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

2024-08-22

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共6篇)

篇1: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

【发布单位】广东省

【发布文号】粤府〔2006〕115号 【发布日期】2006-10-30 【生效日期】2006-10-30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广东省

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粤府〔2006〕115号)

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省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

现将《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认真按照执行。执行中遇到的问题,请径向省水利厅反映。

广东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十月三十日

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为帮助广东省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发展,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步伐,构建和谐广东,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广东省水库移民的现状

(一)现状人口的基本情况。

经国家核定,截至2006年6月30日,广东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数为151?56万人(三峡水库农村移民人数另行核定)。上述水库移民目前主要由3个部门管理:一是面上水库移民,由省水库移民办管理;二是省属7宗大型水电站水库移民,由省扶贫办管理;三是在广东省境内安置的长江三峡移民,由省三峡办管理。

(二)扶持工作的基本情况。

历届省委、省政府都高度重视水库移民工作,尤其是从1986年起,广东省组织实施了省人大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议案,增加了资金投入,加大了解决水库移民历史遗留问题的力度。截至2005年底,广东省各级政府共投入水库移民资金30多亿元。

“十五”期间,各级政府认真实施移民安居工程,加大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项目扶持力度,突出解决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取得了良好成效,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移民收入逐年增加。2005年,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2540元,高于广东省农民最低年人均纯收入1500元的温饱线,基本解决了温饱问题。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虽然取得了良好效果,但由于历史原因、自然条件和经济基础的制约,遗留问题仍然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大多数移民住房年久失修成危房。据有关部门调查统计,广东省仍有70%的水库移民还住在建库搬迁时修建的简陋泥砖瓦房;二是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严重滞后,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还比较突出。据初步统计,广东省需新建和改造移民低等级公路14378公里,需维修改造输电线路10330公里,50%以上移民村庄饮水不安全;三是由于生产生活条件的制约,水库移民收入低,增收难度大。水库移民收入仍达不到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水平。2005年,广东省水库移民人均纯收入仅相当于当年广东省农民人均纯收入4690元的54%;四是水库移民管理体制有待完善。目前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分属几个部门管理,对水库移民的安置和后期扶持政策有区别,易引发不同类型移民之间的攀比,不利于水库移民遗留问题的解决。

二、后期扶持的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方针,按照总体规划、分步实施,尊重民意、一村一策,自力更生、共谋发展的要求,加大对水库移民的扶持力度,不断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和提高移民社会保障水平,逐步建立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水库移民增收、生态环境良好、农村社会稳定的长效机制,逐步使水库移民融入当地社会,共享改革和发展成果,实现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二)工作目标。

1.近期目标:到2010年,重点解决广东省水库移民的危房改造、饮水安全和劳动技能培训等突出问题,基本解决水库移民行路难、饮水难、看病难和子女上学难等问题,符合低保条件的移民全部纳入当地政府的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实现应保尽保,保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社会稳定。

2.中期目标:力争到2015年,全面完成水库移民的住房改造建设,水库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移民年人均纯收入有较大幅度的提高。

3.长期目标:到2020年,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生活及社会保障水平达到当地农村的平均水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得到进一步加强,水库移民遗留问题基本得到解决,水库移民全面融入当地社会,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与当地农村经济社会实现同步可持续发展。

(三)基本原则。

1.统筹兼顾。对新水库与老水库移民、大中型水库与小型水库移民、农村安置与非农村安置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统筹兼顾,统一部署。

2.属地管理。按照中央的统一政策,实行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省人民政府对广东省水库移民工作统筹协调,各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具体负责,各县(市、区)人民政府具体组织实施。

3.政策衔接。做好国家新的后期扶持政策与广东省原有的后期扶持政策、新建水库移民安置与后期扶持政策、移民的后期扶持政策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求的衔接工作。

4.尊重民意。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移民村为基本单位,以移民村的大多数移民和村民群众的意愿为前提,将后期扶持的建设方案,统一纳入县(市、区)政府编制的后期扶持规划和基础设施及经济发展规划。

5.融入社会。把各级政府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工作纳入当地政府编制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及政府农村行政管理的议事日程,水库移民基本生活保障纳入当地社会保障制度统筹解决,使水库移民尽早融入当地社会,共同促进库区和水库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

6.确保稳定。在贯彻执行中央的统一政策,制订省及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的具体方案和相关工作中,坚持以维护社会稳定、保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持续稳定发展为出发点,以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和深入细致的工作作风,贯彻落实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各项政策和扶持措施,取得移民的信任和理解,确保社会稳定。

三、后期扶持范围

在广东省境内农村安置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包括:2006年6月30日前已搬迁、中央已核定的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的现状人口;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原迁人口。

四、后期扶持工作措施

(一)总体规划,分步实施。

1.核定各市、县水库移民人口。各地、各有关部门要按照国家有关要求和《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人口核定登记办法》,准确核定本地区水库移民人口。国家批准的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现状人口,分级核定到市、县(市、区)、镇、村委会、村民小组,尽量到户,一次核定,不再调整。广东省各级水库移民现状人口经省、市核定后的自然变化采取“生不增、死不减”的核定政策。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原迁人口,按照《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及广东省的实施办法所规定的程序核定。

2.明确扶持标准和期限。凡经核定并纳入广东省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按年人均600元的标准给予扶持。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符合扶持范围的水库移民现状人口,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符合扶持范围的水库移民原迁人口,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3.编制《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和《广东省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以下分别简称《后期扶持规划》和《基础规划》)。《后期扶持规划》是中央和省支付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的前提和依据,《基础规划》是争取中央对广东省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项目扶持资金及省安排项目扶持的前提和依据。省移民管理机构制定规划编制大纲指导广东省的规划编制工作。各县(市、区)人民政府根据省规划编制大纲的要求和本地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以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自然村为基本单元,组织编制本地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以及库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每五年编制一次,作为本县(市、区)五年中长期规划的两个专项规划。两项规划在充分征询当地移民村的移民及村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经地级以上市人民政府审核后,报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备案和汇总。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编制广东省的《后期扶持规划》和《基础规划》,按规定程序报省人民政府审批。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根据规划和各地实际情况分年度安排投资计划,稳步推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各项建设。

(二)尊重民意,一村一策。

1.以移民村为基本单位,在充分尊重大多数移民及村民群众意愿的基础上,由县级人民政府组织因地制宜地编制该村后期扶持的建设方案,按照国发〔2006〕17号文中“一个尽量,两个可以”的原则要求,确定该村的后期扶持方式,实行一个移民村或一个安置区实施一个建设方案和扶持方式的策略,并将经该村大多数移民及村民同意的建设方案和扶持方式纳入县一级政府编制的后期扶持规划、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规划。

2.突出重点,认真抓好移民安居工程和安置区建设。在经大多数移民及村民同意的基础上,重点扶持移民安居工程和库区、移民安置区的道路、供水、供电、农田水利、通信、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等公共基础设施以及移民的职业劳动技能培训等公共服务项目。“十一五”期间,着重抓好现状移民以危房改造为重点的安居工程、饮水、道路等生产生活设施建设和移民劳动技能及职业培训等突出问题。此外,对移民能够直接受益且经大多数移民同意的生产开发项目也可适当扶持。

3.后期扶持以移民村为基本单位,改建新建住房、公共基础设施项目,按基本建设项目管理程序实行年度计划管理,财政集中支付;扶持资金的具体拨付方式,由省财政厅会同省有关部门另行制订。

(三)抓好试点,逐步推进。

为稳步推进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在国家批准广东省的实施方案后,各地按照省的实施方案,选择若干不同类型的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先行试点,取得经验后再在广东省范围内推开。

1.试点范围。选择1986年以前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村作为试点的范围,并选择几个有代表性的移民村作为工作试点。

2.试点的方法和步骤。

(1)培训市、县移民干部。重点学习国务院国发〔2006〕17号文、省实施方案以及中央和省制定的相关配套政策文件。

(2)确定试点村。试点村的确定实行政府推荐和村民自愿的双向选择模式。候选村由县(市、区)一级政府有关部门初步选定,在征得该村移民和村民的大多数人同意并签名确认后,才可作为候选村。候选村方案由县(市、区)政府提出,各有关地级以上市政府审核汇总后报省移民管理机构确认为试点村。

(3)核定试点村的移民人数。试点村的人口以2006年6月30日当地派出所的户籍人口为依据,以国家核定的广东省水库移民现状人口数予以确定。试点村移民人数的核定实行张榜公布,“三榜”定案。

(4)编制项目建设方案。各试点村所在的县(市、区)政府统筹组织制订试点村项目扶持的建议方案,并在公示后组织实施。同时,把试点村的公共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项目列入当地政府编制的经济社会发展中长期规划,并优先安排解决。

(5)落实扶持资金。在各级政府组织和引导下,充分调动群众积极性,采取自筹资金、政府扶持的原则,解决项目建设资金。对已落实自筹资金的试点村优先安排扶持项目。对个别特别困难的移民,给予特别困难补助扶持。

(6)建立试点工作管理机构。在省委、省政府的统一领导下,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为试点工作的领导机构,现行各有关部门的移民管理机构和有关市、县政府具体负责试点工作,省、市政府移民管理机构分别成立试点工作组具体组织实施。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加大工作力度,尽快完成试点工作。有关试点情况由省移民管理机构汇总后向省政府作专题报告。

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提高移民生活水平,归根结底要靠移民群众自身的努力。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发挥移民群众要求改变现状、脱贫致富的主动性和创造性,有针对性地做好宣传发动工作,让广大移民群众认识到只有通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团结互助、自强不息,才能彻底改变贫困现状,促进移民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五、保障措施

(一)提高认识,加强领导。

妥善解决水库移民问题,关系广大水库移民的切身利益,关系党和政府的威信,关系改革发展稳定大局,是对各级党委、政府执政能力和行政能力的检验,也是对各级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工作能力的考验。各地、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水库移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把做好水库移民工作作为党政领导政绩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抓紧抓好,抓出实效。水库移民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级人民政府对本地区移民工作和社会稳定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具体负责,一级抓一级,逐级抓落实,做到责任到人,工作到位。各级政府有关部门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市县人民政府要根据国家和省的要求,抓紧制订本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办法,精心组织实施,确保广东省落实后期扶持政策的有关工作在10月份全面展开,确保省政府确立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目标如期完成。

(二)健全机构,分级负责。

1.建立由分管副省长牵头,省直有关部门参加的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领导小组,及时协调解决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中出现的问题。省水库移民办、扶贫办、三峡办根据各自职能分别继续做好面上水库、省属水库和三峡水库移民扶持管理工作,省发展改革委、水利厅、财政厅、物价局等部门各司其职,共同做好水库移民各项工作。

2.成立广东省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参照中央的做法,整合现有各类水库移民管广东省人民政府公报2006年第32期-8-

理机构,建立健全统一的省级水库移民管理机构,具体方案由省编办牵头编制,报省政府审定。各地级以上市、各县(市、区)人民政府也根据本地区实际,整合现有的移民工作力量,建立或明确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具体机构设置形式可按机构编制管理的有关规定和分级管理的原则,由本级政府确定。各级政府根据水库移民工作管理的实际需要,将移民机构经费和专项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同时,切实加强移民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

(三)筹措资金,加强管理。

1.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由国家通过提高省级电网公司全部销售电量(扣除农业生产用电)的电价统一筹措。由中央按广东省的移民人数和规定的标准安排。

2.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经济发展扶持资金。各级政府按照中央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编制好基础规划,省有关部门以经批准的规划为依据,按规定程序积极向国家有关部门申报安排。

3.从国家出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之日起,除广东省现行向水利、水电和电网企业征收的涉及水库移民的各种基金、资金一律停止收取外,各级政府现行用于水库移民后期扶持的财政专项资金继续保留。具体方案由省财政厅会有关部门制订并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

4.统筹安排各级政府现有的扶贫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等财政性资金,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适当倾斜,促进水库移民安置区与本地区农村经济社会同步可持续发展。

5.根据国务院国发〔2006〕17号文和《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等有关规定,结合广东省实际,由省财政厅牵头会省直有关部门制订《广东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暂行办法》和《广东省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征收使用管理暂行办法》,报省政府审定。

6.各级政府及水库移民管理、财政等有关部门认真执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使用管理规定,加强监督管理,确保资金专款专用;各级监察和审计部门提前介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各级移民行政管理机构每年将所有的扶持项目、资金安排和实施结果在政府网站上公开,在移民村张榜公布,接受各级人大代表和移民群众监督;对后期扶持资金使用中发现的问题,限期整改,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按照国务院《财政违法行为处罚处分条例》(国务院令第427号)的规定严肃处理。

(四)统筹兼顾,维护稳定。

1.制订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地方性法规。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和《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等政策法规,由省水利厅会同有关部门起草《广东省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实施办法》,按规定程序报批。

2.妥善解决小型水库移民的困难和后期扶持问题。按照省政府第101次常务会议决定要求,小型水库农村移民的后期扶持参照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执行,其现状人口由省移民管理机构组织各市、县核查,报省政府一次核定,不再调整。小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通过提高广东省全部销售电量(扣除农业生产用电)的电价筹集。提价标准为每千瓦时0?5厘钱,由广东电网公司代为征收,全额上缴省财政。小型水库移民的扶持资金按每千瓦时0?5厘钱提价统筹后仍不足的部分,由广东省各级政府负责筹集落实。具体实施方案由省财政厅会省发展改革委等有关部门制订,经省政府审定后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批准执行。

3.做好水库非农业安置移民困难家庭的帮扶工作。符合条件的水库非农业安置移民中的困难家庭,纳入地方城镇最低生活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同时,积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帮扶,努力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具体帮扶方案由省移民管理机构会有关部门制订,按规定程序报省政府审定后实施。

4.按照确保跨省(区)“同库同策”的原则,建立同一水库移民不同省(区)安置的后期扶持政策沟通协调工作机制。由省政府与邻近省(区)政府共同建立联络组,不定期召开协调会议,商讨解决工作中存在的重点和难点问题。具体办法由省移民管理机构商邻近省(区)的有关部门制订报省政府审定。

5.深入细致地做好维护稳定工作。在新的后期扶持政策实施过程中,认真排查不稳定因素,采取有力措施,及时解决各类移民在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将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同时,引导水库移民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确保社会稳定。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会有关部门抓紧研究编制广东省化解移民矛盾、维护社会稳定的应急工作预案,报省政府批准后实施。

6.对长江三峡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按照《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及国家规定的统一政策执行。

(五)正面宣传,加强培训。

1.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按照中央统一制定的宣传提纲,把握好宣传报道口径,严肃宣传纪律,防止炒作。大力宣传党和政府对水库移民的关心,宣传国家的移民法规,做好后期扶持政策的有关宣传、解释工作。

2.抓好移民工作干部培训。对参与移民工作的干部分期分批进行培训,使移民工作干部深刻领会中央和省的精神,准确把握政策界限,掌握正确的工作方法,提高依法办事能力。挑选一批思想素质好、政策水平高、业务能力强、群众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组成移民工作组,深入移民村开展工作。

省水库移民管理机构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水利厅等有关部门,对各地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情况进行监督检查,重大情况及时向省政府报告。

本内容来源于政府官方网站,如需引用,请以正式文件为准。

篇2: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

【发布文号】豫政 〔2006〕57号 【发布日期】2006-08-24 【生效日期】2006-08-24 【失效日期】 【所属类别】政策参考 【文件来源】河南省

河南省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

(豫政 〔2006〕57号)

各省辖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

《河南省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已经省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遵照执行。

河南省人民政府

二○○六年八月二十四日

河南省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方案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省境内共修建大中小型水库2400多座,涉及全省16个省辖市94个县(市、区),其中大中型水库137座,农村移民163.62万人。多年来,各级政府贯彻落实开发性移民方针,加大资金投入,加大扶持力度,认真解决水库移民遗留问题,为保护水库移民权益、维护库区社会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目前,水库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依然较差,部分移民仍然生活在贫困之中。据调查,2005年农村移民人均耕地0.68亩,人均纯收入898元,相当于全省人均2870元的31.3%,其中有近30%的移民是贫困人口。为继续帮助水库移民脱贫致富,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保障新时期水利水电事业健康发展,根据《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结合我省实际,制定以下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目标和原则

(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全面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在保持政策连续性的前提下,通过完善后期扶持政策,进一步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确保农村社会稳定,使水库移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

(二)目标。在2015年年底以前,主要解决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以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2016年到2025年,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增加移民收入,使移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逐步达到当地农村平均水平。

(三)原则。按照中央统一制定的政策,结合我省实际,坚持统筹兼顾水利和水电移民、新水库和老水库移民、中央水库和地方水库移民;坚持前期补偿与后期扶持相结合;坚持解决温饱与解决长远发展问题相结合;坚持国家帮扶与移民自力更生相结合;坚持各级政府负责制,省政府负总责,县为基础组织实施。

二、扶持范围、方式和资金筹措管理

(一)扶持范围。后期扶持范围为大中型水库的农村农业户口移民。其中,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水库移民为现状年人口,2006年7月1日后搬迁的水库移民为原迁人口。在扶持期内,省政府对各省辖市2006年6月30日前已搬迁的水库移民现状年人口一次核定,不再调整;转为非农业户口的农村移民不再纳入后期扶持范围。扶持期内自然减少的人口和其他不再符合扶持规定的人口按年度予以核减,核减下的扶持资金统筹用于项目扶持。

(二)扶持标准。纳入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按照中央统一规定,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三)扶持期限。对2006年6月30日前搬迁的符合扶持政策的水库移民,自2006年7月1日起再扶持20年;对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符合扶持政策的水库移民,从其完成搬迁之日起扶持20年。

(四)扶持方式

能够将后期扶持资金直接发给移民个人的应尽量发放到移民个人,用于移民生产生活补助;也可以实行项目扶持,或采取发给个人与实行项目扶持相结合的方式,用于解决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具体方式由县级政府组织乡镇政府和有关部门,在充分听取移民村群众意见的基础上确定。采取直接发给移民个人方式的,要为每个移民建立档案、设立账户,及时足额将后期扶持资金发放到户;采取项目扶持方式的,可以统筹使用资金,但项目的确定要经绝大多数移民同意,并报省政府移民办审核批准。

(五)扶持资金筹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按照全国统筹、分省核算、合理分担的原则,由国家负责通过提高电价统一筹措。

(六)扶持资金管理。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作为政府性基金纳入财政预算管理,由省级电网公司随电费征收,按月全额上缴中央财政。国家拨付到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扶持资金,由省财政厅、省政府移民办按照全省统一核定的各地移民人数和规定的标准据实拨付。后期扶持基金征收使用管理等有关办法,由省财政厅会同发展改革委和省政府移民办,根据国家有关规定另行制定。

(七)现行水库移民扶持基金的处理。现行库区建设基金并入完善后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现行的库区后期扶持基金并入库区维护基金,具体的征收、使用、管理,按照财政部、国家发展改革委、水利部另行制定的具体办法执行。自完善后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之日起,现行关于征收库区建设基金和后期扶持基金的政策即行废止,各地自行批准向水利、水电和电网企业征收的涉及水库移民的各种基金、资金一律停止收取。

三、其他移民问题处理

(一)做好大中型水库非农业安置移民工作。各县(市、区)要进一步完善城镇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把大中型水库非农业安置移民中符合条件的困难家庭及时纳入当地城镇居民最低社会保障范围,切实做到应保尽保;同时,要积极通过其他渠道进行帮扶,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

(二)妥善解决小型水库移民困难和现有后期扶持项目续建问题。按照国发〔2006〕17号文件的规定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的审批意见,通过提高省内全部销售电量(扣除农业生产用电)电价筹集资金,纳入省财政预算,统筹解决全省小型水库移民的困难和现有后期扶持项目的后续资金投入,确保项目按期建成并发挥作用。小型水库移民问题,由各地政府负责,在大中型水库移民人口核定和扶持规划编制完成后,再进行调查摸底,然后本着有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的原则,编制项目扶持规划,上报省政府审批,逐年解决他们存在的实际困难。

(三)切实做好其他征地拆迁人口的工作。要统筹考虑完善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产生的连带影响,对于南水北调干渠、河道堤防、滞洪区等其他征地拆迁人口,要做好宣传解释工作,妥善化解矛盾,维护社会稳定。

四、农村移民人口核定登记

(一)核定登记范围

1.中央在河南省的直属大型水库农村移民。

2.经国务院和省人民政府投资主管部门审批核准的省内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

(二)核定登记对象

本次核定登记对象为水库直接淹没和淹没影响经批准搬迁安置的农村移民,包括本村、本乡后靠、本县近迁、出县远迁和分散插迁、投亲靠友的水库移民(不包括淹没线以上淹地不淹房,仅作生产安置的人口)。

1.全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从搬迁之日起到2006年6月30日,仍属于农业户口的移民。

2.农业户口移民,出嫁或入赘到非移民户或非农业户口移民户,身份仍为农业户口的,本人予以登记,所生子女不予登记。

3.农业户口非移民,嫁入或入赘到农业户口移民户的,本人及所生子女予以登记。4.户口临时迁出的大中专在校生、现役士兵等符合扶持政策的,予以登记。

5.2006年7月1日以后搬迁的大中型水库移民,按照国家批准的原迁人口核定,本次不予登记。

(三)核定办法

1.全省统一制定农村移民调查登记表。内容主要包括户主及家庭成员姓名、性别、民族、出生年月、身份证编号、搬迁时间、迁出地、迁入地、安置方式、所属水库名称等基本情况。

2.以行政村为基本单位进行移民人口普查登记。在宣传动员的基础上,先由移民个人提出申请,填写登记表,户主签字,村民代表会议认定,村两委初审把关并签字盖章,在行政村、组张榜公示。

3.乡镇政府、公安派出所对移民身份、户籍进行审查。

乡镇政府、公安派出所要对各村上报的移民登记表进行全面审查,并将审查结果在全乡各行政村张榜公示,接受群众监督。公示时间不少于7天。经确认后报县级政府。

4.县级政府负责审核上报。

县级政府对各乡镇上报的移民登记名册进行审核,按大中型水库分类造册,上报市级政府审定,并汇总上报省政府移民办。

5.回流移民核定登记工作,由户口所在地政府负责。

五、实施步骤

按照前期准备、开展试点和全面实施的步骤,在2006年10月底前把中央核定到我省的扶持人口落实到具体的行政村和移民户。2007年1月起,按照完善后的移民扶持政策开始正常运转。

(一)组织领导

全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工作在省政府领导下,由省政府移民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具体工作事宜由省政府移民办承办。要从领导小组成员单位中抽调人员组成联合工作组,对全省水库移民扶持工作进行指导、协调、督促、检查,负责处理实施工作中遇到的问题。各有关市、县也要成立相应组织,负责本地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落实工作。

(二)动员部署

2006年8月下旬,省政府召开全省水库移民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国务院召开的全国水库移民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国务院颁发的《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学习国发〔2006〕17号文件以及国家有关部委的文件精神,安排部署全省水库移民扶持政策落实工作。各有关市、县要逐级召开动员会议,8月底前传达到基层。

(三)搞好试点

9月初在平顶山市鲁山县开展试点工作。通过试点,摸清情况,取得经验,完善有关配套政策,指导全省水库移民人口核定工作。

整个试点工作由省政府移民办、平顶山市政府具体指导,鲁山县政府为责任主体,负责组织实施。人口核定范围包括昭平台、白龟山2座大型水库和彭河、米湾2座中型水库移民。市、县政府要根据实际需要,从县有关部门、乡镇政府抽调人员,经过集中培训后,按照人口核定办法和试点方案分赴各乡镇,进村入户开展政策宣传和人口核定登记。争取用20天时间完成试点工作。

(四)核定登记

全省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口核定登记工作从10月初开始。各市、县政府要结合实际,制定具体的实施计划,明确专门机构牵头开展人口核查登记工作,挑选思想素质好、业务能力强的干部,组成水库移民核定工作组,并进行系统的业务培训,使其进一步领会上级精神,熟悉有关政策,统一核定方法,10月底完成。

(五)资金发放

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发放由县级财政、移民部门具体负责。县级移民部门根据省政府批准的移民人数,为移民户建立档案,开设移民个人账户,将移民个人账户资料存档并报送同级财政部门,同时逐级上报省财政厅、省政府移民办。省财政厅会同有关部门组织制定资金发放办法,确保资金按时足额发放到户。

六、加大投入,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

(一)明确扶持重点。在国家提高后期扶持标准解决水库移民生活问题的同时,继续坚持从其他渠道积极筹措资金,加大扶持力度,解决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长远发展问题,重点加强基本口粮田及配套水利设施,加强生态建设、环境保护,加强交通、供电、通讯和社会事业等方面的基础设施建设,加强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通过贴息贷款、投资补助等方式对移民能够直接受益的生产开发项目给予支持。

(二)落实扶持资金。现有政府性资金,包括预算内投资和国债资金、扶持资金、农业综合开发资金以及各级政府部门安排的各类建设基金和专项资金,要向库区和移民区倾斜;筹措的后期扶持资金有结余的,用于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扶持;各级政府要加大资金投入,鼓励社会捐助和企业对口帮扶,努力拓宽资金渠道。

(三)做好项目规划。以县为单位,以水库移民村为基本单元,按该村的扶持资金额度和扶持方式,于2006年11月10日前编制完成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经同级政府审核后,逐级上报省政府移民办,作为安排后期扶持资金的依据。根据国家下达的资金计划和编制要求,2006年底前编制完成库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逐级上报省发展改革委、省政府移民办,作为国家安排扶持资金和项目的前提与依据。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原则上五年编制一次。项目的确定要坚持民主程序,尊重和维护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七、加强领导,精心组织

(一)提高认识,增强工作责任感。完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加大扶持力度,是坚持以人为本,体现执政为民思想的一项重要举措。各地区、各有关部门要充分认识做好水库移民工作的重要性、紧迫性、长期性和艰巨性,进一步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周密部署,精心组织,确保移民政策落到实处。

(二)落实责任,加强领导。移民工作实行属地管理。各级人民政府要对本地移民工作负总责,主要领导是第一责任人,分管领导为直接责任人。实行一级抓一级,逐级落实责任,做到责任到位、工作到位。省政府有关部门要按照职责分工,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加强对水库移民工作的指导。各级政府要按照国发〔2006〕17号文件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抓紧整合现有移民工作力量,建立健全统一的移民管理机构,明确职能,充实人员,工作经费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各级政府要建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的监测评估机制。要切实加强移民乡村基层组织建设,充分发挥农村基层组织作用,配合做好移民工作。

(三)强化监督,严肃纪律。各级政府要认真落实政策,严肃工作纪律,按照规定程序审定移民人数,核定移民身份,坚持张榜公布,严禁弄虚作假。要认真执行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征收使用管理办法,严格资金支出管理,防止跑冒滴漏,严禁截留挪用。省监察厅要会同省财政厅制定有关责任追究办法。各级监察和审计部门要提前介入,加大工作力度,加强监督检查。对后期扶持资金使用中发现的问题,要限期整改。对违反法律法规和国家有关政策的,要依法依纪严肃处理;涉嫌犯罪的,要移送司法机关依法追究有关责任人员的刑事责任。在水库移民人口核定登记工作中,要切实维护移民政策的严肃性,严禁乱开口子。各市、县要从组织、纪检(监察)、督查等部门抽调力量,组成巡视小组,以政策为依据,及时总结分析各阶段工作进展情况,按照阶段目标开展督办工作。

(四)加强宣传,维护社会稳定。各级宣传部门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后期扶持政策的顺利实施营造良好的舆论氛围。要大力宣传党中央、国务院新时期水库移民的方针政策和措施,配合移民部门做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有关宣传解释工作。要把握好宣传报道口径,严肃宣传纪律,防止炒作。各级移民工作组要深入基层,走村串户,耐心细致地做好移民的思想政治工作,坚持依法办事,按政策办事,把党和政府对水库移民的关怀送到千家万户,达到家喻户晓,人人皆知。

(五)做好突发事件应急处理工作。核定登记期间,各级政府要按照属地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设立维护稳定专项工作组,认真排查各种不稳定因素,引导移民以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利益诉求,及时化解矛盾和纠纷。发生突发事件,按照有关应急预案及时处置。各级移民管理机构具体负责处理来信、来访登记、交办、督办和接待工作,并向社会公布通信地址、投诉电话、信访接待的时间和地点等相关事项。发现可能造成重大影响的信访事项和群体事件时,应及时报告,妥善处理,确保社会稳定。

篇3:江西省实施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

江西省在实施移民后期扶持政策过程中, 充分尊重移民意愿, 对移民人数能核定到人的, 实行现金直接补助扶持, 每人每年补助600元, 连续补助20年, 同时, 扶持资金采取社会化发放, 把扶持资金直接划入移民个人账户, 使资金发放既快速又安全;而对于移民人数无法核定到人的, 则实行项目扶持。仅2007年江西省安排项目扶持资金就达1.5亿元, 实施扶持项目4 907个。目前80%以上的项目已竣工, 全省200多万移民和相关群众从中受益,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基础设施条件有了明显变化。

为确保不错登一个、不漏登一个移民, 江西省总结出了一套行之有效的方法:移民扶持人口登记工作必须经过政策公布、个人申请、组织审核、3次公示、3级抽查、汇总造册等10道程序。同时规定, 能将移民人数核定到人的必须核定到人, 不能核定到人的必须核定到村组。在人口核定登记工作中, 要求移民本人、登记员、审核员以及村组、乡镇、公安部门、县级移民机构都要在登记表上签字画押, 以示负责, 并实行终身负责制, 一旦发现弄虚作假, 将逐级追究责任。在此基础上, 充分发挥老党员、老移民、老支书等“三老”人员的影响和作用, 请他们帮助对移民身份进行审核, 确保移民扶持人口的真实性。

为了解决好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 江西省发展改革委员会、财政、民政、移民办公室等10多个部门还统筹各方面的力量和资金, 组织编制了《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五年规划》。目前, 该规划的各项内容已全面启动实施, 全省大中型水库100多万移民将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

篇4: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

关键词:基础设施建设;后期扶持政策;经济发展项目;水库移民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5)21-009-01

我国大中型水库后期移民扶持政策,首先解决了水库移民的温饱问题以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薄弱的突出问题,进而加强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建设,改善移民生产生活条件,促进经济发展。从各地政府收集的数据来看,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社会发展还相对滞后,存在着部分问题。因此,落实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后期扶持政策,提高经济发展能力,是一项紧迫的任务,需要引起人们的关注。下面结合实际评价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效果,并针对调研过程中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从而为政府进一步完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提供数据支撑。

一、移民安置区的基本情况

汉南是武汉市安置丹江口库区移民最多的区,该区自2009年6月启动南水北调丹江口水库外迁移民安置工作来,至2010年10月18日全面完成了安置任务。全区共接收郧县柳坡镇、大桥村等5个外迁移民区,共697户2859人,分别安置在该区湘口街汉江村和东荆街郧阳村。还有一些不同时期搬迁来的移民主要分布在郧阳、汉江、江上、江下、陡埠、幸福、周家河、滩头、杜家畈等村。

二、汉南区实施后期扶持政策的主要举措

1、项目扶持资金使用情况 (1)直补资金。在跟移民局的领导座谈时,我们了解到湖北省移民的直补资金是600元每人每年,新增人口是500元每人每年。在发放过程中,分2批进行发放,每半年一次。根据调查可知,截至2014年,资金结存368万元,其中上年结转资金197万元,当年资金结存171万元。上年结转资金的197万元中, 600元直补资金结存10万元,新增人口项目资金结存15万元,中央结余资金结存135万元,库區基金(包括培训资金)15万元,应急资金22万元。当年资金结存171万元中600元直补资金12万元,新增人口项目资金结存83万元,中央结余资金结存76万元。(2)扶持重点项目资金使用情况。铺设田间碎石路及排水沟工程的建设规模:1600米;投入资金为:31万元;村湾砖箱涵式排水渠工程的建设规模:1300米;投入资金为:52万元;晒场工程的建设规模:3400平方米;投入资金为:51.89万元;村湾路灯工程的建设规模:42盏;投入资金为:33万元;人行道硬化及彩砖铺设的投入资金为40万元;大型电子显示屏的建设规模:长4.64米,高2.88米;投入资金为17.3万元。

2、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相关部门进行了移民危房改造工程。而为了解决汉南移民村生产、生活等突出问题,汉南政府编制了《汉南区大中型水库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项目计划申报表》。在计划申报表上,2014年度汉南区大中型水库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项目计划安排共9个,其中:基本口粮田及农田水利设施配套项目3个,基础设施项目6个;总投资260.88万元,其中申请省下拨库区基金200万元。

三、水库移民对后期扶持政策的满意度分析

移民们大都了解后期扶持政策,并表示600元的直补资金已经到位。移民们反映的问题主要是医疗、住房问题,大部分移民表示村里医疗室的医生服务态度不周,主要原因在于语言不通。住房方面,一部分移民表示政府修建的住房出现了墙体有裂缝,房顶漏水等问题。

江下村移民是60年代搬迁的老移民。在走访了20户移民家庭,我们了解到江下村各项基础设施建设已经基本稳定,家中配套设施较完善。移民们与当地居民基本融合,对政府采取的各项政策普遍表示满意,同时他们希望政府下一步重点放在农村生态环境的建设上。

四、后期扶持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1、住房方面 房顶漏水、水泥地面多处有裂缝、墙面裂缝严重、下水道容易堵。移民们反映在下雨天房顶漏水较严重,希望相关政府能进行修补。

2、医疗方面 以汉江村为代表的新移民点的移民反映医疗方面问题比较大,主要存在医护人员素质低,医疗设备不健全的问题。

3、收入方面 综合汉江村的调查情况,可以了解到新移民的收入状况。目前汉江村的收入主要来自非农业收入以及转移性收入。汉江村目前的常住人口主要是老年人,他们已经没有能力外出打工,目前只能在家里照看孙辈,家庭收入主要依靠年轻一代外出打工,出现了“打工经济”的现象。

五、完善后期扶持政策的建议

1、加大后期扶持政策宣传力度 建议各级部门对移民做好相关政策的宣传解释工作,同时注意安排政府人员与移民间的交流,对移民不懂的问题进行解答,多关注下移民心理发展。

2、加强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 相关部门应当在基础设施建设招投标过程中严格把关,选择有资质的企业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对建设后的基础设施应该进行定期检查和修复。

3、加强医疗建设 政府相关部门应该注意下医疗问题,改善目前的医疗设施,多投入资金在建设医疗室、医疗人员的培训上,提高医护人员的专业素养。

4、加强移民生产、就业培训 相关部门应该借助有资历的培训单位对移民进行专业的技能培训,还应制定相应优惠政策帮扶移民生产。同时鼓励移民自主创业,设立专项资金为移民创业提供资金支持。

5、提高移民生活质量 因为目前汉南移民村居住的大多都是老人与小孩子,多举办些庆祝活动能带动村里的活力,使移民更能感受家的温暖,更能支持政府的工作。政府应加快文体娱乐设施等的建设,改善移民的生活条件。

参考文献:

[1] 王振义,李振华,陈璐.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管理的调查研究.财会月刊,2011;20

篇5: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

(经省人民政府同意,广东省水利厅 广东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东省财政厅2012年8月8日以粤水移民〔2012〕21号发布,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第一章 总 则

第一条 为进一步规范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管理,保障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顺利实施,推进水库移民安居工程建设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根据《大中型水利水电工程建设征地补偿和移民安置条例》、《国务院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国发〔2006〕17号)和省政府《印发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的通知》(粤府〔2006〕115号)有关精神,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纳入我省后期扶持范围的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其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管理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 本办法所指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是按照中央核定我省大中型水库农村移民人口和确定每年人均600元的标准,拨付我省的后期扶持基金。

第四条 经省政府或其指定主管部门批准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和大中型水库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 展规划,是各地编制与实施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项目的基础和依据。

第五条 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项目管理实行分级负责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由移民安置地(户籍所在地)的地方政府负责。各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在本级政府领导下,具体负责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项目安排与组织实施。

县级政府是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的责任主体,其水库移民主管部门负责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编报与组织实施。移民村有能力自管自建的项目,水库移民主管部门或乡镇政府与移民村签订责任协议,由移民村自行组织实施。

各地级以上市水库移民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协调、指导辖区内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的编报工作;会同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对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进行审批,并报省水库移民工作局和省发展改革委备案;对辖区内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的实施进行指导和监督检查。

省水利厅会同省发展改革委、财政厅等有关部门负责制订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管理的相关政策和实施办法;指导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编报工作;对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实施情况进行监督、稽察;聘请中介机构或者组织专家组,对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实施效果进行监测评估。

第六条 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方式,包括项目扶持、直补到人或直补和项目相结合三种。自愿选择项目扶持方式的,统筹前10 年的后期扶持资金集中用于大中型水库移民安居工程和其他与移民村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基础设施建设;后10年的后期扶持方式选择届时视实际情况再行确定。

2006年7月1日及以后新建水利水电工程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其后期扶持方式由移民村三分之二或以上户主(或代表)按程序选择确定。

第二章 计划项目的编制与审批

第七条 计划项目编制的主体单位。计划项目编制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进行,其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选择由移民村按规定程序民主决议选择,并向当地乡镇政府提出申请;乡镇政府向县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提出申报;县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依据上级下达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预算数、乡镇政府对计划项目的申报意见,以及水库移民村群众的积极性与自筹资金落实情况,统筹编制本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

第八条 计划项目前期工作。自愿选择“项目扶持”或“直补和项目相结合”方式的移民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必须安排到户到人,并由户主或其委托的代表签字确认,在移民村张榜公示。计划项目应重点解决移民住房和村内供水、供电、宅基地平整、村内排水设施以及水库移民安置区水利、道路、桥梁等直接关系民生的基础设施建设。计划项目建设须按照项目建设立项的有关要求,开展 必要的前期规划设计工作。

自愿选择“直补到人”扶持方式的移民村,后期扶持资金必须安排到户到人,在移民村张榜公示,纳入计划项目统一编报。

第九条 计划项目编报程序。省财政厅于每年的第四季度,根据中央下达我省后期扶持资金额度和省核定的市、县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人数,向各地级以上市及省直管县(市)财政局下达下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预算数。

地级以上市财政部门商同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将省下达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预算数分解下达至县级财政部门和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并指导监督县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编制计划项目。

县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根据经批准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规划、库区和移民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上级下达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预算数等情况,按照中央及省规定的资金使用方向,编制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并于每年的2月底前会同同级发展改革部门报地级以上市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和发展改革部门审批。

第十条 计划项目审批。各地级以上市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在收到县级(含省直管县、市、区)水库移民主管部门上报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后,可聘请有规划设计、工程技术咨询资质的专业机构或专家组,对计划项目进行咨询评审,根据咨询评审意见会同同级发展改革部门审批。

计划项目一经批准必须严格实施,不得任意变更,如遇特殊 原因确需调整的,需按原审批程序重新报批。

第十一条 各地级以上市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必须在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批准后15个工作日内,将项目批准情况通过“广东水工程移民网”录入“广东水库移民动态监管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并报省水库移民工作局备案。

第三章 计划项目安排

第十二条 自愿选择项目扶持方式的移民村,住房建设及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按以下情况进行安排:

(一)以规划为依据。以移民自然村为基本单元,尊重大多数移民和村民群众的意愿,组织编制该村项目扶持的建设方案,并纳入县级编制的后期扶持规划、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发展规划。

(二)优先安排在我省实施水库移民议案期间尚未进行“一村一策”住房建设及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的移民村。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资金以自然村为基本单元进行安排,按统筹10年后期扶持资金即人均6000元的标准控制,其中60%直补到人安排建房,40%补助到村统筹用于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经县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认定已完成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的移民村,40%的后期扶持资金可由村民按程序表决后进行安排。

(三)优先安排危房(泥砖房)比例大、新村建设规划方案可行、较早提出申请、移民群众积极性高、自筹资金落实的选择项目扶持方 式的移民村。

(四)已实行“一村一策”住房建设及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但各级政府补助到户的建房资金人均未达到3600元标准的,可按规定补足差额部分。

(五)已实行“一村一策”住房建设及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且各级政府补助资金到户部分人均达到或者超过3600元标准的移民村,暂不安排直补到人补助资金。已统筹10年后期扶持资金(人均6000元)完成危房和泥砖房改造的地级以上市,可在尊重移民意愿的基础上调整后期扶持方式,实施新一轮的后期扶持。

(六)对符合后期扶持条件但已自建房屋(包括在其它地方购房),且在实施水库移民议案期间未享受过“一村一策”项目扶持的水库移民,建房补助按同等标准直接发放到人(户),剩余的40%(人均2400元)后期扶持资金可由移民按程序表决安排。

(七)水库移民住房建设资金补助的安排以2007年为起点,每推迟一年按每人每年增加100元的标准安排,其经费来源可在公共基础设施建设费或后期扶持结余资金中安排。

(八)对符合后期扶持条件但未进行“一村一策”住房建设及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且选择了直补到人方式的移民村,县级政府和水库移民主管部门要积极动员和引导移民选择项目扶持方式进行住房建设改造。

第十三条 以县为单位已完成“一村一策”住房建设及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选择直补到人方式水库移民的后期扶持资 金按每人每年600元标准发放到人(户),原则上半年发放一次。

第十四条 选择直补和项目相结合方式的大中型水库移民,直补和项目资金安排比例由市、县政府根据移民意愿,结合当地实际进行确定,直补到人的后期扶持补助资金发放到个人,其余统筹用于移民村内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建设。

第十五条 中央核定的大中型水库后期扶持人口及资金一经核定,不再调整。我省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在不同扶持期内适用不同的方法安排:在后期扶持的前10年(2006年7月1日至2016年6月30日),后期扶持资金统筹安排,采取“生不增,死不减”的方法安排后期扶持资金;后期扶持的后10年(2016年7月1日至2026年6月30日),扶持资金计划项目管理届时视实际情况再行确定。

第四章 移民村规划基本要求与建设标准

第十六条 移民村选址与规划。移民村原则上以就地建设为主,就地建设难以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经当地政府和村民同意,按照《城乡规划法》、《村庄和集镇规划建设管理条例》的有关规定,可以村为单位,相对集中异地搬迁安置。新的安置点尽量考虑选择在医疗、教育、交通、电力、通讯、给排水等条件比较便利的地方,也可考虑靠近城镇安置,并尽可能就近兼顾利用原来的耕作区。

移民新村建设要符合当地城乡规划、土地利用总体规划,节约用地,尽量利用原宅基地及山坡地。禁止在可能发生地质灾害的区域内 建设房屋。饮用水质要符合国家标准。对可能存在地质安全隐患的集中移民安置点,实施前要委托具有相应资质的勘测单位进行地质勘探和危险性评估。

第十七条 水库移民村镇规划标准依照国家《镇规划标准》(GB50188-2007),并结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基本要求执行。

第十八条 大中型水库移民建房实行“一户一宅”。房屋宅基地面积原则上限定为每人18平方米。平原地区和城市郊区每户建房占地面积不得超过80平方米,丘陵地区每户建房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20平方米,山区每户建房占地面积不得超过150平方米。

大中型水库移民五保户的住房改造原则上不再单独建房,可通过安排入住农村五保供养机构,或整合有关部门补助的建房资金在村内统建住房等方式妥善解决。通过统建住房方式解决的,按人均30平方米住房标准安排。

第五章 计划项目的组织实施与管理

第十九条 经批准的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计划项目建设,由县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负责组织实施。

第二十条 大中型水库移民建设房屋由移民本人自行负责建设与管理,但必须符合移民村建设规划。移民村群众自愿委托施工单位统一建设住房的,由移民村集体按程序(经三分之二或以上的户主同意)推荐的代表成立项目建设管理组织,自选施工单位,自主管理。当地乡镇政府和县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给予指导和监管。

第二十一条 移民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单个项目投资100万元(含100万元)以上的,必须按照工程建设管理规定,实行项目法人、招投标、建设监理和合同管理等制度;单个项目投资100万元(不含100万元)以下的,应在县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的指导下,由移民村集体按程序(三分之二或以上的户主同意)推荐的代表成立项目建设管理组织,自选施工单位,自主建设管理。

第二十二条 移民村项目计划实施完成后,负责项目建设的单位应及时向移民村办理交付使用手续,向县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移交项目建设档案。县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应向地级以上市水库移民主管部门提出验收申请。地级以上市水库移民主管部门会同同级发展改革、财政等部门和有关专家对项目进行验收。项目完成指标和验收结论等相关数据,应通过“广东水工程移民网”的“广东水库移民动态监管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录入相应数据库并从网上逐级上报。省水库移民工作局对项目计划实施情况适时组织抽查和稽察评估,发现问题及时提出整改意见。

第二十三条 计划项目实施管理费应纳入同级财政预算安排。省级水库移民后期扶持项目实施管理费由省水库移民工作局在编制部门预算时提出用款计划,送省财政厅核定,按报账制的规定从省财政资金中支付。市、县项目实施管理费参照省的规定,在本级财政安排的水库移民专项资金中安排或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二十四条 列入计划的移民村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项目 的设计、监理、建设管理费等,按国家行业规范相关规定列入工程投资概算。

第二十五条 根据国家、省有关规定,计划项目咨询评审费按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总额的0.5%以内控制,移民干部培训费按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资金总额的0.3%控制,在本级财政安排的水库移民专项资金中安排或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第六章 资金拨付与管理

第二十六条 省财政厅按国家下达后期扶持资金的进度,以及经省核定的移民后期扶持人口,转拨后期扶持资金到各地级以上市财政部门和省财政直管县财政部门;地级以上市财政部门按照同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批准计划项目下拨资金到县财政部门;县财政部门依据县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签发的计划项目资金支付申请,按照国库集中支付或报账制管理,拨付后期扶持资金,并实行专账管理。属于移民个人的建房补助资金,直接拨付到个人;属于移民村集体的项目资金,按签订的项目建设合同(协议),拨付到项目建设单位。

第二十七条 采取现金直补到人方式的,由财政部门按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批准的计划,直接拨付到移民个人账户,建立完整的移民个人档案和后期扶持资金发放记录,移民签收与报账方式按财政部门有关规定办理。

第二十八条 后期扶持资金必须以自然村为单元,县级水库移民 主管部门应建立分分项目台账(具体到户到人),明晰资金拨付流程和手续,保留相关凭证,及时整理归档,完善移民项目建设档案管理。

第七章 监督检查与监测评估

第二十九条 经地级以上市批准的计划项目,必须通过“广东水工程移民网”录入“广东水库移民动态监管地理信息应用系统”,并在网上进行公示,接受水库移民群众和社会公众监督。凡不按要求将计划项目登录上网公示的市、县,省水库移民工作局适时进行通报,并按规定酌情减少结余资金、库区基金安排。

第三十条 各级水库移民主管部门应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家和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有关规定和要求,开展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和计划项目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工作。

第三十一条 省水库移民工作局每年对全省水库移民资金计划项目实施效果开展监测评估,并将监测评估结果通报各市、县人民政府,同时抄报上级主管部门。监测评估工作经费由省水库移民工作局提出预算申请,报省财政厅审核安排。

第八章 优惠政策措施

第三十二条 各级发展改革、教育、民政、财政、人力资源社会 保障、国土资源、环境保护、住房城乡建设、交通运输、水利、农业、卫生、扶贫、广播电影电视等部门应按照国家发展改革委等14部委《关于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社会发展的通知》(发改农经〔2010〕2978号)的规定,帮助解决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工作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优先安排下达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交通、水利、教育、医疗卫生等公共基础设施、就业培训、社保医保等项目建设资金。

国土资源管理、住房城乡建设和房管等部门应按各自职能优先办理水库移民村建设用地的手续,指导、协调移民村选址用地等工作,并按规定对水库移民村建设费用给予减免优惠。

对于确实难以完成危房(泥砖房)建设、改造的水库移民低收入家庭,市、县可出台政策给予倾斜扶持,也可采取鼓励由移民贷款、政府贴息,以及经移民村群众评议并经村民委员会认定后给予适当建房特困补助的方式解决。贷款贴息和建房特困补助所需资金,从各级财政安排的水库移民专项资金中安排。

第九章 附 则

第三十三条 各级政府应继续保留本级财政安排的水库移民专项资金。本级财政安排的水库移民专项资金的项目实施管理办法,可参照本办法另行制订。

第三十四条 省农(林)场、华侨农场等水库移民后期扶持计划 项目的实施管理,分别由其主管部门负责,并将项目计划报省水库移民工作局备案。具体办法可参照本办法另行制订。

第三十五条 安置我省的三峡工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依照《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移民条例》办理。

第三十六条 市、县可依据本办法,结合本地实际制订实施细则,报省相关部门备案。

第三十七条 以往相应政策规定与本办法不一致的,以本办法为准。

篇6:广东省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方案(粤府〔2006〕115号)

为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进一步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社会经济发展, 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完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意见》 (国发[2006]17号) , 对移民后期扶持政策作出重大调整, 主要表现在明确扶持对象、统一扶持期限、提高扶持标准、完善扶持方式、保障资金来源等方面。截至2010年, 政策实施已有5年时间, 本文基于四川省遂宁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情况的实地调研, 从量化的角度来分析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对移民以及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影响, 掌握实施情况, 评估实施效果, 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 发现并及时纠正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以确保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顺利实施, 最终促进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二、抽样调查情况

遂宁市大中型水库移民数量规模大, 分布相对较集中。考虑到调研时间和资金的投入, 我们采用抽样调查的方式;考虑到遂宁市大中型水库移民的分布状况, 本次调研集中在遂宁市大英县和安居区。为全面、客观地掌握移民后扶政策的实施情况, 本次抽样以移民样本户的抽取比例为所在片区总移民家庭户数的5%, 样本户生活水平好中差按3:4:3的比例为标准, 并结合了文献调研、座谈、访谈、资料核查等多种方式进行抽样调查, 共涉及9个乡镇的320户移民家庭, 涉及移民人数1283人。

三、遂宁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的描述性分析

(一) 对移民收入水平的影响

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在明确扶持对象的基础上对纳入扶持范围的移民实行现金直补, 扶持标准为每人每年扶持600元, 直补资金作为转移性收入对移民收入水平有直接的影响。后扶政策还实行项目扶持, 包括农业种、养、加工项目、移民劳动力就业技能培训和职业培训项目、农村移民极贫户基本生活救济补助项目等, 都对移民收入水平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此次主要是针对基期年 (2006年) 和监测年 (2010年) 的对比调查, 调查结果反映出后扶政策实施前后移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情况。

综合安居区和大英县的调查情况, 可以较全面地了解遂宁市后扶政策实施前后移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我们统计了320户移民人均纯收入的平均值, 依据统计结果绘制出后扶政策实施前后移民人均纯收入的变化图, 见图1。

图1反映了遂宁市后扶政策实施前后移民人均纯收入明显提高。2010年移民人均纯收入约4174元, 比2006年增加87.4%;2010年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约5376元, 比2006年增加73%。移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当地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的增长速度, 这表明移民与当地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在逐步缩小。

调查结果表明移民收入增长主要来源于非农业收入及转移性收入, 其中工资性收入增幅为66.97%, 含直补资金的转移性收入增幅为131.32%, 而农业收入减少40%。这凸显了移民后扶政策在促进移民增收、产业经营、外出就业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随着移民生活水平的提升, 移民家庭多项支出均有增长。批零商贸支出增幅为77.77%, 交通通信支出增幅为44.66%, 餐饮支付增幅为43.84%, 赠送农村外部亲友支出增幅为214.4%。

(二) 对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的影响

1. 对移民生产条件的影响

为改善移民生产条件, 实施基本口粮田项目、农田水利配套项目以及生产道路项目等多类项目。调查结果显示, 至2010年, 移民人均耕地面积约0.74亩, 部分水淹社人均耕地面积为0.4亩, 比2006年移民人均耕地面积增长约13%。渠道、机井、排灌站等农田水利配套项目以及田间道路和生产道路等交通道路项目的实施, 使移民生产条件有较大的改善。另外, 后期扶持项目还涉及移民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移民培训项目中农业实用技术培训以圆黄梨、青花椒、薄壳核桃、白柠檬和沙田柚等经济林木种植技术为主, 满足生产的客观需求, 对深化经济作物产业化, 增加经济作物的收益和促进移民增收发挥了重要作用。

2. 对移民生活条件的影响

(1) 移民的住房条件得到显著改善。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使移民的住房从面积、结构及安全性方面得以改善。2010年移民人均住房面积约33m2, 比调查区域整体水平少4 m2, 比2006年的移民人均住房面积30.5 m2增长8.2%。经实地调查, 至2010年, 移民住房砖混结构所占比例为70%, 砖木结构约19%, 土木结构所占比例最少约为11%。通过新房修建、旧房改建和危房处理等措施, 相比砖混结构所占比例上升, 土木结构和砖木结构的住房所占比例下降。

(2) 饮水保障水平得到提高。饮水安全项目的实施, 结合当地水务局的供水站配套设施建设, 为移民饮用水提供保障。2010年库区和移民安置区饮用自来水用户所占比例, 比2006年上升14.5%。饮用自来水的移民户数比例增加, 有效地减少了痢疾和其它流行疾病的发病率, 提高了移民的健康水平, 具有很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3) 耐用消费品拥有情况显著改善。移民户拥有的家用电器以电话、电视机、洗衣机等为主, 其中移民家庭每百户电话拥有量为135.63部, 比2006年增加33.5%;电视机的每百户拥有量为99.69台, 比2006年增加13.13%;洗衣机的每百户拥有量为41台, 比2006年增加128.42%。2006—2010年, 空调每百户拥有量由0台增至1.25台;摄 (照) 像机的每百户拥有量由0.47台增至1.29台;生活用汽车每百户拥有量由0台增至1.18台;移民家庭每百户摩托车拥有量为37.81台, 比2006年增加117.63%。

(4) 医疗保障水平提升。至2010年, 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的医疗保障水平大幅提升。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 库区及移民安置区保障每村配有1个村级卫生所, 与2006年相比, 医疗保障水平显著提升;另一方面, 移民户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移民总户数的85.7%,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在保障移民获得基本卫生服务, 缓解移民因病致贫或因病返贫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5) 交通和通信更加便捷。至2010年, 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公路通村率达100%。库区及移民安置区实现了村村通固定电话和广播, 所有的村都能收看电视, 均具备宽带接入条件。

库区及移民安置区的其他一些社会事业基础设施项目也取得了显著成效。目前库区及移民安置区100%的村民小组都用上了电, 供电保证率高, 供电质量稳定, 电力供应与移民群众日益增长的需求矛盾已解决。移民劳动适龄人口完成九年制义务教育比率为100%, 移民适龄儿童失学率为零。

(三) 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影响

移民后期扶持项目中基础设施建设多是关联度较高的产业, 如渠道、交通道路等诸多项目建设带动了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 并促进了库区和移民安置区产业结构的调整, 促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后扶政策中饮水安全、农村沼气、交通、供电、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得以建设和完善, 同时医疗卫生和文化教育等社会事业项目, 生态及环境项目, 移民技能培训及生产开发项目等得以实施, 广大移民群众长久以来的“行路难”、“饮水难”、“用电难”、“看病难”、“就业难”、“增收难”等问题逐步得到改善。后期扶持项目帮助库区和移民安置区改善了基础设施条件和生产生活环境, 使移民和非移民的当地居民共同受益, 从而缓和了移民和非移民当地居民的冲突, 促进社会稳定有序发展。

由此可见, 后扶政策的实施在促进当地经济发展, 增加移民收入, 尤其是缩小移民与当地非移民农村居民的收入差距及维护社会稳定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四)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通过基本口粮田、农田水利配套项目不仅可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还可配合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减少水土流失, 减缓土壤肥力下降速度, 维护农业生态系统, 促进当地农业生产可持续发展。后扶项目涉及生态和环境的项目主要有塌岸滑坡治理项目、浸没淤积处理项目、水土流失治理项目和污水处理项目。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利于对库区和移民安置区进行综合治理, 提高整体环境质量, 建立良好的、相对稳定的、具有自我调节能力的生态系统。另外, 基础设施项目中新农村建设和农村沼气建设, 通过改厨、改水、改厕、绿化美化, 可减少垃圾乱丢乱倒, 全面提升农村的环境面貌, 改善移民的居住环境。

四、问题与建议

由以上分析可知, 遂宁市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实施取得了较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 但在实施过程中仍存在一些问题。

随着近年物价水平的上涨, 移民家庭生活消费支出增加, 移民每人50元/月的直补资金标准相对于移民每月的生活消费偏低, 且不利于用作农业生产投入等家庭经营费用, 对移民的扶持作用逐步减弱。建议根据实际物价水平变化对移民直补资金标准做相应的调整, 并通过争取更多的移民后扶项目资金来改善移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根据调查发现后扶项目资金多用于基础设施建设, 以改善移民生活生产水平, 而其他项目较少实施, 形成重基础设施建设而产业扶持的格局。建议应根据库区的具体情况对今后的移民后期项目扶持进行科学合理的规划, 并按照规划均衡实施项目, 在建设基础设施的同时应注重产业扶持, 从而为移民多渠道增收创造条件, 并使移民库区和安置区向着多元化产业发展。

根据调查发现, 移民的收入渠道比较单一, 多为在家务农或外出务工。务农移民由于文化素质较低或受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 多采用粗放经营的耕作方式, 农业收入微薄;外出务工者由于文化水平普遍较低, 多从事技术含量低的廉价体力劳动。因此, 移民后期扶持工作要注重移民的技能培训和职业教育, 促使移民掌握新的生产技能以改善移民的耕作方式, 同时通过职业教育提高移民自身素质拓宽移民收入渠道。

参考文献

[1]李振华, 王珍义.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的演变与完善[J].经济研究导刊, 2011 (16) .

[2]岳中奇.冯家山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实施效果定量分析[J].地下水, 2012, 34 (3) .

[3]郑瑞强.大中型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绩效及影响因素分析[J].水电能源科学, 2012, 30 (11) .

[4]刘翠芬, 春燕.水库移民基地调查方法研究[J].人民黄河, 2011, 33 (11) .

上一篇:童年第三章的读后感下一篇:难忘的清明五年级作文55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