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2024-07-09

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精选6篇)

篇1: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浅析国外乡村生态旅游的发展模式

乡村生态旅游是改善乡村生态环境,促进乡村旅游活动生态化升级的旅游活动.本文通过分析世界各地进行的乡村生态旅游实践,归纳出乡村生态旅游发展的.非洲模式,亚洲模式,欧美澳洲模式,南美洲模式,进而发掘出各种模式下乡村生态旅游的特点,可以为我国开展乡村生态旅游提供借鉴.

作 者:张兵 尹弘 ZHANG Bing YIN Hong  作者单位:张兵,ZHANG Bing(昆明理工大学,外事处)

尹弘,YIN Hong(昆明理工大学,国土资源学院,云南,昆明,650093)

刊 名:昆明大学学报 英文刊名:JOURNAL OF KUNMING UNIVERSITY 年,卷(期): 16(Z1) 分类号:F59 关键词:乡村生态旅游   国外   发展模式  

 

篇2: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世界比较普遍的乡村旅游已经有50余年历史。中国的乡村旅游也已经有20余年历史,经历了从对资源的简单利用到综合利用再到深入挖掘的三个阶段;乡村旅游项目也实现了产业升级、休闲方式升级、景观升级、全时升级等的不断提升。

据统计,在城市居民小长假出游选择中,选择乡村旅游的占70%以上。不少县的乡村旅游接待人数和收入,占当地旅游接待总人数和总收入的比例已达到和超过50%。据《光明日报》2012年7月26日报道,截至2011年底,我国农家乐数量超过150万家,规模以上休闲农业园区超过2万家,年接待游客超过6亿人次。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年营业收入已超过1500亿元,带动1500万农民受益。

《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开展各具特色的农业观光和体验性旅游活动”。2010年国务院一号文件专门强调“要积极发展休闲农业、乡村旅游”。2011全国发展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工作会议提出,要把乡村旅游作为国内旅游的基础工程来抓,把乡村旅游作为发展国内旅游的主战场,摆上突出位置抓实抓好。

一、中国现阶段乡村旅游主要发展模式

从经营内容来看,目前我国乡村旅游发展主要有以下七种模式。

(1)田园农业旅游模式:即以农村田园景观、农业生产活动和特色农产品为旅游吸引物,开发农业游、林果游、花卉游、渔业游、牧业游等不同特色的主题旅游活动,满足游客体验农业、回归自然的心理需求,主要类型有:田园农业游和田园观光游等。

(2)民俗风情旅游模式:即以农村风土人情、民俗文化为旅游吸引物,充分突出农耕文化、乡土文化和民俗文化特色,开发农耕展示、民间技艺、时令民俗、节庆活动、民间歌舞等旅游活动,增加乡村旅游的文化内涵。主要类型有:农耕文化游、民俗文化游、乡土文化游和民族文化游等。

(3)农家乐旅游模式:即指农民利用自家庭院、自己生产的农产品及周围的田园风光、自然景点,以低廉的价格吸引游客前来吃、住、玩、游、娱、购。主要类型有:农业观光农家乐、民俗文化农家乐、民居型农家乐、农事参与农家乐、食宿接待农家乐、休闲娱乐农家乐等。

(4)村落乡镇旅游模式:以古村镇宅院建筑和新农村格局为旅游吸引物,开发观光旅游。主要类型有:古民居和古宅院游、民族村寨游、古镇建筑游、新村风貌游等。

(5)休闲度假旅游模式:依托自然优美的乡野风景、舒适怡人的清新气候、独特的地热温泉、环保生态的绿色空间,结合周围的田园景观和民俗文化,兴建一些休闲、娱乐设施,为游客提供休憩、度假、娱乐、餐饮、健身等服务。主要类型有:休闲度假村、休闲农庄、乡村酒店。

(6)科普教育旅游模式:利用农业观光园、农业科技生态园、农业产品展览馆、农业博览园或博物馆,为游客提供了解农业历史、学习农业技术、增长农业知识的旅游活动。主要类型有:农业科技教育基地、观光休闲教育农业园、少儿教育农业基地、农业博览园。

(7)回归自然旅游模式:利用农村优美的自然景观、奇异的山水、绿色的森林发展观山、赏景、登山、森林浴、滑雪、滑水等旅游活动,让游客感悟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回归大自然。主要类型有:森林公园、湿地公园、水上乐园、露宿营地、自然保护区等。

二、“百尺竿头,以何为进?”

乡村旅游发展总体规模大,效果显著,其网络化、漫点式的发展过程,对乡村经济社会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同时,乡村旅游发展到现在,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如单体规模小,对应市场难;基础设施不足,公共服务少;卫生条件差,产品供应不足;经营单一,同质化强;恶性竞争,质量不高等。从乡村旅游开发的角度,则主要存在以下两方面问题:

一是乡村旅游存在旅游资源相似,产品同质化的问题。

这个问题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首先是以自然资源为主的乡村旅游。就自然资源而言,主要是强调有山有水,风景美丽、气候宜人。而现在国内各地的山水资源从本质上说区别不大,只是南方的山秀丽一点,北方的山雄伟一些。其次是以人文资源为主的乡村旅游。把乡村生活作为一种资源来看待,并且作为旅游资源来开发,本来是很不错的事情,但其中也存在差异不显著,产品雷同的问题。许多地方在没去之前很向往、很憧憬,去过之后却感觉很普通,这是广泛存在的现象。二是近距离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乡村旅游现在大多还只局限于农家乐这一基本的产品模式。一方面是产品模式单一,另一方面是各地的农家乐及乡村旅游本身在地理环境、人文环境、历史传承等方面基本相似,由此形成了严重的近距离低水平的重复建设。

三、中国新时代乡村旅游的发展诉求

中国,比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对乡村旅游的要求要更高、更多。我们希望中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既能促进调整农业经济结构,又能增加农业功能,还可提高产品附加值,增加就业渠道,形成系列服务设施,更重要的是推动农民观念转化,培育农村市场机制。这是一种对乡村旅游综合作用的要求,是对其城乡统筹、品质升级的诉求。

四、“四新”“五化”创乡村旅游开发新路径

(1)乡村旅游发展模式的四大创新

①培育新型旅游资源,强化主题景观打造。推进创意农业,整合其他产业资源、建设人工景观、策划旅游节庆等。通过产业融合,借助科技手段,人工创意并营造能够体现乡村特质的旅游景观与活动。北京郊区在创意农业发展上已取得明显进展。

以自然风光和浓郁欧洲情调为复合载体,以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的建筑与园林风格作为参照系,并在此基础上,糅合了中式园林的形态特征与设计理念,通过“漫天花雨,开心田园”的定位,打造了“北京最美丽的香草花海”——北京怀柔香草庄园。在产品上,提出了开心农庄的方案,主要就是通过人们加入农庄会员籍,认养一块土地,收取费用,人们可以当农夫、做地主,空余时间来田里劳作、采摘、收获,打绿色食品牌。而我们构想的开心农庄,是在此基础上,和网络结合得更紧密,更贴近京城白领的网络和实际生活模式。建立“怀柔开心农庄”网站,网站与“开心农庄”景区即时互动,并通过增值服务获取收益。

②创新资源依托,寻找村庄灵魂,运用国际化理念设计。创新资源依托,主要是指挖掘传统“三农”旅游资源。包括传统农耕文化、乡土传统知识、民族文化遗产等。文化是旅游的灵魂,目前各地乡村旅游发展,对餐饮、娱乐重视有加,而对乡村文化的挖掘利用不足,随着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的深入而涌现出的众多乡村非物质文化遗产未能充分利用起来。

没有优美的山地自然环境,没有保存完整的村落古迹风貌、没有特色突出的民风民俗。呈现在人们眼前的沁水营,只是一个京郊的普通村落,如何在资源现状特色不突出的基础上策划好沁水营,这是本案最大的难点。如何摆脱传统上一村一品策划就资源论资源的局限性,突破京郊乡村开发血拼资源的怪圈,为北京京郊乡村探索新的发展模式?规划者提出了“京晋文化博物苑,乡村记忆第一村”的发展主题,抓住沁水营村京晋文化和村庄记忆两大特色,从“抓住京晋文化,塑造村庄发展灵魂;突破资源局限性,打造特色“沁水生活”;抓住先发机遇,聚合七十二连营精华资源;依托村志,关注昨天、立足今天、畅想明天;文化产品化、产业化;关注村民人文精神,再现村庄记忆”六个方面切入策划,得到了各方的高度评价。

③泛农产业复合展示,推进“三生”(生态、生产、生活)立体休闲。创新“三农”旅游资源包括发展特色种养、推进创意农业等。除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合理调整其产业结构,第四代农业产业园的发展思路,强调建设农业与旅游、商务、教育、科研、科技多元产业复合的综合型、多元化、现代型的农业园,形成“泛农产业复合”的展示空间。

以《湖北宜昌“夷陵农谷”概念规划》为例,该规划将其整体功能布局为“一园二区”,其中一园为科技农业示范园,二区分别为休闲游乐区和田园度假区。科技农业示范园以高科技农业为主题,集代表多种农业前沿科技的种植园、农业科研、商务、培训等多元功能于一体,同时也是夷陵区乃至宜昌及华中农业提档升级和区域联动的引擎性板块;休闲游乐区以农业主题休闲、游乐为特色,包括“美丽乡村”风情园以及乡村迪士尼等主题园区;田园度假区规划乡村田园风格的主题商务及度假区域,是低碳、环保社区的典范性区域。

④产业融合促城乡一体,规划先行助力“城镇上山”。小城镇处于农村与城市之间,在城乡发展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工业化的重要载体,又是农业产业化的服务依托,对广大农村具有巨大的带动作用。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依据云南省“十二五”规划明确的生产力布局,通过对1700多个乡村的统一规划,优化调整了其空间布局,明确了其建设用地发展方向,积极引导了城镇建设和产业向山地的聚集,助推云南“城镇上山”战略的实施。山地城镇将成为云南今后小城镇建设的重要发展模式。

(2)乡村旅游升级的“五化”发展

①产品差异化。应充分利用丰富的乡村景观、生态、文化、民俗等资源,向差异化、特色化发展提升。推广乡村酒店、国际驿站、采摘篱园、生态渔村、休闲农庄、山水人家、养生山吧、民族风苑等八种全新旅游业态,引导乡村旅游走差异化、特色化发展之路。

②营销品牌化。各地应根据自身的生态、文化、建筑、民俗等条件,创建并打响自身的特色化乡村旅游品牌。也可以根据市场情况创建、树立区域性品牌,以品牌促营销,以营销促发展。

③管理组织化。乡村旅游的发展由自发到自觉,目前,组织化程度依然不高,必须向管理的组织化、协会化提升。随着乡村旅游规模的扩大和产业基础的完善,我国乡村旅游的发展模式也面临着转型和升级。通过组建规范的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如“农家乐”协会、“农家乐”专业合作社、服务中心、旅游服务公司等),提高乡村旅游经营主体自我管理和发展的组织化程度,能够有效地推动、提高乡村旅游的专业化程度和集约化水平、增强乡村旅游的综合竞争力。组建“协会”等乡村旅游专业合作组织,最关键的在于发挥三个核心作用:“保证质量,维护声誉,促进发展。”

④理念时代化。倡导新乡村主义。城里人是用一种浪漫来想象村庄,是专家所言的“民俗风、山水画、田园诗、文化歌、生活曲、梦幻情”的综合体验,是“自然自然大自然,生态生态深生态,文化文化活文化,生活生活真生活”的品质要求。

培育庄园文化。乡村旅游的进一步提升,需要培育一种庄园文化。这种庄园文化是乡村旅游、乡村休闲发展达到的一种极致,一种高端的境界。在欧洲,这样的庄园文化是非常普遍的。因为欧洲在历史上就形成了领主经济,每一个领主都有自己的一个庄园,所以培育了自己一套独特的文化。庄园文化在中国还没有培育出来,所以进一步要培育一套新型的乡村旅游的庄园文化。这套庄园文化培育出来,就会达到一种极致。现在欧美各国,包括其它发展中国家都有一个概念,叫乡村俱乐部。乡村俱乐部也是在展示一种极致,但是它和庄园不同。乡村俱乐部一般来说,没有这么深厚的文化底蕴,也不是家族传承,而是一种现代会员制的方式,但培育的也是高端的文化。

篇3: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早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 以墨菲 (Muphpy, 1991) 为代表的学者就开始提倡旅游规划中的社区公民参与, 使旅游业为整个社区带来世世代代的好处成为旅游业发展的目标和评价旅游业的标准。

尽管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观点的提出较早, 但在具体落实上并不尽如人意。实践表明, 在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社区的主体地位是常常被忽略的,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实践更无从谈起。对社区居民考虑不够, 缺乏对社区的全盘思考, 使得旅游规划缺乏科学性、系统性, 旅游经营管理阻碍重重。长此以往, 恶性循环严重阻碍了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强调社区居民有效参与旅游、控制旅游发展、分享旅游发展的效益。社区是具有可持续发展的综合功能, 又是可以把握的实体, 从社区的角度来思考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是一个可行的途径。要推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进程, 就需要研究一些可行性对策, 并以此建立起系统的参与模型, 这样才能促进旅游的可持续发展, 实现旅游发展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以及经济效益的统一。

二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概述

1.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含义。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是指把社区作为旅游发展的主体纳入旅游规划、旅游开发等涉及旅游发展重大事宜的决策、执行体系中。社区参与旅游发展要充分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接受其对旅游业发展的建议, 保证旅游业发展符合社区居民的切身利益, 并且使其参与到旅游发展的整个决策、开发、规划、管理、控制等系统性过程, 利益的分配更应体现在参与的过程中, 从而实现社区获利与旅游发展的双赢局面。

2.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主要内容。

(1) 参与旅游教育培训。在一些旅游社区, 尤其是乡镇旅游地区, 旅游社区居民平均受教育水平较低, 管理经验缺乏, 这是制约其参与旅游发展的瓶颈。因此要保证社区居民有效参与旅游教育培训工作, 降低他们的自卑感, 增强他们的自尊心, 让他们不再畏惧参与旅游业的发展, 从而在整体上提高社区居民的旅游管理水平, 让当地人感到他们不仅有权利, 而且有知识、有经验去设计当地及其主要产业的未来, 真正成为当地发展的主人。 (2) 旅游开发与规划是对旅游业发展的一个系统全面的概括和展望, 是旅游业发展的指导性章程。旅游规划与决策参与度是影响传统村镇旅游地社区总体参与度的关键性因素。社区居民是对当地最了解、最熟知的群体, 他们深知当地的自然条件、人文特色, 知道旅游开发规划的最佳时机和最有利的条件, 能一定程度上保证旅游开发决策的合理性、成功率。因此, 社区参与是旅游业开发与规划决策必不可少的条件。没有社区的参与, 在没有深入了解当地的前提下做出的旅游规划好比纸上谈兵, 缺乏科学性、指导性, 无任何实际效用。 (3) 参与当地旅游经营管理。社区居民对当地的熟悉性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明确经营管理的权限, 同时参与旅游经营管理也是保证社区居民参与热情的重要举措。在旅游业经营管理中, 最重要的莫过于对当地资源、环境和文化的保护, 这便更加离不开当地社区居民的参与。在旅游发展过程中, 如果经营管理不当, 便会造成当地资源浪费、环境破坏乃至文化损伤。因此, 只有让社区居民参与旅游地的环境文化保护, 才能最大限度地减轻对当地环境文化的破坏。 (4) 参与旅游业利益分配。归根到底, 旅游业属于国民经济的第三产业, 因此必然要讲经济效益, 旅游企业的最终目的也是获得效益, 采用社区参与旅游发展模式可以使旅游企业获得稳定、长期的收益。因此, 社区居民的参与给旅游业的开展创造了很多来之不易的条件, 例如居民的支持, 就是当地旅游业发展必不可少的条件, 同时给企业创造了众多有形和无形的效益, 社区参与旅游业的利益分配实至名归。

三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现状及原因分析

1. 参与地区少、程度低。

研究表明, 在我国大部分旅游景点, 社区居民对旅游业发展漠不关心, 其中仅有一少部分参与当地旅游发展, 而且这种参与也仅仅局限于贩卖一些旅游商品、经营农家乐等初级形式, 参与程度低,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没有“立足之地”。

究其原因, 主要在于社区大部分居民受教育程度有限, 对旅游业的参与意识淡薄, 自卑感强, 认为旅游业发展与自己关系不大, 或者仅仅满足于比务农略高的一些浅层参与的旅游收入, 便对随着旅游业的发展而给自己家园带来的环境文化破坏置若罔闻, 放弃了参与本地旅游发展的权利。

2.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缺乏个性特征。

在社区参与度比较高的地区, 旅游产品的特色并不鲜明, 甚至有些和其他景区的产品雷同, 仅仅按照普通产品进行设计开发, 没有结合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征, 没有将当地的自然或人文特色恰当地融入到旅游业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参与也仅仅是表象层面的, 不够深入。

主要原因在于, 社区居民的受教育程度有限, 对旅游业的发展知识淡薄, 难以将理论和实践相结合, 无法在搞旅游产品开发、旅游业经营中融入自己当地的特色。其次, 便是旅游经营商忽视社区居民的意见及当地特色, 使得社区参与缺乏个性化。

3. 参与效益得不到保障, 参与热情低。

在众多的旅游景点, 参与旅游发展的社区居民勤劳踏实, 为旅游业发展献计献策, 却往往只能够取得微薄的收入, 使得参与度与参与效益不成比例, 社区居民基本权益得不到保障, 于是渐渐失去了参与旅游发展的热情。

主要原因是众多旅游企业唯利是图, 抑或与当地政府“互惠互利”, 旅游业发展状况只是旅游开发商、旅游企业和当地政府三者之间的矛盾利益关系, 忽视社区参与的巨大贡献。又因为大部分社区居民文化水平较低、维权意识差, 因此使得社区居民参与热情低。

四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对策与基本模式

1. 创建社区居民旅游非政府组织。

鼓励当地社区居民自发成立社区居民旅游非政府组织, 选出有代表性的居民担当负责人来管理组织日常运作。该组织类似于现在生产企业中的工会组织, 充分代表社区居民的利益。该组织主要职责包括:

首先, 广泛收集社区居民对于发展旅游业的意见建议, 并代表社区居民与外界沟通协商, 包括与当地政府、旅游开发商以及旅游企业, 让旅游的发展充分反映社情民意, 体现当地的自然、人文特色。

其次, 该组织要定期并有针对性地对社区居民进行教育培训, 从而提高其整体文化素质, 使社区居民具备旅游业发展所需要的基本知识和技能, 从而可以为旅游业的发展献计献策。

再者, 该组织要充分保证居民的利益分配, 在与外界协商过程中要强调对社区居民利益分配的落实问题, 从而保证居民对旅游发展的忠诚度和参与热情。

2. 成立专家顾问团。

知识的力量是无穷的, 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知识的运用。旅游业要实现稳定、高效发展, 更是离不开知识的指导作用。以印度尼西亚哈里曼山国家公园的社区参与模式为例, 其中便有学术机构的参与来指导当地社区旅游的发展。

社区应该积极与当地高校或者社会成功人士进行合作, 凭借其广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经验定期为社区旅游发展作指导, 其中包括:旅游开发与规划的指导、旅游经营与管理的指导、对社区居民的指导帮助等。加强社区居民与专家组委会的联系沟通, 从而提高当地旅游发展的有效性、系统性和科学性。

3. 旅游企业和旅游开发商的选择对旅游业的发展至关重要, 它们是影响当地旅游业发展整个过程的直接因素。

旅游企业和开发商的社会道德意识是当地旅游业能否顺利、持续发展的关键。只有遵循科学发展观指导的开发、经营才能实现旅游业的可持续发展。

在旅游企业和旅游开发商的选择上, 政府严格把关, 要求企业和开发商突出旅游的社会效益和保证当地居民的切身利益。如果一些企业和开发商在旅游发展过程中仅仅讲求经济效益, 忽视社区居民的日常生活, 破坏当地环境与文化, 那么最后旅游业的盲目发展所带来的不良后果均会由当地居民来承受。因此, 必须慎重选择旅游企业和开发商, 才能保证社区居民利益不受侵害, 也才能保证在旅游业发展过程中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4.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基本模式。

基于上述分析, 可知社区参与旅游发展需要多主体参与模式, 主要包括六大主体, 分别是政府、非政府组织、专家顾问团、旅游企业、旅游开发商和社区居民。

政府和非政府组织之间要加强沟通协商, 共同监察、督促旅游企业和旅游开发商的经营管理;同时, 非政府组织要广泛收集社区居民的意见建议、定期组织培训等, 政府也要保障社区居民的权益。其次, 专家指导团对旅游企业、旅游开发商和社区居民进行指导、帮助。旅游开发商和旅游企业要注重保护当地资源环境、保障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利益分配。各主体之间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角色清晰, 各司其职, 最终六大主体形成以社区居民为核心的良性循环, 从而充分体现和落实社区居民在旅游业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保障社区效益的实现, 促进当地社区和旅游业的共同发展。

实践证明, 任何摒弃当地人利益、违背当地人意愿的项目和活动, 都是很难成功的, 或难以持久的。作为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 社区参与旅游发展不仅能促进旅游业的健康成长, 更能提高社区的社会发展水平, 实现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经济效益的统一。

参考文献

[1]唐顺铁.旅游目的地的社区文化及社区旅游研究[J].地理研究, 1998 (2)

[2]刘纬华.关于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若干理论思考[J].旅游学刊, 2000 (1)

[3]侯国林, 黄震方.旅游地社区参与度熵权层次分析评价模型与应用[J].地理研究, 2010 (10)

[4]刘静艳, 韦玉春, 黄丽英, 刘春媚, 施琼.生态旅游社区参与模式的典型案例分析[J].旅游科学, 2008 (04)

[5]翁时秀, 彭华.权利关系对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影响——以浙江省楠溪江芙蓉村为例[J].旅游学刊, 2010 (09)

[6]保继刚, 孙九霞.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中西差异[J].地理学报, 2006 (04)

[7]孙九霞, 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 2006 (07)

[8]苗红.民族地区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系统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3 (02)

[9]洪剑明, 冉东亚.生态旅游规划设计[M].北京:中国林业出版社, 2006

篇4: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关键词:旅游业;中小旅行社;发展模式;恶性竞争

1、我国旅游业和旅行社行业发展现状

1.1 旅游业发展概况

随着国民生活物质水平的提高,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选择旅游这种方式来度过节假日,这也直接地促进了我国旅游业的发展。下表是2008-2010年我国旅游业发展的概括。

2008-2010旅游业发展情况表

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

从上表可以看出,2008-2010年我国旅游业发展保持稳定,国内游和出境游两大市场保持稳定增长。虽然在2008年我国旅游业保持了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自2009年起我国旅游行业进入快速增长时期。2008年到2010年,国内旅游人数年平均增长10%以上,旅游收入年平均增长13.2%左右。2010年旅游收入较去年增长23.5%。目前,我国已成为全球第四大入境旅游接待国,旅游总产值占我国GDP的比重高达4%,成为我国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一些省市地区更是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作为经济增长的重要组成部分。

随着我国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不断提高,这就给旅游业带来巨大的市场和发展契机。其次,国务院在《中国旅游业“十二五”发展规划纲要》中指出,要为旅游业的发展创造机遇。其次,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和深圳大运会等国际盛会的举办极大地提升了我国的旅游品牌形象,促进了旅游业的发展。

1.2 国内旅行社行业现状

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2010年度全国旅行社统计调查公报》显示,截止至2010年底,我国共有旅行社22784家,较去年增长5.24%。全国旅行社的总资产为666.14亿元,较去年增长13.68%,2010年我国旅游业务收入为2357亿元,较去年增长了35.01%,旅游业务收入中,国内旅游业务收入占了较大比重,占比为60.6%。从旅行社的各项经营效益和财务数据可以看出,旅行社的发展对我国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的巨大的推动作用,较好地满足了旅游者的基本需求。

我国在“十二五”发展规划中提出要积极发展旅游业,同时各地区也在出台相关政策刺激旅游业的发展。随着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增加,游将成为越来越多人消费的首选,这些都给旅行社带来了巨大的契机。然而我国旅行社在发展过程中,仍然面临着一些威胁,存在着较多的问题。如旅行社上市公司数量不多、旅行社的产品结构单一、旅行社缺乏品牌创新和核心竞争力以及旅行社业中恶性竞争的现象较为严重等。

2、旅行社的发展模式概况

目前,我国旅行社的提供的旅游产品主要有观光旅游产品(如自然风光和名胜古迹等)、度假旅游产品(如度假村、户外野营和主题游乐地区等)和旅游安全产品(如意外保险等)以及在旅游过程中的一些强制性消费(如购物、吃饭等),票务代理和食宿安排等。旅行社的产品销售渠道包括直接销售渠道和间接销售渠道(和同业合作)两种。在直接销售渠道的模式下,旅行社直接向旅游者销售旅游产品。一般旅行社会在一个地区的不同地方设置门市,如在学校、市区及人流量较多的地方,由工作人员向旅游者介绍和推荐相关旅游产品。在直接销售渠道模式下使旅行社受到一定的地域限制,市场覆盖面也较窄。在间接销售渠道下,由于不受地域限制,旅行社可以选择各个地区的同业进行合作,使产品的市场覆盖面较大,然而这种模式下,由于覆盖面较大,在旅行社的管理控制上会存在较大的难度,另外这种模式下的产品往往只是几条精品线路。

3、旅行社发展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3.1存在的问题—以云南省旅行社业为例

云南旅游资源丰富,享有“彩云之南”的盛誉,是众多人热衷的旅游胜地,而云南省也一直将旅游业作为优势产业和支柱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云南旅游产业就一直保持着快速发展的趋势。然而近十年来,由于云南旅行社业存在的一些问题,使得云南旅游业的发展呈现出停滞甚至倒退的趋势,大大地削弱了其作为支柱行业的力量。目前云南旅行社业主要存在着旅游市场秩序混乱、旅行社经营不规范、核心人才流失严重,导游服务质量不高、旅游产品价格多变以及游客投诉多等问题。首先,旅行社核心人才流失的情况较为严重,旅行社员工流动率较高,业务队伍不稳定。根据中国旅游报的统计,我国旅行社员工的年平均流动率高达15%以上。由于云南旅游市场发达,需求旺盛,对业务员的需求也大,很多业务员在积累一定经验或者成为业务骨干之后,由于手头已有一定的客户资源,往往会选择另择高枝或“自立门户”,而大多旅行社也非常青睐这种有一定工作经验和客户资源的业务员。

其次,从旅行社的产品结构上看,云南大多旅行社都存在产品单一、同质化程度高、产品质量不高的问题,大部分中小旅行社都习惯于走常规产品、常规服务和常规路线的道路,行业内跟风现象较为严重,旅游产品千篇一律,而且由于旅游产品容易被复制,使得一些小型的旅行社因此而搭便车;另外,一些旅行社存在着大量强制消费以及欺诈消费的现象,如强迫旅游者购买相关产品或不提供原先允诺的服务、谩骂游客等,这些都使得旅行社的服务质量低下。如云南旅游就存在这种问题,根据国家旅游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2009年云南旅游质监机构受理的投诉量为41件,位居全国倒数第三,而在某权威网站旅游3.15投诉平台中公布的2011年6月的旅游投诉情况中,云南省是被投诉的最多的省份,投诉比例高达30%,而根据这些投诉显示,80%的旅游投诉案件都是针对导游。类似“昆明新东方旅行社导游雷语骂人”和“河南网友等一行人对导游唐某的投诉”的投诉案件屡见不鲜。

再次,云南的中小旅行社普遍存在着品牌意识淡薄、品牌建设不足和品牌影响力较低的问题,如因旅行社偏重商业效益,使一些可以作为旅行社品牌形象的文化遗产和民俗风情遭受到商业气息的侵蚀,原有的文化氛围越来越弱。而消费者在选择旅游产品的时候,往往会考虑旅行社的品牌、形象定位和口碑,具有好的品牌往往能使旅行社脱颖而出,增强旅行社的竞争力。此外,云南旅行社业还存在着恶性竞争的现象,目前云南旅游市场上主要存在着两种定价方式:一种是旅行社利用各种时机,采取各种手段抬高价格,使价格涨幅波动过大、不稳定;另一种是旅行社不顾市场规律,强行降价竞争确在提供服务的过程中缩水,致使旅行社自身利益和声誉同时受损。而且旅游产品也大多以丽江、昆明等著名景区的参观以及少数名族的舞蹈表演等观光游为主,产品同质化程度高,因此旅行社为吸引顾客,不惜低价销售产品以获取客源,使得行业内恶性竞争的现象较为严重从而导致市场秩序的混乱,大多数中小旅行社因此利润微薄,甚至无利或亏本经营从而倒闭退出市场;

最后,相当一部分旅行社的内部管理存在缺陷,如经营理念和手段落后,缺乏风险监控和评价机制。旅行社侧重于行业内的低价竞争,而忽视了服务质量的提高以及企业文化的建设,而企业文化是无法复制的,对员工的影响力也是巨大的,它是经过很多年以及很多员工的努力才形成的,是旅行社的重要财富。除此之外,由于旅行社在组织游客参观的过程中,忽视对景区环境的保护,一些旅行社在开发景区的过程中,不顾景区的生态平衡,致使多数景区面临着严重的环境污染,环境质量急剧下降,如泸沽湖周围的大规模采伐使湖区的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还有用一些罔顾景区蕴含的历史文化以及民族内涵,使景区丧失原本的意义,致使游客的兴致减弱。

3.2原因分析

目前我国旅行社实行的是政府主导下的水平分工体系,旅行社自行进行市场调研、开发设计产品以及旅游接待,致使规模较大的旅行社因内部资源分散难以集中资源形成核心竞争力,没有充分发挥规模优势,而中小型旅行社因资源有限,难以顾及到每个环节,很容易陷入经营困境。另外,我国的大多数中小型旅行社都是个体经营形式,人力资本投入不足,也没有必要的人才培养机制,认为旅游业不需要高级专业人才,也不愁招不到员工,重视业务人才而忽视管理型人才,没有提供通畅的晋升渠道,员工的发展潜力不大,加上薪酬结构不合理,激励方式单一,没有像股份或期权这类的激励方式,使得旅行社业吸引力低,人才流失严重。其次,旅行社内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这一些弊端,大多数旅行社在建立之初,为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往往将中心放在招揽客户上,而忽视对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建设以及对员工的培训,致使企业员工的素质不高,归属感不强,而且等到旅行社的促销结束之后,客户并没有留下很深的印象,一些客户还会转而投向其他旅行社。另外由于一些旅行社的薪酬不合理,如没有买给导游买养老保险,签劳动合同,让导游感觉没有保障,因此一些导游便选择拿游客买东西的回扣一些短期行为,也让游客越来越不信任旅行社,产生恶性循环,从而导致整个旅游业的利润越来越低。而由于管理层财务风险防范意识较低,出现一些问题时,难以及时处理,致使旅行社陷入困境。最后,由于旅行社的准入门槛较低,近年来我国中小型旅行社的数量一直保持快速增长的状态,且由于旅行社市场的产品很容易被复制,当产品同质化程度较高时,旅行社之间的竞争便转化为价格的竞争,这也是一些中小型旅行社进入市场的重要手段,大型旅行社往往可以凭借自身的雄厚资源和品牌效应,推出新产品,控制市场价格,巩固自己的市场份额,但中小旅行社却停留在产品的复制上,陷入恶性竞争。一些旅行社甚至出现了“零团费”和“负团费”的情况,而一些旅行社为降低成本往往擅自更改协定的服务项目,如在保证旅行社成本和利润的情况下,某个产品本身的费用为3000元每人,旅行社为吸引顾客,只收取2600元,表面上虽然降低了400元,但实质上旅行社会降低食宿标准,擅自增减项目等,致使游客的投诉不断。这也使得旅行社行业面临着较为严重的信任危机。

4、关于旅行社行业健康发展的对策

要使旅行社行业持续健康的发展下去,就必须针对其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改进。首先应该加强旅行社的内部经营管理,加强管理人员素质的提高以及风险防范机制的建立以及企业内部的人力资源管理。加强员工的培训,使员工具备基本的服务意识,提高服务质量和业务技能,因为员工的服务好坏直接决定了旅游产品的质量从而决定了顾客的选择;一些导游职业道德败坏的根源在于薪酬制度,因此还应改善员工的薪酬制度,丰富员工的激励方式,使员工更有动力去努力工作提高业绩,提高自身的服务质量,避免在服务过程中的一些不规范、不合理的行为,同时还能留住员工,吸引核心人才的加入,如云南省旅游局、国税局、地税局和财政局于2010年8月联合发布的《实施公对公佣金的意见》中就提出要实行“基本工资加带团补贴加公对公佣金返还奖励”的薪酬制度,并查处导游和驾驶人员私拿消费场所回扣等行为;此外,还应重视游客的投诉处理,积极及时地处理顾客的抱怨和投诉,这样不但能使旅行社及时发现并改正问题,也能使顾客感觉受到重视,从而获得顾客的信赖和支持。其次,旅行社在发展过程中,不应一味地将重点放在价格竞争上和贪大求全上,而应重视企业文化和品牌的建设以及旅游产品的开发上。企业文化是一个企业的精神支柱,会在无形中不断地影响企业员工,而旅行社品牌化和产品差异化则是支撑企业在市场上屹立不倒的重要因素。目前的中小型旅行社往往就是因为品牌影响力不够和产品无新意致使经营惨淡。现在的旅行社市场已成为买方市场,游客的个性化需求和多样化需求越来越大,自驾游和散客旅游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因此旅行社需要充分考虑这些因素以适应不同游客的要求,如推出主题旅游项目或是在旧的旅游线路上增加一些新的景点和活动,增强游客的参与性或者专注于某个群体或某个项目。这样不但能避免旅行社陷入恶性竞争,还能是旅行社避免为降低成本而损害旅游者利益的行为发生。(作者单位:长沙市美术学校)

参考文献:

[1] 杜江,戴斌. 旅行社管理比较研究(第二版)[M]. 北京:旅游教育出版社,2006

[2] 宋子千. 旅行社经济分析[M].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08

[3] 甄丽君. 论我国中小旅行社的现状与发展[D]. 合肥:安徽大学,2007

[4] 吕倩. 中国旅行社产业组织的现状与发展研究[D]. 吉林:吉林大学,2009

[5] 黄吕波. 关于旅行社低价格竞争之原因的综述[J]. 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6,(8)

[6] 李晓阳. 我国中小旅行社的现状与发展对策研究[J]. 商业研究,2005,(4)

篇5:生态旅游发展模式浅析

宋希

摘要:湘西民族地区地处湖南西部,是中国经济比较落后的地区,文章通过对生态农业产业群现状研究分析,结合产业群建设模式研究,对比已有的成功范例,得出适应湘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群建设模式的途径。按照西部大开发的战略要求,保护生态积极发展农业,实现社会经济与生态恢复同步发展,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

关键词: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模式选择

湘西自治州作为湖南西部少数民族聚居区,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地区,其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目前仍然没有完全摆脱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忽视农业和农村的可持续发展的现象。其生态农业一直在小规模、低效益、低循环的层面上徘徊,与规模化和现代化的要求仍有很大差距。从已有的经验可知生态农业的建设能使得大部分的农村人口获益,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社会公平。而相对落后的湘西地区如何跟上国家发展步伐,走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建设之路,如何突破生产规模小而分散的制约因素,通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在少数民族地区建设发展生态农业产业群,达到突破瓶颈将生态农业建设推向到一个向规模化发展、高层次运行的新阶段,实现环境与经济的和谐发展是个值得探讨的话题。

一、生态农业及生态农业产业集群研究现状

生态农业的提出至今己多年,只是到了20世纪90年代才得到较大发展。在生态农业的研究和实践中,人们逐渐认识到,生态农业是农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可持续的农业发展模式。

在国外的研究中,英国农学家沃.克.沃辛顿(M.K.Worhthington)对生态农业的界定是“生态上能自我邹持,低投入,经济上有生命力,在环境、伦理和审美方面都可以接受的小型农业”。Scofied AM广泛考虑农业与乡村发展和土地生态系统,乡村经济和生活环境协调发展的“生态农业”。

我国自 80 年代开始研究“生态农业”理论和进行实践。李颖明(2006)从评价模型、评价指标、权重确定等方面对农业可持续发展进行研究。刘红梅,李玉浸,陶战,刘凤枝(2006)论述了我国农业现状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特点及其优势,结合典型实例证明生态农业产业化是我国农业发展的根本出路,提出发展生态农业产业化的主要措施。

贾利,李友华,董濮(2006)等学者集中于不同地域的可持续农业发展的进行研究,从区域自然资源和人口概况出发,利用系统综合指数、生产指数、技术装备指数、经济指数、资源环境指数评价分析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状,提出发展策略。

学者李代福从中国农业可持续的必要性出发,引出农业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陈厚基认为应发挥地区资源优势,依据系统工程方法全面规划,达到生态和经济两个系统的良性循环和经济、生态、社会三大效益的统一。沈享理、叶谦吉均(2006)在不同文章中指出中国应遵循生态经济学规律,进行经营和管理的集约化农业生产体系的建设。郭思琪认为生态农业的实现就是生产、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同步,并且通过对可再生资源的利用及各种生物技术的使用,提高系统的自我维持能力。

王云芝(2007)将生态农业建设模式概括为:以“食物链”原理为依据发展起来的良性循环多级利用模式;根据生物群落演替原理发展起来的时空演替合理配置型模式;生态经济学原理指导下的系统调节控制型模式。刘绍民(2007)则将国内发展模式归结为“主导产业

发展”、“全面发展”。

徐明峰(2005)着重研究了生态农业产业化所带来的绩效,对生态农业产业发展从产业政策角度提供了一些建议。杨筠把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区域经济增长、区域产业结构进行分析,强调生态工业、农业、旅游可以协调和谐发展。

农业集群是在接近农产品生产基地的一定区域范围内,同处或相关于某一特定农业产业领域的大量企业和关联支撑机构,由于具有共性或互补性而与农产品生产基地相对集中在一起,从而形成的一个有机群体。简单地讲,农业产业集群就是农业生产基地和农业关联产业在一定区域范围内的集群现象。是农业产业化发展从起步阶段进入新成长阶段中出现的具有方向性、规律性的现象即资源向优势农户、优势企业、优势产业及优势区域集群,而提出的一种新的发展思路。

本文针对当前湘西生态农业的发展情况和存在问题,导入生态农业建设的内涵及实质,客观地认识湘西地区生态农业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试图通过以发展产业群为基础的生态农业,使产业重新组合,形成新的优化的产业链,把分散的小规模的农户经营与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对接。同时结合湘西地区农业现状、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实际,初步提出适合该地区的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实施途径。达到生态环境保持科学、和谐的关系——即生态系统能可持续发展和谐可持续发展。在研究时结合湘西地区的自然、社会、经济环境的具体条件上,结合对湘西自治州民族地区经济发展历史和现状分析,进一步对该地区农业发展路径做出选择。

二、生态农业产业集群建设的模式

农业产业集群,通常指的是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的农户、农业流通企业、农业加工企业等龙头企业,按照区域化布局、产业化经营、专业化生产的要求,发展农业生产比较优势,在地域和空间上形成的密集柔性网络合作群体。

生态农业产业集群是传统农业走向现代农业的重要途径,是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也可以理解成为生态农业基础上的产业集聚。从已有的数据可以发现,在农业产业集群经营相对发达的地区,已经在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影响。在专业化生产条件下,整个集群专注于一个产业,每个企业专注于一道工序,将核心活动集中,从而加强了价值链的资源和核心能力,达到协同效应和优势互补。集群经济是通过各种形式的垂直和水平分工来实现交易成本的节约,它用市场交易关系取代内部管理关系,生产线上的各个环节都变成了市场竞争主体,每个环节的生产经营都是根据效率和经济原则进行广泛的分工和协作,最终达到交易成本最小化。

(一)生态农业产业群的模式

从产业集群形成过程中与外界的关系来看,产业集群的培育和发展主要有两种模式一种是原发型集群模式,另一种是嵌入型集群。

1、原发型模式

即产业集群的形成主要依靠区域内部的原发、内生力量,区外力量的作用很小。原发型产业集群主要是由内在因素衍生形成的,构成集群主体的企业属于当地企业,并随集群的形成而形成,随集群的发展而发展,因而这种集群具有较强的稳定性。

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合理布局,优化品种,保护农田生态环境。养殖业上稳定生猪。扩大规模养殖,发展生态养殖模式,将养猪、养禽相结合。具体而言,一是 “猪一沼一果”生态模式及配套技术。该模式是利用山地、农田、水面、庭院等资源,采用“沼气池、猪舍、厕所三结合工程,围绕主导产业,因地制宜开展三沼—沼气、沼渣、沼液”综合利用,从而实现对农业资源的高效利用和生态环境建设、提高农产品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等效果。依据生态学和生态经济学管理、利用当地现有资源,综合运用现代农业科学技术,在保护和改善

生态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粮食、蔬菜等农作物高效生产的一种模式技术。二是“丘陵山区小流域综合治理模式”是指依靠区域生态资源优势,发展农林、农牧或林牧综合性特色生态农业的模式,包括“围山转”生态农业模式、生态经济沟模式、牧沼粮草果五配套模式以及生态果园模式。

2、嵌入型集群模式

主要是通过在全球价值链上运作的跨国企业或外国企业的投资在特定区域聚集,进而吸引更多国际、国内资本聚集于此而形成的产业集群。嵌入型产业集群的构成主体主要是外来企业,这些企业受到集群地区某种比较优势要素或环境或其他因素的吸引,迁移到该地区发展一旦这种比较优势不再,这些企业由于没有根植于本地,会继续迁移,寻找更具比较优势的地区。

可见,嵌入型产业集群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必须使其集群主体根植于本地,即需要一个内生化的过程,方能稳定。而湘西地区由于其经济基础薄弱、并没有具备相应的龙头产业,因此基本上属于此类的集群模式很少。

(二)成功范例及借鉴意义

学习东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经验,根据各地不同的自然地理条件开拓各具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例如,借鉴日本的经验,拓展山地生态农业发展模式,主要包括“林牧药型”、“林果牧型”、“农林牧型”、“农林牧药菌型”等;借鉴菲律宾、泰国等国家的经验,利用生物食物链原理,在湖海水乡发展“桑果渔型”、“稻菜果渔型”、“桑蚕稻渔蛙型”、“稻莲菱渔鸭型”等生态农业模式;利用生物共生共荣原理,在平原地区发展“农林牧型”、“粮棉油型”、“粮果菜型”等生态农业模式;借鉴中国台湾省建设生态观光农业的经验,在城郊和交通条件便利地区积极发展“果菜花生态园区”、“科技与休闲农业园区”、“花鸟虫鱼果观光园”、“禽菜果花草鱼观赏园”等生态农业。

借鉴日本等发达国家的经验,制定完备的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产品标准体系。现代生态农业建设要逐步走向制度化、规范化,需要完善有关法规制度,制定现代生态农业支持政策,颁布农业生态、环境效益量化标准,加强绿色标志认证与推广使用绿色标签的工作。中国在生态农业标准和规范建设方面,与日本等发达国家存在很大的差距,这也是造成中国出口农产品频繁遭遇国外“绿色壁垒”的主要原因之一。所以,我们应当积极借鉴日本等国家的有关经验,完善生态农业标准体系,强化对农业生产经营标准的监管,促进生态农业产业化经营,加强对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产品贸易的服务工作,积极引导对绿色有机农产品的扩大出口和参与国际市场竞争。

借鉴东南亚现代生态农业建设的基本经验,加强生态农业技术的研究工作,组织有关农业科研机构、技术推广组织、高校研究人员等科研力量,针对生态农业建设中的技术难题进行攻关,并积极参与有关国际生态农业的学术会议和经验交流会等,加强国际间的技术交流与合作,努力为生态农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同时,我们还要搞好生态农业示范园区和基地的建设工作,发挥示范园区和基地对周围农村的辐射、示范和引导作用,促进现代生态农业稳定发展。

中国在生态农业建设过程中,利用传统生态农业的经验和技术较多,而利用现代高新技术方面还显欠缺。因此,应很好地借鉴发达国家生态农业建设的经验,利用先进的农业技术积极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土壤结构、用水条件等,防止工业化学物质污染,提高城市垃圾和污水处理率,加强种子工程建设,发展无土栽培技术、生物农药开发技术、节水工程技术、生物遗传工程技术和生态工程技术等,推广清洁绿色农业生产、管理和加工技术方法,多为广大消费者提供有机农产品和绿色食品,实现农业的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效益的高度统一。

生态农业是建立在高产、优质、高效、低耗和无污染基础上的,必须更多地利用现代高

新技术才能实现这一目标,否则就不可能持续发展。争取通过改善了生态环境,产生良性循环,实现了经济、社会、人口与资源环境的协调发展,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实现了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模式选择要考虑的因素

1、企业因素

企业是构成产业集群的最为基础的要素,集群发展最初的动力来自于企业追求自身发展的愿望。因此,企业间的聚集必然影响产业集群发展,产业集群要发展也势必要考虑如何促使企业的聚集,保持企业的聚集,并扩大集群的规模。

2、软因素

包括当地的经济基础、人才教育、文化意识及区位等制约因素。就西部地区具体而言,普遍存在的问题就是市场机制不完善、企业及社会的“自组织能力”低下、人才流失的严重、经济基础比较薄弱。因此该地区的中小企业集群多表现出以内生性、自发性为主要特征。

3、硬条件

一个地区产业集群的发展还会受到外部环境和因素的影响。这些因素包括有利的也有不利的产业集群在一个区域内得以发展,一定与区域内的条件相关,地理位置、交通条件、资源察赋、农业生产结构、开发程度、基础设施等对产业集群的发展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区域内的自然条件、交通条件,资源条件,对于区域内产业集群的类型也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三、湘西地区生态农业产业群建设模式的途径

(一)观光农业打造服务产业模式

观光农业是以发展生态农业为起点,通过充分利用各种农业资源,发挥各地的农业特色,形成多样化、精致化、特色化农业发展模式,将自然景观、农业资源、民族文化、消费时尚等结合起来,拓展农业产业发展空间。它以生产新、奇、特、优农产品为特色,依托农业高新技术,集农业生产、旅游休闲、观光度假、采集劳动、品尝果菜、陶冶情操于一体,给人们增加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和有益身心健康的旅游活动内容。

湘西地区旅游资源、生态资源丰富,可以通过建立观光农园,通过开发成熟的果园、菜园、茶园、花圃等,让游客到园内摘果、选菜、采茶、赏花,将观光休闲与体验田园劳作乐趣相结合;二是发展休闲农场,农场内向游客提供田园景色观赏、农业劳动体验、垂钓、采集果蔬、度假、游乐等休闲项目;三是建立市民农园,即由农民提供农地,让市民参与耕作的园地,用以种植花草、蔬菜、果树或经营家庭农艺。以此将观光农业逐渐形成一种综合性、立体性和生态性的产业,符合现代生态农业发展的特点和要求的现代农业。观光休闲农业已经处于普及阶段,在管理方面也逐步走向规范法与制度化,科技、文化因素的渗透又不断提高观光农业的水平。

同时,加速生态旅游产业开发,抓好旅游发展规划和旅游景区、景点及旅游线路建设,推进民族文化旅游、红色历史文化旅游和生态旅游资源的整合,着力打造以生态旅游、森林休闲旅游、土苗风情旅游、溶洞奇观旅游为特色的旅游品牌,构筑精品旅游线路,培植壮大旅游产业。确立保护自然原生态原则,创造优美的人居环境、保护原汁原味的土家民俗风情区。实施整体开发与区域联动,打破行政界限,整合旅游资源,确立大湘西的旅游经济圈。实施旅游营销政策,景区开发企业、旅行社、宾馆酒店、文化娱乐、旅游产品市场、旅游车队等系列景区关联单位应通力协作。

(二)、大力发展现代农业,谋划绿色产业模式

现代农业是一种资源节约和可持续发展的绿色产业。土、肥、水、药和动力等投入的高效化是现代农业的重要特征。高效率、低投入和低负面影响的现代施肥和灌溉体系;从保护作物到保护农业生产系统的病虫害综合防治体系;改善作物生长条件和保护土壤肥力的保

护性耕作体系,以及设施种植和养殖现代农业是以生物为中心的一种优化的生物—技术—经济—社会复合人工生态系统。

用生态化理念谋划现代农业,推进农业结构调整,壮大以烟叶、茶叶、畜牧、林果、药材、蔬菜为主的六大农业特色产业。强化产业体系内部联系,促进农业增值增效,培育“一村一品、一乡一品、一县一品”的产业优势,促进农业产业向产前、产后两头延伸,构建农业产业链条和产业体系。大力发展富硒绿色食品产业,增加优质高效的符合环境标准产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及特色产品等的有效供给量,增加“三农”收益,推进和带动农业产业化。积极推进农业标准化生产,提高农产品品质。

扶持药化工业拓宽市场空间,实现稳步发展,做大做强中药材及成品药产业;培育壮大富硒绿色食品加工工业,提升企业整体素质和产品创汇能力;引导建材工业科技创新、扩大生产规模、提高产品质量,加快发展步伐。利用能源、生物、旅游、药材、矿产等丰富资源,开发出富硒的猕猴桃、茶叶等系列产品。同时通过整合资源,促进服务业集团化、网络化、品牌化经营,强化对交通运输、商贸流通、公用事业、农业服务等行业的改组改造,充分发挥服务业在扩大就业、增加居民收入、扩大消费和服务工农业生产、重大项目建设、城乡居民生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

深入推广生态能源农业模式,加速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在生态能源农业模式上, 探索出以“五改三建”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家园文明新村建设之路。即以沼气池建设为龙头,改水、改路、改厨、改厕、改圈与建沼气池、建农家房舍、建生态致富家园相结合,形成“畜—沼—果(菜、药、茶、烟、粮)”良性循环的山区农村生态能源农业模式。沼气能源开发拉动了养殖业、种植业的发展,促进了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加速了特色产业基地建设。形成了茶叶、中药材、烟叶、林果和蔬菜等无公害农产品基地。从而通过推进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以农村饮水、沼气池、农田水利和乡村道路建设为重点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加速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即依托农业循环经济发展模式,积极发展生态农业,具体包括发展生产中的资源综合利用、生态农业、绿色农业、农产品加工业、农产品品牌建设和农业观光旅游等多种模式,并通过合理的保障机制培育,改造湘西传统产业,从而促进其实现可持续发展,真正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对相对落后民族地区的发展具有较强的实际借鉴意义,也是民族落后地区实现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从长期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构建和谐社会的必选道路。

参考文献:

[1] 叶谦吉,生态农业——农业的未来 [M],重庆: 重庆出版社,哪一年出版

[2] 卞有生, 国内外生态农业对比理论与实践 [M] ,北京:中国环境科学出版社,2000

[3] 李文华,生态农业—中国可持续农业的理论与实践[M] 北学工业出版,2003.9

[4] 孔祥智,主编中国三农前景报告[M],中国时代经济出版社,2005.9

[5] 黄进勇.李翔 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建设模式及产业化问题 [J],农业环境与发展,2001.2

[6] 张壬午,国内外生态农业研究概况 [J] Agro-environ and develop 1994/11 4

[7] 章力建,侯向阳,王庆锁,我国西部地区生态农业的建设问题 [J],农业经济问题

2001.1

[8] 李新平,中国生态农业的理论基础和研究动态 [M],农业现代化研究,2000.6

[9] 王兆华,尹建华,循环经济理论的国际实践及启示 [J],改革,2005.6

[10] 颜景辰,雷海章,世界生态农业的发展趋势和启示 [J],世界农业,2005.1

[11]王农,刘林,邢捷,关于生态农业建设的一些思考 [J], 生态农业.2006.61、语言要精练,层次要分明

2、模仿好文章写,下载一篇好文章模仿

篇6:浅析旅游环境与旅游业的发展

长期以来,人们总把旅游发展视为一种经济活动,偏重追求其经济效益,而忽略了普遍存在的旅游对环境的影响.旅游资源和旅游环境质量是旅游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旅游对环境尤其是对自然环境造成的严重破坏不仅会阻碍旅游业本身的持续发展,而且也会带来相关的负效益.应加强对旅游环境保护的宏观管理;应用美学观点,搞好旅游风景区的环境规划;加强宣传教育,提高游客保护环境的自觉性;研究环境容量,保证旅游资源得以永续利用.

作 者:艾治国  作者单位:黑龙江商业职业学院,黑龙江,牡丹江,157011 刊 名:商业经济 英文刊名:BUSINESS ECONOMY 年,卷(期): “”(7) 分类号:F590 关键词:旅游环境   旅游业   发展  

上一篇:职业教学下一篇:pscs6实例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