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报送2014年中学中职共青团年工作考核材料的通知

2024-07-26

关于报送2014年中学中职共青团年工作考核材料的通知(通用7篇)

篇1:关于报送2014年中学中职共青团年工作考核材料的通知

关于报送2014年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年终

考核材料的通知

各市县团委,省属中职中学团委:

为深入了解我省2014年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开展情况,总结经验,改进不足,团省委学校部决定开展2014年全省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年终总结考核工作。请各单位按照年初工作安排,对本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进行总结梳理,并按要求报送相关材料,具体内容如下:

1.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活动开展情况

各中学中职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和践行活动情况(时间、学校、参与人数、活动形式)。

2.中职学校“彩虹人生—奋斗的青春最美丽”校园分享活动开展情况

活动开展时间、学校、活动形式、参与人数、场次与本地区学校数的比例。

3.普通中学“与人生对话——我的中国梦”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开展情况

活动情况(时间、学校、参与人数、活动形式、开展中学数量与占本地中学比例),14岁集体生日(时间、学校、参与人数、场次与参与学生数),18岁成人仪式(时间、学校、参与人数、场次与参与学生数)。

4.中学团干部培训和会议开展情况

市县团委联合教育(科)局出台关于加强中学中职共青团工作文件情况,联合教育(科)局召开共青团工作会议情况,举办中学中职团委书记培训情况。

5.全国中职学校共青团工作信息系统暨数据库建设 各中职学校数据的输入和更新情况,信息的完整程度。

本次上报的活动材料将作为市县团委工作年终考核的重要参考依据,请各市县团委、各省属中学中职团委高度重视,积极配合。

请按以上内容和顺序逐条总结梳理,形成简洁文字材料,并附加相关活动照片(每个活动1-2张即可,单独文件夹存放,切勿臵于文档中,照片用活动名称命名)于11月21日(周五)之前统一打包发送至学校部邮箱。未尽事宜请致电团省委学校部。

联 系 人:谷 慧 杜建彬 电子邮箱:hntswxsb@163.com 联系电话:65337204

团省委学校部 2014年11月12日

篇2:关于报送2014年中学中职共青团年工作考核材料的通知

201

1‟

关于做好2011年中学高级教师资格

评审材料报送工作的通知

各县区教育局,市直各有关单位:

根据省教育厅•关于做好2011年中学高级教师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粤教师函„2011‟68号)和市人社局•转发省人社厅关于做好2011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的通知‣(河人社发[2011]85号)精神,结合我市基础教育工作的实际,现就今年我市中学高级教师资格评审材料报送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受理范围

全省普通中学、职业中学、特殊教育学校、电化教育机构、校外教育机构等以及省、市、县教研室从事中学教育教学工作的在职在岗并取得中学教师资格的教师和教研员。

小学(含幼儿园)教师申报副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的工作按照粤人发„2008‟147号文及省人社厅、教育厅下发的有关评审通知的要求进行。

二、申报评审条件和政策依据

2011年中学高级教师资格条件,执行粤人职„1999‟26号等文件,学历、资历条件执行粤人发„2003‟178号、粤人发„2004‟108号等文件,计算机条件执行粤人社发„2010‟176号文件。

•资格条件‣中继续教育条件,根据•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条例‣和•广东省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规定‣的要求,教师接受继续教育的时间,应当每年累计不少于12天或者72学时。教师应提供近5年接受继续教育的证明(由施教机构出具,2011年的继续教育证明材料需在教师完成继续教育学习任务后,由各级人社部门审核认定,统一在网上发放•广东省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证书‣)。

三、对职称申报若干问题的说明

(一)根据粤人发„2005‟177号文件规定,申报评审资历计算及论文、业绩成果的截止日期为今年的8月31日。

(二)从今年开始,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的论文至少有1篇要在具有CN或ISSN的专业期刊上发表,论文数量要求按原不变。此外,还应符合以下要求:1.至少有1篇是与申报学科相同的教学论文;2.所送论文必须是申报者获现专业技术资格后自己独立撰写的,要注明写作(发表)时间,并由科组长或教研室主任签名、学校(单位)盖章确认为申报者本人所写;3.已发表的论文须送原件;4.所送论文要求达到1500字以上,不能将教案、教学参考资料、教辅资料当作论文上送;5.从省外调入的教师至少须有一篇论文是调入后所写;6.按照我厅•关于注意防范非法期刊欺骗教师发表论文的通知‣(粤教人„2005‟15号)要求,不得提交发表在非法期(报)刊上的论文。

(三)根据粤人发„2006‟122号文件规定,具有博士学位直接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资格的人员,应具备相应专业高级资格条件规定的相关要求,其专业技术工作经历(能力)、业绩成果、发表论著等必须是获得博士学位后取得的方为有效。

(四)根据粤人发„2007‟197号文件规定,符合专业技术岗位条件和资格申报条件的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同时或不同时申报两个系列的专业技术资格,但不得同时或不同时申报同一系列或同一专业的两个资格。同时或不同时申报两个系列的专业技术资格,必须按资格条件的规定,分别提交申报材料,并把申报另一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表作为申报本系列专业技术资格的附件一并提交,不得以同样的业绩材料同时或不同时申报不同系列的专业技术资格。

(五)今年我省继续实行专业技术资格评聘分开制度。各地要结合事业单位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的新要求,把职称申报工作与岗位设臵管理工作统筹考虑。申报人要按照“在职在岗”要求,申报相应的系列和专业。专业技术人员岗位转换后要申报现岗位专业技术资格的,应在现岗位工作满1年以上,并提交反映现岗位的工作业绩,同时把原岗位专业技术资格的评审表作为申报现岗位专业技术资格的附件一并提交,不得用原岗位的业绩申报现岗位的专业技术资格。

(六)省外来粤流动人员申报评审高一级别专业技术资格,按照省人事厅粤人发„2008‟148号文件规定执行。

(七)退休人员(含机构改革离岗退养人员)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资格,除按规定要求提交相关材料之外,还需提供受聘学校聘任证明材料原件。

(八)关于教师资格的问题。按照省教育厅相关文件要求,基础教育系统学校申报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的人员,都应具备相应层次的教师资格证复印件(需加盖验证章)。

(九)关于缴交社保凭证的问题。学校申报教师、实验、图书资料系列任职资格的专业技术人员,其缴交社保的凭证,可由所在单位统一到相应社保机关开具。申报人在提交申报材料时,一并提交在现工作单位缴交连续半年以上的社保凭证原件,并由社保部门加具业务专用章,复印件一律无效。

四、申报工作要求

各县区,各单位须按照广东省教育厅•关于规范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申报和评审工作要求的通知‣(粤教师函„2011‟64号)要求进一步强化工作责任,明确工作任务,认真做好教师职称申报、审查等工作,并按下述规定做好中学高级教师申报材料的准备工作。

(一)统一使用省教育厅规格印制的•广东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基础教育系统)‣(附件2_和•广东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附件3)。•申报表‣统一使用A4纸印制,双面打印装订,原件上报,复印无效;•工作表‣统一使用A3纸单面印制并复印30份,原件留在送评材料档案袋中。以上两份表册均可下载打印填写或申报者本人用钢笔、签字笔以正楷字体填写。•工作表‣填写的有关内容必须与•申报表‣中的相一致。•申报表‣和•工作表‣中的申报人个人承诺栏,要求申报人承诺填报内容及提交评审材料真实、准确,对违反承诺所造成的后果,本人自愿按规定承担相应责任。本栏务必由申报人亲笔签名。未签名的材料各地、各校不予上送。凡发现弄虚作假行为一经查实,将对申报者按规定进行严肃处理;对材料审核把关不严或者参与弄虚作假行为的单位、领导和直接责任人予以通报批评。

(二)个人述职报告一般要求达到2000字以上。主要总结任现职以来的业务水平、能力、业绩和教育教学实践情况。申报者是学校领导的,其述职报告除反映学校管理和办学业绩外须着重反映其教育教学水平、能力和业绩。从省外调入的教师须着重反映调入后的教育教学水平、能力和业绩。

(三)报送学历证书、奖励证书、现任专业技术资格证书复印件各一份。证书复印件必须复印全貌且清晰,凡残缺不全或模糊不清的要有学校(单位)证明并说明原因。各种证书必须由材料审核人验核原件并签名,再由学校(单位)加盖验证公章。对于遗失毕业证书的申报者,必须由原就读学校补发毕业证明或由档案管理部门查阅其本人档案,实事求是地出具证明,将足以证明其学历的材料复印并加盖验证公章后附上。

(四)申报者是校(园)领导(正副校长、园长,书记)的,不得隐瞒其担任行政职务的情况,上级主管部门要对其在管理能力、水平、工作业绩(政绩)等方面提交考核评价意见1份。

五、申报程序

(一)学校应于暑假前后按要求完成申报送评材料的准备工作,并将审查完备的材料及时报送县区教育局(市直学校送市教育局人事科)。

(二)县区教育局要配备专人负责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的管理工作,凡不符合资格条件要求或材料不齐全的,不得上送。在受理送评材料时要逐份查对审核,确认规范、真实、齐全后,加盖公章送县区人社局审核、盖章,并及时报送市教育局人事科核准。凡不符合申报材料要求的,不再通知补送材料。

(三)地级市教育局要指定专人负责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材料的管理工作,要对每一位申报者的材料逐份、逐项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核。凡不符合资格条件要求或材料不齐全的,不得上送。经严格审核符合要求的材料,及时送市人社局审核、盖章。

(四)各县区、市直各单位将材料报送市教育局之前,要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分两组按学科顺序用word文档格式打印表决表一式1份(式样见附件

4、附件5),连同电子文档报送。中学文科组顺序为:思想政治(品德)、语文、英语、历史、地理、音乐、美术;中学理科组顺序为:数学、物理、化学、生物、体育、电教、信息技术、通用技术、综合实践活动、科学、职业教育专业课。

2、各地申报材料的档案袋要相对统一、完好,要用粗笔(毛笔或色笔)在档案袋左上角标明“××市”,右上角写上“××学科”,档案袋按表决表的顺序进行排序,由市教育局统一在档案袋上编号。

3、复印一式30份•广东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按表决表的顺序,用夹子夹好,不装订,由市教育局统一编号,原件留在档案袋里。

4、用A4纸打印•2011年申报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册‣(附件6,采用Excel表格,统一在附件下载)一式1份,同时报送电子文档。名册必须清楚填写毕业时间、所读院校、所学专业和最高学历的毕业形式,所填内容必须与毕业证书相符。名册的顺序必须与表决票的顺序一致,不得随意调整表格的格式,并严格按照表格相关要求进行上报,未按相关要求填报者,均要求重新制作后再统一上报。

5.填报•2011年中学高级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统计表‣(附件7)一式2份。

6.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信息录入表(附件8)按表决票顺序编号装订成册。

六、收费标准

评审收费标准按原省人事厅•关于转发省物价局、省财政厅†关于调整专业技术资格评审费标准的复函‡的通知‣(粤人发„2007‟35号)执行,即申报评审中学高级教师资格每人580元(含市人事部门送审费),严禁在标准外收取任何费用。请各单位在报送材料时,凭我局人事科收取材料的工作人员开具的职称评审有关凭证到局计财科领取缴费通知单(省教育厅开具的缴费通知单统一由市教育局上报材料时带回,各县区上缴省的评审费用应根据省开具的缴费通知单要求进行缴费),并以现金或转帐等方式付清有关费用。缴费或汇款、转账后请立即把银行的缴款回执或汇款凭证回单原件或复印件传真我局人事科。汇款、转账切勿以个人名义办理。

七、报送材料时间

各地上报材料的时间为:2011年9月26日至28日,如有特殊情况不能在规定时间内送达,应提前与我局联系,逾期不受理。

本通知附件不随文下发,各单位或个人可登陆河源市教育信息网上下载。

附件:1.广东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送审材料目录表

2.广东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申报表(基础教育系统)

3.广东省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工作表 4.2011年中学文科组高级教师评审表决表 5.2011年中学理科组高级教师评审表决表 6.2011年申报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名册

7.2011年教师高级专业技术资格申报统计表 8.教师专业技术资格评审信息录入表

篇3:关于报送2014年中学中职共青团年工作考核材料的通知

河北、山西、内蒙古、辽宁、吉林、黑龙江、江苏、安徽、山东、河南省 (自治区) 及青岛市农机 (农业、农牧) 局 (厅、委、办)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

为贯彻落实2014年中央1号文件关于“大力推进机械化深松整地”和《政府工作报告》中“发挥深松整地对增产的促进作用, 今年启动1亿亩试点”的要求, 现就做好2014年农机深松整地试点工作通知如下。

一、加强组织领导, 确保完成任务。开展农机深松整地, 是改善耕地质量, 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 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各地要提高认识, 进一步加强农机深松整地工作的组织领导, 确保完成1亿亩试点面积任务。“三秋”生产到来之前, 各地要优先扶持农民购置大马力拖拉机、深松机、联合整地机等作业机具, 为农民深松整地作业提供装备保障。要加大技术服务和推广力度, 通过召开现场会、培训班等方式, 广泛宣传农机深松整地的重要作用, 努力提高农民开展农机深松整地的积极性。要发挥农机合作社等农机服务组织的作用, 推进连片作业, 整村整乡推进, 力争2014年各试点地区完成的农机深松整地作业面积超过上年。

二、争取财政支持, 制定实施方案。《农业部办公厅财政部办公厅关于印发<2014农业机械购置补贴实施指导意见>的通知》 (农办财〔2014〕6号) 已明确, 2014年继续在东北、华北等适宜地区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 具体操作方法按《农业部办公厅关于开展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试点工作的通知》 (农办财〔2013〕98号) 执行。各有关省要主动协调财政部门, 争取财政资金投入, 明确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试点补助项目区和补助面积, 因地制宜制定具体补助标准。鼓励地方财政增加投入, 扩大补助范围。请各有关省 (区、市) 抓紧制定2014年农机深松整地试点实施方案, 并在8月30日前报送农业部备案。

三、严格规范操作, 提高作业质量。各有关省 (区、市) 要在总结去年农机深松整地工作经验的基础上, 完善农机作业补助制度和作业质量抽查验收制度, 认真核查作业面积和作业质量。要遵循“先作业后补助、先公示后兑现”的原则, 将补助资金及时兑现给相关农户或农机服务组织。要强化信息公开和监督检查, 坚决防止发生虚报作业面积、套取补助资金等违规行为。11月20日前, 请各有关省将2014年农机深松整地试点工作总结及《农机深松整地作业补助情况汇总表》, 以电子文档的形式报送农业部农机化司 (njhsglc@agri.gov.cn) 。

篇4:关于报送2014年中学中职共青团年工作考核材料的通知

《通知》指出,日常监管要落实一个制度。各地要按照“谁发证谁监管、谁审批谁负责”的原则,构筑完善“上下贯通、左右联动、齐抓共管”的监管落实体系,加强对印刷复制发行企业的日常检查,通过印刷复制行政执法报告评价制度的执行来落实监管职责。

《通知》要求,在重要时间节点开展两次行动,为确保今年全国两会和国庆期间印刷复制发行市场的稳定,各地要在2月下旬和9月下旬组织专项检查行动,集中力量深入一线开展大检查。

《通知》强调,监督检查突出三个重点:一是对印刷企业重点检查印制政经类等涉及重大选题出版物以及少儿出版物的情况,特别是印制涉及民族宗教的出版物;二是对光盘复制企业重点检查光盘模具蚀刻来源识别码(SID码)以及报送样盘的情况;三是对发行企业重点检查网上书店、出版物网络交易平台和少儿出版物、中小学教辅以及政经类等重大选题出版物销售情况。

《通知》还强调,落实职责做到四个结合:结合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转变工作作风,结合量化指标细化监管任务,结合网络平台创新管理手段,结合教育培训提升人员素质。《通知》要求各地加快推进印刷复制委托书网上备案系统的建设,北京、河北两地今年要完成网络平台互通工作,长三角地区力争在今年下半年取得进展等。

篇5:关于报送2014年中学中职共青团年工作考核材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 各工业行业协会, 中国质量协会, 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部直属单位, 有关单位:

为贯彻落实全国工业和信息化工作会议精神, 深入推进工业质量品牌建设, 现就2014年有关工作通知如下:

一、重点工作内容

(一) 实施工业质量品牌创新专项行动

在全国工业和信息化系统组织实施工业质量品牌创新专项行动 (以下简称专项行动) , 重点围绕推进工业品牌创新发展、推动工业企业质量管理创新、塑造中国工业企业质量品牌国际形象、提升工业知识产权运用能力, 以及提高家电、服装等消费品自主品牌竞争力和提振婴幼儿配方乳粉品牌信誉形象等方面开展活动。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专业机构和工业企业要按照《工业和信息化部2014年工业质量品牌创新专项行动实施方案》 (附件1) 的要求, 统筹策划实施, 务求取得实效。

(二) 推进标准贯彻, 提高企业质量信誉水平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积极推进工业标准宣贯和实施, 制定政策措施鼓励工业企业制定高于国家和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 通过“工业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平台对产品特性相关指标达到的实际水平进行自我声明发布, 满足顾客知情权和选择权, 提高优质产品的竞争力。各行业协会要制定本行业重点产品自我声明规范, 引导企业通过自我声明承诺质量责任, 增强企业知名度和美誉度;开展重点产品关键质量特性指标体系研究, 组织对标和实物质量比对活动, 提高企业采标水平。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四院、电子五所要完善“工业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平台建设, 会同有关工业行业协会和技术机构积极推进工业产品质量企业自我声明的实施, 依靠物联网等技术推动平台更广泛应用。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组织开展“工业企业质量信誉承诺活动”, 引导企业自觉承诺并履行质量责任, 提高质量和信誉水平。中国工业产品质量网要完善信息发布平台 (www.quality.org.cn) , 会同活动组织单位建立监督和信息反馈机制, 加强对承诺企业的宣传。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加强工业企业质量诚信体系建设, 推进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体系的实施, 提高食品工业企业诚信管理水平;配合工商、质检等执法部门建立企业“黑名单”制度。

(三) 深化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要落实鼓励工业企业学习实践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政策措施, 支持地方质量协会、行业协会、中小企业服务平台等完善推广先进质量管理方法的功能和职能。质量协会、行业协会、专业机构要通过讲座培训、交流研讨等形式有针对性地推广卓越绩效模式、六西格玛管理、精益生产、现场管理等质量管理方法, 推广9000系列质量管理标准及GMP和HACCP管理体系标准。

各级质量协会要引导企业实施卓越绩效评价准则, 深化开展质量管理小组、质量信得过班组、现场管理、质量技术奖等质量管理活动, 开展消费品工业企业质量管理现状调查和分析工作, 举办“第七届全国企业员工质量知识竞赛及演讲赛”。组织开展质量标杆经验学习交流活动, 重点推进标杆经验在企业中的实践应用, 举办全国质量奖企业与美国质量奖企业质量对标交流活动。开展面向“专精特新”和创新性中小企业质量管理知识和方法的宣讲与培训等。

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等专业机构要推进质量工程技术应用, 在重点行业、重要产业聚集区开展质量可靠性整体解决平台 (TSQ) 的推广应用, 开展产业链质量可靠性提升专题研究, 为企业提供质量诊断、质量改进等技术服务, 协助企业开展质量攻关。

(四) 深化工业品牌培育

组织品牌培育专家组加强全系统品牌建设工作策划, 研究建立推进工业品牌培育的长效机制。在前两年试点基础上, 研究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标准体系, 组织制定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建立工业企业品牌培育管理能力评价与改进机制, 提高企业品牌培育管理有效性, 树立品牌培育管理能力强、效果好的示范企业, 进行宣传和经验推广。加快推进工业企业品牌专业人员培养工作, 完善各级品牌专业人员知识和课程培训大纲, 规范管理品牌专业人才培训机构和师资队伍, 重点培养品牌经理, 试点培养首席品牌官, 广泛培养品牌专业岗位人员。研究制定推进产业聚集区域品牌建设的制度和措施, 指导产业聚集区域品牌培育示范区建设。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实施品牌发展战略, 落实鼓励工业企业品牌发展的政策措施, 加强工业企业和产业集聚区域品牌建设工作。推广品牌培育管理体系和方法在工业企业的实施, 推进工业企业品牌专业人员培养, 推动产业聚集区域品牌建设。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和中国质量协会等品牌支撑机构要为地方和行业品牌建设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服务。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应逐步建立本地区、本行业的品牌培育公共服务平台。

中国工业报和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开展全国工业品牌竞争力评价和发布活动, 鼓励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逐步开展本地区、本行业品牌竞争力评价和发布活动。工业和信息化部中小企业促进中心开展品牌力指数评价发布, 举办品牌领袖峰会。中国质量协会组织全国品牌故事演讲比赛、品牌创新成果发布等活动。

(五) 促进工业产品实物质量提升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围绕质量提升加大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力度。有条件的地区和行业要制定重点领域质量攻关计划, 引导企业、技术机构和大专院校建立技术联盟, 利用国家和地方相关专项给予支持。

开展工业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 (以下简称技术评价实验室) 核定和能力建设工作, 推进其市场化运营, 提高其技术能力和服务水平, 做好年度工业产品质量现状分析报告。技术评价实验室、工业和信息化部电子五所、中国航空综合技术研究所等质量品牌专业机构开展服务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的质量品牌提升专项活动, 通过建立平台、质量诊断、质量检测改进、咨询培训、技术服务等形式, 支持示范基地骨干企业提高质量品牌竞争力。

(六) 改善质量政策、社会和市场环境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质量协会组织参与全国性质量管理和品牌建设活动。在产业发展政策和行业准入条件中, 加强对质量管理和产品质量的要求。各行业协会要积极开展“质量兴业”活动, 发挥行业组织作用, 解决行业中存在的突出质量问题。

加强对民爆产品、支农产品、无线电发射设备等产品生产企业的指导和管理, 开展电子信息产品有害物质替代和减量化工作。配合质检、工商等部门执法检查工作, 参与质量整治和消费者权益保护行动。发挥媒体的宣传和舆论监督作用, 持续改善质量品牌工作社会和市场环境。

二、工作要求

(一) 加强组织领导, 建立长效机制。

各地工业和信息化主管部门、行业协会要加强对质量品牌工作的组织领导, 明确职责分工, 加强计划组织, 落实配套政策。积极争取地方人民政府的指导和支持, 并加强与发展改革、商务、质检、工商等部门的沟通协作, 构建合力推进质量品牌建设的长效机制。

各有关单位要全面策划部署质量品牌工作, 重点策划组织好专项行动, 结合本地区、本行业特点, 确定工作内容和工作目标, 制定实施方案 (或工作计划) , 并于2014年3月15日前将实施方案 (或工作计划) 报我部 (科技司) 。

(二) 强化市场作用, 增强企业积极性和主动性。

要注重发挥市场作用, 增强企业质量品牌意识和风险意识, 引导企业自觉加强质量品牌建设。以提升企业质量品牌竞争力和创造附加价值的能力为重点, 支持企业参与市场竞争、提升效益水平。

(三) 创新工作思路, 发挥专业机构服务作用。

要进一步明确工作目标, 创新工作模式, 加强培育质量品牌专业力量。重点围绕培养质量品牌人才、推广质量品牌管理方法等工作, 搭建专业机构对接企业的服务平台, 支持企业增强质量品牌工作的有效性和效率。

(四) 加强工作宣传, 营造重视质量品牌的氛围。

要及时总结质量品牌工作经验案例, 开展专题宣传活动。发挥地方、行业和专业机构宣传渠道的作用, 展示质量品牌建设成果, 提升社会质量品牌意识。

篇6:关于报送2014年中学中职共青团年工作考核材料的通知

一、招生计划

全市小学一年级招生人数预计96000人,其中市内三区22300人。

全市初巾招生78900人,其中市内三区15900人。

二、招生入学规定

(一)坚持义务教育免试就近入学。

小学实行划片就近入学,初中入学在招生区片内通过电脑派位或以小学为单位整体调拨等方式进行。各区市教育(体)局要结合实际,根据有关法律法规政策的规定,确定各学校就近入学的条件、范围和招生计划,并及时向社会公布。学校招生区片划定后要相对稳定,确需调整时要由区市教育行政部门邀请相关单位和家长代表参与,进行审慎论证。全市各中小学均不得采取考试方式选拔学生。凡报名人数超过招生计划的学校均需通过电脑派位等随机方式录取新生。

(二)积极推进九年一贯对口招生。

各区市要在大力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基础上,逐步将九年一贯对口招生作为小学升入初叶l的主要形式。可以以小学为单位,为单个初上学校合理划定对口招生小学,对口招生小学学生毕业后直接升入该初中学校就读;可以以社区、路段等为标识,为单个初中学校合理划定招生区域,招生区域内适龄学生小学毕业后持相关材料到该初中学校注册入学。鼓励新建和改扩建九年一贯制学校,积极探索学区化办学。

(三)积极推进小班化教育。

各区市教育(体)局要按照青岛市中小学小班化教育实施方案要求,积极推进小班化教育。实行小班化招生的学校,每班不超过40人。其他小学每班不超过45人,初中每班不超过50人。

(四)严格落实特长生招生工作要求。

各单位要认真贯彻落实《关于印发青岛市教育局普通中学体育艺术特长生特长班招生办法(试行)的通知》(青教通字[2011]16号)和市教育局《关于做好2013年体育艺术特长生招生工作的紧急通知》(青教办字[2013]59号)要求,严格按照已经提前向社会公布的2014年艺体特长生招生计划招生,不得擅自调整专业和人数。严格审查特长生报名条件,全面监督特长生测试录取过程,确保持招生条件公开、程序规范、结果透明。不得以招收特长生为名对学生进行任何学科化考试、选拔。

(五)进一步规范民办学校招生。

民办学校要严格执行市、区市义务教育学校招生政策。招生办法须报所在区市教育(体)局,经审核并向社会公布后实施。民办学校招生广告、招生简章以及其他招生宣传材料均须经所在区市教育(体)局审核同意后方可发布。有两处及两处以上校区的学校须分别报所在地区市教育(体)局审核。各区市教育(体)局要对本行政区域内民办学校的办学条件、师资配备以及规范办学行为等进行审核,并根据审核结果核定民办学校的招生计划。

(六)积极做好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就读保障工作。

各区市教育(体)局要认真贯彻落实青岛市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接受中小学教育管理办法,保障符合我市入学条件的外来务工就业人员子女平等接受教育。

(七)切实做好特殊教育学校招生工作。

各区市教育(体)局要对残疾儿童进行全面摸底排查,及时接收符合入学条件的残疾儿童少年就读。青岛市盲校、青岛市中心聋校义务教育阶段均面向全市招生。各普通学校要创造条件接收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残疾适龄儿童、少年随班就读。

三、有关要求

(一)完善保障机制。

各区市教育(体)局要按照招生工作职责,完善机构,健全制度,明确责任,确保招生工作平稳、顺利和有序进行。要结合新型城镇化建设、新型农村社区建设和户籍制度改革等要求,坚持教育优先发展,科学制定中小学教育设施专项规划。积极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努力扩大优质教育资源,办好每一所学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按时就近入学。

(二)全面实行阳光招生。

各区市教育(体)局、各学校要通过多种形式主动向社会公开相关信息,包括招生政策、工作安排、招生结果、咨询方式、监督举报平台等。要做好信访接待工作,及时回应社会关切。要认真贯彻落实《山东省对违规从事普通中小学办学行为责任追究办法》(省政府令255号),严肃处理违反规定将学校划分为重点学校和非重点学校、分设重点班和非重点班、将考试或者竞赛成绩作为义务教育阶段入学与升学依据、违规招生宣传和乱拉生源、擅自提前招生、拒绝接收本学区内具有接受普通教育能力的适龄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等行为,维护正常的招生秩序,保障教育公平。

(三)加强宣传引导。

各区市教育(体)局、各学校要利用报纸、电视、网络、微博等多种方式,对义务教育招生政策和具体招生办法进行解读,使之家喻户晓。要积极倡导科学教育理念,努力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和舆论氛围。

篇7:关于报送2014年中学中职共青团年工作考核材料的通知

各省、自治区住房城乡建设厅,北京市规划委、天津市建交委、上海市规划国土资源局、重庆市规划局:

近年来,各地积极开展村庄规划、镇规划以及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的编制和实施,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村镇规划照搬城市规划模式、脱离村镇实际、指导性和实施性较差等问题仍然存在。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中央城镇化工作会议以及中央农村工作会议精神,2014年我部在继续开展村庄规划试点的同时,组织开展镇规划和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试点的目的和重点内容

(一)试点的目的。

探索符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符合村镇实际、具有较强指导性和实施性的村庄规划、镇规划理念和编制方法,以及“多规合一”的县域村镇体系规划编制方法,形成一批有示范意义的规划范例并加以总结推广。

(二)村庄规划试点的重点内容。

参照《关于做好2013年全国村庄规划试点工作的通知》(建村函〔2013〕35号)的要求,针对村庄问题,抓住村庄需求,因地制宜确定村庄规划内容及深度。今年着重探索不同类型村落格局的村庄规划方法,包括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的布局和适宜技术、村庄风貌和公共环境的整治方法、村庄格局未来发展方向的引导和管控等。村庄现有格局不做大调整。

(三)镇规划试点的重点内容。

探索符合小城镇实际、解决小城镇问题的镇规划理念、目的、内容、深度及编制方法等。探索不同功能、人口规模及产业特点的镇规划方法。探索符合小城镇特点的产业发展和扩大稳定就业的规划措施。探索以镇为中心的农民生产生活圈规划方法,依据农民购物办事、休闲娱乐、教育医疗等各类活动需求和活动半径,合理确定镇与村的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和商业设施的布局和建设标准,增强镇服务功能。探索“多规合一”的镇规划方法和工作机制。避免照搬城市规划方法、盲目追求规模扩张、重镇区轻镇域、重新镇区建设轻老镇区改造、缺乏小城镇特色、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四)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的重点内容。

探索县域城乡规划、国民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土地利用规划及生态环境规划等“多规合一”的规划方法和工作机制,实现县域村镇体系规划全覆盖,全县一张图管理。探索符合新型城镇化和新农村建设要求的县域城镇化战略和空间格局以及实施措施,提出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以及传统产业传承发展并举的产业政策和产业布局,提出人的就业、人的生活、人的素质、人的布局等以人为本的规划措施,提出耕地红线、生态红线、城镇开发边界以及合理用地等土地利用布局,构建以不同层次功能圈为基础的村镇体系和基础设施布局。重点解决目前县域规划中存在的各层次规划缺乏衔接、重现代轻传统、重县城轻乡镇、可操作性差等问题。

二、试点的选择

试点单位采取县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申请,各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推荐,住房城乡建设部确定的方法。每省最多推荐1个村庄、1个镇、1个县作为候选,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专家选择符合条件的10个村庄、17个镇、5个县作为试点。推荐材料表见附件。

(一)试点村庄的选择。

本次将选择以下类型村落格局的村庄做为试点,每类格局各选2个试点:一是散居型的村庄;二是组团型的村庄;三是网状型的村庄,如沿水网形成的村庄;四是带状型村庄,如沿过境公路、河道、山谷等形成的村庄;五是其他格局的村庄。2013年大部分试点的村落格局为集中连片型,今年试点不选择此类型。试点村庄应为当地政府重视,村干部带头作用强,村民参与积极性高的行政村。迁建、撤并的村庄以及新建的农民集中居住点不作试点。

(二)试点镇的选择。

本次将选择不同功能、人口规模及产业特点的镇作为试点:一是城市卫星镇,位于大城市周边或城镇密集地区内并分担城市功能,镇区现状常住人口为3至5万人,此类镇选择3个试点。二是县域副中心镇,生产生活服务功能对周边乡镇有较强辐射带动作用,镇区现状常住人口为1至3万人,此类镇选择3个试点。三是一般镇,生产生活服务功能主要辐射范围为本辖区,镇区现状常住人口小于1万人,此类镇选择3个试点。四是特色产业镇,现代农业镇、商贸镇、工矿镇和旅游镇各选2个试点。试点镇应为县政府重视,有政策、资金支持,近期建设项目可落实的非县城关镇。

(三)试点县的选择。

本次试点优先选择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重视,“多规合一”工作机制已建立,规划建设管理体制完善,社会、经济、文化、生态以及城乡协调发展较好的县。

三、试点工作要求

(一)注重调查。

深入实地开展调查,认真分析第一手资料,切实把握县、镇和村庄实际情况及居民切实需求。

(二)问题导向。

找准县、镇、村庄发展建设急需解决的主要问题,从解决主要问题入手,科学确定规划目标、内容和深度。

(三)部门协作。

县政府组织,建设、财政、发改、国土、环保、交通、水利、农业等部门共同参与,统筹规划各类建设项目。

(四)公众参与。

尊重公众意愿,在规划调研、编制、审批等各个环节,通过简明易懂的方式征询意见、公示规划成果、宣传普及规划。

(五)总结提炼。

建立评估机制,转变规划理念,改进规划方法,对规划编制、实施情况进行跟踪指导,总结提炼,为推广示范经验、制定规划标准和编制办法等提供实践基础。

四、试点工作组织

(一)落实责任分工。

试点所在县(市、旗)对规划编制和实施负总责。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各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指导、监督、检查。县级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负责规划试点的具体组织、监督和检查等工作。依法组织规划编制和报批工作。

(二)规划编制经费的补助和筹集。

住房城乡建设部负责拨付规划编制补助经费,各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给与支持,试点所在县(市、旗)负责拨付余额部分。住房城乡建设部按每个村庄规划试点7万元、每个镇规划试点15万元、每个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20万元对规划编制单位予以补助。住房城乡建设部与各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为规划试点项目共同委托单位,与规划编制单位签署合同并支付补助资金。

(三)示范推广。

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对试点规划进行验收,优秀规划将列入住房城乡建设部公布的示范名单。鼓励各地按照本通知要求开展本地区规划试点并推荐优秀规划,经住房城乡建设部组织评审后,优秀的可列入部示范名单。住房城乡建设部将在全国宣传推广示范并适时召开经验交流会。

(四)工作进度安排。

省(区、市)住房城乡建设主管部门于2014年4月20日前,向住房城乡建设部上报所推荐的试点村庄、镇、县和编制单位的基本情况(见附件)。2014年12月底前,完成规划编制。

联系人:陈伟、郭志伟、唐兰

电话:010-58934567(兼传真)

附件:1.村庄规划试点基本情况表

2. 镇规划试点基本情况表

3. 县域村镇体系规划试点基本情况表

4. 规划编制单位推荐表

上一篇:妇幼保健院开展“三好一满意”活动方案下一篇:高中生物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