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喻、象征

2024-07-26

比喻、象征(共10篇)

篇1:比喻、象征

学生作文

微笑像一缕温暖的阳光

从小学到现在,我们的老师有无数个,而在我的心目中,印象最深的就是我敬爱的杨老师,他的笑脸如一盏明灯照亮我前行的路。

杨老师,虽然现在您已不再我身边,但我的脑海中仍不会消逝您那谆谆教导的声音,那孜孜不倦的身影„„

还记得那是一节晚自习,教室里同学们都安静的做着自己的作业,依稀只能听见那“唰唰”的写字声,您不知何时从后门转了进来,那时的我刚好听到开门的声音,就好奇的回过了头,没想到正好与您四目相对,吓得我赶忙转过了头去,心扑通扑通的跳,我的心情还来不及平静下来、却发现您已经站在我的身后,您拍了拍我的肩膀说:“出来一下”,我想:“这下完了,老师会不会认为我上课不认真啊?会不会训我啊?”就这样,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我跟着您进了办公室,没想到您那阳光般的微笑让我一下卸下了心防,没有了开头的那么紧张。

我本以为您会训斥我一顿,然后自己会委屈的流泪,可我只猜对了一半,您没有训我,可我确实是哭了,但不是委屈的泪花„„

您说:“今天我碰见你爸爸来,和他聊了一会儿。”杨老师只这一句就把我吓得手足无措,我想:糟糕,最近没犯什么错吧!他们会谈些什么啊?您似乎是看出了我的疑问,便继续说:“听你爸爸说你在家有些挑食啊,你家开饭店,自然少不了好吃的,可也得多吃青菜才好啊,我儿子和你挺好的,我在家就让他多吃蔬菜,这样才好长身体啊,以后可不能挑食了啊!我可得看你和我儿子谁听话,呵呵!”听着您的话,我不觉震了一下,您把我叫来竟是为了这个,我连忙点了点头。接着,您和我像拉家常一样地说了一些寻常小事„„

出了办公室,我心潮澎湃。杨老师,您真好,就像是我的亲人一样,我想,您应该对待每个学生都像是亲人一样关心吧,就像是阳光呵护花草一般,不知不觉,眼角竟有些湿润„„

杨老师,您用慈爱的微笑接纳了我,让我感受到父母般无私的爱,您的微笑犹如一缕金色的阳光,温暖了我的心田,照亮了我生活的道路,让我更加奋勇向前。

比喻象征类作文审题

【训练要求】

比喻象征类作文审题的方法 【写作提示】

1、比喻象征类试题初看起来审题难度很大,其实我们只要把比喻类题目中所表达的本体、象征类题目中所赞颂的象征意义给揭示出来,然后从它的本体或象征意义出发进行构思写作,就可以了。

2、如《暖流》这一题目,暖流是喻体,我们在写作时就可以从它的本体去考虑——同学的帮助,老师的关爱,中心便一目了然。如《红叶》这一题目,真正要写的不是老树的红叶,而应该是老人的红心。树老叶红,人老心红,题目仅仅是象征而已,别无他意。

3、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体裁不限。材料

三、例解:在审题立意和构思行文的时候,要抓住题目中的几个关键词:“我”、“隐形”和“翅膀”。1.何谓“我”?

“我”是这双具有领跑和导航的神奇力量的翅膀的主人,“我”可以有多角度的理解,而非一个固定的、单一的意象。

首先,“大我”与“小我”均可。这里的“我”可以是中华五千年沧桑历史之“我”,也可以是历经磨砺的婉约昆曲之“我”;可以是发展创新、宏大辉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之“我”,也可以是活力四射、平凡普通和微小个人之“我”

其次,“实我”与“虚我”均可。考生可以写实“我”——考生自身的经历、感受、故事等,围绕十八载青春岁月中自己最熟悉的生活内容取材。如林则徐的一心为公、执著奋斗的精神给予“我”的诸多启发;如古典诗歌对“我”心灵的开启和文学世界对“我”灵魂的引导等。考生可以写虚“我”——“我”可以是黄土高原、经济特区、北京城等具有特定文化特征的地域的代称,也可以是司马迁、李白、杜甫、贝多芬、居里夫人、菲尔普斯、周杰伦等历史文化名人和现代名人的自叙,甚至可以是一块石头、一盏路灯、一条胡同等意象的代言„„简言之,“我”可以是一切,一切皆可以成为“我”。

上述关于“我”的诸多意象都可以成立,关键是在写作过程中要围绕第一人称“我”来构思选材,选择推动“我”成长,激励“我”发展,鞭策“我”进步的“翅膀”,着重写出“翅膀”于“我”的价值和作用。

2.何谓“隐形”? “隐形”说明它是抽象的或者是不易察觉的,需要用心品味、感悟的,精神的、意志品质层面的,“隐形”的不应是实体,如果是实体,也应回归到隐形上来。如欲说毛笔是隐形的翅膀,则应落实到书法艺术是隐形的翅膀。

3.何谓“翅膀”?

“翅膀”是一个比喻或者说是象征,翅膀,是行为的动力,隐形的翅膀其实就是一种无形的力量。翅膀要真正能起到动力的作用。“翅膀”的意义或作用可以与任何事物产生关联。“翅膀”要能够为“我”发现,为“我”发展,为“我”实现超越,为“我”获得自由等,担当工具、提供保护、提供动力。例如理想、梦想、追求、信念、亲情、关爱、良知、责任、勇气、文学、艺术等。选择“翅膀”一定要合理、新颖,应写出翅膀的内涵和特征,而不是简单地贴上一个标签。容易出现的不足:(1)全篇不写“我”,而写奥巴马、霍金、普京等旁人;(2)不止写“一双翅膀”,而是写了多双翅膀,如分别论述了理想是“我”隐形的翅膀,乐观是“我”隐形的翅膀,智慧是“我”隐形的翅膀。

如何分析“比喻型”(或者说“象征型”)命题或话题作文?

第一、不能虚,应由虚到实,以情理为文。即在揭示话题或者题目的比喻意(或象征意)的基础上行文,比如“我心中的水仙花”这个题目,水仙花是个喻体,根据题目中材料(伊斯兰教创始人穆罕默德说:如果我有两块面包,我一定用一块去换取一朵水仙花)的暗示,它的本义应该是精神层面的追求,如美好的品德、修养、理想、信念等等,决不能800字写完之后读者还不知道你的水仙花到底是什么。

第二、在揭示题目的比喻义或象征义的时候,必须找到两者之间合乎逻辑的相似点。

一、比喻类作文特征。

1、隐喻性:比喻类作文的隐喻性主要体现在所给的题目往往比较具体、直观,而其外观之内却有着极其丰富的意义。

2006年广东题话题作文“雕琢心中的天使”:“天使”一词现在常比喻天真可爱的人(多指女子或小孩),也比喻传播福音的人,即“真、善、美”的化身。

2、象征性:有的题目是从作文材料中提取、概括、抽象出来的,因此它往往是某一思想或观点的的浓缩,它一般要高于生活,具有了象征性。

如“路”、“灯”、“远方的高山”、“鞋里的沙子”等都具有象征义;2006年北京题命题作文《北京的符号》:“北京的符号是指“能体现文化特征并具有文化传承价值的东西”,即能够象征北京这座城市的建筑、民风民俗、、杰出的文艺作品、标志着北京这座城市发展繁荣的新事物,如胡同、天坛、长城与天安门,京剧、相声与京韵大鼓,中关村科技园、2008奥运会等等。

3、立体性:比喻类作文往往由浅入深、由此及彼地不断延伸,因此就比一般的作文多了可挖掘的层面,往往能给考生提供多元的思考角度和立体的创作空间。

2005年辽宁省命题作文:“今年花胜去年红”,这个特征相当突出,“花”的比喻义相当丰富,可指一种气象、一种生活状况、一种发展趋势等。可以把这种“花”喻指姚明的成长经历,一年比一年成熟;可以是中国女排在世界杯上的勇冠三军和雅典奥运会夺金后的如花笑脸;也可以这样比喻:“去年花”是我国昔日氢弹、原子弹和人造卫星的升空,“今年花”是指“神州六号”遨游太空。

【佳作欣赏】

我心中的太阳 泪水夹杂着雨水,一个滚烫,一个却凄凉。

我行走在雨中,风从我的后背穿过,解渴的不是肌肤,而是心灵。握着那份考砸的试卷,我努力地想寻找一个借口,却发现是徒劳的,该怎么向你交待,我拼命地想。

回家的路总是那么熟悉,我尽量放慢脚步,却还是走到了这里。我不敢继续走,因为我看见了你,因为我还没想好借口。巨大的水帘恍如隔世,我却还是清楚地看见了你,焦急地张望,像是大鸟等待归巢的小鸟,那样热切。

你还是看到了我,径直向我走来,我有点措手不及,胡乱地将卷子塞进书包,抬起头,正冲着你关切的目光。你为我撑着伞,把我护在左边,心跳的那一边,无情的雨水却打湿了你的右臂。

回到家,你放好雨伞,然后打算替我摘下书包。我不安地将卷子递给你,却没敢抬起头。我知道这是中考前的最后一次模拟考试,我知道你对我充满了期望,我知道我心中的太阳早已落下,我知道此刻你的眼睛里一定充满了失望。就这样安静了几秒,还是你先开了口,依然那样温柔,“没关系,妈妈不怪你,中考要加油,我相信你会考上的。”想了无数中表情来面对你,此刻却全部忘记。我只是抬起头,望着你的双眸,然后重重地点了下头。

拿起卷子回到屋里,看见你早已热好的干奶,飘渺不定的热气里我好像看到了你忙碌的背影。只是岁月将你消磨得暗淡无光,有些憔悴。

台灯下的我奋笔疾书,就像身居考场的我一样。那天的夜黑得很晚,你说我学到很晚,原因只有我知道,每次回头,客厅里一直亮着的灯已将我心中的太阳升起,光明无限,生机盎然。

落笔时,想起我们的一段话: 我说,你是我心中的太阳。你说,我是你永远的光芒。

作文题目:

一、以“在心底开一朵花”为题作文。

二、请以“__________是一面镜子”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把题目补充完整。

2、文章不少于600字

三、绿是色彩,绿是生命,绿是希望,绿是慰藉,你的心中自有一片绿„„请以“绿”为题作文。要求:1.如果你选择文题二,请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2.立意自定,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地名、人名;4.卷面整洁,字迹清楚。

四、(2009·北京卷)一首歌中唱道: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给我希望;我一直有双隐形的翅膀,带我飞飞向远方。

请以“我有一双隐形的翅膀”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体裁不限。

篇2:比喻、象征

请看下列句子:

(1)夺取全国胜利,这只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

(2)在苍茫的大海上,狂风卷集着乌云。在乌云和大海之间,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3)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的泻在这一片叶子和花上。

(4)我赞美白杨树,就因为它不但象征了北方的农民,尤其象征了今天我们民族解放斗争中所不可缺的朴质、坚强、力争上进的精神。

例(1)中毛泽东同志运用了暗喻这一形式,说明民主革命取得胜利仅仅是万里长征走完了第一步。这里用大家熟悉的“万里长征”和“第一步”来作比喻,形象地说明了民主革命胜利后的路更长。抽象的道理通过具体的形象来说明,读者一目了然。例(3)是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都出现的例子。“月光”月光“是本体,”“流水”是喻体,连接本体和喻体的“如”是比喻词。中的“海燕”象征着“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它是通过海燕这一具体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的“无产阶级革命的先驱者”。例(4)中是直接点明了白杨树的象征意义。可见,比喻和象征是不同的。它们表现在:

一、两者的本质要求不同:象征的象征体与本体之间要求“神似”,比喻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则要求“形似”

二、两者介绍的对象不同: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的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具体人。

三、两者的格式不同: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借喻除外)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而象征中连接象征体和本体的,通常是句子和段落。它主要是连接用复句或几段话的文字来点明象征意义的。

篇3:比喻、象征

1 时空环境的假定性

梅特林克为《盲人》虚设了这样的时空环境:入冬时节, 在一个星空深遂的夜晚, 一座古老的北方森林里, 树林中央静躺着一棵巨大中空的橡树, 周围长着代表丧礼, 哀悼的树木, 如紫杉、垂柳、柏树;还有一棵长梗, 病态的阿福花在长夜里盛开;月光挣扎着穿过浓密的树叶, 在这儿或那儿照亮一眨眼的功夫;整个树林忧郁寂静, 沉闷迫人;不时群鸟飞起;不时夜鸟兴奋地尖叫;不时侯鸟嘈杂地飞过林梢;不时狂风袭过树林, 树叶密密麻麻地落下来;不时临近的海怒吼起来, 猛烈地拍打附近的岬角;又有一股无形的神秘力量突然婆娑地来到戏剧人物中间[2]109-110。冬天、星空深遂的夜晚古、老的森林、中空的树、代表丧礼的树、病态的水仙花、移动朦胧的光线、突飞的鸟、狂烈的风、怒吼的海、无形的神秘力量, 《盲人》时空环境里的每一个因素单个出现就能制造恐怖不祥, 令人惧怕的效果, 梅特林克将这些因素全都编排进了同一个时空环境里, 则使这种效果升级, 一种冰冷死寂且浑然一体的时空环境由此产生。

这样的时空环境不同于《哈姆雷特》里的城堡宫殿, 也不同于《玩偶之家》里娜拉的家。后两者的时空环境同大多数剧本的时空环境一样, 要么是对曾经真实存在过的时空的加工再改造, 要么是对现实时空照相式的写实。但在《盲人》里, 梅特林克依据主观意愿, 为表现时空环境的象征意义, 穷尽所有代表不祥预示死亡的时空因素, 主观上将他们全都整合拼凑进同一个时空环境里, 为《盲人》假定了一个虚拟飘渺的时空环境:黑暗、诡秘、阴森、冰冷, 处处散发着恐怖, 每一个因素都预兆死亡, 整个时空只与死亡有关。这样的时空环境也只会是野兽怪物出没猎食的地方, 绝非人类生活娱乐的场所, 梅特林克富有想象力地把《盲人》的戏剧人物安排在这样非人类的时空环境里上演他们的悲剧, 深刻的寓意不言自明。

梅特林克在假定《盲人》的时空环境时, 一反传统时空的特性, 创新性地构建虚拟时空, 就是为了传递一种关于死亡的信息。实际上, 《盲人》里的每一个时空因素其实都是死亡的客观对应物 (2) 。拼合这些象征死亡的时空因素就是为了增强环境的感染力, 为了更强烈地显现蕴含在环境里的意象:绝境与死亡。这样的时空环境具有强烈的主观性, 是一种意念化了的时空。这种意念化了的时空使得《盲人》整部戏剧的基调在情节还未展开之前时空环境刚刚布置好就被确立, 戏剧主题思想先行于戏剧情节显现出来了:时空环境里弥漫的浓厚的死亡气息正是这部戏剧要表达的深刻的主题思想。然而在大多数的剧本里, 戏剧主题思想总是伴随着戏剧情节的慢慢深入而渐渐浮出水面。梅特林克对《盲人》的时空环境的假定预示并象征了戏剧人物的宿命———笼罩在死亡的阴影当中, 无法逃离死亡的结局。

2 戏剧人物的假定性

《盲人》的戏剧人物为十二个盲人 (六男六女) , 其中一个疯盲女还抱着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还有一位已经悄然离世的老神父。所有的戏剧人物在戏剧开场时全部出现在那诡异的时空环境里:老神父身上裹着宽大的黑外套, 上身和脑袋微微上仰, 文风不动, 身体依靠在有很多空洞的橡树树干上;脸色铁青, 象涂了一层永不褪色的蜡;两片紫青的双唇微微张开;眼睛默然, 呆滞, 再也不能观看永恒世界的可见景象了, 眼睛里面饱含着无穷无尽, 悠久而无法追忆的痛苦, 布满了血丝;头发斑白, 一绺绺硬梆梆稀疏地耷拉在脸上, 使得脸面增了几丝白色, 映出了疲惫不堪的神色, 瘦骨嶙峋的双手僵硬地搭在大腿上。十二个盲人被一棵连根拔起的树干和岩块碎片隔开, 左侧是六个年老的男性盲人, 右侧为六个盲妇。他们不分男女全穿着宽大, 暗重的衣服。左侧的男性盲人都很老, 有的坐在石头上, 有的坐在树干或落叶上头。右侧的六个盲妇中, 三个盲妇正在祈祷, 发出低沉的哀号。另外一个已经很老很老, 第五个神情痴呆, 一声不吭, 膝上躺着一个幼小熟睡的婴儿。第六个盲女显得异常年轻, 又长又密的头发垂覆着全身。他们都在等候, 两手捂脸, 胳臂肘支在膝盖上, 对岛上低闷, 不安]声音置若罔闻, 都被代表丧礼的树木庇护着[2]109-110。

不论是死去的老神父, 还是一群无助可怜的盲人, 都可以营造一种不安不祥的氛围。梅特林克将离世的老神父和一群茫然的盲人都假定成《盲人》的戏剧人物, 压抑沉重的气息不自禁地从老神父的尸体和盲人们的悲悼中散发出来, 越积越浓。在假定戏剧人物时, 梅特林克犹如一名画家那样细致入微地勾勒戏剧人物的衣着, 外表, 尤其是他们的精神面貌和状态。这种对戏剧人物的详尽刻画再一次展现了剧作者的主观虚构和大胆假定的本领。戏剧人物的衣着、外表、尤其是他们的精神状态, 都是剧作者根据事先设想好的人物象征意义而进行的具体描述, 是一种意念化的人物。同假定时空环境一样, 梅特林克在塑造《盲人》的戏剧人物时, 也主观上把有着某种关联和相似性的人物都编排进了《盲人》的戏剧人物队伍里, 戏剧人物之间相互映衬、相互依存, 共同展现其背后的象征寓意。老神父有一双可以看清世界的眼睛, 但是他却不再从人世向外张望了;盲人们丧失了心灵的窗户, 爱不了[2]123, 哭不了[2]126, 连自己身处何处都不知道, 这两种戏剧人物都是悲剧性人物, 两者出现在同一部戏剧里, 更让戏剧人物有一种整体的悲惨印象。神父本可以充当盲人们的眼睛, 引导着盲人们生活, 但偏偏, 神父去世了, 盲人们的生活从此也失去了向导。其实, 死去的神父和无法自理的盲人正是《盲人》所要象征的人类的两种死亡: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在梅特林克看来, 这两种死亡都是可悲的, 肉体的死亡让人失去了享受阳光, 感受生活的机会, 而精神死亡则让人如行尸走肉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这两种死亡如阴魂不散的鬼魂一般, 缠绕着人类的生活, 让人类总处于悲惨的境地。

3 戏剧情节的假定性

《盲人》全剧讲述的是这样一个故事:一位老神父带着十二个盲人走出高墙深院的疗养院去享受冬天的暖阳, 却把这群盲人带进了忧郁寂静的北国森林, 然后神父毫无征兆的, 安静的在盲人们不远处离开了这个世界。十二个盲人在这恶劣恐怖的时空环境里稀松平常的聊天, 静候神父直到深夜来临。直到疗养院的狗来到他们身边, 带着他们摸索到神父冰冷的尸体, 盲人们才真切地意识到神父已死, 他们被置于无助的境地。正当盲人们设想着种种被救的可能, 并无奈地排除这些可能时, 一股卷着风擦着枯叶的神秘力量悄然向他们袭来, 疯女人的小孩或许看到了这股力量, 号啕大哭。神秘的力量最后就停在了盲人们中间。全剧就在盲人们的恐怖声中和小孩的哭声里落下了帷幕。

不难看出, 《盲人》戏剧情节里的诸多不合常理之处:老神父原本带盲人们出去是为了晒太阳, 却把他们带进了没有阳光的森林里;神父死的太离奇太突然;狗出现的太唐突;小孩的由来本就是一个迷, 并且这个不懂世事的婴儿竟然能看见那股神秘的力量则更为不可思议。其实, 这些不合常理的情节串联正是梅特林克竭力要突显出来让其被发现被思考的。神父要带由于身体缺陷而被限制束缚的盲人们出去感受生命的光彩, 然而神父却偏偏把他们带进了了无生机, 暗淡无光的原始森林。似乎冥冥之中有一股力量控制着神父的言行, 让傀儡神父打着引导盲人走向光明的口号而将他们推向覆灭的森林, 这股可怕的力量在神父完成任务之后就让他悄然离世, 让盲人们备受煎熬的等待。在盲人们发现已无依靠时, 又迫胁地来到了他们中间。

其实, 这股无形神秘的力量正是“看不见的世界”里的终结者。梅特林克在很多戏剧都着力于暗示这股神秘力量的存在, 如在《闯入者》中, 这股神秘的力量让门怪诞的打开了。《盲人》离奇不合常理的戏剧情节也正是这股神秘力量暗中操纵的最好的体现。在梅特林克看来, 这股神秘的力量凌驾于人类意志之上, 左右着人类的生活和行为, 操纵着人类的命运和未来, 人类对于这股神秘力量束手无策、无能为力, 只能被动地接受这股神秘力量安排的一切灾难和遭遇。梅特林克认为这股神秘的力量是可怕的, 不怀好意的, 它总把人类引向死亡的绝境, 就像《盲人》里的盲人不知不觉就被带入到一个他们无法逃离的绝境, 遭受着死亡的威胁。正是这股神秘的力量在幕后随心所欲的支配着人类的一切行为, 人类的命运才会如此可悲, 生活才会如此的绝望。

《盲人》这部戏剧处处可以看见梅特林克大刀阔斧的运用戏剧假定性的痕迹:假定浑然一体的时空环境;假定怪异特殊的戏剧人物;假定不可思议的戏剧情节。通过大胆的假定《盲人》, 梅特林克巧妙地象征了一个完整的寓意:这个世界到处都是暗藏死亡的绝境, 肉体死亡和精神死亡充斥着整个人类, 而这一切, 都是一股越超于人类之上的邪恶的, 神秘的力量所致这股神秘的力量虽然看不见, 但是无处不在, 无时不有。可怜的人类只能在这股神秘力量的摆弄和戏谑下无奈地演绎自己的悲剧角色。

参考文献

[1]陈映真.诺贝尔文学奖全集第六集[M].台北:远景出版事业公司, 1987.

篇4:象征与比喻的异同

比喻是一种修辞手法。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就用那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叫比喻。

象征与比喻的相同点:

它们都是通过选择一个具体的形象或事物来形容或表现另一个事物,即二者都要借助具体形象表现其他的事物。比如,红旗往往象征革命,工作中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的人常被比作老黄牛——前者借助的是“红旗”这一具体的事物,后者借助的是“老黄牛”这一具体的形象。

虽然象征和比喻都是增强文章表达效果的艺术手段,都能让隐晦变得明朗,都能让深刻变得浅显,都能让平实变得典雅,都能化无形为有形,都能化抽象为具体……但这两种艺术表现手段还是有本质区别的:

1.二者的范围不同。

象征属于技法范畴,一般贯穿在某一句群、段落甚至是整篇文章中。比喻属于语言范畴,仅仅是为了使要描写的事物更加鲜明生动,一般只局限在某一具体的句子中。如高尔基的《海燕》、陶铸的《松树的风格》、茅盾的《白杨礼赞》等,就是象征贯串全文。

2.二者的表现不同。

象征讲究象征体与本体之间的“神似”。比喻只讲究本体与喻体之间的“形似”。

3.二者介绍的对象不同。

象征是以物示义,即不把意思直接说出,而让读者去理解。象征往往以某一具体的事物表现一个相似或相近的抽象事物,如概念、思想和感情等。而比喻是以物比物,比喻的对象一般是让人看得见、听得见或摸得着的一种具体事物、具体人。比如,高尔基的《海燕》就是以海燕象征无产阶级革命战士,而且正是这一“战士”的光辉形象展现了1905年俄国无产阶级革命运动前夕风起云涌、波澜壮阔的宏大图景和无产阶级革命战士的无私无畏。

4.二者的格式不同。

象征中连接象征体和本体的,通常是句子和段落。它主要是用复句或几段话的文字来点明象征意义的。而比喻中的喻体和本体之间(借喻除外)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

当然,也有一种情况是象征与比喻是合二为一的。比如,毛泽东的《卜算子·咏梅》中的梅花就既可以当作象征也可看作比喻。再一种情况是一个比喻因为经常出现且被反复运用因此也就变成了象征。比如,我国古代将竹、梅、兰、菊称为“四君子”就是因比喻的反复运用而变成了象征。这类象征体现了民族文化的积淀,而且是反复出现的频率越高,越能体现民族文化的深厚底蕴。所以,面对这些特殊情况时,我们应该特殊对待,做好具体分析。

跟踪练习

1.《海燕》全文用了象征手法,分别指出下列形象(或情景)各象征什么。

(1)海燕——

(2)海鸥、海鸭、企鹅——

(3)乌云、雷鸣、闪电——

(4)大海、波浪——

(5)暴风雨——

(6)整个海上景象——

2.《海燕》一文不少地方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看下列比喻句,在句后的括号内注明是明喻、暗喻还是借喻。

(1)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 )

(2)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尘雾和碎沫。

( )

(3)它飞舞着,像个精灵。

( )

(4)这些闪电的影子,活像一条条火蛇,在大海里蜿蜒游动,一晃就消失了。( )

篇5:浅谈从修辞角度分析象征和比喻

摘要:比喻和象征都是增强表达形象性的艺术手段,它们能够让深刻变得显露,隐晦变得明朗,平实变得典雅,化无形为有形,化抽象为具体。所以,在文艺创作中,象征手法和比喻手法往往因为相似而被融合在一起,但两者是有区别的。

关键词:象征 比喻 异同

在最初的一些修辞学着作中,我们很难发现对“象征”这一辞格的定义和评论。但对比喻却有详细和准确的论述。因为在古代文体中,象征更多地被运用在寓言故事中,寓言这种文体遮盖了我们对象征的研究。随着文学体裁的多样化和语言的口语化,写作手法也有所更新,许多研究者开始关注象征这一辞格。

在陈望道《修辞学发凡》中,将比喻称作“譬喻”。并将其列为材料上的辞格。认为思想的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了类似点,说话和写文章时就用另外的事物来比拟这思想的对象的,名叫譬喻。象征在《修辞学发凡》中却没被列入辞格之内,陈望道认为象征不属于辞格。

直到王希杰的《汉语修辞学》才将象征和比喻都列到联系辞格的一类里。定义比喻,又叫譬喻,俗称打比方,就是根据联想,抓住不同事物的相似点,用另一种事物来描绘所要表现的事物。如:

(1)月亮挂在天上,星星眨着小眼睛,象一群顽皮的小孩子,挤在妈妈的身旁。

王希杰将象征列到了修辞格中:象征就是不直接描绘事物,而根据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借助于联想作用,虽然只说乙,但可以使人联想到甲。例如红色象征热情,鸽子象征和平。

吴士文的《修辞讲话》则又将象征和比喻列到特殊性辞格一章里。说某一对象同另外的事物有相似点,就故意用另外事物来描绘它的形象。这种修辞方式叫“取比以明”,简称“比喻”。故意用具体的、形象的事物暗示特定的事理,以表达真挚的感情和深刻的寓意。这种修辞方式叫“以物征事”,简称“象征”。吴士文对象征的认识比王希杰对象征的认识稍显深刻一些。

通过以上的列举我们发现,修辞学的经典作品中也缺乏对象征的系统论述。

一、对象征、比喻辞格的认识

(一)象征的定义和特征

用句子做材料,象征事物的某种本质属性,这种辞格叫象征。象征和比喻一样,包括三部分。通常格式是:象征本体、象征客体、象征词。常用的象征词有“象征、表示、意味、标志、预兆”等。象征的.客体和象征词一般省略。象征是文艺创作中托意于物、藏意于象的一种表现手法。它通过描写某一特定的具体形象,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某种抽象概念和思想感情。创作者将具体的形象描绘出来,大部分形象都描绘得有声有色,让读者体会其中真意。象征的本体意义和象征意义之间没有必然的联系,但通过艺术家对本体事物特征的突出描绘,会使欣赏者产生由此及彼的联想,从而领悟到艺术家所要表达的含义。

(二)几个常见的象征类型

象征赋予自然事物以人文特征或者以自然事物来承载人文特征。如用“兰花”来承载人类特有的“清纯”气质,兰花从而符号化,成为“清纯”的化身。松树象征坚韧是同样的道理。

1.人文历史规定性的象征。如古代民族图腾,国旗,国徽;银河象征夫妻分离,希特勒象征法西斯统治等。

2.文化积淀、文化共识、约定俗成的象征。如狐狸象征狡猾,红玫瑰象征爱情;中国传统文化中红色象征喜庆,有的民族以白色象征哀悼,有的民族以黑色象征哀悼。

一般来说,来自于自然界的象征关系,带有较大的普遍性。

(三)比喻的定义及特性

上文已对比喻有所解释。为了描写甲事物,用与甲事物本质属性完全不同,但在某方面有相似点的乙事物来打比方。如:

(2)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珍珠月似弓。(白居易《暮江吟》)

通过比喻,一弯新月像一张弓,月亮时圆时缺的特征更突出,给人以鲜明的印象。另外,有些道理,也用浅显常见的事物作喻体来说明。

比喻辞格运用灵活简便,通常以句子的形式存在,由喻体、本体和比喻词组成,暗喻和借喻中还可以省略比喻词和本体。喻体和本体之间一般有比喻词。如用“像、似的、是、仿佛”等连接。本体和喻体有主次之分,喻体只是一种增强形象性的手段。在本质上,比喻属于同义表达形式的选用修辞范畴。凡属于比喻这一辞格的句子都可以通过句式的变换,转化成平实陈述的句子。

二、象征和比喻的共同点

正因为象征和比喻在形式上极为相似,所以容易引起混淆,从而造成误判和误用。象征和比喻都是用一种事物来说明另一种事物。如:

(3)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比喻)

(4)再往上仔细看时,却不觉也吃了一惊;有一圈红白的花,围着那尖圆的坟顶。(象征)

例(3)用“燕雀”比作“庸人”,用“鸿鹄”比作“陈涉”。例(4)用“红白的花”象征革命的前景和希望,表达人们对革命者的崇敬与怀念之情。象征和比喻都由三部分组成,都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省减。比喻可以省略除喻体外的其它部分,象征也可以省略除本体以外的其它部分。

三、象征和比喻的区别

(一)属性不同

象征更多地被看作文艺创作的表现手法,比喻是修辞学中的辞格之一。二者的这一根本区别确定了其性质和使用范围:象征属于文学范畴,比喻属语言范畴;象征的使用范围小,只限在“文学”范围内,比喻的使用范围大,涉及“文学”在内的一切语言现象;象征只用于表示有关人类品质或人类组织的性质,一般适用于抒情作品,比喻可以用于表示任何事物的性质。一般的比喻,其喻体分散在全篇文章中。象征不同于比喻,它比一般比喻所概括的内容更为深广,有的作品中的艺术形象,甚至全用象征手法表现出来。

(二)两者之间同中有异

篇6:象征造句_象征的意思

《长江大桥纪念碑碑文》:“它象征着和平,它象征着幸福,象征着劳动的光辉。”

2. 指用部分事物代表全体。

鲁迅《华盖集续编・不是信》:“正如中国戏上用四个兵卒来象征十万大军一样。”

3. 用来表示某种特别意义的具体事物。

①冰心《寄小读者・山中杂记(十)》:“在此却是雪未化尽,鸟儿已成群的来了。最先的便是青鸟。西方人以青鸟为快乐的象征,我看最恰当不过。”

②巴金《春天里的秋天》十:“百合花,那是我们的爱情的象征。”

4. 文艺创作中的一种表现手法。指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的形象以表现与之相似或相近的概念、思想或感情。朱熹在《诗集传》中言:”先言他物以引起所咏之辞也。”如鲁迅的小说《药》的结尾,以夏瑜坟上的花圈象征革命的前景或希望。

5. 迹象;特征。

①叶紫《丰收》:“火样的太阳,将宇宙的存在都逗引得发了暴躁。什么东西,在这个时候,也都现出了由于热而枯萎的象征。”

篇7:比喻朋友有哪些比喻句

1、朋友是失败苦闷中的一盏明灯 ,默默地为你驱赶心灵的阴翳 。

2、朋友是成功道路上的一位良师 ,热情地将你引向阳光的地带 。

3、朋友像一根火柴,光亮虽然微弱,却照亮了你迷茫的道路;朋友是救生圈,在你挣扎呛水的时刻套在你的身上;朋友让彼此的心不再寂寞,朋友好比冬日里的阳光,无论何时看到都会暖洋洋、亮光光。

4、朋友是成功日子里的一束鲜花,尽情的为你绽放生命的艳丽。

5、朋友像琴弦,不能太拧紧。

6、朋友,就像刺猬,明明会彼此伤害,却又放不下对方;朋友,就像雨云,静静地,陪伤心的你一起落泪;朋友,就像镜子,在他(她)面前,你永远是最真实的自己;朋友,就是无论身在何方,也想念·关心·祝福·安慰·鼓励你的.那个人 。很高兴,我有这样的朋友。

7、朋友是烈日里的一缕清风,会为你拭去脸上的汗水。

8、朋友是失败日子里的一炉火炭,微微的为你拂去心中的恶寒。

9、朋友是冬日里的一束阳光,静静地为你送去心灵的温暖;

10、朋友是炙热太阳下的一棵大树,会为你洒下一片绿萌。

11、朋友似潺潺流水,轻轻趟过我的心田。

12、有的朋友像绿茶,清凉解渴,总在最需要的时候出现在你身边;有的朋友像花茶,清香宜人,在一起即使不说话也会觉得温暖;有的朋友像铁观音,滋味醇厚,和他(她)在一起总有谈不完的话题;有的朋友像普洱茶,回味悠长,深邃的思想随时为你提供决策参考。

13、朋友是无助日子里的无数帮助,从不让你失去生活的信心。

14、朋友是悲伤日子里的一句安慰,不断让你重温生活的快乐。

15、朋友像水,惦记久远,从不断;朋友像冰,友谊透明,很纯洁;朋友像风,淡淡友情,最暖心;朋友,就像你,虽然天各一方却总挂念!

16、朋友是沙漠中的一抹浓荫,悄悄地为你撒下人生的清爽。

17、朋友是一丝的细雨,会为你洗去那满身的风尘。

18、朋友似云,平时并不注意,但会为你挡住紫外线。

19、朋友似水,平时友情似水,但你要过河的时候,会结冻让你过河。

20、朋友像一杯老酒。平淡但是香醇。

21、朋友似光,平时并不注意,但会为你照亮前行的路。

篇8:谈象征、比喻的区别

1.它们在概念上是有本质区别的。

象征是根据事物之间的某种联系,借助于丰富的想象,采取的一种委婉含蓄的说法,读者可以通过象征物去理解抽象的意义,即托意于物。实际上它是通过某一特定的具体事物来表现与之有某种联系的概念、思想和感情,从而使抽象的道理形象化,使描绘的事物人格化,使要表达的意思更含蓄深刻。如高尔基的《海燕》具体描绘海燕这一形象,从而象征了革命者英勇无畏的斗争精神。

比喻是指在描绘事物或说明道理时,用同它有相似点的别的事物或道理来打比方,以求生动形象。

2.象征是一种写作手法,主要用作通篇文章的表现技巧。如茅盾《白杨礼赞》,必须阅读整篇文章才能看出白杨树象征了华北人民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比喻是一种修辞方法,是就语言来说的,只表现在某一具体的句子上。如:共产党像太阳。这个句子就是比喻。

3.象征必须将所描写的事物赋予一定的意义,并对此事物作细致的描写和刻画。如茅盾的《白杨礼赞》,细致刻画了白杨树这一艺术形象,表达了它的倔强挺立、不折不挠,从而象征了华北农民的质朴坚强、力求上进的精神。而比喻不须如此,只要本体、喻体相似即可。

篇9:五年级比喻句摘抄比喻句

1.快乐,是一朵芬芳的野花,散发着淡淡的幽香,滋润着我的思想;快乐是一幅流光溢彩的画面,温暖着我的心扉;快乐是一双飞向智慧仓库的纯洁翅膀,领着我到智慧仓库里遨游。

2.春天在歌声里,春天仿佛是一首歌,美丽而轻缓的歌,把人带入春天里。春天里的阳光,不让人感到炽热,不让人寒冷,而让人温暖;春天是歌,小孩子们唱起了《柳树姑娘》,春节联欢晚会上旭日阳刚也唱响了《春天里》。

3.这真是一片奇妙又少见的海底森林,生长的都是高大的木本植物,小树上丛生的枝权都笔直伸向洋面。没有技条,没有叶脉,像铁杆一样。在这像温带树林一般高大的各种不同的灌木中间,遍地生长着带有生动花朵的各色珊瑚。美丽极了!

4.现实让我害怕,后悔,复杂的感情一瞬间涌上心头,让我哭笑不得.我只能停下慌忙的脚步,在认为奇迹可能光顾的地方站住,我茫然了……

5.一枝普通毛笔的“身高”约有6寸,这种构造正是为了适合楷书、行书、草书等不同书体的书写需要。

6.那青色蔓延在地面上,点点红色映入眼帘,总是一种小巧玲珑。那种绿中一点红的意境就有了,仿佛给地面绣上了一条花被子,没有爬上枝头的韵味,却也能赏心悦目,那是一片清意,淡雅。

7.记忆是花香,在时间之风的吹动下,飘散到更远的地方。

8.周润发是我们所熟悉的天王级影星,现在我们所了解的是金光照耀下的发哥,可又有几个人晓得他成功背后的努力。

9.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前程如朝霞般绚烂;也许,永远没有那一天,成功如灯火般辉煌;也许,只能是这样。攀缘却达不到峰顶;也许,只能是这样奔流却掀不起波浪。

10.翠藓堆蓝,白云浮玉,光摇片片烟霞。虚窗静室,滑凳板生花。乳窟龙珠倚挂,萦回满地奇葩。锅灶傍崖存火迹,樽罍靠案见肴渣。石座石床真可爱,石盆石碗更堪夸。又见那一竿两竿修竹,三点五点梅花。几树青松常带雨,浑然象个人家。

11.一切皆可以变,唯有我们的理想不能变;一切都可以长,唯有我们的傲气不可以长;一切都可以老,唯有我们年轻的心不能老;一切都可以退,唯有我们前进的脚步不能退。

12.“读书点亮人生,学习改变命运,诚信沟通心灵,习惯成就未来。”这24个字是指导我们全校师生健康追求,奋发向上的人生箴言。而要成长为一个博学多识,乐观向上,对社会有用的人,就离不开读书。书是知识的宝库,书,是进步的阶梯,书,是快乐的源泉。

13.写下痛苦的日子里也有的精彩!

14.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

15.浪漫是什幺是送花雨中漫步楼前伫立不去如果两人彼此倾心相爱,什么事都不做,静静相对都会感觉是浪漫的。否则,即使两人坐到月亮上拍拖,也是感觉不到浪漫的。

16.无知者为梦想中的虚幻而苦苦等待,换回的不是所求的,而是岁月在脸上留下的印痕,一事无成的人一生便是虚度。生活中,与其花时间去等待,不如加快步伐去追寻理想,试着与时间赛跑,也许身躯、心理会感到劳累,但这样的生活毕竟是充实的。

17.我在等待,长长无尽的思恋,期待着与你相逢。

18.奔放的雨,如刚出世的婴儿,哇哇大哭,将对世界的美好,一股脑全洒了出来;温柔的雨,如一位沉默的学者,无声胜有声;纯洁的雨,嗒嗒地下着,倾诉着自己的小秘密;狂暴的雨,吐露出心里所有的不满,任闪电如银蛇挥舞着,吞噬着那酷辣的太阳。

19.流年里,那些回不去的岁月。昨日的同学会上,我们饮着离别的酒酿,那里面有着对过去的充实岁月的怀念和感恩,更有淡淡的离愁和别绪……不舍悄然在心里扎着根,泪花在年轻而坚毅的眼眸里打着转,将顺着睫毛滑下,又狠心地将它收回,终于没有落泪,没有人看见我们感伤的一面,开往曾经理想大学的列车上,不再有你们那熟悉的面孔,也不再有你们那曾经熟悉的话语,更没有你们那曾经如此熟悉的陪伴……曾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联系方式,静默地黯然在日子的某一个角落里……

20.狂妄自大的民族不喜欢聆听,他们只会穷兵黩武,贪欲和傲慢遮挡了他们的视线;闭关自守的民族不喜欢聆听,他们只会坐井观天,浅陋和愚昧妨碍了他们的进取;急功近利的民族不喜欢聆听,他们只会浅尝辄止,浮躁和短视制约了他们的识见。因此,只有喜欢聆听的民族,才是富有智慧的民族。

21.一片白茫茫的寒雾,笼罩着兵工厂的高红砖墙和砖墙外面的大马路,笼罩着兵工厂对面航空处的广阔的飞机场;包围了市街尽头处古塔的身影。……这浓重的寒雾,从早晨厂子高烟囱旁放送出催促工人上班的汽笛声,脚踏车流,人流,车流声和杂沓的脚步声,涌进兵工厂大门口时,便开始像一道浓烟似的铺天盖地降落下来,现在已经快到小傍晌了,它还没有一点消散的意思。太阳从混沌的.、冷冻的云罅里,刚刚显露一下带着光晕的圆脸,很快便隐没了。天空飘着碎玉般的晴雪,尖利的寒气砭人肌肤,裸露在外面的耳朵、面颊、手指头和穿着破旧棉鞋的脚趾尖,都冻得像猫咬一样的疼痛。“好冷的腊七、腊八,冻掉下巴的数九寒天哪!”

22.“这个横首先要这样,然后这样……”陈老师耐心地说“你再试一遍吧,相信你,你一定行的。加油!”

23.塔尖上功德法不传六耳防患于未然防祸于未然蜉蝣撼大树富贵逼人来高义薄云天狗咬吕洞宾

24.远处的霓虹灯亮了,像一道亮丽的彩虹,像仙女飘舞的裙带,像一座七彩小桥,像一朵朵耀眼,绚丽的云。

25.我们这些小淘气会不顾家长的再三忠告,三五成群来到小石湾,脱下裤头,赤条条地钻进水里。又是扎猛子,又是竖蜻蜓,又是打水仗,翻江倒海,一个个像小泥鳅似的,在水里追来逐去,又喊又叫,玩耍嬉戏,真有说不出的惬意。

26.严冬:寂寞的严冬里,到处是单调的枯黄色.四处一片萧瑟,连往日明净的小河也失去了光彩,黯然无神地躲在冰面下恹恹欲睡。有母女俩,在散发着丝丝暖意的阳光.下,母亲在为女儿梳头。她温和的把头发理顺.又轻柔的一缕缕编织着麻花辫。她脸上写满笑意,似乎满心的慈爱永远装不下,溢到嘴边.流到眼角,纺织进长长的麻花辫。阳光亲吻着长发,像散上了金粉,闪着飘忽的光辉。女儿乖巧地依偎在母亲怀里,不停地说着什么,不时把母亲逗出会心的微笑,甜美的亲情融化了冬的寒冷,使萧索的冬景旋转出春天的美丽。

篇10:比喻、象征

杨培荣

飞机在儿童沙盘游戏中的象征意义文 | 杨培荣作者简介杨培荣东方心理分析研究院2014级2年心理分析专业优秀毕业学员,二级心理咨询师,北师大发展心理研究生,萨提亚家庭治疗师,沙盘及绘画治疗师点击题目,查看【象征专题】系列其他文章【象征专题】中国文化中“老人”的象征|成拥保【象征专题】佛及其圆形的象征|戴强【象征专题】梦中的石头—我在自性化道路上前行|魏鹏在陪伴孩子做沙盘游戏的过程中,我看到有许多孩子,尤其是男孩子特别喜欢用飞机这一沙具,这引起了我对飞机象征意义的好奇。因此将12名个案中出现过飞机的近100张沙盘照片进行研究,丰富了我对飞机象征意义的理解。

飞机的象征意义我查阅了一些资料,对于飞机在沙盘游戏中的象征意义来说,飞机往来于天地之间,因而象征着与天地父母之间联系的平衡情况,象征着包容性和分离性之间的平衡。沙盘作品中出现飞机,如果来访者解释时说明自己仅仅是一名乘客,则象征着快速实现目的的愿望;如果自己本身是飞机的驾驶员,则表现了来访者正在进行一项有冒险性的事,试图控制局面的意图,是对自己能力的估计。飞机失事却可能隐含着对自己的否定、愿望实现的破灭。飞机是挣脱束缚,寻找自由的典范。这些资料让我感受到飞机是介于理想和现实、物质与精神、大地与天际之间的一个原型。它对于来访者的表达、转化与治愈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近十年来,我陪伴过许多七到十二岁的儿童进行沙盘游戏。在他们的沙盘作品尤其是男孩子的作品中大量出现飞机的意象,把它们整理在一起后,再结合个案在完成作品后的表述发现,有以下一些不同形式的飞机意象。

1、飞机只是一个模型,供参观;

2、在停机坪停着;

3、修停机坪,建调控室;

4、沙面有机场跑道痕迹;

5、和火车一起出现;

6、起飞;

7、拿飞机在屋子里飞来飞去;

8、安全回归降落;

9、坠落;

10、被击落;

11、相撞;

12、撞山;

13、飞机被埋沙中;

14、自己当飞行员;

15、战斗机,有时是双方战斗机对峙;

16、客机载客去旅行;

17、挖掘被埋飞机;

18、拯救失事飞机上的乘客。

翻看一张张带有飞机意象的个案沙盘作品照片,感觉有相当一部分都是儿童的自我像,他们在借由飞机述说着自己在现实生活中来自意识与无意识的内心体验。对于沙盘出现的这十八种飞机意象,结合个案的实际情况和他们的表述,我把对它们的理解进行一些表述。

一、接纳、安全、分离、成长的需要

首先当儿童沙盘作品中的飞机还只是飞机的模型,供人参观玩耍时,我们看到这个孩子的动力和能量的不足,还在别人的评价中消耗着自己的能量,对自己有许多的不确定,处于一种被担心包围,被动之中。

也许对周围的人有一种邀约,可以看到他们需要关注,需要认可,内心孤独的感受。当飞机是真实的飞机,但儿童表示它只是停在停机坪上,可以感觉到儿童的能量存在,但还等待着一种推动力,一个方向,也许在表达内心的不确定感、不安全感以及对与大地分离的焦虑。当然,我们还可以从中看到一种准备或积蓄能量的积极因素。在儿童沙盘中伴随飞机意象出现的经常有修建停机坪和飞机调控楼、调控室的活动,还有的时候儿童还会在沙盘中反复修建或者有意无意地划出飞机跑道的痕迹。这个过程往往显得非常有内在动机,甚至是强迫性。由此我感受到的是儿童接纳包容的需要,它们需要一处安全、平整宽敞的空间安放那充满能量的自我,同时对于起飞前的准备,它们需要清晰、明确、平坦,没有的障碍的跑道,看到他们一遍遍修跑道,设置障碍物,撞击障碍物,清除障碍物的过程,看到了儿童内心无意识世界修通的困难。

在整理儿童沙盘中有飞机的近100张沙盘照中将近一半以上同时出现了火车,有时还有火车轨道。我思考火车与飞机这两种意象有什么不同呢?我似乎感受到儿童对于需要一个轨道和冲破一个“轨道”的内在冲突,感受到对大地、对母体的需要和对分离的需要以及早期的自体焦虑,感受到儿童因在现实层面与精神层面,现实与理想分裂的消耗。由此我感受到的一种能量的张力正是儿童对自由和远方的渴望,是儿童内在成长和自性化的动力。

二、出发与冲破的神往和勇气来自于安全与受保护的氛围

儿童在沙盘游戏中常常会让他们的飞机起飞,有时是在一次陪伴中就会有多次起飞。这些起飞有时是在跑道修好,障碍物清除的时候,有时是在绕过障碍物甚至碰倒障碍物之后起飞。这些起飞似乎都充满决心,有一定加速,有时还伴随着嘴里发出的象声词。

起飞的飞机有时在沙盘上空盘旋一下就回归了,有时儿童会举着飞机在咨询室里到处飞来飞去,嘴里会有“嗡嗡”或“轰轰”声,他们有时会看咨询师一眼,有时会举着飞机,让它飞过咨询师的头顶,但更多时候他们会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着飞行的自由与快乐,似乎有一些出神。咨询师静静地坐着,眼睛看着飞机飞来飞去,陪着儿童“飞”一会儿后,他们的飞机就会飞回沙盘,安全降落了。在沙盘室中能够让自己的飞机成功起飞,飞一会儿后又安全降落的儿童,都是与咨询师建立了良好的信任与安全的依恋关系的孩子。我感到儿童能过充分表达出发与冲破的神往和勇气,来自于他感受到了安全与受保护的氛围。咨询师可以从一次次“安全的回归与降落”感受到其中包含着爱与治愈的感应。当然,其中我也感受到儿童在这种表达中的退行表现,对于儿童创伤的转化与整合,也许这种退行是有意义的。另外这种冲破限制的冲动与能量也需要一种疏导,限制即治愈,这也需要咨询师“执其两端,守其中”的理念与自性成长。

三、冲突与创伤表达中释放着负向情绪与毁灭的能量

儿童在沙盘中用飞机意象进行表达时常常会伴有非常激烈的场面。有时飞机坠毁,从空中扔下,或头朝下用力扎下来;有时两架飞机在空中相撞,在模拟爆炸声中坠毁;有时飞机被地面的枪或炮击中,翻着身,咣一声坠落;还有时是飞机在飞过一个高大建筑或一座高山时,撞到了楼顶或山顶。当这些场景出现,往往伴随着儿童的冲动性的负面的情绪,他们的动作、眼神、语言中充满憎恨毁灭的能量,他们同时还会向咨询师汇报飞机的损毁情况,和机上人员的伤亡情况。比如:“飞机全成了碎片。”“机头和右侧尾翼撞烂了”“飞机后半部分人全死了,但前边的只是受伤了”“整个飞机没有一个人生还”“飞机损毁不太严重,修一修还能用。”等等。从儿童的各个层面的表达中,咨询师感受到儿童负面情绪、焦虑和死本能的表达和释放。在对这些沙盘作品进行工作时,咨询师会发现儿童的焦虑源。他们在表现飞机失事的原因时,表达非常丰富:有时是遇到一阵大风;有时是起飞或降落的跑道不够长;有时是飞机年久失修,性能有问题,失控了;有时是被人用枪炮击落或被另一架飞机故意撞击;有时是一座山太高了,飞机飞行高度不够等等。再深入的工作,结合儿童的故事或是联想,我们发现这些飞机的状况象征着儿童许多创伤和焦虑的源头。

儿童“一阵大风”的感受往往来自于家庭中父母的一次争吵,或母亲的一次大发脾气。“缺少维修保养”的感受让咨询师感受到儿童被忽视,儿童的一些情绪没有得到理解或安抚,一些创伤没有得到关注和治愈。这让我们看到儿童在家庭系统中往往是负性能量的最大受害者,而家长对于他们的情绪和感受关注往往非常不足,进而形成了儿童的心理创伤。“跑道”是飞机起飞和降落的过渡和缓冲,它不够长和有障碍似乎是教师、家长对儿童要求有些急躁,不够接纳或催促的情况太多。山太高,而飞机高度不够的相撞,看到儿童对自己难以达到的高要求的一种气愤,而这两点又是现在教师和家长普遍存在的一种对儿童自性化发展的干扰或者是损害。这就是在大量与其他儿童的比较中,要求孩子过快地达到过高的目标。这种违背孩子自性化发展的教育,自然会产生出儿童的激烈的气愤、报复等情绪和焦虑或毁灭的能量。儿童的这些受伤的情绪有时还表现在自己当飞机驾驶员,这里面有着自我掌控里的需要,有着一些冒险,也有着一些自大。有时他们还会表达自己驾驶着飞机与其它飞机相撞或对峙。这些都是很有能量的表达,但是往往来自于他们与同伴间的竞争与冲突,这种冲突与攻击中既是一种能量的释放,也是一种能量的消耗。

与这种激烈而外向型的情绪表达相对应的情况就是儿童的抑郁。我们常常会从儿童的飞机意象中看到被深埋或浅埋,或部分陷入,或被撒了一层沙的飞机。感受这些飞机意象,我们似乎能感受到儿童对自我的否定,对改变环境的无力与沮丧,对于伤痛的逃避和内心的孤独和抑郁。

四、自性的修复与转化

作为一名主要与儿童进行工作的咨询师,我越来越相信道家文化中转化的理念,越来越相信自性化原型治愈的力量。儿童用飞机意象表达自己受伤的主题,释放自己负面的能量,同时也在用飞机这一意象表达着自性化,自我修复,自我转化,自我治愈的过程。

沙盘中儿童会用铲子或挖掘机去寻找和挖掘被掩埋的飞机,有时是请咨询师一起和他去找去挖,在我们一起找到和一点点挖出飞机的过程中有多少惊喜和感动。儿童还会把撞坏甚至已经撞毁的飞机拉到修理厂修理,有时刚刚还是面临要报废的飞机,经过修理又可以恢复使用,又可以飞行了。在失事飞机的周围有时会被儿童放置了挖掘机,作业车辆,警车和救护车。他们会很积极展开救援工作,他们有时会表达伤亡惨重,有时又会表达只有少部分人受伤,有时还会发现新的幸存者。还有的儿童的沙盘作品表达了自己寻找失联客机,并拯救了全部乘客的经过。

这些沙盘中关于飞机意象的表达,让我们看到儿童理想化自我的影子,更看到他们自我修通,自我转化,自我治愈的自性化过程。在以上理解的基础上引发我对儿童沙盘中飞机意象象征意义的一些思考。在对儿童沙盘中飞机的意象进行整理和探索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他们在沙盘中所说的、所做的都是最真实的,不带有任何的掩饰。他们离无意识最近。真实的儿童,用每一种方式来表现其最强烈、最不可避免的本能,“本能的自我实现”。他们沙盘中飞机意象很多都是自我的象征和理想自我的象征,有时又是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之间分裂、差距与冲突的象征。儿童在用飞机意象进行表达的过程中完成着自我修通,自我整合,自我转化的自性化的过程。

在陪伴这些儿童的过程中以及整理他们沙盘中的飞机意象的过程中,我发现儿童用飞机的各种意象表达了自己的许多无意识焦虑。这些焦虑有许多可以从他们的现实生活中找到源头,比如说有来自家庭系统的焦虑,有来自家长教养方式和过高过快要求的焦虑,有来自学校学业压力的焦虑,还有来自同伴竞争的焦虑。但有时候我又感觉到他们用飞机种种意象表达出来的焦虑来自更深的无意识焦虑,我似乎感受到了儿童的早期焦虑在沙盘中的表达。经过一些学习我对儿童这种无意识焦虑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儿童的早期焦虑是一种潜意识的自体焦虑,这样一种自体焦虑表现在儿童与生俱来的本能——生本能与死本能。生本能决定了他需要爱,对爱的缺失的害怕;死本能决定了他的攻击,对被攻击的恐惧和攻击坏客体的罪疚感。所有这些,都建立在儿童的幻想过程并用象征的形式表达出来。

本文来自 360文秘网(www.360wenmi.com),转载请保留网址和出处

【比喻、象征】相关文章:

比喻象征08-12

比喻象征范文05-15

象征比喻范文05-17

比喻与象征05-12

比喻与象征范文05-18

绿色象征05-14

青春象征06-15

象征词语05-11

建筑象征05-30

象征06-24

上一篇:教你如何缓解冲动情绪下一篇:office的复数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