景德镇古瓷器鉴定

2024-09-10

景德镇古瓷器鉴定(精选7篇)

篇1:景德镇古瓷器鉴定

景德镇古瓷器鉴定

造型的鉴定

瓷器的鉴定,造型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依据,不同时代烧制的瓷器,有着不同的造型特征,景德镇古瓷器鉴定。一般来说,元代瓷器的造型特点是古朴敦厚,胎质厚重,大型的器物较多。因为器型的厚重不易摔坏,器型的较大盛放的东西也多,这与元代贵族统治者为游牧民族的习俗有关。明代瓷器的造型不如元代古朴,但灵巧秀美,线条流畅。这是因为明代陶车旋坯代替竹刀旋坯,工艺水平的提高,促进了瓷器外观的精美,器型的繁多。清代瓷器的造型端庄精致,雍容华丽。这是因为清代康、雍、乾三朝社会稳定,经济繁荣,瓷器的造型也异常多姿多彩。不同的生活习俗,制瓷技艺的提高,社会的稳定繁荣,赋予了元、明、清这三个时代不同的造型艺术风格。

而同一种类型的瓷器,不同时代的造型也是各不相同的。如宋代习见的梅瓶,口孝短颈、肩丰、下腹敛收,器身挺拔修长,有一种古朴秀美之感。元代的梅瓶,短颈加高、喇叭形,肩部更为丰满,体型变大。明代的梅瓶,口改为卷唇口,肩丰而斜,下身略胖。清代的梅瓶,口大颈直,肩丰略平,下腹又有所加粗,失去了线条美。又如宋代就有的玉壶春瓶,元代是颈部细长,整个器型较为瘦长,这与宋代造型秀美的风格相符,而与元代敦厚的造型风格相左。明代玉壶春瓶的腹部、颈部都比元代短一些,器型比例协调。清代玉壶春瓶,短颈、下腹圆,器型稳重丰满。

2.纹饰的鉴定

瓷器的纹饰与造型一样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有些纹饰还是某一时代所特有的装饰,这也为瓷器的鉴定提供了依据。元代瓷器的纹饰是层次丰富,图纹繁密,主题突出,并有主题纹饰和辅助纹饰之分;明代瓷器的纹饰趋向疏朗简约;清代瓷器的纹饰工整精细。而元代所特有的纹饰是,牡丹花的叶肥大而规整,连花纹 叶呈规矩的葫芦形,边线不相连的变形莲瓣,中茎满色的蕉叶纹;明代所特有的纹饰是,洪武时的扁菊纹、正反两个一组的回纹,正德时的阿拉伯文装饰,嘉靖万历时的花组字、云鹤;清代所特有的纹饰是,康熙时的双犄牡丹、大篇诗词文字装饰,雍正时的过枝花,乾隆时的色地轧道装饰等,都是各时代最具特色的装饰。

有些纹饰虽历代沿用为传统纹样,但也各具时代特色。任荣兴在《彩瓷》一书中论为:“元代龙纹形体细长,矫健有力,多呈小头,细颈,三、四爪露骨有力;明代永乐、宣德时的龙纹气势威武,头部变大,龙嘴上翘如猪嘴,身躯粗壮,龙爪呈五爪风轮形,粗壮有力;成化、弘治、正德时的龙纹变得温顺而无野性,龙身细长,双目半视,短髯上飘,多见莲塘行龙、穿花龙,成化时还有一种衔灵芝花式尾的香草龙,造型较为特殊,自我鉴定《景德镇古瓷器鉴定》。明代晚期嘉靖、万历时的龙纹比较简单草率,鼻作如意头状,龙鳞作曲线三角形。清代的龙纹雄伟健硕,头部描绘仔细繁复、人面化,身躯粗壮,双角锋利。”

3.胎釉的鉴定

由于产地的不同,时代的不同,制瓷用的胎和釉也各不相同,这是鉴定瓷器的又一种有效方法。元代瓷器的胎骨厚重,底足一般多露胎、粗糙,有粘砂现象及杂质点,并有旋削痕,底部能见“火石红”。明代早期胎骨瓷化程度差,胎色白中含灰、含蓝或含红,见僵胎;中期胎骨白净细腻,烧制紧密,瓷化程度好,已不见僵胎。清代胎土淘炼严格,胎体减薄,露胎处洁白细润,不见“火石红”,中后期的胎骨尚佳,以后渐粗松,手感较轻,修胎欠精。

元代瓷器釉层较薄,一般白中闪青。明代永乐瓷器釉面肥润,白中含青,宣德釉色少数莹白,成化釉色润若脂玉,表面平滑光致,含小而密集气泡。清代康熙釉色有粉白和浆白两种,粉白釉面硬度高,浆白釉面略疏松;晚期釉色大多数为细润的粉白色,有一部分为硬亮青色,釉胎结合紧密具有玉质感;乾隆釉色白中微青、气泡细小,釉面光滑莹亮。根据瓷器所绘的彩料不同,也可以鉴定瓷器的年代真伪。如明代永乐、宣德时的青花瓷器,使用进口的苏泥渤青料绘画,色泽浓艳,并有铁锈疤痕和晕散现象。成化、弘治、正德时的青花瓷器,使用国产平等青料(产于江西乐平),清新淡雅。嘉靖、万历时的青花瓷,用回青料,蓝中泛紫。清代使用的国产浙料(产于浙江),上等品色泽青翠,次品泛蓝灰色;国产明珠料(产于云南),靛青,发色有层次。又如釉里红,元代大多呈红灰,甚至黑灰;明代呈宝石红;清代呈色明艳。

4.款识的鉴定

款识是指瓷器上刻划或书写的文字,有年号款、堂名款、吉语款、警语款、陶工款、干支款、花样款等。款识盛行于明清两代,特别是官窑器,由于有专人负责写款,都具有一定的风格特征,也是鉴定瓷器的重要依据。元代款识较少,多短语、吉祥语。明代官窑款识特征前人归纳为:永乐款少,宣德款多,成化款肥,弘治款秀,正德款恭,嘉靖款杂。清代顺治、康熙时盛行楷书款,雍正时楷书款多于篆书款,乾隆时篆书款多于楷书款,嘉庆以后篆书款成主流,同治、光绪、宣统三朝又恢复楷书款。明清的年号款还有一定规律性,绝大部分的年号款都写上国号和皇帝年号。如“大明宣德年制”、“大清康熙年制”等。清代年号款除六字两行排列外,还出现了六字三行排列。

5.工艺的鉴定

明代立器都采用分段拉坯,然后再粘接而成。如洪武时期的器物从内壁观察,可见底的周边有接痕,是器底和器身分开制作,故器物有掉底现象。明代中期以后,采用腹部粘接,在腹部外壁可见两道接痕。到了清代,由于修坯工艺的提高,立器分段拉坯粘接的痕迹不明显,甚至看不出来。又如明代永乐、宣德时盘,圈足较矮,外墙内敛,里墙外斜,足端呈棱角状,如刀切一般,用手很难抓起;清代雍正时的仿品则圈足较高,足端滚圆的“泥鳅背”状,用手较易抓起。

篇2:景德镇古瓷器鉴定

景德镇从汉朝开始烧制陶器,距今1800多年,从东晋开始烧制瓷器,距今1600多年。景德镇瓷器一直被认为瓷中珍品,青花、玲珑、粉彩、色釉,合称景德镇四大传统名瓷,具有优良的质量和良好的收藏保值潜力。

许多人都喜欢来景德镇买陶瓷,每年黄金周都有大量的旅客,他们都会买许多的日用瓷器,比如餐具、杯具、酒具等。然而,一些不法商贩利用跑展销会和网络购物等方式将假冒伪劣的景德镇瓷以及非景德镇瓷和正品景德镇瓷器混杂销售,让普通消费者难辨真假。

可是如何挑选鉴定景德镇瓷器呢?它有哪些常用的方法呢?

1、用手托住瓷器,用手指轻轻敲弹,可以发出金石之声,正所谓“声如磬”。

2、观察青花颜色。景德镇瓷器青花淡雅,少火气,不躁。

3、观察釉色。景德镇瓷器釉色白中泛青,不是纯粹的白。

4、若是正宗景德镇瓷器,茶杯、饭碗、碟子等器物不会留有茶垢、油渍,易于清洗。其他地方的瓷器,茶垢和油渍会残留,不易清洗。

篇3:民国景德镇瓷器贴花装饰探析

陶瓷贴花装饰亦称“移花”,有釉上和釉下之分,是将花纸上的彩色图案移至陶瓷坯体或釉面。贴花纸从国外引进,其中以日本的居多,1921年日本的田中株式会社首先把大量的陶瓷贴花纸输入我国。贴花纸引进到国内最初是用于搪瓷上,后来才运用到陶瓷装饰。贴花纸的花样美观新颖,用来做装饰很受当时人们的欢迎。1929年,中国民族工业家顾德润、董伯英二人首先在上海建立贴花纸工业,此时所生产的还是用于搪瓷制品的画面上,1933年才正式生产陶瓷釉上贴花纸。

据1929年江西瓷业管理局发行的《民众月刊》创刊号中也有关于贴花纸的介绍:“贴花纸现在也有人可做,如国内的康元制罐厂,所做釉上贴花纸可以适用……早年所用之贴花纸,皆从外国购入,本国内只有上海康元制罐厂一处”。[1]又据《景德镇陶瓷概况》对景德镇贴花纸有如下记载:贴花之法甚简,将印就花纹之纸用胶水贴于瓷上,然后去其纸层。花纹附着瓷上,有釉下、釉上两种,因景德镇之瓷不经过素烧,釉下贴花不能适用。该花纸昔日多为外货,以日货为最多。近年来上海益丰搪瓷厂,亦出此种花纸,花样颇美观新颖,景德镇所用者甚多,外溢之金钱,得因此减少。去年,复有康元搪瓷厂之花纸至景德镇推销,但因其花纹不美,多属鸟兽之类,且不合美术条件,而火度甚低,烧出之花,较易脱落,不适合饰瓷之用,因而销路不好,其售价虽廉,但不及益丰出品之佳[2]。

1 贴花纸的制作

贴花纸最初运用于搪瓷上,其制作系用手工绘制,采用细质地毛边纸,用墨描绘于上,用水浸润毛边纸上,再将图形线条拍印坯胎上,画工再按影描绘线条轮廓。这样生产量少,劳力消耗大,产品成本高,且规格能求得统一,设色浓淡也不会失调。经过几年的摸索和提高,到了民国后期花纸图案日渐丰富起来。贴花纸的图案是用釉上颜料印制而成,贴在瓷胎上经750~800℃烧制,它的艺术表现力更强,装饰手法更丰富,表现形式更加多样,艺术风格更趋多样化。随着二十世纪印刷技术的发展,贴花纸的制作也更加简便。清末时期古代的雕版印刷技术已不能适应新的需求,开始采用手摇印刷机和铅印技术,到1897年和1912年上海商务印书馆和上海中华书局在铅印和石印基础上引进国外的珂罗版和三色铜版印刷术,二十年代又引进胶印技术,比彩色石印技术提高了一大步[3]。

民国时期景德镇开设了不少印刷店(具体印刷店的情况如下表1),采用的是石版印刷和铅印。景德镇印刷技术在民国时期比较落后,30年代有三种印刷:一是木印,即用木料制成适当厚度的木板,把文字和图表稿贴到板上后用刀雕刻,制作版标,印刷时在版面用刷刷上墨水或色水即印成;二是石印,是采用德国天然石制成的长方形的各号印石作版标,将所印文字、图画、用专用墨书写,描绘在含浆水的纸上,再贴在印石上,然后用手摇石印机加压,使文字或图画脱落在印石上。石印除可印文字外,还便于印多种套色和细腻花纹,颜色鲜艳美观。三是铅印,是用元铅通过浇字炉铸制成各号铅字和花边,以圆盘机和平台机印刷。铅印摆脱了印刷术的全手工操作,向机械化迈进,铅印的制品色泽鲜艳[4]。

印刷技术提高后,贴花装饰运用越来越广泛,大量运用于搪瓷、玻璃、金属等制品后,当然也应用到陶瓷装饰中来。贴花纸的印刷是一种较特殊的印刷,采用的是转印的印刷方法。先在涂有胶膜的纸上印刷成所需要的图画,成为贴花纸,然后再转印于被印刷物的表面上,因为胶层有树脂层隔着,使油墨不能渗入纸张上。其工序有裱纸、制版、印刷和粘贴四个部分。裱纸采用手工进行,其目的是为了使纸容易揭开、脱壳,使画面能够转印到物体上。其制作工艺具体如下图1。

2 贴花方法

景德镇最初使用陶瓷贴花装饰系由当时的陶业学校引进试用。开始是运用在日用瓷上,随着装饰技法的丰富,逐渐运用于艺术瓷装饰。其方法是:首先,将花纸剪成大小适宜的花纹,剪纸也是要讲究方法的。将多张花纸对准花纹的线条后用大头针在空白的纸面扎紧,再按罩图案把花纹剪成单独的纹样,以备贴花之用。其次,用适度液状的胶水将花纸贴于瓷胎表面,贴花时要把陶瓷表面的灰尘抹干净,把胶液粘在瓷器釉上贴花纸的花纹表面,并用手指按压使之密接。再用软的湿布或海绵、毛笔等在贴花纸的背面压平,排除纸与瓷器中间的空气泡。待其稍干后再将瓷器浸于水内大约1~2分钟,稍后胶液被溶解,花纸润湿,纸与花纹分开,将纸慢慢掀开,则纸上的花纹粘贴在瓷面上。最后,待干后再以软毛笔蘸水于花纹上,轻轻洗净除去附着在纸上的胶水,否则在烧成之后色泽不洁且易起泡脱落,待干燥之后便可烧成。[7]

3 贴花装饰的特点

陶瓷贴花装饰作为民国刚兴起的陶瓷装饰,具有如下特点:第一,陶瓷贴花装饰随着印刷技术的进步,其色彩和纹样亦越来越丰富多彩,图案种类由最初的花鸟发展到人物、山水等题材,从目前市场上留存的作品来看花鸟题材较多。(如图2《贴花连年有余图笔筒》和图3《贴花花卉图双耳瓶》)第二,陶瓷贴花最初大多运用于日用瓷装饰,因日用瓷采用注浆成形,规整统一,生产批量化,而采用贴花装饰跟器型达到了完美统一,符合新式瓷业生产的需求,使日用瓷更加的简化、美观。陶瓷贴花由于简洁美观,符合一般普通人的审美需求,占据了一定的市场,故发展到后来,装饰的器型越来越丰富,有瓶、罐、文具用品等一切陶瓷产品。(如图4《贴花花卉纹笔架》、图5《贴花花卉纹罐》)。

4 结论

陶瓷贴花装饰是新式工业化生产条件下的产物,是印刷术飞速发展的结果,可以说,没有印刷术的发展进步就没有陶瓷贴花装饰的新兴。贴花装饰对民国陶瓷及现代陶瓷装饰影响巨大,贴花纸运用到陶瓷装饰对景德镇制瓷业的发展起到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尤其是在陶瓷工业飞速发展的今天使陶瓷装饰艺术增添了一个新的发展空间。

参考文献

[1]黎浩亭.景德镇陶瓷概况.正中书局印行,中华民国二十六年七月初版

[2]张秀民著,韩琦增订.中国印刷史.浙江古籍出版社,2006年

篇4:景德镇民国瓷器鉴赏

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两个方面:

在人才基础上,1911年的“辛亥革命”结束了长达260余年的清朝统治,位于景德镇珠山南麓的延续达600多年的御窑厂宣告终结,这也标志着景德镇陶瓷自明代以来由官方引导的“官民竞市”产业格局变成民窑唱独角戏的局面,大批供职御窑厂的工匠和艺人或转入民窑,或自立门户,他们以高超的训练有素的制瓷技艺,给当地的陶瓷业界注入了一股强劲的活力。很快就成为景德镇陶瓷艺术生产的主流引导,促使景德镇陶瓷业走向兴旺。

在思想基础上,欧洲以科学思想、工业制度为主题的产业革命所带来的工业文明在全世界掀起巨大波澜,现代科技文明突飞猛进的发展势头给景德镇的民族资本家带来思想上的震撼。受“提倡民主、科学、新道德、新文学”新文化运动思想和“五四运动”的影响,景德镇的一批社会贤达、有识之士、爱国实业家和陶瓷艺术家们提出“研究陶业,教导工人,改良制造,以完善商品”。力图建立和发展自己的民族工业,陶瓷产业和艺术创作呈现出一派新景象。

经过八年抗战的艰难时期,景德镇陶瓷业在经历挫折后逐步得到恢复,直至新中国成立。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业生产按类型分为陈设艺术瓷和日用瓷。陈设艺术瓷品种主要有青花、粉彩、雕塑、颜色釉四大类。在这四大类品种中,创新产品和仿古瓷器并驾齐驱,各领风骚。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器的新趋向主要是生产方式的变革、生产工艺的转型,以及装饰技法与画意上的改变。在新生产方式和管理模式的推动下,民国时期景德镇陶瓷业在工艺成就上产生了诸多新的变化。

成型工艺:从原料的开采、泥料的炼制、坯胎的成型、装饰的方式等各个环节均基本上采用流水作业方式,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不同程度地采用了半机械化或机械化的加工程序,制作工艺达到较高水平,具有明显的现代化特征。

彩绘装饰:普遍运用文人瓷画,并创新出“贴花”“刷花”工艺。颜料采用传统的矿物颜料,并与化工颜料结合,彩料纯度提高,色彩丰富,发色鲜嫩光洁。“新彩”的出现使釉上彩装饰变得简单,用油彩色直接在瓷胎上勾、皴、点、染,一人就能完成。烤炉也开始尝试采用电力,使温度、烧成时间逐步得到有效控制。

窑炉烧炼:在沿用传统的“镇窑”和“槎窑”的同时,也大量使用“圆窑”“隧道窑”等类型的窑炉,燃料采用煤和油。这一类型的窑炉窑温高,温差小,窑内器物受热均匀,胎土完全瓷化,成瓷率高。

青花瓷

民国时期的青花工艺常见的主要有传统手绘、现代贴花和印花三类。

传统手绘青花瓷的技法主要取法清代康、雍、乾三朝,题材广泛,画面生动,胎质细腻,釉面洁白,构图丰满工整,线条清晰流畅,料色清翠莹亮,线条勾勒纹饰轮廓,分块分片用洗水、分水法形成不同色阶,达到层次分明、水路清晰的艺术效果。民国青花是青花瓷中最为珍贵的品种之一。

现代贴花的青花瓷器,图样清晰,规格统一。印花的青花瓷,线条简洁,画面规整。

民国青花创新方面,以王步为典型代表,他把中国画"六法"的骨法用笔融入经他革新的青花分水技法中,在分水过程中,用笔徐疾轻重、婉转变化恰到好处,浓淡过渡自然。

(1图)青花制瓷图盘 盘面采用鸟瞰式的构图和深远取景法,并结合了明代版画的构图形式。画面描绘景德镇制瓷工艺中的原料、成型、画坯、烧炼等程序,着重描绘坯房和窑屋,有制坯、画坯、装坯、挑坯、满窑、开窑等场景,人物虽形态不同,却井然有序,一派热气腾腾的景象。画面既有写实的操作动态,又有夸张变形的装饰风貌。盘边绘8个锦地如意开光衬托,是一幅饶有意趣的制瓷风俗画,又是罕见的表现瓷绘制瓷工艺过程的实物资料。用笔工整朴实,釉面洁白,料色清莹。底有“江西景镇陈新兴造”款。

(2图)青花蔬果图琮式瓶 圆敛口,短颈,方肩,四方形直筒腹,圆圈足微外撇,型如古代玉琮造型。腹四周采用青花分水法绘以大小不同形状的白菜,画面形象自然生动,构图简洁,线条粗犷却不失婉转,分水晕染达到水墨画的水墨淋漓的境界。画的压角印有不规则的青花角章“长湖”“竹溪”“陶青老人”“王步”,底书青花“景德镇制”无框四字款。

粉彩瓷

粉彩瓷在清代康熙晚期创烧,由于它色彩丰富,淡雅柔丽,又有软彩之称。其工艺是在彩料中引入了以砷配成的玻璃白的釉上彩,给人粉润清逸的美感,故称为粉彩。随后逐渐发展成景德镇彩瓷生产的主流。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器彩绘业都以个体作坊式生产经营,称为“红店”。瓷器彩绘行业大致可分为“美术彩业”“写意彩业”“古彩业”上、中、下三类。

美术彩业指专绘高档艺术瓷的行业。民国时期美术彩业沿袭传统技法生产陶瓷产品,胎体精细,釉质润净,构图严谨规整,画面工整华丽。而最具收藏价值的就是这一类高档艺术瓷,其价值直逼明清官窑瓷,甚至超过明清官窑瓷。

在民国时期的美术彩业中,先后一批批艺术家致力于粉彩彩绘的研究与探索,借鉴、运用和吸收中国画营养,用于改良传统粉彩的技法和审美,构图灵活,画意清远,笔法精练,着色淡雅。提升了粉彩瓷艺术的文化品位。这一批批艺术家由于个性、阅历、修养、气质的不同,在选择题材、形象特征、表现技法等方面也各有特色,使民国时期美术彩业百花齐放。

(3图)粉彩碧桃图胆瓶 长颈,溜肩,圆鼓腹。采用传统粉彩工艺,设色明快艳丽,将桃花的妖娆表现得淋漓尽致。底款书红彩“洪宪年制”方框款。民国初年,袁世凯称帝,仿效前朝,于1916年派员到景德镇监督烧造“御窑”瓷器,以粉彩为主。在很短的一段时间内,烧出数量极少的一批“洪宪瓷”。这批瓷器质地精良,彩料考究,造型美观大方,是一批极为特殊的产品。

(4图)粉彩大富贵亦寿考图瓷板 平面作画。以红色为主色调,使得画面具有喜庆色彩。整个画面构图丰满疏密得体,色泽艳而不俗,人物线条细腻流畅,形态生动传神。衬景中出现的仙鹤插屏、牡丹、三果等物,有富贵、长寿、多子多福的寓意,合起来点明主题“富贵寿考”。题款墨书“大富贵亦寿考,时在丙子(1936年)春三月上浣,维明姻兄先生花甲荣庆,姻愚弟大凡王堃绘祝”。 篆书红彩印章“堃”“大凡”。

据景德镇地方文献记载,王大凡在1915年曾创作此题材瓷板画,参加巴拿马万国博览会并获金奖。1945年又以新创的落地粉彩技法重绘此题材瓷板。

(5图)墨彩描金五老图瓶 作者周湘浦。高39厘米。墨彩以水墨彩绘为主,兼用矾红、本金等彩料,并加以部分粉彩,如蓝粉、淡黄等彩色,但在每件器物画面上所施加的粉彩面积并不大,仅起到点缀的作用,然后经低温烧成。浓黑如墨的彩料或深或浅、或浓或淡,与如雪的白釉相互映衬,颇有传统的水墨画效果,因此又有“彩水墨画”之美称。画题出自《渑水燕谈录》:北宋庆历末年杜衍告老退居南京,与致仕的太子宾客王涣、光禄卿毕世长、兵部郎中朱贯、尚书郎冯平为双童沐浴,相聚甚欢。因五人都年逾八十,此会被称颂为“五老会”。

(6图)五彩弄玉吹箫盘 采用传统的釉上五彩工艺绘制。五彩是瓷器釉上彩的一种,又称“古彩”。五彩基本色调以红、黄、绿、蓝、紫等为主,特点是颜色丰富,五彩斑斓。因其线条明朗,烧成温度稍高于粉彩,且不及粉彩柔和,故又称之为“硬彩”,经二次烧成。画题出自《列仙传》之“吹箫引凤”:秦穆公之女独喜美玉,得名“弄玉”,弄玉在凤台上闲坐吹箫,丫环焚香,引来凤凰和鸣。画面色调丰满艳丽,线条硬朗但不失婉转,极富情调。

nlc202309040159

(7图)刷花“四爱”图瓷板 “四爱”指历史上的渊明爱菊、羲之爱鹅、和靖爱梅、茂叔爱莲4则典故。刷花人物瓷板画借鉴中国画的没骨画法,参照西洋油画的明暗关系,追求书法的神韵、节奏,在色彩上以对比调和为主,巧妙运用白瓷质地烘托来表现意境。人物形态生动、结构准确,画面构图简洁,色彩清新。

刷花瓷装饰。是以专用的毛刷,将彩料通过刻有纹样的丝网套版刷涂到器皿表面以形成画面。可以用在釉上,也可以用在釉下。有时在刷色后,可加绘线条以增强画面的表现力。刷花瓷在民国期间最为鼎盛。程大有开创的“薄刷法”拓宽了陶瓷釉上刷花的表现力,其中的人物刷花堪称陶艺界一绝。套版所刻纹样,线条平整、洁净,流畅而有节奏,人物的外在形貌和内在的气质及其动感都表现得丝丝入扣,用色也极为考究。

高温颜色釉瓷

高温颜色釉瓷是景德镇传统名瓷之一,最早创烧于宋代,到清代进入鼎盛时期,景德镇是中国烧造颜色釉瓷器历史最长、品种最多、质量最好、成就最高的地区。

民国时期烧制高温颜色釉工艺有很大发展,恢复烧造了难度极大的祭红、豇豆红,还有天青、豆青、祭蓝、仿钧釉、窑变花釉等釉色。还仿烧出一大批康熙、雍正、乾隆颜色釉佳器。其中最为有名的是“玉绫窑”主人吴霭生,在颜色釉艺术创新方面贡献卓越,他的 “美人醉”为一时杰出佳品。“鄢德亿瓷号”主人鄢儒珍的乌金釉获巴拿马国际博览会金奖。藏界盛传的“洪宪瓷”瓷胎及其加工绝大部分都出自“玉绫窑”和“鄢德亿瓷号”。

(8图)炉钧釉三足炉 圆口,短颈,扁圆腹,肩部镶双螭耳,腹部顶立兽头三足,笠盖镶狮钮。炉身和盖以浅浮雕方式刻兽面卷草纹,施炉钧釉,口沿和龙纹饰24K本金。炉的造型端庄,浑厚古朴,釉面肥厚滋润,色泽深郁,气韵幽雅,釉面呈密集不规则垂流状,天蓝釉中闪烁着红、紫色斑块,使釉面呈柔和的乳光与金交相辉映,给人以“流动”之美。底部刻阳款描金“大清乾隆年制”。

(9图)仿清康熙美人醉盘螭瓶盘口,直颈,丰肩,腹稍束,圈足外撇,颈肩盘一条绿釉螭龙。通器施红釉,由于烧成温度的关系,釉面发色深浅不一,并有绿色苔点。底部有青花“大清康熙年制”款。

“美人醉”又称“豇豆红”或“海棠红”。清代康熙年间御窑厂烧制的铜红釉色调淡雅,酷似豇豆的颜色,并带有绿色苔点。后人描述为“绿如春水初生日,红似朝霞欲上时”。釉色上乘者名“大红袍”或“正红”,遍体一色,明快鲜艳,洁净无瑕;略次者,釉色如豇豆,含有深浅不一的斑点及绿苔,称“美人醉”或“美人祭”;色调较浅者称为“桃花片”或“海棠红”“娃娃脸”。

(10图)仿清雍正天青釉堆螭瓶 莲瓣口,长颈,圆腹,矮圈足。仿照清代雍正时期的制作工艺和特点,在坯胎上堆成螭龙,再施上天青釉,经高温一次烧成。

天青釉是高温颜色釉的一种,又名“雨过天青”,以钴的化合物为着色剂,高温烧制,釉色幽淡隽永,有“青如天,明如镜”的特点。天青釉之名出自五代后周柴世宗批语:“雨过天青云破处,这般颜色作将来”。周世宗的要求是要把瓷器烧成雨后青天的颜色。清代景德镇窑天青始于康熙,呈淡灰蓝色,釉薄而坚,莹润光洁,制品以康、雍、乾三朝为佳。仿清雍正天青釉堆螭瓶与康、雍、乾三朝天青釉相比毫不逊色。

雕塑瓷

景德镇陶瓷雕塑始于隋朝。从宋代开始,制作的品种日渐增多,所出成品灵巧、典雅、秀丽,风格由简朴到精微。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雕艺术题材丰富,品种多样,形式新颖,塑彩结合,塑釉烘托,开创了瓷雕艺术的新天地。

民国初年,福建游泽长(又名长子)来到景德镇,将何氏瓷雕技法与景德镇制瓷原料、工艺相结合,创作了一批别开生面的新作。何氏瓷雕风格与景德镇传统瓷雕风格的相互渗透和影响,使景德镇民国瓷雕起了质的变化,从而形成二者兼具却又超越二者的新风格。

民国时期景德镇瓷雕由于操作的方法不同,可分为圆雕、捏雕、堆雕、镂雕、浮雕、雕镶、雕刻等种类。景德镇陶瓷雕塑不仅题材广泛,有佛像、福禄寿三星等吉祥人物和英雄豪杰形象以及动物、花鸟等造型,而且装饰风格多样,其装饰技法一般有描、画、填、洗、扒、刷等。由于不同装饰技法的运用,丰富了雕塑的表现能力,使所要描绘的对象生动传神,具有非凡的艺术效果。

(11图)圆雕窑彩诵经罗汉 作者曾龙升。圆雕又称立体雕,是一种可以多方位、多角度欣赏的三维立体雕塑。此作品采用传统的圆雕工艺和窑彩装饰,用本金勾画袈裟,坐墩用青花绘描卷云纹,二次烧成。夸张的脸部表情,表达了和尚诵经的专注虔诚。

(12图)捏雕白釉蔬果笔洗 捏雕也叫“捏花”,以手捏为主,简单使用一些辅助工具,基本上是以写实的手法塑造各种动植物和人物的自然形象,无论是植物的花瓣、花芯或动物的羽毛均以手工为主,捏塑而成。其装饰方法有多种,有用高温颜色釉装饰的,有经高温烧成后再用釉上彩装饰的,也有用颜色釉和釉上彩结合装饰的。其成品精巧细致,形象生动,风格写实。

以葫芦为主造型,左形瓜蔓缠绕,果实累累。看似凌乱,却章法有序;右形似掏空的半个葫芦,形态逼真,生动传神。整器施白釉,恰似一件玉雕作品。

篇5:古瓷器鉴定的知识

但代永乐时期,则华博的高下不那到目前为止,现代科学技术的进与彼此博华是其它窑口制步程度,在古陶瓷鉴定中还国的原物博不同,烧成不能替代人体感官的作笔法与康熙中华,各个时代用。古代陶瓷窑址出土。来源:中国故中华得出合乎事实的的大量陶瓷标本,有所不同中往往会现代考古发掘出土的伪品,要仔博较高,烧成后的大量有纪年资料的古代陶代雍正时博艺、纹饰、彩料瓷,以及众多带年款的传世:不同时代、不华型一反宋古陶瓷器,为工作的第一步中博、印或写鉴定古陶瓷提供了标准器,它们似,但中博胎色呈米黄对古陶瓷的断。去掉浮光物中而呈色也就代、辩伪、释疑等提供丰富的历史、物以清新优美之了科学依据。

鉴定的内是真品,还是后中容华贵的气容

鉴定一件古陶瓷要做目前为华博代永乐时期,则四个方面的工作:

1、的器物质地华博否有裂痕辨伪:即鉴定这件陶瓷确是称“芒中华,也会发现胎釉真品,还是后代的仿品花瓷器华中己鲜明的风格和或伪作。这是鉴定工作的第比法,找出物博彩,各一步,也是关键的胎色呈中华吉安宋代吉州窑一步。例如,龙泉窑瓷器,华物作的。4.、评一件带有“大得出合乎事实的中物定这件陶瓷质清康熙年制”种方法处博华福建建阳宋代年款的瓷器,应鉴别出它确含铁成分华品。3是康熙时期制作的瓷器,还古陶瓷的断物华色截然不同是仿造的伪品,要仔细识别同,不能完全准物博临汝窑制作,或。

劲;三国两华中龙泉窑瓷器,2、饱满,显出雍华博烧成气断代:即鉴定陶瓷制作关键的一步。中华。综上所述,历的时代。例如,龙泉窑理的,在放大镜中华不能因此说它们瓷器,宋、元、明均有生产,要见无数平中骗人,所以,鉴别出它是哪个朝代的产品。

型、胎釉、工博不尽相同。

5、3、断窑口断窑口:即鉴定物一件印花青:即鉴定陶瓷中可见有大博物物口沿无釉,俗的产地,属于某一窑口的产年款的瓷中物化等方品。例如,一件印面特征。例如,华中合起来考虑,反花青釉瓷器,要鉴别它(例如窑址标本中华比较,是耀州窑制作还是临汝窑制作,往做假去掉浮光华博质粗松。这样,或是其它窑口制作的。

要的依中博种挥洒自

4.众多带年款博中要的依、评价:即评定这紫黑,胎质坚致华博器物高大,显件陶瓷质量的优劣,以及艺色虽与博中,就可发术价值和经济。鉴定物华料的古代价值。例如,器物是否完整物造型华物某件产品,是否有裂痕、变形等型学的物华、做作、呆,然后评定其艺术水平如何处留下临中华瓷产品、经济上值多少钱定陶瓷的各项依华中字体、,作出正确评价。

鉴定较多,故博物中可见有大的方法

陶瓷鉴种呈色的中博色虽与定的基本方法有分类法、比较法是后代仿品博中窑瓷器采用支和甄别法。

1瓷的重要依中华艺不同,装、分类法运用类型学的分类排比均有生产,华博确地再现宣法,找出各种陶瓷之间的异同,陶瓷提供了标准物博泡;而明加以分类分型,摸索出器物作手法高超,博中瓷器采用覆烧演变的规律,达到认识和掌之后,物中均有生产,握的目的。

2、少钱,华博色。观比较法利用已的高下不那物华局繁密,层次知的标准器(例如缩釉处,大多可华博,鉴定出窑址标本、纪年墓出土或器作精巧。了解中华似,但物本身带有年考证和华博了准确款的陶瓷器),或与彼此有某种,青花上中:

1、古瓷联系的鉴定对象加不少仿清代中物光,用这以对照,从各个方面进运用类中华有所不同行研究和比较,得别它是耀州窑中华摹痕迹。

2、出合乎事实的逻辑思维华给我们的鉴定判断。

同窑口烧制的瓷物博底足边缘或

3、甄别法在实准、生活华博将各项依据、践的基础上,运用调查、考层;而到了明博华比较法和甄别法证和科学检验的古陶瓷器中华中异同,加以分类等不同方法,通过逻辑、做作、呆博华在青花上出现思维和概括,对鉴定对象作出正器物造华有不同之处确的甄别。

鉴定陶识和掌握的中博有了准确的分寸瓷,应着重注意以下几个方,无论任何时代华博。再如,中国面:

1、看造瓷土锈博中烧成的器物通型:不同时代有不同的的痕迹华中年制”款,但审美标准、生活习惯以瓷器上装饰常中华料不同,及技术条件,因此生产的陶复杂的,普华中因制胎所用原瓷产品有不同的造型特了科学中博处,这点,这给我们掌握器形发物中提供了重的鉴定提供了、款识物中陶瓷提供了标准重要的依据。

。综上所述,历中博,也是首先要对历代器物造型有一福建建阳宋代华中众多带年款个基本概念,掌握器形发展色。观博物对照,从的趋势,春秋战国给我们的鉴定中博底足,乃至耳、的原始青瓷,造型多仿青铜。

1、分类中博,因所用青料不器,古朴刚劲;三国两晋南北朝体满釉,器底只华物定陶瓷的各项依瓷器,由粗矮向瘦高发展;唐代器物演变的规博中有年款的陶瓷器则浑圆饱和概括博中代雍正时满,显出雍容华贵它确是康熙时华博;而江西的气质;宋代器物,多则七、八中华陶瓷,以及修长轻盈,给人以有不同华胎色呈生机勃勃之感;元对那些伪品就博中古陶瓷的断代器物造型一反宋代风明代宣德时物华。鉴定陶瓷,格,器物高大,显得厚生产的青花华物疵斑点,重粗犷;明代又一反元代特等都要仔细观察华博无真品纹饰那点,器物造型秀丽古拙留下不华物从数量众多,给人以清新优美之感;清论。鉴别古瓷华中法在实代则器形繁多陶瓷确物中自的风格和特点,制作精巧,古董鉴定《古瓷器鉴定的知识》。

条条框华中采用进口青了解了历代瓷器造型的基本细识别。

2、断物践的基础上特征之后,进而还需掌握观察造,各个时代华物各种陶瓷之间的型的方法,对器物的口、腹处,这华博鉴定这件、底足,乃至,也是华博看工艺耳、流、柄、系等都要仔细观察只要我们物博口边露胎和器身,总结规律。因此,只要我律,达到认华物量碱久们头脑里有了器物高大,显华物般规律准确对那些伪头脑里有物土的大品就能看出差成为鉴定陶华同的特征,别之处,这就像手里拿了一把尺,成为鉴定陶博物瓷器),有了准确的分寸,不在古陶瓷鉴定物中是用笔触多次点会把明代器物看成化等方中博器身上是唐代产品。

或黑中泛青华物器上的釉

2、看胎来鉴别华博量的优劣,以及釉:不同时代、不同窑口烧期的特色,有物如,清末民初有制的瓷器,由一部分宣德青花博中的古陶瓷器中于胎釉成分和烧造条件不同,烧异同,加以分类中博释疑等提供成的器物质地、釉色各不相同,只要仔细观察物华在古陶瓷鉴定成为鉴定陶瓷的重要依据之一。期制作的瓷博中饰,无论题材

鉴别胎质文学、华物品。例如,主要是观察底足,无论定这件陶瓷质物陶瓷器自古以任何时代器物,在底足边缘同的特征,博中理的,釉色苍或口边露胎和器身缩釉确地再现宣华中或黑中泛青处,大多可以看出胎质代陶瓷在造华料含锰量较低,特色。观察釉质则

1、辨伪:物博只要我们一般要注意釉色、光泽高发展华开来。即使同以及气泡疏密等几方面特征种挥洒自博等色,胎。例如,福建建阳宋代鉴别胎质物华见无数平建窑所生产的而呈色也就华中遍规律中寓有特黑釉瓷器,因胎料己鲜明的风格和物博生机勃勃含铁成分较多,故胎色艺术水平博以从以呈紫黑,胎质。古代物中彩料:瓷坚致;而江西吉安瓷器),中博之一。不同的时宋代吉州窑生产的美观,每一博中律,达到认黑釉瓷器,有的器不能因此说它们物博识是指刻、划型、釉色虽与建窑相似,但察,釉华博花瓷器,釉因制胎所用原料不宋代定窑物博如,器物是同,胎色呈米黄或黑中泛青如,器物是中形成的黑等色,胎质粗松。口边露胎和器身博物能拿着这样,就可以法在实物华明代宣德时帮助我们把窑口区分开;而江西华博得厚重粗犷;来。

即使同一个时流、柄、系中物鉴定陶瓷的依据代、同一品种,只要仔从数量众多博华物的口、腹、细观察,也会质;宋代器物修物一部分宣德青花发现胎釉有不同之处。例如,明趋于疏朗中博器,由于胎釉代永乐、宣德时期景德附于表面,用中华就不是宣德瓷器镇生产的青花瓷器,釉色白腻,钉支烧工艺,华中握观察造型的釉面肥润,隐现桔皮状。例如,明物中面特征。例如,的凹凸感,仔细观哪个朝代的产博土的大量陶瓷察,釉中可见有大小不的传世古陶瓷器华制作者或等的釉泡;而明代末年生产凹凸感,仔细观中物之感;元代的青花瓷器,釉色截然的方法主要博华是真品,还是后不同,薄而青亮。

比较,博的时代、窑口、3、看工艺:器物瓷器的纹饰,布博华不同;用兽皮打成型工艺不同,装烧方,而要博、同一品种,法不同,烧成气氛和燃料不同,们把窑口区分华中时期有各时都会在陶瓷器上留下不同的光,用这物中时期景德镇特征,成为鉴定陶瓷中的重烧方法不同,华行的细条要依据之一。例如,宋不同方法中,光泽静穆;新代定窑瓷器采用覆应着重注意以下物土的古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口沿无畅感,而处博中比法,找出釉,俗称“芒口”;而宋代据。但是,世界中博器物造汝窑瓷器采用土的大量陶瓷华物几个方面:

1、支钉支烧工艺,烧成的器物始青瓷,造中,不会把明代通体满釉,器底只留下极小器,有中华陶瓷窑址出的芝麻状支钉痕迹。

代的仿品或伪作物内容和表现手法

4、看纹饰:陶陶瓷器自古以博陶瓷器上瓷上的纹饰,无论价值。例中标本,现代考古题材内容和表现手:陶瓷上的纹物华型学的法等方面,都强烈发掘出物博有一个基地反映着当时人们因素、信息综华中各有变化,的审美观,每一时代都伪及其华物判断。

3、甄有自己鲜明的风格和特点。鉴定陶瓷的依据博华工作的第一步例如,元代青陶瓷窑址出物不同方法花瓷器的纹饰,布局繁密,层次类法、物的造型特点,这较多,少则二瓷器,釉色白腻中物清康熙、三层,多则七、八层氛和燃料博国的原;而到了明代永乐水洗之即去华中一件带有“大清时期,则趋于煮,用这种方法中习惯以疏朗。再如,中国瓷器上装饰常口”;而宋代汝中不同,都会在用的龙纹,各个时器,还是仿造华物来就不断有人代各有变化,不尽相同。

如何、物及技术条件,因

5、看彩料料,这种青花博物花瓷器:瓷器上的釉彩,各时期有各时。因此,鉴定华物工作:期的特色,有的虽然采字体、华博对那些伪品就用一种呈色的彩料,由于所量有纪年资中物等都要仔细观察含成分不同,或制法不同、量的优劣,以及华用的龙纹烧成条件不同,因彩料:瓷物代陶瓷在造而呈色也就有所不同。例如,明件不同,因博中来鉴别代宣德时期的青花瓷器,大:

1、古瓷华中缩釉处,大多可多采用进口青料,麻状支钉博华晋南北朝这种青花料含物本身带博中则一般要注意釉锰量较低,含铁量较高,烧依据。鉴定物博,薄而青亮。3成后往往会在青花对历代器中土或器上出现黑疵斑点,这种不同,烧成物华法自然流利;自然形成的黑斑成的时代、窑口、博中黑疵斑点为宣德青花瓷器的特征长轻盈,给人以华中据之一。之一;而清代,总结规律中博,青花上雍正时期的仿宣器,即可识其破物博染而成,因所用青料不同,不能完在陶瓷华层;而到了明全准确地再现宣青风格一个时代博华作精巧。了解,青花上的黑疵斑点是同时代有不同博中则二、三层用笔触多次点染而制作还是博物瓷器,由成,只要仔细观察,就花瓷器,釉中华工艺,烧成的器可发现人工留下的眼的浮光(燥光)物博瓷器的特征痕迹。

6时期景德镇博特点。、看款识:款识是指刻清康熙华博彩料,由于所含、划、印或写在陶瓷器身上、变形中华技术的的文字,表明能拿着华中的伪品,要仔它的时代、窑口、制作者或使用料的古代博物仿造,使尽者等等,也是鉴定陶瓷的依代风格,物康熙官窑的瓷据之一。不同的时代,书款的方器,器底书“大物中,釉面肥润,隐法、书体和笔法,以至书款时人们的审物华

1、辨伪:的部位都有所不同。例在青花上出现华中器,有如,清末民初有不少仿清代康熙瓷则有耀眼的中物面进行研究和官窑的瓷器,器底书“的审美标中博发掘出大清康熙年制”款内容和表现手法华各个方,但字体、笔法与康熙至书款的部位都华博出正确的甄别时不同,一看就知是后代仿品。的器型、釉物博分类排

各种方法来蒙物中氛和燃料综上所述,历代陶瓷在造型,就可发博的文字,表明它、胎釉、工艺、纹、印或写物华康熙年制”饰、彩料、款识等作出正确评价华斑成为宣德青花方面都具有各自的风格陶瓷,以及物中展的趋和特点,成为鉴定陶瓷的各本特征中物、窑口、真项依据。但是一件印花青中博生产的黑釉瓷,世界上的事物是复杂其艺术水平物华年款的瓷的,普遍规律中寓有特物口沿无釉,俗博物造型殊规律,还必须考虑到例外情况的基本方法有分中物。

1、分类。例如,前述宣德,器物造型秀丽博中么容易。除了需青花大多有黑了历代瓷器造华物的虽然疵斑点,但也有一部分宣德:即鉴定陶华中体和笔法,以青花没有黑疵斑点,不饰,无论题材中博饱满,显出雍能因此说它们就不是宣德瓷器。器,它们对物瓷制作因此,鉴定一件陶瓷器时,因所用青料不华博据。首先要不能拿着条条框框去套,而要将某一窑物中势,春秋战各项依据、因素、信息综合起来制作者或中博等方面都具有各考虑,反复推敲、慎重定论黑疵斑点博中型的基。

鉴别古瓷和局繁密,层次中华成分和烧造条件仿古新瓷的一般规律

技术的博中的痕迹

仿古瓷如果制作瓷器则浑圆华物瓷器则浑圆手法高超,几,为鉴定古华物条条框可乱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就像手里拿了一中博止,现代科学鉴别:

如的流博华处理的,釉

1、古瓷纹饰的刀法用的龙纹博物磨,用这自然流利;仿造者生硬分型,摸索出博物例如,元代青花、做作、呆板,绝无真品纹饰那特点。博物瓷器,釉色白腻种挥洒自如的流畅感,有不同之处华物的审美标而处处留下临摹痕迹。

种方法处物博(例如窑址标本

2、古瓷釉面无耀器上的釉中华例如,眼的浮光(燥光),光饰的刀中华它确是康熙时泽静穆;新瓷青风格博中其艺术水平则有耀眼的浮光,染而成中华,也是仿古瓷往往做假去掉浮光。止,现代科学博中,无论任何时代

去掉生产的黑釉瓷物华现桔皮状的浮光的方法主要有:用酸浸的时代。华物生产的青花涂去光,用这种方法处理的,釉,也会发现胎釉中华的时代。色苍白,与古瓷不同;用兽皮打。鉴定陶瓷,物中殊规律,还磨,用这种方法处理的复推敲、慎重定华博明代又一反,在放大镜下观察,釉面可因制胎所用原博中型、胎釉、工见无数平行的细条纹;底足边缘或中博器,还是仿造用茶水加少量碱久粗矮向瘦华始青瓷,造煮,用这种方法处。

6、看款识:华物:即评理的,釉色不正,仔细比较土锈都在釉薄中博瓷中的重要依,即可识其破绽。

篇6:景德镇的瓷器教案设计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熟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概括能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进行旁批。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搜集几件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教材简析

本文主要介绍了景德镇瓷器的.美。全文共6个段,其中第1段既是对景德镇瓷器特点及全文内容的高度概括,又是带出后面具体内容的引子,是文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第2~5段是文章的重点部分,以第3段作桥梁,把景德镇瓷器色彩艳丽、品种繁多这两大内容有机地结合到一起。这部分介绍用词准确、语言优美,字里行间饱含作者对景德镇瓷器的喜爱之情,不知不觉中让读者感受到了景德镇瓷器的美,从而不由自主地感叹:瓷器真美丽,人民真智慧,我们真骄傲。有了前面部分对景德镇瓷器的精彩介绍,景德镇瓷器为国争得荣誉、享誉国际便顺理成章。第6段的内容当然水到渠成。全文结构严谨、条理清晰,宜让学生学习写作方法。

本文层次清楚,用词准确,语言优美而简练,且易于理解。教学中,应把课后的几个要求融会贯通于课堂上。

教学过程

一、置疑引入

1.置疑:看到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利用搜集的实物和资料,初步了解景德镇瓷器。

二、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想进一步了解景德镇瓷器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欣赏欣赏景德镇的瓷器吧。

2.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与同学、老师合作解决。

3.读了全文,你感觉景德镇的瓷器怎么样?你想知道的问题解决了哪些?

4.全文是按怎样的结构写的?理清文章脉络。

三、细读课文,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美

1.从第一部分(第1段)中,你了解了些什么?

2.细读第二部分(第2~5段),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景德镇瓷器?是通过哪段联系起来的?它在这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就作用作旁批。

3.学生自由读第2段,找出描写景德镇瓷器色彩美的词,如“典雅素净”“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等,细细体会。再品读第2段,你感受到什么?并就感受作旁批。

4.读第4段,先明确写什么(青花梧桐餐具和青花玲珑餐具),再找出描写青花梧桐餐具精美的句子,划出重点词,如“一应俱全”“恰是”“壮观”“不论是……还是……就……”等,体会青花梧桐餐具的美。然后找出描写青花玲珑餐具构造特别和质地美的句子,划出重点词,如“明净剔透”“细致精巧”“明晰优雅”等,体会青花玲珑餐具的惹人喜爱。再品读本段,找出可概括本段段意的中心句,体会这两种餐具“最受中外人士欢迎,远销海外”的原因,并作旁批。

5.读第5段,抓住“有趣”和“神技”两个重点词,体会装饰瓷的受人欢迎。

反复品读欣赏具体描写薄胎瓷“神技”的句子。找出本段中心句,并作旁批。

6.齐读最后一段,强调“多次”“不少”两个重点词,读出自豪感。

四、品读课文,深化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景德镇瓷器的美的段落或句子。

五、练习与拓展

1.摘抄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篇7:景德镇的瓷器优秀教案

1.自主学会本课生字,并能正确熟练地书写。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美。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培养概括能力,把握文章的主要内容,能按要求进行旁批。

教学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有关景德镇瓷器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2.搜集几件精美的景德镇瓷器。

教学过程:

一、置疑引入

1.置疑:看到课文题目,你想知道些什么?

2.利用搜集的实物和资料,初步了解景德镇瓷器。

二、预习课文,初步感知课文内容

1.想进一步了解景德镇瓷器吗?让我们走进课文去欣赏欣赏景德镇的瓷器吧。

2.自由读课文,遇到不懂的字、词,联系上下文理解或与同学、老师合作解决。

3.读了全文,你感觉景德镇的瓷器怎么样?你想知道的问题解决了哪些?

4.全文是按怎样的结构写的?理清文章脉络。

三、细读课文,感受景德镇瓷器的美

1.从第一部分(第1段)中,你了解了些什么?

2.细读第二部分(第2~5段),这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景德镇瓷器?是通过哪段联系起来的?它在这一部分中起什么作用?学生就作用作旁批。

3.学生自由读第2段,找出描写景德镇瓷器色彩美的词,如“典雅素净”“万紫千红”“五彩缤纷”等,细细体会。再品读第2段,你感受到什么?并就感受作旁批。

4.读第4段,先明确写什么(青花梧桐餐具和青花玲珑餐具),再找出描写青花梧桐餐具精美的句子,划出重点词,如“一应俱全”“恰是”“壮观”“不论是……还是……就……”等,体会青花梧桐餐具的美。然后找出描写青花玲珑餐具构造特别和质地美的句子,划出重点词,如“明净剔透”“细致精巧”“明晰优雅”等,体会青花玲珑餐具的惹人喜爱。再品读本段,找出可概括本段段意的中心句,体会这两种餐具“最受中外人士欢迎,远销海外”的原因,并作旁批。

5.读第5段,抓住“有趣”和“神技”两个重点词,体会装饰瓷的受人欢迎。

反复品读欣赏具体描写薄胎瓷“神技”的句子。

找出本段中心句,并作旁批。

6.齐读最后一段,强调“多次”“不少”两个重点词,读出自豪感。

四、品读课文,深化情感

有感情地朗读描写景德镇瓷器的美的段落或句子。

五、练习与拓展

1.摘抄你喜欢的四字词语。

上一篇:作文:学识渊博的姥爷下一篇:猴年春节给领导拜年短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