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

2024-07-09

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精选9篇)

篇1: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

桃园中心小学卜凡

辅导老师问玉清

我读了一本书,名叫《史记》,但由于篇幅太长,我先读了汉武帝篇,读完之后,我有一些感想:我先说说汉武帝生命里发生的一些事吧.在武帝继位前,他排行第九,是不可能当上皇帝的,但是汉景帝却偏偏看上了他,就为他扫清障碍,帮助他成为了一个平安太子,武帝就这样才登上皇帝的宝座.武帝期间,有一个叫江充的小人得到了武帝的宠爱,而丞相却三翻两次上奏章,让武帝杀掉江充,结果把武帝惹怒了,把丞相杀了.还发现了巫蛊,这就为后来的巫蛊事件埋下了伏笔.武帝是一个迷信的人,发现了巫蛊,武帝就认为有人诅咒他死,于是大发雷霆,灭了丞相九族才停止.但那个小人江充,想尽可能除掉一切与他为敌的人.就对武帝说:“宫里宫外可能也有巫蛊,扩大搜索比较好.”武帝觉得有理,就扩大范围,结果查得连皇后和太子的床都没法放了.巫蛊是查不清的,只要看见就是杀无赦.所以杀了几万人,后来,居然太子也有巫蛊,太子当然不想被杀,就准备出走.恰好武帝生病了,命江充找太子来,但江充想杀太子,就说太子谋反,结果太子真得被逼反了,最后太子被杀了,但临死前他用兵把江充杀了.太子死后,有一个叫田千秋的小官,他的任务是看管高祖刘邦陵园,他给武帝上了一道奏章,写道:“儿子玩了一下父亲的兵,打一顿屁股就算了.儿子杀错了一个人,这也不算什么大罪(本文是针对太子).这句话不是我说的,是一个白胡子老头托梦讲给我的.”这句话说得十分巧妙,田千秋是一个看管刘邦陵园的官,白胡子老头自然是指高祖刘邦了,刘邦的话,武帝能不听吗武帝果然封田千秋为丞相,并十分感激田千秋,后来,武帝来到轮台,写下了罪己诏,这就是有名的“轮台罪己诏”.回来的时候,武帝又得了一个儿子,就是钩弋夫人生了一个男孩儿,取名刘弗陵.当时离武帝之死只剩八年了,武帝开始考虑立谁为太子了,所有人选,接连淘汰,只有刘弗陵,当时立了8岁的刘费陵为太子,但太后仅26岁,就有可能出现女人参政,发生内乱.于是武帝临死前杀了刘弗陵的母亲钩弋夫人.从这可以看出汉武帝是一个冷酷而又长谋略的人.我们既要学汉武帝的优点,又要避免汉武帝的缺点,为了我们的下一代,我们既要做一个情感丰富,长谋远略,也要在适当的时候做一个冷酷无情的人.不给坏人留一点情面,不让好人受一点委屈,做到公正无私,让坏人闻风丧胆,让好人拍掌称赞.想要这样,我们就要从小开始,从一点一滴做起,不能让黑暗的种子发芽,要让光明的小苗茁壮成长!

篇2: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

看完《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我对司马迁的《史记》和《史记》中汉武帝有了更加深刻地了解。汉武帝对司马迁的残害,改变了司马迁的命运,也成就了一个伟大的史学家和一部卓越的史学著作《史记》。司马迁一生为《史记》而生,因《史记》而死。他把自己的一生,把自己的灵魂都埋进了书中,藏进了字里行间。

在两千多年前,一个文人在遭受了莫大的屈辱以后,忍辱负重,以心灵和血肉之躯完成了一部伟大的史学著作。以后的几千年里,这部伟大的著作犹如一颗璀璨的明珠,又如一座高耸的丰碑,屹立在中国文学和历史的长河之中,后人无法超越也难以企及,这个人就是司马迁,这部史学著作就是《史记》。《史记》是二十四史之首,它记载了上起黄帝下至汉武帝约两千多年的历史,在我国传统国学精品中,唯有《史记》是无以伦比的“百科全书”。

《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史记》和其他的史书虽然都是二十四史,但是有很大的差别。.第一点,《史记》充满了爱憎之情,这一点是其他史书不具备的。本来一个史学家记述历史只要求客观地、公正地记述,不要求抒发感情。但是《史记》记述人物的时候,往往带着作者自己强烈的爱憎之情。他特别对一些悲剧人物,像《项羽本纪》写项羽,《李将军列传》写李广,对这些人物的记述,《史记》可以说写的是悲歌慷慨,荡气回肠,非常令人感动。

《史记》的第二个特点,就是对人物的记述融入了很多文学的手法。比如说“鸿门宴”,“鸿门宴”一直被选为我们高中语文课本的传统教材,达半个多世纪。“鸿门宴”简直就是一部小说。

第三,《史记》还起填补了我们中华民族历史上许多人物史的空白。换句话说,如果没有《史记》的话,我们中华民族很多伟人我们今天就不知道了。《史记》还融入了作者对封建帝王的批判,这一点就更不简单。我们可以举两个例子来说,《史记》是我国最早的纪传体通史。这部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多字。

《史记》是我国西汉伟大的史学家司马迁倾其一生心血创作的。是一部伟大的史学巨著,是中华民族文化宝库中的珍宝。

司马迁笔下的人物个个栩栩如生,有着鲜明的个性。生动的语言,优美的文字让读者读起来仿佛置身于一个个优美的意境中。随着情节的起伏,我的心情也在为之而改变。喜着主人公的喜,忧着主人公的忧,感受着主人公的感受。轻松幽默的语言,紧张刺激的情节,仿佛把我带到了那个遥远的时代。各个时代的背景特色;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各个民族的风俗习惯,在《史记》中表现得淋漓尽致,绘声绘色。看《史记》就仿佛在作一次足不出户的历史旅行,领略了那个时代的一切,回顾了各种令人难以忘怀的历史事件。体会了当时人们的思想感情。司马迁年少博闻,其父是太史令,司马迁从小励志向父学习,年十岁诵古文,二十岁外出考察。惜天妒英才,专心写书的他却只因为替朋友辩护,而受到腐刑。出狱后他却并没有怨言,反而发愤写书,写下这一千古绝唱——《史记》。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 “古今之变” 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受了别人无法忍受的奇耻大辱,受到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打击,但他还是完成了《史记》,实现了自我生命的最高价值,启发和滋养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学大师,被鲁迅评价是“无韵之离骚,史家之绝唱”。翻看《史记》,不知怎么,心中有一种感动,仿若穿越时空的界限,将那些在历史上投下或多或少身影的人,投到了我的心中,依稀看见那个时代的残血夕阳„„这是他用一生的精力、艰苦的劳动,并忍受了肉体上和精神上的巨大痛苦,用整个生命写成的一部永远闪耀着光辉的伟大著作。

作者司马迁以着严谨认真的态度撰写史记,实录精神是其最大的特色。他写的每一个历史人物或历史事件,都经过了大量的调查研究,并对史实反复作了核对。司马迁早在二十岁时,便离开首都长安遍踏名山大川,实地考察历史遗迹,了解到许多历史人物的遗闻轶事以及许多地方的民情风俗和经济生活,开扩了眼界,扩大了胸襟。

司马迁要坚持“实录”精神,就必须面对现实、记录现实,这就不可避免地会发生“忌讳”的问题。可是他在给人物作传记时,并不为传统历史记载的成规所拘束,而是按照自己对历史事实的思想感情记录。从最高的皇帝到王侯贵族,到将相大臣,再到地方长官等等,司马迁当然不会抹杀他们神奇、光彩的一面,但突出的是揭露他们的腐朽、丑恶以及对人民的剥削和压迫。司马迁在《史记》中间批判最尖锐的是两个人,一个是大汉王朝的开国皇帝刘邦,第二个是司马迁生活的当代皇帝汉武帝。一个史学家敢批判开国皇帝,敢批判自己的顶头上司,这是了不得的。没有胆量是不敢写的,司马迁既写了汉武帝广招贤才,最终成就大业的他的事迹,同时也写了刘邦心胸狭隘,杀戮功臣,语言粗俗,写了他很多不良的记录。至于对汉武帝的揭露更是比比皆是,他虽是汉武帝的臣子,但对于汉武帝的过失,司马迁丝毫没有加以隐瞒,他深刻揭露和批判了当时盛行的封禅祭祖、祈求神仙活动的虚妄。在《封禅书》中,他把汉武帝迷信神仙,千方百计祈求不死之药的荒谬无聊行为淋漓尽致地描绘了出来。这就是《史记》的实录精神,批判精神。

司马迁原是一个普通的不能再普通的史官,和其他人一样,读过万卷书,行过万里路。然而命运的捉弄,使得他饱受了身心上的折磨,备受屈辱。但值得赞叹的是,在那般恶劣的境况下,司马迁为了完成《史记》,忍辱奋进,付出了超出常人的数倍心血,终于出色的完成了作为一个史学家最顶尖的杰作——《史记》。单凭这一点,我就由衷地敬佩司马迁先生,他的执着,他的毅力,他的韧性,也和他的作品同样受人景仰。

而最让我感慨的是,《史记》中有其他史学家想都不敢想,写都不敢写的内容——对开国皇帝刘邦和当朝皇帝汉武帝的揭露及批判。记录当朝皇帝的历史已经是一些史学家不敢恭维的事了,更何况是去揭露他的一些负面的事迹,这很容易就会招致杀身之祸。然而《史记》却完完整整的将他们一一收入书中,犀利,深刻地把他们内心的隐秘剖析得十分清楚,让我看到了最最真实的朝代,绝不带半点阿谀奉承之味。这可是史无前例的啊。这也许正是《史记》为何如此珍贵的原因所在。

王立群对汉武帝的精彩评述 :汉武帝是汉代风云人物中间非常重要的一个人物,这个人物在中国历史上,他创造了六个第一。第一个第一,他是第一个用儒家学说统一中国思想文化的皇帝;第二,他是第一个创立太学,培养人才的皇帝;第三,他是第一个大力拓展中国疆土的皇帝;第四,他是第一个开通西域的皇帝;第五,他是第一个用皇帝年号来jiyuan的皇帝;第六,他是第一个用罪己诏形式来自我批评的皇帝。所以,汉武帝这个皇帝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帝王史上,他是一个很重要的人物。

汉武帝是西汉时期很有作为的一位皇帝,他在位时间长,约有五十四年(前140年—前87年)。在他执政时期,西汉王朝达到鼎盛时期,封建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等各方面都得到空前的发展。汉武帝的“文治武功”的业绩令后人瞩目,同时他的过失也受到后人的多方评论。我们认为汉武帝一生雄才大略,他的功绩远远超过他的过失。汉武帝是一个历史人物,他的所作所为都要受到当时历史的时代影响和限制,我们不能拿今天的眼光来苛求古人,每个个体都要受到特定的历史条件的局限,他不能超越历史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我们认为汉武帝是顺应了时代的要求,他加速了历史的前进步伐,从而在他统治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形成了辉煌的“西汉盛世”。汉武帝的伟大之处在于他的诸多首创精神和积极的治政态度,他的一系列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改革措施,一方面取决于他的个人魄力和创新精神,另一方面也是顺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尽管这些改革措施也带来了一些负面的影响,但是改革本身就是一个探索过程,我们应该从历史发展的角度去考察汉武帝,给他一个公允的评价。

鉴于前朝的教训,为进一步削减地方王国的势力,强化皇权、巩固国家统一,汉武帝采取了一系列强干弱枝的积极措施。

一、政治:①地方实行刺使制度,利于对地方的管辖,加强中央集权,维护国家统一。②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和“附益之法”,进一步削弱王国势力,巩固了国家的统一。③推行察举制,利于选拔人才,扩大统治基础。

二、经济:①把地方的盐铁经营权和铸币权收归中央,统一发五铢钱,增加了国家财政收入②平定物价、征收工商者的营业税和财产税。③重视兴修水利,治理黄河。

三、思想文化教育: ①采纳董仲舒建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使儒家从此成为封建统治的正统思想。②在长安创办中央太学和地方郡国学两级官学。

四、军事外交: ①派卫青、霍去病率兵与匈奴进行3次大战,重创匈奴 ②派张骞出使西域,带回了前所未闻的西域资料,密切了和西域的关系,促进了西域社会的进步,丰富了中原的物质生活,为后来丝绸之路的开辟奠定基础③先后在西南夷地区设郡,加强对西南夷边疆地区的管辖 ④在南越(两广地区)设南海等九郡,进行有效的管辖⑤和日本、朝鲜交往过:

综上所述,汉朝在汉武帝时期实现了政治、经济、思想、军事上的大统一。在政治上汉武帝强化了中央集权使得,主要权利再次集中到了中央的手中,进一步削弱了藩王的势力,使得国力得以最有效的发展。

在军事上,培养了强大的皇家直属军队,改变了以往臣服于匈奴的政治角色。主动与匈奴交战,最后经过数年的战争最后击败匈奴使得汉朝真正意义上成为了一个庞大的帝国。

在文化上,汉武帝重视对历史的传承,任命司马迁撰写《史记》为世界留下了宝贵了历史文化遗产。

在用人上,汉武帝虽然也能算不拘一格降人才,但是还是表现出了其用人的排外。虽然对匈奴作战问题上,卫青、霍去病是有大功的,但是对同样杰出的将领李广汉武帝却显得异常刻薄~~卫青、霍去病是汉武帝的亲族,而李广则是外族且性格桀骜固留下佳句“李广难封”。而最后李广因小时而含恨自刎更显示了汉武帝用人体制上的弊端。

在对藩王的官吏上,汉武帝显得更为严酷,设立了中央对藩王的稽查部门。任何人控告藩王,藩王便要接受中央的调查。让人感觉汉武帝更像是逼迫藩王谋反然后讨伐借机削弱其势力。最终汉武帝时期确实出现了几次著名的藩王判反事件(有欲加之罪的也有真的)。但也正是因为这几次时间使得汉武帝自景帝之后更加巩固了中央集权。

总的来说汉武帝是一个严酷的帝王,他崇尚中央集权下的绝对权利,对帝国的统治更是以绝对的强硬手段来实行的。但是其对文化上的保留以及对主权、领土的进步观念,却是汉王朝能够延续数百的基石。

说到汉武帝,会令人想到他是生长得怎样一副严肃的面孔?实际上,汉武帝是一位较活泼、较天真、重感情的人物。他除了喜欢穷兵黜武以外,还喜欢游历,喜欢音乐,喜欢文学,喜欢神仙。汉武帝,是军队最英明的统帅,又是海上最经常的游客,皇家乐队最初的创立人,文学家最亲切的朋友,方士们最忠实的信使,特别是他的李夫人最好的丈夫。他决不是除了好战以外,一无所知的一个莽汉。我认为,汉武帝是一位承前启后而又开天辟地的真正伟大的君王。在他前古的历 史上,他所建树的文治武功无人可及。他的风流倜傥超群绝伦。他的想象力使政 治成为艺术。他的权变和机谋令同时代的智者形同愚人。他胸怀宽广,既有容人 之量又有鉴人之明。他开创制度,树立规模,推崇学术,酷爱文学艺术。他倡导以德立国,以法治国。平生知过而改,从善如流,为百代帝王树立了楷模。在后来的魏武帝、唐太宗、明太祖、奴尔哈亦、康熙皇帝的行藏中,多少似乎都可以看到他的影子。

汉武帝具有超越历史的雄才大略,是一位战略和外交设计的奇才。这种天才使他能运筹帷幄而决胜万里,处庙堂之上,而其武功成就,则足以使西方汉尼拔、亚历山大、拿破仑等驰骋于疆场的将帅暗然失色。但是,汉武帝绝不是一个超俗绝世的圣者。他好色、骄傲、虚荣、自私、迷信、奢侈享受、行事偏执;普通人性所具有的一切弱点他几乎都具有。但是,尽管如此,即使他不是作为一个君王,而仅仅是作为一个普通凡人,那么以他一生的心智和行为,他仍然应被认为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一个机智超群的智者,一个勇武刚毅的战士,一个文采焕然的诗人,一个想象力浪漫奇异的艺术家,以及一个令无数妙女伤魂断魄的荡子,最坏又最好的情人。他不仅开创了制度,塑造了时代,他的业绩和作为也深深地熔铸进了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与传统中。汉民族之名,即来源于被他以银河作为命名的一个年代——“天汉”。在他那个时代所开拓的疆土,从闽粤琼崖直到川黔滇,从于阗阿尔泰到黑吉辽,勾勒了日后两千年间中华帝国的基本轮廓。而这个帝国影响力所幅射的范围,由成海、葱岭、兴都库什山脉直到朝鲜半岛;由贝加尔湖到印度支那则扩展成了汉文化影响所覆盖的一个大文化圈。伟人和天才是无法描画的,是不可思议的,是难以用通常标准衡量的,也是无法用世俗尺度去衡量评估的。

汉武帝的人生充满矛盾。他爱民如子,同时杀人如麻。他用剑犹如用情,用情犹如用兵。在中国历史上,不乏英雄、伟人、壮士、志士和圣者。但是,放置在任何人群中,他都会同样地引人注目。你不可能不钦佩他,也不可能不畏惧他——这就是刘彻。他的诞生据说伴随着母亲梦见红日人怀,他的曾祖父刘邦托梦为他命名为“彘”(野猪)——而他的父亲则解释此字谐音于“智”,为他改名为“彻”,透彻,并赐号日“通”;而他也的确是一位智圆行方、通彻无比的传奇男子。这是中国历史上的一位真正的太阳之皇、圣武大帝。他的政策在他的时代导致了巨大的变革,因而也引起巨大的冲突,巨大的争论,使他成为一位备受争议以至误解的人物。而他生平中最大的错误之一,就是他不幸地阉割了中国历史上一位最天才也最伟大的历史学家,而这个人原来是最能理解他同时崇爱他的。结果此人由于恨用笔来惩罚他;使他身处的这一伟大时代和他的生平成为历史上最有争议的时代。而他汉武帝则从此成为最被误解的一位谜一般的君王„„

姓名: 王 嘉 宝

学号: 1321555 专业: 旅游管理

篇3:乡土文学探源——读《史记》有感

一、《史记》具有乡土气息的人民性。而当代乡土文

学作品的创作, 是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时代农民生活的实录, 夹杂着对传统农业时代乡村生活的回忆

司马迁继承了孟子“民为贵, 社稷次之, 君为轻”的思想, 比较全面客观地反映了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真实面貌, 表现出新鲜的反专制、反暴政的民主色彩, 重视下层人民的力量, 赞扬下层人民的品质才干。司马迁是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 他所撰写的《史记》, 给生活在社会底层中的人物树碑立传的篇章较多, 有刺客、游侠、医卜、倡优等, 这与他早年在家乡韩城龙门寨耕读有一定的必然的联系, 他熟悉农村生活, 晓得乡民们的生活疾苦。

作家与广大文学爱好者是“时代的书记员”, 应该积极投身到社会变革的洪流中去, 深入到乡村, 与广大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 写出他们所喜闻乐见的作品, 弘扬主旋律, 描写新时代, 深刻感知和表现农村和农民新的精神风貌。今天的农民英雄与梁生宝、朱老忠、肖长春、陈奂生们截然不同。市场经济时代的新型农民有新的素质、新的观念和新的创举, 他们奔走在土地和市场的半途上, 乡土文学作品中的故事和情节、人物性格、心理展示和命运都是在新农村建设的大背景下展开的。作家们要力争写出转型时代的农民之魂, 塑造出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民英雄, 争做当代的司马迁, 为他们浓墨重彩, 为他们树碑立传。

二、《史记》重视下层人民的力量, 赞扬下层人民的

品质才干, 重视经济发展对国家的作用, 与乡土文学创作中所提倡的“关注下层, 关注农村”的观点是相通相融的

《史记》中为下层社会人物树碑立传的篇章有《刺客列传》、《扁鹊仓公列传》、《游侠列传》、《日者列传》、《龟策列传》、《货殖列传》 (记述商业活动及为商人立传) 、《滑稽列传》等。《刺客列传》中的刺客荆轲、高渐离和聂政等, 都生活在社会下层, 荆轲刺秦王、高渐离以筑击秦王的故事后来在民间广为流传, 他们属于那种“士为知己者死”的侠客、壮士;聂政姐弟壮演了一曲“棠棣之花”, 曾被郭沫若改编为历史剧《棠棣之花》。《游侠列传》中的游侠郭解, 《扁鹊仓公列传》中的民间医生扁鹊, 《货殖列传》中以矿业致富的寡妇清等, 《滑稽列传》中的民间艺人优旃, 司马迁为这些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侠客义士、开诊所看病的、占卜算卦的、民营企业家和民间艺术家树了碑立了传。

乡土题材的新乡村小说, 在于刻画农民的生存轨迹, 用心去描摹农村的风土人情, 记录农村的社会更替变迁, 考察农村的乡风民俗以及追问农村的历史未来, 而且要突出时代特征———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拉开农村“第二次改革”的序幕, 为乡村小说的重振提供历史契机, 以大手笔去描绘当今时代形形色色的农民形象。中国农民在近三十年的变革潮流中, 有的从传统农民蜕变为有作为的现代农民;有的坚守农民的固有品格和美德, 在市场经济社会成为成功者;有的则在历史巨变中被扭曲了、异化了、变异了……当然还有众多的农民变化甚少, 依然是一个传统农业小生产者, 离不开自己的家园, 离不开脚下的黄土地。

三、司马迁具有卓越的民族观, 主张民族间平等友

好, 反对以掠夺、扩张为目的的不义战争, 这与当前提倡的创建和谐社会是一致的

《史记》的篇章中, 有《匈奴列传》、《南越列传》、《东越列传》、《朝鲜列传》、《西南夷列传》和《大宛列传》等。《大宛列传》中的张骞, 西汉时期汉中成固 (今陕西成固) 人, 他于公元前139年、前119年两次出使西域, 到了大宛 (古西域国名, 在今中亚费尔干那盆地) 、康居 (古西域国名, 与大月氏同族, 在今新疆北境至中亚西亚之间) 、大月氏 (古西域国名) 、大夏 (古西域国名, 希腊人所建, 故又叫希腊·巴克特里亚王国, 地在兴都库什山与阿姆河上游之间) 等地。张骞的两次出使西域, 加强了汉朝与西域各族人民的友好关系, 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与发展, 他成为中、西 (域) 友好的使者。从以上可以看出, 早在两千多年前, 司马迁就提出了各民族间要讲求和谐、平等友好, 维护国家的和平统一。

文化艺术是民族精神的火炬, 是激励人民奋发进取、创建和谐美好生活的号角, 对于充实精神世界、提高生活质量、缓和心理压力、促进社会和谐有着独特的作用。文艺工作者要树立“以和为美”的审美观, 努力把和谐理念与精神融入到各种形式的文学艺术中去, 善于从火热的现代化建设实践和人民群众的生动创造中吸取营养, 创作出更多体现和谐精神, 讴歌真善美的文艺作品, 充分展示人性的善良和社会的美好, 更多地发挥文艺作品陶冶情操、愉悦身心的作用。

四、《史记》以自然朴实、浑厚取胜, 这与乡土文学创作有异曲同工之妙

“文笔”是艺术范畴, 旨在拟虚补罅, 饰词运事, 生动细腻地描写人物、叙述事件。《史记》的语言准确传神、生动形象, 富于口语化和个性化, 以自然、浑厚取胜, 形成一种简洁精练、叙述流畅的有情有势有力的风格;文中不时插入歌谣和俗语, 雅俗共赏。这使《史记》成为后世文学反繁冗艰涩、倡导简洁清丽文风的范本。像《项羽本纪》、《李将军列传》、《魏公子列传》、《刺客列传》等篇章中的人物栩栩如生, 呼之欲出。

中国史记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张大可先生在《司马迁评传》中, 不仅高度赞赏太史公“文笔”, 而且悉心辨析了它与“史笔”之别:“《史记》不是单纯的史笔记事, 而是史笔与文笔交融。单纯的史笔, 如同《春秋》笔法, 记事如断烂朝报, 用以记人, 只能记载事迹功状, 如同履历表, 或生老病死账单。这种档案历史没有文采与文学, 便无法流传。……文笔记事, 则有文采, 用以写人, 则有文学。而文学要求有细腻的描写和刻画, 有时还需要淋漓尽致地泼墨渲染, 烘托运势, 这就带有创作的成分。”

当下, 我们正在如火如荼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在这样的大背景下去写乡村的现实问题, 是一个作家对时代精神的感应。农村需要文化, 需要与他们血肉相连、知脾和性的文学。他们希望看到表现农村生活以及贴近自己命运的乡土文学作品。他们的审美趣味, 已不是我们想象的那样单一、封闭, 而是钟情于自然。是那种具有民间文艺、古典小说的文学, 是那种在语言上要求白话、口语化的艺术, 超越时空, 给人以启迪。这些, 与《史记》的“文笔”是相通的。

参考文献

[1]司马迁.史记[M].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 2005.

篇4: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

本刊讯 在河南大学百年华诞到来之际,大象出版社将“百家讲坛”主讲人、河南大学知名教授王立群完整版的扛鼎之作《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大帝》隆重推出,并在9月25日河南大学百年校庆当日下午于河大明伦校区大礼堂前做精彩讲座。

除了这本新作外,王立群教授集结了之前所出版的共计10册大作作为献给母校百年盛典的一份厚礼与广大校友和读者朋友见面。2007年,河南大学知名教授王立群在央视“百家讲坛”讲述“王立群读史记”的第一个系列汉武帝,并出版了登上“百家讲坛”之后的第一本书:《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令人遗憾的是,当时只出版了一个删节本的《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原著34万余字,读者见到的只有20万字左右,其中大量精华被删减,令广大读者和“群丝”引以为憾。今年四月,恰逢原出版合同期满,央視“百家讲坛”栏目方和王立群先生终止了与该书原出版单位的合作,经过反复斟酌和完善,将一个完整版的汉武帝重新呈现给读者朋友,并由大象出版社倾力再版。至此,终于有了一个出版全本《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大帝》的机会,并在央视“百家讲坛”首播“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帝”五周年后出版发行。这也是公认的代表了王立群先生最高水平的经典之作。为了区别于2007年那个删节本,本书更名为《王立群读<史记>之汉武大帝》。 (培 松)

nlc202309021005

篇5:读《汉武帝》有感

——读《汉武帝》有感 这是一个叱咤风云的年代,这是一个英雄辈出的年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风骚一百年”,可是这个人何止是一百年,他是一代帝王,他,是一个有军事才能的君主,他是一个让敌人畏惧的皇帝,同时,他也是一个有这坎坷经历的人,他年少得志,在姑姑的扶持下,登上了皇位,他是第一个没有与匈奴联姻的皇帝,也是汉朝第一个攻打匈奴的皇帝。

在经济上,他通西域,盐铁官营,在思想上立太学,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在政治上,他设立中央,抑制外权,用卫青,霍去病,董仲舒等人,在军事上,他拒绝和亲,攻打匈奴。

站在皇帝的角度,他很成功,可是站在一个丈夫的角度看来,他很失败,他的第一人皇后是他的堂妹阿娇,金屋藏娇的故事就是说这件事,他们的婚姻只是政治联姻,他对她没有感情,他得不到一般家庭的幸福,直到阿娇遭到陷害郁郁而终后,他终于迎来了自己的感情,卫子夫——这是他生命中的第二个女人,或许与卫子夫的相遇相知相识就是一场阴谋,他们是在平阳公主府认识的,当时的她,只是个舞女,可是她曼妙的身子将他深深的吸引了,就这样,她进了宫,几年后,她成了他的皇后,这几年,在血雨腥风的皇宫里,她早已不再是以前那个单纯的卫子夫了,就在他的晚年,本应该是子孙承欢膝下的年纪,他却失去了最爱的女人,她造反了,最后,她死了,他的心也碎了……..再后来,他认识了钩弋夫人,他又一次爱上了另外一个

女人,就这样,这个女人陪到他老了,快死了,可是她得到的却是一杯毒酒………

历史永远是那么赤裸裸,得到的越多就会失去的越多,他有着聪明的头脑,统一了天下,可是在利益与权势的驱使下,他始终得不到真爱,得不到一个真正能和他一起慢慢变老的人。

得到与失去总是成正比,上帝总是公平的,或许你会有不如意的时候,但是你也已想象你如意的时候,就像是刘邦的戚夫人,虽然集万千宠爱于一身,可是结局却是惨遭吕后毒手,被剁去手脚,变成了人彘,痛苦不是暂时的,快乐也不是永久的,地球在转动,命运的齿轮也在运转,幸与不幸只在你的一念之间,同一个世界,换个角度看,或许会比想象中的世界更美好。

钱秀清

篇6:读武帝史有感4

老太太快不行了,回想起了刘彻的点点滴滴,刘彻奔命去看奶奶,拉住老太太的手,不过已经无用,老太太西去.窦氏一去,刘彻完全走入了政治中心,开始了自己的大有为的征程.刘陵夜半奔走告诉刘安老太太驾崩了,老太太一去,刘安这边不知怎么办,但是还是想趁着老太太西去的契机蠢蠢欲动,但是他却不知道刘彻的能耐大小.王美人现在不知道怎么回事,谁都不见,就连皇后都不见,王美人现在是想大权独揽.王美人现在是骄横跋扈了,马上就要进驻东宫,想要威胁武帝任田酚为丞相.武帝东找西翻,想要找到当年王美人陷害刘荣的证据,武帝很赞赏老太太的睿智和对武帝母亲的分析.现在唯一能束缚武帝的,就是严助所说的:舆论.武帝与其母亲一顿你来我往,心机算计的狠,王美人马上就提到,让谁出任丞相,武帝马上意识到,老太太真是绝了,说到王美人会扶持王家的人,果不其然,王美人不由武帝分说,直接让其任田酚为丞相,王美人还让其任命一大堆王氏的成员为内阁,武帝不得不从命.几天后,各诸侯国王侯进京来向太皇太后致以哀悼.武帝哭的很伤心,但是王美人没有任何事情.武帝在朝上将黄老几个人拿下了,政治当年赵莞王臧之死一事.武帝决定无论是朝中什么人,都不能坏了规矩,否则就要拿下,负责拿下的人,就是御史大夫韩安国,武帝让田酚当了丞相,但是也给了他一个没好脸.田酚马上就去找了王美人,说武帝给了他难堪,田酚说没有人能猜透武帝的心里是怎么想的.武帝在老太太刚刚去世时没有办法,还是得行使和亲政策,不过两国的最高统帅都知道,战争已经很近了.张骞在匈奴那里遭到了虐待.第三十二集

田酚草拟了一份各郡守的干部,武帝没有给予理睬.匈奴这边知道了送来的公主是个假公主,准备杀了假公主,作为祭祀.伊稚斜单于来到阏氏帐中,来意不明,准备对阏氏无礼.单于让于丹作为一名普通的军士去和汉朝对战.武帝还是在商议是否对匈奴用兵,王恢还是主战,但是田酚和韩安国还是反对,武帝战心已决,让所有大臣表态,是否要对匈奴作战以及十年之后是否要作战,武帝和众大臣商议之后,决定作战,布置汉军精锐加紧练习.但是,匈奴这边已经开始打击汉朝的代中郡了,于丹作为后继部队垫后,结果被汉军包围,结果被射于马下.代郡郡守发誓与郡中百姓共生死,匈奴人攻入城中之后,实行三光政策,人神共愤.汉朝这边决定一定要打了,武帝看到了死者手中的镯子,知道死者可能是他的外甥.第三十三集

匈奴一边为于丹举行葬礼.武帝决定对匈奴用兵,并再次颁布求贤令,以求得非常之人,武帝决定用董仲舒和公孙弘,在内政上进行了一系列额改革,试图找到长治久安之策.而淮南王刘安那边

还等着武帝打败仗,而后趁机夺取政权.边关检查了一个走私的人,牵涉到大兴令王恢.朝中另有一个人用夜明珠来贿赂田酚来谋取高官,这说的都是朝中的腐败之事.田酚马上这就来皇上求情谋取职位,而且还想多要一块地作为宫室扩建之用,皇上没有给其面子,鸟都没有给他一个.田酚将几匹宝马牵到宫中,告了王恢一状.不过皇上没有生气,反而放了走私马匹的人,不过单于利用此人想要夺取马邑之城.让其杀死马邑郡守,然后夺取马邑都城,但是这其实是武帝中的大臣给匈奴设下的一个圈套,武帝准备在马邑打个伏击战.从此以后,汉匈之战不断.李广与韩安国商议对付匈奴的政策.第三十四集

各方等待,准备开战.单于发现不对头,决定停下军队观察,他们发现了异处,知道有三十万大军,单于杀了奸商,单于部队撤离了被埋伏地点.韩安国决定

命令部队进行追击,但是匈奴已经不知去向了.田酚与中大臣正在非议进攻之事.匈奴这边也在商量汉朝设下马邑陷阱,是不是决定想要与匈奴开战,匈奴各大臣意见不一.商议如何进攻汉朝,中行悦的意见大家都同意,沿着长城边境不断骚扰汉朝人.匈奴在到处贩卖汉朝男人和女人.大行令王恢因为贻误战机,被武帝压入大牢.大臣们没有打败匈奴,武帝很是生气,责备众大臣,武帝与卫青谈论此次马邑之围的功过是非.王恢贿赂丞相田酚,希望田酚能保住王恢一命.田酚去向王美人求情,王美人让武帝不要治王恢的罪,武帝用天下来压住王美人,王美人也无法求情.此时,刘彻的各项对匈的准备都被一场特大的洪水给打乱了.王恢自知有错,自杀以谢武帝.第三十五集

黄河决口,匈奴犯边,但是很显然洪水猛于匈奴,武帝找窦樱询问原因,但是窦樱死活就是不说原因,武帝很是觉得纳闷,为什么决堤总是在黄河北岸,但是窦樱就是不说,窦樱还要告病回家,窦樱无奈,只能说出真相,原来黄河南岸都是皇亲国戚的地,这个就是武帝的母亲,王美人.这个决口可是不好堵,武帝很是生气,武帝让窦樱持皇帝节去泄洪,谁挡就当场斩首.田酚到王美人那里去告窦樱的状,王美人当场就说,让窦樱等着,她早晚都要收拾窦樱.王美人给武帝狠狠的训了一顿.窦樱这边却是战战兢兢,知道得罪了权贵.武帝要办大事,想要疏通淤泥,办好大事,武帝决定借力打力,处置这帮权贵之人.田酚田地被淹,田酚决定去报复窦樱,去跟窦樱要田地种,结果田酚去要地的人被窦樱的门客灌夫赶出府邸.田酚准备用政治豪强之由来政治灌夫.主父偃建议武帝把各个豪强迁移到武帝的阴宅茂陵去.田酚把灌夫的罪状罗列起来,报给皇上,想借皇上的手来处理灌夫.第三十六集

田酚准备处理灌夫,郭解把田地的契约给田酚,希望田酚能帮其一把.灌夫面见郭解,希望郭解能够帮助他一把,就自己一命.郭解给灌夫出招,灌夫来面见田酚,来威胁田酚,要把田酚谋反的事情给捅出去,田酚号害怕,也很生气。田酚去找刘陵,问是不是刘陵乱说的,才把消息透露了出去,原来这个消息是刘陵告诉的郭解,郭解告诉的灌夫。郭解和灌夫是生死兄弟,所以郭解才帮助了灌夫。主父偃等人告郭解的状,叙述郭解没有在搬迁之列,主父偃力主打击郭解,武帝决定坚决打击郭解。武帝目前王美人这边也替郭解求情,武帝知道事情不对。武帝与母亲的关系在老太太死后急转直下,很是不和。窦樱和灌夫来到丞相府为田酚的婚事贺喜,婚礼上田酚给各个大臣一一敬酒,但是就是没有给窦樱和灌夫敬酒,灌夫在哪里一直在发着牢骚,窦樱给别人敬酒,其他人也不理,灌夫很是不爽。灌夫给丞相敬酒,敬了三杯丞相也没理,灌夫就转而去给一个小官敬酒,但是遭到非礼,灌夫就在丞相的婚礼上大闹,程不识起来道歉,灌夫把程不识一顿臭骂。田酚处罚了灌夫,田酚准备把事情闹大,狠狠的教训一顿灌夫。灌夫在狱中被看了起来,任何人不得帮灌夫通风报信。武帝得知此事,觉得很是蹊跷,武帝觉得此事必是田酚与窦樱之间的事情,让韩焉去街上走走,看看人们是怎么议论此事的。

第三十七集

韩焉告诉武帝此事跟窦樱有关,灌夫是替窦樱出气。就在此时,王太后还想让武帝为田酚说话。武帝找来窦樱,请窦樱吃饭,窦樱向武帝求情。武帝来了出狠的,让众位大臣到东宫去议事,各位大臣没人敢说话,窦樱陈说事情原委,为灌夫求情。但是田酚拿出灌夫在颍川横行的事情来说事。窦樱把田酚收受地产的事情来说话给武帝看,并且拿出了真凭实据,武帝看了之后很有感触。丞

相田酚有反咬窦樱一口,说窦樱有篡夺皇权之事,武帝觉得很丢脸,问众大臣如何看待此事,御史大夫两面说好话,说两人都有错。韩安国事后提醒田酚在朝上说错了话,田酚后悔莫及。王太后又训斥武帝一顿,让武帝杀了灌夫,武帝左右为难,最后不得不办了灌夫,但是武帝没有打算办了窦樱,而王太后却让武帝下诏把窦樱也给抓起来,窦樱准备把先帝留给他的诏命拿出来就他一把。狱中张汤审问窦樱时,窦樱说出密诏一事,武帝让张汤查证此事,武帝感觉风雨欲来风满楼。窦樱夫人将其密诏直接送给了武帝姐姐,让其直接呈送给皇上,武帝拿到了密诏,自知事情难办了。皇上决定将此事瞒下来,但是此诏被王太后和丞相拿到,王太后知道此事,把诏书烧毁。

第三十八集

武帝招丞相田酚面见,责问丞相田酚,武帝看出田酚和王美人要和他对着干,他心中立下誓言,要自强不息。武帝让田酚小心点。不过密诏备份被皇太后烧了,皇帝的那份只能是当做假诏,所以窦樱伪造假诏,被判处腰斩和灭九族,武帝很不忍心,到狱中看望窦樱,心中很是懊恼。武帝告诉窦樱,他犯了个大错,不该此时拿出诏书,武帝也不能拿诏书去查他的母亲,但是就是时机不对,窦樱请求武帝救其一命,武帝却没有办法救,武帝被逼无奈,只能杀了窦樱,要不然就得杀了他的母亲。但是窦樱死而无憾,因为武帝是位明君。窦樱被斩死,窦樱从此退出历史舞台,田酚吓出一身冷汗,因为他知道下一个就是他。武帝去到了王美人的房中,给了她最后通牒,大汉天子是刘彻,他不会停任何人的摆布。田酚自说,武帝再也不是个小孩了,他已经是个成熟的皇帝了,能干大事。内朝的事情到此也就没什么事了。武帝让卫青策划一个内政大局,让其为武帝负责,主张汉朝的军政方针,准备对匈奴作战。武帝决定深入敌境来打击匈奴。匈奴这边,正在收拾他们攻击汉朝的胜利品,单于这边与张骞洽谈武帝之事。此时张骞看到阏氏,泪流满面,张骞和阏氏一同决定劝单于取消强暴女俘的仪式。单于送给了张骞几个侍女,作为妻妾而用。汉朝这边接连发生火灾,武帝很是不爽,觉得是上天在暗示他的政策有所不对。皇上让主父偃去看看董仲舒在干吗,主父偃在董仲舒那里偷偷的拿了件文书。

第三十九集

董仲舒在文中职责武帝不是,武帝不爽,责罚董仲舒,准备将其关在狱中责罚两天。武帝还是很圣明的,觉得董仲舒虽是狂了点,但是说的还是有些道理,但是这些道理也轮不到你做臣子的说三道四的。武帝让张汤找个理由把他关起来,再把他给放了。刘陵来看田酚,田酚吓得不行,担心皇上下一个就会处理他。武帝加强中央集权很有办法。田酚细数天下永远都是皇上自己的,刘陵决定让郭解去杀掉皇上,刘陵又用自己的肉体来让郭解来办事,让其在没人面前失去理智。匈奴还在骚扰,武帝用兵之心不灭,但是武帝还是觉得必须先要消除内忧之后,再对外作战。武帝与卫青商量买马匹作战的事情,皇后差人让武帝出席其生日。阿娇不给其母亲面子,不想参加生日典礼,但是刘陵奸诈,给阿娇讲明了道理,阿娇听话了许多,刘陵为阿娇介绍了个人。郭解杀了个莫名其妙的人,假装杨凌候,出席了皇后的生日典礼,准备对武帝下手,阿娇看到皇上没去,转身就离开了,皇上这时候就在卫子夫那里,卫子夫聪明懂事,武帝很是喜欢。卫青得知杨凌候被杀,还有人冒充,马上派人去保护皇上,郭解此时正准备刺杀武帝。

第四十集

武帝在皇后的典礼喜欢上了一个姓李的歌女,应该就是历史上有名的李

篇7:读史记——《荆轲》有感

读史记——《荆轲》有感

初识荆轲,我就牢牢地记住了他。他那放荡不羁的笑容,严肃认真的态度就刻在了心中。“风萧萧兮易水寒,壮士一去兮不复还”这一去,也许不再能够归还。但是为了燕丹,为了天下,为了百姓,他还是踏上了易水渡口。当那苍凉微婉的声调响起,我似乎看见苇荡中惊起的水鸟,听到了它们一声声哀婉的啼鸣。第一次读《荆轲》我还很小,看不懂古文,只能像听故事一样的听爸爸讲。但从那时起,我对他就有了情意。“壮士一去兮不复还”明知是死别,却如此铿锵有力。那时虽然不懂荆轲唱的是什么意思,但是我莫名其妙的喜欢上了他。那是一位不朽的英雄豪杰的绝唱,也在我小小的心中留下了不可磨灭的烙印。近日又重读,心中不免澎湃。《荆轲》被归为英雄的悲歌,但我认为这不是悲歌是壮歌,是勇敢不畏的豪迈,是将生死置之度外的义胆忠心,是无可比拟的豪义。他不为剑客变为刺客而悲哀,相反他却以此为荣。虽然他的刺杀计划没有成功,燕国也没能逃离危机,但他不是失败者。他的腿废了,无法站立,但他挺直了腰板,带着轻蔑的眼神和傲慢的语气理直气壮地留下他的绝言。这就是一位以刺客身份传世的豪杰,这就是他一身的豪气,这也是我“毛发竖立”的原因。他与屠夫及高渐离在街上畅饮,酒酣,乘乐而起,我看到了他的放荡不羁;易水渡口,千百人送别,他一脸凝重,我看到了他的认真;为了燕丹,他可以不畏生死,他可以放弃一切,我看到了他的义气。都说英雄义气、侠者豪气,这又何尝不是一种恩泽。无论是为国、为友,还是为恩泽,他都可以付出全部,而现在的人又有这种品质吗?真得能“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吗?面对荆轲,我们应该反省,应当记住每一份恩泽,每一份恩情。荆卿已逝,易水依寒,不学其乐,只学其忠、其义,其怀节而去。其为友、为国、为民,皆尽献矣。一朝,拥其情,怀其义,为国为民,回报恩泽,至云之霄汉,强国之天下。

高二:董妍

篇8:读《史记》之汉武帝有感

韩信的一生有人概括为“生死一知己, 存亡两妇人”, 可以这样说, 但也不完全是。知己固然是萧何, 宋洪迈《容斋续笔·萧何给韩信》中写道“信之为大将军, 实萧何所荐, 今其死也, 又出其谋”即所谓的“成也萧何败萧何”。关于这个典故, 早已是书中写, 戏中唱, 家喻户晓了。

韩信少年贫困, 立志出人头地, 受胯下辱而不发。先从项梁, 后属项羽, 最后归刘邦, 经萧何三荐一追, 乃得以拜将。于是大刀阔斧, 施展才能, “涉西河, 虏魏王, 擒夏说, 引兵下井陉, 诛成安君, 徇赵、胁燕、定齐, 南摧楚人之兵二十万, 东杀龙且, 西向以报”, (4) 真真是“功无二于天下”。孙子曰:“善用兵者, 无赫赫之功。”反观韩信, 井陉之战、潍水之战、垓下之战等, 战必成名, 打破孙子的论断。关于韩信, 刘邦说:“连百万之众, 战必胜, 攻必取, 吾不如韩信。”萧何说:“诸将易得耳, 至于韩信者, 国士无双。”苏轼说:“抱王霸之大略, 蓄英雄之壮图, 志吞六合, 气盖万夫”等等。军功无二, 国士无双, 对韩信来说, 虽刘汉之天下, 实由信再造, 但不免落得个“兔死狗烹”的下场。

“兔死狗烹”的典故大多历史演义小说中会出现。沈忱《水浒后传》第九回:“大凡古来有见识的英雄功成名就, 便拂袖而去, 免得后来有‘鸟尽弓藏, 兔死狗烹’之祸。”这也可以从范蠡和文种身上得到证实。春秋末期, 吴、越争霸, 越国战败, 屈服求和。越王勾践卧薪尝胆, 任用大夫文种、范蠡整顿国政, 十年生聚, 十年教训, 使国家转弱为强, 最终“存亡越, 霸勾践” (5) , 击败吴国, 洗雪国耻。吴王夫差兵败出逃, 多次求和, 文种、范蠢坚持不允。夫差无奈, 把一封信系在箭上射入范蠡营中, 信上写道:“兔子捉光了, 捉兔的猎狗没有用处了, 就被杀了煮肉吃;敌国灭掉了, 为战胜敌人出谋献策的谋臣没有用处了, 就被抛弃或铲除。两位大夫为什么不让吴国保存下来, 替自己留点余地呢?”文种、范蠡还是拒绝议和, 夫差终自刎而死。越王勾践灭了吴国, 在吴宫欢宴群臣时, 发觉范蠡不知去向, 第二天在太湖边找到了范蠡的外衣, 大家都以为范蠡投湖自杀了。可是过了不久, 有人给文种送来一封信, 上面写着:“蜚鸟尽, 良弓藏;狡兔死, 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 可与共患难不可共乐之, 子和不去?”文种此时方知范蠢并未死去, 而是隐居了起来。他虽然不尽相信信中所说的话, 但从此常告病不去上朝, 日久引起勾践疑忌。一天勾践登门探望文种, 临别留下佩剑一把。文种见剑鞘上有“属楼”二字, 正是当年吴王夫差逼忠良伍子胥自杀的那把剑。他明白勾践的用意, 悔不该不听范蠡的劝告, 只得引剑自尽。

遥想汉初三杰, 韩信叱咤风云, 后被诛三族;萧何兢兢业业, 虽免于死亡但贫困终老;唯有张良仙风道骨, 避谷远祸, 自在逍遥。功臣下场, 可见一斑。于是韩信的真正死因也就更明了了。

“存亡两妇人”。存之妇人固然是漂母, 在寄食乡长家而遭嫌后, 得漂母一饭之恩, “漂母怜之, 饭信, 一漂竟数十日”。 (6) 韩信封王后, 便找到漂母, 赏漂母千金。前有季步一诺千金, 后有漂母一饭千金, 为人称道。清包彬《淮阴侯庙》赞曰:“鸟尽良弓势必藏, 千秋青史费评章。区区一饭犹图报, 争肯为臣负汉王?”有人为韩信造反一事鸣冤, 这就牵扯到亡之妇人———吕雉。有人评价吕雉, 不是帝王, 却胜似帝王。究其一生, 出身高贵, 下嫁刘邦, 老夫少妻, 恪守妇道, 内外操持, 还曾因刘邦的关系被狱吏调戏。后刘邦与项羽楚汉对峙, 被抓为人质, 项羽以刘父为要挟, 而刘邦“幸分我一杯羹”。亲父尚且如此, 何况妻乎?身在项营, 项虞二人, 琴瑟和御, 而她形单影只, 刘邦也未曾关心;更不用说刘邦在途中为求自保多次将儿女推下马车;以及后来专宠戚姬, 甚至要求废太子等等。华贵宫殿, 长乐飘飘, 长明灯下, 古铜镜内, 妙容不再, 她知道什么对她最重要。与戚姬的得宠而言, 她需要的是权力。于是有人说韩信是吕雉专权的绊脚石, 杀韩信是吕雉立威的政治需要。但是处死韩信这样的重臣, 而且是诛族这样的决定, 是皇后可以决定的吗?柏杨先生说:“仅凭舍人一面之词, 没有洞察, 不容分辩, 便急吼吼下毒手, 而所使用的又是灭口手段, 表面上由吕后主持, 从‘伪游云梦’那件事判断, 毒计恐怕酝酿已久, 否则屠杀韩信这样的重臣, 吕雉岂敢巨作决定。”刘邦对于韩信始终是顾忌的, 怎么可能让他继续身居高位, 仅仅削王为候怎么够?敌国破, 谋臣亡。由是借吕后之手, 萧何引之, 灭口诛族, 以绝后患。所以, 吕雉也不过是政治工具, 她只是猜中了刘邦的心事, 联合萧何, 帮他“清理门户”, 戳死韩信、诱杀彭越……宫闱幕后, 独掌朝纲十六年。但她终究只是刘邦的执行者, 顺其意, 行其事, 而刘邦的本意是最清楚不过的了, 为了刘汉天下千秋万世, 韩信这样兼谋兼勇的大臣, “汉之所以得天下者, 大抵皆信之功也” (7) , 始终是一颗不定时炸弹。司马光《资治通鉴》总结道, “高祖用诈谋禽信于陈, 言负则有之;虽然, 信亦有以取之也。始, 汉与楚相距荥阳, 信灭齐, 不还报而自王;其后汉追楚至固陵, 与信期共攻楚而信不至;当是之时, 高祖固有取信之心矣, 顾力不能耳。及天下已定, 信复何恃哉”!韩信下场, 可见一斑。

据黄仁宇先生考证, 根据当时的观念, 造反不一定有存心叛变的证据, 只要有叛变的能力也可以算数。功臣良将之所以为功臣良将, 正是因为他们谋略大强的能力, 而功成时, 这些反成了罪过。上者杯弓蛇影, 刘邦“杀白马与诸侯为盟”, “非刘氏而王者, 天下共击之”, 翻译一下, 日月可暗, 星宿可落, 我刘氏天下, 至于万世, 传之无穷。这时他可能忘了他刘氏天下是怎么来的, 而秦朝又是怎样灭亡的。为了集中权力, 一个个地向异姓诸侯王、开国功臣下手, 繁华过后终成一梦!“一时忠臣良将, 诛除略尽”。讽刺的是, 这是人们对坏事做尽的奸臣秦桧的评价。刘邦曾高歌“安得猛士兮守四方”, 功臣良将杀尽时反叹无良将安国。的确, 想当初前方打仗有韩信, 后方支援有萧何, 出谋有张良, 献计有陈平, 还看今?

《胡文忠公遗集》记载胡林翼的一句话“疆吏争援, 廷臣羽檄, 均可不校, 士女怨望, 发为歌谣, 稗史游谈, 诬为方册, 吾为此惧”。于是纵观《史记》、《汉书》、《资治通鉴》等史料性文献, 很多人特别是有一定社会地位的并立下过大功的人死因都是一样的, 谋反, 或者确切地说是诬以谋反。韩信首当其冲, 有人开玩笑说, 韩信创造了两项吉尼斯纪录, 汉朝第一功臣以及汉朝第一被杀的功臣。周勃、彭越、周亚夫、檀道济等, 不一而足。其中, 韩信与周勃的经历尤为相似。二人同时少平庸, 起于战乱, 拜将封侯。不同的是, 周勃上头有人 (薄太后) , 同时上头的人 (刘恒) 也不是一心置他于死地, 而韩信也不是上头没人, 可正是这上头的人 (刘邦) 想害他, 而且是一心一意地害他, 同时韩信“羞于哙等肩”, 人际关系可见一斑。据《史记·绛侯周勃世家》记载岁余时, 周勃害怕被诛杀, 于是“常被甲, 令家人持兵以见之”, 所以有人上告周勃欲反, 周勃恐慌, “勃以千金与狱吏, 狱吏乃书牍背示之, 曰‘以公主为证’”。这位公主就是文帝刘恒的女儿, 同时也是周勃的儿媳妇。周勃同时请出了薄昭, 文帝的舅舅, “为言薄太后”。只能说太后就是太后, “以冒絮提文帝”但这不是关键, 关键是太后的话“绛侯绾皇帝玺, 将兵於北军, 不以此时反, 今居一小县, 顾欲反邪!” (8) 这的确是关键。应劭曰:“勃诛诸吕, 废少帝, 手贯玺时尚不反, 况今更有异乎?”文帝既见绛侯狱辞, 乃谢曰:‘吏事方验而出之。”这应该也是韩信的写照或是内心独白吧!能反的时候, 而天下初定是再造反, 谋略如韩信, 是不可能出此策的。武涉、蒯通献计时, 是造反的最佳时机“为汉则汉胜, 与楚则楚胜”, 而韩信说“汉王遇我甚厚, 载我以其车, 衣我以其衣, 食我以其食。吾闻之, 乘人之车者载人之患, 衣人之衣者怀人之忧, 食人之食者死人之事, 吾岂可以乡利倍义乎!” (9) 。《资治通鉴·汉纪·韩信之死》记载道, 有人有上书告韩信造反而韩信不知。刘邦问群臣, 群臣愤慨欲平韩信。刘邦默然问陈平, 陈平有二问“陛下精兵孰与楚?”“陛下诸将, 用兵有能过韩信者乎?”。刘邦答案是“不过”、“莫及”。由是陈平提出了“伪游云梦, 会诸侯于陈”。韩信因此被骗、削权。此处就有两点说不通处, 其一, 韩信想谋反就不可能无备而去。其二, 如果韩信真的造反, 凭韩信的精兵诸将, 陈平不是让刘邦送死吗?同样, 刘邦会就这样去吗?可见他料定韩信不会反, 不然不会自寻死路。信之不肯付汉王, 而汉王却先夺其兵, 削其爵, 要其命, 最后诛三族。只能说韩信是军事家, 不懂封建权力的运衡。

如果说统治者是为了维护封建专制统治, 那么纂史者尤其是纪传表志体以写实、写史传世的《史记》这样记载呢?这就是处于非艺术性考虑, 一般情况下, 政治立场、家族利益及个人安危都被考虑在其中。就拿皇帝的出生而言, 一登大统身世就离奇了。黄帝有天枢, 刘邦有蛟龙。塞万提斯《唐·吉可德》中不无讽刺到“只要你能混出一点名堂, 就会有人发现你有皇家血统”。“大凡皇帝出世, 后来的史书上都会有一些类似的怪象记载。比如刮风啊, 下暴雨啊, 冒香气啊, 天上星星闪啊, 到处放红光啊, 反正就是要告诉你, 这个人和别人出生不一样。”当年明月《明朝那些事》这样开篇。这些纂史者明知不可能而记之, 就是出于非艺术性考虑了。众所周知, 司马迁因替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 为承父遗志而家又无余财, 只能选择就是现在人也难以接受的宫刑, 经过这一打击, 司马迁的心理一定是有变化的, 他不可能像以前一样实写实录, 最起码不能明显地实写实录, 不然就只有死路一条了。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中道《太史公书》是“继《春秋》而作”, 而《春秋》我们知道的最大特点之一就是“微言大义”即所谓的“春秋笔法”。如《郑伯克段于鄢》的一个“克”字足见郑庄公的阴险、毒辣与虚伪。而史继璆先生在《论韩信之死》中认为司马迁在写韩信的卓越战功以及拒绝和蒯通的教他背叛刘邦独立的对话时, 无不斩钉截铁的态度和明确犀利的语言, 给人以极其鲜明的印象。而在写韩信谋反叛逆的文章时, 两两对比, 就迥然不同了。每每在字里行间。, 流露出一些破绽和矛盾, 不能自圆其说, 给人以模糊的印象, 这正表明司马迁当时下笔的难处。也正是在这些地方留下疑窦。可见太史公寓褒贬与字里行间。所以《史记·淮阴侯列传》, “太史公曰:‘假令韩信学道谦让, 不伐己功, 不矜其能, 则庶几哉, 于汉家勋可以比周、召、太公之徒, 后世血食矣。不务出此, 而天下已集, 乃谋畔逆。夷灭宗族, 不亦宜乎!’”哀叹可惜之意, 溢于言表。

或许有人会问, 就没有例外吗?其实, 例外是有的, 但严格意义上, 也不算例外。历史上真正能做到“功高盖主而主不疑, 权倾朝野而朝不忌” (10) 的是郭子仪, 以及后来的曾国藩, 即“前有郭汾阳, 后有曾国藩”。相比于韩信、周勃的不能善终, 这里不无郭子仪开府以明志, 文忠公逆来顺受 (11) 的自身修养有关, 还有当权者需要他们以牵制各方势力, 如和珅之于乾隆, 王镇之于刘裕,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存在没有触及到封建专制统治, 权力虽大, 但有顾忌。而刘邦对韩信一直是顾忌的, 刘邦与韩信谈领兵之能, 刘邦“不过十万之众”而韩信“多多益善耳”, 虽然在后面用“领兵”和“领将”搪塞过去, 但韩信之被杀就不足为奇了。谈到李世民与魏征, 人多多魏征之敢谏, 而少多太宗之善纳谏。倘使魏征碰到的不是李世民, 不一定有“谏臣”美名传世, 而太宗能唯才用人, 即使没有魏征, 其他人上谏规劝, 他照样可以任用听取, 成“贞观之治”之大业。

历史终究是历史, 如天道运行, 有常, 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历史是按照自身的客观逻辑发展, 它不顾及人们的感情 (12) 。黄仁宇先生提出应最大限度地将道德排除历史讨论的范畴, 看待历史应当考虑当事人能怎么做而不是应该做。前人的教训给我们留下了一部部史书, 我们能做的是尊重历史、熟悉历史。意大利学者克罗狄提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 这与太史公的“通古今之变”有异曲同工之妙, 以古鉴今, 以古成今。

摘要:提到西汉, 两个人不得不提, 一个是力拔山兮气盖世的楚霸王项羽, 另一则是“生平胯下能受辱, 只是羞于哙等肩”的韩信。项羽未能成就其帝业, 与其自身性格不无关系, “匹夫之勇”、“妇人之仁”1、“自矜功伐,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2, 而韩信到底因何而死?谋反?亦或是说, 诬以谋反?

关键词:谋反,诬以谋反,非艺术性考虑,悲剧性

注释

11 《史记·淮阴侯列传》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 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箢, 千人皆废, 然不能任属贤将, 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 言语呕呕, 人有疾病, 涕泣分食饮, 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 印刓敝, 忍不能予, 此所谓妇人之仁也。

22 《史记·项羽本纪》夫秦失其政, 陈涉首难, 豪杰蜂起, 相与并争, 不可胜数。然羽非有尺寸, 乘埶起陇亩之中, 三年, 遂将五诸侯灭秦, 分裂天下, 而封王侯, 政由羽出, 号为“霸王”, 位虽不终, 近古以来未尝有也。及羽背关怀楚, 放逐义帝而自立, 怨王侯叛己, 难矣。自矜功伐, 奋其私智而不师古, 谓霸王之业, 欲以力征经营天下, 五年卒亡其国, 身死东城, 尚不觉寤而不自责, 过矣。乃引“天亡我, 非用兵之罪也”, 岂不谬哉!

33 商君书·更法.

44 史记·淮阴侯列传.

55 史记·越王勾践世家.

66 史记·淮阴侯列传.

77 马光《资治通鉴.

88 史记·绛侯周勃世家.

99 史记·淮阴侯列传.

1010 旧唐书·郭子仪传.

1111 曾国藩家书:“有端拂逆时, 只有逆来顺受之法。”.

篇9:司马迁《史记》之秦皇与汉武

[摘要]西方学界对《史记》的篇章结构未给予充分的关注。我们强调了一种分析十二本纪划分的方法。并详尽的论证了秦始皇与汉武帝在儒家的胜利、朝色的选择、封禅之举、政权的膨胀以及封地的废止等方面上的相同处,由此提出“司马迁笔下秦始皇的事迹受到当时汉武帝的影响并作为汉武帝的警示”这样的结论。

[关键词]司马迁;史记;秦始皇;汉武帝

[中图分类号]K2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8-1763(2009)02-0025-07

一简介

《史记》的篇章结构至今仍是一个尚未引起西方学术界给予应有关注的课题。本篇论文虽也未对这一课题进行深入的探讨,但是,在本文伊始,笔者有必要强调一下,正如唐朝学者所言,《史记》之十二本纪,犹如一年之十二月一般有趣,正像年历中也曾出现过这样的数字。有意思的是,我们也可以从十二章节中看出更多的细节。比如,虽然这存在如何将秦代(十二本纪之第五纪)看作一个完全合法朝代的方法性的问题,但是,我们仍可将其分为五个早期朝代统治的章节、两个相对短暂且可看作衔接期的统治的章节以及汉代的五代帝王的章节。解决这一问题的高明之处在于将十二本纪一分为二,前者归功于处于第六本纪中的秦始皇,后者便是第十二本纪中的汉武帝。理所当然,这是充满数字的剧本。另外,《史记》对秦始皇的生活事迹给予详尽的描述,而对于汉武帝而言,这主要在《史记》之二十八《封禅书》加以讨论。众所周知,《西京杂记》曾有过这样的描述:汉武帝在观阅《景帝本纪》之后龙颜大怒,并将其从《史记》中删除。然而,令人发笑的是,我们能从司马迁在所著《史记》时所采取的数字体系中对秦皇与汉武进行比较。《史记》对两位看似处于不同地位的帝王给出如此不合时宜推断的意图何在呢?细观此书,我们可以发现两位帝王确实存在诸多相同的特征。事实上,《封禅书》便是《史记》中可以取代《孝武本纪》的又一重要素材。

二儒学的胜利

汉武帝常常是被认为是将儒学视为国家正统的人物。因此,乍一看,他的思想认知环境与焚书坑儒的秦始皇确实是截然不同的。另一方面,我们依据《史记》记载,可以进一步发现汉武帝的所作所为和秦始皇的政治举措有诸多相似之处。尽管两位帝王就他们具体的施政策略而言有所不同,但是,至于推动学术这一主题所采用手段的意图却是相同的。虽说前者支持法令、卜筮、植树之类的典籍,而后者是儒学典籍,但二者均反对多样化。

为了便于理解秦皇与汉武的意图,我们首先要看看那些表明有关思想事情的新策略的政令。秦始皇反对儒生的政令是对那些抗议废除封建制度的反对者给以直接反击。恰逢郡县制伊始,官员和学者开始嘲讽那些此前在分封制下的诸侯及其臣属,甚至斥责他们的鬼神。据司马迁记载,在发现大多数复古的侮辱性的言行变得非常猖獗之后,秦始皇便开始刻石为自己歌功颂德。历史学家之所以如此安排,显而易见,在于让读者理解始皇帝的傲慢之举。博士周青臣进颂曰:

他时秦地不过千里,赖陛下神灵明圣,平定海內,放逐蛮夷,日月所照,莫不宾服。以诸侯为郡县,人人自安乐,无战争之患,传之万世。自上古不及陛下威德。

以上是汉语中所谓“拍马屁”的一佳例。众所周知,这便招致另一位主张复古与分封制的博士的反对。这便促使丞相李斯写下著名的奏呈。他在奏呈中提到那些过去的诸侯不会将此作为模板的。在他看来,愚儒们是不可能理解秦始皇的伟大创举的。然后他说道:

异时诸侯并争,厚招游学。今天下已定,法令出一,百姓当家则力农工,士则学习法令辟禁。今诸生不师今而学古,以非当世,惑乱黔首。丞相臣斯昧死言:古者天下散乱,莫之能一,是以诸侯并作,语皆道古以害今,饰虚言以乱实,人善其所私学,以非上之所建立。今皇帝并有天下,别黑白而定一尊,私学而相与非法教,人闻令下,则各以其学议之,入则心非,出则巷议,夸主以为名,异取以为高,率群下以造谤。如此弗禁,则主势降乎上,党羽成乎下。禁之便。臣请史官非秦记皆烧之。非博士官所职,天下敢有藏《诗》、《书》、百家语者,悉诣守、尉杂烧之。有敢偶语《诗》、《书》者弃市。以古非今者族。吏见知不单者与同罪。令下三十日不烧,黥为城旦。所不去者,医药、卜筮、种树之书,若欲有学法令,以吏为师。

制曰:“可。”

这一段文字非常有名,故读者可能想知道为何在此引用。为了达到合理的政治目的,始皇帝的丞相李斯写了奏呈批判那些引用《诗经》与《尚书》的儒生的举措。与此同时,武帝的丞相公孙弘也曾写了从某些方面来看与此类似的一篇奏章,旨在提高儒生的官员地位。从本文观之,这一点是至关重要的。据《史记》记载,公孙弘的奏章并不如董仲舒那样站在将儒学作为国家正统的启蒙思想的立场之上的。司马迁首先告诉我们武帝的祖母窦太后因喜黄老之术而封死了博学之士的门路,因此,儒生不能获得高的地位。此后谈及窦太后崩,武安侯田蚡做宰相之时这一情况才得以改变。

“绌黄老、刑名百家之言,延文学儒者数百人,而公孙弘以《春秋》白衣为天子三公”

据司马迁所言,公孙弘明显的是属于那些窦太后崩之前不曾有机遇并将此向前有所推进的儒生与文学之士之一。公孙弘的奏章与武帝征求思想进步且才学广博之士以首次彰显其德的诏书是相一致的。接下来的文字如下:

请因旧官而兴焉。为博士官置弟子五十人,复其身。太常择民午十八已上,仪状端正者,补博士弟子……臣谨案诏书律令下者,明天人分际,通古今之义……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吏百石通一艺以上,补左右內史、太行卒吏;比百石已下,补郡太守卒史:皆各二人,边郡一人。先用诵多者……请著功令。佗如律令。

制曰:“可。”

公孙弘的奏呈从表面上看旨在提高儒生的地位,与李斯的奏呈截然相反;但是,我们可以进一步了解到二者事实上在某些成分上是相一致的:针对“百家之言”,二者均力避其多样化;二者最终均在牺牲别人利益的基础之上服务于一派学术思想的目的;二者在末段均涉及到法令与律令;二者均以帝王简单的“可。”给予答复。由此观之,这在体现了主导思想体系得以改变的同时,也表明了武帝所处的由来已久的社会秩序比秦皇时的强得多。尽管二位帝王所支持的理论体系明显不同,但是,二者均是主导学术方向的舵手。

作为读者而言,笔者之所以有这种感想是由司马迁所引起的。《史记》中存在许多引起历史学家在某种程度上质疑汉帝国臣服于武帝时期儒学的段落。最重要的是这种做法也出现在公孙弘的传记之中。在司马迁看来,公孙弘将儒学从一种哲学转变成为官府招募官员的一种工具。在塑造公孙弘的性格之时,司马迁谈到他善于雄辩,不仅可以记忆官员管理条例与成文法令,还能以“儒术”美化法令。司马迁显而易见是告诉读者公孙弘并非依照儒学的

真实思想行事的,更多的是公开表现为一种达到赤裸裸的政府要求的态度而已。司马迁还提到公孙弘与实施其政令的法官张汤一起被征召入朝的。笔者曾在另一篇文章中指出《史记·酷吏列传》之酷吏,即公孙弘奏章中提及的儒生,按照司马谈《论六家要旨》所提的法律的合理性来说,出现缺乏宽恕特征的事实。总之,依司马迁的看法来看,武帝时期的中国儒学仅是附于其表的事件。事实上,武帝又回到了始皇引入的政治:他将支持儒学作为其培训精英的手段罢了。因此,在众多《史记》传统读者看来,司马迁从某种程度来看,并不欣赏公孙弘。这一点是显而易见的。

三朝色的选择

始皇统一六国之后,首先实施的措施之一便是选择可以被认为支配其王朝统治的要素:

始皇推终始五德之传,以为周得火德,秦代周德,从所不胜。方今水德之始……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然后合五德之数。

此事在《史记·封禅书》有详尽的解释:

秦始皇既并天下而帝,或曰:“黄帝得土德,黄龙地縯见。夏得木德,青龙止于郊,草木畅茂。殷得金德,银自山溢,周得火德,有赤鸟之符。今秦变周,水德之时。昔秦文公出猎,获黑龙,此其水德之瑞。”于是秦更命河曰“德水”……

有意思的是,我们要知道更多的是记录此事的历史学家是否也支持秦始皇所作出的改变。众所周知,主张终始五德的最有名的是邹衍。司马迁《史记·孟子苟卿列传》对这位哲学家的记载是非常有信心的。虽说他对邹衍言行的记载相当积极,但是,似乎并不信服他的理论。就历史学家而言,这种信心是非常重要的。鲁人公孙臣于公元前167年由文帝选中,传播他的五德始终之说,并言汉当土德,其色为黄。另外,他还给出秦尚水的理由,并指出汉宜尚黄。但是,丞相张苍坚持汉当取秦的水德看法,此事被压制到明年后黄龙出现。文帝召见公孙臣,拜为博士,并与诸生草改历服色诸事。然观星象而预测未来之士被认为庸才,故文帝取消决议,并不再在新建的祭坛上作祭祀天地。

这段文字富于讽刺性。可见,司马迁这位历史学家并未明白文帝的推测与决议。司马迁认为文帝还会继续他的计划吗?这在稍后的《封禅书》揭晓答案。他在此提醒读者武帝即位后会提升儒生的地位,尤为谈到此前提及的另一个公孙先生,即齐人公孙弘。司马迁表明官员期望帝王进行封禅仪式和改革社会制度。和始皇帝相同的是,武帝也喜好方士。对他产生影响最强的莫过于第三个公孙先生,即公孙卿。他和前者提及的公孙臣可相对比。在记载武帝与公孙卿商议之后采取措施的同时,司马迁也用了类似描述公孙弘的话语来描写公孙卿:他以儒家庄重之词隐藏其真实之用心。按照司马迁的叙述,公元前104年汉改历服色应归功于公孙卿。从与此相关的言语可以暗示出司马迁肯定强烈反对这些举措:

夏,汉改历,以正月为岁首,而色上黄。官名更印章以五字,为太初元年。是岁,西伐大宛。蝗大起。丁夫人、雒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

因此,社会制度的变革引起诸多不祥之兆。紧随其后的战争演变为不必再现的灾难。武帝应对的知识体系变革和秦皇的如出一辙。班固谈到司马迁本人也是和公孙卿与老友惠施一起推动变革的主要倡议者。可是,读过《孝武本纪》与《封禅书》之后,我们开始质疑:假如一百五十年的历史学家将他划人公孙卿之流的庸才之列,他又该做何感想呢?有意思的是,班固在描述建议文帝改朝服的公孙臣之流时补充提及司马迁非常敬佩的贾谊。班固直言不讳的说道司马迁遵从公孙臣与贾谊的建议。

班固的论断被古今读者视为权威;但是,笔者想弄清楚到底是班固将事实弄错了呢还是扭曲事实真相呢?接下来看到的文字是《史记·封禅书》对秦始皇改革的记载:

自齐威、宣之时,驺子之徒论著终始五德之运,及秦帝而齐人奏之,故始皇采用之。而宋毋忌、正伯侨、充尚、羡门高最后皆燕人,为方仙道,形解销化,依于鬼神之事。驺衍以阴阳主运显于诸侯,而燕齐海上之方士传其术不能通,然则怪迂阿谀苟合之徒自此兴,不可胜数也。

司马迁明确提出秦始皇之所以选择水,在于信任那些习邹衍之术的齐人。还补充道:不幸的是,这恰恰是受到那些传邹衍之术却又糅合杂念以迎合帝王之见的燕齐之士的影响。在写到修孔孟之学且不畏安危而为之的正直行为之时,司马迁详述邹衍理论之后也说了相同的言辞。司马迁持此言旨在为读者见到秦始皇生前孤注一掷地追求长寿却不久便讽刺性的死去作铺垫。他也要给秦朝选择水德披上阴影:在司马迁看来,这建议明显是由不懂邹衍之术的人提出来的。毋庸置疑,正如班固所言,司马迁并不要批评决议本身,而是要斥责那些方士将此与荒唐的长生之术混为一谈的事实。事实上,一方面,司马迁属于公元前104年社会改革的发动者,似乎是有理可言的;另一方面,他称邹衍之术为“不轨”的事实显示他反对五德终始之说以及按自己的建议通过另一方式也是可以达到目的的。

因此,在笔者看来,司马迁认为:秦皇与汉武均因信任邹衍五德终始的荒谬体系而犯下同样的错误,并且起初还是正确的,最终却被方士不当之见所毁。两位帝王信任同一类人士。笔者重要结论是:据司马谈与司马迁的记载,在秦始皇统治时期,方士的影响是有害的,至少是无益的。

四封禅之举

据《封禅书》对秦始皇的记载,与二者选择正确的王朝要素相比,秦始皇与汉武帝在封禅之举上的相似之处是更为明显的。与此相关的文字如下:

即帝位三年,东巡郡县,祠驺峄山,颂秦功业。于是征从齐鲁之儒生博士七十人,至乎泰山下。诸儒生或议曰:“古者封禅为蒲车,恶伤山之土石草木;埽地而祭,席用菹秸,言其易遵也。”始皇闻此议各乖异,难施用,由此绌儒生。而遂除车道,上自泰山阳至巅,立石颂秦始皇帝德,明其得封也。从阴道下,禅于梁父。其礼颇采太祝之祀雍上帝所用,而封藏皆秘之,世不得而记也。

始皇之上泰山,中阪遇暴风雨,休于大树下。诸儒生既绌,不得与用于封事之礼,闻始皇遇风雨,则讥之。

《封禅书》在描述秦始皇在行礼祠名山大川诸神之时,他还尝试各种方式来获得长生不老之方,包括使人(方士)携童男童女去蓬莱仙山求方在内。船只跨海,却因风阻而无法登岸。司马迁谈到方士“不可胜数”。还提到登上会稽山之后,秦始皇“并海上,冀遇海中三神山之奇药。不得,还至沙丘崩。”

由此可见,秦始皇可以登泰山作封禅,却无助于他获得长生不老之方。他仅是浪费了大量的资源而已。重要的是,《封禅书》以以下言语对汉武帝进行的记载:今天子初即位,尤敬鬼神之祀。从诸多方士中最先被邀的李少君言上:祠灶则致物,致物而丹砂可化为黄金。

黄金成,以为饮食器则益寿,益寿而海中蓬莱仙者乃可见,见之以封禅则不死。有意思的是,司马迁补充道李少君死后越来越多的“海上燕、齐怪迂”

之方士来言神事。在针对选择王朝要素之时,司马迁以多次提及“燕齐之士”与“怪迂”等词语的方式,来明确提出武帝的方士和误导秦始皇的方士是同属一类人的。这一主题在描述公孙臣的段落中再次出现:公孙臣造申公所传之伪书,并书言黄帝曾登泰山封禅。他含蓄地指出秦始皇并未完成此任。又谈及申公曾言:汉主亦当上封,上封则能仙登天矣。

接下来便是对汉武帝此后几年封禅的记载,比秦始皇的记载更多。《史记·封禅书》再次发生封禅事件之时,历史学家便公开嘲弄方士。司马迁提到:汉武帝北巡还祭黄帝冢。上曰:“吾闻黄帝不死,今有冢,何也?”接下来详尽引述:

自得宝鼎,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禅。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礼,而群儒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齐人丁公年九十余,曰:“封者,合不死之名也。秦皇帝不得上封。陛下必欲上,稍上即无风雨,遂上封矣。”上于是乃令诸儒习射牛,草封禅仪。数午,至且行。天子既闻公孙卿及方士之言,黄帝以上封禅,皆致怪物与神通,欲放黄帝以尝接神仙人蓬莱士,高世比德于九皇,而颇采儒术以文之。群儒既以不能辩明封禅事,又牵拘于诗书古文而不能骋。上为封祠器示群儒,群儒或曰“不与古同”。徐偃又曰“太常诸生行礼不如鲁善”。周霸属图封禅事。于是上绌偃、霸,而尽罢诸儒不用。

本段文字与秦始皇的记载有诸多相似之处。有意思的是,儒生因迂腐守旧而被拒绝于两次封禅仪式之外。正如秦始皇所为,一旦清除障碍,汉武帝举行封禅祭祀仪式便不成问题。如他的前任所为,汉武帝立石于泰山之巅。在求长生之方的事件中,“齐人之上疏言神怪奇方者以万数。”且益发船,如秦始皇一样,武帝令言海中神山者数千人求蓬莱神人。司马迁在描述这些事情的措辞有时也与对秦始皇之事的记载有些相同。

当阅览过二位帝王封禅之时,我们应再次思考历史学家对这些举措的态度问题。众所周知,司马迁之父,司马谈因在作祭祀之吏时被排除封禅之外而在临终之际感到极为痛惜。这有力地暗示司马氏基本上是支持祭祀仪式的。虽然如此,但是,他们最终并不支持对此所采取的方式。正如在改历服色事件一样,他们讨厌将求长生之方与真实的祭祀混为一体,这一点是非常明显的。从表面上来看,司马氏对秦始皇与汉武帝将儒生排除在外的思考不太清晰,实际上,儒生言“难施行”且仪式“不与古同”。在司马迁叙述齐人丁公开始讨论封禅与长生的关系之前,提到:

封禅用希旷绝,莫知其仪礼,而群儒采封禅《尚书》、《周官》、《王制》之望祀射牛事。

为了了解这些言辞,我们必须回头看一下《封禅书》的介绍段落:

自古受命帝王,曷尝不封禅?盖有无其应而用事者矣,未有睹符瑞见而不臻乎泰山者也。虽受命而功不至,至粱父矣而德不洽,洽矣而日有不暇给,是以即事用希。传曰:“三年不为礼,礼必废;三年不为乐,乐必坏。”每世之隆,则封禅答焉,及衰而息。厥旷远者千有余载,近者数百载,故其仪阙然堙灭,其详不可得而记闻云。

对于此前提出的问题,我们恍然大悟:对于司马父子而言,搜寻古书有关古代帝王封禅材料的各种尝试均是无效的。在介绍段落,他们强调即事用希,且言三年不为礼,礼必废。当写到武帝要想儒生征求建议之时,司马氏再次表明用希旷绝。在他们实施祭祀仪式的其它实例中,他们仍用相同的话语。秦始皇与汉武帝两个时期的儒生都因不理解能举行用希旷绝的帝王祭祀仪式会而终归败北。颇具讽刺意味的是,司马谈和愚儒事实上均被排除在外而不能参与祭祀仪式。因此,司马氏极为不满在祭祀仪式筹备阶段儒生所处的地位。

司马氏对封禅的思考大体上并不算重要,但却再次显示了秦始皇是汉武帝的楷模。在公开批判秦始皇身边的方士的同时,司马氏也给当朝的帝王发出警告。我们都知道秦始皇死后发生的事件:由于他力避谈论死亡,他的臣属不敢言之。当他因未立遗嘱而亡之后,宦官赵高便不正当地操纵了王位继承者。他忠实的仆从蒙恬将军被害。不久之后,王朝崩溃。

五政权的膨胀

有趣的是,《秦始皇本纪》叙述了秦始皇北抗匈奴的战争之初与他追求长生之方是紧密相连的。燕人卢生使人海还,以鬼神事,因奏录图书,曰:“亡秦者胡。”始皇乃使将军蒙恬发兵三十万北击胡,略去河南地。接下来叙述了秦国在此后的两年南征北战,最终许多领土并人秦国的版图,而匈奴不得不迁徙到北方地区。

十余年而蒙恬死,诸侯叛秦,中国扰乱,诸秦所徙补戍边者皆复去,于是匈奴得宽,复稍度河南与中国界于故塞。汉高祖曾引诱匈奴单于冒顿开战,结果却大败而归。直至武帝时,汉匈之争再次开战。

遗憾的是,我们从《孝武本纪》并未获得更多的信息。《封禅书》也不曾提及汉匈开战,但却提到公孙卿曾建议封禅可以回报汉帝国。他还说:

黄帝且战且学仙。患百姓非其道者,乃断斩非鬼神者。

汉武帝伐南越与祷告太一神有关和秦始皇北抗匈奴之战与追求长生之术是非常相似的。在武帝出巡祭祀之前,有官上奏:“古者先振兵释旅,然后封禅。”武帝遂北巡塑方,勒兵十余万。紧随其后的是伐朝鲜。四在改历服色之后便西伐大宛,并:“丁夫人、洛阳虞初等以方祠诅匈奴、大宛焉。”

就政权的膨胀而言,与祭祀封禅事件相比,解读司马氏的看法较为容易:他反对战争,尤厌在方士协助领导下的战争。最为有趣的是,汉武帝紧随秦始皇这一楷模。

六封地的废止

由此观之,颁布《诗经》、《尚书》及百家之言的禁令,是因为儒生曾警告秦始皇废除旧的分封制极为危险:

臣闻殷周之王千余岁,封子弟功臣,自为枝辅。今陛下有海内,而子弟为匹夫,卒有田常、六卿之臣,无辅拂,何以相救哉?事不师古而能长久者,非所闻也。

这类事情在汉初名人传记中多次出现。司马迁从未言明其对引进郡县制和废除分封制的看法。例如《史记,留侯世家》,当项羽将刘邦围困于荥阳时,郦食其提出建议:

昔汤伐桀,封其后于杞。武王伐纣,封其后于宋。今秦失德弃义,侵伐诸侯社稷,灭六国之后,使无立锥之地。陛下诚能复立六国后世,毕已受印,此其君臣百姓必皆戴陛下之德,莫不乡风慕义,愿为臣妾。德义已行,陛下南乡称霸,楚必敛衽而朝。

郦食其的建议即刻被张良八步分析全面否决。然而,张良反对它,不在于他认为建立分封制不明智,而在于在他看来,立六国之后太危险而难以控制。

显然,这段易被忽略的文字是与这一话题相关的。这恰是《史记·秦楚之际月表》的短暂的序幕。在此司马迁也谈及有关诸侯这一话题,秦始皇认为战国纷争不断的根源在于当时的诸侯王公,于是,他并未赠送别人一寸土地来作为诸侯封地。然而,当农民起义之时,秦帝国的新框架仅会有助于那些面对只有一个敌人的反秦强者。

故愤发其所为天下雄,安在无土之王。

这一话题对于正确理解司马迁著《史记》是至关重要的。显而易见,他认为建立辅助君王的诸侯比效仿秦始皇更好。还看到汉朝初期呈现国贫积弱之状的缘由在于缺少强有力的家族势力。刘氏家族势力薄弱的现状才逼迫高祖皇帝分封诸侯。由于诸侯封地过大而不听西汉政府的掌控。由此便引起公元前154年的七王之乱。

平叛之后,封国数量锐减。至武帝登基,他进一步推进这一举措:在开始破坏可滋生叛乱的大诸侯封国的同时,他还取消大部分皇室后裔的封地。综观《史记》提供的有关诸侯封地概况及其灭亡的最后日期的一栏表格,这些政治举措是显而易见的。武帝甚至撤销诸多他登基之初所分封的封地。再仔细观之,公元前110年首次举行封禅与公元前104年改历服色这段时期的汉帝国与秦始皇建立的帝国模式是看起来相似的。

七结论

上一篇:2022年植物检疫执法工作方案下一篇:腐败风险预警防控检查考核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