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迟退休

2024-06-30

延迟退休(通用8篇)

篇1:延迟退休

2017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延迟退休年龄最新消息 延迟退休

对照表

2016年退休年龄的最新政策是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2016年退休年龄是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2016年退休年龄女干部年满55周岁。那么,2017年女职工55岁退休年龄多少?下面小编为大家带来详细资料。

2017年女职工55岁退休年龄

女职工退休年龄按如下规定确定:经人事行政主管部门审批录用为干部的女职工,退休年龄为55周岁。《劳动法》实施前参加工作的女工人和《劳动法》实施后参加工作的女职工,以其长期所在岗位确定退休年龄。

长期在管理工作岗位上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5周岁;长期在生产岗位上工作的退休年龄为50周岁。凡在本单位担任一定行政管理职务或未直接从事本单位生产产品活动或不直接从事本行业一线生产、服务、工勤岗位工作的,都按从事管理岗位确定。

职工在管理岗位的累计工作时间大于在生产岗位的累计工作时间即为长期在管理岗位工作,退休年龄应为55周岁;反之,即为长期在生产岗位工作,退休年龄为50周岁。企业职工退养或待岗、下岗期间,不计算在岗工作时间。

劳动合同法》第42条规定,“在本单位连续工作满15年,且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五年的”,用人单位不得根据劳动合同法第40条、41条规定解除劳动合同。而劳动合同法第40条、41条是用人单位除劳动者存在严重过错外常见的裁减人员的法定情形。

对于连续工作年限,通常双方并无争议,但是,对于解除合同时是否距法定退休年龄不足5年,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往往存在重大分歧,且此问题直接影响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的合法性。因此,对该问题的厘清,有助于双方依法处理相关争议,用人单位也可以避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的法律风险。

一、法定退休年龄的现行法律规定

目前,在我国的《劳动法》中没有对退休年龄作出规定,退休年龄主要是由国务院有关部门制定的部门规章和规范性文件所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职工的正常退休年龄因其身份的不同而不同,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对企业职工属于工人还是干部的问题,用人单位和女职工经常

存在认识分歧而引起退休争议,那么女工人和女干部的认定标准是什么呢,具体有哪些法规政策规定?在此,笔者整理如下:

1999年3月1日劳动部颁发的《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第一条规定: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

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从事井下、高空、高温、特别繁重体力劳动或其他有害身体健康工作(以下称特殊工种)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5周岁、女年满45周岁;因病或非因工致残,由医院证明并经劳动鉴定委员会确认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退休年龄为男年满50周岁、女年满45周岁。

2001年5月11日《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办公厅关于企业职工“法定退休年龄”涵义的复函》中规定:1999年3月我部下发的《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劳社部发〔1999〕8号)中,“国家法定的企业职工退休年龄”,是指国家法律规定的正常退休年龄,即:“男年满60周岁,女工人年满50周岁,女干部年满55周岁”。

自2015年3月1日起执行,中组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联合发布的《关于机关事业单位县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退休年龄问题的通知》规定,党政机关、人民团体和事业单位中的正、副处级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将年满60周岁退休。上述女干部和具有高级职称的女性专业技术人员如本人申请,可以在年满55周岁时自愿退休。

二、“干部、工人”身份界限打破后,法定退休年龄的认定标准

1995年8月4日劳动部颁发的《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社部发[1995]309号)文件中第75条规定:用人单位全部实行劳动合同制后,职工在用人单位内由转制前的原工人岗位转为干部(技术)岗位或由原干部(技术)岗位转为工人岗位,其退休年龄和条件,按现岗位国家规定执行。

2001年3月13日国家经济贸易委员会、人事部和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深化国有企业内部人事、劳动、分配制度改革的意见》(国经贸企改[2001]230号)第二条第二款规定:取消企业行政级别。

企业不再套用政府机关的行政级别,不再比照国家机关公务员确定管理人员的行政级别。打破“干部”和“工人”的界限,变身份管理为岗位管理。在管理岗位工作的即为管理人员。岗位发生变动后,其收入和其他待遇要按照新的岗位相应调整。

2004年7月21日国家人事部颁发的《关于印发《关于事业单位试行人员聘用制度有关工资待遇等问题的处理意见(试行)》的通知》(国人部发[2004]63号)第五条规定:

1、受聘人员原则上按所聘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

2、对由工勤岗位受聘到专业技术或管理岗位的人员,在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聘用满10年(本意见下发前已被聘用的,可连续计算)且在所聘岗位退休(退职)的,可按所聘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

3、对首次聘用时由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受聘到工勤岗位的人员,任原职务满5年、符合订立聘用至退休合同且保留原国家规定工资待遇的,应按专业技术岗位或管理岗位国家规定的条件办理退休(退职),并享受相应的退休(退职)待遇。

三、代表性地方规定

1、广东省

1999年4月27日广东省劳动厅、广东省社会保险管理局发布的《转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关于制止和纠正违反国家规定办理企业职工提前退休有关问题的通知》(粤劳薪[1999]14号)第二条规定:对女职工现岗位的认定,应按原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75条规定执行,即:“用人 单位全部职工试行劳动合同制度后,职工在用人单位内由转制前的原工人岗位转为干部(技术)岗位或由原干部(技术)岗位转为原工人岗位,其退休年龄和条件,按现岗位国家规定执”。

对女职工现岗位的认定,以用人单位与劳动者签订的劳动合同为依据,即不论原身份是工人还是干部,其现岗位应以劳动合同中确定的岗位为准,凡在现岗位工作—年以上,均应以现岗位认定其身份。其退休年龄,在工人岗位上工作的按50周岁,在管理岗位工作的按55周岁。

根据粤劳薪[1999]14号的规定,广东省是以工作岗位为认定女职工身份的标准,在工人岗位的50岁退休,管理岗位的55岁退休。

2、上海市

《上海市社会保险管理局关于印发《关于审核本市企业职工办理退休退职手续若干问题的规定》的通知》(沪社保业—[1996]76号)第一条规定:(一)凡男职工年满60周岁、女职工年满50周岁(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工作的年满55周岁),并已符合退休(职)条件的(下同),可按有关规定办理退休、退职手续。(二)女职工原从事管理和技术岗位工作,后因合同期满或其他工作需要又改为从事生产服务工作岗位的,经

单位出具有关证明后,可按其实际从事的岗位核定 退休、退职年龄。(文章来源于网络 上海中公整理)

来源:网络

篇2:延迟退休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延迟退休最新消息: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 人社部已有

延迟退休方案

时事政治: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为参加2016年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的考生准备了最新新闻事件:延迟退休真的要来了 人社部已有延迟退休方案。帮助省考考生了解最新新闻动态,从而积累申论热点,预祝考生备考成功。更多吉林省公务员考试时政热点信息欢迎访问吉林省公务员考试网。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2月29号透露,目前人社部已有延迟退休方案,要按相关程序报批后才能公开并向社会征求意见,今年肯定会拿出方案。另据人社部研究所所长金维刚近日透露,延迟退休方案出台后会有5年左右的过渡期,或到2022年正式实施。

延迟退休早晚会来,现在还在工作的你,快来看看这项政策会如何影响你吧!

延迟退休方案遵循三个原则

尹蔚民表示,延迟退休方案遵循三个原则,一个是渐进式原则。他举例说:“5年后你如果是60岁退休,方案实施后,可能是60岁零3个月;另一个人第二年退休,那5年后可能是60岁零6个月退休。” 其次,尹蔚民指出,国家将会对不同群体,针对其特点制定出区别对待的延迟退休方案。同时,尹蔚民表示,凡是涉及公共利益的都会广泛征求意见,今年将会公布方案,并向社会征求意见。

哪些人受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影响?

如果2022年落地实施,那么以下三个群体将会受到退休新政的影响。

1、到2022年,小于等于50岁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2、到2022年,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主要是从事繁重体力劳动的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到2022年,小于等于60岁男性干部(196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是70后和80后,根据人社部方案将实行“渐进式”延迟退休:每年延长几个月退休年龄,直到经过相当长时间达到新拟定的法定退休年龄。因此对于90后出生的人来说,到退休时估计已经完全赶上了新政。

具体到每个人会工作到何时退休?比如说,如果从2022年起实施延迟退休,每年延迟六个月,按照现行的退休框架(女职工50岁、女干部和男工人55岁、男干部60岁),那么2022年退休年龄将分别是50.5岁、55.5岁和60.5岁。原本在这一年退休的人就要多干半年。以此类推,直到达到新的退休年龄为止。

每年到底延迟几个月退休?

延迟退休的方向已经确定,具体怎么延迟有很多看点。每年延迟几个月,那么到底是几个月,这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如果每年延迟的时间比较长,那么达到新退休年龄的过渡期就会缩短。反之,如果每年延迟的时间比较短,比如两个月或三个月,那么达到新退休年龄的过渡期就会比较长。

两种做法各有利弊,对普通大众来说,过渡时间长的话适应期相对就要长一些;过渡时间短则适应时间更短,到底如何改,这部分也应考虑民意。

按照尹部长“迟退休一年增加3个月”的例子,推算出延迟退休后的退休年龄计算公式:

女职工退休年龄=50+3×(50+出生年份-2021)/12 女干部退休年龄=55+3×(55+出生年份-2021)/12 男性退休年龄=60+3×(60+出生年份-2021)/12 我们选取同为1980年出生的女职工、女干部和男性来计算,则结果为: 1980年出生女职工退休年龄= 50+3×(50+1980-2021)/12=50+3×9/12=52.25岁 1980年出生女干部退休年龄= 55+3×(55+1980-2021)/12=55+3×14/12=58.5岁 1980年出生男性退休年龄= 60+3×(60+1980-2021)/12=60+3×19/12=64.75岁 注:

当(目前退休年龄+出生年份-2021)等于或大于最终确定的延迟退休最大增加年数(例如方案最终规定男性最多延迟到65岁退休,则最大增加年数为5年)时,结果均为最大退休年龄。

男女是同龄退休还是仍然进行区分?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除了每年到底延迟几个月之外。还有一点是延迟到多少岁退休,以及是否延续现在的男女退休年龄不同的框架。目前我国男女实行不一样的退休年龄。但有些国家男女退休年龄一样,比如美国日本等。实际上,女性的预期寿命一般比男性长,这也是部分人要求男女至少一样年龄退休的一大原因。

如果男女实行一样的退休年龄,是统一延迟到60岁还是65岁?如果延长到60,那实际上只是延迟女性和男工人的退休年龄。而如果同步延迟到65岁,对于女性特别是女性工人,这个跨度还是很大的,受影响的人会有很多。如果男女仍然是区别年龄来退休,这个间隔是不是还是现在的五岁,也值得关注。

养老金待遇是不是会降低?

对于延迟退休,当前公众关注的焦点还集中于养老金待遇。对此,人社部新闻发言人李忠表示,2014年以来,受多重因素影响,当期养老金支出大于基金征缴收入的省份有所增加。主要原因是养老金待遇水平连续上调,基金支出增加;人口老龄化效应逐步显现,参保人员中退休人数增速高于缴费人数;部分地区抚养比较高,负担较重。

不过,从养老保险基金收入支出情况看,2015年前10个月,全国基金总收入超过总支出2100多亿元,绝大多数省份基金累计结余额都超过8个月以上的基金支付额,基金运行总体平稳,能够确保当期养老保险待遇支付。目前养老保险基金筹资渠道中,财政补助是一个重要方面。对于少数历史欠账较多、基金支付能力较弱的老工业基地省份,将继续加大中央财政补助力度。另外,五中全会的公报中提到要加大国有资本充实社保基金力度,养老金应该会有保障。

我国现行退休年龄政策

1、在单位参保,并且从单位办理退休的:男性,工人和干部的退休时间是相同的,都是60岁退休;女干部,退休年龄是55岁,工人是50岁。

2、在个体窗口办理退休的:男性是60岁退休;女性进入个人窗口参保缴费超过3年的,一律按工人办理退休手续和待遇,50岁退休。没有超过3年达到退休年龄的,干部55岁退休,工人50岁退休。

3、从来没有工作单位的自由职业者,直接进入个人窗口参保并且退休的:男性60岁退休;女性55岁退休。

其他国家和地区,在退休时间、退休保障各方面是如何安排的? 先来看中国香港。香港特别行政区的老龄化现象比较严重,因为退休保障不够完善,很多老人在退休后继续找工作做兼职。

香港特区的人口老龄化速度很快,目前有115万名65岁或以上的老人,大概30年后差不多每三老人中就有一位是老年人。其次香港没有法定退休年龄,但是大多数企业都是55-65岁为退休年龄。去年年底香港政府开始进行关于全民退休保障公众咨询,提出单身长者资产不多于8万港元,每月可领取3230港元。但是有学者认为,应该不分贫富,年满65岁就可以领到这笔钱。

:

中公教育·给人改变未来的力量

日本的老龄化现象更严重,日本政府非常重视老年人的就业或者再就业。日本总人口在世界第十位左右,但老年人就业却是世界第一。

篇3:延迟退休

近几年, 关于延迟退休的争论在学者、政府、普通民众中, 基于不同的视角和立场均有着不同的看法。“到底该不该延迟退休”、“何时开始延迟退休”、“怎样延迟退休”, 围绕着这些问题争论不休。延迟退休即是指推迟退休年龄或者说在原来的退休年龄的基础上提高退休年龄, 它是基于人口老龄化下人口结构变化下未来劳动力不足所做出的政策调整。2000年发布的第五次人口普查数据时, 我国的60岁及以上人口就已经占到总人口的10.46%, 而65岁及以上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6.96%。也就是说从人口结构来看, 在2000年, 我国就已经步入老龄化社会。老龄化社会势必会带来劳动力的不足, 中国社科院世界社保研究中心主任郑秉文表示, 老龄化意味着人口老年负担系数不断提高, 也同时意味着劳动投入的减少。

二、日美两国的延迟退休制度比较

(一) 延迟退休年龄的比较

政策的过渡是需要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日美两国在延迟退休年龄上, 采取的都是渐进式的方式, 逐步或是分阶段地提高退休年龄。这种温和的制度的变迁不至于引起大的社会动乱。虽然日美两国都采取了渐进式的方式, 但两国在退休年龄的设计上有着很大的不同。表一是日本国民年金延迟退休年龄的日程表。为了缓解人口老年化给社会带来的压力, 推迟养老金的支付时间, 具体方法为:将养老金的领取时间逐渐推迟到65岁, 每3年提高1岁, 男性从2013年开始到2025年结束, 女性从2018年开始到2030年结束。 (1)

数据来源:日本厚生劳动省部门网站, http://www.mhlw.go.jp

而美国与日本相比较, 是通过区分不同出生日期的人, 分出生年龄段地把退休年龄从原来的65岁提高到67岁。如表二, 1937年以前出生的人, 都是65岁退休, 1938年到1954年出生的人按66岁的退休年龄, 1955年及以后年份出生的人按照67岁的年龄退休。

通过比较不难发现, 日本是按照同年度退休人员而设计的延迟退休年龄, 而美国是根据不同的出生时间设计的退休年龄。两者都是以一种渐进式的方式设计的退休年龄, 也为延迟退休年龄提供了时间上的过渡期。日本那种同年度退休人员的设计方式, 统一地在其根据其退休年龄的基础上延迟退休, 不用考虑到怎样科学地划分世代;美国根据出生日期的退休方式, 能够保证大家都能在工作差不多的时间后, 享受养老生活, 充分考虑了人在不同年龄有不同的生理机能。

(二) 延迟退休激励机制比较

美国对延迟退休的激励办法是针对美国延迟退休的制度所设计的, 根据出生时间的不同而规定不同的延迟退休年龄。并针对年龄的不同, 设定不同的延迟退休的补助。此外, 雇员最多可以提前到62岁退休, 但每提前一个月退休, 养老金减发0.56%, 年满65岁后养老金增发0.25%, 但是年满70岁以后退休者, 养老金不再增加。具体规定是:出生年份为1937年及以前的, 延迟退休补助年增长率为5.50%;出生年份为1935-1936年的, 延迟退休补助年增长率为6.00%;以此类推1943年以后, 延迟退休补助年增长率为8.00%。

日本也对推迟领取后生养老金给予奖励, 根据日本政府的规定:年满65岁, 在缴纳25年的保险费的情况下方可领取养老金;年龄在60到64岁之间也可申请领取养老金, 但所领取养老金按规定减额发放;66岁及以的养老金延迟领取者, 可以按规定领取包括增加年金在内的养老金。而日本延迟领取养老金的具体奖励是:申请65岁后再领退休金的, 推迟的奖励是按照“推迟领取月数×0.7%”的比例来进行奖励的, 最大为42%。除此以外, 2000年4月, 日本政府实施了老年人看护保险制度, 把40岁以上的公民作为保险对象, 对投保人进行医疗保健、心理护理、日常护理与帮助、健康推进、疾病预防、医疗看护、环境保健等服务。

美国和日本都对延迟退休给予了正刺激, 采取的是弹性、灵活的方式, 在规定上下限的前提下, 让民众根据的自己的情况进行选择。这样既达到了延迟退休的目的, 也尊重了民众的选择。但两国之间有些许的不同, 日本发展了养老制度, 不仅对老年人给予养老金方面的保障, 通过提供养老服务补充了其退休政策。我国在进行延迟退休制度改革的时候, 完全可以考虑这种灵活的方式制定养老保险的领取年龄, 使得领取年龄的规定既符合当前国情又尊重劳动者的选择。

三、日美延迟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一) “早作打算”、“小步慢跑”、有区别地提高退休年龄

据联合国预测, 1990到2020年世界老龄人口平均年增速度为2.5%, 同期我国老龄人口的递增速度为3.3%, 世界老龄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从1995年的6.6%上升至2020年9.3%, 同期我国由6.1%上升至11.5%, 到2020年我国65岁以上老龄人口将达1.67亿人, 约占全世界老龄人口6.98亿人的24%。我国老年人口无论从增长速度和比重都超过了世界老龄化的速度和比重。从这方面考虑, 早点进行延迟退休是可以赢得更多充裕的政策过渡时间。同时, 在延迟退休年龄的设计上应有区别地进行。首先, 男女分阶段进行。日本从2006年开始, 到2030年花费27年的时间将男女退休年龄提高到65岁。我国现行的男女退休年龄存在差距的, 不能一下把女性的退休年龄提高到与男性一样;其次, 分世代进行, 美国1935年及以前的都是按照原定的65岁退休, 1955年及以后出生的世代是延迟退休年龄到67岁;最后, 分工种退休, 按照我国现行的法定退休年龄, 我国男职工、女干部与女工人的法定退休年龄分别为60岁、55岁、50岁, 因此在进行提高退休年龄的时候, 也应该继续考虑工种的不同。

(二) 明确规定退休年龄的上下限

1971年, 日本颁布了《高年龄者等雇佣安定法》, 这部法律强制性地要求企业在提高退休年龄、导入继续雇佣制度、废除退休限定等三种措施中进行三选一。日本用法律形式强制性规定企业这样做并不是无中生有。据不完全统计, 1998年全国23个省新增企业退休人员13319万人, 而违反国家规定提前退休的为2715万人, 占总人数的18.19%。其中, 以病退为由提前退休的有1619万人, 占违规提前退休的66.17%;以特殊工种为由的211万人, 占违规总数的11.59%。 (2) 从个人来说, 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 个人有动机通过各种手段让自己“提前退休”;从企业的角度来讲, 继续让老年人工作不能给企业的经营带来益处, 因此企业也会用各种理由阻碍延迟退休;另外在国家机关单位, 为了避免有的职位上的人不愿意离开职位, 也理应规定退休年龄的上限。

(三) 设计延迟退休的激励机制

汪泽英, 曾湘泉在《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收益激励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分析》一文中, 计算了我国现行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下, 延迟退休带来的财富增量, 其研究结果表明:现行的企业养老保险制度激励职工按法定年龄退休, 而不是推迟退休年龄, 在条件允许时职工更倾向于提前退休。 (3) 激励因素对老年劳动力的退休决策有着直接的影响, 日本采取增加养老金领取额的办法, 而美国则是对延迟退休进行补助, 两国都对延迟退休以及延迟领取养老金给予正激励。如若我国能在延迟退休制度中, 设计一个可行的激励机制, 就会有助提高延迟退休改革的实施成效。

四、结语

考虑到美国比日本接收了更多的移民劳动力, 即便是在人口老龄化的前提下, 移民劳动力这一新鲜血液也缓解了美国因老龄化带来的劳动力不足。而日本由于国家政策、出生率低下等因素影响下, 延迟退休就显得刻不容缓。因此, 在设计延迟退休年龄的时候, 应多方面考虑, 而不应片面地追求延迟退休这一政策结果而忽略了本国的实际情况。就我国而言, 我国的劳动力是比较充足的, 尽管在未来劳动力也会下降, 但是随着科技的发展, 劳动力的质量要求会超过对其的数量上的要求, 究竟我国是否真的需要相同的延迟退休, 是否要把退休年龄提高到与日美一样的高度, 单从劳动力需求的角度来说, 需要再进行考量, 而即便是要延迟退休, 也要采取合理的设计, 不能一味跟从其他国家, 而是根据本国的实际情况, 选择合适的时间, 设计合理的退休政策, 通过弹性的制度设计, 充分保障老年人退休生活权益。

参考文献

[1]殷俊, 陈天红.美国延迟退休激励机制分析—兼论对中国延迟退休年龄改革的启示[J].经济与管理, 2014, 7 (4) .

[2]金刚.中国退休年龄的现状、问题及实施延迟退休的必要性分析[J].社会保障研究, 2010 (2) .

[3]汪泽英, 曾湘泉.中国社会养老保险收益激励与企业职工退休年龄分析[J].中国人民大学学报, 2004 (6) .

[4]日本养老制度保险制度考察报告[EB/OL].中国劳动保障科研网http://www.calss.net.cn.

[5]武锐, 王薇.人口老龄化视阈下的日本养老保险制度及其对我国的启示[J].江西社会科学, 2010.12.

[6]马凯旋, 候风云.美国养老保险制度演进及其启示[J].山东大学学报 (哲学社会科学版) , 2014 (3) .

[7]陈永怀, 张友鹏.关于中国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政策的思考[Z].2014.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pplied Social Science (ICASS2014) .

篇4:理性看待延迟退休

2015年10月,人社部部长尹蔚民具体介绍了相关政策的实施时间表,渐进式延迟退休正在一步步向我们走来。人们最关心的话题包括:考虑工资、养老金、医疗保障等因素后,如何选择退休年龄对自己和家庭生活最有利,每个人有没有选择余地?如果延迟退休,会不会对年轻人的就业产生挤压和竞争?

笔者认为,社会上存在对“延迟退休”的两大误解:一是混淆了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年龄的概念,担心出现由于个人和家庭无法选择而造成的“爷爷上班,孙子失业”、“身体不好无法提前休息”等不合理情况;二是认为退休年龄调整很快到来,对于未来几年将进入原定退休时点的人影响过大,很多接近退休年龄的人甚至担心,自己即将到来的退休和生活要受到影响。对于第一个误解,需要从概念和认识上加以说明,第二个误解则需要有一些建议和配套政策。

总之,对待延迟退休这个话题,从政府、社会到公众,都需要理性和客观,也需要结合每一个家庭和个人实际情况进行抉择。

政府是理性的,则会保证决策和执行不会受到非理性声音的干扰,从而坚决有效而又合理地执行中央决定;公众是理性的,则会分析延迟退休对于自己和家庭的影响,有效应对,使自己生活不致过于受到老龄化社会影响。

延迟退休改变了什么?

对于个体来说,实际上是存在两个年龄,一是国家规定的可以领取全额养老金待遇的“养老金年龄”(Pension Age),另一个是真正退出劳动力市场而不再工作的“实际退休年龄”(Retirement Age)。

很多情况下,人们说起退休年龄是不加以区分的,这就使得人们担心一些不可能出现的情况会发生。

“养老金年龄”是一种社会政策,是国家为了防止老年人工作能力下降后陷入贫困而进行的一种转移支付,当国家的政治、经济甚至财政赤字等发生变化时,可以考虑的政策调整,包括提高缴费、调整待遇甚至增加缴费年限或领取年龄等;而“实际退休年龄”是每个人和家庭针对自身财务状况、生活情况等作出的自我选择,也就是不再工作而享受退休后的生活,这完全是个人在劳动力市场上和潜在雇主进行的双向选择,国家除了相关调控政策外,并不能直接干预。

上述两者并不是一个概念,国家政策制定是有选择范围的,而个人选择也完全是个人权利。也就是说,存在领取国家养老金同时工作的情况,也存在虽然停止工作但没有达到“养老金年龄”的情况。之所以人们经常混淆了二者的差异,还在于很多人计划经济的思维与认识。

在计划经济时代,就业、收入和福利都是国家统一调度和安排,停止工作的同时也就由国家发放养老金等福利待遇。可以说,在计划经济时代,“实际退休年龄”和“领取养老金年龄”合二为一,并不需要区分。但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是否停止工作是个人选择,能否提供足够工作岗位由企业决定,双方双向选择,而国家除去促进就业和维护劳动力市场的金融、产业、行业、税收政策外,并不直接干预。相反,养老金政策则随着近年来对和谐社会、民生保障的重视,逐渐社会化、法治化和规范化,缴费年限和领取基本养老金的年龄都是国家不断出台政策的结果。

当然,中国现在依然有大量的机关、事业单位和国有企业,停止正式工作和领取全额养老金依然同步,但是也不妨碍这一部分老人在退休后继续工作,虽然这一部分就业是非正式就业,但是也不能视为完全停止工作。

对比世界经合组织(OECD)国家,由于近年来深受金融危机和欧元区危机的影响,经济发展和恢复缓慢,财政支出捉襟见肘,在养老金等社会支出方面更是面临巨大压力。因此,为应对老龄化压力,一些OCED国家提高了“养老金年龄”,如捷克把男性“养老金年龄”由2010年的62.2岁,提高到2011年的62.3岁,女性“养老金年龄”由2010年的59.3岁提高到2011年的61岁;美国把男性和女性的“养老金年龄”均由2010年的65.8岁提高到2011年的66岁;英国把女性“养老金年龄”由2010年的60岁提高到2011年的60.5岁。

这些做法使得OECD国家男性平均退休年龄由2010年的64.38岁提高到2011年的64.42岁,女性由63岁提高到63.1岁。从这些变化中可以看出,OECD国家“养老金年龄”普遍比较高,且男性和女性差异很小(一般高于中国企业中男性退休年龄60岁,女性55岁)。同时,虽然都有提高“养老金年龄”的措施,但是提高的幅度短期内并不大。

各国“养老金年龄”存在差异,而“实际退休年龄”与“养老金年龄”更是有所不同。OECD国家34个成员平均来看,实际退休年龄大部分低于“养老金年龄”,但仍然有14个国家男性和10个国家女性的“实际平均退休年龄”高于“养老金年龄”,也就是领取养老金的老人继续工作的情况是普遍存在。如墨西哥、韩国、智利、日本等国,男性和女性的平均退休年龄都远高于“养老金年龄”,韩国的差异更大,男性和女性60岁就达到“养老金年龄”,但是实际平均退休年龄男性达到71岁,女性为69岁,在将近十年的时间里,领取养老金的老人还会继续工作。部分国家则是另外一种情况,如卢森堡尽管法定养老金年龄男女都是65岁,但男性平均的退休年龄是58岁,女性是58.6岁,这说明平均有七年左右的时间,相当大一部分老人不工作同时也无法领取养老金。

这种差异显然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并不能简单地归因为文化和家庭因素。比如韩国和日本,一般被认为属于东方的儒家文明,注重孝道和家庭供养,但是两国的“实际退休年龄”却都显著高于“养老金年龄”,有相当大一部分老人需要在领取养老金同时去工作,这可能和传统家庭结构、老人生活压力加大或者适合老人就业的岗位较多等因素有关。再比如福利的因素,如果国家关于医疗、住房和失业其他相关福利很高,老人们也可以选择不工作;另外还有政治经济的因素,比如政府为缓解财政支出压力而提升“养老金年龄”,但是人们的生活习惯已经形成,很难及时更改等。

nlc202309020839

由此可见,中国所谓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主要关注的是渐进式提高领取国家基本养老金的年龄,并没有对人们进入和退出劳动力市场进行干预,只要把二者区分开来,一些担心和误会就会消散。

延迟退休不可怕

延迟退休不是一蹴而就,必然会和经济社会发展、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按照渐进式的方案,延迟退休其实对近10年即将退休的人群不会产生较明显影响。未来将出现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时间表,上世纪 60年代出生的人口预计延迟几个月,80年代出生的人预计延长几岁左右,真正能明显影响人们生活的时点肯定会出现在20年后。

从国家层面讲,延迟退休年龄是国家应对老龄化社会的战略措施,并不仅仅是养老金等社会保障方面的单方调整。中国的人力资源对于经济发展是宝贵的,在医疗卫生、教育、科技、管理、高级技工等人力资源高附加值的领域和岗位,让积累几十年经验、身体好、有工作意愿的人过早离开工作岗位,确实是对人力资源的极大浪费。同样,对于很多体力劳动为主的行业和岗位,或者遇到家庭困难等特殊情况,有提前退休的意愿,也需要在政策设计上给予特殊考虑。

因此,延迟退休政策必须给出一定区间范围内的政策弹性,让每一个劳动者,每一个家庭,根据自身情况和家庭生活安排自主、合理而又信息充分的情况下做出合理选择。

中国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迅速发展,人均预期寿命逐渐增加,四世同堂的大家庭越来越多,面对“70后、80后和90后”人群, “50后和60后”人群在先行进入老龄社会的OECD国家里被称为“年轻的老人”。不少国家通过增加他们的就业,来解决就业人口减少、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负担重、企业和劳动人口税负较重、老龄人口购买力下降等一系列社会问题。

老龄化社会需要未雨绸缪,政府和社会须做好准备,避免因未备先老而发生社会问题。其中,帮助和引导年轻老人“50后和60后”人群渡过难关显得尤为关键。中国“50后和60后”人群的一部分人因历史原因,受教育程度低,持续就业能力不足,应当引起国家和社会的关注,以帮助他们提高持续就业的能力。

所以,需要放缓延退步伐,制定促进就业和困难救助方案,多方化解问题;另外需要几个方面的促进措施,一是降低用工成本,以鼓励企业留用老职工,如免缴生育保险费、残疾人税、卫生费等;二是规范灵活就业,实行弹性税费制,增加适合老职工健康状况的非全时工作岗位;三是打造服务产业链条,便于他们找到适合自己的岗位,根据自己的特长就近实现就业;四是建立相关职业系列,开展职业培训,帮助他们掌握相关知识,取得资质,扶持他们创业;五是大力开展社会化老年服务产业,一方面让老年人护理等相关服务有充分的平台,同时也能帮助很大一部分劳动力投身老年服务这一光荣而又拥有广阔需求的产业。

只要措施得当,实行渐进式的延迟退休政策之后,依然可以对老年人就业、年轻人就业创造较好的空间与平台。形成老龄化社会中老年人老有所养,年轻人劳有所得,代际间互相和谐的良性互动。

作者为北京科技大学文法学院讲师

篇5:延迟退休

《2018年全国两会有关延迟退休的议题,两会延迟退休提案》是一篇好的范文,感觉很有用处,看完如果觉得有帮助请记得收藏。

2017年全国两会有关延迟退休的议题,两会延迟退休提案 延迟退休年龄最新规定,延迟退休方案2016年年底将会出台,第一批退休者不会“一刀切”,延迟退休的期限延迟。

这些人将“摊上”延迟退休

1.小于等于50岁的女性工人(1972年以及以后出生的女性);

2.小于等于55岁女性干部和男性工人(1967年以及以后出生的人);

3.小于等于60岁的男性干部(1962

年以及以后出生的男性);

由此看出,延迟退休方案影响较大的,其实是70后和80后!

延迟退休什么时候启动?

尹蔚民表示,经过中央批准以后,将向社会公开方案。这会有一个预告期,若干年以后再开始实施,逐步推迟到合理的退休年龄。早在今年的3月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部长尹蔚民在“两会”上表示,延迟退休方案应该在2017年推出,最早2022年开始实施。

渐进式退休年龄应该怎么算

以55岁退休为标准,假定每年延长退休时间为6个月,自方案实施起,逐年累计递增,直到达到新拟定的退休年龄。

假如每年延长退休时间2个月,1986年出生的小伙伴退休年龄将为岁,到达新的法定退休年龄前,渐进式的延迟退休将波及90后。

【延迟退休相关问题】

1、范文内容地图延迟退休后养老

金会缩水吗?

社科院研究员、社会政策研究中心秘书长唐钧认为,延迟退休对养老金领取的影响,需要根据不同工种来分开看待。唐钧分析,干部、白领以及拥有技术职称的技术工作人员,其工资待遇往往随着工作年限增长而增长。这部分人群延迟退休后,其工资待遇在工作的最后几年不断增高,延迟退休不仅意味着他们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在增长,也意味着他们领取工资的年限在延长。“这部分人群工资待遇往往比退休后的养老金高。换句话说,延迟退休的干部及专业技术人员领取的工资比养老金多。”

唐钧认为,大部分蓝领及从事体力工作的人,工资待遇则不会随着工作年限的增长而增长。“因此,大部分蓝领阶层不希望延迟退休,反而盼望着早退休早点领养老金。延迟退休往往意味着延长了他们缴纳养老金的年限,却领不到更高的工资。”

中央政策研究室原副主任、中国国

际经济交流中心常务副理事长郑新立认为,渐进式延迟退休方案未来还需要进一步细化,针对干部、白领、技术人员以及体力工作者需要有不同的退休方案。个人简历尤其是针对重体力劳动者,他们到达一定年龄,体力的确有限,应该允许这部分人群提前退休。

2、延迟退休可缓社会养老压力?

郑新立认为,延迟退休不仅跟缓解养老压力有关,也跟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口结构等因素有关。“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了,工作年限延长也是大势所趋。这是整个社会发展的自然结果,不是单个因素的作用。”

中央财经大学社会保障研究中心主任褚福灵表示,考虑延迟退休问题,不应从这是谁的责任来考虑,需要从社会保障制度本身入手,因为延迟退休是保障养老金制度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如果让个人自由选择,可能每个人都想少交多领,但这会造成养老金领取的不可持续发展。社会保障制度本身是

共同缴费、共同分担风险、共同受益的机制,如果这个机制运转不灵,受害的也是每一个缴费的个体。

褚福灵表示,为了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本身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遵循一定的规律。交多少年,领多少年,这有一定的比例,达到这个比例才可以保证社会保障制度持续运转。如今人类的寿命普遍延长,领取养老金的时间变长,延迟退休符合整个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从全世界来看,我们国家的退休年龄已经非常偏早,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是社会保障制度的内在要求。

篇6:延迟退休投票

记者调查发现,反对者的担心大致有三种。

第一,新政策将不利于年轻人就业。有网民表示,“现在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老员工不退休,新员工名额必然会缩水”。

对此,中国社会科学院社会保障研究室副主任张展新认为,此举确会对年轻人就业造成影响,“要解决这个问题,不如先着手从社会争议较小的部分入手,如缩小男女职工的退休年龄差距”。

人社部劳动科学研究所所长莫荣则认为,弹性延迟领取基本养老金年龄并不存在这一问题。他表示,目前就业供求处于相对均衡的阶段,虽然整体上仍然供大于求,但许多技能人才也比较缺乏,有很多结构性的问题需要解决。“像一些技能人才50岁就退休了,让他多干几年就挺好。”

第二,对于即将退休者而言,延迟退休时间未必是好事。有网民称,“现在工厂里上了年纪的男员工,身体条件等都比不上年轻人,从事体力工作很吃力。”

中山大学岭南学院财政税务系主任林江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欧美国家能延长退休年龄,“一方面是他们的生育率明显低于我国,劳动力供给不足;另一方面他们的工作也不以体力劳动为主。对比而言,我国还有许多劳动密集型产业,年轻劳动力的供给也很充分。”

但有学者认为,如果延迟退休能坚持合理的“弹性”,这便不是问题。

第三,人社部应先解决养老金历史遗留问题,健全社会保障体系之后再来讨论延迟退休年龄的问题。

张展新认为,人社部拟延迟退休时间即是完善、健全社保体系的努力。他同时表示,在我国财政目前还有盈余的情况下,应该通过财政补贴先去偿还历史债务。他认为,时下影响社保体系的大问题是养老金收支不平衡,这就属于历史旧账。

篇7:人社局延迟退休

朱林:老农保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国家搞试点,当时是初具雏形,目前该政策已停止执行。按照新农保的退休年龄,还没有到老农保的参保对象,可以把个人账户连同利润并到新农保,按照新农保相关政策计算相关待遇。另外,当时老农保的承诺不规范,是按照银行利润到退休时享受的待遇进行预测的。

市民:我今年75岁,原是荆州市塑料公司职工,当时市里决定全民所有制单位限时缴社保,我们第一批全部缴纳了,缴纳后公司合并不知为何把我们划到沙市区社保局这边,但我们的医保一直都是交到市医保局的,当时我们是25个人一批退休的,我们的社保都是交齐了的。去年7月基本医保就给我们停了,我是这批人中最年轻的,于是到市医保局询问,几经周折,终于把去年的医保解决了。眼看着7月又要到了,希望相关部门尽快帮我们一次性解决这个问题,我年纪太大,实在跑不动了。

朱林:这个问题比较复杂。我们先把问题梳理清楚,抓紧核实,只要政策允许,我们加紧来办理。

主持人:已经进入第二季度,人社部门有没有需要提醒市民注意衔接好的事项?

篇8:延迟退休问题浅析

关键词:老龄化,延迟退休,就业,养老金,劳动力

一、问题的提出

法定退休年龄影响到一国的养老金收支、就业制度等, 合理规定退休年龄有着重大意义。我国现行的退休年龄是:男性职工60周岁;女性职工50周岁, 女干部55周岁。这一制度沿用自1978年。如今我国人口结构和经济形势已发生重大变化, 该规定已不符合现实要求。首先, 我国老龄化进程不断加速, 而“计划生育”政策和生育意愿减弱则导致年轻劳动力逐步减少, 社会劳动力供给不足。其次, 养老负担沉重。再次, 随着生活水平和医疗卫生水平的提高, 预期寿延长。如何让老人度过漫长的退休时光、为老人提供合适的照护是整个社会面临的问题。

延迟退休是政府提出的对策。2012年7月,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社会保障研究所所长何平就提出, 我国应逐步延长退休年龄, 最终男女都推迟至65岁。近两年, 延迟退休更被提上日程。

二、研究综述

社会各界对延迟退休褒贬不一, 学者们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

持支持意见的学者认为延迟退休是大势所趋, 功大于过。杨璟 (2008) 认为我国人均寿命提高、人口老龄化加剧, 延迟退休势在必行。谢巍、王珏 (2010) 指出很多老年人有继续就业的意愿, 延迟退休能够继续开发老年人的人力资源, 既符合老年人的心理需求, 也使得人均寿命增长具有社会经济极值。唐诗、寿志敏 (2010) 认为我国“未富先老”的趋势明显, 调整退休年龄是缓解养老金危机的可行办法。林义 (1994) 主张实行弹性退休制度。在法定退休年龄前后为老人提供浮动区间, 既尊重老人的意愿, 又满足社会的需求。高庆波 (2009) 提出了其他国家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例子, 认为中国可以借鉴逐步执行。

也有学者持反对意见。毛佩宇 (2011) 认为我国现阶段推迟法定退休年龄会带来一系列矛盾, 比如加剧行业间的不平等, 加剧劳动力供过于求的就业矛盾, 也无法真正解决养老金“空账”问题。张东伟 (2004) 认为政府用延迟退休来解决养老金支付压力是将这一负担转移给家庭, 而且会造成青年人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困难。刘钧 (2007) 认为提高法定退休年龄会增加企业负担, 挤占就业岗位, 可能引发社会矛盾。马金鸽 (2011) 认为延迟退休可能侵犯以下岗工人为代表的社会弱势群体的利益。

三、现状分析

1.养老压力沉重

1978年我国规定法定退休年龄时, 平均年龄仅有50多岁。随着医疗条件和生活水平的提高, 我国平均年龄已达到73岁。老年人在退休以后, 还有平均还有13年 (男性) 、23年 (女性, 女干部18年) 的空闲时光。另外, 我国高龄老人、独居老人、空巢老人的比例也不断提高。首先承受这个沉重的养老压力的是家庭。如今, 我国的赡养比逐渐降低, 一对夫妻最多要为6位老人养老, 经济开支和照护服务负担严重。

养老压力也是整个社会的问题, 尤其是养老金支付压力。预期寿命延长, 而养老金缴费年限却按照先前的规定执行。如果老年人生存到预期寿命之外, 养老金都由统筹账户支付。如果法定退休年龄不调整的话, 以后我国统筹部分的支付压力会越来越大, “空账”问题将会日益严峻。

2.年轻劳动力不足、成熟人力资本浪费

我国现行退休制度明显滞后于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根据我国人口普查数据显示, 2010年第六次人口普查时, 60岁以上人口比重比第五次人口普查时上升2.93个百分点, 0—14岁人口却下降了6.29个百分点。这说明我国不仅老龄化加速, 年轻劳动力的比重还在减少。我国从20世纪80年代起实行计划生育政策, 如今劳动力市场的主力是这批独生子女, 而他们的父母逐渐退出劳动力市场。据调查, 目前我国还有相当一部分适龄夫妻生育意愿低下, 即使开放二胎也无法立即迎来预期的婴儿潮。在此趋势下, 如果还实行30多年前的法定退休年龄, 将会造成严重的劳动力短缺、社会生产力不足、发展受阻。

职工在到达现行退休年龄时已有数十年的人力资本积累, 属于成熟人力资本, 这是一笔宝贵的资源。尤其是一些特殊行业, 如高校老师、科研人员、法官、医生等, 数十年的积累过程是走向职业巅峰的必备条件。如果在此时退出劳动力市场, 对整个社会来说先前投入的资源未得到有效的开发和利用, 是一种资源浪费。西方发达国家早已意识到这一问题。从世界范围看, 我国属于低龄退休国家, 男女法定退休年龄分别低于世界平均水平0.5岁和3.5岁。这样看来, 我国的成熟人力资本浪费严重。

3.老年人有继续工作的身体条件和心理意愿

我国具备延长劳动力年限区间的客观条件。由于医疗水平提高, 国民预期寿命延长, 身体素质提高。绝大多数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 身体健康、精力旺盛, 完全不必退出劳动力市场。

从职工主观意愿看, 如何打发漫长的退休时光是一个重要问题。骤然赋闲在家甚至使部分人感到精神不振, 影响自身健康和社会和谐。事实上, 很多职工达到退休年龄时正是职业生涯的高峰期, 希望继续工作, 实现人生价值。按照硬性规定强制终止职业生涯, 也违背了职工的个人意愿。

四、提高法定退休年龄利大于弊

1. 延迟退休并不会加剧就业形势

就业岗位不靠退休创造。如今年轻人就业形势严峻, 很多人认为延迟退休年龄会使这一情况恶化。其实延迟退休并不会直接导致就业岗位减少。就业岗位取决于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情况, 而不是由退休人员多少。而且退休空缺的岗位未必是年轻劳动力能取代的。比如一些脑力劳动和高技术含量的工作。社会经济的发展也不断创造新工作岗位、淘汰旧工作岗位。比如程序员是几十年前完全不存在的岗位, 现在却十分热门;生产线上低技术含量的流水工人却在很多地方被机器所取代。而且, 我国延迟退休将逐步进行, 也不会在骤然对就业市场造成重大影响。

大龄就业未必会受歧视。年龄歧视是就业市场的顽疾, 一些劳动者认为如果延迟退休, 自己在大龄时求职会遭遇歧视。事实上, 求职成功取决于自身人力资本质量。大龄求职者如果自身积累了很强的人力资本, 年龄问题会被弱化, 在就业市场上反而十分受欢迎。退休返聘、退而不休的现象在我国处处可见。实际上, 就业年龄歧视多发生在体力要求高、技术含量低的岗位。所以, 职工无需担心延迟退休给自己带来就业压力。

延迟退休与受教育年限增加相呼应。我国鼓励高学历、多技能, 这必然导致在进入劳动力市场前, 受教育年限增加, 起始就业年龄晚, 尤其是脑力劳动和高技术含量的岗位。所以, 延迟退休年龄正好与受教育年限增加相呼应, 有利于整个社会人力资本的储备, 有利于提高全社会的劳动生产率。

2. 延迟退休有利于劳动力资本的发挥

现行法定退休年龄低估了劳动者的身体素质。一些脑力劳动和高技术含量的岗位, 50—60岁正是人力资本厚积薄发的时候, 延迟退休将充分开发这部分人的人力资本。一些已退休的职工也愿意发挥余热。而且, 目前年轻劳动力不足, 高素质劳动力供不应求。延迟退休还可以鼓励年轻人进入就业市场前延长求学年限做足知识储备, 正好迎合社会需求, 有利于整个社会的劳动力资本的积累和发挥。

3. 延迟退休将缓解养老金压力

工作年限延长将增加职工个人账户的养老金发放金额。职工延迟退休, 意味着养老金的缴费年限增加, 职工个人账户累积的金额也将增多。而且, 退休晚则养老金的计发月份减少, 每月领取的金额也将增加。

企业缴费负担减轻。在现行退休制度下, 替代率从80%每年降低1%至58.5%, 预计2050年缴费率为51.3%。而缴费率增长很快。随着退休延迟, 缴费率会下降, 延迟的幅度越大, 缴费率越低。这样一来, 合理延迟退休会减轻企业负担。

五、总结与建议

综上所述, 延迟退休对劳动力市场、养老问题、社会经济发展均有好处, 是大势所趋。在延迟退休政策实行的道路上, 需要配套措施, 本文给出建议如下:

1.鼓励弹性退休制度, 分化退休年龄和最低养老金领取年龄

我国可效仿西方的做法, 鼓励弹性退休。规定法定退休年龄后, 分四种情况对待。第一, 按时退休并领取养老金。第二, 若职工愿意继续工作, 则延迟退休, 继续缴纳养老金。在正式退休后个人账户的积累会更多, 国家也在养老金发放时给予奖励。第三, 按时退休的职工尚有余力, 愿意从事其他力所能及的工作, 暂时只领取部分养老金, 少领的部分在其完全退出劳动力市场后发放, 也是增加了收入。第四, 特殊情况 (如身体状况不佳) 允许提前退休, 但职工若要领取养老金, 需在退休前满足最低缴费年限。

2.针对不同人群制定区别政策

延迟退休并非对所有岗位都要“一刀切”, 不同人群要区别对待。第一, 高学历、高技术含量的岗位鼓励职工晚就业、晚退休。第二, 低技术含量的岗位, 如体力劳动者, 可能16岁即进入劳动力市场;下岗职工, 本属就业困难人员, 可不延迟退休。第三, 高危、高强度的工作岗位, 职工的身体和心智无法延迟退休, 可在满足最低养老金缴费年限后申请退休。

3.出台规范新型劳动关系的政策法规

退休后重新进入劳动力市场的职工, 不再属于现行劳动法保护的范畴, 但这种新型的劳动关系应当及时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给予规范双方的行为, 保护雇主和劳动者的利益。

参考文献

[1]杨璟.《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必要性分析》[J].特区经济.2008

[2]谢巍.王珏.《老年人力资源问题探微——有关延长法定退休年龄问题之我见》[J].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2010.6

[3]唐诗.寿志敏.《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延长我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探析》[J].湖北经济学院学报.2010.7

[4]林义.《关于我国退休制度的经济思考》[J].当代财经.1994.1

[5]高庆波.《关于中国法定退休年龄的探讨》[J].北京社会科学.2009 (4)

[6]毛佩宇.《浅议我国现阶段不应推迟法定退休年龄》[J].决策与信息。2011 (8)

[7]刘钧.《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J].山东经济.2007.9

[8]马金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利弊分析》[J].科技创业月刊.2011 (10)

上一篇: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下一篇:中国现代经典励志名言名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