人当好人写, 把自己当罪人写”三个阶段, 这体现了他对人物性格模糊性的重视。

C.曹禺在《雷雨》中塑造的周朴园这一人物, 既伪善霸道, 又对侍萍怀有某种真挚的情感, 具有很强的性格元素模糊性。

D.鲁迅在《祝福》中通过“我”的叙述, 来展现祥林嫂性格元素的模糊性, 而“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解析】D项, “‘我’自身性格元素的模糊性是缺失的”, 说法有误。“我”是一个具有进步思想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 同情劳动人民、不满现实, 但面对残酷的封建礼教又深感无能为力, 甚至在潜意识里想逃避现实。“我”的形象能够体现性格元素的模糊性。

【答案】D

【常见题型撷英】

一、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Ⅰ)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的题目。

悲剧产生于社会的矛盾、两种社会力量的冲突。冲突双方分别代表着真与假、善与恶、新与旧等对立的两极, 却总是以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的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 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因为他们的力量还比较弱小, 还无法与强大的旧势力或邪恶力量抗衡, 正义的要求不能实现, 于是形成了悲剧。古希腊学者亚里士多德指出, 悲剧描写了比现实中更美好同时又是“与我们相似的”人物, 通过他们的毁灭“引起怜悯和恐惧来使感情得到陶冶”, 即产生净化的作用。

然而, 悲剧不仅表现冲突与毁灭, 而且表现抗争与拼搏, 这是悲剧具有审美价值的最根本的原因。鲁迅说过:“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这种毁灭是抗争、拼搏以后的毁灭, 抗争与拼搏体现了人的一种精神。古希腊神话中普罗米修斯为了人类从天上盗取火种, 触怒了主神宙斯, 被锁在高加索山崖上, 每日遭神鹰啄食肝脏, 但普罗米修斯毫不屈服, 最后坠入深渊。罗丹的大理石雕塑《马身人首》中, 人臂绝望地扑向一个它所抓不到的目标, 而马足则陷于尘土不能自拔, 表现出人性与兽性的冲突, 象征着灵与肉的斗争, 具有强烈的悲剧性。可以说, 没有抗争就没有悲剧。冲突、抗争与毁灭是构成悲剧的三个主要因素。

悲剧的审美价值的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因为人生有价值的东西、美好事物的毁灭是令人伤悲的, 因此现实中的悲剧不能作为直接的审美对象来欣赏, 否则人就是泯灭了人性的人了。现实中的悲剧只能激起人的同情、义愤, 迫使人采取严肃的伦理态度和实践行动。民主革命时期, 在演出歌剧《白毛女》的过程中, 曾多次出现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打甚至险遭枪击的事件, 这是人们以实际的道德评价代替了审美活动。现实的悲剧只在客观上具有悲剧的审美性质, 它们必须以文学艺术的形式表现出来, 才能成为欣赏的对象, 美学上所谓的“以悲为美”才能实现。

悲剧成为审美对象只能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 原因在于它需要建立悲剧事件与人的心理距离。不仅遥远的时间会使过去的现实悲剧的悲惨因素淡化, 就是很近的时间间隔也可以使人不陷入现实。这里还有一个空间的间隔, 悲剧艺术展现的毕竟是一个人们不熟悉或有点陌生的空间, 这就使人们不容易介入其中, 而能够客观、超然地看待。当然, 在欣赏中审美主体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 体验悲剧客体的巨大和狂暴、悲剧主体的抗争和悲痛, 从而感受到强烈的震撼和刺激, 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

悲剧表现的不是人生的欢乐或全然的幸福, 而是悲剧主体对待痛苦和死亡的方式, 这是人类社会和人类活动中十分重要、严肃的一面。悲剧在表现对伟大和崇高的人的摧毁的同时, 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摘编自王晓旭《美的奥秘》)

1.下列各项中, 其性质不属于原文所论悲剧的一项是 ( )

A.在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中, 祝英台女扮男装外出求学, 为追求爱情自由, 面对封建势力的巨大压力, 拒绝委曲求全, 最后触碑殉情, 化成蝴蝶。

B.老舍笔下的祥子, 纯朴善良, 勤劳能干, 有着骆驼般坚韧的精神, 在饱受旧社会、旧制度的沉重打击之后, 沦为自甘堕落的行尸走肉。

C.在电影《狼牙山五壮士》中, 五位八路军战士为了掩护大部队撤退及当地群众安全转移, 阻击了3000 多名日寇的多次进攻, 弹尽粮绝之后, 跳下悬崖。

D.在甲午海战中, 清军致远舰在中弹累累、舰身倾斜、弹药耗尽的情况下, 开足马力, 冲向日本吉野舰, 最后被鱼雷击中, 沉入海中, 200多名官兵壮烈殉国。

2.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悲剧冲突中, 代表真、善、新等美好的一方总是以失败、死亡、毁灭为结局, 他们是悲剧的主人公, 即悲剧主体, 而其对立面则是悲剧客体。

B.在罗丹的《马身人首》雕塑中, 人首和人臂是人、灵和人性的象征, 马身和马足则是兽、肉和兽性的象征, 人性和兽性的矛盾构成了人间的悲剧。

C.当悲剧以文学艺术的形式出现, 悲剧事件与观众或读者之间就会具有一定的心理距离, 这样人们就不至于获得悲剧感, 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

D.悲剧主体的死亡意味着肉体力量的失败, 却并不意味精神力量的失败, 所以说悲剧在表现伟大和崇高的人被摧毁的同时, 更表现出人的无法摧毁的伟大和崇高。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亚里士多德认为悲剧具有净化作用。他所说的“净化”, 不是指受众在生理上的发泄, 如呼喊、哭泣等, 而是指他们道德、精神和情感的提升。

B.悲剧在表现冲突与毁灭的同时, 也表现抗争与拼搏, 因此双方力量越是悬殊, 主体的抗争越是艰难, 所体现的精神就越强大, 悲剧的审美价值也越高。

C.在歌剧《白毛女》的演出过程中, 扮演地主黄世仁的演员被激愤的观众殴打的事件, 说明人们的实际道德评价是不可能把现实的悲剧作为审美对象的。

D.人们之所以喜欢欣赏悲剧, 是因为悲剧会引起人的悲伤、畏惧、怜悯, 使人在强烈的痛苦中获得一种快感, 所谓“以悲为美”的意思全在于此。

二、 (2014年全国新课标卷Ⅱ)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周代, 尽管关于食品安全事件的记载不多, 但我们还是看到, 由于食品安全关系重大, 统治者对此非常重视并做出了特别规定。周代的食品交易是以直接收获采摘的初级农产品为主, 所以对农产品的成熟度十分关注。据《礼记》记载, 周代对食品交易的规定有:“五谷不时, 果实未熟, 不鬻于市。”这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关于食品安全管理的记录。

汉唐时期, 食品交易活动非常频繁, 交易品种十分丰富。为杜绝有毒有害食品流入市场, 国家在法律上做出了相应的规定。汉朝《二年律令》规定:“诸食脯肉, 脯肉毒杀、伤、病人者, 亟尽孰燔其余。……当燔弗燔, 及吏主者, 皆坐脯肉赃, 与盗同法。”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 应尽快焚毁, 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唐朝《唐律》规定:“脯肉有毒, 曾经病人, 有余者速焚之, 违者杖九十。若故与人食并出卖, 令人病者, 徒一年;以故致死者, 绞。即人自食致死者, 从过失杀人法。”从《唐律》中可以看到, 在唐代, 知脯肉有毒不速焚而构成的刑事犯罪分为两种情况, 处罚各不相同:一是得知脯肉有毒时, 食品的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所剩有毒食品, 以绝后患, 否则杖九十;二是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 致人中毒, 则视情节及后果加以科罚。

宋代, 饮食市场空前繁荣。孟元老在《东京梦华录》中, 追述了北宋都城开封府的城市风貌, 并且以大量笔墨写到饮食业的昌盛, 书中共提到一百多家店铺以及相关行会。商品市场的繁荣, 不可避免地带来一些问题, 一些商贩“以物市于人, 敝恶之物, 饰为新奇;假伪之物, 饰为真实。如绢帛之用胶糊, 米麦之增湿润, 肉食之灌以水, 药材之易以他物” (《袁氏世范》) 。有的不法分子甚至采用鸡塞沙、鹅羊吹气、卖盐杂以灰之类伎俩牟取利润。为了加强对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现象的监督和管理, 宋代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 而行会必须对商品质量负责。“市肆谓之行者, 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 不以其物小大, 但合充用者, 皆置为行, 虽医卜亦有职。” (《都城纪胜》) 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 商铺、手工业和其他服务性行业的相关人员必须加入行会组织, 并按行业登记在籍, 否则就不能从业经营。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 行会的首领作为担保人, 负责评定物价和监察不法行为。除了由行会把关外, 宋代法律也继承了《唐律》的规定, 对有毒有害食品的销售者予以严惩。

上述朝代对食品流通的安全管理及有关法律举措, 可以给我们很多启示, 也可以为现今我国食品质量和安全监管模式的合理构建提供新的思路和路径选择。

(摘编自张炜达《古代食品安全监管述略》)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段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周代统治者严禁未成熟的果实和谷物进入流通市场, 以防止此类初级农产品引起食品安全方面的问题。

B.《二年律令》与《唐律》都规定, 凡出现因脯肉有毒而致人生病的情况, 食品所有者应当立刻焚毁剩余的肉食。

C.《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 而《唐律》则更加强调对伤害生命的犯罪行为的追究。

D.《唐律》规定, 明知脯肉有毒而不立刻焚毁, 并故意将脯肉给人吃或出售, 而致人生病者, 要判处徒刑一年。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代政府注意到食品掺假、以次充好等各种质量问题, 进一步加强了食品安全的监督和管理工作。

B.随着城市民间工商业的繁荣发展, 宋代统治者出于对从业者监管的需要,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

C.监督从业者的合法经营, 同时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 这也是宋代行会的重要职责。

D.与《唐律》一脉相承, 宋代食品安全方面的相关法律也规定, 凡故意出售有毒脯肉而致人死亡者, 要予以严惩。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唐律》将“故与人食并出卖”有毒脯肉造成的后果分为两类, 并给予不同的处罚, 可见唐代的法律条文已经较为详尽周密。

B.宋代政府引入行会管理方法, 既规定从业者必须加入行会, 并按行业对经营者进行登记, 又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

C.有关食品安全的规定始于周代, 经过汉、唐的发展, 到宋代形成了法制相对健全、政府与行会共同监管的食品安全管理体系。

D.对危害食品安全的违法者施以重罚, 有助于保障广大民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这是唐宋法律对今人的启示。

三、 (2015 年安徽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有人说到“经”, 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 而提起“中国经典”, 就转换成“儒家经典”。这种观念有些偏狭。中国经典绝不是儒家一家经典可以独占的, 也应当包括其他经典, 就像中国传统是“复数的”传统一样。

首先, 中国经典应当包括佛教经典, 也应当包括道教经典。要知道, “三教合一”实在是东方的中国与西方的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不同的地方之一, 也是古代中国政治世界的一大特色, 即使是古代中国的皇帝, 不仅知道“王霸道杂之”, 也知道要“儒家治世, 佛教治心, 道教治身”, 绝不只用一种武器。因此, 回顾中国文化传统时, 仅仅关注儒家的思想和经典, 恐怕是过于狭窄了。即使是儒家, 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 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 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 在中国古代, 关注政治统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 关注超越世界和精神救赎的佛教, 关注生命永恒和幸福健康的道教, 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 共同构成中国复数的文化。其次, 中国经典不必限于圣贤、宗教和学派的思想著作, 它是否可以包括得更广泛些?比如历史著作《史记》《资治通鉴》, 比如文字学著作《说文解字》, 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

经典并非天然就是经典, 他们都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变成神圣经典的过程, 这在学术史上叫“经典化”。没有哪部著作是事先照着经典的尺寸和样式量身定做的, 只是因为它写得好, 被引用得多, 被人觉着充满真理, 又被反复解释, 有的还被“钦定”为必读书, 于是, 就在历史中渐渐成了被尊崇、被仰视的经典。因此, 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 又需要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 重新去理解。经典的价值和意义, 也是层层积累的, 对那些经典里传达的思想、原则甚至知识, 未必需要亦步亦趋“照办不走样”, 倒是要审时度势“活学活用”, 要进行“创造性的转化”。

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 但古代经典并不是不可以违逆的圣经, 毕竟历史已经翻过了几千年。因此, 对于古代经典, 既不必因为它承负着传统而视其为累赘包袱, 也不必因为它象征着传统而视其为金科玉律。我的看法是:第一, 经典在中国是和我们的文化传统紧紧相随的巨大影子, 你以为扔开了它, 其实在社会风俗、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里面, 它总会借尸还魂。第二, 历史上的经典只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库, 你不打开它, 资源不会为你所用, 而今天的社会现实和生活环境, 是刺激经典知识是否以及如何再生和重建的背景, 经典中的什么资源被重新发掘出来,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背景”召唤什么样的“历史记忆”。第三, 经典在今天, 是需要重新“解释”的, 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 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

(选自葛兆光《中国经典十种·序言》, 有删改)

1.下列关于“中国经典”的表述,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 但将其转换成“儒家经典”的观念在作者看来则有些偏狭。

B.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 而“三教合一”正是中国与欧洲在文化领域中最为不同的地方之一。

C.中国经典内容丰富, 其中的儒、佛、道思想各有特色, 共同构成中国多元的文化, 并在古代中国发挥了重大作用。

D.中国经典的认定, 除了要考虑圣贤、宗教、学派的思想著作外, 还需要侧重考虑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名著佳篇。

2.下列理解,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在古代中国的政治世界中, 封建统治者并不仅仅使用一种思想工具实行统治, 比如, 用儒家思想治世, 用佛教思想治心, 用道教思想治身。

B.儒家的思想内容比较复杂, 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都关心社会伦理, 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

C.能成为被人们尊崇和仰视的经典的, 往往是那些被广泛引用、被认为充满真理、被一再解释的优秀著作, 其中有的还曾被“钦定”为必读书。

D.经典与我们中国的文化传统密切相关, 其思想内容总是会留存在社会风俗、人们的日常行事和口耳相传中, 如影随形, 并不时地表现出来。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

A.经典不是天然形成的, 它经历了从普通著述到神圣经典的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 这一过程正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所在。

B.阅读经典时, 如果将其放在那个产生它的历史时代里面去重新理解, 我们就可以了解人类从古至今曾经面临的重大问题。

C.经典知识如何再生和重建, 经典中哪些资源被重新发掘和利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当今社会现实、生活环境的需要。

D.对“旧经典”进行重新解释和引申, 是为了让它在我们今天的现实生活中发挥作用, 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的风格。

四、 (2015 年四川卷) 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两汉经学

经学的真正确立是在汉武帝时代。汉武帝接受董仲舒“独尊儒术”的建议, 设置五经博士, 收博士弟子五十人。其后博士弟子屡经增加, 东汉时多迭三万人。五经博士及其弟子以五经为研习对象, 这就形成了经学。所谓经学, 是指专门研究儒家经典的学问。从中国文化史看, 经学出现的前提是汉王朝运用国家力量将民间流传的文化经典宣布为国家经典, 并设立博士制度予以专门研究, 于是, 五经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从国家制度层面保证儒家经典的传习, 确立了儒家经典在中华文化经典中的主流地位, 客观上也确立了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儒学作为汉代主流思想, 是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的。儒家主张的五伦、五常作为社会伦理道德, 也因儒家的主流地位而得以明确确立。

两汉经学分为今文经学和古文经学。秦始皇焚书, 造成文化典籍的浩劫, 五经借助儒生记忆而保存下来。用汉代流行的隶书书写的经书文本, 被称为今文经。汉景帝以后, 陆续在孔府旧宅壁等处发现的与五经有关的用战国字体书写的文本, 被称为古文经。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 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 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此外, 还发现了一些其他古文经典, 如《周官》《左传》等。因汉武帝及其后所立五经博士皆为今文经博士, 西汉末刘歆便要求把古文经也立于学官, 但遭到今文经学家的阻挠, 一时没有实现, 于是引起今古文经学家之间的一场大争论。西汉时期, 今文经学是经学主流。今文经学通经以致用, 注重思想的阐发, 强调经书的历史借鉴意义, 但弊病是与谶纬结合而流于神秘。古文经学在东汉发展昌盛, 注重文字训诂和对典章名物的解释, 突出还原历史和文化传承, 学术贡献良多, 弊病是流于烦琐的文献考证而脱离思想和生活。东汉章帝时的《白虎通义》主张今文经学, 强调经学大义与社会价值, 借以维护主流思想, 带有一定的理论总结性。东汉末古文经学家郑玄融合今古文经学, 遍注群经, 成为汉代经学的集大成者。今古文经学的分歧和论争促进了经学的发展, 它们所代表的两种学术精神和方法, 具有一定的普遍意义, 对后来的中国学术史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1.下列关于“两汉经学”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汉武帝接受“独尊儒术”的建议, 设置五经博士, 以五经为研习对象, 标志着经学的真正确立。

B.汉朝五经博士制度的建立, 确立了儒家思想的主流地位和经学在中国学术体系中的核心地位。

C.今文经、古文经的不同是分别采用了隶书和战国的字体书写, 今文经的篇目与内容相对较丰。

D.今古文经学的学术精神和研究方法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对后世中国学术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2.下列理解和分析, 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儒家经典被汉王朝宣布为国家经典, 成为国家政治、法律、意识形态的根据, 这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

B.儒家思想作为汉代主流思想的地位被确立以后, 儒家主张的五伦与五常也被确立为社会伦理道德。

C.今文经学注重思想的阐发, 古文经学注重训诂和考证, 两者都强调发挥五经历史资源的现实价值。

D.东汉的《白虎通义》和古文经学家郑玄对五经的注释, 分别代表了汉代今文经学、古文经学最高成就。

3.根据原文, 下列分析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国家的高度重视以及有效的制度保障, 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传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B.西汉儒生凭借口耳相传, 把五经书写下来形成今文经, 今文经的研究成为西汉经学主流。

C.古文经学一直未能立于学官, 但凭借民间研究力量的不断努力, 在东汉也取得了巨大成就。

D.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分歧与论争, 客观上促进了两派的相互了解, 推动了经学的发展。

【新题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雅俗的未来

王立刚

1917年杜尚把一个小便池提交给“独立艺术家学会”的展览, 这件“作品”于是成了最著名 (或许也最声名狼藉) 的现代艺术品之一。不论对这一作品的内涵有多少种解释, 至少下面这种解释非常符合历史的前后语境, 那就是:小便池是对此前持续了几百年的高雅艺术的一种讽刺, 也是分化的精英群体用俗来矫正雅的一种激进尝试。20 世纪50 年代以后, 流行音乐全面压倒了古典音乐, 电视压倒电影, HipPop压倒华尔兹, 迷你裙压倒长裙, 通俗小说压倒纯文学……或许在人类历史上, 还从来没有看到过, 大众的俗趣味对精英的雅趣味取得如此巨大的优势。审美突破了精英的沙龙、书斋、博物馆和剧院, 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 这就是当代西方“日常生活审美化”问题的缘起。

谈到中国, 在当代, 从审美领域来说, 大众趣味将审美拓展到一切领域、一切对象, 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 可以说是无边的审美, 如人们每天的微信中都少不了随手街拍的花花草草或者美食图片等。不仅大众的审美对象是无边的, 审美标准也是极为多元的。高雅艺术继续存在, 但愈趋局限于狭小的圈子中。更值得关注的反而是大众对所谓的俗趣进行的种种发展和探索, 一些作品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素朴道德的渴望, 譬如周星驰的一些电影。高雅艺术也有采取俗世对象和方式的。互联网上, 文学、音乐、微电影呈现出高雅和庸俗糅合在一起的无数尝试, 互联网发展大大加速了大众和精英趣味的分化、成长和创新。

高雅趣味与大众趣味的良性互动将创造空前的文化繁荣。但今天的中国, 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这种繁荣, 还看到另一种畸形的审美, 那就是恶俗和平庸的崛起。

恶俗是利用人性中的一些弱点来博得大众的眼球。毫无疑问, 个别的恶俗艺人取得了巨大的商业成功, 但随着大众的批判精神的提升, 恶俗很难再获得20 年前的机会了。与恶俗相比, 平庸更体现了市场、资本对于审美的影响。掌握了强势媒介的人将其庸俗趣味经营为一种文化资本, 并行使“审俗霸权”来压迫受众。这种资本通过挖掘“文化偶像”, 培育出庞大的粉丝群, 粉丝群为文化资本埋单。粉丝不是一开始就“脑残”的, 很大程度上是资本运作的结果。文化偶像所属的团队或公司利用代笔、水军、绯闻、贿赂平台、买榜等不诚信的手段来“诱捕”粉丝, 慢慢使之失去反思能力和审美独立性。

如果能够排除这些文化资本运作的不正当性, 日常生活审美化将是令人期待的。在不同的人群中, 总有一些人实践着颇为不同的生活, 创造出独特的美的作品和美的观点, 他们的传奇也在自媒体上流传。他们, 是审美的主体。

(节选自2014年12月12日《人民日报》)

1.下列对“日常生活审美化”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西方自20 世纪50 年代以后, 审美突破了精英的沙龙、书斋、博物馆和剧院, 扩大到整个社会群体, 大众的俗趣味取得了巨大的优势。

B.当代中国, 大众趣味将审美拓展到一切领域、一切对象, 远远超出了艺术的范畴, 不仅对象是无边的, 而且标准也是极为多元的。

C.高雅艺术采取俗世对象和方式以吸引眼球, 比如通过互联网, 尝试将高雅艺术糅合进庸俗的形式中, 实现雅俗的互动。

D.假如能够排除文化资本运作的不正当性, 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就是令人期待的, 不同人群将会创造出独特的美的作品和美的观点。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从历史语境看, 杜尚将小便池送展, 既是讽刺此前持续了几百年的高雅艺术, 也是精英分子分化后由雅转俗的激进尝试。

B.雅俗可以互动, 当今, 高雅艺术也有采取了俗世对象和方式的, 而某些通俗作品则表现出了强烈的批判精神和对素朴道德的渴望。

C.文化资本是由掌握了强势媒介的人将其庸俗趣味经营而成的, 它通过挖掘“文化偶像”, 培育出庞大的粉丝群, 进而赚取粉丝的钱。

D.“粉丝”多是被文化偶像所属的团队或公司利用代笔、水军、绯闻、贿赂平台、买榜等不诚信的手段“诱捕”的, 他们往往丧失了反思能力和审美独立性。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当代西方的“日常生活审美化”, 代表着俗趣味对雅趣味的胜利, 扩大了审美的对象。

B.通俗文艺未必就是平庸低下, 同样也可能有着高尚的精神关怀, 体现作者对现实问题的关注。

C.对恶俗的欣赏, 源于大众批判精神的缺失, 如某些作品讽刺精神人、残疾人, 居然赢得喜欢。

D.平庸体现了市场、资本对审美的影响, 越是平庸的作品, 越有着强大的文化资本, 形成一种“审俗霸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人类各大文明都经历了以农耕为经济主业的时代, 华夏农耕文明尤其漫长而辉煌。三代以降, 士农工商四民有业, 而以农为根本。秦汉以来, 历代皇帝多有“重农抑商“”重本抑末”之策。商鞅以治国“能事本而禁末者, 富”。到了明初, 朱元璋甚至下旨“:若有不务耕种, 专事末作者, 是为游民, 则逮捕之。”但农人一年到头胼手胝足, 起早贪黑, 餐风饮露, 结果却如孔子所说“耕也, 馁在其中”, 或如李绅《悯农诗》所吟:“四海无闲田, 农夫犹饿死。”农民终年劳累, 生活却历来艰辛, 整体上处于社会最底层。何以历代王朝都“重农”, 农民的处境却如此悲惨?

历朝历代所推行的“抑末”, 不过是官家巧取豪夺民间商人以自利, “取天下百货自居之”, 只许州官放火, 不许百姓点灯而已!如汉武帝行抑商, 其主要措施如盐铁官营、均输、平准, 置官专管, 贱买贵卖, 天下货物的征收、运输、经销统统由官府经营, 官家垄断商贸甚至直接控制生产, 以官营工商业取代民营工商业。但想要一例推行或者一以贯之地实行抑末, 其实也难。北宋熙宁变法, 天下耸动, 均输法、市易法是新法最重要的内容, 目标都是抑商。主持变法的王安石嫌商人“与人主争利”。欧阳修等人则极力为商人张目, 力主国家应当“与商贾共利” (欧阳修) 、“驱民归商” (苏轼) “使天下之财通济无碍” (范仲淹) 。这些都可以证明当时商业、商人影响之大。有明一代, 商业之盛、商人之富更是脍炙人口。当然, 不能以此否定中国经济政治思想中的“抑商”传统。相反, 专制统治者的确常常将“抑商”跟“重农”绑在一起, 以厚本的名义, 行官府与富贾豪强勾结共同打击民间工商业活动之实。

以本末设喻之农商, 原本应当是一个生命体的上下或者前后两个部分, 二者不可须臾分割。重农不仅不必抑商、贱商, 恰恰相反, 若想要繁荣经济, 利用厚生, 则必须崇农隆商。务农与经商异业而同道。重农完全可以跟尊重民间自主的工商业活动并行不悖。中外历史都已经证明, 如果没有科学和工业带来的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 没有不断扩大的农产品市场, 没有不断扩大的非农就业机会以吸引消化农业剩余劳动力, 一句话, 如果不发展工商业, 社会长期处于自然经济状态, 农业也不能发展。专制王朝推行重农抑商, 既有碍工商业的发展, 也严重滞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所谓“重农”, 不过是尽可能多地固着人口于土地, 以确保官家对农业和农民尽可能多的榨取;说是“抑商”, 多半是官家试图垄断商业, 或者与富强豪贾沆瀣一气, 压制打击中小商人。

历代统治者对农民既征其税, 复役其人, 以农为本并非以务农之人为本。在加速推行现代化、城镇化的今天, 在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如何落实“以人为本”, 即以所有务农之人为本, 使务农成为一种受众人尊重、被他人向往的职业, 使“农民”不再是一种被打上贫穷、落后标记的等级身份, 仍然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而艰巨的任务。

(节选自董正华《从业本到人本“:重农”新解》)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华夏农耕文明时代, 农业为四业之本, 历史上各王朝的皇帝都一直采用“重农抑商”“重本抑末”的政策。

B.历朝历代所推行的“抑末”政策, 其实是官府与民间商人争利的表现, 但这项政策的实行也有难度。

C“.重农”的目的是减少人口的流动, 便于统治和征敛, 以农为本, 但并非是以务农之人为本。

D.“抑商”的目的是官府垄断商贸, 从中获利, 或者是与富强豪贾勾结, 压制打击中小商人。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虽然历代王朝都“重农”, 但农民劳累而艰辛, 整体上处于社会最底层, 处境最为悲惨, 重农而农益轻。

B.汉武帝行“抑商”, 其实质是官营代替民营, 将天下货物的征收、运输、经销统统收归官府经营。

C.主持北宋熙宁变法的王安石嫌商人“与人主争利”, 实行均输法、市易法, 为官府谋利。

D.将农商对立起来, 分成本末, 分成一个生命体的上下部分或前后部分, 其实是将二者割断起来了。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抑商”事关官府、朝廷的权利, 是官、商的矛盾, 以重农的名义抑商, 不过是统治者的说辞、借口。

B.从历史上看, 工商业的发展, 对农业生产有重要的推动作用, 农商之间, 相互依存, 荣则俱荣, 损则俱损。

C.历代王朝推行重农抑商的政策, 虽然保证了农业的发展, 但伤害了工商业的发展, 最终也导致农业生产力的落后。

D.当前, 在农村和农业发展中落实以人为本, 保障农民的各项合法权益, 是关系到农民幸福尊严的重要任务。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文学史上一直存在着这样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 这就是任何伟大的作品在其被阅读的过程中, 总有着纷繁多样的理解、丰富多彩的阐释。李商隐的《锦瑟》其题旨与意境, 众说纷纭, 极多歧异。中国历来就有“诗无达诂”之说, 不同的读者对同一作品常常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就是同一读者的这一次阅读也可能有着与另一次阅读大相异趣的感受。

阐释的多样性是一个无可辩驳的客观存在。从文本方面来看, 阐释的多样性来自文本结构的开放性。如果文本是一个完全封闭的结构, 那么对它的阐释就必然只存在一个唯一正确的答案。然而文学作品的情况却恰恰相反, 某一文学作品的意义不是一个万古不变的常量, 而是一个多样性阐释的群集。从共时性来看, 某一作品的意义是同一时代同一时期无数读者的不同阐释的集合;从历时性来讲, 又是不同时代的读者与同一读者的不同的阅读的无数阐释的集合。因此, 一部真正伟大作品的意义永远是一个过程, 永远处在不断地实现之中。

但是, 新批评 (一种文学批评流派) 把文学作品理解与阐释的多样性概括成“意图谬误”与“感受谬误”。他们认为正确的理解与阐释既要摆脱作者的创作意图, 也要割舍读者的主观感受, 把“文本”作为一个封闭自足、与外绝缘的独立实体来理解。传统解释学则企图排除理解中属于解释者自己的历史环境的成分, 即主观成见, 而以作者原意为唯一正确的“解”。

然而, 如果读者面对的是一条数学定理或一篇科学论文, 尽管有不同时间不同个体的阅读, 同样不可能导致阐释的多样性。文本的开放性是导致阐释多样性的必要和充分条件之一。作品的意义产生于文本与读者间的相互作用。每一成功的阅读活动总是要依据于文本如何作为一种相关物在读者的意识中展开自身的丰富性, 依据于文本在何种程度上以何种开放方式激活个体读者的审美经验和审美情感。所以, 作品的绝对意义只能是全部历时性接受和全部共时性接受所获得的相对意义的融合, 是趋向绝对意义的动态过程。

从文本的角度来看, 正因为有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 才有了阐释多样性的可能。伊瑟尔认为, 作品文本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构成了文本的开放性基础结构。正是作品文本中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成为链接创作意识与接受意识的桥梁, 成为前者与后者转换的必要条件。它们召唤读者以各自不同的方式赋予未定性以确定的含义, 填补文本中的意义空白, 在与读者的相互作用的共同活动中将文本现实化和具体化。所以, “文学作品的意义未定性与意义空白, 决不像人们所认为的那样是作品的缺陷, 相反是作品产生效果的根本出发点”。

(节选自金元浦《文学解释学》)

1.下列各项中, 其性质不属于阐释多样性的一项是 ( )

A.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 对哈姆雷特, 有人认为他是疯狂复仇者, 有人认为他是感伤主义者, 有人认为他是耽溺哲思者……

B.诗无达诂, 对一首诗可能有不同的解读, 如《锦瑟》, 有人认为是爱情诗, “锦瑟”乃一婢女名;或认为表现琴的适、怨、清、和的四种声调, 是一首咏物诗……

C.一部《红楼梦》, “经学家看见《易》, 道学家看见淫, 才子看见缠绵, 革命家看见排满, 流言家看见宫闱秘事”, 众说纷纭。

D.郭沫若根据《茅屋为秋风所破歌》诗中的“三重茅”等词, 推断杜甫茅屋有一尺多厚, 冬暖夏凉, 精致厚实, 比瓦屋还要讲究。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一部作品, 经过不同的读者的阅读, 甚至同一读者在不同时间的阅读, 都常常有不同的理解与阐释。

B.对于真正伟大的作品来说, 它的意义不可能得到最终的透彻解读, 它的意义永远是在不断地实现过程中。

C.阐释的多样性既受到读者创作意图的影响, 也受到读者感受的影响, 这使得作品的本意和作者的原意蒙昧不明。

D.文本结构的开放性是阐释多样性的充要条件, 也就是说作品文本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召唤了读者参与作品意义的建构过程。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阐释既是客观的, 也是主观的, 阐释的客观性源自文本结构的开放性, 主观性源自读者的历史环境与思想背景。

B.作品意义的实现离不开读者的参与, 而作品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又给了读者以多种理解的可能性。

C.作品如果能充分地唤醒读者的意识, 激活读者的审美经验与情感, 其艺术效果就更强, 相对意义就更为丰富。

D.一篇文学作品没有定论, 没有确解, 并不是作品本身有缺陷和不足, 恰是其具有艺术魅力的地方。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 完成后面试题。

就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脉络而言, 明清时期具有集大成的意义。无论荒政、仓储体系建设, 还是养老慈幼、收养贫病残疾, 以及各种福利、宗族保障等, 从制度层面, 无不表现出对历朝历代的继承;但从具体的办法、措施中, 又可看出不少发展与创新之处。

传统中国的荒政制度, 极为重视备荒仓储建设。明清时期, 历代统治者也不断强调, 将备荒仓储建设置于重要的位置。如朱元璋先是“令天下立预备仓, 籴谷收贮以备赈济”, 后来又感到常平仓平抑粮价的作用不可低估, 遂下诏:“今后宜令各府州县设常平仓。每遇秋成, 官出钱钞收籴入仓。如遇歉岁, 平价出售。盖米价不踊则物价自平, 如此则官不失利, 民受其惠矣。”其后历代皇帝也多有强调。雍正帝特别重视社仓建设, 认为“备荒之仓莫便于近民, 而近民莫便于社仓”。雍正二年时, 各省已“渐行社仓之法”, 并最终形成了“省会以至州郡俱建常平仓, 乡村则建社仓, 市镇则设义仓, 而近边有营仓之制, 所以预为之备者, 无处不周矣”的局面, 建立起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宋代以后, 官僚士大夫设置族田、建立义庄, 通过保障和改善宗族成员生活的手段, 维护子孙的生存, 达到“敦本收族”的目的。最早的宗族义庄制度可以追溯到北宋范仲淹创立的范氏义庄。明清时期, 宗族制度的发展进入新的阶段, 族田义庄的数量大为增加。“义庄之设遍天下。”适应宗族人口增加、规模扩大等情况, 明清时期宗族社会保障主要表现为周贫、济困的特点。

中国历史上的慈善活动早就已经出现, 但其成为一种由团体机构主持的社会事业则始自明代后期。明代后期出现的民间慈善组织主要有同善会、放生会、掩骼会、一命浮图会、救生会 (局) 、育婴社 (会) 等。放生指释放、救护被捕捉或将被宰杀的动物。掩骼会的职能为收集掩埋暴露的无名尸骨。崇祯十四年, 江苏太仓州遭遇严重旱灾, 知州钱肃乐组织一命浮图会。参加一命浮图会的人, 根据财力, 可一人救济多人, 也可多人合救一人。救生会 (局) 的基本运营模式, 是由民间或政府出资雇佣水手, 置备救生船, 在容易发生事故的水面巡视。一旦发生船舶倾覆或有人落水的事故, 救生船应迅速前往打捞。育婴社 (会) 是以收养弃婴为职能的慈善组织。明末慈善组织中影响最大的当属同善会。劝善是同善会最主要的目的, 救济对象除贫困这一物质标准外, 还有道德方面的要求, 具体而言, 贫困无依的孝子、节妇, 属于优先救济的对象, 至于“不孝不悌、赌博健讼、酗酒无赖及年少强壮游手游食以致赤贫者”则不在救助之列。清代的民间慈善事业出现了兴盛的局面, 慈善组织数量众多, 种类齐全, 财力充足, 参与人员广泛, 慈善活动经常化。

明清时期是中国传统社会保障制度的集大成时期。社会保障事业以政府为主导, 各种社会力量共同参与, 保障的制度体系更为完备, 但保障的层次仍然较低, 多属社会救济的范畴, 具有鲜明的恩惠色彩。其成功经验和显著成效, 为现代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经验和借鉴。

(节选自王卫平《明清时期传统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及特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 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制度, 既是对历朝历代的继承, 也有不少的发展与创新, 带有集大成的性质。

B.中国传统上十分重视重视备荒仓储建设, 明清时期已建立了常平仓、社仓、义仓、营仓等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

C.宗族义庄制度源自北宋, 到清朝时发展迅速, 但由于宗族人口扩大等情况, 义庄的保障对象主要还是贫困人士。

D.明代后期出现的由团体机构主持的民间慈善组织, 到了清代更为兴盛, 这是明清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之处。

2.下列理解和分析, 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朱元璋下诏设立常平仓, 秋收时官家出钱购粮, 荒年时平价出售, 起到平抑粮价的作用, 有助于维持物价平稳。

B.宗族义庄制度, 以周贫、济困为手段, 维护宗族内子孙的生存, 以实现注重根本、团结族人的目的。

C.民间慈善组织放生会、掩骼会、育婴会等主持的慈善事业, 均属社会救济范畴, 集中于社会弱势群体的收养等。

D.同善会对贫困的救助, 是以劝善为目的的, 孝子、节妇属优先救济对象, 而道德败坏、游手好闲者, 虽然贫困也不会得到救助。

3.根据原文内容,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在借鉴和吸收前代的经验的基础上, 明清社会保障制度得到了继续发展和完善, 制度体系更为完备。

B.明清时期的社会保障事业突破了政府单一救灾体系, 以宗族和慈善团体等构成的民间力量成为社会保障事业的主体。

C.明清时期社会保障事业得到了政府和民间的共同参与, 可以广泛地利用各种资源, 各有侧重地开展社会保障活动。

D.传统社会保障事业有一定的局限, 如社会保障的层次较低, 将实行社会保障视作对社会弱势群体的恩惠等。

参考答案

【常见题型撷英】

一、1.D

【解析】本文论述的悲剧的内涵有:产生于矛盾、冲突 (第一段) ;表现抗争与拼搏 (第二段) ;载体只能是文学艺术 (第三段) 。D项描述的是真实的历史事件, 不是文学艺术, 其性质不属于本文所论悲剧。

2.C

【解析】C项, “不至于获得悲剧感”“从而不至于介入悲剧冲突之中”表述有误, 与原文第四段“可以‘审美地’加入悲剧冲突”“获得悲剧感和审美愉悦”的说法完全相反。

3.D

【解析】D项“, 强烈的痛苦“”快感”与原文中的“强烈的震撼和刺激“”悲剧感和审美愉悦”说法不完全一致;对于人们喜欢欣赏悲剧的原因, 选项只列其一, 未列其二 (悲剧“更表现出无法摧毁的人的伟大和崇高”) , 故“全在于此”的说法不准确。

二、1.C

【解析】“《二年律令》中的规定注重对主使官员责任的追究”错, 原文第二段“即肉类因腐坏等因素可能导致中毒者, 应尽快焚毁, 否则将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是处罚“当事人及相关官员”, 而没有说追究主使官员的责任。

2.B

【解析】B项, “设立了行会这一政府机构”错, 原文说“为了加强对……必须加入行会”“商人们依经营类型组成行会”, 由此可知, 行会并不是宋代统治者设立的政府机构, 而是民间机构。此题的干扰项是C项, 有考生认为“方便官府向商户、手工业者等收取费用”于文无据, 但是在第三段中有“市肆谓之行者, 因官府科索而得此名”的论述, “科索”意为官吏向民间非法索取财物, 因此C项是正确的。

3.B

【解析】由原文“各个行会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质量进行把关”可知“, 对生产经营的商品进行质量把关”的是“行会”, 而非“宋代政府”。

三、1.C

【解析】A项, 根据原文第一段“有人说到‘经’, 便有意无意地把它等同于‘经典’”可知, “中国经典一般意义上与‘经’应该是一致的”不是作者的观点。B项, “中国经典的核心思想是‘三教合一’”中的“核心思想”于文无据。D项, 根据原文第二段“甚至唐诗、宋词、元曲里面的那些名著佳篇”是作者建议进一步扩大的经典范围, 可见“侧重”的说法不正确。

2.B

【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即使是儒家, 也包含了相当复杂的内容, 有偏重‘道德自觉’的孟子和偏重‘礼法治世’的荀子, 有重视宇宙天地秩序的早期儒家和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应当说, 在中国古代, 关注政治秩序和社会伦理的儒家……分别承担着传统中国的不同责任”可知, 新儒家不只关注政治秩序, 也关注社会伦理, 选项“重视心性理气的新儒家只关注政治秩序”的说法以偏概全。

3.C

【解析】A项, 根据原文第三段“经典的价值和意义, 也是层层积累的”可知, 选项“层层积累的经典化过程是经典的价值和意义的所在”曲解原文, 把“过程”等同于“价值和意义”了。B项, 根据原文第三段“因此, 如今我们重新阅读经典, 又需要你把它放回产生它的时代里面, 重新去理解”和第四段“阅读经典可以使人们了解从古至今‘人类究竟面临哪些重大问题’”可知, 选项将两句杂糅在一起, 强加一种假设关系。D项, 根据原文第四段“只有经过解释和引申, ‘旧经典’才能成为在我们今天的生活世界中继续起作用的, 呈现出与其他民族不同风格的‘新经典’”可知, 选项将条件关系变成了目的关系。

四、1.C

【解析】根据原文第二段, “古文经与今文经不仅书写字体不同, 而且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 如孔府旧宅壁中发现的《尚书》就比汉初伏生所传《尚书》多16篇”, 古文经与今文经的篇目有的有差别, 但谁多谁少, 并未明确提出。举《尚书》为例, 只是证明“同一部经典的篇章多寡也或有差别”。

2.B

【解析】A项, 原文表述为“儒学……与中央集权的统一相适应”, “相适应”表明儒学的国家意识形态地位是在“中央集权统一”后, 而不是“中央集权统一的条件”。C项, “都”绝对化, 原文认为古文经学“脱离思想和生活”。D项, 文中表述《白虎通义》是对今文经学做了一定的理论总结, 并非一定是最高成就;郑玄的注释融合了今古文经学, 并非只言古文经学。

3.C

【解析】C项, 文中的表述是“一时没有实现”, 所以选项“一直未能立于学官”的表述不准确。

【新题演练】

一、1.C

【解析】C项, 原文说“文学、音乐、微电影呈现出高雅和庸俗糅合在一起的无数尝试”“, 高雅”与“庸俗”均指一种趣味, 并不是指艺术形式。

2.A

【解析】A项, 原文是“分化的精英群体用俗来矫正雅”, 而不是选项中的“精英分子分化后由雅转俗”。

3.D

【解析】D项, “越是平庸的作品, 越有着强大的文化资本”于文无据。

二、1.A

【解析】A项中的“一直采用”有误, 原文是“多有‘重农抑商’‘重本抑末’之策”。

2.D

【解析】D项的表述不符合文意, 作者认为“农商, 原本应当是一个生命体的上下或者前后两个部分”。

3.C

【解析】C项中的“虽然保证了农业的发展”有误, 原文认为“专制王朝推行重农抑商, 既有碍工商业的发展, 也严重滞碍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

三、1.D

【解析】阐述多样性来源于文本的意义空白和未定性, 而“三重茅”作为艺术描写, 是概数, 不能坐实, 更不能推断其茅屋精致厚实。

2.C

【解析】C项属于新批评、传统解释学对阐释的认识, 不是原文的意思, 作者引用它只是用来介绍对阐释多样性的不同认识。

3.A

【解析】A项, “阐释的客观性源自文本结构的开放性”有误, 原文是“正因为有了文本结构的开放性, 才有了阐释多样性的可能”。

四、1.B

【解析】“较为完备的备荒仓储体系”是在雍正二年时形成的。选项笼统地说成“明清时期”, 不符合文意。

2.C

【解析】放生会从事的慈善事业不属于社会救济范畴, 它所救助的是“被捕捉或将被宰杀的动物”, 并非“社会弱势群体”。

3.B

篇4:高考语文论述类文本专题训练

赛马与马术运动在古代也称为“驰逐”或“走马”,是以马的骑乘与饲养为基础的体育活动。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人工饲养马匹并将马用于骑乘和争战就已经出现,至春秋战国时,赛马和马术活动就已形成,因此赛马活动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

赛马活动的产生是以远古的游猎生活为基础的。马的骑乘文化发源于我国北方的游牧民族,那里曾是氐、羌、大月氏、匈奴、鲜卑、突厥、回鹘等游牧民族的生息之地,所以《左传》说:“冀之北土,马之所生。”

在骑射生活作为主体的同时,马匹的驯养和骑术便受到了重视。周时,马的调教和驾驭称之为“御”,与“射”一样成为“六艺”之一。马在战争中的使用愈加突出,武王伐纣时就已“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戎车即以马驾驭的战车。至春秋战国时,骑射之风更盛,我们熟悉的“赵武灵王胡服骑射”的故事,就是汉地向北方少数民族学习,发挥骑兵技能的例证。《史记·孙子吴起列传》中就明确叙述了孙膑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的故事,说明早在公元前4世纪中叶的齐威王时期,赛马就已经流行齐国了。

汉代赛马活动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汉武帝极为热衷赛马,经常举行赛马活动,这与当时的尚武风俗也有很大关系。在出土的许多画像砖和陶俑中,都出现了汉代的赛马形象。魏晋南北朝时期,赛马活动更因北方少数民族的关系长盛不衰,甘肃嘉峪关魏晋时期的墓室壁画中的赛马图,就是当时赛马活动的生动写照。

自汉代以来,除了赛马之外,还形成了以骑术为基础的多种多样的马上技艺,如骑手在马上做出各式造型,或进行高难度的骑射,或百骑争先,竞相夺标等等。这就要骑手不但有驭马的技巧,还要掌握好马上的平衡和保持矫健的身手。当时的马术已归为百戏之类,成为一种具有杂技性质的表演。

唐代的赛马与马术十分兴盛,自唐太宗李世民开始,就将马术列为军事训练的科目。宋代的汴梁马术技艺更为成熟,表演技巧精湛高超,曾为皇帝表演立马、骗马、跳马及在马上倒立、镫里藏身等多种马上功夫,在宋人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中就记载了很多马术表演。

元代是蒙古族统治的时代,更带来了游牧文化的许多特点。元代统治者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前,早就有走马、走驼为乐的活动。即使是定鼎大都之后,每当六月吉日,还要北至上京去赛马。此外,在当时的大都(北京)城内,也在民间开展赛马活动,一直持续到明代,京城都要在每年春季走马骑射,明以来六百年在北京城郊兴盛不衰。

清代的宫廷赛马场地自康乾始多选择在木兰围场一带,每年秋季举行,是“木兰秋狝”中一项重要的活动,声势浩大,蔚为壮观。除了宫廷赛马之外,在北京城中也有许多赛马活动,按不同时间分别在不同地点举行,如正月赛马多在白云观和安定门、德胜门外,二月在太阳宫,三月在蟠桃宫,六月在先农坛,七月在黄寺,八月在广安门外,九月在钓鱼台,十月以后天气转凉,赛马便停止了。

(摘编自赵珩《中国古代赛马与马术运动》)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赛马活动的产生离不开我国北方游牧民族的游猎生活,这一点《左传》“冀之北土,马之所生”可以印证。

B. 自汉代以来,马上技艺飞速发展,骑手可以在马上做出各式造型,马术成为一种具有杂技性质的表演。

C. 宋代的汴梁马术技艺更为成熟,曾为皇帝表演立马、走马、骗马、跳马及在马上倒立、镫里藏身等多种马上功夫。

D. 清代北京城中的许多赛马活动,依据时间确定地点,还会受到天气的影响。如二月在太阳宫,10月后停赛。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赛马与马术运动,都是以马的骑乘与饲养为基础的体育活动,但是早期人工饲养的马匹多用于骑乘和争战。

B. 马匹的驯养和骑术受到了重视,是因为骑射生活作为了主体,马的调教和驾驭称之为“御”,与“射”一样成为“六艺”之一。

C. 由于汉武帝本人的喜好及当时的尚武风俗,使得汉代赛马活动空前发展,这在出土的许多画像砖和陶俑中都被证实。

D. 自汉代以来,形成了以骑术为基础的多种多样的马上技艺,骑手掌握好马上的平衡和保持矫健的身手最为重要。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赛马活动流传广泛,历史悠久,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上溯到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

B. 武王伐纣时“戎车三百辆,虎贲三千人”,“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及孙膑帮助田忌赛马取胜的故事,说明当时骑射之风很盛。

C. 元代和明代,京城都是赛马的重要场所,元代就在此地开展民间赛马活动,这种传统一直持续到明代,这与统治者的重视有关。

D.赛马活动历经汉代、唐代、宋代、元代、清代的发展,越来越成熟,并逐渐形成了一种蔚为可观的文化现象。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茶不过一种灌木的叶子,作为人类吃食的一种,饮茶本来是散发着人间烟火气的活动,但南朝以来,特别是唐宋两代的中国人,将这项活动从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中升华起来,成为一种极具抒情与写意的艺术。就连背经叛道、对传统嫉恶如仇的鲁迅也曾经感慨:“有好茶喝,会喝好茶,是一种清福。”

佛教有苦集灭道“四谛”,中国茶道也有人总结出“四谛”:和、静、怡、真,说的是茶文化的四种文化内涵。

“和”是中国茶道的核心,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茶本身是一种相当平和淡泊的饮品,茶道讲究喝茶过程的和谐安详。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载:“茶苦而寒,阴中之阴,最能降火,火为百病,火清则上清矣。”在世事的繁杂与人情的纷扰中,人很容易心火上炎,内里空虚,阴气乘机下潜,导致气机不畅和脏腑关系的紧张。这时候和友人一起饮一壶清茶,将心火淬去,使阴阳平秘,自然神清气爽,身心安泰。清代郑板桥诗云:“不风不雨正清和,翠竹亭亭好节柯。最爱晚凉佳客至,一壶新茗泡松萝。”茶性质淡泊清和,与君子性情相应。茶虽然淡泊,但却意味深长,淡泊之中有绵绵若存的韵致,妙不可言。

“静”是茶饮给人带来的一种意境。古诗云:“半壁山房待明月,一盏清茗酬知音。”宋代,茶道与香道在上层社会与文人墨客中相当流行。那时候已经有专门的茶宴,还有宫庭茶宴、寺院茶宴、文人茶宴之分。宋徽宗赵佶是一名书画家,也是一位有名的饮者,他认为:“至若茶之为物,擅瓯闽之秀气,钟山川之灵禀,祛襟涤滞,致清导和,则非庸人孺子可得知矣。中澹闲洁,韵高致静……”茶道讲静,就是茶人通过茶事来修养心性,达到宁静致远,感而遂通的境地。古诗云:“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

“怡”是茶人饮茶之时的怡然自得的身心况味。这种况味是难以言说的。其带来的身心愉悦,不是节庆假日假面狂欢那种粗糙的快乐所能比拟的。古诗中试图阐释茶中滋味的不少,唐代诗人崔道融有这样的名句:“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南宋时期的海南人白玉蟾也有这样的句子:“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说的都是茶给人带来的身心的愉悦。茶道是一种美育,能够涵养性情,变化气质,给人带来一种窗明几净的感觉。

“真”是中国茶道的终极追求 ,它能够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去品味生命存在的真意,获得真实的受用。无论是酒肉鱼类,还是五谷杂粮,质地和味道都比较浓浊,在食物之中,算起来茶称得上是最清纯的。因此它能够潜入人身体气脉的深处,进入微循环,分解沉积的能量,尤其是对人的大脑与神经系统的循环有很好的改良作用。如果人能够循着茶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观照,进入老子所说的“孰能浊以静之徐清,孰能安以动之徐生”的状态,就能返璞归真,窥见绵绵若存的“玄牝之门”。茶禅一味,在禅宗那里,茶成为一种法器,品茶是参禅的一种方式,顺着茶微妙的芬芳,体认芬芳的觉性,就可能明心见性。

(节选自孔见《中国人的活法》,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饮茶本来是散发着人间烟火气的活动,但南朝以来的中国人却渐渐消除了这项活动中的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

B. 茶本身是一种平和淡泊的饮品,茶道也讲究喝茶过程的和谐安详,所以“和”是中国茶道的核心。

C. 宋代的人们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宋徽宗赵佶是一个茶饮爱好者,他认为茶的芬芳品味,能使人闲和宁静、趣味无穷。

D. 品茶是参禅的一种方式,如果人能够循着茶微妙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关照,就可能返璞归真,明心见性。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 李时珍《本草纲目》载茶“最能降火”,而身处世事繁杂与人情纷扰中的人容易心火上炎,若能饮一壶清茶,自然心火淬去,神清气爽。

B. 古诗云“欲达茶道通玄境,除却静字无妙法”意思是茶人可通过茶事来修养心性,达到宁静致远、感而遂通的境地。

C. 唐代诗人崔道融的名句“一瓯解却山中醉,便觉身轻欲上天”恰是茶人饮茶之时怡然自得的身心况味的写照。

D. 南宋时期白玉蟾的诗句“味为甘露胜醍醐,服之顿觉沉疴苏”是说喝茶可以品味生命存在的真意,获得真实的受用。

3. 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茶味淡泊清和,但却意味深长,恰似君子之交。古语“君子之交淡如水”写成“君子之交淡如茶”也未尝不可。

B. 茶境宁静清幽,韵高闲洁,能让人得到一种审美的沐浴。当茶的清香缓缓浸润你的心田和四肢百骸时,你的精神也会变得清澈澄明。

C. 茶道能涵养性情,变化气质,带来身心的洗礼和净化,这种愉悦不是节庆假日那种粗糙的快乐所能比拟的。

D. 作为人类吃食的一种,茶称得上是最清纯的,它能进入人身体气脉的深处,进入微循环,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祖先既可以被尊为神,也可以被称为鬼,神与鬼之间有一点是亘古不变的——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正是为了表达子孙的感恩与孝思,也向祖先祈求福佑,中元祭祀才一代代地传承下来。

对祖先的祭祀源于古老的祖先崇拜,这个观念的产生和灵魂信仰有关。原始人认为,人死后其灵魂不灭,灵魂具有自然精灵那样的超自然力量,能够保护本氏族成员,因此在原始氏族公社时期,就出现了祖先崇拜。

在古人的观念里,祖先不仅是与自己具有血缘传承关系的先人,同时祖先灵魂不灭,常常具有超人的能力,令人依赖或者畏惧。就这样,在很早的时候,祖先观念便与鬼神观念相结合,发展出“祖先神”和“祖先鬼”的观念。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有虞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尧而宗舜;夏后氏禘黄帝而祖颛顼,郊鲧而宗禹;商人禘舜而祖契,郊冥而宗汤;周人禘喾而郊稷,祖文王而宗武王。”这些列入国祀的“祖先神”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没有直接血缘关系,但是作为传说中重要的氏族英雄,成为超越氏族的远世共祖而被祭祀;另一类是有一定血缘关系的传说中的氏族英雄。

另外,普通人的祖先要想从祖先升格成为“祖先神”,必须对国家、民族、社会以及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就像《礼记·祭法》载“夫圣王之制祭祀也,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灾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的标准,只有生前具备了以上的品质,死后才能升格为“祖先神”。

普通人之所以把自己的祖先当作神明来崇拜,这与他们的神明崇拜观念密切相关。事实上,祖先与“祖先神”不同。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同时,“祖先神”也具有惩罚降祸的能力,但绝不会无缘无故祸害自己的子孙后代,除非子孙对祖先不敬,或者做出违反族规国法的事,才会受到“祖先神”的惩罚。

很多时候,祖先直接被称为鬼。称呼祖先为“祖先鬼”,有时是为了凸显对祖先的敬畏。在日常生活中,每逢祭祀性节日,对“祖先鬼”的祭祀也要特别隆重。由于“祖先鬼”爱作祟害人,使人生病,平日生活中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一旦说了祖先名字,就会把“祖先鬼”招引出来作祟害人。在另外一些地方,人们相信祖先是鬼,但和别的孤魂野鬼、恶鬼、厉鬼不同。祖先是家鬼、好鬼,不仅不会作祟害人,还能保护家人不受伤害。

祖先除了被称为“祖先神”、“祖先鬼”外,有时还鬼神并称,《孝经·感应》载:“宗庙致敬,鬼神著矣。”唐玄宗注曰:“事宗庙能尽敬,则祖考来格。”《礼记》中也记载:“夫宗庙,鬼神所居。”这里用鬼神泛指一切祖先的灵魂。

(摘编自凤凰网“文化国学栏目”,有删改)

1. 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无论是把祖先称作“神”还是“鬼”,都是子孙表达对祖先的感恩与孝思的一种形式,也是中元祭祀的源头。

B. 祖先可以被称为神,也可被称为鬼,祖先与子孙之间具有永恒不变的血缘关系和利害攸关的依存关系。

C. 原始人相信人死后灵魂不灭,具有超越自然的力量,能保护本族成员,于是出现祖先崇拜,这也是我们对祖先祭祀行为的起源。

D.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书中记叙了列入国祀的祖先神,一类是有一定血源关系的,一类是没有直接的血源关系的。

2. 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国语·鲁语》中关于历代“祖先神”的记载说明在虞夏时代,黄帝是氏族共同的祖先,被人们当作始祖祭祀。

B.《礼记·祭法》的话说明普通人的祖先要升格为“祖先神”,就要对国家、民族、社会和家族做出过巨大贡献。

C.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人们崇拜的是他能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还能保境安民,捍患御安。

D.“祖先神”有荫庇子孙和惩罚降祸的能力,而“祖先鬼”爱作祟人,使人生病,所以平日生活里严禁说出祖先的名字。

3. 根据原文内容分析,下列现象不属祭祀祖先的是(3分)

A. 今天的安徽南部、江西婺源一带有很多“汪公庙”,民众是为了纪念隋末唐初的汪华保障当地未受战乱之苦而建祠供奉。

B. 壮族人民每逢过节或遇重大危难事件,都要到土地庙跪拜求签,他们认为土地公是一方之王,能够保佑当年风调雨顺。

C. 自汉武帝开始,中国皇帝每年均会祭孔。汉以后,祭孔活动延续不断,规模也逐步提升,明清达到顶峰,被称为国之大典。

D. 浙江文成有座“刘基庙”,供奉着明朝军师刘伯温。他辅佐朱元璋一统大明江山,古称其为立德、立功、立言的三不朽伟人。

参考答案

一、1. C。(A原文第二段的转述。B第五段原文转述,C原文第七段表述为“元代统治者在进入中原地区以前,早就有走马、走驼为乐的活动”。“走马”与宋代表演无关。D原文第八段的转述)

2. D。(A原文第一段转述。B原文第三段的转述。C原文第四段表述为“汉代赛马活动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可推知汉代赛马活动“空前发展”,“汉武帝极为热衷赛马,经常举行赛马活动,这与当时的尚武风俗也有很大关系” 这句话中“也”表明是并列的两个原因。 D原文第五段表述为“这就要骑手不但有驭马的技巧,还要掌握好马上的平衡和保持矫健的身手。”“不但,还”句式表明两点都很重要,是并列关系)

3. A。(A第一段原文表述为:“早在公元前13世纪的商代晚期,人工饲养马匹并将马用于骑乘和争战就已经出现,至春秋战国时,赛马和马术活动就已形成,因此赛马活动迄今在我国至少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可以推知这一活动“历时悠久”,但是其形成时间为“春秋战国时”。由原文“汉代赛马活动不仅流行于民间,也盛行于宫廷”及其他段落,可以推知这一活动“受众之广”。B来自原文第三段,“至春秋战国时,骑射之风更盛”这句话是推断依据。C 依据原文第七段推断。D基于对全文的理解与判断)

二、1. A(本题要求考生选出表述不正确的一项,答案应该是A。先看B项,原文第三段说“‘和”是中国这茶道的核心 ,也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茶本身是一种相当平和淡泊的饮品,茶道讲究喝茶过程的和谐安详。”由此可以看出B项“所以”前后的内容是正确的,而原文中后句是对前句的诠释,所以B项表述为因果关系是可以的。C选项是对原文第四段所引用的宋徽宗的话语的理解分析。根据引用的话语,我们知道选项表述的宋徽宗的观点是正确的。也正是这样一个事例,让我们知道“宋代的人们对茶饮在修身养性中的作用已有一定的认识。”故C没有问题。D选项来自原文第六段,重组整合了“如果人能够循着茶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观照……品茶是参禅的一种方式,顺着茶微妙的芬芳,体认芬芳的觉性,就可能明心见性”这几句话,将“顺着茶微妙的芬芳”,表述为“循着茶的滋味作细致深长的关照”意思基本一致,所以D项的表述也是正确的。最后看A项,前一句表述是原文的直接转述,没有问题,但后一句显然来自原文南朝以来的中国人“将这项活动从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中升华起来,成为一种极具抒情与写意的艺术”,从句意来看,南朝以来的中国人并没有消除茶消食止渴除腥去腻的功能。故A项表述有误,它是正确选项)

2. D(本题要求考生选出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答案应该是D。A项来自原文第三段,首句是对原文的摘抄,没有错误,重在后部分的表述,它来自“在世事的繁杂与人情的纷扰中,人很容易心火上炎,……这时候和友人一起饮一壶清茶,将心火淬去,使阴阳平秘,自然神清气爽,身心安泰。”前后句在原文中的关系就是前因后果的关系,A项的表述也是如此,故A正确。B项来自原文第四段的后部分。此项所用诗句是对茶道讲静的例证,故B项表述和原文的语意一致。C项来自原文第五段,首句就诠释“怡”的内涵,而崔道融的诗句恰是阐释茶中滋味和茶带给人的身心愉悦,是“怡”的形象表述。故C项正确。最后看D项,D项诗句来自原文第五段,且此诗句之后“说的都是茶给人带来的身心的愉悦。……给人带来一种窗明几净的感觉”等,而D项诗句后的表述则来自原文第六段“它能够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去品味生命存在的真意,获得真实的受用。”这是对“真”的表述,故D项错误)

3. D(A项内容来自原文第三段,“茶味淡泊清和,但却意味深长,恰似君子之交。”是对原文“茶性质淡泊清和,与君子性情相应。茶虽然淡泊,但却意味深长,淡泊之中有绵绵若存的韵致,妙不可言”这几句的理解、筛选和整合,A项后半部分的表述很明显是对这个内容的迁移理解,君子之交淡如水还是君子之交淡如茶,也许智者见智,各有理解,但表述为“也未尝不可”,合情合理,故A项无误。B项是对原文第四段的“静”的内涵的理解。“茶境宁静清幽,韵高闲洁,能让人得到一种审美的沐浴。”这是对“静”的具体表述,没有错误。“当茶的清香缓缓浸润你的心田和四肢百骸时,你的精神也会变得清澈与澄明。”这是对饮茶和饮茶带来的身心宁静愉悦的形象表述。B项没有问题。C项来自原文第五段,它的表述是对第五段开头两句和结尾句的信息的筛选和整合,没有错误。D项来自原文最后一段,对茶道之“真”的理解,它整合了此段的大部分内容,但在表述上没有注意到不同句子的陈述对象的不同,原文首句是说“真是中国茶道的极致追求,它能够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而D项表述为作为吃食的茶能助人进入身心澄明的静观状态。陈述对象转换错误,故D项为正确选项)|

三、1. D (“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点源于《国语·鲁语》”与原文“将祖先作为神明来看待的观念起源很早。《国语·鲁语》中有一段关于……”不符合)

2. C (“祖先在生前是凡人,死后则是超人”曲解原文“祖先在生前是凡人,而‘祖先神则是超人”的意思。“人们对祖先的祭祀,目的是要他荫庇子孙,使宗族兴旺,事业发达。而对“祖先神”的崇拜,除了希望他荫庇子孙外,更重要的是祈盼他能保境安民、捍患御灾。同时,C项将“祖先”与“祖先神”的作用随意合并)

篇5:2018届论述类文本阅读(一)

古代的神话 刘大杰

上古的神话传说,都是当时劳动人民集体的口头创作,在有文字以前,已经广泛地流传于民间。它们反映了人类和自然界的斗争,也反映了人类对自然界的解释和愿望。神话的产生绝不是凭空的创造,是建构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现实基础上的。在中国最古老的神话故事里,如有巢氏的构木为巢,燧人氏的钻木取火,女娲氏的造人、补天等等,说明了每一个神的存在都与人民的劳动和生活要求联系在一起。只有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在初民的社会里,才能上升到神的世界中去。那样的神,实际是劳动英雄的典范化,是广大人民愿望的最高表现。再如《山海经》中所记述的“夸父逐日”“精卫填海”的故事,都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坚强勇敢的性格、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与那种征服自然的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费尔巴哈说:“人们的愿望是怎样的,他们的神便是怎样的。”其他如自然现象的神——太阳神、风神、雨神等,同样是在劳动过程和生存斗争的基础上产生的。

因为神是来自人民的,是人民的集体创作,在那些神话里面必然会表现人民勇敢的性格、超群的智慧、丰富的想象,以及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现实生活和对于幸福自由的渴望,所以神话是富有人民性的。同时,神话也可以体现出原始现实主义和原始浪漫主义的创作精神。

神话是文学的渊源,在文学发展的历史上,它有很高的价值。研究神话,我们可以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也可以看出上古历史的影子;同时,神话故事对于后代文学、美术的创作,也产生很大的影响。神话资料保存最多的是《山海经》《楚辞》和《淮南子》。此外,在《穆天子传》《国语》《左传》和诸子诸书中,也可以找到一些片段。这些故事出现的时代都很晚,其中的故事经过后人的口传和书写,不可能全是古代神话的原始形态,但在许多美丽的故事中,依然可以看出一些古代神话的影子。

《山海经》所记的神灵,有四百五十几个。这些神形状奇怪:有的是龙身鸟首,有的是马身人面,有的是人面蛇身,有的是三头六臂。他们出现时,有的是红光满面,有的是狂风暴雨。在《山海经》里,有三首国、三身国、一臂国、无肠国、大人国、小人国等记载。这一部书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屈原的作品如《九歌》《离骚》《天问》诸篇也保存了一些神话材料。《淮南子》虽说时代稍晚,但其中神话材料也很多,是一本研究中国古代神话的很重要的参考书。在古代的神话传说里,最富有文学意味而又具体地反映上古人民的生活愿望和思想感情的,是那些英雄故事,如“女娲补天”“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都是非常精彩动人的。

在初民社会里,能为人民除害的才能成为人们的神,才能成为历史传说中的帝王。女娲、后羿和大禹这些美丽的神话传说,都是在人民的理想和愿望中、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所以高尔基说:“神是劳动成绩的艺术概括,神是武装着某种劳动工具的完全现实的人物。”

研究神话或是采用神话故事来作为创作的题材,都是很好的。但我们必须把神话和鬼话区别开来,把神话与迷信区别开来。在许多故事里,张皇灵异,都是鬼话,它同富有人民性的古代神话有所不同。我们研究神话,必须小心谨慎,万不可鱼目混珠。

(节选自《古典文学思想源流》,有删改)

1.依据作者观点,下列不属于“古代神话”范畴的一项是()

A.刑天争夺神位失败后被天帝砍头,他竟用两乳为目,用肚脐作口,操持干戚,继续舞动。B.盘古开天辟地,最终力竭身亡,他的左眼化为太阳,右眼化为月亮,毫毛变成星星。

C.落魄女子遇王生后被带回家,后被道士识破并追击,身上人皮脱落,露出厉鬼本相。

D.太白金星是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常奉玉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被称为西方巡使。2.下列不能说明神话“具有很高的价值”的一项是()(3分)

A.神话是人民集体口头创作的,与人民劳动生活有密切联系,并在民间广泛流传。

B.我们可以从神话中初步了解上古历史,了解初期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状态。

C.神话中体现出的原始现实主义和原始浪漫主义精神,在后世的创作中依然传承。

D.《山海经》这本书记述了很多奇形怪状的神灵,对于后代的小说有很大的影响。

3.下列理解和分析,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3分)

A.上古神话反映了劳动人民与自然界作斗争的生活和对幸福自由的渴望,但不含有统治者的意愿,是富有人民性的。

B.有些神话故事在流传和抄写的过程中,与远古神话的原始形态已有所差别,但依然可以作为研究古代神话的重要参考。

C.中国历史传说中的那些帝王,都是能够为民除害、具有杰出的劳动成绩、并寄予着人民美好理想的人。

D.各种迷信鬼话跟神话有很大的不同,完全脱离了人民性,对于这些迷信故事,我们都要全面批判,完全摒弃。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本题共3小题,9分)

透视“李约瑟难题”:呼唤创新文化 梁启东

世界科技发展史上,曾经有一道著名的“李约瑟难题”。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提出:“尽管中国古代对人类科技发展做出了很多重要贡献,但为什么科学和工业革命没有在近代的中国发生?”确实,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这其中的原因何在?

比较近代世界科技发展的历史,18世纪以来,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表面上是地理位置的更替,实质上是创新能力由弱向强的转移,是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结果。

英国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以蒸汽机的发明和广泛应用为标志的工业革命,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

17、18世纪,那里有较为宽松的宗教背景,为牛顿等科学家提出超前的、有创见的理论提供了合适的气候和土壤;其先进的市场意识、商贸手段也为蒸汽机等技术发明和产业化创造了有利条件。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英国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

我们再看看德国在近代为什么能够在迅速崛起。德国的迅速崛起,要归功于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归功于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归功于将大学专业教学与专业研究结合起来,促使大批的青年人才直接参与科学前沿的探索活动,促成了科技创新和人力资本因素的长期积累。这种新型模式催生了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开辟了培养创新人才的先河。

现在世界科技和经济“超级大国”美国,也是通过文化创新后来居上的。美国为什么能够成功?最大的因素,是有一个以市场机制为基础,不断营造和优化有利于创新的良好文化氛围。

古今中外的例子充分证明:一流的成果需要一流的人才,一流的人才的环境。不论是技术创新、科学创新、体制创新、发展模式创新,都是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其最大特点是探索,是敢想敢试敢闯,其结果,可能是成功,也可能是失败,而且失败的可能性甚至会大于成功的可能性。任何一个技术创新活跃、经济繁荣的时代,都需要重大的人文创新来导引,需要文化的繁荣。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最后都归结到文化的创新。这不仅是逻辑的必然,也是历史发展的规律。(节选自2017年7月25日光明网)

4.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元明以前,华夏大地在科技和经济很多领域都领先于世界。但是到了近代,中国的科技和经济却纷纷落伍了,其原因实质上是创新能力变弱。

B.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导致了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

C.英国不仅是工业革命的发源地,而且还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因此,英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是世界科学中心、技术中心和产业中心。

D.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是德国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5.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文章提出“李约瑟难题”之后,分析了“李约瑟难题”的原因所在,并为解决“李约瑟难题”指明了方向。B.文章摆事实、讲道理,旨在强烈批判中国缺乏有勇气的创新者及客观环境,因而导致“李约瑟难题”的生发。C.文章三、四、五段通过分析英国、德国、美国崛起的原因,论证了科技发展与文化创新的密切关系。D.文章论述了“李约瑟难题”产生的原因,为中国文化、经济、科技及各方面的发展提供了借鉴和参考。6.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李约瑟难题”实际是对近代中国没有实现科技的突破和工业的崛起的一种深刻的疑问和思考。B.学校教育方面的创新,能够催生现代大学研究开发机构,为科研和创新营造了良好的文化环境。

C.科技的发展需要一种求异的思维活动和实践活动,尽管其充满了不确定性和风险,但只要尝试就有可能成功。D.文化的繁荣、文化的创新在经济繁荣的时代必不可少,取代了科学的发展、技术的突破、体制的改革。参考答案:

1、C(分析可知,C属于文中所说的“鬼话”。)

2、A(可根据文意进行筛选,判断。A.“价值”应谈神话的作用,而A谈的是神话的创作和流传,所以选A。)

3. B(A.“不含有统治者的意愿”是无中生有。C.逻辑关系错误。原文是“能为人民除害的才能成为人们的神,才能成为历史传说中的帝王”。D.由“把神话和鬼话区别开来,把神话与迷信区别开来”,可知“鬼话” 和“迷信”不是一个概念。)

4、A(B项,因果颠倒,“世界科技中心和工业中心从英国转到德国,再到美国”是果,“有利于创新的体制、机制和文化相互作用”是因; C项,偷换概念,“推动了人类社会生产力的极大发展”是英国的工业革命,而非英国;D项,以偏概全,“德国迅速崛起的根本原因”除了“德国哲学思想的活跃以及宗教改革以后的一系列政治、经济、社会方面政策措施的实施”,还有很多其它原因。)

5、B(B项夸大事实,“旨在强烈批判中国„„”解说错误,文中没有批判之意,只是客观分析。)

篇6:2018论述类文本阅读专题

【备考攻略】 知识储备

一、科学类文章的设题规律大致可以从以下两个大的方面来说: 1.选材内容

自然科学类文章中,能体现新知识、新概念、新信息,反映人类社会中的最新的研究成果,同时又与当今我国社会经济、社会、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文章更受命题者的青睐。社会科学类文章中,能体现时代性、人文性、传统文化特色等的文章,反映当今中国社会科学研究的最新理论成果或当今中国发展中的重大理论(如和谐社会、生态文明、绿色经济、可持续发展等等)的文章,反映当今中国社会发展中出现的各种文化现象或反映中国的传统文化、非物质文化等内容的文章,更容易成为命题者选择的对象。2.设题技巧

纵观近几年高考科学类文章的命题,对于“错误”选项的设置,命题者常用的方法大致有以下几种:(1)无中生有。命题者在选项中硬加进去一些原文中没有的直观信息或暗示信息,目的是考查考生阅读文章的细心度。这是近年来最常见的设题方式,应引起考生足够的重视。

(2)曲解原文。命题者将原文中的词语、语句等信息故意作出错误的表述,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文中相关信息的理解。

(3)偷换概念。命题者有意将原文中的词语(概念)用具有一定干扰作用的非等值词语(概念)替换下来,设置为选项,目的是考查考生对词语(概念)的理解。

(4)时态、模态错乱。命题者在选项中将原文中的有关信 息,已然表述为未然,未然表述为已然;或然表述为必然,必然表述为或然。命题者的目的是考查考生对原文信息时态的把握。

(5)答非所问。命题者摘取原文信息设置选项,但选项与题干毫不相干,目的是考查考生审题的认真、细心程度及正确理解题目的能力。

(6)张冠李戴。命题者将原文中的对象A,与对象B的属性对接,造成对象与属性的错位。

(7)以偏概全。命题者设置选项时,以片面的、局部的、特殊的认识来表述具有全面性、整体性、普遍性的内容,目的是考查考生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以及归纳文章内容要点的逻辑思维能力。(8)强加关系。命题者在选项中将原文中并不存在某种逻辑关系(常见的为因果、递进、条件等关系)的内容,以这种逻辑关系的句子表达出来,目的是考查考生对文章内容逻辑关系的理解、判断。

(9)遗漏信息。命题者在设置选项时故意遗漏原文中必不可少的信息,从而导致选项“错误”,目的在于考第1页(共20页)

查考生阅读和筛选信息的细心度。

(10)指代不明。对原文中出现的代词或指代性短语,命题者设置的选项对其指代意义的表述模糊、不明确,有时甚至是错误的,目的是考查考生迅速理解句意、文意的能力。

答题模板

(1)通读全文,整体感知。不少考生解答科学类文章阅读试题的做法是:一开始就跳过文本直接看题目,然后对照原文逐一查找选项的信息。其实这是一个解题的误区,往往会使考生只见树木,不见森林,最终的解题效果是事倍功平-通读全文,了解文本的说明或阐释对象及其大致属性,标识一些关键句(如段首句、段尾句、过渡句、带有提示语的句子等),对文本内容做到心中有数,是解题的基本前提。

(2)审准题干,明确要求。考生在通读全文后,筛选信息前,一定要冷静、细心地审题,了解命题者的要求、意图。一些富有高三教学经验的老师和一些在语文高考中取得理想成绩的学生一致认为,“审准试题,就降低了试题的难度”。试题的难度其实是一个固定值,他们的应考经验只不过是在告诉我们“审题”的重要性罢了。他山之石,可以攻玉。从实践中得来的经验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3)明确区间,筛选信息。对照选项(或主观题的题目),在原文中准确找到与之相关的信息区间,并迅速筛选出与选项(或题目)对应的有效信息,是解答科学类文章阅读试题的必要步骤,无论是客观题还是主观题。

(4)仔细推敲,细心辨别。筛选出有效信息后,就要结合题干要求,逐一推敲、辨别各个选项中哪一个更符合题干的要求。在这一环节应该联想到前面提到的“设题技巧”,并灵活地从不同的“思维角度”出发,作出全面、具体的比较。

(5)确定答案,细心验证。有了以上四个环节,考生可以判定一个(根据题目不同的要求也可以是多个)选项是答案,但这并不意味着答题的结束,考生还应该将得到的这个“答案”进行验证,或代人原文,或再度与文本信息对照比较,戴再次权衡诸选项的取舍,总之,要再作一次冷静的求证、检验,力求万无一失。

高考真题

(2011全国新课标卷)

一、现代文阅读(9分,第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l~3题。

《诗经》原来是诗,不是“经”,这在咱们今天是很准确的。但在封建社会里,诗三百篇却被尊为“经“,统治阶段拿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从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诗三百篇是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这些乐歌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第2页(共20页)

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例如周代有一种“献诗陈志”的做法,当一些人看到国君或者同僚做了什么好事或坏事,就做一首诗献给他们,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还有人由于个人遭受冤屈或不幸,也往往通过诗来发泄和申诉。应该说明,“献诗陈志”是要通过乐工的演唱来献给君上或同僚的,所以卿士“献诗”总和“簪献曲”或者“瞍赋”、“矇诵”并提。

在人民群众的生活里,诗歌也常用于表情达意,例如《诗经·邶风·新台》和《诗经·秦风·黄鸟》等,都是针对具体的现实问题而发的。古代史传中还有一些不在三百篇之内的“徒歌”,例如《左传·宣公二年》记载宋国将军华元被郑国人提了去,后来逃回来,人民讥笑这位败军之将,做了一个歌儿对他唱。这样的歌,从性质上说和“献诗陈志”没有什么分别。不过士大夫献诗,是特地做了乐工唱的;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

在外交宴会等场合,宾主各方往往通过“赋诗”来表达愿望和态度。“赋诗”时点出现成的诗篇,叫乐工们演唱,通过诗歌的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这就叫“赋诗言志”。这种“赋诗”往往不管原作本身的内容和意义,仅仅是把赋诗者的观点和愿望寄托在诗中某几句之上,来作比喻和暗示,所以是一种典型的断章取义。《左传·襄公二十六年》记晋侯为了卫国一个叛臣的缘故,把卫侯羁押起来,齐侯和郑伯到晋国去说情,郑国的子晨就赋《诗经·郑风·将仲子》一诗。《将仲子》本来是一首爱情诗歌,这当中有“人之多言,亦可畏也”的话,是说女的爱着男的,又怕旁人说闲话;子晨却借用来说,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

三百篇到了孔子的时代,由于新声代替古乐,造成了诗与乐的分家,诗也就由乐歌逐渐变为纯粹的语言艺术了,“赋诗”、“献曲”也不大见到了。诗三百篇在社会上的实际用途缩小了,封建士大夫就逐渐把诗的意义和封建教化的原则联系起来。比如公孙丑问《伐檀》诗中,为什么君子不耕而食?孟子回答道:“国君用了他,就得到安富尊荣;子弟信从他,就学会孝悌忠信。君子不劳而食,还有谁比他功劳更大呢?”封建统治阶级就是这样“以意逆志”,最后把诗尊为“经”。直到五四运动以后,这部伟大的诗集才冲开了各种乌烟瘴气,在思想和艺术上放射出夺目的光辉。

(摘编自中华书局“知识丛书”金开诚《诗经》)

1.下列关于原文第一、二两段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诗经》中的作品原来是普通的诗歌,并没有深刻的含意,但是封建统治阶级却把它尊 为经典,用它来做封建教化的工具。

B、在春秋中叶以前,诗三百篇曾经作为一种配乐演唱的乐歌,成为祭祀、宴会和各种典 礼的一部分仪式或娱乐宾主的节目。

C、所谓“献诗陈志”,一种情况是指卿士通过贡献诗歌,向国君或同僚陈述自己的心意,以达到颂美或者讽谏的目的。、第3页(共20页)

D.在古籍记载中,卿士“献诗”经常和“瞽献曲”、“矇诵”等一起出现,是因为卿士做诗以后,总是通过乐工的演唱来呈献。答案:A 解析:文中说诗三百篇“一方面用于祭祀、宴会和各种典礼,当作仪式的一部分或娱乐宾主的节目。另一方面则用于政治、外交及其他社会生活,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其作用和平常的语言差不多,当然它更加曲折动人”,选项中“并没有深刻含意”错。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

A.宋国人民讥笑败军之将华元的诗歌,也是用来作为表情达意的工具,所以从性质上说,跟卿士的“献诗陈志”没有什么不同。

B.古人在“赋诗言志”时所言的志,往往不为原诗所具有,而是赋诗者采用断章取义的办法,寄托在诗中某些句子之上的。

C.子展借用《诗经·郑风·将仲子》“人之多言,亦可畏也”一句话,他的意思是叛臣的一面之词令人担心,请晋侯不要听信。

D.到孔子时代,新音乐逐渐兴起,古乐逐渐失传,由此造成诗与乐分家,《诗经》也就变成纯粹的语言文学作品,而与音乐无关了。

答案:C 解析:子展的意思是晋侯纵然有理由,但“人言可畏”,别人看来总是为了一个叛臣。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在西周初期到春秋中叶的政治、外交和其他社会生活中,《诗经》被当作表情达意的工具,往往能收到平常语言所无法达到的效果。

B.上古时候,人民群众的作品如果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就可能进入诗三百篇中,不然则仍然是没有曲调的“徒歌”。

C.古人在“赋诗言志”时采用的都是现成的诗篇,其含意大家都清楚,所以能够通过诗歌的来回问答,了解彼此的立场。

D.孟子解释《伐檀》说,君子使国君得到安富尊荣,使子弟学会孝悌忠信,所以君子可以

不劳而食。这就曲解了《诗经》的原意。答案:B 解析:文中说“庶人的作品则先是在社会上流传,给采访诗歌的人收集去了,才配上乐曲,达到统治阶段的耳中”,这一些作品不一定被收入诗三百篇中,但都有曲调。

(2011全国大纲卷)

第4页(共20页)

二、(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7题。

很多人说:什么是意境?意境就是“情”“景”交融。其实这种解释应该是从近代开始的。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所使用的“意境”或“境界”,他的解释就是情景交融。但是在中国传统美学中,情景交融所规定的是“意象”,而不是“意境”。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而意境则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具有的。意境除了有意象的一般规定性之外,还有自己的特殊规定性,意境的内涵大于意象,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那么意境的特殊规定性是什么呢?唐代刘禹锡有句话:“境生于象外。”“境”是对于在时间和空间上有限的“象”的突破,只有这种象外之“境”才能体现作为宇宙的本体和生命的“道”。

从审美活动的角度看,所谓“意境”,就是超越具体的有限的物象、事件、场景,进入无限的时间和空间,从而对整个人生、历史、宇宙获得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西方古代艺术家,他们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所以他们,比如古希腊雕塑家追求“美”,就把人体刻画得非常逼真、非常完美。而中国艺术家不是局限于刻画单个的人体或物体,把这个有限的对象刻画得很逼真、很完美。相反,他们追求一种“象外之象”、“景外之景”。中国园林艺术在审美上的最大特点也是有意境。中国古典园林中的楼、台、亭、阁,它们的审美价值主要不在于这些建筑本身,而是如同王羲之《兰亭集序》所说,在于可使人“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

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有意味的世界。陶渊明有两句诗说得好:“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艺术就是要去寻找、发现、体验生活中的这种意味。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在这一点的区别,就在于它不仅揭示了生活中某一个具体事物或具体事件的意味,而且超越了具体的事物和事件,从一个角度揭示了整个人生的意味。所以,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有意境,也不是任何好的艺术作品都有深远的意境。清代王夫之就比较过杜甫的诗和王维的诗。他认为杜甫诗的特点是“即物深致,无细不章”,有人写诗就是怕写不逼真,杜甫则太逼真了。二王维诗则能取之象外,所以他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

中国艺术的这种意境,它给人的美感,实际上包含了一种人生感、历史感。康德曾经说过,有一种美的东西,人们接触到它的时候,往往感到一种惆怅。意境就是如此,这是一种最高的美感。当然这不等于说西方艺术没有意境,西方艺术中也有这样的作品,例如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它不仅唱出了俄罗斯民族的苦难,而且唱出了人类共同的苦难,所以它引起了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摘编自叶朗《说意镜》)

5.下列关于“意境”和“意象”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把“意境”的内涵解释为“情景交融”,可以从近代开始人们就把“意境”和“意象”混为一谈了。

第5页(共20页)

B.中国传统美学认为艺术的本体就是意象,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创造意象,因而并不是任何艺术作品都能够具有意境的。

C.所谓“意境的外延小于意象”,意味着有意境的艺术作品跟有意象的艺术作品比较起来,在数量上总是处于劣势。

D.“道”是宇宙的本体和生命。意象在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十分有限,而意境是对有限的意象的突破,所以意境能够体现“道”。

答案:B 解析:原文说“任何艺术作品都要创造意象,都应该情景交融”,因而“所有艺术作品都要情景交融”..错。

6.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西方古代艺术家的旨趣是要在作品中重现世界上的具体物象,所以古希腊雕塑家认为把人体刻画得极其逼真、十分漂亮才是美。

B.中国古代艺术和西方古代艺术不同,中国艺术家要突破有限的对象,在“象外之象”、“景外之景”的意境中,抒发他们一种哲理性的感受和领悟。

C.陶渊明的两句诗“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表明他已经认识到身处有意味的世界,并且正处在辨析、体验这种意味之中。

D.俄罗斯民歌《伏尔加船夫曲》之所以能够引起全世界听众的共鸣,是因为它唱出了人们对于社会和人生的深刻体验和感受。

答案:A 解析:西方古代艺术家给自己提出的任务是要再现一个具体的物象。......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园林的审美价值,在于让人通过它们感受到更大空间的美,所以游览者往往能够产生一种对于整个人生或历史的感受和领悟。

B.从有意境的作品和一般的艺术作品有区别这一点来看,生活中的具体事务与具体事件往往有两种意味,而其中涉及整个人生的意味才是最美的。

C.王夫之说杜甫是“工”王维是“妙”,他显然是根据中国传统美学来评价杜甫和王维的,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

D.康德所说的“一种惆怅”,表明他作为西方人也感觉到了一种与意象有很大不同的“美的东西”。这种东西其实就是中国人所说的“意境”。

答案:C 解析:“如果让西方艺术家来评判,结论可能恰恰相反”文中无据,可参考D项。

第6页(共20页)

(2011北京卷)

四、本大题共2小题,共8分,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15题。

生物能源在我国农村被广泛使用。直接燃烧秸秆做饭烧水是最普遍的使用方式,但这种方式,资源利用率低,污染严重。随着生物能源技术的发展,利用农村丰富的秸秆资源。为农户乃至城镇居民生活提供清洁、高效的生物能源已成为可能。

在A市J庄我们参观了户用秸秆气化炉的使用。这种气化炉比家用的液化气罐大不了多少。它通过燃气管和焦油滤清器接到灶台上。滤清器由两个串联的圆柱体小罐(直径约10厘米、高约30厘米)组成,能解决气化过程中因焦油含量高而导致管道堵塞和二次污染的问题,这种气化炉适用燃料广泛,秸秆、树枝、杂草都可粉碎适用。这类燃料的热值比原煤低一些,但一般原煤燃烧有20%~30%的灰分,而这种炉子的灰分只有2%~3%,一个四口之家,只需一吨秸秆(干物质)就能满足一年烧水做饭的能源需求。

生物质发电,也是开发利用生物能源的重要途径。生物质直接燃烧发电和生物质气化发电的技术,目前都比较成熟。国外重点发展的是比较大规模的直燃发电系统,在S县我们参观了国家发改委核准的一个直燃发电示范项目,该项目去年并网发电,已稳定运行9个多月,累计发电量达1.5亿千瓦时,实现了我国生物质发电规模化发展过程中零的突破。

利用生物能源还可直接制取液态燃料,在D县我们参观了一个通过秸秆酶解来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秸秆本身包含纤维素,半纤维素和木质素,如不将他们分离开是没办法酶解的。以前用酸解法分离,产生大量废水,环保问题很难解决,现在用汽爆工艺代替了酸解工艺。汽爆之后,就可利用其中的纤维素进行酶解(酶解所用的纤维素酶是自行研制的),酶解后纤维素就变成了葡萄糖,同时加入酵母,就将葡萄糖变成工业乙醇,然后提纯、脱水,就生产出燃料乙醇。汽爆所用燃料,可全部使用秸秆废渣,两吨渣子可顶一吨原煤,基本不含硫,很清洁,这个示范项目的几个关键技术已通过中国科学院技术鉴定。

农村生物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需要综合考虑的问题还很多,但无疑具有广阔前景。

14.下列说法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焦油滤清器的研制,使柴草直接燃烧所产生的灰分远远少于原煤。B.我国生物质直燃发电和气化发电在规模发展方面都取得了重要突破。C.利用秸秆酶酵解生产燃料乙醇的示范项目所采用的生产工艺利于环保。D.我国农户,村镇,县市能源供给使用体系的构建已取得了重要成果。【参考答案】C 【易错提醒】一定要注意原文同题肢相对照。

【备考提示】要找出文章中相对应的语句。转述内容要与原文内容逐一相对。概念不能随意扩大或缩小,第7页(共20页)

因果、前后关系不能颠倒。注意选肢之间的比较,如果选项中有内容矛盾的选项必有一错。

15.文中谈到秸秆酶解生产燃料乙醇有“几个关键技术”请根据文意简答这是些什么技术。(5分)【参考答案】汽爆分离技术、酶解过程技术、制造纤维素酶技术、提纯脱水技术 【高考考点】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备考提示】要理清文章结构

【各地模拟】

第13单元 一般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时间:100分钟 总分:100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境与象 袁行霈

意境是指诗人的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足以使读者沉浸其中的想象世界。但是,所谓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交融,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情景交融或意境相加。情景交融,这四个字本没有什么不好,也许因为用滥了,反给人以肤浅的感觉。我所说的“主观情意”,不只是“情”,而是包括了思想、感情、志趣、个性等许多因素。所以我有时索性用“情志”这个提法。我所谓“物境”也不等于“景”,“景”只是“物境”的一种,这是常识,无须赘言。至于意境相加则是一种很肤浅的说法,任何一部辞典,也不会把“交融”解释为“相加”。意与境交融之后所生成的这个“意境”是一个新的生命,不明白这一点,就很难讨论关于意境的其他问题了。

这里还有一个境和象的关系问题。刘禹锡所谓“境生于象外”常被人引用和发挥。然而,只要从中国古典诗歌的实际出发(而不是作概念的演绎),联系自己欣赏诗歌的心理活动来考察这个问题,就不难发现,境和象的关系并不这样简单,对刘禹锡这句话的发挥也未必符合他的原意。若论境与象的关系,首先应当承认境生于象,没有象就没有境。刘禹锡虽然说“境生于象外”,但也不否认这一点。细读其《董氏武陵集纪》全文,其中有一段话称赞董侹的诗:“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锻炼元本,雕砻群形,纠纷舛错,逐意奔走。”可见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

可是,境生于象只说到了问题的一个方面,还有另一个方面就是境超乎象。由象生成的境,并不是一个个象的和,而是一种新的质。意境超出于具体的象之上,也就超越了具体的时间与空间,而有了更大的自由,更多的想象余地。由象到境,犹如从地面飞升到天空。人站在地上,被周围的东西包围着、壅塞着,第8页(共20页)

所看到的是一些具体的景物。一旦翱翔于广袤的天空,就能看到超越于具体景物的一片气象。杜甫登上高高的慈恩寺塔,“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借用这两句诗可以说明超乎象而进入境的情况。没有大地就没有飞升的起点,但不飞离地面也不能进入意境。善于读诗和鉴赏诗的人都有类似的体验,读诗进入意境的时候,自己的心好像长上了翅膀,自由地飞翔于一个超越时空的无涯无涘的世界之中。

所谓境超乎象,并不意味着意境的形成必须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确,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多指那些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艺术形象,中国古典诗歌中的松、菊、香草、美人,庶几近之。但中国一向对意象的理解却不限于此,那种具有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的意象也不很普遍。只要是熟悉中国诗歌的人都知道,意境的形成不一定要靠比喻、象征和暗示。诸如:“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以上这些最见意境的诗句都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把英美意象派所讲的意象硬搬过来套在中国传统诗歌的意境上,总显得不那么合身。

总之,境与象的关系全面而确切的表述应该是: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云是由水珠聚集而成的,但水珠一旦凝聚为云,则有了云的千姿百态。那飘忽的、变幻的、色彩斑斓、千姿百态的云,它的魅力恰如诗的意境。这恐怕是每一个善于读诗,可以与之谈诗的人都会有的体验。(选自《学术文化随笔·诗学篇——意与境》,本文有删改)

1.下列对意境及相关概念解说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意境是指艺术家在作品创造中主观情志和客观物境互相交融而形成的艺术境界,成功的意境可以使读者沉浸其中。

B.诗歌的意境不是诗人主观情意与客观物境的简单组合,而是两者交融后所形成的能让读者陶醉其中的新的审美境界。

C.意境的形成可以借助意象的比喻、象征、暗示作用,给读者以联想和想象的空间。

D.境生于象而超乎象。意象是形成意境的材料,意境是意象组合之后的升华,意境一旦形成,即和原来的意象脱离了关系。

2.对文中材料的作用,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引用“心源为炉,笔端为炭„„逐意奔走”,意在证明长期以来人们对刘禹锡“境生于象外”的理解和发挥是正确的。

B.借用杜甫“俯视但一气,焉能辨皇州”这两句诗,意在形象地阐述“境生于象又超乎象”这一诗歌意境鉴赏理论。

第9页(共20页)

C.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等最见意境的诗句,是为了说明中国古典诗歌在意境创造方面的资源是丰富多样的。

D.用“意象好比细微的水珠,意境则是飘浮于天上的云”这一比喻,是为了准确描述诗歌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

3.下列的说法,与文章内容相符的一项是()

A.谈论境和象的关系,就必须承认“境生于象”,即刘禹锡所说的“境生于象外”,后人对刘禹锡说法的理解是不正确的。

B.“境生于象”应该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没有象便没有境;二是意境不是具体的象之和,而是对具体的象的超越与升华。

C.大凡善于读诗的人都会有这样的体验:诗歌的意境,恰如广袤无垠的世界,读者的心就如长了翅膀,自由翱翔其间。

D.借鉴英美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可以很好地解决中国文艺理论界的困境,也更有助于把握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本质特征。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展示中国文化中的普世价值

叶朗

“软实力”是时下一个热门词汇。软实力的提升,在很大程度要依靠文化产业。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

我们的文化产业,特别是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该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

我不是说中国文化和历史中没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当然有。然而,中国文化从总体上是健康的,是美的。中华民族是一个有着强大创造力和生命力的民族。我不赞成有的人以偏概全、以丑为美,把中国历史上和现实中的阴暗的、丑恶的、血腥的东西,加以放大、渲染,或者把中国人一个一个描绘成发呆的模样,这样的所谓作品,怎么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怎么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呢?

我们的文化产品在向国际社会介绍中国文化的时候,要力求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介绍中国文化,当然要讲述中国的历史故事,要介绍各种文化遗产。但同时,更要展示在这些文化遗产后面的东西。这就是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例如,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平安、富足生活的强烈愿望;从青州佛像的微笑,可以看出,中国人无论是在太平岁月,还是在苦难岁月,都能保持乐观、从容的气度;从江南园林可以看到中国人优雅的生活品位和美感世界。这样展示出来的中国文化,有活的灵魂,才有深的认识,才能照亮中国文化的本来面貌,并释放出无穷的意味。

第10页(共20页)

我们文化产品要特别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遍价值。人们常常说的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比如,我们从孔子《论语》和天坛建筑,可以看到中国人对大自然的敬畏和感恩的心境;从万里长城到郑和下西洋,可以看出中国人对和平的永恒祈求;从20世纪老上海的开放活力,可以看到中国文化对外来文化的包容,等等。这些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所体现的普世价值,需要着重展示、照亮。

我们的文化产品要特别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要展示普通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例如,从《清明上河图》中宋代都城老百姓那种快乐的气氛,可以感受到中国人对和谐生活的满足;从中国人在弹琴、下棋、饮酒、喝茶时的诗意氛围,可以看到中国人的审美追求。普通老百姓的心灵世界、文化性格、生活愿望和审美情趣,对一个民族生存和历史发展,有极其重要的作用。中华民族历经磨难,但都能承受,这和老百姓的内在心态密切相关。

总之,我们要提升软实力,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引导整个社会,同时,能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选自2009年1月19日《人民日报》)

1.下列有关“中国文化”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其实也有不健康的东西,负面的东西,不美的东西,然而总体上是健康的,美的。B.电影、电视等受众面广的文化产品,应担负起向世人展示中国文化和历史中健康的东西,正面的东西,美的东西的责任。

C.某些以偏概全、以丑为美的作品,不是不可能得到国际社会对中国文化的认同和向往,不是不可能增强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吸引力的。

D.我们的文化产品要向世人展示中国各种文化遗产后面体现了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的东西,特别要注意展示中国文化中体现人类普遍价值的内容。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软实力的提升之所以要依靠文化产业,这是因为文化产业的消费过程,就是价值认同的过程。B.从杨柳青年画的欢乐喜庆中,从青州佛像的微笑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国文化的精神与价值。C.关注普通老百姓的生活实践,展示老百姓的生活态度、生命情调、人生愿望和追求是中国文化产品的重要任务。

D.中国文化中那些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的,是中国文化中体现全人类普遍价值的东西。

3.根据原文的内容,下列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文化要能向世界显示中国人高尚的精神世界和优雅的精神趣味,就要使文化产品有更高的精神追求,要能引导整个社会。

第11页(共20页)

B.如果我们的文化产品能够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就可以让中国文化释放出无穷的魅力。

C.普世价值并非就是西方价值,我们的文化产品应当力求向国际社会提供一种对于中国文化的深度认识,展示中国文化的普世价值。

D.我们仅仅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就能提升我们的软实力。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正视“人肉搜索”的双重效应

徐瑞哲

当下的互联网世界,“人肉搜索引擎”正成一大热词。

古时江湖悬赏,各路高手追拿逃犯,此犯便被唤作“人肉”。而对于“人肉搜索引擎”,网络版“百度百科”这样解释:利用现代信息科技,变传统的网络信息搜索为人找人、人问人、人碰人、人挤人、人挨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变枯燥乏味的查询过程为“一人提问、八方回应,一石激起千层浪,一声呼唤惊醒万颗真心”的人性化搜索体验。

“人肉搜索”几乎成了网络侦探,在巴黎抢夺金晶火炬者,众网民搜之;四川范老师震中落跑,众网民搜之;“辽宁女”哀悼日辱骂灾民,众网民搜之;“虐猫女”视频激起公愤,众网民搜之;婚外情丈夫致妻自杀,众网民搜之„„一道帖子,好比寻人启事,发动万千网友,终将此人找到。于是,当事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本来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无可遁逃地承受众目睽睽的评说甚至讨伐。

有人说,“人肉搜索”体现了一种彻底的信息民主,网上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信息共享。何况网上搜索大多针对多数网民眼中的“坏人”,似乎也代表着一种道义力量。由于网络是个隐身世界,留在网上的恶言恶行往往找不到责任人,“人肉搜索”的出现,对自认为可以胡言乱语发泄一气扬长而去者形成了一种约束和威慑。最典型者莫过于“周老虎”事件,假虎照甫出江湖,便有眼里揉不下沙子的网友提出质疑,许多人从各自的专业角度提出有根有据的论点并互相印证,自发形成一股网络舆论,“周老虎”徒留笑柄。“人肉搜索”的出现,对“网上没有人知道你是一条狗”这句老话构成了挑战。

不过,“人肉搜索”的善良初衷,未必就一定能达到维护道义的目标。尤其是在未明真相之前就轻易对当事人下道德判断,进而不顾对方的隐私保护权利,将其姓名、电话、住址、单位、身份证号码等一一公布,就有侵犯公民权益之嫌。比如,最近一名网名“Die豹”的重庆女大学生发表“地震很舒坦”的寻衅言论,被“人肉搜索”出真实的相片、姓名、职业,不得不休学以避压力,就引发了对于新的网络暴力形式的担忧。更进一步说,“人肉搜索”的价值标准,也仅仅是基于一个群体对于另一个人的判断。而自认为真理在握造成“多数人的专制”,其实距现代文明准则愈行愈远,这样的教训,曾经留给我们惨痛的记忆,年轻的网民们也自当引以为鉴。其中的分寸该如何把握,值得搜索发起人、每个参与人,以及相关论坛网站的版主、管理员等三思以自律。

第12页(共20页)

“人肉搜索”从形式上讲,是一种高于百度、谷歌等机械搜索的智能搜索,也是一种基于大规模、大范围集体协作与共享的网上活动。如果得到正确的引领,可起扬善之功,比如锁定造谣生事的小人,也可以找寻震后失散的亲友们、稀有血型的匹配者„„如果缺乏法律约束和健康引导,其为虐之害也不容小觑。网络舆论空间每天都在发展,如何及时科学有效地加以引导,应是一个与时俱进地加以应对的课题。(选自2008年7月24日《解放日报》)

1.本文认为人肉搜索未必就一定能达到维护道义的目的,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A.网上搜索大多针对多数网民眼中的“坏人”,似乎代表着一种道义力量,对网上的恶言恶行者形成一种约束和威摄。

B.在未明真相之前就轻易对当事人下道德判断,甚至将其姓名、电话、单位、身份证号码等一一公布,有侵犯公民权益之嫌。

C.“人肉搜索”的价值标准,仅仅是基于一个群体对另一个人的判断,这样做其实距现代文明准则愈行愈远。

D.网络舆论空间每天都在发展,“人肉搜索”如果缺乏法律约束和健康引导,其为虐之害也不容小觑。2.下列对“人肉搜索”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是一种利用现代信息科技进行的人找人、人问人„„的关系型网络社区活动,是一人提问、八方回应的人性化的搜索过程。

B.是一种智能搜索,从而使得搜索不再枯燥乏味。

C.是一种高于百度、谷歌等机械搜索的智能搜索,也是一种基于大规模、大范围集体协作与共享的网上活动。

D.几乎成了网络侦探,能够将当事者在现实生活中的本来面目暴露在光天化日之下,承受众目睽睽的评说甚至讨伐。

3.下列表述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肉搜索”体现了一种彻底的信息民主,网上人人平等,人人参与,信息共享。

B.一方面“人肉搜索”有其善良初衷,但另一方面缺乏法律约束和健康引导,会引发新的网络暴力。C.“人肉搜索”一个很大的好处在于,它对那些自以为可以在网络上胡言乱语者形成了一种约束和威摄。

D.如何对“人肉搜索”进行及时、科学、有效的引导,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也成为了一个要与时俱进地加以应对的课题。

四、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2010年,“东方主义”话语方式改变的契机

南方朔

第13页(共20页)

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的西方文化理论,是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所谓“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由传教士开始,随着西方对东方的殖民扩大,到19世纪定形,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就是强弱不对等所造成的。强者对弱者永远有说三道四的权力,反之则不然。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东方民族里,对“东方主义”的反省,伊斯兰知识分子较有成就,但也较为悲观。英国学者透纳曾经指出:“东方主义的终结,必经视野和典范的巨大重塑,但这种知识的重建只能产生在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的条件下,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而显然今天的伊斯兰世界无法拥有这样的条件。退而求其次,透纳希望人们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抛弃东方主义赖以存在的人们自认劣等的前提,但这种话说得容易,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慷慨不挑剔,那不是千难万难?

而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是以伊斯兰世界相比,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在17世纪时中国犹为世界最富裕的国家,而后即每况愈下,到上世纪七十年代中期,中国人均所得只有欧洲的0.75%,对人说三道四成了西方理所当然的特权,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这种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乃是中国落后、停滞的原因。

但这种情况近年来有了改变。由于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美国专家在谈到亚洲新秩序时开始有人提出中关“共管”,这就是现实权力改变所造成的自然结果。真正值得体味的,乃是弱者现实权力的改变,它必然会向话语权这个方向渗透。于是2009年《时代》杂志肯定起中国来,并认为中国的高瞻远瞩、重视教育和孝道等五点可堪借鉴。

话语的改变除了涉及权力外,也和话语双方的主观期待有关,因此外国的说法变了,是否希望中国慷慨地拿出外汇来帮忙?或是希望中国在减碳上让步?这些我们都不知道。我们只知道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这只是个开始。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非好几个世代不可。西方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可以欣慰,但大可不必志得意满,西方和中国一样,要努力改变的多着哪!此外,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逐渐改变,至少等于瓦解了中国的“自认劣等的意识”。往后中国人,特别是学术文化界脱离了“东方主义”的诅咒,已有可能更客观地对待自己。(选自2010年第1期《南风窗》)1.下列关于“东方主义”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在西方文化理论中,美国学者萨义德提出的“东方主义”对近代中国影响及干扰最大。B.“东方主义”是西方统驭东方的话语方式,这种话语方式本质上是强弱不对等造成的。C.弱者“ 自认劣等意识”的存在,使得“东方主义”话语方式建构成了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D.“东方主义”作为一种强者对于弱者的话语方式,它是由传教士开始,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第14页(共20页)

等途径向全球扩散的。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今天的伊斯兰世界依然无法改变自身在“东方主义”话语方式中的处境。

B.英国学者透纳认为,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只有西方与东方政治关系出现主要改革,“东方主义”才能够终结。

C.中国人的“东方主义”经验,在归属程度上并不稍逊于伊斯兰世界,中国似乎有一种“中国性”较为劣等的元素存在,它造成中国的落后、停滞。

D.西方对中国的说法变了,和西方国家的主观期待也有关系,西方国家有何企图,我们不得而知。3.下列对本文作者观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要东方人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保持“精神的冷静与慷慨”,对自己的历史文化不挑剔,这看似困难,实则容易。

B.西方对中国的话语方式的逐渐改变,使中国人不再有“自认劣等的意识”,并能够更客观地对待自己。

C.中国的综合国力提升了,西方开始选择性地说中国好话,比如《时代》杂志对中国的肯定,这说明弱者现实权力发生改变必然会向话语权方向渗透。

D.西方的“东方主义”说法流传长久且已建制化,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还需要很长时间。

五、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何为国学 方克立

何为国学?学术界有各种不同的看法,从上个世纪起就争论不休。有的学者认为,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从“科学”的意义上说本不可用(“学无分中西”),作为一个时代约定俗成的概念又边界不清,因此建议不用或“缓行”。然而,事实上这个概念已广泛流行,我们不可能视而不见,与其建议不用或“缓行”,不如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在我看来,学界目前所讲的“国学”,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多数学者实际上已取得基本一致的看法,即以其指称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这就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广义的国学是“一国所有之学”,还包括西学和马克思主义传入后的中国近现代学术文化,与海外“中国学”或“汉学”研究的对象、范围大体相同。

将国学界定为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其实也是一个相当笼统、内涵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略同于“古学”、“旧学”或“国故学”,是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我们通常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经、史、子、集“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如马一浮先生所言“六艺统四部”,“国学者六艺之学也”。中国古代的学问是“通人之学”,主张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第15页(共20页)

儒释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而以成人之道为中心。“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中国传统学术分类集中体现在图书典籍分类中。《汉书•艺文志》将中国古代的书籍分为六艺、诸子、诗赋、兵书、数术、方技六类,《隋书•经籍志》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分类法的雏形,以后不断调整、完善,至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已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

台湾诗人余光中说:国学是一座山,我等不过是蚍蜉而已。不仅国学是山,而且其中的每一类都是一座山。就其内容之宏博而言,事实确实如此。就以四部中的“子部”来说,《四库全书总目》又分为十四类,其中每一类都内涵丰富,比如“医家”,最近出版的一部《中国中医古籍总目》,收录历代中医古籍13000余种,说它是“一座山”,并非夸张之言。

国学不是一个学科,而是一个学科体系,一个不同于现代学科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国学有自己独特的学术分类,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它转型发展而来的,因此就学术内涵来说,二者存在大量交叉重合。如果将国学与文、史、哲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似乎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这实际上不是提高而是降低了国学的地位。w.w.^w.k.&s.5*u.c.#om高.考.资.源.网

对于作为中华民族文化根源和血脉的国学,我们一方面要心存敬意,另一方面又要以分析的态度、开放的态度和前瞻的态度来对待它,创建适应时代需要的新国学,让它在当代中国先进文化建设和积极参与人类文明对话中发挥更大的作用。(选自2010年2月1日“中国网”)

1.下列关于“国学”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从“学无分中西”意义上说,国学这个概念太笼统太模糊又边界不清,所以有学者主张慎用,而事实上它已广泛流行。

B.目前学界所言的“国学”,实际上是狭义的国学概念,就其指称对象和时空范围来说,指称的是中国传统的学术文化。

C.广义的国学的研究对象、范围,除中国传统学术文化外,还包括传入中国的近现代学术文化中的西学和马克思主义。

D.通常所说的国学,是指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四部”之学,传统的义理、考据、辞章、经世之学,或者“六艺之学”。

2.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当务之急不是国学这个概念是不用还是“缓行”的问题,而是在约定俗成的意义上争取对其内涵和外延达成基本的共识。

B.狭义的国学概念既是一个相当笼统,同时内涵又十分丰富复杂的概念,是近代分科之学形成之前的中国传统学术文化之总和、总称。

C.以成人之道为中心的中国古代的学问其实就是“通人之学”,包括天地人贯通、文史哲贯通、儒释第16页(共20页)

道贯通、真善美贯通、道学政贯通等等。

D.“通”是中国传统学术分类的前提,这种分类到《隋书•经籍志》时形成了经、史、子、集四部这样一套完整体现中国传统学问知识系统的分类法。

3.根据原文,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四库全书总目》包括经、史、子、集四部,每部又分为若干类,譬如“医家”,收录历代中医古籍一万三千余部,可归入“集”部。

B.国学是一个不同于现代体系的传统学科体系,将国学与文学、史学、哲学等并列设立为一级学科的做法是不正确的,因为国学的地位更高,影响力更大。

C.现代学科体系与国学存在大量交叉重合的现象,这是现代学科相互渗透的结果,说明现代学科具有很强的交融性。

D.对于中国的国学,我们唯一正确的态度就是既要对它心存敬意,又要对它进行分析、开放、前瞻、批判和创新,从而创建适应我们时代需要的新国学。

六、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的题目。(12分)

当语言死亡时

陈赛

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全世界有7000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语言将在本世纪消亡,80%~90%则在未来的200年灭绝。相比之下,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要慢得多。

语言的消亡速度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而且悄无声息。中国虽然不在语言濒危的热点地带,但中国社会科学院少数民族语言研究所的黄成龙博士介绍说,中国有129种语言,其中一半以上的活力都很低,至少二三十种语言处于濒危状态,比如云南的阿奴语、东北的赫哲语、新疆的塔塔语、甘肃的裕固语、中部的土家语等。

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小的语言可以很有活力,大的语言也可以很脆弱。比如中国有1000万满族人,但能说满语的人如今只剩下100多人,随着最后一批会说满语的老人的死去,满语将彻底死亡。也许它的书面语言还会继续存在,但没有了代际的传承,它只是一个无意义的空壳。

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说:“想象一下,如果无缘无故的,鲸要灭绝了,或者金字塔要倒塌了,亚马孙森林被砍伐,人们会非常气愤,并且想尽办法去阻止,因为那些是人类共同的遗产,是肉眼可见的。语言是更加古老、复杂精细的人类财富,每一种语言都是一个结构独特的思想世界,反映了一种独特的人类存在方式。每种语言都有无限的表达可能性,无限的搭配可能性,它们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语言的死亡通常有两种方式:第一,说这种语言的人消失了;第二,说这种语言的人放弃了自己的母第17页(共20页)

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过去200年间,殖民主义是最大的破坏者,欧洲殖民者在澳大利亚消灭了150多种土著语言,在北美扫荡了300多种土著语言;现在则是全球化,经济和社会的压力逼迫人们从村庄搬到城市,他们的母语时时处在强势语言的压制之下。

在谈到语言的优劣问题时,哈里森说:“没有一种语言能垄断人类的所有表达。任何一个学过两种语言的人都知道,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翻译的,某些概念,某些关于世界的思考方式,在翻译的过程中,你会感到一种沟壑,或者遗失。”

根据他的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剩下的6000多种语言,绝大多数从未有过文字记载,没有字典,没有书,你在任何图书馆或者数据库里都找不到它们的资料。一切信息只储存在人们的记忆里,因此尤其脆弱。当我们失去一种语言,同时也失去这种语言中所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哈里森教授把这些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过去500年的时间里,玻利维亚的kallawaya土著将数千种药用植物的知识内嵌在一种神秘的语言中,只能由父子之间代代相传。

这些知识难道不能被翻译成英文,融汇到一个单一语言的知识库里吗?

“当然可以,但语言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组织形式。语言就像树一样,当人们转移到另一种语言时,原先那棵树的结构就塌了。”

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在去世之前谈到她对于这个世界最大的忧虑:“我们的世界将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人类的全部想象可能要被囚禁在单一的智力和精神形态里。”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而是我们在某一个早晨醒来时,甚至不记得这个世界曾经有过不一样的可能性。(摘自2010年第2期《读者》)

1.下列有关“语言濒危”的说明,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语言濒危是一种全球现象。根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新发布的《濒危语言图谱》,语言的灭绝速度,比动植物的灭绝速度还要快得多。

B.目前,语言的消亡速度大大超出了人们的想象,每两个星期之后就至少有一种语言会悄无声息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

C.中国的129种语言中,有一半以上的语言活力很低,有超过二十种的语言处于濒危状态,云南的阿奴语、新疆的塔塔语就在其列。

D.说某种语言的人日益减少,或者说某种语言的人大都开始放弃自己的母语,转而使用另一种语言,这都是某种语言濒危的信号。

2.下列与美国语言学家哈里森教授相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根据哈里森教授的统计,世界80%的人口讲83种主要语言,其余的6000多种语言的信息只储存在第18页(共20页)

人们的记忆里,十分脆弱。

B.哈里森教授在谈到语言的优劣问题时认为,只有学过两种语言的人才会知道,两种语言之间,总有一些东西是不可翻译的。

C.一种语言中包含的若干个世纪以来关于时间、季节、天文、地理、海洋生物、医学、植物、历史、神话、音乐,以及种种日常事务的知识和思考,被哈里森教授统称为“人类知识库”。

D.哈里森教授认为,语言也是人类的财富,每一种语言的词汇、发音系统和语法,以精妙的结构组合起来,都比我们手建的任何建筑更伟大。

3.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一旦失去了代际的传承,一种语言的书面语言即使还会继续存在,但其实它已经变成一个毫无意义的空壳了。

B.考察一种语言的生命力,考察这种语言在代际传承方面的状况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则是考察说这种语言的人口总量。

C.人类学家玛格丽塔·米德曾谈到她对当今世界最大的忧虑,就是我们的世界已经被冲击成同一的、没有任何色彩的地方了。

D.其实,对于人类而言,只要人们不忘记这个世界曾经有过的不一样,那么,无论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都不可怕。参考答案:

一、1.D(与升华并非毫无关系。)2.B(A.是为了证明“刘禹锡也十分重视象的摄取与加工”,目的在于指出人们在引用和发挥“境生于象外”时的误解。C.以偏概全,是说明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主要“不是靠比喻、象征、暗示形成的”。D.是形象说明“意象”与“意境”的关系,而非“意象审美活动时的心理体验”。)3.C(A.“境生于象”并不等于“境生于象外”。B.第二点属“境生于象外”的含义。D.生硬地搬用英美意象派的“意象”理论来解释和欣赏中国古典诗歌的意境,显然没有中国古典诗歌意境的本质特征。)

二、1.C(此句是双重否定句,表达的是肯定的意思。其表意恰与原文相反。)2.D(与原文中“那些最有中国特色的东西,往往体现我们民族的独特的价值观和思想体系,而且也最能体现全人类的普遍价值”不相符。)3.D(此项说法太绝对。提升软实力靠的不仅仅高度重视文化产品的文化内涵、精神内涵、价值内涵,还有其他方面。)

三、1.A(说的是“人肉搜索”的正面作用。)2.A(B.因果关系不成立。C.原文的表述是“从形式上讲,是一种高于百度、谷歌”。D.是对其作用的描述。)3.C(A.只是某些人的观点。B.表述绝对化,原文说的是“如果缺乏法律约束和健康引导”,是一个假设性命题。D.原文中看不出有关“正引起越来越多人的关注”的内容。)

第19页(共20页)

四、1.C(因果倒置。原文第一段中提到:“东方主义” 建构成一种优劣对比的知识体系,通过教育、媒体以及留学生,向全球扩散,它最严重的后果,就是弱者会被教育得产生“自认劣等意识”。)

2.B(“经济的改变要以权力的改变为前提”错,原文 “经济的改变需要权力的改变”,结合本段内容可知,是说东方在经济改变之后,寻求有权力的改变,才会有东西方的关系的改变,“东方主义”才能终结。)

3.C(A项“看似困难,实则容易”是对原文的错误理解。B项“使中国人不再有”“并能够”都过于绝对。D项“要真正实现不同民族之间的相互尊重”不正确,原文是“要真正实现对异文化的尊重”,可见文章强调的是“西方”对“东方”,不是“相互”的,“异文化”说成“不同民族”是偷换概念。)

五、1.C(“西学和马克思主义”是修饰语而非中心语,偷换概念。)

2.D(“通”是以类分为前提的,且《隋书•经籍志》只是形成分类法的雏形,只有到清代编定《四库全书总目》时才形成一套完整的中国传统学问的知识系统。偷换概念(结果→前提),时间(阶段)错位。)

3.D(A.张冠李戴,应归入“子”部,非“集”部;B.强加因果,原因是“连逻辑上的种属关系都忽略了,其学科内容势必也要大大窄化,难以使人们对国学有一个全面的认识”;C.强拉因果,原因是“现代学科体系是从国学转型发展而来”。)

六、1.B(“每两个星期之后就至少有一种语言会悄无声息地从人们的视野中消失”错。原文是“平均每隔两个星期就会有一种语言消失”。)

2.B.(“只有学过两种语言的人才会知道”错,原文是“任何一个学过两种语言的人都知道”。)3.A(B.“更重要的则是考察说这种语言的人口总量”错,原文是“语言的生命力在于代际的传承,而不在于人数”。C.“已经被冲击成”错,原文是“将被冲击成”。D.“无论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都不可怕”错,原文是“或许,语言的死亡,最可怕的不在于损失多少历史、文化或者物种的知识”。)

上一篇:kpi考核指标计算大全下一篇:二甲医院信息建设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