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2024-07-17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精选9篇)

篇1: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丘北县第一小学王玉斌

摘要:听、说、读、写的能力是一个现代公民所必须具备的基本素质,纵观各国的母语教学,无一不是把听、说、读、写等基本能力作为其根本任务。本文通过介绍什么是阅读,并对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进行阐述、分析,依据操作的问题探讨小学语文学习的阅读教学方法,构建新型阅读教学模式,反映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要求,以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丰富学生的语文知识,拓展学生主体思维创造和探究兴趣,发展思维,提高认识,正确利用祖国语言文化。

关键词: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新型阅读教学

阅读是从文字或图片等语言符号中取得意义的一种心理过程。广义地说:读书、阅报、读通知、看图纸、甚至看图像,都是不同形式的阅读活动;狭义地说:专指阅读书刊报章的文字。在语文学习中则特指阅读语文教材中的课文和课外读物。

然而,现行的农村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其现状如下:

首先,农村小学生活环境局限,与城市小学生相比,学习条件相对落后,大部分家长对孩子的启蒙教育重视不够,绝大部分学生存在着阅读量少,词汇积累贫乏。其次,在素质教育背景下,受传统教育观念和现行有关考核制度的影响。于是,很多语文教师在教学时,主要是教师讲,满堂灌,普遍采用“三大块”教学法:一是机械式的划分段落大意;二是简单的归纳中心思想;三是抽象概括写作特点。教师脱离语言文字,架空分析思想意义、具体内容、表现方法偏多,而扎扎实实的语言教学却很少。在学习中学生没有发挥思维的空间,只是一味的接受并死记教师所讲的知识,成了一只打开瓶盖的呆瓶子,教师教什么就记什么,装什么。

一、农村小学要加强语文阅读教学

1、多阅读促进语言积累

阅读教学的过程是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实践将课文所提供的语言材料转化为阅读能力和表达能力的动态过程,其中的转化,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学生的自主阅读,自然的感悟,自动的内化。因而学生阅读对促进语言积累便显得相当重要。

2、阅读提高语言感悟能力

《我的战友邱少云》一文。邱少云在烈火烧身的半个小时中时怎么想的,我们不可能知道,但我们从邱少云烈火烧身这种难以想象的痛苦中“每挪动一寸地方”,“没发出一声呻吟”,这些精炼的语言可以推想,可以感悟出一定有一种坚定的信念和巨大的力量在支持他、鼓励他。

3、鼓励语言表达

阅读是写作的基础,通过阅读,学生积累了语言,感悟了语言,还必须学会表达语言。要将课文中的语言转化为能力,那就必须读,必须写。这就要求教师通过阅读教学去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帮组他们树起写作的信心,还要交给学生怎样写作,告诉学生心里想什么就写什么,怎样想就怎样写,提倡用我口说我心,用我笔写我想,无拘无束地把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真实地写出来。

二、阅读教学需要营造和谐的对话空间

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这一理念是以现代对话理论作为基础的,现代对话理论主要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的精神联系,体现了人与人之间真诚、互动、合作的交流对话。因此,在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拓展学生主体思维创造和探究兴趣,要给学生创造一个和谐的对话空间,并通过生本对话寻求一种读者对文本的填充和期待。

1、主题阅读观的形成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老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教师与文本的对话理解不能取代学生与文本的对话理解,教学参考对文本的理解也不存在绝对的权威性。文本在未读时,它的意义是潜在的,不确定的,师生都可以向文本质疑,也可以留给学生与文本在精神上的一个对话空间。

随着年段的上升,学生主体阅读的地位逐渐得到显现,也说明了阅读过程中学生主体阅读观的形成,再现了阅读教学是不能离开人的主体性教育的,因为语文教育的人文性特点需要通过学生习语、读书、写作才能实现。阅读教学要重视学生的情感体验和个性化感受,不是教师把自己对文本的理解注入学生的头脑中,而是学生必须在拥有对文本的自我理解,并与教师展开平等对话以后,才有可能通过自主选择、自主深化来提升自己对文本更丰富、更深刻、更显教育意义的把握和理解。所以,学生主体阅读观必须得到尊重和充分发挥,才能使学生与文本之间建立一种真诚、合作的对话空间,最终达到在阅读过程中学生主体阅读的构建和创造,得到属于自己的那份理解。

2、期待的文本构建——读者在阅读文本之前的思维定向或先在结构,对文本的预测和期盼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这一理念说明需要学生主题对文本对话的拓展,并形成主体对文本内涵的创造,这体现了阅读过程中师生关系平等的权利,师生在教学中没有解读文本的标准答案,只有平等对话的沟通,教师要给予学生自主阅读的对话空间,引发学生阅读的期待,让学生自主构建文本的意义,这样才能体现学生阅读过程的探究性和创造性。比如《狐狸和乌鸦》这篇课文重点描写狐狸如何骗到乌鸦嘴里的肉,可是狐狸和乌鸦“一个在树上,一个在树下。”它们是邻居学生可以针对生活的实际创造出狐狸和乌鸦友好相处的情境。

3、空白和不确定性的填充——读者赋予文本所存在的空白和不确定性 文本一旦和读者发生关系,成为审美对象,它就不再是一个孤立的存在,而是成为读者的感悟,阐释后形成的情感和形象。因此,作品意义就存在两个方面:一是作品本身所存在的;二是读者阅读时所赋予的。所以“任何一个文本都存在意义的空白和不确定性”,“一部文学作品中的对象必须保持某种程度未定性,因为它们是意义方面的意向性投身”。由此可见在阅读教学中教师要注意任何文本都存在着不确定性和空白,在生本对话中存在一种特殊的动力性和开放性,它能促使读者积极地去填补空白。读者在与文本对话时应该把不理解的予以理解,把不确定的予以确定,把省略的予以恢复。这样,阅读过程就成了连续不断的确定和填补文本中的未定点和空白的过程,成了连续不断的意义重构过程。任何一篇作品,作者如果没有留下空白让读者去构建,那么其结果就是让人厌倦的。比如《小壁虎借尾巴》一文中,“小壁虎借不到尾巴,只好爬回家里找妈妈,小壁虎把借尾巴的事告诉妈妈。”这句话是一个很好的语言空白训练点,作者没有对内容进行详细的叙述,教师就抓住这一空白点,让学生想一想小壁虎见了妈妈会怎么说。这样学生可能会说出如下的话:“妈妈。我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吧,可是它们都不肯借给我。”“妈妈它们各自的尾巴有各自的用处,不能借给我,我也没办法。”

所以,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留给学生对话的空间,要善于引导学生去挖掘、去发现、去创造文本新的意义,并且要让学生通过阅读感受到文本意义所存在的空白和不确定性,这样才能达到读者阅读文本时的一种共同参与和共同创造,并让阅读成为学生思维碰撞和心灵交流的动态过程,体现出阅读教学需要营造出学生真正意义上的对话空间。

总之,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学习中的重中之重,作为教育者,只要不断总结和积累经验,勇于开拓创新,愿意探究交流合作,相信农村小学阅读教学一定会找到一条新路子,以适应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步伐。

篇2: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摘要:课改前,教师对教学目标有着一致的认识即教学目标必须先于教学活动开展前完成且教学活动中师生双方根据已制定的教学目标按图索骥,最终达成教学目标。诚然,这种观念一方面让教学活动变得目标明确,教学活动开展依据教师制定的教学目标变得有序清晰,但我们也要看到教学目标先于教学活动完成,教学活动中教师忽视了教学的多变性,势必会让教学步骤变得僵化,变得按部就班。课改后,教师有了思想上的转变,逐渐意识到教学目标可以预设但更应关注在阅读课堂实施操作中学生的生成,让课堂生成去修正、补充、完善教学目标。

关键词:城乡结合;小学语文;教学目标

城乡结合部小学教师要转变观念,教学目标有可预设性和可更改性。教师在阅读教学过程中依照自己预设的教学目标进行教学时,由于每个学生学习情况、知识结构、生活经历、家庭教育、心理年龄、对语文阅读喜爱程度等都不同,在课堂上反应也各不相同。教师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备课时不仅要备教案还要备学生。一堂好的课,教师要针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进行复备,考虑学生会从哪些方面作答,教师应该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如何激发学生思维,深入教学重点,点拨教学难点,最终完成教学目标。但,学生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甚至有时候会让教师惊讶。当学生在课堂上针对教师的提问有自己见解和思考时候,教师不要因为学生没有回答出自己想要的答案而恼怒,忽视学生的作答。教师要保持清醒冷静的头脑,考虑以下几个方面:学生从哪角度来回答这个问题的?他是根据什么得到这样的答案的?他的回答中有无教学价值?他的回答中是否与教师预定的教学目标一致?如不一致他回答中的内容是否完善了自己的教学目标?……这样想下去,教师才会抓住学生回答的重点,进行更深入的引导,同时在学生的回答里也能让教师完成预设教学目标的补充和完善,实现教学相长。如:在小学语文西师版第十一册第29课古文两篇中的《司马光救友》这篇课文的教学目标我是这样预设的:“1.自主学习本课生字。2.感受文言文的表达方法。3.理解句子的意思,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4.能联系实际,感受司马光沉着冷静、聪明机智、乐于助人的美好品质。”在设定的第二个教学目标中,我最初认为只要学生能够把课文通顺的朗读,感受文言文言简意赅的魅力就达到了这一教学目标。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是这样的:

师:哪个孩子能够连贯通顺的朗读全文?(抽生朗读)

生:……一儿/登瓮,足/跌没/水中,众/皆/弃去,光/持石/击瓮/破之……

师:为什么“足跌没水中”你要这样读?(学生朗读与我预设的朗读的节奏是不一样,所以我追问学生。)

生:这句话我是这样理解的,因为脚下跌倒所以那个小孩才会被淹没在水中。“跌”和“没”连起来读,会让我觉得这个小孩跌倒和淹没在水中是前后紧接着的连贯性的动作。

师:是的,在文言文中一个字就是一个意思,你不仅理解得很深刻还根据课文事件的进展对课文朗读节奏方面进行了严谨的设计,真值得我们学习。

……

在这个教学片段中,我预设的句子划分是这样的“足跌/没/水中”,显然,我为了让学生达到“感受文言文的表达方法”这一目标,设计了此划分课文节奏的环节,我预设的句子划分只是单纯从文言文的表达方法上出发,生硬地将课文内容之间的联系割裂开来,而学生对这一句的划分不仅从文言文表达方法上出发,还结合课文具体的情节对其进行更恰当的划分。在这一课的教学中,学生补充和完善了我最初预设的教学目标,让我在课后复备和反思中将这一课教学目标改为:“2.能够结合司马光救友的故事情节,感受文言文的表达方法。”

课堂生成的问题是丰富多样的,教师要善于抓住这些课堂生成,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有所得,同时,教师也会发现,自己也会有所获,教学相长想必就是这个道理。

城乡结合部小学高年?学生多对自己身边的人、事、物熟悉,在阅读教学中要唤起学生的生活经历和生活感悟,引导学生“进课本”又“出课本”,把阅读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结合起来,这样阅读课堂才能实现其有效性。如苏教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5课《天游峰的扫路人》在第七自然段学习中,为了让学生能更准确理解天游峰高、陡两个特点和老人攀爬的辛苦,我结合学生实际做了如下设计:

师:同学们,我们到校之前要爬一路石阶,谁数过石阶有多少级?

生:67级。

师:这路石阶是我们每天到校的必经之路,每天我们都要爬一次。谁来说说你爬完后的感受?

生1:我感觉很累,心跳得很快。

生2:我气都喘不过来。

生3:腿会一直发抖。

生4:感觉身体很热,有时会流汗。

生5:我总会休息一下再走。

师:是啊,短短的67级石阶,我们每天只爬一次,却也让我们觉得很累。天游峰多少级石阶?

生:九百多级。

师:天游峰上山九百多级,下山九百多级,一上一下一千八百多级,但是游客攀爬都很吃力,而这位老人每天还要一级一级地扫上去,又一级一级地扫下来,这一扫就是一天,这一扫就是一周,这一扫就是一个月,这一扫就是一年……

这样的设计,我巧妙的把学生不能感知的天游峰同自己生活中的事物结合起来,让学生感知到天游峰的高、陡,老人每天扫地的辛苦与坚持。这样,书读活了,学生感受更深刻了。

参考文献:

[1]徐璐.城乡结合部小学中段年级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以呼和浩特市山水小学为例[D].呼和浩特:内蒙古师范大学,2012:2-27.[2]周林.从自我意识中剖析元认知的实质[J].安徽教育学院学报,2004,22(2):95-97.作者简介:

篇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阅读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 亦是学生语文素养培养的首要环节。科学合理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 可以促进语文教学质量的进一步提高, 还可以增强教学的有效性, 扩展学生的视野以及陶冶学生的情操。尤其在新课程标准的改革下, 阅读教学的地位明显得到了提高, 因而不断在教学中针对教师提问情况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是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必行之路。

一、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现状

( 一) 问题设计较为随意

在目前小学语文阅读课堂中, 问题设计显得较为随意。由于教师盲目追求活跃的课堂气氛, 而对教材和学生的研究不到位, 进而使课堂提问停留在浅层次的交流上, 典型的就是教师满堂脱口而出的“是不是”、“对不对”等问题, 而学生回答时也只能回答是或不是、对或不对。这样看似热闹的阅读教学课堂, 实质上却华而不实, 本来小学生就对阅读的兴趣不高, 加上这样的问题设计更是限制学生对阅读兴趣的进一步提高, 也无法启迪学生积极思维。

( 二) 问题设计脱离学生兴奋点

小学生本身对阅读文章内容的认知度较低, 如果教师设计的问题偏难或者过于笼统, 学生一时间很难接受和理解, 启而不发, 学生就会表现出比较茫然或沉默的一种态度。出现这类情况, 教师也只好自问自答, 犹如唱独角戏一般, 没有目的性, 造成了阅读教学低效, 不利于学生进一步提高语文素养。

( 三) 问题设计缺少互动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教师在阅读课堂上完全不为学生留出提问时间, 这就导致学生几乎没有主动提出问题的机会, 并且教师反复重述或打断学生发言等现象也普遍存在。有些教师的问题一出就忙着让学生回答, 打击了一些习惯思考成熟再回答的学生的积极性, 这往往会使学生感到万分沮丧, 学生也难以形成自己回答问题的逻辑系统, 从而使学生形成消极的阅读习惯, 完全不利于阅读教学的进一步开展。

二、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设计的对策

( 一) 为问题设计场景, 亲身体验

教师在组织教学中要注意提高学生亲身经历的感受程度, 使其积累学习经验, 而优化问题设计可起到有效的作用。例如, 在教学三年级语文《掌声》一文时, 可将提问“小英是个什么样的孩子?”设计为“你觉得英子是一个什么样的小姑娘?”, 一下就拉近了学生与小英之间的距离, 仿佛小英就在同学中间。接下来, 每个问题的设计都围绕小英展开, 让学生探讨小英、议论小英, 从而最终从掌声中体会出小英的心理及性格。

( 二) 问题设计具有目的性

教师不仅要考虑设计什么样的问题, 更要考虑为什么设计这样的问题。即要把握住问题的中心思想, 根据主要问题的不同分类, 大致可以分为: 知识、运用、理解、分析、综合、评价等。针对这些问题的分类进行问题设计, 循序渐进, 一二年级可以知识、理解类型相对多些, 中年级应用、分析类型的题目多些, 高年级可适当选择综合和评价类型的题目, 总之问题设计要有针对性, 才能使学生的阅读效果更为明显。另外, 教师进行问题设计时, 要遵循由浅入深的原则, 一步一步地激发学生内心深处的兴趣, 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促进学生对语文阅读知识的理解。

( 三) 交流探讨, 适时评价

在阅读教学中, 教师要牢记学生才是教学活动的中心, 因此要精心设计能调动学生积极性的问题, 要改变“注入式, 满堂灌, 教师讲、学生听”的模式。同时, 当阅读文章内容和意义有一些“空白”时, 需要教师设计问题, 引导学生去填补。例如, 教师在对李白的诗《赠汪伦》进行教学时, 可以先让学生自主阅读“桃花潭水深千尺, 不及汪伦送我情”, 通过学生对这两句诗进行仔细阅读后, 教师可根据学生的阅读情况设置相关的问题, 如: “通过这两句, 你们感受到了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然后再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 于是学生经过讨论后开始进行回答, 各抒己见。但需注意, 教师要对学生的回答进行评价, 进而给予相应的鼓励, 这样能够提升学生的信心以及促进学生的自主思考。

( 四) 拓展性阅读的问题设计

有人曾说: “如果拓展性的问题是以文本为圆点的无数个不同半径的同心圆的话, 那么反思自我的问题就是最小的那个圆。”阅读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从他人那里反观自身, 用文学来滋养自己的精神世界。例如, 在教学《秋天的怀念》一文时, 当学生仔细深读文本之后, 教师可设问: “在日常生活中, 你们感受到父母的爱了吗? 这种爱是怎样表达出来的呢? 你们自己又是怎样理解这种爱的呢?”这样的问题使学生切己体察, 往往能够实现学生较为深刻的自我反思, 进而获得精神成长。

三、结语

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 要想提高教学效率, 那么教师就要充分做好问题的设计工作, 利用问题设计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并促进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 进而培养学生的阅读素质。此外, 对于问题的设计一定要科学合理, 并具有针对性, 从而能够教会学生举一反三, 以此促进学生对阅读知识的理解。

参考文献

[1]陈林.把握阅读教学主问题的指向[J].教育实践与研究, 2012, 1 (08) :40-41.

篇4: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关键词: 语文阅读 驱动式教学模式 实际应用课堂

一、相关理论

1.建构理论。问题驱动教学模式是建立在学习理论基础上的教学方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强调:学生的学习活动必须与问题相结合,以探索问题引导和维持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机,让学生带着问题思考、带着问题探究。

2.智能理论。我们要根据教学的内容和学生智力结构、学习兴趣能力的程度不同,选择和创造各式各样适宜的教育方法与手段,以满足不同智力水平、发展方向的学生。

二、内容结构

语文阅读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整合了学科内的知识点,设计中以动画、学习平台、网页为载体,针对性地设计了以下功能模块,如图所示:

1.提出问题:动画、文本、图片、音视频等媒体素材,对学习内容进行多层次、多角度的阐释和说明。

2.进行学习: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点,运用信息技术的学习活动增添了新的沟通机制的方式,满足学生的学习欲望和需求。

3.深入解析: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教学活动灵活性强。

4.强化练习:根据教学需求创设虚拟的学习情境和训练条件,为认知活动优化和技能训练水平的提高提供保证。

5.思维拓展:培养学生获取、分析、加工和利用信息的知识和能力。

三、教学模式的特色

在信息技术条件下研究和实践问题驱动式教学模式与课程教与学整合,其根本目的在于通过信息技术手段促进学生能力素质的提高[3]。

1.效率性。结合课程重难点,创设问题情境,并将课堂上所学知识点及时总结,这样做,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了,对课程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增强了。

2.开放性。利用数字化虚拟学习环境和学习工具,使学生进行自主探究、实践学习,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意识。

四、问题驱动式语文阅读教学模式应用

课堂教学不仅要关注学生知识的掌握程度,更要关注学生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

1.情境创设—提出问题。“努力建设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程”。在语文教学中创设情境是指从学生认知水平、心理等出发,根据课文内容创设情境,并力求使所创情境形真、情深、意远、理念寓于其中,以此调动学习积极性。《跨越百年的美丽》是一篇纪念居里夫人的文章,对学生很有教育意义,为深入挖掘课文内容,引导学生对“美丽”话题进行思考。教师授课时,将一副居里夫人千辛万苦提炼镭的画面投影出来,画面上的居里夫人容颜憔悴、面色苍白。教师适时启发学生思考:居里夫人美吗?美在哪里?学生们通过思考、讨论,得出结论,理解什么样的美可以跨越百年而依然光彩夺目。在学生兴趣盎然时,指导学生走入文本,整体感知居里夫人跨越时空的永恒美丽,并由此反观现实,对他人、对自己、对美丽进行深层次的拓展思考。

2.自主探究—理解问题。实践证明,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利于他们适应现代社会和个性发展,真正体现变“教我学”为“我会学”的教育观念。可见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理解问题”能力相当重要。“自主探究学习”要自主探究学习,培养自主创新能力,由此学生学会探究、体验、感悟、教育。教学王羲之的《兰亭集序》时,教师提出了这样的要求:通过阅读和鉴赏,体会中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教师在朗读教学设计中达到让学生自主探究的目的。在朗读中完成以下任务:(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勾画出自己有疑问的字词,读完后讨论。第二次朗读:第一自然段,边读边画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说说喜欢的理由。第三次朗读:齐读,在每一段中找出一个词概括作者的心情。第四次朗读:带着感情朗读,在朗读中分别体现出文中的感情。第五次朗读:当堂成诵,亦可翌日晨读成诵。这样,学生有目的地读书,每一遍都有目的,每一遍都有任务。通过朗读,学生直入文本深处,与作者产生共鸣,从而在更深的层次上感受文本。

3.合作讨论—达成共识。带着问题探索、讨论,学生在合作中,进入“情意共鸣,思维活跃,勇于创新”的状态。讨论中要想真正取得成效,在生生合作方面,应让学生做到:课前充分地准备;讨论中认真交流;合作后进行反思以调整自己的认识。在师生合作方面,学生应做到:主动向教师求证自己对问题的看法;大胆质疑教师的观点,利用一切机会表现自己的学习所得并获得教师的评价。

4.总结反思—共同提高。在合作交流后,还需要让学生想,在本课中,是否还有存在的问题,进行总结反思,引导学生谈感受。通过总结反思,学生们明白,要想解决某一问题,首先应掌握知识和技能,认真思考问题,自主探究问题,再经过合作交流,通过各种渠道,掌握对同一问题的不同解决办法,最终达到共同提高的目的。

参考文献:

[1]师书恩.对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思考.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3(3).

篇5: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摘要] 奥苏伯尔的有意义学习理论认为: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能够使学生对知识本身发生兴趣,进而产生认识需要,产生一种要学习的倾向,从而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语文阅读教学中的许多内容可以引发出各种问题,教师应为学生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以促使学生产生问题意识,使学生善于思维、学会学习。

[关键词]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问题情景 创设

一、从问题出发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问题是智慧的窗口,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只有当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肤浅的思维,被动的思维。探究学习的实质是解决问题、寻求答案的过程。因此,问题是探究学习的起点,创设问题情境是语文探究式学习的重要条件。创设问题情境的路径大致有以下几种:由教师或教材直接提出;由学生加工而形成的问题情境;学生从提供的一组问题中选择而形成问题情境;由学生自主提出问题。这四种不同的方法决定了学生自主探究的程度也不同。在具体的教学中采用何种路径确定问题,要根据具体的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特点,学生运用探究式学习的熟练程度而定。

二、抓住课文题目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课题就是问题的一个着眼点,为此,语文阅读教学中,以“思”为核心,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不仅是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的起点,也是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如教学《再见了,亲人》,我在导入课题后,为学生创设这样的问题情境:同学们,当你读了这个题目,你会想什么?生:我想知道题目中的《再见了,亲人》是谁与谁再见?生:我想知道文中的亲人指的是谁?生:我想知道课文写的是什么内容?生:我想知道再见的情景是什么样的?生:我想知道作者是怎样描写这些情景的?师:好!同学们想知道那么多的问题,说明大家很会动脑想问题,那么大家就带着这些问题去认真读课文,你一定能解决自己的疑问的。学生就带着心中的问题,积极主动地去课文中寻找、探究。很快,他们纷纷发表了自己的探究所得。生1:老师,我经过自读课文,知道了课文是写中国人民志愿军与朝鲜人民说再见,课题中的亲人指的是朝鲜人民。生2:我知道课文描写的是中国人民志愿军要离开朝鲜了,朝鲜人民在依依不舍送别„„由此,我深刻的体会到以往的教学,课堂上的问题是教师提出来的。老师的提问都是按照自己对教材的理解、自己的思路和意愿来设计的,在这种接受性的学习方式中,学生失去了提问的权利,也失去了质疑和深层次思考的机会,最终失去了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此,在这一课的教学中,让学生自主提问,自主学习,以学定教,学生学习的气氛很浓厚,积极性很高,使学生能自主探究学习。

三、围绕课文主题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为了使学生在自主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少走弯路,有效地学习课文。我们在创设问题情境时,要紧扣着文章的主题,取用“主题开花式”的探究学习法。例如,《跳水》一文的主题是借船长在危机时刻机智沉着救孩子一事告诉我们:事物在发展和变化中,要根据情况的变化采取相应的果断的行动。为了让学生弄清这一主题,在学生初读课文的基础上,我围绕主题创设了这样一个问题:“船长为什么要用向小孩开枪,来威吓小孩跳水呢?”“这又说明船长是一个怎样的人呢?”学生对这一个问题很感兴趣:命令小孩跳水是为救小孩,可为什么要拿向小孩开枪来要挟呢?于是就迫不及待阅读课文探究问题的所在。而这两个问题解决了,文章的主题也就显而易见了。

四、巧用课文留白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教材因为篇幅和字数的限制,篇章内容往往从简,造成了文章“留白”的现象,利用这样的“留白”,创设问题情境,利于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写话训练。例如,《唯一的听众》文中记述到“我”得知老人是音乐学院教授的真实身份

之后,用一个省略号制造了一个情节空白点。为此,我这样创设:请同学们想象,省略号省去的是怎样的情景?做写话练习。学生展开了丰富的想象,有的写道:“我每天早早地来到小树林中,为我那‘唯一的听众’拉琴。林中飘扬着悦耳的琴声,老人露出甜蜜的笑容,我心里也感到暖融融的。”有的写道:“第二天一大早,谁知老人已经坐在长椅上等我了。我看着老人平静的眼神,我全神贯注地拉了一支我最拿手的曲子,老人眼睛湿润了。”就这样,学生之间相互启发,将语言内化、运用,进一步感受到了“我”与老人之间美好的情感。

五、通过发现“矛盾”进行问题情境创设

有些教材所反映的生活与现实往往会有一些距离。学生在感受、理解时往往有失偏颇,这大多是由于不理解或片面理解所致。然而,这样的矛盾,恰恰可以点燃学生自主探究学习的火花。如教学《飞夺沪定桥》,教师可先出示红军行程时速的示意图,然后请学生根据示意图提问。学生根据生活经验,不难发现其中的“矛盾”:凭我们的经验,每小时走五六公里并不算快,课文中怎能讲“飞”呢?在强烈的探究欲望的驱使下,大家深入研究了红军行军途中所面临的重重困难,并且考虑到这是二十多小时不间断行军的平均时速,这样自然就深刻、全面地理解了红军“飞”的神勇。当

然,也有一些由于写作年代或写作角度的局限造成的实质性矛盾,教师要引导学生深入探究,利于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

总之,问题情境的创设已成为新教学模式的一个显著特征,要使课堂动感与鲜活,教师必须以问题的性质,学生的认知规律为依托,创设出有利于激活课堂教学的问题情境,从而真正实现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

参考文献:

篇6: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问题的调查报告

一、问题提出

目前的农村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高耗低效,为了了解本校的语文阅读教学的情况,本人采用除了以问卷形式,通过学生、教师两维视角来透视课堂阅读教学问题外,我们还通过进入课堂现场听课、观测以及教师访谈等多种方式,获取了一些更为直接真实的信息。

依据师生问卷、课堂观测和教师访谈所获取的各方面信息,我对本校的课堂阅读教学的现实状态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从教学过程、教学成效两个方面对现存主要问题进行了归纳。对小学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具有重要意义,是语文学习的主要手段,坚持阅读教学,可以巩固和扩大学生的词汇量,会满足学生的成就感,培养学生用语文交际的能力以及自学语文的能力。但由于各种原因,农村孩子的阅读能力比较差,怎么才让农村孩子的阅读能力更强,这是我们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

二、教学过程存在的问题

我们通过师生问卷和进入课堂现场随机听课的方式,对课堂阅读教学状态进行了调查和观测。存在的突出问题可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

(一)、当前,农村教师依然摆脱不了传统教学模式的困扰,课堂教学依然以教师为本,以教为中心,存在以讲代学、一讲到底的教学模式,学生围着教师转,先教后学,教了再学,教学本末倒置,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缺乏合作学习意识,明知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大量的语言感知,却没有行之有效的引导学生进行语言实践,这是因为老师还没有转变陈旧的教学观念,没有遵循新课程标准的要求,教师依然把学生视为一种对象,去操纵、控制和灌输,发号施令,使学生思维得不到拓展。

(二)、全体学生不能够积极参与。在课堂教学中,当我们让学生初读课文,充分地自读课文,进入研读时,老师提出一些较难问题(即需要潜心读文才能解答的问题)时,很多学生往往不举手发言,能举手的也就那么几个,而当我们老师悄悄问那些学生时,他们往往是摇摇头,或者是说自己不会讲,这样,很多学生在课堂上只是装装样子,他们的阅读能力无法在课堂

上 ,用串讲、串问牵着学生走 ,学生没有自主学习的可能性 ,重思想内容的分析 ,轻课文的诵读、感悟 ,忽视学习语文的特点 ,强调统一答案 ,忽视独立见解 ,学生容易产生惰性 ,影响创造力的发展。久而久之他们的能力不但不能增强 ,还可能产生厌学情绪。阅读教学高耗低效。

面对阅读中存在的这些问题,特别是语文教师要在阅读教学中,想方设法构建学生自主学习的课堂,让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学习方式、阅读的内容、帮助自己解决问题的伙伴;让学生自主地进行质疑问难,让学生自己去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些由学生自主参与课堂的实践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语文课的学习,有可能成为具有生活情趣的文化人。

三、对策与措施

(一)、展开对话,丰富阅读实践。

阅读是学生与文本对话,相互建构意义的过程。修订版《语文课程标准》以“对话”来界定语文教学,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文本、教师、教科书编者之间对话的过程”,其实质就是阅读教学特别需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和有独创性的理解。那么,如何让阅读教学走向“对话”,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潜心会文,如何让学生通过“对话”凸显个性,从而促进学生的发展呢? 1.积极培养对话意识

和谐的师生关系是对话的基础,对话过程本质是不同主体以各自不同的方式、声音共同参与的精神历程。良好的对话氛围产生于教学主体间的对话意识。必须有这样一种“对话意识”,即一种民主的意识、平等的意识、合作的意识,致力于共同创造新的精神境界和倾听他人的渴望。只有建立了良好和谐的师生关系,老师那亲切的微笑,爱抚的动作,信任的目光,耐心的倾听,睿智、激励的话语,灵活的教法,都将在潜移默化中激发他们对美的追求与仿效。在教师精心营造的轻松愉快、无拘无束的氛围中,学生自然会乐读乐说,才能产生对话的意识与渴望。2.巧妙创设对话情境

阅读教学是对话的过程,应通过创设多种多样的对话情境,让学生积极参与,激发他们对话的欲望和热情。(1)再现课文情境。让人宛如身临其境的感受,既提供了对话的素材,又能很好地引起学生对话的欲望。如,《卖火柴的小女孩》一文,虽然悲惨感人,但与学生实际较远。因此,创设情境,让学生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进行自由朗读,才能够缩短时空距离,将语言文字还原成语言形象,从而激起学生体验、对话的欲望。在品读第一次擦燃火柴看到幻想部分时,我创设情境,假如你就是那个寒风中卖火柴的小女孩,你的一双小手几乎冻僵了,一双小脚冻得红一块青一块,你此时你看到温暖的火炉,心情怎样?学生如身临其境,这时可以带着感受读。(2)创设问题情境。一个巧妙的设问,是一支点燃学生的火把。如,我上《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我创设问题情境,假如卖火柴的小女孩来到你身边,你会说什么,做什么?一石激起千股浪,学生各抒己见。(3)创设活动情境。于永正老师是把表演引进阅读教学的高手,高就高在他组织的课堂表演,不是简单的检查汇报学习的结果,而是一场师、生同文本之间的对话。像“演一演”、“做一做”、“说一说”、“唱一唱”、“画一画”等活动方式,都能很好地调动学生对话的积极性。

3.引导学生对文章的整体性感悟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阅读是学生的个性化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语文课程标准》在阅读教学目标中,首次提出了“感悟”这一概念,我们认为,所谓阅读中的“感悟”,是指学生凭借对语言和语境的直觉,获得一定印象和意义的心理过程。学生个体由于认知经验的差异、兴趣爱好不同、思维活动的千差万别,便有了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整体性感悟是阅读主体把语言文字放在具体的语境中完整地感受,是对言语对象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面的整体把握,获得的是言语的表面意义和隐含意义的总和,而且又往往是模糊不清的,因此感悟要做到“大处着眼,小处着手”。在阅读教学 中要注重整体感悟,遵循从“整体——局部——整体”的认知途径,以避免孤立分析,支解语言。

例如,一位教师在教学《可贵的沉默》一文时,教师在课前与学生交流“生日”这个话题,为课文的学习奠定一个情感基调。然后让学生初读课文,整体感知,并想一想课文围绕“生日”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采用多种形式的阅读,让学生在个性化的阅读中有所感悟。我们提倡整体读书法是在贯通文意的基础上,进行理性的思考,以领会其要旨。这种思考,当然也包括“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的过程。语文教师应少做一些“碎尸万段”式的条分缕析。还要立足文本,优化朗读效果。在语文教学中,朗读是最重要的训练。朗读是一种读出声音的阅读方式,就是把无声的语言变成有声的语言,是对文字信息的再创作。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既是目标,也是重要的手段。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课文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我们语文阅读教学要立足文本,在读中理解,在读中感悟,在读中成长。

(二)、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小学生自己独立阅读的能力很有限,需要教师的正确指导,这就需要教师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怎样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我个人认为有以下途径:

1、让继续教育落到实处,提高农村小学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

目前,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还存在很多问题,如:(1)、课程内容陈旧,缺乏前瞻性;(2)、培训学校(区县教师进修学校)教学设备简陋,缺乏先进性;(3)、教师重视学历提高教育,忽视教育教学能力培训;(4)、继续教育考核评价形式化,缺乏真实性;(5)、收费不统一,缺乏规范性,一些项目收费明显过高,给教师造成一定的负担,因此,出现没人愿意去培训的局面。

为此,我个人认为农村小学教师的继续教育要做到以下几点: 1)、继续教育要有长远目标,并且要结合各地实际及教师素质情况,切忌一刀切,搞形式、走过场、摆花架子,以真正收到实效。

2)、继续教育的教学设施改善与教育信息化推进相结合,体现先进性。这就要求省、市、县三级人民政府增加投入,高度重视区县教师进修学校这一教师培训基地的建设。

3)、继续教育的课程教材要与时代发展相结合,体现前瞻性。教材一定要反映国内外小学教学改革的最新信息及动态,如目前可增进课改信息及多元智能,建构主义等新理论,体现前瞻性,发挥导航作用。

4)、培训形式要与教师教学工作特点相结合,体现灵活性。要逐步改革目前培训时间过分集中,形式单一的现状,完全可以安排教师带课题在岗进行自学或进行研究,实现培训形式多样化。

5)、考核评价要与小学学科个性相结合,体现科学性。考核形式上,闭卷、开卷、专题研究要结合进行,真正发挥考核评价的科学导向功能。

篇7: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成果名称:小学生语文课外阅读兴趣培养

一、小学课外阅读兴趣培养研究成果主要能解决教育教学中的哪些问题,有哪些创新点?

(1)本课题的研究,不只局限在语文方面的阅读,希望通过语文阅读教学的开展,带动思品、科学、数学等学科的阅读学习,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帮助学生树立,通过阅读探求事物规律或基本理论的志向。

(3)结合阅读内容、情感和已有的知识经验,丰富学生想象、联想能力,并形成文学记录下来,为提高写作打基础。

(4)激发学生阅读的激情,博览群书,开拓视野,陶冶情操,营造“书香校园”,让校风更纯、学风更浓。进一步提高学生对阅读学习的认识,重视阅读学习习惯的养成,让阅读成为学生生活中的一种常态,力争做到“以点带面”,带动家庭、社会等对学生阅读学习的高度关注。让学生学会阅读,喜欢阅读,以书为伴,以书为友,终身学习。

二、成果的主要内容

(一)认识成果

1、课内阅读教学严重制约小学生课外阅读教学的内容选择和价值取向,研究过程中加强课内阅读教学的研究,产生阅读的正能量。

2、文学作品对于小学生的影响意义深远,研究过程中推荐适合小学生阅读的文学作品取得了较好的成果。

3、参加各种阅读写作竞赛,检验课外阅读成果。

(二)操作成果

通过将近一年的研究实践,初步形成切合小学学生实际特点的课外阅读实践活动课程体系,使学生认识中外文化的丰厚博大,能主动进行课外阅读,具有独立阅读能力,为把学生培养成“好读书、读好书”、“知书达理”的文明人,从而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打下坚实的基础。

1、丰富多彩的读书活动,激发了学生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学习的先导,是需求的动力,只有培养了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才会努力去寻求阅读机会,从中获得信息,得到阅读满足,才会将老师的“要我读”转化为自主寻求的“我要读”。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逐步掌握了一定的阅读方法,阅读效率提高了,加上各种读书活动、激励措施,学生读书的兴趣也越来越浓。课余时间,人人争着借书,经常可以看到学生三五成群围在一起看书或讨论书中的问题。正如刘国正先生言到:“有了兴趣和习惯,你不让他读都难,几天不看书,他就会觉得空荡荡的难受。”

2、教师正确的引领,培养了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外阅读,经常遇到一个难题,就是学生的盲目性、随意性较大。这直接影响了学生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的形成。因而,要将课外阅读视为一项系统工程,制定长远目标和短期计划,切实抓好。俗话说,“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阅读要养成习惯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它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反复训练才有可能形成习惯。所以应遵循从简到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的原则,按“读多——读深——读透”的步骤进行。

读多,就是海阔天空,什么都可以读,只要觉得有意思,可以不求甚解,随心所欲地猎奇。读深,就是对所读文章,从作者生平情况到文章的思想内容,从文章写法到语言风格等有一个基本了解。读透,就是精读,要求选择几篇篇幅不长的诗文,反复读,力求寻找所谓“读书切忌在慌忙,涵泳工夫兴味长”和“读书百遍,其意自见”的感觉。

充分利用学生课余时间来提高阅读能力,养成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是十分必要的。只要我们从学生的需求考虑——阅读的需求、体验成功的需求、完善自我的需求,精心组织课外阅读活动,积极鼓励学生主动参与,长期坚持,必有成效。

3、大量的阅读,丰富了学生的精神世界,提高了学生的审美观。“书是人的精神食粮”,书丰富了学生的精神生活。学生常常问我:“老师,我做完这个作业可以看书了吧?”得到我的许可,他们往往特别高兴。的确,读书在他们看来是一件十分愉悦的事情,学生从书中学到了许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从书中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体会到了读书的乐趣。同时还使学生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受到真、善、美的启迪,净化了学生心灵,培养了高尚的道德情操,学生的行为习惯得到较好养成。正如有个同学在谈到课外阅读的收获时所说:“课外阅读已成了我的习惯。书是我的良师益友,她使我的心胸变得宽广,教会了我做人的道理,让我充满快乐;她就像一股清泉,畅饮泉水,我的心也变得玲珑剔透。”

4、传授科学的阅读方法,提高了学生阅读的效能。

在实际的教学实践中,我不难发现少数语文水平较好的学生,你要问他的经验,异口同声说是得益于课外看书。大量的阅读,特别是课外阅读,对于学生的阅读水平、语文能力、个性的发展乃至认知思维水平的提高都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教师应该注重阅读方法的传授,加强课外阅读指导。

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能较熟练地运用略读和浏览的方法,扩大阅读范围,扩展自己的视野。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词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学生在课外阅读时,应首先浏览序言、目录、后记,然后通篇浏览,以确定是精读还是略读。如果是单一的一篇文章,开始应通读浏览,稍加意会即可,以便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体会文章的基本情感。对于文章中的精彩片段应加以精读、反复吟咏,并随时圈点、勾画、批注、摘抄,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新课程标准中进一步指出:“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所以,教师在指导学生课外阅读时还应重视学生的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能力的培养,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鼓励学生不受老师、同学的影响,把自己阅读中独到的体会、感悟真实地写下来,甚至还可以是自己对文章的故事改编。常言道:“一千个观众,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只有让学生真实地不拘泥任何形式地记述阅读感悟,才能进一步达到理解文化、提升品位、开拓思维、综合提高语文读写能力的目的。

经过将近一年的实践和研究之后,本学期期初,我对本校参加实验的三至六年级的100名学生从阅读时间、阅读方式、阅读类型、午读情况等进行了抽样调查,旨在通过了解学生各方面的变化。现对本次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如下:经过三年的实践,93.3%的学生喜欢上了阅读,和实践前相比,人数大有增加;但是仍然有6.67%的学生不喜欢阅读。阅读的时间比较充足,每周有86.67%的学生阅读时间达到甚至超过1小时。越来越多的学生喜欢阅读了。学生对读物的兴趣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参与实验的学生全部爱读文学作品。而之前喜欢的文字内容与图画相辅相成的读物的比例降低为32%。但是 “功利性” 的课外阅读仍大有人在。学习辅导类读物,如作文书占86.67%,可以看出,部分家长和老师仍极为重视这类“知识型”书籍的阅读,但是因为阅读的内容更丰富了,学生的习作和实践前相比,内容丰富了,语言生动了,感情真实了。学生的阅读习惯有了明显的改变,做到不懂笔墨不读书,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这是最可喜的进步。学生的阅读量也是大有增加,这也更看得出学生喜欢上了阅读。

5、困惑与反思

在深入开展课外阅读活动中,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效,获得了一些喜悦,但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存在不少困惑:(1)我校留守学生较多,读书氛围较为淡薄,托管家长的课外阅读意识不够强。如何创设良好的课外阅读社会环境是我们必须解决的一大难题,而且单靠学校教师的力量是难以解决的,所以应该把阅读社会化。

(2)小学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独特性使学生的阅读活动受教师的直接影响更大,教师“潜移默化”的作用更明显,因此,语文教师的改革意识、阅读品位、兴趣爱好、自身的语文素养等诸多因素也影响着方案的实施效果。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的指导中,如何让更多教师也投入到书香中去,也是一个需要进一步去研究的问题。

(3)实施小学语文课外阅读实践活动研究使每个学生得到更多课外拓展的机会,学习兴趣与潜能得到发展,各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但优等生原有的基础夯实,视野更开阔,发展速度愈快,从而加速了班级的两极分化。在课外阅读实践活动中,学生的个体差异、个性差异表现得更为明显。如何照顾不同层次的学生的发展,使他们都能在阅读活动中最大限度地受益,也是困扰我们的一个难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作更加深入的思考。

(4)如何处理好学业负担和阅读时间上的矛盾还是一个待解决的问题。今后,我们将继续研究和探索,进一步完善课题所取得的成果。

三、所取得的教育教学改革效益 学生方面:

(1)可以通过对阅读兴趣的培养,感受读书的乐趣,养成自主阅读的好习惯,扩大知识面,陶冶情操,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激发他们的好奇心,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并且使自己的语文素养、综合能力得到全面提高。

(2)“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让学生通过阅读学会从多角度来思维,形成自己独特的见解和感受。

教师方面:

(1)老师们将更新新课程理念,以学生为主体,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目的,带领学生走上健康积极的人生轨道。

(2)课题的研究,将大大提高老师们的科研意识和能力。

(3)本次《小学生语文阅读学习兴趣的培养研究》一课题的探讨,扩大老师的视野,丰富老师的学识,让他们思维变得更敏捷,语言变得更生动,课堂变得更灵活,赢得学生的信任和尊重,便于以后更好地、更有成效的开展教学工作。

学校方面:

(1)在全校掀起多识字、多读书、多积累的语文学习热潮,营造出浓厚的人文氛围,形成学习型校园。

(2)让学校书声朗朗,更充满朝气和活力,把我校兴办成家长放心、社会满意的好学校。

篇8: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一) 未把握本质的对话

当前许多语文阅读教学仅仅是为了对话而进行对话, 把对话单纯的等同于谈话、问答。我曾听一位语文教师所教学课文《大江保卫战》, 在教学时这位教师与学生进行了一段对话。师问:“你们知道这篇课文是写我国哪条河流的吗?”生答:“长江。”师问:“那这件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呢?”生答:“1998 年夏天。”师问:“那你们是怎么知道的呢?”生答:“课文第一段第一句话告诉了我们。”上述这种对话, 是师生间的一问一答, 没有对话的实际意义。可以说在这种仅有形式的对话下的语文阅读教学中, 学生不仅没能获得思维的锻炼, 而且还会对教师的谈话失去兴趣。

(二) 主体缺失的对话

在一大部分阅读教学的课堂中, 仍然存在以教师为中心的现象, 学生的地位没有得到尊重。一位教师教学《坐井观天》这篇课文, 教完后该教师让学生想象:青蛙要是跳出了井口, 故事又会变得怎么样呢?一位同学这样回答道:“青蛙跳出了井口, 看到了外面的世界, 可它还是觉得井里好, 于是又跳回了井里。”教师听后皱起了眉头, 随口说道:“我看你就是文中的那只青蛙, 坐井观天。”这则案例中的学生由于没有达到教师心中的答案, 反而遭到了教师的讽刺, 学生的主体性得以缺失。

二、影响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对话理念渗透的原因剖析

(一) 教学中过于关注课文内容而忽视语言形式

正如上文所听的《大江保卫战》一课, 许多教师在阅读教学中往往将过多的注意力放在课文的内容上, 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围绕课文写了些什么展开的, 这样的对话教学仅仅停留在文章内容的表面层次上。而实际上, 我们的学生只要静下心来将课文读几遍都能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因此, 这种阅读对话并未能把握文章的实质, 没有能够让学生真正关注到课文的语言形式, 教师只是教授了课文的基本内容, 而没有真正实现语文教学的学科价值。

(二) 片面追求课堂气氛, 弱化了文本感悟

阅读教学中教师在课堂上经常采用活动表演或者拓展课外知识来活跃课堂气氛, 看起来课堂气氛很热烈, 但是, 这些表演和课外知识有时和文本并无多大的关系, 甚至脱离了文本。一位教师执教的五年级下册课文《秦兵马俑》, 课前他让学生收集了很多资料:博物馆和兵马俑的图片, 秦始皇的有关资料等。课堂上学生大部分时间都在欣赏音像资料, 师生之间的对话也是围绕着图片和资料展开。一节课下来, 学生确实有所收获, 了解到的都是与文本内容无关的信息, 并没有真正去感悟文本内容。

三、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平等对话理念的渗透策略

(一) 构建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在课堂中教师和学生的关系由“教与被教”“主体与客体”的关系变为在互动交往中共同学习和发展的民主、平等关系。

1. 教师要善于倾听, 做一个忠实的听众。

在传统的教学中, 教师处于高高在上的位置, 学生只能乖乖听教师的观点。而平等对话理念下的教学, 提倡教师用心去倾听学生的观点, 从“站”着倾听转变到“蹲”下来倾听, 并且给予充分的时间让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 从一个朋友的角度去评价学生, 语气是商量、研讨的, 态度是平和、民主的。而且对学生回答的评价要从“即时评价”变为“延时评价”, 针对学生的回答不急着做出评价, 而是让学生们自己去合作、探究、交流, 自主发现问题, 教师在其中是一个忠实的听众, 适当地给予学生指导和帮助。

2. 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针对同一篇课文, 由于学生原有知识储备和学习能力上的差别, 对相同的内容会产生不同的感受。教师要尊重学生的差异, 就是要对全体同学做到一视同仁, 不仅仅是关注成绩好的学生, 还要对成绩暂时落后的学生的回答给予鼓励、指导, 让每一位同学都能在对话中体验到民主、平等、自由、理解的氛围。当然由于小学生尚处于一个心智发展还不成熟的阶段, 对是非、善恶分辨的不是非常清楚, 有时学生对文本的理解难免会与主流价值取向相背离, 这时我们的教师便不能一味地迁就和宽容, 而是应该及时地加以引导和纠正。

(二) 营造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

宽松、自由的课堂氛围是进行平等对话教学的重要保证和前提, 教师和学生只有在一个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中才能自由发表自己的观点。

1. 张扬个性的生生对话。

有时学生面对教师很难自由地发表出自己的观点, 而学生之间由于年龄、水平和心理比较相近, 面对同龄人, 他们较容易敞开心胸, 将自己内心真实的想法表达出来。因此平等对话下的阅读教学, 要求教师要鼓励学生畅所欲言, 各抒己见, 通过学生之间自由的交流, 来实现知识和情感的共享。教师可以采取多种形式来激励学生交流互动:可以是同桌交流、全班讨论或辩论等, 针对教师或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讨论交流。

2. 巧设阅读情境的活力课堂。

传统的阅读教学将教科书看作唯一、固定的教学资源, 教师往往照本宣科的进行教学, 而新课程强调教师要积极主动地去参与课程开发, 去对教材、文本进行有创意的二度加工, 这里的加工就包括教师在教学中合理地创设教学情境。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创设一个合理的教学情境, 为学生提供了一个探究、合作、交流的平台。在教师所创设的教学情境中, 学生掌握了主动权, 敢于打破传统文本的约束, 发表别出心裁的独特见解。

总之, 平等对话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在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传统阅读教学中所存在的不足, 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师生与文本的心灵相通、视界融合, 从而产生新的意义建构, 促进师生的共同发展与提升。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推进, 对话教学理念也得到广泛运用, 但是在实际教学中还存在着未把握本质的对话、脱离文本的对话、主体缺失的对话等问题, 本文通过研究发现造成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 提出对话理念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问题及策略研究, 从而促进师生在一个平等对话氛围下的共同发展。

篇9:小学语文阅读教学问题研究

【关键词】阅读教学 兴趣 方法 课外阅读 实效

阅读是通过视觉系统接受书面语言传递的信息,理解书面语言的意义、内容、思想感情的一种复杂的心理过程。同时,阅读也是小学生获得知识和信息、吸取精神养料、提高综合素质能力的重要途径。随着知识经济的出现和信息时代的到来,阅读愈来愈受到重视。http://www.goodook.com/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学生、教师、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在大力实施素质教育的今天,对小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因此,各国在基础教育阶段都十分注重阅读课程的教学,许多国家在阅读教学目标中都提出应当重视学生对读物的反应、鉴别、批判和评价,自觉地通过阅读去参与社会,参与大众交际。

国外的研究成果表明,爱读书的孩子具有更强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更强的承受挫折的能力。但目前我国的小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存在很多问题,学生阅读量少,能够坚持阅读的并且成为一种习惯的学生更少。因此,作为小学语文教学的重头戏——阅读教学,亟待加强。

同时,长期以来小学语文阅读课的审美教学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教师经常自觉或不自觉地把语文阅读课堂教学推向两极,要么只单纯注重知识的讲授,使阅读教学成了干巴巴的语文基础知识的专题课;要么只注重文章的思想性,简单地用只言片语去归纳段意和中心思想,把丰富多彩的阅读课上成空洞的说教课。这两种倾向都忽略了阅读所包蕴的自然美、人格美、情趣美等内涵和本质。因此,对于小学语文阅读课教学来说,应该转变观念,首先应该培养语文课程的审美素养,提高对课外阅读重要性的认识,利用现有资源,课内和课外相互结合,培养学生良好的课内外阅读习惯。

一、从自我做起,努力培养任课教师必备的阅读审美素养

俗话说:“要给别人一碗水,自己就得有一桶水”。因此,教师在平时就应该注重积累阅读课的资料,凡是要求学生阅读的,教师首先应该争取理解并背熟,并逐渐培养自身的阅读审美修养,获得符合美的规律品质,按照美的规律努力来塑造自身,并将这种素质慢慢培养、熏陶成学生阅读时所必需的感受、鉴赏及创造美的能力;按照美的规律进行自我完善和塑造,并将这种能力发展成为符合语文教师职业需要并且符合学生个性发展需要的必备素养。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在不断提高自身知识修养、道德修养的同时,努力提高自己的审美素养,以达到“以己之美启发学生之真,以己之美展现语文阅读教学之美”的目的。

二、高度重视课外阅读,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教师自己应首先摆脱传统观念的束缚,即不要只注重阅读课的课堂教学,只注重对其中蕴含的基础知识的灌输,或者仅针对考试的需要进行教学。而要高度重视课外阅读,明确课外阅读的重要意义,让学生明白课外阅读无论对人的终身学习还是近期的应考都很重要。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方法激起学生的阅读兴趣。例如:在教室里张贴关于读书的名言警句,如:“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等,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还可以让每位学生将课下阅读的材料整理成摘要,然后让每个小组的学生汇总,集体创作文学阅读手抄报,张贴在教室的墙壁上,学生在课间可以随意浏览,起到了润物无声的作用。同时,为学生选择适合其年龄和阅读能力的学习书籍,为学生列出好书目清单,张贴在教室里,注意在平时向学生介绍一些名人发奋读书的故事,如悬梁刺股、凿壁偷光、囊萤映雪等故事,让学生体会古人刻苦读书的精神和毅力。学生和大人一样,都喜欢那些可以吸引他们注意力,激发兴趣,并能够坚持一页一页看下去的书籍。如果学生在阅读时被一些深奥的文字绊住,他们阅读的兴趣就会大打折扣。所以教师首先要阅读学生的书籍、熟悉学生的书籍,能判断什么是好的书、什么是值得学生读的书,并推荐给学生。

三、指导学生的阅读方法,提高阅读质量和阅读效益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此,教给学生阅读方法十分重要。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语言文字,正确理解文章内容,并在理解文章内容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表达方法。与此同时,教师还要引导学生处理好阅读课外书与课堂學习的关系。要有选择有计划的读书,以学校和教师推荐的书目为主,不读无益的书。既要养成读课外书的习惯,又不能过分沉溺其中,从而影响到正常的课堂学习。读书时要集中精力,要有恒心。要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对文化经典及文学名著,由随意性、消遣性阅读提升到积累性阅读和赏析性阅读的层面上来。

四、制订课外阅读计划,加强对学生阅读内容的指导

由于现在的小学生学习科目设置较多,课业负担重,又面临升学压力,能自由支配的课外阅读时间并不是很充裕。这就需要制订出一个切实可行的课外阅读计划,什么时间读,读什么书,在哪里读,都要做到心中有数。让每位学生在学校和老师推荐的阅读材料清单中选择适合自己年龄阶段和阅读能力的资料,并制定出一份翔实的学期和每周的阅读计划表。只有这样,才能保证让课外阅读落到实处,取得预期的良好效果。

五、加强督促检查,确保课外阅读取得实效

由于小学生尚未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加之作业负担较重,教师很有必要加强对课外阅读的督促检查。在实际工作中,笔者规定每位学生每周写一篇读书笔记或者读书心得体会,每周一早上由组长进行检查,教师再进行抽查。利用作文课对学生所写的读书笔记和心得体会进行点评,以鼓励为主,旨在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在班级内形成热爱读书的良好氛围。久而久之,笔者班上学生的主动课外阅读积极性不断提高,逐渐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写作与口语表达能力明显改善,直接促进了语文整体水平的提高。

【参考文献】:

[1] 许艳红,朱德全.后现代课程观下的小学语文阅读教学[J].现代教育科学,2009,(8).

[2]王芳.小学语文综合性学习评价研究[J].新课程(小学),2009,(1).

上一篇:科研课题的实施方案下一篇:农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简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