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中心小学“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2024-08-02

2022中心小学“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共6篇)

篇1:2022中心小学“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姜屯镇中心小学

“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实施方案

为推行姜屯镇教委“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改革,全面提升学生的语文素养,培养学生自主探究与合作学习的能力,构建学校教育工作皆为教学的全员育人新模式,遵循省、市课改精神,结合我校中小学教学工作实际,立足我校开展新课程的基础,借鉴乐陵实小成功的课改经验,我校提出语文课外拓展和向善礼仪教育“周目标、大课堂”的课堂教学新模式。为深入推进这项改革,全面提高我校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提升学校发展内涵,特制定本方案。

一、大课堂教学改革机制: 组织机构:

㈠、教学改革领导小组 组 长:刘德清

副组长: 狄 宏 赵曰伦 薛 锋 成 员: 朱述杭 王君毅 张士固

仇裕宏 王 雨 王 斌

㈡、教学改革课题组 组 长: 狄 宏 副组长:朱述杭

成 员:王君毅 张士固 仇裕宏

王 雨 王 斌 鲁 鹏 邱桂芳 黄翠玲 张 坤 孙艳丽 孟祥平周艳华 张 敬 张宗玲 聂洪梅

职责分工:

领导小组做好规划、方案的制订。

课题小组做好课改的宣传、氛围营造;做好教师的培训;做好课改过程中的调研;做好课改档案资料的整理、完善。

各班级做好课改措施的落实,课改进程的推进。

二、大课堂教学改革实施阶段的划分:

(一)启动阶段:2012年8月27日——9月3日

主要做好宣传、学习,组织教师备课,向学生发放周目标。

(二)典型引路,逐步推进阶段:2012-2013学年第一学期

主要做好语文课外拓展和向善礼仪大教育两个方面的“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施。

(三)全面推行阶段:2012-2013学年第二学期

除做好语文课外拓展和向善礼仪大教育两个方面的“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模式的探讨和实施外,各种常规课均推行“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模式。

三、大课堂教学改革的理念:

1、以课标为依据,以大纲为主线,立足教材,实现教学过程周目标导航、前置性学习、自主型组织和课堂展示教学,教学效果达到“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月月清”。

2、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彻底转变,由老师讲、学生听,老师布置、学生做的被动学习模式转变成为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合作探究、展示评价的主动学习模式。

3、实现老师教学角色的转变,使老师从过去传统教学的讲解者、传授者转变为学生潜能的唤醒者、开发者,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引领者,学生成长的促进者,新课程的研究者、开发者和建设者。

四、“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流程 ㈠、周目标导航

依据新课程标准和学生生命成长的需要,把课外知识拓展和向善礼仪大教育纳入教 材体系,将学期教学内容科学、具体、系统地分解到周。

每学期开始,学校将制定好的周目标发给学生,人手一册。然后,由学生自觉地按周目标开展自学。教师也要按照周目标的内容安排教学内容。

为了督促和保证学生周目标学习的效果,采取多种形式的检测和评价。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可实行多重过关制:家长过关、小组过关、教师抽测、课堂过关、学期末考核。阅读性内容则是在教师的直接指导下,合格后才能获得展示的机会。课堂上的展示对抗也是对学生前置性学习很好的督促。实践性课程则是通过课堂展示和特色作业来进行评价。

㈡、前置性学习

要求学生要在课堂教学之前,按照周目标进行目标明确的自主学习。前置性学习与预习有着明显的区别。

首先少两者目标不同。预习的目的是提前了解学习内容,为课堂教学做准备,学习过程服务于课堂上教师的教。它自身缺少生成性目标,仅是课堂教学的一个辅助性环节。前置性学习的目标是强化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学习运用各种方法,培养生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在知识、能力、方法、习惯、情感、态度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生成性要求。

其次,在内容上两者也有很大不同。预习的内容局限于对某一篇文章的学习,仅是现在前置性学习内容涉及的极小的一部分。前置性学习指向的是周目标的所有内容,既有识字、写字、成语、诗词、经典等积累性内容,也包括文本阅读、文学鉴赏等阅读性内容,还涉及观察、时政、家政、地理、体能等实践性内容。

再次,前置性学习与预习在性质上也有所不同。预习是课堂教学的辅助手段,基本上游离于课堂教学之外。前置性学习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是教学结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东西,我们要求必须在这个环节完成,后面的课堂教学基本不再涉及,教学过程相对前移,为后面的课堂展示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另外,教师所起的作用不同。传统的预习过程中基本上没有教师的参与和指导,前置性学习是教师发挥主导作用的主要阵地。教师必须在前置性学习的过程中,针对不同学习内容创造出多种多样的学习规范和要求,做到让学生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为了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够掌握自主学习的方法,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我们就必须有一个基本的规范。“规范”是指学习的方法和要求。在前置性学习之前,老师先把各种规范告知学生,并指导学生依范而行。学校对学生的前置性学习进行抽查,对不进行前置性学习的班级实行一票否决制。

㈢、自主型学习组织

新课程标准倡导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要建立以小队为单位的自主型学习组织,形成实力相近、竞争公平的团队。自主型学习组织成立后,因为学生更多的时间都处在合作交流学习的状态,应采用是围坐式的座位安排。对于学生的坐向必须有一个规范。上课前,学生们面对面。上课时,学生起立后坐下自动转为朝前坐向,静听教师讲话。然后,需要写字或读书时在老师统一的口令和手势的指挥下再转向面对面坐着。对于坐姿要严格的规范。面向老师时,要做到抬头、挺胸、收腹,双脚放平,一手放于腿上,一手平放于桌上。写字时必须做到“三个一”。每天中午10分钟的配乐练字,练字注重质而不注重量,学校专门组织检查,并做好记录。读书时,将书端起45度,身坐正,脚放平。每天的早晨来到有秩序的读书,可以领读、抽测等多种形式,学校组织每天检查,并做好记录。组内交流时,声音要清楚适中。发言者必须坐端正,倾听者如有需要,可以略微向前欠身。

自主型学习组织要选拔小组长,明确小组长职责,负责与老师沟通配合,与同学协调关系。小组内的每个成员也必须有自己所承担的责任。如一号负责学习,二号负责纪律,三号负责卫生,四号负责路队(教师可根据不同的活动需要设立不同的角色),要求小组成员既要积极承担个人职责,又要相互支持,密切配合,发挥团队精神,有效完成各项工作。在小组成型后,各项职责可以轮流担任,在组长的指导下,负责组内事务,每个人都要学会当组长。教师要充分相信学生和锻炼学生,尽可能地减少直接参与小组内具体事务。这样既减轻了老师的负担,又有利于发动学生,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增强学生自主管理的能力。

㈣、展示型课堂教学

展示型课堂教学以前置性学习为基础,针对小学生的特点,充分体现“游戏的课堂、快乐的课堂、展示的课堂”等教学理念,尽量优化教学过程,减少教师组织环节。让学 生做了充分的前置性学习后,来到课堂上展示自己的学习成果。要充分发挥教师引导的作用,引导学生享受课堂,进入情境,合作探究、积极讨论、大胆展示、多元评价、知识内化。

五、教学巩固、提升与评价

㈠、基本要求:切实做实“四清一测”。即堂堂清、日日清、周周清和月月(单元)清。强化课堂反馈矫正环节,要求师生向每节课要质量,探索实施学生“日反思课”或学习反思日记措施,确保每一天的学习质量。一测,即阶段性监测,培养学生建构“知识树”的习惯和能力,努力做到学习内容自查自纠自清。

㈡、具体措施:

1、堂堂清:所谓“堂堂清”,是建立在周目标课改理念的基础上,教育要面对全体学生,各任课教师应根据所任班级的实际情况,因材施教。认真备课、备教材、重点备所教学生的特点,教师当堂课内容应让本班80%的学生听懂、领会,对当堂“双基”要点、当堂训练题进行检测。

“堂堂清”教师的责任和要求:

备清:备课时,深入钻研教材,明晰并制定每堂课的教学目标任务,选择适当的教法,精心设计练习与当堂检测的作业。

教清:围绕教学目标,采用有效的策略,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学习过程,最大限度地发挥教学效益,保证教学目标的顺利完成。

练清:组织适当适中的练习,当堂完成所设计的作业,及时反馈所学知识的掌握情况

补清:对当堂课个别未达标的学生,及时辅导,并于当天适当时段对达标情况予以落实。

记清:每上完一堂课都及时进行课后反思,反思自己的教学还存在哪些问题,还有哪些没讲清的,需要以后注意的地方等,未达标的学生名单要记录在课时教案的“教学反思”一栏中体现。

2、日日清:所谓“日日清”,就是追求今日事今日毕。即各科当天的问题都不拖到第二天去。教师要在“堂堂清”的基础上通过适当的作业或其它学习形式加强对当天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并对下次课的内容进行适当的预习。

3、周周清:所谓“周周清”,就是追求每周末所有同学,都能将本周所学的内容一一过关。

各任课教师应对一周以来自己教学进行反思,对所教内容有所验证。根据各学科特点进行一周所教内容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点进行清障检查。周课时在4节以上的学科可以以卷面梳理的形式进行;周课时小于4节可以采取其它方式,但至少两周进行一次卷面验收,全面验收的量不要太大,只针对本周(两周)的基础知识、基本概念、重点知识进行典型的检查验收,并为教师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率指明方向。

4、月月(单元)清:所谓“月月(单元)清”,就是追求每月末(单元)所有同学,都能将本月(单元)所学的内容总体过关,做到“温故知新,巩固提高”。

由学校教导处根据“日清、周清、月(单元)清”情况进行抽查,对少数学习比较困难的学生任课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实施有效方式,鼓励关心学生,提高学生的学习自信心。

5、阶段性监测:即期中、期末质量监测。

篇2:2022中心小学“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简阳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改革指导意见

一、目标任务

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课程目标的引领下,落实新课程改革理念,切实加强对课程教学的研究,改革课堂教学结构,优化课堂教学模式,完善课堂教学评价方式,探索高效培养学生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能力,提升学生语文素养的小学语文教学途径,切实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二、关于小学语文课堂具体操作的建议 课堂教学是一个动态的创造过程,教学内容的多样性和教学对象的差异性决定了教师不可能采用一种绝对固定的方法和形式组织课堂教学,但在某一种教学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有时会在一定时间、一定范围内呈现一种相对固定的结构形式和程序形式,这就是通常所说的课堂教学模式。

语文新课程标准的颁布和实施,给我们带来了全新的教育教学理念。特别是在课堂教学方面,提倡目标的多元性、方法的灵活性和形式的多样性,强调课堂应该是开放的、生成性的课堂。

目前,面对新理念的冲击,许多教师可能感到手脚无措,不知该怎样组织课堂教学。针对以上问题,借鉴外地的先进经验,运用小组捆绑评价的优势,结合不同学段学生的特点和不同教学内容,特针对小学语文学科不同课型提出课堂操作的一些实施建议。

(一)识字写字教学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小学语文教学的第一要务。它不仅是一、二年级教学的重点,也是其他年级不可忽视的教学内容,是贯串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教学任务。

具体教学建议:

根据教材关于识字教学内容的编排特点,一类是专门的识字课属集中识字课,一类是在阅读教学中安排识字属分散识字(也叫随文识字)。无论哪种类型的识字,学生只有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借助图画、拼音、词句,才能切实提高识字质量。

1.集中识字教学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教学中,教师要根据教材的特点与学生的生活实际,创设一定的情境,比如“猜谜揭题、质疑激趣、故事导入、彩图诱发等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识字教学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第二阶段:借助语境,读准字音。

教学中,首先要要求学生自读配文,边读边画出本课要学习的生字、词语,并借助拼音反复读几遍。“字”是出现在语言环境中的,把生字置于特定的语言环境中,让学生感知、理解、掌握,这样才能巩固学过的字,提高识字质量。接下来教师将这些生字所在的词语抽出来,标上拼音利用小黑板或大屏幕的形式展示给学生,让学生进行认读,再运用指名读、同桌互读、开火车读,男女生赛读等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由带拼音过渡到去掉拼音,完成生字的认读。

最后,把认识的生字送回到课文中,让学生再次读配文,读顺读畅配文,目的在于进一步巩固识字效果。

第三阶段:巧用方法,识记生字。课程标准指出:“要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 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效率。”由此看来,要想有效地调动学生识字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则需要我们在组织识字教学时,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不断变换方法,尽量让学生感到有趣、新颖,在快乐中提高识字效率。在教学中我们经常采用“创编儿歌或顺口溜”“猜字谜”“编故事”“形声结合”“形近字比较”“快乐游戏”等识字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活泼、新颖有趣的活动中产生良好的识字效应,从而获得牢固印象。

第四阶段:强化指导,规范书写。教师在进行写字教学时,首先引导学生观察生字的字形结构,笔顺笔画特点,关键笔画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等。

接下来,教师还要在课堂上要选择比较难写的生字在黑板上范写演示,注重笔顺、注重间架结构,同时让学生认真看、用心记、模仿书空。教师范写后,让学生在课本上先描红再临写,教师注意巡视指导。

最后,学生练写。教师要对学生的书写进行展评激励,及时给予鼓励与帮助,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

总之,在写字这一环节,教师应严格要求“先摆姿势再动笔”,“笔笔到位”,“字字美观”,达到规范写字的目的。

2.随文识字教学

“随文识字”实际就是边学课文边识字,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将识字任务贯穿于课文的学习中,自始至终融合在语文课的教学中,不断提高汉字在学生头脑中出现的频率。这类识字的一般教学流程可以是:

第一阶段:初读课文,读准字音。

这个阶段主要是让学生借助汉语拼音读准字音,初步感知字义、字形。然后学生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相互考一考后,教师再让学生脱离拼音进行认读,进一步感知字形。最后教师再重点检测课后生字表中的字,检测的时候注意引导学生在语言环境中来记忆,拓展识字途径。

第二阶段:再读课文,理解字义。

教学时,必须把理解字义放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行,可以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理解字义,可以通过字典查查字义,也可以教师出示有关的字义让学生选择等方式进行。随文识字不像归类识字那么有规律,要让学生自己发现,尊重他们的理解方式,教师根据学生的情况再进行恰当的方法引导。

多数生字的意思学生凭借生活经验或已有知识都能理解,教学时只需对个别难以理解的字义作随文理解。

第三阶段:指导写字,掌握字形。

在学习课文之后,教学进入书写指导环节时,教师应指导学生一边把握字形结构特点一般认真书写,同时完成字形教学和书写教学。在这个环节,教师一定要注意范写,让学生看清起笔、运笔、收笔。学生练习时,要少而精,保证写字质量。写字后,教师注意展示与评价。

总之,识字教学的方法是很多的,不同的识字方法都有各自的优势,但是有些方法也有局限性。我们应该针对不同的教学情境,不同的教学任务,不同的教学内容,适当的选择合适的识字方法来教学。

(二)阅读教学

阅读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绝对重要的地位。教师在教学中,不仅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形式充分感知课文内容,更为重要的是使学生在了解内容的基础上对语言形式有更深的理解,即指导学生从作品中学习语言,积累言语材料,为表达奠定基础。阅读教学要以读为主,以读为本,应该要遵循“语言——内容——语言”的原则组织教学,体现“感悟——积累——运用”的阅读教学三层次。阅读教学建议:

第一阶段:创设情境,激趣导课

教师可使用多媒体课件出示课题,或用歌曲、谜语、彩图等引出课题,然后让学生读题,通过设置情境引发学生的兴趣,学生便会看得认真,听得专注,很快进入课文情境。

第二阶段:读通读顺,整体感知。

一般来讲,读通读顺的要求应包括下面几个方面的内容:①正确认读。即读准字音。②读顺句子。要做到不添字、不丢字、不错读、不回读、不截读、不读破句。③大致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上课伊始,教师应创设一定的情境,激起学生学习课文的动机和兴趣。紧接着,让学生通读全文,进一步读准、读顺课文;然后让学生带着问题默读课文,整体感知,理清思路。要注意引导学生从整体上(不是只从一点或一个侧面)形成对课文的感性认识,并能初步提出一些自己尚未读懂的问题。

第三阶段:精读品读,积累运用。

这个步骤要求学生通过对重点词、句、段的咀嚼品味,对课文的内容和思想有比较深刻的理解和体会。要达到这一要求,学生须精读课文。所谓精读,就是围绕课文的重点语段带着关键问题进行深读。具体地讲,就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抓住重点词句、段落精细阅读,这属于理解、感悟性阅读阶段。在这个阶段,学生一定要充分读书,在“理解”和“感悟”上下工夫,力求“自得”。教师的主导体现在设疑、启发、订正、点拨、范读和必要的讲解上。

语文基本能力中关键的是培养语感,而语感的培养与朗读密切相关。在学生大致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教师务必指导学生通过感情朗读的手段,深化对课文语言的理解和感悟,积累语言,达到与文章、作者情感上的共鸣。

在语文教学中,积累语言最主要的途径是背诵。读得“滚瓜烂熟”,文章的语言就逐渐变成学生自己的语言。我国的传统语文教学非常重视博闻强记,熟读背诵。精美的语段,富有哲理的诗文,只有熟读成诵才能内化为自己的语言。语言积累多了,阅读写作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教师要引导学生在品读、感情朗读的基础上,反复诵读课文的精彩、重点语段(有的甚至是全文),直至熟读成诵。在熟读成诵的基础上,教师应指导学生进行迁移性的说写运用。迁移运用语言的训练形式多样,不同的课文也有不同的训练点,一方面是生字新词的迁移运用,用词造句就是词语运用较好的方式;另一方面是仿写训练,实践证明,仿写是读写结合的好形式。

第四阶段:总结全文,拓展延伸。

总结全文是再次回归整体教学的环节,是对课文思想内容、表达方法的总体归纳、提炼、提升的阶段,也是对“重点研读”环节的发展和归纳,与“重点研读”有着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关系。一篇课文应从两个角度去总结,一是侧重于对课文思想内容及感情的总结、提炼、提升,主要是引导学生将课文的中心思想或人物形象等进行总结,即“通篇会意”;二是侧重于对课文某些突出的写作特点给学生以提示、梳理、总结,从表达的角度(怎样写)进一步领会作者为什么这样写,以及表达的作用、效果,并积累一些写作方面的知识,欣赏作者的写作技巧,即“领会表达”。

以上阐述的是阅读教学的基本步骤,一般流程。这些教学步骤具有一定的伸缩性和灵活性。各教学步骤常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及学情的差异而发生相应的变化。因此,这四个步骤不是刻板的公式或机械的流程,而只是基本的教学思路。

(三)口语交际教学

口语交际教学就是引导学生在具体的实践活动中学习口语交际知识,掌握口 语交际方法,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教学活动。《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义务教育阶段口语交际的目标:具有日常口语交际的基本能力,学会倾听、表达与交流,初步学会运用口头语言文明地进行人际沟通和社会交往。

具体教学建议:

口语交际课一般是围绕一个话题展开,通过“典型的情境”、“双向的互动”、“平等的氛围”和“及时地评价”来激发学生交际的兴趣和欲望,促进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提高。建议采取以下五个阶段的教学流程开展学习活动。

第一阶段:激发情趣,导入话题。

这是教学的起始阶段,可采用多种方式,激发起学生学习新知的情趣和积极参与口语交际实践的热情。精彩的导入,能为新课创造愉快和谐的气氛,能够促使学生尽快地进入到交际情境中,更对全课的教学起到了激趣、启迪、铺垫的重要作用。教师可以采用谈话、多媒体创设情境、质疑等多种导入方法,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开始学习活动。

第二阶段:出示目标,明确要求。

这一阶段要让学生清楚地了解这次口语交际课的主题是什么?要说什么,达到什么样的目的?学生只有对口语交际的的内容及要求了然于心,才会有想说、乐说的愿望,才能积极主动地、有效地参与口语交际活动。教师也应该抓住这一时机,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学定教,为下一步课堂教学的展开和调控做好准备。

第三阶段:创设情境,实践演练。

教师要精心创设符合学生生活实际的交际情境,让口语交际教学情境成为学生的生活化活动。这样能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似曾相识的感觉,能激发学生的参与兴趣,激活学生的语言储备,使他们的表达、交际收到良好的效果。这一阶段可分三个环节进行:

1.走入情境,初步尝试。教师利用录像、图画、实物等,配以语言、音乐的渲染,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模拟情境中的人物,进行初步地练习。教师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要引导学生在感受情境的过程中,动眼看、动耳听、动脑思、动嘴说。这一环节学生主动学习、自主探索地越充分,就越有利于后面学习活动的开展。

2.示例引路,习得方法。学生生活经验少,良好的口语交际态度和习惯也未完全形成,对许多口语交际的内容、方式都比较生疏,因此观摩体验就显得至关重要。教师可运用言语示范、实例材料、录像示范、学生示范等方法,引导学生领悟本次口语交际的具体方法及技巧,使学生学有方向,练有依托。

3.交流展示,互动评价。交流展示时,要特别注重师与生,生与生之间的双向互动;在实践体验中,学生是以双重身份参与的,有他的社会角色,即学生;也有他的交际角色,即特定情境中扮演的那个角色。要引导学生从语言、表情、动作等方面为自己的角色正确定位,让学生在高仿真度的情境中进行口语交际活动。评价要全面,要将教师的评价、学生的自我评价和相互评价有机结合起来,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全方位评价,实现学生自我的发展和提升。

第四阶段:总结评价,拓展延伸。

此阶段教师引导学生对自己这节课的表现进行全面地评价,同时将自己的收获与大家共同分享,共同提高。及时、恰当、全面地评价能够不断激励学生发挥主观能动性,增强自觉性,以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愿望进行今后的口语交际活动,实现自我的发展和提升。

教师要打破课内、课外的界线,树立大语文观,把社会、生活作为口语交际的大背景和资源场,把口语交际的课堂延伸到学生五彩斑斓的生活之中,真正把口语交际教学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提升口语交际的实践能力。

(四)习作教学 《课程标准》中指出:“写作是练习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创造性表述的过程。”习作教学中指教师应指导学生运用语言文字来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和所感,并与他人沟通而进行的思维及表达训练,从而使学生练就观察、想象、选材、构思、立意、组织、表达、修改等写作能力。

具体教学建议:

第一阶段:激趣导入,进入新课。

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选择适合的导入形式,带领学生进入情境。第二阶段:明确要求,习作指导。此环节,教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情况来安排指导的过程。可以通过几个步骤来实施:

1.汇报交流,畅谈体验。

简单介绍一下自己准备的内容,或写出关键词语等。2.明确要求,确定内容。

(1)读习作要求,明确习作重点。

(2)围绕习作重点,确定所写内容,与同伴交流。3.学生思考,合作探究。(自己练习说、与同座互相说、小组内说。)4.集思广益,集体交流。学生可以用

一、两句话或一段话表述自己所写的重点内容。比如说说用什么样的题材来进行习作,以及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等等。

在此环节中,教师可根据学生年龄特点及学段要求进行较细致的指导,也可以出示范文予以引导等。

5.构思起草,初试习作。结合本次习作要求,动笔书写自己真实的习作。此环节中,教师要保证学生的动笔书写时间(20——25分钟),随时解答学生个体的疑难,帮助有困难的学生。

6.欣赏作品,交流评价。

写完的同学可以找伙伴自由交流、互相评价。也可以全班交流、评价。第三阶段:修改完善,落实目标。

修改完善就是教师在学生初次习作的基础上,通过不同形式的修改方式帮助学生进行自我修改、次习作二的过程。这一过程主要引导学生在自我修改和相互修改的过程中提高写作能力。这一阶段教师要特别注意修改目标应与习作目标相吻合,突出重点,并以此为据,选准典型习作,以帮助学生明确修改目标,通过二次习作完善作文内容,落实习作目标。

第四阶段:讲评欣赏,完善提升。

讲评欣赏主要由教师总结本次习作的优点及经验,并进一步说明习作中的问题。同时完成学生的佳作欣赏,帮助学生体验习作成功感。此阶段,可分以下几个步骤来完成:

1.讲评总结。教师根据前期对学生二次习作的批改,总结本次习作的经验,并指出今后习作需要注意的问题。

2.欣赏佳作。教师通过不同的方法、情境分享学生的习作,使学生体验成功感,激发习作兴趣,培养学生赏识他人的良好品质。

(五)综合性学习

语文综合性学习是语文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进行语文学习的新途径。它是以语文学科为依托,从语文学科目标、特点和性质出发,以培养学生主动参与、探索创新、组织策划、实践探究能力为目的,以语文学科和其他学科、学生生活与社会生活之间的整体联系为主线,以活动为主要形式,以学生自主、合作、实践、探究为基本学习方式开展的学习。

具体教学建议:

根据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内容、特点,活动的要求、任务、方法,以及学生的学习兴趣、学习能力,建议采取以下五个阶段的教学流程开展学习。

第一阶段:确立课题,制定计划

这一阶段由学生根据对生活的观察和实践,或教材中关于综合性学习的相关要求,确定课题,开展相应活动。

可分三个环节进行:一是运用恰当手段,激发研究欲望,引出研究课题;二是拓展思路,选择专题,组成研究小组;三是制定活动计划(高年级适用)。

此阶段教学的目的有三:一是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实际,激发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的兴趣,从而确立研究课题,为下面的学习确立方向;二是开拓思维,由选择的研究课题引发开去,确定研究的子课题和重点,使活动的指向性更明确;三是在教师指导下制定活动计划,为有的放矢地开展活动提供保障。

第二阶段:调查研究,搜集资料

本阶段主要由学生在课下完成,通过社会调查、观察、讨论、实验、动手实践、查阅资料、采访、记录等不同途径、渠道查找信息,搜集资料。

这一阶段的关键:一是激发学生主动探究的兴趣,引导全员参与,全程参与,增强学生在多种场合学语文、用语文的意识;二是发挥好教师的指导作用,根据多数学生的需求,适时进行引领和点拨,解决研究过程中的问题、难点。

第三阶段:处理信息,整理资料

这一阶段是在第二阶段的学习基础上,学生按照一定的类别把资料进行分类,提取有效信息。可分三个环节进行:一是筛选资料:围绕课题选择最具价值的资料,并进行梳理、汇总;二是资料归类:指导学生将筛选后的资料按类别进行整理;三是提炼资料: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得出结论,再指导学生用不同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所得、所感,升华认识。

第四阶段:成果展示,反思评价

本阶段是全体学生共同参与、在全班范围内展示研究成果、进行总结评价的阶段。在这一过程中,强调学生之间的交流、互动,展示力求形式多样,使学生在成果展示中享受成功的喜悦。成果展示之后,可以引领学生对课题研究的过程进行深层次的反思总结,为新课题的研究奠定基础。最后应对学生的综合性学习进行总体评价,引导回顾整个活动过程,获得情感体验,与他人一同分享成功。

三、关于导学案的建议

导学案的作用:教师由学生学习的指导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引导者,从而在根本上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导学案设计质量的高低决定了学生的学习质量,让学生能够通过设计的导学案增长知识、形成能力。

●导学案的基本要素 导学案的基本要素,它与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备课不同,我们一般意义上的备课,着力点在教师对课堂教学的设计,导学案是建立在学生学习状态的基础上,教师模拟学情设计的适合学生课堂运用的一种学习辅助方案,二者有着本质的区别,有着不同的教学理念。

导学案的基本要素有:课题名称、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导学活动、巩固强化、学习反思环节。

在这几要素中,针对目标、重难点的确定和导学活动的设计做一下建议:

(一)学习目标具有导向功能、激励功能、调控功能。目标的制定要明确,具有可检测性,使本节内容的当堂检测题能够与之相对应。学习目标设置的具体要求:

1.数量以3-4个为宜,不能太多;

2.教学目标的设定,一是根据“三维目标”的定性,二是根据单元提示和课文思考练习的安排。不能把教学目标划分为三个方面分别设定,而只能围绕“知识与能力”,参照课文“思考练习”来设定,“过程与方法”及“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要点可点缀其中。

3.目标内容应明确具体,而且可操作、能达成。

(二)教学重难点的确定:

教学重的确定,一是必须放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范围内,二是要联系年段教学重点,三是要联系单元“语言文字”学习重点,四是看思考练习是否刻意突出它。切忌不能把“理解内容”作为教学重点。教学难点就是目标之中处理起来最困难的,可以是“内容”方面的,也可以是“语言”方面的。

(三)导学活动

导学活动是导学案的核心,要体现导学、导思、导练的功能。

学生的自主学习,包括学生自主读书、独立思考、自主操作、自主练习等在内的由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技能的过程。导学案的作用:提出学习要求、划定学习范围、指导学习方法、启发学生思考、帮助学生理解等等。

编写导学案的导学活动时应注意的五个原则:

课时化原则;问题化原则;参与化原则;方法化原则;层次化原则

1.课时化原则。教师根据实际的上课安排,分课时编写导学案,使学生的每一节课都有明确的学习目标,能有计划的完成学习任务,最大限度地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2.问题化原则。问题化原则是将知识点转变为探索性的问题点、能力点,通过对知识点的设疑、质疑、解释,从而激发学生主动思考,逐步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以及对教材的分析、归纳、演绎的能力。

思考:怎样设计问题?①问题要能启发学生思维;②问题不易太多,太碎;③问题应引导学生阅读并思考,如:你的感受是什么?你具体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到的?等等。

通过精心设计问题,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让学生真正从教师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3.参与化原则。通过对导学案的使用创造人人参与的机会,激励人人参与的热情,提高人人参与的能力,增强人人参与的意识,让学生在参与中学习。这就是所谓的参与性原则。相信学生,敢于放手发动学生,只要教师敢于给学生创设自主互助学习的机会,其学习潜能将会得到更有效的挖掘。

4.方法化原则。导学案中应体现教师必要的指导和要求。教师指导既有学习内容的指导与要求,又有学习方法的指导。

如在学生自主学习时,教师要明确、具体地告诉学生看教材哪一页的哪一部分,用多长时间,达到什么要求,自学完成后教师将采取什么形式进行检查等;

篇3:2022中心小学“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一、总体要求

(一)基本思路

全面贯彻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以“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为引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支撑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为导向,在统筹推进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进程中,建设一流本科教育,全面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切实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主要原则

——因校制宜,自主实施。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本校教育教学薄弱环节和主要问题,确定改革重点和领域,按规定自主安排资源和经费。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整体设计改革方案,注重改革的系统性、集成度,明确目标任务,聚焦重点难点,力争在关键领域尽快取得标志性成果。

——注重绩效,示范引领。激发改革活力,建立自我评价机制,注重改革成果的推广应用,推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质量和水平持续提升。

(三)总体目标

到2020年,中央高校人才培养中心地位和本科教学基础地位得到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学科专业结构和人才培养类型结构更加适应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需要,协同育人机制更加优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形成制度化成果,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教师培训体系实现制度化、专业化、网络化,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取得新进展,高等教育发展更加协调,涌现出一批社会公认、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本科教育高校。

二、主要任务

(一)深入推进高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

贯彻落实《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的实施意见》,坚持把深入推进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作为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突破口和重中之重。牢固树立科学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把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内在要求和应有之义,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将创新精神、创业意识和创新创业能力作为评价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指标。健全创新创业教育课程体系,促进包括通识课、专业课在内的各类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有机融合,挖掘和充实各类课程的创新创业教育资源。改革教学方式方法,广泛开展启发式、讨论式、参与式教学。改革教学和学籍管理制度,完善个性化的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创新创业学分积累和转换制度,允许参与创新创业的学生调整学业进程,保留学籍休学创新创业。开展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支持学生参加国家级创新创业大赛。

(二)巩固本科教学基础地位

教授、副教授(高级职称教师)要更多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不断提高高校教学水平。完善管理办法,落实教授给本科生上课基本制度,将承担本科教学任务作为教授聘任的基本条件,让优秀的教师为本科一年级学生上课。普遍建立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开展教师培训、教学咨询服务、教学改革研究、教学质量评估,建设优质教学资源,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和业务水平;发挥国家级教师教学发展示范中心的示范、辐射、引领作用。

(三)调整优化学科专业结构

制订高校学科专业建设发展规划,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结合办学定位、学科特色,加强内涵建设,合理布局学科专业。优化学科专业结构,积极设置“互联网+”“中国制造2025”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经济社会发展和民生改善领域亟需相关专业,调减与学校办学定位不相符的专业,推动教育资源向服务国家、区域主导产业和特色产业的专业集群汇聚。对传统学科专业进行更新升级,用新理论、新知识、新技术更新教学内容,调整专业培养目标和建设重点,优化人才培养方案,推进专业综合改革,提高高校优势特色专业集中度。

(四)完善协同育人机制

推进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间的协同,与实务部门、科研院所、相关行业部门共同推进全流程协同育人,建立培养目标协同、教师队伍协同、资源共享协同、管理协同机制,加强高校教师与实务部门专家双向交流。建设与行业企业共建共享的协同育人实践基地,共同研究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共同制定教学、学生管理、安全保障制度,共同推进开放共享,吸纳其他高校到基地进行实践教学。继续推进国家试点学院改革,运用协同育人等方式,不断创新试点学院人才培养机制,深化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加强综合实训中心建设,兼顾基础与前沿,统筹各类实验教学资源,构建功能集约、资源共享、开放充分、运作高效的专业类或跨专业类的实验教学平台。

(五)着力推进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深度融合

具有学科专业优势和现代教育技术优势的高校,要以受众面广量大的公共课、基础课和专业核心课为重点,致力于以学为本的课程体系重塑、课程内容改革,建设一批以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为代表、课程应用与教学服务相融通的优质在线开放课程。创新在线课程共享与应用模式,推动优质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共享、不同类型高校小规模定制在线课程应用、校内校际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推进以学生为中心的教与学方式方法变革。高校要完善管理制度,将教师建设和应用在线课程合理计入教学工作量,将学生有组织学习在线课程纳入学分管理,对课程建设质量、课程运行效果进行监测评价。建设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全面推进信息化实践教学平台建设,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优质实验教学资源开放共享。

(六)建立完善拔尖人才培养体制机制

加强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优势基础学科青年英才培养,继续实施“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试验计划”,在数学、物理学、化学、生物科学和计算机科学等五个学科深入探索,完善拔尖学生选拔机制,深化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机制改革,吸引优秀学生投身基础科学研究,形成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良好氛围。发挥“拔尖计划”的示范辐射作用,推动各高校转变教学理念,改革学生选拔方式、人才培养模式、学生管理办法等,提高拔尖创新人才培养水平。

(七)服务西部地区高等教育发展

继续实施好“对口支援西部地区高等学校计划”,以人才培养工作为中心,促进受援高校实现人才培养质量、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教师队伍水平和学校管理水平等四个方面显著提升。重点加强受援高校师资队伍建设,为受援高校定向培养硕士和博士研究生。加强支援高校教师支教、管理干部挂职和受援高校教师进修、管理干部锻炼的双向交流。

三、组织实施

(一)落实责任主体。各中央高校是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责任主体,要根据本意见精神和本校教育教学改革实际,专题研究、编制本校教育教学改革方案,明确改革举措、资源配置和资金筹集方式,确定责任人、时间表、路线图,把各项改革任务落细、落小、落实。

(二)经费统筹使用。中央财政设立中央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专项资金,支持各中央高校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各中央高校要按规定统筹安排使用中央财政专项资金,支持本校教育教学改革方案的实施。

(三)实施信息公开。各中央高校要通过校园网等网络平台公布改革方案和实施计划、进展情况及标志性成果,推动改革经验与成果的共享,接受社会监督。

篇4:2022中心小学“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一、改革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指导思想

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遵循教育发展规律和教师成长规律,按照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方向和总体要求,建立与事业单位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相衔接、符合教师职业特点、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制度,充分调动广大中小学教师的积极性,为中小学聘用教师提供基础和依据,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供制度保障和人才支持。

(二)深化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的基本原则

1.坚持以人为本,遵循中小学教师成长规律和职业特点,提高中小学教师职业地位,促进中小学教师全面发展。

2.坚持统一制度、分类管理,建立统一的制度体系,体现中学和小学的不同特点。

3.坚持民主、公开、竞争、择优,鼓励优秀人才脱颖而出。

4.坚持重师德、重能力、重业绩、重贡献,激励中小学教师提高教书育人水平。

5.坚持与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相配套,积极稳妥、协同推进,妥善处理改革发展稳定的关系。

二、改革的主要内容

(一)健全制度体系

1.改革原中学和小学教师相互独立的职称(职务)制度体系。贯彻落实义务教育法,建立统一的中小学教师职务制度,教师职务分为初级职务、中级职务和高级职务。原中学教师职务系列与小学教师职务系列统一并入新设置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系列。

2.统一职称(职务)等级和名称。初级设员级和助理级;高级设副高级和正高级。员级、助理级、中级、副高级和正高级职称(职务)名称依次为三级教师、二级教师、一级教师、高级教师和正高级教师。

3.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与原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的对应关系是:原中学高级教师(含在小学中聘任的中学高级教师)对应高级教师;原中学一级教师和小学高级教师对应一级教师;原中学二级教师和小学一级教师对应二级教师;原中学三级教师和小学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三级教师。

4.统一后的中小学教师职称(职务)分别与事业单位专业技术岗位等级相对应:正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一至四级,高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五至七级,一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八至十级,二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一至十二级,三级教师对应专业技术岗位十三级。

(二)完善评价标准

1.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是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的重要基础和主要依据。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标准,要适应实施素质教育和课程改革的新要求,充分体现中小学教师职业特点,着眼于中小学教师队伍长远发展,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要充分考虑教书育人工作的专业性、实践性、长期性,坚持育人为本、德育为先,注重师德素养,注重教育教学工作业绩,注重教育教学方法,注重教育教学一线实践经历,切实改变过分强调论文、学历的倾向,引导教师立德树人,爱岗敬业,积极进取,不断提高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和水平。

2.国家制定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的基本标准条件(见附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各省)根据本地教育发展情况,结合各类中小学校的特点和教育教学实际,制定中小学教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综合考虑乡村小学和教学点实际,对农村教师予以适当倾斜,稳定和吸引优秀教师在边远贫困地区乡村小学和教学点任教。中小学正高级教师、高级教师的具体评价标准条件要体现中学、小学的不同特点和要求,有所区别。对于少数特别优秀的教师,可制定相应的破格评审条件。各省具体评价标准条件可在国家基本标准条件的基础上适当提高。

(三)创新评价机制

1.建立以同行专家评审为基础的业内评价机制。建立健全同行专家评审制度。各省要加强对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工作的领导和指导,完善评委会的组织管理办法,扩大评委会组成人员的范围,注重遴选高水平的教育教学专家和经验丰富的一线教师,健全评委会工作程序和评审规则,建立评审专家责任制。

2.改革和创新评价办法。认真总结推广同行专家评审在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水平评价中的成功经验,继续探索社会和业内认可的实现形式,采取说课讲课、面试答辩、专家评议等多种评价方式,对中小学教师的业绩、能力进行有效评价,确保评价结果的客观公正,增强同行专家评审的公信力。要在水平评价中全面推行评价结果公示制度,增加评审工作的透明度。

(四)实现与事业单位岗位聘用制度的有效衔接

1.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是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的重要依据和关键环节,岗位聘用是职称评审结果的主要体现。中小学教师岗位出现空缺,教师可以跨校评聘。公办中小学教师的聘用和待遇,按照事业单位岗位管理制度和收入分配制度管理和规范。

2.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在核定的岗位结构比例内进行。中小学教师竞聘上一职称等级的岗位,由学校在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一定比例差额推荐符合条件的教师参加职称评审,并按照有关规定将通过职称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教师岗位。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教育行政部门应及时兑现受聘教师的工资待遇,防止在有评审通过人选的情况下出现“有岗不聘”的现象。

3.坚持中小学教师岗位聘用制度。按照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以及中小学人事制度改革的要求,全面实行中小学教师聘用制度和岗位管理制度,发挥学校在用人上的主体作用,实现中小学教师职务聘任和岗位聘用的统一。要建立健全考核制度,加强聘后管理,在岗位聘用中实现人员能上能下。

4.中小学教师职称评审和岗位聘用工作,要健全完善评聘监督机制,充分发挥有关纪检监察部门和广大教师的监督作用,确保评聘程序公正规范,评聘过程公开透明。评聘工作按照个人申报、考核推荐、专家评审、学校聘用的基本程序进行。

个人申报。中小学教师竞聘相应岗位,要按照不低于国家和当地制定的评价标准条件,按规定程序向聘用学校提出申报。

考核推荐。学校对参加竞聘的教师,要结合其任现职以来各学年度的考核情况,通过多种方式进行全面考核。根据考核结果,经集体研究,由学校在核定的教师岗位结构比例内按照一定比例差额推荐拟聘人选参加评审。

专家评审。由同行专家组成的评委会,按照评价标准和办法,对学校推荐的拟聘人选进行专业技术水平评价。评审结果经公示后,由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审核确认。

学校聘用。中小学根据聘用制度的有关规定,将通过评审的教师聘用到相应岗位。

5.对改革前已经取得中小学教师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但未被聘用到相应岗位的人员,原有资格依然有效,聘用到相应岗位时不再需要经过评委会评审。各地区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办法,对这部分人员择优聘用时给予适当倾斜。

6.在乡村学校任教(含城镇学校教师交流、支教)3年以上、经考核表现突出并符合具体评价标准条件的教师,同等条件下优先评聘。

篇5:2022中心小学“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关键词:以问题为中心,目标教学,工程硕士,教学改革

1 教学现状

随着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在整个研究生招生所占比重的扩大, 培养高素质物流学科创新性专业学位人才成为当务之急, 这对传统的《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堂教学方式提出了挑战。传统的课堂教学是以教师为主体、通过教师有计划、有步骤的讲授, 以教论学, 重教法, 轻教法, 重教材的阐述, 表现轻智能的开发。课堂上教师不停口, 研究生不停手, 老师教的辛苦, 研究生学得被动。课堂气氛沉闷、僵化、呆板。可见传统的课堂教学方式存在不少弊端和缺陷, 它不利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智能的开发, 不能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如何深化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教育改革, 改变传统的教育模式和教学方法, 启迪研究生的智能, 让课堂教学适应新形势, 培养出新的21世纪的创新性人才, 是当前国内外教育界正在探讨的问题。

国内很多学者对《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的教学方法进行了探索与研究。如结合物流现代研究成果进行教学以使研究生从现代物流的思维方法接受和理解物流过程;通过案例来加深研究生对物流理论的理解;借助教学媒体, 配合图表、电视录相等教具, 进行形象、自观的教学, 这些课堂教学方法虽能提高教学质量, 但仍未能很好的体现现代物流“以研究生为主体, 以教师为主导”的教育模式。《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物流工程专业基础课, 具有奠基性质。其理论的抽象性、概念的多义性、时间测重要性必须通过研究生的主动建构、协作互助、互相启发才能理解其精髓, 纯靠被动接受很难适应学科体系本身的特点, 难以达到顶期的教学效果, 且不利于研究生作为社会———心理的人所应该具备的综合素质的提高。

2“基于问题目标学习法”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

2.1“基于问题目标学习法”教学方法设计“以问题

为中心”的教学法 (problem-based learning, PBL) , 是基于现实世界的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方式, 由加拿大的麦克玛斯特大学医学院于1969年首创, 在世界高等教育领域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与发展, 目前已成为国际上较流行的一种教学方法。以此类教学法出名的包括荷兰顶级大学马斯特里赫特大学等世界著名院校。“以问题为中心”的教学法是通过研究生主动解决问题来开展教学的一种策略。它是在教师的启迪下, 使学生提高学习兴趣, 从解决问题入手, 亲自观察、发现问题, 让学生自己去总结, 概括、提高的教学过程。在它的指导下, 形成了以问题为基础的独特的课程、教学组织形式、教学过程和教学方法, 建构起一种不同于传统课程教学的新模式。同时, 在教学中为了提高研究生的学习质量, 要把教学目标很好的贯穿始终。“目标教学”利于教学过程的规范。师生都围绕着共同的目标进行教与学, 可充分调动教学双方的积极性。我们在教学中以这两种方法为基础, 构建了“基于问题目标学习法”的教学模式, 将这两种方法有机结合起来, 提高教学质量。

研究中, 拟在试验班每学年各抽取4~6学时进行试验。每学时50分钟, 共进行两学年试验。试验组于课前任课老师将本次课内容及其有关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分解为10个左右的小目标 (思考题形式, 要求全面、具体) , 并准备好相关测试题。上课时, 教师板书或多媒体展示学习目标。让相邻座位研究生每2人一组结合, 组成学习小组, 根据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目标, 自主学习、思考并在组内逐题进行讨论。教师要进行指导, 观察每位研究生的学习、协作的态度, 及时纠正不正确的学习方法, 对研究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此段时间为25分钟左右, 精讲后再用5分钟左右时间让研究生自由讨论、争论, 以消化吸收以上内容。在此期间, 教师再次深入到研究生中作个别答疑。最后用20分钟左右时间进行小组测试, 以口头答题形式出题, 研究生答不上来, 可以找其学习伙伴帮助答题。

“基于问题目标学习法”重点突出, 课堂上师生的精力主要用于解决本次课的重点、难点、疑点, 目标明确、具体, 就容易理解、容易实现, 它采用讨论式、交互式的教学方法, 使研究生人人参与教学, 每次课后都有检测性测试, 不但给研究生造成适当的压力, 还能有的放矢地给予及时矫正、补救, 培养了研究生的自学能力。

2.2“基于问题目标学习法”教学改革实践

根据我院目前教学规模, 选择2010级物流工程硕士专业研究生为研究对象。《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课程, 教学时数32学时、研究生数30人, 随机分试验组和对照组, 每组15人。试验组采用“基于问题目标学习法”模式教学, 对照组采用传统“课堂讲授法”模式教学。

2.2.1 选择问题, 指定课时目标

研究实施前, 课题组所有成员组织学习, 精心备课, 统一实施方案, 制定实验的具体教学内容。研究时间为两年。鉴于《物流系统规划与设计》是研究生入学后开设的先期专业基础课, 加上基本概念较多, 概念抽象, 不易理解。第一年试验组仅对物流节点、物流路径等章节部分运用问题与课时目标相结合教学法进行教学;第二年在取得经验的基础上, 可适当扩增试验的内容。试验班每学年抽取4~6学时进行试验。每学时50分钟, 试验课前, 任课老师按照教学大纲, 将本次课内容及与其有关知识中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分解为10个左右的课时小目标 (思考题形式, 要求全面、具体) , 并准备好相关测试题 (以是非、填空、选择题为主) 。

2.2.2 展示讨论问题, 实施课时目标

开始上课时, 教师简介本次课的教学方法、学习范围、测评方法等, 并通过板书或多媒体展示课时小目标。在教师展示目标时, 让相邻座位研究生每2人一组结合, 组成学习小组, 根据学习目标, 每位研究生自主学习、思考, 并尽快在书中找到答案, 同时在书上作适当标记, 实在找不到就放弃, 然后在组内逐题进行讨论, 教师展示完目标后要到研究生中间进行指导, 在指导中观察每位研究生的学习、协作的态度, 对研究生不正确的学习方法及时纠正, 对研究生提出的问题要及时解决。提问的研究生可控制在5-10人左右, 此段时间为25分钟左右。教师根据讨论情况, 用简短流畅, 科学严谨, 通俗易懂的语言表达, 分析课堂目标中的重点、难点、疑点, 要注意把握好讲解目标的深度和时间, 此段时间为15分钟左右, 精讲后再用5分钟左右时间让研究生自由讨论、争论, 以消化吸收以上内容。在此期间, 老师再次深入到研究生中进行个别答疑。

2.2.3 回答问题, 检测目标

最后用5分钟左右时间进行课堂小测验, 老师随机评估抽查, 检测目标的达标情况。答题方式可以灵活多样, 如读题、多媒体投影等, 以口头回答的形式。如某个研究生回答不完整, 可让其合作伙伴作补充, 将合作小组的学习效果, 及时进行评估反馈。由于课堂时间有限, 研究生又多, 不能普遍进行反馈, 为保证推行和落实此法, 课后还要推行“相互提问学习法”, 学习伙伴利用自习、课外活动等一切课余时间, 经常将所尝过的重要内容相互提问对答以巩固目标。

2.2.4 考试及考试成绩系统分析及结果

所有入选班级考试统一试卷, 满分为100分。题型分为选择题、填空题、名词解释、简答题、论述题。试题由教务处教务科从A、B卷中随机抽取。试卷回收后专人负责密封考试班级及姓名, 课题组老师根据标准答案和评价标准集体分题阅卷评分, 阅卷完成后, 由专人对逐份试卷逐题审核、核实计分, 以确保数据准确。考试成绩分析采用“通用考试分析系统”软件进行计算, 分析试卷的信度、效度、难度及成绩曲线进行分析;采用SSPS11.0统计学软件对两组间的各成绩段分布情况及不同题型成绩进行分析比较, 差异率的比较用卡方检验。

分析结果表明, 两个组之间的整体平均分虽然无显著性差异, 但不同题型之间的比较表明, 客观题组间差异不大, 主观题, 试验组分数明显优于对照组。表明“基于问题目标学习法”的应用, 在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上显著优于传统教学法。

3“基于问题目标学习法”教学方法的优势

3.1 优化教学设计, 强化主体意识, 提高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一些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之所以失败, 往往是由于不清楚要他们干什么, 不了解自己对教学内容究竟掌握了多少。在试验组中, 教师向研究生提出明确、适度、具体、可操作、可测量的教学目标, 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研究生, 变教师的要求为研究生自我实现的心理需求, 能够强化研究生学习的主体意识。并给予验证性习题, 使研究生获得清楚而及时的反馈。利用反馈的信息左右, 使研究生了解自己的学习进度, 成效及不足, 及时补救;利用反馈的激励作用, 增强研究生的自信心, 获得自我实现的满足, 激发进一步学习的愿望。小组内的研究生互相帮助、互相激励, 分工合作、共同进步, 能激发学习动机, 活跃课堂气氛, 变机械记忆为理解记忆, 有助于更牢固的掌握专业知识, 提高学习效果。

3.2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此法对教师素质要求较高, 如小目标的分解、讨论的内容、启发的方式、讲解的深浅等都需要把握恰当, 教师必须深入到教学研究中去, 课前需要精心准备问题, 设计教学方法, 授课应做到目标明确, 条理清楚, 易于理解吸收, 这种教学模式能够加强及扫视对教法的理解及书写教案中重要性的再认识, 提高教师教学水平及教学质量。

3.3 推崇素质教育, 提高工程硕士研究生综合素质

本教学法强调知识、技能、态度三方面的目标同等重要并且都能得到具体落实。这就使老师在教书的同时又育人, 能教化研究生的思想品德素质。小组内的研究生互相帮助、互相激励, 分工合作, 加强了团队合作能力, 为将来融入社会打下基础, 对促进研究生综合素质的全面提高具有重要意义。符合高校复合型、创新型人才的培养模式。

篇6:2022中心小学“周目标、大课堂”教学改革的指导意见

根据教育规划纲要提出的对教师实行每五年一周期的全员培训要求,近年来中央和地方不断加大培训力度,教师培训工作取得明显进展,但也存在着针对性不强、内容泛化、方式单一、质量监控薄弱等突出问题。为主动适应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的现实需求,着力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现就深化中小学教师培训模式改革,全面提升培训质量提出如下指导意见。

一、增强培训针对性。确保按需施训。中小学教师培训要以实施好基础教育新课程为主要内容,以满足教师专业发展个性化需求为工作目标,引领教师专业成长。各地要将上述要求贯穿于培训规划、项目设计、组织实施、质量监控全过程。根据新任教师岗前培训、在职教师提高培训和骨干教师高级研修等教师发展不同阶段的实际需求,开展针对性培训。实行教师培训需求调研分析制度,建立与中小学校共同确定培训项目的新机制。

二、改进培训内容。贴近一线教师教育教学实际。各地要将提高教师教育教学技能作为培训的主要内容,以典型教学案例为载体,创设真实课堂教学环境,紧密结合学校教育教学一线实际,开展主题鲜明的技能培训。实践性课程应不少于教师培训课程的50%。要将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师德教育和信息技术作为通识课程,列入培训必修模块。遵循立德树人的根本要求,增强教师教书育人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国家制订教师培训课程标准,建立资源共享平台,促进资源共建共享。各地要加强优质课程资源建设,重点建设典型案例和网络课程资源,积极开发微课程。

三、转变培训方式。提升教师参训实效。各地要针对教师学习特点,强化基于教学现场、走进真实课堂的培训环节。通过现场诊断和案例教学解决实际问题,采取跟岗培训和情境体验改进教学行为,利用行动研究和反思实践提升教育经验,确保培训实效。改革传统讲授方式,强化学员互动参与,增强培训吸引力、感染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大力推动置换脱产研修,将院校集中培训、优质中小学“影子教师”实践和师范生(城镇教师)顶岗实习支教相结合,为农村学校培养骨干教师。要采取多种培训方式,加大体育、音乐、美术等师资紧缺学科专兼职教师和民族地区双语教师的培训力度。

四、强化培训自主性。激发教师参训动力。省级教育行政部门要探索建立教师自主选学机制,建设“菜单式、自主性、开放式”的选学服务平台,为教师创造自主选择培训内容、时间、途径和机构的机会,满足教师个性化需求。建立培训学分认证制度,学时学分合理转化。建立教师培训学分银行,实现教师非学历培训与学历教育学分互认。将培训学分作为教师资格定期注册、教师考核和职务(职称)聘任的必备条件,激发教师参训积极性。

五、营造网络学习环境。推动教师终身学习。各地要积极推进教师网络研修社区建设,推动教师网上和网下研修结合、虚拟学习和教学实践结合的混合学习;开展区域间教师网上协同研修,促进教师同行交流;培养网络研修骨干队伍,打造教师学习共同体,实现教师培训常态化。要推动网络研修与校本研修整合,推进高等学校、培训机构与中小学结对帮扶,引进优质培训资源,建立校本研修良性运行机制。丰富研修主题,通过集体备课、观课磨课、课题研究等方式,促进教研与培训有机结合,切实发挥校本研修的基础作用。鼓励各地建设教师培训创新实验区,推动培训模式综合改革。

六、加强培训者队伍建设。增强为教师提供优质培训的能力。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要统筹建设培训专家库,并实行动态调整,建立一支专兼职结合的优秀培训者队伍。要注重遴选一线优秀教师作为兼职培训者,将其承担教育行政部门组织或认定的培训任务计入教学工作量,并建立工作绩效考核机制。高等学校兼职培训者要积极把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内容和中小学一线教师培训需求。专职培训者要切实深入中小学校开展研究与实践,原则上每年不少于2个月。国家建立培训专家库信息管理平台,实现各地培训者的信息共享和培训成效评估。培训者团队主要从培训专家库中遴选,一线优秀教师所占比例不少于50%。各地要为专兼职培训者的发展创造良好条件,国培计划和省培计划加大专兼职培训者培训力度,专职培训者每年研修不少于100学时。

七、建設培训公共服务平台。为教师提供多样化服务。培训机构要将为教师提供多样化优质服务作为培训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建立灵活、开放、专业的培训公共服务平台。师范院校要大力推进内部教师教育资源整合,建立与中小学合作机制,促进培养、培训、研究、服务一体化,发挥示范引领作用。各地要依托现有资源,加快推进县级教师培训机构与教研、科研和电教等部门的整合,建设县级教师发展中心,发挥其在全员培训的规划设计、组织实施和服务指导等方面的功能。

八、规范培训管理。为教师获得高质量培训提供有力保障。国家建设全国教师培训管理信息系统,加强对国家级培训和各地培训的动态监测。各地要充分利用信息化管理平台,登记教师参训学时学分,加强学员选派管理,建立培训项目招投标机制,对培训经费使用等进行全程监控,确保各项工作落实到位。教师培训食宿安排要厉行节约,不得安排与培训无关的参观考察活动。培训机构要建立学员培训档案制度,及时将学员培训情况反馈所属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

国家制订培训质量标准,定期开展培训质量评估,发布年度监测报告。地方教育行政部门要采取专家评估、网络匿名评估和第三方评估等方式,监测培训质量,公布评估结果,并作为培训资质认定、项目承办、经费奖补的重要依据。培训机构要做好培训绩效评价,跟踪教师参训后实践应用效果,不断改进培训工作。

上一篇: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阶段性总结下一篇:实验小学08-09语文学科五年级上册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