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指导部分教案

2024-07-19

实验指导部分教案(共6篇)

篇1:实验指导部分教案

附《心理实验》指导

实验一 自变量的范围和间距

(一)目的:通过对皮肤两点阈的测定,学习确定心理实验中变量范围和间距的方法。

(二)材料:两点阈量规、遮眼罩、记录纸。

(三)程序:

(1)主试者选定被试者的左手背(A区)与前臂背面为测量区,前臂背面又分为二个区(B、C区),本试验取A、C两个区。测量前,在各区内标上蓝印或划出圆圈,刺激在圈内进行。

(2)在使用两点阈量规时,必须垂直接触皮肤,对两个尖点施力均匀,接触时间不超过2秒钟,先在自己手上练习几次,再在被试者的非测验区练习几次。

(3)实验序列的长度和起点,可根据初步测验后确定,大致在7~15毫米的范围内取5个点,每步变化在1毫米左右。每种间距做20次,顺序随机安排。本实验记录用纸一

刺激代号相对应的实际刺激值

(4)每隔100次,休息5分钟。被试者有时产生一种持久的两点后象(即使只有一点或距离很近的两点刺激,也有感到两点的印象),此时应给予休息,使其恢复两点的标准。每隔数十次,可插入一次一点刺激,测验被试者是否有这种后象。

(5)主试者对被试者的指示语必须这样说明:“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当被试者感觉到是两点时说‘二’;当被试者感觉到一点时说‘一’;当被试者不能确定感觉到的是几点时说‘不’”。本实验记录用纸二

被试者反应记录表(6)主试者在每次刺激前先发出预备信号:“注意”。在被试者作出反应后,要记录下来。

(7)在全部测量完毕后,在记录中挑出有“不”的序列,再重复那些序列,获得确定的判断。

(四)结果:分别求出左手A区和C区的两点阈限,并对两均数的差别进行考验。

(五)讨论:

(1)说明身体部位不同,触觉有差异,两点阈值从一个侧面揭示了触觉感受性的大小。(2)如果要测定皮肤某部位的两点阈限,自变量的范围和间距应如何安排? 实验二 自变量和因变量的确定(练习对学习的影响)

(一)目的:

(1)通过动作学习的过程了解心理实验中确定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方法;(2)学习使用触棒迷津。

(二)材料:触棒迷津、小棒、遮眼罩、秒表、记录纸。

(三)程序:

(1)三人一组,被试者带上遮眼罩,用小棒走迷津(实验前被试者勿看迷津,也勿用手触摸迷津)。主试者对被试者的指示语必须这样说明:“在排除视觉的条件下,尽快地学会用小棒走迷津,中间不要停顿,要积极运用动觉、记忆和思维,争取早些学会”。主试者把小棒放在迷津的入口处,然后让被试者用优势手拿住小棒,手臂悬空。

(2)被试者手执小棒静侯。主试者在每次开始前2秒钟,先发出“预备”口令,主试者再说“开始”时,被试者才用小棒走动。在发出“开始”口令的同时,主试者开动秒手表。

(3)被试者在走迷津的过程中,凡进入盲巷一次就算出错一次,主试者记下错误次数。(4)当被试者的小棒进入迷津终点,主试者立刻说“到了”,同时停秒表,记录走一遍迷津所用的时间(秒)。再做下一次的准备工作。

(5)学习遍数因被试者而异,均以连续三次不出错为学会的标准。(6)若被试者在学习途中感到疲劳,可在某次走到终点后休息几分钟。

(四)结果:将每次走迷津所用的时间和错误次数列成表格(见下页)。本实验记录用纸

注:学习遍数因被试者而异,均以连续三次不出错为学会的标准,学习遍数超过15次者可自行加行。

(五)讨论:

(1)本实验中自变量是什么?为什么在实验前要对所用的自变量提出一个操作上的定义?

(2)本实验用什么作因变量的指标?它的作用是什么?(3)本实验控制了那些变量? 实验三 广告悦目测定

(一)目的:学习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判断哪种广告较美,分析其原因,并为实际广告部门提供资料。

(二)材料:选定和制作10张典型广告幻灯片。

(三)方法和程序 使用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来测定哪张广告较美。

1.对偶比较法。此法最早由寇恩(Cohn,1894)在他的颜色爱好的研究中介绍出来。这个方法是把所有要比较的刺激配成对,然后一对一对地呈现,直到所有的广告都被比较过为止。如果每一个广告和另外的广告逐一配对;则配出对的数目是n(n-1)/2,10个广告则为45对。为尽量排除空间误差,在同一个广告组成的配对中,该广告在左和右面的位置各半。被试者的任务就是在两个广告中进行选择,确定哪个广告较美。

2.等级排列法。这个方法是10个广告同时呈现,让被试者按他的判断标准,把10个广告排列成一个顺序。被试者可以反复比较,只要最后排出一个美丑的等级顺序就可以了。然后把许多人对同一广告评判的等级加以平均。

3.在记录上述结果的同时,务必详细记录被试评定广告美→丑的理由,以供分析时参考。

(四)结果:整理结果填入记录纸(表10-16,表10-17,表10-18)

(五)讨论:

1.对本实验所得量表进行分析讨论,并提出心理学依据。

2.在本实验中,为什么要随机改变左、右的位置,为什么对每对广告要有间隔? 3.对偶比较法和等级排列法用于实验中还存在什么问题?

实验四 简单反应时间实验

(一)目的:学习对视觉与听觉简单反应时间的测定方法;比较两种简单反应时间的差别。

(二)材料:简单反应时间测定装置。

(三)程序: 1.预备实验

(1)接通仪器电源,主试者拨动信号发生开关,在光或声刺激呈现的同时,计时器应立即进行计时。(2)练习操作,刺激呈现器放在被试1公尺处。被试以右手食指轻触电键。主试者在发出“预备”口令后约2秒呈现刺激。被试者当感觉到刺激出现时,立即按压电键。计时器停止计时,主试者记下成绩。练习实验可作2~3次。

(3)为防止无关刺激的干扰,主试者与被试者可分隔在两个操作室中进行实验。2.正式实验

(1)刺激呈现按视——听——听——视方式安排,每单元各作20次,总次数为80次。

(2)同预备实验。

(3)为了检查被试者有无超前反应现象,在每20次中插入一次“检查实验”。如被试对“空白刺激”作出反应,主试者根据反馈信号灯提供的信息须宣布此单元实验结果无效,重做20次。

(4)做完20次,休息1分钟。一被试者测完80次后,换一被试者进行实验。

(四)结果:

(1)计算个人视觉与听觉反应时的平均数及标准差。(2)检验全体被试两种简单反应时是否有明显差别。

(五)讨论:

(1)根据实验结果说明视与听感觉道简单反应时的差别及其原因。(2)根据实验结果说明简单反应时是否受练习的影响。实验五 选择反应时间实验

(一)目的:学习测定视觉选择反应时间的方法,了解选择反应时间与简单反应时间的区别。

(二)材料:选择反应时测定装置。

(三)程序: 1.预备实验

(1)接通仪器电源。主试者按预先列出的程序操作信号呈现开关,发出“红”、“黄”、“绿”、“白”四种不同光刺激。

(2)被试者以右手食指作按键状,当感觉到某种色光时,立即按压相应的反应键(即被试对四种不同的刺激相应作出四种不同的反应)。计时器记下时间,练习实验可作4~5次。

2.正式实验

(1)四种色光刺激各呈现20次,随机排列。

(2)主试者呈现刺激与被试者反应方式同预备实验。如果反应错了,计时器不计时间,主试者根据反馈信号灯提供的信息,安排被试者重作一次。

(3)每做完20次休息1分钟。一被试者测完80次,换另一被试者进行实验。

(四)结果:

(1)计算个人不同色光的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标准差。(2)比较全体被试者对白光的简单与选择反应时的平均数差异。

(五)讨论:

(1)本实验结果是否与前人实验的数据一致?原因何在?(2)举例说明反应时实验的实际应用意义。

表: 对四种色光的选择反应时实验记录(反应时单位:毫秒)被试姓名: 主试姓名: 实验时间:

综合实验:认知方式测量

(一)目的:掌握棒框仪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验,认识棒框测验在认知方式研究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利用镶嵌图形测量认知方式

(二)仪器:棒框仪、镶嵌图形图

(三)程序:

1.令被试者端坐在仪器前,双眼紧贴观察孔。实验过程中始终保持这种情况(休息除外),暗适应5分钟后,开始施测。要求实验过程中头部始终保持正直,一定不能随框的倾斜而倾斜。为了做到这点,可用下额托将头部固定。待被试者坐好后,施测者陈述指导语:“注意看框和棒,并将棒调节与地面垂直,时间不限。当你认为棒已调至与地面垂直时就报告垂直了,并且每次判断垂直的标准要一致”。施测者在被试者报告调至垂直后,记下调节的误差数(所调的角度与真正垂直之差数),不计正负号,只取误差的绝对值。正式实验前可让被测者练习1~2次,让其掌握方法,施测时还有二个应注意的问题:一是施测者调节框和棒的倾斜角度的过程不能让被试者看到,可采用两个方法:在施测者调节时,将仪器后面进光部分遮上;另一方法是可让被试者闭目,待施测者调好后再让被试者自己调节。二是仪器的光源要在一项研究中保持一致。因框棒的不同亮度,对垂直判断的误差大小是有影响的。

2.实验过程要求主试者调节框的度数。让框从0°开始,每3°为一个梯级,直至45°。即框安排的度数分别为0°、3°、6°、9°、12°、15°、18°、21°、24°、27°、30°、33°、36°、39°、42°、和45°。框倾斜的度数,随机呈现。每个度数上,随机测验四次,二次要求被试将棒从顺时针方向调至垂直,二次由逆时针方向调至垂直。取四次的平均数为该倾斜度的平均误差数。

3.运用镶嵌图形测量被试的认知方式。

(四)结果

1.分别整理框的各倾斜度的平均误差数。

2.以框的倾斜角度为横坐标,以被试调节棒的平均误差数为纵坐标,绘制棒框测验曲线图。

3.根据被试的反应给被试镶嵌图形测验打分。

(五)讨论

1.比较框的各倾斜度的平均误差大小,根据自己实验结果,看哪个倾斜度的平均误差数较大。并和前人实验结果进行比较。

2.根据本实验结果,并结合平时自己的认知方式特点,分析自己是属于场依存性还是属于场独立性认知方式。

3.两种测量的结果一致吗,为什么?

棒框测验记录用纸

篇2:实验指导部分教案

x 10 mod 10

x100 4-5:

mid(s,i,1)=Lcase(t)实验 5 5-1:

a+b+c+d Sum/4 5-2:(4*h-f)/2

(f-2*h)/2 5-4: sec360024

Sec mod(1& 24*3600)mod 3600 mod 60 5-5: 0.5*g*t*t+v0*t 实验 6 6-1: left(text1,text1.selstart)& text2 & right(text1, len(text1)– text1.selstart)6-2: timer1.enabled=true

Timer1.enabled=false 6-3: shape2.left=shape2.left +d *50 6-5:

a & check2.caption 6-6:

list1.listcount-1 6-7: 1000

List1.list(i)6-8:

text1 实验 7 7-1: n=n-3500

n-y

text1.setfocus 7-2: a=a & c 7-3: sum +j

Sum=1250 7-4: m=n

n=r

r= m mod n 7-5: if a mod i=0 then exit for 7-6: text1

S2 & mid(s1,k,1)S2=””

7-7:

nfactor

factor+1 7-8: n 7-9:

sum=0

s & i & “ +”

list1.clear 7-10: mid(text1, i, 1)实验8 8-1:a(i)=a(16-i)

a(16-i)=temp 8-2: a(i-2)+a(i+1)+1

Text2 & vbcrlf 8-3: picture1.print

i=1 to 5

sum=sum+a(I,j)

next i

sum+a(i,j)+a(i,6-i)

not(i>1 and i<5 or j>1 and j<5)8-4: text1 & str(a(i))

If a(i)< min then min=a(i)8-5:

(a(i)10)*(b(i)10)

“sum=”;sum

8-6: a(i,2)=a(i,4)

A(i,4)=t

8-8:

picture1.print a(i,j);

Sum=sum+a(k,k)8-9:

exit for

num=a(i)8-10:

i+1 to 10

篇3: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部分的教学研究

在传统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只是将实验课作为一种验证理论的课程内容,全部的实验均按教材要求进行预习,并且对照教材进行相关实验操作; 在此过程中,学生只是看着老师做实验,而自己却完全处于被动状态[1].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化,传统的狭窄教学模式已经无法满足现实需要,因此在初中物理实验教学实践中,应当不断完善、改进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应当有意识地对他们进行培养和训练. 然而,实践中却并非如此,虽然很多教师已经意识到实验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实际教学过程中去难以落实. 比如,分组实验教学过程中,教材中关于实验操作的目的、原理、用到的仪器设备以及具体的操作流程等,已经非常的全面. 然而,在每次实验教学过程中,老师总是要花费比较多的时间,给学生重复上述内容,学生根据现成的实验操作结果简单地取几个数据就算完成实验. 从效果上来看,该种实验教学效果并不显著. 此外,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通常是全班学生一起做相同的实验,而且用相同的方法、仪器设备,最终得出的结论也是一致的. 学生之间往往相互模仿,甚至有少数学生只看不动手操作,没有记录数据,也谈不上主动思考和探索. 该种教学模式不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意识和能力. 在以往的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主要存在着两种情况: 第一种是老师详细讲解实验原理、操作步骤,然后演示实验过程,最终使学生模仿操作; 第二种则是教师对物理实验简单介绍,放手让学生独自去操作. 从效果上来看,上述做法均不利于学生能力的培养. 同时,教师之间缺乏必要的沟通和交流. 因此,所设计出来的教学方案也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存在着很多不当之处,因此需要改进和创新[3].

二、初中物理电学实验教学策略

初中物理电学实验部分教学过程中,最主要的就是要教会学生如何解题并掌握解题技巧.

1. 欧姆定律

在欧姆定律教学实践中,如果能够知道电学未知量,而且题目中没有功率方面的内容,则通过电路图即可列出基本方程,就能解出答案. 即便是刚看到题目时没有任何的解题思路,只要将欧姆定律方程列出来,就能从方程中看出如何进行解题. 比如,某电路中,当开关S闭合时,滑动变阻器滑片在R2上某两点之间来回滑动时,电压表读值范围从5 V到8 V,电流表的上的数值范围从2 A到5 A,求电源电压、电阻R1为多少? 当刚刚拿到这一题目时,此题从表面上来看,似乎无从下手,然而,我们可以看出这是一个动态电路试题,所以只需列出欧姆定律方程组,然后求解方程组即可. 当滑动变阻器处于最小值时,电流的最大值为5 A,而电压表的数值为最小5 V. U÷ ( R1+ 1) =5 A 1 ; 滑动变阻器阻值最大时: 8( V) ÷2( A) = 4( Ω) ; 另一个欧姆定律方程为: U÷ ( R1+ 4) = 2 A 2. 联立方程1和2,则可得: U = 10 V; R1= 1Ω.

二、等效电路

初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如果遇到含有功率问题的题目,则可将其有效地简化、通过等效电路的方式,对每种状态单独分析、综合考虑,然后求解. 例如,某电路中共有三个电阻,其中R2与R3的数值比为1∶4,电路开关断开,并且将闸刀S1和闸刀S2同时闭合,此时S3处于断开状态,电流为0. 3安. 在此过程中,电阻R2上消耗的功率记为P2; 闭合闸刀S1和闸刀S3,并且将S2断开,这时候R1上所消耗的功率记为0. 4 W,此时R3上所消耗的功率记为P3; 其中P2∶P3= 9∶4,求R1阻值、电源电压. 从表面上看,这一题目属于动态电路图方面的试题,如果将动态电路状态拆分成一些较为简单的电路,则这该题目就会相对比较简单. 当闸刀S2闭合以后,列方程如下: ( R1+ R2) ×0. 3 = U 1; R2×0. 3×0. 3 = P22打开闸刀S2,闭合闸刀S3,此时电流为I3,结合等量关系可得R3= 4R2,如果用R2代替R3,列方程 ( R1+4R2) ×I3= U 3. R1×I3×I3= 0. 4 4. 4R2×I3×I3= 49P25. 上述5个方程中有5个未知数,这样可以解出该试题. 由2式和5式可解I3= 0. 1 A,最终得出结果: U = 36 V,R1= 80Ω.

以上是初中物理教学过程中的常见电学实验动态题,表面看非常的难,但实际上却非常的简单. 其中,如果不涉及功率的题目,则只有列出欧姆定律方程就能解题; 如果涉及到功率,则可采用等效电路解题方式将其进行适当的简化,变成静态题目解决就会非常的容易.

篇4:第四部分 中小学生学习心理指导

李钟山

一、中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的特点

(一)与中小学课堂教学相适应

课堂教学是师生共同活动的主阵地,是教师完成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也是学生掌握知识、培养能力的主要场所。利用课堂教学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是学习指导的主要方式之一,特别是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把方法贯通于知识传授的过程中,授学生以鱼的同时授以“渔”。

(二)开发智力与培养非智力因素相结合

学习活动不仅要有良好的认知能力(以智力条件为基础和前提),还要有良好的学习品质(即非智力因素作为动力来维持和强化学习行为)。因此,中小学生的学法指导一是要有智力开发、训练、培养的方法;二是要有学习品质的培养,即学习兴趣、学习动机、学习情绪、学习意志的激发、调节、磨炼和培养。二者不可偏废。

(三)教与学过程中有机渗透

教与学过程是传授知识和培养能力的主渠道,是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的主要途径,寓学习指导于教学过程之中。学习指导渗透到概念形成、理论推导和技能训练之中,教师凭借教材,启发学生思维,诱导学法,学生凭借教材掌握知识,学会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一定的途径和形式,对学生进行学习方法的传授、练习和诊治,还可进行示范和实际操作,使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并能灵活地运用于学习实践中,逐步学会学习。

(四)突出实际操作方法的训练

学习方法是一种应用性知识,只有通过应用,将其转化为习惯或能力,才能体现自身价值,所以只有将学习活动当作是对学习方法进行实践操作的‘舞台”,才能真正掌握并学会应用它。另一方面,这是一项心智技能的培养,每项学习方法要转化为心智技能,都要有个过程(掌握学法知识→模仿→独立操作→形成技能),其间的转换要有条件,即实际进行操作练习。因此突出实际操作方法的训练,是中小学生学法指导的重要特点。

二、中小学生学习方法指导示例

中小学生学习方法不胜枚举,这里仅提供部分较为常用的方法供教师参照。掌握知识一般分为三个阶段,即获得知识、巩固知识和应用知识阶段。

(一)获得知识阶段:一是读书,二是听课

1 阅读的技巧

(1)掌握要领的阅读法:①T型阅读法。即读书要广博通达又要专深透彻。一要博览,二要在广博的基础上,选择好方向,使用定向阅读法,围绕某一专题、某一方法、某一知识点、某一学科……找准方向,突破重点、难点,方能见成效。②筛读法。读书要选择,正如培根所说:“有的书只需浅尝即可,有的书不妨狼吞虎咽,只有少数书需要细嚼慢咽。”③进去出来法。读书首先就要能深入进去,即细嚼慢咽、反复琢磨、 圈点划句、精心批注、归纳演绎;又不断提问,试举反例,边读边思,边读边“回头”。“回头”即读完一章一节后调头回顾,在头脑中清理“思想”。突出重点,这就是深入进去,以弄清整个知识的“心、肝、脾、肺、肾”,逐步形成知识体系。这是第一步,这一步的必然结果是使书从薄到厚。第二步就是要“跳出”,又由厚到薄,即知识由粗到精、由精到深、由深到融会贯通的过程,这就是进去出来读书法。

(2)追求速度的阅读法:①“扫读”与“跳读”阅读法。拉大注视点的间距,一扫而过,或超过上、下行的内容,眼跳次数减少,可以费时不多地“读完”大量的内容,称为“跳读”。读报纸新闻、书刊目录和只需粗读或略知的内容宜用此法。这种方法可分为三类:一是标题、重点语句跳读法。抓住书中的标题,每章节前的内容摘要和章节的结论读,把全书、全章、全节的主题和中心连贯起来,构成此书的“浓缩本”。二是首尾句跳读法。三是中心词跳读法,这种读法适合于查阅文献资料或整理已学过的材料。②超速阅读法。一要扩大视觉覆盖面,二要减少发音动作,三要加速思维运转。常用的有五种:一是点线面阅读法,又称框架法。二是默读,又称视读。三是限时读书法。四是选读法,只选读对自己真正有用的部分,牢牢记住这少而精的内容就行了。五是遮盖速读法,用一张和书大致相等的白纸遮盖已读过的一行,减少眼睛回视的时间等。③集体速读法。将大家共同感兴趣的内容,分配给集体(小组)的每个人,在一段时间后进行交流。

(3)讲究效益的阅读法:①“四结合”读书法。即:读与思结合、读与问结合、读与习结合、读与行结合,通过思考转化为自己的东西。俗话说“知识不过手,跟着人家走”,只有通过练习与实践才能使知识得到应用,达到指导自己学习的目的。②自主阅读法。一是要和书本始终保持一定的距离,二是不能盲从作者所言。具体做法有六种:一是把书上的内容换成自己的话来说;二是按自己的思路整理书中内容;三是从各个角度去评价该书的意义;四是以书为工具,利用它来发挥自己的思想。还有两种就是“错序读法”、“锲人式读法”,即在浏览中一旦发现有自己感兴趣的或有价值的章节,就深入精读。③趣味阅读法。把阅读看成是一种充满乐趣的享受,从而产生强烈的阅读欲望,以提高这一复杂智力活动的效率。 “断续阅读法”是趣味阅读法的一种,若在读书时想到其他内容的读物,你可以只管按你的愿望,去翻其他读物。

2 多重感知法

所谓多重感知法,就是最大限度地运用自己的各种感知器官,对客观知识或事物同时进行感知,通过多极强化,扩大感知的范围,增加感知的深度,形成多层感知的叠加,提高课堂学习效率。

鲁迅的学习方法里就有一种叫“五到”法。即心到、口到、眼到、手到、脑到。“心到”是指集中精力全神贯注;“口到”是指开口读书,读出声来;“眼到”是指仔细浏览,目光专注;“手到”是指边读边做笔记;“脑到”是指善于动脑筋、勤思考、多分析。如果把眼、耳、口、脑、手都动员起来,其感知的效率会大大增强。所以,课堂听课学习中,只有多重感知,才能捕捉到全部可能的信息,最大地提高感知力。如果能养成习惯,就会终身受益无穷。

(二)巩固知识阶段:一是记忆,二是组织

1 记忆的技巧:它包括记与忆两个方面

(1)记忆的妙方。首先要有明确的识记目标,相信“我一定能记住”。其次是根据识记材料的性质和特点进行识记。它包括:①形象记忆法。就是在记忆时尽量多用形象思维提高记忆的效果。②首次强烈印象记忆法。利用首次感知事物的强度、精度、深度、广度等,就可以提高识记的效率。③口诀记忆法。把一些材料编成口诀,赋予其一定的形象、内容、音韵或节奏,使材料明晰、合辙、上口、便于记诵。如“标点符号歌”,三角函数中的公式口诀。④综合记忆法。根据识记材料的不同特点及学习者的记忆素质,可分别采取整体识记、分段识记或综合识记。⑤头尾记忆法。重要的内容和知识,可以放在开头和结尾去记,这就叫头尾记忆法。对于都需要牢记的内容,可以循环,轮换作为开头或结尾。⑥过度记忆法。即在刚好记住的时候,再多记几遍,以争取最佳的识记和保持的效果。心理学家的实验表明,学习程度达到150%时记忆效果最好,即保持率较高,超过150%时,则效果并不随之再显著增长。⑦交替记忆法。这里包括:A读、思、练习的不同学习方式要交替使用,口、眼、手、脑协同使用。时而背诵记忆,时而回忆记忆,时而运算记忆,时而改错记忆,时而争论记忆,时而抄写记忆,当然以眼、耳、口、手、脑协同记忆的效果最好。B以形象思维为主的内容与以逻辑思维为主的内容要交替进行,文理科要相间、穿插,使大脑不同区域的兴奋点相互转移。C学习时间要间隔,学习与休息、学习与锻炼要交替进行。D内贮记忆与外贮记忆交替。内贮记忆主要指以大脑为仓库,外贮主要指利用资料和工具书,做卡片、剪贴、摘抄进行记忆。⑧谐音记忆法。谐音记忆法和比喻记忆法、歌诀记忆法、韵律记忆怯、编写故事记忆法、改错记忆法都是趣味记忆法的一种。谐音记忆就是把单调枯燥的数字、公式、内容,通过谐音换成一句有意思的短语来记忆。⑨理解记忆法。俗话说:“强记不如善悟”,就是说理解是记忆的基础。它是利用知识的意义,联系“是什么”、 “为什么”、 “怎么样”这三个问题后的记忆。⑩简化记忆方法。即对识记材料的关键部分进行提炼、综合,使其成为一个或一组简明扼要的“信息符号”,以便于大脑接收、储存和提取。它具有直观性、概括性、条理性三个特点,可以做到纲举目张: 规律记忆法。分析识记材料的规律,找出知识间内容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以提高记忆的效率。

(2)记忆的诀窍。①及时复习。心理学家艾宾浩斯从实验中发现了遗忘曲线。它表明遗忘的规律是先快后慢,一般所学知识在一小时后遗忘55.8%,一天后遗忘66.3%,一周后遗忘74.6%,一月后遗忘78.9%。根据这个规律,所学的知识一定要及时复习。②尝试回忆法。此法就是不看材料,而是凭自己的回忆,自己先考自己,把所学知识在头脑中“过一次电影”,默想或默述一遍,然后再对照材料,把漏的、错的、忘的部分补记。实验证明,用于尝试回忆的时间越多,记忆的效率越高,但尝试回忆必须及时。③归纳检索记忆法(或信息编码记忆法)。首先对获得的知识要进行检索、编码,然后再合理地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这样既便于储存、保持,又便于检索应用。④小结记忆法。小结是一个由“厚”到“薄”的经过系统化、概括化形成自己知识体系的过程。小结的方法很多,如提纲式、提要式、图表式、关系式,也可用公式加以归纳,用图像曲线加以说明。这些方法使知识既便于保持,又便于回忆。⑤记忆再生法。即使忘掉了也能通过某种线索回忆起来,这就是联想回忆法。为了使联想有效,故在形成记忆时要有意识地造成某些回忆线索。如接近联想法,自测复习记忆法,教学相长法(它是利用教别人知识的过程来巩固自己的记忆的方法),实践记忆法(利用一切机会及时把从书本上学的东西付诸实践,以加深记忆)等。

2 知识的组织过程

(1)消化。所谓“消化”就是理解,通过读书、学习、听课、思考种种环节,理解知识达到“知其然”而又“知其所以然”。

(2)简化。所谓“简化”就是一个“由厚变薄”的过程,就是概括。即抓其纲目,以达到简化。千丝万缕必有主线,多孔之网必有纲绳,简化就是要自己动手,提纲挈领。如中学数学中的几十个面积、体积公式,可以统一为一个公式。

(3)序化。所谓“序化”就是归纳。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汇总、消化、简化,最后将学习内容组成知识序列,纳入学习者的知识结构之中。门捷列夫化学元素周期表的形成组合的过程,就是序化的过程。

(4)网络化。所谓“网络化”就是整理,将知识组成纵横交织的知识网络。一方面把学习中获得的大量知识、方法进行整理,达到系统化、网络化、图表化、程序化、口诀化、结构化,实现知识的“归并”与“浓缩”;另一方面进行引申、开拓、类比、联想、归纳、整理,揭示其内在规律,进入高级境界。不断地将各种知识、信息,经过整理,归入个人的知识系统,分门别类,将各种知识信息进行逻辑顺序的排列和组合,形成知识链,各条链结成网,一旦需要就可以从一点联想到一系列有关信息,即使其中有几处淡忘,只要经过回忆,通过逻辑推理,仍会找到遗忘的部分。有时某一线路联想中断,可是过不多久,又会从另一路径,接通两个知识点之间的联系,发挥网络化的效用。

(三)应用知识阶段

应用知识主要是独立作业,包括练习习题、作文、实验等,其关键是经过头脑的独立思考,灵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学科问题,进一步理解和巩固知识,并促进思维能力发展的过程。因此,这一阶段主要是指导学生思考的方法。

1一般方法 主要包括:一是如何审题。把题目中的每个词,每句话的意思搞清楚,特别是加强对关键词语的理解,从整体上把握题目中各种数量之间的关系。二是如何又准又快地解题。平时要进行系统训练,尽量用简便方法,培养心算能力,多练以便做到熟能生巧。三是如何认真检查。如数学可按解题顺序检查:题目意思是否搞错,要解决什么问题,运用什么知识,运用的方法是否对头,解题步骤是否合理,计算是否正确。式子题用“逆运算”检查,解方程用“代入法”检查,应用题可采用“化简法”检查等。四是总结解题思路。利用联想、类比、求异等思维方法学会举一反三。

2思维方式 少年期的思维是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转化;青年初期是从经验型的逻辑思维逐步向理论型的逻辑思维转化,并有了辩证逻辑思维的初步发展,到了青年晚期,思维发展已进入辩证逻辑思维阶段。可见,中小学生思维多偏于感性阶段,偏于具体事物的分析、综合。因此,其思维方法的指导必须结合教学过程中出现的知识,从动作思维、直觉思维人手,通过分析综合能力的培养,逐步提高其比较与分类能力,抽象和概括能力,系统化和具体化能力。

特别强调在应用知识阶段,把解题过程中的四个思维过程: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提出假设、解题验证的每一过程的方法交给学生,就达到了培养和指导思维方法的作用。仅举一例。在教学生解证几何题时,总是一方面从条件分析,由已知条件又得知一些什么条件……逐步扩大可知范围;另一方面从结论综合,要求证什么……逐步推知需要证什么,扩大需证的范围,如果这两部分联系起来,则问题可证。

三、中小学生学习习惯的养成

学习方法的指导,还包括“习惯”的养成。教育家叶圣陶先生说:“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化为习惯,只有熟练得成了习惯,好的态度才能随时随地表现,好的方法才能随时随地应用。”

(一)课堂学习习惯

课堂是中学生学习的主阵地,听课是中小学生学习的主渠道,抓住课堂学习,是一切优秀中学生取得优异成绩的基本经验。它包括:①自觉预习;②专心听讲;③细心观察;④积极思考;⑤认真记笔记。

(二)巩固记忆习惯

俗话说:“重复是学习之母”,巩固的根本途径是复习。复习中的记忆方法已做过介绍,只要持之以恒,养成习惯则可,它主要包括:①及时复习;②理解复习;③边读边忆;④防止干扰;⑤编织知识网络;⑥联想回忆等。

(三)解题思维习惯

心理学研究表明,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关键是掌握科学的思维方法,养成习惯,形成心智技能。解题思维习惯是学生在学习活动中加强理解,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环节。它主要包括:①独立作业;②分析与综合;③分步思维;④逆向思维;⑤反馈检查等。

(四)总结复习提高习惯

篇5:实验指导部分教案

教学目的、要求:

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植物(园林植物、蔬菜和园林观赏植物)育种学的基本任务及品种的概念及其特性;育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要求学生对园林植物育种学的性质、范围和基本任务的相关概况有一个基本认识。

课时安排:3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一.园林植物范围

园林植物包括蔬菜、园林植物和观赏植物,有时也将茶叶、经济植物和芳香植物等列入其中。

二.变异、遗传和选择

达尔文义认为所有生物,包括野生植物和植物的进化决定于三个基本因素:变异、遗传和选择;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内因和基础,选择决定进化的发展方向;自然进化是自然变异和自然选择的进化,自然选择的进化。

三.品种概念及其特性

1.品种(cultivar,简作cv.)是经人类培育选择创造的、经济性状及农业物学特性符合生产的消费要求,在一定的栽培条件下,依据形态学、细胞学、化学等特异性可以和其他群体相区别,个体间的主要性状相对相似,以适当的繁殖主式(有性或无性)能保持其重要特性的一个栽培植物群体。

2.品种:都具有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地区性和时间性等特性。遗传:亲代与子代相似的现象 变异:亲代与子代不相似的现象 选择:物种形成(自然选择)新品种(人工选择)品种特异性:品种特异性是指作为一个品种,至少有一个以上明显不同于其他品种的可辩认的标志性状。

品种一致性:品种一致性是指采用适于该类品种的繁殖方式的情况下,除可以预见的变异外,经过繁殖,其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一致。

品种稳定性:品种稳定性是指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经过反复繁殖后或者在特定繁殖周期结束时,其相关的特征或者特性保持相对不变。

品种地区性:品种的地区性是指品种的生物学特性适应于一定地区生态环境和农业技术的要求。

品种也有一定的时间性。一定时期内在产量、品质和适应性等主要经济性状上符合生产和消费市场的需要。

品种分类与品种更新:按发展与更新情况,分为①优良品种②普通品种③淘汰品种

3.园林植物良种的作用

园林植物良种是指在适应的地区,采用优良的栽培技术,能够生产出高产、优质,并能适时供应产品的品种。

它在下列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A.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B.改进产品品质

C.提高抗病虫害能力,减少农药污染 D.增强适应性和抗逆性,节约能源 F.延长产品的供应和利用时期 G.适应集约化管理、节约劳力

四.园林植物育种学的任务

园林植物育种学是研究选育与繁殖园林植物优良品种的原理和方法的科学。园林植物育种学从园林植物、蔬菜及园林观赏植物等园林植物的育种特性的角度阐述园林植物、蔬菜及园林观赏植物的引种、选种、杂交育种和杂种优势的利用、生物技术育种的原理与方法、诱变育种的理论与应用、良种繁育技术的理论与应用.现代园林植物育种已不仅限于单纯利用自然界现有变异选育优良品种,而且还将根据需要,利用品种间杂交、远缘杂交、优势杂交、人工诱变、离体组织培养和DNA分子改造等途径来创造新的变异类型,按照一定的目标进行选择,应用比较快速、准确的鉴定方式法来提高选择的效果,结合现代生物技术,尽可能地缩短育种周期,通过田间比较试验,评选出优良新品种。

园林植物育种学的主要任务:根据不同地区原有品种基础和主、客观情况,科学地制定先进而切实可行的育种目标;在征集、评价和利变异规律及变异用种质资源,研究和掌握性状遗传变异规律及变异多样性的基础上,采用适当的育种途径和方法,选育适合于市场需要的优良品种,乃至新的园林植物;在良种繁育和推广过程中,注意防止品种混杂、退化,保持优良种性,提供数量足够、质量可靠、成本较低的繁殖材料,促进优质、高产、高效园林业的发展。

园林植物育种学的主要内容:育种目标的制定及产现目标的相应策略,种质资源的搜集、保存、评价、利用和创新,目标性状的遗传、鉴定、标记及选育的方法,选择的理论和方法,人工创造变异的途径、方法和技术,杂种优势的利用途径和方法,育种不同阶段的试验技术,新品种审定、推广和繁育等。

育种学与其他相关学科的关系;

A.育种学相关学科:遗传学、植物学、植物分类学、生物统计学、分子生物学 B.育种学与栽培学的关系:

农业现代化的主要标志是生产良种化和良种区域化。生产上只有应用优良品种,先进的栽培技术才能体现出其先进性;同样优良品种只有应用先进的栽培技术才能充分体现出其优良特性。

五.园林植物育种的发展

1.发展历史:园林植物育种有着悠久的历史。19世纪才有专门的育种机构,20世纪育种理论、方法进步很快,新品种选育成果巨大。

现代园林生产现代化的重要标志:生产良种化、良种区域化 中国园林植物育种有着悠久的历史,对世界园林生产有较大贡献。

2.发展趋势 种质资源日益重视;现代生物技术应用产生深远影响(基因工程、基因组学研究、计算机专家系统应用);品种权保护进一步加强;新品种推广应用体系进一步完善;

3.存在问题:

种类繁多、繁殖方式多样,育种技术应用复杂;育种目标广泛,育种评价标准难以统一;园林植物的生殖给育种技术应用带来难题(不开花或花而不实);遗传基础复杂,对重要性状的遗传研究不深入;生物技术应用障碍

4.育种中应处理的几个问题

优质与丰产问题;优质丰产与高抗问题;优质丰产与周年供应问题(成熟期的调节);绿化布景与环境保护相结合问题;观赏与食用相结合问题;优稀资源开发利用与保护平衡问题

参考书目:

4园林植物遗传育种学 程金水主编 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1年版

5植物育种学 胡延吉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3年版 6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学 曹家树等编 中国农业出版社 2005年版

作业和思考题:

何谓品种。良种在生产中有何作用? 植物品种有何特性?

园林植物育种学的任务包括那些方面?

第一章 园林植物育种目标 教学目的、要求:

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现代园林植物育种学的主要目标及其特点和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原则。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育种途经,提出主要园林植物的具体育种目标。课时安排:讲授2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一章 园林植物育种目标

育种目标(breeding objective)就是对所要育成品种的要求,也就是所要育成的新品种在一定自然、生产及经济条件下的地区栽培时,应具备的一系列优良性状的指标。

一.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

1.高产稳产

高产稳产是优良品种的基本特征,所以是园林植物育种的基本目标。

2.品质优良

品质是产品能满足一定需要特征特性的总和。它直接影响消费者对园林产品的喜好和需求,是园林植物育种的重要目标。

3.适应性强

园林植物分布广,栽培环境多样,许多种类为周年生产,因而园林植物品种的适应性比其他作的有更多的要求。

4.抗病虫和除草剂

病、虫、草害是农业生产的大敌,对其产量和品质都有严重影响,为减轻使用化学药剂引起的环境污染及残毒危害,抗病虫和抗除草剂育种已是不可缺少的重要目标。

5.不同成熟期

绝大多数园林产品都是以鲜活产品供应销售的,不像粮食那样易于贮运,除了不同区域和保护地生产外,生产上需要选育早、中、晚熟配套品种进行生产,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满足周年供应市场的需要。

二.园林植物育种目标的特点 1.育种目标的多样性 2.预见品种的高效性 3.供应市场的季节性 4.重视品种的兼用性

三.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产量性状:

产量可分为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前者指一定时间内、单位面积内全部光合产物的总量,后者指其中作为商品利用部分的收获量,两者比值叫做经济系数(coefficient of economics),又称收获指数指数(harvest index)。

产量的高低和产量构成因素有关。2.品质性状:

园林产品质按产品用途和利用方式大致可分为观赏品质、营养品质、加工品质等。

观赏品质常包含植株或产品器官的大小、形状、色泽等由视觉、触觉所感受的外质和风味、香气、肉质等由味觉、嗅觉、口感 等感知的内质。

营养品质常指人体需要的营养、保健成分含量的提高、有害成分含量的下降或消除,主要包括维生素、矿质元素、有机酸、纤维素、蛋白质和其他爱莫能助 害成分的组成和含量。

加工品质是指产品适合于加工的有关特性,如番茄的茄红素、果色的均匀度等,这一品质对加工类型特别重要。

3.对环境胁迫的适应性

环境胁迫大体上可分为温度胁迫、水分胁迫、土壤矿物质协迫、大气污染胁迫等。

4.对病虫害和除草剂的抗耐性

病、虫、草害对园林植物的产量和品质都有严重的影响。

抗性育种中要求新品种对病虫害有绝对的抗性常常是不切实际的,从经济学的生态学的观点来看,植物或品种对病虫害的抗性,一般只要求在病菌流行或害虫发生时,能把病原菌的数量和虫口密度压低到经济允许的阈值以下,即要求品 种对病虫有相对的抗性,而不要求绝对的抗性

5.不同成熟期:

成熟期是园林植物产品适宜采收的时期,基早晚对许多园林植物都是重要的目标性状。

四.制定育种目标的主要原则

1.满足育成品种之后生产和市场的需要 2.考虑育成品种应用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充分考虑目标实现的可能性 4.近期需要与长远利益兼顾

5.处理好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的关系

五.园林植物育种途径

广义的品种选育工作主要包括从现有种质资源及其变异材料中的直接选择利用,包括种质资源调查(查)、引种(引)、选择育种(选)、人工育种四条途径。

种质资源调查是对现有种质资源直接选择利用的基本途径,通过调查可能发掘长期蕴藏在局部地区而还未被重视和很好利用的品种类型。

引种是从外地或国外引进新品种或新植物,有的可直接用于生产;有的需要经过驯化以适应新环境;有的可作其他育种途径的种质资源材料。如果引种得当,它对解决当地生产上急需的品种时常能取得最好、最快的效果。

选择育种

选种是利用现有园林植物群体中存在的变异性状,通过选择培育新品种。

人工育种

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A 有性杂交育种(sexual cross breeding),是根据品种选育目标选配亲本,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之中,对其后代进行培育选择,比较鉴定,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和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一种重要育种途径。;

由于选用的亲本的亲缘关系远近不同,重组育种又可区分为近缘杂交育种和 6 远缘杂交(wide cross)育种。

利用这种杂种一代优热血现象进行新品种选 育,就是杂种优势育种(hybrid breeding),又称为杂种优热血利用育种。

B 诱变育种(mutation breeding)是人为地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发植物产生遗传变异(基因突变、染色体畸变或染色体数倍性增加),通过对这些变异体的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

C 植物的离体培养(plant in Vitro culture)即广义的植物组织培养(plant tissue culture),是现代生物技术(biotechnology)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利用这一途径可以增加园林植物的变异率,或直接创造新的类型,然后通过选择获得新品种或新的种质资源。利用植物组织与器官进行培养,是许多植物种类实现大量快速繁殖、获得无病毒株系、克服远缘杂交不亲和以及杂种不育的有效方法。

D 分子育种:借助于分子生物学手段,进行动、植物新品种的选育或种质资源创造的过程,就是分子育种

可分为植物基因工程(plant genetic engineering)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

作业和思考题: 育种目标

目标性状和非目标性状 如何制定育种目标?

园林植物育种途径主要包括哪些? 园林植物育种的主要目标包括哪些? 种质资源利用包括哪些途径?

第二章 园林植物品种类型 教学目的、要求:

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植物品种类型及其特点,不同繁殖方式园林植物的群体特点与育种的关系。要求学生掌握不同繁殖方式园林植物类型的群体特点与育种的关系上结合实际,灵活运用。课时安排:2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第二章 园林植物品种类型

第一节:园林植物繁殖类型

重点讲授: 园林植物各种繁殖方式及其特点 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品种类型与育种特点

在长期进化过程中,园林植物的繁殖方式包括有性繁殖、无性繁殖两类方式。一.有性繁殖

通过种子繁殖方式。有完整的世代交替。按授粉方式,有性繁殖分:

自花授粉

自然异交率在5%以内。异花授粉

天然异交率在50%以上。常异花授粉

天然异交率达5%~50%。

二.无性繁殖

有分生繁殖、嫁接、扦 插、压条等。没有完整的世代交替。

一种近于有性繁殖由无融合生殖胚发育成植株的无性繁殖方式为无融合生殖。

三.不同繁殖方式园林植物的群体特点与育种的关系

自花授粉植物,长期自交,品种内各个体基因型基本纯合,遗传性较稳定,性状较一致。

异花授粉植物:群体内不同基因型 为杂合体,遗传性比较复杂,个体间差异大。一代杂种常具有明显的优热血,有利于一代杂种制种。育种途径常采用一代杂种有种法。

常异花授粉植物:群体内杂合株率校高,变异较多。可采用选择育种、杂交育种、一代杂种优势育种等途径。良种繁育时,应防止生物学混杂。

无性繁殖植物:群体基因型和表现型整齐一致,纯合材料后代仍保持纯合,杂合材料后代不产生分离。芽为育种是无性繁殖园林植物获得新品种的重要途径。无性繁殖园林植物在繁殖时无需隔离,但仍需进行必要的选择,淘汰机械混杂或自然变异植株以保持品种种性纯正。

第二节:园林植物品种类型

重点讲授: 园林植物各种繁殖下形成的品种类型、遗传基础及其育种特点.一.品种类型及其育种特点:

1.自交系品种

表现为群体遗传组成基本同质,个体基本纯合,选育这类品种主要通过选择育种和有性杂交育种。在选择方法上主要以单株选择为主。也可通过花药和花粉培养诱导单倍体,再对单倍体植株的染色体加倍,选择后育成定型品种。

2.群体品种

群体遗传组成异质,个体杂合,其品种群体可以表现差异,但必须有一个或多个性状表现一致与其他品种相区分。主要采用混合选择法选择而育成的品种。

3.杂交种品种

表现为群体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

选育杂交种品种首先选育自交系。而自交系的选育主要采用单株选择法。4.无性系品种

表现为群体遗传组成同质,个体杂合。

无性系品种选育主要利用在繁殖过程中发生变异。以及杂交后代所产生基因 重组变异,进行株系比较和选择,经两三代比较及鉴定,即可选出新品种。作业和思考题:

园林植物主要品种类型 各类品种类型有何育种特点?

园林植物繁殖方式与育种程序和方法由于的关系

教学目的、要求:

第三章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利用和园林植物品种类型及其育种特点。要求学生掌握基本概念理论的基础上结合实际,充分认识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在育种中的重要性,熟悉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研究利用的基本方法。

课时安排:讲授6学时,实验9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实验 教学基本内容:

第三章 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意义和作用

重点讲授:种质的概念;种质资源的意义;世界各国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我国及广东省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

一.种质资源的意义

种质(germplasm)决定生物遗传 性状,并将遗传信息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遗传物质。

种质库又称基因库(genebank),是指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它由许多个体的不同基因所组成。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统称为种质资源。

种质资源:指具有种质并能繁殖的生物体,是以种为单位的群体内的全部遗传物质

种质资源是地球生命的基础,也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根本,经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药品、能源、工业原材料等,是人类拥有的最为宝贵的自然财富。

Harlan(1970)认为,“人类的命运将取决于人类理解和发掘植物种质资源的能力”。

种质资源是利用和改良动物、植物、微生物的物质基础,更是实施各个育种途径的原材料。

二.世界各国对种质资源的收集保存工作和我国及广东省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的收集与保存工作 第二节 种质资源中心与我国的园林植物资源

重点讲授:起源中心的概念及其划分、园林植物的起源与发展,起源于我国的园林植物资源。

一.植物起源中心学说和园林植物起源

瓦维洛夫于20世纪20~30年代对世界植物进行广泛考察、搜集和研究后,提出了植物起源中心学说。

将世界植物确定为8个原生起源中心。物种资源多:巴西——马来西亚——中国

前苏联的茹考夫斯基将世界作教授起源中心划分为12个大基因中心。

中国-日本中心(龙眼、荔枝、牡丹、梅花、白菜)、东南亚中心、澳大利亚中心、印度中心(香蕉、龙舌兰、火龙果)、中亚中心(胡萝卜、苹果、菠萝)、西亚中心(葡萄、石榴、胡桃、无花果)、地中海中心(牧草、甜菜)、非洲中心、欧洲-西伯利亚中心、南美中心(马铃薯、辣椒)、中美墨西哥中心(番茄、辣椒)、北美中心。智利中心(草莓、凤梨)、埃塞俄比亚(西瓜、豌豆)

二.中国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威尔逊(E.H.Wilson)通过他5次赴华实地采集的经验体会,曾著成《中国,园林之母》(China,Mother of Gardens)一书。

1.中国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

2.中国的园林植物种质资源特点:种类繁多;分布集中;利用价值高 ①我国是世界上最重要的作物起源中心之一②我国栽培物的种类400多种③我国收集保存的作物种质资源数量④我国珍贵的物种资源

第三节 种质资源调查

重点讲授:园林植物种质资源及其分类,品种资源的调查与复查。

一.种质资源的类别

本地种质资源 :本地种质资源包括在当地自然条件和耕作制度下,经过长 12 期培育选择得到的地方品种和当前推广的改良品种。

特点:①当地生态环境、栽培条件和消费习惯等有比较好的适应性;②是一个遗传类型多样的群体;③有可能从中选择出优良类型。④能直接在当地推广使用

外地处质资源: 外地种质资源是指引自外地区或国外的品种或材料。

特点①具有不同生物学的经济遗传性状,是改良品种的宝贵种质资源。②若原产地的生态环境和本地区基本相近,能够适应生产发展要求,就可以直接引种利用。

野生植物资源:包括栽培植物的近缘野生种和有潜在利用价值的植物野生种。

具有很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

可以把野生植物中优良基因或携带这些基因的染色体或其片段转移到栽培植物中来。

常常是砧木的重要资源。

某些野生植物经济性状被认识后,还可发展为新植物。

人工创造的种质资源

包括人工诱变而产生的突变体、远缘杂交创造的新类型、育种过程中的中间材料、基因工程创造的新种质等

是培育新品种和进行有关理论研究的重遗传资源。

起源中心学说基本内容:①自然界植物物种分布不平衡②植物遗传类型的形成与地区生态环境有关③遗传类型多样:较为集中的地区很可能是起源中心④遗传上的显性性状可以看作是起源中心的中心标志

基因中心或变异多样性中心特征:①基因多样性②显性基因频率高、起源中心:原起源中心,特点①有野生祖先②有原始特有类型③有明显遗传多样性④有大量的显性基因;次生起源中心:从原生起源中心迁移到另一个地方,而形成新的起源中心。

起源中心确定证据:①有丰富的多样性类型和分布集中程度②有最原始的类型③考古发现④历史文化记载与传说⑤地质变迁 二.种质资源的流失 1.概念

生长在一定生态环境的生物资源受自然或人类因素的影响而消失

2.影响因素

自然因素 生物因素 人为因素

3.现况

国内外种质资源的流失概况 广东种质资源的流失概况

三.种质资源保护的迫切性

有效地管理和保护种质资源,不仅能够使其生存而且还能够增值,从而为人类的持续发展而永续利用。

丰富的种质资源不仅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而且为人类社会适应自然变化提供了选择机会和原团料。可以说,保护种质资源就是保护人类不来。

随着人类活动的加剧,物种的栖息地快速丧失,物种生存受到严重威胁,灭绝速率不断加快。

保护种质资源确属当务之急。

植物种质资源是植物品种改良的基因宝库。

植物新品种的推广,带来了大面积生产上品种的单一化,再加上自然灾害(如洪涝、干旱)、生态环境破环和污染,使大量地方品种和野生植物种质丧失。为了植物育种有更广泛的遗传基础,必须挽救、保护和保存不断减少的植物种质资源。

第四节 资源的收集与保存

重点讲授:种质资源收集的原则和方法,收集的范围和数量及主要记载项目。种质资源流失及其影响因素,种质保存范围及保存方法。

一.种质资源的搜集:

首先应做好考察前的准备工作,制定出考察计划。

二是在实际考察中做好调查和观察记载,及时对种质材料进行分类、登记,并整理调查记录,进行植物检疫。种质资源管理 初步整理 观察鉴定 材料整理

三.种质资源的保存

就地保存

就地保存就是种质资源在原来所处的生态环境中,不经迁移,采取措施加以保护,如划定自然保护区、国家公园、人工圈护稀有的良好单株及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古树名木。

种质圃保存:种质圃保存是将种质材料迁出自然生长地,集中改种大植物园、树木园、品种资源圃、种质资源圃等处保存。

种子保存:种子保存是常用的种质保存方法。种子有两类,一类为“正常型种子”,绝大多数植物种子属于这一类,要求低温干燥的条件下保存;另一类称“顽拗型”(recalcitrant)种子,如核桃、栗、榛、人。当种子含水量降低到12%~31%(因种类而异)生活力即下降,不能在低温干燥条件下贮藏,其保存方法尚未真正解决。

短期种质库用于临时存放;中期种质库(温0~5℃、空气相对湿度32%~37%)用于分发用种子贮存,保存期10年;长期种质库(温度-10~15℃,空气相对湿度32%~50%)主要用于长期保存种质,保存种质,保存期30~50年

离体保存:离体保存是在适宜条件下,用离体的分生组织、花粉、休眠枝条等保存种质资源。

基因文库保存:基因文库保存是利用DNA重组技术,将种质材料的总DNA或染色体所有片段随机连接到载体上(如质粒、黏性质粒、病毒),然后转移到寄主细菌(如大肠杆菌,农杆菌)中,通过细胞增殖,构成各个DNA片段的克隆系。

利用保存:是将种质材料直接应用于生产实际,在应用中进行保存 收集种质资源的方法:①野外实地考察收集:实地考察、优质收集、详细②征集③交换④转引

创新途径:基因重组——杂交育种 异源基因导入——遗传工程 基因突变——理化诱变

第五节 种质资源研究

重点讲授:种质资源研究的作用。园林种质资源经济生物学性状研究的项目和研究方法,种质资源创新。

一.种质资源的研究

特征特性鉴定,植物学性状鉴定,园林性状鉴定,生物学特性,品质鉴定,抗逆性鉴定,抗病性鉴定,抗虫性鉴定。基础理论研究

园林植物起源与演化研究; 种内分类研究和生态型研究; 遗传分析

二.种质资源的创新

种质资源创新,为育种工作提供了特殊性状的基因源,从而使育成的品种在某些重要性状上有所突破,在植 物育种工作中有重要意义。

新的种质资源来源有三方面:一是育种过程中产生的新品种、新品系和新的种质材料;二是由于不断产生的天然变异,包括自然突变和天然杂交产生的新类型和新物种;三是通过远缘杂交、细胞工程、染色体工程、基因工程、组织培养等手段来有目标地扩大遗传 基础,综合不同种属间优良性状,形成易于育种工作者利用的新折种质资源以及新的栽培植物类型和品种。

三.种质资源的利用 直接利用 间接利用 潜在利用。作业和思考题:

种质,种质资源,起源中心

种质资源收集、保存、研究、创新和利用意义 如何保护和保存种质资源的多样性 各类种质资源的特点

第四章 引 种

教学目的、要求:

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园林植物引种驯化原理和方法。要求学生在熟悉园林植物引种驯化原理的基础上,结合当地主要园林植物栽培种类和实际需要分析引种驯化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问题,熟练掌握引种驯化的方法,并能分析影响引种驯化效果的因素。

第四章 引 种

内容提要

引种驯化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域或栽培区域人为地迁移到其他地区种植的过程,在园林生产中有着重要意义。植物引种与驯化既有联系又有区别。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在于植物对环境条件的适应性的大小及其进化与遗传。园林植物的引种驯化有其自身的规律,掌握这些规律要了解所引种的植物的分布区域、品种适应性及其生物学特性等。引种驯化应遵循“适地适树”,或可“改树适地”或“改地适树”的原则进行。引种驯化要在确定引种目标并可行性论证后,17 遵守植物检疫的规定,搜集引种材料,然后进行引种试验、驯化与选择,最后进行技术和经济评价。引种驯化是否成功受品种的适应性、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性、产品利用目的与消费习惯和人的主观能动性等多方面影响。

第一节 引种的意义

一.引种驯化的概念

引种驯化的概念:引种驯化(introduc-tion and domestication)就是将一种植物从现有的分布区哉(野生植物)或栽培区域(栽培植物)人为地迁移到基他地区种植的过程;

一种是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生长正常甚至更好,这就是所谓的“简单引种”。

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 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这就是“驯化引种”。

栽培驯化:将野生植物驯化为栽培植物 引种:引入外地或国外的优良品种,通过培育和选择,使之成为适应于本地的栽培品种

简单引种:①适应性广②自然条件差异小③有性或无性材料引种,不改变引入植物遗传性

驯化引种:①。。窄②。。较大③改变遗传性,用有性材料(种子或幼苗)二.引种训化的意义

①引种训化是栽培植物起源与演化的基础。②引种驯化是丰富并改变品种结构,提高生活与生存质量的快速而有效的途径。③引种驯化可各种育种途径提供丰富多彩的种质资源。④利用生育期的变化提高产量和品质

引种的成功与否:引种的生态适应性;四区间的生态差异性

1.简单引种:①适应性广②自然条件差异小③有性或无性材料引种,不改变引入植物遗传性2.驯化引种:①适应性很窄②生态条件差异太大③改变遗传性,用有性材料(种子或幼苗)

第二节 引种的原理

重点讲授:园林植物引种驯化和简单引种的遗传学原理。生态学原理及其生态因子分析,引种的历史生态学原理。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①品种的适应性②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性③产品利用目的与消费习惯④人的主观能动性(人工保护措施)

一.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 1.简单引种的遗传学原理

一种是由于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广,以致不改变遗传性也能适应新的环境条件,或者是原分布区与引入地的自然条件差异较小,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更适合植物的生长,植生长正常甚至更好。简单引种实际上是在其适应性范围内迁移。

2.引种驯化的遗传学原理(主要分析植物本身的遗传特性与适应性之间的关系)

植物本身的适应性很窄,或引入地的生态条件与原产地的差异太大,植物生长不正常直至死亡,但是,经过精细的栽培管理,或结合杂交、诱变、选择等改良植物的措施,逐步改变遗传性以适应新的环境,使 引进的植物正常生长,引种引种实际上是在其适应性范围外迁移。

引种成功与否:引种材料的生态适应性;地区间的生态差异性 二.引种驯化的生态学原理

1.气候相似论

德国慕尼黑大学林学家迈依尔教授,论述了气候相似论,引种成功的最大可能性是在于树种原产地和新栽培区气候条件相似的地方

2.主导生态因子

温度,对植物生长影响较大的是最冷月,平均气温、极端最低气温、有效积温和需冷量。

光照

光照对植物生长发育的影响主要是光照时间、光照强度的作用。

不同光周期的植物引种后的反应: 南引北移

长日照植物

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不良

营养生长不足,生殖生长受阻 短日照植物

营养生长不足,生殖生长受阻

营养生长旺盛,生殖生长不良 水分

水分是植物生长必需的生态因子,尤其决定了我国在不同经度上植物群落的分布。水分有时可对温度条件进行重要的修正。

土壤

土壤对引种驯化的影响,主要是PH值与含盐量。生物

与周围的生物建立了直辖市或共生的关系。

三.影响引种效果的因素

1.品种的适应性

2.实际栽培季节的气候相似性 3.产品利用目的与消费习惯

4、人的主观能动性

第三节

引种驯化的程序和方法

一.引种驯化的程序 1.明确引种目标与标准 2.引种前的分析

分析引种材料的分布范围 分析引种材料的起源与进化及迁移

分析与引种材料生态要求相近的其它种类植物在引种地的表现 分析引种的方向(向心引种或离心引种)确定影响适应性的主要生态因子 借鉴前人经验及参考有关资料 3.确定和选择引种材料

4.优质收集:根据引种目的,到引种地区(多样性中心)选择优质收集引种材料

5.植物检疫:主要检疫本地没有的有害生物

6.引种试验:观察实验(少量引种,控制观察),对比试验,栽培试验 7.总结推广应用 二.驯化引种的基本方法 1.多代连续训化法 2.逐步迁移训化法 3.人工保护或栽培 4.培育和定向选择

引种注意的几个问题:①引人物种与当地生态条件控制的关系(引入物种对当地生态的破坏,当地生态条件对引入物种无法控制引起生态的破坏)②引入物种与病虫害控制的关系③有害物种入侵④引入物种对当地生态的适应性问题

三.引种成功的标准

1.在引种地不需特殊保护措施能正常生长发育 2.经济性状不会降低

3.能按原来的繁殖方法进行繁殖

作业和思考题: 引种驯化

引种驯化在园林生产中的意义。引种驯化方法

第五章

选 种

教学目的、要求:

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选种的基本原理和选种方法的实际应用。要求学生在熟悉园林植物选种原理的基础上,设计适宜的选种程序,熟练掌握选种方法的实际应用。

课时安排:讲授6学时、实验3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第五章

选 种

内容提要

选种是利用现有园林植物群体中存在的变异性状,通过选择培育新品种。选择是择优汰劣,是贯穿于整个选种过程的方法和手段。实际应用中的选择方法虽然很多,但基本的方法只有两种,即混合选择法及单株选择法。园林植物种类繁多,开花授粉生物学特性不同,遗传基础各异,由此而产生的选择方式方法也不尽相同。有性繁殖的一二年生园林植物多采用两种基本的选择法及其改良法,无性繁殖的园林植物常采用营养混合选择法、营养系单系选择法和有性后代单株选择法,木本植物的园林植物主要应用的是实生选种法和芽变选种法。不论何种植物,在选种过程中,均应遵循一定的选种程序。为提高选种效率,熟悉掌握正确的株选方法,针对特定选择材料采取各种有效方法缩短选种程序。才能保证尽快地选出符合育种目标的优良品种。

第一节 选种的意义

重点讲授:选择的作用,选种的遗传学原理。选择差、选择强度等有关指标的计算。影响选种效果的遗传因素。

一.选择实质与作用基础:

选择的实质就是造成有差别的生殖率,或叫差别繁殖,从而定向地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

选择之所以能改变群体的遗传组成,其原因在于生物本身的遗传 变异特性。变异是选择的基础,变异为选择提供了材料,不同单株间或大或小的性状差异,使得人类可以充分发掘其中的有利类型。遗传又是选择的保证,只有通过选择、繁殖,将有利的变异性状遗传下去,选择才具有意义。

特点:①优中选优,简便有效②连续选优,品种不断地改进提高 局限性:①不能有目的的创新,产生新的基因②一般品种对现有品种的个别形状进行改良,难有较大的突破 二.选择标准的制定原则

变异是选择的基础,遗传是选择的保证 根据目标性状的主次制定相应的选择标准 目标性状及其标准必须具体明确 各性状的当选标准要适当

三.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未施加选择的某一群体称为原始群体。

入选群体(即选留群体)与原始群体平均值将有一定差距,即为选择差。选择差与遗传力的乘积,称为选择反应。

所谓选择强度,是以标准差为单位的选择差,选择差与遗传力的乘积

选择反应(选择效果)与群体性状的标准差(变异幅度)、遗传力大小及选择强度呈正相关。

当群体的性状表型值呈正态分布时,选择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入选率

影响选择效果的因素

1、性状变异幅度

2、性状的遗传力

3、入选率

四.提高选择效果的方法

1、增加群体的性状变异幅度

2、提高性状的遗传力

3、降低入选率以增大选择强度

当群体的性状表型值呈正态分布时,选择强度的大小取决于入选率。

第三节 选种方法

重点讲授:选种的基本方法。实生繁殖后代实生选种的方法,无性繁殖后代的实生选种。选种的基本程序。提高实生选种效率的有效途径。

一.有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方法 1.基本选择法

混合选择法(一次选择法、多次选择法)

是指从一个原始混杂的群体。中选取符合育种目标的成良单株,混合留种,次年播种于同一块圃地,与标准品 种(当地优良品种)及原始群体小区相邻种植,进行比较鉴不定期的选择法,又叫表型选择法。优点:①不会形成选择的近亲交配,不会导致选择对象生活力衰退②简单易行③一次可以选出大量植株

缺点:不能鉴别每一个体的基因型的优劣,降低了选择效果。不能准确地彻底地淘汰掉误选的不良个体后裔

单株选择法(个体选择法、一次单株选择法、多次单株选择法)

是从原始群体中选取优良单株分别编号,分别留种,次年单独种植成一单株小区,根据各知株系的表现进行鉴定的选择方法。又叫做系谱选择法或基因型选择法。

若只进行一次单株选择,以后就以各株系为取舍单位。称为一次单株选择,若在第一次株系圃选留的株系内继续选择单株,分别编号、留种,继续进行谱系选择,且反复多次的就叫多次单根据地不选择法。

缺点:①费时费工,一次可留种量有限,选出优系后难以迅速应用于生产②种子少,繁殖年限长,推广慢

优点:①可以最大限度的剔除误选的不良单株的后裔②可加速性状的纯合与稳定,增强株型后代群体的一致性③多次单株选择可定向积累变异,有可能选出超过原始群体内最优良单株的新品种

2.常用选择法

自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提高选择效果可进行单株选择法。当结合生产进行品种提纯复壮时,为大量获得生产用种,也可采用混合选择法。

常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品种选育时常通过控制自交和单株选择的方法,次数可多些。实际中可根据生产需要及种子繁殖系数大小采用混合选择法。

异花授粉植物的选择法:一般采用由两种基本的方法衍生出来的选择法,主要有:单株-混合选择法

母系选择法 并且要系选择法 剩余种子法 集团选择法

无性繁殖植物的选择法:以单株选择法为主,也需采用混合选择或集团选 24 择提高育种效率

3.加速选种进程的主要方法:

正确运用选择方法和选种程序;灵活运用选择方法;圃地置的增减;适当缩减圃地设置年限;加速选种的主要方法;利用保护地进行一年多代繁殖选择;易地栽培加速繁殖;加速繁殖和提高种子繁殖系数

第二节:芽变选种

重点讲授:芽变的概念及作用,芽变选种的成就。芽变特征,芽变的细胞学和遗传学基础。嵌合体与芽变的产生,芽变的转化、芽变的遗传效应,正突变与逆突变现象,芽变的遗传类型。芽变选种的方法,芽变选种的目标,芽变选种的时期,芽变分析的依据、步骤和方法,芽变选种的程序和加速选择的途径。

一.概念

芽变选种:芽变是指发生枝芽内分生组织细胞中的突变;

饰变:由于环境条件的变化引起不同遗传的变异(要尽量避免),饰变剔除,保留芽变

枝变:变异的亲内分生组织萌动长成枝条时,该枝条表现出与原品种种类型不同的现象(常见)

株变:当包含突变细胞的芽发育成一个植株,或采用该芽进行无性繁殖形成新个体的现象

二.特点: 芽变的多样性; 芽变的重演性; 芽变的稳定性;

芽变性状的局限性和多效性;

三.芽变的细胞学基础;

组织发生层与嵌合体;植物顶端分生组织一般认为有几个互相区分的细胞 25 层,叫组织发生层。通常分为三个独立的层次,分别以LⅠ,LⅡ,LⅢ表示,LⅠ层一般均具一层细胞,行垂周分裂,LⅠ层衍生为表皮,LⅡ层衍生为皮层外层及孢原组织,LⅢ具多层细胞既有垂周分裂,又有平周及斜向分裂,衍生为皮层内层及中柱。

若三层组织构造的细胞中含有不同的遗传物质,以后发育形成了不同遗传背景的植物组织或器官,叫嵌合体。层间不同的叫周缘嵌合体,层内不同的叫扇形嵌合体。

嵌合体类型: 1.扇形嵌合体 2.周缘嵌合体

3、复合类型 四.芽变的转化:

芽变转化包括扇形嵌合体的芽位变换及周缘嵌合体的层间取代。扇形嵌合体的芽位变换是指位于嵌合体区域的芽因其着生位置不同,在长成侧枝时表现不同性状的现象。

周缘嵌合体的层间取代是指发生突变的细胞层与正常组织之间进行竞争,一方排挤另一方,最后取而代之,发生变换的现象。

五.芽变的遗传效应:

LⅠ只衍生表皮,故涉及的性状只有表皮及其附属物,如茸毛和针刺; LⅡ层衍生的皮层外层可决定果实的色泽及叶片叶绿素的多少,LⅡ层衍生的孢原组织可形成植物的生殖细胞,故只有LⅡ发生突变性状才可通过有性过程传递给后代;

LⅢ衍生为皮层内层及中柱,从中柱上形成的不定根及不定芽可表现突变性状,可以期望获得同质的突变体。

芽变意义:①直接选出新品种②可不断丰富原有种质资源③为杂交育种提供新的种质资源

群体间个体变异的原因:①基因重组:实生群体中不同个体遗传变异的主 26 要来源②基因突变:无性繁殖植物群体产生新变异的重要来源③染色体变异:数量与结构的改变④环境饰变

六.芽变的鉴定; 直接鉴定; 移植鉴定; 综合分析鉴定;

七.芽变分析

主要是区别剔除饰变

芽变分析的依据;变异性状的性质;变导师体的范围大小;变异的方向;变异性状的稳定性;变异性状的变异程度;

芽变的特点:多样性;重演性;稳定性;嵌合型;芽变性状;局限性和多效性

八.芽变选种的时期与方法

1.芽变选种的时期;(经济产品采收期或观赏期、自然灾害发生严重期)平时观察与重点时期相结合 重点时期重点选择

园林植物主要在果实成熟时期 花卉主要在开花时期 观叶植物在生长停止期

2.芽变选种方法;

面上调查访问定点,点上观测鉴定定株,株间综合分析定性;

3.芽变选种程序

明确选种目标(优中选优)与标准;初选(发掘优良变异);复选(鉴定稳定性、比较);决选(对选出的优良单株进行鉴定、确定是否推广和推广范围);总结鉴定、繁育推广

作业和思考题:

选种,混合选择法,单株选择法,营养系单系选择法 有性繁殖的选种程序 如何提高选种效率 无性繁殖的选种程序

第六章 杂交育种

内容提要

有性杂交育种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育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一种育种途径。它是培育园林植物新品种和进行种质资源创新的重要手段。有性杂交育种中首先要根据育种目标,选择选配亲本,并确定相应的杂交的方式(两亲杂交或多亲杂交)。两亲杂交的方式简便,杂种的变异易于控制,是有性杂交育种中最常用的方式。而多亲杂交(添加杂交和合成杂交)可以综合多个亲本的优良性状,杂种后代的遗传基础广泛,有可能育成多抗性且适应性更广的高级品种。对于杂种后代的选择方法主要有系谱法、混合法和单子传代法等。回交育种的目的在于改良轮回亲本的一两个性状,是常规有性杂交育种的一种辅助手段。远缘杂交育种经常会遇到杂交不亲和性、杂种不育性和杂种不捻性等问题,可通过适当的方法加以克服。由于园林植物的近缘野生种中往往含有一些珍贵的抗性基因和品质基因,因此,远缘杂交育种是选育高抗(甚至免疫)、高品质品种的重要途径,在有性杂交育种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在有性杂交育种中,除了掌握和灵活应用本章讲述的基本原理和方法队外,还必须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不断丰富实践经验,善于根据育种目标和杂种后代的表现综合地进行判断。

第一节 杂交育种的意义

重点讲授:杂交育种的概念及效应。杂交育种的类型。园林植物杂交育种的特点。

有性杂交育种(sexual cross breeding)又称组合育种(combina-tion breeding),它是通过人工杂交的手段,把分散在不同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组合到杂种中,对其后代进行多代培痛选择,比较鉴定,以获得遗传性相对稳定,有栽培利用价值的定型新品种的育种途径。根据杂交亲本亲缘关系的远近,可分为近缘杂交和远缘杂交。

杂交方式:两亲杂交是指参加杂的亲本只有两个,两亲杂交的方法简便,变异较易控制,在有性杂交育种中被普遍采用。

多亲杂交,是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亲本参加的杂交,又称复合杂交或复交。添加杂交;

合成杂交;最大的优点是将分散于多个亲本上的优良性状综合于杂种之中,丰富了杂种的遗传基础,有可能选育出综合经济性状优良、适应性广的优良品种。

多父本授粉

用一个以上父本品种的混合花粉授给一个母本品种的方式称多父本授粉。

回交

杂交第一代及其以后世代与其亲本之一再进行杂交称回交。

第三节 杂交亲本的选择与选配

重点讲授:杂交亲本选择的因素和原则。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

一.杂交亲本选择

亲本选择是指根据育种目标选用具有优良性状的品种类型作为杂交亲本,亲本选配是指从入选的亲本中选用哪些亲本配组杂交。

亲本的选择原则:

广泛搜集符合育种目标的原始材料,从中精选亲本;亲本应尽可能具有较多的优良性状;

明确亲本的目标性状,分清目标性状的主次。重视选用地方品种; 亲本的一般配合力要高;

二.亲本的选配原则; 交母本性状互补;

选用不同生态类型的亲本配组; 以具有较多优良性状的亲本作母本; 亲本之一的性状应符合育种目标 ; 用一般配合力高撙本配组;

注意父母本的开花期和雌蕊的育性。

第四节 授精生物学与杂交

重点讲授:果蔬及园林植物的授粉受精生物学特性,杂交亲和性、杂交不育性、无配生殖、有性杂交的方式、有性杂交的步骤和方法及提高杂交效率的途径。

授精生物学

杂交

杂交前的准备:制定杂交计划;准备杂我用具;亲本植株的培育和选择;亲本花期折调节;调节播种期;植株调整;温度各光照处理。

采取适当的栽培管理措施;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隔离和去雄:隔离;去雄;花粉制备;授粉、标记和登录;授粉后的管理;杂种的培育;保证杂种后代正常发育;培育条件相对一致;培育条件应与育种目标相适应;

二、杂交技术特点

(一)诱导开花

(二)杂交花的培育和选择

(三)花期的调节

(四)去雄授粉和管

第四节

童期、童性和杂种培育选择特点

一、童期的概念和实质

在性繁殖的动、植物从种子萌发、幼体出世到性成熟前,都需要经过一定时期的生长发育,才能从幼年型转变为志年型。成年实生树顶部和基部取枝条嫁接长成的园林植物有显著不同,前者无刺状枝,第二年普遍开花结果,也就是说保持了幼年型的特点。当园林植物林木实生树的上部进入成年阶段,开花结果的时候,基部还处于幼年阶段,保持幼年型性状。后来人们把处于幼年型的时期称为童期

童期的长短和其它数量性状一样,受到遗传和环境两方面因素的影响。大量实践表明童期和营养期之间的相关非常密切。亲本营养长短和后裔童期长短的相关趋势。

二、童性及其与成年期性状的相关

(一)童性及其鉴别童期结束的标志

童期和成年期在质上处于发育的不同阶段,童期在形态、解剖和生理、生化等方面和成年期不贩特性叫做童性(jvenile trait)

(二)童性和成年期性状的相关

1、童期综合性状和栽培性的相关

2、童期和成年期,同名哭官相同性状的相关或一致性

3、非同名器官同源性状的相关或一不致性

4、童期营养器官和成年期繁殖器官间多种不同性状的相关

三、营养系杂种培育的特点

营养系杂交育种必须采用生产中不用的有性繁殖法培育杂种,必须根据育种对象种子休眠及发芽的生物学特性,特别是对于那些种子难以正常发芽的种类特点采取特殊措施,以保证其正常发芽出苗,再就是为了提高育种效率应采取各种措施,缩短幼年期促合杂种早花、早果。

(一)提高杂交种子的发芽和成苗率

快、齐、全、匀、壮是评价播种育苗方法的依据。

(二)缩短幼年期,提早开花结果

1、选择营养期较短的类型作为亲本

2、选择利用有利于缩短幼年期的生态环境

3、人为控制环境下提早结果

4、嫁接

5、环割和环剥

6、生长调节剂的应用

7、其它农业技术措施

如适当放宽株行距,减少移栽次数,加强肥培管理,轻剪缓放,促进枝梢早期生长等。

四、营养系杂种选择的特点

营养系的杂种通常都有三个共同的特点:一是由于亲本在遗传上杂结合程度大,无论那一代杂种后代都会产生多样复杂的分离,这就决定了杂交育种一般都采取强度较大的一次单株选择法;二是幼年期长,从播种到开花结果一般需要31~10年以上,决军政 了选择必须分阶段行早期选择;三是最后的优株以营养系进行后代鉴定。

(一)种子阶段的选择

一般选择充实饱满,生活力高的种子。

(二)苗期阶段的选择

选择的内容通常包含苗期营养器官生长发育习性、对各种胁迫因素的抗耐性以及和花、果等经济性状相关的苗期性状等,统称为早期选择

①相关程度必须相当高;②在童龄植株上这促性状必须极易识别。

(三)成年阶段的选择

营养系阶段的选择

育种圃中选出的优株通过无性繁殖成若干优系以熟期相近的优良品种作对照,按品种比较试验的要求作复选试验,同时安排区域试验或多点试栽。

第五节 杂种的培育

重点讲授:杂种培育的基本原则,杂种培育的方法,园林植物实生苗的童期的概念及童期效应,实生苗童期的形态特征和组织结构特征,童期的生理特性,童期的长短,实生苗的提早开花结果的环境条件的选择和各种农业措施的应用。

第六节 杂种的选择

重点讲授:杂种选择的基本原则,杂种种子、幼苗的选择方法、杂种实生苗的早期选择、杂种实生苗早期鉴定的遗传学基础、若干性状的早期鉴定以及杂种幼树和杂种实生树结果期的选择。

有性杂交后代的选择:

系谱法

杂种后代最常用的选择方法。

混合法

前期进行混合选择,最后进行一次单株选择。适用朱行距小的自花授粉植物的杂交后代的处理。单子传代法

作业和思考题:

杂种后代最常用的选择方法的实际应用 杂交亲本选择的因素和原则。杂交亲本选配的原则

第十章 诱变育种(讲授4学时,实验3学时)

内容提要:

诱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发植物产生遗传变异(基因突变和染色体畸变),通过对突变体的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品种。它以电离辐射和化学诱变为主要手段,以基因突变或染色体结

构变异为基础;而以秋水仙碱为主要诱变剂的多倍体育种则是以染色体数量的成倍变异为基础。诱变育种和多倍体育种尽管可以解决多种独特的育种问题,并具有广阔的发展潜力。但一些遗传机制尚未研究清楚,还难以有效地控制变异方向,有利突变发生的频率也比较低,只作为一种有效的育种辅助手段而应用。

第一节 诱变育种的意义

诱变育种(mutation breeding)又称引变育种或突变育种,是人为的利用物理和化学等因素诱发植物产生遗传变异,在短时间内获得有利用价值的突变体,根据育种目标要求,对突变体进行选择和鉴定,直接或间接地培育成生产上有利用价值的新产品种的育种途径。

诱变:①物理诱变:电离辐射诱变;非电离辐射诱变;太空诱变②化学诱变 一.诱变育种特点

提高突变频率、扩大“变异谱”、创造新类型 适于改良品种的个别性状

诱变处理比较简单,可缩短育种年限 变异方向和性质不易控制

与其他育种方法结合使用,将发挥其巨大的作用

二.诱变育种的意义

第二节 辐射诱变

重点讲授:辐射诱变的种类及特性、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特性、辐射诱变的生理学、遗传学效应、化学诱变的作用机理。

一.辐射诱变源的种类及特性

用于辐射育种的射线种类及其特性、辐射源 常用的射线种类有:X射线、紫外线、β粒子和中子 辐射的剂量

放射性强度 照射量 吸收剂量 积分流量

二.电离辐射作用的过程 分为4个阶段 1.物理阶段:持续时间短

效应是加射的射线能量转移,并由此产生的电离作用 2.化学阶段 3.生物化学阶段 4.生物学阶段

形态方面表现:①损伤②生长抑制③形态变异④生理(酶活性变化)⑤遗传变异 电离辐射的遗传效应

遗传物质发生的突变不外乎有三类:一种是遗传分子结构的改变,即基因突变,包括真正的位点突变和移码突变,另一种是染色体畸变,包括断裂、缺失、倒位、易位、重复、桥和双着丝点。

第三者是染色体数据的变化,包括染色体整倍的增减产生的多倍体和单倍体,以及染色体零星增减产生的非整倍体。] 三.辐射诱变的方法 照射方法 外照射 内照射 浸种法 施入法 涂沫法 注射法

间接照射(或称增养基或增养液照射)快照射与慢照射

导致处理材料全部死亡,这时的剂量称为“致死剂量”(LD100),照射种了或植物的某一器官成活率占50%的剂量,即“半致死剂量”(LD50),照射种了或植物的某一器官成活率占60%的剂量称“临界剂量”。(LD60)实践中大多以临界剂量作为选择适宜剂量的标准,剂量率即单位时间内被照射植物所接受的剂量。

园林植物辐射育种的常用剂量

四.突变体鉴定和选择 形态鉴定 实验鉴定 遗传学鉴定 生物化学鉴定

抗性突变体的离体筛选鉴定

五.辐射育种的基本程序

第三节 化学诱变

重点讲授: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特性、遗传学效应、作用机理。

化学诱变育种是批采用化学诱变剂处理一定的植物材料,以诱发植物遗传物质的突变,进而引起特征、特性的变异,然后根据主在种目标,对这些变异进行鉴定,培育和选择,最后育成新品种的育种途径

一.化学诱变的特点

使用经济方便 有一定的专一性

化学诱变与辐射诱变的突变谱很不相同 诱变机制不同

化学药剂造成的突变则更多的是基因点突变。

几乎不产生染色体畸变,化学诱变剂的作用则是在较晚时期发生的,即所谓:迟发突变。

二.化学诱变源的种类、特性和机理 1.烷化剂

通过烷基置换,取代其他分子的氢原子称为“烷化作用” 2.核酸碱基类似物

在不妨碍DNA复制的情况下,作为组成DNA的成分而掺入到DNA中去,由于它们在某些取代基上与正常碱基不同,造成碱基配对的差错,而引起突变。5-溴尿嘧啶(5-BU)3.其他诱变剂 HNO2

叠氮化钠(NaN3)

三.处理方法 浸渍法 注入法

涂抹法和滴液法 熏蒸法

四.诱变处理中的注意问题 防污染 后处理

处理的剂量和时间

处理的温度

诱变剂溶液的pH值及缓冲液的作用

第五节 突变体的鉴定、培育和选择

重点讲授:诱变材料的损伤鉴定,细胞学效应的鉴定,突变体性状的鉴定,突变体的分离培育,突变体的选择,突变体的利用及提高诱变育种的途径。

作业和思考题:

辐射诱变的种类及特性、化学诱变剂的种类及特性、辐射诱变的生理学、遗传学效应、化学诱变的作用机理

第十二章 分子育种

教学目的、要求:

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基因工程、分子标记技术的基本概念和特点与应用。要求学生在熟悉植物基因工程的方法与步骤、分子标记技术特点的基础上,认识基因工程和分子标记技术的应用前景。

课时安排:讲授6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第十二章 分子育种

内容提要:

分子育种是运用分子生物学技术,通过直接或间接手段选育新品种的途径。植物基因工程是20世纪80年代开始兴起和发展起来的一门新技术,是把目的基因分离提取出来,构成重组DNA分子,转化到受体细胞中复制增殖,借助一定的方法将外源基因导人到植物中。基因工程在抗病、抗虫、抗逆、抗除草剂,提高果实耐贮性和切花寿命,增加产量和改良品质中有着其他育种途径不可替代的作用。植物基因工程所需的目的基因有许多分离的方法,在获得目的基因的基础上,才可进行转化载体构建和植物转化、再生、检测和分析。

第一节 基因工程意义

重点讲授:基因工程的基本概念,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作用,取得的成就及发展前景。

一.基因工程的概念

把不同生物有机体的DNA(或基因)分离提取出来,在体外进行酶切和连接,构成重组DNA(recombination DNA)分子,然后转化到受体细胞,使外源基因在受进行转译或表达。] 二.基因工程的作用 抗病基因工程 抗虫基因工程 抗除草剂基因工程 抗逆境基因工程

提高果实耐贮性和切花寿命基因工程 提高产量和改良品质量基因工程

基因工程在植物育种中的应用①提高抗病虫性,改善抗逆性②改良品种③抗原草基④植物生物反应器⑤延迟成熟与保鲜⑥创造植物育种材料、雄性不育 三.植物基因工程的方法和步骤 1.目的基因的分离和克隆 鸟枪法 mRNA分离法

转座子标签T-DNA插入突变法 基因图谱的克隆法

2.目的(外源)基因的导入 农杆菌介导的遗传转化 DNA理化转移方法 化学刺激质粒进入原生质体 电融合法(电激法)微注射 基因枪法 超声波处理法

碳化硅纤维介导DNA转移法 电泳法

3.种质系统转化 4.转基因植株的鉴定 外源基因整合的鉴定 外源基因转录水平的鉴定 外源基因表达蛋白的检测 报告基因的酶法检测 5.基因工程的安全性评价

生物安全是指生物技术从研究、开发、生产到实际应用整个过程中的安全性问题 生物安全评价与控制,通常根据所涉及受体生物安全等级,操作的基因安全等级、40 两者结合的产生遗传工程体的安全等级(主要根据其对人和环境的危险性大小以及可能造成的后果)设定不同的安全水平。生物安全性评价的核心是安全性评价和风险控制

我国,1993年12月10日国家科学委员会颁布实施了我国第一部生 物技术管理法规——《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办法》

农业部对口负责我国农业生物技术安全管理,并于1996年7月10日颁布了《农业生物技术基因工程安全管理实施办法》,对安全等级的划分、安全性评价和控制措施进行了详细的规定,并在1998年又发布了《详于进一步加强农业生物基因工程安全管理的通知》,使我国农业生物技术的研究和开发步入有序的轨道;

对于基因工程工作安全等级的划分、是根据其是否对人类健康和生态环境尚不存在危险、具有低度危险、具有中度危险、具有高度危险等相应地划分为安全等Ⅰ、Ⅱ、Ⅲ、Ⅳ。

申报与审批制度

从事基因工程工作的单位,应当依据遗传工程产品适应性质和安全等级,分类分级进行申报,经审批同意后方能进行,凡在我国境内从事基因工程工作的都要履行申报手续。

第三节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重点讲授: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意义,特点,应用范围和主要分子标记技术(SSR,RAPD,AFLP,RFLP)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是借助于目标基因紧密连锁的遗传标记的基因型分析,鉴定分离群体中含有目标基因的个体以提高选择的效率,Botstein 等(1980)首先提出DNA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

(restriction fragment length polymorphism,RFLP)可作为遗传标记,从此进入了庆用DNA多态性发展遗传标记的新阶段。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应用 分子标记与育种亲本选择

分子标记与育种过程监测和个体的鉴定 分子标记与品种鉴定

作业和思考题:

植物基因工程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分子标记辅助选择的意义, 主要分子标记技术(SSR,RAPD,AFLP,RFLP)在园林植物育种中的应用

第十二章 良种繁育

教学目的、要求:

这一章的中心内容是良种繁育及其繁育生产过程中品种混杂退化的概念、现象、原因和防止措施。要求学生在熟悉良种繁育制度与基本程序基础上,掌握加速和提高良种繁育技术的途径和措施,能熟练分析品种混杂退化的现象、原因并提出有效的防止措施。

课时安排:6学时、实验3学时 授课方式:讲授

教学基本内容:

第十二章 良种繁育

内容提要:

品种保护是指有关机关对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并加以开发的新品种,依据条件和程序审查,决定该品种能否被授予品种权。获得品种权的新品种必须是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范围的品种;是不违反国家法律,不妨害公共利益或者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品种;还必须具备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品种审定是指有权威性的专门机构,对新选育或新引进的品种是否能推广,和在什么范围内推广应用,做出审查决定。实行新品种保护和品种审定都是为了促进良种的推广,是衔接品种选育和良种繁育的重要环节。但两者所指的新品种概念有所不同,要求条件不同。品种保护是授予育种者的一种财产独占权;品种审定授予的是该品种可以推广应用。任何新品种的推广都根据该品种的特征特性,结合各地不同的地理环境、气候特点、生产水平、经济条件及病虫害发生的历史和现状、群众的耕作习惯,来确定品种的布局。要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在一定生态区内,有主、有次地配置不同类型的优良品种,置品种于最佳生态区,充分发挥品种的增产潜力,达到优质、高产、高效的目的。

良种繁育是指有计划地、迅速地、大量地繁殖优良品种的优质种子或种苗,是前承育种后接推广的重要环节。其主要任务是从数量上满足生产上对优良品种的要求。为了搞好良种繁育,必须掌握良种繁育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明了品种退化的原因及其防止方法,以及迅速扩大良种数量的途径。为了很好地落实良种繁育任务,还要执行良种分级繁育制度,按一定的程序进行种子生产。为了使我国种子生产由传统的粗放生产向集约化生产转变2由行政区域的自给性生产经营向社会化、国际化、市场化转变;由分散的小规模生产经营向专业化的大中型企 43 业或企业集团转变;由科研、生产、经营相互脱节向育、繁、推、销一体化转变,应实行适应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种子产业化工程,并严格执行《种子法》的有关规定。种子质量标准化是实施种子产业化工程的重要环节,种子检验则是对种子质量进行全面控制和评定的手段。种子检验是应用科学、标准的方法,对农业生产上使用的种子的质量进行检测、鉴定、分析,以判断其使用价值的一门科学。我国为了与国际种子检验标准接轨,1995年颁布了新的规程和标准。

第一节 新品种保护

我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将“植物新品种”定义为:“为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的野生植物加以开发,具有新颖性、特异性、一致性和稳定性并有适当命名的植物品种”。

品种保护(plant variety protection)是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对经过人工培育的或者对发现并加以开发的野生植物新品种,依据授权条件,按照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决定该品种能否被授予品种权。品种保护的目的,是保护植物新品种权,品种权是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新品种保护的核心。

品种权是由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审批机关依照法律、法规的规定,赋予品种权人对其新品种的经济权利和精神权利的总称。品种权具有以下法律特点:

1、无形性

2、专有性

3、地域性

4、时间性

保护期限,一般为15-20年,我国将品种权的保护期限规定为“自授权之日起”藤本植物、林木、园林植物和观赏树木为20年,其他植物为15年。授予品种权的条件

一是该新品种必须则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范围的品种;二是该新品种必须不是违反国家法律,不妨害公共利益或者不破坏生态环境的品种;三是该新品种除 44 必须具备一般品种的特异性、一致性、稳定性、还应具备新颖性、并有适当命名。保护范围

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属于国家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中列举的植物属或者种,植物新品种保护名录由审批机关确定和公布,不属于保护范围的植物新品种,不能申请品种权。

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应当具备适当的名称,并与相向或相近的植物属或者种中已知品种的名称相区别。新颖性

品种新颖性在《条例》规定为“是指申请品种权的植物新品种在申请目前该品种的繁殖材料未被销售,或者经育种者许可,在中国境内销售该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1年;在中国境外销售藤本植物、林木、园林植物和观赏树木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6年,销售其他植物品种繁殖材料未超过4年”

第二节 品种审定(cultivar assessment)

品种审定是品种审定委员会对新育成的品种或新引进的品种进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鉴定,按规定程序进行审查,决定该品种能否推广并确定推广范围的过程。

一.品种审定机构

农植物品种审定实行国家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两级审定制度,农业部设立全国农植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设立省级农植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市(地、州、盟)人民政府的农业主管部门可设立农植物品种审查小组。

二. 申报条件

报审品种需三本省经过连续2-3年的区域试验和1-2年的生产试验(两项试验可交叉进行),并有1-2年的抗性鉴定,品质测定资料,对于引进本省进行过区域试验(含国家在本省的区试),并且表现适宜的外省品种,有2年以上多点生产 45 试验结果的,亦可申报,对于本省已审定的引进品种,应附外省有关审定资料,并在本省不少于2年的生产试验。

申报国家级品种审定时,应具备下条件之一,主要遗传性状稳定一致,经连续2年以上(含2年)国家农植物品种区域试验和1年以上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可交叉进行),并达审定标准的品种,或经2个以上省级品审会审(认)定通过的品种,或国家未开展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的植物有全国品审会授权单位进行的性状鉴定和2年以上的多点品种比较试验结果,经鉴定、试验单位推荐,具有一定应用价 或特别用途价值的品种。

三.申报材料

品种的选育过程(杂交种含亲本来源);每年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年终总结报告(复印件);指定专业单位的抗病(虫)鉴定报告;指定专业单位的品质分析报告;品种特征标准图谱;如株、茎、根、叶、花、果等的照片;指定范围及栽培技术和繁制种技术要点;省级农植物品审会审定通过的品种合格证书(复印件);

品种申报程序是先由育(引)种者提出申请并签名盖章,由育(引)种者所在单位审查、核实加盖公章,再经主持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单位推荐并签章后报送品审会,向国家级申报的品种,需有育种者所在省或品种最适宜种植的省级品审会签署意见。品种审定

第六节 良种繁育的措施和方法

重点讲授:园林植物品种退化现象,品种退化的原因和防止。良种繁育园的建立,繁育园类型、繁育园建立的途径和方法,提高良种繁育技术的途径和措施,良种苗木的鉴定和检验及良种繁育的档案制度。

良种繁殖(seed production)是一门研究保持品种种性和优质种子生产技术的科学。

良种繁育是前承育种后接推广的重要环节,是连接育种和农业生产的桥梁和纽带,是使育种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重要措施,没有良种繁育,育成的品种就不可能在生产上大面积推广,其增产作用也就得不到发挥,没有良种繁育,已在生产上推广的优良品种会很快发生混杂退化,造成良种不良,失去增产作用。

一.良种繁育任务 迅速大量繁殖良种

防止品种混杂退化,保证种子的高质量

二.品种混杂退化

品种混杂退化是指品种在生产栽培过程 中,纯度降低,种性发生不良变异,致使失去品种原有的形态特点,抗逆性和适应性减退,产量下降品质劣化等现象。

品种退化的实质就是品种的遗传构成发生不符合育种及栽培目标的变化。狭义:遗传上种性变劣,发生遗传性劣变

广义:遗传与非遗传种性劣变 混杂:①机械混杂②生物学混杂:是繁殖植物品种混杂与退化的主要原因。劣变:杂种的剩余分离和自然突变 1.品种混杂退化的原因。

根本原因是缺乏完善的良种繁育制度。

生物学混杂;不正确的选择和繁殖方法;留种株过少或连续近亲繁殖;基因突变;进化生物学原因;栽培技术不良或应用不当;遗传漂移;病毒或其他病虫害感染;缺乏经常性选择;环境条件不适应;繁殖材料选择不当;良种繁殖制度不健全

2.品种保纯和防止退化的方法

严格技术操作规程避免机械混杂;采取严格隔离措施,防止生物学混杂;应用正确的选择方法和留种方式防止品种劣变;选择适宜环境条件;繁殖材料选择恰当; 47 选择适宜应用栽培技术;建立和健全良种繁育体制;品种合理搭配,防止“多、乱、杂”;制定严格的种子和种植技术标准

三.加速良种繁殖的方法

所谓繁殖系数就是指种子繁殖的倍数

繁殖系数=单位面积种子产量/单位面积种子用量

育苗移栽

用有性繁殖方法生产种子的植物常采用育苗移栽,以节省播种量,提高繁殖系数。

扦插、分根、分株等无性繁殖 适当扩大种株行距 加强栽培管理 辅助授粉 加代繁殖

利用组织培养技术

四.种子检验

种子检验(seed testing)就是采用科学和标准的检验仪器和方法,对种子样品的品质指标进行分析测定,判断其品质的优劣,评定其利用价值的一门实用的科学技术。

我国种子检验主要是对种子样品进行种子净度、种子发芽力、品种真实性和纯度、种子水分、种子生活力、种子千粒重和种子病虫害等项目进行测定,其中前4项为必检项目,后3项为非必检项目。

良种繁育圃主要包括:良种母本原,砧木母本原、育苗圃 ① 品种典型纯一②无病毒、无病虫害③采用优良技术④自然环境条件

提高繁育系数①节约用种②宽行稀植③栽培技术方面④加代繁殖⑤有性与无性繁殖结合⑥利用现代组织培养技术

作业和思考题: 品种权的法律特点 种子检验标准和方法

篇6:实验指导部分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了解写好毛笔字的意义和正确的学习方法。

2、掌握不同方位的占格及写法。

3、培养学生初步的书法鉴赏能力。

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法技巧、占格,并将它们写美观。教学过程

一、师讲解示范

我国教育学家、文字学家、诗人郭沫若早就在1962年指出:“培养中小学生写好字,不一定要人人都成为书法家,总要把字写得合乎规格,比较端正、干净、容易认。这样养成习惯有好处,能够使人细心,容易集中意志,善于体贴人。草草了事,粗枝大叶,独断专行,是容易误事的。”大书法家沈尹默说:“练字不但对身体有好处,而且可以养成善于观察、考虑、处理事务的敏锐和宁静的头脑。”他们两位都是当代著名书法家,他们的话,是一生学字的经验总结,很有道理。

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塑一张高素质第二脸孔;练一手潇洒漂亮的字,增一份赢得成功的自信。你想用潇洒漂亮的字,来装点你美好的人生吗?那就赶快行动起来,坚持不懈,刻苦努力,“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相信你一定会取得成功的!

二、根据教学经验,采用以下学习方法,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

1、临帖和摹帖

临帖和摹帖是学习书法的必经之路,要坚定不移。

(1)摹帖是临摹的初级阶段,摹帖,就是把薄纸蒙在帖上,直接描画,如同描红,多摹几遍,有利于把握字形结构。它有四种基本方法: 一种是“仿影”,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按照透现出来的字迹去摹写。一次摹不象,再用纸蒙在字帖上摹它十次八次,直到对点画有所领悟为止。一种是“描红”,就是将刷印出来的红字,用笔墨填满,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初学毛笔字的小学生。一种是“单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勾出笔画的中锋行笔路线。一种是“双钩”,就是用透明的纸蒙在范本上,用笔把字的外形轮廓勾勒出来。线条必须勾在笔画边缘上。

(2)临帖就是看着字帖,照着去写,是临摹的高级阶段。它有三种基本方法: 一种是“对临格”,就是依据印有某种格子的字帖,在印有同样格子的纸上对照临写。

一种是“去临格”,就是不用格子,对着字帖直接临写,比对格临要难。去格临写时,先仔细看清楚字的结构和笔画特点,再整个字临写,不要看一笔写一笔。一种是“背临”,就是不对照字帖,全凭记忆书写。经常背临可以增强记忆力,加深对字帖的理解,使字帖上的字烂熟于心。

2、临帖的要求

临帖要做到三要:一要眼到手到心到;二要少而精;三要不断比较。

眼到手到心到,是指临帖时思想高度集中,全神贯注,不仅用眼睛看,用手认真写,而且要开动脑筋,思考怎样临才能临得象。

少而精,是指每天规定五到十来个字,反复写,集中力量打歼灭战,尽量消化它,最好能掌握它;如果字一下子临得很多,往往会象抄书一样,印象不深。

不断比较,是指临了一遍后,把自己临的字同帖上的字进行比较,看那一笔写得好,那一笔写得不好。字形结构是否摆稳,到底象不象;要找出差距看出缺点,从而加以改进。临一遍,比较一遍,改进一遍;不断临,不断比较,不断改进,就会越写越象,越写越好了。

3、连续不断,持之以恒

任何事情都有一个从量变到质变的发展过程。练字也一样,写得太少,没有掌握,当然谈不上进步,而生硬机械地多写,疲倦了,效果也不好。根据经验,楷书练字临帖,每天差不多要写二百多字,必须一次性连续不断写完。这才能达到一定的量才有一定效果,较佳的量才能达到较佳的效果。这也是锻炼毅力的好办法。学习时要象蚯蚓钻进泥土里似的,一头钻进字帖里,专心致志。每天抽一定时间临摹帖,滴水穿石,日久见功夫,辛勤耕耘,一定会有收获。

三、生模仿练习

第2课 独体字结构

教学目的:

1、掌握取中结构的独体字的书写要领。

2、明确撇、捺对称对字重心的重要性。

3、提高书写技能,培养良好书写习惯。教学重点:

学习取中结构独体字的特点,掌握其书写方法。教学难点:

1、点与撇、撇与捺书写的角度与左右对称。

2、“事”的书写。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稳定情绪,检查用具。

二、复习检查

1、笔画少的独体字和笔画多的独体字的写法。

2、撇、捺的写法。

三、讲授新课

1、教师范写

山、三、八(教师写,学生说笔画名称,强调笔画位置竖用红色突出)提问:他们有什么共同的特点?(竖画在竖中线上;左右对称)

小结:竖写在竖中线上,左右对称的独体字就是取中结构的独体字

2、如何做到左右对称?

学生观察汉字,学生摆字

山:中间一竖较另外两个短竖较粗,横是斜横。

三:第一横“横”稍右上斜,第二横较第一横粗,第三横是第一横的两倍。

3、教师范写

水(强调横撇和纳的起笔位置)

4、学生浏览所要书写的汉字

三、入、又、事、把、入、山、生 对于今天的汉字还有什么问题?

5、学生试写(每个字写一个)入、山、生、八

6、实物投影仪展示学生作业并进行讲评。

四、学生习字

学生书写,教师巡视。强调姿势。

五、课堂小结

如何写好取中结构的独体字?、六、板书

第3课 重心平稳

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体验到独体字笔画虽然连接在一个单体,但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应该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道理。

2、指导学生初步学会独体字笔画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均衡、重心平稳的书写技能。

3、培养学生观察、想象、比较、分析能力,以自主合作的方式习字。

4、体验汉字字形均匀平整之美,激发写字兴趣爱好和积极性。教学过程:

一、自主创作新发现

1、教师安排三个不同层次的学生黑板上写下列字:

甫、聿、自、血、半、重、而、丑

2、指导学生逐个评议分析:

(1)你认为在一行字中,哪一个字最美?为什么这样说?

(2)你认为在一行字中,哪一个字最不美?为什么这样说?怎样修改才能让他美起来?

(3)教师在黑板上逐条记录学生发现的美学规律。

3、教师总结:重心平稳的规律。① 半――左右均衡 ② 血的中间――

③ 自得下半截――把握中线 ④ 甫除了点――左右对称

二、学以致用收获多

1、教师提供以下21个汉字的缺笔字形,学生根据教师提供的汉字加点画部件。

①火、父、业、其

②央、公、女、发 ③东、不、求、来

④文、主、支、方、⑤义、更、水、及

⑥耳、言、世、州 ⑦内、母、曲、井

2、教师巡视并提醒学生书写姿势正确。

3、学习小组对加部件后的完整汉字相互之间交流、评议

4、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台展示学生加部件后的完整汉字。

5、师生根据重心平稳的要求评议。

6、指导学生临摹。

7、组织学习小组间相互讨论、评点临摹作品。

三、拓展延伸最幸福

1、指导学生根据教师要求进行创作。

2、组织学生总结交流书写体会。(1)你学习了本课后有什么收获?(2)收获最大的是什么?(3)还在什么问题没有解决?

3、教师总结:上下之间、左右之间对称均衡、重心平稳是写好字的诀窍。

第4课 突出主笔

一、写字准备

(课前板书课题)大家准备好了吗,好,那就让我们随音乐一起进行写字前的准备活动。

二、检查评议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通过写字实践,总结并体验了写字的一条规律,是什么?(主笔突出),小组在一起欣赏,“主笔突出”的规律(写字内容:中、直、我)我请3个人上台展示,你认为哪个字写得最好?结合“主笔突出”谈一谈。学生谈。师(指课题):看来,同学们真正理解了“主笔突出”这条写字规律,而且讲得有板有眼,非常生动。

三、学习新知

师:同学们,在独体字当中,一个字的主笔很明显,而且也很容易写好,但在合体字当中,情况就变得复杂了。

大家看这两个字,你认为它们的主笔分别是什么,写得时候又要注意什么呢?(中,手)

生1:要字,中间这个横是主笔,写时稍长一些。

师:你很会观察。中间这条横的确是它的主笔,写时除稍长一些之外,(范写、讲述)起笔顿笔,运笔稍稍向右上斜,收笔稍重。这样,整个字看起来就稳重了,而且体现了上窄——。“中”字谁来说说?

生2:中字的主笔应该是中间的这条竖吧!写时要长一点,直一点。

师:分析的有道理。中字有1条竖,所以这条竖主笔,所以竖就要长竖要挺直,像人的脊梁,这样,就有了精神。“手”字的主笔是什么,你发现了吗?

四、练写巩固

来,对照字帖上的例字,大家先用手指描一遍,感受一下笔画的轻重浓淡。好,在例字后你再接着写三个,写前先读帖,写完再读帖,找出自己的不足,争取下一个比前一个更好。谁愿意展示一下你的字?好,大家看,你认为他写得好不好,好在哪,不好又在哪?

我们写字一看二写三评,第四步,是改。对,针对我们刚才评的看看你有没有类似的缺点,有的话改正过来。

按照我们刚才的写法把另外两个字也各写三个。写完对照例字,圈出你最满意的字。

五、写词拓展 同学们,领会了主笔突出的奥秘,我们就可以举一反三,把其他的字也写得大气、漂亮。接下来,我们就给每个字组个词语写下来。

写完的同学,把自己的本子和同桌的本子放在一起比一比,说一说,哪个字写得最认真,哪个字写得最漂亮!

六、作业布置

1.练书本后第三页

第5课 斜中求正

教学目标: 1.掌握独体字汉字结构斜形字书写规则。

2.学会认真读贴,分析字型特点,学习临贴方法。3.了解独体字的书写特点,能工整规范的书写。教学准备:钢笔、写字书。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明确要求。

1.激趣:斜形是什么样的?请学生在本上画一画。2.引入课题,教师板书课题斜形字。

二、学习独体字的书写规则 二.学习新课。1.斜形字(1)理解斜形字:整体形状近似斜方形。这类字要向右倾斜些,写好主笔是关键,不能把它写正。如“力”、“乃”、“及”。

(2)教师再出示范字:心 氏 引导学生与前两个字进行对比,观察其特点。(3)教师小结并板书:字形有的向左斜,有的向右斜。斜形字字形左斜或右斜,要写得斜中求正,重心平稳。(4)请学生仔细观察,书写这些汉字时要注意什么?

长横要平,长竖要正

长短横的变化

间距均等

布白匀称

2.学生练习书写,教师巡回指导,强调写字姿势。

三、指导书写

1.教师范写,强调笔画书写方法 “力”字要写舒展,横、撇交叉点与钩上下对正。“心”,半包围结构,要三点参差,卧钩突出,各部结体自然。“我”字上面一点要向下,由粗到细。2.学生练习,把握重点。3.临写一段话。四.教学评价。

1.指导自我评价(观察自己写的字,然后和范字对比,找出差距,发现问题,再改正。)。

2.组内同学评价(相互找出对方的优点,发现自己的不足,虚心向他人学习,然后纠正)。

3.教师评价:从学习态度、书写姿势、书写效果三方面进行评价。

五、作业。

完成书写练习(5)

第6课 左右对称

教学目标

1、掌握要使字左右对称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字左右对称的要点和细节。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写得好的作业。评论:好在哪里?(整齐平正)

2、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字是否达到要求了?哪个好些?为什么?不太好看的字毛病在哪?

3、指名发言并归纳板书:左右对称

一个字写得美观、端正,不仅要将笔画写得整齐平正,分配要匀称,而且笔画得左右对称。

二、指导书写。

1、学生看书。

2、理解“对称”。

3、师范例:“东”

〈1〉要点:字形较长,书写时横宜断,竖宜长,撇收捺放,左右对称。〈2〉老师写:东 〈3〉学生试写。

4、讨论如何写好“东、未、来、水、木”这样的字。

5、讨论发言归纳: “未” 横的间距均匀;示范:主 “来” 内外笔画间隔均匀;示范:回 “水” 左右笔画相称;示范:京

“木” 撇捺相称,下部笔画间隔均匀。示范:奋

三、课堂练习:用铅笔或钢笔先双钩“夫”、“天”、“大”再填写所缺笔画。

1、同桌交流。

2、师指正存在的问题。四、布置作业:

第七课 单人旁与双人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单人旁与双人旁的书写方法。

2.掌握带有单人旁与双人旁的字的书写规律。3.进一步训练学生的正确坐姿和握笔姿势。

4.激发学生写好毛笔字的信心和对写字活动的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带有单人旁与双人旁字的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出示两种笔画(竖、撇)

师:同学们,我们来复习“ノ” 和“│”书空笔画。师:伸出手来,跟老师一起将这两个笔画书空一遍。(师在黑板上写行笔路线)2.揭示课题。

师:这节课,我们将学习带有这两种笔画的部首——单人旁、双人旁,以及带有这两个部首的字的写法。(板书课题:单人旁与双人旁)

二、教学新课。

(一)读帖。

1.打开课本p15,仔细观察单人旁、双人旁这两个部首的写法,想想怎样书写更漂亮。

2.交流这两个部首的写法。

单人旁和双人旁都是由竖和撇组成的左偏旁,关键是写好竖画。凡竖画为主笔的左偏旁,其竖都要正直,用垂露竖,回锋内收。3.拿起毛笔,把这两个部首认真写五遍。

(二)学写单人旁的字。过渡:大家已经会写这两个部首了,那么带有这些部首的字该怎么写呢?我们先来看带有单人旁的字。1.课件出示“ 化”,仔细观察,想一想:在书写这个字时应注意什么? 2.师生交流注意点。3.教师范写“化”,并指导写法。

“亻”形状较窄,其中第一笔撇画的长短视右边结构的笔画多少而定。“化”这个字右边笔画较少,第一笔可以写得舒展些。一竖应为垂露竖,一定要写得挺直有力。左边的撇略平,应与竖弯钩交叉在一起,不要把这部分写成“匕”字。竖弯钩则应书写得舒展些。4.学生临摹试写一遍。

5.反馈。展示1——2生的字,根据书写要点师生共同评议。6.学生练习写。

(三)学写双人旁的字。1.出示“行”。

2.学生看范字交流书写要点。3.教师范写“行”,并指导写法。

“彳”比“亻”多了一撇,第一撇短而重,第二撇稍轻、舒展一些,走向基本平行。下撇顶上撇腰部起笔,垂露竖短而直。右边第一横较短,起笔低于左边,第二横较长,起笔在左边第二撇的空隙处,最后一笔竖钩起笔在长横的中间偏右处,钩不要写得太大,这样左右呈相向之势,整个字左高右低。4.学生临摹试写一遍。

5.反馈。展示1——2生的字,根据书写要点师生共同评议。6.学生练习写。

(四)教师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写法,并学会了带有这两个部首的字的写法。下面的时间请同学们根据书写要点完成今天的课堂作业。

三、布置作业。

练习写带有单人旁和双人旁的字。

第8课 示字旁与禾木旁

教学目标

1.掌握示字旁和禾木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3.写好“礼、福、程、称”,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带有示字旁与禾木旁字的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一)、讲故事导入:《狂草大师怀素》

1、教师讲故事,学生仔细听。

2、让学生说听后的感想。(学书法要不怕累,一定要持之以恒。)

(二)新课指导。

1、写写偏旁。(1)、比一比,记一记

小朋友们,这两个偏旁样子长得差不多,老师总是搞不清楚,谁能帮帮我?(指名学生回答)

谢谢你的帮忙,老师记住了。谁能把这两个偏旁写给我看一看,帮我记得更牢!让学生在黑板上直接尝试书写示字旁,禾木旁。(2)、议一议

针对学生书写现状,师生共同探究,找出不足。(3)、写一写

①、教师在黑板上再放大示范书写,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

示字旁:这个偏旁分四笔写成。书写时首笔为侧点。第二笔为横撇,与点拉开距离。第三笔写垂露竖,与侧点对齐。末点靠近竖画起笔处,并注意与首点的变化。禾木旁:与示字旁不同,分五笔写成。先撇下面是个木字,并注意呼应。②、学生练写示字旁和禾木旁。

2、“小博士信箱”。

①、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写的字就与“礻”和“禾”有关系。在学写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博士”又给我们写来了什么书写小建议。②、出示:小博士建议 关键词:“穿插”。左右结构的合体字,左右两部分之间的距离要恰当,太紧太松都不行。为了更好地使左右两部分融为一体,“穿插”是个行之有效的好方法。一边空间有余,而另一边又有长笔画不得舒展,就可很自然地“穿插”,让它们你中有我,我中有你,互相咬合,达到浑然一体的效果。如“社”字,末横起笔,可穿插到示字旁末点的下方。

③、小结:今天“小博士”提醒我们笔画之间有伸缩,穿插谦让互不碰。有了小博士的提醒,我相信今后大家一定能把字写得更好!

三、例字指导

1、教学“福”和“程” ⑴、教学“福” ①出示五字临摹法:读、写、比、改、记。教师作必要的解释。下面我们就按照五字临摹法的要求练习写“福”。②观察字形,说说结构

③说说写好这个字的关键笔画及注意点。④学生临写一个“福”,与范字比一比,生再改一改。⑤师范写巩固笔画,生临写两个。

师边范写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⑥进行点评、奖励。⑵、用与:“福”同样的方法学自学“程”字的写法。⑶、小结

小朋友们,由于汉字宝宝的互相谦让,让整个字变得更加协调、美观,其实啊,做人和写字是一样的,我们在生活中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要学会谦让,只有谦让别人,大家才会和谐相处。让我们记住“谦让能让字变得更美观,让生活更和谐。”

四、放松韵律操

五、拓展练习

1、学生边听音乐,边按老师讲的写字方法练写“祖”、“礼”、“秋”、“ 積”,教师巡视指导。

2、评议。

四人小组选送一位代表参与评选,评选“今日之星,我是小小书法家”。教师分别投影展示代表作业,请学生说说他们好在哪里,并评出五位写得优秀的学生。分发奖品。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写字贵在坚持,无论是在练字课上,还是平时做作业,我们都要仔细观察,学会发现和总结每个字的规律。只要这样,相信我们的进步一定会很快,每个同学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第9课 提土旁和石字旁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提土旁和石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 试应用。

3.通过书写“坊、增、地、砌”等范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培养写字的兴趣与欣赏字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两种偏旁的结构特点及书写方法。按照提土旁,石字旁的书写方法及与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写好例字。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1].写字常规 [2].练字小窍门:看、想、写。[3].出示课题

一、学习石字旁和提土旁的写法

(一)石字旁临写指导

1.导入。

2.老师板书规范的石字旁写法,学生跟着老师用手临空和默临一次。

3.学生仔细写2个田字格,每个田字格写1个。老师指导,强调书写姿势。

4.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老师挑选两位学生习作,请学生评价,老师再作点评。

(二)范字临写指导

1.多媒体分别出示四个汉字,每字书写两个。(碱、砌、垢、碑)2.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石字旁汉字的结构特点。

3.老师多媒体书写指导“碑、砌”的书写,并强调要领。4.师生评价。

(三)提土旁临写指导 1.过渡:

2.老师演示提土旁并讲解提土旁的写法。学生跟着老师用手临空和 默临一次。3.学生仔细写

老师指导,强调书写姿势。

4.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老师挑选两位学生习作,请学生评价,老 师再作点评。

(四)范字临写指导

1.多媒体分别出示四个汉字,每字书写两个。(地、塔、增、坊)2.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提土旁汉字的结构特点。

3.老师多媒体书写指导“地、坊”的书写,并强调要领。

地:左窄右宽。竖画布白均匀,右部横折钩的起笔穿插到提土旁横的 下面,横折钩的横向右上斜且不宜太长,折内斜,也不宜太长;最后 一笔竖弯钩的竖不宜长,弯钩要舒展。

4.师生评价(抽两三位同学习作,多媒体出示,学生评价,老师适 时点拨)。

5.写好后,请与范字做比较,看看哪个字写得最满意,哪个写得不 够好的请改正。请你把最好的一个圈出来,和你同桌比一比,谁的更 好。

二、课堂小结

第10课 王字旁和足字旁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王字旁和足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 试应用。3.通过书写“理、琅、现、跪”等范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培养写字的兴趣与欣赏字的审美情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两种偏旁的结构特点及书写方法。按照王字旁,足字旁的书写方法及与组合部件的搭配关系,写好例字。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课。

课前:[1].写字常规 [2].练字小窍门:看、想、写。[3].出示课题

一、学习石字旁和王字旁的写法

(一)王字旁临写指导

1.导入。

2.老师板书规范的王字旁写法,学生跟着老师用手临空和默临一次。

3.学生仔细写2个田字格,每个田字格写1个。老师指导,强调书写姿势。

4.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老师挑选两位学生习作,请学生评价,老师再作点评。

(二)范字临写指导

1.多媒体分别出示四个汉字,每字书写两个。(现、瑕、理、琅)2.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石字旁汉字的结构特点。

3.老师多媒体书写指导“琅、理”的书写,并强调要领。4.师生评价。

(三)足字旁临写指导 1.过渡:

2.老师演示足字旁并讲解足字旁的写法。学生跟着老师用手临空和 默临一次。3.学生仔细写

老师指导,强调书写姿势。

4.请同学之间互相评价,老师挑选两位学生习作,请学生评价,老 师再作点评。

(四)范字临写指导

1.多媒体分别出示四个汉字,每字书写两个。(理、琅、踊、跪)2.引导学生观察并得出提土旁汉字的结构特点。

3.老师多媒体书写指导“踊、跪”的书写,并强调要领。

地:左窄右宽。竖画布白均匀。

4.师生评价(抽两三位同学习作,多媒体出示,学生评价,老师适 时点拨)。

5.写好后,请与范字做比较,看看哪个字写得最满意,哪个写得不 够好的请改正。请你把最好的一个圈出来,和你同桌比一比,谁的更 好。

二、课堂小结

11课 集字临摹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毛笔字集字临摹练习中的书、为、画等书写要求。2.掌握横画间的距离。

3.在写毛笔字的过程中闭气凝神,陶冶情操,逐渐感受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教学重点与难点

分析墨、香两个字的结构。横向字和纵向字的距离。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课。

课前:[1].写字常规 [2].练字小窍门:看、想、写。[3].出示课题

今天我们一起来看书法课本第27页。

二、学写毛笔字

1、【集字解读】

“书为心画”,西汉扬雄的《法眼》。

2、【临习指导】 “书”、”为”、”心”、“画”【师】指导

3、临写:“书”“为”“心”“画”。

4、课外拓展

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政通人和”

三、作业评比

学生小组内推荐优秀作品,教师做总结评价,展示优秀作业。

四、本课小结

“书”“为”“画”三个字的临写要注意横画间的距离,应密而不拥挤。“心”字笔画少,字形较小,笔画较粗,卧钩向右下斜,三点向右上斜,斜中求正。

第12课 提手旁和木字旁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提手旁和木字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

3.写好“择、捎”等字,要求写得正确、端正、结构比例恰当 教学重点与难点

初步掌握书写要领,运用书写要领书写。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课前:[1].写字常规 [2].练字小窍门:看、想、写。[3].出示课题

写上横,随即折笔写竖画,再转笔向右上顺势写中横,然后折笔向 ,左下写下横。王字旁的三横,要求长短角度有变化,一般来说,上画较短略

向右仰,中横略长比较平正,下横最长由左下向右上挑出。三横有变化又和谐,这样安排就饶有趣味。如“抱”字。

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三、讲授木字旁的写法要领:

1.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

2.讲解笔顺。

3.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木字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

4.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落笔写横画,接着翻笔向上,顺势写竖画,再另 起笔写撇画,随即折笔向右上挑出。如“桢”字。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根据举出木字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 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五、讲授提手旁的写法要领:

老师示范书写,指名说笔画名称。老师领读笔画名称。.讲解笔顺。再次范写,让学生说说自己看到的提手旁有什么特点。分小组讨论。.教师结合课本详细讲解:落笔写横,再翻笔写竖勾,然后顺势写斜世无双挑。横画略向右上斜,竖勾挺拔带弧势,挑画由左下而右上,线条由粗而细,点画分明有力。如“授”字。

.教师在实物展台上示范写法两遍,学生模仿。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学生根据举出提手旁的字例,自由创作书写.表扬掌握特点的学生并在实物展台上展示。

对于书写不符合楷书规范的字例单独讲解并实物展台示范。

八、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

1小结本次课所学内容 学生自由练习,教师巡视,个别辅导。2.对于写的好的学生及时表扬鼓励,提高其书法的兴趣。

第13课 左耳刀与竖心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左耳刀和竖心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3.写好“陛、降、悟、性”,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带有左耳刀字旁与竖心旁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教学过程

二、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1、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提手旁和目字旁,还记得写着两个偏旁的诀窍吗??、谁来说一说。

2、齐读写字要领,引入新课

(二)新课指导。

1、写偏旁。

(1)让学生在黑板上直接尝试书写左耳刀,竖心旁。(2)、议一议

针对学生书写现状,师生共同探究,找出不足。(3)、写一写

①、教师在黑板上再放大示范书写,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

左耳刀:先写横撇,再写弯钩。竖画长挺。

竖心旁:竖心旁先写左点,再写右点。竖画靠近右点。竖画靠近右点,向下伸展。②、学生练写左耳刀和竖心旁。

2、“小博士信箱”。

①、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写的字就与“陛”和“悟”有关系。在学写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博士”又给我们写来了什么书写小建议。②、出示:小博士建议

关键:左耳刀钩小,横上斜折笔弯小,出钩平。竖心旁两点一纵一横,左点大而右点小,位置居竖画上部。

小结:今天“小博士”提醒我们笔画要点要记住了。

有了小博士的提醒,我相信今后大家一定能把字写得更好!

三、例字指导

1、教学“陛”和“悟” ⑴、教学“陛”

①出示五字临摹法:读、写、比、改、记。教师作必要的解释。下面我们就按照五字临摹法的要求练习写“陛”。②观察字形,说说结构

③说说写好这个字的关键笔画及注意点。④学生临写一个“陛”,与范字比一比,生再改一改。⑤师范写巩固笔画,生临写两个。

师边范写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⑥进行点评、奖励。⑵、用与:“陛”同样的方法学自学“性”字的写法。⑶、小结

小朋友们,由于汉字宝宝的互相谦让,让整个字变得更加协调、美观,其实啊,做人和写字是一样的,我们在生活中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要学会谦让,只有谦让别人,大家才会和谐相处。让我们记住“谦让能让字变得更美观,让生活更和谐。”

四、放松韵律操

五、拓展练习

1、学生边听音乐,边按老师讲的写字方法练写“陛”、“降”、“悟”、“ 性”,教师巡视指导。

2、评议。

四人小组选送一位代表参与评选,评选“今日之星,我是小小书法家”。教师分别投影展示代表作业,请学生说说他们好在哪里,并评出五位写得优秀的学生。分发奖品。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写字贵在坚持,无论是在练字课上,还是平时做作业,我们都要仔细观察,学会发现和总结每个字的规律。只要这样,相信我们的进步一定会很快,每个同学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第14课 女字旁与弓字旁

教学目标

1.掌握女字旁和弓字旁这两个偏旁的书写要领。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3.写好“妙、姓、强、弘”,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4.感受文字的意象美,培养审美情趣,激发学生的书法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带有女字旁与弓旁字的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教学过程

三、导入新课。

(一)、音乐导入:《平湖秋月》

1、书法是我们的国粹,当我们习字时,我们可以感受古文化的魅力。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到“书乐园”里来,这里有淡淡的墨香,有悠扬的音乐,有苍劲有力的书法作品,让我们一起感受汉字的方正之美,做一个心正,身正,笔正的人吧。

(二)新课指导。

1、写偏旁。

①、教师在黑板上再放大示范书写,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②、学生练写女字旁和弓字旁。

2、“小博士信箱”。

①、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写的字就与“女”和“弓”有关系。在学写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博士”又给我们写来了什么书写小建议。②、出示:小博士建议

关键:女字旁先写撇点,再写长撇。长提从左撇的下部穿过。弓字旁先写横折,再写横,最后写竖折折钩,形态较长,上密下疏。

③、小结:有了小博士的提醒,我相信今后大家一定能把字写得更好!

三、例字指导

1、教学“妙”和“强” ⑴、教学“强”

①出示五字临摹法:读、写、比、改、记。教师作必要的解释。下面我们就按照五字临摹法的要求练习写“强”。②观察字形,说说结构

③说说写好这个字的关键笔画及注意点。④学生临写一个“强”,与范字比一比,生再改一改。⑤师范写巩固笔画,生临写两个。

师边范写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⑥进行点评、奖励。⑵、用与:“强”同样的方法学自学“妙”字的写法。⑶、小结

小朋友们,由于汉字宝宝的互相谦让,让整个字变得更加协调、美观,其实啊,做人和写字是一样的,我们在生活中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要学会谦让,只有谦让别人,大家才会和谐相处。让我们记住“谦让能让字变得更美观,让生活更和谐。”

四、放松韵律操

五、拓展练习

1、学生边听音乐,边按老师讲的写字方法练写“妙”、“姓”、“强”、“ 弘”,教师巡视指导。

2、评议。

四人小组选送一位代表参与评选,评选“今日之星,我是小小书法家”。教师分别投影展示代表作业,请学生说说他们好在哪里,并评出五位写得优秀的学生。分发奖品。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写字贵在坚持,无论是在练字课上,还是平时做作业,我们都要仔细观察,学会发现和总结每个字的规律。只要这样,相信我们的进步一定会很快,每个同学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第15课 日字旁与目字旁

教学目标

1.初步掌握目字旁、日字旁的书写要领

2.了解带有这两个偏旁的字的一般书写规律,并能在书写过程中尝试应用。3.认真书写例字,写得正确、端正,比例恰当。

4.与同学交流写字经验,体验写字的快乐,树立写好字的信心。教学重点与难点

掌握带有日字旁与目旁字的书写规律,并写好例字。教学过程

四、导入新课。

(一)复习导入

复习写字姿势和执笔方法,交流以往的写字经验。

(二)新课指导。

1、写写偏旁。(1)、比一比,记一记

小朋友们,这两个偏旁样子长得差不多,老师总是搞不清楚,谁能帮帮我?(指名学生回答)

谢谢你的帮忙,老师记住了。谁能把这两个偏旁写给我看一看,帮我记得更牢!让学生在黑板上直接尝试书写日字旁,目旁。(2)、议一议

针对学生书写现状,师生共同探究,找出不足。(3)、写一写

①、教师在黑板上再放大示范书写,引导学生观察。要求:仔细观察每一笔书写的位置。

日字旁:这个偏旁分四笔写成。书写时首笔为竖。第二笔为横折,注意横写完要顿一下然后回到中间再写竖。第三笔写横,注意横要往右斜一点。最后一横在写偏旁时要变成提。

目字旁:与日字旁不同,分五笔写成。注意中间是两横,都要往上斜。②、学生练写日字旁和目旁。

2、“小博士信箱”。

①、小朋友们,今天我们学写的字就与“日”和“目”有关系。在学写字之前,我们先来看看“小博士”又给我们写来了什么书写小建议。②、出示:小博士建议

关键:日字先写竖,再写横折,中间横短,下横写成提画,与下一笔呼应。目字旁先写竖,再写横折,里面两短横粘左,最后一横写成平提。

③、小结:今天“小博士”提醒我们日字旁与目字旁写法相似,横细竖粗,形状窄长。

有了小博士的提醒,我相信今后大家一定能把字写得更好!

三、例字指导

1、教学“昧”和“赌” ⑴、教学“昧”

①出示五字临摹法:读、写、比、改、记。教师作必要的解释。下面我们就按照五字临摹法的要求练习写“昧”。②观察字形,说说结构

③说说写好这个字的关键笔画及注意点。④学生临写一个“昧”,与范字比一比,生再改一改。⑤师范写巩固笔画,生临写两个。

师边范写边讲解每一笔在田字格的位置。⑥进行点评、奖励。⑵、用与:“昧”同样的方法学自学“程”字的写法。⑶、小结

小朋友们,由于汉字宝宝的互相谦让,让整个字变得更加协调、美观,其实啊,做人和写字是一样的,我们在生活中和其他人相处的时候,要学会谦让,只有谦让别人,大家才会和谐相处。让我们记住“谦让能让字变得更美观,让生活更和谐。”

四、放松韵律操

五、拓展练习

1、学生边听音乐,边按老师讲的写字方法练写“昧”、“晓”、“时”、“ 映”,教师巡视指导。

2、评议。

四人小组选送一位代表参与评选,评选“今日之星,我是小小书法家”。教师分别投影展示代表作业,请学生说说他们好在哪里,并评出五位写得优秀的学生。分发奖品。

六、课堂总结。

同学们,写字贵在坚持,无论是在练字课上,还是平时做作业,我们都要仔细观察,学会发现和总结每个字的规律。只要这样,相信我们的进步一定会很快,每个同学都能写出一手漂亮的好字。

第16课 我来写春联

教学目标

1、掌握要“日、平、年、春”的写字规律。

2、培养学生细心观察的品质,规范书写的习惯及浓厚的写字兴趣。教学重点与难点

写字这四个字的要点和细节。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课,导入新课。

1、展示上节课同学们写得好的作业。评论:好在哪里?(整齐平正)

2、出示小黑板:让学生观察黑板上的字是否达到要求了?哪个好些?为什么?不太好看的字毛病在哪?

3、指名发言并归纳板书:左右对称

一个字写得美观、端正,不仅要将笔画写得整齐平正,分配要匀称,而且笔画得左右对称。

二、指导书写。

1、学生看书观察字形,字的间架结构。

3、师范例:“平”

〈1〉要点:字中横长,竖短呈悬针状,两点上紧下松。〈2〉老师写:平〈3〉学生试写。

4、讨论如何写好“日、年、春、”这三字。

5、讨论发言归纳:

“日” 字形态略小而笔画粗,中横靠左,不予右竖相粘。“年” 字三横上短下长,竖画偏右。

“春” 字三横间距紧密,上短下长;撇呈纵势,长而弧伸;捺画与第二横相交;“日”窄小而上靠。

上一篇:个人政治思想鉴定下一篇:推荐书籍电影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