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心理健康课学习心得

2024-07-26

大学心理健康课学习心得(精选8篇)

篇1:大学心理健康课学习心得

学号:20131090114

5大学心理健康课学习心得

管经院信管131班徐静云大学生是从为数众多的中学生中选拔出来的佼佼者,在心理上有很强的优越感和自豪感。但是与此同时,大学生则承受着更大的压力和挑战。大学生往往自视 甚 高,很 容 易 受 挫 折,并 随 之 发 生 一 系列生理卫生问题。相 比 生 理 而 言,心里 健康就尤为重要了,故只谈心理方面的问题。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在上大学前就听说大学要开设心理健康科,于是我就一直在猜测,心理课到底是怎样的,是不是李老师会给我们讲有关心理学的知识呢,是不是社会心理学、职场心理学这一类听起来很高深的课程呢?

带着这样的疑问,我上了

老师表扬着,被同学羡慕着,难免会心高气傲,自大起来,觉得自己跟别人不在一个层面上,自己就是要高人一等,瞧不起他人,然而上了大学之后,发现没有人崇拜自己了,没有一群人来仰望自己了,心里的落差不是一点点,而在宿舍里还是自认为高人一等,一副不屑与别人为伍的模样,久而久之就被大家疏远了,如果再加点儿坏脾气,就会被大家排挤,日子就没那么好过了。宿舍里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人与人之间生活习惯的差异。宿舍的室友都是天南地北聚到一块儿的,每个人的生活习惯不一样,有的人一个月不洗澡,有的人每天半夜煲电话粥,有的人特别自私,一点儿东西都不让别人碰......这些久而久之都会成为引起矛盾的导火索,但其实只要站在别人的角度,用为别人着想的方式,这些问题都是可以解决的。大学其实是个小型的社会,每一个人在大学的生活就是在模拟着以后走入社会的生活,在大学处理好人际关系是以后走入社会能够如鱼得水的基础,也是在走进社会之前提前的演练,所以有良好的人际关系对于我们来说是十分重要的。

李老师还给我们讲了一个我印象深刻的故事,大概就是两个人很相爱,从初中一直在一起,后来男的没有读书去工作了,女孩子继续读,最后她们结婚了,但是即使他们相爱了那么多年,女孩子开始有点后悔,因为她觉得现在的他们没有共同话题,两个人对很多东西的看法都不一样,互相不能够了解,她很后悔当初没有听妈妈的话,李老师说女孩子可以叛逆,可以又自己的个性,有自己的想法,但是在婚姻这件大事上,还是要听妈妈的话,毕竟是你的长辈,他们一定有一些比较好的经历和经验,能够让你过得更好,而且对于父母来说,子女的幸福就是他们的幸福,所以他们是不会害你的。我觉得从这个故事中,我学会了要珍惜自己的父母,要学会尊重,考虑他们对你的一些看法和建议,当然,有则改之无则加勉,你可以选择你认为正确的方式,但是别忘了想想父母的看法。

心理健康课让我学到了人处在社会之中会有各种各样的坎坷需要经历,有的人从此一蹶不振,而有的人在打击之后变得更强,有的人永远悲观,所以他一事无成,而有的人在每次挫折之后都暗示自己“我能行”,所以他终将成功。有一个良好的心理的乐观的态度,才会将你引向成功。

这门课程帮助我培养健全的人格。它教会我要勇敢的剖析自己,通过自我剖析我发现自己也存在一定程度上的人格偏差。我性格上太过于执着近乎偏执,在这门课程的指导下我避免了走向偏执型人格障碍的误区。以前我处理问题我总是比较武断,很难听取别人的意见,更听不进任何批判意见,对别人也缺乏信任感。所以有时候总是会犯错误,但是又很难反省自己。因为这样在人际交往上我会面临很多尴尬,人际圈也越来越小,甚至连好朋友也没有几个了。

在心理课上,通过老师的教导和书本的指导,我慢慢的开始正视自己。我开始尝试着去听取别人的意见,我开始感受到思想交流的乐趣,虽然还是会偶有摩擦但是那是思想碰撞的火花。通过学习我掌握了一些人际交往的技巧,并通过这些技巧的灵活运用我的人缘又慢慢好起来。我知道良好的人际关系有赖于相互的了解,相互了解有赖于彼此思想上的沟通。因此要注意常与人交谈,交换看法,讨论感兴趣的事情。这样,可籍以表达自己的喜怒哀乐,降低内心压力。沟通时,语言表达要清楚、准确、简练、生动。要学会有效聆听,做到耐心、虚心、会心,把握谈话技巧,吸引和抓住对方。我也克服了我的依赖心理。以前我总是缺乏独立性,经常感到自己无助,无能和缺乏精力,害怕被人遗弃,将自己的需求依附于他人,过分顺从他人的意志,要求和容忍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通

过这门课程我学会了几种解决方法。

习惯纠正法。依赖型人格的依赖行为已成为一种习惯,所以首先必须破除这种不良习惯。清查一下自己的行为中哪些是习惯性地依赖别人去做,哪些是白作决定的。我每天作记录,记满一个星期,然后将这些事件按自主意识强、中等、较差分为三等,每周一小结。对自主意识强的事件,以后遇到同类情况应坚持自己做。例如某一天按自己的意愿穿成熟的衣服上课,那么以后就坚持穿成熟衣服上课,而不要因为别人的闲话而放弃,直到自己不再喜欢穿这类衣服为止。这些事情虽然很小,但正是我改正不良习惯的突破口。

重建勇气法。我开始选择做一些略带冒险性的事,每周做一项,例如:独自一人到附近的风景点做短途旅行;独自一人去参加一项娱乐活动或一周规定一天“自主日”,这一日不论什么事情,决不依赖他人。通过做这些事情,增加了我的勇气,改变了我事事依赖他人的弱点。

这门课程帮助我规划人生,对未来更加充满信心。人生的确需要规划,刚进入大学的学生,一定要想好自己的一生准备做些什么样的事,按自己的理想,一步一个脚印向踏实的人生目标靠近。刚听说“规划人生”这个概念,我的眼前一下子就亮了好多,这的确是个伟大的提议。人的一生如果没有目标,没有方向,永远是随波逐流,得过且过,过一天算二响永远都不知道自己会走到什么地方。有些时候,理想也等同于我们的目标,但只是有了理想却没有认真规划,在实现的路上歧路多多,看着是大道,走的是岔道,计划往往赶不上改变,到头来感叹行路难,安慰自己已经追求了过程就不要太再意结果。这是理想与现实出入太大不得不给自己的安慰。而如果你的确认真规划了你的人生,每一个阶段都有自己即定的目标,如果过程出现了偏差就及时改正,始终让自己的目标在现实的征途中存在。一旦紧咬目标,你会发现你有战无不胜的力量,而且会努力为自己的最终理想而奋斗不已。

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只有健康的心理素质和健康的生理素质相结合,加之其他积极因素的相互作用,大学生成才就有了可靠的内在条件。优良的心理素质在青年学生全面素质的提高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所以我学习

了这门课程后感觉到受益匪浅,对我以后的学习和生活都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篇2:大学心理健康课学习心得

通过上大学心理健康课程,让我了解了许多关于心理方面的问题,也使我更好的认识了自己,懂得了心理健康对一个人成长的重要性 心理健康对一个人的成长是很重要的。然而,不少大学生自己意识不到自己的心理危机 或疾病,不会主动向心理咨询中心或是专家寻求解决方法。例如一些大学生经常口口声声说 “郁闷”、“空虚”或是“寂寞”、“无奈”等,这就有可能是产生心理问题的初期症状; 而失恋、考试不及格、不会做家务、受到同学嘲讽等在平时看来没什么大不了的事情,也可 能成为导致他们情绪崩溃的导火索。但这些小问题、细节平时都不为他们所重视,他们意识 不到容易引发的危机,也就不会主动寻求帮助,直至最后问题日积月累、一发不可收拾。所 以大学生应该更主动一些,关注自己的心理动态,主动向专家说出自己的所想。事实上,每个人,在不同阶段、不同层面、在遇到不同的问题事件时都存在或多或少或 轻或重的心理问题,当你感到心情郁闷、焦虑、信心兴趣下降等不适或异常表现时,果断大 方地走进心理咨询室,要及时倾吐,或上学校心理咨询中心倾听专家的意见,千万不要憋在 自己心中,自己钻牛角尖。去心理咨询,就像得了感冒看内科医生一样自然。同时一些性格 孤僻内向的学生可以多参加集体活动,扩大交友圈子,多听朋友老师的建议。将心理问题及 早的排除。对于我们来说,在新的环境里,我们更应该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注重对自身的体察

和 分析,强调独立,注重自我的确立。在面对各种压力,困惑时,要积极向上,乐观豁达,树 立起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让自己更好的去完善自己,适应社会。同时,在认识 评价社会问题时,要切合实际。真正让自己在大学生活里得到锻炼,得到进步,使自己向着 健康的心理努力,以便更好的适应以后的社会生活。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 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 条件。充分认识德智体美劳等方面的和谐发展,是以健康的心理品质作为基础的,一个人心 理健康状态直接影响和制约着全面发展的实现 心理健康利于大学生培养健康的个性心理。大学生的个性心理特征,是指他们在心理上和 行为上经常、稳定地表现出来的各种特征,通常表现为气质和性格两个主要方面。气质主要 是指情绪反映的特征,性格除了气质所包含的特征外,还包括意志反映的特征。当代大学生 的心理特征普遍表现为思想活跃、善于独立思考、参与意识较强、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等等,这些有利于大学生的健康成长。学习是一项艰苦的脑力劳动,在学习过程中会遇到许多困难和挫折,所以大学生要取得优 秀的学习成绩,掌握更多的科学文化知识,没有意志,没有不屈不挠的向上精神是不可能的。健康的心理,以积极进取、服务于社会的人生观作为自己人格的核心,并以此为中心把自己 的需要、愿望、目标和行为统一起来,树立远大理想,“以天下为己任”,从而产生强大的 学习内驱力,推动大学生努力完成学业,自觉攀登科学高峰。心理健康是大学生掌握文化科 学知识的重要保证,有了良好的心态,不仅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而且有益于终身的发展。如果离开良好心理的培养,就培养不出具有先进文化知识的合格大学生。综上所述,心理健 康教育不仅是提高大学生整体素质的要求,而且也是大学生全面发展,成为“四有”人才的 重要保证和基础

学习“心理学与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感想和体会

这本书给我的第一感觉是一本很实际、很基础的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入门书籍,这对于我们这些想了解最根本的心理知识,能够正确认识自己的大学生而言,是一个非常不错的选择。这是本最普通的心理学书籍,里面没有心理测验、没有心理故事、没有人力资源、社会任何一个方面的专业内容。它能让一个对心理学毫无所知的人,有能力一步一步的走进心理学更深奥的世界。看了这本书,让我发现原来生活真的到处都有心理学。

每个人都渴望更清楚地看清自己,也渴望了解别人。心理学是一面镜子,能让我们把自己清晰地呈现出来。心理学是一座桥梁,跨越这座桥梁,让你通往别人的心灵。有人说心理学是神秘的,我想神秘的知识隐藏在其背后的人们。其实很高兴在大学里初识了心理课,我觉得最大的收获就是看到了镜子里的自己,大学生活已走过了一半,回头却看不到神秘沿途的风景,只留下时间的脚印。

在科学技术飞速进步,知识爆炸的今天,人类也随之进入了情绪负重的年代。随作为现代社会组成部分,在大学院校生活和学习的大学生,对社会心理这块时代的“晴雨表”,十分敏感。而且,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自身存在着许多特殊的问题,如对新的学习环境与任务的适应问题,对专业的选择与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如何使他们避免或消除由上述种种心理压力而造成的心理应激、心理危机或心理障碍,增进心身健康,以积极的、正常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预防精神疾患和心身疾病的发生,加强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就成为各高校迫切的需要和共同关注的问题。因此,本书籍是由各高校联合编辑,并且在大学开设专业课堂,为的就是帮助大学生解决上诉问题的。

心理健康可以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健康的心理品质是大学生全面发展的基本要求,也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同时,还可以使大学生克服依赖心理增强独立性。尽快克服依赖性,增强独立性,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度过充实而有意义的大学生活。并且,心理健康是大学生取得事业成功的坚实心理基础,培养大学生的个性心理,使大学生拥有善于独立思考,朝气蓬勃的精神状态。

医学卫生的基本工作告诉我们一个朴素的真理:环境卫生好了,个人卫生意识、卫生习惯好了,人的健康水平必然提高,尽管疾病不可能完全消灭。拉马克的进化法启示我们,地球上疾病彻底消除的那一天,就是人类免疫系统彻底退化的一天。但是我相信,这一天不会到来;所谓困难越大,信心越强。人类在与各类疾病做斗争的过程中,免疫机制的功能会越来越强大。从认识社会、认识自身出发,立足学习与发展,对于大学生心理发展教育也是如此。虽然,现在大学生心理存在着许多问题,但是我相信,通过学习此书,再根据老师课堂的正确指导,我们一定可跨过那道砍的。当我们出现矛盾或是抉择时,只要想想这本书告诉我们的心理学知识,想着自我做心理调节,那么我们一定不会被那些琐碎的事情所困扰,不会因为暂时的失败而放弃的。

虽然我没系统的学习过心理学,但一直以来都很喜欢心理学,在高中时还梦想着自己在大学时可以学习到一定的心理学知识。我从图书馆借阅的一些图书中略知心理学很深奥,所以要学好学通心理学并非易事,如果把心理学的东西以授课的方式讲出来,更是难上加难。因为要找到一种灵活,生动,通俗易懂的授课方法把模糊,抽象,深奥的心理学知识向学生解释清楚分析透彻确实很难。如果课堂形式繁多,做游戏,看电影,搞辩论,抢答题等等会使课堂气氛非常活跃。那么此课堂就帮忙解决了这些难题。现在,虽然不是主修那门课程,但是还是会有机会再次接触心理学,并且学到一些对自己有帮助的东西,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东西。这个课堂的开设,更多的是在课堂的实践活动,大家都会积极的参加,在学习中学会对合作精神,学会相互信任,学会相信自己的伙伴,相信自己,这些都是很宝贵的东西。在未来的十几二十亦或是终身收益。

篇3:大学心理健康课学习心得

一、洞悉学生的心理特点是有效开展良好课堂教学的基础

我校是高职院校, 学生进校分数一般比较低, 这些学生在学习上优势不是很明显。但是他们在行为上表现出较高的自主性, 他们渴望独立, 表现得过早成熟, 但实际生活中依赖心理强, 抗挫能力差, 呈假性成熟。他们情感强烈, 外显而又张扬, 但深度不够, 具有情绪心境化、隐蔽性差的特点。在思维上, 他们思维前卫、观念超前。在认知上, 他们善恶分明, 但有时善恶不分。他们常常以自我为中心, 敢爱敢恨, 果敢直接, 但有时无法真正判断是非对错, 经常是错号入座。进校之后, 因为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大多数人对学习没兴趣, 有一定的厌学情绪,

并且有强烈的叛逆意识。在交友上, 他们交往愿望强烈, 富于理想情感, 讲究情投意合、融洽相处, 但青年学子因未接触社会, 部分学生交往技能过于贫乏, 交往方式过于被动。在具体活动上, 他们积极主动参加一些自己感兴趣的活动, 但面对错综复杂的人际关系及各种各样的实际问题, 特别是对于未来从事职业需要的人际交往, 又处在新的起点上, 有些学生十分茫然, 不知所措。

二、组织开展教学工作的几点体会

1. 重视心理实践, 把情感体验融入课程教学

根据我校大学生的心理特点, 一直以来我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展开教学。人际交往是高校学生日常心理咨询中最常见的问题之一, 也是引发大学生心理困扰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如何与他人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如何走出人际交往的困惑? 这是每一位大学生必须直面的问题。积极主动与他人交往, 掌握一定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 充分发挥人际交往的作用, 都会为大学生的成长成才和今后在社会中的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与调适”这章, 我收集了宿舍矛盾中遇到的各种问题, 并把之归为四类:一是生活习惯差异引发的矛盾, 如晚上玩游戏, 影响他人;煲电话粥的问题; 呼噜声大影响他人休息的问题; 寝室臭脚的问题;二是金钱问题伤感情, 如究竟该不该借钱给他 ( 她) ? 三是公共责任谁来负责, 如寝室卫生怎么来打扫; 四是隐私的问题, 如女生寝室谁碰了我的东西? 把学生生活中遇到的棘手问题搬到课堂中来, 通过四人一组同学的参与, 以心理剧的形式展现在课堂中, 重现了生活情境中的心理活动与冲突, 促进参与者的认知领悟、情绪表达和行为改变, 同时其他同学也能体验人物的喜怒哀乐, 通过心理剧能产生情感体验, 学会为人处事技能, 达到提高交往能力和自我教育的目的。总之, 把心理的实践和体验融入课程教学能有效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加强课程的互动性, 加深学生的体验性, 提升学生的心理品质, 深化教学内容, 能够有效提高课堂教与学的效果。

2. 营造氛围, 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互动

大班上课, 人数较多, 而以小组的形式, 通过创设情境, 让学生积极参与相关的活动, 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 营造温馨浓厚的课堂气氛, 能达到良好的课堂效果。在“人际交往与调适”这章, 我选择“人际问题脑力激荡”这个题目, 每8人一组, 学生自由组合组成一个家庭, 在规定的时间内就某个问题发表意见, 由一人记录家庭成员的发言, 但要遵守不评论他人意见正确与否的规定, 尽量的多出新、奇的想法。讨论的话题有:

(1) 几个人一起打乒乓球, 轮到你打了, 可甲却一定要打, 你怎么办?

(2) 寝室有同学失恋了, 很伤心, 情绪低落, 请问你该如何帮助他?

每个“家庭”用独特的形式展示讨论结果, 让每位同学在小组讨论中, 了解别人的意见, 扩展自己思考的空间, 用集体的智慧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和途径。当遇到找不到解决问题的方法时, 可以寻求其他帮助, 组与组之间可以展开交流与合作, 并写下自己的心灵感悟, 每组选派一名同学交流自己的心灵感悟, 最后针对学生的表现和反映的问题, 我在总体上进行总结和归纳, 学生也分享我的新发现和心灵感悟, 达到师生互动效果。这样既活跃了课堂气氛, 又促进了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获得知识。

3. 采用自我剖析型作业, 体现课程针对性、实效性

自我剖析, 顾名思义就是解剖自己, 分析自己, 把自己过去和现在的想法和行为进行重新审视, 通过自我剖析和分析, 使学生能够认识到自身的优势和弱势, 从而改善自己的不足, 完善自我。我校学生从总体上讲, 他们学习基础相对较差, 自我控制能力相对较弱, 很多时候看不到自身的优点, 比较自卑, 在人际交往和恋爱方面会遇到各种问题, 常常困扰着他们。在人际交往这章, 我将重点放在人际交往的技巧上, 如批评的艺术、拒绝的艺术, “如何拒绝别人借钱, 又不得罪对方?”等等。自我剖析型的作业有“请根据本节课讲述的人际沟通原理, 反思和评估自己的人际交往状况, 并为自己设计一份改善人际沟通方式、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行动方案”。把课堂教学与实际生活相结合能使学生向自主学习延伸, 第二次上课时将优秀的人际关系改善的行动方案给大家分享, 并给该同学适当的加分激励, 以督促其他的同学认真完成课后作业。此外, 在“职业生涯规划”这章, 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地自我规划人生, 我选择“过去、现在、未来”这个题目, 让学生填写表格, 分别对自己小学、现在、10年后的情形进行概述, 然后谈谈自己实现未来目标的条件、能力有哪些, 最核心的是什么, 以及制定一个30天的切实可行的改善计划, 彻底地改善上课玩手机和游戏的毛病, 建立新的良好习惯, 控制和消除旧的消极性习惯。总之, 紧密围绕学生的实际情况展开教学, 课程的实效性就能明显地加以体现。

参考文献

[1]龚鉴瑛.略论大学生心理素质培养体系的建立与完善[J].学校党建与思想教育, 2012, (5) .

[2]张宝君.“90后”大学生心理特点解析与对策论[J].思想政治工作研究, 2010, (4) .

篇4:大学心理健康课学习心得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 体验式教学 应用

一、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教学存在的问题

大学生心理健康课是高校对大学生普及心理健康知识,塑造健全人格,开发心智潜能,指导人际交往的主渠道、主阵地,但它的实效性经常受到人们的怀疑。探索科学有效的教学模式,一直是心理健康教育教学的重要任务。当前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传统课堂教学模式以教师为中心,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教材的被动使用者。其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的课程化倾向特别突出,当前课堂教学大量讲授系统的心理学知识,甚至像其他学科一样进行非常严格的考试。课程化倾向的直接后果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不但没有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反而给学生额外增加了一门学科课程,使学生承受了更大的负担,最终损害了学生的身心健康。再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教学方法单一,讲授法运用不当极易成为灌输式的教学,抑制广大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而心理健康教学又是理论和实践高度结合的过程,是教育科学性、系统性、生动性的具体体现,所以要根据大学生的实际将各种教学方法进行优化组合,综合运用。最后,原有的考试评估体系单一测评教学结果,这种课程化的考试应逐步转向教学全过程的、学生充分参与的评价,充分发挥其引导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改革的作用。

二、体验式教学的内涵

体验是个人通过亲自参加实践活动,在亲身经历中体会知识、技能,从中获得体验和感受。体验式教学是以体验为基本特征的一种教学观和教学模式。指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特点和规律,以一定的理论为指导,有目的地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情感,并对学生进行引导,让学生亲自去感知、领悟知识,并在实践中得到证实。体验式教学所创设的环境和氛围能愉悦学生的心情,增加学习的乐趣,使学生变得更加开放和放松,更乐于参与学习,从而更好地达到促进学生身心健康的目的。

三、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中的应用

要使体验式教学富有成效,需要设置凸显生命关怀的教学目标,需要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需要科学灵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在感悟中思考,在思考中付诸实践,在实践中成长。

(一)设定重视生命关怀的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体验中感悟生命

这强调的就是教学环节的设计要与学生的生命成长相适应。个人的生命成长需要增长知识、提高能力与发展情感、意志、态度并重,只注重一个方面都不能促进个体的完整成长。在大学教育阶段,往往只注重专业知识学习的培养,忽视了学生的情感体验、意志追寻和精神养成,结果培养出来的学生很可能是“没有灵魂的专家”。因此,大学教育需要完善的教学设计,将学生的情感体验、态度养成以及价值观的确立纳入教学目标,让学生在专业知识学习中还能充分感悟生命、感悟自己,享受体验,成为德才兼备、富于高尚品格的完整的人。

(二)实施富于情感和意志的教学过程,让学生在体验中实现人格成长

这强调的是教学过程的开展不能脱离学生的体验和需要。体验式教学是学生特殊认知和心理全面演进的过程,需要教师善于观察学生的情感投入,善于创设有利于学生体验和感悟的教学情境。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感受和独特体验,善于接受学生突发的灵感、不同的认识以及始料未及的体验,让学生在轻松、放松的情境中真切感受到学习的意义和自身的价值,从而在体验中获得人格的全面发展。

(三)运用科学灵活、贴近实际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体验中感受快乐和自由

近些年,关于心理健康教育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者们提出了众多的教学模式与方法,如段康的感受——感知的教学模式、岳素萍的主体教学模式、吴彩霞的探究式教学模式以及刘海燕提出的“点线面”三位一体的教学模式等。根据刘海燕的研究,大学生认为比较有效的教学模式是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28.9%)和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25.3%)。就教学方法而言,大学生倾向于参与到课堂中来,而不是被动地去接受知识,因此,他们更喜欢情境模拟法(20.1%)、案例分析法(18.7%)、轻松教学氛围创设(15.1%)和角色扮演法(12.8%)等综合性教学方法的使用。

由此可见,将贴近学生实际,易于学生接受的实践或活动锻炼模式、审美或音乐熏陶模式,情境模拟、案例分析、氛围创设等多种教学手段融合的体验式教学适合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说教的教学方法,但体验式教学对教师的综合素质要求较高,花费时间较多,需要教师灵活运用。参与到体验式教学中的学生,他们会有非常深刻的感受,通过内涵丰富、启人深思的活动,让他们在欢笑中有所领悟,分享心灵收获,以实现知识的内化和升华。

【参考文献】

[1]王建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应对措施[J].高等理科教育,2009(6).

[2]岳欣.体验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中的探索[J].新课程学习,2011(1).

[3]朱海娟.体验式教学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中的应用[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0(12).

篇5:大学心理健康课学习心得

告别了中学时代,跨进大学,进入了一个全新的生活天地。人每踏进一个新环境,都会遇到一系列新问题。上大学后,紧张的学习、严格的纪律、宽松的生活环境,我们一下子难以适应。所以说,作为大学生应该注重心理健康,完成学业深造的同时,积极主动适应大学生活,让大学生活过得充实而有意义。

学校给我们开设了心理课程,导师是陈理才。虽说陈导师其貌不扬,年纪与我们相仿,但却丝毫没有削弱其幽默的“威力”。课堂上总不乏有同学发自心底的笑。原本以为心理课是导师发表长篇大论,不大愿意去,第一堂课还迟到哩。实际上呢,陈导师并不“简单”,我凳还没坐热,已彻底被其迷住了。说实在,上陈导师的心理课是一种享受。在不知不觉中学到了知识,同时,还让自己发现了自己。

健康是人生的第一财富,心理健康更是学业成就、事业成功、生活快乐的基础。心理健康是指具有正常的智力、积极的情绪、适度的情感、和谐的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格品质、坚强的意志和成熟的心理行为等。“我心理有问题吗?”“我的心理与他人比较是否正常?”这些可以说是每个成长中的大学生可能都会问到的问题。以前自己对心理健康标准缺乏认识,总觉得自己是个“怪人”,“心理有问题”。有时,还会因某方面的心理压力或障碍过于紧张恐惧。学习了相关的心理知识后,觉得心理障碍其实也并不可怕。只要及时给予关注,并加以引导,这些成长中的困扰是可以消除的。

记得陈导师说过几句趣话,“青春痘是青春的象征”,“鼻子小也有好处,不容易被天上掉落的东西砸中”。说得太对了,不是么?换一个角度看事物,其实也不会太坏,要乐观啊。我们时常因自己的长相、能力、学习成绩等因素产生各种各样的焦虑,严重者还会过度自卑。有这样一句名言“天生我材必有用”,关键在于自身怎样看自己。我们要学会自我认识,在比较过程中,不能专门“以己之长比别人之短”,也不能“以己之短比别人之长”。通过比较认清自己的优势和劣势,长处和短处,达到扬长避短,缩小差距的目的。

陈导师在课堂上做了不少的心理测试,有一次是要求学生把自己的几个优点用纸写下来,让同学来猜。在此之前,我从没发现自己有什么优点,而且还是3个以上,有那么多吗?搜肠刮肚冥思苦想后,只写了3个。经过课堂上导师的启发,我又陆陆续续想到了好几个,哇塞,原来自己的优点还蛮多的嘛,怎么一直没发现?一个小小的心理测试,让我自信“番了一翻”。

当然,陈导师的课还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地方,我都数不过来了,哈。例如,讲到人际关系的那一Part。“来跟我做朋友吧!”(陈导师张开双臂,作拥抱状)可是呢,XX有这样的一种人,他们把自己封闭禁锢起来,只是停留在窗台边观望,不肯把心门打开,又怎样能得到别人的友情呢?还有一个就是大学生恋爱的问题,陈导师出乎我意料,他赞成大学生自由恋爱!“强调爱的权利,缺乏爱的能力”陈导师课堂上短短一句话惊醒了我。原来,爱还包括一份沉沉的责任……

大学心理课程结束了,可我追求健康心灵的步伐仍不会停止!直到永远!

大学心理课学习心得与感悟二

在还没学心理课的时候,我就对心理学有着一中莫名的感情,也说不清是怎样的感情,反正就是有一股想把它学好的冲动,甚至希望自己能够从中找寻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空。

通过几周的学习,我被它的科学性,真实性所折服,可以说它是实实在在存在的东西,与此同时我还发现心理健康与身体健康同样重要,同时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的。心理学不仅具有科学性,而且不乏应用性。心理理论固然枯燥,但配以实例,就不但不乏味,反而让人有一种从生活悟出哲理的感觉,视野也开阔很多。心理学来源于生活,又指导生活。

对于自己,首先要学会欣赏自己,无论你是一棵参天大树,还是一棵小草,自我认同才能得到他人的认同;其次要学会善待自己,气愤时,心疼一下自己,不要让那些无名之火伤身;忧伤时,找一些好朋友,诉说诉说,让阳光复现;劳累时,美美得睡上一觉,人不过血肉之躯,经不住太多的风霜雨血,总之就是要懂得爱自己,只有懂得爱自己的人才会知道怎么去爱别人.通过学习心理课,我的性格,为人处事的方式,甚至价值观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开始学会如何去关心他人,处理事情时也考虑周到些。逐渐开始观察,理解朋友的心理,全面的网站情绪上的变化,并力所能及给予安慰,以缓解轻度的心理上的问题。心理课的学习使我无论从文化知识上,还是从自身修养上我都进步了不少,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在不断得成长着。我很感谢许倪倪老师和心理课,是他们让我懂得了许多多.心理学不仅让我了解了许多心理特点,也让我掌握了如何正确对待周围的朋友,但最重要的是我学会了自我调整,失意的时候,悲伤的时候,我会安慰自己:快乐其实很简单,只要我们放开胸襟,包容这个世界,我们的生活会很超然,成功也会不求而遇;成功时,快乐时,也不要太自满,要学会居安思危.心理课能带给我们的也很有限,但更多的东西得靠我们自己去悟,去体会,通过上心理健康课,让我终于感到人生的珍贵,感到要孝顺父母,为父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感悟到我们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不用父母为我们操心,不让他们为我们担心,我们还要关心身边的人,让每个人得到关心。俗话说,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心得体会虽然我们现在还没有真正踏入社会,但是身边的老师和同学就如同我们的朋友一样,我们要凡事真诚。存真诚的心,说真诚的话,作真诚的事。自己有了什么错失,应当坦白承认,切不可设词遮掩;有人责备劝导你的时候,要存着谦卑感谢的心领受,切不可羞恼拒绝。与人同处不可有虚伪的客套,但总要彬彬有礼,举止中节,使人在你的动作举止上没有可挑剔的地方。多爱人才能多得人的爱,多敬人才能多得人的敬,多宽容人才能多得人的宽容,多体恤人才能多得人的体恤。你发出去的是什么,你得回来的也是什么。

最后这个学期的心理课也即将结束了,觉得时间过得很快,一转眼,我的大学生活的十二分之一过去了,想想抓住了什么,后头一看并没有太多硕果。继续努力吧,让自己做得更好!~

大学心理课学习心得与感悟三

能够参加到2019年湖南省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负责人研修班的学习,我感到非常幸运。因此,除了周五需要值班外,从周一至周四都在空闲时间去听了各位专家老师的讲座,这个过程中我是受益匪浅的。不仅学习到了更多的专业知识,还拓宽了视野。在这短短的4天的培训中,我却对其中的很多观点都印象深刻和感兴趣。

在第一天的培训中,我对席老师的几个观点印象比较深刻。第一,小孩子是玩出来的,要注重小孩子的各种感官的训练,形成感觉统合。在接触心理学之前,我对这个观点没有认识和想法,但是在此之后,我非常认可这个观点。不管是在今后的教学中还是对待自己的孩子方面,我们都要注重感官功能的开发,有助于身心健康的发展。第二,我们所面对的问题是适应社会生活的功能性过程。遇到问题不逃避而是面对它是我们选择成长和变得更加强大的过程,这是符合心理弹性的概念范畴之内。第三,学校应该注重积极教育。有研究者发现,幸福者会发展得更好。积极教育不仅是有益于学生内心感受,而且对于个体未来的发展也是很有必要的。第四,发展教育咨询有三项重点工作:课程、实践和督导。其中课程对于学校教育很重要是可以理解的,它是学校教育的基础和重中之重。但是实践和督导是很多的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都没有看到其中重要性。实践出真知,理论上的专业知识学得再好也需要经历实践的检验!督导是所有咨询师都需要和应该进行的,它不仅能促进咨询师咨询能力的提升,而且可以帮助咨询师进行疏解负面信息,维持心理咨询师的心理健康。只有心理健康的咨询师才能更好地促进来访者的心理健康。

在第二天的培训中,我对李媛老师的一些观点也有很多感想。第一,心理健康教育不是独立王国,而是与学校其他工作相融合的。在李老师的整个讲述的过程中,这个观点穿插在其中,处处的工作都显示了这个理念,如她们学校的电子科技很厉害,于是便充分利用这个人力、物力资源,利用大数据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开发学校心理健康教育app,拓宽学生寻求心理帮助或是成长的途径,是一种很便利的方式。第二,学校心理咨询的目标应该是有效解决学生思想、心理和行为问题,注重方式方法创新,分层分类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性和预防性相结合。虽然我们需要明确工作开展的大方向,但是我们还是要随机应变,对具体问题做具体的应对。针对问题/矛盾变化展开工作,不能一成不变。第三,寻找心理健康教育的资源,形成育人合力。李老师根据他们学校的特色提出了她们发掘出来的她们学校的资源,如教务处的课程与学分资源、文化素质中心的老师与学生资源、图书馆的心理学书籍推荐、后勤集团的园林科等、学工内部资源和教育重点项目、校医院的资料资源合作、与校外资源合作以及咨询机构的兼职咨询师等。当然不一定每个高校都可以开发出这些资源,但是我们都可以积极发现自己学校的资源,让心理教育工作的资源更加丰富,推动心育工作的发展,切实提高学生心理素质。第四,不断总结模型,入党申请书强调机制了解。总结和反思是我们做任何事情都需要做到的,不仅仅是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形成模型之后,我们可以更好地运用和供人借鉴。行为需要有依据,我们不仅需要理论基础,也需要理解其背后的原理,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更加灵活地运用它。第五,游戏没有错,学生打游戏也是没有错的,但是如果无法控制自己的玩游戏的投入,那么你玩游戏就是存在问题的。这其中就涉及到自控力和自律的问题,只有当自己能够随时进入又能随时出来的时候,我们的这种沉迷才是健康、适宜的。

在第三天的培训中,我听了关于精神障碍诊断标准的问题。对于这个内容,我最为印象深刻的一点就是我们是心理咨询师,对于心理咨询范围内的内容要熟练地掌握,而对于需要转介到心理治疗的情况我们应该能够准确地把握其界限,这也就要求我们了解心理治疗内容中的一些诊断标准。虽然我们不能够做出诊断,但是对于可以鉴别是否需要转介。遇到以下几种来访者情况,我们需要及时转介。1.具有****意念或是****尝试;2.中度以上的焦虑、抑郁等障碍;3.间断反复发作、持久的焦虑或抑郁障碍;4.伴精神病性障碍的抑郁障碍;5.近期严重社会应激,丧失或情感创伤。这五种情况我们需要烂熟于心。若延误病情可能会带来严重的后果,不论是对咨询师还是来访者。这些需要转介的情况要灵活运用则还有赖于我们对于常见的精神障碍的诊断标准的了解,同时我们还可以借助一些简易量表来辅助判断,如PHQ-9心理健康量表、GAD-7广泛焦虑量表、XX抑郁症状量表和焦虑症状量表等。

在第四天的培训中,我听了岳晓东老师和徐凯文老师的讲座,他们都阐述了心理咨询上的知识和观点。我收获到了几个印象深刻的点。首先,更加详细地了解到了精神障碍的内容,还了解到了各个流派对于心理咨询的观点与技术,对不同的来访者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也可以多种方法融合使用,关键是需要适合该来访者。其次,徐凯文老师对于多重咨询关系的问题进行了阐述,虽然我现在还不是老师,但是我的职业目标是老师,那么老师在做咨询的时候就是具有双重身份的,也就和来访者既是咨访关系也是师生关系,在这样的多重关系下,我们需要做的不是被这个所束缚,而是发现更多的有利于解决来访者问题的资源。最后,对于咨询中的伦理关系,我今天也深刻地意识到他的重要性,虽然目前还没有遇到过法律纠纷,但是还是需要严肃而慎重地看到这个问题,我们要提高专业知识、尽力去帮助来访者,也要学会保护自己,只有这样我们的咨询之路才能走得更远。

短短四天的学习,我感觉自己收获了很多的干货,也感受到了,原来有这么多的心理学研究者和热爱者在发展着心理学,在心理健康做出自己的努力,这种努力和热情也深深地感染到了我,让我对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有了更多的期待和向往,希望自己能够继续前进,不断地打好基础,增加实践经验,成为一位有想法、有热情的心理学学习者、工作者。

大学心理课学习心得与感悟四

邗江区教育局在暑假中开展的“新冠肺炎疫情下学校心理健康教育专业知识培训”真是个千载难逢的机会,让我有幸与心理学导师毛春梅老师,心理学专家李传伟,顾小扬两位教授近距离接触,他们是和蔼可亲,自带气场的人。参加这样的培训活动,让人倍感亲切,内心温暖而充实。

通过本次学习,我深深体会到心理健康教育是做教育工作,是当好一名好教师所必不可少的基础知识。三天的课程学习,虽然有点疲惫,但是收获满满,实用性强,相信每位参训老师都能或多或少的学到一些心理方面的专业知识与技能,并能在自己的教育教学中实施和运用。

本次学习,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大家进行朋辈督导案例的分析与交流。这样的案例也是我们广大一线教师经常遇到并感觉头疼的事情,面对“24个不开口,神仙也难下手”这样的问题学生,我们该怎么办?追根溯源,每个问题孩子的产生背后必然有个问题家庭,随着单亲,离异家庭,留守儿童这种社会现象越来越多,教养方式简单粗暴,无限溺爱,产生心理问题的孩子也越来越多。针对这个问题,大家展开了热烈的讨论,首先要透过现象看本质,孩子为什么会变成这样?再接着进行有效合理的沟通,要学着和孩子共情,无条件的接纳他们,有时候一个简单的爱抚和拥抱,胜过千言万语,当孩子愿意打开心扉,再慢慢去感化他们。如果所有的教育者都能像严雨花老师那样,善于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充分利用与挖掘,让孩子增加自信。所有的家长都像夏小梅老师那样,会有效地处理和孩子之间的亲子矛盾,我相信问题学生会越来越少,长大后的犯罪概率也会越来越低。当然,这得需要一个长期坚持不懈,家校共同努力的过程。

大学心理课学习心得与感悟五

为期五周的心理健康课程结束了,进入大学以来,一直都很期待心理健康开课。一直以来对心理学方面都很有兴趣,在这几周的学习中,我深感心理学的精深,以及范围之广。针对大学生的心理课程都与我们的生活以及学习有很深的关系,老师讲解的非常有趣,入党志愿书深入浅出,整堂课下来我意犹未尽。

我认为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就是对生活和学习有乐观的心态;有正确的自我主观意识;能很好地把握自己,控制自己的情绪;和同学们关系和谐,很好的融于集体;能很好的适应环境。在这里,我就一下在课程的学习中,自己比较感兴趣的一些课程。

在课程的学习中,我发现了不一样的自己,了解到平常的自己看到自己的并不是全面的,有公我、私我、盲我、潜我之分。听到这里,我感觉自己有时会有些自卑,这时我会想,只是自己私我的想法。子非鱼,焉知鱼之乐?你又不是别人,怎么知道别人怎么想,当我们缺乏信心时,也许可以换位思考,从另外的角度考虑问题,发现自己在别的方面的优点,这也会让我们思考问题更加全面。我们也要认识到自己的公我,做好公我,这与生活密切相关。同时要认识到自己的盲我,就是别人看见的我们,要尽量全面的了解自己。要发掘运用自己的潜我,潜在的永远是最不可估量的,最需无限发掘的。自我认识需要常常自我反省:“吾日三省吾身”。

篇6:心理健康优质课学习心得

在本次研修中,我聆听了四节心理健康优质课,让我受益匪浅。尤其作为一名新手教师,在经历这次的学习后,我逐渐明确了这门学科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感受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必要性及作为心理健康教师身上责任的重大。

一、注重活动开展与体验

在这几节的优质课中,教师都设计了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分享,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感悟收获。如“夸夸我自己”,“请你跟我这样做”等,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在《练就一双火眼金睛》这节课中教师设计的游戏,为了让学生体会合作的力量,教师让学生分为小组进行游戏,然后分别引导各组学生分享经验、感悟,讨论,最后,再来一次,体会合作力量大,让生把这种收获逐渐渗透到自己的生活学习中。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突出学生主体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这些教师的优质课让人印象深刻。可以说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清晰,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作为一名心理健康课的教师,首先要读懂课程指导纲要,把握好教材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另外,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多说、多做,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对于心理辅导的认识

学校心理辅导是现代化学校的标志,让我觉得作为心理教师身上责任的重大。对于学生心理健康的评估以及一堂好的心理健康课的标准等,这些都是今后需要注意的问题。

篇7:2017心理健康优质课学习心得

11月初,我有幸参加了“河南省2017年中小学心理健康优质课观摩研讨会”,在本次活动中,我们聆听了四节心理健康优质课以及有关心理健康的讲座,让我受益匪浅。尤其作为一名新手教师,在经历这次的学习后,我逐渐明确了这门学科的方向和目标,同时也感受到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这门学科的必要性及作为心理健康教师身上责任的重大。

一、注重活动开展与体验

在这几节的优质课中,教师都设计了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在活动中有所体验和分享,这样既调动学生的兴趣,又让学生从活动中获得感悟收获。如“copy不走样”,“极限速递”等,其中印象最深的是,在《良好沟通有门道》这节课中教师设计的“桃花朵朵开”的游戏,为了让学生体验沟通的力量,教师让学生在音乐中自由走动,当老师发出开几朵的指令,迅速按照规定的数字抱成团,落单的同学要向台下的老师说一句话,如果能赢得掌声的话,就继续参与游戏。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起到了很好的暖身效果,并紧扣主题。

二、提升教师专业素养,突出学生主体

在这几天的学习中,除了这些教师的优质课让人印象深刻,这一系列心理健康的讲座让我收获颇丰。史老师对于心理课模式的解读及杨莉莉老师关于自身专业成长过程的分享,可以说让我对这门学科有了更清晰,更进一步的认识和了解。作为一名心理健康课的教师,首先要读懂课程指导纲要,把握好教材特点,联系学生的生活,根据不同阶段的学生,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提升自己的专业技能。另外,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在教学中,教师要把握好自身的角色,和学生之间形成一种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让学生多说、多做,充分调动学生的自觉性、积极性,形成良好的心理状态。

三、对于学习过程中心理疲劳的认识

河大心理学教授赵俊峰为我们《学习过程中心理疲劳及其对策》的专题讲座,赵教授用一个个真实的例子以及深入简出的语言分析了学习疲劳的原因、心理疲劳的鉴别、心理疲劳的预防及消解,让我们受益匪浅。最后赵教授还说教师一定要提高自己的语言表达能力,课堂语言要做到清晰明确、简明扼要、生动形象和逻辑性强,可以参考和学习《百家讲堂》里于丹教授的语言表述,每一集记录下来都可以成为一篇论文。这个部分也是我自己急需提升的。

篇8:大学心理健康课学习心得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团体心理辅导

在教育部制定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的要求中提出高校心理健康课程是集知识传授、心理体验与行为训练为一体的公共课程, 在教学方法要求中也明确提出了理论与体验相结合, 讲授与训练相结合等。在大学生心理健康课堂上开展团体心理辅导, 不仅可以实现多种团体训练、角色扮演、体验活动等多种教学教法, 而且会让全体学生都有参与训练与体验的机会, 解决课堂教学时间与人数的限制困惑。

一、可行性分析

1. 团体心理辅导的含义以及作用

团体心理辅导在美国称指导, 我国台湾称辅导, 是心理辅导的一种。关于团体心理辅导的概念很多, 其主要的含义包括:团体心理辅导的对象是由共同成长意愿的人组成的有序组织, 并通过活动的形式给予指导;团体心理辅导以人的成长、发展为主, 主要强调助人发展的功能, 即助人自助, 并且团体心理辅导强调的是团体动力、团体活动中人际交往与互动对人的影响。而学生团体心理辅导是指“教师或辅导人员, 面对多数被辅导者———学生, 基于社会及团体动力的原理, 运用适当的辅助技术, 以协助个体自我了解、自我发展及自我实现的过程。”

团体心理辅导在高校大都以课外活动形式开展, 人数大都在15-30人左右。这种课外开展的团体心理辅导由于人数较少, 所以教师可以把各种心理辅导技术和心理咨询技术, 包括角色扮演、情景模拟、体验活动、行为训练等都用在辅导中, 对于参加辅导的学生起到的效果也比较明显。国内很多心理研究也证明了这一点, 如清华大学樊富珉教授研究的大学生新生环境适应性团体、矫治神经症倾向学生团体, 改善大学生心理素质团体、人际交往团体等。

心理研究证明, 不管是发展性的团体辅导, 还是咨询性和治疗性的团体辅导, 对于参与团体辅导成员的影响都是积极有效的, 甚至对有些参与成员的改变是决定性的。笔者曾经以自卑感的降低为目的带过一个20人20次的团体辅导, 最后从测试的心理数据、参与人员的主管感受以及周围成员对参与者的评价证明团体心理辅导的干预对于参加团体辅导成员自卑感的降低是有显著作用的。

2. 心理健康教育课堂运用团体心理辅导的可行性分析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课总学时在32-36。从教育内容上看, 如果全部讲解心理健康知识性, 学时是远远不够的。如何在有限的学时里既让学生学习到有关的心理健康知识, 又有完整的团体心理辅导体验, 笔者在实践中发现心理健康课程中的一些内容完全可以提取出来设计成一套系统的结构式团体心理辅导方案, 学生只需要通过辅导体验学习即可, 而不需再对有关知识进行讲解。因为大学生心理健康课程大都开在第一学期, 根据学生面临学校环境的适应问题以及学校人际关系建立的需要, 笔者以环境适应和人际交往与人际沟通为主题设计4次团体心理辅导方案。针对大学生青春期的情绪再设计2次情绪管理的团体心理辅导方案。这两个方案用时6周, 时间是9个小时。笔者的经验是在新生第一学期开课的第3-4周开始, 连续6周的团体辅导体验不仅使得学生与同学尽快建立关系, 而且在团体辅导中学习到的交际方法和情绪处理方法, 也可以支持学生面对来到新环境的陌生与恐惧情绪, 交到朋友, 学习到有效的沟通方法, 很快适应环境。

实践发现以上的教学设计既可以完成教学内容, 而且对于学生心理适应起到积极有效的作用。从学生反馈过来的团体辅导主观感受调查表中得知, 一学期学生对于6次的团体心理辅导体验最深刻, 获得的感受与收获要强于理论课程。

三、课堂开展团体心理辅导的实践方法

1. 课堂团体心理辅导的方案设计应遵循原则

在课堂开展团体心理辅导因为人数多, 必须是结构式。所谓结构式的班级团体辅导, 一般表现为以问题为中心, 有明确目标导向, 有具体的讨论主题, 活动 (又称作团体练习) 的设计紧紧围绕辅导主题, 辅导进程有严密的组织环节, 辅导教师在辅导前已经设计好辅导的各个环节。

根据笔者经验, 在课堂团体辅导可以人际交往、情绪管理、自我认识等为内容, 学生的活动环节设计一定要简单, 易操作。例如, 笔者在让学生体验人际交往中学习欣赏的团体辅导中, 设计的“戴高帽子”活动只包括讲解、语言与肢体演练、小组学生体验、小组代表分享、总结分享四个环节。

2. 课堂团体心理辅导的操作程序

清晰讲解, 示范演习、模拟演练、游戏导入、小组体验、分组分享、总体分享与总结。根据笔者带领课堂团体心理辅导的经验, 在学生活动前的清晰讲解、示范演习和模拟演练非常重要, 特别是男生多的团体, 一定要讲解活动的理论依据以及活动的目的。示范演习要用学生代表体验, 而且活动的每一个步骤都要进行清晰的示范, 并进行验证学生是否掌握了活动的步骤, 这样在人多的情况下就可以保证体验活动的顺利进行。

游戏导入也是课堂团体辅导的重要环节。利用游戏活动面激起学生快乐情绪, 提高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促进团体动力。游戏活动设计内容要活泼, 最好以简单的肢体表达为主, 例如笔者经常运用的“爱在指间”“捉蛇游戏”“兔子舞”“泡泡糖”“松鼠搬家”等, 学生都特别喜欢。

学生在分成小组进行体验活动中, 指导教师需要指派每个小组的组长负责小组活动的组织与活动后小组的分享。活动结束以后, 全班同学在一起的分享以及指导教师对整个活动的总结也很重要。这个总结不仅仅是让学生感受到辅导的有始有终, 更重要的是通过总结把学生在活动中的体验与情绪通过语言清晰化, 并把活动中积极或者消极的情绪体验提升到认知层面, 从而让学生在情绪层面和认知层面悟到人际交往和处理情绪的方法和技巧, 促使学生在行为上进行选择和实践。

3. 课堂团体心理辅导因该注意的一些事项

辅导教师需要在各个小组活动中再加以示范和引导, 并对于个别学生加以关注。

辅导教师在学生分组进行体验活动中走进各个小组中间进行示范和引导在辅导中也非常重要。辅导教师首先对整个小组活动进行观察, 在看到一些消极参与的小组时要及时进行引导和激发;在观察到一些小组对活动要求很模糊时要进行示范。同时对于一些不能积极参与的学生给予关注、询问和要求。还有一些学生可能会在团体出现活动中呈现一些问题, 教师需要掌握一些情绪安抚方法, 给予在团体中出现情绪问题的学生以安抚。

团体情景体验中教师需要关注到每一名学生的情绪变化, 对一些消极的学生给予关注也是课堂团体辅导中非常重要的方面。如果辅导教师可以给予这些学生关注和引导, 可以使得整个团体动力增强, 从而促进一学期中团体辅导的逐渐深入开展。

参考文献

[1]汪海燕, 马奇柯.高职高专学生心理健康指导[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2.

[2]樊富珉.团体心理咨询[M].高等教育出版社, 2010.

[3]杨敏毅, 鞠瑞利.学校团体心理游戏教程与案例[M].上海科学普及出版社, 2006.

[4]欧文·亚隆 (IrvinYalom) .给心理治疗师的礼物[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2004.

上一篇:2022——2023学年度第一学期学校少先队工作总结下一篇:集团年度工作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