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学森实验班

2024-07-23

钱学森实验班(精选10篇)

篇1:钱学森实验班

西安交大钱学森实验班探索培养拔尖创新人才

2011年12月11日 15:25:38 来源: 新华网

新华微博

【字号:大 中 小】【打印】

新华网西安12月11日电(记者周劼人、许祖华)12月11日是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诞辰100周年纪念日。在钱学森的母校之一西安交通大学,有一个以“钱学森”命名的实验班,正在以钱学森的“大成智慧学”教育思想为办学指导,试图通过践行钱学森的教育思想,来回答“钱学森之问”,探寻培养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新途径。

西安交大从2007年开始在一年级本科新生中选拔各方面基础好的学生,组建钱学森实验班,进行教育教学改革的试点。如今,钱学森实验班已招收5届学生,首届学生已于今年7月毕业。

“‘大成智慧学’是钱学森教育思想的重要内容。钱学森认为,科学家不仅要有自然科学知识,还要有哲学和人文艺术修养,创新需要良好的科学和人文精神。”西安交大校长、中国工程院院士郑南宁说。

“钱学森班在课程设置方面,打破原有专业壁垒,将全部课程以钱学森现代科学体系中的11个部类划分,学生所学基本要涉及所有方面,培养模式上,实行的是六年学制:三年通识教育,一年专业教育,两年研究生教育。通识教育时不分专业、独立设班,单独授课。”西安交大副教务长邱捷介绍说。

提及这种跨学科教育带来的好处,钱学森班首届毕业生魏笠深有感触:“其他专业的学生一般都是从自身专业背景出发,去解决一个问题,而钱班的同学往往会想,解决这个问题需要哪些专业的知识。”

“在人文素养方面,学校为钱学森班开设了艺术思维与方法、艺术欣赏与创作等课程,我们希望给学生的不仅仅是逻辑思维,而且有形象思维、批判思维的内容在里面。”邱捷说。为钱学森班教授艺术思维与方法课程的马西平老师说:“没有想到这些以理工科为主的学生在艺术方面的求知欲也很强。许多同学都觉得在艺术类课程和实践活动中,自己的兴趣、想象力和形象思维能力都像被唤醒了一般。”

虽然进入钱学森班的学生都是优秀的,但进了钱学森班并不意味着可以高枕无忧。钱学森实验班实行严格的分流制度,一门课程不及格,或三门课程在70分以下,都将被分流到普通班。据了解,首届钱学森实验班学生入学时有65人,毕业时只剩下33人。钱学森实验班在课程设计中,改变了传统教学方式,加大了实践课程的比例,采取开放式、启发式、小班讨论的课程教学方式,特别强调实践能力、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这对教师授课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韩省亮老师所教授的《理论力学》课是钱学森班同学非常喜欢的一门课。一次,韩老师给学生布置了一个“大作业“,要求同学们不用胶水等辅助材料,用纸设计一座桥,架在间隔1米的两张课桌间,让模型车能顺利通过。最终,哪个组的纸桥越轻,这个组的得分就越高。为了完成这个任务,学生们分成几个小组又翻书、又计算、又讨论、又试验。

“除了校园里的训练,更重要的是社会实践环节。”西安交大副校长程光旭说。

钱学森班的学生在大一和大二暑假,都必须自行联系工矿企业实习,回校后撰写实践报告,通过答辩才能取得学分。社会实践开阔了他们的学习视野,提高了思考问题与人际交往的能力,同时学会了与人之间的尊重与合作。

2011年7月,钱学森实验班第一届本科生毕业,实验班的一些“成果”也逐步显现。

“他们常常不经意间就成为团队的领袖。”西安交大副教务长邱捷说,在学生们参与的各类竞赛和毕业设计中,钱学森班的学生因为涉猎的知识系统多,往往眼界宽、学识广,看待、驾驭、决策问题更全面。

西安交大高教研究所的一项分析表明,“钱班”学生“思想活跃、学习活跃、生活活跃”,具体体现在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活动和文体评比上。截至2010年底,“钱班”三个年级的学生在各级活动中获奖160多项,仅首届钱学森实验班学生就有28人受表彰82项,比例占入学人数的43%,占毕业人数的84.85%。

“钱学森实验班的教学改革实践告诉我们,教育本身是一个缓慢、优雅和美妙的过程,不能有任何急功近利的心态。教育的本质就是要让受教育者在校园里能充满兴趣快乐地学习,身心都能健康成长,成为能够掌握自己命运的人。”郑南宁说。

篇2:钱学森实验班

《管理信息系统》实验报告

实验名称:移动支付

级:财管B1305 学

号:130657 学生姓名:钱学鹏 实验地点:5J534

实验题目: 移动支付

1、实验目的

(1)了解电子支付的原理和内容,熟悉和掌握电子支付的具体实现方法。

(2)熟悉和了解网络银行、手机银行的发展现状,掌握网络银行的基本业务及其操作。

2、实验要求

(1)概念理解:查阅有关资料,根据你的理解与看法,简述什么是“网络银行”?什么是“手机银行”?简述电子支付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及特点;简述电子支付与移动支付之间有什么一同;什么是支付网关?主要作用是什么?

(2)找一家针对手机用户的购物网站,列举该网站提供的支付方式,体验手机支付的过程。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手机支付过程(含现场支付、远程支付)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如何防范?

(3)找一家提供手机银行服务的银行网站,如: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等,查看目前手机银行提供哪些服务?如何开通手机银行服务?针对手机银行服务提供的安全机制有哪些?你认为服务过程是否安全,为什么?

(4)著名网络银行评价网站Gomez对网络银行的评价要求是至少提供5种业务中的一种才可以称为网络银行。这5种银行业务是什么?请根据Gomez对网络银行的评价要求。

3、实验内容

(1)“网络银行”是:是指银行利用Internet技术,通过Internet向客户提供开户、查询、对帐、行内转帐、跨行转账、信贷、网上证劵、投资理财等传统服务项目,使客户可以足不出户就能够安全便捷地管理活期和定期存款、支票、信用卡及个人投资等。“手机银行”是:是利用移动通信网络及终端办理相关银行业务的简称。作为一种结合了货币电子化与移动通信的崭新服务,移动银行业务不仅可以使人们在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处理多种金融业务,而且极大地丰富了银行服务的内涵,使银行能以便利、高效而又较为安全的方式为客户提供传统和创新的服务。

电子支付与电子商务之间的关系及特点:电子支付是指电子交易的当事人,包括消费者、厂商和金融机构,使用安全电子支付手段,通过网络进行的货币支付或资金流转,是电子商务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特征:

① 移动性:随身携带的移动性,消除了距离和地域的限制。结合了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的移动性,随时随地获取所需要的服务、应用、信息和娱乐。

② 及时性:不受时间地点的限制,信息获取更为及时,用户可随时对账户进行查询、转账或进行购物消费。

③ 定制化:基于先进的移动通信技术和简易的手机操作界面,用户可定制自己的消费方式和个性化服务,账户交易更加简单方便。

④ 集成性:以手机为载体,通过与终端读写器近距离识别进行的信息交互,运营商可以将移动通信卡、公交卡、地铁卡、银行卡等各类信息整合到以手机为平台的载体中进行集成管理,并搭建与之配套的网络体系,从而为用户提供十分方便的支付以及身份认证渠道。移动支付业务是由移动运营商、移动应用服务提供商(MASP)和金融机构共同推出的、构建在移动运营支撑系统上的一个移动数据增值业务应用。移动支付系统将为每个移动用户建立一个与其手机号码关联的支付账户,其功能相当于电子钱包,为移动用户提供了一个通过手机进行交易支付和身份认证的途径。用户通过拨打电话、发送短信或者使用WAP功能接入移动支付系统,移动支付系统将此次交易的要求传送给MASP,由MASP确定此次交易的金额,并通过移动支付系统通知用户,在用户确认后,付费方式可通过多种途径实现,如直接转入银行、用户电话账单或者实时在专用预付账户上借记,这些都将由移动支付系统(或与用户和MASP开户银行的主机系统协作)来完成。移动支付潮席卷全球 国内发展需精诚合作。

(2)找一家针对手机用户的购物网站,列举该网站提供的支付方式,体验手机支付的过程。从消费者角度分析手机支付过程(含现场支付、远程支付)中存在哪些安全风险?如何防范? 网站提供的支付方式有:手机账单、电话银行账户或信用卡账户支付、银联快捷支付

安全风险:技术风险、法律风险和信誉风险;“技术层面来说,手机作为支付工具时,设备丢失、密码被攻破、病毒发作等问题都将造成重大损失。而大多数国家在移动支付方面的法律法规还不完善,对交易各方权利和义务的规定也不明确。此外,操作上存在的风险使

金融欺诈成为可能,或将引发信誉危机。”

防范措施:

① 通过建立安全系统模型化解手机支付的风险; ② 通过改进GSM手机加密算法化解手机支付的风险; ③ 通过建设完善的法律机制化解手机支付的风险.(3)服务有:手机充值、信用卡商城、机票预订、营业网点查询、酒店预订、自助银行查询、手机号码转账等。

手机银行开通渠道:

1、手机渠道:通过手机登录建行手机银行网站,选择“开通服务”后进行自助开通。

2、网站渠道:登陆该银行互联网主页,点击页面左上角手机银行服务栏目中的“开通”按钮后,按照提示信息自助开通。

3、网银渠道:登录网上银行后,点击右侧的“渠道互动签约与维护”链接,按照提示信息自助开通,4、网点渠道:直接到营业网点开通手机银行。手机银行使用SSL安全加密协议保证数据传输安全。我认为是挺安全的,手机支付会有短信提示,当别人登陆自己帐号进行支付时,会有相关提示的,如果手机丢失,可以马上去银行办理挂失业务保证安全。

(4)这五种业务是基本业务、网上投资、网上购物、个人理财、企业银行;

4、实验总结

1.移动支付的产业环境不完善 ;

2、中国社会信用体系不完善;

3、安全问题是移动支付普及的主要障碍,也是所有消费者最

关注的问题;

4、消费者使用习惯尚未养成;

5、.支付技术的限制也给目前的移动支付造成某种程度的困难。

对策:

篇3:钱学森与西部

钱学森院士晚年退出国防科研一线工作之后, 结合自己常年在西北、西南卫星发射场工作的所见所闻, 明确指出, 西部开发要和农业发展结合起来, 要建设沙产业、草产业和林产业, 促进西部开发农业现代化。应在“不毛之地”的戈壁沙漠上发展农业生产, 充分利用戈壁滩上的日照和温差等有利条件, 推广使用节水技术, 推进知识密集型的现代化农业。重点推广应用在实践中创造的“多采光, 少用水, 新技术, 高效益”的沙产业技术路线。他强调, 在西部开发中, 要转变关于西部沙漠的思维定势, 要看到沙漠上也有发展农业的有利条件, “不仅是治理, 更重要的是开发, 将治理蕴含于开发之中”。钱老认为, 我们在21世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 起点必须要高。在开发林产业、沙产业、草产业时, 要强调知识密集型, 要把现代科学技术, 包括生物技术、信息技术都用上。而且一开始就搞产业化, 形成生产、加工和销售一条龙, 并注意综合利用。他在《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一文中, 详细论证了如何用现代科学技术和现代市场观念, 将草原的生态保护、科学利用、资源增值和牧民致富结合。他还用系统工程的思想, 勾画出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谐发展以及新牧区产业的蓝图。

1999年在钱学森提出的沙产业、草产业、林产业理论指导下进行的, 号称“内蒙古私营企业第一强”的东达蒙古王集团, 响应党中央实施西部大开发的号召, 斥巨资进军库布其沙漠, 搞起了沙区适生灌木沙柳的产业化综合利用项目。把“绿化”和“产业化”合理对接, “绿起来”和“富起来”有效结合, 创造性地探索了在我国西部沙区恢复生态、发展生产、提高农牧民生活 (即“三生统一”) 的新路。20多年来, 在党中央、国务院的高度重视下, 在全社会的大力支持和参与下, 我国正在逐步实现从资源型草原向产业型草业的积

极转变, 草业在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中的作用日益明显, 已成为不可替代的重要产业。

篇4:钱学森实验班

关键词:高校;人才培养;创新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钱学森实验班围绕创新人才的培养目标,在通识课程设置上,突出英语、数学、计算机和人文素质,完善通识教育,加强学科基础教育,在保证基本培养规格的基础上,设立选修课程和一系列专业基础模块课程体系,使学生在宽厚的基础上有广阔的自主选择空间。

一、钱学森实验班人才培养的初步成效

1.优化了学生的知识结构,强化了学生的专业基础

钱学森实验班要求学生在一年级通过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在二年级通过大学英语六级、计算机等级考试,参加学科竞赛并获得优异成绩。所以,目前钱学森实验班学生的英语、计算机能力较突出。

2.提升了学生的专业竞争能力,塑造了學生的创新品格

钱学森实验班所有课程均由博士或副教授、教授领衔主讲,学风浓重,全班学生均勤奋好学,学生基础知识及专业知识扎实。如,《分子生物学》采用双语教学,近几年均由加拿大籍著名病毒专家李毅教授全程主讲,这大大拓宽了学生的知识面和开阔了学术视野。

3.关注学科前沿,大部分学生能够潜心学术研究

大批毕业生通过激烈人才竞争,顺利考取硕士研究生。2009级钱学森实验1班的考研率超过40%,高出学校平均水平二十多个百分点,且录取学校多为武汉大学、南京大学等重点高校。本人毕业论文指导的2009级生物工程专业钱学森实验班的两名学生考入到华南师范大学、扬州大学就读研究生,导师均为博导。

4.培养了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些学生后劲潜力较大

经过坚实的理论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学生展现出良好的研究素质,创新实践能力有了极大提高。如,2009级钱学森实验班多名学生在湖北省大学生《微生物学》实验竞赛、《生物化学》实验竞赛中获二、三等奖,在湖北省众多高校的激烈竞争下,为民办高校争得了荣誉。

二、对钱学森实验班人才培养方向的思考

1.继续优化钱学森实验班学生选拔标准

要选拔一些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热爱集体,具有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而艰苦奋斗的精神的学生,同时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具有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的学生。坚定不移地选拔学习勤奋,基础扎实,英语基础优秀、选拔考试成绩优秀的学生。

2.吸引学生进入钱学森实验班,并接受挑战

实验班学生在入党、评优、助学贷款、奖学金评定等方面应该享受优惠政策,单独评定。还可与武汉其他大学合作共同培养学生。在教学资源享有方面,如图书借阅每学年可以享受一定的免费机时等。

3.加强创新型教师队伍建设,重视熏陶教育

创新型人才需要靠创新教育来培养,而实施创新教育的主体应该是创新型教师。高素质的师资队伍既是一所大学核心竞争力的主要指征,也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关键所在。创新型教师应具有高尚的道德修养,拥有丰富的知识结构,并具有一系列创新能力等。

三、如何进行钱学森实验班学生的过程管理

1.钱学森实验班学生培养实行导师制

我系目前拥有博士教师24名、教授11名、副教授5名。系里应优先为实验班学生配备学术水平高、教学经验丰富的讲师以上职称博士担任导师。实验班学生的培养要贯彻“厚基础、素质高、能力强、复合型”的原则,实行教学计划单列,部分重要基础课单独开班。大一为基础教育阶段,学校对钱学森实验班学生加强、深化公共基础课学习,此阶段的学习重点是打好基础,使学生具有宽、厚的基础理论知识。

2.抓好专业基础课和主干课学习的同时,要根据学生的基础和特长,指导学生制定合理的培养计划和实施进程

目前,我系生物学学科为湖北省重点学科,生物工程专业是省级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拥有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下一步学校和系部要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条件和较宽松的发展空间,加强专业理论和技能培养,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引导学生参加一定的创新实验和科学研究工作,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3.钱学森实验班要实施名师、名课程、名实验和名教材等的培养措施

我系拥有省级、校级教学名师、骨干教师多名,拥有省级精品课程《微生物学》和《基因工程》2门,校级精品课程5门,主编《微生物学》《生物化学》《基因工程》等教材多本。下一步要精心选聘富有改革、开拓和奉献精神,教风、学识兼优的名师担任实验班课程的主讲教师。担任实验班教学工作的各科教师在教学上要注意课程大纲的适当加深、拓宽,同时向学生介绍参考书目,增加辅导、答疑的讨论课,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意识。

4.创新的思想需要浓厚的学术氛围去孕育,创新思维需要通过交流和借鉴来产生

学术活动可以开阔眼界、产生兴趣、激发灵感与创新思维。目前我系教师主持国际合作项目1项、主持国家基金项目4项,省市基金项目多项。为此,必须采取多方面的、行之有效的措施,加强学术交流,营造创新氛围。可以定期组织学术交流活动,以加强师生间的学术探讨,还可以定期邀请其他高校知名专家作学术报告;鼓励学生走出校门参加各种社会实践、参与大型科学技术攻关,有计划地聘请国内外学术大师开设讲座和专题研讨班等。

21世纪,人才的竞争是一切竞争的核心。我校作为全国以生命科学为特色的应用型的民办高校,在生物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方面已经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改革,2012已经顺利通过了教育部的本科教学评估,钱学森实验班的人才培养模式也得到了教育部本科评估专家的赞赏和肯定。下一步,我校将不断加强学校内涵发展,继续探索钱学森实验班生物类人才培养模式,为社会培养更高质量的创新型人才。

参考文献:

黄立宏,龚理专,李勇军.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09(6):24-26.

(作者单位 武汉生物工程学院生物科学与技术系)

篇5:钱学森实验班

读《从钱学森身上寻找“钱学森学问”》有感

当要写读后感的时候,我往往会想着随便应付就好了,但是读了《从钱学森身上寻找“钱学森学问”》这篇文献,我仿佛发现了好多值得思考的东西,尽管这其中仍有一些雷同的观点,但是懂得思考就是创新所需要的一种能力。

文章开篇就是钱学森老先生的经典问题:“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我想对于这样的问题,社会上的很多人都已经回答过了,而且是从各个方面仔细的去分析,所以出于这个原因,我只想谈的是:什么是杰出的人才?是那些整天抱着书泡在教室或图书馆的人吗?是那些平时不在学习上花心思,临考试的时候抱佛脚就可以考得很好的人吗?读完钱老对师大附中的回忆时,我觉得会创新的人就是杰出的人才。创新的人是灵活的、有逻辑思维和善于总结的人,并且他们不只会抱着理论知识高谈阔论,忽视实际操作。钱老曾多次提到,一个具有创新品格的人,他的形象思维能力与逻辑思维能力要达到一种平衡,不可能一个逻辑思维很强而形象思维很差的人具有创新能力。我们都把钱老看成一个杰出的人,是因为钱老在逻辑思维和形象思维之间拿捏得当,从而具有了创新能力,为世人所景仰。杰出的人知道主次之分,哪些内容该掌握,哪些内容可以暂且搁置,对于这些他们都是心里有数的,并不会对所有的知识盲目地掌握,否则完完全全地失去了学习上的主见,是很难有创新的。因此,当我们清晰地认识到什么杰出的人才时,我们才能够知道现而今我们学校在培养杰出人才方面缺乏了什么,往后应该朝着哪些方向去完成这一艰巨的任务。

再者是钱老提出的整体思想,我觉得无论是做什么事情,整体意识是不可缺少的,因为任何一个人都是依靠集体而存在的.,个人力量微不足道,即使有时候看起来是一个人完成的事情其实凝聚了各种力量。在钱老的这一思想中包含了用系统科学的理论观察和分析问题的思想。在我看来,对待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尤其是棘手的问题,用系统优化的办法去处理是再好不过的了。所谓系统优化的方法,就是要求我们要着眼于事物的整体性,从整体上把握系统的功能和性质;要注意遵循系统内部结构的有序性;要注重系统内部结构的优化趋向。学科之间是相通的,而文献中也提到提到钱老曾经在加州理工学院创办过“系统学讨论班”,这样的班不只是用来研究理工知识,而且涉及哲学,信息学等科目,范围广泛,足以打开学生的视野,这也正好印证了系统优化方法的有效性和重要性。但是在国内,大部分高中在高一就开始分文理科进行学习,学业水平测试过后几乎是文科生只专注于文科学习,理科生只专注于理工科,到最后仿佛是文理科“老死不相往来”,不利于学生跨学科、大思维、多碰撞地进行系统控制的研究,所以还是回到钱老原来的那个问题,我们学校为什么培养不出杰出的人才,那是因为学校对学生的培养范围很狭窄,并且没有把研究学问放在第一,教学方式大都是老师讲授学生听,课堂课后没有学术研究的氛围;而在研究学问时又不习惯于在一个大的背景下进行,如此这般,在学术上的观点就容易片面,还谈何杰出与创新。所以系统思想在学术创新这一方面的作用是非同小可的,要想提高我国学生的创新能力,首先就要培养学生的系统意识,带领他们掌握系统科学的理论,以便他们在往后的学术创作上能胜人一筹,带动整个国家的创新水平。

在阅读中,我还关注到钱老对当今教师的期望。他说,培养人才很重要的一点是老师要教书,而现实情况是大学老师几乎是以带领学生完成论文,实现大项目为主,忽视学生的基础教育。基础教育是建好学术研究这栋大楼的地基,没有地基,摩天大楼总会在人们不察觉的一天倒塌。对于大一新生来说,由于对各种课程和学术研讨尚未深入涉足,似乎对这样的现实感触不深,但是作为一个师范生来说,钱老的这一期望其实是在向我们敲响警钟,警惕我们在未来的教育生涯中要更懂得扎实学生的基础教育,并且积极地为学生营造学术创新的活跃气氛,让学生不在学习上急于求成,形成刻苦专研的好习惯。

篇6:钱学森精神

郑州四中 高一(四)班 孟新朋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和‚火箭之王‛并获得至今唯一的‚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的钱学森是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杰出代表和光辉典范,为我国国防科技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杰出贡献,在中国科技界和全社会树起了一座精神的丰碑。以‚爱国、奉献、求真、创新‛为标志的钱学森精神是钱学森科学人生的真实写照与集中体现,是广大科技工作者人生追求的理想参照和规范坐标。他就是‚科技界的一面旗帜‛。

钱学森是中国航天科技事业的先驱和杰出代表。钱学森展现了中国科学家的硬劲;力学、喷气推进、航天技术,钱学森展现了一位科学家在研究上的牛劲;新中国的火箭研究工作在火箭专家钱学森的带领下,经过五年的艰苦努力,在1970年4月2日‚长征‛1号运载火箭诞生,并多次成功发送东方红1号卫星,标志着中国航天技术迈出了重要一步。1975年的长征2号成功发射,并且在10年间连续12次成功发射。到84年长征3号成功发射了试验通讯卫星,使我国成为世界第五个能自行发射地球静止轨道卫星的国家。

中国的火箭研究工作,从一片空白,大跻身于世界先进行列,并且在国际商业发射业务取得了辉煌成就,在世界科技领域占据了一席之地,从古老的梦想飞天到2003年10月15日搭载着航天员杨利伟的神舟五号飞船成功发射,这是中国首次发射的载人航天飞行器;2005年10月12日上午九时整,神舟六号顺利发射;2008年9月25日晚9点10分,神舟七号飞船发射成功;2011年11月1日,神舟八号飞船发射成功,神舟八号飞船在酒泉发射升空,将在太空与天宫一号对接;飞船上有两个模拟假人,能够实时检测舱内环境是否适合航天员生存;2012年6月16日,神舟九号成功发射;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及长征二号F遥十火箭成功发射;2016年10月17日早晨7时30分28秒搭载着航天员景海鹏、陈冬的神舟十一号载人飞船胜利升空的意义深远,不仅对于中国,甚至对于整个人类都具有积极意义。在此次空间实验室任务中,对接轨道和返回轨道高度比以前增加了50公里,神舟十一号任务将首次考核验证空间站阶段的交会对接和载人飞船返回技术,还将首次考核航天员中期驻留能力,通过验证航天员驻留能力,为航天员空间站阶段长期在轨考核奠定基础。在通往星辰大海的征途上,中国航天将会取得一个又一个的胜利,为人类探索宇宙空间作出更大的贡献。航天科技和航天工业的发展使人类得以脱离地球逍遥漫步于茫茫宇宙空间,其价值不仅仅在于对各个国家现时的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均具有巨大价值。所有的航天功绩都体现了中国人民的智慧和才能。看着日益强盛的中国,真想高呼一声‚中国!我为你自豪!‛。

钱学森给中国航天事业打了足够的底劲;今天,这位中国航天之父所开拓的事业正阔步向前,冲劲十足!钱老不仅以自己严谨和勤奋的科学态度在航天领域为人类的进步做出卓越的贡献,更以淡泊名利和率真的人生态度诠释了一个科学家的人格本质。在他心里,国为重,家为轻,科学最重,名利最轻。5年归国路,10年两弹成。开创祖国航天,他是先行人,劈荆斩棘把智慧锻造成阶梯,留给后来的攀登者。他是知识的宝藏,是科学的旗帜,是中华民族知识分子的典范。正是因为钱学森回国效力,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至少向前推进了20年。就连病榻上的钱学森还坦诚建言:‚现在中国没有完全发展起来,一个重要原因是没有一所大学能够按照培养科学技术发明创造人才的模式去办学,没有自己独特的创新的东西,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钱学森在北大讲话时还曾说过:所谓优秀学生就是要有创新。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别人说过的才说,没说过的就不敢说,这样是培养不出顶尖帅才的,这是很大的问题。这就是钱老的精神,正所谓‚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呀!钱学森就是到了最后还在为国着想,一生为国鞠躬尽瘁。2009年10月31号钱老永远离开了,在缅怀他的同时,他提出的这个‚很大的问题‛,值得我们反思与攻克。

当前,全社会正在掀起一股学习和践行中国梦的热潮,中国梦连着科技梦,科技梦助推中国梦。大力弘扬钱学森精神,最终实现民族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科学无国界,但科学家却有自己的祖国‛。热爱祖国、奉献祖国是科技工作者崇高的道德规范;创新是科学的生命和灵魂,科技创新是经济社会发展的生命线。钱学森人生历程不同凡响,科学成就举世瞩目,学术思想博大精深,精神风范卓尔不群呀!钱学森是国之魂宝,他的一生波澜壮阔。虽然钱老的躯体离我们远去了,但是他的灵魂永远活在全国人民的心中;钱学森的爱国、开拓创新、攻坚克难、无私奉献的精神永远流传。

篇7:钱学森名言

1、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

2、我们不能人云亦云,这不是科学精神,科学精神最重要的就是创新。——钱学森

3、我是一名科技人员,不是什么大官,那些官的待遇,我一样也不想要。——钱学森

4、Knowledge was boundless。(学无止境)——钱学森

5、Nothing is final!(没有什么认识是最后的)——钱学森

6、知识的广度来自知识的深度。——钱学森

7、高等学校的学习,是打基础的时期,应该强调学好基础课程。——钱学森

8、我本人只是沧海之一粟,渺小得很。真正伟大的是中国人民,是中国共产党,是中华人民共和国!——钱学森

9、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钱学森

10、我姓钱,但我不爱钱。——钱学森

11、你在一个晴朗的夜晚,望着繁密的闪闪群星,有一种渴望而不可及的失望吧。我们真的如此可怜吗?不,绝不!我们必须征服宇宙。——钱学森

12、我近30年来一直在学习马克思主义哲学,并总是试图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指导我的工作。马克思主义哲学是智慧的`源泉!而且一个马克思主义者是绝不会不爱人民的,绝不会不爱国的。——钱学森

13、难道搞科学的人只需要数据和公式吗?搞科学的人同样需要有灵感,而我的灵感,许多就是从艺术中悟出来的。——钱学森

14、生命的经历太多,但年纪太短,装不进去,因此每有人问道到详细时间和地点时,总是含糊以对,和所有彼时在场的人全不巧擦身而过。——钱学森

15、我在美国前3、4年是学习,后十几年是工作,所有这一切都在做准备,为了回到祖国后能为人民做点事——因为我是中国人。——钱学森

16、我没有时间考虑过去,我只考虑未来。——钱学森

17、我很高兴能回到自己的国家,我不打算再回美国,今后我将竭尽努力,和中国人民一道建设自己的国家,使我的同胞能过上有尊严的幸福生活。——钱学森

18、我的事业在中国,我的成就在中国,我的归宿在中国。——钱学森

19、我认为今天的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钱学森

20、正确的结果,是从大量错误中得出来的;没有大量错误作台阶,也就登不上最后正确结果的高座。——钱学森

21、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门。——钱学森

22、我作为一名中国的科技工作者,活着的目的就是为人民服务。如果人民最后对我的一生所做的各种工作表示满意的话,那才是最高的奖赏。——钱学森

23、中国大学老是“冒”不出杰出人才,这是很大的问题。——钱学森

24、科学工作千万不能固执己见。缺乏勇于认错的精神,是会吃大亏的。——钱学森

25、在美国期间,有人好几次问我存了保险金没有,我说1块美元也不存。因为我是中国人,根本不打算在美国住一辈子。——钱学森

26、常常是最后一把钥匙打开了神殿门,不要失去信心,只要坚持不懈,就终会有成果的。——钱学森

27、我认为今天科学技术不仅仅是自然科学与工程技术,而是人认识客观世界、改造客观世界的整个的知识体系,而这个体系的最高概括是马克思主义哲学。——钱学森

篇8:民族脊梁钱学森

钱学森, 新中国历史上伟大的人民科学家, 被誉为“中国航天之父”“中国导弹之父”“火箭之王”“中国自动化控制之父”;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获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颁发的“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回顾这位科学大家的一生, 我们对他做出的贡献和成就不吝任何赞美之词, 他开启了一个全新的学科, 他推动一个大国成为一个强国……

睡狮千年, 一夫振臂万夫雄

钱学森是浙江临安人, 1911年12月11日出生于上海, 1929年9月考入国立交通大学机械工程系, 1934年6月考取清华大学第二届公费留学生, 1935年9月进入美国麻省理工学院航空系学习, 1936年9月转入美国加州理工学院航空系, 师从世界著名空气动力学教授冯·卡门, 并先后获航空工程硕士学位和航空、数学博士学位。1938年7月至1955年8月, 钱学森在美国从事空气动力学、固体力学和火箭、导弹等领域研究, 并与导师冯·卡门共同完成高速空气动力学问题研究课题和建立“卡门-钱近似”公式, 28岁时就成为世界知名的空气动力学家, 36岁成为麻省理工学院最年轻的终身教授, 成为与恩师冯·卡门并驾齐驱的航空航天领域内最为杰出的代表人物之一。拥有这样一份履历的钱学森, 让任何机构和国家都“爱不释手”。

1949年新中国刚刚成立, 国家百废俱兴、内外交困。面对这样一个局面, 全国人民万众一心、众志成城展开了轰轰烈烈的社会主义新中国建设。远在海外的留学生也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召唤, 热情投身到祖国的建设中来。时任加州理工学院喷气推进中心主任的钱学森更是归心似箭, 他辞去了工作, 谢绝了恩师的挽留, 毅然决然地回归祖国。而当时美国海军次长金布尔声称:“钱学森无论走到哪里, 都抵得上5个师的兵力, 我宁可把他击毙在美国, 也不能让他离开!”钱学森这样一位曾参与过“曼哈顿工程”等多项美国国家核心技术研发的希世之才, 因此而受到美国政府迫害, 遭到软禁。经过周恩来总理和美国外交谈判等不懈努力, 1955年10月, 钱学森终于冲破种种阻力踏上祖国的土地, 开启了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崭新的一页!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钱学森自从回到祖国, 便积极投身于我国的航空事业, 而刚刚成立的新中国工业基础薄弱, 没有完整的工业体系, 甚至人才都得从头培养。经过细致的调查和研究, 1956年初钱学森向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 同年, 国务院、中央军委根据他的建议, 成立了导弹、航空科学研究的领导机构——航空工业委员会, 并任命他为委员。自1958年4月起, 他长期担任火箭导弹和航天器研制的技术领导职务, 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从理论到具体技术提出了极为重要的实施方案。面对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等各方面的空白, 钱学森带领科研人员从仿制入手, 根据现有技术和条件逐步研究、完善。1960年11月5日, 经过我国科研人员数年艰辛努力, 我国第一枚仿制苏式的近程液体地地导弹 (后命名为“东风一号”) 发射成功, 聂荣臻元帅称“这是我国军事装备史上一个重要的转折点”, 从此我国的军事装备的序列逐渐丰富起来, 从常规武器到战略武器一应俱全。

同时, 我国通过仿制苏式导弹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导弹研究体系, 培养和造就了一批导弹专家, 为我国后续发展航空事业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64年10月, 第一枚原子弹试验成功, 钱学森又承担起了研制火箭运载原子弹进行远程攻击的任务, 他带领科研人员克服了天气地理等困难, 完成两弹对接——“枪弹合一”, 1966年10月在罗布泊靶场成功试射新中国第一枚核导弹!“两弹”结合试验, 从第一次核爆炸到小型化核弹头, 美国用了13年, 苏联用了6年, 而中国仅2年就一举成功!核爆震惊了世界, 西方媒体惊呼:“中国这种闪电般的进步, 是神话般地不可思议”, “由于钱学森的回国效力, 中国导弹、原子弹的发射向前推进了至少20年”。两弹结合成功粉碎了美苏帝国主义对我们新生政权的核讹诈, 我们建立起了属于我们自己的核保护伞!

1965年3月, 钱学森等人参与制定了《地地导弹发展规划 (1965-1972) 》 (简称“八年四弹”规划) , 规划在8年内研制出中近程导弹“东风二号”、中程导弹“东风三号”、中远程导弹“东风四号”和洲际导弹“东风五号”这4个型号的地对地火箭, 每个型号的射程比前一型号翻一番以上。虽然因为各种原因, 这份8年规划推迟了8年, 但终归得以实现——至1980年, “东风五号”洲际导弹成功射入太平洋, 最终实现了我国从中近程导弹到洲际导弹的跨越。钱学森为规划的每一步都倾注了大量心力, 使这份规划成为了中国发展航天运载工具的路线图, 为中国火箭、导弹和航天事业的发展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巨大贡献。

50多年来, 中国航空人沿着钱学森开拓的道路, 艰苦奋斗、自主创新, 完成了国家多个重点型号的研制与专项生产任务, 研制的飞航导弹其射程覆盖远中近程, 发射平台包括舰艇、潜艇、飞机、车辆, 飞行高度覆盖高中低空, 飞行速度涵盖亚声速、超声速, 能攻击海上、陆上等多种目标, 使我国航空工业综合实力有了质的飞跃, 建立和巩固了我们世界大国的地位。

篇9:三学钱学森

2009年10月31日,巨星陨落。科学泰斗钱学森逝世,中华大地,无不扼腕痛惜。钱学森去了,人们以不同的方式纪念这位“对中国的‘两弹一星’以及载人航天事业作出不可替代的历史性巨大贡献,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和提升大国地位立下不可磨灭的功勋”科学家。《钱学森》,更是对伟人钱学森的纪念。捧读《钱学森》,能深刻感觉到作家叶永烈创作时的情真意切和精雕细琢。对于大科学家钱学森,我们不但要纪念、怀念,更多地是要学习他。

一学钱学森深远强烈的爱国情怀

在钱老的信念里,始终抱定“科学没有国界,但科学家有国界”的信念。当他怀揣建设新中国的理想打算离开美国时,却遭到了无理又无情的羁押。时任美国国防部海军次长的丹·金贝尔致电美国司法部说:“他知道所有美国导弹工程的核心机密,一个钱学森抵得上五个海军陆战师,我宁可把这个家伙枪毙了,也不能放他回红色中国去。”就是这样一个能抵五个师的人,威逼利诱不低头,艰难困苦不退缩,硬是冲破重重阻力回到了祖国。百废待兴的新中国,条件极为艰苦。钱学森完全没有嫌弃,与其他科学家一头扎进了我国的“两弹一星”研制工程。最简朴的生活,最简陋的工具,外加一个甚或不能实现的目标,却没有丝毫打消科学家们的研究热情,他们硬是凭着一腔报国热血和雄厚的专业功底,最终冲破重重困难,让中国的第一颗原子弹爆响了全世界……

有着巨大成就的钱学森,不图名,不图利。他为国防科工作出巨大成就,却不是将军;他的科研成果足以让世界撼动,却不是富翁。他把在杭州、上海的几处房产捐给国家,把奖金用来治理荒漠,把工资用来帮助学生。他用《工程控制论》的不菲稿费,给中科大力学系农村来的孩子买计算尺。有的同学把这把跨越近半个世纪、见证师生情谊的尺子珍藏至今。即使在病榻之上,晚年的钱学森仍然心系国家的前途命运,关注科研,关切教育,关心年轻学生。

钱学森是爱国的。他学有所成,不因祖国落后不回国,不因生活简朴不工作。他用行动,一笔一笔写实了一个爱国者的真实情怀。我们学习钱学森,就是要学习他浓厚强烈、历久弥坚的爱国精神。相比于钱学森所处的时代,现在的条件优越了,工具先进了,社会文明程度更高了,因而,我们更应该对祖国充满信心,对未来鼓足干劲。

二学钱学森锲而不舍的科学情愫

钱学森一直不愿接受“导弹之父”或“航天之父”的称谓。他说,航天是一项大规模的科技事业,成就归功于集体,而他自己只是恰逢其时,做了该做的事情。然而,有谁不认可他是“导弹之父”呢?他一生专注于科学,科学几乎是他生命的全部。

从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到筹建中科院力学研究所;从美国优越的环境和资源,到中国一穷二白基本状态;从美国科技、教育的大力发展,到中国技术、人才、工业的几尽空白,钱学森毅然决然地投入到了新中国的国防科学研究中。凭着自己已有的科学成就和研究素养,钱学森大胆设想,开拓性地工作,与其他同志一道制定了新中国第一个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拟写了《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業的意见书》,主持并起草了喷气和火箭技术项目报告书……筹建力学研究所,组建我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机构——国防部第五研究院,设立空气动力研究室……

由于苏联撕毁协定,撤走专家,中国的导弹武器研究陷入困难局面。但钱学森等一大批意志坚定的科学工作者,顶住压力,硬是凭着最原始的工具,通过最艰苦的奋斗,实现了导弹武器研制试验的一系列重大突破。1960年2月,中国第一枚液体探空火箭发射成功;1964年10月,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1967年6月,中国第一颗氢弹空爆试验成功;1966年10月,中国第一颗导弹核武器试验成功;1970年4月,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东方红一号”发射成功……钱学森的功绩,不只镌刻于“两弹一星”,更铭刻在中国人的心上。

在美国,他原本可以成为专家、教授,享受极高的特殊待遇,甚至获得诺贝尔奖。但是,他选择了祖国,选择了在中国落后的基点上勇攀科学高峰。他不畏艰险,不惧辛苦,毕生致力于科学研究,为我国的国防和现代化建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我们学习钱学森,就是要学习他理想远大、锲而不舍的科学品德。他的科学情愫,理当成为每一位科学工作者的人生指南。

三学钱学森心系未来的教育情怀

“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 对比国外的教育体制和方式,结合自己的成长经历,钱老不由得发出了这样的世纪之问。有着深邃教育思想的钱学森,无时无刻不在忧心于祖国的教育。在钱老的思想中,人才应该是集大成、得智慧者。因而,中国的教育就应当打破界限,文理并举,科艺结合,专博相济。

“没有创新,死记硬背,考试成绩再好也不是优秀学生。”“今天我们办学,一定要有加州理工学院的那种科技创新精神,培养会动脑筋、具有非凡创造能力的人才。”钱老在多次谈话中,都抒发了自己对教育的见解和期望。他特别推崇自己早年曾从学过的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学生们爱听什么课就听什么课,那里有各种学术讨论和自由辩论,他感觉到那才是培养杰出人才的正道。于是,钱学森办了一个“系统学讨论班”,一周一次,内容不仅有理工,还涉猎生物学、哲学、信息学等多个领域。每一次讨论都会邀请各领域的专家,大家各抒己见,自由争辩。每一次讨论钱学森都参加,直到他卧病在床。

“老师要教书。”教师脱离本位,钱学森认为是现代大学的重要病因之一。不认真教书,或者干脆自己不教书,请别人来代教,把精力大部分花在搞所谓的科研和写论文上,时间耗在评职称比职级上,脑筋用在“走穴”赚钱上,这样的教师如何能教好学生,怎么能培养出人才来呢?《钱学森的航天岁月里》,记述了钱学森当老师,把课讲得通俗易懂,让开火车的、开拖拉机的、开轮船的、管长途电话的不同学生,都能听得懂什么是导弹;仔细审读所有任课教授专家的讲义,使他们做到“深入浅出”,让初学者听懂,从而体现出教师的高水平。

创设自由的教学氛围、创新教育管理体制、更新教与学的观念,钱学森倡导的教育理念,正是“钱之问”的自我解答。我们学习钱学森,就要学习他诲人不倦、孜孜以求的教育情操。今天的教育蕴涵着祖国的明天。钱老的教育情怀,是蓝图,是责任,后辈当为之坚持不懈。

(本文编辑 谢宁)

篇10:钱学森语录

“这个思想是中国人的,在目前还宜保密。请不要向外人讲!”(《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344页)

2、“脑科学的出路在于从定性到定量综成法。”“混沌不是非决定性的,混沌是有规律的。”(《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597页)

3、“智慧只能诱发,辩证思维也只能从练习中领会,从失误中总结。也就是只能意会不可言传。”(《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597页)

4、“近日来,我想中国古代说的超脱,今日能否做到?我认为能够做到,就是要到达大智,即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世界并用马克思主义哲学来看自我。这才是真正的超脱,而不是什么和平协调等等。古人的那一套是想超脱而实质上超脱不了,只好念阿弥陀佛。”(《钱学森书信选下卷》0693页)

5、“不能迷信外国人,就连爱因斯坦也不是马克思主义者,不懂马克思主义哲学!懂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人才是真正思想解放的人。”(《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178页)

6、“先有思维后有语言,但语言发展了,也有助于思发展。语言和思维是有这个辩证关系的。”

“我此刻认为研究文艺语言学,把文艺语言、俚语、禅释语言的规律找出来,那也是研究形象(直感)思维的一个门路。”(《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324页)

7、“人脑的活动太妙了。但人脑又有个缺点,自我不是一个,有几个,一般是不相往来的,可是在特异功能状态时,又能够交往。所以人体科学的研究又同思维科学有关。美国一个搞超心理(panapsychdogy)的科学家Kippner说研究人体的最大目的就在于开发人的创造性。这话有道理。”(《钱学森书信选上卷》0033页)

8、“我们要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辩证唯物主义看问题、分析问题。第一个层次,人体是物质的,说到底无非是细胞、分子、原子、原子核和电子……都是物质;但这个结构是十分复杂的,生理学至今还未弄清楚的东西。第二个层次的研究课题是这一复杂人体结构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这就更难了,直到此刻还不断有新的发现。第三个层次,人脑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心理学至今未能解决人脑的全部活动问题,所以有人说心理学还不是科学。不但如此,第三个层次的研究课题,也是十分重要的,也是最难的,即人脑对人体其他部位的作用和反作用,神与气的相互作用。道教医学和内丹学就强调这第三个层次的问题,也是道教医学和内丹学的最重要贡献。

“这一观点是精神与物质之相互作用,而精神本身又是有其物质(脑结构、脑细胞)基础的,所以是辩证唯物主义的。”

“我们必须强调三个层次的观点,是人体科学的观点。人体科学的观点比西方医学强,就在于把中国道家和道教的人体观同中国医学的人体观吸取过来了。”(《钱学森书信选下卷》0851~0852页)

9、“我想,意识是由于人的实践产生而储存于人脑的;而认识则是意识经过思维加工的结果。当然认识又储存于人脑。所以人越来越聪明。”(《钱学森书信选下卷》1075页)

上一篇:印度洋海温异常对中高纬大气低频振荡影响的数值试验下一篇:消除大学生心理障碍的方法策略与实践的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