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做合一才是教学的真谛论文

2024-08-25

教学做合一才是教学的真谛论文(共9篇)

篇1:教学做合一才是教学的真谛论文

摘 要:备课标、备教材、备教法、备学生等等,教师都做了充分的准备,上课也非常地投入与精彩。这样的课对学生来说,往往都不缺趣味;但课后随着兴趣的退去,知识却没有得到巩固。原因在哪里呢?原因在于知识没得到强化。那应该如何强化呢?本文就是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做”,以达到“教学做合一”,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教学 做 知识 强化

在教学上大多数教师都能做到“教与学”的统一,却忽略另一面,就是学生的“做”。中国教育家陶行知视“教学做”为一体,“做”是核心,主张在做中教、做中学,强调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上说“做便是学”。所以本文就是探讨教师如何有效地实施“做”,以达到“教学做合一”,从而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做”,实际是一种行为的强化,先学后做,这是一种对知识的温习,是将理论运用到实践的一个过程;先做后学,这是一种对未知的探索,学生在此过程中不仅能通过实际的动手寻找到真理,同时在这个过程中也能充分地锻炼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

“做”的范围很广,但对于学生来说,就是用笔写、用笔画、动手进行实验操作等;也即从学生最基础层面的动笔开始,再慢慢到能自行设计实验,最后能进行实验操作。对于我们中学的学生,因为学习主动性差,在课堂、课后,连动笔都不愿意。生物学习,实验操作是必不可少的,而且很多图、表都是要通过动手画才能巩固的,学生恰恰没有重视这一方面,导致知识得不到扎实的巩固,容易遗忘。对于这样的学生,“做”就显得尤为重要。

那么,应如何进行“做”的有效教学呢?

教育家皮亚杰说过:“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了动作和思维之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得到发展。因此教师要根据学生的特点、认知规律及教学内容,积极创造条件,让学生多“做”,引导学生通过“做”巩固知识,并在巩固知识的同时,培养思维能力。

一、“做”要能激发学生的学科实践兴趣

“做”要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有的生物知识比较抽象,学生不易理解,因此缺乏兴趣。在教学中,要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出发,提供观察和“做”的机会,引导学生通过“做”与知识的形成过程,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觉能动性,让学生在兴趣盎然的“做”中,把抽象的知识变为活生生的知识,从感受中获得正确认识。

要使学生有兴趣,关键是让学生有成功感。学生学不好,不是智力的问题,而是没投入。为什么没投入?关键是失败大多,没信心。如果能让学生获得成功感,那学习兴趣自然就会慢慢浓起来。所以先要让学生做一些较为简单的、容易获得成功感的训练,然后,由浅入深,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如讲《光合作用》这一节内容时,先让学生自己模拟普利斯特利的实验,让学生了解不同情况下的老鼠生存状况。这个实验简单,而且容易操作,成功率高,学生就会获取最初的学习兴趣。然后可让学生动手做《证明光合作用产生淀粉的实验》,让学生通过实验,观察淀粉的生成。当学生看到叶片中颜色变化,会产生更浓厚的学习兴趣。再结合有光照与无光照条件,进一步探索颜色的变化,通过多组实验后,学生的实践兴趣就被逐步激发出来。而且这些实验都不需要课上来做,可安排学生在课外或家中做,在上新课前完成。当学生有了这些实验基础后,再来学习光合作用的知识就简单了。所以说兴趣产生动力。

二、“做”要能反映课程实质的教学内容

教学实践证明,内容的选择并非越全面、越真实、越复杂,效果就越好。选取内容应注意突出事物某一方面的特征。内容的简洁程度要与学生的心理简化水平相适应,要做到典型恰当,有时可指导学生根据需要自行制作。从“做”的难度上讲,要注意选择适合不同年级学生、能被学生接受的活动;从“做”的内容上讲,要注意与教材的教学要求相吻合,即能恰当地反映教学内容的本质及特点。生物老师在做《使用显微镜》实验的时候,都会要求学生仔细观察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并说出它由哪几部分组成。学生也观察了显微镜,但一收起显微镜,让学生说出有哪几部分组成,有的学生就记不清了。如果学生边观察边画显微镜的构造图,效果就不同了。在平行班的教学中,让一个班的同学来画图,另外一个班只观察不画,动手画过图的学生错误率明显减小。这样的画图,跟教学内容相符合,难度也不高,但很有实效。

三、“做”要能促进学生揭示知识的内涵

“做”是一种特殊的认知活动,其特殊性在于“做”的活动能引起和促进学生把外显的动手与内隐的思维活动紧密联系起来,学生借助于手的活动能够实现和反映其内部的思维活动。

实验《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学生通过模拟实验后,还是不明白“细胞越大,物质运输速率越低”,可以让学生做这样的模拟实验:在学校操场上,画两个半径分别为20米、10米的圆,两名学生,将一物品,以相同的速度,从圆周走向圆心,再圆心回到圆周,看哪个花的时间多,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大小的圆物质交换率的大小。做完后再让学生在纸上分别画出半径为5CM、2CM的圆,再分别在圆中画半径为0.2CM的小圆,看那个圆中能容纳更多的小圆。这样就会使学生明白,细胞也不能太小,因为细胞里还必需一定数量的酶和细胞器等。通过一些特殊的操作过程,使学生明白了外显与内隐之间的关系。

四、“做”要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学生思维以具体形象为主,教材为学生提供了许多“做”的机会。教师要重视学生的“做”,真正地放手让学生“做”。“做”要到位,不能流于形式,让“做”与思维联系起来,让“做”成为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源泉;让新知识从学生“做”中产生,即创新意识在“做”中萌发。通过学生的“做”,你会发现,学生也是一个创造者。

高中实验都很重视探究或验证。选修1课本,都是实验,而且有一些难度较高的实验,有的实验需要较长的时间,所以大部分学校都只讲不做,学生听起来也缺乏兴趣,这样的教学效果自然好不了。但如果老师给予学生充分的发挥空间,比如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自己来做不同风味的豆腐乳、泡菜,再将学生做的产品集中一起,搞个交流会,你想效果会怎样?学生毕业后,不时都会谈起如何才能做出更美味的豆腐乳、泡菜出来。这也许是学生最初的创新意识的形成。

五、“做”要能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

“做”是学生由抽象逻辑思维向具体的形象思维过渡,并能以最佳方式使抽象的知识转化成学生看得见、摸得着、容易理解的知识。通过动手“做”引导学生从动作中发现、探索、领悟、抽象、概括,获得直观的知识,促进了思维的发展。同时,通过动手“做”等活动,学生对于将要形成的抽象的概念已经积累了大量而丰富的感性材料,头脑中已形成了一定的表象,“做”之后,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把“做”的过程整理、复述,通过口头语言训练进行表象加工,也使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得到了提高。

如讲《基因表达》这一章时,学生的学习难度较大,因为知识较为抽象。学生首先要回顾什么叫做基因、什么叫做遗传信息、转录与翻译的过程又是怎样,特别在翻译过程中涉及到的密码子与反密码子、mRNA与tRNA等,专有名词多,学生就更不明白了。但如果能先让学生做一个DNA的物理模型,再利用这个模型看着来讲什么叫做基因及遗传信息,然后让学生构建转录模型,再用红笔标记密码子与反密码子,这样学生就能通过直观的物理模型将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形象的记忆,并提高学生的实践思维能力。

所以说“做”在教学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学生在不断的观察、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中,认识到“做”有助于自己对知识的理解、掌握,有利于从多角度全面地认识事物,同时合作交流也能取长补短并获得快乐。从“做”中寻找解决问题的规律,培养举一反

三、灵活应用的能力,正是“做”的真正目的。

教学并不只是“教”和“学”,还有“做”,所以“教学做合一”,才是教学的真谛。

篇2:教学做合一才是教学的真谛论文

1、采用分组实验,在做中培养学生的实验技能和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把演示实验全部变为分组实验,使实验更具有直观性、示范性、启发性、教育性,在各类实验中更具有主导地位。通过教师演示,学生亲自动手做这些实验,体现了在做中教和在做中学,真正达到了教学过程中全体学生参与、手脑并用;也体现了依学生为主体,依教师为主导,依动手实验为主线的开放式教学模式。通过共同做这些演示实验,教师向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要注意观察、记忆、推理、判断。这样可有计划、有步骤地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探究规律的能力和发展思维的能力。在做这些实验前,教师要讲解一些正确的操作方法,可以使学生接触正确的规范化的.实验操作技能和方法,受到良好的实验习惯和严肃认真的科学态度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的实验技能及其能力,提高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使基础知识的掌握更加牢固。

2、指导学生参与化学实验全过程

提高了学生环保意识渗透了环保教育化学实验总是伴随着气体、液体或固体物质生成。这些产物中许多是有毒或有害物质,散发到空气中、水中都会造成环境污染。因此,在不影响观察效果和实验结果的前提下,改进实验的内容及仪器装置、变化实验的形式,从而尽量减少实验产物对环境的污染。不仅有利于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学习,更是对学生加强环境教育的好机会。如在实验前检查装置的气密性,不让气体逃逸到空气中。实验中用最少的药品获得最佳的实验效果及最大限度的减少废弃物,在实验装置中增加尾气处理装置或及时烧掉。当前,微型化学实验作为一种新兴的实验方法和技术正在国内迅速发展。如点滴板实验,通过学生利用点滴板做探究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实验,通过对比,使效果更明显。微型化学实验具有操作简便、反应迅速、现象明显、节约药品、污染小且安全的优点如果我们适当的将一些污染比较大的实验改成微型实验,不仅适应了化学实验改革形势的发展,也减少了化学实验引起的环境污染,达到了珍惜环境、爱惜环境、保护环境的目的。

3、结语

篇3:教学做合一才是教学的真谛论文

一、凸显自主, 成就主动发展的学生

“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陶行知先生的话给我们警醒, 教师的主导必须以学生学习需要为前提, 只有有效“迎合”学生内因的需要, 教师这一外因才可能发挥作用, 教师方可实现“真教”。因此, 先生提出“六大解放”, 解放学生脑、嘴、眼、手、时间、空间, 使之能想、能说、能看、能干、能接触大自然和大社会, 能学习渴望学习的东西。

由此, 我们可以看出, “活动单导学”课堂必须充分凸显学生的主体地位, 让学生充分自主学习, 同时通过共同“做”, 培养互学互助的团队精神, 提高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真正实现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真教、实学, 逐步成就自主发展的学生。教科版 (下同) 六年级下册“放大镜”的教学中, 放大镜下的发现, 设计这样的导学要求:

活动:放大镜下的新发现。

自主学习:按照课本要求, 完成观察实验, 同时做好实验记录。

合作交流:分析比较观察记录, 形成认识。我发现______。

成果展示:小组为单位, 汇报本组的发现, 其他组注意倾听, 并相机补充。

自主学习的目的是让学生获得自主发展的能力, 该环节遵循“活动单导学”自主学习的基本流程, 让学生在自学、互研、共同提高中发展学习“科学”的能力, 逐步走上主动发展的学习之路, 知识在增长, 能力在提高, 智慧在传递, 课堂呈现一派自主和融的灵通情境。

二、有效探究, 成就积极发展的学生

“教学做是一件事, 不是三件事”, 可见“教学做”是一个整体, 做便是教, 做便是学, 做是“教学做”的核心。小学科学学习最重要的“做”就是探究, 同时“活动单导学”强调以活动为载体, 探究无疑是“活动单导学”科学课堂最核心的元素。“活动单导学”科学课堂应引导学生积极有效开展探究活动, 让学生在活动中去思想, 去产生新价值, 去成就积极参与、主动发展的学生。

有效之探究, 应基于“实际生活”。“实际生活”有学生拥有的丰富经验和知识储备, 有学生内在固有的强烈需要, 便于“活动”与“思想”。如科学三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教学, 生活中就有大量的学习元素, 我们就应引导学生走向生活, 去种植、去观察、去描述、去比较。

有效之探究, 还应基于学生有效的合作。“劳力上劳心”, “活动单导学”课堂之合作, 追求的不应是场面的热烈, 而应重点关注学生是否真的在思考。讨论中只是自己说, 不去倾听, 不去思考, 不去生成, 更多的只是动嘴“劳力”, 缺少了“劳心”。唯有实现“劳力”与“劳心”的统一, 才能实现讨论的有效, 合作的有效, 进而实现探究的有效。

三、有效展示, 成就智慧发展的学生

“‘为学而学’不如为教而学之亲切。”陶行知先生的这一论述, 给“活动单导学”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 学生“为教而学”时需设身处地思考如何使人明白, 既然如此, 自己就需要穷其知, 就是勤“做”, 勤“学”, 从而有效实现了“教”、“学”、“做”三者的统一。为此, 陶行知先生提出“小先生制”, 要求学生能当学生, 也能当先生。“活动单导学”课堂展示环节让学生汇报研究成果, 做一回“小先生”, 让学生在展示前穷其知, 保证探究环节的主动与高效, 在展示中享受“小先生”为人师的快乐, 真切体验成功的乐趣, 在展示后明得失, 长智慧, 这与“小先生制”教学法相近相通。

有效之展示应注意方法的指导。一开始, 展示可能机械, 可能乏味, 可能幼稚, 这时就需要教师及时给予方法的指导。要学会选择, 求质不求量, 围绕“活动单”要求, 围绕活动关键点、易错点展示;要学会表达, 力求用科学的语言, 生动准确而精练表述自己见解;要丰富形式, 可以用语言, 可以用图表, 可以用游戏。如“空气的热胀冷缩”, 要准确而形象地描述空气微粒的运动, 最好让一部分学生围成圈扮演气球, 一部分学生身居“球”中扮演空气微粒, 如此方可既准确又生动。

篇4:“教学做合一”教学方法的思考

一、专业教学案例与企业生产现场内容的“教学做合一”

专业教学案例与相关地方支柱企业现场生产的产品相一致,对提高技能培养的针对性和实用性有很重要的作用。目前,市场上关于机械类CAD/CAM技术的教材每年都会有出版,有些书专门为讲授知识的应用而编写,对于学习者而言并不一定具有专业性。有些书虽然专业性很强,但对CAD/CAM技术知识的系统讲授不够,对高职专业的学生并不适合。有些书虽然针对机械专业的高职学生编写,但不能适合特定学校具体的专业办学方向,且和地方产业联系不密切,教学内容的针对性也有一定的缺陷。因此要选择适合特定学校机械制造专业教学用的知识系统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教材,也是一件比较困难的事情。要解决选好教材的问题,就需要教材编写人员依靠校企合作办学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深入到校企合作办学的地方企业当中,与企业的技术人员来共同开发校企合作教材,以保证所要讲授知识的系统性和选择案例的针对性,同时这种编写教材的方式也容易开发出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化教材。作为南通农业职业院校的机械专业,与周边的农机企业有着很密切的联系,农机相关的专业知识和相关案例穿插于CAD/CAM技术这类课程的教材编写之中,教学上体现了办学的专业特色,学生在学到CAD/CAM技术知识的同时,又对专业知识有了更深入的认识和了解。目前我院在该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已大部分采用了由我院老师和企业技术人员共同编写的校企合作教材,教学效果非常显著。

二、理论教学过程与实践教学过程的“教学做合一”

针对CAD/CAM技术类课程比较好的教学效果是教师在讲台上教做,同时学生在讲台下学做,这是“教学做合一”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它将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有机地结合在了一起,这需要理实一体的专业机房的资源配置满足整个教学要求。对于不能满足这种教学条件的院校,原有的做法多是先在多媒体教室上理论课,再到专业机房上实训课做练习的教学模式,这使得学生的理论学习与实践操作环节脱节,造成学生学习时的疑惑多,教师辅导的任务重,教学效果不够理想。但是随着课程教学改革的深入,项目化教学方法的实施,这种以行为引导来组织教学的方式,通过下达任务信息、计划、决定、实施、控制和评价这六个步骤来实施教学,对专业机房的要求就不那么高,是一个比较好的教学模式。开始授课时教师先布置教学任务,任务中就包含了课程中的学习内容要点,然后让学生们通过独立思考或讨论来提出完成任务的方案,方案确定好后再着手进行实际的操作,遇到问题时老师会指导学生通过自己查阅资料来解决,对于比较集中的难点问题,教师可采用集中辅导,帮助同学破解任务难题,直到完成任务和评价,它实现了以学生为中心,发挥学生主体的主观能动性,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今,每个院校的办学条件有了极大改善,理实一体化专业机房也可以满足教学的需求,很多这类课程的教学也在采用着教师一边教做,同时学生一边学做的教学模式,为在机械CAD/CAM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采用这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创造了条件。这种方法基本可以保证大部分学生能快速和轻松地掌握教师所教授的操作技能,深受很多学生的喜爱。但在此类教学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值得去深入研究,比如教师用同一个速度给全班同学上课,由于个人的理解和接受能力不同,有的认为这种学习太简单没有挑战性,因此逐渐失去学习兴趣;而有的感觉较难,也同样失去学习的动力。再有这种手把手的教学方式也可能会扼杀学生的探究和创造力,不利于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开展此类教学的时候,针对学生之间能力的异同,要求教师精讲,学生多练,安排拓展练习题对不同个体要有区别,注重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力,提高他们分析和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在这种理实一体的教学过程中,对一些疑惑的问题教师也要鼓励同学们相互讨论,既活跃课堂气氛,又培养了他们的沟通能力和团队合作意识。

三、课程实训过程与企业实际工作过程的“教学做合一”

在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方案中,开设CAD/CAM类技术应用课程后,为加强学生综合专业技能的培养,往往会集中一段时间安排此类课程的教学实训环节,增强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进行生产实战的能力。经过调研发现,一些学校的实训教学环节中也存在某些问题,如学生实训所用的CAD/CAM软件版本和企业现场中用的版本会有很大差异,导致学生刚到企业岗位上工作时,由于对新版本不熟悉,不能很快进入工作角色。此外,社会上存在相似功能的软件不止一种,学生会哪种软件比较合适,并且在该软件中主要学习哪方面的知识点,都需要教育者做好这些前期工作。比如在南通地区,设计实体建模时Pro/e软件和UG应用较广泛,在计算机辅助制造中MasterCAM软件具有自动编程方便的优点,一些企业技术人员在零件设计与制造过程中,会按不同生产阶段选用不同的软件完成不同的功能。了解到企业的这些现实情况,学校开设这类课程的实训环节也保持与企业工作过程一致,开设综合性的实训项目中实训的整个过程与企业现场的生产过程环节相一致。目前所开发出的《数控加工综合实训》,要求学生在Pro/e软件中进行零件的三维建模,建模好的零件导入到MasterCAM软件中生成数控加工走刀路径和数控加工程序代码,最终将计算机生成的自动加工代码输入数控加工机床中,通过给定毛坯和对刀等程序最终完成零件加工。学生经过以上实战性的综合实训后,就会对企业的工作过程很熟悉,也不会感觉学无用武之地。当前运用CAD/CAM软件在解决工作技术问题上各有特色,且侧重点不同,不同企业对这些软件的应用会灵活进行选择或组合运用。就需要通过不断调研,掌握最新的地方行业和企业发展现状,这样会有助于制订切合实际的实训教学内容。

目前,“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法在高职院校CAD/CAM技术类课程教学过程中已得到了普遍的应用,它能明显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分析与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在深化这种教学方法的内涵建设过程中,本文作了以上三方面的探讨,给出了一些实践经验。但是对于如何更好地用好“教学做合一”这种教学方法,还需要结合校企合作办学中的专业和课程建设作更深入的探讨,以便让教学更好地服务于社会生产。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农业职业技术学院)

篇5:教学做合一

“教学做合一”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方法的主线、重要基石,有着丰富的理论内涵,作为一名普通的中学教师,认真学习研究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有着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特别作为一名新课改的教育工作者,更应该深刻领会大教育家的教学精髓,做到在继承传统教法的同时有所创新。

陶行知先生所倡导的教学方法是灵活的,所提出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就是要根据“做”的内容及教的规律,学的规律选择教法。他认为“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上的说明。在生活方面,他主张教有教的方法,学有学的法子,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另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教上教的是学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即使是学,先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来做来学,乃是实学。这些理论在现代课程改革中也有广泛的现实意义,现就“教学做合一”在中职数学教学中的实践从下面几个方面谈谈体会。

传统意义上教师的角色是“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教师是教学的主动者,学生是知识的获得者。教师为教而教,学生为学而学,教和学都脱离了“做”。

现代教育学要求: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学数学”应是一个“做数学”的过程。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早在八、九十年前就明确提出“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提出数学教学中“做”的重要。

“做”数学的含义

“教学做合一”是指“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同时,陶先生还指出:一切教学都集中在“做”上,在做中学的是学生,在做中教的是教师,我们应在做中求进步。先生还讲“做含有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产

生。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破坏。”细细品尝先生的论述,我们定会有这样的感悟:先生所讲的“做”,其实就是一种探索,一种实践,是一种创新。从中可以看出:“做”数学的过程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师生双边活动,让学生自主探索、自主实践、自主创新,从而获取新的数学知识,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怎样“做数学”?

怎样让教师的“教数学”和学生的“学数学”的过程都转变到“做数学”过程中呢?近三十年的教学实践,结合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思想,我觉得应从三个方面入手:

2.1 教师变学生——“做”数学的前提。

陶先生一贯主张教师要以民主的作风对待学生,要剔除师道尊严的思想,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才能调动起来,学生对老师的畏惧变敬重,教师对学生的管教变成协助。

比如学习《立体几何》知识时,我们变纸上谈兵,为师生合作。用一些简单的物件一起制作一些教模,通过直观教具,让学生从具体的物体当中切实感受到点、线、面之间的关系。让学生在轻松的气氛里,愉快地接受知识,通过“做”,“教”和“学”都得到提高,同时还增进了师生的友谊。

2.2 教学生活化——“做”数学的关键。

要让师生真正能“做数学”的关键是如何让学生自主探索新知,自主实践经验,自主创新。教学生活化就成了“做”数学的关键。教学生活化就是让学生贴近生活,让学生在生活中看到数学,摸到数学,从而使数学生活化,那么,怎样做到教学生活化呢?我认为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入手:

2.2.1 导入生活化,激发学习兴趣。

教学中创设生活情境导入,能让学生感受到数学的亲切、熟悉,从而成为学习的主人。例如在学习《函数》部分时,教者可以联系我们当地的GDP、CPI,重大工程的建设,了解国民经济的飞速发展,既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热爱祖国的感情。通过身边的事,身边的物,让学生感受到生活离不开数学,数学就是生活的道理。

2.2.2 例题生活化,突破教学难点。

数学思想,数学知识有一定的抽象性,学生对很抽象的东西较难理解,教学中可以结合简单的生活实例,帮助学生突破难点。例如在讲解《集合》知识时,它与中文中“集合”的概念完全不同,这时我们教者就可以以所在班级为例题进行教学,学生很容易把“集合”的概念弄懂、掌握。在讲解《立体几何》中“线线平行、线线垂直”位置关系时,可以结合我们身处的教室里黑板的边框线、教室墙角线、天花板边框线所在的直线间的关系为例题来讲解,通过反复练习,举一反三,学生也就学会了,学活了。

2.2.3 练习生活化,凸显“做”数学的价值。

师生共同“做”数学,让学生学以致用,教师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实际问题。比如学习了面积、体积等知识后,可以让学生回家测量一下自家的室内各房间的实际面积。再比如学习了排列、组合的知识后引导学生自己编题,相互检测,分有序和无序,再变通一些条件编出不同的问题,相互讨论,共同提高,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让学生在生活中学数学,从生活实际出发,挖掘出生动活泼的学习素材是我们数学教学改革的着力点,目的是为了让数学更贴近生活,让我们的学生发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让学生认识生活中充满了数学,生活真有趣,数学更有趣。

2.3 思维创新性——“做”数学的目标。

无庸置疑,“教”数学、“学”数学和“做”数学中最重要的当然是

“做”数学,而“做”数学的中心是创新。教师变学生,教学生活化,还仅仅是为“做”数学创设条件,我们最终的目的还是要提高教学效益,发挥出学生内在的创造力。

为此,我们要把静态的知识结构转化为动态的探索对象,让学生在“做”数学的过程中经历类似于数学家的探索、创造过程。从而激发探索意识,养成探索习惯,提高再创造的能力。

例如在学习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时,为便于同学们掌握公式,首先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探索一些生活中常见的数列。

通过小组讨论,合作交流,体现“做”数学的过程,同时也要有意识引导学生发现等差数列、等比数列的特点。由特殊到一般归纳出公式。即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通项公式分别为:an= a1 +(n-1)d 和an= a1*qn-1。

这样,通过师生共同“做”数学,学会创造,学生在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时做到具体情况具体分析,通过亲身经历,记忆深刻,知识点也就灵活掌握了。

篇6:教学做合一论文

【关键词】教学做合一;语文;更新;模式;促进;兴趣;空间;技能;创新能力

陶行知是我国伟大的人民教育家,思想家。他一生提出的许多教育思想,都成为当代教育的方针,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他的“爱的教育”,保护和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精神;他的“生活教育”,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生活,是为学生打开创新思维的源泉;特别是他的“教学做合一”教育,尊重了学生主体,指导学生学会学习,是培养创新能力的操练。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在方法方面,他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即“事是怎样做的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么样做”。在生活的说明方面,他主张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的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真学。“教而不做,不能算教;学而不做,不能算学。教和学都以做为中心”。由此,他特别强调要

亲自在“做”的活动中获得知识,而这种教学做合一的观点正是新课改所大力提倡的。在语文教学中,我运用了“教学做合一”,受益匪浅。

1.更新了教学观念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即“事是怎样做的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么样做”。这就要求教师要放下传统的师道尊严,放弃扮演绝对权威的角色;改变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决定你服从的师生关系;不再求全责备,要允许学生有异议,允许学生有错误的表现,不再以牵牛鼻子走的形式百般驾空、抑制学生的思维;不能因为学生成绩的高低、是否听老师的话或老师的个人喜好而对学生有不一样的表现。教师应主动地和学生去沟通,去了解他们的需要,他们的想法;在课堂上构建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

2.改变了课堂传统教学的模式

传统教育的课堂上更多的是教师把自己单方面的认识、理解和教参内容一股脑儿倒给学生。这样,学生的实际参与很少,充分阅读的时间、充分质疑的时间、充分思辨的时间、充分表达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钻研的兴趣与热情,都被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消磨殆尽,形成了等分析、等答案的严重的依赖心理和思维惰性。这样的教

学模式会导致学生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

“教师的责任不在教,而是在教学,教学生学。”“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生学的法子”,课堂教学上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探索“引导学生学”的方法,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陶行知先生的这些教育理论和现在所倡导的新课改的自主、合作、探究的理论是一致的。因此语文课堂教学应该以“教学做合一”作为教学过程,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引导学生学的方法。例如中学语文的课堂模式应该是“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这种模式走进课堂,是基础教育改革实验的一种新举措,也是新课改所要求的课堂模式。这种模式可以使学生人人参与学习过程,人人得到锻炼的机会,培养集体合作的精神,达到交流与提高的目的,真正践行了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教育思想。我的语文课堂“小组合作学习”是这样做的:首先把全班学生分成若干合作小组,并合理安排各组成员,增强他们合作的信心。既然是“小组合作学习”,那一定要每个人都在小组承担一定的任务,使得每个成员在小组中都有责任,这样的任务安排,一定需要老师事对学生的了解,最好能充分发挥他们的爱好和特长,这样他们才有自信完成任务,才有合作的信心。其次是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小组参与课文的预习。中学的语文课相对小学来说,增加了深度、难度和广度,如果没

有课前的预习,在课堂上按小组学习来完成任务,是很难的。所以必须事先让学生有计划地预习课文,弄清楚课文的内容,掌握课文的字词,在预习中自主发现那些问题等等,这种预习最好能让小组成员参与,有了小组的参与,他们的预习任务就很容易完成了。第三是发挥合作功能,共同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在预习中,虽然完成了字词方面的任务,但很多问题都没有解决,这时候,需要小组成员的自主、合作和探究了。在这一步,教师要提出学生进行小组活动的问题,正是学生解决问题所要进行的手续、程序,一些讨论设置得恰到好处,学生就能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也就是学生依靠了自己的能力解决了问题,掌握了新知,最后还能起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解决了教师提出来的问题后,学生再把自己还有的问题提出来小组讨论,在讨论和争议中,增强了他们的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激发了他们的对问题探究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他们就会积极地去寻求合理的答案了。这就真正体现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也是真正体现新课改课堂教学模式的优点了。

3.促进了学生的学习,培养学生求知的兴趣

过去的语文教学,教师基本上是把知识的答案交给学生,让学生好好的记牢学过的知识,考试能把答案写对了,取得好成绩了,就是成绩好的学生,是优秀的学生。殊不知,这样

一来,却把学生充分的阅读时间、充分质疑的时间、充分思辨的时间、充分表达的时间都被剥夺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钻研的兴趣与热情,都被教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消磨殆尽,形成了等分析、等答案的严重的依赖心理和思维惰性。这就是陶行知先生所批判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过程了。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以及现在新课改所倡导的“自主、合作、探究”就是为了改变过去的那种“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过程的,目标就是为了解放学生的头脑,解放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懂得不但自己学会知识,还要懂得怎样去获得新的知识。学生在事情中学,在学中做,学生在做中发现了问题,就想办法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他们可以通过各种途径来解决自己在学习中出现的问题,各种途径就包括了老师的教。学生是在阅读上发现的问题,发现问题后,自己又能通过各种方法来解决问题,这一个过程,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真正品尝到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丰收的喜悦。有了这种喜悦,就可以坚定了学生的自信心,他们相信自己的是最棒了;有了这种信心,就更能增加了学生学习的欲望;有了这种欲望,就更能培养学生学习的兴趣;有了这种兴趣,就能将学生过去的“读死书,死读书,读书死”的生长过程改变成为“用活书,活用书,用书活”的生长过程了。比如

教学生学习《空城计》这篇文章时,我是采取这样做的:第一,让学生阅读体味关键语句,并分组动手查阅工具书;第二,动手划出写人物的语句,对比观照人物;第三,把握人物的心态。这三种方法通过问题组合形式加以呈现。诸葛亮“分拨以定”而司马懿“望西城蜂拥而来”,二千五百文官对十五万大军,喧染了怎样的气氛?文官“尽皆失色”而“吾自有计”,说明诸葛亮怎样的心态?“笑容可掬”是一种什么样的笑?“抚掌而笑”又是一种怎样的笑?“拍手大笑”呢?“亮生平谨慎,不曾弄险„„汝辈岂知!”这又可以看出司马懿是个怎样的人?“料吾生平谨慎,必不弄险”看出诸葛亮又是一个怎样的人?最终司马懿败,诸葛亮胜的原因是什么?倘若是司马昭率大军,情形又怎样?教师组织学生围绕这些问题进行解答,争论,想象和探究。在思考和争论中,诸葛亮和司马懿这两个人物的形象就慢慢地浮出水面栩栩如生地展现在我们面前。诸葛亮临危不惧,处乱不惊,神机妙算;司马懿老谋深算,刚愎自用,不会变通。学生经过阅读、查阅、思考,发表意见等过程后,发现了学习的成功喜悦,增强了自信心,培养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4.扩大了学生学的空间,锻炼了学生做的技能

陶行知先生的“教学做合一”的理由是:教学的效果就是让学生获得“自得”的能力,用现在的话说就是让学生获得举一反三的自学能力,获得学习的主动性,让学成为一种自觉的终身的学习。学生经过了“学中做”“做中学”这个过程,知道了自己那些懂的,那些还不懂,知道了不懂的就动手去解决,动手解决了问题,也就积累了解决的办法。学到了知识,学到了方法,以后再有这种问题发生,自己也可以举一反三地把它解决了。另外因为多了一个“做”,并且“教”和“学”都要以“做”为中心,所以,学生在学起来真正做到了陶行知先生所说的“六解放”。例如,我在备《万紫千红的花》这篇课文时,先让学生到野外去观察野花,并要求他们把自己看到的花的颜色、形状或者生长过程记录下来,最好还要把自己看到这样的花的感悟也记录下来,作为上课的准备。当我和学生开始欣赏这篇课文的时候,我就给一些时间让同学们分组说说自己观察到的结果,各小组学生纷纷把自己的观察到的结果说出来。接着,我再问同学们:“大自然为什么有那么多种颜色和形状的花呢?请同学带着问题来看看我们今天上的课文《万紫千红的花》”。学生们为了找到他们熟悉而又陌生的问题,就很有兴趣地阅读起课文来。这样的教学有效地打破了课堂有限时空,扩大了语文教学的空间,将课本与生活紧密联系起来,让课堂充满热烈的学习气氛, 扩展了学生的视野,开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了学习语文的兴趣,促进了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学生的手和脑在一块儿干了,是创造教育的开始,经过多次的做的锻炼,他们的做的技能和学的水平都提高了,手和脑双全了,这就达到了创造教育的目的了。

5.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

会学习才能会创造。学习的欲望和能力,即自己主动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创新精神和创造能力的重要基础之一。学习是人主观的精神活动,要获取知识,人必须积极地使用自己并协调自己的感官,发动自己的大脑,并做出主观的意志努力。所以,在教学操作上,必须采用新的课堂教学模式——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课堂上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让学生在“学中做”“做中学”,把教学过程变成“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学生的学习有了“教学做合一”的过程后,获得的知识是他们自己的,获得的方法也是他们自己的,老师只不过是引导而已,因此,学生会为自己的学习就有了成就感,觉得自己的努力是一种收获,收获了知识和技能,更收获了成功了喜悦。有了这样的喜悦,就很自然地增加了他们学习的欲望,增加了他们自己主动去获取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也就更好的培养了他们的创新能力了。

篇7:对初中数学“教学做合一”的思考

——我读《陶行知教育名篇》

一、问题的提出

今年笔者担任初三数学老师,寒假里思考最多的是如何带领学生在初三第二学期备战中考,闲暇时才想起看看教育理论书籍,随手拿起的陶行知先生的《陶行知教育名篇》,带给我的是经久不息的震撼和来自心灵深处的思考,尤其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学做合一”,对我“教学考合一”的教学无疑是当头棒喝,我(或者说我们一大群教师)教学很多时候是为考试服务的,最滑稽的就是《考试说明》,请看这一段摘自《北京市2011年中考数学考试说明》的话“会解可化为一元一次方程的分式方程(方程中的分式不超过两个)”,如果实际问题中需要超过两个分式呢,列出的方程可化为一元二次方程呢,我们的学生会说他们不会解,因为老师没有教,为什么不教,因为考试不考,对初中数学“教学做合一”的思考。

笔者从教11年来我何尝不是奉《考试说明》为圣旨,也是经常告诉学生不考的不用问了,不要做了。这样的事情是否还要继续,陶行知先生提倡的“教学做合一”教育思想也在拷问我。我有必要思考这个问题并做出明确的答复。古罗马教育家鲁塔克指出:孩子的心灵不是一个需要填满的罐子,而是一颗需要点燃的火种,只有点燃学生心灵的火种,才能感动学生学习的迫切心情。

陶行知先生说过,“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可以理解为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教学做合一的统一过程,其实质是理论联系实际,教育联系生活实践,学以致用。“教学做合一”中的“教”,陶先生注重在做中“因材施教”;“教学做合一”中的“学”,陶先生突出在做中“自主学习”;“教学做合一”强调以“做”为中心,所谓“做”,陶先生则强调“注重实践”。数学课的教育更应当充分体现出“教学做合一”,“在做中教,在做中学”的教育思想。因此,教学中我要将这三者有机统一起来。

二、对问题的思考

回想11年来,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也有意无意地践行“教学做合一”,在这里有必要反思过去值得自我肯定的实践,也要反思自己的不足,更主要的是展望将来,因为我的教学生涯还很长,学生的路更长,一代代,一批批的学生需要我们教育,教育他们成为学以致用,有理想,会生活,能创造,乐奉献的民族之希望。下面是我的浅显的思考和初步的试验,我坚信“为者常成,行者常至”。

(1)让学生学有用可信的数学

《数学新课标》中指出:“数学教学必须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中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使他们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感受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对数学产生亲切感。”现实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到处存在着数学思想,我们要善于捕捉生活中的数学现象,在数学教学中联系生活中的问题,挖掘数学知识的生活内涵,让数学更多地联系实际,贴近生活,达到生活材料数学化,数学教学生活化。教师更要善于结合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收集生活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为此,教师在教学某一数学知识前,应创设一切条件,一切机会让学生到多姿多彩的现实生活中感受数学信息。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现实生活中,就在自己身边,以唤起他们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和需要。

上星期是初三第二学期第一周,同学们学习的劲儿十足,作为老师我真的很高兴,但我又掠过一阵不安,他们认真是为了中考,为了上重点高中。我要进行概率的教学,这一单元在中考时送分的,这三年来北京市中考题有关这一部分不学也会正确解答。教材里安排一节《用频率估计概率》,在以前我们所有老师都会直接把结论告诉学生,学生们也毫无疑问地接受,马上应用,正确率极高,皆大欢喜。但今年我对同学们说,我们下节课做游戏,同学们要准备:一个盒子,十个小球,两种颜色,一种颜色6个,另一种4个,没有球可以想办法用别的物品替代,但要能随机抽取。三到四人一组。同学们都很诧异地看着我,我再次明确要做游戏,大家高兴极了。

第二天,孩子们带来了准备的物品,告诉他们试验程序后,开始游戏了,课堂热闹极了,没有犯困打盹的,没有心不在焉的,一会儿数据出来了。在随机的试验中数据告诉我们“用频率估计概率”是可信的,同学们都不约而同地啧啧称奇。同时还提出很多他们感兴趣的与概率相关的问题,有些我能马上作答,还有一些我和同学们都要进一步探究,下课的铃声在欢快的游戏中响起。不过在初三(10)出现了插曲,有一组数据严重偏离,查看原因是这组同学没有小球,在家里煮了10个鸡蛋。这可乐坏了全班同学,乐完之后我们理性分析为什么会严重偏离,用频率估计概率可靠的条件是什么等,教学反思《对初中数学“教学做合一”的思考》。

整节课真是玩着学,做着学,教学做合一,而收获的不仅仅是教、学、做。

(2)创设情景让学生学生活中的数学

陶行知先生认为“我们所过的生活及生活所必须的一切东西,便是我们生活教育的内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心理学研究表明:生活的情境能激发学生丰富的情感,在“教学做合一”的思索中给他们带来深刻的内心体验。比如在“有理数的加法”一节的教学中,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设计了一道请你给“-3+6,-2+(-1),7+(-8)?”三个式子赋予生活情境。同学们此时积极性很高,课堂气氛一下就活跃起来,(学生一):我向后走了3步,再向前走6步,离起点有多远?(学生二):我国男足上半场输两球,下半场又输一球,共输几个球?(学生三):我上午来上学在路上捡了7元,回家路上不小心丢了8元,我亏了还是赚了,多少元?学生

(四):我国女足被对方攻入3球同时攻入对方6球,问输赢如何?……

这时可以逐步引导学生根据问题和答案,导出加法法则,同时对同学

(三)的例子进行情感价值观的教育。顺利的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这样,把本来沉闷的课堂教学变成充满活力的学习乐园,通过创设充满趣味的问题情景,激发了学生参与学习的兴趣,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数学活动中去。合理创设情景,引入生活的例子或者学生已有经验的拓展与想象,合理的情景设计应该成为数学老师的一项基本功。很多时候我只注重知识的传授,教课本,而很少站在学生生活的高度来设计与展开教学活动,致使数学教学难以成为丰富学生生活的渠道,反而成了学生生活的一种负担。因此,在数学教学中应渗透学生的生活,走数学教学生活化的道路,让数学教学返朴归真、回归生活,让学生学会用数学的眼光看周围的客观世界,学会运用有价值的数学参与社会生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创新能力,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数学的兴趣。

(3)在“教学做合一”下引领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 “做” 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怎么做?新的时代,和平的国内环境,同时也是人才竞争的时代,我们八十中学提出培养:“有理想,负责人,会学习,善合作”的全面发展型人才,怎样才是会学习呢?要学会自主学习,同时要学会合作探究,团队合作精神在今天看来尤为重要。我想到通过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的科研意识同时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而这都离不开“做”,亦即““教学做合一”。

初中学生进行课题研究不在于学习课题研究的课题报告怎么写,阶段成果怎么汇报,论文怎么完成。关键是让学生动起来,动手又动脑,理论联系实际。比如在上一元一次方程应用中《利率》这一节课时,围绕《利率》这样一个小主题,课后要求学生进行一次社会调查,调查生活中的各种税率,如:营业税5%、车辆购置税10%、利息税5%、个人所得税等。让学生在社会调查中去观察、去感受、去锻炼、去分辨,以吸取有益的思想和知识。然后,让学生写出调查报告,分析数据,得出合理的结论等。在这一过程中,既培养了学生认识利率概念,同时学会与人交往,还有合作精神等。

初三第二学期是复习课为主的课堂,很多老师不禁要问:复习课怎么“教学做合一”?我想其实越是初三复习越好进行“教学做合一”。比如我们可以让学生利用所学的所有知识测量阳光下校内旗杆的高度,要求根据所学内容,自己动手自制测量器,设计活动方案及测量表格。根据所得到的数据,填写表格,写出测量报告。同时让学生到户外测量体会底部不可以到达的物体的高度的测量过程。学生通过经历了设计活动方案、自制仪器、运用仪器进行实地测量以及撰写活动报告的过程,培养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三、对问题的困惑

(1)“教学做合一”实践与升学考试的矛盾会让我们踌躇不前,“教学考合一”是需要长期实践,而且在短期内会对应试教育产生冲击,势必会引起学校领导的质疑,家长的不理解。

(2)校外实践安全的困扰,在校内进行教学做合一实践教师可以全方位指导,但有些实践比如围绕《利率》这样一个小主题,课后要求学生进行社会调查,交通安全等怎么办?

(3)实践器材的匮乏和资金的短缺。

(4)能否在“教学做合一”实践同时与升学考试学习相得益彰?。

四、展望

篇8:教学做合一才是教学的真谛论文

一、以“读”带学, 激起探究千层浪

小学语文朗读教学面临的首要问题是学生缺乏朗读意识, 自主朗读探究活动流于形式。这种情况的出现有以下几个原因:首先, 教学内容设计中关于朗读的环节过于简单, 对朗读不重视;其次, 在朗读时缺乏认知规律上的必要引导, 学生无法由表及里地感悟理解文章, 自然也无从谈感情;最后, 朗读长期被弱化, 使学生形成思维定势, 觉得朗读不重要, 自然也不愿意真正用心去读。

要解决这些问题, 我们可以从“教学做合一”思想中的“从做中学”这一具体理念出发, 以“读”带学, 让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提高朗读能力。那该如何渗透这一理念呢?朗读学习是“朗读—思考—再朗读”的反复螺旋上升过程, 因此我们只需要把握住这个规律, 设定合理的自主学习环节, 引导学生完成朗读, 并从朗读中有所学即可。具体教学策略可分为三步走:第一步是初读。在朗读中, 学生以熟悉课文为主, 着重了解主要内容和各部分要素, 并在朗读后独立思考文章的主旨和思想。第二步是复读。即学生在独立思考后进行的第二次朗读。因为有之前的思考, 复读要注意根据文章基调把握节奏, 并在读完之后进行小组讨论。学生之间通过相互谈朗读感受和体验, 相互提出问题意见, 互帮互助, 共同提高。第三步是再读。这次朗读以之前的朗读、思考为基础, 学生内心经历了从对文章漠然到对文章有感受的过程。此时进行第三次阅读, 学生的朗读已经变得很有感情了, 至此学生的自主探究朗读学习基本完成。

在具体教学实践中, 我们可以将这些教学设计写入活动单, 以活动单为载体, 在提倡普遍性的同时, 包容特殊性, 更加充分地体现学生的主体和个性。通过这样以“读”带学, 由表及里, 再由内而外的朗读自主探究活动, 学生对课文有了自己的情感和理解, 对后续的教学亦有较大的促进作用。

二、以“教”导学, 答疑解惑万重山

学生的朗读学习除了从“读”中学, 还离不开教师在“读”中引导。即教师根据学生自主朗读学习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进行引导和提示。教师通过这样的导学, 答疑解惑, 可以进一步完善学生的自主学习成果, 将学生感性的、零散的学习感悟整理成理性的、系统的知识要点, 对于朗读教学是很重要的、不可或缺的。可惜, 很多教师在这一环节做得并不好, 教法方面的单调让课堂沉闷、乏味。要改变这一境况, 教师就需要在朗读情境渲染、朗读情感分析、朗读方式解疑等方面下功夫。

朗读情境渲染, 顾名思义就是利用画面、音乐、演绎等方式, 营造与朗读内容相适宜的情境。如在《清平乐村居》这首词的教学中, 教师便将江南小调与溪流声、鸟鸣声合成一支欢快、明丽的曲子, 让学生在这样的基调中再次朗读。朗读情境的渲染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朗读体验, 同时也是在为文章定基调。学生在自主探究环节对于文章基调的把握如果出现偏差, 在营造的情境中也能发现问题, 并能自主进行调整。

至于朗读情感分析及朗读方式解疑, 则是教师帮助学生发现朗读过程中的问题并纠错的过程。在这个环节中需要关注的内容有:学生情感基调是否正确, 学生情感把握是否合适, 甚至学生气息运用是否合理, 等等。因为课堂时间有限, 不可能每位学生都有很长的朗读时间, 因此这部分教学可采用以下几种方法展开:个人朗读与小组代表朗读相结合;教师随意抽点与教师在学生自主探究朗读时发现问题有意识抽点相结合;学生个人请求答疑与小组整体请求答疑相结合等。

教师导学, 属于“教学做合一”中教这一环, 是教师和学生进行互动交往的重要一环, 需要教师下功夫。特别是教师帮助学生分析、答疑解惑的部分, 对教师个人素质要求比较高, 需要教师不仅仅在课堂教学方面下功夫, 更要在课后不断充实提高自己, 充分发挥活动单导学的作用。

三、以“评”促学, 引领发展满园春

小学语文朗读的评价体系不完整是朗读教学所面临的另外一个大问题。评价体系的缺失会带来知识学习缺乏条理性、知识总结缺乏规律性、学习反馈缺乏方向性等问题。而评价体系所反馈的数据是践行“教学做合一”理念的重要依据。因此, 完善小学语文朗读评价体系十分重要。评价体系的具体构建, 笔者觉得可以从以下三方面入手:

首先, 是对学生自身朗读的评价, 即朗读字音、字词是否准确;情感是否恰当、分寸把握是否合理等。其次是对学习过程的评价:导学是否起到效果, 哪部分内容对自己学习有帮助, 哪部分内容可以进行删改, 等等。再则是对小组的评价。小组合作探究是活动单导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小组合作学习是否起到效果、每名组员是否均参与其中并有所收获等, 都是我们考察的部分。通过对这三部分内容进行评价, 可以让学生明确自身朗读存在的不足, 意识到学习过程中的问题并改正。同时这些评价内容也有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发现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并有意识地调整教学策略和方法, 从而提高教学效率。

当然, 除了以上内容, 在评价过程中, 教师还要充分考虑层级之间的差异性、学生个体之间的差异性、教学内容的差异性, 科学细致划分, 并充分发挥活动单这一载体的作用, 在活动单上不仅要体现一般评价标准, 还应设置个性反馈栏目, 为学生个性发展留足空间。

四、以“做”利学, 个性发展素质升

学生朗读能力的培养, 除了教师教、课堂导, 最终还是要落到学生做这个环节上来。朗读能力的提升非一朝一夕能够完成, 需要学生日复一日地练习。因此, 如何推动学生利用课余时间进行自主朗读, 是我们教师需要充分思考的问题。笔者认为, 活动单作为教师导学的重要工具, 在学生自主学习过程中亦能发挥重要的作用。教师如果能够充分利用学生的认知特点, 设计符合学生认知水平的活动单, 将活动单内容清晰化、简明化, 让学生一目了然, 那么即使在没有教师引导的情况下, 学生仍可以自主进行朗读训练。

例如在完成《春光染绿我们双脚》这篇课文的教学后, 笔者设计了这样的活动单, 让学生课下自主朗读: (1) 大声朗读一遍课文, 感受课文传达的情感; (2) 用沉重的语气朗读一遍课文; (3) 用欢快的语气朗读一遍课文; (4) 感受用两种不同语气朗读过程中的情绪的差异, 找出最佳情绪再朗读一遍; (5) 记录下你朗读过程中的心情变化。这样简单的活动单, 为学生开辟出一条自主学习的道路, 学生在自主朗读过程中不断调整情绪, 感受不同情境下朗读的魅力, 这样既丰富了学生的朗读体验, 又在无形中提升了学生的朗读能力。

篇9:教学做合一—地理教学的归宿

九年制义务教育初中地理课程标准把“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生发展有用的地理”作为基本理念,可见地理与生活的关系极其密切。当我们用地理的眼光来看待我们生活的世界时,我们不难发现,地理无处不在,无时不有。但凡我们眼睛能够看到的或是耳朵能够听到的自然现象、自然事物等都与地理有关,都属于地理研究的对象。比如我们平时所见所知的太阳的东升西落、斗转星移的变化、风雨雷电等各种天气现象、山川河流、火山、地震、海啸等灾害;以及包括我们人类自身的活动、人口的分布、城市、交通、工业、农业等,都是地理教学的素材。这些地理素材不仅来源于我们的生活,而且与我们的生活都密切相关。但是,当面对这些司空见惯的自然现象和事物时,我们的学生往往都习以为常而忽略。当火红的晚霞染遍天空时,学生们在赞叹大自然的美景之余,能有多少人会思考这火红的晚霞是如何形成的?又有几人能解答其中的道理呢?如果我们的学生不能够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或者连发生在身边的地理现象都无法解答,那么我们的教学就失去了它的真正意义。陶先生认为教育的目的不仅仅是学习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因此唤醒学生的地理意识,培养学生主动发现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分析并解决问题,使之为我们的生活和生产提供更好的服务和帮助,这已然成为今天地理教学的重要任务和职责。

地理学是一门综合性、实践性非常强的学科,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与地理学有着直接或间接的联系。这就要求地理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学习生活中的地理,从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出发,最后还要回归于实际生活,感受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在地理课堂教学中践行陶行知先生的“生活教育”思想,让地理教学更接“地气”,让地理课堂生活化,这不仅有助于学生更好的学习地理,也更好地诠释了地理的学科价值,体现了地理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下面就简单地谈谈笔者的粗浅见解。

一、“生活即教育”,生活是地理学习的源泉

兴趣是学生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觉学习的原动力。好的课堂教学就要善于捕捉生活素材,不断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现代教育学和心理学的研究也表明:当学习的材料与学生已有知识和生活经验相联系时,学生对学习才会有兴趣。因此,在地理课堂教学中,我们不妨引入生活中的地理来激发学生地理学习的兴趣。例如:在讲地球形状的时候,其实关于地球的形状已是无人不知的事实。但是能选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来解释说明地球的形状,却并非是每一个学生都能手到擒来的。而这一举例说明的能力远比强调知道“地球是个球体”这一知识点要重要的多了。于是激发学生联系生活,积极思考哪些自然现象能够说明地球是个球体,就成为这一教学环节的侧重点。又如在讲地球自转时,大部分同学都知道太阳的东升西落可以证实地球的自转,但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现象也能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知道的人就很少了(生活中有很多现象可以说明)。因此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采用小组竞赛的形式调动学生的参与热情,学生自然会主动联系实际生活,搜索一切有用的现象和知识来加以证明。这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思维,还能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同时也能培养学生主动观察生活观察自然的良好习惯。当学生思维出现低潮时可以播放一些提示性的图片或动画等资料,如每天树木的影子早晚的移动、一天内房间里的阳光像长了脚一样从墙壁移到地面,又从地面移到墙壁的移动等等。通过这些图片或动画资料的提示,让学生解释如何来说明地球的转动,学生的地理观察力和语言表达能力一并得到提升。又如,在《气温的分布》一课中,一张《天龙八部》的剧照图貌似与课题无关,但画面上是萧峰和段誉在喝酒的场面极其能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热情。借助画面论起这两人哪个喝酒厉害,学生们可是无人不知;再论起两人喝酒能力差距甚大是所为何也,学生们都能自觉积极思考,主动联系两人的出生背景并进一步分析:萧峰是契丹人,是我国的北方地区;段誉是云南大理人,是南方地区。北方人能喝酒,学生很自然就想到了北方较冷,喝酒可以暖身御寒。由此顺理成章得出不同地区气温的分布是有差异的,从而引入到课题。在本课教学结尾时,可再回过头来让学生总结造成萧峰和段誉在喝酒这一生活习惯上的差异主要是由什么因素影响决定的(本课重点为学习影响气温分布的三大因素)。整个教学过程前后呼应,充分利用学生的兴趣点和生活经验,把学生的学习热情、兴趣充分的调动了起来,教学效果自然理想。

二、“社会即学校”,社会是地理教材的延伸

“社会即学校”是与“生活即教育”紧密相联的,是“生活即教育”的逻辑延伸与保证。从生活与教育的关系上说,生活决定教育,教育改造生活。教育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均由生活决定,教育要通过生活来进行,也只有通过生活实践才能显现其力量而真正成为教育。生活教育的“生活”是社会生活,所以“整个社会的运动,就是教育的范围”。教育的材料,教育的方法,教育的工具,教育的环境,理所当然要放置在社会这个大背景里。因此,教育应该使学生接触社会生活,参与社会生活,了解社会实际情况,知晓社会发展的需要。只有这样,学生才会自觉形成服务社会的思想并努力学习服务社会的本领,将来才能成为改造社会、推动社会前进的得力人才。

生活是不断发展的,教育也应随着时代的前进而不断发展。地理教学的内容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仅仅限于地理教材知识的教育,地理教材的内容也绝不会一成不变。“社会即学校”,社会就是地理教材的延伸。众所周知,日本由于处在环太平洋地震带上,是一个多地震的国家。为了尽可能降低地震给人民生命和财产带来的损失,防震、避震知识被编入到教材中,还进行了全国性的防震演习。这便是把生活和教育紧密结合的典范。社会就是课堂,生活一直在给我们上课。在上《水资源》一课时,我们就一起重温了一回生活课堂—太湖蓝藻事件。太湖蓝藻事件是每一个学生都亲身经历过的,体验和感受也是最深刻的,学生们的话匣子也就此打开,生活中一条条存在问题的河流也都被搬了出来。此时再问学生,“同学们,我们生活在这片鱼米水乡之地,我们需要关注水资源吗?”他们都感触颇深,即便是水资源丰富的地方也需要关注,因为水污染已经普遍存在,并且不容乐观;而水资源贫乏的地方更需要关注,因为水是一种极为宝贵的稀缺资源。并且不同地区如何关注水资源,学生们也有了自己认识,对于自己生活的这片水乡之地,不仅要节水,更要关注水质问题和研究水质的净化。当地理课堂的视角放置于社会生活中,立足社会来关注水资源问题时,学生对水资源的认识必将更为深刻,同时也更能理解本节教材编写的用意。又如在学习《美国》时,美国的主要产业部门及主要城市很容易混淆。此时,联系美国的流行文化会产生很好的效果:美国NBA中的一些篮球队的取名与所在城市的著名产业有一定的关系。像“巨人”姚明所在的休斯顿“火箭队”反映了该城市是美国的宇航工业基地,芝加哥“公牛队”说明这个城市位于美国的主要农业带—乳畜带,并且该城市是肉类加工基地,西雅图“超音速队”—飞机制造业,底特律“活塞队”—汽车城等。这样既能增强学生学习地理的趣味性,也能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地理,地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三、“教学做合一”是地理教育的归宿

教育与生活分裂,就丧失了人文精神和生命活力。因此新课程倡导“教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教育理论的教学论,是陶行知先生在教学方法上的创新。“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是教育法,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是一件事,而非三件事。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要根据做的方法,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做才是核心。陶行知先生的“做”是建立在“行”的基础上,是以“行”求知,“行是知之始”,“行”是获得知识的源泉。“教学做合一”,要求“教”与“学”同“做”结合起来,同实际的生活活动结合起来,这对教师就有了新的要求。要求教师尊重学生,注意教学之外的生活,指导学生在实际的活动中学好本领,培养他们的生活能力。俗话说“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徐霞客的脚步也是遍及大江南北,才完成了著名的《徐霞客游记》。实践活动与课堂教学相比有它的优越性,实践是提高学生动手能力的有效方法。“学以致用”,如果学到的知识不能运用于实践,那就等于白学。但社会实践活动的开展会受一定条件的限制,诸如人力、财力、时间、安全,还要各方面达到共识才能开展。此时我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去开展:没有外出条件的,可以在学校中开展,如采用一些简单的瓶瓶罐罐和边角废料进行的教学实验,或者制作一些简易的地理模型或实验用品,如制作简易地球仪、等高线模型、测绘学校平面图等(大部分学校都可以操作)。这样既可以也可发挥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也能让学生更加热爱地理、热爱学校。有条件的可以外出参观、调查、观测等,如气象观测、河水污染情况调查等。例如,在讲完《水资源》一课后,我就组织学生去参观附近的污水处理厂—永新污水处理厂。通过实践,学生们亲眼看到了又黑又臭的污水经过一道道的程序,最后变成了清澈干净的水,在无形中感受到了科学知识的力量,激发了学生好好学习的热情。同学们不仅从孙厂长的介绍中了解了玉祁镇的污水情况以及污水处理的相关知识,更强烈感受到了孙厂长对同学们的到来是无比的期盼和欢喜,也认识到当前的环保事业是何其任重而道远。当学生们看着发黑发臭的污水时,他们的思绪翻动,感触连连!这种效果又怎么可能是传统课堂上向学生疾呼“同学们,我们要爱护水资源”而能够达到的呢?学生们通过实践所学到的东西远比在书本上看到的,在课堂上听老师讲解到的,或是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看到的要更加深刻、更加持久。通过实践,学生们的地理理论知识能得到一定的升华,这岂是传统教学可以媲美的呢?

上一篇:中国精神董存瑞下一篇:地球运动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