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准: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实录)

2024-07-19

标准: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实录)(精选10篇)

篇1:标准: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实录)

“优课”视频制作技术标准

根据“优课”评选需求,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主要包括“优课”的音视频录制、后期制作和文件交付等基本技术规范。

一、前期录制要求

(一)课程时长。每课时长以40—45分钟。

(二)录制场地。录制场地应选择教室、录播室等授课现场。要求录制现场光线充足、环境安静、整洁,避免在镜头中出现有广告嫌疑或与课程无关的标识等内容。

(三)课程形式。成片统一采用数字音视频形式。

(四)录制方式及设备。

1、拍摄方式:根据课程内容,采用多机位拍摄(至少2机位),机位设置应满足完整记录课堂全部教学活动的要求。

2、录像设备:摄像机要求不低于专业级数字设备,推荐使用高清及以上数字设备。

3、录音设备:使用若干个专业级话筒,保证教师讲课和学生发言的录音质量。

4、录制方式:最好采用现场切换录制。现场导播镜头调度要求:环境交代清楚,主体人物突出,主题内容表达充分;景别大小适当,细节表现清晰,镜头切换流畅、组接合理。

(五)多媒体课件的制作及录制。教师在录制前应认真检查授课过程中使用的多媒体课件(PPT、音视频、动画等),确保其文字、格式规范,字号大小适当,能让学生看清,色彩简洁明快,符合拍摄要求。

在拍摄时应针对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拍摄方式,确保成片中的多媒体演示及板书完整、清晰。对于有老师讲授互动性课件时,可以用摄像机拍摄,以便把老师的讲解完整记录;对于单纯的展示性课件,可以对屏幕拍摄,也可以将课件转换为一路视频,直接切换插入;对于网页等字号特小的画面,要给出特写镜头。

二、后期制作要求

(一)片头与片尾。片头、片尾不超过5秒,应包括:年级、版本、学科和课题名称,教师姓名、职称,单位(学校名称、LOGO)等信息。片尾包括制作单位、人员,录制时间等信息。

(二)删除与教学无关的内容。

(三)关键教学环节,需在画面下方配以文字提示。

(四)技术指标。

1、视频信号源:(1)稳定性:全片图像同步、稳定,无抖动跳跃,色彩无突变,编辑点处图像稳定。(2)信噪比:图像信噪比不低于55dB,无明显杂波。(3)色调:白平衡正确,无明显偏色,且多机白平衡一致。(4)视频电平:视频全信号幅度为1Ⅴp-p,最大不超过1.1Ⅴp-p。

2、音频信号源:(1)立体声双声道录制。包括:课堂教师讲解、学生发言等现场声音,多媒体课件的音频,及片头片尾音乐等音频。教学现场使用的多媒体课件的声音可以通过教室喇叭播放作为现场声音拾取,也可以通过调音台混音录音,混音比例要适当。(2)电平指标:音量电平适中,声音应无明显失真、过冲、过弱。(3)音频信噪比:不低于70db。(4)声音和画面、口型要求同步,无交流声、无环境噪音或其他杂音。(5)伴音(音乐)清晰、饱满、圆润,无失真、噪声杂音干扰、音量忽大忽小现象。

三、视、音频文件要求

(一)视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视频压缩采用H.264/AVC(MPEG-4 Part10)编码、使用二次编码、不包含字幕的MP4格式。

2、视频码流率:动态码流1—4Mbps。

3、视频分辨率:(1)采用标清4:3拍摄时,分辨率设定为720×576。(2)采用高清16:9拍摄时,分辨率设定为1024×576。推荐使用高清16:9拍摄。

4、视频画幅宽高比:(1)分辨率设定为720×576的,请选定4:3。(2)分辨率设定为1024×576的,请选定16:9。

5、视频帧率为25帧/秒。

6、扫描方式采用逐行扫描。

(二)音频压缩格式及技术参数。

1、音频压缩采用AAC(MPEG4 Part3)格式。

2、采样率48KHz。

3、音频码流率128Kbps(恒定)。

4、必须是双声道,必须做混音处理。

(三)封装。采用MP4封装。

(四)外挂字幕文件。不要带外挂字幕。

篇2:标准: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实录)

齐齐哈尔市第二中学 孟威

教材分析

本节课来自人教版初中信息技术七年级上第一单元第三课编排文稿一课的扩展课程,由于第三课编排文稿对文字和图片、自选图形等内容进行了学习,但在实际生活中,WORD文档经常要对表格进行一定的编辑和排版,而这个七年级上的教材中没有具体的课节,所以添加本节课对这个知识进行补充和完善。

学生分析

七年级学生从小学升级到初中,正处于一个转型阶段,由小学时期的懵懂无知转变到初中的沉稳踏实,但学生对新知识和新问题的求知欲和探知欲却更加强烈,同时争强好胜和攀比的心思更加强烈。如果在教学中能够适当的利用这些问题,能够更好的完成教学任务,加深学生学习的深度。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对WORD 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学习,基本的常识和运用得到了一定的练习和锻炼,但对知识的细致操作还处在一种懵懂的状态,利用本节课,加深学生对表格在WORD中的基本操作和排版进行细致的学习和练习,加深学生对知识的深度掌握。

重、难点

灵活运用工具,编辑出自己想要的表格

一、创设情景、引入新课 师:在上节课中,我们队文字和图片、自选图形进行了排版,但你们没发现,还有一个知识我们没有接触到吗?

生:表格。

师:对,那你们在小学的时候学到哪些知识点呢? 生1:设计表格的基本框架; 生2:调整单元格的大小; 生3:表格行列的增删; 生4:合并单元格。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也很详细。

师:我这边有两张课程表(出示两张事先用word制作好的课程表作品),同学们更喜欢哪张课程表呢?为什么?

生:第二张,因为第二张更漂亮。

师:为了达到美化表格的效果,我们今天来学习“制作精美的课程表”。

二、新课教学

师:我们今天的学习任务有:①图片的运用,②手工绘制表格,③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④编辑表格。

师:在制作课程表时,我们一般先从整体框架开始制作,再局部进行修改或补充。

㈠图片的运用

师:首先,我们可以在作品中插入一张自己喜欢的图片作为课程表的背景,这样可以使课程表变得更加漂亮。(教师一边说明、一边操作示范)

师:第一步就这样制作好了,接着请同学们拿出手中的课程表,仔细观察这个课程表是由几行几列组成的? 生:8行7列。

师:回答得对极了。接下来我们将插入一个表格。(教师操作示范并讲解怎样移动表格)

㈡手工绘制表格

师:在“课程表”中出现斜线,我们可以使用Word中的绘制表格功能画出这些斜线。

单击菜单栏中的“表格(A)”选项,打开它的下拉菜单;单击下拉菜单中的“绘制表格”命令,打开屏幕“表格和边框”对话框。(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示范)

师:注意观察这个对话框,我们看到些什么呢? 生:“笔”、“橡皮擦”

师:同学们观察得很仔细,那我们就来用对话框中的“笔”进行手工绘制表格。绘制的时候,要先将鼠标移到“绘制表格”按钮上,单击选择,鼠标会变成“笔”的形状,接着将“笔”移到要画线的地方,按住鼠标左键不放再画线。

师:斜线画好了,大家看看表格的框架还有哪没画好呢? 生:还有“上午、下午”。师:那这里要怎么做呢? 生:合并单元格。

师:对了,这是我们上节课中学到的知识。那么,同学们能否说出合并单元格一共有几种方法呢?

生:两种。

师:大家再检查这表格框架,现在好了吗? 生:(异口同声)好了!

师:根据需要,我们也可以为单元格设置不同的边框和底纹,这样可以达到美化表格的效果。

㈢设置表格的边框和底纹 ⑴边框

师:下面我们就为这一个课程表设置它的边框。(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示范)

首先,将鼠标光标指向表格,并单击这个表格;

接着,单击菜单栏中的“格式(O)”选项,打开它的下拉菜单;单击下拉菜单中的“边框和底纹(B)„”命令,屏幕显示就会“边框和底纹”的对话框;

在“线型(Y)”列表框中单击选择 ;在“颜色(C)”列表框中单击选择“紫色”;在“宽度(W)”列表框中单击选择“1.5磅”;最后,单击“确定”按钮。

师:这样就设置好了表格的边框。⑵底纹

师:有漂亮的边框当然少不了美丽的底纹,我们再为“课程表”的第一行表格加上绿色的底纹。(教师一边讲解、一边操作示范)

先将鼠标光标指向第一行表格的上边线外,光标变为箭头状;单击鼠标左键,选取第一行表格;

然后打开“绘制表格”功能,再将鼠标移动到“边框颜色”的按钮上,单击右边的黑色三角形选择“绿色”。

㈣编辑表格 师:课程表整体的框架都绘制好了,最后我们还应该把课程表的内容补充完整。(补充内容:标题、课程等)

师:经过修饰过的课程表是不是比较漂亮了?(生:是)那大家也动手来试一试。

三、学习操作练习(任务驱动、迁移)

学生根据教师的示范和以往学习其他OFFICE软件中所学习到的知识,每人完成一张课程表,教师巡视指导。

四、展示学生的作品(交流、评价)师:现在请几个同学来上台来展示自己制作的课程表,并说一说你制作课程表最满意的部分。

学生上台展示,教师点评,对学生完成的作品给予掌声鼓励。

师:今天学习了很多知识,你能为自己所学的知识打几分呢?(学生自评)点评:

在本课的教学中,执教教师先通过创设情景——展示两张事先制作好的精美课程表,让学生知道用word可以制作如此精美的课程表,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接着告诉学生本节课需完成的任务(任务驱动法)并提出疑问:老师是如何制作的?以此来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并作为新课的切入点。教师一边讲解精美表格的制作过程,一边示范操作过程,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之后,再留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行制作,让学生在制作中学习表格中会将许多OFFCIE系列软件中经常使用的基本操作迁移到表格的制作中来,并充分发挥学生的想像力,创作出各种各样的作品。在时间的安排上,教师在教学与学生实践的时间分布把握合理,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进行操作练习。整堂课的结构非常合理,课堂气氛宽松活跃,并且利用演示系统操作,课堂效率较高。

篇3:下一代视频编码标准关键技术

H.264视频编码标准使得视频压缩效率提高到了一个新的水平。自该标准发布以来,H.264以其高效的压缩效率,良好的网络亲和性以及优越的稳健性等优点迅速得到了广大用户的认同。然而,随着终端处理能力以及人们对多媒体体验要求的不断提高,高清、3D、无线移动已经成为视频应用的主流趋势。而现有的H.264编码标准的压缩效率仍然不足以应对高清、超高清视频应用,需要更为高效的编码压缩方案。与此同时,近年许多新型有效的技术在不断涌现,使得新标准的定制成为可能。为此国际电联组织(ITU-T)和移动视频专家组(MPEG)成立了视频编码联合小组(Joint Collaborative Team on Video Coding,JCT-VC)[1],将新标准的定制正式提上日程。

2010年4月JCT-VC第一次会议在德国德累斯顿召开,所收到的27个提案从增加编码复杂度、提高压缩效率,或者从保证编码质量、降低编码复杂度的角度出发[2],讨论如何在H.264/AVC高级档次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编码性能。新一代视频压缩标准主要面向高清电视(HDTV)以及视频捕获系统的应用,提供从QVGA至1 080p以至超高清电视(7 680×4 320)不同级别的视频应用。其核心目标在于:在H.264/AVC High Profile的基础上,压缩效率提高1倍,即在保证相同视频图像质量的前提下,视频流的码率减少50%[1]。

2 HEVC编码框架及其关键技术

HEVC依然沿用自H.263就开始采用的混合编码框架[3],如帧内预测和基于运动补偿的帧间预测,残差的二维变换、环路滤波、熵编码等。在此混合编码框架下,HEVC进行了大量的技术创新,其中具有代表性的技术方案有:基于大尺寸四叉树块的分割结构和残差编码结构,多角度帧内预测技术,运动估计融合技术,高精度运动补偿技术,自适应环路滤波技术以及基于语义的熵编码技术。下文将对这个技术方案进行介绍。

2.1 基于四叉树结构的编码分割

为了提高高清、超高清视频的压缩编码效率,HEVC提出了超大尺寸四叉树编码结构,使用编码单元(Coding Unit,CU),预测单元(Prediction Unit,PU)和变换单元(Transform unit,TU)3个概念描述整个编码过程。其中CU类似于H.264/AVC中的宏块或子宏块,每个CU均为2N×2N的像素块(N为2的幂次方),是HEVC编码的基本单元,目前可变范围为64×64至8×8。图像首先以最大编码单元(LCU,如64×64块)为单位进行编码,在LCU内部按照四叉树结构进行子块划分,直至成为最小编码单元(SCU,如8×8块)为止,如图1所示。

对于每个CU,HEVC使用预测单元(PU)来实现该CU单元的预测过程。PU尺寸受限于其所属的CU,可以是方块(如2N×2N,N×N),也可以为矩形(如2N×N,N×2N),现有HM模型的对称PU分割类型如图2所示[4]。

此外,一种新的不对称运动分割预测(Asymmetric Motion Partition,AMP)方案也已经被JCT所接受[5],这也是HEVC与H.264在分块预测技术中最为不同之处。所谓AMP,即将编码单元分为两个尺寸大小不一致的预测块,其中一个PU单元的宽/长为CU单元的1/4,另一个PU对应的宽/长为CU单元的3/4,如图3所示。这种预测方式考虑了大尺寸可能的纹理分布,可以有效提高大尺寸块的预测效率。

2.2 HEVC的变换结构

HEVC突破了原有的变换尺寸限制,可支持4×4至32×32的编码变换,以变换单元(TU)为基本单元进行变换和量化。为提高大尺寸编码单元的编码效率,DCT变换同样采用四叉树型的变换结构。图4为编码单元、变换单元的四叉树结构关系图示例,其中虚线为变换单元四叉树分割,实线为编码单元四叉树分割,编号为各编码单元的编码顺序。采用Z型编码顺序的好处为:对于当前编码单元,其上方块、左方块以及左上方块预测信息(如果存在)总是可以获得。

配合不对称预测单元以及矩形预测单元,新的HM4.0模型还采纳了相应的矩形四叉树TU结构[6],突破了方块变换的限制。图5展示了3级矩形四叉树变换水平TU结构,同理可有垂直分割结构。

尽管TU的模板发生了变化,但其变换核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现有的关于不对称变换所使用的变换核是由方形变换核剪裁得到的。通常,n×m的变换系数矩阵的计算公式为

式中:Bn×m为n×m的像素块,Tm,Tn分别为m×m,n×n的变换核,Cn×m为Bn×m的变换系数。

测试结果表明,非正方形四叉树更适合矩形PU和AMP变换,可节省大约0.3%的比特,同时增加2%左右的编码复杂度,对解码几乎没有影响[7]。

采用大尺寸树形编码结构有利于支持大尺寸图像编码。当感兴趣区域一致时,一个大的CU可以用较少的标识代表整个区域,这比用几个小的块分别标识更合理。其次,任意LUC尺寸可以使编解码器对不同的内容、应用和设备达到最优化。对于目标应用,通过选择合适的LCU尺寸和最大分级深度,使编解码器具有更好的适应能力。LCU和SCU尺寸范围可被定义到档次和级别部分以匹配需求。

3 HEVC预测编码技术

HEVC的帧间、帧内预测的基本框架与H.264基本相同:采用相邻块重构像素对当前块进行帧内预测,从相邻块的运动矢量中选择预测运动矢量,支持多参考帧预测等。同时,HEVC采用了如多角度预测,高精度运动补偿等多种技术,使得预测精度大大提高。

3.1 多角度帧内预测

HEVC的帧内预测将原有的8种预测方向扩展至33种,增加了帧内预测的精细度。另外,帧内预测模式保留了DC预测,并对Planar预测方法进行了改进。目前HM模型中共包含了35种预测模式,如图6所示。但由于受到编码复杂度限制,编码模型对4×4和64×64尺寸的PU所能使用的预测模式进行了限制。

原有的HM模型中色度分量帧内预测采用了5种预测模式,分别为水平、垂直、DC预测、亮度模式以及对角模式。JCT-VC第五次会议后增加了以基于亮度的色度帧内预测[8],以取代对角预测模式。在该预测模式下,色度分量使用亮度分量的值进行线性预测,相关系数根据重构图像特性进行计算。该方案在色度分量上取得了8%左右的性能增益,而编码复杂度基本不变。

然而,尽管现有的帧内预测技术已对PU预测方向有所限制,但编码的复杂度仍然很高。不少研究人员提出了快速帧内预测算法,以进一步降低编码的复杂度[9]。

3.2 帧间预测技术

3.2.1 广义B预测技术

在高效预测模式下,HEVC仍然采用H.264中的等级B预测方式,同时还增加了广义B(Generalized P and B picture,GPB)预测方式取代低时延应用场景中的P预测方式。GPB预测结构[10]是指对传统P帧采取类似于B帧的双向预测方式进行预测。在这种预测方式下,前向和后向参考列表中的参考图像都必须为当前图像之前的图像,且两者为同一图像。对P帧采取B帧的运动预测方式增加了运动估计的准确度,提高了编码效率,同时也有利于编码流程的统一。

3.2.2 高精度运动补偿技术

HEVC的编码器内部增加了像素比特深度,最大可支持12 bit的解码图像输出,提高了解码图像的信息精度。同时,HM模型采取了高精度的双向运动补偿技术[11],即无论最终输出图像比特深度是否增加,在双向运动补偿过程都将使用14 bit的精度进行相关计算。

3.2.3 运动融合技术和自适应运动矢量预测技术

运动融合技术(Merge)将以往的跳过预测模式(Skip Mode)和直接预测模式(Direct Mode)的概念进行了整合。采用融合模式时,当前PU块的运动信息(包括运动矢量、参考索引、预测模式)都可以通过相邻PU的运动信息推导得到。编码时当前PU块只需要传送融合标记(Merge Flag)以及融合索引(Merge Index),无需传送其运动信息[12]。

自适应运动矢量预测技术(Adaptive Motion Vector Prediction,AMVP)为一般的帧间预测PU服务,通过相邻空域相邻PU以及时域相邻PU的运动矢量信息构造出一个预测运动矢量候选列表,PU遍历运动矢量候选列表选择最佳的预测运动矢量。利用AMVP技术可充分发掘时域相关性和空域相关性。

值得一提的是,无论是运动融合技术还是自适应运动矢量预测技术,两者在候选运动矢量列表的设计上都进行了精心考量,以保证运动估计的高效性以及解码的稳健性。在早期的HM模型中,两种预测方式所使用的候选运动矢量列表是相互独立的;在JCT第6次会议结束后,新的HM模型中将两者的参考列表构造进行了统一[13],Merge将采用与AMVP相同的方式构造候选运动矢量列表,进行运动信息的推导。

4 环路滤波

1个完整的HEVC的环路滤波过程包括3个环节:去块滤波,自适应样点补偿(Sample Adaptive Offset,SAO),自适应环路滤波(Adaptive Loop Filter,ALF)。去块滤波在H.264的去块滤波技术基础上发展而来,但为了降低复杂度,目前的HM模型取消了对4×4块的去块滤波[14]。自适应样点补偿和自适应环路滤波均为HEVC的采用的新技术。

4.1 自适应样点补偿

自适应样点补偿是一个自适应选择过程,在去块滤波后进行。若使用SAO技术,重构图像将按照递归的方式分裂成4个子区域[15],每个子区域将根据其图像像素特征选择一种像素补偿方式,以减少源图像与重构图像之间的失真。目前自适应样点补偿方式分为带状补偿(Band Offset,BO)和边缘补偿(Edge Offset,EO)两大类。

带状补偿将像素值强度等级划分为若干个条带,每个条带内的像素拥有相同的补偿值。进行补偿时根据重构像素点所处的条带,选择相应的带状补偿值进行补偿。现有的HM模型将像素值强度从0到最大值划分为32个等级,如图7所示[16]。同时这32个等级条带还分为两类,第一类是位于中间的16个条带,剩余的16个条带是第二类。编码时只将一类条带的补偿信息写入片头;另一类条带信息则不传送。这样的方式编码将具有较小补偿值的一类条带忽略不计,从而节省了编码比特数。

边缘补偿主要用于对图像的轮廓进行补偿。它将当前像素点值与相邻的2个像素值进行对比,用于比较的2个相邻像素可以在图8中所示的4种模板中选择,从而得到该像素点的类型:局部最大、局部最小或者图像边缘。解码端根据码流中标示的像素点的类型信息进行相应的补偿校正。

4.2 自适应环路滤波

自适应环路滤波(ALF)在SAO或者去块滤波后进行,目的是为了进一步减少重构图像与源图像之间的失真。ALF采用二维维纳滤波器,滤波系数根据局部特性进行自适应计算[17]。对于亮度分量,采用CU为单位的四叉树ALF结构[18]。滤波使用5×5,7×7和9×9三种大小的二维钻石型模板,如图9所示。滤波器计算每个4×4块的Laplacian系数值,并根据该值将所有4×4块分成16类,分别对应16种滤波器[19],每种滤波器的滤波系数通过自适应维纳滤波器进行计算。

除上述基于像素的ALF分类外,提案[20]还提出了基于区域的ALF分类。此时,每帧将被划分为16个区域,每个区域可以包含多个LCU。每个区域使用同一种滤波器,滤波器系数同样可以自适应训练得到。

对于色度分量,滤波的选择过程却简单许多。首先,色度分量的滤波决策只需要在图像层级上进行。其次,滤波时色度分量统一使用5×5矩形滤波模板,不需要通过Laplacian系数来选择滤波器类型。

5 熵编码

CABAC是H.264的两种熵编码方案之一。现有的CABAC编码器采用串行处理的方式,解码端需要足够高频率的计算能力方能实时地对高码率的码流进行解码,直接导致解码功耗和实现复杂度的增加。为了解决CA-BAC的吞吐能力问题,JCT提出了熵编码模型并行化的要求。所收集的提案大致从3个角度提出了并行化CA-BAC解决方案:基于比特的并行CABAC[21,22,23],基于语法元素的并行[21]CABAC和基于片的并行CABAC。最后,基于语法元素的并行CABAC编码方案(即SBAC)被HM模型所采纳。目前,HM可支持上下文自适应变长编码(CAV-LC)和基于语法元素的上下文自适应二进制算术编码(SBAC),分别用于低复杂度的编码场合和高效的编码场合。

SBAC的目的在于为具有不同统计模型的句法元素提供高效的编码方式。在SBAC中[24],句法元素被分成N个类别,每个类别并行地维护着自己的上下文概率模型及其更新状态,每个类别的句法元素可对应一个或者多个概率表。因此,当各个类别所处理的比特量较均衡时,与原有串行编码器相比,并行编码器的吞吐量将提高N倍。然而实际运用中,各个类别的句法元素比特数不可能均衡,因此编码器吞吐量的提升将小于N倍。目前,HM中每一个句法元素都对应着一个或者多个概率模型,不同句法元素间的初始概率模型可能相同,并且可为每一个语法元素的每一位设计其选择概率模型的规则,以便为编码器提供最准确的概率估计。总体来说,SBAC的编码过程与原有的CABAC编码过程大致相同,都包括语法元素值二进制化、上下文概率模型选择、概率估计与上下文概率模型更新、二进制算术编码4个部分。具体SBAC的句法元素分类办法原则及其概率模型选择办法可进一步参考文献[21,24-27]。

6 总结

目前,HEVC的基本编码框架已经确定,但许多技术细节仍在不断地研究中。专家组的主要力量集中在进一步提高HEVC编码效率以及降低其复杂度上。但除了提高HEVC编码效率以及降低编码复杂度的提案以外,许多研究人员已经开始研究HEVC的可伸缩编码和多视点编码方案,相关研究工作正在有计划地展开。与H.264High Profile的编码性能相比,目前HEVC已经取得了40%左右的压缩性能提升,而编码复杂度也达到了150%左右,不同测试场景的编码复杂度和性能提升程度有较大的差异。降低编码复杂度仍然是HEVC发展的一项重要议题。2011年7月22日,第6届JCT会议结束,本次会议总共提出了700多项提案,这些丰富的研究成果正极大地推动着HEVC前进的脚步。而HEVC的发展与完善必将极大地推动高清、超高清视频的应用步伐,为人类献上更丰富的视觉盛宴。

篇4:标准: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实录)

(一)了解结构的涵义,能从力学角度理解结构的概念和一般分类。确定一个简单对象进行结构设计,并绘制设计图纸,做出模型或原型。

(二)熟悉一些常见材料的属性及加工方法,能根据设计要求选择材料和工具。

(三)初步学会从技术的角度提出问题、解决问题,能多角度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发展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想象的能力。形成和保持对技术问题的敏感性和探究欲望,领略技术世界的奥秘与神奇。

二、教学目标

(一)通过实验和小组讨论,探究纸张的性质:抗拉性强、抗压性弱。

(二)通过动手实践探究如何提高纸张的抗压性。

(三)通过设计、制作与试验,亲身体验改变纸张形状结构对提高纸张承受力的巨大作用。

三、教学重点和难点

(一)教学重点:纸张的属性与结构。

(二)教学难点:如何通过改变纸张的基本结构增强纸张的抗压性。

四、材料准备

A4纸、4开旧报纸、胶水、砝码、装水的矿泉水瓶、裁纸刀、剪刀。

五、教学流程

(一)探究纸张的属性:抗拉性强、抗压性弱。

[活动一]探究与实验

老师拿出一张A4纸,将两端固定在两根木棒上。

请两名学生平拉纸张两端的木棒,提醒全体学生注意观察纸张承受拉力的情况。

两名学生很用力地拉,结果却没有拉断——学生由此发现,纸张可以承受很大的拉力。

老师给每个学生发放一些裁成条的旧报纸,让学生体验撕拉旧报纸条需要用多大的力。然后让学生把撕断的纸条收集起来。

老师将一个砝码放在一张平铺在两个盒子之上的纸条中间,让学生注意观察现象。学生发现“纸张承受不住砝码的重量”,塌了下来。

师生共同讨论在以上实验活动中的发现,得出纸张的属性——抗拉性强,抗压性弱。

(二)体验并发现纸张的威力,感受技术探究的乐趣。

[活动二]小组竞技(限时十分钟)

教师发放材料,并用课件出示如下活动要求。

利用一张4开旧报纸和胶水,设计并制作一个长度为200mm的桥面。要求所设计和制作的桥面至少可以承重750g(15个砝码的质量)。以最后制作的桥面承重能力最大的组为获胜组。

温馨提示:①只能用所给的4开旧报纸进行制作,不可以加纸,不可以填加其他物质。②粘连纸张时,只能用胶水,不可以用其他物质代替;胶水用量限定,请酌情使用。③每小组制作的桥梁模型,其外型至少为200mm(长)×50mm(宽)×30mm(高)的长方体,跨度为150mm,两端开通不封闭。长方体中间,用剩余的纸张制作各种形状结构的填充物放置其中,做成简单的桥梁模型。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开始制作,每个小组至少制作出了2—3个桥面模型,大家在组内测试,选出本组中承重最大的桥面模型来跟其他组比赛。

当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制作桥面模型时,教师在小组间巡视,不作具体指导。

先做后学,先学后教,是我市通用技术教学的一贯做法。学生在“活动一”中虽然获得了一些基本知识和经验,但对纸张属性的理解还不能算深透,接下来的这个“活动二”将给学生一些探究体验的过程。课堂上,有的学生一下子就有了想法,做出了模型;有的学生却完全不知从哪里入手,更不知道怎么去设计。这都是正常现象。我们允许不会做的学生先看看别人怎么做,或者让他们自己去翻书、上网查资料寻求帮助,这都是“主动学习”的过程和表现。

生:老师,这里,我们成功了!

生:老师,快来看,我们已经放了三盒砝码了!

……

看到学生如此投入,如此惊喜,老师的心里也不由得一阵阵欢喜。

师:各小组把选出的作品集中到第二组这里,下面是小组间的PK,所有小组同时比赛,各小组代表听老师的口令加砝码。第一轮加码,两盒砝码,10秒内完成。

生:加好了。

师:好,第一轮全体通过!第二轮加码,一盒砝码,也是10秒内完成。

在这一轮,大家可以看到:第二组的塌了,第五组的也塌了。

……

加在桥面上的砝码重量还在增加,只不过每一轮所加的份量在减少,剩下的学习小组的数量也在减少(成绩单见下表)。

师:现在仅剩第三组了,砝码已经是四盒加5颗了,同学们,我们还加不加?

生:不加了,我们想留点悬念……

师:好,那么,第三组胜出!

师:下面请第三组的代表分享一下他们组的制作经验!

生:我们都知道,纸张的抗压性弱、扛拉性强,所以,我们组在设计制作纸桥的时候,在需要承受压力的地方用了更多的纸,在承受拉力的地方少用了一点。我们还特别注意到了整个模型每一个部件的“紧密”连接,让它们像一个“统一体”。如果连接点不够紧密结实,纸桥很容易被各个击破。

思考、设计、制作、试验,这一系列富有探究性、创造性、试验性的活动过程让学生体验到了通用技术学科的科学奥秘、技术张力和探究乐趣。

(三)实践提高纸张的抗压性。

[活动三]讨论、猜想与实践:如何提高纸张的抗压性?

1.讨论与质疑。

在学生经历了纸桥的设计、制作与试验过程之后,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对比、讨论,思考纸张制作形状的不同与它的抗压性的关系,进而得出了卷成圆形、瓦楞形等形状可以提高纸张抗压性的结论。

nlc202309081536

2.知识讲解:纸张的基本结构及其组合方式。

教师以学生所做模型的实物为例(见下图),为学生串讲纸张的结构知识。

师:同学们,以上就是纸的基本结构。我们在制作模型的时候,总是先做好纸张的基本结构,再把它们连接在一起,组合成一个具有一定形状的组合体,让纸的承受力大大提高。那么,我们应该如何连接各个基本结构呢?其实,基本结构的连接方式有许多。

师课件出示纸结构的几种连接技巧。

3.关注生活,延伸讨论,小结“如何通过改变纸的基本结构来增强纸的抗压性”。

师:请大家讨论一下,在我们的生活中,哪些方面用到了“通过改变纸的基本结构来增强纸的抗压性”?

生:纸桥、纸箱、卷筒、报纸铅笔等。

师:若是用旧报纸为原料设计制作一座纸桥进行“纸桥承重比赛”,以最大承重能力为目标,你需要考虑纸桥结构设计中的哪些方面问题?

生:旧报纸的纸张特性、旧报纸结构的形状、旧报纸结构的组合拼接、纸桥的整体外形等。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略),并提示下一节课的学习任务:在给定材料、工具、时间的情况下,设计并制作出一座合乎要求的纸桥,参加学校的科技运动会纸桥承重项目比赛。

点评:国家课标组组长、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顾建军认为,“通用技术,是最能体现素质教育的课程,最能反映综合应用的课程,最能强化能力培养的课程,最能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课程,最能反映学校特色的课程。这是技术教育独特的价值和力量”。一节好的通用技术课的标准是什么?我们认为至少应该包括以下四个方面:依据课程标准、技术特色鲜明、展现学生风采、遵循课堂规律。本课的教学内容与教学活动,紧扣课标,以纸与纸桥为载体,引导学生在技术探究领域步步深入,直至完全掌握“相同属性的材料通过不同的结构设计可以抵抗引起形变与大小变化的力”这一科学规律。这节课,充分体现了通用技术课“设计”与“实践”两个鲜明的技术特色——探究是为了设计,观察与模仿是设计的开始,通过动手实践体验设计的乐趣。而本节课最精彩、最能使学生欲罢不能的教学环节就是“活动二”的小组竞技。一开始,老师故意演示这张纸不能承受一个砝码的重量,由此引发学生挑战困难的勇气和设计实践的冲动;对学生来说,这样的困难要比他们攻克数理化难题还要难,这一方面给他们的内心带来了恐惧和压力,另一方面又让他们迫不及待地想去动手实践克难攻坚。看着课堂上学生们一个个投入地研究、讨论、设计、折叠、拼接,听到那一叠声地“老师,这里,我们成功了”“老师,我们可以放上一盒砝码了”……我们的内心跟执教老师一样,充满了幸福感。没想到小小的一张报纸,竟然有那么大的魔力,让学生如此痴迷,让学生能产生那么巨大的成就感,使他们又可以像小时候一样,迫不及待地想要和老师来分享自己的成功。

坚定地执行课程标准,坚持以“技术实践”主导课堂,努力提升学生的“创新精神”,将是以上教学过程的必然结果,这也正是我们所认可的通用技术课程最核心的课堂规律。(责编白聪敏)

篇5:标准: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实录)

(视频2, 0:45-8:35,时长约8分钟)备选视频2,,11:40-17:00,时长约5分钟 1.62+8.2= 师:有的同学写的竖式迟迟不下笔,总觉得有点困难,有的同学把8.2写在这(指竖式),我也觉得有点道理,你们刚才不是说小数加减法跟整数加减法有着密切的联系吗?整数加减法我们算了那么多,无一例外都是末位对齐,这一次怎么不末位对齐呢?请你说 生:因为后面的是小数,前面的是整数

师:哦,整数能对齐,小数就不能末位对齐,谁想再解释解释?请你来

生:可以对齐,只要把百分位的下面多加一个0就可以了

师:哦,你想在8.2的后面再添个0,变成8.20,那8.2变成8.20有道理吗? 齐:有!师:根据什么? 齐:小数的性质

师:根据小数的性质变成8.20我就明白了,那如果不变的情况下,为什么就不能末位对齐?

生:因为要小数点对齐,对齐后这道算式才是正确的 师:他说了一句挺重要的话,你听见了吗?他说什么? 齐:小数点要对齐

师:你们都同意这个方法吗?那我快把你们说的这句话记录下来(边板书边说)看来你们在学小数加减法的时候,还是挺有方法的,你们都非常注意了要(板书)“小数点对齐”,可是同学们,为什么非得小数点对齐?就不能末位对齐呢?谁能讲讲道理?请你来 生:因为比如1.62上的6和8.2上的2性质是一样的,所以8.2不可以对到后面去

师:听懂他的意思了吗?他用了一个词还挺专业的,说6和2性质一样,你明白他的意思了吗? 齐:明白

师:也就是说1.62里的6表示什么意思? 齐:十分位上的6 师:十分位上的6表示的是几个几,你知道吗? 齐:6个0.1 师:真好!那8.2里的2呢? 齐:2个0.1 师:你发现它们哪个相同?(停顿)你们所说的性质相同就是。。真好,有一个词叫什么? 齐:计数单位

师:太好了!那也就是说,你们特别强调,小数加减法算的时候必须(指板书)其实你们就是为了确保什么对齐? 齐:计数单位

师:怎样的计数单位呀?

生:十分位跟十分位对齐 师:那百分位呢? 齐:百分位跟百分位对齐 师:那个位呢? 齐:个位跟个位对齐

师:也就是说,怎样的数位对齐? 齐:相同数位要对齐

师:看来这小数点对齐就保证了(板书)相同数位对齐。你们不仅方法对,而且你们明白这样做的道理。诶,同学们,干嘛非得相同数位对齐呀?我要是就把这8.2写在这(指竖式),2跟2相加,就不行吗? 齐:不行

师:谁能给我讲讲道理,让大家都明白,为什么那两个2不能相加? 生:十分位不能跟百分位相加

师:这是他的观点,得相同数位相加,挺好!还有没有想说的?(屏幕举手的只有1个)

师:诶,你们生活当中在哪见到的小数特多呀?(商场)能不能举一个我们大家都听得懂的例子,一解释我们都明白了,谁试试看?请你来

生:如果一斤青菜要1.62元,一斤西红柿要8.2元,两个都买一斤,这样个位和个位对齐,十位和十位对齐(师纠正:十分位是吧),这样才能给到合适的钱

师:他的意思你听懂了吗?(听懂了)谢谢你小伙子,你用了一个我

们都听得懂的生活中的事,一下子就把这道理揭开了。师:他举了一个什么例子?(停顿)

师:青菜,买东西。也就是说在他的眼里,1.62表示1.62(元),那你知道在这个竖式当中(指2)这个数表示的是什么吗? 齐:百分位

师:在他说的元角分的事里,是什么? 齐:分

师:表示的是多少分(板书:分)师:(指6)那这一位呢? 齐:角(板书:角)师:那整数部分呢? 齐:元(板书:元)

师:原来是这样的,那你看,如果非得像于老师这样,(指两个2)把这个2和这个2加起来,那也就是2(分)加(2角),得4什么?(生迟疑)是4分吗?(不是)是4角吗?(不是)难怪你们说那样加不行。看来呀,必须得相同数位对齐。因为相同数位上的数,他们所表示的什么是一样的?刚才你们用了一个词特别准确,说吧 齐:计数单位

师:(伸出大拇指)你们看得很准,你们认识得也很深刻,的确是这样,在我们的计算当中,只有(出示并贴板书:计数单位)相同的计数单位,才能够直接相加减。就像你们说的,(指竖式)6和2的计数单位是一样的,所以他们俩才能相加,等于8,对不对?

齐:对

师:太好了!小伙子,你编的这一道题,给我们带来了这么好的讨论和收获,建议同学们把掌声送给他!(生鼓掌)你们觉得他编的题怎么样?好不好?小伙子,你自己编的这么好的题,你会算吗?(会)会算了,这就是同伴交流的结果,你也有收获了。刚才这个编题的小老师,自己还不太会算呢,现在会算了吧?会算了,谢谢你!

篇6:钢结构制作技术及验收标准

钢结构制作技术及验收标准

一. 材料

1.厂家:为首钢、武钢、南钢或济钢产品,使用其它厂家产品须经甲方认可。

2.材质:按甲方图纸材料表及设计总说明要求,其中梁柱盖板、侧板、翼板、腹板及端板须为B级钢板。

3.钢板尺寸、外形及允许偏差依GB709-88 标准,锈蚀度不低于GB8923-88 之C 级。

4.焊材应与主材匹配,并提供合格的工艺试验报告。

5.油漆为甲方指定厂家产品(红狮),使用其它厂家产品须经甲方认可。

6.所有材料需向甲方驻检品管提供材质证明书并经认可,材质不明之材料不得用于本工程。乙方应对工程所用主材作力学性能送样检测,费用由乙方承担。

二. 下料

1. 所有板件外露面不得手工切割,割纹深度不大于0.3mm,局部1.0mm,否则补焊打磨。

2. 下料板件长、宽允差±2mm,翼板、腹板长度应预留余量大于20mm。

3. 所有肋板、连接耳板与焊缝交角处须统一倒角R30。

三. 制孔

1.高强螺栓孔需钻成孔,普通螺孔可冲孔,允差:孔径0~+1mm,孔距±1.5mm。

2.不得火焰扩孔,须补焊后重新制孔。

3.孔边缘之毛刺应打磨清除。

四. 组装

1.因长度不足造成的钢板拼接应在组装前进行,翼板拼接长度大于2倍翼板宽度,腹板拼接长度L≥600mm,且L=6m内拼接缝不超过一个,并不得在同一截面处(错开长度≥200mm)。

2.组装的允许偏差应符合GB50205-2001附录C表中要求。

五. 焊接

1.各构件制作焊接时,其焊接方式、坡口、焊脚尺寸、焊缝等级均依设计总说明或图面标注,如设计无要求,需经甲方认可。

2.非设计对接焊缝采用埋弧焊并背面碳棒清根,焊缝等级同设计要求。

3.牛腿与柱梁之焊接处,为全渗透焊缝,焊缝等级依设计要求。

4.构件向甲方驻验品管报验前应清除焊接飞溅,咬边、气孔等缺陷。

5.以上焊缝按GB50205-2001中相应等级作外观尺寸及内部超声波检测,并在适当时机委托北京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作检测,费用乙方承担。

六. 矫正

构件矫正后,偏差应符合GB50205-2001附录C表中要求。

七. 预拼装

构件检验合格后,由甲方随机抽样两榀构件作预拼装,高强螺栓穿孔率100%并达到GB50205-2001附录D表中要求。

八. 涂装

1.构件涂装前须抛丸或喷砂除锈,洁度达GB8923-88 之Sa2.5,并在4~6h 内涂好防锈底漆。

2.高强螺栓摩擦面不得涂漆,反面螺孔应使用胶带纸保护(面积2 倍孔径),安装焊缝30~50mm宽范围不得涂装。

3.膜厚符合甲方要求,允差10%,涂层应均匀饱满,不得漏涂误涂、流坠。

4.涂装合格后于构件显要位置用油漆笔标示构件号及轴线位置。

九. 报验

1.构件完成,乙方对尺寸、外观自检合格后,将实测真实数据填写于甲方提供的站检成绩表,通知甲方驻检品管验收,甲方驻检品管复测站检表中数据是否真实,并据以最终判定合格与否,作为乙方最终请款的依据。

十.装车

1.装车时,钢构下须用方木垫离,并捆绑牢固,减少油漆刮伤及构件变形。

2.小构件须按规格打包,构件之间用小方木垫离并用钢带捆紧。

十一.资料

2.钢材质量证明书加盖红章一式二份下料前提供

3.焊材质量证明书加盖红章一式二份下料前提供

4.油漆质量证明书加盖红章一式二份涂装前提供

5.站检成绩表原件报验前提供

6.钢材检测报告原件下料前提供

篇7:标准: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实录)

(一)主要部位工艺、材质要求

产地要求:上海宝钢厂冷轧钢板 上海五钢厂实心方钢 门 面:1.0mm 侧 板:1.0mm

搁 板:1.0mm,单面承重要求80kg/层以上。

立 柱:1.5mm 托 板:1.0mm 顶 板:0.8mm

轨 道:≥20×20实心方钢,3.0mm厚度以上。

(二)密集架底图柜传动装置用料及主要配件

1、轴承:HR1204或P204双排滚珠调心轴承。

2、传动轴:45#钢,底盘要求:中间传动,双轴驱动,由始至终。轴承底座要有油封装置,以防尘、防油风干

3、链条:摩托车链条,要求链条破断力≥1800Kg

4、滚轮:铸铁轮。

5、手柄:棘轮式折叠手柄,可自动挂挡,停用后手柄可自动停于垂直位置。摇动轻便、手柄摇力不大于12N/标准节。

(三)密集型密集架密封装置参数

列端需装有活动范围15mm的由弹簧,固定槽板、滑动槽板,密封垫组成的密封装置,或北京电箱厂、宁波凤凰冰箱厂生产的吸条,或采用抗老化橡塑磁力密封条密封。

(四)密集架材质参数每列装有防倒装置和制动装置

边架装有整体闭合锁具。门面装有扣拉式方形锁。列与列之间装有防尘和防鼠装置,立柱与上盖连接,下边向上看要无间隙,防止灰尘进入架体(上盖特殊加工处理)。抽屉面板上装有目录框。

(五)架体喷塑

架体外观颜色为亚光浅灰色,表面经静电喷粉,高温塑化处理。产品喷塑前进行磷化处理。架体内为有光浅灰色。涂膜厚度60-70um,盐雾试验48小时无涂膜脱落现象。达到耐冲击力60kg/cm2。

(六)密集架材质参数安装质量

1、密集型底图柜埋入轨道要求:每两条轨平行偏差不大于1.5mm,在任何1M长度内水平偏差不大于1mm,全长不大于4mm。

2、密集型底图柜整体外观要求:架体安装调试后,要求达到横平竖直,架体摇动轻便无阻力和响声,架体干净整洁。

3、箱体平行度:±1~2毫米/列。

4、箱体垂直度:±1~2毫米/列。

5、箱体纵向同步度:±1~2毫米/列。

其他性能指标均应符合直列式密集型底图柜行业标准DA/T7-92和钢制书架技术条件GB/T13667.1-92

手动密集型底图柜配件可选品牌(厂家)

1、轴承:新昌新轴实业公司、哈尔滨轴承总厂、AAA轴承公司

2、铁滚轮:宁波光大精密制造厂、浙江望通

3、链轮:宁波齿轮厂

4、摩托车链条:浙江江山江南链条厂

5、摇手体:宁波光大精密制造厂

6、滚珠轴承:新昌新轴实业公司

7、边列锁定装置:808锁 上海新兴锁厂;505锁

宁波锁厂

8、防震装置:宁波凤凰冰箱配件厂、北京电箱厂

9、热固性粉末:美国杜邦、上海幻影、美国福禄(宁波)

篇8:标准: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实录)

1 MPEG-7标准的核心内容

MPEG-7标准的正式名称是“多媒体内容描述接口”[1] (Multimedia Content Description Interface) , 其目标是提供一种有效的多媒体描述机制, 规范多媒体描述接口, 实现多媒体描述的标准化。其中描述子D、描述方案DS和描述定义语言DDL构成了MPEG-7标准的核心内容[3]。

描述子D (Descriptor) :特征的表示。它定义了表示特征的语法和语义, 可以赋予描述值。一个特征可能有多个描述子, 如颜色特征的描述子可能有:颜色的直方图、频率分量的平均值等。

描述方案DS (Description Scheme) :说明其成员之间的结构和相互关系。即定义描述子之间, 描述子和描述方案之间, 以及描述方案和描述方案之间的相互关系。

描述定义语言DLL (Description Definition Language) :用来定义、创建和生成描述子和描述方案, MPEG-7标准的DDL语言是一种模式化语言, 采用XML Schema作为其基础, 提供了把描述子构建为描述方案的规则。

2 MPEG-7标准的多媒体描述方案

MPEG-7标准定义了一种描述规范, 使对多媒体资料的索引、检索和查询变得和现在的文本索引、检索和查询一样高效和方便。MPEG-7标准的多媒体描述方案可按描述功能分为六大类:基本要素、内容描述、内容管理、导航与访问、内容组织和用户交互。

基本要素:定义了一组对描述多媒体信息内容有帮助的可扩展的数据类型和结构, 有用于描述时间、地点、人物、个人、团体、组织和文本表注等的描述方案, 也有用于链接媒体文件、对内容片段进行定位的描述方案。

内容描述:用以表征和描述可察觉多媒体信息内容的结构和语义。结构描述方案能为音视频内容提供包括时间、空间或时空结构的描述。语义描述方案则包含叙述该内容的事件、对象、时间、地点信息和内容概要信息。

内容管理:提供对内容创作信息、描述信息以及使用信息的描述。

导航与访问:用来定义多媒体信息内容的一系列概要、分解和变换信息。

内容组织:为音视频内容、片段和事件提供多种组织和建摸方式, 并描述它们的基本性质。

用户交互:描述了用户对于多媒体节目的喜好及使用信息, 具有检索和交换音视频数据结构和语义注解能力。可支持个性化音视频内容的获取和过滤的应用。

3 基于MPEG-7标准的视频检索技术

3.1 基于内容的视频信息检索关键技术分析

基于MPEG-7标准的视频信息检索首先经过视频结构分析, 将原始连续视频流分割成不同的镜头单元, 并提取镜头的关键帧, 关键帧和镜头的视觉特征被提取并以MPEG-7标准描述存入特征数据库, 对应的视频内容存在视频数据库中, 通过检索结果能准确定位相应的码流[2]。下面是对基于内容的视频信息检索关键技术的分析。

视频结构分析:视频结构分析是通过镜头边缘检测和关键帧提取等技术, 把连续的视频流分割成包括帧、镜头和场景等视频结构单元, 它是实现基于内容检索的第一步。视频结构分析分为镜头边缘检测和场景检测两个层次。镜头边缘检测将视频数据划分成镜头, 然后根据镜头之间的相似程度进行场景结构提取, 其检测方法主要有:摸板匹配法、直方图法、基于边缘的方法和基于模型的方法等。

镜头分割和关键帧提取:为了访问视频内容, 必需对视频进行信息定位, 依靠对视频节目基本单元——镜头的分割, 实现视频标引。镜头分割常采用基于边缘的方法, 设计确定从镜头到镜头的转换处, 利用镜头之间的转换方式如突变或渐变进行镜头检测。镜头中的关键帧可用来标识场景、故事等高层语义单元。关键帧提取可以检索视频数据流在内容上的冗余度, 其提取原则是既要在数量上精简, 又能够反映视频内容。关键帧的提取算法主要有:基于镜头边缘法、基于颜色特征法、基于运动分析法和基于聚类的关键帧提取等。

特征提取和语义获取:特征提取是基于内容检索的基础。视频信息的特征包括通用特征 (如颜色、纹理等) 、运动特征 (如空间、方向等) 、概念特征 (如内容、主题等) 、音频特征 (如音响、音调等) 和视频文本等。其中视频概念特征提取和跟踪, 是视频分析中最困难的部分, 可利用运动信息进行处理。

显示和交互技术:基于内容的视频信息检索是一个人机互动的过程。能为用户提供交互界面、多样化的查询手段、方便快速的浏览和导航能力, 并满足各种交互需求的视频检索系统才能使用户获得满意的检索结果。许多时候, 人们在开始搜索时并没有精确指定的对象或目标, 因此在视频检索系统中, 不仅仅是提供查询视频数据库的手段, 而且要提供相关的反馈和完善的交互机制, 协调用户与系统之间的语义表达。

3.2 基于MPEG-7标准的视频信息检索流程分析

在视频信息检索流程中, 可将视频内容的处理分为三个部分:内容获取、内容描述和内容操作。即先对原始媒体进行处理提取内容, 然后用标准形式对它们进行描述, 来支持用户对内容的操作, 整个步骤的流程如图1所示。

内容获取:对象分割与特征提取是基于内容检索的关键技术之一, 只有对多媒体数据库中的媒体信息进行正确的分割和完备的特征提取后, 才有可能对信息的内容进行描述。由于视频数据具有时空特性, 内容的一个重要成分是空间和时间结构。内容的结构化就是分割出图像对象、视频的时间结构、运动对象以及这些对象之间的关系。特征提取就是提取出显著的区分特征和人的视觉、听觉方面的感知特征来表示视频和视频对象的性质。

内容描述:内容描述是在对象分割和特征提取的基础上对内容进行描述。对内容的描述要求尽可能的完备, 并且要有层次。这主要是因为同样的特征在不同的应用场合, 对不同的人而言可能有不同的含义, 如果内容描述不完备, 就会减少多媒体信息被检索到的途径。MPEG-7标准的多媒体内容描述主要是采用了描述符和描述方案来分别描述媒体的特征及其关系。

内容操作:这是针对内容的用户操作和应用。查询是面向用户的术语, 主要用于数据库操作。检索是在索引支持下的快速信息获取方式。搜索是指在大规模信息库中搜寻信息的含义。摘要是对视频和音频媒体进行的一种特殊操作, 其目的是获得一目了然的全局视图和概要。最后, 用户可以通过浏览操作, 线性或非线性地存取结构化的内容。

4 结语

本文在MPEG-7标准的基础上分析了视频信息检索的关键技术及检索流程。MPEG-7标准作为一种被广泛接受的国际标准, 在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应用中展示出了强大的优势。虽然基于MPEG-7标准的视频检索技术的研究已取得了很大的进步, 但对于建立基于MPEG-7标准的视频数据库以及由此建立一套完整的基于内容的检索机制还都在研究和开发中。

摘要:MPEG-7标准的制定解决了多媒体内容描述的标准化问题, 可满足用户对多媒体内容快速、有效检索的需求, 提高多媒体内容的利用价值。本文在介绍MPEG-7标准的核心内容及多媒体描述方案的基础上重点分析了基于内容的视频信息检索关键技术及基于MPEG-7标准的视频信息检索流程。

关键词:MPEG-7,基于内容的视频检索,特征提取

参考文献

[1]刘惠彬.MPEG-7新标准及其视频信息处理算法设计[J].上海工程技术大学学报, 2007.

[2]薛玲, 李超, 熊璋.基于MPEG-7协议的视频检索系统设计[J].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 2006.

篇9:标准: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实录)

学生在前面的学习中,已经学习了技术与设计及其关系的相关知识,对技术及设计都有了初步的感性认识和体验,但对设计过程还比较陌生,同时也充满好奇感。

在本节课中,通过亲自动手制作便携式小凳,让学生经历设计的全过程。学生在设计制作过程中,将生活中零碎的、感性的知识总结出规律推演到一般设计的过程,并运用到设计活动中,使能力得到提升。

(一)复习提问

1.请一位同学描述一下设计的一般过程。

2.回顾设计分析及方案构思中的几个问题。

[学生认真回答。教师带领学生回顾上节课所学知识,进入学习情境,为下面动手制作小凳做好铺垫。]

(二)讲授新课

1.大屏幕上呈现学生自己构思的方案,请几个同学描述自己是如何从材料、结构、连接方式等方面进行构思的。

[通过学生回答启发学生,结构以及构件的连接设计是构思中的难点,在构思时要充分发挥其想象力。]

2.分组讨论:让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讨论(讨论、评价屏幕上构思的方案的成功做法及不足之处),为本组选出一种方案。

[利用“小组制”进行教学,根据学生水平的差异,全班分为9个小组,在每组中选出一名动手能力强的同学作为组长,负责本组小凳的制作,教师负责组织教学、检查总体、个别指导等,让每个同学都通过现实的操作过程获得直接经验和操作体验。在学生选择了方案之后,要让学生知道没有被选择的方案也有其闪光点。]

3.制作模型:以小组为单位采用合作式的方法利用废弃的鞋盒制作便携式小凳,在制作过程中由组长评价本组作品和本组成员的表现。在学生动手制作过程中,理解设计是一个动态发展的过程。

在制作过程中,老师巡回辅导并指出学生制作过程中的几个问题:①因鞋盒底部比鞋盒盖小,可将鞋盒底部割好插在鞋盒盖中,以此来制作中空的盒式结构的凳面。②在制作中空的盒式结构的凳面时,应先将槽做好,再粘贴。

4.测试、评估及优化:

(1)各小组组长上前展示本组作品。

(2)利用书本来测试各组模型的承重力。(受条件限制,只测试小凳的承重力。)

(3)学生查找本组作品的不足,提出优化方案。

①凳脚板结构为平行的小凳可改为“三”字形的结构,也可改为四方形的结构。

②凳脚板结构为丁字形的小凳可改为“工”字形的结构。

[教师组织测试、评估及优化,引导学生选出比较理想的方案,并补充学生的优化方案。优化不仅限于“增加结构强度”方面,还可以从“美观”等方面考虑。]

(三)教学小结

请同学们回顾自己的设计过程,加深对设计一般过程的理解,体会动手的快乐,同时要注意观察身边的事物,及时发现并明确问题,提出设计要求。

(四)课后练习

结合学校的桌椅情况和对所使用桌椅的想象和要求,尝试设计一款适合高中学生使用的桌子或椅子。

教学反思

设计过程是具体的、感性的,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进来,积极思考、动手制作、评估,实现教学互动,尽量避免纯粹的教师讲解,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和空间来发展,让学生在设计制作便携式小凳的过程中,自我调控、自主发展,体验并总结出设计的一般过程。这样,既体现了“学为主体,教为主导”的原则,又调动了学生参与教学过程的积极性,加深了学生对教学内容的理解。

由学生根据设计应遵循的一般过程,结合本组制作的便携式小凳进行测试、评价,既培养了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又对遵循科学合理的基本工作程序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

篇10:标准:视频制作技术(教学实录)

一、细胞学标本的接收 1.细胞学申请单和标本的验收

(1)细胞病理学室应有专人负责细胞病理学标本及申请单的验收,并严格执行标本验收签名责任制。

验收工作包括以下内容。

①认真核对每例送检标本和申请单,确保标本和申请单一致。发现疑问应及时与送检科室联系并在申请单上注明情况。

②认真检查送检标本及内容物是否完整,盛具是否洁净干燥,识别的标签是否牢附于容器上。

③申请单是否注明送检标本的目的和要求(包括特殊检查要求,如免疫细胞化学染色、分子病理学检测等)。

④仔细查阅申请单上各项是否按要求填写清楚:包括患者的基本情况、送检单位、送检日期、送检标本类别、患者的临床资料、化验室及影像学检查结果、既往细胞病理学检查情况和临床诊断等。

⑤申请单上要详细记录患者或家属的明确联系方式,以便必要时与患者或家属联络。

(2)用于细胞病理学检查的标本必须新鲜,力求有足够数量,临床取材后应尽快送达细胞病理学室。

(3)申请单中由临床医师填写的各项内容不得擅自进行改动。

目前采用的制片方法如下。

(1)传统涂片法 将标本直接涂片于载玻片上,涂片面积易占玻片的1/2或2/3。

(2)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 目前主要有离心沉降式和过滤膜式液基细胞学制片技术,该项技术是将标本放入特定液体,在相关仪器上制片,可去除黏液、血液、炎细胞,使背景清晰,易于观察。

2.涂片的染色

在宫颈细胞病理学检查中首选染色方法是巴氏染色,非宫颈细胞病理学及穿刺细胞学涂片多选用苏木素-伊红染色(HE染色)或巴氏染色,酌情加做一些特殊染色(如抗酸染色等)和免疫细胞化学染色。

3.细胞学印片

细胞学印片除了可与术中冰冻切片或快速石蜡切片等并用、互补外,也可应用于无冰冻切片机的基层医院。

印片的主要步骤如下。

(1)以锐刀切开新鲜组织(碎小的组织根据情况可不比切开)。

(2)用清洁的载玻片轻压于组织剖面处,垂直适当用力蘸取细胞,避免平行拖拉。

(3)印片应及时固定。4.细胞学新技术

(4)重度肺功能不全,例如肺气肿、肺动脉高压性心脏病、严重低氧血症患者,以及剧烈咳嗽难以控制的患者。

(5)不能配合、过分敏感及顾虑深重的患者慎用。3.穿刺前的准备

(1)签署知情同意书 阅读和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是患者在穿刺检查前必须履行的重要手续。在履行此项手续时,细胞病理医师或临床医师可以通过知情同意书向患者解释细针穿刺的操作过程、所达到的目的及诊断的准确度,可以对患者提出的问题进行恰当的解答;患者也可以了解穿刺操作过程中可能发生的意外,配合医师防止穿刺操作过程中的意外发生。

(2)了解并记录患者的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联系方式,便于随访。

(3)稳定患者情绪,解除恐惧心理和顾虑,了解有无呼吸、循环、神经、造血系统等严重疾病。

(4)了解病变大小、深度、表面是否光滑或粗糙。扪及肿块质地情况,如柔软性、硬度、有无弹性等质感、肿块能否被压缩、有无波动感及体位移动试验状况、是否多个肿块融合、肿块活动度与固定状况、与周围组织位臵关系等。

4.细针穿刺操作程序

(1)选择合适的体位及穿刺点 坐位适用于头颅部、肩部、躯干等体表肿块。卧位适用于躯干体表或深部器官、四肢病变与重症患者等。胸膝卧位适用于会阴部、直肠内与前列腺病变。

用棉签压迫穿刺点5~10分钟。

(2)虚脱 表现为头晕、恶心、呕吐、甲床和口唇苍白、意识恍惚、血压下降、脉搏细速,虚汗,甚至晕厥。此时应予以安抚,并使患者取仰卧头低位,双腿垫高。患者通常休息10~20分钟后即可缓解和恢复。如经以上处理不缓解者,应立即采取相应的急救措施。

(3)气胸 表现为轻微气促,1~2小时可自行缓解,严重时应予以相应治疗。

(4)误入气管 表现为咳嗽及痰中带血。嘱咐患者咳嗽以排净血痰。

(5)感染 极为少见,对此操作者应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并积极预防。一旦出现应积极采取抗感染治疗措施。

(6)对严重合并症的应对措施 如发生大出血、休克、呼吸意外、心血管及脑血管意外时,应积极采取抢救措施,同时与急诊科联系,迅速进行临床救治。

6.操作记录

细针穿刺操作应记录在就诊手册或病历中。叙述应当简明扼要,内容如下。

(1)穿刺的具体时间。(2)穿刺体位及穿刺部位。

(3)穿刺部位的肉眼特点描述,如肿块的大小、形状、质地、与周围境界、皮肤改变和有无红肿热痛等。

(7)仪器、设备的配臵应能满足细胞病理学工作的需要,使用的仪器、设备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仪器、设备生产商和供应商应具有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相应资质。并应能够从市场上得到充足的仪器、设备所需耗材。

(8)建立和实施细胞病理试剂与实验材料管理程序,包括试剂与材料的生产商和供应商资质评估,试剂与材料的评估、选购、确认、保存、使用、监控以及库存管理。试剂与材料的生产商和供应商应具有国家法律、法规所规定的资质。选用的试剂与材料应符合国家相关标准,有充分的外部供给和质量保证服务,并对外部服务质量进行定期评审。建立试剂的确认程序,包括实施确认的人员、方法、质量控制方法、接收标准。每批试剂投入使用前应进行确认。建立试剂的库存管理程序,包括试剂的储存条件和库存量的监控。试剂应在有效期内使用。

(9)应遵守《病原微生物实验室生物安全管理条例》、《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要求》和《微生物和生物医学实验室生物安全通用准则》中的规定。建立和实施细胞病理学工作中安全与卫生管理程序,覆盖从标本接收到报告发出整个过程。

(10)建立和使用细胞病理学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对从标本接收到报告发出整个过程实行计算机程序管理。必须采取措施保证数据安全,严禁非授权人员进入计算机管理系统非法查询、录入和更改数据或程序。计算机管理软件供应商应具备国家规定的资质,并负责安装、使用、维护方面的培训,提

年,阴性涂片保存至诊断报告书发出后1年。

(5)标本原则上在细胞病理学诊断报告书发出后处理(特殊情况除外)。

(6)标本应按照医疗垃圾处理。

(7)同一病例同一次检查有多张阳性涂片或可疑阳性时,允许借用其中一张。

(8)一个病例仅有一张阳性或可疑阳性涂片者原则上不予外借。

(9)借用涂片的人员要填写借片申请单、签名并按相应的借片规定办理。

上一篇:秦兵马俑的名片作文下一篇:高一世界史学前调查及其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