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文明史》读书报告

2024-08-26

《世界文明史》读书报告(通用8篇)

篇1:《世界文明史》读书报告

读完《世界文明史》,我更相信一句话:“历史是人的创造”,这句话包含着两个意思:首先是表层的,就是说历史是人类曾经的活动记载;其次历史是包含着历史学家的主观感情,是他们的精神创造。纵观历史,我们可以理出人类的发展轨迹,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预知未来,可以与现实对话,可以帮助我们解决眼前的问题。

人类的文明是复数而非单数,因为历史上有太多的文明,究竟有多少个,连历史学家他们自己也说不清楚。那么到底为什么不同地理环境下的文明会不一样呢?这本书里这样描述:重要原因之一是地理的差异,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比如埃及由于尼罗河的定期泛滥而不必去支付自然,在他们的处世之道中充满了顺从自然的思想。由于这种顺从自然的思想,埃及人热爱现实生活,也希望这种生活永远延续,而当生命结束时,他们会希望有来生,于是他们创造了金字塔、木乃伊等等。我认为这个原因造成了早期的人类文明之间的差异,但是却不是后来晚些时候的差异来源,因为随着人类的发展,已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克服地理的差异。那么当人类发展那种境地,有时什么继续造成人类文明的差异呢?答案是随着人类发展,人们克服空间的障碍,开始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这样在互相学习中就会形成新的文明。这新的文明就相当于是已存在的不同文明的组合,但是不同的新的文明是由不同的旧的文明组合而成的,这就是差异来源。如现代西方文明很大程度上是希腊、罗马和希伯来宗教的组合。但世界上没有其他那个宗教也是这三者的组合,这就是差异。最后这种一开始的小的差异不会给予不同的文明以不同的历程、不同的经历,从而把这种一开始小的差异无限扩大,从而真正的形成差异巨大的文明。

读这本书,使我对几个文明非常感兴趣。下面将一一讲到。

首先是美索不达米亚文明,美索不达米亚文明是人类现在已知的最早的文明,一开始是由苏美尔人创造的,并且苏美尔人是世界上最早系统的使用文字的民族,除此之外,苏美尔人也是世界上许多早期生活常用品的最早发明者,比如车轮、历法。说到历法,苏美尔人在那时的历法里就有了瑞年的说法。早期的文明一个重要的话题就是宗教,苏美尔人也不例外。苏美尔人的宗教史一种多神崇拜,他们认为范式自然界的万物都具有神性,为此他们还搭建了吉古拉特等大型的神庙,城市也是以这些神庙为中心建立。苏美尔人也非常热爱艺术,他们的生活用品,即使是最常用的也会被制作的非常精美。苏美尔人还是学校的最早创造者。可见苏美尔人的文明程度在当时是很高的。但是,为什么他们会穿凿出文明程度这么高的文明呢?这一点,书上没讲到。我想既然是早期的文明,那么按照上面所说的理论,原因肯定就是地理因素了。那么到底和地理有什么关系呢?首先尼罗河环境并不好,因为多灾多难,人们对死亡就是司空见惯,这样他们就不会像埃及人那样重视来生,只会更注重今生,于是造成他们重视眼前的利益和现实的生活。他们的城市外面有先进的蓄水池,可以保他们安然无忧;他们的贸易很发达,因为人们享受生活需要很多的物品交换;他们没什么军事活动,因为他们觉得不需要,只需要享受当前安逸的生活。所以后来苏美尔人的地方很容易的就被闪米特人“占领”了,但是这是由于苏美尔人的这种先进的文明使得历史上经常发生的一件事情发生了:落后的民族用武力占领了先进文明,但是在文明本身上,终究是落后的民族被先进的民族占领。后来美索不达米亚文明进程到古巴比伦时期,这一时期最著名的当数《汉莫拉比法典》,这部法典也从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苏美尔人的文明的不断延续。我们可以从苏美尔文明里得到什么启发呢?我觉得最主要就是,要居安思危,要重视军事的发展。就如后来的希腊,虽然文明程度很高,但是最后还是被亚历山大占领了。

其次就是希腊文明,很多人肯定对希腊文明很熟悉,因为当今西方的思想流行于世界,而希腊文明是它的一个重要根源。早期,在经过一系列的发展之后形成了雅典和斯巴达来年各个风格迥异的两排城邦。斯巴达是寡头政治,就是封闭式管理城邦,所以斯巴达的文明程度在公元前6世纪也是停滞不前。那么为什么斯巴达会出现这种现象呢?首先,由于是早期文明,环境因因素起很重要的作用:斯巴达周围群山环绕,环境相对封闭,有点夜郎自大的现象,也较少受到邻邦城市发展的影响;斯巴达尚武使得他们向外扩张,就不得不一直保持他们在军事上的领先优势,由此统治者把人分为几个级别,武士在这个级别划分中拍到相当高的地位,分别是:公民即武士、边民和奴隶;斯巴达也缺乏一个有政治权利的中产阶级来推动民主政治的发展。这样这个斯巴达国家就是一个超级军营,全国实施军事化管理。

而雅典的发展确实另外一个轨迹。雅典的社会分为三个等级:公民,不是武士、外来人口、奴隶。雅典规定,奴隶主一定要善待奴隶,不能虐待奴隶,也不能随意杀害奴隶。其实我们说西方受希腊文明影响很大,这里所说希腊文明其实就是指雅典城邦的文明。雅典在当时是一个很民主的地方,而雅典是在经历了四个阶段后才慢慢走向民主的。这四个阶段是:德拉古的改革、Solon改革、比希特拉图改革和克里斯蒂尼改革。雅典民主是希腊后来的民主政治的缩影,它在城邦范围内实现了公民的民主,掌握政治和军事实权的重要官吏由公民选举产生,收到公民的监督,并有不太长的任期。大多数的普通官员和陪审员有抽签产生,面向所有公民。各种权利之间有制衡。就是这些原则也行了以后西方民主制度的发展。当然这些不是说希腊的民主制度就是完美的,比如雅典民主制度把妇女完全排除在外,这不得不说是不足之处。

提到希腊,除了政治,不得不提的就是希腊的艺术。希腊的艺术最具有影响力的当数起其神话故事。希腊艺术里大量呈现神的形象,表现神就是为神服务,是对神的敬仰。希腊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一样崇拜多神教,甚至还有厕所神。但是和美索不达米亚文明不同的是,希腊神之间是有很密切的联系的,不是互相孤立的。希腊诸神就是通过这种神话来编制的。希腊神话的另一重要特点就是神被人化,神具有人的一切个性,包括贪欲、性欲等等,神之间有严格的等级划分。另外希腊神文化的一个重要的和气它文明不一样的地方就是,他们对神很虔诚,但是并不狂热,这一点可以由此证明:祭祀在他们的社会里地位不是最高的,祭祀活动在他们的生活里也不占多少分量,但是他们很虔诚。

另外一点就是希腊的思想和艺术。希腊古典时期思想上的主要成就其实就源于那几个名人:苏格拉底、苏格拉底学生柏拉图和柏拉图学生亚里士多德。他们都提倡民主,这点可以从柏拉图的《理想国》里看出。另外希腊的艺术成就也是相当的惊人,他的建筑、雕塑在今天看来都是无价之宝。

这是早期的文明,体现出的文明之间的交流几乎是零。但是我们依然可以看出其文明程度之高,令人不可想象。下面我将提到,由于文明之间的交流而产生的文明。

罗马帝国可以说是历史上国土面积最大的帝国之一了,由亚历山大大帝横扫出的帝国,把地中海变成了国家的内海,融合了世界几乎所有的文明因素,包括东方。这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希腊文化的扩展,因为亚历山大从小受到亚里士多德的教诲,对希腊的文化认同感很强,随着他的全世界的征程,希腊文化也就传到了几乎全世界。这其中希腊文化在传播的过程中也受到其他文化的影响,在默默的改变,在默默的融合。由此产生出罗马帝国的文化,大融合的文化,这是人类文明个一个新的伟大阶段,标志着人类大规模文化交流融合时期的到来。在文学、艺术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峰,法律和科学也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在各民族的融合中基督教也在这一时期诞生,并在罗马帝国里发生着重要的演变。

这是真正的人类文明发展的新纪元,促成了罗马帝国的兴旺。但是由于罗马帝国从全世界各地挂搜来的财富太多了,使得罗马人原本纯朴的生活作风完全改变,最终拜倒在金枪的足下,而日益腐朽,最终被打败。其实历史上总在进行着这样的更替,中国就是最好的例证。开朝总是好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旧的东西总是跟不上社会的发展所需,而旧的东西的危害就在不断的积累,渐渐的这种危害使得社会承受不起,这时这套旧的制度就会被先进的另一套制度所取带,而这期间往往会伴随着流血的斗争。

谁也左右不了历史的前进方向,每个人只能顺应历史潮流,并作出自己的努力。如果你看清了历史的这个潮流,你将会留名;如果你看错了历史潮流,那么你只会被抛弃。就如中

国古代的朝代更替,往往是农民起义军先上,而农民起义军要靠一个领袖来振臂高呼以云集之,但是什么时候高呼,这有很大的学问。有的人时机选择正确,成功了;有的人选择错位,结果肯定只会是被送上断头台,人们也不会记住他们。我们记住的人,他们是成功的。但是不要忘记,在他们之前或之后肯定也有人干过和他们一样的事情,只不过时机选择正确的才活了下来,我们才能知道,才能记住。所以,学习历史的目的就在于明白这些道理,并付诸于实践!

篇2:《世界文明史》读书报告

《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书名原文:《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king of World Order》。作者塞缪尔·亨廷顿(Samuel Huntington)出生于1927年8月18日,是美国当代著名的政治思想家、国际政治理论家,也是国际政治研究领域著名学者,曾任美国哈佛国际和地区问题研究所长,曾多次访华。1993年夏,他在美国《外交》杂志上发表了题为《文明冲突?》的文章,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关注和争论。2008年12月24日在马萨诸塞州马莎温亚德辞世,享年81岁。

这本书主要论述的是: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冲突的基本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共分为五个部分,概括如下:

第一部分:世界政治的新时代。作者提出自己的范式:从七个或八个文明来看世界。然后作者批判了西方的“普世文明”论,论述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

第二部分:变动中的各文明力量对比。论述西方的影响力在相对的下降,非西方文明在崛起和重新自我认识。

第三部分: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作者论述以文明为基础的世界秩序正在出现,文化类同的社会彼此合作,各国围绕着它们文明的领导国家或核心国家来划分自己的归属,不同文明间融合的可能性较小。

第四部分:文明的冲突。西方国家的普世主义日益把它引向同其他文明的冲突,最严重的是同伊斯兰和中国的冲突;并重点分析了穆斯林同非穆斯林的断层线战争。

第五部分:文明的未来。论述西方文明如何生存,美国应该采取的态度和策略,以及如何避免因为文明的冲突而可能引发的战争。

对于这本书,我觉得值得批判之处要更大。首先,亨廷顿的历史观是以西方为中心的,而并非站在世界的高度去平等的俯瞰各种文明。从书中将“西方文明”与“非西方文明”的对立、对伊斯兰教好斗的不认可、和对中国文明的敌视等方面均可见一斑。同时他作为一个美国学者,仍然无法摆脱“美国视角”的束缚,如他积极探讨美国如何维护自己的政治霸权、经济及文化等各种利益的策略,并预测美国胜算的能力等等。显然将美国摆在一个“世界警察”的位置上,其出发点和归属点都是要维系美国的霸权。

其次,亨廷顿给出的范式的准确性值得怀疑。一个范式是否准确,要看它能否解释已经发生的现实问题、能否准确预测未来将要发生的事件。比如在海湾战争中,伊拉克攻击的国家与它同属于伊斯兰文明。亨廷顿试图通过争辩说大多数伊斯兰人民事实上是支持伊拉克的,来拯救他的论点。然而即使这是真的,他所强调说明的也仅仅是这样一个事实,即国家利益比感觉起来模糊和只有政治上才重要的对一种独特文明实体的忠诚更要紧。简而言之,在海湾战争中,文明认同是毫不相干的因素。我认为,亨廷顿忽略了国际政治中一个很重要的因素——国家利益。每一个国家机器在国际政治、经济、军事的博弈中,都是以自己利益为根本出发点的,这其中包括政治权利、经济利益、意识形态、地缘、历史、文明等因素,文明在其中无疑只在其中起辅助的促进作用。从另外一个角度说,亨廷顿夸大了国际同盟组织(如北约、欧盟)的联合行动的一致性和作用,忽略了当今世界仍然是各个国家参与活动和博弈的事实;他们必然会为本国的利益而各自行事。

最后,作为一个中国人,对于作者所鼓吹的“中国威胁论”也不敢苟同。他拿伊斯兰文明与儒家文明进行类比,这显然是不合理的。中华民族自古讲求中正平和、温良谦恭,目前我国的发展战略也强调“和平发展”(甚至将原来的“和平崛起”换了说法),传达中国的强大不是威胁而是机遇这样一个态度。另外,中华文明是兼容并包的,作者只看到了“文明的冲突”而没有看到“文明融合的可能性”,和第一条相联系,亨廷顿的出发点是美国的利益,所以他的目的则是维系之;没有一个更宽广博大的胸襟考虑文明问题,而仅仅在国家地区之间的冲突中研究,是不够全面的。

然而,亨廷顿的思想对我们着实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第一,冷战结束以后,一方面因为之前的国际形势使然,另一方面因为我国的马克思主义教育使然,提到国际关系,大多人会自然的产生“中、西”对立、“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对立的二分法思想,这显然已经不适合当前的国际形势了。虽然我们还不能说亨廷顿七大或八大文明的分法是否足够合理,但这无疑可以拓宽我们的视野,使得我们研究国际关系的时候不再那么的狭隘。

第二,亨廷顿的范式对于解释过去几年发生的国际事件着实是有帮助的。比如波斯尼亚国内的克族塞族以及穆斯林之间的不间断斗争,车臣与俄罗斯之间的纠纷实质上是穆斯林与东正教之间的宗教纠纷。与此类似的还有印度与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的领土争端。这些事件的确全部发生在文明之间的断层线上。不过我们只能说,除了政治权利和经济利益外,文明的差异可能会推动战争的发生。

第三,通过这本书,可以了解西方(尤其是美国)人的一些思想趋势。亨廷顿认识到,西方文明无普世性,而且以美国为主的西方文明已经处于相对低位下降的状态。同时,随着大量各民族移民涌入美国,作者担心美国或者西方文明的血统被杂污。这种思想实际上代表了一批人,一批对于西方未来恐惧的人。这种思想虽然有狭隘的成分,而且也从侧面印证了西方文明的“双重标准”(他们对外推行文化输出战略、实行进行道德绑架等),但是从人类文明的高度来看,确实是值得担忧的;同时,对于目前的中国人、对于目前正在被西化的中华文明,也是一记警钟。

篇3:中华水文明在世界水文明中的地位

一流的工程

都江堰

都江堰是现存世界上历史最长的无坝引水工程。它位于岷江冲积平原的顶点, 可自流引水灌田上千万亩, 兼有供水、航运之利。创始于秦昭王末年 (约前255~前251年) , 李冰主持兴建。

都江堰是天然与人工完美结合的水工建筑群, 它包括鱼嘴 (分岷江为内、外二江) 、飞沙堰 (分洪减沙, 水大时可自溃) 、宝瓶口 (现宽20米、高40米, 横剖面形状肚大口小) 以及百丈堤、人字堤、金刚堤等, 一般可以保证水小时够用, 水大时灌区不致成灾。都江堰工程巧夺天工, 举世罕见, 中外水利专家无不赞叹其精妙奇绝。它能历千古而不废, 与它的简便合理有关, 也与它拥有一整套科学管理措施有关。而更重要的是, 它已成为传承文化的一个载体, 历朝历代都格外受到人们的重视。

黄河大堤

修建黄河堤防可追溯到史前的共工与鲧。战国时期, 沿河各诸侯国纷纷在各自境内修建堤防, 奠定了系统堤防的基础。东汉王景治河后, 新堤防形成系统, 直至海口, 长千余里。黄河夺淮时期, 黄河下游形成了堪称世界之最的堤防系统, 其中有遥堤、缕堤、格堤、月堤、子堤、戗堤、刺水堤、截水堤之分, 这就是我们今天在地图上依然可见的“明清黄河故道”。

现在的黄河大堤与明清故道类似, 它是1855年铜瓦厢决口改道后逐渐形成的。从郑州桃花峪至山东利津河口, 河长767公里, 两岸大堤及其他有关堤防总长1583公里, 一般顶宽9米~12米, 高10米~14米, 底宽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人们形象地称它是“水上长城”。黄河大堤被认为是维系东方文明的代表性工程。

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长约1800公里, 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运河。在铁路出现以前的500年里, 它一直是中国维系国家政治稳定和南北经济交流的生命线。京杭运河是在历代运河工程基础上扩建、增建而成的。最早的一段叫邗沟, 始凿于公元前486年。隋代大开运河, 已曲折连通京杭两地。现有航线上最关键的工程建成于元代。全河于1293年贯通, 1688年基本定型。

京杭运河横穿长江、黄河、淮河、海河, 翻越山东地垒, 因地形起伏、水源缺乏, 沿线设置了大量陡门、船闸、水柜、水库等, 涉及的水工技术、泥沙工程技术相当复杂, 备受中外学者推崇。

洪泽湖

洪泽湖是中国第四大淡水湖, 也是现存世界上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人工平原水库。

现今洪泽湖水位13米时, 面积2350平方公里, 库容42亿立方米;洪水位17米时, 滨湖圩区破坏, 水面最大可达4345平方公里, 库容176亿立方米。它拦蓄淮河, 为苏北2000万人口和3000万亩土地提供防洪屏障及灌溉水源等。

洪泽湖大堤为均质土坝, 其前身叫做高家堰。1578年大修时, 高家堰仅高4米左右, 长30公里。以后为了抬高淮河水位, 大堤一直加高到10米左右, 最长达67.25公里。创建于1580年的迎水石工墙最长曾达60.1公里, 直立高度7米~10米, 坚固耐久, 宛若水上长城, 极其壮观。现出于防风浪考虑, 大多已改造为缓坡迎水。

海塘

海塘即抵御海潮、台风的堤防, 广泛分布于东南沿海海岸, 以钱塘江北岸的浙西海塘历史最长, 规模最大, 技术最先进。

浙西海塘出现于秦汉, 初为土塘;宋代创修石塘;明清多改为石塘。许多清代海塘经过改造, 至今仍在发挥作用。

古代海塘规模巨大, 举世罕见。江苏、浙江等地的主要海塘, 总长约935公里。明清鱼鳞大石塘, 高6米左右;基础打密桩, 夯三合土;石块之间用油灰或糯米汁灌缝, 用铁锔 (蝴蝶铁) 嵌扣。由于海塘对保护沿海经济发展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所以历朝历代均不惜人力物力而为之。据文献统计, 公元713~1780年之间, 用工万人以上、筑塘千丈以上的大型工程有35次, 小工程不胜枚举。而国外同时期同类工程的记载尚不多见。

圩垸

圩, 也叫围、垸, 是在近水地带修建环状堤防所构成的封闭的生产活动区域。防洪排涝与引水灌溉是这类工程的主要作用。因此, 圩堤上都建有闸涵, 圩区都有排灌渠系。

圩垸自古以来就是开发湖区和滨江地区的首要工程措施。唐宋以后直至明清, 圩垸在南方大河中下游平原区大量兴起, 不断发展。一个圩小者几十亩, 大者可达二十万亩, 且往往是几十个甚至几百个圩垸相连成片。著名的有太湖地区塘浦圩田、江南圩田、洞庭湖与鄱阳湖区圩垸、珠江三角洲基围等。由于有圩垸水利作基础, 这些地区后来都成为我国农业经济最发达的地区。

一流的技术

坝工

古代挡水坝有许多叫法, 如坝、堰、埝、埭、础。古代坝工类型齐全:从类型上分, 有拦河坝、溢流坝;从材料上分, 有土坝、木坝、砖坝、灰土坝、堆石坝、砌石坝、木笼填石坝、竹笼填石坝、桩基砌石衬砖夯土混合坝等等, 设计、施工都十分科学。南北朝时期的浮山堰横断淮河, 高约32米, 是当时世界上最高的坝。浮山堰下游不远处的高家堰, 存在历史很久, 在明代被改造成洪泽湖水库拦河坝, 当时长约37公里 (后延长至67.25公里) , 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坝。

埽工

埽工技术是中国在水工技术上的一个创造。

卷埽一般用若干个埽捆按一定的规则组合而成。每个埽捆均用柳梢、秫秸、芦荻一类的“软料”分层铺匀, 分层压上碎石和土料, 穿上大绳, 最后像卷帘子一样推卷成捆。大埽直径可达几丈, 上千人同时用力才能移动。

厢埽技术是在堤外置一排厢船, 在船与堤之间铺绳索加料, 就地捆埽, 加土后层层下压, 直到压到河底。

埽工种类丰富, 使用灵活。它就地取材, 可在短时间内制成庞然大物, 而且秸草等“软料”有柔性, 容易缓溜停淤, 所以常常用于黄河等多泥沙河流的护岸、堵口等, 在临时抢险及堵口截流中特别有效。

堰埭和复闸

船闸的发明, 是我国古代航运工程技术所取得的重要成就。我国船闸的发明, 经历了堰埭、斗门、单闸、复闸等几个阶段。

在运河上的缺水地段, 为了节水, 最初的办法是隔一段修一道拦河低坝, 称为堰或埭。

堰埭工程至迟在三国时期就已出现。堰埭的上下游坝坡很缓, 以便顺斜面拖船过坝。拖大船时需在两岸架设绞车, 在堰埭表面涂抹水草、稀泥作润滑, 这就是原始的斜面升船机。

唐代运河上出现了许多斗门, 即单闸;也有“扬子津斗门二所”的记载, 似乎是复闸, 但不太明确。宋代乔维岳于公元984年创建的楚州西河二斗门, 交替启闭, 送船过闸, 文献记载十分详细明确, 是不折不扣的复闸 (即船闸) 。西河闸比欧洲同类船闸要早五六百年。

防洪工程

中国古代的各大江河上很早就出现了形式多样的防洪工程, 其中以黄河最为突出。公元前21世纪前后, 在埃及和中国就有在尼罗河和黄河上筑堤防洪的传说。中国在战国时期 (公元前5世纪) 即沿黄河筑堤防洪。司马迁在《史记》中, 记载了公元前132年黄河上著名的瓠子堵口工程。随后, 公元前69~前66年, 在黄河下游曾开直河道裁减急弯3处, 并修筑类似丁坝的护岸建筑物。宋代已有了埽工护岸、木龙护岸、挑溜护岸等。国外则在1817年才有德国莱茵河裁弯工程。中国唐代在海河流域的永济渠 (今南运河的一段) 以东开挖减河, 增辟入海水道, 并在永济渠以西利用大量的洼淀滞蓄洪水, 减轻洪水压力, 保证通航。明代潘季驯治河时期在黄河下游修建了由遥堤、缕堤、格堤等组成的堤防系统, 修建了骆马湖、洪泽湖等作为滞洪水库, 并在黄河两岸建有许多分洪溢流坝, 使防洪治理由单一的措施逐步发展到各种工程措施相结合的综合治理, 并由局部河段的治理向流域的全面治理发展, 不少河流特别是黄河下游已形成较完整的防洪工程体系。

水力机械和提水工具

古代水力加工机械有水碓、水磨、水排、水硙等。据记载, 水碓出现于西汉。东汉杜诗发明水排。南北朝时期, 水磨、水硙已普遍使用。唐代关中水碾大为流行, 并将这一技术传入西藏。宋元时期, 水转大纺车问世。这是水力机械对手工业技术的一个重大改造。

据文献记载, 中国早在2500~3000年前就开始使用桔槔和辘轳等提水工具。有人研究认为桔槔的历史甚至可上溯到3700年前。东汉毕岚创造翻车 (又叫龙骨水库) 和筒车。自唐以来, 始出现用畜力、风力、水力驱动的龙骨水库。

古埃及和古希腊几乎与中国在同一时期使用吊杆 (类似中国的桔槔) 提水。在古希腊还出现了唧筒 (即简易的往复式泵) 、阿基米德螺旋管 (即简易螺旋泵) 和波斯轮 (即蹼轮) 等提水工具。

一流的理论

《管子·度地》

《管子·度地》全文仅2000字, 但它反映出的我国古代水利科学技术是十分卓越的, 在世界文明发展史上占有很高的地位。

贾让三策

西汉贾让提出, 治理黄河的上策是:开辟滞洪区, 移民让地, 实行宽堤距, 禁止乱围乱垦、与水争地。他认为这样做花费不太多, 却可以千年无患, 所以称为上策。中策是:开渠建闸, 设置水门, 旱时开引黄闸门灌溉, 涝时开泄洪闸门分杀水怒。这样做有三个好处, 一是淤灌可改良土壤, 二是旱地改水地可提高产量, 三是可以发展航运。他认为这个方案花费最少, 但不能一劳永逸, 只能维持数百年, 所以叫做中策。其下策是:维持旧堤, 加高培厚。修修补补, 永无终止, 所以称为下策。

贾让三策是最受后人重视的治河议论。贾让运用了经济比较概念, 批评了单纯的堤防政策, 对后代治水思想产生了深刻影响, 堪称人类治水思想宝库中的明珠。

泥沙理论

在泥沙理论方面, 中国从古至今在世界上保持了领先地位。

中国古代从战国以至明清, 凡论及治河者, 无不兼论泥沙。如《管子·度地》中就论述过弯道会引起河岸河床冲淤变化, 西汉张戎第一个提出了利用水力刷沙的思想。尤其值得称道的是, 人们在实践中能主动地运用泥沙理论知识解决泥沙问题。古代治沙主要为五大类。第一类为上游水土保持。这是南宋时提出来的。保土拦沙措施有农业种植措施、涧谷淤地堰坝、引山洪淤灌及放淤。山洪淤灌相传始于先秦。第二类为下游治沙。常用的治沙方略有散水匀沙、束水攻沙、放淤固堤、引洪淤灌和以清释浑等5种。最典型的散水匀沙是清代对海河水系的治理。明代潘季驯则系统地提出了束水攻沙理论, 在黄河下游大力实施“以堤束水, 以水攻沙”, 并在黄淮交汇处修建洪泽湖水库“蓄清刷黄、以清释浑”。明代后期至清代, 北方多沙河流上普遍实行放淤固堤和引洪淤灌, 并有系统的经验总结。第三类为放淤及淤灌。利用泥沙肥田造田, 起源甚古, 自然淤灌可以上溯到史前, 人工放淤也有几千年的历史。第四类为渠道中之治沙。古代除了人工挖沙以外, 还通过改变渠道断面来冲沙或沉沙, 如宋代汴河上修建狭河木岸以防淤积, 通过沉沙池 (湖泊) 使浑水变为清水。第五类为沟洫治沙。明清两代都有散水以治河、分沙以肥田的治沙理论。

水文学

我国古代水循环理论早在战国时代成书的《吕氏春秋·圜道》中就有记载, 所谓“云气西行, 云云然, 冬夏不辍;水泉东流, 日夜不休……”它比较准确地反映了我国所处海陆地区水循环的客观规律。水文测验有悠久的历史, 考古发掘表明, 战国时代李冰在都江堰工程上开始用石人观测水位, 其他地区也有历代的“水则”保留下来;唐代开始, 在四川涪陵长江里的“白鹤梁”上已有枯水题刻 (石鱼) 。至于洪痕或洪水题刻则遍布全国, 不计其数。降雨观测方面, 秦代就有了各地向中央报雨的制度;南宋数学家秦九韶还提出了各种量雨器计算雨量、雪量的方法;清代故宫有《晴雨录》, 依照十二时辰记载1724~1903年北京地区的降水情况, 其间资料共有174年, 昼夜不断。泥沙测验起源也很古老, “一石水而六斗泥”即是先秦时期关于黄河、泾河的普遍认识。关于流量, 宋代改建汴渠时用平方尺计量河槽断面, 用水流的“湍缓”来定性描述流速, 初步有了流量概念;元代文献把一平方尺称作一“徼”, 以徼计算的水量叫“水程”或“水直”;计量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一断面水量的方法在清康熙年间陈潢已完整提出, 同时代的康熙皇帝本人作了更明确的描述:“先量闸口阔狭, 计一秒所流几何”。这与现代流量概念完全一致。

对于江河涨落, 古人早有总结, 秦汉已有“桃花水”“秋水”的称谓, 北宋时每个月的水涨水落均有专名, 并认为河道涨水有定期出现的规律, 所以起名叫“信水” (守信用的水) 。到明清, 信水的说法被“水汛”取代, 相沿至今。快马报汛制度至迟始于16世纪。

我国古代水文测验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确凿的记载, 以至国内外专家谈到水文测验史, 言必称埃及、中国。但是我国古代水文学理论定性描述的多, 定量描述的少, 在测量工具、数学计算、模型试验等方面一直没有发展起来, 以致近代落后于西方。

水利文献

中国古代水利文献之多为世界之最。现存水利专著有通史、专史、河道史、地区水利史、渠塘史、闸坝史等, 粗略估算在300种以上。正史、政书、各种一统志、省志、府县志及地理书中也有大量水利记载。加上各类著作中的水利事迹记载, 字数在1亿以上。历史上最早的水利名著为《尚书·禹贡》, 它成书于战国时期 (公元前480~前222年) , 记述了大禹治水的传说。最早的水利科学总结是《管子·度地》。第一部中国水利通史是《史记·河渠书》。第一部记述全国河道水系的专著是《水经》, 约成书于公元220~232年间。现存最早的河工技术专著是《河防通议》, 成书于1048年。最大的古代水利总集是《行水金鉴》《续行水金鉴》和《再续行水金鉴》, 它上起远古, 下至1911年, 共有1000多万字。其他名著还有《治水筌蹄》《河防一览》《治河方略》等。丰富的水利文献记述历史, 探讨理论, 指导实践, 对促进中华水文明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一流的水利科学家

李冰

李冰是战国时期的水利科学家, 都江堰的创建者, 他对天文地理也有研究。秦昭王末年 (约公元前256~前251年) 为蜀郡守, 在今四川省都江堰市岷江出山口处主持兴建都江堰工程, 因而使川西平原富庶起来。据《华阳国志·蜀志》记载, 李冰曾在都江堰安设石人水尺, 这是我国早期的水位观测设施。他还在今宜宾、乐山一带开凿滩险, 疏通航道, 又修建汶井江 (今崇庆县西河) 、白木江 (今邛崃县南河) 、洛水 (今石亭江) 、绵水 (今绵远河) 等灌溉和航运工程, 同时修索桥、开盐井等。人民怀念他的功绩, 建设庙宇加以纪念。北宋以后还流传着李冰之子李二郎协助李冰治水的神话。

王景

在东汉初 (公元69年) 王景治河后, 有几百年史书上关于黄河水灾的记载几近空白, 以致有了“王景治河, 千年无患”的说法。但不论是否“千年无患”, 王景治河确实功劳不小。这次治河动用几十万人, 从荥阳至海口摆开千余里, 其规模在古代空前绝后, 其措施除了常规的疏河、筑堤以外, 过人之处是“十里立一水门, 令更相洄注”。王景是“墕流法” (侧向溢流堰泄洪技术) 的发明人, 与贾让提出在黄河上“多张水门”以“分河流”设想的时代 (公元前6年左右) 也很接近。由此有学者推断, 王景是把贾让中策的设想部分地变成了现实, 在黄河上采用了建闸控制分流的技术, 至少在黄河、汴河分流处是这样。许多学者认为这也是王景治河成功的关键所在。王景在黄河这样的大河上建闸, 人为控制水流, 是前无古人的开创性实践, 是人类水文明史上不可多得的一笔财富。

郭守敬

郭守敬 (1231~1316) 是元代杰出的科学家, 擅长水利及天文历算, “巧思绝人”, 曾任都水监、太史令等职。他在今宁夏河套地区、京冀豫地区以及京杭运河山东段开通前夕的汶泗河地区做了大量的勘查测量工作, 提出了二十几条有关水利的建议, 治理河渠塘堰几百所。

在元大都 (今北京) 附近, 他主持重开金口河引永定河水, 主持建设了最后打通京杭运河全线的通惠河工程。郭守敬设计制造了20种天文仪器, 进行了南北一万一千里、东西六千余里的天文大地测量, 1280年完成《授时历》。他首先提出了“海拔”的概念, 比德国数学家高斯早560多年。

潘季驯

潘季驯 (1521~1595) 是明代著名治河专家, 曾4次出任“总理河道”, 主持治理黄河、淮河、运河, 在治黄理论和实践上有重要建树。针对当时河势散漫的情况, 他在徐州以下黄河两岸高筑大堤, 挽河归槽, 实现束水攻沙;堵塞高家堰决口, 加固高家堰大堤, 逼淮水尽出清口, 以清刷黄;以洪泽湖拦蓄淮河洪水, 并为运河提供水源。他还提出了利用黄河本身冲淤规律实行淤滩固堤的措施。由他奠定基础的明清河道一直维持了300年之久。他的理论贡献主要有三点:把治沙提到治黄方略的高度, 实现了治黄方略从分水到束水、从单纯治水到注重治沙的转变;提出并实施了解决黄河泥沙问题的三条措施, 即束水攻沙, 蓄清刷黄, 淤滩固堤;著成《河防一览》一书, 系统总结、完善了堤防修守的一整套制度和措施。后人评价说:“治河人员只要能记住他书上的一两句话, 提出的措施办法就会高人一筹”。

李仪祉

李仪祉 (1882-1938) 是近代著名水利科学家、教育家。他早年留学德国攻读水利, 1915年学成回国后, 在中国第一所水利学校———南京河海工程专门学校任教授、校长, 以后又任陕西水利局局长、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兼总工程师等职。在陕西, 他应用近代技术规划了“关中八惠”灌区, 并亲自参与了泾惠渠、洛惠渠、渭惠渠建设。1933年他在天津创办了中国第一水工试验所。李仪祉重视引进西方先进水利技术, 通过对黄河、淮河、长江治理的规划, 将许多西方的先进水利科学技术引入我国, 同时还培养了大批近现代水利人才。1931年, 他倡议创办了中国第一个水利学术团体———中国水利工程学会, 并当选为会长, 以后连选连任, 直至去世。

在近代史上, 古老的中华水文明在某些方面的发展已落后于西方。而李仪祉则是这一时期促进东西方水文明融合的代表人物之一。

摘要:中国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 中华水文明在世界水文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早在很久以前, 勤劳聪明的中国劳动人民就用自己的智慧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水文明, 在中国的大地上建造了许多奇迹般的水利工程, 这些工程为中国农业发展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篇4:《世界文明史》读书报告

“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于世界读书日全面启动

本刊讯 (记者 王化兵)4月23日,正值世界读书日,“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启动仪式在京举行。中央文明办专职副主任王世明、新闻出版总署副署长孙寿山出席会议并致辞。

“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是在中央文明办、新闻出版总署的指导下,由中国文明网联合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广东省出版集团、人大数媒科技(北京)有限公司、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等单位共同主办。活动在数字阅读时代的背景下,立足于新媒体阵地,致力于优质阅读内容的传播与推广,是一项全国性、持续性、创新性的基础阅读工程。

孙寿山在致辞中对活动给予高度评价,他认为“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在世界读书日启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项活动切合当前精神文明发展现状,通过深入挖掘传统优秀文化的核心价值,借助新型媒体和传播渠道的优势,发挥大型文化企业在文化传播和舆论引导方面的主导作用,是推动全民阅读活动的一大创新,有利于帮助人民群众更广泛、更便捷地多读书,读好书。

据介绍,“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将围绕“三大平台、三大项目、三大工具”的建设,构建“纸质阅读——在线阅读——移动阅读”的完整体系,为读者提供优秀的阅读内容产品及服务。其中,“三大平台”包括:中国文明网专题频道、供手机用户使用的掌上阅读专区、“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推广平台及数字阅读平台;“三大项目”包括针对分众群体的“阅读书包”推广活动(如企事业单位书包、母婴书包、学生书包),创建阅读体验示范基地,发放全民阅读卡;“三大工具”包括阅读测试评级工具、城市阅读指数以及每年一度的全国性阅读大赛。

在启动仪式上,活动主办方还正式宣布启动2012年“文明中国”全民阅读活动重点项目:以“爱上阅读、书写梦想”为主题的大型向读者免费送书活动及创作征文大赛活动。活动将面向全国读者,征集读者最想得到的一本书,活动组委会将通过抽奖,向全国读者赠送1万本纸质图书和10万张中国联通手机阅读卡。

出席当天启动仪式的领导还有新闻出版总署出版管理司司长吴尚之、科技与数字出版司司长张毅君,中国人民大学党委常务副书记牛维麟,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浙江出版联合集团副总裁朱永良,南方出版传媒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祖敏,中国联通湖南分公司副总经理黄英等。

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三周年座谈会在京召开

本刊讯 4月20日,在第十七个“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新闻出版总署联合召开中央国家机关“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三周年座谈会,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副书记俞贵麟,新闻出版总署党组成员、副署长、直属机关党委书记孙寿山出席会议并讲话。

座谈会上,与会者分享了参与读书活动的感想和收获,交流以读书活动为载体推进学习型党组织建设的经验和体会,围绕“打造有中央国家机关特色的常态化、长效化优质读书品牌”建言献策。

俞贵麟指出,读书活动坚持定期推荐精品图书、定期举办高端讲坛、定期进行读书交流,在组织实施的各个环节努力做到精益求精,办出了风格特色,得到了广泛认可。他强调,读书活动要进一步强化品牌意识、创新意识、管理意识和导向意识,努力保持特色和持久性,增强吸引力感染力,不断扩大受众覆盖面,切实加强示范引领,努力将“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做成示范品牌。

孙寿山在讲话中强调,要广泛开展各种形式的“读书月”“读书节”等阅读活动,培育一批诸如“强素质 作表率”主题读书活动这样的“书香”品牌,努力建设“书香中国”,在全社会进一步形成“多读书、读好书”的良好氛围和文明风尚。

新闻出版总署直属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孙文科代表活动举办方回顾总结了三年来读书活动开展情况。中央文献研究室副主任陈晋、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田青作为主讲嘉宾代表,从不同的角度讲述了“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的目标、宗旨和特点,阐述了活动的示范意义和社会价值。作为听众代表,国务院研究室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鹿生伟,中信集团公司机关党委常务副书记杨林,中国工程院机关党办主任、工会副主席王京京就讲坛内容、活动组织等方面作了发言。读书活动承办单位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院长郝振省与大家分享了承办读书活动及主题讲坛工作的几点体会。

“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由中央国家机关工委和新闻出版总署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自2009年4月启动以来,共组织专家委员会进行7次荐书评审,发布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推荐阅读书目78种,奉献精彩讲座35期。经过三年的打造,“强素质 作表率”读书活动已经成为服务和引导中央国家机关党员干部读书学习的优质品牌,其影响辐射到全国许多地区和单位,为推动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促进全民阅读活动深入开展发挥了示范引领作用。

篇5:《世界文明史》读书报告

这本《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系统地阐述了塞缪尔•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这个自1993年提出以来就引起国际学术界普遍而持续的关注和争论的理论。亨廷顿提出,冷战后世界格局的决定因素表现为七大或八大文明,即中华文明、日本文明、印度文明、伊斯兰文明、西方文明、东正教文明、拉美文明,还有可能存在的非洲文明。冷战后的世界,冲突的根源不再是意识形态,而是文化方面的差异,主宰全球的将是“文明的冲突”。他在书中说:“在未来的岁月里,世界上将不会出现一个单一的普世文化,而是将有许多不同的文化和文明相互并存。在人类历史上,全球政治首次成了多极的和多文化的。”他同时警告说:“未来冲突的危险很可能来自西方的傲慢、伊斯兰的偏狭和中国的自负的相互作用。” 作为中国人,也许我们会为作者的警告而感到气愤。的确,当我从书中读到“中国威胁论”的思想时,也为我的祖国打抱不平。但是,在把全书看完后,我开始理解书中作者以他的角度对中国乃至东方力量的评价,也开始学习理性而全面地思考问题。

亨廷顿认为,文明是对人最高的文化归类,是人们文化认同的最广范围,人类以此与其他物种相区别。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它既不会形成任何意义上的普世文明,也不会导致非西方社会西方化。他同时指出西方文明正在衰落,同时亚洲文明随着经济的增长而壮大了其军事、政治力量;伊斯兰文明人口的暴增给周围邻国带来了各方面的压力,非西方文化出现了复兴的趋势。文化社会正在取代冷战集团,全球的政治正在沿着文明线进行重组,文明之间的断层线正在变成全球政治冲突的中心地带。文明的冲突是未来世界和平的最大威胁,而建立在文明基础上的世界秩序才是避免世界战争的最有效的保证。他还提出了防止主要文明间战争的三个原则:避免、共同调解和求同原则。纵观全书可以发现,作者非常重视“文化认同”这一概念,可以说对“认同”的强调构成了全书的基调——文明的冲突正是由于不同的文化认同产生的。

文明冲突论为解释冷战后的国际世界提供了具有强大说服力的新范式。根据新范式,在冷战后的世界中,人民之间最重要的区别不是意识形态的、政治的或经济的区别,而是文化的区别。文化的共性和差异影响了国家的利益、对抗和联合。世界上最重要的国家绝大多数来自不同的文明。最有可能升级为更大规模战争的地区冲突是那些来自不同文明的国家或集团之间的冲突。政治和经济发展的主导模式因文明的不同而不同。权力正在从长期以来占支配地位的西方向非西方的各文明转移。全球政治已变成多极的和多文明的。

但是,以现实来验证亨廷顿的理论,是可以发现一些问题的。阿富汗战争符合亨廷顿笔下的“文明的冲突”,可是依旧有巴基斯坦和中亚国家向西方联军提供非常关键的后勤支持和情报配合;伊拉克战争更是彻底打破了亨廷顿的“文明的界限”:同属西方文明的法、德等国与英美间有了严重的分歧甚至是对立,而同为伊斯兰国家的科威特、沙特却站在了美国一边。所以,在我看来,亨廷顿 “文明的冲突”这一新范式目前还不能完全取代“国家主义”的旧范式,很多地方冲突用国家利益来解释会更加清晰,而且亨廷顿只是注意到了文明之间的冲突,却没有对文明内部的冲突予以足够的关注,而这一点在现阶段恰恰是更为普遍的。

读完这本书后我上网收集了一下资料,发现国人对亨廷顿的理论一般都持批判态度,正如上文所说的,多是因为书中“中国崛起是造成世界秩序不稳定的最大因素”的中国威胁论,以及对中华文明有意无意的轻视,激起了国人的不满。也许在中国人看来,以两百年混乱不堪的自由至上的历史作背景,是没有资格对那些超过千年历史的古文明指手画脚的。然而我们又必须认识到,在现今世界存在的冲突中,文明的冲突的确占据了主导型地位。这也正是我们看待“文明冲突论”存在价值的根本立场和必要性。再者,我们指责亨廷顿站在美国的立场、西方的立场、白种人的立场,却没有认识到,任何人讨论任何问题,一定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我们会有这样的心态,也是站在了中国人的角度,其实也意味着我们理解的出发点站得不够高。

一直以来,总有批评家指责亨廷顿在鼓励文化差异,而不是构建对话来弥合分歧。对此,亨廷顿回应:“我所期望的是,我唤起人们对文明冲突的危险性的注意,将有助于促进整个世界上‘文明的对话’。” 是的,亨廷顿以他全新的视角,看到了文明之间、宗教之间潜藏的冲突,比任何人都更清楚地意识到恐怖主义这个非传统安全所蕴涵的能量。众所周知,做学问要跳出前人的圈子,谈何容易,除了要有很强的批判精神,还要有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而有时候,历史就是这样被少数人不幸言中。

亨廷顿以文明的冲突作为单位来分析国际事务,为我们日后分析和判断国际形势提供了重要的参考,也提供了一种新的国际问题分析方法。我们不妨从亨廷顿的理论出发,在不断加强自身经济建设的同时,发扬我们的中华文明,因为任何一种排他的文明都是没有前途的。书中还充分肯定了现代化是一种全球性的现象,所有文化都在为实现现代化而努力着,西方世界和其他世界的差距在一步一步地缩小。现代化加固了现存的文化,因此文化之间的不同或者差距也就趋于永远地存在了。

篇6:《世界文明史》读书报告

本书作者哈佛大学教授萨缪尔亨廷顿,the clash of civilizations and the remarking of world order.旨在从文明角度出发分析未来世界的地缘政治。全书只有五个部分,多文明的世界,变动中各文明力量的对比,正在形成的文明秩序,文明的冲突(重点)以及文明的未来。第一部分标题:一个多文明的世界。作者认为,冷战之后,全球政治趋向多级和多文明化,世界将由七个或八个主要文明构成。分别是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印度文明,日本文明,伊斯兰文明,拉美文明,东正教文明以及可能的非洲文明。国际行为的主体将是文明的核心国家。这一看法类似与汤因比在《历史研究》中提出的以文明为研究历史的单位而不是国家或民族。现代化不同于西方化,既不会形成任何意义上的普世文明,也不会导致非西方社会西方化。

第二部分,标题:变动中各文明力量的对比。作者旨在强调世界各文明之间的权利平衡正在变更。传统意义主导世界进程的西方文明正在衰落。与此同时,亚洲文明与伊斯兰文明正日益壮大。非西方文明都在重新肯定自身文化的价值。西方文明在世界所占的比重正日益缩小。

第三部分标题:正在行成的文明秩序。作者认为,全球政治秩序正沿着文明界限进行重组,在文化上相似的民族和国家正在融合。反之亦然,世界逐渐远离由意思形态和超级大国关系来界定的时代,新世界的基础是文明。

第四部分也是全文的核心,即文明的冲突。作者从不同层面上提出了可能发生冲突的两种形式,断层线冲突和核心国家之间的冲突。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在全书中很重要的概念,断层线,通俗解释即文化分界线,代表信仰不同宗教不同神的人民两端。

第五部分即文章终尾:文明的未来。作者对全球文明的未来做了展望,并对如何避免冲突给出了自己的建议,以及人类如何在多极多文明的世界内共存。本书一经面世便引发了全面的争议浪潮,褒贬不一,见仁见智。有人认为,过去几年的事件证实了作者的判断,世界政治的主事件全部发生在文明之间的断层线上,波斯尼亚国内的克族塞族以及穆斯林之间的不间断斗争,车臣与俄罗斯之间的纠纷实质上是穆斯林与东正教之间的宗教纠纷。与此类似的还有印度与巴基斯坦关于克什米尔的领土争端。斯里兰卡的僧加罗尔与泰米尔之争以及亚美尼亚和阿塞拜疆关于卡拉巴赫的争端。这些五一不是宗教的差异引起的斗争,反对的声音也很洪亮,其实有大多数的中国学者。因为作者判断儒家文明的崛起将富有侵略性,并对传统西方文明构成冲突和威胁。作者在这方面对中华文明的性质类比于伊斯兰文明。在中国的认同自然是少之又少。毕竟传统儒家思想熏陶下的中国人民一直认为中国特色是一个爱好和平与世无争的国家,在这一点上将区别于伊斯兰文明,而作者将中华文明视为西方文明未来的头号对手,难免将引起中国学者的反对之声。

当然书中作者的深刻思想深邃的见解以及富有洞察力的观点无可辨别地奠定了作者的地位。文章明言西方文明无普世性,并认识到西方中心主义已经没落。出自一位西方文明的中西美国的作者,已是难能可贵的中肯。由此我联想到保加利亚学者利洛夫的著作《文明的对话》,全文似乎就是为批判亨氏而写,文章随处可见反驳亨氏观点的论断,并且文章的题目顾名思义,持与亨氏截然相反的观点,认为未来的世界将是核心文明的对话而非冲突(利洛夫也认同亨氏关于以文明划分未来世界的论断)。孰对孰错无法明言。我想着可能与两位作者的出生背景有关。亨氏生于美国,无需多言,而保加利亚出生的利洛夫90年代经历了东欧剧变的大事件,并担任过社会党主席的职位,对于自由明主的西方世界自然看法偏驳。而全书最为关键的思想在于作者对西方文明未来的担忧。而这一点作者并未在文中清晰表露。联想到美国这些年逐渐兴起的多元化主义对于美国本土文化的影响,例如大量涌入美国的拉美移民,甚至于美国总统奥巴马是非洲肯尼亚人。等等示例无不印证作者的担忧。非西

方文化从西方文化中学到了很多,并且随着今年来非西方文明人口的激增,与之相对的却是西方文明人口的零增长甚至是负增长,这些都引发作者的忧虑。作者担心本土的盎格鲁撒克逊人将被黑人亚洲人拉美人同化。

篇7:西方世界的兴起读书报告读书笔记

阅读各类不同的书籍,一直是我的爱好。书籍不但有助于增长知识、开拓视野,也是寂寞时的朋友,逆境中的慰藉,求知上的导师。不同的心况和环境下,对书的选择也不尽相同。最近,我有幸读完了诺斯和托马斯合著的《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阅读的原因很简单,我大学选修的是××史。这本书所涉及的西方国家中世纪经济史是我比较生疏的领域,以前的历史课只讲述中世纪的一个概况,而这本书正好填补了我的历史知识断档。所以希望在《西方世界的兴起》这本新经济史学的经典之作中,汲取到人类文化的瑰宝。

一、阅读概要:

《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共分三篇十二章。第一篇:理论和概述;第二篇:公元900~1500年;第三篇:公元1500~1700年。在本书中,诺斯和托马斯是围绕着土地和人口的增长问题展开论述的,解读了900~1500年间整个西欧的发展过程,尝试“为西方世界的兴起这一独有的历史成就的原因作出解释”;作者提出的中心论题是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是经济增长的关键;一个有效率的经济组织在西欧的发展是西方兴起的原因所在。有效率的经济组织需要在制度上作出安排和确立所有权以便造成一种激励,将个人的经济努力变成私人收益率接近社会收益率的活动。

并将制度创新的原因引向了人口增长,强调在西方世界的不

同时期,人口变迁发挥了不同作用,引致出一系列的制度变迁,从而将西方世界引向近现代的兴盛。

又通过西欧各国制度和所有权安排的差异来论证经济表现的差异。作者认为进入16世纪,按照历史沿革是“马尔萨斯抑制”的时期,在同等历史下,西欧经济并没有大面积衰退,特别是荷兰(尼德兰)和英格兰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经济增长,而法兰西和西班牙变成了落伍者,造成这种差别的原因在于经济组织的效率。法国和西班牙由于王权的垄断,使得人们的所有权得不到保障,必然影响经济的发展。和他们形成鲜明对照的是荷兰(尼德兰)和英国,这两个国家良好的制度框架为所有权提供了保障,进而一系列的创新为技术革命奠定了基础。也提出了更具现实意义的“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的理论雏形。作者的创新点是将现代的经济理论用于经济史研究。蕴含的经济理论:成本收益原则、交易成本、公共品供给、外部性等。

作者的论证逻辑主要是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才是经济增长。收入增长的关键是要产生有效率的经济组织。所谓“有效率”是指在这个机制内部,个人收益率接近于社会收益率,因为只有满足这个条件,个人才有激励去从事有利于社会的创新活动(否则,如果个人不能获得他创新的所有或大部分成果,他将没有激励去从事创造和发明)。达到这个目的地手段是明晰产权。但是,创新制度是否真的出现更关键的还在于创新制度所产生的成本和

收益,只有在收益大于成本是,制度变革才会出现。所以对于创新制度的成本分析就很重要了。影响成本的一个重要的变量就是人口。

二、阅读思考:

阅读这本书后,我认识到这本书绝不应仅仅被看作是一本介绍历史的书,它全书问绕的一个中心,即经济增长的关键在于制度因素。制度安排推动经济发展应该会成为中国政体改革的一个的参考观点。

上世纪80年代末期苏联和东欧的危机,使社会主义的基础发生了动摇。中国进行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改革,即在社会主义框架内,引进市场和竞争机制,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以此打破大锅饭,调动人们的积极性,提高生产效率,增加社会财富。从1978年开始中国通过解放思想,实行农村实行承包制,试行特区经济发展模式,一路摸着石头过河,到中国加入WTO后,中国改革和发展发生了巨大变化。数据表明:经济平均增长率达到9.5%以上,是美国经济增长率的3倍,中国也成为世界工厂和制造业大国,结束美国在制造业110年雄踞全球首位的历史。制造业的迅速发展,中国随即又超越德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出口国和全球最大的外汇储备国,外汇储备已达到3万亿美元。目前,中国已超越日本,成为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并且根据预测中国GDP总额将于2019年超越美国。

但是,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制度创新因素已凸显人们的面

前。最近这些年,尤其是最近三五年时间里,民众对国家前景感到惶惶不安,出国定居的风气大盛,民众怒气有可能慢慢向更上层移动。决策体制承受的压力之大,常人难以想象。国际环境更不能令人乐观,崛起的中国虽不是四面楚歌,却是树大招风。如果放到经济体制改革开放三十年这样的大背景下再看,这些年中国社会的氛围和过去三十年整个的氛围大不相同。比如说经济发展步履越来越沉重,社会两极分化,社会矛盾越来越突出。似乎整个社会已经变得越来越沉闷,整个生活变得越来越僵滞,社会中的活力与生机遇到前所未有的负变化。张维迎教授说过一句话,中国社会的气质在变。中国的内外问题使有识之士不由得为之着急甚至焦虑。

对这种现象,现在流行两种解释。一种是世界银行提出的所谓“中等收入陷阱”的解释,说一个国家发展到人均收入大约三四千美元就会遇到一个坎儿,原来的动力会逐步丧失,原来的优势也不再继续。在这样的情况下,整个经济会陷入停滞状态,各种社会矛盾在增加。另一种解释,即认为真正的原因是在体制上,是改革开始处于停滞,甚至是倒退的状态。其实这两种解读脱胎于《西方世界的兴起》一书的理论,即经济的增长与个人收益率的问题。可这么说,所谓转型陷阱,就是在改革和转型的过程中,形成的既得利益集团、既得利益格局,阻止进一步变革的过程,要求维持现状,希望将某些原来看做是具有过渡性特征的体制性因素定型化,形成最有利于其利益最大化的混合型体制。而政治

体制改革滞后经济体制改革因素,影响了“有效率”的活力。

现在,改革从何处入手成了下一步改革的关键。很多人在谈“深化”,“攻坚”,进入“深水区”或“决定中国命运”云云。政治体制改革也出现了两个版本,一种是政体不能在改革过程中陷入危及政权合法性的漩涡,这类漩涡既有全盘西化的诱惑,也有精英拜金主义的黑洞。另一种是宪政改革,它通过国家机构的设置来达到限制国家权力,保障人民的自由与权利的目标。

从政治层面上分析,前一种政体改革的主要思想是:首先,改革为了维护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而不是削弱其领导。其次,为了理顺决策过程的关系。其三,改革为了加强国家的稳定与安全。而后一种政体改革的主要思想是:对于权力的限制是其制度安排的出发点,从代议制政府、人民对代表的选举与制约到对政府的权力与行使权力的方法、过程的监督,再到公民社会的各种监督制度都是以限制权力为核心。我觉得现实社会中的过渡现象、过渡制度,它要求定型下来,变成一种相对稳定的制度和结构。这才是中国现阶段首先面临的问题。

融会贯通《西方世界的兴起》的论点及论证逻辑,也为当代中国的长期经济增长提出一些经历史验证的命题。比如:真正促进长期增长的原因是什么,阻碍因素是什么,怎样才能趋利避害,现今政治体制改革的急与缓把握问题等等。换句话说,“国家的存在是经济增长的关键,然而国家又是经济衰退的根源”。也让我们有一种警觉,在转型陷阱逻辑没有打破之前,那些所谓的深化改

革的措施、那些想校正现在社会当中一些弊端的方法,都很可能会扭曲变形,到最后会变成既得利益集团获取利益的环节。在这样的情况下,改革很大程度上会陷入进退维谷的状态,不改不行,改有时更不行。我们要对这样一个困境保持一种警觉。

《西方世界的兴起》是一本引人见智的好书,如反复阅读或能从中发现更多有价值的东西。它有高屋建瓴的西方哲理思辨,但透过行文也暴露出各种偏颇,由于篇幅有限,不再一一列举。以经典诠释历史,以历史诠释经济,以经济诠释发展,以经典解读历史演化的路径,用智慧顺应时代发展的潮流,这是我掩卷而思的启迪!

篇8:从心理学角度看世界文明史

世界文明史包括人類起源、世界文明的发端、世界主要宗教的产生及其相应的文明、近代文明、产业革命和现代化、全球一体化与世界文明展望等内容。

人类文明的发展蕴育着人类本身心理的发展过程。本文主要从心理学角度看人类文明的发展成果以及其中涉及的心理学问题,从而引起心理学工作者对于人类文明发展的心理学思考。

二、问题探讨

(一)文化成就与心理学的相关

1、文字与心理现象

人们创造使用文字的过程是从记忆里提取有用信息加以加工、组织信息,用相应的符号表达这个信息。

2、建筑、艺术与心理现象

建筑是人类物质文明之一,艺术则更多的体现在精神文明当中。这两种文明都离不了创造性思维。创造性思维离不开推理、想象、联想、直觉等思维活动。

3、自然科学与心理现象

自然科学是人类对自然界规律性、科学性认识的成果,离不开感知觉,思维、想象、推理等一系列的心理活动。

(二) 科学革命与心理学的相关

1、科学革命

科学革命发展经历了系统化的实验科学阶段、社会科学形成阶段和微观世界和物体的高速运动领域阶段。

2、科学革命与心理学的相关

科学革命与人类发展的心理需要相关。人类的心理需要已经开始转向外部世界。研究者把研究活动本身当作自己个人自我实现的需要,在研究中发挥自己的潜能。科学革命的发展与人类的心理需要、心理过程密不可分。

(三) 人类文明与集体无意识心理现象

1、人类文明中的宗教和无意识

①人类文明中的宗教

宗教是人类文明的重要内容之一,宗教对人类的影响最深的是对人的人生观及价值观的影响。

②集体无意识心理现象

集体无意识是一种代代相传的无数同类经验在某一种族全体成员心理上的沉淀物,默默而深刻地影响着我们的社会、思想和行为。

③宗教与集体无意识

宗教正是以集体无意识的形式作用于信奉者,渗透到人的人生观及价值观中,使得群体成员自觉自愿地遵从集体规范。

2、人类文明中的“产业革命”与集体无意识

①人类文明中的“产业革命”

产业革命指由于科学技术上的重大突破,进而使经济、社会等各方面出现崭新面貌。

②人类文明中的“产业革命”与集体无意识

产业革命使社会分工变化,导致人们社会“角色功能”的扮演也发生变化。物质水平的提高,人们各方面的需求也随之增多,导致人们心理转化过程中心理的不适应性,压力背后人们试图寻求心理释放与心理补偿。人们宣泄之后自我潜能在变革中渴望得到极大发挥的需求也不断膨胀,并将这种需求通过自我实现的方式表达出来,创造发明应运而生,必将成为生产力背后无形的推动力将人类社会带到现代化发展的今天。

3、政治变革与集体无意识

①政治变革

从原始社会到奴隶社会到封建社会再到资本主义社会,每一次政治的变革无不是人类历史的进步。

②政治变革与集体无意识

政治变革的实质是人类寻求自己所在领域的安全感,通过政治手段以维系这种领域边界的安全感。安全感则是人在母体之内与生俱来的一种无意识需求。人在母体之内子宫的边界,获得在母体内的安全感。衣被有遮羞、避寒之用,还使得个体有了一种与外界划清边界,建立自母体而来的那种自我安全感的体验。当这种边界以国家、民族形式出现的时候,政治变革实质也就成了人类重新建立边界、维系所在群体安全感的集体无意识需求。

4、近现代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与心理学发展趋势的一致性

①近现代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

人类历史的发展从城邦到同盟,从民族国家到地区一体化,分散的世界逐渐整体化,呈现出全球化的趋势。

②心理学发展的趋势

心理学研究取向的多元与综合,是未来心理学发展的一个极为重要的趋势。心理学也越来越成为全球范围研究的学科之一引起世界人民的关注。

③近现代文明发展的历史趋势与心理学发展趋势的一致性

人类文明的发展总是伴随着一定的心理现象,从心理学的角度看世界文明史,又能更好地去理解人类的文明和心理的发展。

三、问题与展望

对人类心理现象的研究离不开人类群体心理现象的总体把握,与人类的文化、文明密不可分的,这就有了从心理学角度看世界文明史的基础。

世界文明史研究人类的种种现象,如何更好地把两门学科结合应用,笔者认为可否考虑从以下几点展开:

(一)充分利用现有世界文明史中已经被有效归纳与整合的史实。应很好地利用这些已经有效被归纳和整合过的史实,分主题进行心理学领域研究内容的联合,找到两者切实可行的结合点。

(二)所做得心理学结论要放回特定历史环境中去解释。把对人类的心理学研究结论放回到其特定的历史时期去解释。

(三)注重对人类文明史中无意识因素的探索,如人生观、价值观的等个性倾向性方面。注重对人类文明史中集体无意识因素的探索与把握,有利于对人类文明史更深入的研究与探索。透过人类文明的现象深入到对人类文明的实质的探讨,从而更好地理解人类文明。

参考文献:

[1]计翔翔.世界文明史简编. 浙江大学出版社, 2008(6).

[2]黄希庭.心理学导论.人民教育出版社,1996(3).

[3]车文博.西方心理学史.浙江教育出版社,2004(3).

[4]应用心理学.浙江省科学技术协会,2007(2).

[5]荣格.集体无意识的原型[M].荣格文集[M].北京:改革出版社,1997(57).

[6]李醒民.善于在对立的两极保持必要的张力——一种卓有成效的科学认识论和方法论准则.北京:中国社会科学.1986年第4期,第140-157页.

[7][美]文森特·帕里罗等.当代社会问题.[M].华夏出版社,2003.

[8]李元书.政治发展导论 [M].商务印书馆2001.

[9]C.G.Jung.The Type Problem in Psychopathology.Collected Works of C.G.Jung,Vol.6. 2nd ed.,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p.280.

[10]C.G.Jung.Symbole of Tansformation,Collected Works of C.G.Jung,Vol.5.2nd ed.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1971.

上一篇:党课中级培训小结下一篇:What sweet music! SA教案 (仁爱版英语八年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