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2024-07-19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精选14篇)

篇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预案

一、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转动人员应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当地卫生或环保部门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感染管理科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三、感染管理科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五、转动人员对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泄漏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

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八、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九、感染管理科必须向卫生局、环保局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卫生局、环保局。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流失、泄漏、扩散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感染源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

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根据国务院和卫生部颁布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规范。

我院垃圾分生活垃圾和医用垃圾两大类,其中医疗废物规定分为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化学性废物五大类,状态分固体和液体两种。医疗废弃物的分类收集:

固体废弃物——黑色袋装生活垃圾,黄色袋装医用垃圾(含感染性废弃物、病理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垃圾袋在质量上要求不渗水。

一、医院建立严格的污物分类收集制度,所有废弃物都应放入标有相应颜色的污物袋内,严禁将生活垃圾、放射废物、化学废物等混入医用废物中,各科加强管理,严防人为流失,勤务中心定时清运。

二、生活垃圾按湘西州垃圾处理原则,用黑色塑料袋存放,各科将其置放于指定垃圾堆放处由卫生员统一收送垃圾围,由吉卫镇吉卫村环卫人员运走处理。

三、普通医用垃圾如外科、妇产科、换药室、手术室的大量敷料和各种注射后的棉签等固体废弃物置放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四、未接触病人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部分直接毁形后放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抽血的一次性注射器需按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先消毒后毁形,并置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五、一次性输血袋,检验科大小便废弃物等均置于黄色医用垃圾袋内。

六、各部门产生的医疗废物暂放于固定位置,其中经毁形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由供应室定点回收;其它医用垃圾由专人收集转运。

七、医疗废物集中堆放于医院专设的医用垃圾房内,密闭保存,防止污染周围环境。黄色医疗废物转运箱应张贴标签,表明需要特别说明的事项。

八、集中的医疗废物由专人管理,防止流失。

以上垃圾处置方法要求各科主任、护士长加强管理,分门别类放置。坚决杜绝医用垃圾和生活垃圾混合外流,以防引起社会污染。

医疗机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

一、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出入。

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严禁非工作人员接触到医疗废物;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三、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

四、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存周转箱内,避免阳光直射周转箱,严禁露天或随地存放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六、特殊医疗废物暂存管理

1.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2.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七、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八、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和口罩以及防护手套上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

边长40cm的等边三角形

篇2: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一、有关科室必须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规定,建立健全医疗废物管理责任制,强化医疗废物管理。

二、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

三、锐器使用后必须按规定置于锐器容器中。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血)器应分离针头后放入黄色包装物内。

四、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五、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六、医疗废物运送时,必须由专职人员,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七、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标识,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八、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九、医疗废物统一由铜仁市医疗废物回收公司回收,任何科室、个人不得擅自处理 医疗废物突发事故应急处置制度

一、在收集转运医疗废物当中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转运人员应立即向医院急救事故小组报告,必要时和当地卫生或环保部门联系,以取得他们的支持。感染管理科要第一时间赶到现场。

二、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程度。

三、感染管理科尽快组织有关人员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处理。

四、对被医疗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处理时,要尽量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及现场其他人员和环境的影响。

五、转运人员对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迅速进行收集、清理和消毒处理。对于液体泄漏物采用木屑等吸附材料吸收处理。并对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无害化处理,必要时封锁污染区,以防扩大污染。

六、清理人员在进行清理时必须穿防护服、戴手套和口罩、穿靴 子等防护用品,清理工作结束,用具和防护用品均须进行消毒处理。

七、如果在操作中清理人员的身体(皮肤)不慎受到伤害,应及时采取处理措施,更换防护用品,受污染皮肤部位用0.25%过氧乙酸

擦拭3分钟后洗澡,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的救治。

八、清洁人员必须对污染的现场地面用0.1—0.2%的含氯消毒液进行喷洒、擦地消毒和清洁处理,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进行消毒。

九、感染管理科必须向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联系电话:5592888)报告事故发生情况,事故处理完毕后,要写出书面报告交给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并及时上报上级部门。报告的内容包括:(1)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及其简要经过;(2)流失、泄漏、扩散医疗废物的类别和数量、受污染的原因及医疗废物产生科室;(3)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已造成的危害和潜在影响;(4)已采取的应急处理措施和处理结果。

十、工作人员在工作中万一被医疗废物污染或刺伤时,立即向感染管理科报告,根据不同的感染源进行相应的处理措施,必要时接受医护技术救治,进行体格检查,防治传染疾病。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制度

一、建立的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和人员活动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方便医疗废物运送车辆出

入。

二、指定专人负责管理医疗废物暂存点,严禁非工作人员接触到医疗废物;有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等安全措施。

三、暂存点应张贴明显的医疗废物警示标识及禁止吸烟、饮食等

标识。

四、袋装的医疗废物必须装入暂存周转箱内,避免阳光直射周转箱,严禁露天或随地存放医疗废物。

五、医疗废物暂时储存时间不得超过两天。

六、特殊医疗废物暂存管理

1.感染性和病理性废物装在黄色的防渗漏的专用塑料袋中,隔离传染病病人或疑似传染病病人产生的医疗废物使用双层包装袋,并及时密封。

2.病原体的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应就地进行消毒处理。

七、医疗废物暂时储存设施、设备应每日进行清洁和消毒,可用0.2%过氧乙酸或含氯消毒剂喷雾、擦拭。

八、工作人员必须穿工作服、带工作帽和口罩以及防护手套上岗,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必要时对有关人员进行免疫接种。医疗废物收集、运送、交接制度

一、各类医疗废物应分类收集,用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包装物或容器物盛装。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不得混放。

二、在盛装医疗废物前,应对有警示标识的包装物或者容器进行认真检查,确保无破损、渗漏和其它缺陷。如果其外表面被感染性废物污染时,应当对被污染处进行消毒或增加一层包装。

三、放入包装物或容器内的医疗废物不得再取出。盛装医疗废物

达到包装物或容器的3/4时,必须进行紧实严密的封口。

四、安排专职的运送人员在医疗机构内按照规定的时间和路线运送至医疗废物暂存点。避免穿越医疗区、人员活动区、食品加工区等。防止造成医疗废物盛装容器破损或医疗废物的流失、泄漏、扩散。

五、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应当对收集的医疗废物进行登记,登记的内容应当包括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最终去向以及经办人签名等项目。

六、医疗废物运送人员在交接收集医疗废物时,应对医疗废物的包装与标识进行外观检查,并盛装于周转箱或桶内。包装破损、外表污染的,应当重新包装。对拒按规定使用专用包装物的,运送人员应立即报告。

七、执行危险废物转移联单管理制度,由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和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在交接时共同填写医疗废物转移登记本,其联单分别保存。

八、医疗废物转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中心后,应当对暂时储存地点、容器进行清洁和消毒处理。每天对院内运送工具进行清洁消毒。

九、禁止转让、买卖医疗废物。

医疗废物消毒隔离制度

一、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等工作人员,应穿工作服,戴帽子、口罩,必要时穿防护衣。

二、医疗废物储存室应保持清洁、整齐,地面湿扫,每天用

1000mg/L含氯消毒液拖地或喷洒地面2次。

三、医疗 废物中病原体培养基、标本和菌种、毒种保存液等高危险废物,发热门诊医疗废物,在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处置前应当用2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

四、用于收集感染科、发热门诊医疗废物及高度危险废物的专用包装容器,应当有明显的警示标识和警示说明。

五、应当使用专用车和专用医疗废物转运箱等专用运送工具,按照本单位确定的运送时间、路线,将医疗废物收集、运送至暂时储存地点。

六、运送医疗废物的工具使用后,应当在指定的地点用1000mg/L含氯消毒液消毒和清洁。

七、禁止在运送过程中丢弃医疗废物,禁止在非储存地点倾倒、堆放医疗废物或将医疗废物混入其他废物和生活垃圾。

八、医疗废物暂时储存地,应当远离医疗区、食品加工区以及生活垃圾存放场所,并设置明显的警示和防渗漏、防鼠、防蚊蝇、防蟑螂、防盗以及预防儿童接触等安全措施。

污水处理管理制度

一、认真贯彻执行《医疗机构污水综合排放标准》和《医疗机构污水排放》要求的有关规定。

二、污水消毒的主要目的是杀灭污水中的各种致病菌,同时也可改善水质,应严格按《消毒技术规范》的要求执行,达到相应的医院

污水排放标准方可排放。

三、指定兼职人员定时对医院污水进行消毒,消毒剂使用含氯消毒剂,投放量按每 10床位每日投放含有效氯25%漂白粉1Kg计算。

四、在化粪池出口处进行余氯测定。监测记录留存备查。消毒隔离制度

一、护理部负责监督,指导护理人员严格执行消毒、灭菌、隔离,一次性医疗用品管理等制度,协助医院感染管理对全院护理人员进行预防,控制医院内感染有关知识的培训。

二、各护理单元设立医院内感染监控护士,检查督促本部门消毒隔离工作。

三、护理人员上班要衣帽整洁,不戴戒指,不着工作服进食堂或离院外出。

四、护理人员必须遵守消毒灭菌原则,按照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凡是高度危险性物品,必须选用灭菌法灭菌;凡中度危险性物品,可选用中效消毒法或高效消毒法;凡低度危险性物品,可用低效消毒法,或只作一般的清洁处理。

五、根据物品的性能选用适当方法进行灭菌。手术器具及物品,各种穿刺针、注射器等首选压力蒸汽灭菌法;油、粉、膏等首选干热灭菌法。不耐热物品如各种导管等,精密仪器,人工移植物等可选用化学灭菌法。

六、护理人员必须了解消毒剂的性能、作用、使用方法,影响灭

菌或消毒效果的因素等,配制时注意消毒液有效浓度,并定期监测。更换灭菌剂时,必须先对用于浸泡灭菌物品的容器进行灭菌处理。

七、连续使用的氧气湿化瓶、雾化器、呼吸机管道等器材,必须定期消毒和每次使用结束后进行终末消毒,干燥保存。氧气湿化瓶内的湿化液为灭菌水。

八、以下情况必须洗手:接触病人前后;进行无菌操作前后;进入和离开隔离病房时;戴口罩和穿脱隔离衣前后等。接触血液、体液和被污染的物品应戴手套,并洗手。

九、病房及各诊疗科室应设有流动水洗手设施。洗手用的肥皂应保持清洁、干燥。可选用纸巾、风干机、檫手毛巾等檫干双手。檫手毛巾应一次一用。

十、无菌容器及敷料钳每周灭菌1—2次;体温计用后要用高效消毒剂二步法消毒(最好一次一用或专人专用);盛碘酒、酒精等消毒液的容器应保持密闭,定期灭菌;注射做到一人一针一筒一带一垫。

十一、门诊、病房各室应定期通风换气,地面应湿式清扫,床头桌、椅每日湿檫,保持清洁,每周大扫除一次。当有血迹、粪便、体液等污染时,应即以有效消毒剂檫净。抹布、拖把应分区专用,用后消毒、洗净、凉干。

十二、病人出院后,病室及室内物品必须做好终末消毒。传染病病人按传染病管理制度及其护理常规执行,特殊感染病人除严格隔离外,其用过的器械、被服、病室都要严格消毒处理,用过的敷料等物

品应烧毁。

十三、病人衣服、床单、被套、枕套每周至少更换一次,如有特殊情况应及时更换。脏被服不能在病室及走廊清点。

十四、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的领用、保管、使用、处理、毁形等各环节,应严格按照《贵州省医疗卫生机构一次性使用医疗用品管理规范》执行,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物品应分类回收、集中处置。

篇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关键词:医疗废物,废物产生,医疗废物分类,问题识别,医疗废物处置,应急管理

0 引言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这些废物产生的有害化学物质,对空气、土壤、地表水及地下水造成污染。鉴于此,我国先后颁发了《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规,用于对医疗废物的收集、转运、处理进行监控管理,以期使医疗废物的处置管理有法可依并逐步取得成效。如果缺乏对医疗废物处置及应急管理问题的识别,将给社会造成极大的损害。

1 医疗废物的产生及管理现状

医疗废物是指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预防、保健以及其他相关活动中,所产生的具有直接或间接感染性、毒性以及其他危害性的废物。医院是医疗废物产出的主要场所,医疗废物管理是否规范直接关系到医院整体管理水平。由于医疗废物的特殊性,使世界各国都对此高度重视。

1.1 医疗废物产生

随着河南省医疗废物实际处置量逐年增加,部分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的处置能力已超负荷或接近饱和状况,面临着急需扩大处置规模的压力。据统计,2013年河南全省19个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医疗废物处置能力142吨/天,按330天工作日算,每年可处置4.69万吨。2013年全省实际收集处置医疗废物共计3.71万吨,实际处置2.64万吨。

1.2 医疗废物处置中心现状

河南省较具规模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19家(主要分布在18个省辖市和1个直管县),医疗废物处置方法为:感染性废物、损伤性废物适合采用热解焚烧法、高温灭菌法及干式化学消解法处置;病理性废物适合采用热解焚烧法及干式化学消解法处置;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适合采用热解焚烧法处置。全省医疗废物不同处置技术设施的设计及预留处置能力见表1。

表1焚烧工艺项目总设计规模3.04万吨,实际处置2.64万吨;干式化学法项目总设计规模0.55万吨,实际处置0.39万吨;高温灭菌法项目总设计规模1.10万吨,实际处置0.68万吨。

1.3 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管理

医疗废物污染防治的管理不仅涉及医疗废物从产生到收集、贮存、运输、处置整个运行周期实施全过程管理,也涉及医疗废物处置技术选择,划分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片区,构建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机制等的处置全过程管理。

2 医疗废物处置分类及应急管理问题识别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实现医疗废物无害化的关键环节,但大多数医院没有完善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体系,导致各种类型的医疗废物混在一起,给后续的医疗废物处置单位带来较大的不便,影响医疗废物的处置设施的处理效率。

2.1 医疗废物管理分类处置问题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医疗废物处置的重要环节,河南省内大多数医院在逐渐建立自身的医疗废物分类收集体系,给后续的医疗废物分类处置带来较大的便利。据悉,在不少医疗机构,损伤性、感染性医疗废物分类较规范,其他病理性、药物性和化学性等三类医疗废物有时混放到感染性医疗废物,时有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现象,导致处置时不规范。

2.2 医疗废物处置管理问题

河南省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主要是严格安排行政区划来划分,受行政区域划分限制,部分区域由于医疗废物收运距离远,存在收运路线极不合理,而造成医疗废物处置费用成本过高的情况。由于经费紧张等原因,部分地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存在医疗废物收集率低,医疗机构覆盖率较低等,导致一部分偏远山区、农村等地产生的医疗废物尚未全部收集进行无害化处置,医疗运输设备亟需专业化配置。

2.3 应急管理识别问题

河南省较大规模的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有19家,医疗垃圾集中焚烧处理制度始于2003年“非典”爆发时期,各地地方政府和有关部门都把主要精力放在医疗废物集中处置设施的建设上,对突发性的医疗废物处置问题考虑较少,应急预案和应急处理措施都比较缺乏。一旦发生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发生故障或需进行检修无法正常运营、某一区域发生严重疫情等情况下,没有相应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及应急预案来实施。

3 医疗废物处置及应急管理对策与建议

医疗废物处置应急管理是指在医疗废物处置设备进行检修或因故障不能正常运营时,或者某一区域突发疫情等应急情况下,医疗废物处置不受环境和技术局限等因素影响,医疗废物得到消纳。根据《医疗废物分类名录》(卫生部和国家环保总局发布2003第287号),应急管理对策与建议有以下几方面内容。

3.1 医疗废物处置分类适用性对策

分类处置对象适用性,可以解决医疗垃圾和生活垃圾混放现象,处置时不规范问题。其策略:焚烧技术适用于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等各种传染性医疗废物;表2为三种医疗废物处置技术对感染性废物、病理性废物、损伤性废物、药物性废物及化学药剂废物等五类医疗废物的适用性比较(见表2)。

注:√———可以处理;○———可以处理部分;×———不可以处理.

表2适应性比较表明,热解焚烧技术适应性最强,处置范围最广,可以处理各种医疗废物;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化学消毒法适用性没有热解焚烧法适用性广,一些药物性废物和化学性废物不能较好的处理,高压蒸汽灭菌法和化学消毒法在逐步得到推广。焚烧炉的处理规模在10t/d或以上,适合医疗废物大量集中处置。

3.2 医疗废物处置专业性对策

河南省医疗废物处置中心是以行政区域划分而规划建设的,各省辖市医疗废物处置中心主要服务于本区域内医疗废物的处置工作。医疗废物处置处理成本高,医疗废物焚烧处置项目的投资较大、运行费用较高,因而医疗废物处理费用也高。常用的医疗废物处置技术的投资和运行成本如表3。

表3所示,每吨医疗废物处理成本为2000~3000元。由于医疗废物的回收处理必须在废弃物产生后的48h内完成,即医疗废物回收物流网络是带有时间限制的。所以,医疗运输设备需要专业化配置。鉴于部分偏远地区的医疗废物产生量少,造成处置单位对医疗废物回收、运输成本提升。如能优化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布局,例如个别县城可以就近选择收运和处置运营商,做到突破地域限制,能在很大程度上降低成本,实现多方共赢,即打破地域限制,优化处置设施布局和服务范围。从表3的工程实践表明,医疗废物焚烧厂处理量越大,每吨医疗废物的处理成本越低。所以,医疗废物坚持资源整合,实现对全省医疗废物的协同处置。

3.3 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对策

应对医疗废物协同处置突发环境风险时,要有相应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及应急预案来实施。一旦发生重大疫情或者政府需要处置的废物,要以及时、快速且安全处置医疗废物为前提,启动跨区域协同处置方案来实施。必要时可动用医疗废物保证金,对协同处置单位进行费用补贴。来解决河南省19个医疗废物处置设施因故停运或检修期间、应对突发疫情等情况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能力不足的问题。对协同处置过程中可能存在的泄漏、爆炸、火灾等事故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确保应急器材、设备的配置,卫生防护设施和人员及时到位,确保最大限度地实现对区域医疗废物的收集和集中处置。

4 小结

总之,医疗废物处置及应急管理问题的识别,就是要以医疗废物能得到无害化安全处置为前提,通过构建不同处置技术之间、跨行政区域的医疗废物协同处置模式,实现对医疗废物的安全处置。

参考文献

[1]孙宁,张喆,张筝,任志远.甘肃医疗废物综合管理和协同处置示范实践与思考[J].环境保护科学,2015(5).

[2]张凤云,梁艳芳.医疗废物对健康的危害及管理规则[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5(01).

[3]孙宁,吴舜泽,侯贵光.对建立医疗废物应急处置管理体系的思考和建议[J].环境管理,2008(14).

篇4:医疗废物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关键词】医疗废物;医院感染;管理;问题;相应对策

医疗废物是指由于各个医疗卫生机构在医疗、保健、预防以及其医疗活动中产生的具有直接或者间接毒性、感染性以及有危害性的废弃物品。随着社会的发展医学科学的不断改变,医疗废物的产生、管理以及对人类和社会造成的危害,已经是一个值得人们关注的问题。现行医疗机构为加强医疗废物的管理安全,避免医院环境的污染,终止病原微生物的传播性,减少其对人类、社会和医务人员的各种伤害,根据国家的卫生部相关文件发文有关医院应对医疗废物做出相应的管理具体从产生、收集、包装、处置以及运转全程进行密切的管理。

1医疗废物管理在医院感染中存在的问题

1.1没有严格的对医疗废物的产生及分类进行把关,做到降低医疗废物的量,节约医疗用品资源,同时减少污染。生活垃圾要与医疗废物分开放置,具有损伤性废物应置于利器盒内,医疗废物袋和利器盒应有规定的标识。

1.2经济原因医疗废物要进行无害化处理,因此医疗废物的管理要投入人力、物力的资源,一所中等医院每年大概支付18-20万元的医疗垃圾的处理费,而且此费用逐年上升,因此就医疗废物的处置费用已经是医院的一大负担。在经济利益的角度,医院对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置造成影响。

1.3科学处理医疗废物的理念滞后目前医院中一部分医疗人员对医疗废物的处置认识不够正确,对其概念不清,把生活垃圾与医疗废物混为一体,有的就当作生活垃圾进行处理。使医疗废物分类不符合要求或者分类不清楚。使其处置不合要求,造成数量加大,从而使医疗废物管理的难度加大。

1.4医疗废物管理不健全在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中,医院在建筑设计时缺乏有关医疗废物正确处置的设施。根据新华社记者报道,在医院的污水的有关处理,广东省有关医院,特别是乡镇一级医院,对医疗污水及化粪池的水直接排入河流或者排入市政下水道,有一部分的医院没有设立焚烧炉,医疗废物未作特殊处理与普通生活垃圾相混淆。这一类的现象在县级医院普遍存在。同时医疗废物的分类包装容器、运送工具、暂时贮存地以及终末处置设施已经缺乏正确的设施或者设施完全不合要求。

1.5相应部门职责分工不明确缺乏有效监督医疗垃圾督导部门难于有效行使督导职能和责任,履行其相应权利义务,存在相互之间推诿现象。在医疗废物处置的全过程中完全缺乏监督工作,使医疗废物产生不明、分类不清、运输不好。在管理中从制度建设、人员组织以及检查监督工作等都有一定的缺乏。在医疗废物管理中没有相应的储存和处置等一系列重要的环节,无健全的专人专项管理和监督体系,因此,一些相关医疗机构对此要需采取对策。

2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对策

2.1做好从根本上完善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体系从医疗废物产生的根本基礎上做好分类收集把关,必须将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分开放置,所有医疗废物都应放入黄色的废物袋或桶内,对于医务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分类培训,保证废物的正确分类处置,其他垃圾一旦放入医疗废物垃圾内后不能再取出。

2.2根据国务院的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要求健全医疗废物管理组织,组织相关的人员进行医疗学习培训,特别是医院内的医护人员和保洁人员。制定明确的责任,进行合理分工,对于医疗废物的严格执行分类,按规定对医疗废物进行分类盛装、明确标识、 准确登记和运输。抓好医疗废物的基础工作,为医疗废物管理工作提供有力保障措施。

2.3尽快出台医疗废物处置收费标准,实施按比例、多渠道的分摊收费法,妥善对于医疗废物的处置费用问题进行解决;建议采用“市机关、医疗机构、患者进行按比例、多渠道的分摊的收费法”确保医疗废物管理的资金的收费来源。

2.4各级医院尽快建立相适应的医疗废物处置的实施制度完善医疗废物的储存、运输体系医疗废物的相应定点储存制度与运输单管制度,使用医疗废物进行密封运输,医疗卫生机构应当建立医疗废物的暂时储存的设备与设施,禁止将医疗废物露天存放,且医疗废物暂时存放的时间不得过长。

2.5建议采用国际上通用的 “五联单制”规范医疗废物的监督管理对医疗废弃物交接流程的每个环节就其数量内容等进行严格的登记,防止医疗垃圾不当流向对社会与遗失造成不必要的危害。另外,按照医疗废物监督管理的相关原则规定,加强对医疗机构的医疗废物管理的定期性监督检查,增加检测设施,要加强监测技术,建立关于医疗废物的监管档案。各级卫生医疗的主管机构应派专门人员认真学习 《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以及健全各种配套的设备,管理规定、实施规划、规范标准。按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实施明确分工,规范监督系统以确保法律的执行,对医疗卫生机构和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进行监督检查,对违反规章制度者予以强制性惩罚。

总之,医院是防止疾病传播的主要场所,以保障人民健康和社会环境安全为主要目的,建设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工程和危险废物处理为重点,以建立医疗废物处理的全过程管理机制为主要保障,切实履行各级政府职责,加强管理,统一规划,分步实施,保证重点,力争在最短的时间内彻底改善我国医疗卫生废物处理的现状问题,保障环境安全和人民健康。

参考文献

[1]李月东.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9.

[2]张屹.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及对策分析[J].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3,13(5):154.

[3]梁道宝,李书建.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2002,18(2):252-253.

[4]李月东.医疗废物的管理[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2):139.

篇5: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为了完善对医疗废物处置事故的管理,规范工作程序,提高应急能力,尽量减少意外事故的危害,特制定本应急方案:

一、组织机构

(一)应付突发性医疗废物处置意外事故指挥部设在院办公室或现场。

(二)指挥部成员及职责

1、院长任总指挥:负责召集指挥部成员制定紧急处理方案,部署落实措施;指挥协调全院应急工作;负责通过政府机关和新闻媒介向社会求助,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2、院办公室主任:负责应急工作的通讯联络、落实协调各部门的配合;车辆调度,实施人力、物资运输的供应。

3、院感办主任:负责组织事故应急的消灭工作;协助上级疾控部门的工作;负责事故、疫情的调查和资料收集上报工作。

4、医务科主任:负责对因医疗废物致病人员组织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

5、护理组主任:负责护理人员的调配安排,参加对致病人员的救护和救援。

6、后勤科科长:负责后勤保障,在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等事故时,按以下要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二、工作程序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时,按以下要求采取紧急处理措施:

1、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视情况在48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和区环保局报告,如果发生导致人员伤亡的需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在24小时内向区卫生局、区疾控中心和区环保局报告,必要时向可能受到危害的单位和居民通报。

2、组织有关人员尽快按照应急方案,对发生现场进行处理,采取减少危害的紧急处理措施和医疗救护,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严防导致传染病传播,力争把事故造成的损害减少到最小。

3、对被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取轻区域向污染最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4、工作人员应当做好卫生安全防护后进行工作。

5、处理工作结束后,对事故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关于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培训计划

为了更好地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特制定如下培训计划:

1、要求全院职工掌握国家相关法律法规的规章和有关规范性的文件,熟悉本机构制定的医疗废物管理的规章制度、工作流程和各项工作要求。

2、要求全院职工掌握医疗废物的分类、收集、运送的正确方法和操作程序。

3、掌握医疗废物分类中的安全知识、专业技术,职业卫生安全防护等知识。

4、要求全院职工掌握发生医疗废物流失买卖和意外事故情况时的紧急处理措施。

医院医疗废弃物管理人员岗位职责

1、严格按医疗废物管理分类,避免生活垃圾混入,以增加不必要的支出。

2、使用专用垃圾箱,医疗废物用黄色带标识的专用箱,包装袋标识清楚,材质耐用,利器盒达标,送暂存处前检查标签项目是否齐全。

3、运送过程中防止污染、渗漏、破损,日产日清;暂存处存放< 2 d。

4、认真交接签字,档案留存备查。

5、做好防护,如发生刺伤,按针刺伤应急程序处理。

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为加强医疗废物的安全管理,保护环境,防止二次污染和疾病传播,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中心实际,特制定本制度。

一、中心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组织和协调。由公共卫生监测评价科负责指导、检查医疗废物分类处理、收集暂存、运送等工作的落实和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的培训及意外事故处理等任务,并定期对重点科室的工作人员进行医疗废物处理和职业安全防护知识培训。

二、检验中心、体检中心、接种门诊等重点科室要严格执行卫生部《消毒技术规范》和《医疗卫生机构废物管理办法》,认真落实医疗废物前期处理措施。

三、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和要求,对用后的一次性使用注射器、培养基、标本、菌毒种、血液、排泄物等各类医疗废物做好用后消毒等处理,分别使用有警示标识的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利器盒等容器密闭包装,于每天下午四点前由专人负责,将当日产生的医疗废物送到医疗废物暂存处待无害化处理。

四、后勤保障科安排专人负责对重点科室每日产生的医疗废物进行收集,登记入册,做好暂存、转运等管理工作。

五、专职医疗废物管理人员工作期间须做好自我防护,着防护服、隔离帽、口罩、手套、防护靴、眼镜等防护用品。

六、中心医疗废物暂存处的设置应远离生活区和工作区,并设有明显的警示标识。要防渗漏,防鼠,防蚊、蝇、蟑螂,防盗并预防儿童接触。要配备喷雾器、消毒液等器械和药品,随时对收集和暂存的医疗废物及场所实施消毒处理。

七、如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等意外事故,有关科室要立即报告中心医疗废物管理工作领导小组,并及时处理有关情况。

八、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工作小组和公共卫生监测评价科,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中心医疗废物处理、登记、人员职业安全卫生防护等工作进行检查或抽查,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对检查或抽查情况随时进行通报;对因失职造成严重后果的科室或人员将根据情节轻重酌情处理。

ⅩⅩ矿务局第二医院《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自查报告

市卫生局:

为了进一步落实与贯彻《陕西省卫生厅办公室转发卫生部办公厅关于加强医疗机构废物监督管理工作的通知》《陕卫办发【2010】336号,转发的文件精神下。于2010年12月—2011年3月25日,我院进行了全面的工作指导自查,是我们医疗卫生机构充分认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和重要性,有力促进卫生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现将自查工作情况汇报如下:

我院从2003年SARS发生后,我院将医疗废物处理列为重点管理项目之一,制定了相关的规章制度,为了解当时临床医疗废物的处理状况,我们对临床医疗废物的产生、处理、收集、去向进行了自查。

分析和总结 各临床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处理渠道大致分为三个途径: 第一、临床一些生活垃圾和医疗垃圾都装入黑色垃圾袋由专人每天收到垃圾暂存处,再运出后进行处理。

第二,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输液器等在病房先进行初毁形和消毒再由专人收集进行再次消毒毁形,院感科管理人员监督处理。

第三,病人的排泄物、大小便消毒后进入下水道净化池净化排除。

以上三点,我院严格按照相关的规章制度进行检查对照自查,医院领导对此特别重视,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的重要性。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医疗废物处理条例》等法律法规,切实履行好各自职责,落实做好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暂存、交医疗废物集中处置单位等各环节工作,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禁止买卖行为,从而也杜绝了医疗废物在外流失导致的不良事件发生,为患者营造一个良好就医好环境。

ⅩⅩ矿务局第二医院

篇6: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和意外事故的应急方案

为有效地预防、及时控制和消除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和意外事故所造成的危害,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维护正常的医疗秩序,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制定本方案。

一、组织管理:

成立医院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组长:贾洪文(副院长)

成员:吉海滨 梁发胜 张雅丽 魏萍 许兴旺 周永琴

二、全院全体工作人员均有义务监督医疗废物的管理,当发现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时:

(1)当事人立即报告医院领导,由领导负责现场调查并提供消毒业务指导,并组织相关人员对污染现场封锁,做好防护,尽可能减少污染扩散,保护好周围人群。

(2)对感染性废物污染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当用2000mg/L含氯消毒剂喷洒消毒。

(3)当事人及所在科室要配合有关部门的检查、监测、调查取证,不拒绝和阻碍,不提供虚假材料。

(4)医院内发生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并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境局报告,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将调查处理结果向县卫生行政主管部门、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

(5)医院内发生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者3人以上健康损害,需要对致病人员提供医疗救护和现场救援的重大事故时,由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决定在2小时内向县卫生局、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报告,并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定,采取相应紧急处理措施。发生医疗废物导致传染病传播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当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6)处理结束后当事人及所在科室应及时总结经验教训,写出书事情经过与采取的有效处理措施以及预防再次发生的整改措施,一并汇总并写出最后的总结报告,报医疗废物管理领导小组。

(7)处理工作结束后,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应当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并采取有效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的发生。

篇7:2011年医疗废物管理应急预案

一、总则

1、编制目的:为规范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的管理,有效预防和控制医疗废物对人体健康和环境产生危害。

2、编制依据:根据国务院《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国家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办法》和国家环保总局《医疗废物集中处理技术规范》,特制定本预案。

3、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突然发生医疗垃圾废物意外流失、泄露、扩散,造成或者可能造成对社会公众身心健康和环境产生严重损害,所开展的应急处理工作。

4、工作原则:

⑴预防为主,常备不懈。提高全院职工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防范意识,落实各项防范措施,做好人员、技术的培训,队可能引发突发医疗垃圾废物意外流失、泄露、扩散公共卫生事件的情况要及时进行分析、预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处理。

⑵统一领导,分级负责。根据突发医疗垃圾废物意外流失、泄漏、扩散的范围、性质和危害程度,实行分级管理。院长负责突发医疗垃圾废物意外流失、泄漏、扩散的应急处理的统一领导和指挥,各有关部门按照预案规定,在各自的职责范围内做好突发医疗垃圾废物意外流失、泄漏、扩散的应急处理的有关工作。

⑶依法规范,措施果断。全院各科室职工对可能发生的医疗垃圾废物意外流失、泄漏、扩散作出反应,及时有效开展监测、报告和处理工作。

⑷依靠科学,加强合作。突发医疗垃圾废物意外流失、泄漏、扩散应急工作要充分尊重和依靠科学,重视开展防范和处理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科研和培训,为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处理提供科技保障。各有关部门要通力合作、资源共享,有效应对突发医疗废物意外流失、泄漏、扩散事件。

二、应急组织指挥体系与职责

1、指挥机构

组 长:王万林 副 所 长 副组长:郝 宇 预防科长 成 员:任 萍 护理部主任

苏守影 总务科科长

郭 红 一病房护士长

朱 妍 二病房护士长

刘 薇 门诊护士长

卢 卉 检验科主任

张殿林 放射线主任

王 静 药械科主任

2、工作机构

设立突发医疗垃圾废物意外流失、泄漏、扩散应急工作办公室(预防科)。具体负责突发医疗垃圾废物意外流失、泄漏、扩散应急处置的日常管理工作。

3、职责

负责制定本预案,并负责突发医疗垃圾废物意外流失、泄漏、扩散应急指挥,督促人员培训,负责对医疗垃圾废物意外流失、泄漏、扩散上报 2 上级行政主管部门,做好应急处理工作。

三、发生医疗废物意外流失、泄露、扩散处理及报告流程

1、任何人发现有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的现象,半小时内直接向科室或部门领导汇报,节假日或夜班向总值班报告,接报人应立即报告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在48小时内向铁西区卫生局、铁西区环保局报告。

2、院“医疗废物管理小组”应立即组织有关人员进行调查,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的类别、数量、发生时间、影响范围及严重程度。对现场进行必要的消毒处理和相应的补救措施。

3、立即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者其他无害化处置,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扩大污染。

4、消毒工作从感染性废物污染最轻的区域向污染最重的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进行消毒。

5、调查处理工作结束后,制定有效的防范措施并将调查处理结果报告区卫生局。

6、发生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传染病传播事故,或者有证据证明传染病传播的事故有可能发生时,应按照《传染病防治法》及有关规定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7、因医疗废物管理不当导致1人以上死亡或3人以上健康损害的,应在12小时内向新津县卫生局报告。若导致3人以上死亡或10人以上健康损害的,应在2小时内向铁西区卫生局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8、医疗废物刺伤、擦伤等损伤后的处理方法:

a)可用肥皂水、清水、无菌水清洗污染的皮肤,用生理盐水冲洗粘膜。b)如有伤口,应当在伤口旁端轻轻挤压,尽可能挤出损伤处的血液,再用 3 肥皂液和流动水进行冲洗;禁止进行伤口局部的重力挤压。

c)受伤部位的伤口冲洗后,应当用消毒液,如:75%酒精,0.5%碘伏等浸泡或涂抹消毒并包扎伤口;被暴露的粘膜,应当反复用生理盐水冲洗。d)保留物品,以便辨认其传染性。

e)向预防科汇报。内容包括发生时间、发生地点、直接参与人及其相关的情况。

f)根据具体情况尽快采取医疗措施,医学观察。

9、对破碎体温计、血压计泄漏的水银收集方法:①收集人需佩带口罩、手套,用硬纸片做成小套,收集散落的水银珠;②将套内收集的水银珠放进有盖的小药瓶中,药瓶中须放有一定量的水;③将小药瓶送医院设备科仪器维修部保管。

四、监督管理

1、预案的宣传、培训与演练

预防科定期对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相关知识进行宣传。预防科、医务科、护理部做好医务人员业务培训及演练,掌握流程及标准,掌握消毒隔离方法及个人防护流程。确保召之即来,来之能战。

2、责任与奖惩

有关人员服从领导小组安排,随时接受调配。如发生不良事件按照造成的后果,根据《铁西区结核防治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和《铁西区结核防治所绩效考核方案》进行处罚。

篇8: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1 白城市医疗废弃物处置现状

白城市所辖五县、市、区, 人口近百万, 有各种医疗机构600多个, 二级以上医疗机构, 对医疗废物进行简易焚烧处置, 一级医疗机构对医疗废物部分进行简易焚烧处置, 没有焚烧能力的对医疗废物毁形消毒后深埋, 但常因无规范的设施设备, 焚烧温度达不到要求, 造成焚烧不充分且不彻底又冒黑烟污染空气的问题。

2 医疗废弃物处置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认识不到位。部分医疗机构, 对医疗废弃物的处置意识淡漠, 管理上放松, 致使医疗废物有乱丢乱弃的现象, 缺少消毒、毁形、登记、妥善处理等环节;只追求其经济效益, 不顾社会和环境效益以及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对产生的医疗废物不按照国家有关法规自觉地进行无害化处置。二是管理不规范。个别医疗单位在经营过程中, 把一次性注射器和输液器等医疗废物乱丢乱弃, 并且混入生活垃圾或被拾荒者收集, 医疗废物登记交接记录不能全面反映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交接人等情况;医疗废物交接后, 经办人员不签名或签名不完整、不规范;登记记录年月日未标注齐全;登记资料未保存至3年以上;未按照医疗废物分类类型填报。医疗废物登记资料真实性、完整性、规范性不强, 以上原因致使部分医疗废物处于失控状态[1]。三是无医疗废物集中焚烧机构和设施设备。医疗废物不能彻底焚烧, 达不到无害化处理, 与生活垃圾混合排放, 造成二次污染, 传染疾病, 存在着人民健康安全的危险隐患。

3 规范医疗废物管理的对策

3.1 认真执行有关法律法规, 实现法治化管理。卫生行政部门应认真组织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理的相关人员和相关领导, 进行医疗废物处理的法律、法规知识的培训, 学习与医疗机构医疗废物处理有关的法律、法规、规范和标准, 并加以贯彻执行。各医疗机构应加强对医疗废物和医院感染的管理工作, 明确各级人员的职责, 建立健全相应的管理制度及加大执法力度, 杜绝执法不严, 违法不究的现象, 有效地保证医疗废物达到无害化处理, 改变目前医疗废物管理中有章不循、有法不依的混乱局面。

3.2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认识水平 要发挥社会舆论的监督作用, 切实提高广大医务工作人员和人民群众卫生环保意识, 使人们充分认识到正确处理医疗废物的重要性, 自觉执行分类收集、储存、运送和无害化处理的操作程序, 全面推动符合国家标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理工作。

3.3 建立医疗废物集中焚烧处理中心, 由政府部门牵头指派专门机构建立医疗废物焚烧炉, 医疗废物集中焚烧, 实现我市的医疗废物统一处置[2]。

3.4 卫生行政部门加强对医疗机构的监督频次, 不定期随机抽查, 发现违法行为坚决查处。

3.5 医疗废物的焚烧, 由各医疗机构自行建立的焚烧炉对医疗废物就地焚烧。个体诊所对医疗废物进行消毒后焚烧或深埋。各医疗卫生机构建立医疗废物登记管理制度, 对医疗废物的来源、种类、重量或者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进行登记, 经办人员签名, 登记资料要求保存至3年以上, 防止了医疗废物流失、泄漏、扩散。设专人收集和运送, 医疗废物每日焚烧, 做到了日产日清。

3.6 各医疗卫生机构成立医疗废物管理工作小组, 由一把手负总责, 各产生医疗废物的科室负责人参加, 明确职责。指定专人负责检查、督促、落实医疗废物的管理工作。

只有科学、有效的管理医疗废弃物, 才能达到彻底防止疾病传播, 保护环境, 保障人体健康的目的。

参考文献

[1]严新华, 贾氢.我院废弃物处理环节管理探讨.西北国防医学杂志, 2007 (03) :18.

篇9: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09.09.204

医院废物管理必须按国务院颁发的《医疗废物管理条例》的规范处置,根据各单位实际情况,采取积极有效的预防措施,可避免或减少医院感染的发生,尤其是重点部门、重点人群的控制管理如何,直接关系到全院感染控制管理成效,笔者通过现场查看8家农村医院医疗废物管理现状,结果如下。

现 状

组织与管理:所有被调查单位均成立了医院感染管理组织,并有抓医院感染的专门人员,但并不是专职人员,主要由院长或医疗组长或护士长负责制,有较完善的制度,但在执行方面存在诸多不足,在思想上都能充分认识医院感染管理的重要性,且对一次性医疗废物处置比较规范,但人员配备、流程设计、资金投入明显不足。

人员培训及制度落实:全员培训有记录,次数偏少,相关知识明显缺乏。医疗废物与生活垃圾混放,检验科、手术室、妇产科病人的体液、血液、病理性等污物不能按医疗垃圾进行无害化处理,没有污水处置设施,出现前门治病、后门放毒的现象。工作人员自觉预防感染的意识淡漠,措施落实情况存在少数人时松时紧,少数部门成为盲区。监职人员敷衍了事,特别是回收人员对所做的工作的重要性和责任知之甚少,防护知识局限。特别是转运过程中医疗废物中包装破损残留的体液、血液外溢,导致医院内环境污染时有发生。

回收处置:部分单位由专职人员对所有一次性医疗废物每日1次采取先分离毁型后浸泡最后集中焚烧的办法,部分单位采取先毁型后浸泡最后深埋的方法,交接登记签名、数量不规范,存在流失的隐患。

对 策

增强医院领导感染控制意识:增强医院领导的感控意识是医院感染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保证,分管领导必须参加上级主管部门举办的院感知识培训1~2期,使院领导充分认识到医院感染管理是评价医院内涵质量、医院管理水平、技术水平、医德医风的一项综合指标,对医疗改革起支持保障作用,对医院的质量建设起积极推动作用[1]

加大各项制度执行力:通过全员培训,让每个人医务人员都成为医院感染控制的执行者,明确各部门感染管理职责,特别是重点部位、重点人群的职责、制度强制规范执行,用制度管人,加大考核力度,与收入挂钩,充分体现医院感染管理无小事。检查要经常化、深入化,避免走过场,对薄弱环节要给予切实的指导与帮助,及时掌握医院感染管理的新理念、新方法。并解决农村医院的实际困难。

严格规范医疗废物程序:各科要严格分类,避免扩大人为扩大医疗废物范围;对医疗废物的回收,指定经培训合格的专人负责,并严格交接称重签字,转运的包装工具要防水、防漏防刺破;接触被病人体液、血液污染的医疗废物时,必须注意自身防护,对深埋的要不定期跟踪采样,对焚烧的要检验焚烧效果;医疗废物要存放不暴露,日产日清,存放的工具及地点要每日消毒清洁。

总之,只有科学、规范化的医院感染管理才能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行之有效的方法。

参考文献

篇10: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为进一步做好医疗废弃物处置工作,防止医疗废物污染,更好地保护环境,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宜,特制订此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工作,牢固树立以人为本、执业为民的理念,全面普及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管理法律法规和知识,以深入学习《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主题,以防止医疗废物污染、维护人民群众健康权宜为目的。

二、总体目标

通过培训工作,提高对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重要性认识,树立执业为民的理念,强化责任意识,改善管理手段、增强管理能力、提高管理效益,防止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意外事故的发生。

三、基本原则

积极推进、协调开展、逐步完善、规范有序、注重实效。

四、工作任务

(一)建立健全组织机构,加强对医疗废物无害化处

置培训工作的领导。

(二)拟写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管理培训课件,做好宣传培训基础工作。

(三)组织开展培训,做好培训记录。

(四)建立健全培训档案,完善长效机制。

五、培训对象

本院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管理人员和其他相关人员。

六、培训内容

(一)相关法律法规

1、《医疗废物管理条例》

2、《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

3、《医疗废物专用包装、容器标准和警世标识规定》

(二)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

(三)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知识常识

七、培训方式:集中培训。

八、培训地点:院会议室

九:培训师资:聘请监督管理部门相关人员。

十、培训安排:根据工作实际,每年组织二至四次培训。

十一、培训要求

(一)要高度重视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培训工作,把医疗废物无害化处置培训工作纳入议事日程,加强领导,认真组织开展。

(二)注重培训实效,防止培训走过场。

篇11: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为进一步规范我区医疗废物管理,防止医疗废物流失、泄露、扩散,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健康权益,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工作达到国家环保模范城市复核要求,根据《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等相关规定,决定在今年上半年专项整治的基础上,继续在全区范围内开展一轮医疗废物管理专项检查,具体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标

进一步加强医疗废物源头管理,完善医疗废物长效管理机制,提高医疗废物的管理水平,实现医疗废物的收集、运送、贮存、处置全程跟踪管理,进一步提高医疗废物规范化管理水平。

二、检查范围和内容

(一)检查范围

全区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

(二)主要内容

医疗废物管理组织、制度、专人负责、应急方案的建立和落实情况;从事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运送、暂时贮存工作人员的职业卫生安全防护和培训情况;医疗废物分类收集、转运、登记的情况;医疗废物暂存地的情况;医疗废物处置情况;医疗废水处理设施及运转、消毒排放记录等。

三、任务分工

区卫生局医政科联合区卫生监督所对辖区内疾控中心、血站、医院进行拉网式检查;各镇卫生所对辖区内个体诊所、厂校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进行拉网式检查。

四、时间安排 1、2016年11月18日前,各镇卫生所完成对辖区个体诊所、厂校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的检查;

2、区卫生监督所会同局医政科于2016年11月12日—18日对辖区内疾控中心、血站、医院进行全面检查,检查结束后抽查部分个体诊所、厂校医务室、社区卫生服务站;

3、区卫生监督所各职能科室、各镇卫生所将检查表于2016年11月20日前交区卫生监督所卫生监督三科处。

五、工作要求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医疗废物的管理和安全处置直接关系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社会安全。区卫生监督所、各镇卫生所要认真组织实施此次专项整治行动,责任落实到岗到人,切实做好检查记录,并对存在问题提出针对性整改意见,本次检查将进行结果通报。

(二)落实责任,严格执法

各医疗卫生机构必须落实法定代表人或者主要负责人为第一责任人制度,确保医疗废物处置、医院废水处理工作的管理。医务、护理、后勤、感控、临床等职能部门及医务人员切实履行相应职责,查缺补漏,不留死角。区卫生监督所、各镇卫生所对检查发现的不严格执行分类收集规定、不认真落实集中暂存设施管理制度、不规范处置医疗废物、不正常使用废水处理设施等违法违规行为,要依法立案查处。尤其是将医疗废物混入生活垃圾,倒卖医疗废物,医疗废水不处理直接排放的违法行为要从严从重处罚。

篇12:医疗废物应急预案

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处理应急预案

为防止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由于医疗废物遗撒、流失、泄漏、扩散导致的可能传染病传播或环境污染事故,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卫生部《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特制定本应急预案。

一、指导思想

为防止疾病传播,保护环境、保障人体健康,遵循预防为主、常备不懈的方针,构建医疗废物的长效安全管理和应急处理机制,提高全院职工对意外事故的快速反应和控制能力,确保在意外事故突然来临时,能够有效有序处置。

二、应急指挥体系

1、组织领导机构

成立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领导小组:

组 长:张英辉(院长)副组长:王其林(副院长)

邓武成(副院长)杨 新(副院长)

成 员:候恩秀 柏 炜 王秀珍 尹小勇

黄海燕 张 涛 李 懿 陈慧明

主要职责:指挥全院医疗废物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根据工作需要,及时召开会议,听取工作汇报,果断作出决策;解决应急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强化非常时期的责任管理。

2、下设医疗废物意外事故应急处理办公室

办公室设在院感科,由黄海燕同志担任办公室主任,总务科柏炜同志任办公室副主任,负责日常具体事务。

主要职责:全院医疗废物的日常管理和意外事故的应急处理工作,对应急防控措施落实情况进行监控和督导;及时协调处理各种紧急情况。

三、预防控制措施

1、认真督导检查,防范意外事故发生

由院感科对医院日常医疗废物处理工作进行经常性的监督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通报、反馈、指导整改,以预防医疗废物处置过程中意外事故的发生。

2、应急处理方案

⑴认真落实医院医疗废物管理制度。

⑵发现医疗废物泄漏、流失、扩散和严重遗撒事故时,要立即报告医院感染科及总务科。

⑶上述职能部门接到报告后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调查处理,确定流失、泄漏、扩散的医疗废物类别、数量、发生时间、流向、影响范

围及严重程度,将情况立即报告分管院长。分管院长确定应急预案的启动同时报告卫生、环保主管部门。

⑷保卫科立即组织有关人员尽快对发生医疗废物泄漏、扩散的现场进行封锁,必要时封锁污染区域,以防止扩大污染。

⑸院感科立即组织人力采取适当的安全处置措施,对泄漏物及受污染的区域、物品进行消毒或其他无害化处理。

⑹对感染性废物污染的区域进行消毒时,消毒工作从污染最轻区域向污染最严重区域进行,对可能被污染的所有使用过的工具也应进行消毒。

⑺对医疗废物污染区域进行处理,应尽可能减少对病人、医务人员、其他现场人员及周围环境的影响。(8)工作人员要做好卫生安全防护。

(9)处理工作结束后,医院医疗废物应急处理小组对事件的起因进行调查、分析、总结,并完善防范措施,预防类似事件发生。

篇13: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1对象与方法

1.1 检查对象

调查2011年8~10月我省辖区内的医疗机构35所, 其中三级医院20所, 二级医院10所, 专科医院5所。

1.2 检查方法

按照分层随机抽取医疗机构单位, 通过听取介绍、查阅资料和现场检查相结合的方式检查。

1.3 调查内容

医疗废物的分类;医疗废物的包装物:使用专用医疗废物包装袋、利器收集盒;医疗废物的收集、登记:医疗废物的来源、重量或数量、种类、交接时间、经办人签名等项目;医疗废物的贮存、处置:医疗废物暂存时间<2d并及时运送;医疗废物相关人员安全防护:收集人员均配备有医疗废物专用防护用品, 并每年进行健康检查。

2结果

医疗废物分类、医疗废物包装物、医疗废物的登记、医疗废物的暂时存放、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职业防护情况, 总体合格率分别为82.9%、100.0%、100.0%、68.6%、42.9%。各级医院各个项目具体合格率见表1。

3讨论

医疗废物的管理是一项长期、复杂的工作, 如管理不善不仅对院内工作人员造成感染危险, 也可能造成社会疾病的流行[1]。

3.1 医疗废物的分类

本次检查合格率为82.9%, 较以往有较大提高, 但分类不清现象依然存在。出现的原因可能是, 医院的培训还不到位, 对相关责任人的处罚未落到实处, 工作人员自律性还不高[2]。

3.2 医疗废物包装物的正确使用

本次检查合格率均为100%, 较以往有了大幅度提高, 这是院领导重视的结果, 也可能与监督检查和处罚力度有关[1]。

3.3 医疗废物的登记

此次检查中各级医院的医疗废物登记制度的实施较好, 合格率均为100%, 较以往有大幅提升。医疗废物流失的负面报道, 使工作人员提高了自律和自我防范意识。

3.4 医疗废物的暂时存放

总体合格率仅占68.6%, 其中, 三级医院为80%, 二级医院为50%, 专科医院为60%。其原因可能是大医院患者多, 医疗废物日产多, 小医院患者少医疗废物日产生量少有关。

3.5 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的个人防护

从事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缺乏安全防护, 易造成由医疗废物引发的安全事故[3], 此次检查结果表明, 3个级别的医疗废物收集人员的个人防护不到位, 与医院对收集人员职业防护的不重视, 以及收集人员自身不重视有关。

4建议与对策

4.1 加强部门合作, 提高监管效率

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的成本和集中处置费用很高, 给卫生环保部门增加了很大负担。建议政府能将该部开支纳入医疗和环保成本预算, 减少和杜绝医疗废物的流失。

4.2 加大科研投入, 提高医疗废物技术处置水平

我国医疗垃圾处理技术含量很低, 多为焚烧, 缺乏有效的技术综合集成[4], 也违背了可持续发展战略思想。如果能将医疗废物消毒、纯化、粉碎后, 制造垃圾包装袋等[5], 则能提高医疗废物的废旧循环再利用, 保护环境。

摘要:目的 了解我省感染性疾病科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 探讨其长效监督监管机制。方法 抽查35家的医院感染性疾病科, 对医疗废物管理进行现场监督检查。结果 医疗废物分类、医疗废物包装物、医疗废物的登记、医疗废物的暂时存放、医疗废物收集人员职业防护情况, 总体合格率分别为82.9%、100.0%、100.0%、68.6%、42.9%。结论 医疗废物的分类、暂时存放及收集运送人员职业防护方面还有待进一步提高。

关键词:医疗废物,感染性疾病科,职业防护

参考文献

[1]高富贵, 王海森, 杨金锁, 等.河北省部分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现状调查及对策[J].医学动物防制, 2006, 22 (7) 539-541.

[2]郝顺霞, 高富贵.河北省医疗废物安全管理现状研究[J].河北医药, 2007, 29 (10) :1143-1144.

[3]马鲁胜, 贺晓燕.周村区各级医疗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工作现状调查[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05, 18 (4) :495-496.

[4]梁道宝, 李书建.医疗垃圾集中处理管理模式探讨[J].中国公共卫生, 2002, 18 (2) :252-253.

篇14: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及应急方案

1 存在问题

1.1组织机构与管理制度形同虚设 医院虽然成立了医疗废物管理组织,为院长负责制,并有部分管理制度,但在执行方面存在诸多问题,表现在人员配制及资金投入等明显不足,制定的各项制度及措施不能落到实处,管理组织未真正发挥其监管者的作用。

1.2分类收集管理不完善、回收交接制度不严格 医疗废物分类收集是实施医疗废物无害化管理的关键环节,未按规定进行严格的医疗废物分类而与生活垃圾混放;在废物交接时按要求应进行规范登记,记录产生科室、名称、重量或数量、交接时间、处置方法、最终去向、经办人等,资料保存3年,个别科室存在登记不全、漏登记、错登记甚至没有登记的情况。

1.3 医护人员对疗废物管理处置的重要性认识不够 医院对医疗废物处置的宣传、教育力度不够,医护人员对分类、安全防护以及应急处理等知识缺乏;个别人认识不到医疗废物管理的重要性及医疗废物处置不善带来的的危害性,直接将医疗废物混放入生活垃圾中。

1.4包装、运送、储存存在隐患 国家对医疗废物包装物、容器标准和警示标识都有明确规定,有些科室对损伤性废物的危害重视程度不够,将损伤性废物未装入防渗漏的利器盒内,有的科室虽配备有利器盒但未做到一次性使用,而是存在重复使用问题,极易造成利器伤;运送工具使用后未做到及时清洁和消毒,未按规定时间及路线运送医疗废物等,暂存点设置及建筑不符合国家规定,极易造成废物流失从而危害社会。

1.5无医疗废物处置专用设施 国家规定医疗废物必须进行集中焚烧处理,但我县无标准的焚烧设施,我院曾在取暖季节自行用锅炉房进行焚烧,但由于附近居民反映气味大而作罢。

2 管理对策

2.1加强领导,健全组织,完善各项管理制度 成立由院长为组长、主管院长为副组长,总务科、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等相关部门为成员的医疗废物管理委员会,院长为第一责任人,结合我院实际,逐步健全和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如医疗废物管理制度、应急预案等;在感染管理科的业务指导下,由各科室主任、护士长负责管理,由医务科、护理部、感染管理科等职能科室进行监督为基本框架的管理体系,保证该项工作健康有序发展。

2.2加强培训,严格医疗废物分类收集 坚持深入科室,对重点部门及保洁人员强化培训,科室对每日产生的医疗废物由医务人员和保洁人员进行严格的分类收集,严禁与生活垃圾混装。各科室产生的医疗废物按感染性、损伤性、化学性、病理性、药物性废物的分类分别置于专用容器内。

2.2.1感染性废物使用符合要求的、有警示标识的黄色塑料袋收集,放入标识清楚、防渗漏的临时存放容器内,待转运处理。

2.2.2病理性废物放入双层黄色塑料袋內,处置之前低温保存。

2.2.3化学性废物可经降解处理后排入医院污水系统。

2.2.4药物性废物装过期、淘汰、变质或者被污染的药物,少量药物性废物可以混入感染性废物,但应当在标签上注明。

2.2.5损伤性废物放入利器盒等防渗漏的坚固容器内。但应注意:医疗废物在丢弃过程中如已发生分类错误,切忌重新分类,更不要用手直接接触,如感染性废物误丢入生活垃圾桶内,只能按感染性废物处理。

2.3加强宣传教育 管理人员深入科室,加强对医疗废物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力度,用事实说话,使科室医务人员认识到医疗废物处置不当造成的后果,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规范处置医疗废物的重要性,自觉按要求进行规范分类、处置等。

2.4制定医疗废物的正确处理流程 盛装医疗废物的容器和包装物上必须有警示标识,包装袋为具有防渗透性能的黄色塑料袋,当医疗废物收集达到包装袋的3/4时,袋口进行有效封扎,防止泄露和遗撒。每个包装袋外均系有中文标签,标注:医疗废物产生科室、产生日期、类别及需要的特别说明等,由专职人员负责,每天按规定的时间、路线,用密闭的容器和车辆下科室收取并转运至医疗废物暂存点,运送工具每天用含氯消毒液终末消毒。

2.5加强督导,严格监督管理 经常进行随机性抽查、考核,发现问题及时向科室反馈,并指导科室进行整改,纳入经济考核。一次性物品杜绝重复使用,特别是使用后的一次性用品,均作为感染性废物处置,必须置防渗漏的黄色包装袋中。我院用了近一年的时间,基本上杜绝了利器盒的重复使用问题,从而有效保护了医护人员及保洁员。

2.6加强职业防护 ①对从事医疗废物收集、运送、储存、处置的专职人员,配备必要的防护用品。②做好个人防护,工作人员在直接接触医疗废物前应穿好工作服、戴口罩、帽子、手套,如接触感染性废物或手粘膜有破损时戴双层手套,接触后洗手或手消毒,如遇针刺伤,要立即脱下手套用流动水冲洗,规范挤出血,用碘伏等局部消毒等。

2.7加强医疗废物暂存点的建设,做好医疗废物的规范化处置,根据要求,修建了符合要求的医疗废物暂存点,防止蚊蝇、蟑螂,门口张贴醒目的医疗废物标示,并有禁止吸烟、饮食等字样,暂存点钥匙由医疗废物回收专职人员专人保管;同时院领导与监督所及环保部门共同协商,将我院产生的医疗废物交由有资质的医疗废物处置部门进行集中焚烧,废物回收专职人员与医疗废物集中处置部门回收人员进行交接,双方在医疗废物交接登记本上做好交接登记,签全名。

上一篇:街道党工委及成员廉政建设主体责任清单下一篇:移动公司生产经理述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