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继光》读书笔记

2024-05-15

《黄继光》读书笔记(精选16篇)

篇1:《黄继光》读书笔记

虽然黄继光的事迹家喻户晓,但是又有多少人会记住这么多英雄的中华儿女中,有黄继光的名字呢?

黄继光用他那年轻的生命,换来了胜利之路!部队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连续争夺到了三个阵地,但由于零号阵地的阻挠,贻误整个战机。部队组织了三次爆破都不成功,只好求助六连的通信员黄继光来帮助。黄继光在决心书上写:“坚决完成上级交给的一切任务,争取立功当英雄,争取入党!”从这句话中也能体会到当时黄继光的决心,也很有信心能完成任务!

黄继光他带着两名队员,勇敢机智地摧毁了几个火力点,不幸牺牲了一名队友,另一个身负重伤。黄继光猛向敌方投手榴弹,敌方顿时停止了扫射,但里面剩余的机关枪又开始疯狂扫射。此时的黄继光也是满身伤痕,左臂也被射穿了,弹药也用尽了。黄继光拼了命的爬到地方的枪口,用自己广阔的胸膛,挡住了那可怕的枪口!

部队立即冲上去,大喊着,为黄继光报仇!很快就占领了阵地,但黄继光,黄继光那年轻的生命就这样没了,消失在这世界。

胜利,交换的代价,就是黄继光年轻的生命。

胜利,让黄继光年轻的生命没了,连躯体,也不完全了。脚已经给打折了,躯体上也有七处重伤,背后还有很长的血痕……光是听着,就毛骨悚然;光是听着,就感觉可怕;光是听着,就似乎疼痛不已。可以想象,当时黄继光受的是多大的痛苦!或许比我们想象得更疼!更加可怕!

黄继光的名字,会让世人永远记得!请大家别忘了,千万个英雄中华儿女中,也有黄继光的名字。

篇2:《黄继光》读书笔记

黄继光出生于农民家庭,从小就失去父亲,是个苦孩子,饱受了人世间的不公,12岁那年,由于家乡一场大旱,他被迫出逃,新中国成立不久后,美帝国主义发动了侵略朝鲜的战争。那是黄继光18岁,他毅然报名参加了中国人民志愿军,踏上了抗美援朝的路程。

上甘岭战役打响了,黄继光所在的部队参加了战斗,奉命夺取敌人的一个高地,可是在前进的过程中,遇到敌人一个暗藏火力点的疯狂阻击,部队多次冲锋未果,眼看天就要明了,如果在天亮前还没有占领高地,不仅部队军人有危险,所得的区域也将被夺走。在这万分紧急的时刻,黄继光参加了攻坚小组,在冲锋中,他的两名队友壮烈牺牲了,他也身中四弹,忍受不了痛苦昏了过去,敌人猛烈的机枪声把他从死神手中唤醒了,他拼尽最后一口气,不顾一切的向机枪口爬去,心里好像在说:为了取得胜利,打败敌人,我黄继光死而无憾!我一定要堵住枪眼!他用自己的胸膛挡住敌人的机枪口。使部队冲锋成功,击溃敌人。

篇3: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 是否有理论依据, 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 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 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篇4:读书,请做读书笔记

钱钟书真是一个狂人,但他的“狂”绝不是轻狂,他敢睥睨天下,是因为他学问非凡,又性情率真,固守“文章之德,真理之勇”的学人信念,不惺惺作态。

钱钟书被誉为中国20世纪的“文化昆仑”,他的学识都是读书做笔记得来的。他离世后,夫人杨绛整理他的笔记,仅外文笔记就有34000多页,“日札”(随意写的读书心得)也有23册2000多页。

对照钱钟书,我以为,我们今天的中学生,如果真想学习,做到学业有成,进而做学问,还是要做好两件事:一是静下心,认真读书;二是不怕烦,扎扎实实做读书笔记。

有的同学说,现在是网络时代,资讯检索很容易,哪里还需做读书笔记!这是不对的。网络检索得到的信息,一般只能停留在“了解”“知道”这一低级层面,往往转瞬即逝,不会产生深刻的体验和理解,很难积淀深化为思想和智慧,不是真正的学问。做笔记会迫使我们深度阅读、感悟,这样,我们就有了深刻的体验。如果能再不断回顾、更新,融会贯通,便会积淀成为学问。

我曾教过一位小卢同学,女孩子,个子不高,小小的年纪,性格沉静得像一湖水。我很惊异地发现,她的思维和表达能力远远超过了其他同学,显得是那样的出类拔萃。原因很简单,她从小学就开始坚持做读书笔记。她有三本并不太厚的笔记本,内容大多是摘抄的优美词句,间或记录自己的阅读心得,甚至还记录了对文章中人物、事件、思想的思考、评判。她的很多思想都是通过读书获得的,都可以在笔记上找到痕迹。

朱永新说,阅读和思考是达到精神高峰的唯一途径。撇开有些功利色彩的“学习”“做学问”,毫无疑问,读书有益于人的成长,而做读书笔记则使我们在成长的“途径”上走得更加坚实,更快更好。

所以,读书,请认真做读书笔记。

篇5:《黄继光》读书笔记

在抗美援朝上甘岭反击战中,黄继光身上多处受伤,昏迷后被机枪声震醒,面对敌人火热点的疯狂扫射,他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他用22岁的年轻生命,为部队开辟了一条前进的道路。

我是一个幸运儿,生活在一个和平年代,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每当我在生活中遇到什么困难时,总是躲在困难的背后,让爸爸妈妈给我遮风挡雨。在学习上遇到拦路虎时,我经常不经过大脑思考,总是习惯性地喊爸爸妈妈。

只有想不到,没有做不到。当我知道了黄继光的英勇壮举:用血肉之躯堵住了敌人的枪眼,他的胸膛就是牢不可破的铜墙铁壁,我的灵魂被震撼了。

记得刚学跳跳球时,我连基本的上球动作都学不会,我就气馁了,不争气的眼泪像断了线的珠子似的往下流,就不想学了。这时候,妈妈语重心长地对我说:“遇到困难就掉金豆豆,你这是在逃避困难,你和革命先烈黄继光相比还相差十万八千里。”于是,我又重新鼓起勇气。拿起跳跳球练习起来。我先小心翼翼的扶着桌子跳,熟能生巧后,便试着把手离开了桌子。就这样,经过坚持不懈的努力,我成功了。

篇6:黄继光读书笔记优秀

1949年11月,黄继光的家乡—四川省中江县解放了。黄继光这个受尽地主欺压的贫苦农民的孩子,第一次见到了解放军。他听解放军讲党的政策,从而知道了解放军是人民的部队,是为穷人翻身求解放的部队。

后来黄继光就加入了解放军的部队……

黄继光拿着手榴弹向敌人的火力点匍匐前行。忽然,黄继光站了起来!在敌人的探照灯下,在敌人的照明弹下,在像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下黄继光站了起来!手榴弹在照明灯和照明弹光亮中闪闪发光,手榴弹惊天动地般的爆炸了,伴随着巨响,黄继光倒下了。

黄继光的大无畏的精神气概,气壮山河!他的英明永垂青史。

篇7:《黄继光》读书笔记优秀

这篇课文主要讲了1952年10月19日晚,在朝鲜战争上甘岭战役反击战中,黄继光所在的第2营奉命向上甘岭右翼597。9高地反击,必须在天亮前占领0号阵地。联合国军设在山顶上的集团火力点,压制住志愿军反击部队不能前进。营参谋长命令第6连组织爆破组炸掉它。第6连向敌军发起五次冲锋,未能摧毁敌军火力点,而且一个又一个战友倒下去。这时离天亮只有40多分钟了。时间就是生命。在这关键时刻,站在营参谋长身旁的黄继光坚决地请战:“把任务交给我吧,只要我有一口气,保证完成任务”。黄继光接受任务后,立即提上手雷,带领两名战士向敌军的火力点爬去。黄继光的左臂被打穿,血流如注,身体又多处受伤,但他还是顽强爬向火力点,挺起胸膛,张开双臂,扑了上去,黄继光用年轻的生命为部队开辟了胜利前进的道路,使部队很快占领了0号阵地。

读完这篇课文,我被黄继光为国家献出宝贵的生命,这一惊天壮举深深地感动了。

不由得想起自己一次做奥数题的经历。

记得那天我和妈妈在书店买了一本奥数书,回到家我非常兴奋,于是便做了起来,开始做的还挺顺利。我便对妈妈夸下海口说:“妈妈,这本奥数题真是小菜一碟。”妈妈笑眯眯的说:“我非常欣赏你这种初生牛犊不怕虎的精神,一定要有毅力哦。”于是我便一边哼着歌一边做题。做着做着,一只凶猛的“拦路虎”出现了。我思考片刻,便把求助的目光投向了妈妈。谁知妈妈却说:“要迎难而上哦,好好分析分析,自己解决吧!”我顿时像热锅上的蚂蚁,急得不知所措。我又思考了一会儿,还是不会做。于是我就打起了退堂鼓,对妈妈说:“妈妈这是奥数题嘛,肯定有难题了,你就给我讲讲吧。”在我软磨硬泡下,妈妈终于给我讲了。

现在想起来真的很惭愧,在这和平年代我们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可是在学习中,我们遇到困难就退缩,将来何以振新中华。在战争年代,黄继光能为祖国献出宝贵的生命,对每个人而言,最宝贵的莫过于生命。想一想,在学习和生活中,遇到困难轻言放弃是多么的不应该啊!

篇8:高中语文读书笔记指导

一、理论依据

新课标特别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应培养学生具有独立阅读的能力,注重情感体验,有较丰富的积累。能初步理解、鉴赏文学作品,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作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逐步培养学生探究性阅读和创造性阅读的能力,提倡多角度的、有创意的阅读,利用阅读期待、阅读反思和批判等环节,拓展思维空间,提高阅读质量,并能具体明确、文从字顺地表述自己的意思。

二、阅读及笔记的指导

1. 读物的选择

对于读物的选择我们应该以学生的自主选择和教师的积极引导相结合为原则。引用亚瑟·李在《给一位爱好读书的孩子的信》中所说的话就是“你最好尽可能选些能震撼心弦的高贵作品来读,这种作品对你心灵的激荡,才有真正的好处。要想这样,你首先得知道应该摈弃那些无价值的书,凡是浪费你时间的、该烧毁的、教坏孩子的以及使人懦弱而不使人坚强的作品,都该摈弃。”

2. 阅读方法的指导

学生的阅读不是随随便便的读,笔记也不是信手拈来的记,而是具有一定质量的阅读成果的纪录,因此必须交给学生一些遵守作者思维、探究作品内涵的礼节,授之以阅读之“渔”。

(1)质疑阅读

宋儒张载说:“读书先要会疑。于不疑处有疑,方是进矣。”“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学生在读书笔记中,可以就文章的主旨、作者的观点、人物形象、写作手法、文句的哲思进行质疑,提出具有探究性的问题,尤其是能在作者思维的矛盾错位上发问,这就体现了学生思维的敏锐性和深度。能在无疑处生疑,就是阅读能力的体现,若能进一步回答问题,这样的读书笔记就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

(2)比较阅读

茅盾提倡应多读作品评论和作者传记,并与其他名著进行比较,抓住其特点。他认为,多读、精读、思考和比较,是读文学名著的基本方法,也是提高文学修养的必然路径,舍此则别无他途。比较的方式可以有很多,如相同题材的不同作家的作品的比较,同一作家的不同作品的比较,书上的结论与实际生活的比较,过去的看法与今天的现实的比较,不同的人对同一问题看法的比较,同一个人前后不同时期看法的比较,多种工具书不同解释的比较,等等。在比较中,学生有了新的发现,新的收获,他们就不再等着教师公布一个标准答案,而是有着浓厚的兴趣积极主动探究。

(3)批判阅读

学生应该批判性地阅读,敢于质疑经典,不迷信权威,尽信书不如无书,能跳出作者的思想客观评价是难得的思维品质。我们应该鼓励学生在阅读和笔记中,大胆挑战权威,并学会用各种资料来论证自己的质疑,在多元的碰撞中激发起自己思维的火花。然后在读书笔记的交流中,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我为什么不同于你,你为什么不同于我的事实,启发学生承认不同个人间文化的深刻互连性,关注大家如何带着差异共同生活在一起,从而共同丰富语文的文化情感内涵。

(4)创造阅读

创造阅读,指通过想象和联想在原有信息基础上创建新信息。在阅读中,学生要慧眼独具地发现作品特有的“空白”和“未定点”,并引发自己生活、情感、知识的积淀与之连接,对文本做合理的补充和续接。如可以依据所读之作中的某一语句激发起自己的情思,进而联想起平日的诸多零星体验来完善和丰富文本的情节和结构,使文本的旨趣有合乎情理的衍生,并将此诉诸读书笔记。

三、读书笔记的双向交流

1. 师生交流

高中生的思想还不尽成熟,对作品内涵的感悟有时较为偏激,只要他们能在读书笔记中真实地表达自己的真切体验,老师就应该毫不吝惜地给予肯定和鼓励。当然学生有不足,理应指正,最好委婉一点。每周评阅完学生的读书笔记后,教师应及时地进行讲评反馈。让学生在肯定中增强做读书笔记的动力,在指正中及时修改、调整,以取得更好的效果。

2. 生生交流

学生与学生之间的交流是在解读文本过程中自我与他人的交流过程,这是与学习同伴间的交流,是一种最为平等的对话,在对话中也最容易产生共鸣。这样,通过交流与碰撞就能使学生获得更深入的理解,从而不断生成新的意义。为此,我们应该积极创造条件来实现生生对话。读书笔记的评阅上我采取小组负责制:全班分成五组,每组八到九人,教师每天评阅其中一组,改组则评阅其余各组。之后每周老师可以将全班笔记评阅一遍,同学之间也有了一次深入交流读书心得的机会。学生在批注栏上写上自己的读后感悟,可以赞扬、质疑、批判,作者还可以回应反驳。

3. 完善自我

篇9:用读书日记代替读书笔记

笔者曾经对所在学校中高年级的一百名学生就读书笔记问题做了随机抽样调查。调查发现,不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学生有67人,无所谓的有26人,喜欢写读书笔记的只有7人(笔者所在学校的读书笔记分为三大部分:阅读的内容的基本情况、摘抄、感想)。

学生不喜欢读书笔记有这样一些理由:

“老师规定了字数,我们在写的时候手都写麻了。”“一天一页读书笔记,很是烦人。”“写完之后,我又不会去看它。”“整天都是写文字,烦死了,一点趣都没有。”……

老师为什么让学生写读书笔记?读书笔记中的那些规定项目有什么样的根据?

很多老师是这样回答的:“要求学生写读书笔记,是因为要有一个手段来督促学生读书,而且当学生在做读书摘抄的时候,也能够积累一些好的词句,以便在写作文的时候用得上(但令人遗憾的是,学生在写作文的时候还是没有用上读书摘抄下来的好词句)。写感想是为了能够让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感受,进而受到教育。”

读书笔记上的感想和摘抄的依据是什么,很多老师都说没有思考过。只是说凭自己的感觉要这样做,或者是看到别人这样做了,所以也这样做的。

但是不管怎么说,很多老师还是认同这样的事情:读书笔记我也知道学生不喜欢,而且学生写了读书笔记之后阅读能力也没有多么大的提高。但是不这样做就不能够检查学生是否阅读了课外书。

由此看来,读书笔记是一个让老师和学生都不喜欢的东西。但是为了应付上级的检查,为了应付老师对于阅读的检查督促,双方都在承受着煎熬。

读书笔记似乎已经走到了十字路口,读书笔记是不是该安静地走开?还是留下来?如果留下来,怎么样留下来?

理性审视之,写读书笔记的好处是毋庸置疑的:可以增强记忆,便于查阅,容易梳理故事情节……因此,提出让读书笔记走开的想法是不对的。完全从成人的角度来写读书笔记,而且在写作的时候随意为之,不去考虑所作的项目是不是符合逻辑,是否有理论依据,这样的读书笔记学生是不欢迎的。因此,读书笔记的记录还是要根据小学生的年龄、心理特点来设计,并且在记录的过程中要有目的性,所作的记录项目要符合逻辑。鉴于此,我尝试用读书日记来代替读书笔记并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具体做法是这样的:

用一本24开、24页的笔记本来做读书记录。每天记录一页,每页的第一行写上日期,第二行写上书名、作者、如果有小标题写上小标题,没有小标题就直接写上从第几页到第几页。第三行开始写书中的主要人物,一个人写一行。然后隔一行写上地点、时间。剩余的地方,要求学生在旁边画上自己所感兴趣的和与阅读内容有关的一幅画。每周五利用二十分钟左右的时间阅读自己的阅读日记,或者交换阅读其他同学的阅读日记。

从一开始记录读书日记的时候,我就告诉学生,我们是在写一本书,这是我们读完别人的书之后所写的书。这就让学生产生一种创作的冲动。这样做还有一种隐喻在里面:那就是一个人的阅读历史就是一个人的精神发育史,既然这是一部精神发育的历史,就应该留下他的足迹。其次,对于每天记录的日期,是让学生养成每天都阅读的习惯。当然更是“美好的一天从阅读开始”的隐喻所在。同时也是一种任务驱动的做法,以便于教师的检查和督促。

记录人物、地点、时间的做法是出于这样的考虑:在记录读书笔记的时候,学生往往都是在读完整本书后就忙着写感想,学生所感受到的往往只是一个局部,或者是泛泛而谈的一些适合所有文章的万金油式的话语。而学生在做读书日记的时候,我要求学生把讲述中所出现的人物都写出来。按照人物出现的先后顺序写日记的过程就是一个学生对阅读的内容进行回忆的过程。学生对于人物关系的梳理过程就是学生对于所阅读内容的整理过程,这样的过程也是一段重新温习的过程。

当学生整理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之后,随后要求对于这些人物之间的关系用箭头线段来表示。这样的过程也就是学生回忆思考阅读内容的过程。学生在整理这些人物关系的时候也就是学生探究文本关系的过程。

所谓文本的意义就是文本中的人和人之间的关系、人和物的关系、物和物的关系等诸多关系的总概括。所以,从这样的角度来审视阅读内容中的众多关系的联系过程就是对文本意义的探究过程。

之所以要求学生在读完之后画出这样的图示,是基于人的遗忘规律来考虑的。艾宾浩斯的遗忘曲线告诉人们:在学习中的遗忘是有规律的,即“先快后慢”的原则。这条遗忘曲线告诉我们:学得的知识在一天后,如不抓紧复习,就只剩下原来的25%。随着时间的推移,遗忘的速度减慢,遗忘的数量也就减少。有人做过一个实验,两组学生学习一段课文,甲组在学习后不久进行一次复习,乙组不予复习,一天后甲组保持98%,乙组保持56%;一周后甲组保持83%,乙组保持33%。乙组的遗忘平均值比甲组高。由此看来,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要能够在一天之内进行复习,要求学生画出人物关系图就是一种方法。

之所以让学生画画,是学生对于所阅读的内容进行具体化的过程。对此,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这样说过:“图画成了施展创造性想像力的源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图画能‘打开话匣子’,它能让平时沉默寡言的、非常腼腆的儿童都开口说话。”

事实证明,孩子对于画画是非常感兴趣的。有一个孩子曾经这样对我说:“我发现我们现在所阅读的内容不光可以说出来和写出来,还可以画出来。”是啊,我们为什么一定要强求学生用文字来表达自己的阅读感受呢?

让学生撰写阅读日记之后,我发现这样做有一些好处:

阅读日记给阅读交流提供意义支撑点。

以往,在组织学生讨论所阅读的书籍的时候,学生只能从自己的头脑中去寻找所阅读的内容,但是那毕竟是没有支撑点的,而且在这个时候,留在学生头脑中的印象也往往是比较概括性的。而往常,学生虽然写读书笔记,他们所写的往往只是在读完书后的一个局部的感受,或者是一个整体的万金油式的感想。只不过是学生在阅读之后的一种被动地说话而已。

阅读日记虽然记录的是一些简单的要点,但是这些要点能够让学生回忆起与之有关的要素之间的关系。从而激活学生大脑里的库存信息,达到阅读内容的重现。它能够为学生在读书交流中提供发言的支撑点。

阅读日记激发学生的二次阅读欲望。

笔者认为对于学生而言,要学会对于所阅读的书籍进行再次阅读。“旧书不厌百回读”说出了再次阅读的重要意义。

作为教师都知道,真正能够对自己发生影响的书籍是在再次阅读之后,只有通过二次或者三次甚至多次地阅读同一本书,我们才能够从中获得阅读的乐趣所在。而学生通过每周五翻阅自己的阅读日记,往往会为自己所记载的内容感到惊奇,进而能够产生再次阅读的欲望。通过调查,笔者发现,通过读阅读日记来再次阅读同一本书的学生达到了百分之三十八,这一比例远远大于写读书笔记的学生。

阅读日记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成就感。

往常的阅读中,我们往往偏重于让学生进行大量的阅读,但是学生只是进行了一次性阅读,阅读之后往往就会忘记,甚至连书中的故事梗概都忘记了。时间一长,学生甚至连书中的主要人物都忘记了。这样的阅读能够给学生带来怎么样的阅读帮助?但是通过阅读日记,所记录的是一些简要的内容。它能够给学生带来一种阅读的成就感。不到一个月的时间他就能够写出一本书,这样的做法还是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热情的。

阅读日记培养学生的良好阅读习惯。

每天的阅读,能够让学生在阅读日记中合理安排自己的阅读时间,从而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做到按照计划进行阅读,从小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篇10:黄继光读书笔记优秀500字

今天,我读了《黄继光》这篇英雄故事,内心非常激动。夜已深了,可我还未入睡。黄继光那舍身堵枪口的光辉形象老是出现在我眼前。黄继光1930年生,1952年逝世,牺牲时年仅22岁,是四川中江人,在1951年时参加中国人民志愿军;1952年加入了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黄继光就是无数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数弹的他像暴风雨中的巨人一样顽强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趁势攻克了敌人的阵地,夺取了胜利。在1952年10月19日上甘岭战役中,敌人占领的597。9高地密集的火力网打得六连战士抬不起头来。前去爆破的三个小组都牺牲了。眼看着天亮前攻不下阵地了,黄继光带领两个战士再次前去爆破。一个战士中弹牺牲了,另一个战士也负伤了,接近敌人火力点的黄继光已身负重伤,身边没有一样武器。危急时刻黄继光用胸膛堵住了敌人正喷着火舌的枪眼。敌人、战士们惊呆了时,我也惊呆了,谁又见过这等可歌可泣的事迹呢都说人的死有两种:要么重于泰山,要么轻于鸿毛。黄继光叔叔为人类的正义事业而死,他死得有意义,死得伟大!我们将永远怀念他!英雄们,我们将以你们为榜样,勤奋学习,用优异的成绩来告慰你们的灵魂,把我们的祖国建设得更加繁荣富强。

你是否想过祖国的历史今天就让我们来看看祖国的过去吧!掀开摞摞发黄的历史,在白骨累累的中国近代史上我们看到一个个举着明晃晃钢刀的刽子手,一只只满口鲜血的吸血蝙蝠,一头啮着血淋淋心肺的豺狼,一群群叼着头颅的鹰犬和一淌淌鲜艳刺目的血!

这是民族的。让受苦受难,受辱受虐的中国人的血不再白流,是老一辈仁人志士的不懈追求,他们奇迹般地走过了二万五千里长征,经历了八年抗战,迎来新中国的建立……

篇11:黄继光读书心得600字

“黄继光是我国著名的爱国战士。1952年10月,在朝鲜战场上,他为了能在黎明前占领5979高地的主峰,用自己的身体堵住了敌人的枪口。”

黄继光是多么伟大啊!他为了祖国,为了人民,为了和平,不惜牺牲自己,英勇献身。他的精神是多么可贵啊!他的生命虽然是短暂的,可他的这种精神是永垂不朽的。

“冲啊!为黄继光报仇!”黄继光保家卫国,带头献身,使每一个战士充满奋斗的动力。正是这力量,促使着战士们消灭敌人。他们用自己的奋斗和努力创造着永久的和平,也使自己的生命充满意义。难道说,胜利还不属于他们吗?

黄继光的事迹深深地打动了我。我不禁想起自己。自己一点儿困难都解决不了。有一次,一道数学计算题特别难做。我想了一会儿,便想放弃,这时黄继光挡子弹的身影出现在我眼前,只见他奋不顾身、勇往直前,扑向敌人的枪口。而自己呢?一遇到难题,连一点儿小脑筋都不想动了。想到这儿,我就有了勇气,终于,我把这道题做出来了。

篇12:黄继光读书心得体会优秀

最近我看了一篇故事——黄继光 盾牌,大家都听说过,甚至使用过。可是,你试过人体盾牌吗?你当过人体盾牌吗?在一些退役战士的脑海里,有一个名字,深深地刻在人们的心中——黄继光!黄继光,生于四川省中江县,中国人民志愿军第45师135团9连的营讯员。1952年10月19日在朝鲜上甘岭地区597.9高地阵亡。被中国人民志愿军领导机关追记特等功,并授予“特级英雄”称号;所在部队党委追认他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授予他“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英雄”称号和金星奖章、一级国旗勋章。 黄继光在甘岭地区597.9高地时,已经战了四天四夜,打得筋疲力尽。指导员下令,今天必须攻破敌人的火力点。黄继光挺身而出,对指导员说:“这个任务就交给我吧!你们放心吧!”黄继光带上两个战士,向敌人的火力点爬去。敌人发现他们了,拿炮弹向黄继光他们炸去。一个战士被炸死了,另一个也负伤了。这个任务托付在黄继光一个人身上。敌人拼命向黄继光攻去,他身上也负了伤。黄继光依旧往前爬,。啊!黄继光突然站起来了!

在暴风雨一样的子弹中站起来了!轰!敌人的火力点摧毁了。黄继光晕倒了。战士们往前冲,可是被敌人的子弹挡住,进退两难。时间快到了,大家焦急万分。突然,黄继光又站起来了,他挡住了火力点的攻击。“冲啊!为黄继光报仇!”随着大声的呼喊,战士们英勇奋战。终于,战争胜利了……… 在生活中,黄继光就像你的一个挚友。你要仔细看看,那些朋友对你是像黄继光一样的。我也观察过…… 程诺青是我好朋友,也是暗中的对手。每次考试,我都会跟她比试比试,看谁的分数高。虽然她不是我们班的,可我们依旧是朋友、对手。有一次,我生病在家,学习落下了。我原以为诺青会趁此机会超过我。可她却向我们班的一个好朋友问了进程,第二天告诉我。我感动了,这就是真正的朋友。|||

篇13:如何写好读书笔记

读书笔记,是指人们在阅读书籍或文章时,遇到值得记录的东西和自己的心得、体会,随时随地把它写下来的一种文体。我们高年级的同学都知道,写读书笔记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一是圈圈画画做批注;二是摘摘记记做记录;三是编写提纲;四是写读后感。我们怎样才能写好读书笔记呢?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给大家支支招。

关于圈圈点点做批注和摘摘记记做记录这两种方法比较简单,同学们也用得比较多,我就不再累述了。下面重点讲讲编写提纲和读后感的写法。无论是编写提纲还是写读后感,我们都要先做好一个准备工作,那就是认真地阅读原文。阅读时注意做到如下几点:明确作品中的六要素(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知道作者写这篇文章的目的,分清文章的主要内容和次要内容。这样,我们抓住了文章的要点和作者想要向我们传达的中心思想,你的读书笔记才不会偏向。

一、编写提纲做笔记。把文章的要点写出来,力求抓住中心,概括出作品最基本的内容。写提纲笔记时要简明扼要,切记在提纲笔记中写进自己的想法和结论。写好提纲笔记不仅有助于记住故事的梗概,便于把这个故事再讲给别人听,而且对以后自己在写作中的资料运用、谋篇布局都会有很大的帮助。比如一位同学读了《落花生》,就写出了如下提纲:

中心:

文章讲了作者一家人过花生收获节的情况,通过谈论花生的好处,说明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段落(按事情发展顺序):

1.写种花生、收花生;

2.母亲提议过一个收获节,并为过收获节做了准备;

3.父亲和我们边吃花生边议论花生。爸爸赞扬花生品格,我们对花生产生了敬佩之心。(花生不图虚名、默默奉献;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

二、写读后感做笔记。所谓读后感,又叫心得体会,就是我们在读完了一本书以后,针对其内容、思想发表自己的看法、想法、感想、感受、心得、收获、反省、思考、议论、评价等等。

读后感写得好与坏,关键在于书读得怎么样。在读好原文的基础上,我们可以围绕着一个主题,一句话,一个词,甚至是一个标点符号展开,写出书中有关内容启发而产生的思考和联想、领悟到的道理和思想,也可以是由读书所产生的决心和理想。一般情况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

1.抓文章内容,联想发挥。联想和思考,常常是密不可分的。当你读到某些内容时,必然会联想到身边的事情,进而会去思考,去借题发挥,去展开讨论,然后说明自己的看法。但要注意一定要紧紧围绕原文的精神去联想,不要跑题。如一个同学读了《钓鱼的启示》,联想到自己有一次跟着哥哥去钓鱼,学到了钓鱼技术,懂得了只有勤学好问才有收获。这就是根据内容产生联想而写下的读后感。

2.围绕中心,联系实际。紧紧围绕原文的主题思想,联系个人的亲身经历或耳闻目睹,与原文保持思想的一致性。考虑如何解决自己或别人在学习上、思想上等方面的问题。但要注意忌说空话、大话、套话。又如另一个同学读了《钓鱼的启示》,回想自己小时候向小朋友讨零食吃,被父亲发现。尽管那天是自己的生日,但父亲仍然严厉地训斥:“任何时候都不要随便向别人伸手。因为手伸出去容易,收回来就难了,就丑了!”从而揭示从小受到了严格的教育,使他健康成长。这就是围绕中心而联系自己写下的读后感。

3.注意分清主次,突出自己的感受。因为是读后感,重点应写自己的感受和收获,千万不能抄原文代替自己的感想,或者复述故事,一定要“感”比读多。写自己的感受也不要面面俱到,要抓住自己确有收获的、体验较深的几点来写。

篇14:怎样写读书笔记

嘿,这本书真不错!图文并茂,还加了注解。我大体上可以读懂,只是不知道该怎么写读书笔记。于是,我和表哥便相约去向爷爷请教。

爷爷说:“笔记,笔记,就是拿笔记下来而已。至于记什么,怎么记,全取决于你读书的目的。学校让你们诵读《弟子规》,是为了什么呢?”

“这还用说?当然是要让我们懂得应该遵循哪些道德行为规范。”小羽说。

“更主要的是落实在行动上。”我补充说。

“由此看来,你们的读书笔记应该以写读后感为主。写读后感也是不拘一格的。可以先摘抄《弟子规》上的有关语句,然后就此发表看法。也可以像记日记那样,按日期来写自己的阅读心得。”

“我要送给你们一件小礼物。”说着爷爷便翻箱倒柜地找出两本很漂亮的小本子,“不过礼物不是白送的,得先在上面写一篇读书笔记给我看。”

我俩就像从首长那里接过枪一样,毕恭毕敬地向爷爷行了一个军礼,然后接过小本子:“坚决完成任务!”

到了第二个星期天,我和表哥又来到爷爷家,向爷爷交了上次布置的作业。

2012年10月6日 多云转晴

今天,我在公共汽车上看到了这么一幕。一位白发苍苍的老爷爷拄着拐杖艰难地爬上了车,站在一个坐着的年轻人的旁边。车上的乘客都把目光射向了这个年轻人,年轻人这才很不情愿地把座位让给了老爷爷。

年轻人边让座边嘟嘟囔囔地说:“这是啥道理?花钱的站着,不花钱的反而坐着。”(按照规定,70岁以上的老人乘车是免费的。)

我听了这话,就感到很不舒服。《弟子规》上说:“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尊老、敬老、爱老、助老,是良好的社会风尚。你现在年轻,随着时光的流逝,你也有年老的一天呀。所以我建议大人们也应该读读《弟子规》。

人问谁 对以名 吾与我 不分明

读到这几句,我不禁会心地笑了。这几句话太有针对性了,好像是对我说的,因为我叫门的时候就是这么回答主人的。

这样回答显然是不合适的。“是谁在叫门?”“我!”十分熟悉的人或许能听得出来,否则,主人便不知道你究竟是谁。从今以后,我一定要养成“人问谁,对以名”的良好习惯。

爷爷很感兴趣地看了我们俩的小本子。我的读书笔记是用日记的形式写的:

表哥的读书笔记则采用了另外一种形式:

篇15:黄继光读书心得优秀500字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我们青年一代何惜百死报家国,要为祖国、家乡的富强崛起而奋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洒泪祭雄杰,扬眉剑出鞘。青春儒钢的我,愿守土复开疆,堂堂中国要让四方来贺!!

含着脉脉深情,我读完了《黄继光》这篇感人肺腑的文章。我闭上眼睛,心潮澎湃,久久不能平静。黄继光那光辉的形象怎么也挥散不去。忆往昔峥嵘岁月,我的思绪仿佛回到了半个世纪前那个战火纷飞的岁月,耳边又回响起嘹亮、威武、雄壮的红色摇滚--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歌。为了保卫祖国,为了保卫家乡,打败美帝保卫和平,我们的先辈去朝鲜打仗,英勇战斗是民族的脊梁,鸭绿江水在静静地流淌,嘹亮地军歌在耳边回荡。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黄继光就是无数雄纠纠、气昂昂跨过鸭绿江的中国好儿女中的一员。为了在黎明前攻下597.9高地,身中数弹的他像暴风雨中的巨人一样顽强地站起来,冲了上去,用自己的胸膛堵住了敌人的枪口,“豪气贯日月,英风动大地”。英勇的志愿军战士趁势攻克了敌人的阵地,夺取了胜利。这真是“我自横刀向天笑”,多么大无畏的牺牲精神啊! 当我读到“他转过身来坚定地对指导员说:“指导员,请把这个任务交给我吧!”这句话时,我浑身发热,黄继光是多么主动呀。可是我连妈妈交给的的任务都不做,比如说妈妈常常对我说,长大了,能帮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家务了,就拿扫地来说吧,一天,妈妈叫我扫地,我随便扫了一下,很不干净,妈妈见了,批评我说:“戴健,你连这点家务都做不好,还能干什么?”妈妈就要我重新扫地,我找了一个借口,跟妈妈顶嘴。“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这一切,我多么不对呀。

篇16:世界读书日(黄继林副校长)

——2012年4月23日黄继林副校长在国旗下的讲话

尊敬的老师,同学们:

大家好!今天是4月23日,星期一,一个普通而又特别的日子。说普通,是因为今天是星期一,七天就一个轮回。说它特别,是因为4月23日是“世界读书日”。1995年的4月23日是第一个,今天是第17个“世界读书日”。

莎士比亚说 “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书籍(知识)是世界上最珍贵的财富,它凝结着全人类的智慧和经验。所有的财富都都是临时的,都是可以被挥霍一空,只有书籍这种财富,是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书籍才是永恒的财富。

作家曹文轩常常喜欢说,一本好书,就是一轮太阳。他把书比作温暖和光明的源泉,很喜欢这个比喻。读书可以给人智慧,可以使人勇敢,可以让人温暖。知识不仅给人力量,还给人安全,给人幸福。我本人也比较喜欢阅读,喜欢往图书馆跑。我一直认为:我乐观的性格,克服人生困难的勇气,为实现人生目标奋斗的力量都是书籍给与的。是书籍在促使我一天天的进步。

一个良好的习惯,可以让人终生受益。一个良好的阅读习惯,带给人一生的快乐、幸福是无与伦比的。每一个伟大的人物,每一个成功者,无不保持着良好的阅读习惯。而这个习惯,大都是他们从小就养成的。

同学们,让我们在2012年的春天里,来个美好的约定:爱上书籍,爱上阅读,并致力于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让你的父母,你的老师,你的兄长,给你推荐一本好书。让我们在2012年的春天里,轻轻地开始阅读。用一辈 子的时间去感受那份谈谈的墨香。用良好的阅读习惯去获得更丰富的知识,获得力量,获得安全、获得幸福!

上一篇:东北大学优势及特色专业有哪些下一篇:高校辅导员优秀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