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地震了教育随笔

2024-05-15

幼儿园地震了教育随笔(精选14篇)

篇1:幼儿园地震了教育随笔

《惠惠开口了》是一篇幼儿园教育随笔,适合幼儿园教师使用。

我们班的惠惠在幼儿园几乎不想表现自己,每次早上来园里点名,她总是扭头,嘟嘴。不管你怎么哄都不会开金嘴。做早操更不用说了,基本上站上15分钟。父母知道自己的孩子,理解孩子在园里的表现。但作为作为老师,父母越理解,我们就越有责任激发孩子的表现欲望。时刻找机会让惠惠表现,这一天终于找到机会了...到了大班,为了让幼儿早日适应小学生活,孩子们每天自主选择小班长的味道提供服务,小班长必须在全班孩子面前发表就业宣言。我经常看到惠惠羡慕的班长,如果惠惠能成为小班长,就是鼓励她在集体面前开口的机会

因此,我劝说孩子们让惠惠当选班长,但是孩子们必须投票。我对惠惠提出了如果你能早点和三个老师说话的话,即使是惠惠的就业宣言。在我和阿姨的不断鼓励下,惠惠终于害羞地向我们三个人说早话,上课前喊着起立的指令,孩子们都通过了。三年后惠惠在幼儿园真的很少在集体面前说话,今天这么大声的发言呼吁命令,真的很感动。[妈妈爱婴网络教案频道/jiaoan]

通过这件事我想说的是,大人在要求孩子唱歌、表演的时候,让他们一个人面对陌生的观众,和出茅庐的歌手在评委面前展示喉咙一样,需要很大的勇气。当我看到她羡慕的眼睛时,我看到了她内心的愿望,实现了她的愿望确实给了她很大的动力,大大提高了她的自信。这只是一个开始——一个好的开始。我们还需要找到机会继续帮助惠惠找到勇气,找到自信,让她成为一个明亮活泼的孩子。

篇2:幼儿园地震了教育随笔

老师我来了幼儿园大班教育随笔

“老师,我来了。”伴随着嫩嫩的、甜美的声音,欢快的节奏蹦进了一个小姑娘,再看她那甜甜的笑容,纯美的双眸,由不得你不心花怒放,此刻纵有万般不顺心也会随即烟消云散,心情顿时舒畅起来,这就是我班里刚入园的彭雨橙,我可爱的小精灵。幼师的职业使我经历了很多很多的孩子,虽说孩子都是一样的,可爱、天真几乎成了孩子的代名词。从刚上幼儿园就可以看出来,有的自私、有的霸道、有的胆小、有的淘气,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症状都会给老师带来这样那样的.麻烦,虽然这只是少数现象,再说这也是我们的工作,可是在班上来一个爱笑、善解人意的小可爱那又会是另一番风景呢。

每当忙忙碌碌一节课下来,累的口干舌燥的时候,她会适时机的送上一句:“老师”再配上她那甜美的笑容,话虽不多,我会立即如释负重,心情会豁然开朗。每当孩子犯了错误或是不听话,我心里生气却又无可奈何的时候,她会突然跑到我面前,“老师,你怎么了”我会立刻被感染,她那纯真的笑容、甜甜的声音就像一颗顺心丸,她好像生来就只会笑,不会哭,又好像转为哄别人开心而来的,她是那么的善解人意,那么的可爱乖巧,好像自己从无烦心事一样,整天笑眯眯的,给别人开心。说真的,我从教以来还从未遇到过这么一个至真至纯的、天真无邪的女孩子。

篇3:幼儿园地震了教育随笔

症状一:我的眼里只有数字没有文字

诊疗方案:“文”“理”合作可以肉白骨、活数字

数学优等生小胡曾经说“我的眼里只有数字没有文字”.

在苏科版《6.2角》的新授课上, 同学们利用一副能提供30°, 60°, 45°, 90°这4种特殊角的三角板完成了12个15度的倍数角的拼画后, 我提问:“能否用1个普通角度的模型画出一个1°的角?比如19°的角度模型能否画出1°的角?”学生给出解答后, 我又问:“17°的角度模型行吗?21°的呢?请有兴趣的同学就此写篇数学小论文.”

小胡很快把论文交给了我, 文科不错的小史也交了1篇考虑到二人文理互补, 我建议他们合作, 以下是他们合作的结果:

在§6.2“角”的新授课上, 同学们利用一副能提供30°, 60°, 45°, 90°这4种特殊角的三角板完成了12个15度的倍数角的拼画后, 张老师提出一个问题:“能否用1个普通角度的模型画出一个1°的角?比如19°的角度模型能否画出1°的角?”

不一会儿, 一名同学激动地说:“老师, 我算出来了!连续画出19个19°的角, 就能得到361°, 减去一个周角, 便可得到一个1°的角.”

老师接着问:“17°的角度模型行吗?21°的呢?”

我们考虑到:这个问题肯定要用到角的和差, 但除了19°的倍数以外不能用模型画出其他角度的角, 所以画出的角只能和180°或360°作比较, 也就是说画出的角度比若干个180°或360°大 (或小) 1°即可.

我们终于想出了如何用17°的角度模型画1°角:连续画127个17°的角, 得127×17°=2159°, 正好比6个周角少1°17°的想出来了, 我们又照此方法算21°的情形, 可怎么也算不出来.是方法有问题, 还是根本就不能画?为了验证, 我们列出一个方程:

设连续画x次21°角, 画出的角比y个平角大或小1°, x, y都为正整数, 则得:21x-180y=1或180y-21x=1.

所以

因为7x和60y都为正整数, 所以差必为整数, 不可能是, 因此方程无解.

也就是说21°的角度模型无法画出1°的角.

多大的角度模型才能画出1°的角呢?我们进一步探究后发现一个规律:能画出1°的整数角的模型度数都与180°互质.但这规律是否适用于所有的整数角度模型呢?为了验证, 我们又列了一个方程:

设连续画x次α°角, 画出的角比y个平角大或小1°, x, y, α都为正整数, 则得:xα-180y=1或180y-xα=1.设α和180的公因数为k (k≠1) , 则方程可化为

因为都为正整数, 所以差必为整数, 不可能是, 因此方程无解.

于是, 我们得出结论:用一个模板角画角, 如果度数与180有公因数, 则不能画出1°的角, 所以能画出1°的整数角的模型度数都与180°互质.

这种合作的方式把骨骼化的数学式子文字丰满, 让偏文的孩子更深刻地理解数学问题, 让偏理的孩子更好地运用文字感悟生活, 正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真实写照!

症状二:我知道这里面有数学问题, 但我只能说出现象, 不知道原因

诊疗方案:“高”“低”合作可以柳暗花明又一村

去年寒假, 上二年级的女儿对春晚中“撕报纸再还原”的魔术很感兴趣, 表演过程中, 现场有观众即时说出了魔术师撕开报纸的总张数, 她问我“为什么他们可以不数就知道呢”, 为了启发她的学习兴趣, 我让女儿写日记.

她的数学小日记如下:

今年春晚最有趣的节目是魔术“撕报纸”, 看过春晚后, 我也找来报纸, 按照魔术师的方法折叠、撕开, 我撕了1次, 变成2张;撕了2次, 变成4张……当我撕到第5次时, 桌上有厚厚一叠报纸, 我数了半天是32张.我记得节目中撕到第6次时, 现场就有观众立刻报出是64张, 我真的很好奇, 他怎么数得这么快?

开学后, 我把这篇日记在任教的初一学生中公开, 征集续写.一名同学写到:

小妹妹, 撕成几张不是数出来的, 是算出来的.等到七年级你学过乘方运算后, 你就知道把一张纸对折n次, 这张纸就会变成层.魔术中撕6次, 实际上就是26=64张.

理论上说, 一张0.8毫米的纸, 对折21次后可达到珠穆朗玛峰的8848米的高度, 但这只是理论, 现实中是行不通的, 实验证明, 纸张对折的极限是九次.就算能无限次折叠, 想要折成珠峰的高度, 纸长必须超过8848米, 现实中是没有这样长的纸的, 但这却告诉了我们乘方运算的结果变化之快

这种合作为低年级孩子揭示了数学问题的谜底隐藏于今后的学习之中, 让他们对未来学习充满了期待, 而对于高年级孩子, 自主学习给他们带来了成就感, 也为他们研究性学习埋下了伏笔.这恰恰也是“红了樱桃、绿了芭蕉”的生动写照!

篇4:幼儿园地震了教育随笔

刚工作不久的同事小蓝最近遇到了一件苦恼事,班中一位家长居然要到园长室告她的状。到底发生了什么严重的事情呢?原来事情的经过是这样的:

小蓝老师班中幼儿小奇、双双是邻居。一天放学后双双到小奇家玩,小奇给了双双一块磁铁,说是从幼儿园拿回家的,自己还有好几块呢。第二天来园,双双妈妈归还磁铁时,把事情告诉了小蓝老师,还批评了双双。小蓝老师在孩子离园时和小奇妈妈交流了这件事情,并请她让孩子把磁铁带过来,可小奇妈妈却表现得不以为然,一句“知道了”就回家了。

后来,小奇把磁铁带了过来。晨间谈话时,小蓝老师把小奇的事情作为典型来进行集体教育。在接下来的几天里,陆陆续续地有几个家长都向小蓝老师打听这件事情:“老师,听说你们班有小孩把幼儿园的东西带回家啊?这个习惯可真不好!”小蓝老师抱怨地说道:“哦,就是呀,是小奇把老师黑板上贴图片用的磁铁带回家去了,不过已经还过来了。”一传十,十传百,小奇拿幼儿园东西这件事情很快在家长中传开来了,不久便传到了小奇妈妈的耳朵里。小奇妈妈气呼呼地找到老师说:“老师,我们小奇拿了幼儿园的磁铁不是已经还过来了吗?你何必到处跟人去说呢?你的意思是我们小奇是小偷了?你老师怎么教育孩子的?你叫我们孩子、我们家长以后怎么做人?我不会就这样算了,我要找你们领导去评评理。”

小蓝老师认为自己在整件事情中并没有太多的过错,自己说的都是事实,说到底还不是为了孩子好。小奇妈妈对孩子的教育问题漠不关心,对老师的提议一点也不配合,竟然还要告到园长室,小蓝老师感到特别委屈。

几个有经验的.同事聚在一起,想起自己以前也经历过类似的事情,都急着给小蓝老师传授自己的经验教训。

篇5: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自信又回来了

幼儿教师教育随笔:自信又回来了

一向主动自信的王一文,突然变的退缩起来,即使自己很熟悉的问题,回答起来也结结巴巴的,活动区游戏时,看着其他小朋友玩的热火朝天,他却躲的远远的。原来,一文最近胃不舒服,不断的倒气。一文是“打嗝”大王,小朋友的取笑,伤了一文自尊心,使他远离伙伴,封闭自己,产生了胆怯、自卑的不良心态。 为帮助这个孩子找回自信,我采取了如下方法:

首先亲近他,消除他的心理压力。我比以前更多地抚摸他,亲近他对他微笑,使他觉得老师欣赏他,喜欢他。其次,调整同伴关系,树立一文的威信,为了使同伴之间相互关心、相互爱护,我组织了“小朋友生病了,我们该怎么办”主题谈话。教育幼儿换位体谅他人的.痛苦,并关心帮助有困难的人。对一文的点滴进步,及时的在集体面前肯定表扬,并利用他善讲故事的优点,经常让一文在大家面前讲,使一文在同伴的赞扬和教师肯定中体验到成功的愉悦。这样,一文的朋友逐渐多了,他的性格变的活泼、开朗自信起来了。

篇6:她也咬我了幼儿教师教育随笔

一个刚上幼儿园中班的孩子怎么会有这样的举动?在下午离园时我和欢欢的母亲交流了这件事,没想到欢欢的母亲说:“欢欢平时跟邻居家的孩子一起玩,常因抢玩具打起来。我一看到自己的孩子吃亏就生气,可是欢欢打了人家的孩子又感到过意不去,所以经常会教他怎样去应付对方的家长。”我听后,心里很不是滋味。诚恳地指出了欢欢母亲在育儿方面的问题。首先要让孩子学会谦让,孩子总要在同龄人中进行社会交往,在和同伴交往过程中免不了有吃亏占便宜的事情发生;其次从小让孩子学会诚实,如果现在就学着诬陷别人,将来发展下去会很可怕。欢欢的母亲也认识到自己的错误,并表示以后一定要改变教育方法。

篇7:幼儿园地震了教育随笔

惊世骇俗的“玛雅预言”

玛雅人在一瞬间全部消失, 谁也不知道他们去了哪里。至今, 这仍是一个密团。但是, 玛雅人留给我们太多的疑问了……他们预测到了汽车, 甚至还有飞机的生产日期;有些人可能会问, 他们怎么会知道以后有一种东西叫做汽车?这也正是奇怪的地方。人类历史上鲜有的几次大浩劫, 其中一次就出现在玛雅人身上, 即使他们预测到了也改变不了, 那一次, 就是消失的玛雅文明。

在埃及, 一些玛雅文明研究者在他们生活的地方和一些石头上发现了这些:他们预测了希特勒出生和死亡的日期, 竟然与现实完全一样……

虽然很多民族都有末日预言, 但为何玛雅人所说的末日预言会受到人们的重视?原因是玛雅历法的计算非常准确, 从玛雅人的历法得知, 他们早已知道地球公转时间, 是365日6小时24分20秒, 误差非常之少。

玛雅族诞生于公元前3113年, 到公元750年突然消失, 其间生存的年代接近3740这个年数。根据玛雅文献的记载, 地球每隔3740年就会被毁灭一次, 而地球生命在过去已曾被毁灭四次;换言之, 现代人类应已是地球第五代子孙了。

玛雅历法显示, 地球的生命只有五个太阳纪的时间, 也刚好分别代表了人类的五次浩劫:第1个太阳纪——洪水浩劫, 世界被大洪水歼灭 (有人指是圣经所说的诺亚方舟) ;第2个太阳纪——风蛇浩劫, 世上的建筑物被风蛇吹毁;第3个太阳纪——火雨浩劫, 大地面临天降火雨的灾祸 (指古代核战) ;第4个太阳纪——地震浩劫 (有人指恐龙灭绝) , 地球遭到剧烈地震而灭绝;第5个太阳纪——世界末日, 太阳会消失, 大地剧烈摇晃, 灾难四起。

当第五个太阳纪来临, 地球会彻底毁灭, 按照玛雅历法为3113年, 换算成公历便是2012年12月21日。

玛雅人说2012年12月21日的黑夜降临以后, 12月22日的黎明永远不会到来……玛雅人没有提到什么原因使本次文明终结, 只记载了最后剩下的人们会自相残杀……

究竟玛雅历法所说的世界末日是否在本世纪来临, 并说地球已遭受四次浩劫, 本世纪将是最后一次, 人类会彻底灭亡, 可信程度究竟有多少?

“千奇百怪”的“末日预言”

预言一:玛雅预言2012年12月21日, 世界毁灭。

预言二:中国关于预言中最为著名的奇书之一《推背图》, 在第52象里一句“乾坤再造在角亢”:“角亢”是东方青龙七宿, 意指龙年 (2012年) ;“乾坤再造”正是指“天地更新”的意思, 这预言直指了2012年有难。

预言三:在2012年时, 地球和太阳的磁极将会同时发生逆转, 造成地球危机。当地球和太阳的磁场在转换时, 会造成电力失效及候鸟失去辨别方向, 人类和所有动物的免疫系统将会明显削弱, 也因为地壳变动带来更频繁剧烈的火山、地质构造运动与地震。除了对地面之外, 小行星可能也会更容易接近地球, 地球的重力亦会发生变化。据称上一次发生这样的事件是在数千万年前恐龙灭亡的年代。

预言四:在星相上, 2012年将会出现大十字, 土木相冲, 日月相冲, 这代表着流血和死亡。

预言五:《水晶头骨之谜》中提到, 1927年在中美洲洪都拉斯玛雅神庙中发现了水晶头颅, 预言了2012年12月21日太阳下山之后, 世界会产生变化, 最后只有非洲和中国西部地区的人得以存活。

预言六:《圣经密码》一书提到, 彗星将在2012年撞击地球, 造成世界毁灭。

“末日情绪”甚嚣尘上专家称“总体正常”

全球是否进入或正处于一个“地震活跃期”?实际上, 从2008年汶川地震, 或者更早一点, 2004年印尼苏门答腊地震引起印度洋海啸、造成近30万人罹难时, 人们就提出这个问题。特别是2010年智利8.8级地震以及新西兰7.1级地震发生后, 社会公众更表现出极大关注。而此次“3·11”日本地震发生后, 这个问题也再次摆在社会公众的面前。

篇8:幼儿教师嗓子哑了以后的教育随笔

周日,在家打扫书房,我无意间发现一本相册。翻开相册,先映入眼帘的是一张七年前的大班幼儿毕业照。顿时,一种幸福的感觉涌上心头……

那年,我带大班,班里一共有32个孩子。那时的我刚工作第二年,充满了活力,是一个名副其实的孩子王。每天早晨,我都是第一个到园,等待孩子们一起玩晨间游戏;上午,除了雨天,我都会和孩子们一起玩体育游戏,操场上到处是欢声笑语;中午,我都会给孩子们讲故事,听故事成了孩子们睡前必需的程序;下午,教学活动结束后,便是我的故事表演时间,孩子们都说我讲故事最好听,还手舞足蹈的,可有趣了。

有一天,我的嗓子竟然哑了,哑得那么突然,而且那天恰好搭班的教师出差。早晨,在上班的路上,我一直在纠结:今天该怎么办?我不能和孩子们一起欢笑了,他们会不会失望?我不能给他们讲睡前故事了,他们会不会不肯睡觉……果然晨间活动开始没多久,平时最活跃的畅畅就发现我的喉咙出问题了,但他并没有做什么,而是与好朋友嘀咕着什么。

午睡时间到了,上午的活动几乎把我仅剩的嗓音全用出来了,看来睡前故事是讲不了了。正当我发愁时,畅畅突然对大家说:“今天老师嗓子哑了,故事就不讲了,大家说好吗?”“好。”竟然所有孩子都同意畅畅的建议。于是,那天中午,孩子们没有听故事,但是睡得特别好,特别安静。经过一个中午的休息,下午我的.嗓子稍微好了一点,在我坚持组织完下午的游戏活动后,又有孩子提议今天下午不听故事了。就这样,我竟然在嗓子几乎全哑的情况下完成了一天的工作。

工作了两年,我从没想过孩子竟能如此体贴入微。更让我感动的是,当晚有不少家长给我发来温暖的短信,让我这个男孩也泪湿枕头。

嗓子哑了以后发生的事,让我感受到了孩子们的爱,此次心灵上的触动,改变了我的一些想法和做法。

篇9:幼儿园地震了教育随笔

首先,持开放的态度,同时加强监管指导。网络新媒介本身没有任何问题,关键在于我们如何使用。现实生活中有不少家长“谈网色变”,对孩子“触网”怀有强烈的抵触情绪。为避免受网络负面信息的熏染,父母干脆直接让孩子与网络“隔离”,这种因噎废食的做法其实不可取。当身边的同伴都在谈论和使用手机游戏或社交工具时,孩子会感觉与他们之间有“隔离”而难以融入同伴群体,而且网络本身有着丰富的信息与学习资源可供孩子选择与使用。

其次,不能让孩子单独“触网”。可以允许孩子使用手机等新媒体,但一定是在父母或成人的监管与指导下而非他们单独使用,这种监管指导本身也是一种对孩子的陪伴。当孩子的认知能力还不足以支撑其独自使用网络新媒介时,通过父母的陪伴或共同使用,可以监管孩子的使用方式与过程,同时还能让孩子获得一定的新媒体知识,如教孩子如何发邮件等。

第三,做好内容的筛选与时间控制。内容良莠不齐与无法控制使用时间是家长反对孩子使用网络最主要的理由。父母应该从一开始就给孩子选择合适的有教育意义的媒体工具和应用软件,积极引导孩子学习使用,从而形成探索的兴趣。同时一定要严格控制使用时间,如规定只能在周末使用,而且只有在完成自己的任务后才能使用,每次不能超过20分钟。这样也就可以较好地解决孩子网络“上瘾”等问题。

篇10:地震了怎么办 安全教育教案

1、教师请幼儿观察教学挂图。教师:刚才我们看到的画面,你们知道发生了什么事吗?(地震),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二、引导幼儿知道地震的含义。

2、教师:你们知道为什么叫地震吗?(因为地震指的是剧烈的地壳运动,使地面摇动、、、)。

3、你见过地震吗?在哪里见过?地震时有什么景象?

2、你见过地震吗?在哪里见过?地震时有什么景象?

三、结合幼儿用书,了解地震的危害。教师:你知道地震发生时是怎样的?地震会引发哪些危害?请幼儿结合用书说说地震的危害。

4、学习自救的方法。(1)介绍地震的等级,让幼儿明白跑、躲的自救方法,并学习认识这二个字。(2)“跑”是地震初发生时,能跑就跑,而且要跑到空旷的地方。来不及跑就躲,一定要躲在家中最小的地方里。

篇11:幼儿园地震了教育随笔

活动目标:

1、让幼儿知道地震中的自救方法:就近躲避。

2、在情景演练中,幼儿将自救知识转化为自我保护能力。

3、发展幼儿思维和口语表达能力。

4、使小朋友们感到快乐、好玩,在不知不觉中应经学习了知识。

活动准备:

警报音乐 图片 视频

教学过程:

一、引入课题:

小朋友们,我们的房屋,座椅等东西发生了抖动,你们猜猜谁来了?引入课题地震

二、播放视频:地震来了

小结:房屋倒塌、森林着火、海啸、山体滑坡、人员伤亡。(定格画面:人员伤亡。)

提问:“人被倒塌的房子压住了,小朋友你们知道地震时,房子是怎么倒的么?

提问:”房屋是哪一层先倒?想想看。“

教师实验。(结果是一楼先倒塌)

教师:”小朋友来亲自体验下。“

幼儿实验。

小结:”经过我们的实验,地震时,一楼最先倒塌。如果发生地震时,我们在一楼,应以最快的速度冲向室外,向空旷的地方跑。如果在一楼跑不出去的人和住在楼上的人应怎么办?“

三、播放室内自救视频;

小结:地震发生时,楼上的人千万不能往楼下跑和乘电梯,还不能跳窗。

提问:我们应该怎么做?幼儿回答

四、情境演练:地震中的自救

(一)室内自救:

放置房屋、墙角、卫生间等。

(二)室外自救:

1、提问:如果地震发生时,我们在室外,又怎么办?(幼儿讨论)

2、请看视频,学习室外自救知识。

小结:原离建筑物、躲在空旷的地方、保护好头部。

3、教师播放警报音乐,幼儿演练

五、结束活动。

教师:”今天我们学习了这么多的自救知识,当地震来时不用怕!我们只有多学习和演练自救的方法,来保护自己。小朋友们,记得把我们今天学到的自救方法与家人、朋友分享,好吗?

教学反思:

幼儿只有通过各种感官才能印象深刻地了解地震的有关常识,懂得自救的方法。

在本节课中,通过视频、图片的观看极大地调动了幼儿的经验讨论和演习活动幼儿能积极地参与,获得了真实的体验,急救箱的小游戏又让幼儿懂得在生活当中应提前预备好急救物品,达到了很好的效果。

篇12:中班幼儿地震安全教育教案

熊猫咪咪

活动目标:

1.了解地震发生后,四川卧龙大熊猫的生活情况。

2.欣赏《熊猫咪咪》的歌曲,体验歌曲的情感。

活动准备:PPT课件、《熊猫咪咪》的音乐、竹叶和竹子的即时贴。

活动过程:

一、地震后,熊猫怎样了

1.“四川地震牵动着我们大家的心,四川的大熊猫也受到了伤害,它们现在怎样了呢?”(播放PPT课件前半部分。)

2.“在刚才的那些照片里,你们了解到了大熊猫的哪些情况?”(讲述地震后大熊猫的生活。)

二、欣赏歌曲、体验情感

1.感受旋律,了解歌词

(1)“这里有一首关于大熊猫的歌曲,一起来听一听,歌曲里的大熊猫遇到了怎样的情况。”(播放《熊猫咪咪》的歌曲)

(2)“听了这首歌,心情怎么样?”幼儿回忆听到的歌词,并讲述。

2.倾听歌曲,体会感情

(1)让我们再仔细听听看,当熊猫遇到没有食物吃的困难后,大家想怎样帮助它们?(再一次欣赏歌曲。)

(2)当大家相互帮助后,会出现什么样的情况?

(重点理解歌词:请让我来关心你,就像关心我自己;请让我来帮助你,就像帮助我自己,这世界会变得更美丽。)

(3)播放PPT的后半部分,了解大家给予熊猫的帮助。

3.整体欣赏,表述心情

(1)边播放PPT课件边与音乐结合,让幼儿欣赏。

(2)“在知道了熊猫平安的消息后,现在的心情怎么样?”

三、抒发情感、表达爱心

1.“让我们一起为留在四川的熊猫们祝福,用一片片竹叶搭出一片爱的竹林!”

篇13:孩子愿意做值日了教育随笔

2、为了让孩子们持之以恒的坚持做值日,我们每周进行一评选活动,评选出“明星值日生”,每天评选出能干的宝宝,为他们张贴小星星,一周进行总结一次,虽得到的星星多谁就是明星值日生,这样进一步激发了幼儿喜欢做值日生的愿望,现在孩子们每天来到园后,他们会争先恐后的打草卫生,孩子们做值日的积极性大大提高了。

篇14:老师犯规了的教育随笔

从事幼教工作以来,在孩子的世界里,我喜欢追求“皆大欢喜”的结果。一般来说,孩子之间发生了小矛盾、小纠纷,我总是这边哄哄,那边夸夸,最后不高兴的孩子高兴了,哭闹的孩子破涕为笑了,这件事就算成功解决了。说真的,我很满意自己的做法,孩子们这么小,有必要较真吗? 但是,最近发生在我和孩子们之间的一件小事却引发了我的思考,让我重新审视“规则”。

在音乐活动中,为了激发孩子们唱歌的兴趣,我设计了“夺红旗”的游戏。即在演示板上画几级小台阶,在台阶的最上面是两面小红旗,用两个指偶分别代表男孩队和女孩队,哪队谁唱得好,他们的指偶就可以上一个台阶,先达到山顶为胜。虽然是传统小游戏,但孩子们百玩不厌,每次都能激发他们在学习活动中的热情和好胜心。这次游戏开始进行得很顺利,孩子们互相比着唱歌,一首歌一会儿就唱得很熟练了,最后女孩队获胜,先到达山顶。

在宣布结果前,我想激发男孩的学习积极性,就说:“今天,老师想给男孩队一个机会,让他们再唱一遍,如果唱得好他们也可以爬到山顶。”可是,在唱的过程中,小虎和哲哲一直在打闹。我看到他们毫不理会提醒,于是宣布:“今天女孩队的表现最棒,老师要奖给你们每人一朵小红花。男孩队还要加油啊!” 话音刚落,就听到“哇”的一声大哭,只见做事非常认真的小宇边哭边指着小虎和哲哲说:“就怪你们,就怪你们,你们不乖!”同时,其他男孩的情绪也很低落。

事情到这里,我本该安慰小宇,让他勇敢面对输赢,并以此激励男孩们下次要努力。可是,为了“皆大欢喜”,我又请男孩队唱了一遍歌曲,最后宣布:“今天,男孩队和女孩队都胜利了!” 话音一落,抽泣声又起,一向聪明懂事的当当委屈得眼泪都流了出来:“老师,我觉得男孩队不应该得红花,你们都犯规了。”

那一刻,班上一下子变得很安静,孩子们都等着我的回答。我愣在那里,尴尬地安慰了他们几句,活动草草收场。这件事一直在我脑子里盘旋,一次小小的比赛却换来孩子们的不开心和质疑。我究竟错在哪里? 静下心来,翻阅《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看到社会领域的教育建议:成人要遵守社会行为规则,为幼儿树立良好的榜样。我幡然醒悟:作为老师,我要求孩子们能感受规则的意义,并遵守规则,可是自己却利用老师的.权威很随意地破坏规则,孩子们自然不会信服。不错,在与孩子们平时的生活相处中,有些事用哄一哄、夸一夸的办法还真能奏效,可是在游戏和比赛中,既然是有规则的活动,就必须用规则去约束,彼此共同遵守,如此才能使孩子赢得开心,输得心服,才能教会孩子学会正确面对现实,而不是回避输赢,这才是教育者的责任和价值所在。

上一篇:一日当家小学日记下一篇:工业品销售:客户信息收集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