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重大事故

2024-07-01

历史重大事故(精选9篇)

篇1:历史重大事故

二、中国近代重大历史事件

1839年,中英爆发第一次鸦片战争,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此战之后,地主阶级中的开明分子,林则徐、魏源等“开眼看世界”,后者更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但这并没有引起封建统治者的广泛重视。

随着列强对中国侵略的加深,1851年农民阶级出身的洪秀全领导了金田起义,建立了太平天国,战火遍及几乎整个南中国,沉重打击了清政府的统治,但是由于农民阶级的内部局限性,在1864年最终失败。与太平天国近乎同时发生的,是1856年-1860年的第二次鸦片战争,清政府与英法签订了《北京条约》,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进一步加深了。

为了绞杀太平天国并抵御外辱,地主阶级中的先进分子主张学习西方的科学技术,建设中国的近代工业,以“自强”“求富”为口号掀起了洋务运动,师夷长技以自强,但是地主阶级只学习西方技术,其代表人物张之洞主张“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改革没有触及封建制度的根本,所以很快在1885年中法战争和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遭到失败,《马关条约》的签订,标志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程度大大加深了,也标志着洋务运动的破产。

洋务运动催生了中国的近代工业,促进了中国无产阶级队伍的扩大和资产阶级的诞生。甲午战争失败后,资产阶级改良派第一次走上了历史舞台,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辅助光绪皇帝促成了1898年戊戌变法,由于封建顽固势力非常强大,变法103天就宣告失败,故又称百日维新。

此时第二次科技革命开始,西方国家逐渐进入帝国主义时代,瓜分中国的欲望空前高涨,这也使得帝国主义与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了当时中国的主要矛盾。为了反抗帝国主义的侵略,农民阶级掀起的1899年-1900年的义和团运动。义和团以“扶清灭洋”为口号,势力活跃在山东、直隶等地,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在华势力,使得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愿望破灭。但仍然由于农民阶级的局限性,义和团运动具有很浓厚的封建迷信色彩,盲目排外最终为中国带来了1900年的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义和团运动被残酷镇压。随后签订的《辛丑条约》标志着中国完全陷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深渊。

地主阶级为了挽救自己的统治开始了最后一次努力,1905年清政府宣布实行新政,派遣诸多大臣出国考察,废除科举,派遣留学生,编练新军,修订新律,但这所有一切的成果就是皇族内阁。皇族内阁的出现,造成了汉族地主的离心离德,大大加速了清王朝的瓦解。

在清政府的墓碑上刻上最后一段话的是孙中山、黄兴领导的资产阶级革命派。1895年兴中会在檀香山成立,1905年中国同盟会在东京成立,1911年爆发武昌起义,最终导致了清王朝的完结和1912年元旦中华民国的成立,中国历史从此进入一个新的纪元。

篇2:历史重大事故

14物理B班 陈珍珠 *** 核事故是指大型核设施(例如核燃料生产厂、核反应堆、核电厂、核动力舰船及后处理厂等)发生的意外事件,可能造成厂内人员受到放射损伤和放射性污染。严重时,放射性物质泄漏到厂外,污染周围环境,对公众健康造成危害。

那么核辐射究竟有哪些危害呢?医学研究表明:放射性物质可通过呼吸吸入,皮肤伤口及消化道吸收进入体内,引起内辐射,外辐射可穿透一定距离被机体吸收,使人员受到外照射伤害。内外照射形成放射病的症状有:疲劳、头昏、失眠、皮肤发红、溃疡、出血、脱发、白血病、呕吐、腹泻等。有时还会增加癌症、畸变、遗传性病变发生率,影响几代人的健康。一般讲,身体接受的辐射能量越多,其放射病症状越严重,致癌、致畸风险越大。

从二十世纪50年代开始到现在,核电已经发展了60多年。在这60多年的时光里,发生了大大小小的核事故,这些核事故出现在不同时期,也分布在不同地区。

1,切尔诺贝利核事故

切尔诺贝利核事故是核电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核事故,也是人类历史上最为严重的一次工业事故。它的发生有一部分原因是设计缺陷,但最主要的还是人为因素。切尔诺贝利核电站的技术在事故之后被逐步淘汰,目前已全部淘汰,现有的核电站是不能再发生类似的事故了。

1986年4月25日,切尔诺贝利核电站4号机组正在进行一次安全试验。26日1时,工作人员为了达到试验计划的功率,将保证反应堆安全的控制棒提出,所提升的控制棒已经超出了运行规程的限制。尽管如此,试验仍继续进行。为了避免反应堆自动停堆,工作人员还切除了部分事故保护系统。

试验开始后不久,反应堆功率急剧上升,冷却剂温度上升,出现闪蒸现象(即突然蒸发成水蒸气)。反应堆进入失控状态,导致了一场蒸汽爆炸。蒸汽爆炸破坏了反应堆的顶盖,并把反应堆厂房屋顶炸毁。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没有设计安全壳。所以,反应堆厂房被炸毁意味着所有放射性全部释放到环境中,这就形成了历史上最严重的放射性物质泄漏事故。这个过程说起来不短,但实际上整个过程只有8分钟,工作人员根本还没有时间进行抢救。

反应堆内的蒸汽爆炸导致厂房损坏,放射性物质直冲云霄,四处飞溅。而更为雪上加霜的是,从反应堆内溅射出来的高温核燃料和石墨与氧气接触,引起了石墨火。火花随着放射性物质溅落到核电站的各个厂房,引起了30多处的大火。即是放射性物质释放,又是大火灾,人类史上最严重的工业事故就这样发生了。

当时的辐射云覆盖欧洲东部、西部和北部大部分地区,有超过33.5万人被迫撤离疏散区。此次核事故的直接死亡人数为53人,另有数千人因受到辐射患上各种慢性病。

今天,切尔诺贝利周边地区呈现出一种怪异的“反差”。切尔诺贝利和普里皮亚特这两座遭到遗弃的城市慢慢走向衰亡,周围林地和森林地区的野生动物却因为人类的撤离呈现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有报道称,当地甚至再次出现了已经消失几个世纪的猞猁和熊,它们的出现说明大自然拥有惊人的恢复能力,生命即使在最为可怕的环境下也有能力适应并进行调整。

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灾难是历史上唯一一场INES等级达到7级的核事故,但谁也无法保证不会发生另一场达到7级甚至更为严重的核灾难。自然灾害、人为失误以及设备老化都是核工业无法回避的现实。全世界正在运营以及建造中的核电站共有近500座,我们当前面临的问题并不是未来是否会发生另一场核事故,而是“何时”发生。2,福岛核事故

福岛核事故已经过去了三年,但当时电视上可怕的画面相信很多人还历历在目。9级地震加15米海啸,这是核电站有史以来遇到最为严峻的挑战。在这样的挑战下,我们本来有很大的希望可以安全地渡过,但很可惜,我们没能做到。

2011年3月11日,日本东北部太平洋海域发生9级地震。福岛核电站检测到了地震信号,自动启动紧急停堆系统。大约30分钟后,反应堆都实现了自动停堆,进入次临界状态。至此,核电站处于安全状态,这也说明核电站成功抵抗住了9级地震的冲击。

停堆之后的反应堆还需要不断地供冷却水来冷却堆芯的余热,这样才能确保反应堆的绝对安全。大约停堆1个小之后,地震震毁了输电塔,核电站失去了外部电源,用于冷却堆芯余热的水泵停了。这时,启动应急柴油机启动,供电给水泵进行冷却堆芯余热。

15点37分,即应急柴油机启动50分钟后,核电站遭到海啸袭击,高达15米的海啸把两台应急柴油机淹没,核电站的最后一道防线失效了。在应急柴油机失效之后,核电站场内还配有紧急备用电池(UPS),UPS可以供应8个小时的电力。在这8小时的时间里,抢险人员的任务就是找到外来紧急电源来供给冷却堆芯余热使用。但是,很遗憾,东京电力公司的抢险人员没能完成这个任务。等到UPS电源用完之后,堆内的水慢慢被烧成水蒸气,然后就是燃料棒熔化,放射性物质开始释放。

福岛核事故的后果无疑是非常严重的,但令人欣慰的是这次事故中没有人员因为核辐射而死亡。在如此严重的核事故中,能够做到无人员伤亡,也从某个侧面反映出核电站的安全程度。然而,福岛核事故对周围居民产生的心理伤害远大与核辐射造成的伤害。

目前,福岛核电站内还有大量核污染水需要处理。日本政府的做法是将这些废水排入到大海中,通过海水的流动来稀释污染水。这种做法,世界各国尤其是周边国家的反响都很激烈。最后究竟如何处理这些核污染的废水,目前还没有一个定论。

3,三哩岛核事故

三哩岛核事故是核电历史上第一次出现堆芯熔化的重大核事故,它是由一系列人为操作失误和机械故障的不断叠加造成的。但三哩岛核事故的后果并不是特别严重,既没有造成人员死亡,也没有出现大规模的放射性泄漏。然而,作为历史上第一次核事故,各国媒体大肆报道,加深了民众对核能的恐慌,也激发了西方反核潮流,反核开始成为了环保人士的工作内容之一。

篇3:世界重大核电事故原因分析

(1) 核原料虽然体积小但蕴含的能量却很大, 2400吨标准煤所放出的能量仅需1000克铀裂变即可得到。

(2) 核能是清洁能源且属于不常用能源, 开采成本不易受国际经济形势的影响。

(3) 核电基本不会对附近环境排放有害物质, 不会促进温室效应的加重。反应堆外面有多层保障, 基本不会排放对环境有害的物质, 对外放射性污染一年的量相当于做一次X光透视所受到的照射量。

虽然核能总体利大于弊, 但我们也要趋利避害, 将核危害降到最低, 因为核电一但出现重大事故其影响远比普通电站大, 除了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 附近居民将会面临不同程度的核辐射威胁。

接下来通过对迄今为止的三起重大核电事故分别分析从而总结引起这些事故的重点因素。

1 美国三里岛核电事故

1979年3月28日4时, 美国三里岛核电站由于操作判断失误及机械故障发生5级核电事故。

事故经过:1979年3月28日4时, 三里岛核电站2#机组反应堆的二次回路循环水泵发生机械故障温度升高, 该回路冷却系统自动运行, 由于先前工作人员检修后未能将冷却系统的出口阀门打开, 导致二次回路冷却失效。堆内温度、压力上升至危险限值, 反应堆自动停止运行, 并开启泄压阀进行泄压, 堆内压力恢复正常后, 泄压阀因为机械故障没有自动归位, 导致堆内冷却剂持续流出, 反应堆内压力下降到正常水平以下, 应急堆芯冷却系统自动投入进行挽救, 操作人员在不知道泄压阀没有正常归位的情况下, 认为该系统的投入运行是多余的操作, 便将其关闭, 终止了向堆芯注水的操作。设备故障及操作管理失误致使堆芯温度短时间内过高, 46%燃料棒外壳镐及铀燃料熔化, 堆芯严重熔毁。

事故处理:及时地应对避免了氢气爆炸;核电事故进展信息上报及时, 5小时后白宫得到最新进展并发出指令, 7小时后大部分人员撤出事故电站;5英里以内儿童和孕妇进行疏散转移, 10英里以内学校暂时停止上课;2#反应堆宣布报废且清理费用达10亿美元, 三里岛核电公司共赔偿1.3亿美元。

事故影响:2#堆堆芯严重熔化;大量放射性物质溢出 (氪、碘、氙) , 现场共有3人受到辐射, 80公里以内居民受到放射性威胁;此次事故导致美国人民反对建设核电站情绪高涨, 民众纷纷游行, 美国因此30年内核电止步不前。

事故分析:

(1) 前48小时低估了这次核电事故的危险性, 而后又扩大事故的影响范围, 致使美国人民对核电的发展信心大减。

(2) 缺乏严密的管理逻辑, 操作失误, 自控薄弱, 报警不力。核事故是人的不安全行为产生的。

(3) 1979年年底, 美国总理卡特表态:“核能应该作为美国最后的一种可供选择的能源”。因此, 美国在20世纪后期停建核电;然而21世纪初美国大量在役核电站延长服役年限, 埋下了隐患。

(4) 不应在人口密集地区及靠近城市水源的地方修建核电站, 从而减小核电事故造成的影响和危害。

2 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时26分, 位于苏联乌克兰境内的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迄今为止事故等级最高的7级核电事故。

事故经过:在对4#反应堆进行安全维护中, 控制反应堆检测人员为了使检测顺利实施, 将一部分控制棒插入水中, 从而减少蒸汽量和功率, 二十分钟后功率下降, 检测人员又提升控制棒97.2%, 仅留下6根, 205根控制棒同时裂变, 产生大量热量;同时, 控制水泵检测人员将注水泵关闭, 启用备用水泵, 以减小流量便于测试;两工作人员同时的截然相反的操作, 使反应堆温度、压力急剧升高, 超出正常温度的百倍, 最终超出反应堆设计限值而爆炸。

事故处理:立即组织消防人员进行长达4小时的灭火作业, 有人员当场死亡;36小时后居民及职工全部撤离至安全区域;出动1800架飞机对4#堆空投5千吨放射性吸收物质, 减小放射性危害;反应堆底浇筑混凝土板, 上部用混凝土对反应堆进行全封闭浇筑, 隔绝残余核原料与外界的接触。

事故影响:反应堆堆型为石墨堆型, 内部全部为可裂变浓缩铀, 爆炸时附近厂房被掀掉;放射性物质随石墨升至大气平流层, 邻国受到辐射影响;进行事故抢救人员有29人死亡, 106人患急性放射性疾病 (成人辐射照射量按大于0.0671C/Kg计算) ;事故地点50公里以内11.5万人全部疏散, 2.6千平方公里内无人居住;事故发生后15年内有6.6万人患癌症及其他病症逝世, 受到不同放射性程度损害人员为320万。

事故分析:

(1) 操作人员缺乏安全意识, 没有进行协同操作, 随意性强, 因人为失误的叠加导致反应堆的爆炸。

(2) 反应堆型本身存在缺陷。石墨堆型的使用导致此次核电事故中带有辐射的大量石墨扩散, 应更换先进堆型。

(3) 核电设计无安全壳, 反应堆爆炸后放射性物质无遮挡而随大气环流自由飞散。

(4) 核电站管理人员对核泄漏的严重性缺乏充分认识, 硬件无闭锁, 软件无自控。

3 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泄漏事故

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 福岛第一核电站受地质灾害影响发生7级核泄漏事故。

事故经过:2011年3月11日14时46分, 日本福岛发生9.0级地震, 这次地震引发了海啸的发生, 海啸经过福岛第一核电站, 摧毁了核电站的供电系统, 设备功能失效, 反应堆内无法注水, 温度过高导致燃料棒熔毁, 在镐外壳有氢气生成, 安全壳内温度、压力过高, 各反应堆先后于1号12日, 2号15日, 3号14日, 4号16日在厂房内发生氢爆。安全壳有裂缝产生, 含放射性物质泄露, 9千吨低放射性及2万吨高放射性污水未经处理直接倾入海洋, 8.65万吨受放射性污染的水源暂未处理。

事故处理:先是留下50人清理事故现场, 随后又升至180人, 清理人员辐射剂量上限放宽至250毫希;30千米以内居民全部疏散, 20千米以内设为禁区;反应堆发生氢气爆炸, 应急系统电力中断, 首先采用飞机进行空中洒水降温, 然后通过高压消防车从地面进行投水冷却;铺设电线恢复供电系统, 启动冷却系统;对于未经处理流出的含有较高放射性污水进行堵截, 并采用容器进行储存, 部分含有放射性的污水则直接排入海洋, 依然有8.65万吨污水需要处理;拟建防波堤;4个反应堆均采用混凝土进行全封闭浇筑, 三阶段长期处置已启动;日政府暂时停止运营滨冈核电站, 防止受到后续可能发生的8.0级地震的影响, 避免福岛第一核电事故的重演。

事故影响:反应堆氢爆有11人受伤;共有190人受到不同程度辐射伤害;半径30公里以内人员全部撤离;受灾地区土壤、奶制品、菜类、海鲜均检测到放射性物质;燃料棒30%-70%熔毁;泄露辐射量缓慢释放;近海、深海均受到放射性影响, 海洋污染区5年内到达北美, 10年内到达亚洲, 30年内太平洋将受到放射性的影响;日本政府宣布福岛核电站4台机组已全部报废。

事故分析:

(1) 核电站厂址地面与海平面高度差距太小, 且无抵挡台风、海啸建筑设施;抗震等级低。

(2) 核电站备用供电系统不完善, 主供电系统受损备用供电系统无法立即保障供电。

(3) 对反应堆内氢气的产生及氢爆的限值认识不清, 没有吸取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氢爆的教训, 低估了氢爆带来的后果影响。

(4) 事故发生后由于担心海水对设备的损害, 当局决策迟缓, 过分注重经济利益, 延误了避免氢气爆炸的最佳时机。

通过对历史上三起重大核电事故的分析可见, 导致核电事故的主要因素有:

(1) 操作管理因素。

(2) 抗自然灾害能力不够。

(3) 应急系统力度不够。

在操作管理因素方面, 需加强专业知识技能的培训, 树立安全意识, 对于维护和检修应制定标准化流程, 拒绝不安全操作;在抗自然灾害方面, 需根据建厂所在地可能面临的潜在威胁进行充分的风险评估, 并修建相应的防范设施;在应急系统力度方面, 应急系统应作为防范核事故的第一道屏障和最后一道屏障, 而不仅仅是警告, 在核电站面临巨大威胁。例如:堆芯温度过高而面临熔化时应强制采取挽救措施, 此时不应再受人为的限制。

而在降低核电事故造成的影响方面应从建厂选址和防护隔离两方面防范。在建厂选址方面应远离城市水源避免污染城市用水, 远离人口密集地区避免造成大规模人员伤亡和恐慌;在防护隔离方面要修建安全壳避免辐射物质大量无遮拦外泄, 造成更大范围的影响。

摘要:核能属清洁能源, 因而被广泛使用, 其典型代表就是核电站。核能不同于其它能源, 因核原料具有放射性, 因此核电事故不仅会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还会威胁附近居民健康, 造成人民的恐慌, 故而影响到核电的进一步发展, 本文通过对历史上三起重大核电事故的整理、分析, 探讨造成核电事故的主要原因。

关键词:核电事故原因,重大核电事故,辐射危害

参考文献

[1]朱继洲, 单建强.核电厂安全[Z].

篇4:近期重大事故检索

8月1日从云南省有关部门获悉,云南省宣威市一煤矿日前发生严重透水事故,造成5人死亡,2人受伤。

据介绍,发生透水事故的煤矿位于宣威市龙场镇,距宣威城区35公里,是个个体老煤矿。7月28日上午9点15分,该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发生透水,当时井下有24名矿工,在距地面101.8米处的一矿道工作面上的5名矿工遇难,其余矿工被安全转移。

山西临汾一煤矿发生瓦斯燃烧事故窒息死亡6人

据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消息,7月29日22时50分, 山西临汾地区乡宁县枣岭乡长嘴湾煤矿(乡镇有证)掘进面发生一起瓦斯燃烧事故,窒息死亡6人。

四川宜宾一煤矿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 死亡7人

据来自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国家煤矿安全监察局)的消息,7月29日15时20分, 四川宜宾市珙县洛亥二号井(乡镇有证)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死亡7人。

山东木石煤矿透水事故11天后仍有23人下落不明

7月26日山东枣庄木石煤矿发生透水事故,37名矿工被困井下,截至11日,两人获救,12人被证实遇难。

7月26日22时15分,山东省枣庄木石煤矿发生透水事故,37名矿工被困井下。截至目前,搜救工作没能取得新的进展。被困井下的37人中,两人获救,12人被证实遇难,仍有23人下落不明。

湖南双峰发生一煤矿安全事故 4人死亡10余人受伤

从湖南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双峰县获悉,8月6日下午3时40分,湖南省双峰县境内的涟邵矿业集团洪山殿实业公司蛇形山矿井,发生煤与瓦斯突出事故,当场4人死亡,2人重伤,10多人轻伤。

重庆一煤矿发生透水事故 7人获救12人被困井下

8月7日傍晚,重庆沙坪坝区燕湾煤矿的工人正在向矿井里紧急运送施救物资。8月7日上午10点30分左右,重庆市沙坪坝青木关镇一小煤矿发生透水事故,19名矿工被困井下,目前有7人获救,有12人尚被困,救援队伍仍在抢险施救中。

山西杏儿沟矿难事故死亡人数已达37人

截止到12日零点,山西大同市杏儿沟煤矿矿难事故死亡人数已达37人。

8月11日6时40分,大同市杏儿沟煤矿发生瓦斯爆炸,当天当班入井人员220人,事故前出井177人,事故发生时井下有43人。事故发生后,抢救出井14人,经医院抢救1人生还,其余13人在医院死亡。随后抢险队在矿井内发现15具遗体。

目前,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和山西省有关部门正在全力寻找还在井下的14人。

山西省阳泉煤矿瓦斯爆炸28名矿工全部遇难

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三矿瓦斯事故最后两名遇难矿工遗体15日上午被找到。至此,“8·14”事故中的28名矿工被证实全部罹难。

14日中午12时40分,山西省阳泉煤业(集团)公司三矿裕公井扩二区南六掘进工作面发生瓦斯爆炸,当时井下共有28人作业。其他工作面的400多工人在事故发生后都安全撤离。据悉,遇难的28人中一部分是排瓦斯人员,一部分为辅助人员。

上海浦江发生特大油污染事故

8月5日凌晨,一艘停泊于黄浦江上游准水源保护区———吴泾热电厂码头卸货(煤炭)的中海集团“长阳”轮船尾燃油舱,突然受到不明船舶撞击,造成油舱破损,大量燃油外泄,附近水域大面积严重污染。浦江漏油事件引发人们关注生态及饮水问题。

哈尔滨油漆厂厂区突发大火

8月15日20时20分,在哈尔滨油漆厂厂区内,正在装卸信那水过程中的罐车发生爆燃。大火持续三个小时才被扑灭,现场7名工作人员受伤,其中5人伤势严重。发生爆燃的是一辆来自大庆的“大罐车”,当时该车正在装卸信那水,爆燃引起旁边的库房起火,并导致现场7名工作人员烧伤。

经消防部门奋力扑救,大火于23时30分被扑灭。起火的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哈尔滨市地下商城发生塌陷死亡人数已达6人

8月16日晚上7点左右,哈尔滨南岗区一个正在修建中的地下商城发生塌陷事故。这次突然塌陷的范围近百平方米,深度在17米左右。截至记者发稿时,已经有7人获救6人死亡。被困人员主要是正在施工的工人和路面行走的行人,救援工作正在紧张进行。

江西弋阳栏杆断裂30人坠楼2人死亡

8月15日晚,江西省弋阳县发生一起坠楼事故,已有2人死亡,另有28人受伤。

15日20时左右,江西钱荣摩托车有限公司在弋阳县中山路进行摩托车促销表演,当演出进行到高潮时,不少观众爬上附近楼房的二楼观看,人越聚越多,造成福华商城二楼两栋楼之间的过道铁栏杆突然断裂,至少30人坠楼。15日当晚和16日午后,两名伤势严重者不治身亡。

篇5:重大安全事故管理

第一条 为了有效地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严肃追究重大安全事故的行政责任,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首都社会稳定,依据《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结合本市实际情况,制定本规定。

第二条 对违反本规定的责任者,按照干部管理权限,由各级人民政府或者有关部门给予行政处分。监察机关依照行政监察法的规定,对各级人民政府和政府有关部门及其工作人员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实施监察。

第三条 区、县和乡、镇人民政府以及街道办事处(以下简称政府)主要领导人、市和区、县人民政府有关部门(以下简称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对下列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依照法律、法规和本规定的规定有失职、渎职情形或者负有领导责任的,依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一)重大火灾事故;

(二)重大交通安全事故;

(三)重大建筑质量安全事故;

(四)民用爆炸物品和化学危险品重大安全事故;

(五)矿山重大安全事故;

(六)锅炉、压力容器、压力管道和特种设备重大安全事故;

(七)其他重大安全事故。

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对重大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比照本规定给予行政处分;构成玩忽职守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四条 重大安全事故的具体标准,按照国家和本市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 政府应当依照有关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履行下列职责:

(一)每季度至少召开一次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会议,由主要领导人召集有关部门正职负责人参加,分析、布置、督促、检查本地区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会议应当作出决定并形成纪要,会议确定的各项防范措施,应当由专人负责,认真落实;

(二)实行安全目标管理责任制,明确各级领导和有关人员的安全责任,并作为考核有关领导政绩的重要依据;

(三)组织有关部门按照各自的职责,对本地区容易发生重大事故的、场所和设备、设施,进行严格管理和重点检查;

(四)制定本地区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经主要领导人签署后,报上一级政府备案;

(五)组织有关部门对本规定第三条所列各类重大安全事故的隐患进行查处;发现重大安全事故隐患的,责令立即排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排除前或者排除过程中,无法保证安全的,可以责令暂时停产、停业或者停止使用,并向上一级政府报告。法律、行政法规对查处机关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六)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负责人应当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抢救和善后处理工作,并迅速向上一级政府报告。各级政府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调查处理事故,必要时市政府可以对重大安全事故的有关责任人员作出处理决定。

第六条 政府部门在职责范围内,应当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的规定,加强安全监督管理,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发生,并履行下列职责:

(一)宣传、贯彻安全生产的政策、法规,研究、部署防范重大安全事故的工作,定期组织安全检查;

(二)及时采取措施消除重大安全事故隐患,超出其职责范围的,应当立即向同级政府报告;情况紧急的,可以依法立即采取包括责令暂时停产或者停业在内的紧急措施,同时向

同级政府报告;

(三)必须严格依照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安全条件和程序,对涉及安全生产事项进行行政审批(包括审批、审核、核准、备案)。对取得批准的单位和个人实施监督检查,发现不再具备安全条件的,应当按规定撤销原批准;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而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应当立即予以取缔,并依法给予行政处罚;

(四)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组织调查组对事故进行调查。事故调查工作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起60天内完成,并由调查组提出调查报告。遇有特殊情况,可以适当延长时间,但不得超过90天。调查报告应当包括依照本规定对有关责任人员追究行政责任的意见。

第七条 任何单位和个人均有权向政府或者政府部门报告重大安全事故隐患,有权向上级政府或者上级政府部门举报下级政府或者下级政府部门不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不按照规定履行职责的情况。接到报告或者举报的政府或者政府部门,应当立即组织对事故隐患进行查处,或者对举报的不履行、不按照规定履行安全监督管理职责的情况进行调查处理。

第八条 政府、政府部门必须加强中小学校的安全管理,实行学校安全工作校长负责制和安全一票否决制,防止发生食物中毒、火灾、旅游等安全事故,确保学生安全。中小学校严禁以任何形式、名义组织学生从事接触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劳动或者其他危险性劳动。严禁将学校场地出租作为从事易燃、易爆、有毒、有害等危险品的生产、经营场所。

中小学校违反前款规定,按照学校隶属关系,对有关政府主要领导人和政府教育行政部门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警告、记过、记大过、降级的行政处分;对有关校长和直接责任人员,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大过、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构成非法制造爆炸物罪或者其他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九条 负责行政审批的政府部门或者机构违反本规定第六条第(三)项,对不符合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予以批准,发现未依法取得批准而擅自从事有关活动的不予取缔、不依法给予行政处罚的,对政府部门或者机构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撤职的行政处分。

第十条 重大安全事故发生后,有关政府或者政府部门违反国家有关规定和本规定第五条第(六)项、第六条第(四)项,隐瞒不报、谎报、拖延报告或者阻碍、干涉事故调查的,对该政府主要领导人或者政府部门正职负责人,根据情节轻重,给予记过、记大过、降级的行政处分。

第十一条 发生特大安全事故,按照《国务院关于特大安全事故行政责任追究的规定》处理。

对特大、重大安全事故以外的其他安全事故的防范、发生负有责任的有关人员,按照国家和本市的有关规定追究行政责任。

篇6:重大飞行事故案例

某年某月某日,中国某航空公司TYl54MB—2610号飞机执行甲―乙飞行任务。起飞后飞机发生飘摆,无法控制,约10min飞机空中解体坠毁,导致机毁人亡的一等飞行事故。

事故当日,该航空公司某机组驾驶TYl54MB—2610号飞机执行甲—乙的航班任务。飞机于北京时间08:13由甲机场起飞,离地24s后,机组报告飞机飘摆,保护不住,飞机“唿唿”地响。飞行员用额定马力保持400km/h的速度上升。08:16:24,机组报告飞机以20о的坡度来回飘摆;08:16:58,机组报告飞机飘摆坡度达到30о;08:17:06机组报告2名飞行员都保持不住飞机。机组采取了短时接通自动驾驶仪等方法进行处理,未能奏效。08:22:27,飞机速度降至373km/h,迎角20°,出现失速警告。之后左坡度为66.8°。此时速度达到747km/h,出现超速警告。在这一过程中,飞行高度由4717m下降到2884m,飞机航向由280°左转到110°,飞机最大垂直过载达2.7g,最大侧向过载达l.4g。08:22:42,高度为2884m时,飞机开始解体。最终飞机坠落在某县内,距甲机场140°方位,49km处。机上旅客146名(13名外籍旅客),14名机组人员全部遇难。

篇7:重大事故应急预案

1.1本预案所指重大道路交通事故,是指在港区范围内发生的造成人员伤亡人数或损失符合2.3.1分级标准规定的道路交通事故。

2.组织机构

2.1公司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负责重、特大交通事故救援处置的组织指挥;具体的组织指挥工作由公司安全监察部负责实施。

2.2公司重大事故应急救援指挥部办公室设在安全监察部(电话:82381470、82380454)。指挥部值班室设在调度值班室(电话:82380480)。

3.事故报告

3.1在发生重大交通事故后,当事人或现场管理人员应及时拨打110报警电话,报告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伤亡人数等简要情况,并同时报告公司安全监察部。

3.2安全监察部接到报告后,应立即报告公司领导,并根据有关规定及时向集团安技部报告事故情况。

4.应急救援处置

4.1应急预案的启动

4.1.1安全监察部在接到事故报告后,应立即启动本预案,并赶赴事故现场,做好现场封闭和救援的准备。

4.1.2重大交通事故应急预案启动后,公司领导应立即赶赴现场进行组成现场指挥部,协同港公安局做好事故的指挥与救助,并协调相关的专业处置组组织专业救援队伍赶赴现场,实施救援处置;非生产区域的重大交通事故不设立现场指挥部,由港公安局和公司安全监察部直接组织现场指挥、救援。

4.1.3公司抢险救助队接到命令后,当班的队员应以最快速度赶赴事故地点,配合执法、救助人员做好抢险救助和现场维护工作。

4.1.4相关人员接到通知后赶赴事故现场的时间要求:工作时间15分钟内到达事故现场;非工作时间45分钟内(最迟不超过1个小时)到达事故现场。

4.2现场救援。

4.2.1事故发生初期,事故现场人员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或按就近的原则及时将伤员送医院急救。

4.2.2现场安质人员因抢救伤员、防止事故扩大以及疏通交通等原因需要移动现场物件时,必须做出标志、拍照、详细记录和绘制事故现场图,并妥善保存现场重要痕迹、物证等。

4.2.3安全监察部在配合交警大队快速全力抢救伤员的同时,要做好事故现场的保护,便于交警大队进行事故现场的勘察处理,并要配合交警大队做好事故发生区域的交通指挥疏导工作。

4.2.4现场指挥部应迅速了解、掌握事故发生的具体时间、地点、原因、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以及涉及或影响的范围、已采取的措施和事故发展趋势、可能导致事故扩大的途径等情况,配合港公安局迅速制定事故处置方案。

4.2.5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时,各专业处置组的职责:

A、安全监察部对事故现场及周边地区和道路进行警戒、控制,保障抢险救援工作正常开展,并负责协调公司抢险救助队做好抢险救援工作

B、后勤服务部要做好抢险救助的后勤保障工作。

C、办公室通知相关单位随时待命,公司的所有设备、车辆和人员应无条件地服从现场指挥部的统一调度。

D、生产调度部负责组织、协调事故现场周边区域的装卸生产,保证救援所需的机械设备和人员能及时调用到位,并积极参与事故救援工作要。

E、如事故有可能引发火灾或爆炸,安全监察部应紧急调用消防车现场待命,并在必要时实施现场救援。

4.2.6安全监察部应建立完善的交通事故处置机制。与交警、医疗急救、消防、卫生防疫等部门组成快速反应联动机制,将事故损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4.2.7现场指挥部应根据现场救援的实施效果和事故发展的态势,及时调整救援方案。

4.2.8在实施现场救援时,安全监察部要配合交警大队确保事故路段畅通;如事故路段无法安全通行,应设置相应的标志,并指挥来往车辆绕道行驶。

4.3善后处理。

4.3.1安全监察部在交警大队现场勘察、处理完毕后,应及时配合交警大队将事故车辆拖离事故现场,恢复正常的道路交通秩序。

篇8:煤炭企业重大事故的防控体系研究

一、重大事故发生的主要原因

1.安全培训不规范

安全知识培训是煤矿企业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安全知识培训不仅是解决人的不安全行为的有效手段, 同时也可以通过安全教育和安全知识的培训, 进而促使相关人员自觉地改善工作环境与作业条件, 可以使重大事故的安全隐患消灭在萌芽之中, 其实这也是安全管理的最高境界。

企业的决策层及管理层没有做好职工安全教育培训的具体规划, 在对他们进行实际安全知识的培训时没有做到详细、周到的讲解, 导致职工安全意识淡薄, 使得企业伤亡事故频繁发生。此外, 安全知识培训的计划不系统, 缺少详细周密的计划书, 其中还缺少对企业决策层和管理层的有关安全管理理念及知识的培训, 只是单纯的对井下作业人员作安全知识的培训, 导致企业的决策层及管理层缺少安全知识, 使得在对职工的管理上缺乏明确的目的性。

2.信息管理系统不完善

安全信息是安全管理工作的主要依据, 它包括事故及职业伤害的记录、分析、统计;职业安全卫生设备的研究、设计、生产及检验技术;法律、规章、技术标准及其变化动态;教育、培训、宣传及社会活动, 国内新技术动态、隐患评价及技术经济分析、咨询、决策系统等。主要表现为专职工作人员数量较少, 安全信息采集、登记、筛选、处理、汇报、反馈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不完善, 缺少一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与运行体系, 工作人员凭直观、凭经验, 导致不能随时掌握安全信息, 同时也导致不能正确地进行决策, 不能及时消除事故隐患。

3.应急救援体系不完备

主要存在如下几个方面的问题:一是机构不健全, 发展不均衡, 个别应急职能机构功能性缺失, 机构建设条块分割, 过多地依赖于政府;二是管理模式单一, 缺少实现统一规划, 从而导致整个应急体系的联动性差;三是没有建立起独立的、综合性的应急管理法规标准体系;四是缺乏科学地进行应急指挥决策的保障体系。

二、重大事故的防控对策

(一) 建立规范的安全培训

把职工培训中心作为安全教育基地, 培训计划可分三个层次进行制订。

1. 决策层的培训

决策层的安全培训要突出思想观念的教育, 可以采用定期培训的方式, 使他们能够树立“安全第一”的哲学观;尊重人的情感观;安全就是效益的经济观;预防为主的科学观。突出以下内容:第一, 法规、标准及方针政策;第二, 安全管理能力;第三, “安全第一”的思想;第四, 安全道德的建立。

2. 管理层的培训

企业管理层是指中层管理人员和基础生产指挥人员, 根据他们的工作岗位不同制定不同的培训计划, 使中层干部具备现代的安全管理知识, 掌握安全工作方法, 了解相关的安全法规和制度, 具备一定的安全文化素质。企业的班组长通过安全培训要具备较好的安全技术技能、熟练的安全操作技能, 使他们有强烈的安全需求, 珍惜生命, 爱护健康, 深悟“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的内涵, 自觉的遵章守纪, 勤奋的履行工作职责, 机敏的处理异常现象, 树立舍已救人的高尚品德。为使安全培训工作落实, 可以对这部份人实行岗位资格认证, 未经认证的管理者限期下岗。

3. 作业层的培训

井下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 涉及到几十个工种, 按照不同的工种岗位制订不同的培训方案。对采区区队长进行安全管理的专项培训, 主要体现在管理方面的知识讲座, 定期安排专业的安全管理讲师进行大课式的讲解。对普通采煤人员进行安全知识宣传, 主要体现在编排节目等方面的培训, 例如:每年定期举办安全文化汇演, 宣传安全方面的知识, 让矿工在节目里体验到安全的重要性。通过安全培训要使他们达到:每个员工都要有较高的安全需求, 有强烈的安全意识, 掌握安全技术和技能及安全作业规程, 自觉的遵守安全生产法规和劳动纪律, 遇到异常情况时, 沉着、果断并能采取有效的安全应急措施。

(二) 建立完善的信息管理系统

为充分发挥安全信息管理系统应有的作用, 在安监处和矿调度室设置安全信息管理中心, 配备具有较高素质的专职工作人员, 并制订和完善安全信息采集、登记、筛选、处理、汇报、反馈等一系列管理规章制度, 形成一整套科学有效的管理与运行体系, 为随时掌握安全信息, 正确地进行决策, 及时消除事故隐患提供可靠保证。

为保证安全信息准确、完整、全面, 切实发挥应有的作用, 特别强调对现场信息的管理, 除各类专职安全监督检查人员、兼职安全网员和群监员有明确的安全信息收集责任外, 还规定所有到过现场的班组长以上的各级管理人员都是安全信息员, 脱离现场后必须及时到信息站填写“安全信息”卡, 反映现场存在问题与隐患, 并提出整改处理意见, 保证安全信息管理系统的高效运行。

为了使管理人员能随时掌握安全状况, 包括安全隐患、干部下井信息、制止“三违”信息、已发生事故情况、各专业质量标准化情况等, 并及时预测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和可能发生的安全事故, 做到防患于未然。应该建立“煤矿安全生产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至少应具有以下功能:

1. 安全日常管理信息系统

日常安全管理信息的输入、查询、打印等功能。

2. 安全事故信息系统

安全事故输入、查询、统计分析、动态趋势图分析等功能。

3.“三违”治理信息系统

实现“三违、安全隐患”治理情况查询、统计、输出、动态趋势图分析等功能。

4. 管理干部下井信息系统

主要用来输入、统计、查询、检查管理干部下井制度执行情况及进行动态趋势图分析。

5. 评价信息系统

依据采煤、掘进工作面日常评估体系、全矿安全生产状况评价体系、主要生产工区安全管理水平评价体系, 根据收集的相关评价信息, 自动完成计算、统计和输出, 及时、准确地得出评价结论, 实时有效地指导矿井安全生产。

(三) 建立安全管理应急救援体系

保障安全生产的对策, 除了要具备预防的对策 (事前之策) 以外, 还要有应急处理的对策 (事中之策) , 通过对重、特大事故的应急计划, 使事故的影响和危害最小化。由于煤矿企业的特点, 尽管企业在安全生产上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 加强了安全管理工作, 一些突发事件引发的特别重大事故还是时有发生, 因此, 对井下作业的安全管理上在采取预防为主的同时, 还应建立相应的应急救援体系。制定重大事故的应急预案, 预案应包括方针与原则、应急策划、应急准备、应急响应、现场恢复、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在发生重大事故时启动应急预案, 实施紧急救助。

三、结语

目前, 我国煤矿安全管理任重而道远。由于煤矿井下系统的复杂性和人为因素的影响, 事故预防必须从健全煤矿安全管理体系建设入手, 加强重大事故动态风险管理, 规范煤炭企业的安全管理行为。煤矿重大事故的防控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我们只有在不断的探索、积累和完善过程中寻求完美。

参考文献

[1]李文俊.全国煤矿安全状况分析及发展对策[J].中国煤炭, 2001, (3) .

[2]邵祥理.我国煤炭企业安全管理的现状及对策[J].煤炭工程, 2006, (3) .

[3]叶龙, 李森.安全行为学的探索[J].清华大学学报, 2005, (3) .

[4]崔政斌.企业安全管理新编[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2004.

[5]李小中.企业管理新理念[J].现代管理科学, 2001, (2) .

篇9:重大事故理赔“赶考”

在过去的7、8、9三个月,全国各地发生多起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造成了巨额的经济损失,类似的事故在拷问安全预防措施的同时,也在拷问险企的应急理赔机制,保险业理赔服务面临严峻考验。

险企应急迅速

据了解,接到武汉9.13特大坠亡事故的报案后,生命人寿湖北分公司立即启动重特大事故理赔应急预案,成立了专案工作组,于当日下午6时及次日7时,两次赶赴现场安抚慰问、调查取证,为理赔善后作准备。同时开启理赔绿色通道,仅用一天时间便作出570万的理赔决定,离报案时间仅17个小时。

7月,北京“7·21”暴雨发生后,一周内就接到保险损失报案4.6万件,估损金额近10亿元。8月,除北京外,湖北、广东、天津等地因极端天气接到仅车险报案就超过14000件,对查勘定损造成了很大压力。各地保监局和保险公司均启动预案,调拨非灾区人员协助进行车辆等查勘理赔。

9月7日,云南省昭通市彝良县与贵州省毕节地区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交界发生5.7级地震。云南保监局第一时间对抗震救灾工作做出了要求相关公司立即开展受损财物和伤亡人员承保信息排查,迅速组织灾后查勘理赔;有序开展保险服务,畅通绿色理赔服务渠道,特事特办、急事急办;建立24小时情况报告制等五项部署。

与此同时,多家保险公司快速反应。9月8日,在彝良地震发生不到24小时,太平洋人寿云南昭通支公司就完成了一笔高危行业人身意外险20万元的赔付,这也是此次地震的首笔赔付。灾区各家保险公司克服当地办公场所受损、通讯不畅等种种困难,积极开展抗震救灾和保险理赔工作。

不难看出,重大事故和自然灾害面前,保险人在无奈之中练就了一身应对自然灾害和重大事故损失快速反应的本领。在监管机构的统一指挥下,第一时间成立工作专班,紧急动员,启动应急预案,积极组织排查,较为快速的开展了理赔工作。

理赔仍存纠结

各保险公司的快速反应,用实际行动践行着履行社会责任、更好发挥保险的损失补偿和稳定社会的功能。采访中,记者发现,在快速反应的背后,存在着理赔上的难题。

每一次重大自然灾害,都是对当地保险深度及保险密度的考验。

以云南彝良地震为例,此次地震发生在国家连片扶贫开发的“乌蒙山”贫困地区,其保险深度及广度、当地居民对保险的认识则更为贫瘠。云南保监局公布的数据显示,1-5月,昭通财产险保费收入为1.6亿元,同期该省的财产险保费收入51.2亿元,占比仅3%。而同期昭通GTP收入约为163.7亿元,保险深度仅0.97%,人均保费仅27.44元。

统计数据显示,此次地震造成70多万人受灾,821人受伤,81人遇难,大量民房严重损坏或倒塌,教育、卫生、交通、通信、电力、水利、铁路等基础设施不同程度受损,因灾造成直接经济损失达40亿元,实际损失与赔付金额存在着巨大差距。

显然,危难时刻的“紧急动员”和“特事特办”并不能掩盖这种差距和理赔上的尴尬。一位参与理赔的寿险公司工作人员直呼:“若保险普及度够高,哪怕花100余元买一份保额10万元的人身意外险,对于伤者或逝者本人及家庭而言都远远高于政府的抚恤金。”

同样,每次重大意外事故的发生,也都是对安全应急机制和前期防范的拷问。8月26日凌晨2点40分许,包茂高速公路安塞段发生一起客车与运送甲醇货运车辆追尾碰撞交通事故,引发甲醇泄漏起火,导致客车起火,事故造成36人死亡。除了主观因素,从调查中显示,运输企业和监管部门的管理失控与失责也是客观存在的。

而此次事故车辆均由当地人保财险进行承保,其中,卧辅客车在事故中全损,由人保财险呼和浩特市分公司承保道路客运承运人责任险、交强险和第三者责任险100万元,承运人责任保险每座20万元,共保39座。由于事故影响大,引起了国家安监局的高度重视,此次事故赔偿资金一次性拨付到位。

目前,我国重大交通事故赔付超50万,仅投交强险远远不够,这也是2006年以来交强险持续亏损的主要原因。

现实中的尴尬

武汉“9.13”事故给国内建筑工程保险机制敲响了警钟,按照国家建工法的相关规定,凡建筑工地开工,开发商必须为建筑工人购买建筑工程意外伤害险。据了解,生命人寿此次570万商业理赔金仅仅是整个事故赔偿的一部分,其他类别的赔偿金将等待相关部门的调配进行统一发放。

而据多名业内人士介绍,目前,全国每年的建筑工程保险费大约仅为建筑安全工程投资总额的0.2%,国内办理工程保险的工程项目不足10%。由于建设工程项目大多具有建设周期长、投资大、技术要求高、参建单位多等特点,更强调专业工程背景的分析和审核,并非每个保险公司都有能力承担,这也是造成目前建筑工程投保率不足一成的主要原因。

“尽管不足10%的投保率,一旦发生意外,在政府和监管部门的压力下,保险公司也不得不赔偿。”“就法律规定而言,建工险的理赔款须赔付给出险者家属,重大事故影响往往较为广泛,由地方政府牵头进行调查善后,保险理赔款仅是赔偿的一部分,为配合政府工作,利于维稳善后,保险公司不得不简化流程,先行赔付给出险单位,再由其对遇难者家属进行统一的赔偿。”一位不愿意透露姓名的寿险公司高管对记者说道。

除上述难题外,同样让保险公司头疼的问题还表现在勘察上。投保率不足,保险公司介入重大事故勘察难,正检验着当前保险业重大事故的应对能力。

在地震、水灾、火灾等灾害中,对于多数理赔的保险公司,最困难的可能是确认人员伤亡名单。“我们没有死亡名单,目前很多人还联系不上。”这是多数保险公司人员焦灼但无法解决的难题。

如果保险公司没有死亡名单,没法确认被保险人的生存状况,也就不能进一步开展理赔工作。事实上,在重大灾难的处理过程中,国内保险业基本上很难真正介入事故调查,并在确认保单责任后快速理赔。尽管并不愿意承认这一事实,但与在事故发生时理赔的“紧急动员”和“特事特办”相比,各公司现场勘察的周期之长足见查勘之艰。

上一篇:党员培训心德体会下一篇:客房部主管职务说明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