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2024-07-17

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共9篇)

篇1: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程正彪,湖南省湘潭市教育学院院长、市教师培训中心主任,副教授,市十佳校长

教师的幸福感是学生幸福感的重要保障。“孩子在学校是幸福的,他们的教师也应当是幸福的”。教师要成就学生的幸福,首先自己要成为一个幸福的人,一个懂得如何创造幸福的人。没有教师的幸福,就没有学生的幸福。

湘潭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给教育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湘潭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设教育强市的决定》,提出了“立足改革创新,创办鲜活教育”的理念。副市长苏健全指出:所谓鲜活教育,就是机制充满生机而富有活力,教师充满激情而富有朝气,学生充满兴趣而富有灵性。提高教师的幸福指数,促进教师的专业发展关乎学生的幸福人生。市教育局廖贻仲局长明确提出:要站在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高度,要以对人民负责、对学生成长负责的态度,切实增强工作责任感和使命感,充分发挥工作的主动性和创造性,用每一位教师的智慧、汗水和心血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在这样的背景下,湘潭市经过多年的探索和实践,初步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一、以师德建设为核心,教师由工匠型向事业型迈进

法国著名教育家卢梭说过:“教师在敢于担当培养一个人的任务以前,自然就必须造就成为一个值得推崇的典范”。也有人认为,道德教育不仅要使人感受到掌握与遵循某种道德规定对自身来说是一种约束、一种限制、一种牺牲、一种奉献,而且应当使他们内心体验到,从中可以得到愉快、幸福与满足,得到自我充分发展与自由,得到只有人才有的一种最高享受。

多年来,湘潭市教育局大力实施“师德工程”,全面提升教师队伍的师德水平和整体素质。构建了以党委为“龙头”,行政为主体,教育工会为“纽带”的“三位一体”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机制,创造了以“立规范、强教育、树典型、重评议、营环境”的工作思路。

(一)叩问教师职业价值观

教师的幸福来自对教育事业的真正理解。职业价值观是一个人对职业价值的基本认识和态度,是关于职业的一种持久信念,是一种具体的行为方式或存在的终极状态,它具有动机功能,不仅是评价性的,还是规范性和禁止性的,是行动和态度的指导。有研究指出:职业价值观在工作满意度中起缓冲作用。也就是说,一个人有正确的价值观,即使工作压力大,职业声望一般,其职业满意度、职业幸福感也较强。长期以来,中小学片面强调“为社会培养人才”,忽视人的本能、潜能、尊严的功利主义价值观,使部分学校步入发展的误区。教师在这种价值观的影响下,多把教师工作当作一种谋生手段,更多关注的是学生的升学、成才;上级的检查、评估;自己的职称、待遇等,而关注自己的“认知、情绪、行为”等心理因素太少。

难怪一些西方学者认为中国教师只有职业,没有职志。他们敬重那些默默耕耘的“园丁”,但鄙视那些没有职业理想,没有自由独立人格精神的教师。根据这种现状,湘潭市先后制订了《湘潭市中小学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活动实施方案》和《湘潭市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考核办法》。给新入职教师上好第一课,请教育专家讲座或请一线优秀教师现身说法,使他们充分理解教师职业的价值。各县市区运用多种形式加大师德教育力度。

湘乡市和湘潭县都先后编辑出版了《师德风采》、《师德感悟》、《博爱铸师魂》等书籍,免费发给每个教职工学习;韶山市开展了“我身边的师德模范”巡回演讲活动;市教育局与湘潭电视台、湘潭日报联手开辟了“立师德、铸师魂”的宣传栏目。通过这些活动,增进了广大教师对教师职业的理解,激发了广大教师献身教育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十佳师德标兵”颜焱老师感言:“我们教师要为爱的清泉不断注入时代的活水,用高超的教学艺术与鲜活的心灵对话,呵护每一个生命的幸福成长。”

(二)宣誓教师职业承诺

教师宣誓是美英及一些西方发达国家的师范生进入职场前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仪式。以美国为例,教师宣誓作为一种职业承诺,从业者借此向公众表明:将会把自己的一生献给教育事业,忠诚地完成作为教育者的全新义务和责任,并坚定不移地恪守这一承诺。为加强师德师风建设,我们要求全体教师要在升旗仪式上集体宣誓并公开承诺。宣誓仪式决不是过程和目的,而是一次对教师的教育,是一次对教师心灵的震撼和陶冶,是一种精神的感召和升华。

为配合宣誓活动,我们还编印了《湘潭市教师行为规范》、《教师忌言忌行》发给每位教师,各校设立了师风监督岗,全市聘请了师德师风评议员近1000名,并广泛开展评议活动。从调查情况看,学生高兴、家长满意、教师支持、社会各界特别是广大行风评议员对这项工作的开展给予了高度评价。一位从教30多年的老教师深情地说:这项活动的开展,有助于教师个人从他律走向自律、从自由走向自为、从平凡走向崇高。

(三)关注教师生存状态

教育是神圣的事业,教师是崇高的职业,但教师是人,而不是神。人的需要是多层次的,只是一味强调“理想”、“师魂”、“奉献”,肯定不利于教师的成长。湘潭市关注教师的生存状况并采取了一系列长效措施。

一是树典型、扬正气。近5年来,全市共表彰市级以上师德标兵52人,省级师德标兵2人,全国模范教师4人,评选优秀教师、优秀教育工作者600余人。举办了师德师风演讲比赛,举办师德标兵先进事迹报告会、巡回讲座30余场,开展了“爱生如子模范教师”、“感动莲城十佳教师”等评比表彰活动。

二是抓减负、抓维权。近几年来,湘潭市教育事业发展迅猛,适龄儿童数快速增长,班额人数特别是城区班额人数平均达60多人,这种状况严重违背了教学规律,也增加了教师的工作负担。市教育局下大决心严格控制这种现象,每班学生不得超过40人,并且严禁学校节假日组织补课。为维护教师的合法权益,积极争取当地政府的重视,多渠道筹措资金,保证教师的基本工资和绩效工资及各种津补贴按时足额发放,并及时查处殴打、侮辱教师的行为。

三是送温暖、送真情。湘潭市教育系统关工委还组织了“爱烛行动”,每年教师节、春节对优秀、模范教师和特困教师进行慰问,帮助教师解决生活中的困难和后顾之忧。只有满足了教师物质生活的基本需求,才能不断升华教师的人生观,才能使教师真正做到淡泊明志,宁静致远。

二、以机制创新为抓手,教师由适应型向挑战型提升

幸福是一种主观体验。教师的幸福感来自公平、自由、理性、自尊、自我价值实现等方面,湘潭市不断创新教师管理机制,让教师体验到生命职场的幸福感、成就感。

(一)公平竞争―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

公平,是人类共同的追求。在公平社会里,人们幸福感必然强烈。湘潭市为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进教师专业成长,无论是职称评定、学科带头人和骨干教师的评选,还是教师的专业技能竞赛,都力求公开、公平、公正。

如职称评审改革,一是将职称申报比例由原来的等额评审改为“5评4”的差额评审,这意味着学历、教龄等硬件达到了也不一定能评上;二是为缩小城乡差别,鼓励教师到艰苦的环境工作,确保向农村一线教师倾斜,在农村工作30年以上的优先申报;三是所有材料一律设置代码,匿名评审。评委只认材料不认人,避免了打人情分。这项改革体现了优胜劣汰的原则,破除了论资排辈的陋习,有利于年青教师脱颖而出,也培养了教师的竞争意识。多次担任职称评审工作的评委、市教科院院长苏沙平认为,“这项改革对教师的心灵震撼,无以估价。”

(二)动态管理―不用扬鞭自奋蹄

动态管理是一种科学的管理方式,它强调过程的管理。我市将动态管理机制引入到对教师的管理,对已评上的高级教师(2071人)、教学名师(25人)、骨干教师(329人)进行考核、过程性评估、周期性考核,从机制上保证上述各类教师不能一劳永逸。如对已评聘的高级教师要进行师德和业务两项跟踪考核,一年不合格者缓聘,两年不合格者建议学校低聘,连续三年不合格者,任职资格由评审委员会重新复评,直至取消。

动态管理机制重新激发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湘潭市一中校长彭奋强概括了这一机制创新的效应:从前教毕业班,担任班主任等没人想干的苦差事现在人人争着干,那些业绩平平只是年龄熬到头的教师也丝毫不敢懈怠,已评上“名师”、“骨干”的教师也再不能不作为。

当前教师中普遍存在一种“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那些年龄大、学历高、职称高的教师,自认为水平高而不思进取,似乎找不到努力的目标和方向。而动态管理机制成了湘潭市破解教师高原现象的一把金钥匙。

(三)健康教育―呵护教师的心灵

“人类幸福有两种敌人,痛苦与厌倦”。“要知道幸福是存在于心灵的平和及满足中的”,“从这个意义上说,幸福是远离痛苦与厌倦及心灵满足的升华,幸福既是目的,更是过程”。(叔本华语)教师职业倦怠,已成为时下教师的一种通病。据国家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调查组对168所学校的2292名教师的抽样调查显示,有51.23%的教师存在心理问题。据调查,中小学教师中有70%感到压力大,31.2%的人轻度心理障碍,12.4%的人中度心理障碍,21%的人出现程度不同的心理疾病症状,如强迫症、人际敏感症、忧郁化偏执倾向等。教师的心理健康出现问题,势必影响学生的健康。

为了消除教师的职业倦怠,促进教师健康快乐成长,市教育局敏锐地意识到了这个问题的严重性,迅速组建了湘潭市中小学教师心理健康培训中心,并将在三年内对全市两万多名中小学教师进行了心理健康教育培训。按照“分段规划、分层培训、分工负责、分类指导”的工作原则,分两个阶段对全市中小学教师进行心理健康教育的普及培训,轮训率达100%。

根据全市中小学教师实际状况和岗位要求,确立了三个层次(即骨干教师、班主任、全体教师)的心理健康教育教师培训。培训的考核与评价分为理论考核、技能考核、实践考核和培训中的表现四部分,考核未达标者不能颁发结业证,培训合格的教师在职称评定中予以加分。如今,“我健康、我快乐”已成为广大教师的时尚标签。

三、以教师专业成长为路径,教师由经验型向科研型飞跃

教师职业的特殊性决定了教师享受幸福的过程是引领学生求真、求善、求美的过程。教师只有看到学生在自己的培育下健康成长,而自己也获得了成长的同时,才能体会到“自我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的职业幸福。由此看来,中小学教师职业幸福的主要践行路径是专业成长。湘潭教育就是要打造一支具有人文品质、理性精神和道德智慧的教师队伍。

(一)行动研究―由理性思辨到实践探索

所谓行动研究是指教育工作者和研究者共同参与,从教育工作的需要中寻找课题,在教育实际工作中进行研究,使研究成果为教育工作者所理解,掌握和实施,从而解决实际问题的研究方法。

湘潭市的“德育生活化”课题研究,确立了“德育生活化”的目标,内容体系,实施方法,还以“名师班主任”为引领,组织全市30多名班主任骨干教师编写了地方教材《培养和谐大爱的心灵》一至九年级各一册,并在全市中小学试用。檀传宝、楚江亭两位专家分别为本套教材作序,对湘潭市“德育生活化”的课题研究和教材的编写给予了高度的评价。檀传宝教授认为:《培养和谐大爱的心灵》的经验,至少在以下两个方面值得国内同行用心借鉴。一是如何用足国家课程改革的政策,努力提高德育的针对性;二是如何提高德育课程与日常教育行为的专业性,努力提高德育的实效性。

《湘潭市新课程师资培训策略与有效模式研究和实验》课题研究,坚持“边实验,边培训,边提高”的原则,取得丰硕的成果,全市教师撰写的论文和研究报告在全国、省、市获奖的有100余篇,其研究成果《新课程、新理念、新教师》由人民日报出版社出版。岳搪区接待了来自全国16个省、市、区“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国家级培训骨干班”的现场观摩活动,受到课程专家、教授和与会代表的一致好评。

(二)校本研训―从遥不可及到触手可摸

苏霍姆林基斯基说过:“如果你不想教师的工作变成每天单调乏味的劳动,就要引导教师走上教育研究这条幸福的道路上来。”

湘潭市教育局先后颁发了关于加强校本研训的三个文件,对校本研训的指导思想、目标、方法、评价管理均提出了指导性意见。初步确定了30个“校本研训示范校”,并要求全市教学名师、学科带头人、骨干教师担当起责任,充分发挥示范、引领和辐射作用,市教师培训中心已组织“校本研训管理者培训”。如今我市“为了学校、在学校中、基于学校”的校本研训活动已全面展开,实现了“校校有课题,人人搞教研”。一位来自农村的年轻教师说:“原以为教育科研遥不可及,现在可以说是触手可摸。”

(三)教学反思―由他人评说到自我反思

苏格拉底说过:“没有反思的生活,是不值得过的生活。”在中国古代文化语境中,反思的概念非常接近儒家的“内省”,指的是通过心灵的反观和内求,实现对自己的思想和行动的认识、批判和超越,提升个体心灵的境界。“反思”,是指教师以自己的教学活动过程为思考对象,对自己的行为以及由此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通过提高教师自我认知水平来促进能力发展和思想的转变。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在《每日四问》中对反思作了最好注脚,这四问是:我的身体有没有进步?我的学问有没有进步?我的工作有没有进步?我的道德有没有进步。叶澜教授也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但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的教学反思,有可能成为名师。”可见反思对教师成长的意义。如今教学反思已成为了全市教师的自觉行动。

关注生活,追求幸福生活,成就人的道德品质与幸福人生,应该是德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我们所做的一切都要让人民生活得更加幸福,更有尊严,让社会更加公正,更加和谐。”温总理的讲话,反映了广大民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心声。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教育规划纲要》颁布后,教育发展又站在了新的起跑线上,湘潭的德育工作又开始了新一轮冲刺。湘潭市教育局召开了全市德育工作会议。

篇2: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析

高职旅游英语专业人才培养要做到独具特色,应着重从五个方面入手:一是确定确定复合型人才为主导的.人才培养目标;二是以就业为导向,合理设置课程;三是研究探索产学结合的旅游英语教学的课程模式;四是要加强实践教学环节,建立独立规范的实践教学体系;五是要提高教师素质,建立一支自己专兼相结合的“双师型”师资队伍.

作 者:彭晓玲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职业学院 刊 名:企业家天地(下旬刊) 英文刊名:WORLD OF ENTREPRENEURS 年,卷(期): “”(7) 分类号: 关键词:就业   高职   旅游英语   人才培养  

篇3: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一、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培养目标

教育部高等教育护理专业教学指导委员会制订的《本科医学教育标准—护理学专业》 (简称《标准》) [3], 规定本科毕业生应达到的基本要求包括总体培养目标、思想道德与职业态度目标、知识目标和技能目标。参照《标准》结合我校特点, 制定了我校的培养目标:主要培养能够适应人们健康需要, 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系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具有较强的临床护理工作胜任能力以及基本的管理、教学及科研能力, 能在较高层次的各级医疗卫生、保健机构及教学单位从事临床护理、预防保健和教学工作等方面的应用型高级护理人才。

二、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课程体系

我校以专业认证为导向, 根据培养目标, 参考国家护士执业考试要求, 实施课程整合、优化设计, 实现通识课程、专业基础课程、专业课程之间的高度融合。重点突出老年护理、康复护理和社区护理等专业特色。1) 依据护理教育标准, 整合与优化教学内容。我校的护理学专业课程、人文社会科学课程、护理学实践技能, 包括了认证标准所含的课程:护理学基础、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急危重症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研究等相关课程的内容和临床见习;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护理管理学、护理教育学、社会医学等课程;护理学基本技术和专科技术、常用诊疗技术的配合、健康评估、常见病和多发病的病情观察和运用护理程序实施整体护理、急危重症的应急护理和抢救配合等。并形成了以护理专业导论、基础护理学、健康评估、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护理研究、儿科护理学、妇产科护理学、精神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护理教育学, 11门为主体的专业核心课程;同时将康复护理技术、康复护理、传染病护理学、护理人文修养、护理英语、护理营养学、康复护理学、老年护理学、五官科护理学、形体训练、新生儿护理技术、助产技术学等27门课程列入专业选修课, 形成了特色专业课程。2) 突出能力导向, 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我校护理专业依据“厚人文, 重创新, 强实践, 强综合”的理念, 构建了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专业胜任力为目标, 以基础实验和专业训练为主线, 以科研训练、社会实践、大学生创新为延伸的目标明确、层次分明的“宽基础———强技术——重实践———重能力”的实验教学体系, 按“基础实验———专业实验———实践训练——综合提高”的层次循序渐进地开展实践教学活动。a.增加了人文课程的实践课, 如心灵导航、创业教育实践、政治课实践、护理人文修养实践、护理心理学实践、护理管理学实践等人文课程的实践。b.开设了医学基础实验课:如人体解剖学实验、生理学实验、病理学实验等, 加深基础理论的理解。c.开展以专科课程为基础的实验课程, 包括基础护理学实验、健康评估实验、内科护理学实验、外科护理学实验、儿科护理学实验、妇产科护理学实验、社区护理学实验等强实践的课程。d.重视临床护理综合实践, 从一年级开始就开始接触临床, 开设了临床综合实践1、2、3, 以达到早期临床、早期实践, 增强临床动手能力的目的。e.组织课题式研究、大学生创新计划等注重创新的训练。

三、建立以专业认证为导向的护理专业人才培养质量监控与评价

建立结构合理的质量管理队伍, 制定管理队伍运行机制, 完善《本科教学质量保障与监控体系》, 重点教学文档的规范、教学质量评价体系的完善。特别注重发挥学生在教学评价和质量监控中的主体作用。主要形成两个中心的评价管理组。一是以学生为中心, 在课堂中、学期中、学期末三个时期, 采用纸质和座谈结合的形式, 收集学生对教师授课的满意度以及存在的问题, 并及时与教师反馈沟通, 教师做出整改, 来保证教学质量;二是以教学管理人员为中心的培养质量评价组, 通过收集临床教师、用人单位、创新项目评价人员等, 对我专业学生在创新能力、实践能力、综合素质等方面的反馈, 衡量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1]朱永东, 叶玉嘉.美国工程教育专业认证标准研究[J].现代大学教育, 2009, 03:46-50+112.

[2]孟萌, 姜安丽.我国本科护理学专业教育标准构建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 2011, 46 (1) :68-71.

篇4: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背景

(一)汉语言文学专业拥有悠久的发展历史,其教学内容较为固定。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个历史悠久的传统专业。北京大学作为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端地,早在建校初时期就设立了中文学专业,这个专业经历了一百多年的发展。学科的教学内容与其教学方法已经固定下来。我国教育部在1998年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目录》与2003年颁布的《中国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大全》之中,对中文学专业规定开设的课程几乎没有发生改变,数量上一直都是十三门基础课程,教育界内几乎全部认同,中文学专业在现代大学专业体系中是最为稳定的专业之一。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把以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为主要目标。多年以来,汉语言文学专业以及其前身中文学专业己经成为作家、文学知识分子的培养基地,但是从社会学角度意义上来说,这些职业都不能成为社会职业类型,而其应用性也就没有多大的发挥特征。尤其是在市场经济社会背景下,汉语言文学专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的挑战。本专业毕业生就业、创业普遍困难。经济社会要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具有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具有在谈判、公关、策划、教学、写作等活动中,运用美好的、得体的、雄辩的语言进行交流的能力,通过语言能够进行广告宣传和公司企业形象设计等。由此,专业课堂教学中的文学观念、语言观念发生了变化。文学的认知功能、宣传教育功能在弱化,而潜移默化的心理疏导功能、娱乐功能、审美功能等在增强,社会要求通过文学培养人才的主要目标,不再是认识社会历史或某个集团阶级利益,而是培养熏陶人的人品人格、提升人才的审关品位。在专业教学中,语言的符号学性质得到确认,它不再只是工具性的,它更是思想性的。国家职业汉语能力测试越来越普及,社会对通过语言进行交际的实践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对母语交流的水准要求越来越高。因此,仅仅致力于培养专业性文学人才是远远不够的。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教育关于实践性的内容比较少。汉语言文学专业向来重视知识传授,轻视学生能力培养,始终未改变“满堂灌”与“一言堂”的教学方式,缺乏知识转化为能力的有效途径。实践环节相对薄弱,实践性的教学内容比较少,一般都集中在文学写作这一方面。在这种教育模式下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独立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难以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

从目前所用教材、考试方式、授课方式等来看,传统知识型人才培养模式仍在延续,知识的讲解传授成为教学和考试考查主题内容,传统的死记硬背、掉书袋、照本宣科的书呆子式教学模式依然存在,由此导致学生高分低能的现象也相当严重。由此可见,传统的人才培养模式已经不能适应现阶段的时代需要,明显不适宜于培养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本专业人才,改革势在必行。

二、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的现实意义

首先,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的提高顺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求。现代社会的发展需要的是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语言分析和运用能力在人才的基木素质中无疑是重要的环节,因此,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提高符合社会发展过程中对人才的要求。其次,汉语言文学学科的应用性满足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我国的素质教育推行己经遍及全国各院校,而现在正是高校实行素质教教育的关键时期,素质教育的根本目标所在在于对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全面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提升他们的综合素养,而加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就是要将学科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汉语言文学专业在社会发展中成为具有推动性作用的理论体系,这正符合素质教育对人才的要求。最后,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应用性提高也是学科本质发展规律的需求。汉语言文学专业以汉语言文字研究为主要对象,基于语言本身具有较强的工具性,也就决定了它自身所具有的易用性的特点。从大的方面来说,汉语言文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转型也促进着其他传统文科专业教学模式的转型。

三、汉语言文学专业“以能力为导向”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案例分析

燕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着以提高学生专业能力为中心的理念,结合学生培养目标、专业特点、学科发展情况,对比和借鉴了专业内著名高校的做法,探索并形成了“525读说写工程”系列活动组成的立体化实践教学课程体系。“525”读书说写工程的核心部分是阅读50部经典并做读书笔记,背诵理解200首(篇)诗文,撰写50篇文章,持续进行读、说、写训练。第一学期启动,实行“导师责任制”,落实导师及所负责的学生,布置每月及每学期的任务,为具体实施做充分准备。第二至第七学期具体实施,按照计划每个月检查背诵、阅读和写作,经过连续4年不间断的读说写训练,毕业时每名学生至少要写出5万多字的读书笔记,写作原创作品6万多字,其中立体展示是全体学生参与策划、组织承办一场 “五二五读说写工程”汇报演出。

其中,“五二五读说写工程”汇报演出(以下简称“展演”)是此工程的重要环节,安排在学生在校的第五个学期。每年的展演由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全体同学以晚会的形式展开,演出节目涵盖话剧、戏曲、相声等多种原创或改编作品,仅09级学生就创作剧本10多部、相声3篇、诗歌若干篇(演出只选取一篇)、改编剧本多部。展演前,根据老师的指导意见先对节目进行筛选,最终根据同学们的优势和特长确定了参演节目。在节目编排的同时,拉外联、会场布置、道具制作(如2010级全手工制作汉服)、活动宣传等后勤工作也在紧张有序的进行。展演的全过程,都是由学生自主进行。整个汇报演出准备时间长达半年之久,是对该专业学生整体水平的集中检验,它不同于一般的文娱演出,学生在其中得到的是立体锻炼,是专业特色、专业技能的综合演练。

该课程体系作为一个重要的实践教学环节,具有与基础课、专业课及公共课同等的地位。不打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而是利用实践教学环节,推动学生参与一系列专业实习活动,做到学生不出校门,其学科基础水平和综合能力得到有效提升。该活动在汉语言专业实施11年来,培养了汉语言文学人才所急需的文学审美能力、语言交际能力和写作能力,全面提升了本专业人才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毕业生以基础扎实、知识面宽、综合素质高而深受考研学校和用人单位的欢迎。

(一)文学审美能力。“展演”的前期筹备工作,从广义上来看,涵盖了前几个学期所有的读说写训练。通过阅读经典并做读书笔记,背诵理解经典诗文,以及独立撰写文章,在日积月累的坚持中,汉语言专业学生的文学审美水平在潜移默化中得以提升。中期的展演工作,通常是以晚会的形式展开,演出节目涵盖话剧、戏曲、相声等多种原创或改编作品,但它又不同于一般的文娱演出,而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专业特色、专业技能的综合演练。同学们通过舞台表演,进一步加深了对文艺作品的理解,提高专业素养,从而提高展演同学和观看展演者的审美水平。

“展演”对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文学审美能力的培养和提升,使毕业生在考研时占据有利态势。例如,2005级学生刘飞在浙江大学研究生复试时被导师问到关于博尔赫斯的问题,由于他在“五二五”读书中对这位作家已有研究,该生对答如流,导师大为赞许,最终刘飞顺利通过面试。2007级学生张翼驰因为对哥伦比亚作家加西亚·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有着独到的见解顺利通过了陕西师范大学的研究生复试。

(二)语言交际能力。语言类节目,如诗歌朗诵、情景剧、相声表演等节目是展演节目的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展演前期节目的编写过程中对于文辞句读的揣度,还是展演中期节目排练和表演时对字音语调的修正,都离不开对现代汉语、古代汉语和语言学理论的相关知识具体而合理的运用。例如,09级同学原创相声《燕大有个汉语言》,以鲜活有趣的校园生活为材料,灵活运用课堂所学的语言学知识,给燕大师生呈现出汉语言文学专业同学不一样语言功底,晚会现场掌声不断。此外,人是各种社会关系的总和,该专业学生在整个展演过程中会组织各种活动,如拉外联、会场布置、道具制作(如2010级全手工制作汉服)、活动宣传等,这就不得不与校外相关人员,校内广大师生发生交际互动,从而提高了汉语言专业学生人际交往能力和社会实践能力。

(三)写作能力。在“展演”中,但凡属于语言文学范畴的节目大多是由本专业学生自编自导自演而成。因为有了前四个学期阅读、背诵和写作的积淀,“展演”前学生踊跃拿出自己改编或原创话剧、诗歌等作品原创和改编,仅09级学生就创作剧本10多部、相声3篇、诗歌若干篇、改编剧本多部。从另一角度看,在某种程度上,“展演”为学生不断创作提供了动力,也是学生写作能力检测的一种手段,也为优秀作品的展示提供了广阔的舞台。此外,“展演”的完成并不意味着该专业学生写作的结束,恰恰相反,经过展演过程中对作品的多次具体的排演,使该专业学生对写作有了新的认识,对其进一步的创作有一定的启发和指导意义。由此可见,经过“展演”的前期、中期还是后期的实践和思考,该专业学生写作能力得到了锻炼并不断提升是不争的事实。

(四)合作协调能力。“展演”安排在学生在校的第五个学期,历时一个月之久,在此期间很少甚至没有该专业老师的参与,该专业几十名同学要想让复杂繁琐的工作高效有序地展开安排,就离不开彼此的合理分工,团结协作。比如,各个小组排练的时间、场地安排出现冲突,由于人数有限加之同学中不乏多才多艺者,一人兼多职的现象就很常见,此时同学间的彼此合作、相互协调就显得十分重要。虽说“展演”是由汉语言专业学生独立完成,但也不也不能闭门造车,同样征求广大师生的意见,群策群力,呈现出一场精彩丰富的汇报演出。

(五)创新思维能力。燕山大学“五二五读说写工程”汇报演出,自2001年成立以来,已经成为汉语言文学专业的特色传统。在某种程度上,“展演”的生命力,应归功于每一届学生通过自身的努力对其不断传承和发展。青年一代的学生作为时代的弄潮儿,他们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新鲜元素融入到展演之中,给人以耳目一新之感。例如,10级学生自己制作的汉服展,11级学生的荧光舞节目等等。文学与新闻传播学系指导老师陈静说,“学生们的汇报演出往往有很多创新超出老师的预期。另一方面,作为该专业的传统活动,不同年级学生相互借鉴,相互学习,将展演办出具有本年级特色的同时力求不断超越。例如,10级展演以“架子鼓”的磅礴气势拉开晚会大幕,11级学生倍感压力,最终几经筛选,以柔美整齐的“扇子舞”开场,博得观众的阵阵掌声。正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届届学生不断创新,不断超越,推动“五二五读说写工程”汇报演出越办越好。

(六)实践能力。“五动一合作” 既是该项目的特色也是其重要的创新点之一,在展演实践中锻炼了学生的能力。即:

“动脑”:进行展演的整体规划和作品的原创;

“动嘴”:语言艺术淋漓尽致的表现;

“动手”:身体力行,做好展演所需的细节(如道具制作);

“动腿”:展演前的公关实践和排演准备;

“动眼”:扩大阅读量,提高审美层次;

“一合作”:全专业所有同学团结一致,协作分工。

现就职于秦皇岛中阿化肥厂的2001级学生张帆是该专业的第一批毕业生,因为全程参与策划了“五二五”工程汇报演出而应聘成功,也因为有过这样组织大型活动的实践经验,工作上手比较快,深得公司领导信赖。也有很多学生毕业后顺利地进入不同单位的宣传部门,很多反馈信息表明在展演中的锻炼以及展演后的自觉有针对性的积累是他们顺利找到工作的重要因素。

篇5: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在模具专业构建以课程设计为导向的教学模式

文/高振仓

摘 要:探讨中职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技能学习状况,探索如何开展以设计和制造实物模型为目的的课程设计。

关键词:实物模型;课程设计;项目教学

在中等职业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的教学过程中,学校常常根据学生的特点以及学校具备的设备资源等因素,在学生的培养过程中更多地偏向培养学生的加工操作技能,而学生的自主设计和创造能力较低,学生在以后的就业、创业过程中难以得到更好的发展。因此,如何提高学生的创造性并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培养高素质的技能人才,已成为中职学校在未来教育教学过程的重点和难题。

一、当前中职学校模具设计与制造专业学生的技能学习情况

1.专业理论课程学习

本专业的学生在专业课程的学习方面主要有:《机械制图》《公差测量》《金属工艺》《模具制造工艺》《冲压模具设计》《塑料模具设计》《CAD/CAM软件》等。学校会根据课程特点分别采用项目教学、一体化教学等多种教学模式,学生都基本掌握模具专业的相关技能知识。

2.实践技能训练

在当前,中职学校都推行2+1的教学模式(两年在校学习,一年在校外进行顶岗实习)和双证制(学生在毕业时除具备毕业证书外,还要考取1――2个中级技能证书)。学校会根据自己具备的教学资源,在学生就读期间进行相关的技能训练,如,钳工实习、制图测绘实习、数控加工实习(以铣床加工为主)、模具组装加工实习等。一般每个实习项目安排课时4――5周,每学期进行两个实习项目。

学生在实习期间主要以应付技能考证为主,整个实习学习过程基本围绕即将考核的范畴进行训练,如,某种类型零件的重复加工。学生在实习期间基本按照教师给定的内容和步骤进行操作,学生的机床设备操作技能都有较大的提高,但独立完成能力和创造应用能力较差。

3.课外学习情况

中职学校与高等院校有较大的区别,如,学生的教学和管理模式、学校的设备资源和学习氛围等。中职学生的自由度受到较大的限制,学生的活动空间较小,缺乏学术氛围。中职学校在课余时间能为学生提供的教学资源和机会相对较少。如,有的学校对一些专业会开办兴趣小组、竞赛活动等。但参加活动的学生人数相对较少,未能普及到大多数学生,大多数学生在课余时间都在做与本专业不相关的事情,学生的技能学习和训练只能通过课堂时间来完成。

4.学校设备资源的使用状况

一方面,由于学校推行2+1的教学模式和双证制,学生的课程安排比较紧张;另一方面,由于很多学校最近几年通过上等级、政府对职业教育的投入的加大,学校的设备在数量上不断得到增加,类型上不断得到丰富。如,模具专业的设备由原有的数控铣床、加工中心、冲床、磨床、线切割机床等传统类型机床,已经丰富到快速成型、电火花成型、注塑机、三坐标测量仪、高速冲压等设备。受到教学时间和师资的影响,很多设备都没有很好地应用到日常教学,被当作摆设而放置在一边。

二、以设计和制造实物模型为目的的课程设计教学模式的构建

1.项目实施的目标和方向

以设计和制造实物模型为目的的教学模式是指建立以课程设计为导向的项目教学,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调动学生的学习积

极性,有效地把学生的专业知识应用到实践生产中,培养学生的应用实践能力。通过零件机构的设计及工件加工,掌握零件的加工工艺流程的制订和熟悉各种机床设备的使用。在课程设计过程中通过团队协作,共同完成工作任务。学生最终通过学校具备的设备资源和加工手段完成设计机构各零件的加工和组装。

2.项目内容的制订

课程设计的内容要求为:()设计一套比较复杂的机械机构组合体(如,车辆模型、模具组合机构、家电和电子设备组合模型等),并通过学校现有的机械设备和加工工艺能力,把设计的组合机构

加工成实体模型。课程设计内容的制订主要由学生自行设计,或由指导教师制订供学生选择,学生自行设计的方案需经指导教师审

核同意后才能进行。

3.参与人员组成与职责

课程设计项目教学的开展由于涉及学校教学人员和设备的使用,必须得到学校的大力支持,学校领导首先要关心和支持,并选派适合的相关专业教师成立工作小组,全体模具专业的学生共同参与。考虑到学生的技能情况,本课程设计主要在二年级以上的班级进行。

学生成立课程设计工作小组,小组成员人数为3――5人,其中1人为组长,负责主持小组日常工作开展。工作小组成立后上报指导教师备案,并不得随意更改。小组成员共同制订设计机构,并完成各零件的制作。

指导教师负责制订课程设计的要求、制订工作流程和工作规范,审核学生的课程设计方案,并督促检查各小组学生的`工作进展情况,班主任协调管理。

4.学生开展课程设计的流程

(1)学生接受课程设计任务后2周内完成工作小组的组建和设计内容的制订,并上报指导教师审核。

(2)设计方案经审核同意后,小组成员在5周内完成机构零件图和组装图的设计及绘画。设计结束后要上交二维零件图纸和三维设计结构图,主要使用软件为AutoCAD、Pro-E、CAXA、MasterCAM等。

(3)机构设计完毕后,小组成员与指导教师共同分析各零件加工的可行性和工艺特点,修改设计内容,直到能适应学校设备加工的要求,要求两周内完成。

(4)学生制订各零件的加工方案、加工工艺设计(制订加工艺表),并制订和上报加工计划,要求三周内完成。

(5)指导教师把加工计划报实训管理部门,由实训管理部门安排加工设备和加工指导教师,指导教师监督和辅助学生的零件加

工过程,学生开始零件的加工和组装,要求五周内完成。

(6)零件完成加工后进行机构组装、调试和其他后续处理,并达到具备较好的性能和美观效果,要求三周内完成。

(7)机械机构成品修整完毕上交、课程设计个人总结上交、工艺图表和设计过程资料汇总上交。

(8)课程设计指导小组成员共同评议学生设计作品,并进行总结,举办设计展示会。

5.课程设计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1)课程设计的进行时间主要在学生课余时间和实习期间。

(2)加工设备、工具等非损耗件由学校提供使用。根据加工生产的需要,零件加工用的材料、刀具等消耗用品要由学生自备(目的是让学生提高材料和工具的使用效率,珍惜实习机会)。

(3)学生在使用学校设备设施时要自觉遵守日常使用管理规范要求。

(4)学校积极配合课程设计的开展,提供相应设备、工具满足课程设计工作的需要。学生课程设计成果为学校和学生共享。

(5)为鼓励和促进课程设计的开展,学校对学生课程设计成果进行评比,获得优秀设计的小组成员将给予“优秀毕业生”和“优秀课程设计”称号,优先推荐到优质企业就业。

三、困难和不足

在整个课程设计进行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不足有以下几个

方面:

1.学生参与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程度直接影响课程设计的

开展。

2.课程设计的进行主要在课余时间进行,受学校管理制度的影响,学生的业余时间和空间有限。

3.学生可使用资源也受到学校管理模式和设备资源的制约,

如,在设计过程中需要计算机,部分学生在学校没有个人计算机;学生使用机床设备与日常教学生产安排发生冲突等。

4.学生的个人知识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直接影响课程设计的效果和质量,辅导教师必须及时给予帮助。

5.工件制作过程中,实习指导教师必须作出适当的指导和监督,才能保证工件的质量以及生产安全,从而加大教师的工作量。

在中职学校开展这种新型、高层次的教学模式,是一种开创性的、挑战性的尝试。学校领导要有高瞻远瞩的规划,各部门工作人员积极配合,教师认真指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才能顺利开展本次项目教学。在未来,我们坚持走适合自己的道路,探索适应学生特点的教学方法,让学生成为社会的栋梁。

参考文献:

[1]罗炳金,赵旭东。以职业活动为导向的课程教学设计[J]。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9(09)。

[2]李勤道。基于工作过程和行为导向课程教学设计的认识与实践[J]。山东电力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03)。

[3]王晶涛。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计算机课程改革的探索[J]。课程创新,2010(07)。

篇6: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模式

以就业为导向是当前高职院校建设发展的现实需要和基本规律,有其深刻的`理论依据.建设类高职院校建设也不例外,明确以就业为导向的建设类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目标,探索新的培养模式具有重要意义.

作 者:李伯格 作者单位:黑龙江建筑职业技术学院刊 名:职业技术英文刊名:VOCATIONAL TECHNOLOGY年,卷(期):“”(3)分类号:G71关键词:就业导向 建设类 高职院校 人才培养

篇7: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一、研究背景

根据世界旅游组织预测,到2020年,中国将成为世界第一大旅游接待国和世界第四大客源输出国。那时,中国的旅游产业规模将是现在的6倍。一个不争的事实就是,近些年来,我国的旅游企业已经如雨后春笋般大量涌现,而随之而来的人才缺口也日渐扩大。数据显示,我国实际需要旅游专业人才高达800万人,而目前旅游业人才缺口至少有200万人,尤其是旅行社、酒店等需要大量的高素质专业人才。

补充:

旅行社行业的发展情况

饭店行业的发展情况

会展业的发展情况

重庆市旅游业及会展业的发展情况

一方面,旅游业对人才的需求陷入“饥渴”状态,另一方面,高校培养出的人才又没有大量进入这个行业。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日趋专业化、大众化,国内许多高校都设置了旅游类的专业教学课程,旅游本科教育的重要地位也逐渐被凸现出来。相关数据显示,目前旅游本科教育约占我国高等旅游教育35%的份额,每年都有大量的旅游管理专业的本科生毕业,如浙江作为旅游大省,省内有包括浙江大学在内的10所高校均开设了旅游管理本科专业。在每年毕业的季节,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这些接受了高等教育的旅游人才究竟能否在社会上找到合适的职业,他们的就业情况如何?据调查,2010年,重庆各大旅游院校毕业生就业形势普遍看好,但行业内就业情况不足学生总量的30%。在浙江工商大学的毕业生就业情况中,从事旅游业的只占30%-40%左右,主要集中在旅行社、饭店管理、会展、规划等领域,而大部分学生则分别进入了其他行业。

在当前国际旅游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旅游教育特别是高等旅游教育无论在数量上还是质量上还远远不能适应我国旅游事业发展的需要。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对高校旅游人才培养提出了新的较高要求。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目前中国旅游人才教育与培训领域正呈现巨大商机。但是旅游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如何能根据学科的特点,培养出真正具备专业素质的旅游从业人才,提高高校旅游管理专业学生的就业率,是摆在中国旅游院校和培训机构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

高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目标是要向旅游行业输送从事旅游管理的专门人才,但学生实际的就业情况显然与学校的培养目标并不相符。高校需要进行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的改革探索,以缓解就业压力,增加旅游行业的就业率,同时也可以为旅游管理专业的建设提供新的思路。

旅游业需要怎样的人才和怎样培养旅游业需要的人才,是旅游院校亟需认识和解决的两个命题。随着旅游业的高速发展,适应企业需求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模式也将成为高等旅游教育的主要教育模式。高校教育如何培养出适合社会、企业需要的旅游人才?建立科学合理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成为发展旅游高等教育的关键性问题之一。

二、研究意义与目的1、研究意义

理论意义:对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丰富了高校旅游管理教学的理论成果,对重庆市乃至全国旅游管理专业本科建设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通过对旅游业人才供需状况的调查,对比国外旅游高等教育的模式,探索适合企业需求的教学改革方案,丰富和深化了旅游管理教学理论。

实践意义:以就业为导向,对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研究,为完善本科培养方案、改进教学模式、培养社会所需人才提供了科学的指导。在此基础上,立足于四川外语学院,提出进一步改进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议,为重庆市乃至全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提供宽口径、厚基础及理论+实践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2、研究目的本课题针对目前旅游管理专业就业情况存在的问题,结合企业对所需人才的要求,借鉴国外旅游教育的经验和成果,立足重庆市旅游业的发展及对人才的需求,提出以就业为导向的旅游管理专业本科人才培养体系,为完善我校旅游管理专业的培养方案,提高教学水平,培养合格人才提供参考和建议。

三、研究内容、研究目标、预期成果

1、研究内容

本课题结合目前中国旅游市场人才需求和供给的实际情况,通过对国外旅游教育状况的调查和研究,以及与国内旅游院校教学模式的比较分析,以高等院校旅游管理专业人才培养的教育改革为目标,结合四川外语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学实际,在旅行社管理、饭店管理、会展管理三个专业方向,从目标定位、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方法以及教学模式四个方面探讨构建基于就业导向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并结合三个方向的核心课程提出具体的实践操作方案。

大纲:

第一部分 中国旅游市场人才需求与供给状况

一、中国旅游人才市场需求状况

1、旅行社业人才需求调研

(1)旅行社从业人员现状

(2)旅行社人才需求状况

(3)旅行社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2、酒店业人才需求调研

(1)酒店人才现状

(2)酒店人才需求状况

(3)酒店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3、会展业人才需求调研

(1)会展从业人员现状

(2)会展人才需求状况

(3)会展人才知识、能力、素质结构分析

4、已毕业学生对人才需求认识情况的调查

二、中国旅游市场人才供给状况

1、目前高校旅游管理专业教育情况

2、旅游管理专业学生对就业的期望与态度

第二部分 国外高校旅游教育的特点

一、国外院校旅游教育的情况与特点

(一)普利茅斯

(二)堪萨斯

(三)英国女王

二、国外旅游人才培养的成功经验总结

第三部分 中国高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调研

一、高校旅游专业存在的问题

(一)规模庞大,缺乏特色

(二)专业同质

(三)学不致用

(四)课程体系不合理

(五)师资培养不畅

(六)教材建设落后

(七)教学方法呆板

二、部分高校旅游专业教学改革现状(立足本地,突出特色)

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西安外国语学院、四川大学、重庆师范、重庆大学、重庆理工大学、西南大学

三、我国外语院校旅游专业教学现状

第四部分 基于就业导向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构建

一、旅行社管理方向人才培养体系

(一)目标定位

(二)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教学模式

二、饭店管理方向人才培养体系

(一)目标定位

(二)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教学模式

三、会展管理方向人才培养体系

(一)目标定位

(二)课程设置与教材选择

(三)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四)教学模式

第五部分 基于就业导向的旅游管理人才培养体系的实践

一、旅行社管理方向核心课程的改革操作方案

二、饭店管理方向核心课程的改革操作方案

篇8: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关键词:全日制专业硕士,风景园林,培养模式,就业

1 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的产生及现状

2005年,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通过, 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就此产生, 这是与风景园林及其相关行业任职资格相联系的一种专业性学位, 主要培养应用型、复合型的高层次专门人才。

2009年起, 教育部开始扩大招收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的范围, 应届本科毕业生开始成为硕士专业学位的主要招收对象, 硕士研究生教育逐步实现从以培养学术型人才为主向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的战略性转变。全日制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这一新的类型就这样产生了。然而, 伴随着硕士研究生的扩招, 原本处于人才高端的研究生拥有的“稀缺性”优势正日益减弱, 硕士生就业率连续下降, 2009年硕士生就业率首次出现低于本科生的情况。而且, 目前全日制专业硕士在市场上的就业竞争力不如传统的学术型硕士, 面临着更加巨大的就业压力[1]。

2 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就业不如学术型硕士的原因分析

2.1 入学门槛较低, 给人“山寨”之感

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 一方面是因为普通民众对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生这一新事物还不太了解, 媒体的宣传也较少, 加之对于学术型硕士研究生“根深蒂固”的认识, 使得公众普遍认为学术型学位要比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含金量高。另一方面, 从教育主管部门对于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政策来看, 报考学术型学位的考生可以调剂到全日制专业学位, 但是反之则不行。于是, 一些院校由于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报考人数不足, 就将部分报考学术型硕士的考生调剂到专业学位上来, 以补充招生缺口[2]。这种调剂政策自然会让公众觉得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比学术型硕士低一个档次。

2.2 定位模糊, 缺乏优势

目前, 我国的硕士研究生按照培养方式和发展方向的不同可分为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全日制专业硕士、非全日制专业硕士三种类型。其中,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发展最早, 体制最完善, 社会认可度高。

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发展稍晚。1984年“工程类型硕士” (现为“工程硕士”) 开始试点[3], 发展到现在已有39种专业学位。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最开始都是以在职的方式进行攻读, 要求招生对象为在职人员, 获得学士学位三年及以上, 采取“进校不离岗”的方式, 由学校和考生所在单位联合培养。从招生条件来看, 这类专业学位对学生的实际工作经验有要求, 因此, 非全日制专业硕士具有较强的实践能力, 丰富的工作经验本身也成为他们最大的特色和优势。

全日制专业硕士出现最晚, 它虽然使研究生的培养结构更加完善, 但是就目前来看其定位还显得比较模糊。他们虽然被定位为高层次、应用型人才, 但是从未出过校门的他们, 与早期非学历教育的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研究生相比仍然缺乏实际工作经验;与学术型研究生相比似乎又欠缺深厚的理论知识, 特色不够鲜明, 优势不足。这种自身定位的模糊使得全日制专业硕士在求职过程中缺乏对就业市场的认知和判断, 影响了就业的成功率。

2.3 理论知识不扎实, 职业特色不突出

众所周知, 专业学位的特点是注重应用和实践。因此, 在教学过程中, 很多学生甚至教师都片面的理解专业学位的实践性特征, 在学术性要求方面都存在着一种“共谋性”的消极认识, 这导致教师在教学中对于具有探索性质的学术性问题涉及较少, 而学生对于学术性的研习也缺乏必要的热情和动力[4]。这种片面的认识严重地损害了专业学位的学术性水平, 这使得很多专业硕士理论知识不扎实, 发展后劲不足。

另一方面, 我国的职业资格准入制度建设还比较滞后, 这使得专业硕士的优势无从体现。以风景园林硕士为例, 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在2005年下达的《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中就明确指出:“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是与风景园林事业任职资格紧密相关、与国家‘注册风景园林师’职业资格相互衔接的学位制度”“风景园林硕士专业学位以‘注册风景园林师’为职业背景”。然而, 直到今天, “注册风景园林师”的职业资格认证仍然没有建立起来。这使得专业硕士本该有的职业性特征无法体现, 严重削弱了其就业竞争力。

2.4 培养模式与学术型硕士区别不大

从高校层面来看, 高校人才培养模式制约就业质量。我国的学术型学位教育时间很长, 其教育理念和教学模式根深蒂固, 这些都或多或少地影响到专业学位教育, 使其有学术化倾向。

主要表现在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的培养过程方面:课程设置及课程内容与学术型趋同, 缺乏有针对性的教材;缺乏独立的、有特色的专业学位教育基地, 实习基地大多数都是与学术型硕士共享;培养方案中的实践环节没有完全落到实处;在毕业论文的选题和创作方面对于实用性和应用性的要求也未能充分体现[5]。这使得专业硕士与学术型硕士在就业市场的区分度不大, 其“专业”优势很难凸显。

3 培养模式的改革———以就业为导向

3.1 改变专硕轻理论的误区, 强化基础理论知识体系

专业学位具备职业性特征, 但是它与职业教育却完全不同, 职业要求的只是从事某一行业的操作能力, 但专业还包括了相关的理论知识和创新能力。实际上, 专业教育必须建立在宽广而扎实的文化科学基础之上, 必须完成传授系统的理论基础和专门知识的任务, 同时还包括了专业化的思维训练、实践能力培养和专业伦理道德的养成等。因此, 专业学位在坚持其实践性前提的同时, 不能放弃研究生教育所秉承的基本学术品格[4]。否则, 专业学位教育就会沦为普通职业教育, 难以提升其职业品质和社会地位。

3.2 增加专业实践, 提高职业能力

当前的专业学位培养对其实践性的特征重视不够, 落实不到位, 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改变:

1) 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与实践结合。

在课程设置方面, 首先要加大实践性教学的比重, 通过增加实践性课程的数量和学时的设置两方面来突出实践教学的重要地位, 这是数量方面的变革。

在形式方面, 针对风景园林专业的特点, 应该加强案例式教学的内容, 教师应建立起相关的经典案例数据库, 将传统的以理论为核心, 通过案例来说明的教学模式改为以案例为核心, 围绕案例讲解相关理论的新模式。同时, 高校应加大对教学改革的支持力度, 鼓励教师在案例式教学方面做更多的探索。除了案例式教学外, 参与实际的工程项目也是必须的。在这方面, 主要有两种方式:a.在学校内部进一步完善教师工作室制度, 确保每位学生都能够在工作室中参与实际项目;b.因地制宜, 与相关的设计或管理单位签订合作协议, 建立多处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 为学生的实践教学提供真实的工作环境。

2) 实行订单教育, 培养定向人才。

订单式人才培养是指校企共同研究用人规划和培养计划, 通过签订协议书的形式予以落实, 实现人才培养的模式[6]。这种模式针对企业的需求进行个性化培养, 特别适合那些对人才有特殊要求的用人单位。用人单位要与高校密切协作, 从培养方案的制定开始就参与其中, 在整个培养的过程中都提供合作与资助, 包括相关经费的支出, 教学实践环节的产出等方面。这种培养模式使得人才的培养与就业相互促进, 最终达到高校与企业的双赢效果。

3.3 与职业资格制度有效衔接

建立专业学位与职业任职资格之间的有效衔接是完善专业学位教育, 解决其就业问题的重要途径。衔接机制的确立涉及到政府相关部门、高校及行业部门之间多方面的统筹协调。在政府层面, 应尽快完善“注册风景园林师”的职业任职资格制度, 规范专业领域的准入标准;在高校层面, 应加强课程设置与职业资格证书考试之间的协调, 例如对于修完职业资格证书要求的考试课程且成绩合格者, 可以给予一定程度的“免试”政策。衔接机制的建立和完善必将有效地解决风景园林专业学位硕士的招生和就业问题。

3.4 注重培养创新思维, 强化新技术与新方法的应用

高校在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培养过程中, 应以自主创新, 培养和造就创新型人才为重点, 特别强调对新技术、新方法的学习和应用, 大力推进“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 设立“研究生教育创新基金”, 通过政策和资金的支持, 鼓励专业学位研究生将新技术和新方法应用于实践, 提升其创新能力, 最终达到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的目的。

3.5 根据就业反馈及时调整培养模式

高校的培养模式不应固化, 而应该更加灵活, 能够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进行调整。高校要对毕业后的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的就业情况及用人单位的反馈进行跟踪调查, 把握就业的发展趋势, 了解用人单位的需求, 并根据调查结果主动调整培养模式, 优化教学内容, 以满足市场的需要。通过教学质量的提高, 高校应有意识地进行全日制专业学位的品牌建设, 消除公众的误解和质疑, 真正实现全日制专业硕士培养模式与培养目标达成一致。

4 结语

全日制风景园林专业硕士毕竟是一个在我国刚刚出现的新事物, 它的发展还面临许多问题。这首先需要高校和相关部门真正重视这些问题, 把全日制专业硕士教育的发展提到与学术型硕士同等重要的地位上来。同时, 加强以就业为导向的专业硕士培养模式的研究, 使专业硕士的培养与市场需求保持紧密联系, 不断提高其就业质量, 进入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1]陈卉.全日制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就业压力研究——基于南京五所高校问卷调查[J].中国青年研究, 2013 (4) :101-104.

[2]陈沛, 王处辉.全日制专业硕士报考吸引力偏低的原因探析[J].教育科学, 2012 (6) :54-59.

[3]邹碧金, 陈子辰.我国专业学位的产生与发展——兼论专业学位的基本属性[J].高等教育研究, 2000 (5) :49-52.

[4]牛国卫, 张红.专业学位的特性与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的提升[J].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1 (8) :81-85.

[5]赵纯, 文秀娟.云南省研究生专业学位教育10年回顾与展望[J].昆明理工大学学报 (社会科学版) , 2010 (10) :81-85.

篇9:以师生幸福为导向的教师专业化培养模式

关键词:市场导向 市场营销专业 高职教育 培养模式

1 高职营销专业人才市场供求现状

1.1 人才市场供需两旺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完善,市场营销已经渗入到各种各样的企业里,不仅是外资企业、民营企业,国有企业也都在讲市场营销。人们对市场营销的观念也将有更深的认识,所以对这方面人才的需求看好,并有继续升温的可能。人事部公布的全国人才市场供求最新排名及统计信息显示,市场营销排在所有招聘专业的第一位,求职专业的第二位,出现了供需两旺的良好态势。

1.2 专业人才供应量大,但高素质人才紧缺 虽然我国近年来对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力度不小,人才市场供应总量大,但是社会对营销人才的需求是多层次多方面的。而目前市场营销专业人才的培养存在不少问题,未能满足社会对专业人才的需要。市场营销总监、市场营销经理等高级营销管理人员已被纳入国家紧缺人才管理系统。因此,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基地——学校必须改革人才培养模式。

2 目前用人单位对营销专业人才不满意的深层次原因

2.1 人才培养理念不清晰,专业定位不准确 目前企业正处于对应用型营销人才的高需求时期,真正掌握应用技术的大学生应该比掌握纯学术理论的大学生更容易找到工作,而大量高职毕业生特别是营销管理类学生难以找到合适的就业岗位,究其原因不是数量过剩,而是毕业生的规格和质量不能满足企业生产经营的需要,在人才的培养方面不能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难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对营销管理人才的需求。高职市场营销专业的人才培养缺乏准确的市场定位,使得营销人才培养同社会需求相脱节,造成一方面高职营销专业学生就业难,而另一方面高素质营销类人才紧缺的矛盾。以市场为导向的高职营销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是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的,学校应找准自己在区域经济和行业发展中的位置,培养出掌握市场营销专业必备的理论知识和较强的营销实践能力,具有从事商品批发、零售、采购、推销等工作能力,具有一定的营销策划、信息处理技能,具有创新能力、进取精神和团队意识的高级应用型营销专门人才。落实到学校的具体的办学思路上是遵循“企业需要什么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人才”办学理念和“企业需要什么,我们就教什么”的教学理念。说白了也就是应用现代市场营销观指导学校人才培养。

2.2 人才培养模式应有创新 高等职业教育的培养模式及发展目标,是当前社会各界非常关注的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在“以市场为导向”的人才培养理念与准确的人才定位要求下,学校在人才培养模式方面应该进行改革,才能从根本上提高职业学生的就业能力,提升他们的就业机会,才能够真正做到学校让企业和社会满意。

3 人才培养模式创新

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的教学模式一般是先学习基础理论课程,再进行专业实习。在教学实践中,又往往简化为全部理论课程学习结束后,在临毕业进行一次综合实习。这种教学模式主要有三大缺点:一是市场营销理论与实践结合周期长,不便于学生理论联系实际;二是提不起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效果差;三是重理论教学,轻技能培养,造成相当一部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有限,用人企业不满意,影响工作效率,增加用人成本。为此,我们可参考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方面的经验,结合我国的国情和人才市场对营销人员的需求,进行必要的改革:

3.1 减少理论授课时数,加大实训课时比例。发达国家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实训课一般占总课时的60%~70%,我们开设的市场营销专业课程中的实训课时应不低于50%,一些操作性强的专业课程(如《推销技巧》,《市场调查与预测》等)更应高于此比例。我们在2008级学生的教学计划中作出了较大的调整:实行“2+1”的教学模式,即将所有的基础课程和专业理论课程安排在两年内完成,理论与课内实训课时控制在1600学时左右,第三年全部安排综合实训实习和毕业设计等。在教学环节上务求突出实践性,即在教学体系内穿插三个阶段实训教学环节:第一,课堂实训教学环节;第二,实训室实训环节;第三,校外实训基地参观或者顶岗实习实训环节。在构建实践教学方面我们要体现三个原则要求:①实际原则。即所选的教材,所教的内容都要体现企业营销活动的实际操作要求。所选派的教师,都要求具有一定实际工作经验。②实操原则。即所讲授的东西都要保证具有实际操作的价值与意义,学生学后可以直接应用到企业的经营实践当中去。③实在原则。即在教学上还要体现德育教育,通过实训向学生灌输本行业的职业操守与职业素养。

3.2 改先理论、后实践为理论与实践同时铺开。这种做法的基本思路是专业课学习的同时相应安排一定的实践课时,在同一时间段内给予实施;第五、第六学期在用人单位或实训基地进行综合实习。这样有利于市场营销专业的学生把所学知识在实践中融会贯通,达到知识与技能同步增长的目的。

3.3 加强专兼结合的、高水平的教师队伍建设。教师是推动理论与实践对接的第一动力,教师自身经验缺乏,实践经验和创造能力不足,也就不可能给学生提供相应的推动力。高水平的教师队伍,是教育质量得以保证的重要条件,高职高专营销专业师资队伍建设必须走专兼结合的道路。对专职教师要加大培训力度,创造条件使之经常深入企业,提高业务素质,培养一支“双师型”专职教师队伍。为促进教师专业水平的提高,建议学校采取专业教师轮流下公司锻炼的办法,让每一位教师都能在合适的时候进行经营实践,丰富实践经验和阅历,以提高专业水平和教学质量。同时加大兼职教育的成分,建立兼职教师数据库,这样既可以使教师队伍始终保持较前沿的水平,又能大大降低学校的办学成本。

3.4 坚持“按需施教”。要根据就业岗位的多样性,灵活有针对性教授和学习不同岗位需要的技能,做到对准岗位设课程;还应根据企业的用人进程,积极推行弹性学制和学分制,调整课程门类、课程顺序与课程进度,及时为企业输送人才。对于某些主干专业课在用人单位急需人员的情况下,也可以先开,上岗后再补开其他课程;对于可开可不开的课程,可以列为选修课或讲座课,供有兴趣和有能力的学生学习。

3.5 做到“因材施教”。课程深度与学生素质相结合,高职院校要针对不同素质的学生,编写不同的教学计划。以我校为例,我们的学生既有高中起点的,又有初中起点的,他们文化程度、理解能力、就业发展期望均有区别。因此即使是开设同一门课程,由于生源不同,授课时间有限,侧重点和深度及讲授技巧应有差异。

3.6 进行“考评改革”。注重考评学生的技术和技能水平及实践能力是高职教育与其它类型教育的显著区别,这也是高职教育培养目标的必然要求。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始终坚持以能力为本位,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出发点来组织教学;二是以培养学生专业技能与职业素质为重点,注重专业技术水平和职业能力的考评,改变传统单一的闭卷考核形式;三是整个教学过程注意恰当渗透职业资格考试教育,努力使学生取得“职业资格证书”,实现“双证融通”,使学生增加就业的敲门砖。同时把学生取得“双证”率作为考评教学质量的重要依据。四是教学考评与就业创业结合,注重培养和考核学生的岗位技能、适应能力、创新精神与创业能力,坚持正确的就业导向。

3.7 建设模拟实验室和校内实训基地。高职院校实施以市场为导向的模式培养营销人才,提高人才的综合素质,建立以市场为主导的职业教育和培训运行机制,是培养高职营销人才的主要模式,只有把教学、生产、科技结合起来,高职教育才能办出特色。高职院校实验室和实训基地的建立可考虑投资购买营销应用软件,沙盘等,还可创建校内超市、商场以及生产实体,拥有自己的实验基地,实施产业化运作,推进名牌战略和集团化经营,让学生有不出校门就有真刀实枪的实习场所,实施“模拟教学”,使课堂教学与实践内容相吻合。建立校内实训基地既能缓解高职教育经费短缺问题,又能解决学校教学与企业要求脱节的问题。

3.8 与企业共建校外实训基地。高职院校与社会企业结合,共同培养人才的产学合作教育是当今国际和我国高职教育改革发展的一个重要趋势,也是高职培养人才的重要途径。学校要与企业加强沟通,针对企业需要按照岗位要求调整细化实习环节(可将实习环节分为六个部分:企业认识实习、推销模拟与生存训练、市场调研实习、专业实习、营销策划实习、毕业实习),根据不同企业的需要安排不同的实习,既满足企业的需要又能达到实训的目的。从学校恳求企业“帮忙”到校企双赢,使企业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参与,把学校作为企业人才的真正培养基地。

总而言之,目前高职市场营销人才的培养模式应该以市场为导向,从课程设置,课时安排,考评创新到师资队伍建设和实训实习基地建设等方面着手,争取尽快尽好的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为企业培养合格的高素质的应用型营销人才。

参考文献:

[1]王亚妮.市场营销专业人才能力培养之管窥[J].西安欧亚学院学报.2007.1.

[2]何绍红,莫英松.高素质市场营销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构建研究[J].商场现代化.2007.2.

[3]丁明利.关于高职院校市场营销专业建设的思考[J].商场现代化 2007.12.

上一篇:完全竞争市场下一篇:苏轼《南康望湖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