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关于钢铁意志观后感

2024-08-26

2022年关于钢铁意志观后感(精选6篇)

篇1:2022年关于钢铁意志观后感

2022年关于钢铁意志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

当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这次观看让你有什么体会呢?需要好好地对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观后感了。可是观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2022年关于钢铁意志观后感范文(精选5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钢铁意志观后感1

如何激活一座城市?如何激活一家工厂?如何激活一支队伍?今年国庆节期间上映的电影《钢铁意志》做出了新的尝试。

观影之前,注意到电影海报上写着主题曲是《钢铁爱人》,推广曲是《之初》,电影的文学顾问是《人民文学》的主编、作家李敬泽。从海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钢铁意志》这部电影的制作方和宣传方是下了功夫、请了专家来指导的。其实,电影拍摄期间及以后,我曾经前往取景地本钢一铁厂参观,那里现在已经被列入本溪工业遗产群,作为工业文物来保护。而十几年前,我们刚刚大学毕业来本溪参加工作,溪湖铁桥旁边的一铁厂还在正常生产,我也曾经和驾驶电力机车运送炉渣的年轻火车司机进行过短暂交流。自己本来是农家子弟出身,高中毕业以后和上大学期间,在老家的一家工厂里打过工,所以对工人师傅也有一种亲切感,乐于与工友切磋对话,大家互相配合、亲密无间地完成零部件的制作,最后完成成品的配套组装,再由货车司机运动到全国各地的订货方那里去,和大队伍一起工作劳动,参与其中,让人非常有成就感。

有点儿喜欢主题曲《钢铁爱人》这个歌名,词作者显然用心了。鞍山和本溪都号称“钢城”,当然,我的山西老家太原也是“钢城”,世纪之初上大学期间所在的武汉也是“钢城”。鞍钢、本钢、以及太钢、武钢,每一家都是百年大厂、百年老厂,拥有各自的企业历史文化,也创造了各自的钢铁品牌。对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说,相对于农业文明,一二百年的工业文明带给了华夏文明质的飞跃。而怎样让一百多年的钢铁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下去,对每一个曾经以之为支柱产业甚至是唯一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来说,都需要严肃认真地进行规划设计。最近几年一直在说“一张蓝图画到底”,建筑图纸是非常珍贵的档案材料,正如电影《钢铁意志》开头所展现的,能看懂建筑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工程师和工人师傅们,每一个都是工厂的宝贝,既要大力保护,也要认真求教。“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某部电影里的台词,也是《钢铁意志》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之一。世纪之交在老家工厂打工的那两年,厂里的工程师手里总拿着一把游标卡尺,经常在各个车间之间巡视检查,后来工厂在旧机床之外又购置了一台宽大的木工机床,用于面板材料的切割,现在还记得那张木工机床上自带了刻度标尺,也还记得和工友们守在烤漆房通宵达旦的那些夜晚。

钢铁意志观后感2
近日,电影《钢铁意志》在沈首映活动在我校举行。2022年第一期公务员任职(处级)培训班学员与来自沈阳的200多名劳动模范、机关干部一起参加活动并观看影片。观影结束后,任职(处级)班学员立即在小组内分享观影体会。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影片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先辈的精神令人感动泪目,今后要继续发扬拼搏奋斗精神,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以钢铁般的意志,在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局面中走在前列,当好表率!
“电影里展现的这种钢铁般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正与我们沈阳当前的‘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同频共振。”来自任职(处级)三班学员隋邵岩表示:“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钢铁意志这部电影中汲取精神力量,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铆足劲、争抢拼、挑重担、解难题!”
任职(处级)一班学员段志慧观影后激动地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让红色基因融入、润泽孩子们的心灵,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看了影片后,非常震撼,也非常的感动。”任职(处级)二班学员刘可佳认为:“作为一名党校学员,同时也是党校的工作人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钢铁工人这种‘初心不改、百炼成钢’的坚定信念和意志品格,将这笔宝贵财富融入到党校高质量建设发展之中,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努力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当先锋作表率。”
时代沧桑巨变,钢铁意志永恒。钢铁意志传承到今天,并不断发光发热,必将激励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钢铁意志观后感3

电影《钢铁意志》由真实历史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父辈跨越重重艰险,用钢铁般的意志炼出第一炉铁水的故事。以前很多人对主旋律有着一些刻板印象,但去年的《守岛人》让好多人感慨到“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而今天的《钢铁意志》也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首先故事情节很丰富,一点不沉闷,有笑有泪更有非常坚实的力量感。所有场景非常真实震撼,尤其是炼钢的场面,当看到第一炉铁水流淌出来时好像真的能感受到热浪扑面的感觉。另外电影浓浓的东北气息让我这个身在异乡的东北人感到非常亲切,也很难想象影片里严寒冬季的戏份是在非常炎热的大夏天拍的,呈现得那么真实,真的厉害! 当赵铁池说“我将带着你的火种,点燃更多的高炉”(这句话预告里有,不算剧透)一下子就泪目了,赵铁池是一个非常可爱又让人心生崇拜的男人,战场上的他英勇无畏冲锋陷阵,在炼钢这个新“战场”上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刘烨老师将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生动鲜活,我特别喜欢。还有韩雪、林永健、张国强、吴军、田征等等等等所有演员老师们演得都很好,给大家点赞! 以前知道鞍钢,但没有详细了解过,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知道钢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也让我们了解到鞍钢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炼钢的画面,而当铁水流淌的场景呈现在大银幕时让我感受到了更大的震撼。想想在那个火红的年代,生活那么苦,人们却都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劲儿,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也难怪已经被敌人破坏掉的钢厂能“死而复生”,真的佩服他们这种钢铁般的意志。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去观赏的好电影,强烈推荐!

钢铁意志观后感4

电影《钢铁意志》燃映国庆银幕。天空中大雪纷飞,车间外寒风凛冽,高炉里铁水沸腾……这“最东北”的场景,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了70多年前辽宁的那段艰难困苦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改编自真实历史的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中国钢铁工业在被帝国主义“卡脖子”大环境下艰难突围的创业史,以孟泰、王崇伦为代表的鞍钢工人通过技术革新提升钢铁品质的创新史,鞍钢把最好的技术专家和工人送往全国各地支援钢铁企业建设的奉献史,是一部歌颂中国共产党、展示工人阶级主人翁形象,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也是一部开展党性教育、学习党史教育和“四史”宣传教育的生动教材。

去年,我曾几次到辽宁指导学习党史教育工作,对辽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里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特别是作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辽宁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其工业文化地位独特,其工业题材极为丰厚,有着太多值得歌颂的“辽宁故事”。耸峙的高炉、沸腾的铁水、锻造的巨响……像一餐一饭一样,早已融入人们生活之中,深深植根这片土壤之中。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背后,发生着诸多我们未曾听闻或未曾深入了解的感人故事。所以,电影《钢铁意志》在辽宁产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的。影片所呈现的丰富历史内涵和现实关照,是辽宁对红色基因的最好传承、红色血脉的最好赓续。

《钢铁意志》展现了共和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艰辛与不易。1948年2月,鞍山解放。历经战火的鞍钢回到人民手中已是千疮百孔,工厂几成废墟、生产全面瘫痪,敌特破坏、物资匮乏、技术不足、国外“卡脖子”,专家断言“这里只能种高粱,恢复重建至少需要20年。”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在最短时间内复工复产、炼出第一炉铁水、炼出第一炉钢、炼制特需钢材、培育技术人才……为我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53年12月,鞍钢“三大工程”——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7号高炉竣工投产,帝国主义“卡脖子”的图谋从此走向彻底破产。这一系列克服重重险阻、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成绩,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钢铁意志》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代钢铁人的奉献与担当。在鞍钢博物馆,一面厚重的钢板墙上,镌刻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千名鞍钢劳模的名字。“老英雄”孟泰、“青年的榜样”王崇伦、雷锋……这些劳动模范是鞍钢工人的先进代表,也正是这千千万万鞍钢工人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脊梁。赵铁池面对钢炉无法生产的困境时立下“党派我来这,就是要改变这个现实”的铮铮誓言;程时勋面对美帝国主义钢铁侵略时发出“要彻底打垮他们”的豪迈之言;孟泰艰苦奋斗建成“孟泰仓库”,刻苦钻研成为“高炉神仙”,谱写鞍钢自力更生凯歌;王崇伦大胆构想加工拉杆特殊卡具,急中生智发明“旋转串铸法”,有力支援抗美援朝前线……这些人,以生命为熔炉,铸就钢铁般的意志,与祖国融为一体,与钢铁融为一体;这些事,展现了新中国“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责任与担当,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钢铁意志》彰显了钢铁意志的炙热和力量。电影《钢铁意志》中,一炉炉铁水变成了保家卫国最需要的优质钢,一代代钢铁人也不断淬炼成钢。影片中演绎的不仅是国家钢铁事业发展奋斗的楷模人物,而且更是一种时代精神——钢铁意志,是奋斗、是热血、是理想。不论是面对国内外专家对于钢炉现场情况冷嘲热讽时,赵铁池的那句“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咱也得使百分之百的劲”“只要我赵铁池还活着,我就会让鞍钢的炉火永远燃烧着”,还是孟泰的“炼不出好钢,誓不为人”,一句句豪言壮语、一幅幅生动画面,无不承载着钢铁般的意志。当为了让2号高炉尽早恢复生产,钢铁人们不分日夜,一锤子一锤子地凿、一铁锹一铁锹地挖,他们对国家事业的那股子拼劲,充分展现了新中国钢铁人的钢铁意志。“国民党接收3年一事无成,我们只用了半年就炼出了铁水”,原因何在?正如电影中的台词所说:“这是人心啊”,也正如电影的名字所示——钢铁意志。

时代沧桑巨变,钢铁意志永恒。钢铁意志传承到今天,并不断发光发热,必将激励中国人民自立自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钢铁意志观后感5

适逢国庆假期,带着妻子和些许期待的心情去影院观看名叫《钢铁意志》的电影,其实,还有一个小“心思”就是看看这部电影里有没有本人的镜头。

在去年暑伏8月里一天,一则招募电影群演的消息在周围传扬开来,此则消息经证实不是空穴来风,是《钢铁意志》拍摄剧组将在本钢取景,届时将会在厂区内

拍摄部分片段,现大量招募临时演员。此剧主要描述在解放战争后期,东北解放在即,国民党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在危机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带领共产党部队直冲复地,殊死搏斗,捣毁敌特阴谋,赵铁池化身“钢铁战士”与工程师孙飞雪,老工人孟泰等一同投身于鞍钢复工复产的故事。

从来没有当过演员的我,出于好奇,参与了群演招募,拍摄的镜头主要是鞍钢复产过程中,缺少筹建物资,各级军民积极响应捐钢捐物。拍摄时,考虑时代感及剧情的还原性,所有群演穿着破旧的厚厚棉质服装,一个片段下来,服装里个个都是汗流浃背。简单的几个镜头,拍摄多次才过,拍摄过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很多东西,首先,此片创作不易,付出诸多;其次,体现了当时背景下全民一心,舍己为国家情怀;更体现了像赵铁池、孟泰这样的鲜活人物以钢铁般的意志克服重重险阻,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在废墟上复建高炉,再次让铁水喷涌而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影片有一段赵铁池的动员口号更让我深深感动,“从今天起,我以生命为熔炉,一定要造出最坚硬的钢铁,只要我赵铁池还活着,这座钢城的炉火就会永远燃烧下去”这是什么!

这是新中国“钢铁长子”风范,这是新中国振兴的基石,更是打破帝国主义封锁,扛起重担的“钢铁脊梁”。还有句赵铁池台词让我记忆深刻,“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我们就要使出百分百的劲儿”,当第一次凿穿铁口,看炉内铁水滚涌而出时,映红了第一代炼铁人的胸膛,更驱散了饱受蹂躏近代屈辱寒夜,这句口号,更是无数先辈为新中国成立、发展、富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精神支柱。

影片最后,短短几年,鞍钢就从一片废墟中站了起来,有力支撑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平稳起步,创造多个第一同时,也担任了诸多角色,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批钢材,同时也支援大批技术人才去援助新建钢铁企业,更是为一批国有老企业改造提升探出了新路。

我感慨之余,自豪感油然而生,虽然自己只是图一个“好奇”,参演《钢铁意志》影片,但观看影片后,我感觉自己就是其中“一员”。因为我也是一名“钢铁人”,因为我参演此片,更因为我也是一名共产党员。向老一辈的英雄们致敬,致敬他们无私奉献才造就了我们今天强大的祖国。

篇2:2022年关于钢铁意志观后感

当认真看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有很多值得分享的东西吧,不妨坐下来好好写写观后感吧。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2022年钢铁意志观后感(通用6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钢铁意志观后感1

“咱们工人有力量!”这不仅是一句口号,而且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热火朝天地进行着,《钢铁意志》就是一部这样的历史题材影片。讲述的是在解放初期,为尽快恢复鞍钢生产,在环境极端艰苦的背景下,老一辈共产党人克服重重阻力,仅用半年时间实现了复工复产,成功练出了第一炉钢水,而且不断革新,炼制特级钢材,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显著贡献的故事。通过观看这部影片,让我深深感受到了鞍钢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发扬工匠精神,敢于啃硬骨头的优良作风,进一步增强了“为国统计、为民调查”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力争在构建现代化统计调查体系中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

刚解放的鞍钢,百废待兴。当时的专家普遍认为恢复重建困难重重,至少需要花费20年时间。但是,在党的领导下,鞍钢的工人们团结一致,充分发扬艰苦奋斗,自力更生的宝贵精神,即使面对敌特蓄意破坏,我们仍然能勇于斗争,没有丝毫退缩。面对技术短缺,面对全国上下物资匮乏,我们仍然能众志成城,凝聚起磅礴力量。“铁水流淌起来,咱们就强大起来了!”赵铁池深知钢铁产业发展对于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性,为了早日恢复生产,他甚至立下了军令状。广大工人们在他的感召下,把钢铁般的意志融入生产中,不舍昼夜连续奋战,直至成功炼出第一炉钢水。

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是奋斗出来的。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传家宝,也是我们克敌制胜的秘诀。对于新时代的统计调查工作来说,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是克服能力不足、本领恐慌的前提,也是维护经济数据安全的基础,更是防范和惩治统计造假、弄虚作假行为的关键。因此,我们要学习鞍钢等老一辈劳动模范身上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工作作风,牢牢守住数据质量这条底线,全身心投身于艰巨繁重的统计发展改革工作中,用铁肩膀、宽肩膀扛重任、挑重担。不断在艰难困苦中砥砺品格,激发斗志,努力锻造成为烈火真金。

术到极致近于道

孟泰,鞍钢老英雄。通过观看《钢铁意志》,让我深深体会到了这位榜样身上持守匠心以及精益求精的追求。在设施设备简陋,缺少零部件的艰苦环境下,他数十年如一日地刻苦钻研,发扬钉钉子精神,逐步探索出一整套成熟定型的工作方法,即“眼睛要看到,耳朵要听到,手要摸到,水要掂到”。正是他炉火纯青的技艺,每当高炉出现故障,都能够找准病根,对症下药,确保在安全的环境下生产。

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只用发扬工匠精神,求真务实,才能确保数据质量。反之稍有疏忽,就会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直接影响党和政府对经济形势的决策。我们要把工匠精神融入到统计调查工作中,坚持以问题为导向,严格执行各项统计调查制度,确保统计调查全过程规范。以执着专注、精益求精、一丝不苟、追求卓越的态度确保统计数据真实准确、完整及时。

以“鼎新”带动“革故”

刚恢复生产不久的鞍钢承接了一项十万火急的特殊任务,那就是为在抗美援朝的战场上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加工飞机副油箱拉杆。由于从没有加工过这样复杂精密的飞机零部件经验,加之时间紧任务重,如果使用传统工艺肯定不能保质保量完成任务,让广大工友一筹莫展。在此危机关头,王崇伦同志创新工作思路,设计并制造出利用刨床加工拉杆的特殊卡具,使生产效率大大提升,比传统工艺加工提高工效24倍,而且所有零部件都达到了一级品的要求。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站位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点上,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需要用创新来化解矛盾,攻克难关。70年来,我国统计调查事业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历史性成就,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其根本原因就是我们牵住了创新发展的牛鼻子,勇于创新,勇于变革,广泛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与统计调查深度融合,为统计调查事业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从统计部门建立初期使用算盘计算统计数据,到相继使用电子计算机,再到以联网直报为主要内容的“四大工程”建设。统计数据实现了由过去的人工计算逐级汇总到新时代的自动化、信息化、现代化的伟大转变,大大提升了工作效能,更好地发挥统计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晴雨表”作用。新解放思想,大胆试、大胆闯、自主改,深入研究互联网、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技术与统计调查工作深入融合,加速推动统计现代化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

以史为鉴,开创未来。新中国成立70多年来,正是无数钢铁意志般的劳动人民拼搏奋斗,勇攀高峰,用智慧和汗水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拥有了历史的辉煌。眺望远方,作为新时代的统计调查人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踔厉奋发,笃行不怠,在勤学苦练中锻造出钢铁般意志,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道路上铸就统计事业新辉煌。

钢铁意志观后感2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1948年,东北,国民党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危急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饰)带领共产党部队直冲腹地,殊死搏斗,摧毁了敌人的阴谋。赵铁池化身“钢铁战士”与工程师孙雪飞(韩雪饰)、老工人孟泰(林永健饰)、总经理程时勋(张国强饰)一同投身复工复产。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成功修复废弃的2号高炉,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在观影之前,小编最初对鞍钢的发展印象、成就数据届来自于历史书,不过据说影片《钢铁意志》的主创曾5次深入鞍钢了解历史,力求真实尽可能地还原当年在恶劣环境下,通过工人们的努力与艰辛,将一块几乎成为废墟的鞍钢场,以最短时间恢复生产,练出第一炉铁水。

主旋律电影题材,内容庄重却又含东北地区的喜剧元素,故事情节有急有缓,时时调动着观影之人的情绪。影片中刘烨、韩雪、林永健等老戏骨们演绎的唯妙唯俏,人物塑造的生动细腻,深深抓住观影之人的.心。

在剧中,刘烨虽然作为男主角一直在走主线,从连长到厂长,专搞事业,对其他情感完全不搭,算是个名副其实的钢铁直男。韩雪演绎得挺好,不过角色却不讨喜,对内是无脑崇拜刘烨,对外却是女权的领导者,感觉很分裂。不过,或许是小编理解不了那个年代的情感吧!

影片里最震撼的无疑是国徽制好并升起的场景,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作为能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象征着中国工业崛起的标志,小编内心在呐喊:中国工人万岁!

疫情席卷全球,所有人都在萎靡的生存着,我们还是需要看一些这样展现历史,歌颂人民的正能量影片,来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钢铁意志观后感3

节前观看了由刘烨、韩雪主演的《钢铁意志》,本片讲述解放初期,面对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对钢铁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克服重重险阻,历经千辛万苦,成功修复废弃的2号高炉的,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钢铁实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电影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属于正剧,时代特点明确,电影中服化道基本符合年代特点。

作为一个80后中年人,处在物资匮乏的末期,对一些历史年代剧,有着不同的情感,我们从小就是在这种电影熏陶和历史宣贯中成长,所以对这些历史剧,认可程度,理解程度是不可比拟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更加成熟。

优秀的地方,我不多说,媒体说得很全了,我说说我看完之后的感觉:

本片剧情设计一般,更像是一部记录片,矛盾冲突不够明显,硬伤有点多,尤其是间谍王博,剧中多次的做法,明显不专业,作为一个曾经带领连队的连长,敌特鉴别应该有一定基础吧,这么浅显都没有发现。感情戏做得非常差,如周刚参军,没有告诉周母,周母就不会上厂子里问?这是不是能体现当时的舍小家顾大家,工人阶级的觉悟,说明当时对抗美援朝的支持。

我不知道是因为资金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其冲突的场面很一般。通过恢复2号高炉的过程,刻画得不够细致,本身观众对钢铁炼制就不是很了解,过程中也没有体现出赵铁池发挥的作用。恢复2号高炉,主要的几个场景,工人自愿捐出材料,手工敲击炉内废铁,亮点太少。

剧中几项冲突,一个炉内泄漏,一个王博炸厂,镜头给的高炉和炸药没有全貌,让人感受不到危险,恢复的过程表现过于简单,钢铁意志表现的不够,尽管这是一部正向宣传的影片,但我还是希望,能拍的更好,让现在的年轻人理解,那个年代的不容易。

各位演员演得都不错,都是老戏骨,尤其是孟泰扮演者林永健老师,演得真好,配角演技都是非常在线。但是两位主演表现就很一般,尤其是主演刘烨老师,有几个地方感觉有点用力过猛,我看到后,直接跳戏了,一个是韩雪住院看望过程,一个是吃韩雪做的酸菜表现,可能导演想表达那个年代人的单纯,但是刘老师用劲过头了,导致出戏。这种剧不用非得有喜剧元素,它本身就不是喜剧的场景,弄得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所以希望导演们认真点,不管是什么剧,请认真拍摄,不要找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拍出优秀的影片,我们会买账的,票房也会好看的,希望中国电影越来越好,能够拍出更好的影片。

钢铁意志观后感4

《钢铁意志》是一部很催人泪下的电影,情节紧凑,战争场面震撼人心,复习了新中国钢铁工业历史,特别值得推荐去电影院观看。

倾听历史的声音,心中感慨万分,电影展现解放战争时期国家一穷二白,从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战争中爬起来,在一片废墟中建设鞍钢,建的是钢铁,靠的是人民群众钢铁意志夜以继日的奋斗,有了钢铁就有了枪炮国防事业,保卫国家主权和平的生活再也不受欺负,感谢《钢铁意志》还原历史,现在的生活来源于革命前辈的付出,珍惜今天的生活,一代代传承这种钢铁意志。

钢铁意志观后感5

电影《钢铁意志》燃映国庆银幕。天空中大雪纷飞,车间外寒风凛冽,高炉里铁水沸腾……这“最东北”的场景,仿佛一下子把我们带回到了70多年前辽宁的那段艰难困苦而又激情燃烧的岁月。这部改编自真实历史的影片,为我们讲述了中国钢铁工业在被帝国主义“卡脖子”大环境下艰难突围的创业史,以孟泰、王崇伦为代表的鞍钢工人通过技术革新提升钢铁品质的创新史,鞍钢把最好的技术专家和工人送往全国各地支援钢铁企业建设的奉献史,是一部歌颂中国共产党、展示工人阶级主人翁形象,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精品力作。

去年,我曾几次到辽宁指导教育工作,对辽宁有了更加深入的了解。这里是抗日战争起始地、解放战争转折地、新中国国歌素材地、抗美援朝出征地、共和国工业奠基地、雷锋精神发祥地。特别是作为共和国工业奠基地,辽宁创造了共和国工业史上1000多个第一,其工业文化地位独特,其工业题材极为丰厚,有着太多值得歌颂的“辽宁故事”。耸峙的高炉、沸腾的铁水、锻造的巨响……像一餐一饭一样,早已融入人们生活之中,深深植根这片土壤之中。在这些司空见惯的场景背后,发生着诸多我们未曾听闻或未曾深入了解的感人故事。所以,电影《钢铁意志》在辽宁产生,是有着深厚的历史和现实基础的。影片所呈现的丰富历史内涵和现实关照,是辽宁对红色基因的最好传承、红色血脉的最好赓续。

《钢铁意志》展现了共和国钢铁工业发展的艰辛与不易。1948年2月,鞍山解放。历经战火的鞍钢回到人民手中已是千疮百孔,工厂几成废墟、生产全面瘫痪,敌特破坏、物资匮乏、技术不足、国外“卡脖子”,专家断言“这里只能种高粱,恢复重建至少需要20年。”在极度困难的条件下,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在最短时间内复工复产、炼出第一炉铁水、炼出第一炉钢、炼制特需钢材、培育技术人才……为我国建设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作出了历史性贡献。1953年12月,鞍钢“三大工程”——无缝钢管厂、大型轧钢厂和7号高炉竣工投产,帝国主义“卡脖子”的图谋从此走向彻底破产。这一系列克服重重险阻、历尽千辛万苦取得的成绩,为共和国钢铁工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根基。

《钢铁意志》反映了新中国第一代钢铁人的奉献与担当。在鞍钢博物馆,一面厚重的钢板墙上,镌刻着新中国成立以来几千名鞍钢劳模的名字。“老英雄”孟泰、“青年的榜样”王崇伦、雷锋……这些劳动模范是鞍钢工人的先进代表,也正是这千千万万鞍钢工人撑起了共和国的钢铁脊梁。赵铁池面对钢炉无法生产的困境时立下“党派我来这,就是要改变这个现实”的铮铮誓言;程时勋面对美帝国主义钢铁侵略时发出“要彻底打垮他们”的豪迈之言;孟泰艰苦奋斗建成“孟泰仓库”,刻苦钻研成为“高炉神仙”,谱写鞍钢自力更生凯歌;王崇伦大胆构想加工拉杆特殊卡具,急中生智发明“旋转串铸法”,有力支援抗美援朝前线……这些人,以生命为熔炉,铸就钢铁般的意志,与祖国融为一体,与钢铁融为一体;这些事,展现了新中国“共和国工业长子”的责任与担当,鼓舞一代又一代人百折不挠、奋勇向前。

《钢铁意志》彰显了钢铁意志的炙热和力量。电影《钢铁意志》中,一炉炉铁水变成了保家卫国最需要的优质钢,一代代钢铁人也不断淬炼成钢。影片中演绎的不仅是国家钢铁事业发展奋斗的楷模人物,而且更是一种时代精神——钢铁意志,是奋斗、是热血、是理想。不论是面对国内外专家对于钢炉现场情况冷嘲热讽时,赵铁池的那句“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咱也得使百分之百的劲”“只要我赵铁池还活着,我就会让鞍钢的炉火永远燃烧着”,还是孟泰的“炼不出好钢,誓不为人”,一句句豪言壮语、一幅幅生动画面,无不承载着钢铁般的意志。当为了让2号高炉尽早恢复生产,钢铁人们不分日夜,一锤子一锤子地凿、一铁锹一铁锹地挖,他们对国家事业的那股子拼劲,充分展现了新中国钢铁人的钢铁意志。“国民党接收3年一事无成,我们只用了半年就炼出了铁水”,原因何在?正如电影中的台词所说:“这是人心啊”,也正如电影的名字所示——钢铁意志。

时代沧桑巨变,钢铁意志永恒。钢铁意志传承到今天,并不断发光发热,必将激励中国人民自立自强、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进程中展现更大的担当和作为。

钢铁意志观后感6

今日,适逢国庆假期,带着妻子和些许期待的心情去影院观看名叫《钢铁意志》的电影,其实,还有一个小“心思”就是看看这部电影里有没有本人的镜头。

在去年暑伏8月里一天,一则招募电影群演的消息在周围传扬开来,此则消息经证实不是空穴来风,是《钢铁意志》拍摄剧组将在本钢取景,届时将会在厂区内拍摄部分片段,现大量招募临时演员。此剧主要描述在解放战争后期,东北解放在即,国民党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在危机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带领共产党部队直冲复地,殊死搏斗,捣毁敌特阴谋,赵铁池化身“钢铁战士”与工程师孙飞雪,老工人孟泰等一同投身于鞍钢复工复产的故事。

从来没有当过演员的我,出于好奇,参与了群演招募,拍摄的镜头主要是鞍钢复产过程中,缺少筹建物资,各级军民积极响应捐钢捐物。拍摄时,考虑时代感及剧情的还原性,所有群演穿着破旧的厚厚棉质服装,一个片段下来,服装里个个都是汗流浃背。简单的几个镜头,拍摄多次才过,拍摄过程让我深深的体会到很多东西,首先,此片创作不易,付出诸多;其次,体现了当时背景下全民一心,舍己为国家情怀;更体现了像赵铁池、孟泰这样的鲜活人物以钢铁般的意志克服重重险阻,经历千难万险,终于在废墟上复建高炉,再次让铁水喷涌而出,不屈不挠的精神!

影片有一段赵铁池的动员口号更让我深深感动,“从今天起,我以生命为熔炉,一定要造出最坚硬的钢铁,只要我赵铁池还活着,这座钢城的炉火就会永远燃烧下去”这是什么!

这是新中国“钢铁长子”风范,这是新中国振兴的基石,更是打破帝国主义封锁,扛起重担的“钢铁脊梁”。还有句赵铁池台词让我记忆深刻,“只要有百分之一的可能性,我们就要使出百分百的劲儿”,当第一次凿穿铁口,看炉内铁水滚涌而出时,映红了第一代炼铁人的胸膛,更驱散了饱受蹂躏近代屈辱寒夜,这句口号,更是无数先辈为新中国成立、发展、富强,呕心沥血,鞠躬尽瘁精神支柱。

影片最后,短短几年,鞍钢就从一片废墟中站了起来,有力支撑了新中国经济建设的平稳起步,创造多个第一同时,也担任了诸多角色,不仅为国家提供了大批钢材,同时也支援大批技术人才去援助新建钢铁企业,更是为一批国有老企业改造提升探出了新路。

篇3:2022年关于钢铁意志观后感

一、自然的人:自由自觉的活动

1932年,在苏联出版历史考证版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它的第一部分第三卷是以德文原文出现并附以标题《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手稿》的问世,引起了学术界无数学者研究马克思热。《手稿》主要研究德国哲学、政治经济学,但其中也蕴含了丰富的哲学思想——对人的本质的思考。

众所周知,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和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直接理论来源。其中,关于人的本质思想也受他们的影响,但不是全盘接收,而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人的本质,人,在黑格尔看来等于自我意识”,[1]他将主体人和自我意识等同,从而陷入一种纯粹精神的死胡同。在写作《手稿》时,马克思已彻底从黑格尔转到费尔巴哈。他承认费尔巴哈所认为的“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在《手稿》中,他指出:“一个种的整体特性、种的类特性就在于生命活动的性质,而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恰恰就是人的类特性。”[2]马克思在此所言种的整体特性、类特性时,意指一种自由的、有意识的活动,而这种生命活动也是人的自然属性,即自由自觉的活动。“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界生活”[3]。这里所说的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的根本,人与自然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试想,如果没有自然界这个外在的大环境,也将没有人类的出现。“自然界是人为了不至死亡而必须与之处于持续不断的交互作用过程的人的身体。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4]这就说明人无论是在生存状态上还是生活状态上,都无时无刻不与自然界发生联系,人是构成自然界的一部分,人首先是作为自然本性而存在,这个自然无机界是人无机的身体,人必须依靠自然界。“但是,人不仅仅是自然存在物,而且是人的自然存在物,就是说,是自为地存在着的存在物。因而是类存在物。”[5]所以说,马克思所言的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基于此,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劳动)让自然界成为人化自然,是自为地存在着的(自为:指人类改造对象自然界的现状),这种自为恰恰就是人作为类存在物的表现形式。上面所讲的人靠自然界生活,但人既是受动的又是能动的,人可以通过劳动改造自然界。显然,马克思认为,劳动是人的本质,这种有意识的、自由自觉的活动使人与动物区分开来,使人在尊重自然的前提下有效地改造自然,为人之所用,这也是人之为人的根据。

在《手稿》中,马克思所认为的人的本质的自然的人性,表明人离不开自然、依赖自然。在某种程度上还没有完全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不过,处在自然界中的人可以通过自由自觉的活动去改造自然界,这是其思想的核心。由于受费尔巴哈的影响,此刻的马克思讲人的本质仍然带有抽象性、纯自然性特点,但作为青年马克思思想过渡时期的著作,已经为后人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线索和思想轨迹,为我们深入研究马克思思想奠定了基础。

二、社会的人:社会关系的总和

如果说《手稿》是马克思对黑格尔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全面性批判,那么被恩格斯称之为“包含着新世界观的天才萌芽的第一个文件”[6]的《提纲》便是他对费尔巴哈关于抽象的人的本质进行全面彻底清算的著名论断。

1845年春,马克思在布鲁塞尔写作了不到一千五百字的《提纲》,但它给后世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学者提供了巨大的价值。《提纲》总共十一条。开篇第一条就指出:“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7]至此,马克思批判了包括费尔巴哈在内的全部唯物主义的缺陷,已走出费尔巴哈人本主义的桎梏。费尔巴哈只是直观地认识对象而非辩证去理解,在对人的理解上所表现出来的直观性、抽象性等,同时还孤立地、片面地理解生物学意义上的人的本质。马克思认为应当从主体方面、实践方面去理解,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拉回到具体的生活中。正是由于此原因,“费尔巴哈把宗教的本质归结于人的本质”[7]也就是说,离开历史背景,将宗教归结为孤立的个体——人的类本质,把宗教看作是人的本质特征。“但是,人的本质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7]这句话充分概括了马克思关于人的本质思想。即:费尔巴哈所认为的“抽象的人”乃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而这与宗教无任何差别,他所认为的宗教感情原本是社会的产物,抽象的人也有一定的社会形式的。然而,在马克思看来,人的本质绝不是某一个人具有的抽象特征,而是在现实性条件下,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人不仅是自然存在物,“人贵能群”表明人更是社会存在物,人具有的社会历史性正在于实践。这与上文所讲的《手稿》中的自由自觉的活动前呼后应。

“在其现实性上,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这句话成为后世学者研究马克思人的思想的渊源,它是对《手稿》中所讲的自然意义上的人的本质,即自由自觉的活动的延伸而非否定,也是马克思研究人的思想所经历的过程,同时也是从追随费尔巴哈到全面批判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思想的转折。《提纲》将人从天上拉回人间、拉到现实生活中,强调现实生活中的人由实践及所处的社会关系决定的。人的本质不再仅限于自然意义上的人,而是社会性、历史性地变化着、发展着的。马克思在《提纲》中指出,人的本质思想的伟大创见,在人类思想史上是一场重大的变革。

三、现实的人:人类诉求的需要

可做这样一个譬喻,如果说《手稿》作为一个肯定性的表达,《提纲》作为一个否定性的描述,那么《形态》则是否定之否定性的解读。由马克思、恩格斯合著的《形态》,首次从历史唯物主义高度系统阐释了唯物史观,是其思想成熟的标志。

(一)发挥《手稿》自然的人的本质

上文《手稿》所提到的是,人首先是自然存在物,进而可以自由自觉地活动,但仍没有完全脱离费尔巴哈人本主义思想。《形态》发挥《手稿》中自然的人的本质并完全否定了费尔巴哈思想。“这是一些现实的个人,是他们的活动和他们的物质生活条件。”[10]此刻,马克思、恩格斯已抛弃了费尔巴哈抽象的人本主义思想而从现实的人出发,从抽象到具体、从虚幻到现实,正反映了马克思对人的本质的理解在批判前人的基础上不断丰富的过程。所以说,《手稿》中将劳动看作人的本质,《形态》更注重人在劳动中不断创造出来的物质生活条件。“任何人类历史的第一个前提无疑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10]当然,马克思并未否定人的自然本性,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正是人为了满足最基本的吃、喝、住、穿等生存需要,“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10]这个现实的人能够生活的前提——创造历史:从事物质生产活动,这也就不再是《手稿》中单讲自然性意义上的人,不再是纯粹的自然界,而是现实的人创造的物质条件。诚然,历史的前提无疑是人的肉体组织和自然,只有在此基础上方可谈物质生产活动,而历史的起点不同于其前提而是有生命的个人的存在为了能够生活而从事的物质生产活动。所以,在此马克思已超越了《手稿》中的人与自然的利用与被利用的关系,更是人与自然的改造与被改造的关系。

(二)丰富《提纲》社会的人的本质

上文《提纲》所提到的是人的社会本性。一句经典定义概括出了人的本质特征。后来在《形态》中,马克思对《提纲》中人的本质的定义作了具体说明并丰富发展。“以一定的方式进行生产活动的一定的个人,发生一定的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10]马克思讲现实的人,是基于一定的社会关系中解释历史发展过程,将社会关系的内涵更加明确化和丰富化。他认为,人的本质不但具有自然本性,还具有社会本性,更是人的自然本性和社会本性的统一。“在任何情况下,个人总是‘从自己出发的’,但由于从他们彼此不需要发生任何联系,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不是唯一的,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14]马克思认为,人的需要即人的本质。人的需要有两种,一是生存需要,即满足吃、喝、住、穿等物质层面的需要,这与动物有着共同性质;一是生活需要,“已经得到满足的第一个需要本身、满足需要的活动和已经获得的为满足需要用的工具又引起新的需要”。[10]这种“新的需要”是建立在物质需要层面上的精神需要,这与动物有着差异性质。需要的增长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人类无论怎样发展及发展到何种程度,由于他们的需要即他们的本性使他们无时无刻在社会关系中交往,这已突破了《提纲》中关于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将人的需要同社会关系联系起来并认为是在社会关系中进行人的物质生产活动,使社会关系更加具体、丰富。

综上所述,《手稿》《提纲》《形态》作为马克思青年时期经典著作中关于人的本质问题的思考,实际上是一个不断丰富、循序渐进、逐步完善的过程。在《手稿》中考察了人与自然的关系,在《提纲》中考察了人与社会的关系,那在《形态》中,人的双重性特征决定了人同自然、同社会时时刻刻都联系在一起。现实性的人,其需要是在特定的社会关系中通过人的自由自觉的活动来体现,人的劳动总要在社会关系中进行,离开社会关系,劳动无法运作。也只有在劳动和社会关系中方可满足人的需要。诚然,离开了人的需要,一切劳动、一切社会关系就变得毫无价值可言。所以说,马克思早期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三种表达是内在统一并循序渐进的。这对于后来的学者研究马克思主义思想,尤其是人学思想提供了建设性的指导。通过对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探讨和思考,将有助于我们更加深刻地、全面地理解马克思思想的终极目标: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摘要:自古以来,纵观人类思想史,关于“人是什么”及人的本质思想的探讨不胜枚举。青年马克思在对人的本质思考中首次作了科学的界定。本文基于马克思早期经典著作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思考,先后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人的本质,即“自然的人的本质”“社会的人的本质”“现实的人的本质”。通过对三个层次的论述,分析、比较了自然的、社会的、现实的人的辩证统一,回归经典原著对其进行思想梳理,从而进一步厘清马克思人的本质思想的精髓。

关键词:人的本质,自然的人,社会的人,现实的人

参考文献

[1][2][3][4][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0:100+53+52+52+104.

[6]中共中央马克思恩格斯著作编译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C].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213.

[7][8][9]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5+6+7.

[10][11][12][13][15]马克思恩格斯全集[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23+23+31+29+32.

篇4:钢铁意志观后感

电影《钢铁意志》由真实历史改编而成,讲述的是我们新中国成立初期,我们的父辈跨越重重艰险,用钢铁般的意志炼出第一炉铁水的故事。以前很多人对主旋律有着一些刻板印象,但去年的《守岛人》让好多人感慨到“这才是真正的主旋律”,而今天的《钢铁意志》也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表达。首先故事情节很丰富,一点不沉闷,有笑有泪更有非常坚实的力量感。所有场景非常真实震撼,尤其是炼钢的场面,当看到第一炉铁水流淌出来时好像真的能感受到热浪扑面的感觉。另外电影浓浓的东北气息让我这个身在异乡的东北人感到非常亲切,也很难想象影片里严寒冬季的戏份是在非常炎热的大夏天拍的,呈现得那么真实,真的厉害! 当赵铁池说“我将带着你的火种,点燃更多的高炉”(这句话预告里有,不算剧透)一下子就泪目了,赵铁池是一个非常可爱又让人心生崇拜的男人,战场上的他英勇无畏冲锋陷阵,在炼钢这个新“战场”上他不怕困难勇往直前,刘烨老师将这个角色塑造得非常生动鲜活,我特别喜欢。还有韩雪、林永健、张国强、吴军、田征等等等等所有演员老师们演得都很好,给大家点赞! 以前知道鞍钢,但没有详细了解过,这部电影不仅让我们知道钢铁对于一个国家来说有多么重要,也让我们了解到鞍钢更多鲜为人知的故事。以前在电视上看过炼钢的画面,而当铁水流淌的场景呈现在大银幕时让我感受到了更大的震撼。想想在那个火红的年代,生活那么苦,人们却都有着一股勇往直前的劲儿,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也难怪已经被敌人破坏掉的钢厂能“死而复生”,真的佩服他们这种钢铁般的意志。 总之,这是一部非常适合全家人一起去观赏的好电影,强烈推荐!

篇5:钢铁意志观后感

电影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属于正剧,时代特点明确,电影中服化道基本符合年代特点。

作为一个80后中年人,处在物资匮乏的末期,对一些历史年代剧,有着不同的情感,我们从小就是在这种电影熏陶和历史宣贯中成长,所以对这些历史剧,认可程度,理解程度是不可比拟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更加成熟。

优秀的地方,我不多说,媒体说得很全了,我说说我看完之后的感觉:

本片剧情设计一般,更像是一部记录片,矛盾冲突不够明显,硬伤有点多,尤其是间谍王博,剧中多次的做法,明显不专业,作为一个曾经带领连队的连长,敌特鉴别应该有一定基础吧,这么浅显都没有发现。感情戏做得非常差,如周刚参军,没有告诉周母,周母就不会上厂子里问?这是不是能体现当时的舍小家顾大家,工人阶级的觉悟,说明当时对抗美援朝的支持。

我不知道是因为资金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其冲突的场面很一般。通过恢复2号高炉的过程,刻画得不够细致,本身观众对钢铁炼制就不是很了解,过程中也没有体现出赵铁池发挥的作用。恢复2号高炉,主要的几个场景,工人自愿捐出材料,手工敲击炉内废铁,亮点太少。

篇6: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

当品味完一部影视作品后,相信大家一定领会了不少东西,为此就要认真思考观后感如何写了。想必许多人都在为如何写好观后感而烦恼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精选9篇),欢迎大家分享。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1

“他们视钢铁和事业为毕生爱人,将青春热血挥洒在烈烈炉火旁!他们以生命为熔炉,誓要炼出最坚硬的钢!”这是一代人百折不挠,百炼成钢的故事;这是一代人铁骨铮铮,将个人与祖国命运紧密相连的故事;这是一部情深义重,满溢着家国情怀亦不乏温情的影片《钢铁意志》。

近日,电影《钢铁意志》在沈首映活动在我校举行。2022年第一期公务员任职(处级)培训班学员与来自沈阳的200多名劳动模范、机关干部一起参加活动并观看影片。观影结束后,任职(处级)班学员立即在小组内分享观影体会。大家纷纷表示:通过影片重温了那段激情燃烧的岁月,先辈的精神令人感动泪目,今后要继续发扬拼搏奋斗精神,提振干事创业精气神,以钢铁般的意志,在奋力开创辽宁振兴发展的新局面中走在前列,当好表率!

“电影里展现的这种钢铁般的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正与我们沈阳当前的‘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同频共振。”来自任职(处级)三班学员隋邵岩表示:“我们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钢铁意志这部电影中汲取精神力量,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铆足劲、争抢拼、挑重担、解难题!”

任职(处级)一班学员段志慧观影后激动地说:“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工作中让红色基因融入、润泽孩子们的心灵,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

“看了影片后,非常震撼,也非常的感动。”任职(处级)二班学员刘可佳认为:“作为一名党校学员,同时也是党校的工作人员,我们要继承和发扬老一代钢铁工人这种‘初心不改、百炼成钢’的坚定信念和意志品格,将这笔宝贵财富融入到党校高质量建设发展之中,说了算、定了干,再大困难也不变,努力在‘振兴新突破、我要当先锋’专项行动中当先锋作表率。”

时代沧桑巨变,钢铁意志永恒。钢铁意志传承到今天,并不断发光发热,必将激励我们踔厉奋发、勇毅前行,以更加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和顽强的斗争精神在新时代东北振兴上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2

9月30日,由辽宁省委宣传部联合辽宁省总工会、鞍钢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策划并摄制,北方联合影视集团有限公司、博纳影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华夏电影发行有限责任公司、中华全国总工会文工团、人民网股份有限公司、万达电影股份有限公司联合出品的电影《钢铁意志》在全国院线公映。我市将通过增加影院排片和组织包场观看等举措满足广大群众观影需求。

10月1日,记者走进银州区嘉谊国际影城、大地影院看到,不少影迷趁着十一国庆档观看《钢铁意志》这部爱国主义电影,用心感悟关于党、关于革命、关于英雄的故事,让红色血脉代代相传。嘉谊国际影城工作人员王超越介绍说,《钢铁意志》影片改编自真实事件,生动再现了火热年代的“钢铁战士”,又是首次大银幕讲述解放初期鞍钢恢复生产的艰辛历程。该片上映国庆档,引发了很多影迷关注。“为了满足影迷的观影需求,弘扬电影里展现的钢铁般意志,顽强的拼搏精神,我们影院在排片上进行调整,尽量多排此影片。现在,每天播放18场次,占比30%。”王超越说。

影迷陈女士在观看影片后表示,《钢铁意志》不只是钢铁工业的成长史,更是钢铁人的成长史。这部电影很值得我们观看、学习,像当年的党员干部和工人群众顽强拼搏的精神致敬。时代在变,精神永存,影片一定会鼓舞更多的人前行,为建设美丽家乡,建设更加强大的祖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影片制作精良,布景真实,影片中炉火四溢、军民同心的炼钢场景让我久久难忘,非常震撼,也非常感动。”影迷王先生说,电影里的英雄人物都是年轻人,青春只有和国家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才会迸发出耀眼的光芒。作为年轻人,要接过历史的接力棒,在《钢铁意志》这部电影中汲取精神力量,立足岗位,展现更大担当和作为。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3

每部电影看完后如果都说挺好的,那么就肯定电影的质量,不过却又否定了电影的精彩。

影片主要讲述了在1948年,东北,国民党残部边撤离边计划炸毁鞍钢厂区。危急时刻,“战斗英雄”赵铁池(刘烨 饰)带领共产党部队直冲腹地,殊死搏斗,摧毁了敌人的阴谋。赵铁池化身“钢铁战士”与工程师孙雪飞(韩雪 饰)、老工人孟泰(林永健 饰)、总经理程时勋(张国强 饰)一同投身复工复产。在历尽千辛万苦之后,成功修复废弃的2号高炉,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钢铁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

在观影之前,小编最初对鞍钢的发展印象、成就数据届来自于历史书,不过据说影片《钢铁意志》的主创曾5次深入鞍钢了解历史,力求真实尽可能地还原当年在恶劣环境下,通过工人们的努力与艰辛,将一块几乎成为废墟的鞍钢场,以最短时间恢复生产,练出第一炉铁水。

主旋律电影题材,内容庄重却又含东北地区的喜剧元素,故事情节有急有缓,时时调动着观影之人的情绪。影片中刘烨、韩雪、林永健等老戏骨们演绎的唯妙唯俏,人物塑造的生动细腻,深深抓住观影之人的心。

在剧中,刘烨虽然作为男主角一直在走主线,从连长到厂长,专搞事业,对其他情感完全不搭,算是个名副其实的钢铁直男。韩雪演绎得挺好,不过角色却不讨喜,对内是无脑崇拜刘烨,对外却是女权的领导者,感觉很分裂。不过,或许是小编理解不了那个年代的情感吧!

影片里最震撼的无疑是国徽制好并升起的场景,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枚国徽,作为能挂在天安门城楼上,象征着中国工业崛起的标志,小编内心在呐喊:中国工人万岁!

疫情席卷全球,所有人都在萎靡的生存着,我们还是需要看一些这样展现历史,歌颂人民的正能量影片,来激励我们砥砺前行。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4

如何激活一座城市?如何激活一家工厂?如何激活一支队伍?今年国庆节期间上映的电影《钢铁意志》做出了新的尝试。

观影之前,注意到电影海报上写着主题曲是《钢铁爱人》,推广曲是《之初》,电影的文学顾问是《人民文学》的主编、作家李敬泽。从海报上的信息可以看出,《钢铁意志》这部电影的制作方和宣传方是下了功夫、请了专家来指导的。其实,电影拍摄期间及以后,我曾经前往取景地本钢一铁厂参观,那里现在已经被列入本溪工业遗产群,作为工业文物来保护。而十几年前,我们刚刚大学毕业来本溪参加工作,溪湖铁桥旁边的一铁厂还在正常生产,我也曾经和驾驶电力机车运送炉渣的年轻火车司机进行过短暂交流。自己本来是农家子弟出身,高中毕业以后和上大学期间,在老家的一家工厂里打过工,所以对工人师傅也有一种亲切感,乐于与工友切磋对话,大家互相配合、亲密无间地完成零部件的制作,最后完成成品的配套组装,再由货车司机运动到全国各地的订货方那里去,和大队伍一起工作劳动,参与其中,让人非常有成就感。也是工作让人拥有了获得感、幸福感、成就感,而结束打工领到工资的那一刻,又让人觉得劳动是有价值的。

有点儿喜欢主题曲《钢铁爱人》这个歌名,词作者显然用心了。鞍山和本溪都号称“钢城”,当然,我的山西老家太原也是“钢城”,世纪之初上大学期间所在的武汉也是“钢城”。鞍钢、本钢、以及太钢、武钢,每一家都是百年大厂、百年老厂,拥有各自的企业历史文化,也创造了各自的钢铁品牌。对于上下五千年历史的中国来说,相对于农业文明,一二百年的工业文明带给了华夏文明质的飞跃。而怎样让一百多年的钢铁产业长期健康发展下去,对每一个曾经以之为支柱产业甚至是唯一支柱产业的工业城市来说,都需要严肃认真地进行规划设计。最近几年一直在说“一张蓝图画到底”,建筑图纸是非常珍贵的档案材料,正如电影《钢铁意志》开头所展现的,能看懂建筑设计图纸和施工图纸的工程师和工人师傅们,每一个都是工厂的宝贝,既要大力保护,也要认真求教。“二十一世纪什么最贵?人才。”这是某部电影里的台词,也是《钢铁意志》这部电影所要表达的意思之一。世纪之交在老家工厂打工的那两年,厂里的工程师手里总拿着一把游标卡尺,经常在各个车间之间巡视检查,后来工厂在旧机床之外又购置了一台宽大的木工机床,用于面板材料的切割,现在还记得那张木工机床上自带了刻度标尺,也还记得和工友们守在烤漆房通宵达旦的那些夜晚。

鞍钢和本钢的整合、太钢和宝钢的整合、武钢和宝钢的整合,还有很多大型钢铁厂的兼并重组,实际上都是在做“激活”。孟泰师傅既是电影《钢铁意志》的主角,也是中学历史教科书里的重要人物。鞍钢宪法、孟泰仓库,在电影中都有生动地展现。九十年代初,当时我还在上初中,太钢的李双良师傅是山西的广播电视报纸上赫赫有名的劳动模范,他以一己之力带领一支小分队,硬是搬走了太钢厂区里高大的矿渣小山堆,并且运用科学技术对矿渣进行分拣提炼,变废为宝,最后变渣山为青山,现在那里早已成为市民休闲健身的场所。前几年国庆节期间,搭车北上,从长春转车去了黑龙江,在齐齐哈尔和大庆,感触挺深。而更早之前,去过沈阳铁西区的中国工业博物馆,当时在沈阳铸造厂车间改建的展厅里就看了电影《钢铁意志》出现的那个挂在北京天安门上的铝合金铸造国徽,建筑师梁思成、林徽因始终是我的偶像,见到他们设计的作品出现在眼前的时候,可以说是百感交集,因为国旗、国徽是国家的象征,建国之初由东北工业基地的工厂来共同完成这项任务,可见国家对东北具体来说就是辽宁的重视和信任。所以当电影《钢铁意志》出现了工人师傅把铸造好的高大国徽挂起来的时候,我同样百感交集。《咱们工人有力量》是影片里反复出现的广播音乐,也是小时候我们上学时歌咏比赛的经典歌曲。这首歌我们唱过,片尾转身微笑的雷锋也唱过,因为他就是从鞍钢参军入伍的,他曾经是鞍钢的一名拖拉机手。以前看《老兵你好》那个节目,才知道雷锋的传人全国劳模郭明义是退伍军人,就像电影里刘烨饰演的接收钢铁厂的连长一样,是军人出身。带领队伍进行石油大会战的余秋里,是共和国的开国中将,那年国庆节在大庆的博物馆里看到过相关文物,也看到了铁人王进喜进京向周恩来总理汇报工作的蜡像场景复原,可见当年工作的艰辛,准确地说,是艰苦卓绝。刚毅坚卓,这是抗战期间西南联大的校训,抗战胜利结束以后,北大、清华、南开从云南昆明、四川宜宾等地返回北京、天津,师生再次重建校园,“南渡北归”,同时也把刚毅坚卓的联大精神带回了校园,经过战火洗礼的师生,更加珍惜和爱护校园,在新中国成立以后,一直到现在,西南联大对中国大学、对中国的影响都是深远且广泛的。我的大学母校华中师范大学在抗战期间同样有过西迁的历史,从湖北武汉转移到云南喜洲办学,抗战胜利以后才又搬回武汉,大四实习那年秋天刚好赶上华师百年校庆,在校史馆里看了很多文物展品。

《钢铁意志》,一言以蔽之,刚毅坚卓,激活重生。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5

节前观看了由刘烨、韩雪主演的《钢铁意志》,本片讲述解放初期,面对抗美援朝和社会主义建设对钢铁的迫切需求,中国共产党人团结带领广大工人阶级,克服重重险阻,历经千辛万苦,成功修复废弃的2号高炉的,在最短时间内生产出新中国的第一炉铁水,并在技术革新等方面取得重大突破,为新中国钢铁实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电影根据真实历史改编的,属于正剧,时代特点明确,电影中服化道基本符合年代特点。

作为一个80后中年人,处在物资匮乏的末期,对一些历史年代剧,有着不同的情感,我们从小就是在这种电影熏陶和历史宣贯中成长,所以对这些历史剧,认可程度,理解程度是不可比拟的,随着年龄的增加,对一些事物的看法,更加成熟。

优秀的地方,我不多说,媒体说得很全了,我说说我看完之后的感觉:

本片剧情设计一般,更像是一部记录片,矛盾冲突不够明显,硬伤有点多,尤其是间谍王博,剧中多次的做法,明显不专业,作为一个曾经带领连队的连长,敌特鉴别应该有一定基础吧,这么浅显都没有发现。感情戏做得非常差,如周刚参军,没有告诉周母,周母就不会上厂子里问?这是不是能体现当时的舍小家顾大家,工人阶级的觉悟,说明当时对抗美援朝的支持。

我不知道是因为资金的问题,还是其他问题,其冲突的场面很一般。通过恢复2号高炉的过程,刻画得不够细致,本身观众对钢铁炼制就不是很了解,过程中也没有体现出赵铁池发挥的作用。恢复2号高炉,主要的几个场景,工人自愿捐出材料,手工敲击炉内废铁,亮点太少。

剧中几项冲突,一个炉内泄漏,一个王博炸厂,镜头给的高炉和炸药没有全貌,让人感受不到危险,恢复的过程表现过于简单,钢铁意志表现的不够,尽管这是一部正向宣传的影片,但我还是希望,能拍的更好,让现在的年轻人理解,那个年代的不容易。

各位演员演得都不错,都是老戏骨,尤其是孟泰扮演者林永健老师,演得真好,配角演技都是非常在线。但是两位主演表现就很一般,尤其是主演刘烨老师,有几个地方感觉有点用力过猛,我看到后,直接跳戏了,一个是韩雪住院看望过程,一个是吃韩雪做的酸菜表现,可能导演想表达那个年代人的单纯,但是刘老师用劲过头了,导致出戏。这种剧不用非得有喜剧元素,它本身就不是喜剧的场景,弄得就有点不伦不类了。

所以希望导演们认真点,不管是什么剧,请认真拍摄,不要找任何理由,任何借口,拍出优秀的影片,我们会买账的,票房也会好看的,希望中国电影越来越好,能够拍出更好的影片。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6

影片完整讲述了1949年到1953年鞍山钢铁厂从百废待兴到恢复生产的过程。大家从天南海北来到鞍钢,面对物资的缺乏,技术的落后,敌人的破坏,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信念炼出一炉炉好钢,为新中国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最后为了发展钢铁工业,鞍钢人又走向了天南海北。

钢铁工人的这种已身躯为熔炉,以意志为火焰的精神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人物刻画细致入微,值得国庆假期观看。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7

故事聚焦于解放时期鞍山钢铁厂第一炉钢的诞生,却不止于此。整体没有大画幅的煽情,没有喊口号式的强行升华,而是类似于纪录片一样,把这些故事有逻辑地讲好。人物刻画得都比较生动立体,没有说是群像戏就一笔带过,更没有个人英雄主义,即使是工人也有大力量,也从中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当我们都在纪念那些我们叫的上名字的英雄烈士的时候,也要为那些幕后工作的无数工人致以敬意。剧情上有战场的炮火,钢铁厂的炉火也有悬疑特务部分,有大国大爱,亲情,友情,战友情也有爱情,比较饱满吸引人。在拍摄上,看不出是反季节拍摄的痕迹,我可以感受到那冰冷的雪地也可以感受到那滚烫的锅炉。

当然电影的完成离不开演员们出色的演技,林永健老师扮演的角色既是工厂里的扛把子孟泰师傅也是家里的父亲,两种角色的转换令人记忆深刻。那场把猪肉带到工厂,猪尾巴留给家人分食的戏,给不少观众留下了深刻印象。对于国庆档以及之前中秋档的正剧主题电影,都开始讲述大环境里的小人物故事了,这是值得鼓励的,也是观众想看到的走向。希望电影人们今后继续通过电影的`载体,讲述好身边的故事,真实的故事。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8

故事题材很新颖,工业建设角度的主旋律影片,展现了新中国成立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的艰苦和困难,更让人感动于第一代鞍钢人和钢铁工人的付出和韧劲。钢铁般的意志凝聚的力量才有今天的成功。

背景音乐用得很多,有的紧张的气氛坐在影院里还是蛮有代入感的。台词方面感觉为了迎合主旋律的主题有些不舒服。最精彩的部分一个是钢铁直男那一段,一个是林永健老师的出场。剧情方面几次矛盾都化解得没什么悬念,最重要的是感受精神吧,前人披荆斩棘换来的幸福要好好珍惜。

电影钢铁意志观后感9

电影从来不是只凭借技术就能锻造出来的作品。塑造一个有血有肉的人物是讲述电影故事的核心,也是电影与观众产生联结的纽带。《钢铁意志》在距电影背景七十多年的当下仍能够吸引观众的注意,实际上依靠的就是饱满的人物形象和真实的故事情节。在新中国成立前,赵铁池是战斗英雄,是带领连队冲锋陷阵的战士。在鞍钢的集体里,赵铁池是肩负重任的领导者,是最讲公平的给专家改善伙食的工人,是在高炉即将发生危险时义无反顾上前的勇者。

上一篇:税法宣传月活动方案下一篇:伤心的一件事优秀作文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