监所管理局主要职能

2024-07-21

监所管理局主要职能(通用9篇)

篇1:监所管理局主要职能

公安部监所管理局是对全国看守所、拘留所、收容教育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康复中心和安康医院进行归口管理的业务指导部门。主要职责是:拟定监所管理的政策、制度、规定并负责监督检查;指导公安机关看守所、拘留所、收容教育所、强制隔离戒毒所、戒毒康复中心、安康医院等公安监管场所开展好管理、教育转化、矫治治疗、深挖犯罪、信息化建设、建设保障、生活卫生及公安监管民警队伍建设工作;掌握监所管理工作信息,开展对策调研和情况分析,检查指导公安监管场所做好安全防范工作,依法保障被监管人员的合法权益。

篇2:监所管理局主要职能

以说是新的历史时期,为防控重大动物疫病建立了完整的体系,解决了基层防疫体系网破线断的不利局面。实践证明,基层动物卫生监管队伍,是站在动物疫病防控前线的排头兵,为我市的畜牧业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也为我市的畜牧业构筑了一道坚实的防疫屏障。

两年多来,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虽然在各项工作中取得了一些成绩,但是,还存在一些问题。在新的体系下,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必须从思想认识、职能定位,深化改革、创新机制等方面去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加强自身建设,进而从根本上转变职能,更好地服务于动物卫生和畜牧业生产建设工作。

一、充分认识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职能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基层工作是动物卫生工作的基石,随着动物卫生工作向基层转移的推进,基层所必须顺应时代潮流,加快职能转变,以适应形势发展的需要。

(一)加快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职能转变是深化动物卫生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动物卫生体制改革之前,乡镇畜牧兽医站的主要任务是每年春秋两次集中免疫,亲自搞免疫注射,重点任务是收取防疫费。当前,在新的动物卫生体系下,重大动物疫病强制免疫疫苗费用已由县级以上财政承担,基层所传统的“催费要款”的职能消失,防疫注射由各村防疫员承担。各所职能为负责日常动物卫生监督执法工作;按有关部门的要求,做好畜禽饲养情况的统计工作;依法负责组织乡镇动物计划免疫、强制免疫的实施,依法承担动物和动物产品的检疫、动物疫情调查,动物疫病监测和报告工作;依法承担兽药、饲料、种畜禽监督管理和公益性技术推广服务工作;协助监督管理辖区内兽药饲料和畜产品的安全工作。这就要求各基层所必须有一个全新的思考定位,有计划地干些什么和怎么干,有效地盘活人力资源,促进各所干部职能、职责的转变,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创造性地工作,更好地发挥职能作用。

(二)加快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职能转变是防控重大动物疫病的必然选择。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乡镇是关键,重点在农村。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是政府行为,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工作并非清闲了,而是更加繁重了,对此各项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人员都有了一个清醒的认识。要实现动物卫生和畜牧业的和谐发展,迫切需要基层所转变工作作风,改变工作方法,加速推进工作重心的转移,努力建设一个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发展要求相适应的动物卫生管理体系和服务体系,从而把主要精力集中到加强监督和提供公共服务上来。

(三)加快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职能转变更是完善畜牧业市场经济的重要保证。随着畜牧业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和逐步完善一些新的畜牧业合作组织充分涌现,“公司+协会+农户”、“基地+协会+农户”等新的畜牧业生产模式,给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如何开展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过去那种搞畜牧业生产的模式已不再适应发展需要。因此,各所都转变了传统观念,按照市场经济的要求,重新界定了自己的职能,做到了有所为有所不为,认真做好政策引导、典型示范、信息服务工作,确保了畜牧业生产的健康发展。

二、正确把握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职能作用

动物卫生体制改革后,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职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作为县局的派出机构,承担着六大方面22项工作职能,所以在具体工作中,必须调整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自我,在畜牧业生产建设中找准坐标,发挥作用。

(一)强化监督,引导服务职能。当前,我市各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的重点已转移到抓促进畜牧业经济发展,抓服务方便人民群众,抓搞好重大动物疫病的防控上来。乡镇所加大了工作力度,实行了包片负责制,成立了督查小组,特别是在集中免疫过程中,全天候地在村、屯、户进行防疫督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改变了过去那种发苗后就无事可做的现象,确保了我市畜禽免疫率、发卡率、挂标率、免疫档案规范填写率达到100%,重大动物疫病零发生的目标。

(二)强化市场调节职能。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已成为现代经济的主体,基层动物卫生监督所都积极加快职能转变,按照市场经济法则要求,指导畜牧业生产,以市场为导向,帮助农民跑市场、选项目,找准产业发展路子,积极引导农民转变养殖方式,建立规范化养殖小区,组织养殖户学习科学知识,进行科学养殖,积极引导农民发展现代畜牧业。

(三)强化依法行政的职能。随着政策透明度的提高和农民法律意识的增强,依法行政已成为基层所职能转变的关键,各基层所都按照《行政许可法》《动物

防疫法》《畜牧法》的要求规范了行政行为,避免了行政随意性,认真搞好政务公开,增强了干部职工的法律观念,提高了执法水平,做到了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使原来只注重抓畜牧生产转移到加强执法监督,提高动物产品质量,保障人民身体健康上来。

三、加强队伍建设的几点意见

(一)提高思想认识,坚定建设好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信心。设立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不仅是新时期动物卫生工作的需要、是重大动物疫病防控的需要、是畜牧业发展的需要,他更是历史发展的需要。在调研中我们了解到有这样三种认识上的误区,一种是认为现在的乡(镇)所就是原来乡(镇)兽医站简单的“翻牌”,有这类认识的通常都是对动物卫生体制改革和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建设了解不够深刻的人,其中也不乏我们系统内部的一些职工;另一种就是个别政府领导只抓生产,不抓建设,忽视了动物卫生安全也是社会公共卫生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第三种认为就是“换汤不换药”,有这样认识的人一般都是基层群众。因此,我们必须要提高思想认识。首先我们要树立艰苦奋斗的思想,立足实际,开拓思路,坚定建设好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的信心,提高对建设好乡(镇)所历史意义的认识,我们自己决不能含糊;其次就是要通过加大行业宣传、打造行业品牌、创造优秀业绩和树立良好形象等措施,提高政府和社会对乡(镇)所建设的认识,只有这样,我们的思想才能够统一到建设好乡(镇)所这一重要任务上来,我们的工作才能得到各级政府和广大群众的认可和支持。

(二)加强培训学习力度,提高队伍整体素质。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作为具有执法性质的综合机构,提高执法队伍素质尤为重要。根据调研统计,全市乡(镇)所共有编制305名,实际人员307名,其中大专以上学历占39.4%,专业比例为90%,乡(镇)所工作工员的素质参差不齐的实际,已成为提高工作效率、完成工作任务、提高基层动物卫生工作水平的瓶颈。另外,我们在了解开展培训和学习工作情况时,问到是否参加培训学习了,大家都说参加了,当要求看看培训学习笔记时,却都拿不出来,这个现象反映了我们在培训和学习工作开展过程中不扎实或是流于形式的一面。因此,我们必须要加大力度抓好培训学习工作,要制定详实的培训计划,建立经常性的学习制度,通过竞赛、比武、考核、定期组织理论学习等形式,切实激发职工学政策、学技术、学技术的积极性,创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树立爱岗敬业的思想,从而全面提高乡(镇)所执法人员和辖区内村级动物防疫员的综合素质。

(三)选好带头人,提高基层动物卫生管理水平。俗话说:“火车跑的快,全凭车头带”,所长的作用至关重要。乡镇所虽小,却承担着监督执法、技术服务等繁重的工作,没有一个能力强,素质过硬的队伍是无法实现既定的工作目标的。在队伍建设中,要着力培养一个好的所长。目前现任的所长队伍人员可分为三类:一类是曾任原乡(镇)畜牧兽医站站长的;另一类是重新聘任的;还有一类是聘任的县(市)区站(所)的骨干人员。这三类人员各有优势和不足:曾任原乡(镇)兽医站站站长的,工作重心主要以技术服务为主,虽有一定的工作经验,但面对工作职能的增加,缺乏一定的实践;县(市)区的工作骨干聘任上的所长,虽在县(市)区接触过全面的工作,但缺少具体工作实施的能力和经验;新聘任的所长,虽然按要求具备了一定的条件,但即缺少实践也缺少经验。针对以上三类所长身上存在的不足,要想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和水平,带领一班人完成各项工作任务,重点要把握两点:一是县(市)区动监局要注重平时对他们工作上的指导、监督和管理,在制度建设上、在培训学习上下大功夫,加大力度,帮助他们提高自身的领导水平和工作能力。另外主要是通过一系列管理措施,使他们在实践中自我提高,主要措施有两个:一是压担子,就是对乡(镇)所签订目标管理责任制,根据每个乡(镇)所的实际,核算经济指标和任务指标,使每个所长以及每名职工和村防疫员人人有压力,人人有动力;第二就是引进竞争机制,结合市、县两级的动物卫生管理工作的千分考核制度,结合“三好”所评比活动等,把乡(镇)所的全面建设工作纳入到考核中来,在考评中进行奖惩,表彰先进,推动后进,真正做到能者上,庸者下。

(四)加强行风建设,树立基层执法队伍新形象。乡(镇)动物卫生监督所是具有执法职能的综合机构,组建和运行时间较短,在行风建设上存在着法律意识不强、执法不够规范等薄弱环节。因此,加强乡(镇)所行风建设工作事在必行。具体措施有以下几点:一是制定并落实经常性的集体学习制度,拿出一定时间,系统学习动物卫生监督管理和行政法律法规、党风廉政建设等相关知识,以促进执法人员不断提高执法水平、管理能力与服务效果;二是建立群众监督举报制度。涉及收费项目的,要依据标准张榜公示到村,同时监督举报电话公开上墙,随时接受群众监督;三是建立行风建设评比制度,将行风建设纳入到年终考核中,对秉公执法,为民办事的人员给予奖励,对执法违法,吃拿卡要、坑农害农的行为坚决予以严惩,从而树立乡(镇)动物卫生执法队伍的新形象。

(五)加强树级动物防疫员管理,提高村动物防疫员队伍素质。村级动物防疫员是基层防疫工作的基本单位,他们分布在乡(镇)的每个村落,是免疫工作的基础,村防疫员队伍建设的好坏直接影响着全市动物防疫工作的顺利开展,更影响着能否建立起有效的免疫屏障,最终将影响全市畜牧业发展方向。因此,作为防疫队伍建设的基础,村防疫员队伍建设更显示出他的重要性。

在加强村防疫员队伍建设中要重点抓好在三个关键环节:一是防疫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另外就是如何解决人员的劳动报酬和待遇的问题,三是村防疫员和管理问题。结合实际,我们在工作中主要把握了以下三点:一是在聘用人员时严把“聘用”关口,确保聘用专业技术精湛、具有敬业精神的人员进入防疫员队伍;二是将村防疫员的劳动报酬切实纳入财政预算或从转移支付中列支,确保他们劳有所酬,老有所养,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使村防疫员人心稳定,一心扑在防疫事业上。切实落实村防疫员5000元/年的工资报酬,做到资金即时到位,今年我们还将为村防疫员办理人身意外伤害保险,为防疫人员解决后顾之忧,并把村防疫员的保障问题作为一项长效机制来实施;三是加强村防疫员的管理。要重点抓好三个环节:首先要加强对村防疫员的业务指导,强化专业技能的培训,提高他们的工作水平;其次是要与乡(镇)政府和村委会搞好协调,将村防疫员的业绩与奖惩挂钩,对完成任务快、质量高、对工作负责的防疫员要及时通报,予以表彰和奖励,对不胜任的村防疫员要及时解聘。三是要抓好村防疫员后备力量的培养,据统计全市50岁以上的村防疫员占总人数的29%,加之工作中的一些不确定因素,乡(镇)所应将培训村防疫员队伍的后备力量提到意识日程上来。

篇3:监所管理局主要职能

一、研究方法

本文通过对郎木寺镇区1748年以来的用地变化进行统计和评估, 分析了自1748年以来郎木寺镇区土地利用类型的空间动态转换, 并制成郎木寺镇区土地利用变化图, 以此作为文章研究的基础数据, 具体方法如下:

(一) 依据《镇规划标准》 (GB 5018-2007) 中城镇用地分类, 并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和研究内容建立研究区土地利用分类体系, 将研究区分为居住用地、宗教用地、公建用地、生产用地、草地五种土地利用类型。

(二) 以郎木寺镇区地形图为基本信息源, 在AutoCAD 2004软件支持下, 根据调查资料建立历史时期郎木寺镇区用地变化的时空秩序, 将其按城镇用地功能进行归并和划分, 制成土地利用变化图, 然后对郎木寺镇区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进行定性评判与态势分析, 得出郎木寺镇区用地变化的时空演替过程。

(三) 最后, 结合郎木寺镇区用地变化的时间演进和空间演替, 对土地利用时空演替的结果进行分析, 阐述土地利用的时空演替与城镇职能之间的关系。

二、研究区域概况

研究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东部边缘, 位于甘肃和四川两省交界处, 西倾山支脉郭尔莽梁北麓的白龙江畔, 甘肃省碌曲县南部郎木寺镇内, 以郎木寺镇区313省道及藏曲河为轴线, 东至郎木寺牧民新村以北的加油站、西接川甘两省交接地, 南北以藏曲河两侧河谷地带城镇建设用地为准, 总面积为95.74hm2。

根据调查资料, 对郎木寺镇区自1748年以来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统计和评估, 得出1748—2010年郎木寺镇区的土地利用类型及其面积和所占百分比 (见表1) 。

三、郎木寺镇区用地变化分析

(一) 郎木寺镇区用地变化的时空演替

郎木寺镇区土地利用的演化始于郎木寺院建立之初, 以郎木寺院的兴衰为主线, 大致经历了萌芽期、成长期、发展期、成熟期、稳定期五个阶段。在不同阶段郎木寺镇区用地表现出不同的时空特征, 在时间上表现出延续性和不同类型用地此消彼长的增长关系 (见图1) ;在空间上则表现出城镇用地规模的扩大与缩减和城镇用地在不同时期的分布态势 (见图2) 。

第一阶段 (1748年以前) :城镇土地利用演替的萌芽期。该阶段大多数城镇用地还处于未开发状态, 土地利用类型以草地为主, 有个别的居民点零散分布, 其中草地和居住用地分别占镇区用地总面积的97.88%和2.12%, 直到1748年郎木寺院建立, 土地利用类型中增加了宗教用地。在空间上居民点分布在沿河的二级台地上, 与镇区道路共同构成“点轴”的空间布局形态。

第二阶段 (1748年—1966年) :城镇土地利用演替的成长期。1966年土地利用类型在前一阶段的基础上出现了宗教用地、公建用地和生产用地, 分别占镇区用地总面积的6.8%、11.35%和7.98%, 居住用地和草地面积分别占镇区用地总面积的5.88%和77.98%。这一阶段镇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有五种, 其他四种用地以宗教用地为中心靠近河流和道路布局, 形成“块状”的城镇用地布局模式。

第三阶段 (1966年—1981年) :城镇土地利用演替的发展期。“文革”后, 寺址变为一片青稞田地, 1978年以来城镇用地中以商业和服务业为主的用地和居住用地大规模开发, 行政和文化教育事业较快发展, 用地面积逐渐增多, 而草地面积逐渐缩减, 形成商业用地和居住用地为主的土地利用构成。1981年郎木寺院恢复重建, 郎木寺镇区宗教用地扩大到14.69hm2, 占总面积的15.34%, 居住用地和公建用地进一步扩展, 草地面积逐渐缩小。该阶段城镇的土地利用表现出社会经济发展的特征, 城镇用地发展的重心发生转移, 逐渐向道路与河流的交汇处集中, 城镇用地呈现“带状”的空间布局形态。

第四阶段 (1981年—1995年) :城镇土地利用演替的成熟期。1981年郎木寺院恢复重建, 原来的寺址被重新复原, 居住用地和公共建筑用地在原有规模上进一步扩大, 草地和生产用地开始衰减, 形成以寺院用地、商业用地、居住用地为主的城镇土地利用结构。该阶段构成镇区用地结构的各类用地表现出快速增长与衰减的差别, 居住用地和公建用地进一步向道路与河流的交汇处集聚, 并与宗教用地相接, 逐步形成以寺院和商业核心区为中心的“组团状”的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形态。

第五阶段 (1995年—2010年) :城镇土地利用演替的稳定期。经过前四个阶段的演化, 镇区土地利用表现出现代化和多样化的特征, 并最终确立了较为稳定的城镇用地结构, 形成了以宗教用地、居住用地和公建用地为主体, 各部分用地均衡发展的土地利用结构。确立的土地利用结构沿藏曲河与省道313向东北—西南和西北—东南两个方向拓展, 形成以寺院、行政办公区和商业中心区为核心的“连片状”发展模式, 在空间上形成以道路与河流为骨架, 以公共服务区为核心向东北、东南、西南和西北四个方向延伸的空间格局。

(二) 郎木寺镇区用地变化的职能表征

通过对郎木寺镇区土地利用的时空演替及其各阶段的用地构成进行分析, 得出了在城镇发展的过程中城镇的主要职能与用地构成相互关联, 城镇的主要职能与不同历史阶段城镇用地构成中的主要成分相一致, 概括起来郎木寺镇的主要职能经历了一个从“宗教职能—行政职能—经济职能—旅游职能”的演变过程, 具体分为以下四个形成时期:

1. 第一个形成时期 (1966) :城镇的主要职能为宗教职能

郎木寺镇以郎木寺院的建立而兴起, 当地人们为了民族文化的传播和延续建设了具有象征性的建筑物和构筑物, 形成具有精神象征的寺院、纪念馆等公共活动场所。寺院是整个城镇的精神领域, 在空间上统领着整个城镇的生产与生活, 其他各类城镇用地以寺院用地为中心呈同心圆或扇形向周围拓展, 寺院用地在城镇用地构成中占着主体地位, 全局上引导着城镇用地的发展方向及其用地结构的空间形态变化, 同时反映了以宗教为主的城镇职能。

2. 第二个形成时期 (1981) :城镇的主要职能为行政职能

政府行政权力对城镇用地开发及其构成有着很强的干预性, 行政能力能够推动城镇用地构成在短时期内发生改变, 对城镇用地的扩展和性质起着调控和导向作用, 在不同程度上改变着城镇土地的利用方式和利用结构, 从而影响城镇用地空间形态的转变。因此, 行政职能反映在城镇用地构成上就表现为行政办公用地在城镇用地构成中的比例上升, 而其他各类用地相对下降。

3. 第三个形成时期 (1995) :城镇的主要职能为经济职能

经济的快速发展促进了城镇社会发展水平的提高和商业金融业的兴起, 经济的快速发展也使城镇的用地扩张成为可能, 为了适应城镇经济快速发展的需求, 要求用作城镇经济发展的商业金融用地在空间上扩展规模, 形成以商业金融用地占较大比例的城镇土地利用结构。表现为城镇的经济职能成为这一时期城镇的主要职能, 城镇用地向着商业经济发展有利的方向拓展, 拉动城镇用地的方向性扩张, 城镇的发展表现出以经济职能为特征的空间增长。

4. 第四个形成时期 (2010) :城镇的主要职能为旅游职能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 以旅游业为主的第三产业越来越成为当代城镇发展的主导产业。旅游业的发展为郎木寺镇区用地结构的转变提供了另外一种新的可能, 用作旅游资源开发和旅游基础设施建设的用地在城镇用地构成中的比例增加, 促使城镇的用地结构发生转变, 土地利用的重心发生转移, 使城镇的其他用地以作为旅游用途的用地为中心在空间上发生集聚, 同时也反映了旅游职能为这一时期城镇的主要职能。

四、结论与讨论

城镇土地利用并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在自然环境、社会经济和历史文化等的影响下处于动态的变化之中。城镇土地利用的演替在时空上是连续的, 是城镇多种用地在时间上延续、在空间上重组而形成的。土地作为一种物质实体是城镇土地利用演替的物质载体, 而自然环境的变迁、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历史文化的延续是土地利用演替的动力, 城镇土地利用的时空演替最终反映在城镇的建设时序和空间布局上, 是城镇职能的集中反映。

城镇的主要职能也不是一成不变的, 它会随着历史文化的变迁和社会经济的发展而转变, 并在城镇的用地构成中反映出来, 形成与不同历史时期城镇用地构成中占主体地位的用地性质相一致的城镇的主要职能。综上所述, 城镇土地利用的时间序列与空间布局在时空上是一致的, 时间演进和空间演替同时进行, 共同反映了城镇的发展和城镇职能的变化, 并且主体土地利用类型与城镇的主要职能相适应。随着城镇社会经济的发展和城镇职能的壮大, 城镇的用地规模随时间的推移在空间上不断扩大, 各类用地在时间上延续, 在空间上重组, 最终形成高效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 为实现“经济—社

会—生态—文化”的协调发展奠定了基础, 从而促进城镇的可持续发展。■

篇4:监所管理局主要职能

关键词: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职能工作;存在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S23-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0432(2011)-04-0200-1

农业机械化是现代农业发展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前提和保障,是联系广大农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贯彻党和国家的农机化方针政策、法律法规,开展农机化技术推广、科技宣传培训、农机购置补贴、农机安全生产和市场监管、发展农机社会化服务组织等工作的主力军。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如何,直接影响到农机化事业的发展前景。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入,农业机械化水平不断提高,农业机械已进入千家万户,现阶段的农机管理模式落后于农机化发展的步伐。在新形势下,就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的主要职能工作,谈几点粗浅的认识。

1 做好管理职能工作,促进农机化事业的发展。

在现阶段农村社会经济条件下,农机管理工作的主要任务:一是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关于农业机械化的各项方针政策,维护农机经营者的合法权益;二是规划指导乡镇管理服务体系的建设工作;三是组织农机经营者的服务活动,提高农机的功效。我们的管理工作要适应新形式发展的需要,吸收农机管理的先进经验和技术,通过计划、组织、指挥、控制、协调等工作,实现农机的功效增大,体现管理是一种资源,是一种特定形态的生产力价值,以促进农机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2 履行好服务职能,为农机经营者提供良好的服务

农机服务在农村涉及范围很广,几乎包容了农业生产、农民生活和农村建设等领域。农机为这些领域提供社会化服务,涉及了党和政府关于农业机械化的方针政策和农村社会、经济、自然环境等条件。农机管理服务部门对农机经营者的服务是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中的重要环节。因此,农机管理服务部门应做好的主要服务工作有:农机科技推广,农机技术培训,农机具引进、试验、示范,机具及零配件供应,组织和协调,农机安全生产等服务工作。

3 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存在的问题

3.1 农机管理机构不健全,管理技术薄弱

人员配置不足,特别是偏远山区,一人站还多有存在,以致机站不能全面开展管理服务工作。针对存在的问题,应采取的对策:一是不足人员逐年从农业机械化大、中专毕业生中补给;二是招聘有实践经验的机手充实管理队伍。

3.2 管理人员素质差

农机服务人员普遍学历低,素质不高,技术落后,缺乏新鲜血液的注入,服务意识不强,由于缺乏对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培训和再提高机制,经费匮乏,对管理服務人员没有相应的鼓励机制,使得农机管理人员进修积极性不高,不能快速提高和及时更新自己的农机管理技术知识,很难全面履行其管理服务职能,从而影响了农机管理服务的发展。对策:一是逐年补充农机专业的大、中专毕业生;二是对现有人员分期分批选送培训,提高管理队伍素质。

3.3 基础设施简陋,服务功能不全,服务能力(人力、物力)较差

多数管理服务站纯属管理机站,无一服务项目,少数的管理服务站,由于设施简陋,人员素质差,经济基础薄弱,也仅能开展1-2个服务项目,很难适应农机社会化服务的要求。开展农机服务需要大量资金的投入和维持,没有资金,新的技术和工具难以引入,加之上级相关部门对农机管理服务工作不够重视,既限制了农机管理服务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又影响了农民发展农机的积极性。采取的对策:一是以农机市场经济来指导农机管理工作的发展,上服务项目,争取资金投入,增强实力,自我发展;二是靠政策扶持,促进发展;三是联合农机经营者,走国家、集体、个人共同发展的道路;四是加强领导,提高认识,深化改革、拓宽视野,与农业技术服务体系中的其他部门配合协调、共同努力,联合发展。

4 加强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的对策和思考

将农机化重点工作纳入乡镇人民政府的年度目标考核内容,使乡镇党委、政府在思想上高度重视农机化工作,能够将农机化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并抓好落实;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是一项公益性的基础性工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采取措施,按规定落实农机化技术推广所需的保障经费,为加快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步伐、促进农业增产、农民增收提供财政支持和保障;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加大乡(镇)农机管理(服务)站建设力度,进一步提升农业机械化技术推广和服务水平,强化农机三大市场和农机安全生产监督管理职能,使国家农机购置补贴政策得到全面的贯彻落实;进一步解放乡镇基层农机干部的思想,开阔他们的视野,更新他们的专业知识,提高他们的农机化业务水平和整体素质,为推动农业机械化又好又快发展提供人才支持和保障;尽快建立农机化信息网络平台,实现与乡镇的网络直通,最大限度的发挥农机化舆论导向作用,为农机化事业又好又快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社会氛围。

篇5:公司的主要职能部门工程管理部

工程管理部建立的基础

公司的主要职能部门工程管理部,应依据项目特点、规模及公司特点确定工程管理部管理任务,再此基础上充分发挥本部门岗位职能优势,以先进的管理思想为引导,总结项目管理中容易出现的问题,采取必要地措施改进工程项目管理,为公司项目成本、进度、质量、安全、风险防范等目标控制在总目标范围内。

首先建立科学的目标管理体系与管理模式是现代企业管理形式多元化的趋势,为实现项目的动态全方位管理,以项目的进度、成本、质量、安全四大目标为中心,构建工程管理部的综合管理平台,各个环节及各个岗位都有至关重要的决定因素,所以必须使各管理要素及各个环节间有机结合,并在各管理目标间实现综合效益的最优。

项目管理部人员组成方案

为了保证实现工程目标 ,根据公司现状,结合本项目、各专业、的特点,特制定出本部门的人员配备方案,具体操作如下:

1.为了保证分工更加明确化,员工管理更加规范化、正常化,更大限度的.完成沟通协调,避免出现管理混乱(都管或都不管状态),设立工程管理部经理和副经理(总工)各一名,工程管理部经理对外负责协调设计、监理、质量监督站、主管部门的各项检查、验收等工作,对内主要抓好各专业负责人、内部各部门之间、项目施工单位的协调处理工作,检查处理工程管理部内部业务资料处理工作,避免多头管理,工作落不到实处。工程管理部副经理(总工)负责日常检查监督各个楼号负责人的工作,对经理下达的各项任务负责落实,对技术问题协

调施工与监理、设计共同解决,形成文字存档。工程管理部经理及副经理全面负责工程部的整体事务,以各自的主要业务为重点,关联业务为协调,直接向项目总经理负责,总经理负责协调整个项目的统筹计划安排工作。

2.建筑结构工程师:人员配备为4人,根据情况分管相应的楼号施工,也可根据前期工程开展情况做适当的调整(例如:前期三通一平、土方挖运、项目区内道路等应根据需要调整人员管理岗位)

3.电气安装工程师:人员配备为2人,一人负责检查电气施工质量、电气安全,一人负责弱电施工质量。

4.给排水工程师:人员配备为2人,负责检查给排水施工质量。

5.安全工程师:人员配备为1人,负责日常检查工程安全隐患、监督检查整改情况。

6.工程管理部资料负责人, 由项目副经理兼工程管理部资料负责人,负责日常各部门来往函件收集整理存档工作)。

7.绿化工程师:因绿化管理工作在项目后期,人员根据需要临时招聘使用1~2人。

以上工程管理部前期共计11人,各项目管理工程师各司其职,协作管理,对质量、进度、安全做到工程管理部内部沟通一致,对外处理一致,相互之间不推诿、不扯皮、无管理漏洞,确保实现总目标。

篇6:监所管理局主要职能

财政部门履行的会计行政管理职能主要有:

(一)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的制定和组织实施 会计准则制度及相关标准规范主要包括:企事业单位会计准则和会计制度、企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和会计信息化标准等。

(二)会计市场管理 对会计市场的管理包括:会计市场的准入管理、过程的监管和会计市场退出管理三个方面。会计市场准入包括:会计从业资格、会计师事务所的设立、代理记账机构的设立等。另,对会计出版市场、培训市场、境外“洋资格”的管理等也属于会计市场管理。

(三)会计专业人才评价主要包括:会计专业技术资格、会计领军(后备)人才培养、会计人员表彰奖励、继续教育。

篇7:填表须知(监所管理)

要求:字迹清晰工整,无涂改。

一、封面部分

市地:司法厅;专业:监所管理;学历层次:本科;姓名:xxx ;准考证号码:xxxxxxxxxxxx 毕业证书编号:无须填写;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xxxxxxx;填表日期:

二、内容部分:

自行填写:姓名、性别、出生年月日、籍贯、民族、政治面目,最后学历:大专,健康状况:良好,职业、何时参加工作、工作单位、属全民所有还是集体所有等四栏不填写 家庭地址、联系电话、本人简历(由初中到我院大专毕业)有何特长……、何时何地受到奖励或处分……:自行填写

以下部分需手写:自我鉴定应从学习、生活、思想品德等方面撰写,最少150字,要求字迹工整。(范例:1.回首三年的大学校园生活生涯和社会实践生活,有渴望、有追求、有成功也有失败,我孜孜不倦,不断地挑战自我,充实自己,为实现人生的价值打下坚实的基础。在思想上,有上进心,勇于批评与自我批评,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在学习上,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好专业知识,多次获得校级奖学金和国家助学金。在生活上,为人热情大方,诚实守信,乐于助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能与同学们和睦相处;勇于挑战自我,积极参加各项课外活动,从而不断的丰富自己的阅历。是一名优秀的大学毕业生。2.在思想品德上,本人有良好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我积极地向党组织靠拢,使我对我们党有可更为深刻的认识。在学习上,我热爱自己的专业还,还利用课余时间专修计算机专业知识,并且相信在以后理论与实际结合当中,能有更大提高。在生活上,我最大的特点是诚实守信,热心待人,勇于挑战自我,时间观念强,有着良好的生活习惯和正派作风.。在工作上,对工作热情,任劳任怨,责任心强,具有良好的组织交际能力,和同学团结一致,注重配合其他学生干部出色完成各项工作,得到了大家的一致好评。3.大学三年里,在提高自己科学文化素质的同时,也努力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使自己成为德,智,体诸方面全面发展,适应21世纪发展要求的复合型人才,做一个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在思想政治方面,本人具有优秀道德修养,并有坚定的政治方向。同时我遵守社会公德,爱护公共财产,团结同学,乐于助人。学习上,我没有让自己失望,成绩一直名列前茅。每年都获得奖学金。在课余生活上,我积极踊跃的参加各种社团,是一名合格的大学生。)

考生在单位的思想工作表现由所在系填写并盖章; 各科成绩以及通过时间(需手写)。科目替考情况:

篇8:监所管理局主要职能

【关键词】经济管理;职能转变;地方政府;主要途径

1.创造良好的地方发展环境和建立培育市场体系

地方区域发展环境能反映了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状况和管理水平。在不同的发展阶段,一个或几个要素处于主要地位的环境各要素,影響这一时期区域的性质和特征,有时还起决定作用。提高经济发展环境的质量,满足经济发展不同阶段的要求。创造良好的地方区域发展环境,从目前地方实际情况出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加快速度,社会综合服务环境需要进一步改善,为企业积极培育良好的市场发展环境。第二要建立产权关系健全、市场主明确体、市场完备,市场规则统一公开的健康市场。发育不充分的市场,影响了我国地方经济的发展,地方政府要努力改变这一现状。地方政府要健全市场正常运行所必需的各类软件,这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重点,同时抓好各类市场硬件建设。如建立健全各类市场交易的规则,使市场交易公平,市场秩序良好,市场主体的财产权利得到保护;创造有利条件将权利还给市场,培育各类行业管理组织和市场中介组织,让它们监督管理市场,并提供适当服务,沟通企业市场与地方政府。[1]

2.完善地方政府经济管理制度化建设

厉以宁指出:“强化政府社会管理的职能是建设和谐社会的重要环节,必须高度重视。政府管理社会职能主要体现在:制定政策法规;依法管理和规范各类社会组织、社会事务;协调各种利益关系;促进社会公平和社会正义;维护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提高保障公共安全、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抓好重大措施的贯彻落实等。”政府在经济管理中必须把制度化建设放在突出位置上,如政府保留的审批项目、取消审批的核准项目、政府采购活动、对地方企业或市场的管理、调节分配、配置资源、管理市场等,都需要细致、周到的制度作基础和保障。在经济转轨时期,地方管理规则缺位,这不仅影响了市场秩序,制约了经济的发展,而且导致了地方区域不和谐。一些地区经济纠纷严重和上访案件增多,都与制度缺失有关。地方政府转变经济管理职能的前提是制定出科学公正有效力的管理制度,同时要保证制度建设制定过程的科学性,一是要弱化主管部门的制度设计权和颁发权,强化综合部门和专司制度制定机构的制度制定权,即最大限度的减少制度执行者的制度制定权。政策制定机构可以同时进行监督,但政策制定机构和执行机构必须分设。第二是减少政府的制度制定权,扩大民主监督范围。第三是限制地方官员的制度独断权,提高群众和专家的制度制定参与度,确保制度建设的严密性。第四是建立制度评价制度,形成制度改进机制。[2]

3.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重点、讲求实效

社会经济管理研究问题涉及面宽,既涉及社会管理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价值取向,也涉及社会管理体制机制,还涉及社会管理手段、方式方法以及能力建设,同时也涉及社会管理与社会体制、社会建设等问题,内容十分丰富。在研究中,要善于发现和抓住重点、难点、热点问题,集中力量,攻坚克难。要善于探索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管理的发展规律,避免一般性议论和罗列社会现象。不同研究单位之间要加强合作交流,对于重要的难点问题可进行集体攻关。一些重要信息、重要情况要及时交流、通报,做到信息共享、成果共享,避免出现各自为战、重复劳动。要拓宽研究视野,提升整体研究水平。加强社会经济管理质量的同时要提高研究技术成果水平。要按照高标准、高质量、高水平的要求进行工作。要坚持全方位研究、深入研究、创新研究,要严把好对经济管理研究成果的质量关,要讲求实效。在经济管理研究中,要注重阶段性目标的实现,在充分利用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进行深入研究、创新和提高,而不是一切都从头开始研究。在研究中,要基本理论研究与应用性研究兼顾,侧重于应用研究,把研究重点放在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服务上。[3]

4.深化体制改革,切实转变政府经济管理职能

政府要既当“裁判员”,又当“运动员”,不能“错位”;办事手续应该越简单越好,方便基层,方便老百姓,不能“扰民”。要大力推进依法行政,促进政府机构组织、职能、编制法定化,行政程序法定化,行政审批法定化,行政收费法定化,行政处罚法定化,招标采购法定化,投资行为法定化,行政执法责任法定化,内部管理法定化。二要实行分权管理模式。分权管理模式不仅资源配置和服务供给要发挥市场主导作用,而且也为民众的参与确定了途径和范围。地方政府必须下放一定的权力,向下授权、向社会组织授权,将行政职能分散化,使某些下管区域的政府管理职能通过市场中介组织来承担。同时,管理和决策的重心也要下移,要在合理范围内降低决策层次,这样才有利于行政权力的规范运行[4]

5.加强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的创新意识

各级地方政府要借鉴相关企业管理理念思潮,运用创新的管理理念来指导政府管理工作,才能增强政府管理的能力和绩效和解决地方政府管理面临的诸多问题,进而适应知识经济的时代的发展要求。经济管理中既要重视对经济的全面发展,又要重视经济发展的和谐均衡,有必要提高对经济管理的创新意识,改变以往传统的陈旧思想。社会发展的加快,经济管理的思想应适应时代的需求,根据不同的情况作出不同的调整,加强经济管理的创新意识,不断地积累经验,促进经济管理的发展。创新意识是经济发展的有利途径,经济管理的不断完善和进步离不开创新意识的发展,创新思想推动了社会发展的进程。经济管理融入创新意识,结合实际的情况逐渐提高经济管理建设。

参考文献

[1]刘晏军.论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创新[J].行政事业资产与财务,2011,12.

[2]孙咏琴.地方政府经济管理职能转换[J].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5:21-21.

[3]赵子文.新时期如何加强社会经济管理的现实思考[J].中国对外贸易,2011,12.

[4]胡同宁.欠发达地区县域经济发展对策研究[J].中国城市经济,2008,6.

作者简介:晏祎(1978—),河南光山人,硕士,信阳涉外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

篇9:监所管理毕业论文题目

监所管理专业自学考试论文题目是根据本科段《矫正教育学》、《劳动教养学》、《犯罪改造心理学》、《罪犯劳动改造学》、《狱内侦查学》和《中国司法制度》六门课程制定的,因此,考生选择题目时,一般应在要求范围内自拟题目。选题是一项重要的工作,选题直接影响到论文的质量,所以,在选题 前要结合自身特点和选题材料占有情况认真考虑,方可定题。

(一)《矫正教育学》论文题目 1.论矫正的功能

2.论唯物辩证法对校正教育实践的指导意义 3.中外矫正教育的比较研究

4.论21世纪中国矫正教育制度的改革与发展 5.矫正教育基本内容探析 6.矫正教育的基本方法探析 7.矫正教育的社会化探析

8.论矫正教育者在矫正教育中的地位与作用 9.论矫正教育者的能力结构与素质要求 10.论矫正教育者队伍建设 11.论对犯罪的矫正教育 12.论对劳动教养人员的矫正教育 13.论对少年收容教养人员的矫正教育 14.论对刑释出狱人员的指导和教育 15.论对解教人员的指导和教育

(二)《狱内侦查学》论文题目 1.论监狱的侦查权 2.论狱内侦查工作方针 3.论狱内侦查工作的原则 4.论狱内侦查中的犯罪人权保障 5.危险分子的排查、控制与转化

6.关于xx监狱狱内犯罪及侦查工作的调查报告 7.论监狱的侦查措施 8.论监狱安全信息系统 9.监狱突发案件的紧急处置 10.监狱防逃与追捕工作体系研究 11.犯罪脱逃特点与对策的研究 12.狱内杀人案件的侦查 13.狱内伤害案件的侦查 14.狱内破坏案件的侦查

(三)《罪犯改造心理学》论文题目 1.论在押罪犯的心里特征

2.浅谈改造罪犯意识形态与矫正罪犯心理的关系 3.罪犯群体心理探讨 4.罪犯心理转化规律初探

5.论罪犯自我意识对罪犯心理转化的影响 6.略论社会信息对罪犯改造心理的影响 7.青少年罪犯模仿心理初探 8.论女性性犯罪及心理矫治

9.试析罪犯狱内重新罪犯的心理原因及对策 10.略论罪犯脱逃动机的产生和矫正 11.浅谈感化的心理学依据与方法 12.罪犯刑满前的心理状态与教育

13.对一例顽危罪犯的形成原因与转化历程的心理学分析 14.对一例罪犯心理障碍的实证性研究和矫治 15.浅谈管教干警的言行对罪犯的心理影响

(四)《罪犯劳动改造学》论文题目 1.论劳动与人的发展 2.论劳动与社会的发展 3.论劳动技能形成的生理学基础 4.论劳动的生理学意义 5.论劳动改造的心理学意义 6.论劳动改造与人的再社会化 7.论马克思主义劳动改造观 8.论中国特色劳动改造罪犯的政策 9.论劳动改造罪犯的基本特点 10.论劳动改造罪犯的一般规律 11.论劳动改造罪犯的基本原则 12.论劳动改造罪犯的基本条件 13.论罪犯劳动改造的保护 14.罪犯劳动改造比较研究

15.谈谈如何坚持中国劳动改造罪犯的社会主义特色

(五)《劳动教养学》论文题目 1.劳动教养制度面临的挑战与出路

2.正当性的艰难抉择——劳动教养行政权向司法权的转换 3.论劳动教养的制度特色与创新

4.一个回应历史的话题——劳动教养立法前提的思考 5.“强制性教育改造”的理论范式与时间模式 6.论法治视野中的劳动教养责任基础

7.法治与人权——劳动教养程序设计必须解决的两个基本问题 8.一元化还是多样化?——兼谈劳动教养执行模式 9.浅谈“矫治”与“教养”的方法论问题

10.再论“存”与“废”之争——劳动教养立法理论研究的思想基础

11.劳动教养工作的历史经验及其启示 12.关于劳动教养执行程序法制化的研究 13.劳动教养人民警察专业化的标准及其途径 14.论劳动教养人员职业技术教育的体制创新 15.浅谈科技手段在劳动教养戒毒工作中的作用

(六)《中国司法制度》论文题目 1.论司法独立

2.侦查中犯罪嫌疑人人权保障问题研究 3.加强司法队伍建设的几点思考 4.论防治司法腐败的监督机制 5.浅谈刑事案件的法律援助 6.执行难原因及对策探析 7.法院调解的改革与完善 8.我国陪审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9.论司法公正

10.我国司法制度的改革与完善 11.论程序公正

上一篇:在北京办理居住证需要哪些材料下一篇:大学毕业演讲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