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帮教协议书新

2024-07-06

社会帮教协议书新(共3篇)

篇1:社会帮教协议书新

安置帮教帮教协议书

为贯彻落实党和政府对刑释解教人员的安置帮教工作政策,积极帮助刑释解教人员回归社会后的劳动就业、接受教育等方面问题的解决,为他们重走新生之路提供条件和机会,巩固监狱、劳教所改造教养成果,保障社会治安持续稳定和经济健康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经过基层司法所、社区干部、帮教对象亲属、帮教对象“四方”共同协商,在自愿互信的原则下,特签订此帮教协议书。具体条款如下 :

一、基层所应做到:

1、坚持文明、耐心教育,促进帮教对象遵纪守法,做一个合格公民。

2、坚持每季度上门帮教,并做好记录。

3、经常了解帮教对象的情况,及时协同村(居)等有关部门制定具体的帮教措施做好工作。

二、村(居)帮教人员应做到:

1、坚持定期或不定期上门帮教,用政策、法律、情理进行教育引导。

2、主动了解和掌握帮教对象的家庭情况,尽力协调、帮助解决实际生活困难。

3、及时了解和掌握帮教对象的思想变化和行为动态,帮其稳定情绪,安心生活。

三、帮教对象的亲属应做到:

1、坚持从精神上鼓励其奋发进取,增强其自尊、自爱、自信。

2、坚持从生活上热情关心和照顾,尽力帮助克服困难。

3、当发现其产生邪念,应及时规劝,全力制止其违法行为的产生和发展,并及时报告社区。

四、帮教对象应做到:

1、自强自立、认真工作、依法经营、勤劳致富。

2、认真学习党的政策、法律和法规,依法保护自己的权利,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好公民。

3、虚心接受帮教小组成员的教育,可以主动向帮教人员反映自己的真实想法。

4、不参与有害社会的各种帮派、团伙,积极举报他人的不法行为。

五、本协议一式五份,基层司法所、村(居)委会、帮教对象亲属和帮教对象各一份,报乡镇安置帮教工作站一份。

司法所所长(签字):

帮教对象亲属(签字):

村(居)委会(签字):

帮教对象(签字):

篇2:社会帮教协议书新

2012年新修订的刑事诉讼法中规定了对于未成年人可以适用附条件不起诉。所谓附条件不起诉是指检察机关对某些刑事案件虽符合起诉条件但情节轻微的, 根据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自身状况、犯罪后的悔罪表现、公共利益及形势政策的需要, 认为暂时不提起公诉更为合适的, 在六个月以上一年以下设立一定的考验期, 要求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履行法律规定的义务, 由检察机关对犯罪嫌疑人进行监督考察, 考验期满后, 视其表现再由检察机关决定是否提起公诉的一项制度。

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增加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改过自新的机会, 实现慎刑轻刑, 为其弃恶扬善创造机会, 突出了刑罚的特殊预防作用。有利于实现公平、正义, 也有利于社会的长治久安, 构建和谐社会。

但是一项好的制度只有配合一系列与之相适应的措施, 使其落到实处才能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附条件不起诉期间进行帮助和教育是践行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将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起诉后的帮教工作做好, 使其悔过自新、回归社会才是该制度取得成效的重中之重。因此需要建立配套的帮教机制, 建立良好的、有针对性的帮教制度, 将有助于未成年人顺利度过考察期, 早日实现人格的矫正。

二、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人的帮教制度

在刑诉法第二百七十二条规定附条件不起诉所附义务的内容为“遵守法律法规, 服从监督;按照考察机关的规定报告自己的活动情况;离开所居住的市、县、或者迁居, 应当报经考察机关批准;按照考察机关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 这项规定内容稍显笼统, 更多体现为指导性内容。

依据《刑法修正案八》的规定, 社区矫正的适用范围是经过法院定罪量刑的人, 而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只是犯罪嫌疑人是没有经过定罪量刑的, 因此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不属于社区矫正人员。但是根据立法本意, 附条件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虽然没有被定罪, 但是他们的行为已经构成了犯罪, 只不过是出于教育、挽救的方针, 从法律层面对他们进行的其他处理方式。笔者认为, 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 我们在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时, 可以引入社区矫正的内容和做法, 充分利用社区矫正的平台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矫治。基于教育矫治的需要, 将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为社区矫正的对象并无不妥。

(一) 建立社区矫正制度

社区矫正是个外来语, 直接翻译自英文 (community corrections) 。把不需要监禁的罪犯房子社会上进行改造和管控的刑罚理念。社区矫正与监禁矫正是相对的行刑方式, 有利于那些不需要、不适宜监禁或者继续监禁的罪犯有针对性的实施社会化的矫正, 充分利用社会各方力量, 提高教育改造质量, 最大限度地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 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充分体现了我国宽严相济的刑事司法政策, 同时对于那些社区矫正对象, 使他们更充分的了解社会, 适应社会, 有利于回归社会。 (1)

社区矫正制度在整个国家的预防犯罪体系中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因此中国有必要建立社区矫正制度。

刑法中明确规定了对于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 在缓刑考验期内, 依法实行社区矫正。但是刑诉法中关于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规定, 按照考察机关的要求接受矫治和教育。因此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也应当在社区接受矫正。

(二) 建立专门的社区矫正工作人员

社区矫正是一种非监禁刑的刑罚执行活动, 服刑人员主要在社区内接受教育矫正, 与传统意义上的监禁刑相比, 社区矫正需要社会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和协助, 特别是需要一批综合素质高的工作人员参与。

1. 专业人员

专业人员主要负责社区矫正中刑罚执行等方面的工作。具体工作是:依照国家的法律, 组织社会团体和非政府组织及社区矫正工作志愿者队矫正对象实施教育、改造、监督、心理咨询、考核等。这就要求专业人员应具备一定的法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专业知识和组织协调能力及一定的工作经验才能较好地胜任工作。

2. 社会工作者

社会工作者是专门从事社区矫正工作的辅助人员。他们有一定的专业知识或者经过专门的培训后, 在行政司法机关的领导下, 协助专业人员进行矫正工作。例如对矫正人员进行心理咨询、法律服务、技能培训等。

3. 社会志愿者

社会志愿者主要是协助专业人员做一些辅助工作, 特别是一些具有一定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 并适合进行社区矫正工作的社会志愿者, 例如政法院校以及心理学、社会学、教育学等专业的大学生, 在其他部门、团体和机构工作的青年人等, 利用他们的专长为社区矫正工作服务。也可以组织律师志愿者以案说法, 普及矫正人员的法律知识。

(三) 完善社区矫正的法律法规

社区矫正工作是一项严肃的刑罚执行活动, 具有执行对象特定性、执行依据法定性、执行手段强制性、执行场所开发性的特定, 同时涉及公安机关、检察院、法院、司法局等多部门的职能履行, 需要社会团体和民间组织的写照, 因此应当抓紧社区矫正相关法律问题的研究, 明确社区矫正的法律地位, 确保这项工作有序发展。

1. 确立社区矫正在刑法、刑诉法等法律中的地位

在刑法、刑诉法中明确使用社区矫正的条件、范围;在刑诉法中明确社区矫正的执法主体;明确社区矫正的犯罪嫌疑人管理、考察等各方面的法律程序。

2. 制定社区矫正法

目前我国的社区矫正工作是在摸索中进行。根据社区矫正制度的基本要求, 同时借鉴国外先进的社区矫正立法经验, 制定一部专门的社区矫正法, 对社区矫正的具体工作流程, 职权范围、法律责任等方面做出全面规定。

(四) 探索矫正教育的方式、方法

1. 思想教育

运用各种有效的教育手段纠正社区矫正对象的不良心理和行为习惯, 主要包括法制教育、公民道德教育、形势政策教育、文化教育等方面。增强其法律意识和道德修养, 使之成为适应社会的守法公民。

2. 心理矫正

可以聘请专业心理咨询师, 不定期对社区的矫正人员进行心理健康教育, 宣传心理健康知识, 提供心理咨询服务, 解答矫正人员提出的心理问题, 培养健康的心态。同时结合犯罪调查报告及犯罪倾向预测评估和个案矫正工作, 对社区矫正人员进行心理测试和分析, 制订相应的矫正方案和措施。有的未成年人犯罪后, 本人亦受精神伤害, 可要求其接受必要的心理疏导。

3. 个案矫正

根据矫正对象的犯罪原因、犯罪性质、主观恶性、家庭背景、思想动态、矫正难度等方面存在差异, 进行综合性的评估, 在此基础上制定不同的教育计划级矫正方案。对于未成年人可以通过单独谈话、单独教育最大限度的减少社会负面影响, 帮助他们健康成长。可以探索课堂式教育与互动式教育相结合, 通过直观感受深化教育成果。有的未成年人家庭关系冷漠, 可以要求其帮助家长完成一定事项任务, 促使家长与子女沟通交流, 营造和谐家庭。

4. 公益劳动

有劳动能力的社区矫正对象应当参加公益劳动。公益劳动既是矫正人员赎罪、悔罪、端正劳动观念的体现, 又是其补偿被害人、争取社会谅解、认可的体现。实行公益劳动方式多样化, 允许矫正对象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选择公益劳动方式。有的未成年人缺乏责任心, 可以要求他们参加公益活动或履行社工义务, 有助于增加其责任感和社会认同感。

5. 技能培训

为了社区矫正对象顺利的回归社会, 他们应该掌握谋生技能。社区矫正对象可以定期参加劳动保障部门举办的各类职业技能培训, 获得在社会独立生存的技能, 帮助其更好的融入社会。

(五) 建立社区信息化管理系统

社区的服刑人员及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情况复杂, 在主观恶性、性格、文化水平、犯罪类别、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等方面差异较大, 根据每个未成年人的不同特点建立不同的矫正计划与缓刑的服刑人员帮教计划也应当加以区分。建立信息化管理系统可以通过便捷的网络化管理系统, 建立帮教档案, 定期分析帮教结果, 对矫正对象学习、劳动、思想汇报情况进行跟踪和记录, 并将帮教情况反馈给有关部门。考察机关可以及时了解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社区矫正情况, 加强监督管理。

三、接受教育

教育和保护未成年人是国际法律确定的一项基本政策。未成年人在生理和心理都处在未完全成熟时期人生观世界观尚未完全形成, 辨别是非和控制自己行为的能力都很弱。因而极易接受外界的干扰实施不良行为从而违法犯罪。未成年人只有通过学校系统的学习各种知识, 才能更好的适应这个社会。对于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应当保障他们的受教育权。尽量安排他们到学校中去学习。

社会帮教制度的制定是否完善关系到能否帮助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及时、彻底矫正犯罪人格, 及早回归社会, 否则使社会帮教流于形式, 未成年人不能真诚悔过自新、重新回归社会附条件不起诉就失去了其原有的意义。不管是哪种附条件不起诉, 未成年犯罪嫌疑人都要接受一些监管条款的约束, 这些监管条款是为了促进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成功地融入社会, 重新开始生活而最终达到社区安全的目的。约翰布雷思维特认为, “重新回归的羞愧”是减少犯罪的好方法, 创造条件以便不正常者接受社会价值观念和重新回归更大的社会。 (2) 在具体实施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过程中应当把教育、感化、挽救未成年人的其他教育制度结合起来, 使未成年犯罪嫌疑人在认识自己错误的基础上, 改过自新, 人格得以矫正, 从而加速其回归社会的进程, 也使被犯罪所破坏的社会关系得以改造和修复。

摘要:随着社区矫正工作的深入, 我们在建立和完善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制度时, 可以引入社区矫正的内容和做法, 充分利用社区矫正的平台对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教育矫治。基于教育矫治的需要, 将附条件不起诉的未成年犯罪嫌疑人作为社区矫正的对象并无不妥。

关键词:未成年人,附条件不起诉,社区矫正

注释

1中加社区矫正概览[M].北京:法律出版社, 2008.

篇3:社会帮教协议书新

摘 要:社会帮教是社会各个方面的力量帮助和教育涉法犯罪的人能够重新融入社会,走向正途,是预防再犯罪的有效机制,然而面对未成年犯罪日趋低龄化,多样化、新型化时,仍然是杯水车薪,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社会帮教体系的构建不完善,主体职责不明确,社会力量缺失造成,本文将从未成年社会帮教体系构建的主体,多维互动的关系,以及跨地域转介方面进行阐述,探讨涉罪未成年人社会帮教体系构建的困境问题。

关键词:涉罪未成年人帮教主体跨地域转介

一、帮教体系构建的主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7条规定,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和学校、城市居民委员会农村村民委员会对因不满16周岁而不于刑事处罚、免于刑事处罚的未成年人,或者被判处非监禁刑罚,被判处刑罚宣告缓刑、被假释的未成年人,应当采取有效的帮教措施,协助司法机关做好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挽救工作。由于法律的模糊规定,具体承担的责任并无详尽规定,导致社会帮教的主体职责不明确,主体之间的配合协作以及主管机构和从业人员的资格问题是含糊不清,往往使得帮教工作无人承担,或者是由一些非专业的帮教人员从事专业化的帮教工作,这是让帮教工作难以取得实效和长足进步的一部分重要原因。

(一)帮教体系责任主体规定模糊,权责不明确

在我国关于社会帮教的法律规范中并没有清楚的规定未成年人社会帮教的主体有哪些,没有列明主体的主要职责是什么,仅仅在《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7条规定了较模糊的主体清单以及不明确的主体职责。这是社会帮教制度在立法上的一个缺陷和短板,这也直接造成了主体的之间的相互推诿和责任心较差的情况,从第一个环节就让社会帮教制度落入了一个尴尬的局面,涉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得到行之有效的教育和感化更是无从谈起。

(二)强化帮教主体的责任心,提高帮教主体帮教的专业性和科学性

帮教主体清单的模糊性势必会让帮教主体在帮教工作上的爱心、责任心和积极性大打折扣,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第47条对于帮教主体的规定,司法机关牵头和监督,主要的帮教力量来自于城市的居委会和农村的村委会,以及一些热心志愿者和离退休的热心干部组成的帮教实际主体,近些年来基层群众性组织面临着更多事务性的复杂工作,加之一些经济和价值观的异同,让社区帮教的力量就大大减弱,据上海闵行区法院2001年的一次调查统计反映,在回收的158份个人调查表中,帮教小组予以关心、找谈话的仅75人,不足半数。能解决实际困难,介绍工作的仅9人,有的居委会帮教小组还建议法院帮助介绍工作。[1] 那么主要的力量则放在了热心志愿者和离退休干部的肩上,由于社会帮教的专业性和科学性,志愿者在社会帮教中的不稳定性和临时性,帮教效果几乎可以说是忽略不计。离退休老干部的帮教方式和帮教内容大多与帮教对象的可接受程度存在比较大的差异,在心理上和在思想观念上也存在不小的隔阂,让他们的帮教的效果也是微乎其微。

二、帮教体系主体之间的多维互动

帮教主体的模糊性和帮教主体之间职责的不明确性让帮教主体各自为政,帮教主体之间并没有形成良好的合作和联动关系,只是简单的应付和面子上的敷衍了事。没有明确的规范和政策让帮教主体之间形成紧密和联动的关系。

在实际的帮教過程中,我们往往会看到一个涉罪未成年被帮教后,虽然在帮教的这一阶段表现良好,自己也非常渴望改掉自己身上沾染的陋习,当帮教结束后,由于其自身或者家庭的种种原因并没有使其能够获得重回校园或者学习到重回社会的技能。所有在短时间的清醒之后又会被迫去重操旧业,一些应该得到重点帮教的未成年人,回归后由于得不到持续的帮助和教育,极易重新走上违法犯罪道路。例如北京市某公安分局抓获了一个青少年入室盗窃的团伙,这11个成员中有7人不足18岁,2人刚满18岁。仅入室盗窃就达30多起,窃得现金、首饰等价值超过了36万元。这是11个人中的10人上初中时就是“问题少年”,学校拿他们没办法又怕影响别的同学,所以他们一旦犯严重错误的时候,就成了开除劝退的对象。离开学校后,无所事事就形成了小团伙,在被捕前,他们大多数人都有犯罪前科,按理论上说应该成为当地的重点帮教对象,但实际上,他们并没有受到当地未成年组织的重点关照,帮教不力致使他们在犯罪的道路上越走越远。[2]

从这个案例中我们可以得到由于没有明确的规范和制度让学校、共青团组织、教育部门、民政部门以及一些未成年保护组织没有形成有效的联络体系,在涉罪未成年人帮教之后可以根据需要由多个部门来共同合理解决后续帮教的问题,而不是帮教结束就万事大吉,不考虑再犯的可能性,以及这个帮教对象的生活困难。所以在你确定了帮教主体后,应该出台相应的政策和规范,让多部门分领域的解决帮教对象的后续问题,真正的从根上解决帮教后续问题,达到实实在在的帮教效果。

三、社会帮教的跨地域的转介问题

在社会帮教的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玉带异地涉罪未成年人的情况,往往是在帮教后直接放任,并没有对异地涉罪未成年人形成长期性的后续帮教,这其中就涉及到跨地域转介问题,目前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本地帮教机构完成阶段性帮教的工作后,往往找不到接受原籍的帮教机构或者涉罪未成年人原籍的帮教机构就拒绝接受,经常以没有政策或没有条件推辞,给跨地域转介造成不小的困难和挑战。

在实践中,跨地域转介不仅会遇到涉罪未成年人原籍帮教机构的拒绝,有时,未成年人也会排斥和反对,一部分未成年人拒绝的原因多是在本地打工或者从事其他行业,也有一部分涉罪未成年人是在原籍没有固定的住所或已与原籍脱离多年。

针对以上问题,首先,在顶层制度的设计方面,出台相应的联动文件或政策,将责任落实到相关机构,做到具体化和针对化;其次,本地帮教机构对涉罪未成年人的异地转介做到区别化和专门化,根据不同情况,有条件的,符合情况的,转介后帮教效果会更好地则转,没有条件的则就地实施后续的帮教计划。努力把跨地域帮教的转介做到最好,最有效。

参考文献:

[1] 刘长想.上海未成年人社会帮教工作的历史和发展[J].山东省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5(5).

上一篇:打扫公共厕所标语下一篇:小学生《小王子》读书心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