诵读欣赏老人与海

2024-07-20

诵读欣赏老人与海(共10篇)

篇1:诵读欣赏老人与海

《老人与海》学案

班级:_________小组: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教学目标】

1.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

2.引导学生通过快速阅读抓住主要梗概,把握小说的主要内容,进而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

3.引导学生借助资料大致的了解海明威的作品和风格。

4.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重点:

1.引导学生对重点段落和人物的内心独白进行细读,揣摩小说的语言和行文特点。2.培养不屈服于命运,凭着勇气、毅力和智慧在艰苦卓绝的环境里进行抗争的精神。难点:结合文中人物的经历和语言分析和揣摩本文的哲理和象征意味。【基础知识】 1.重点字词:

鲭()鲨

脊鳍()

攮()刺

海鳐()

黏()液

蹂躏()

攥()住

榫()头

舵()把

堤()顶

残骸()

嗜()杀

字词解析

[攮nǎng](用刀、叉)使劲刺。

[榫sǔ头]竹、木、石制器物或构件上利用凹凸方式相接处凸出的部分。[吞噬shì]吞食,并吞。[攥zuàn住]用力握住。

[蹂躏róulìn]践踏,比喻用暴力欺压、侮辱、侵害。[拽zhuài掉]拉掉。3.名句名段:

他想:能够撑下去就太好啦。这要是一场梦多好,但愿我没有钓到这条鱼,独自躺在床上的报纸上面。把一条鱼弄死也许是一桩罪过。我猜想一定是罪过,虽然我把鱼弄死是为了养活我自己,也为了养活许多人。

“可是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他说,“你尽可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我拿什么去买运气呢?他问自己。能用一把丢掉的鱼叉、一把折断的刀子、一双受了伤的手去买吗? 【作者简介】 厄纳斯特·海明威(1899—1961)是美国当代文学中最著名的作家之一他出生于芝加哥郊区的一个医生家庭。父亲嗜好渔猎和各种运动,母亲喜欢音乐和绘画海明威的性格、爱好深受父母的影响。18 岁起进入报界, 曾参加过两次世界大战, 出生入死以致伤痕遍体。1954 年, 他荣获诺贝尔文学奖。1961 年, 因不堪老年病痛的折磨, 他开枪自杀, 走完了他辉煌的一生。对海明威的评价,正如约翰•肯尼迪总统的唁电所说:“几乎没有哪个美国人比欧内斯特•海明威对美国人民的感情和态度产生过更大的影响。”他称海明威为“本世纪(20 世纪)最伟大的作家之一”。海明威是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要了解美国, 你必须走近海明威,走到代表着美国民族坚强乐观的精神风范的文学长廊中来。海明威的成名作是1926 年发表的《太阳照样升起》,这部表现战后青年人幻灭感的作品成为“迷惘的一代”的代表作。其他代表作有《永别了,武器》《丧钟为谁而鸣》(一译《战地钟声》)和以“精通现代叙事艺术”而获诺贝尔文学奖的《老人与海》。

海明威的文风一向以简洁明快著称,俗称“电报式”,他擅长用极精练的语言塑造人物。在美国文学中曾引起过一场“文学革命”,许多欧美作家都明显受到了他的影响。他创作风格也很独特,从来都是站着写作。以至他的墓碑上有句双关妙语:“恕我不能站起来”。他笔下的人物也大多是百折不弯的硬汉形象,尤以《老人与海》中桑提亚哥最为典型。用海明威的一句名言可以概括这类硬汉甚至其本人, 乃至可涵盖美利坚民族的性格:“一个人并不是生来要给打败的,你尽可以把他消灭掉,可就是打不败他.” 【写作背景】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根据真人真事写的。海明威移居古巴后,认识了老渔民格雷戈里奥·富恩特斯。这位老渔民1888年生于加那利群岛,在年轻时移居古巴,在科希马尔当渔民。1930年,海明威乘的船在暴风雨中遇难,富恩特斯搭救了海明威。从此,海明威与富恩特斯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并经常一起出海捕鱼。1936年,富恩特斯出海很远捕到了一条大鱼,但由于这条鱼太大,在海上拖了很长时间,结果在归程中被鲨鱼袭击,回来时只剩下了一副骨架。海明威在《老爷》杂志上发表了一篇不长的通讯《在蓝色的海洋上》,报道这件事。当时这件事就给了海明威很深的触动,并觉察到它是很好的小说素材,但却一直也没有机会动笔写它。

1950年圣诞节后不久,海明威产生了极强的创作欲,在古巴哈瓦那郊区的别墅“观景社”动笔写《老人与海》(起初名为《现有的海》)。到1951年2月23日就完成了初稿,前后仅八周。四月份海明威把手稿给去古巴访问他的友人们传阅,博得了一致的赞美。海明威本人也认为这是他“这一辈子所能写的最好的一部作品”。【相关知识】

1、小说是文学作品的四大样式之一。它是一种与诗歌、散文、戏剧并列的叙事性文学 体裁,它以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综合运用语言艺术的各种表现方法,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具体的环境描写,广泛地、形象生动地反映社会生活。小说的分类由于所持标准不同而有许多种划分方法。人们通常依据篇幅的长短和容量的大小,把小说分为长篇、中篇、短篇和微型小说四类。【文本解读】

1.整体感悟:概括小说主要内容。理清结构

本文的情节是如何安排的,试说说本文的思路结构 3.问题探究

1.小说塑造了主人公桑地亚哥怎样的形象? 2.文中的独白有什么特点?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3.人们称海明威的作品具有“电报式风格”,在本文中,这种特点有哪些体现? 4.桑地亚哥的精神内涵是什么?在你看来,他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 4.精彩赏析

《老人与海》这部小说是一个人生的寓言。

海明威用象征手法赋予它多层寓意,他曾经说过:“我试图塑造一位真正的老人,一个真正的男孩描写一片真实的海,一条真实的鱼和一些真实的鲨鱼,如果我能将他们塑造出色得好,把它们描写的足够真实的活,他们会意味着许多东西”。《老人与海》中象征性,而这种象征性是依靠我们用心才能去感受到的,而不是生搬硬套去强加它的寓意。

海明威是一位现代作家,第一次世界大战对他影响很大,他曾经参过军,在意大利受过伤,他深刻体会到了战争对人类的灾害。在他前半期小说创作品中,描写战争的《太阳照样升起》,深刻描写战后欧美青年的迷惘,斯特因说:“你们都是迷惘的一代。”因此,寻找出路,寻找对生活的认识,是海明威要探索的主题。他塑造了个性鲜明的 “硬汉性格”形象。在迷惘失落中,顽强拼搏,海明威在选择人物时特别喜欢斗牛士、拳击家、猎人、士兵等,他们以精心的毅力在同“充满敌意的世界”进行抗争来维护尊严,保持强压下的优雅风度,但从对象上“硬汉性格”又是不同于早期的作品,《打不败的人》是为自己而战,《丧钟为谁而鸣》主人公乔丹是为人民的事业献身的英雄,向邪恶势力挑战,体现了三十年代的人民的反法西斯战争的心愿,具有广泛的社会意义和时代气息。

老人是人类的代表,象征人类的精神力量。从整个过程看,男孩和狮子是勇气和力量的象征,也是青春和希望的象征。

桑地亚哥是勇敢、自信的化身,在他身上体现着人类身处困境,面对死亡时表现出来的勇往直前,战胜困难的高贵品质。这些意象在他以前作品中就所有体现,但在这里却尤为突出,淋漓尽致,达到了思想的巅峰。年轻时代的老人,有力气,有活力,年老呢?在八十四天仍没有打到鱼的时候,毅然出海,充满了自信,与马林鱼进行了生死较量,最终胜利返回。尽管所捕的大鱼只是一副空骨架,从客观上讲老人失败了,但精神上却是一个永远的胜利者,因为老人没有屈服,没有放弃,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英雄,是一个永不言败的硬汉形象。因而,他的形象永远回荡在我的脑海之中。

在文中,马诺林与狮子多次出现,活生生地展现在读者面前,他们多次给老人以鼓励和勇气,成为老人汲取力量的源泉。

孩子是未来的希望,也是人类的希望,老人从他身上看到了自己的过去,而孩子也能从老人的身上学习到捕鱼的方法,可见他们体现出两代人的关系,而正是这种关系才推动了人类向前发展。

马林鱼也是《老人与海》中的一个重要的形象,正因有了它才有了老人这一海明威式的英雄形象,我们的硬汉也就血肉丰满起来了,正是有了它才让我们去热爱生活,勇敢面对生活,马林鱼和老人本身是矛盾的两个对立面,但是又存在于一个统一的天地——大海。老人是人类的代表,而马林鱼是自然界的生物,很自然产生了矛盾,而展开了生与死的较量,而体现的是老人的坚忍不拔的毅力。在斗争中,老人是马林鱼的兄弟,而行文中又有爱怜之情,都说明老人与马林鱼的依从关系。而鲨鱼象征了邪恶和厄运,老人驾船出海捕鱼、斗鲨象征着不平凡的人生之旅。

篇2:诵读欣赏老人与海

文笔精华

(八)老人与海

学习目标:

1.熟读成诵

2.评析作者的场面描写和心理描写的语言 3.理解恋人形象,学习硬汉品质

教学重点:

场面描写和心理描写

课时安排:

一课时 课前学习:

学生查找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一个人可以被毁灭,但不能给打败。”这一句海明威式的箴言流传广泛而持久,它鼓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奋勇前行。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近海明威,走进《老人与海》,感悟人的尊严,领略生命的真谛。2.学介绍查找的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教师加以补充。参考:

故事简介: 1952年,海明威发表了中篇小说《老人与海》:老渔夫桑提亚哥在海上连续84天没有捕到鱼。起初,有一个叫曼诺林的男孩跟他一道出海,可是过了40天还没有钓到鱼,孩子就被父母安排到另一条船上去了,因为他们认为孩子跟着老头不会交好运。第85天,老头儿一清早就把船划出很远,他出乎意料地钓到了一条比船还大的马林鱼。老头儿和这条鱼周旋了两天,终于叉中了它。但受伤的鱼在海上留下了一道腥踪,引来无数鲨鱼的争抢,老人奋力与鲨鱼搏斗,但回到海港时,马林鱼只剩下一付巨大的骨架,老人也精疲力尽地一头栽倒在陆地上。孩子来看老头儿,他认为桑提亚哥没有被打败。那天下午,桑提亚哥在茅棚中睡着了,梦中他见到了狮子。作品评价:海明威的这部小说荣获了诺贝尔文学奖和普利策奖。作者逸事:海明威一生勤奋创作。早上起身的第一件事,就是进行写作。他写作时,还有一个常人没有的习惯,就是站着写。他说:“我站着写,而且是一只脚站着。我采取这种姿势,使我处于一种紧张状态,迫使我尽可能简短地表达我的思想。”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请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明确:文章叙述了老人击杀鲨鱼的过程。

2.试用“我认为老人击杀鲨鱼的过程也是 的过程”的句式说说你对文章的理解。

三、再读课文,品味鉴赏。

1.反复诵读文章一二段,用圈点的方式找出对鲨鱼和老人的描写,再用旁批的方式在书上标注描写的方法和表达作用。

2.在这段节选中,作者对人物心理的描写更是跌宕起伏。找出人物心理描写的语句,说说这些语句刻画了怎样的一个老人形象。

四、理解主旨,拓展延伸

《老人与海》是一首田园诗,行文沉着又动人,散发出象征和寓言的意味。在这场“战争”中,老人是不是胜利者?请写一段话,说说你的理解。

(学生回答的关键是理解作者借人物表达的人生态度,抓住小说中老人的话:“一个人并不是生来就要被打败的”,“人尽可以被毁灭,但却不能被打败。”)全班交流

教师点拨(无论最后是捕到一条完整的马林鱼还是一副空骨架,这都已经无所谓了,因为一个人的生命价值已在那追捕马林鱼的过程中充分地体现了。为自己的理想努力追求过、奋斗过,他就是一个胜利者。

还可以联系海明威作品中经常表现的主题“硬汉子”形象分析。)2.《老人与海》描述了一个发生在茫茫大海上的看似平凡而又不平凡的故事。人们认为它确实是一部好书,一本让人受益终身的好书,因为它给予人们太多太多的人生启示。那么你从中获得了怎样的启示呢?

五、作业布置

篇3:诵读欣赏老人与海

诵读欣赏所选内容多为优秀的散文片段或古今诗歌。就诗歌而言, 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学作品, “诗言志”即说明诗歌具有的情感性和审美性, 适合培养一种丰富细腻的感情和健康美好的人性, 从而使我们变得多情、爱美、和善。在欣赏解析的过程中不仅可以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得到提高, 还可以使学生逐步向真向善向美, 成为一个有高尚情趣的人。

那么如何令诵读欣赏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呢?有效的教学是关键。本人就教学实践谈几点提高其效率的方法:

一、行之有效的诵读培养语感

吕叔湘先生曾说过: “语文教学的首要任务就是培养学生各方面的语感能力。”叶圣陶先生也说:“一个人即使不预备欣赏文艺, 也得训练语感, 因为这于治事接物都有用处, 为了鉴赏文艺, 训练语感更是基本的准备, 有了这种准备, 才可以通过文字的桥梁和作者的心情相契合。”因此使学生具有敏锐的语言感受力, 就必须先培养其语感。

那么, 语感该如何培养?

其实, 最简单易行的方法便是诵读。诵读是指在朗读的基础上进行朗诵, 朗读是基础, 朗诵是境界的提升。汉语言特有的音韵美, 也决定了诗歌特别适合诵读的特点。诵读, 是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精华, 是帮助学生品味名篇佳作、培养语文功底的最佳方法之一。叶圣陶先生也说: “诵读得法, 不但了解作者说些什么, 而且与作者心灵通了, 无论兴味方面, 或受用方面都有莫大的收获。”在教学中, 通过加强诵读训练, 不但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而且背诵、理解的能力也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那声情并茂的诵读, 能将学生带入文章的意境, 产生生动的联想和情感的共鸣, 达到提高学生欣赏诗文水平的目的, 即所谓“书读百遍, 其义自见”。

当然, 诵读并不是放任自流, 教师要对学生进行必要的方法指导。

首先要读准字音, 这是诵读的前提。如《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中有这么两句: “人生在世不称意, 明朝散发弄扁舟。”“称”字有多种读音, 需强调, “扁”字也需特别提醒。

其次要注意语气语调。学生要理解作者寄寓在文中的喜怒哀乐或奔腾激越、沉郁顿挫之情, 诵读前应把握诗文的感情基调。语调是由于思想感情、语言环境的不同, 为达到某种效果, 在声音上表现出来的升降、高低的变化。在诵读中把握得当, 可以更好地表达作者的感情。此过程, 可由教师范读或听录音开始, 再由学生仿读。

第三, 要注意节奏。诵读中的节奏是着眼于全篇的, 感情欢快可用快节奏, 感情忧郁可用慢节奏。热烈奔放、慷慨激昂或沉郁顿挫、悲苦凄凉均可用节奏来表现。

第四, 创设诵读情境。教师要尽可能为学生创设诵读的情境, 激发学生诵读的热情。教师可以充分运用丰富的引导手法, 发挥学生的审美主体性, 以开启学生丰富的想象力, 如配乐朗诵、诵读比赛、图文欣赏等形式, 从不同角度、多层次反复诵读, 学生的语言感受能力自然会不断得到提高, 从而具备鉴赏文艺的基础。

“诵读”对于语感的培养有不可或缺的作用, 在诵读欣赏的教学中若能充分发挥其作用, 非常有利于学生语感的培养, 而初中语文“诵读欣赏”部分正是以诵读为赏析的前提的, 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诵读这一方式。

二、积极有效的讨论增强情感体验

“讨论”也是重要的语文教学方式之一, 它有助于学生思维外化, 扩展延伸, 在合作中探究, 进一步提升阅读研究能力。在“诵读欣赏”的教学中也可充分利用“讨论”这一形式, 学生在全面理解诗文中饱含的丰富情感的同时, 也能增强自己对诗文本身的情感体验。

通过诵读, 学生对诗文已有了一定的情感体验, 在讨论环节中, 我往往采用商讨式、征询式的语言, 鼓励学生说出自己的真实体验和感受, 大胆地谈自己的看法。如“你是怎样理解的”“说说你对诗文的感受”“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 你能说说吗?”这样的氛围缓解了学生的紧张情绪, 使学生能够自主思考。

在教学过程中学生由思而疑, 由疑而问, 由问而争, 由争而论, 在争论中充分体会作者的情感。通过讨论活动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 才可能真正有所收获。李政道曾寄语中国青年学子: “我们的祖先提出了‘学问’, 现在许多青少年很注意‘学答’而不是‘学问’, 没有问题就没有发展。”可见学生的“学问”的习惯多么重要。在学生讨论的过程中, 把有争议的和值得反思的问题摘录下来, 再进行探讨。如《渔家傲》中, 学生提出了这样一些问题: “首句‘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所体现的景如何, 体现的情又是怎样的?”“‘浊酒一杯家万里, 燕然未勒归无计’中矛盾点在哪里?”我认为这两个问题提得非常好, 于是便摘录下来, 集体讨论。通过讨论, 学生自然能体会作者复杂而矛盾的心理:感叹功业未立又思念家乡。

也可采用小组分工的方式, 逐个问题讨论。这种讨论是就教师精心设计的问题, 通过合作探究的方式, 深入体会作者情感。如《天净沙·秋思》, 我设计了这样一些问题: “秋思的主体一般是什么?”“你认为本诗表达了一种怎样的情感? 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来?”“‘小桥流水人家’一句概括的是恬静明丽的景物, 在表现意境上是否不妥?”围绕这几个问题让学生分组讨论, 并记录讨论结果, 再班级交流。

在教学过程中, 合理地运用“讨论”这种方式, 有利于学生充分、深刻地理解文章的主旨, 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教师应多鼓励学生发表言之有理的建设性观点, 以激发学生的积极主动性。

三、高屋建瓴的精读提高审美情趣

审美教育是培养学生感知美、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这是初中语文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而“诵读欣赏”集中古今中外名篇佳作, 且以诗文较多, 前面我们已介绍了诗歌对于提高学生审美情趣、陶冶情操的积极而深远的意义, 当我们真正走进诗歌, 受到诗歌精神的熏陶, 才能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积极的人生态度, 从而使学生的审美能力、感悟人生的能力和文学欣赏能力得到提高。那么欣赏这类作品该如何入手呢? 应从“精读”入手。何谓“精读”? 精读是指在掌握诗文整体内容后, 抓住关键的语句, 深入了解文章的主体思想。对于诵读欣赏而言, 可以从全篇中流传千古的名句作切入口, 鉴赏全篇, 理解诗歌中所寄寓的作者的情感。

如《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全诗精华即“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让学生了解背景后, 用“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做切入点, 进行赏析。先对这两句诗做阐释: 沉舟的旁边仍是千帆竞过, 枯朽的树前依旧是万木葱茏。显然, 这里诗人以“沉舟”“病树”自比, 固然感到忧伤, 却又相当达观。为什么? 联系诗的首联, 以“巴山楚水凄凉地, 二十三年弃置身”概括生平遭遇, 再看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 到乡翻似烂柯人”, 作者化用典故, 感慨恍如隔世, 人事全非, 不再是旧日时光。因而说“沉舟”“病树”乃作者自喻。再看此联, “沉舟”旁依旧是千帆竞过, “病树”前依旧是万木向荣, 尽管诗人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沉浮感到无奈, 却不悲观, 相信前面依旧是一番景致, 只不过主宰历史舞台的不再是像自己这样的一代人罢了, 因而说在展望未来的同时表现出诗人豁达乐观的情怀。由此过渡到尾联“长精神”, 更可见诗人将振作精神积极投入新生活的达观情怀。本诗精华即颈联“沉舟侧畔千帆过, 病树前头万木春”, 此联所展示的艺术形象明朗清新, 意境沉郁又有豪迈之气, 客观上描述了新陈代谢的自然规律, 同时表现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而其引申意义已远溢于本义之外, 后人常引用此两句说明: 没落的事物, 就由它没落吧;新生的事物, 依然要按着自己的规律发展下去。

此诗的赏析过程即由千古名句入手, 贯串全诗, 进而更深刻地理解诗的主题和诗人的思想感情。这一方法不仅能鉴赏“诵读欣赏”中的诗文, 也可将此推广应用于课外诗文的赏析, 经常训练必能提高学生感知美、鉴赏美进而创造美的能力, 增强其情感体验, 提高其审美情趣, 形成积极美好的人生态度。

篇4:诵读欣赏,赏出别样

怎样才能最大限度地利用这个聚宝盆呢?

不少老师“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但细细地比较下来,大部分老师还是把诵读欣赏的内容割裂成一首一首的诗词去教授,比如在教授七年级第四单元的诵读欣赏时把其中的古代诗词三首——《早春》《西江月》《秋词》分解成三篇“课文”,一篇一篇地讲,与平常单篇的古诗词新授课没什么两样。笔者认为,既是“诵读欣赏”统领下的三首古诗词,就应该把它们当成一个整体去诵读欣赏。

因此必须找到能把它们连成一体的纽带。

古诗词也好,文笔精华也罢,要想找到篇幅之间的联系并不难,我们可以从作品的思想感情、写作内容、写作技巧等方面考虑。还以七年级第四单元诵读欣赏的三首古诗词为例,我们可以从写作内容同是写四季之景为切入点进行整体教学。

篇5:诵读欣赏教案

学习目标

1、预习,了解古诗大意。

2、反复诵读,读出意境、意蕴。

3、背诵古诗二首及《周总理,你在哪里》的佳段。

课前准备

1、查阅关于常建、杜甫、柯岩的文字资料。

2、查阅周恩来生平资料。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

诗歌的美感首先来自于音律(包括节奏和韵律)。音乐性是诗歌与生俱来的品性,当诗歌的节奏、韵律与诗人要表达的情感协调一致,诗中轻松、欢快、沉重、急促、昂扬、舒缓等节奏的韵律变化,就反映了人的情绪起伏波动的变化,表现的其实是人的生命活动的节律。

让我们用朗读的方式来捕捉三首小诗的音律及其深蕴其中的情感变化。二 自读小诗,把握韵律与节奏

1、自由朗读古诗二首,划分意义节奏,再反复朗诵。

2、教师范读,学生标出韵脚。

例如:《题破山寺后禅院》:林、深、心、音。

3、与同桌对读两诗,感受两首诗歌的音韵美!

三、美读两诗,体悟意蕴与情感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两诗。

⑴清晨,我走进古老的寺院,朝阳照耀着高高的树林。曲折的小路道向幽深之处,后禅院花木掩映,又浓又深。忽见山峦滴翠,光彩悦目,翩飞的群岛十分欢欣,清清的潭水倒映着山影,人的心灵也变得空明纯洁,仿佛大自然的一切声响都消失了,只听到悠扬不尽的钟馨之音。

⑵ 从前听说洞庭湖景色秀美,现在登上岳阳楼观赏洞庭湖胜景。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吴、楚两部分,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眼观浩荡烟波,想到自己举目无亲,年老多病,只能以孤舟为家。这都因北方有战争,国家多难,想到这,我便倚着栏杆流泪。

2、质疑:

①为什么“万簌此俱寂,但余种馨音”?

参考:表面看来,“万簌此俱寂”与“但余种馨音”似手是矛盾,其实不然。假如周围一片喧嚣,人们也就不会在意钟馨的袅袅余音。诗人在这里是以静写动,以动衬静。结合常建的生平经历,他高才而无位,后来隐居山林,寄情山水。本诗正是他向往佛门清静的心理写照。在此他性情如飞鸟,向往自由;心境如山水,万事皆空,萦绕耳际的只有那静寂之外的袅袅钟馨音。这样的写法更好地展示了作者的追求。

②“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怎么回事? 此两句既是实写,又是虚写。从楼上望去,洞庭湖把祖国东南之地从中分为两半;水天相连,似乎天地都在湖水中日夜浮动。一“坼”一“浮”,把洞庭湖的气象描绘得无比壮阔而又生动。

3、美读两诗,说说两诗创设的意境及表达的情感。

参考:《题破山寺后禅院》意境清幽,表达了作者隐居山林,寄情山水的内心兴趣。《登岳阳楼》意境阔大,表达了作者思乡心切,报国无门的无限感慨!

四 布置作业:

反复诵读,背出两诗。

第二课时

背诵古诗两首

二 自读《周总理,你在哪里》把握音律,感受意蕴

1、听录音,把握诗歌音律与内容的完美结合。

2、集体朗读全诗,读出作者的情感。

3、抓住诗中的关键句、段,从语言与情感两个角度,举例鉴赏。

4、选择其中的佳段,朗读背诵。

三、诵读欣赏

从情感、立意、构思、修辞方面谈这首诗的特色。

布置作业:1熟读这首诗

2阅读有关纪念周总理的文章。

篇6:诵读欣赏 对联六幅

对联六幅

教学过程:

一、导入:郑板桥任地方官时,才到当地就打算到处巡视了解民情。有一个人很有才气,想自荐为官,可是家贫如洗又缺乏自信。他想请郑板桥在物质上帮助他,但碍于文人的面子问题又不好意思。有一天,他听说郑板桥要来巡视。于是在自家门上贴出一副对联。上联是二三四五,下联是六七八九。郑板桥路过看到这副对联于是命人送来粮食和衣物,并派人于明日来请这个人到朝中议事。一副对联不但让这个人度过了生活的难关,更让他得到了一官半职。

到底是一副什么样的对联呢?(缺衣少食)对联:也称“联句”、“对子”,是我国文学中物有的一种文学样式。

二、整体感知

1、用10分钟时间自由诵读六则对联,通过注释和词典等工具书读准字音,在此基础上尽量完成背诵。

2、前后两位同学共同学习交流每一联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对联一:上联写洞庭湖的壮阔景色,下联巧妙化用“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表达“以天下事为己任”的爱国情怀。

对联二:上联表达对忠臣的崇敬之情,下联表达对佞臣的唾弃和鄙视。(上下联形成鲜明的对比)对联三:上联借“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表明要具有开阔的心胸气度。下联借“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表达一个人没有私心杂念,就能刚正不阿。

对联四:巧妙利用多音字的多音构成,抒写了潮长潮落,云卷云舒的壮丽景色,和人们对孟姜女的永远铭记。

对联五:春联在内容上表达吉祥、喜庆、祝福之意。对联六:托物言志表现自己的高洁的理想追求和坚贞的品质。

三、总结

对联的特点:

1、上下联字数不限,但必须相等。

2、结构完全对称,词性相同。

3、上下联内容相对、相关或相同。

4、上下联要求平仄相对。四:佳联

三年寒窗苦作乐,一生逍遥定今朝。智慧源于勤奋,天才出自平凡。态度决定命运,性格影响人生。六志识遍天下字,发奋读尽人间书。

十世缘定你我同窗同学同习同心,千里情聚大家共乐共喜共进共力。五:课堂练习。

一、耳闻夏蚊如雷眼观群鹤舞空

二、楚子刻舟求剑,舟行丢剑郑人度足买履,度忘失履

篇7:诵读欣赏 古诗《蝉》《孤雁》

一、诵读

1、  老师范读,学生齐读。

2、  要正确读音、断句。

3、  识别诗体。

二、诵读

1、  应用多种方式诵读

2、  对照注释初步理解诗意。

★ 古诗蝉

★ 李商隐古诗蝉赏析

★ 蝉,蝉李商隐,蝉的意思,蝉赏析

★ 村居古诗意思

★ 蝉,蝉罗隐,蝉的意思,蝉赏析

★ 早蝉,早蝉贾岛,早蝉的意思,早蝉赏析

★ 《江雪》古诗意思

★ 清明古诗的意思

★ 王安石元日古诗意思是什么

篇8:诵读欣赏老人与海

一、追求理性地教学,创造自由的空间

虽然语文看上去没有规律可循,但语言具有系统性的表达逻辑。不同人在表达同一件事物时,采用的词汇、表达方式、描绘技巧存在着很大差别。教学的理性表现在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语言描述的常识化,例如:竹子用来歌颂气节和立场,梅花用于赞美坚强不屈的性格;空间的自由表现在学生自由地创造意境,而不受到阻止。

在“人与环境”单元的诵读欣赏板块中,教材提供《大地上的事情》(选节)来表达作者对田野和地球的认知和情感。第一节,通过“鹞子”和“野兔”来反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第二节,将地球比作“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内心反思。从理想教学的角度看,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地讲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表达主题的方式,语言的奥妙之处;而学生对两个小节的认知和头脑中的想象是自由的,是可以通过联想、对比等方式进行改编的。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可以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也可以是渔夫与大海的关系。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获得认可,并对其文本不断完善,形成完整、具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系统。

二、开展“聆听、朗读”活动,体会语言意境

“诵读欣赏”选取的内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诗词读来朗朗上口,选文内容表达细腻,细节丰富,为场景描述、表达情感、增强语言穿透力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的方向。这些特点将在聆听和朗读两种表达方式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和呈现。“听”和“读”两种学习方式调动着耳朵、嘴、大脑联合反应,是体会语言意境必不可少的方式。长期以来,聆听和朗读的方式没有得到课堂的重视,造成了学生体会意境、再现意境的能力比较弱。

运用好教材的“诵读欣赏”板块,开展“聆听、朗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体会意境的能力,为学生进行语言创新提供丰富的内心情感和意境基础。例如:“爱国情怀”单元的《革命烈士诗二首》。在课程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诗歌的音频,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下诗时的社会背景、作者情感、爱国信念等内容,帮助学生构思诗歌意境,从而对整篇作品形成透彻性的认知。整个课程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以聆听的方式引进教材内容;然后,详细地讲解诗歌内容、写作手法、特征特点等内容;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留给学生自由空间进行想象和思考。

三、扩展朗读素材,提取关键性字词

教材中“朗读欣赏”的内容是有限的,对学生的启发也是有限的。优秀的文笔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背出来的。引导学生思考,扩展素材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效仿文本的能力,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树立“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具备提取关键性字词、掌握文本内容的能力。

例如:在“长征之歌”单元中,对《诗人领袖》这篇文作的赏析。这首词借鉴了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内容,借词句书写领袖的一生,借领袖的事迹成就伟大诗人。平仄是诗歌押韵的特征,却用来描写枪声;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本是无情战场,却用来表达诗人情怀;大江、雪天与潇洒、畅想融合在一起,二万五千里长征换来了撼动世界的成果,城门楼上的话语,嘹亮了东方。这首词特征明显,关键字词容易确定和讲解,适合为学生讲解赏析思路,提升学生提取诗词关键性信息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搜集更多的诗歌素材,锻炼学生“抓词”本领,提升语文素养。

四、反复修改,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亲自动手,进行语文实践是提升书面表达能力最快的方式。优秀的文章需要经过三次以上的修改和打磨,仔细斟酌每一个关键性字词的表达。反复修改的过程是枯燥、痛苦的,但最终可以在素材积累运用、语言表达习惯、行文思路等方面获得突破,让自己的写作具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具有语言穿透力。从宏观看,“诵读欣赏”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写作表达”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反复修改可以将内化知识转变为可运用内容,支持自己的外在表达。

例如:“诵读欣赏”中诗歌如何转化为应用素材。通观初中语文教材,这一板块涉及数十首诗歌。学生一般将其全盘背诵,极少使用到自己的表达之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内容的运用能力,教师需要将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等相似的诗歌进行集中性处理,让学生形成意群概念,当触及这类话题时,便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书面表达气势。如:谈到爱国话题,不仅有古代“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渣滓洞“鲜艳如血的花”。坚持进行这样的写作锻炼,反复修订写作内容,必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明显提升。

五、结语

篇9:诵读欣赏老人与海

【关键词】诵读欣赏;初中语文;语文素养;教学策略

【文献标识码】G633.3 【文献标识码】A

随着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对如何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的研究也越来越深入。这些研究表明:当代学生的语言功底差、语言积累少是可以通过适当的教学方式进行改变的。“诵读欣赏”板块给学生提供了拓展素材、发散思维、提升语文素养的窗口,有助于学生养成爱读书、多读书的习惯。初中语文教学应注重过程,从语言韵味、学习习惯、素材资源等方面入手,增强学生对具体语意、意境的体会和表达,丰富学生的内心思想,提高学生书面表达效果。本文从“诵读欣赏”板块入手,系统性的归纳了这一板块的教学策略,希望这些内容可以给读者带来一定的启发。

一、追求理性地教学,创造自由的空间

虽然语文看上去没有规律可循,但语言具有系统性的表达逻辑。不同人在表达同一件事物时,采用的词汇、表达方式、描绘技巧存在着很大差别。教学的理性表现在语文知识的系统化和语言描述的常识化,例如:竹子用来歌颂气节和立场,梅花用于赞美坚强不屈的性格;空间的自由表现在学生自由地创造意境,而不受到阻止。

在“人与环境”单元的诵读欣赏板块中,教材提供《大地上的事情》(选节)来表达作者对田野和地球的认知和情感。第一节,通过“鹞子”和“野兔”来反映人类对环境的破坏;第二节,将地球比作“人”,进行了一系列的内心反思。从理想教学的角度看,教师需要向学生详细地讲解作者的行文思路,表达主题的方式,语言的奥妙之处;而学生对两个小节的认知和头脑中的想象是自由的,是可以通过联想、对比等方式进行改编的。人类与地球的关系可以是孩子与母亲的关系,也可以是渔夫与大海的关系。只要学生能自圆其说,就可以获得认可,并对其文本不断完善,形成完整、具有逻辑性的语言表达系统。

二、开展“聆听、朗读”活动,体会语言意境

“诵读欣赏”选取的内容语言优美、情感真挚,诗词读来朗朗上口,选文内容表达细腻,细节丰富,为场景描述、表达情感、增强语言穿透力提供了学习和思考的方向。这些特点将在聆听和朗读两种表达方式下,得到最大程度的放大和呈现。“听”和“读”两种学习方式调动着耳朵、嘴、大脑联合反应,是体会语言意境必不可少的方式。长期以来,聆听和朗读的方式没有得到课堂的重视,造成了学生体会意境、再现意境的能力比较弱。

运用好教材的“诵读欣赏”板块,开展“聆听、朗读”活动,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体会意境的能力,为学生进行语言创新提供丰富的内心情感和意境基础。例如:“爱国情怀”单元的《革命烈士诗二首》。在课程之中,利用多媒体设备播放诗歌的音频,让学生体会作者写下诗时的社会背景、作者情感、爱国信念等内容,帮助学生构思诗歌意境,从而对整篇作品形成透彻性的认知。整个课程可以分为三部分:首先,以聆听的方式引进教材内容;然后,详细地讲解诗歌内容、写作手法、特征特点等内容;最后,让学生有感情地进行朗读,留给学生自由空间进行想象和思考。

三、扩展朗读素材,提取关键性字词

教材中“朗读欣赏”的内容是有限的,对学生的启发也是有限的。优秀的文笔不是教出来的,也不是背出来的。引导学生思考,扩展素材资源,帮助学生掌握分析和效仿文本的能力,是重要的教学内容。教师应树立“授之以渔”的教学理念,使学生具备提取关键性字词、掌握文本内容的能力。

例如:在“长征之歌”单元中,对《诗人 领袖》这篇文作的赏析。这首词借鉴了毛泽东诗词中的经典内容,借词句书写领袖的一生,借领袖的事迹成就伟大诗人。平仄是诗歌押韵的特征,却用来描写枪声;战地黄花、如血残阳本是无情战场,却用来表达诗人情怀;大江、雪天与潇洒、畅想融合在一起,二万五千里长征换来了撼动世界的成果,城门楼上的话语,嘹亮了东方。这首词特征明显,关键字词容易确定和讲解,适合为学生讲解赏析思路,提升学生提取诗词关键性信息的能力。教师还可以搜集更多的诗歌素材,锻炼学生“抓词”本领,提升语文素养。

四、反复修改,养成勤于练笔的好习惯

亲自动手,进行语文实践是提升书面表达能力最快的方式。优秀的文章需要经过三次以上的修改和打磨,仔细斟酌每一个关键性字词的表达。反复修改的过程是枯燥、痛苦的,但最终可以在素材积累运用、语言表达习惯、行文思路等方面获得突破,让自己的写作具有自己的真情实感,具有语言穿透力。从宏观看,“诵读欣赏”是知识内化的过程,“写作表达”是知识外化的过程。反复修改可以将内化知识转变为可运用内容,支持自己的外在表达。

例如:“诵读欣赏”中诗歌如何转化为应用素材。通观初中语文教材,这一板块涉及数十首诗歌。学生一般将其全盘背诵,极少使用到自己的表达之中。为了增强学生对内容的运用能力,教师需要将思想情感、表达方式等相似的诗歌进行集中性处理,让学生形成意群概念,当触及这类话题时,便可以进行自由组合,丰富文章的内容,增强书面表达气势。如:谈到爱国话题,不仅有古代“留取丹心照汗青”,还有渣滓洞“鲜艳如血的花”。坚持进行这样的写作锻炼,反复修订写作内容,必可以在较短的时期内,获得明显提升。

五、结语

虽然“诵读欣赏”在教材中所占篇幅不多,但对提升学生语文素养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一板块的教学可以帮助学生积累素材、丰富内心情感、深入体会文本内容。内化知识的同时还可以将知识进行加工处理、用法升级、丰富写作内容,提升写作质量。总之,教师应将这部分内容重视起来,以教材为依托,培养学生的学科

情感。

篇10:第五单元诵读欣赏教案

第一课时:《雁门太守行》

一、了解目标,明确要求

1、熟读成诵,并正确默写。

2、理解古诗,体会这首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

3、对经典诗句的赏析。

二、阅读资料,积累知识

1、作者简介

李贺(790-816),字长吉,福昌(今河南宜阳西)人。家居福昌之昌谷,后人因称李昌谷。体貌细瘦、巨鼻,通眉,长指爪。因仕途失意,就把全部精力用在写诗上。外出时背一破锦囊,得句即写投囊中,暮归足成诗篇。他的母亲见他做诗辛苦,责怪说:“是儿要当呕出心乃已尔!”他在《咏怀》诗中也说:“日夕著书罢,惊霜落素丝。镜中聊自关,讵是南山期?”二十多岁便白发飘落,那会有南山之寿?果然27岁就死了。李贺做诗务求新奇,人称“奇才”“鬼才”。李贺诗注本甚多,以清人王椅《李长吉歌诗汇解》最为通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年出版陈治国编《李贺研究资料》,辑录历朝诗评家对李贺及其诗歌的评论,非常有用。

关于本诗,唐人张固《幽闲鼓吹》证载一则趣闻:元和二年(807)秋天,著名文学家韩愈任国子博士分司东都(洛阳),李贺带着诗歌求见韩愈。愈“送客归,极困。门人呈卷,解带,旋读之。首篇《雁门太守行》曰:‘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却援带,命邀之。”这首诗头两句就打动了韩愈,难怪后人把它视为李贺的代表作。现在人们常用“黑云压城城欲摧”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背景介绍 “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名。南朝梁简文帝萧纲所作《雁门太守行》三首,都是五言古诗,写边城的寒苦和征战。李贺这首七言古诗,借用乐府旧题,描绘了一场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三、初读古诗,了解诗意

雁门太守行 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1、重点字词

①黑云:比喻敌军。摧:毁,毁坏。②甲光:铠甲迎着太阳闪出的光。③角:军中所吹的号角。④临:抵达。⑤声不起:声音不响,这里形容鼓声低沉。

2、诗歌大意 敌军像黑云一般压向城垣,城垣就要被毁坏,可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日光照在战甲的鳞片上,闪烁着金光。悲壮的号角,弥漫在深秋的天空中,边塞的泥土在紫色的晚霞映衬下凝成了胭脂的色彩。救援的军队半卷红旗,向易水畔进发,夜袭敌阵,夜里浓重的寒霜,连战鼓也擂不响。为报答君王的信任和重用,我们愿提起宝剑,誓死保卫祖国的边疆。

四、课文简析

“黑云压城城欲摧”,以比喻和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甲光向日金鳞开”,转写城内守军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据说王安石曾批评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而明代杨慎声称自己确乎见到此类情景,指责王安石“宋老头巾不知诗”(《升庵诗话》)。其实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想像之词,不一定是实写。再说,从云缝中射出一缕阳光也不是不可能的。“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把激战中的边塞风光写得很壮美。呜咽的角声,紫红的秋色,创造出一种苍凉、悲壮的气氛。塞上,泛指我国北边地区。燕脂,即胭脂,形容边塞土地的颜色。崔豹《古今注》:“秦筑长城,土色皆紫,故曰紫塞。”夜紫,指紫色的晚霞。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

后四句写唐军将士夜袭敌营,以死报效朝廷。“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显然是潜师夜袭,一场苦战。“易水”二字,使人联想到战国时刺客荆轲的《易水歌》:“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北地的秋夜,风疾霜浓,连战鼓也擂不响,但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黄金台故址在今河北易县,相传是战国时燕昭王筑,置千金于台上,延请天下奇才。诗人引用这个典故,既与战争的地点相吻合,又是对天子和将士的称颂。

这首诗用浓墨重彩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在“黑云”“夜紫”的背景下,点染以“金鳞”“燕脂”“红旗”“黄金台”“玉龙”,画面色彩斑谰。用以描绘悲壮惨烈的战争,显得奇异诡谲。

五、赏析古诗

1、“黑云压城城欲摧”已成为脍炙人口的名句,试分析其成为名句的原因。(1)该句用比喻和夸张的手法,在原文中渲染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现在人们常用来形容局势的危急。

(2)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以及交战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士处境艰难等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2、赏析“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这两句诗活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既与战争地点吻合,又称颂了天子对人才的重视和将士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3、这首诗表现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

这首诗描绘边关战争,歌颂了守边将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也表达了诗人立志报国(尽忠报国)的决心。

六、中考链接,当堂巩固

1、《雁门太守行》中运用比喻,夸张手法,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和城内将士披坚执锐,严阵以待的情形的诗句是(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抒发誓死报国忠心的诗句是(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2、诗歌的颈联和尾联各用了一个典故,分别有什么作用? 颈联用荆轲《易水歌》,表现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尾联用战国时期燕昭王置千金于黄金台上以招贤才的典故,既与战争地点吻合,又称颂了天子对人才的重视和将士誓死杀敌,报效朝廷的决心。

3、下面对本诗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C)

A.“雁门太守行”是古乐府曲 名,“行”是古诗体裁,本诗借用它作诗题写当时战事。

B.全诗以色彩斑斓的词语,浓墨重彩地描绘战争场景,构成了奇特的意境,歌颂守边战士浴血奋战、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C.诗的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是说塞上的泥土在晚霞映衬下凝成胭脂色,写出了边塞风光的秀美。

D.“半卷红旗临易水”使人联想起“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喻示将士们无所畏惧,勇往直前。

4、“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历来为人传诵。请你自选一个角度,对它作点赏析。

示例:角度一,意境雄浑。运用想象的黑云和日光来造境造意,色彩浓烈,想象奇特。角度二,巧用修辞。运用比喻和夸张渲染紧张气氛和危急形势;运用对偶,音韵和谐。角度三,感情浓郁。歌颂守边将士临危不惧、视死如归的英雄气概。

5、对这首诗内容的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C)

A第一句“黑云”比喻敌人大军压城的气势,第二句“金鳞”比喻铠甲在太阳下反射的闪光。

B第四句中“燕脂”、“紫”都是形容边塞泥土的颜色怪异,包含着当时战况严峻的象征意义。

C.第六句,“寒声”指战鼓的声音低沉重浊,“不起”指战士们在这样沉重的鼓声中斗志难振。

D第七、八句意思是战士们为了报答君王平日里对自己的重视,决心奋战沙场,为君王献身。

6、对此诗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A 这是一首抒情浓郁的山水田园诗,作者在诗歌中抒发了忠君爱国的真挚感情。

B 全诗一共八句,既有声音的描写,也有色彩的描写。

C 作者描写战争的惨烈场景,并没有进行具体的战争场面的刻画,而是从颜色入手。

D 诗人运用了“黑”“红”“金”“紫”“燕脂”等凝重的色彩,烘托肃杀而悲壮的气氛。

第二课时:别云间(夏完淳)

一、了解目标,明确要求

1、熟读成诵,并正确默写。

2、理解古诗,体会古诗所表达的思想情感,并赏析古诗。

二、阅读资料,积累知识

1、作者简介

夏完淳(1631—1647),南明抗清将领、诗人。原名复,字存古,松江华亭(今上海松江)人。5岁讲《论语》,6岁熟经史,能诗文,时人许为神童。14岁从父夏允彝、师陈子龙起兵抗清。允彝兵败自杀,又与陈子龙等倡义,受鲁王封为中书舍人,参谋太湖吴易军事。易败被杀,他仍为抗清而奔走。清顺治四年(1647)夏间,完淳在家乡被捕,解往南京,同年九月十九日从容赴义。在被捕后的几十天当中,吟咏不辍,留下了辉耀千秋的《南冠草》和《狱中草》。郭沫若在抗日战争时期大力表彰夏完淳其人其事,尤其是《南冠草》一剧,在弘扬爱国主义、振奋民族精神、鞭挞汉奸国贼方面,产生重大影响。

2、背景链接

这首诗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后押解离乡时所作。诗的标题“别云间”的“别”字,不是一般意义的告别、离别,而要理解为难以再见的诀别、永别。他是抗清将领,清廷的要犯,一旦被抓,必死无疑,这一点他是很清楚的。夏完淳是松江华亭人,这首诗为什么不题作“别松江”,而题作“别云间”呢,原来,“云间”是松江的别称。西晋文学家陆云,字士龙,家在华亭,对人自称“云间陆上龙”,于是后人就把松江称为云间。此诗题作“别云间”,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三、初读古诗,了解大意

别云间(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1、重点字词

①羁旅,长久漂泊外地。②南冠,古代南方楚国人戴的帽子,后为囚犯的代称。③泉路,黄泉路,死路。④毅魄,坚毅的魂魄。⑤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这里指后继者的队伍。

2、诗歌大意

三年来戎马倥偬(kǒng zǒng)颠沛流四方,今日反清事泄身陷罗网,风光无限的江山都在流泪,谁还说天地之间无比宽广?我已经知道即将面对死亡,却依依难舍生我养我的故乡。我死后不屈的魂魄仍将归来,看到后继者高举战旗让它在空中飘扬。

四、课文简析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诗从回忆三年来的抗清历程写起。三年,在历史的长河中不过是短暂的一瞬;而对于年仅17岁即遭杀害的作者来说,这一段充满血泪的经历却是漫长的。“羁旅客”,是作者自谓。清顺治四年(1647),夏完淳在家乡松江被捕,解往南京。夏完淳因为参加抗清斗争离开家乡达三年之久,所以说“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一个“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

“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眼看祖国山河沦陷敌手,诗人不禁泪流满面,本欲振翼搏击,谁知落入罗网,顿时觉得天地也变窄了。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已知死路近在眼前,但要与生我育我的故乡诀别,心中还是难以割舍。“欲别故乡难”,难在何处?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这一结尾,感情由悲而壮,格调由低沉而高亢,显示了诗人的冲天豪气。灵旗,古代出征时所用的一种战旗,上面画有招摇星的图案。星象学家认为天上的招(sháo)摇星象征边境战争。《汉书.礼乐志》:“招摇灵旗,九夷宾将。”意思是说举起画有招摇星的灵旗的征伐,各民族都会臣顺。夏完淳自信身死之后,灵魂也会回来,在空中看到抗清者高举战旗继续斗争。

这首诀别诗写得满纸血泪,一片丹心,风格慷慨悲凉而又高亢激越,是一篇大义凛然的正气歌,诗中饱含的爱祖国、爱家乡,为之奋斗而视死如归的精神,几百年来产生了并将继续产生不可估量的激励人心的力量。

这首诀别故乡之作,表达的不是对生命苦短的慨叹,而是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和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五、古诗赏析

1、“别云间”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其含义是什么? “别云间”,实际上是一语双关:从字面上看是别故乡,而诗人内心是把自己比作天上的一条龙,从此将要从云间消失了。

2、怎样理解首联中的“羁旅客”和“又”字? “羁旅客”,是作者自谓;“今日又南冠”,一个“又”字充满感叹之情,显得极为悲苦。

2、“无限江河泪,谁言天地宽”一句描写了怎样的内容? 山河破碎,感伤的泪水流不断,国土已沦丧,还怎能说天地宽!一个“泪”字,一个“言”字,表达诗人的爱国情怀以及对祖国山河破碎的悲愤之情。

3、“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怎样的矛盾心情?试解析“难”字。

抗清事业难成,老父已经殉国,家中老母尚在,妻子有孕在身,今日踏上死亡之旅,再也难见故园和亲人,对此心中怎能无所留恋?

4、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怀?

诗人诀别故乡,表现了对山河沦丧的极度悲愤,对家乡亲人的无限依恋,以及对抗清斗争的坚定信念。

五、巩固训练,中考链接

1、诗中将永别家乡,流露出无限的依恋和深切的慨叹的语句是(无限河山泪,谁言天地宽?)

2、下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

A、诗的一 二句是写作者在狱中度过了三年囚徒生活。“南冠”运用了典故,暗含作者虽然被捕,但要像钟仪那样忠于故国。

B、诗的三四句中的“泪”与“天地”构成了极大的反差,通过这种反差,深沉强烈的表达了诗人内心的亡国之情。

C、诗的五六句承上写亡国之痛转为写别故乡的感受。诗人预感死亡将至,要永远的去了,然而,故乡之情又怎能割舍得了呢?一个“难”字,浓缩了诗人对故乡的多少深情!

D、诗的第七.八句是诗人情感发展的自然升华,更是诗人失志不移的抗清决心的自然张扬,它与陈毅的诗句“此去全台招旧部,旌旗十万斩阎罗”所表达的死后仍要坚持斗争的决心是相似的。

3、对《别云间》理解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A、这首诗是作者在行军途中离开故乡时所作。B、第二联深沉、强烈地表达了英雄失路之悲。

C、第三联“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两句表现了作者情感和心理上的矛盾:作者已抱定杀身成仁之心,对死无所畏惧,可同时对生养自己的故乡又难以割舍。

上一篇:家乡无雪的冬天作文下一篇:二年级集体朗诵的诗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