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论文

2024-07-26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论文(共9篇)

篇1: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论文

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论文

相对于企业而言,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不存在经营效益方面的考虑,管理会计应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上下功夫,优质的做好服务工作。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要求其从业人员必须精通财务知识,对信息化的必要内容了解并掌握,对工具能够熟练运用并创新;并且具备善于发现问题、缜密分析问题、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熟悉所在单位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能够建立和领导与业务部门相互信任的能力,才能够圆满完成单位管理会计工作。

一、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各环节的作用

(一)全面预算环节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大多使用财政公共资金,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预算是公共财政的基石。新修订的 《预算法》是国家用于规范公共资金的取得、分配和使用的法律,是“财政母法”,新《预算法》的实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更加严谨规范。

管理会计在全面预算环节能够充分发挥优势。首先,全面调查摸底,了解各业务部门实施项目基础数据;其次,督促单位领导及业务部门提早制定下年度组织目标,管理会计必须参与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并站在组织战略的角度科学谋划思路,分析资金的运用,结合工作实际稳步推进,必要时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沟通协调,争取准确预算资金;再次,加强本单位或本系统内业务培训,讲解宏观经济形势和新《预算法》的内容,贯彻法制观念,提高干部的宏观视野和管理水平,对今后相关业务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还要妥善解决好“例外工作”,行政事业单位发生“例外工作”是常态,管理会计一定要筹划好年初没有编入预算的工作,要有处理紧急事项的预案.在年初预算下拨到各业务部门时要为 “例外工作”“留有余地。笔者相信,管理会计定能在全面预算环节发挥好规划、决策作用,确保新《预算法》顺利贯彻实施,

(二)预算执行环节

管理会计主要从业务部门人员思想观念转变和财务部门改善服务两方面入手进行沟通协调。财务部门原则性很强,由于受财务制度限制,平时会与业务部门产生矛盾分歧,业务部门常常认为财务有意刁难。这个矛盾是人追求自由本性与严格的财务制度之间的矛盾。管理会计要分析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最终把业务部门拉到财务统一战线上来。

管理会计应从服务的角度开展管理工作,在跟踪资金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亲自去了解数据是如何产生的,是否合理. 对于异常现象如何改善?好的现象又应该如何维持?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和作为的。在与业务部门交流时重在产生互信,靠诚信还原真实、准确的资金使用动态情况,让资金使用部门明白违反原则及制度的危害,提升部门的自控能力。如果在跟踪专项资金的使用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利于工作的僵化制度,管理会计应与财政及监管部门积极商讨,提出整改建议,力争取得财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最终能够解决问题,也能够为进一步推进管理会计工作提供诸多的基础素材,同时管理会计也能够在服务中取得本单位业务部门的支持与配合,以期达到控制预算的目的。

(三)预算绩效评价环节

新修订的《预算法》明确讲求绩效的理念,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史上首次写入法典,奠定了新时期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法理基础,讲求绩效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管理会计在预算绩效评价环节具有优势,工作形式上相对比较灵活.与财务会计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的区别,只有勇敢 创新才能找到突破口。管理会计在预算绩效评价环节,一 是要建立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绩效指标评价体系.例如:单位年终决算分析报告中,预算与决算的`比较, 本年预算与上年预算的比较, 本年决算与上年决算的比较,资产负债率,资产各项目的变动,负债的增减情况,变动的原因, 管理会计对当年资金应用的评价及建议等等。深入剖析这些数据并找出存在的问题,及时与单位领导沟通,寻求解决的途径并形成体系;二是创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权责发生制,真实、完整、全面地反映单位债务情况及资金运用绩效,建立事前、事中、事后通盘 连接的闭环管理系统、创新预算编制方法等;三是激励与奖惩并行。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与问责制度,建立预算与预算执行结果激励约束机制,建立谁用款谁负责的预算绩效责任终身追究制,加大评价与监督检查的力度,督促单位领导及各业务部门承担起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

二、发展管理会计的途径

(一)多措并举,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1.认真学习,提高思想认识。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集中学习,组织干部观看财政部长视频讲话并开展专题讨论,领会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广泛宣传,营造良好氛围。利用网络QQ、微信等新媒体扩大管理会计的社会影响,宣传管理会计的概念、框架等典型案例,推动管理会计理念深入人心。

3.深入调研,强化跟踪服务。对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调研,了解情况,总结经验,探索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财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研,以便跟踪服务,为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打下基础。

(二)营造环境,贯彻《指导 意见》精神

1.营造适应管理会计发展的文化环境和应用环境。相对于企业而言,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管理会计难度较大。原因在于:企业管理会计能够在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而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在降低 政成本和提高治理能力上,没有特别急切的需求,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甚至还会在工作中触及个人利益,因此难度较大。领导能否为管理会计创造一个广泛参与和民主化决策的环境,决定了管理会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要改变领导认识,转变发展观念,弥补管理短板,营造管理环境,让管理会计真正成为价值的创造者,实现国家治理升级转型。加大管理会计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依靠管理会计控制行政成本和预算,提高公共部门治理效率。

2.确保管理会计的职位和话语权。管理会计需要站在战略高度,对本部门做个彻底的透视,只有清晰了解才能为单位更好的服务。管理会计如果不参与战略的制定,而去做其他零敲碎打,拾遗补缺的工作,就不能够发现单位长远的目标.也无从实现管理的价值。因此管理会计必须参与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和研究,深入业务部门了解业务模式和业务关系,才能把握重点做好日常管理,及时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和报表,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了解现状,先推管理会计试点

了解财务会计现状,做到心中有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技能相对偏低,由于对会计知识没有系统学习过,对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不清楚,从年终决算报表的编报能力不难看出,现已有部分单位难以独立完成决算编报工作,对披露的数据不能够深刻剖析,更找不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因此无法利用数据进行管理,而恰恰通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数字背后的问题是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数据计算出来就只是数据,只有懂得运用数据分析背后存在的问题,才能体现管理会计自身的价值。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很多都是从财务会计岗位上培养起来的,鉴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发展转型还有差距,选择现有财务会计素质较高的目标单位作为管理会计推行的试点,利用管理会计理论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践,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办法和途径,然后大范围推行效果更好。

(四)选拔人才,培养管理会计师是关键

1.选拔管理会计人才。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人才培养是管理会计4+1体系的关键,是该体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核心,是体现“坚持人才带动、整体推进”原则的重点所在。要学习财政部的做法,在当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中,通过笔试、面试等形式,考虑现有专业技术资格及工作实践等因素,选拔出适应改革需要,能够勇挑重任的管理会计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要首选个人品质再选专业技能。一方面,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是致力于为社会多做贡献的群体,是敢作敢为、勇挑改革重任的管理会计人才,而不是那些只会做表面文章却无实干精神的人,只有品质优秀的人才能担此重任。另一方面,由于会计知识更新快,财会人员不仅要学习不断修订的会计准则,又要应对各层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因此只有坚持学习、勇于专研和探索的人,怀着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精神,才能够在会计专业技术方面做好工作。

建议高校增加管理会计专业。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不只是记住公式和几套技术就可以应付的,管理是人类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需要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因此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开设多元化的课程,比如:考取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CIMA)为考取会员资格而设置的课程有基础、运营、管理、战略四个阶段共14门课程,每个阶段都有案例分析课,我国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也应如此。高校更应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而不是片面追求成绩,否则学到的东西不会用,不利于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案例教学上要求任课老师具有实践经验,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对此高校应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及财政部门沟通,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在实践中积累素材,培养接地气的管理会计人才。

(五)构建内控,规范管理会计行为

管理会计与内控制度从理论上来讲有点远,事实上,内控是管理会计最重要的制度,比如单位制定了预算目标,但在实际执行中不是按预算执行,或者出现了偏差,只有通过内控才能够让全面预算真正落到实处。预算不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事儿。如果只有目标,没有合理化控制,就会发生风险、偏离方向。比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不当交易,如果懂得用风险管理,那么可能大部分风险会通过风险管理规避掉。对于内控与管理会计的关系,就好比我们做了一张网,先用制度和预算搭成一个个防风护沙的格子眉然后通过内控把风险隔离开,让每一个业务在我们设定的格子里执行。

(六)总结案例,推进管理会计实践

会计毕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管理会计的发展更要勤到基层接会计地气,要以财务会计为依托,在财务会计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单位自身业务、人力 资源等因素作为研究第一手资料,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从实践的层面提炼出理论的精华,作为典型案例创新研究,深入思考,认真分析总结,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总结出独特的经验,达到启迪的意义,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开。

三.结语

展望新的一年,面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我们要认清形势,顺着会计改革的东风,顺时应势,有所作为。财会人不能只盯着账本做一个记账先生,要好好考虑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变,会计转型升级后,在监管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上也进一步优化,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做到监管与服务并重,有效控制行政成本,优化治理决策,提高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

篇2: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论文

预算会计的管理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具有重要意义,其能为行政事业单位实施工作计划提供保证,同时使预算资金得到充分利用,避免预算资金被浪费。如今,我国公共财政的改革在不断深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工作也具有一定进步。然而,预算会计管理中依旧存在部分问题,不可忽视。因此,我国必须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的管理。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会计核算信息问题

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在制定筹集以及分配预算资金年度计划的工作中,虽然流程以及分配标准都按照相关要求进行,分析了大量的会计信息,也符合单位各部门对资金的要求。但是在具体拨款过程中以及资金细节问题方面,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的存在,从而使会计信息出现透明化程度不高,部分信息不完整的现象。预算材料不能全面真实地反映行政事业单位实际的收入与支出,导致民众怀疑政府发布财政审计报告的真实性,逐渐失去对政府的信任,从而对我国政府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

(二)核算结果不正确

部分财政部门实施预算编制时,并未科学合理地分析政府的实际支出以及资金总数,在核算时过于草率简单,没有经过复查,也没有与实际相结合,最终导致财政部门所计算的结果与政府实际的收入和支出之间存在明显差异。不仅如此,预算会计在计算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时,没有将市场经济对行政事业单位的影响纳入考虑范围之内。故而,预算会计无法准确及时地对自身的预算结果进行调整,从而使预算结果偏离了实际情况,影响了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其他部门的工作。

(三)预算体系存在问题

现今,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体系依旧存在一些问题,尤其在健全加强预算会计管理体系过程当中,问题尤为明显。如在行政事业单位中,部分部门与其他部门出现工作重叠或者毫无作用的现象,预算报告体系缺少真实性等问题。这些问题都会使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报告出现偏差,从而使预算报告体系不能达到预期效果,也使得财政部门的.工作受到较大阻碍。

二、加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会计管理的具体策略

(一)健全预算管理制度

加强预算会计的监管制度本就是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内容之一,行政事业单位可借此逐渐完善、健全预算管理制度。行政事业单位若要加强预算会计管理制度,便需先建立完善的监管体制以及收支约束体制,严格要求预算会计按照体制进行预算。预算会计在完成预算后,也需有明确的负责人对预算过程进行监督,同时对预算结果进行核查,并由负责人进行批复。所有流程完成后,方能按照预算进行拨款,使行政事业单位对各部门使用资金的情况了如指掌,令政府资金得到充分利用,避免资金出现浪费现象。行政事业单位应建立严格的审核标准,从而加强对预算会计的监督,行政事业单位可在设立监管部门专职负责审核预算结果,要求监管部门人员对预算全程进行监督,并对预算会计提交的预算结果进行审核。监管部门应联合实际情况以及会计数据对预算进行复查,从而保证预算结果的正确性。监管人员审查无误后,在预算报告上签字,并跟踪记录各部门的实际开销。若预算报告出现较大偏差,行政事业单位应将审查人员以及预算会计一并处罚。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监管制度,能够加强对预算会计的管理,从而避免预算结果错误,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造成阻碍。

(二)完善财务状况报表

财务状况报表表示企业在一定周期内财务状况的主要会计报表,能够体现行政事业单位在该周期内所有资产、负债的详细信息,从而令阅读者以最快速度理解行政事业单位的收支情况。行政事业单位可以以此作为分研究预算会计活动的基础资料,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提高预算会计的管理效率。因此,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应重视财务状况报表的建立,要求预算会计在具体工作当中,完善财务状况报表,完整、准确地记录行政事业单位各部门的财务收入与支出,作为日后预算的研究资料。同时,预算会计还应具有预估潜在突发事件的能力,通过分析之前的财务状况报表制定科学合理的资金预算,避免某部门应突发事件而出现资金不足的现象。行政事业单位应指定固定的时间,要求预算会计提交完整的财务状况报表,并对财务状况报表内容进行审查,看是否存在数据漏填、误填的现象。同时行政事业单位应不定期检查财务状况报表的记录情况,并抽查某一部门的收支情况,同时联系部门实际的收支情况,观察是否相符。某城市行政事业单位曾因长时间未对财务状况报表进行检查,加之预算会计对工作疏忽怠慢,导致两个季度的财务状况与实际状况无法对应,为该行政事业单位造成恶劣影响,民众对政府财务状况提出质疑,使政府陷入信任危机。由此可见,行政事业单位应注重财务状况报表的建立,以此加强对预算会计的管理。

三、结束语

篇3: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论文

关键词:管理会计,行政事业单位,作用,途径

相对于企业而言,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作为公共部门提供公共服务, 不存在经营效益方面的考虑, 管理会计应在降低行政成本、提高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上下功夫, 优质的做好服务工作。管理会计作为一种管理活动, 要求其从业人员必须精通财务知识, 对信息化的必要内容了解并掌握, 对工具能够熟练运用并创新;并且具备善于发现问题、缜密分析问题、妥善解决问题的能力, 熟悉所在单位业务流程与财务流程, 具有沟通协调能力、决策能力和领导能力, 能够建立和领导与业务部门相互信任的能力, 才能够圆满完成单位管理会计工作。

一、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各环节的作用

(一) 全面预算环节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大多使用财政公共资金, 财政是国家治理的基础和重要支柱, 预算是公共财政的基石。新修订的《预算法》是国家用于规范公共资金的取得、分配和使用的法律, 是“财政母法”, 新《预算法》的实施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工作更加严谨规范。

管理会计在全面预算环节能够充分发挥优势。首先, 全面调查摸底, 了解各业务部门实施项目基础数据;其次, 督促单位领导及业务部门提早制定下年度组织目标, 管理会计必须参与制定工作计划和目标任务, 并站在组织战略的角度科学谋划思路, 分析资金的运用, 结合工作实际稳步推进, 必要时要与上级主管部门和财政部门沟通协调, 争取准确预算资金;再次, 加强本单位或本系统内业务培训, 讲解宏观经济形势和新《预算法》的内容, 贯彻法制观念, 提高干部的宏观视野和管理水平, 对今后相关业务会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另外, 还要妥善解决好“例外工作”, 行政事业单位发生“例外工作”是常态, 管理会计一定要筹划好年初没有编入预算的工作, 要有处理紧急事项的预案, 在年初预算下拨到各业务部门时要为“例外工作”留有余地。笔者相信, 管理会计定能在全面预算环节发挥好规划、决策作用, 确保新《预算法》顺利贯彻实施。

(二) 预算执行环节

管理会计主要从业务部门人员思想观念转变和财务部门改善服务两方面入手进行沟通协调。财务部门原则性很强, 由于受财务制度限制, 平时会与业务部门产生矛盾分歧, 业务部门常常认为财务有意刁难。这个矛盾是人追求自由本性与严格的财务制度之间的矛盾。管理会计要分析矛盾产生的根本原因, 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 最终把业务部门拉到财务统一战线上来。

管理会计应从服务的角度开展管理工作, 在跟踪资金使用的过程中, 一定要亲自去了解数据是如何产生的, 是否合理, 对于异常现象如何改善?好的现象又应该如何维持?这些都是我们需要去思考和作为的。在与业务部门交流时重在产生互信, 靠诚信还原真实、准确的资金使用动态情况, 让资金使用部门明白违反原则及制度的危害, 提升部门的自控能力。如果在跟踪专项资金的使用中确实存在一些不利于工作的僵化制度, 管理会计应与财政及监管部门积极商讨, 提出整改建议, 力争取得财政部门的重视和支持, 最终能够解决问题, 也能够为进一步推进管理会计工作提供诸多的基础素材, 同时管理会计也能够在服务中取得本单位业务部门的支持与配合, 以期达到控制预算的目的。

(三) 预算绩效评价环节

新修订的《预算法》明确讲求绩效的理念, 在我国的经济发展史上首次写入法典, 奠定了新时期强化预算绩效管理的法理基础, 讲求绩效是依法治国的内在要求。管理会计在预算绩效评价环节具有优势, 工作形式上相对比较灵活, 与财务会计最大的区别就是思维的区别, 只有勇敢创新才能找到突破口。

管理会计在预算绩效评价环节, 一是要建立适合本单位的预算绩效指标评价体系, 例如:单位年终决算分析报告中, 预算与决算的比较、本年预算与上年预算的比较、本年决算与上年决算的比较、资产负债率、资产各项目的变动、负债的增减情况、变动的原因、管理会计对当年资金应用的评价及建议等等, 深入剖析这些数据并找出存在的问题, 及时与单位领导沟通, 寻求解决的途径并形成体系;二是创新管理制度。加快推进权责发生制, 真实、完整、全面地反映单位债务情况及资金运用绩效, 建立事前、事中、事后通盘连接的闭环管理系统、创新预算编制方法等;三是激励与奖惩并行。建立绩效评价结果应用与问责制度, 建立预算与预算执行结果激励约束机制, 建立谁用款谁负责的预算绩效责任终身追究制, 加大评价与监督检查的力度, 督促单位领导及各业务部门承担起预算绩效管理的责任。

二、发展管理会计的途径

(一) 多措并举, 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

1. 认真学习, 提高思想认识。

在行政事业单位开展集中学习, 组织干部观看财政部长视频讲话并开展专题讨论, 领会推进管理会计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紧迫性。

2. 广泛宣传, 营造良好氛围。

利用网络QQ、微信等新媒体扩大管理会计的社会影响, 宣传管理会计的概念、框架等典型案例, 推动管理会计理念深入人心。

3. 深入调研, 强化跟踪服务。

对开展管理会计工作的行政事业单位进行调研, 了解情况, 总结经验, 探索解决实践中存在的具体问题。对财务人员专业技术资格现状及培训需求进行调研, 以便跟踪服务, 为培养管理会计人才打下基础。

(二) 营造环境, 贯彻《指导意见》精神

1. 营造适应管理会计发展的文化环境和应用环境。

相对于企业而言, 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管理会计难度较大。原因在于:企业管理会计能够在降低产品成本和提高市场占有率等方面为企业创造价值, 而行政事业单位使用财政资金, 在降低行政成本和提高治理能力上, 没有特别急切的需求,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甚至还会在工作中触及个人利益, 因此难度较大。领导能否为管理会计创造一个广泛参与和民主化决策的环境, 决定了管理会计工作能否顺利开展。因此要改变领导认识, 转变发展观念, 弥补管理短板, 营造管理环境, 让管理会计真正成为价值的创造者, 实现国家治理升级转型。加大管理会计在公共管理中的作用, 依靠管理会计控制行政成本和预算, 提高公共部门治理效率。

2. 确保管理会计的职位和话语权。

管理会计需要站在战略高度, 对本部门做个彻底的透视, 只有清晰了解才能为单位更好的服务。管理会计如果不参与战略的制定, 而去做其他零敲碎打、拾遗补缺的工作, 就不能够发现单位长远的目标, 也无从实现管理的价值。因此管理会计必须参与单位年度工作计划的制定和研究, 深入业务部门了解业务模式和业务关系, 才能把握重点做好日常管理, 及时提供决策所需的数据和报表, 并做出正确的决策。

(三) 了解现状, 先推管理会计试点

了解财务会计现状, 做到心中有数。部分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技能相对偏低, 由于对会计知识没有系统学习过, 对数字之间的勾稽关系不清楚, 从年终决算报表的编报能力不难看出, 现已有部分单位难以独立完成决算编报工作, 对披露的数据不能够深刻剖析, 更找不到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 因此无法利用数据进行管理, 而恰恰通过数据之间的关联关系分析数字背后的问题是管理会计的工作内容, 数据计算出来就只是数据, 只有懂得运用数据分析背后存在的问题, 才能体现管理会计自身的价值。我国管理会计人才很多都是从财务会计岗位上培养起来的, 鉴于目前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发展转型还有差距, 选择现有财务会计素质较高的目标单位作为管理会计推行的试点, 利用管理会计理论结合行政事业单位实践, 总结出一套可行的办法和途径, 然后大范围推行效果更好。

(四) 选拔人才, 培养管理会计师是关键

1. 选拔管理会计人才。

人才是兴国之本、富民之基、发展之源。人才培养是管理会计4+1体系的关键, 是该体系中发挥主观能动性的核心, 是体现“坚持人才带动、整体推进”原则的重点所在。要学习财政部的做法, 在当地行政事业单位财务会计中, 通过笔试、面试等形式, 考虑现有专业技术资格及工作实践等因素, 选拔出适应改革需要、能够勇挑重任的管理会计人才进行重点培养。要首选个人品质再选专业技能。一方面, 行政事业单位管理会计是致力于为社会多做贡献的群体, 是敢作敢为、勇挑改革重任的管理会计人才, 而不是那些只会做表面文章却无实干精神的人, 只有品质优秀的人才能担此重任。另一方面, 由于会计知识更新快, 财会人员不仅要学习不断修订的会计准则, 又要应对各层次专业技术资格考试, 因此只有坚持学习、勇于专研和探索的人, 怀着活到老、学到老、奉献到老的精神, 才能够在会计专业技术方面做好工作。

2. 建议高校增加管理会计专业。

高校是培养人才的重要阵地, 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不只是记住公式和几套技术就可以应付的, 管理是人类非常复杂的社会活动, 需要在不断变化的新环境下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没有固定的模式可以套用, 因此培养管理会计人才需要开设多元化的课程, 比如:考取英国皇家特许管理会计师公会 (CIMA) 为考取会员资格而设置的课程有基础、运营、管理、战略四个阶段共14门课程, 每个阶段都有案例分析课, 我国培养管理会计人才也应如此。高校更应注重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的培养, 教育的根本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而不是片面追求成绩, 否则学到的东西不会用, 不利于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在案例教学上要求任课老师具有实践经验, 只有这样才能培养出合格的管理会计人才。对此高校应积极主动与当地政府及财政部门沟通, 为教师创造更多的实践机会, 在实践中积累素材, 培养接地气的管理会计人才。

(五) 构建内控, 规范管理会计行为

管理会计与内控制度从理论上来讲有点远, 事实上, 内控是管理会计最重要的制度, 比如单位制定了预算目标, 但在实际执行中不是按预算执行, 或者出现了偏差, 只有通过内控才能够让全面预算真正落到实处。预算不是纸上画画、墙上挂挂的事儿。如果只有目标, 没有合理化控制, 就会发生风险、偏离方向。比如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可能会出现不当交易, 如果懂得用风险管理, 那么可能大部分风险会通过风险管理规避掉。对于内控与管理会计的关系, 就好比我们做了一张网, 先用制度和预算搭成一个个防风护沙的格子, 然后通过内控把风险隔离开, 让每一个业务在我们设定的格子里执行。

(六) 总结案例, 推进管理会计实践

会计毕竟是一门实践性极强的学科, 管理会计的发展更要勤到基层接会计地气, 要以财务会计为依托, 在财务会计工作实践的基础上结合单位自身业务、人力资源等因素作为研究第一手资料, 进行系统梳理和归纳, 从实践的层面提炼出理论的精华, 作为典型案例创新研究, 深入思考, 认真分析总结, 创造性地提出解决方案, 总结出独特的经验, 达到启迪的意义, 在行政事业单位全面推开。

三、结语

展望新的一年, 面对我国全面深化改革的重任, 我们要认清形势, 顺着会计改革的东风, 顺时应势, 有所作为。财会人不能只盯着账本做一个记账先生, 要好好考虑向管理会计人才转变, 会计转型升级后, 在监管机制和工作方式方法上也进一步优化, 在工作实践中总结经验, 做到监管与服务并重, 有效控制行政成本, 优化治理决策, 提高国家资源的使用效率。

参考文献

[1]张瑶瑶.管理型会计人才是怎样炼成的[N].中国会计报, 2013-10-18.

[2]王泽彩, 程瑜.绩效是改进预算制度的内在要求[OL].中国管理会计网, 2015-1-26.

篇4: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论文

【关键词】风险管理;內部审计;风险识别

一、前言

随着社会经济文化的不断进步与发展,我国综合国力日益增强,行政事业单位在信息化时代下的运营活动主要向社会生产生活中提供诸多服务及公共产品,行政事业从理论上而言并非属于盈利性组织和单位。因此,使得风险管理工作的首要任务由正常性的相关业务活动和资金运作等转化为财务资源的安全性与资金运作时的合法性。为保证行政事业单位资金运转过程中的安全性,加强其内部审计工作显得尤为重要。

二、内部审计的相关概括

1.内部审计的内涵

内部审计主要是建立于相关组织内部并服务于管理部门的一种独立性检查、评价和监督活动,内部审计即可以用来对组织内部限制制度进行充分有效的监督、检查和评价,同时也能够用于对组织内部会计以及相关信息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对相关资产的完整性和安全性以及对企业自身经营效益和经营合规性进行监督、检查和评价。内部审计作为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的一种有效的监督方式,对于维护行政事业单位内部财务公开、合理以及防范风险的意义十分重大。

2.内部审计的特点

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中的应用具有其独特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内部审计主要作用于国家宏观调控。通常情况下内部审计的工作内容包括熟知行政事业单位经济活动过程中对资金的调动数额和方向、财务部门具体的收支情况以及收入的来源等。通过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能够对本单位的相关工作执行情况进行大体的评估,内部审计所提供的相关信息能够为行政事业单位提出正确的发展方向;另一方面,内部审计能够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资金利用率。通过内部审计,行政事业单位能够快速有效的发现资金在使用过程中出现的浪费情况以及是否存在以权谋私的情况,因此通过内部审计规范资金的使用情况,能够有效提高资金的利用。

三、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

1.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评价作用

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评价作用是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发挥的主要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风险管理的过程中,对于通过内部审计识别的风险评估,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的同时,也要结合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情况综合对风险产生的可能性与影响性进行考虑。行政事业单位在风险管理中充分发挥内部审计的评价作用,不仅针对相关管理风险的类型和性质进行评价,为风险的防范提供了较为可靠性的依据,同时也对单位本身风险评估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进行评价,从而完善了向单位领导提供的整改意见,促进了单位内部审计的实施和发展。

2.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监控

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监控是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发挥的重要作用。内部审计部门应在风险管理中对相关的具体内容与活动进行相应的监控,从单位内部控制工作着手进行评价,以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在资金运转以及各环节的合理性和完整性,有效对风险进行识别和防范。通过对单位内部控制工作进行评价,及时有效的识别风险,并加以防范,同时,对于可能引发风险的环节,加强了对风险管理的监控,提高了对风险管理过程中相应环节的效率和质量评价,完善了风险管理的相关措施,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部门的协调作用,有效避免了风险的产生。

3.加强对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的确认和分析

加强对风险管理中风险识别的确认和分析是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中发挥的关键作用。行政事业单位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内部审计部门应对风险管理过程中的相关监督、检查和评价工作遣派专业工作人员负责,对于单位组织通过相应的风险管理进行识别,并对所识别出的风险进行归类和分析,检验其是否正确。在实施风险管理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内部审计的作用,做到遣派专业工作人员负责相关监督和评价工作。另外,对于内部风险和外部风险,通过内部审计工作中的多种研究管理方法对相关风险的要素进行分析,并仔细识别,同时与单位的风险管理情况进行详细对比和检验,为风险管理中的风险评价工作的应用打下坚实的基础。

四、结语

伴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繁荣与国家综合国力的日益提升,内部审计在我国行政体制改革发展中日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内部审计在行政事业单位中的有效应用,能够不断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降低单位风险方面的管理。本文从内部审计的内涵和特点两方面对内部审计进行概括,同时充分发挥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的评价作用以及加强对行政事业单位风险管理的监控等方面对内部审计在风险管理中发挥的作用进行深入分析,并具有实际参考价值。

参考文献:

[1]雷洋昆.面向业务、风险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审计探析——基于内部审计视角[J].审计与理财,2015,07(01):18-19.

[2]刘德菊,崔思明,田雨.新形势下行政事业单位内部审计风险与审计质量探析[J].财会研究,2015,09(05):66-68.

篇5: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论文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行政事业单位面临着新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如何更科学、更规范地评价行政事业单位各项工作绩效显得尤为重要。目前,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开展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对绩效评价成效发挥造成了不良影响,因此积极分析及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对进一步促进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分析了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存在的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了解决措施,以供参考。

【关键词】绩效评价 行政事业单位 财政支出管理 应用

目前我国国家层面尚未建立完善的法律法规制度,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缺乏健全的绩效评价制度,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造成了严重影响,而且对绩效评价工作的权威性、科学性造成一定影响[1]。完善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系统,应从支出项目绩效目标设立、执行情况分析以及目标实现情况评估等各个环节进行规范,从而推动财政支出管理工作全面发展。因此,及时分析绩效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运用中存在的问题并且提出有效对策,对促进国内行政事业单位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一、绩效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运用中存在的问题

(一)缺乏完善的管理体制

为保证我国行政事业单位顺利开展绩效评价工作,就要保证其向着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方向发展。但现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支出管理工作仍处于上升或发展阶段,尚未形成较为完善或健全的法律法规。行政事业单位财务管理部门对资金的管理具有一定话语权,财务部门严格按照以往制定的绩效评价方法进行评价。然而因该评价方法在制定过程中有很大程度的随意性,导致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管理无法准确发挥其效果[2]。行政事业单位财务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主要目标是不断提高资金监督管控力度。但是因没有完善的管理体制,导致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管理制度无法正常实施,从而对财政资金有效利用造成不良影响。

(二)绩效评价方法不科学

我国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强度大、技术性强,在实际工作中的系统性能也较强。行政事业单位中财政支出的绩效评价管理工作,主要内容是对有限资金的使用从经济、政治和社会效益三个维度进行评估,但是现在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缺乏科学性、规范性的评价指标。即使部分单位内部设有绩效考核评价制度,评价指标仍然无法从全局出发且缺乏严密性,无法对整个资金运行的效果进行科学分析。

(三)绩效评价工作效率低下

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开展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的主要目标是保证单位在财务支出、资金使用方面中具有合理性、科学性,从而使财务资金的使用效率有效提升。但是现在我国行政事业单位中的财务支出绩效评价工作仅表现在形式中,无法科学使用财政支出实际绩效评价对结果进行评估,导致行政事业单位中绩效评价工作效率低下[3]。此外,现在行政事业单位对资金使用过程监督、使用效果评价等内容均没有完善的认知,各个层次对绩效评价工作的重视和关注程度较低,从而对财政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效率造成了不良影响。

二、完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绩效评价的措施

(一)建立、完善绩效评价体系

完善的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绩效评价要求建立适合本单位发展的绩效评价制度,保证单位中所有的工作人员均可充分认知财政支出管理绩效评价工作,从而使绩效评价体系在单位运用中有良好效果。这就要求单位决策人员对绩效评价体系加强重视,对单位中的内部监督职能全面执行,在单位中加大宣传,使绩效评价体系得到单位工作人员的充分理解和认同,从而充分落实到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工作中。

(二)建立绩效评价专项部门

我国大部分行政事业单位均没有在内部建立财政支出管理绩效评价专项部门,从而无法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绩效评价工作合理、科学。这要求我国行政事业单位要迅速建立由财政部门、审计部门等共同组成的资金使用绩效评价机构,并且要求绩效评价专项部门在工作中坚持独立性、科学性、公正性原则进行绩效评价,积极制定科学的财政支出绩效评价方式,从而保证绩效评价管理结果的权威性、专业性[4]。保证绩效评价部门的约束效果在日常工作中充分发挥,从而使得事业单位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中更加合理、科学。

(三)完善信息化建设

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管理系统要保证财政支出中绩效评价信息的完善、全面,建立财政支出绩效评价中的基础信息工作。完善信息化建设要做到下述内容:第一,充分使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建立绩效评价数据库和网络库,保证绩效评价信息得到全面开展。第二,在行政事业单位中建立健全财政支出绩效评价的网络动态管理系统,从而保证行政事业单位各个部门对有关绩效评价工作加强交流与沟通。

三、结语

行政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支出绩效评价工作水平和质量会对财务管理造成直接影响[5],因此加强绩效评价工作并建立完善的绩效评价制度,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绩效评价水平有效提高有重要意义。行政事业单位要不断增强绩效评价工作管理水平,制定合理、规范的财政支出管理制度,加强预算合理性和透明度,使绩效评价在行政事业单位财政支出管理中能合理的应用创造环境,保证绩效评价结果具有权威性、科学性,从而确保单位的良性发展。

参考文献

篇6: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论文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处罚法》第四条第一款规定:“行政处罚遵循公正、公开的原则”。wwW.11665.cOM公议制度运用到行政处罚中是对行政自由裁量权进行限制的一次制度创新,使行政权力在阳光下公开透明地运行,把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压缩到最小甚至没有,让整个案件执行过程真正在群众的“眼皮”底下进行,这样的处罚才能更加公正、公平。

1.2 改善城管行政执法的环境

行政处罚公议制度扩大了行政处罚中群众的参与性,使群众更加全面地认识城管工作,更加清楚地了解城管执法,更加直观地明晰城管处罚的过程。由于当今社会信息过于繁杂,任何新闻报道、媒体宣传、网络描述也比不了群众口口相传的可信度。 1.3 增强城管队员的执法能力

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使城管执法人员直接面对公议团成员的质询,而且这些成员很可能还是法律方面的专家。如果案本文由论文联盟收集整理件的处理决定与群众公议意见有分歧,城管执法人员要在10个工作日内向群众公议团成员书面说明,并要将最终处理决定报市政府法制办备案。这就要求我们执法人员工作中更加认真、仔细,调动了大家的学习相关政治理论和政策法规知识的主动性和能动性。

1.4 完善城管处罚的监督机制

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就是一种政府权力的社会约束,对行政机关的行政权进行控制和监督。它不仅可以提高行政决定的质量,而且可以增强政府的公信力,赢得公众对政府的理解与支持。群众公议团成员来自人民,他们的加入增强了对公共利益的评判基础,打破了行政机关对行政决定的垄断裁判,为实现公共利益与个体的平衡提供了新的途径。

2 城管工作中行政处罚案件群众公议制度存在问题的解决途径

2.1 加强案件筛选工作

城管是根据行政处罚相对集中原则成立的管理城市的部门。它所涉及和管理的内容比较多、比较杂,违法程度不严重。如果这些细微的行政处罚都进行公议,那将浪费许多人力与物力,大大降低城管执法效率,产生的效果也是比较有限的。另外一些应当公议而没有公议或者难以通过公议不愿参加公议的案件会降低公议制度的成效,损害政府的形象与公信力。所以选取一些具代表性的、具争议性的以及处罚比较重的案件来公议,这样既充分发挥了群众公议制度的作用也降低了城管执法的成本。

2.2 增强公议团成员的公议水平

群众公议团成员的法律素养与知识水平参差不齐,职业背景、生活阅历也不尽相同,所以他们可能对于同一案件会基于不同自身条件形成大相径庭的意见。这不仅背离了依法行政的精神,也会导致同案不同判的情形出现。在这种背景下,群众公议团成员的公议水平必须要得到增强。首先,需要提高其成员的法律素养,保证最终的行政处罚决定符合依法行政的原则。其次,对公议团成员的`培训应注重行政惯例和行政判例的传达,即行政机关将公正、合理、实效的案例传达给公议团成员,为其提供良好的处理范例。再次,通过制定、细化行政裁量基准使公议团成员在评议处罚案件时有规律可循。

2.3 引进行政处罚相对人陈述和申辩的程序

行政处罚公议程序的核心既是为公开、监督行政处罚的过程与结果,更是为保障被处罚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处罚相对人作为监督处罚裁量权的关键角色,应当在公议过程中出现并陈述意见。行政处罚相对人的陈述和申辩应当纳入到行政处罚群众公议程序中。一方面,行政相对人的陈述和辩论可以保证公议团的意见充分考虑行政主体行政相对人双方的意见和利益,防止制度流于形式,成为行政处罚主体单方的“走秀”行为。另一方面,也可以增强行政相对人对于行政处罚决定的接受程度,提升行政行为的可信性,降低提起行政诉讼和行政复议的可能性,从而间接提高行政执法的效率。

此外,改变行政处罚主体在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中的强势地位,提升公议团的中立性,也是对该制度进行完善的途径之一。笔者认为可以通过建立专门的公议团成员管理机构(类似于招投标中心的专家库)来降低公议团的行政性,防止行政处罚群众公议制度成为一个专为行政执法机关说话的以表达“公议”为幌子的虚伪制度。

篇7:行政沟通在医院行政管理的作用

2目前医院行政管理中行政沟通存在的问题

目前医院行政管理中,行政沟通工作的`开展还不是很顺利,存在以下问题需要解决:

2.1行政沟通的渠道单一

在医院行政管理工作中,常见的行政沟通方式便是上级向下级传达管理信息,而这种传达多延续传统做法,即召开会议,但是通过实践可知,这种方式费时费力,实属下下策;也有的医院进行了改革,变“召开会议”为“发放文件资料”模式[2],这种做法虽解决了召开会议占用工作时间的问题,但是又出现了新问题,也即下级部门不能很好的理解上级指示,甚至会产生一些误解,不仅没能提高沟通效率,反而降低了沟通的质量。

2.2行政沟通中信息丢失

基于医院部门的构成,信息在传输时也需层层递进,在这过程中,会影响信息的三性:(1)有效性。医院各部门的工作基本都属于杂而多的状态,即使有需要请示上级的问题,在漫长的信息传输时间中,批示结果也失去了时效价值;(2)真实性。信息在经过多次传递时,会出现失真情况,上级收到的信息往往经过了多层筛选,已失去了原始信息的本意;(3)完整性。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信息在到达上级部门时,会出现不完整的情况,导致上下级间信息不对称,继而因理解的偏差造成执行的偏差,产生不必要的矛盾。

3解决医院行政沟通问题的对策

解决医院行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是医院必须要做的工作,有以下解决对策可供参考:

3.1对策之一:丰富行政沟通渠道

处于大数据信息时代,信息间的交流与传达就显得格外重要,所以医院为提升竞争力,应该重视行政沟通,利用多样化的现代科学技术,丰富行政沟通渠道。例如可采用视频会议方式或是电话会议方式,亦或是在医院内部构建一个信息化的交流平台。通过这些方式,减少行政沟通中时间、空间的限制,在提高时效性的同时,保持信息的完整性与真实性,提高医院工作效率,为患者享受优质服务提供前提。

3.2对策之二:培养行政沟通技巧

沟通是在人与人之间建立信任、联系的重要渠道,在日常生活中少不了沟通,在工作中同样也不可缺少,但是如何进行有效的沟通,使对方能理解自己所表达的内容,自己也能在聆听对方表达时理解对方的深意,是沟通技巧所要解决的问题,同理,医院中的行政沟通也要掌握一定的技巧,方能提升医院管理工作的质量。例如医院中上级在对下级传达任务时,要耐心细致,这样下级才更容易接受任务[3];下级也要学会如何聆听,以便在上级传达任务之时,得到上级的认可;医院部门与部门之间在沟通时也需平等友善,营造轻松的工作氛围。

3.3对策之三:完善行政管理制度

制度是一切工作开展的重要保障,所以医院先要完善行政管理制度,提高信息的公开化程度,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行政沟通中信息的失真现象,例如可利用医院的专用网站,更新医院的动态,公布新政策等。如此才能让行政沟通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促进医院的正常运营,为患者提供更好的诊疗方案[4]。

4结束语

总而言之,行政沟通在医院行政管理中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医院应针对行政沟通中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措施予以解决,才能提高行政管理水平,在医院中营造轻松、和谐的氛围,保证各项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在提高医院经济效益的同时,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参考文献

[1]王晓春.医院行政管理中行政沟通的作用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12):135+137.

[2]朱向荣.行政沟通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作用探讨[J].现代国企研究,(22):91.

[3]吕晋洪,荣建新.刍议行政沟通在医院行政管理中的作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7,4(28):5532-5533.

篇8: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论文

1 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1.1 编制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在运算编制中存在的问题是不以零预算为基础,而是依然保持着原来的在预算基础上增加一定的金额之后,再编制财政资金,这种不根据实际情况就进行编制的行为,已经满足不了现在快速发展的时代了,并且还会造成结余的状况,只能在期末进行突击消费;预算编制中还存在的问题就是编制的时间比较短,有的预算编制时间只有一个月,预算编制的程序还不完善,这样就不能保证预算编制的合理性和统一性,造成预算编制没有可信度;除此之外还存在的问题是预算编制的计划得不到有效的施行,预算编制和实际的工作情况相去甚远,和各个部门之间也无法进行有效的沟通,预算的经费往往不能满足实际运行的费用。

1.2 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

执行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重视意识不够,负责人和预算单位都没有对预算执行花费很多心思,使得在实际执行的过程中,各个负责人不能很好地完成自己的工作,并且出现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导致实际情况和预算大相径庭;除了不重视预算的执行,还存在着缺乏沟通的问题,各个执行部门之间的沟通不经常、不及时、没有实际的效果。例如业务部门没有和资金部门进行有效的沟通,仅仅关注的是项目的运行程度,而没有考虑到资金的消耗问题,资金部门也不了解实际的情况,造成资金的进度和项目的进度不一致,这种没有效果的沟通,还会造成项目的重复,导致资金不能合理的分配使用。

1.3 预算分析和考核存在的问题

预算之后的分析很重要,但是很多部门,一直到项目结束之后都没有进行预算分析,资金的执行和预算分析不能得到有机的结合,使得预算分析起不到该起的作用。同时,预算考核的体系也存在着不健全的问题,这具体指的是有的行政单位的财政预算没有设立考核机制,还有的单位虽然设置了考核的机制,但是更多的只是走一个流程,起不到设定的作用,还有的一些单位虽然考核机制起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能力有限或者其他的原因,造成考核的目标不清晰或者实际考核中,考核的结果不准确等一系列问题。[2]

1.4 预算监督存在的问题

很多行政事业单位之间资金预算当成是会计的普通工作,所以很多负责人都存在着不重视预算执行这个工作,所以并不能起到很好的监督作用,此问题还带来了其他的影响,由于负责人的不重视,会导致其他部门对预算执行也没有更多的关注,使得内部监督也没有到位。除此之外,预算监督过程中还出现的问题有预算的编制和预算的监督工作是不独立的,两者之间没有有效的区分开,导致监督的工作不能发挥独立的作用。

2 预算执行中出现问题的原因

2.1 管理制度不完善以及编制的科学性不高

目前,为了保障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能够顺利地执行,已经颁布了不少规章制度,比如《预算法实施条例》《预算法》等,不仅如此,各单位还根据自己工作的实际情况在颁布的法律上制定了适合自己的规则。但是即使如此,由于实际工作的复杂性,制定的管理制度依然不够完善和细致,再加上工作人员自身的问题,导致单位的运算执行出现了各种问题。同时,造成问题出现的还有预算编制的科学性不够,各行政事业单位之间存在着有些单位对预算的编辑认识不够清晰,或者不重视预算的编制工作,预算的编制在项目的实行中起着很重要的作用,预算的不科学将直接导致实际项目的运行程度和资金的耗费程度不一致,不是资金不够,就是资金剩余,还会出现资金的浪费问题。

2.2 预算执行的意识和观念落后

预算的管理不仅仅是负责人的事情,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的参与,并且预算管理并不是一个静态的过程,需要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适时的调整,但是由于预算执行意识和观念的落后,导致了在实际工作中出现了各种问题。传统的预算管理下,存在着职能的交叉和责任的不清,这些问题都会给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执行带来一定的阻碍;并且管理人员的意识落后问题也是造成预算执行中问题出现的一个原因。预算的执行属于一项精细的工作,需要全体工作人员精力充沛,意识先进,因为意识的落后,最常出现的问题就是在实际项目中无法对资金进行合理有效的约束。

2.3 预算责任机制未能落实

实际的项目运行中,资金的支出并没有一个科学的合理的规则,尤其是在实行过程中那些临时的、琐碎的支出有很多,并且没有一个详细的计划和记录,随意性很大,造成这样的原因就是预算的责任机制没有得到落实,责任落实不到人,出现临时问题不能及时有效地找到负责人,还有就是对工作人员的考核问题,一是考核机会少、考核方式简单;二是考核的内容和实际情况不符合,造成工作人员工作积极性不高。除此之外,对预算执行的监督也是一个原因,监督方式少、监督力度不够,会导致预算执行的过程不够透明,造成资金的流失等问题。

3 针对预算执行中存在的问题提出的对策

3.1 健全管理机制、增强编制的合理性

预算执行需要科学健全的管理机制,管理机制是预算健康执行的重要保障,其中合理的预算编制是需要进行首要考虑的。为此,可以总结实际工作中经常出现的问题,或者是可以预料到的问题,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完善详细的法律条规,在源头上阻止问题的产生。同时,要在项目实施之前做好预算的编制工作,要涉及总目标以及目标的详细分化、责任、时间等多个因素,都要提前进行编制。编制时需要遵循的原则是,要根据项目的实际情况并且资金要进行合理科学的分配、责任要切实落实到人、目标和计划要详细等。

3.2 预算执行的意识要提高

预算在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中,所占的比重很大,并且涉及的部门也很多,需要全体人员共同参与,才能保证预算顺利实行,为此,要提高全体人员的工作意识。首先负责人要意识到预算的重要性。其次,各部门工作人员之间要加强沟通交流,切实关注预算的实行情况,遇到问题能够全力解决,增强工作的性质。[3]

3.3 落实责任机制、规范考核、加大监督

预算执行是一个涉及面很广的工作,容易造成各工作部门权责不清的问题,所以需要具体工作具体责任落实到人,以防工作中出现没人负责的尴尬局面,并且要做好全体人员的考核工作,适时的考核有助于提升工作人员的能力和水平,也可以促进工作的积极性,赏罚分明是考核机制设置的中心原则,能力强、有贡献的员工一定要给予奖励,来肯定他们的工作以及增强工作的积极性。对于在工作中不尽责,或者有重大失误的员工也要进行必要惩罚,一是鞭笞犯错误的员工;二是也可以激励所有的工作人员。监督工作对预算的执行也是非常有必要的,可以保证预算执行过程的透明性,监督也要是自上而下、全体参与的,保证预算执行过程中可以整个过程全方位受到监督,保证预算执行工作合理顺利地完成。

4 结论

目前我国的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存在着很多问题,不仅对预算工作的重视性不够,并且预算的观念还很落后,同时关于规章制度和考核制度不健全不完善,监督工作也没有到位,针对这些已经出现的问题,文章给出了合理性的建议,仅仅给出建议是不够的,还需要各个部门积极配合保证建议能够投入实施,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工作能够得到顺利的执行。

参考文献

[1]张剑侠.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J].财会研究,2010,7(7):40-41.

[2]高世连.基于财务管理视角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研究[J].时代金融,2016,2(6):147.

[3]夏晓东.刍议基于财务管理视觉的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执行新思路[J].财经界:学术版,2015,24(2):269.

[4]于晓明,李巍.基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加强问题的探析[J].中国市场,2016(12).

篇9:管理会计在行政事业单位的作用及途径研究论文

【关键词】预算绩效管理;行政事业单位;运用

一、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应用的难点与问题分析

1.对预算绩效管理认识不足

现阶段,我国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都非常不全面,单位管理者没有充分认识到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者过于强调自身的领导地位,对员工实行绝对控制,完全忽视人性化管理的重要性。因此,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他们非常排斥单位的预算绩效管理模式。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非常片面,他们认为只要给员工升值加薪就是绩效管理,就能对员工形成有效的激励机制,然而实施并非如此,单纯的升值加薪让员工在工作的过程中盲目的迎合升值加薪的条件,根本对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的提高没有任何的好处。

2.指标选取不科学

绩效指标的选取决定了预算绩效管理的结果是否科学,因此行政事业单位在设置预算绩效考核的指标时必须要保证指标选取的科学性。目前,行政事业单位指标选取的科学性较差,很多绩效指标局限性很大,不能满足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需要。2008年张宜霞通过深入的研究与分析,提出了行政事业单位想要进一步的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必须要重视预算指标设计的科学性与有效性,只有通过科学有效的指标体系才能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结果能够满足行政事业单位的根本需求。现阶段我国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的现状恰好没有满足单位对于指标设计的基本要求。另外,行政事业单位预算指标的相关性较差,单位工作人员没有办法通过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管理水平,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不能得到充分的发挥。行政事业单位选取的预算绩效管理指标之间缺乏必然的联系,最终导致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最终结果根本无法从根本上体现单位的预算管理水平,因此行政事业单位无法根据预算结果来有效提升管理水平。

3.考评周期设置不科学

大多数的行政事业单位都是在年度终了时进行预算绩效考核,以年为周期进行绩效考核虽然减少了一定的工作量,但是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完全没有了预算考核的压力,使得预算绩效管理的作用不能充分的发挥。工作人员认为,单位的预算考核只是流于形式,即使在年度考核的过程中结果不是非常好也不会受到管理者的重视,因此,工作人员完全没有把预算考核管理放在心上。如此长时间的考评周期也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考评人员的工作经验不足,考核的准确性得不到保障,很多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人员都来了一年了都没有参加过过一个完整的绩效考核工作,这使得行政事业单位的考评人员缺乏必要的考评经验,影响了考评的结果的准确性与科学性,对于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管理水平的提高不利。

4.绩效反馈通道不畅通,激励机制不完善

目前,很多的行政事业单位对于绩效管理的认识不清,认为绩效管理就是升值、加薪,只要制定相关的升值通道就能充分调动员工工作积极性,忽视了绩效反馈,使得很多的绩效管理不切实际,完全不能充分考虑员工的切身利益。另外,行政事业单位的激励机制不是非常的完善,激励机制漏洞百出,缺乏必要的公平性,员工不能从激励机制中激发斗志,反而由于激励机制的不完善使得自身工作的积极性明显降低。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只是把绩效管理当做一项任务,管理者认为只要制定一些绩效管理制度就可以了,根本不关心绩效管理的效果,这很难让绩效管理充分的发挥其自身作用,行政事业单位也无法从绩效管理的过程中真正的得到实惠。

二、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优化建议

1.提高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不断提升管理水平必须要强化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首先,作为行政单位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强化对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实行人性化管理,提高员工工作的积极性与热情,通过预算绩效管理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加强对预算绩效管理的认识,更加全方位的认识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要性,关注组织整体绩效成绩以及团队绩效成绩的管理,把整体绩效成绩作为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最终目标,设计一套全面的绩效管理方案,有效实行。

2.优化指标选择

行政事业单位在预算绩效管理的过程中应该不断优化指标选择。首先,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充分考虑自身的实际情况,根据实际情况做出科学有效的指标选择。不断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对于不利于体现预算管理水平的指标予以删除。不断的创新指标设计,设计出真正符合行政事业单位发展的预算指标。其次,行政事业单位必须要提高指标的相关性,加强各个指标之间的联系,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有效性。再次,行政事业单位应该增强指标选择的全面性,从多个角度选取指标,增强预算绩效管理的全面性,让预算绩效管理的结果更加的科学、合理。为了提高内部控制设计的有效性,行政事业单位在构建内部控制系统的时候,应该保证控制措施和控制目标之间的对应关系,提高指标之间的相关性的同时,也提高指标与预算绩效管理之间的相关性。总之,绩效管理指标的选择必须要科学合理,只有科学合理的指标才能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

3.明确考核周期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不断提高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必须要改变目前考核周期过长的现状,设置合理的考核周期。行政事业单位在设置考核周期的过程中应该充分考虑单位的实际情况,在控制成本的前提下尽可能的缩短考核周期,保证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能够充分的发挥其作用,为行政事业单位管理水平的提升奠定基础。比如:行政事业单位可以根据员工对于预算数据的完成情况,按月进行考评,根据考评结果制定当月员工的工资,以此激励员工严格按照预算数据开展工作,增加员工执行预算的积极性。对于重大事件或者突发情况,行政事业单位的考核人员应该组织临时性的考评,根据考核结果制定科学的绩效管理计划,保证员工绩效的科学性与合理性,提高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准确性与科学性,让单位的工作人员不断提高对于预算绩效管理的重视,在日常的工作过程中积极地配合考核人员的工作,提高预算绩效考核水平。

4.做好绩效考核反馈工作,完善激励机制

行政事业单位想要保证预算绩效管理的效果,必须要做好绩效考核反馈工作,通过反馈结果调整预算绩效管理的方向,让行政事业单位的预算能够充分发挥其自身效益。在绩效考核的过程中,行政事业单位的考核人员应该充分的倾听被考核者的心声,根据他们的需要来完善单位预算绩效考核中的不足,提高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水平。另外,行政事业单位在考核的过程中应该“平均主义”,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制定完善的员工激励机,通过员工激励机制充分调动员工的工作积极性,严厉禁止单位管理者为了满足自身的经济利益或者其他个人利益,违反公平公正的绩效管理原则,提拔不符合要求的人员,对没有任何绩效的员工进行升职加薪。行政事业单位通过不断地完善激励机制,提高对绩效考核反馈工作的重视,一定能够让单位获得更加长期稳定的发展,保证行政事业单位的经济效益不断的提升。

三、结语

总之,行政事业单位想要提升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预算绩效管理水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环境下获得更好的发展,就必须要高度重视预算绩效管理,把预算绩效管理真正的应用到实处,根据目前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本着实施求是的原则,让预算绩效管理能够充分发挥其作用,为行政事业单位的发展贡献力量。

参考文献:

[1]张小娟.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难点以及对策探讨 [J].管理观察,2015(13).

[2]顾春红.行政事业单位预算绩效管理的对策 [J]. 山西农经,2015(08).

上一篇:单位项目的申请报告下一篇:育儿知识3至6岁教育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