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医生工作年限证明

2024-07-28

乡村医生工作年限证明(精选15篇)

篇1:乡村医生工作年限证明

关于对全市乡村医生身份和补助年限认 证 工 作 的 公 告

为贯彻落实省卫生计生委《关于做好乡村医生身份和补助年限认证工作的通知》(鲁卫基层发〔2015〕3号)和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问题的实施意见》(鲁卫基层发〔2014〕1号)精神,妥善解决好老年乡村医生(含赤脚医生,下同)的生活补助问题,结合我市实际,经市政府同意,现就做好我市乡村医生身份和补助年限进行认证工作公告如下:

一、认证范围

凡符合《关于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问题的实施意见》(鲁卫基层发〔2014〕1号)》第一条规定条件的人员,均应乡村医生身份和补助年限认证工作。

二、认证方法

乡村医生身份和补助年限认证工作,坚持物证为主、人证必须、调查审核、公开监督的原则。

(一)乡村医生身份认证。乡村医生身份认证以街镇为单位进行。申请认证乡村医生身份和补助年限的人员,须提供原始物证材料,包括原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乡村医生资格证书、执业医师证书、执业助理医师证书以及其他能够证明其从业活动的物证(经市 卫生行政部门审核认可的乡村医生档案记录、乡村医生的签名处方、医疗收费票据等),由镇街相应工作机构查验核实并复印、照相存档 ,作为调查取证的主要依据。2004年1月1日前的申请人物证材料不足的,如无乡村医生证书、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乡村医生资格证书、执业医师证书、执业助理医师证书及注册登记档案记录等的须提供有关单位和5人以上(含5人)签字确认的登记人员曾在村卫生室岗位工作的证明材料。证明人须具备的条件:

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与所调查乡村医生没有三代以内直系血亲关系;这5人中须分别一是镇街卫生院从事一体化、防疫、乡医管理等工作的管理人员3名(含资历相符的原管理人员),乡镇卫生院主要负责人签字审核;二是曾工作过的村卫生室所在地村两委会干部(含资历相符的原工作人员),具有村(居)常住户口且在本村(居)有固定居住场所;;三是镇街与被证明人同期从事乡医工作且原始物证材料齐全的原乡村医生。证人提供的证明必须真实,并要完善承诺书等相关手续,由镇街领导小组负责收集、整理和审核,作为调查取证的必要依据。2004年1月1日以后的工作经历 ,则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 ,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并获得相关执业许可,且具有乡村医生实际工作经历,对证明证言一律不予认可。

(二)补助年限认证 乡村医生补助年限的认证原则上以卫生行政部门注册登记时间为准,申请人也可提供医疗收费票据等相关证据证明其工作经历及年限。如中途离开村级卫生室岗位 ,其前后实际工作时间可合并计算工龄。在两个以上单位连续担任乡村医生的时间,凡经组织同意变动的,应当合并计算工龄。乡村医生补助年限的计算 ,以其自1949年10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的实际在岗工作时间确定,剩余不满一年的按一年计算。2011年6月30日以后的在岗工作时间不得计入补助年限。补助年限一经认证,不得修改。

三、认证程序

(一)本人申请。符合条件的个人向镇街相应的工作机构提出申请,填写申请登记表,提交物证资料和证明证言(以下简称申请人)。

申请人携带身份证原件到各镇街领取《肥城市乡村医生身份和补助年限认证登记表书》等表格。

(二)初审。镇街相应的工作机构对申请登记人提供的物证人证材料进行审查,核实其身份及补助年限,并对申请人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政策或者违法犯罪情况进行调查,形成初审结果。

(三)公示。镇街相应工作机构将初审结果以及相关物证材料、证人证言在全镇街范围内进行第一次公示,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公示结束后各镇街将公示结果及相关材料报市卫生局,会同人社、财政、监察、审计等 3 部门,组织专门人员认真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反馈镇街,在全镇街范围内进行第二次公示,并交公示报结果及相关材料报市卫生局,由市卫生局核定,核定结果在市卫生局 政务公开栏和镇街公开栏上进行第三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5 天。

(四)审批及备案。第三次公示结果由市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共同审查批准,作为审核发放工作依据,审批结果报市卫生局、财政局、人社局备查,并由市级报省卫计委、财政厅、人社厅备案。

四、补助范围

(一)补助对象须同时具备下列条件:

1、现为肥城市户籍,建国后至2011年6月30日已进入或曾在山东省境内村卫生室连续从事乡村医生工作满1年(含1年)以上。

2、持有有效的乡村医生执业证明文件;

3、自2015年1月1日开始,年满60周岁且离开村卫生室岗位。

4、现户籍所在地与原执业所在地不一致但符合条件的人员,向户口所在镇、街申请,由户口所在镇、街协调其原工作所在镇、街开展调查审核及公示工作。公示完成后,原工作所在镇街将审核名单及相关材料移交户籍所在镇街,由户籍所在地参照第三次公示要求再次进行公示并完成后续相关工作。符合上述条件在岗乡村医生,应根据实施方案规定2个月内办理离岗手续,即可享受本实施方案规定的待遇。

(二)乡村医生存在下列情况的,不得列入补助范围:

1、原为肥城市户籍,现已经迁出的;

2、已被国家机关或企事业单位录用的; 3、2011年7月1日及以后进入村卫生室执业的;

4、本意见实施前即2015年1月1日前已经去世的;

5、因刑事犯罪或违反国家政策法规被辞退、解聘、开除的。

五、补助标准

对符合省卫生计生委、省财政厅、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解决老年乡村医生生活补助问题的实施意见》(鲁卫基层发〔2014〕1号)第一条规定条件的老年乡村医生,按照工作年限每满一年每月20元的标准发放生活补助,剩余不满一年的工作年限按一年计算。

工作年限的计算,以乡村医生于1949年10月1日至2011年6月30日期间的实际工作时间确定。

六、执行时间和发放途径

(一)执行时间。上述规定自2015年1月1日执行。2015年1月1日已超过60周岁且离开村卫生室岗位的乡村医生,自2015年1月起享受生活补助;2015年1月1日以 5 后,年满60周岁且离开村卫生室岗位的乡村医生,自达到60周岁的次月起享受生活补助。

(二)发放途径。经市级核准符合条件人员生活补助的发放工作,由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所属社保经办机构承担,统一使用居民养老保险待遇发放渠道。

七、责任追究

由于此项工作的政策性强、时间跨度长、涉及面广,在对人员身份和工作年限认定时,要切实做到公开、公平、公正,严格执行审核和公示程序,对弄虚作假、徇私舞弊者,一经查实,要取消其享受待遇的资格,并追究有关负责人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请相互转告,确保符合条件的人员按时登记。

特此公告。

肥城市乡村医生调查摸底工作领导小组

二0一五年四月

篇2:乡村医生工作年限证明

三、个人申请

(一)符合条件的人员向户口所在镇(街)认证工作机构提出申请,并提交如下材料:

1、《乡村医生享受生活补助待遇申请或认证登记表》;

2、身份证(2份)、户口本原件及复印件,一寸彩照2张;(原件审查后个人留存)

3、社会养老保险证明;

4、公安部门有无刑事犯罪证明;

5、计划生育部门有无违反国家计划生育政策证明;

6、村委会证明材料;

7、能够证明本人乡村医生身份和工作年限的原始物证材料原件(包括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颁发的乡村医生证书、执业或助理执业医师证书及其他能够证明其从业活动的物证。2005年7月6日以后的工作经历,须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或取得执业(助理)医师资格,在卫生行政部门注册并获得相关执业许可,且具有乡村医生实际工作经历)及复印件、影印件;(原件审查后个人留存)

8、证明人证词。

以上材料,在2014年调查摸底时本人已经提供,且与现在要求相符的,可以继续使用;没有提供或已经提供但与现在要求不符的,则需按照要求进行补充或重新提供。

(二)受理登记

镇(街)认证工作机构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要认真核实,并按照要求立卷建档,一人一卷。受理登记时需注意三点:一是 要逐一编码登记确认,对不符合条件无法受理的人员要耐心做好解释工作,同时做好相应记录,记清姓名、联系方式、未受理原因等关键信息;二是对申报的必备材料要进行确认,特别要核准“签字、盖章、按手印”等关键环节是否按要求操作,该提交的材料是否提交齐全,工作经历与物证、证人证言是否相符等,对材料不全的要及时告知申请人予以补齐。三是对既不能提供物证,也不能提供人证的不予受理。

四、初审

各镇(街)认证工作机构对申请登记人员提供的人证物证材料进行调查、取证、核实,并协调镇(街)计生、公安、劳动保障等部门对申请人是否存在违反国家政策、违法犯罪,以及缴纳社会养老保险情况进行核查,形成初审结果。审核采取“直接认定+组织查证”相结合的办法进行:

1、直接认定。对物证材料齐全、充分的人员,即个人提交的申请材料,能够证明乡村医生身份和工作年限的,可直接对其身份和工作年限进行认定。

2、组织查证。对于物证不全或缺乏物证不能直接认定的人员,要对个人提供的证明人证词逐人进行调查、取证、核实,做出认定结论。进行组织调查取证的人员,应由2-3人组成。组织调查取证对象为个人提供的全部证明人。对存有争议的,应适当扩大取证范围,调查结束,要填写《调查笔录》和《镇(街)认证工作领导小组调查结论书》。不允许申请人自行取得调查笔录。

证明人须具备以下条件之一:①镇卫生院从事一体化、防疫、乡医管理等工作的管理人员(含资历相符的原管理人员)②村卫生室所在地村委会工作人员(含资历相符的原工作人员);③本镇(街)与被证明人同期从事乡医工作且原始物证材料齐全的原乡村医生;④原籍为乡村医生执业地点且熟悉该乡村医生从业经历的国家公职人员。所有证明人必须具备独立的民事行为能力,能够提供身份证明,且每类别人员仅限一人。

五、第一次公示

各镇(街)将初审结果以及相关物证材料、证明证言在全镇(街)范围内进行第一次公示,公示要张帖到每个村(居)的公开栏,发现问题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公示结束后,各镇(街)认证工作机构将公示结果和相关材料报市卫生计生局。

初审上报材料主要包括:

1、荣成市乡村医生身份和工作年限认证申报材料(每人一个档案袋,按编号排序。编号时先编物证齐全的,再编需要调查取证的);档案内容按目录顺序排序。

2、《老年乡村医生享受生活补助待遇申请或认证登记表》按编号排序,审核通过后归入个人档案。

3、荣成市乡村医生身份和工作年限认证公示结果证明。

4、《××镇街乡村医生身份和工作年限认证汇总表》(纸质版加盖公章和Excel电子表格)。

六、复审

市卫生计生局、公安局、人社局等部门根据职责分工,对各镇(街)上报的人员名单及相关信息进行审核,审核结果反馈至镇(街)。

七、第二次公示

按照第一次公示的方法,各镇(街)将市卫生计生局及有关部门反馈的审核结果在全镇(街)范围内进行第二次公示。对公 示有异议的,继续进行调查取证。公示无异议的,将公示结果证明加盖公章报市卫生计生局,由市卫生计生局核定。

八、第三次公示

核定结果在市卫生计生局政务公开栏(网站)和镇(街)政府政务公开栏上进行第三次公示,公示时间不少于15天。

现户籍所在地与原执业所在地不一致但符合认证条件的人员,由其原工作所在地开展调查审核及公示工作。公示完成后,原工作所在地将审核名单及相关材料移交户籍所在地,由户籍所在地进行第三次公示并完成后续相关工作。

篇3:乡村医生工作年限证明

关键词:乡村医生,职业认同,工作投入,工作嵌入,转行意愿

乡村医生 (简称“村医”) 作为农村基层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最终端的执行者, 他们植根于农村基层, 即是村医又是村民的特殊身份, 我们称为农村基层卫生服务网底的卫士。在我国不同历史发展阶段, 村医都在农村基本医疗服务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中扮演着一线战士的角色。但是, 村医的身份和待遇问题一直是困扰着整个队伍健康发展的瓶颈, 出现了大批量的村医转行现象[1]。如何稳定村医队伍, 使他们安心的保留在原有的农村卫生工作一线, 是新医改政策层面和管理制度层面上都应该重点面对和着力解决的关键问题。

乡村医生的职业认同可以理解为他们对村医工作的认识和理解的自我判断, 是对社会赋予村医工作角色的承认和内心接受程度[2]。同时, 村医的职业认同也是身份认同的一种, 受到社会要求、他人的观念和期望的影响。村医的职业认同是一种重要的心理状态和心理基础, 是激励村医履职的重要的内在因素[2]。工作投入是指乡村医生对村医工作的认同并感知到村医工作十分重要, 主观上愿意积极和全情投入工作的一种心理状态, 它是乡村医生在积极的自我控制下, 努力与村医工作角色和职责保持相一致的综合体现[3]。工作嵌入是指阻止乡村医生转行的各种力量, 是促使他们保留在村医岗位上的所有积极因素总和, 也是他们在村医岗位上形成的各种嵌入性关系网络的密切度和黏度[4]。

本研究将乡村医生的职业认同、工作投入和工作嵌入三个全新的概念引入乡村医生的留岗管理研究中, 旨在用科学的人力资源管理视角探讨村医队伍发展与管理问题, 希望在村医队伍建设和管理实践层面和科学研究领域提供一定的参考。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通过黑龙江省卫生厅组织的乡村医生培训班进行问卷收集, 对两个阶段接受培训的村医进行整群抽样问卷调查, 共发放问卷402份, 收回问卷400份, 剔除填写不全和明显系统偏差作答的问卷, 剩余有效问卷387份, 有效回收率96.26%。

1.2 研究工具

问卷采用5个等级李克特评分法 (1代表非常不同意, 5代表非常同意) 。

1.2.1 职业认同

课题组自行设计了包含4个项目的一维问卷。分值越高表示对职业认同度越高。举例:“乡村医生是一个很受尊敬的职业”。本次研究的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7。

1.2.2 工作投入

采用Schaufeli等开发的九个项目“Utrecht工作投入量表”[5], 问卷包括活力、奉献和专注三个维度。分值越高表示对村医工作投入越高。本次研究的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81。

1.2.3 工作嵌入

选取Crossley等人编制的“Global Job Embeddedness Items”问卷[6]中的五个问题并进行适当的修改。分值越高表示对村医工作嵌入度越高。例如:“我已被乡村医生工作吸住了而不能离开”。本次研究的问卷内部一致性信度系数为0.66。

1.2.4 转行意愿

课题组采用“如果有更好的其他职业, 我会考虑换一下工作”对村医的转行意愿进行测量。分值越高表示对村医的转行意愿越高。

1.3 数据分析

采用EpiData3.1进行数据双次核对录入, 采用SPSS17.0软件和AMOS7.0进行统计分析。统计分析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Person相关分析和路径分析模型。

2 结果

2.1 基本信息

样本乡村医生中, 女性120人, 男性167人;中专学历的274人;大专或大专以上学历的114人;年龄25~66岁, 平均年龄40.98±9.01岁;工作年限2~48年, 平均工作年限为18.67±9.77年。

2.2 各个变量的均值和相关性系数

采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对乡村医生的职业认同、工作投入、工作嵌入和转行意愿进行分析, 采用Person相关分析探讨不同变量之间的相关性系数, 如表1所示。职业认同均值为3.59±0.63, 职业认同均值为3.52±0.55, 职业认同均值为3.64±0.66, 职业认同均值为3.24±1.16。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 (r=0.42, P<0.01) 、工作嵌入 (r=0.35, P<0.01) 呈显著的正向相关。工作投入与工作嵌入 (r=0.60, P<0.01) 呈显著的正向相关。转行意愿与职业认同 (r=-0.14, P<0.01) 、工作投入 (r=-0.35, P<0.01) 、工作嵌入 (r=-0.44, P<0.01) 呈显著的负向相关。

*注:P<0.01。

2.3 路径分析模型

进一步采用结构方程模型中的路径分析对乡村医生的职业认同、工作投入、工作嵌入和转行意愿四者之间的整体相互关系进行检验。路径分析模型的拟合指数中P=0.029, 小于0.05, χ2为7.07, 模型显著, 但是, 路径分析模型容易受到大样本量的影响而变得显著[7], 参照其他研究适配模型拟合指标[7], RMSEA=0.08接近于0.08, AGFA=0.95>0.90, CFI=0.98>0.90, GFI=0.99>0.90, χ2/df=3.53<5, 所以, 模型可以得到良好的适配。

参照图1和AMOS Output可知, 乡村医生的职业认同与工作投入 (β=0.42, P<0.01) 、工作嵌入 (β=0.12, P<0.05) 呈正向相关, 工作投入在职业认同和工作嵌入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 (β=0.23, P<0.01) ;工作嵌入与转行意愿 (β=-0.44, P<0.01) 呈负向相关;工作嵌入在职业认同与转行意愿关系中扮演完全中介作用 (β=-0.15, P<0.01) , 工作嵌入在职业认同与转行意愿关系中扮演完全中介作用 (β=-0.24, P<0.01) 。

3 讨论

本研究旨在探讨乡村医生的职业认同对工作投入和工作嵌入的影响, 并试图厘清三者对村医转行意愿的联合作用。与以往研究结论一致, 乡村医生的职业认同可以积极的影响他们的工作投入[8], Bothma和Roodt的研究结论还证实了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之间既呈现积极的正向相关, 又同时能共同影响员工的工作绩效和离职倾向[9], 本研究也得到类似结论, 乡村医生的职业认同不仅对工作投入有积极影响, 二者之间还能同时共同影响他们的转行意愿。职业认同不仅仅是一种心理状态, 还具有群体性特点[10], 由于职业认同是情感层面和心理层面中的人的内在动力, 高水平职业认同的乡村医生不仅仅将村医工作当作维持生计的手段, 他们更多体现着爱岗敬业的职业精神, 所以, 乡村医生的职业认同感越高, 他们更能心情愉悦的投入村医工作[10]。同时, 自我感知到的价值感和意义感也高, 所以, 他们愿意为村医事业努力奉献, 履行自我职责并希望以此来维持村医的身份[8]。此外, 从另一视角我们同样可以解释此结论, 有研究结论表明, 职业认同感能显著降低员工的工作倦怠水平[8], 工作倦怠是工作投入相反状态[11], 所以, 乡村医生的高水平职业认同感能显著缓解消极认知和消极情感, 进而增加他们对村医职业的正向情感体验, 工作投入感也将随之得以提升。

本研究发现, 乡村医生的职业认同与工作嵌入呈积极的正向相关, 在以往研究中二者之间的关系尚未得到过论证, 高水平的职业认同感是一种成就感和价值感的反应, 基于工作需求-资源模型理论[11], 我们可以将高水平的职业认同感视为乡村医生的工作动力源泉, 而且是一种内在的积极心理资源, 这种资源可以带来更大职业黏度, 增加乡村医生对工作的嵌入度, 在心理和精神层面上让村医更愿意留在岗位上, 进而降低村医的转行意愿。

本研究还发现工作投入在职业认同和工作嵌入关系中扮演部分中介作用, 而已中介效应 (β=0.23) 大于二者之间的直接效应 (β=0.12) , 我们首次揭示了职业认同对工作嵌入影响的内部机制, 职业认同作为村医的内心动力资源, 通过唤醒村医的工作动机和对工作投入的热情、活力和甘于奉献精神, 进而增加了村医对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工作的黏度和嵌入感。村医的职业认同是他们对村医工作的感性和理性认识的过程状态和解释性积累, 职业认同感高的村医更能适应村医岗位要求, 增强了二者匹配感和一致性体验, 职业认同还体现在村医对外群体反应的感知, 即积极的感知到村医工作在农村村民或社会中的认识和评价, 这有利于村医更多的嵌入村民之中, 带来更多的联结感, 所以, 高水平的职业价值感、村医工作的匹配感和村民的联结感带来了更多的工作嵌入感[12]。

与以往研究相一致[12], 工作嵌入在村医的职业认同和工作投入与他们的转行意愿关系中扮演着完全中介作用, 由此结论可知, 村医的转行意愿完全可以由工作嵌入解释, 即村医职内嵌入和职外嵌入来预测他们的转行意愿或是离职倾向。这就提示我们, 高水平的工作嵌入感的村医即使工作不满或者有其他更好的职业机会也不会选择转行[12], 同时, 我国学者黄丽通过研究发现, 职业发展、环境和谐、社会支持 (原文出处为“单位支持”) 、生活依赖[13]构成了工作嵌入核心概念, 所以, 如果想让村医保留在原岗位上, 应该尽量满足乡村医生的这四个基本要素。基于工作嵌入理论本研究可以提示, 乡村医生的转行意愿是他们的工作嵌入度不足的结果, 即:使乡村医生避免离开其工作的综合因素缺失或没有充分发挥作用。同时, 工作嵌入理论核心维度包含了村医工作的匹配、社群联结和转行带来牺牲感, 这三个维度这也能为管理部门降低村医转行意愿提供了一些新的政策视角。

4 建议

通过已有研究发现, 支持性工作环境是影响员工职业认同的重要因素, 村医的收入低、身份地位未得到确认、工作条件差, 这些支持性环境要素都不尽人意, 势必影响村医的职业认同感。农村医疗工作的高风险性和村医自身有限的医疗知识和技术水平, 造成村医与自身工作要求的匹配感较差, 工作嵌入感就受到影响。从村医自身和农民或社会对他们职业的认知与评价也会将影响他们的职业认同, 如果他们感知到社会对村医职业的认同感较低, 将影响他们对村医工作的嵌入度, 他们怀疑甚至否定自身存在的价值, 从而降低他们的工作主动性和积极性, 增加他们的转行的可能性。所以, 政府可以通过提高村医收入水平、改善村医工作条件, 给予明确的身份地位、组织良好的培训、为村医开发更多农村适宜技术等措施提升村医的职业认同和职业的社会地位[14], 同时又能提升他们的工作自信心, 有利于增加村医的工作嵌入度和职业黏度。政府还应该在政策上给予村医更多的工作授权, 政府对村医工作内容的丰富和适当授权, 既可以充分挖掘村医的社会功能潜力, 拓展他们在农村基本卫生服务工作的范围和作用, 又能提升村医的社会认同和社群联结, 进一步提升村医的职业认同、工作嵌入度和职业黏度, 这些举措建议都将有利于村医队伍的稳定和健康发展, 为村医更好的服务农村基层卫生工作做出贡献。

5 结论

篇4:乡村医生证明

证明

兹有乡村医生王某某;男;汉族;身份证:***618;系某某县某某镇某某片某某村委会某某村人,本人从2000年8月至2011年11月至今,在某某卫生室从事乡村医生工作,特此证明。

某某卫生院2013年10月16日

篇5:工作年限证明

兹有我公司职工同志,性别:,身份证号码:,自年月始在我公司从事建设工程施工管理工作至今,累计从事专业工作满年。经查,该同志在工作期间,能遵纪守法,无违反职业操守的行为,我公司对本证明真实性负责。

特此证明!

篇6:工作年限证明

兹有我单位__(同志)在______部门,从事__工作,工作年限为年,现申请参加_______职业资格考试,特此证明。

备注:此证明仅作报考职业资格证书凭据,不作其他用途。本单位对此证明真实 性负责。

单位名称(加盖公章)

年月日

聘书

______同志:

经研究,决定聘任你为我公司,任期年月至年月止。

篇7:乡村医生工作年限证明

安化县是一个集山区、库区和老区为一体的国家级贫困县、劳务输出大县,总面积4 950 km2,辖23个乡镇,1 180个村、居委会,总人口96万人。每年劳务输出在20万人左右,主要分布在广东、广西、海南和江浙等地。从2000年发现首例HIV感染者以来,截至2009年12月30日止,累计报告HIV感染者97例,其中病人46例(已死亡33例),已接受抗病毒治疗25例(死亡4例)。在97例感染者和病人中,男性49例,女性48例,男女性别比为1.02∶1;传播途径为经性接触70例,血液接触16例,母婴传播3例,不明途径8例;有外出打工史的农民83例,占85.57%。外出务工人员成为HIV感染最主要的人群;疫情分布全县17个乡镇。

1 方法

1.1 选择该县羊角、马路、江南、小淹和仙溪5个乡镇为项目乡镇,在乡镇公共卫生办公室协助下,县疾控中心组织5个乡镇317名乡村医生分别于2007年和2008年进行了2次集中式的艾滋病知识培训。培训内容包括:艾滋病基本知识、艾滋病预防方法、艾滋病常见临床表现识别[1,2]、疑似感染者询诊与转介服务等。

1.2 2009年选择小淹乡10个村的190名拟于2个月内外出的农民务工人员作为干预对象,乡村医生上门对他们进行外出前艾滋病防治知识教育,发放宣传资料与安全套,收集健康教育问卷。外出后在3个月内,乡村医生以电话、发艾滋病防治宣传短信的方式与干预对象联系,进行艾滋病防治知识宣传教育和行为干预。

1.3 效果评估指标:⑴2007年试点实施前和2009年试点结束对乡村医生进行2次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问卷调查,均采用《中国艾滋病防治督导与评估框架(试行)》内的大众知晓率8个问题[3];另外增加“四免一关怀”政策、是否愿意与艾滋病病人交往2道题,共10道题,判定艾滋病基本知识知晓率情况。⑵根据乡村医生提供的外出务工人员的联系方式,县疾控中心工作人员与干预对象联系,评价乡村医生对外出人员干预工作的效果。⑶乡村医生转介县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接受HIV咨询检测人数和新报告的HIV感染人数。

2 结果

2.1 乡村医生培训前后艾滋病相关知识知晓情况:2007年乡村医生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为72.9%,对“四免一关怀”政策的知晓率为62.5%,表示愿与艾滋病病人交往的占73.2%。2009年,乡村医生对艾滋病一般知识知晓率为86.8%,对“四免一关怀”政策的知晓率为86.8%,愿与艾滋病病人交往的占89.3%。试点前后知识水平明显提高。

2.2 190名外出务工人员,3个月后实际完成随访180人。艾滋病防治知识知晓率由干预前的58.9%提高到干预后的93.3%;最近一次安全套使用由干预前的66.7%提高到干预后的81.7%;对艾滋病咨询检测的了解由干预前的36.7%提高到干预后的82.8%;接受电话平均为5次,接受短信平均为4次。

2.3 在2006—2009年安化县疫情报告中,农民工感染人数分别为10例、12例、20例和30例,占当年报告疫情总数的77.9%、75.0%、90.9%和90.9%。2008年由乡村医生转介到县疾控机构进行咨询检测的有502人,发现感染者2例,均为外出务工人员。2009年转介艾滋病自愿咨询检测人员共520人,发现感染者12例,其中11例是外出务工返乡人员。2006—2009年安化县自愿咨询检测发现HIV感染者的情况见图1和表1。

3 讨论

3.1 湖南省作为内地农业省份,经济发展相对落后,外出务工人员每年多达1 600万人,流至外省人口达到1 200万人,女性占60.0%。安化县自1986年开始出现农民工外出务工,目前每年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了20万人之多,劳务经济成为一些偏远山区和农村的主要经济来源。在外出务工人员中,有部分是由老乡介绍有组织的外出队伍,也有个人和一家人外出的无固定组织的群体。前者工作地点比较固定,有一定的组织管理形式,方便联系;但是后者则由于经常变换工作,难以联系,成为外出人员中难以管理的流动人口部分和城市边缘人群,也成为疾病预防的盲点人群。目前,农村外出务工人员返乡一般与下述因素有关:⑴重大节日和农忙,如春节、清明、中秋等;⑵家里老人或亲属生重病或死亡;⑶男女青年举办婚礼或生子;⑷在外地生病,久治不愈;⑸在外地生活困难,难以维系,或年纪较大,回家乡修养;⑹躲避一些纠纷或债务等。期间在乡里逗留一段时间。只有在此时间,能够有效接触到他们。

3.2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迅速发展,乡镇卫生院医疗条件和乡村医生待遇得到了改善,湖南省在各乡镇设立了公共卫生办,负责辖区内日常的预防接种、健康宣传等疾病预防工作。安化县已将乡村医生医疗服务纳入到公共卫生服务体系,定期给予他们一定的劳务报酬补助,在县一级构筑了县、乡镇、村三级疾病预防网络。乡村医生由于直接为村民服务,与村民间存在亲邻关系,甚至有的村医为家传,多数村医在村民中享有较高的权威性、信任度和亲和力,因此,村民动向易于掌握。过去村医参与艾滋病预防工作较少,主要是与对艾滋病不了解、本地疫情不严重、担心传染而存在恐惧心理、上级部门没有硬性要求、对感染者存在歧视和对个人经济没有直接关系等有关。通过试点项目的实施和近年本地出现感染者的现实,乡村医生经过培训后,他们的观念得到了明显改变。5个试点乡镇的村医都能主动参加日常的宣传教育活动。根据试点要求,在自己日常诊疗活动中,自觉地宣传艾滋病预防知识和及时诊断疑似感染者。从上述结果中可以看到,村医个人的艾滋病知识(χ2=18.9,P<0.05)和相关政策(χ2=49.4,P<0.05)显著上升;180名干预对象的艾滋病知识知晓率(χ2=58.7,P<0.05)和性生活安全套使用率(χ2=10.6,P<0.05)显著上升;该县返乡农民2007年后主动参加自愿咨询检测人数上升,自愿咨询检测新发现的阳性感染者人数上升,试点取得了明显成效。在经费投入上,试点经费主要支持村医培训、少量的村组开展宣传(村医按每宣传一户村民1元钱补助)和外出人员干预(村医按干预一人100元补助电话、短信费)3个部分,实际经费支出不大,但产生的效果明显。说明通过对乡村医生的培训,提高他们识别艾滋病的能力,在提高农村返乡HIV感染者和病人发现率、承担外出人员宣传干预工作具有可行性。

3.3 试点实施得到了多数村医的赞同,并主动参与。但是,在实施过程中,仍然存在以下问题:⑴村医个人素质的差异。少数村医只顾看店守门,不愿主动上门服务,认为是额外工作。⑵农村地区存在的歧视现象,村医自己担心被传染,同时,确诊的感染者和病人担心歧视和没有很好的治疗条件,远走他乡。⑶回乡人员停留时间短,居住分散,村医缺乏工作技巧和识别能力,担心询问或宣传过多,引起他人误解和反感。加上,农村地区存在的一些封建迷信,如过节不能见血、谈论疾病等禁忌;也有外出人员不配合影响了直接干预的覆盖面。⑷对乡村医生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缺乏明确的行政规定。⑸村医的补助不及时到位等问题。鉴于上述情况,我们认为,坚持农村地区日常宣传,创造全民预防艾滋病的氛围,同时,强化村医能力建设,让他们认清形势,转变观念,再辅以一定的政策和行政干预与支持,是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的。

3.4 我国作为一个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国家,农村艾滋病问题已经成为艾滋病控制的一个重要问题。从长远工作开展来看,随着艾滋病的播散蔓延,在疫情严重地区,当感染者和病人大量出现后,乡村(社区)医务人员将不仅要承担发现感染者和病人的义务,还将要承担对于感染者和病人及其家庭日常生活指导、咨询、治疗、护理和关怀的工作。要落实联合国提出的“全面可及”策略,乡村(社区)医生必须参与艾滋病防治工作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具有现实意义,卫生行政部门应该重视并充分利用这支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力量,尽快纳入艾滋病防控体系。

参考文献

[1]陈曦,陈焱.艾滋病防治技术手册[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8.

[2]陈曦.艾滋病相关疾病图谱[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9.

篇8:职业工作年限证明

同志系我单位职工,在 岗位工作 年。

特此证明。

联系人: 联系电话:

所在单位(盖章)

篇9:会计工作年限证明

________同志(身份证号:__________________)自20_____年_____月_____日起在__________________单位(组织机构编码:_________单位类型:_________,单位地址: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从事会计_________岗位工作。

特此证明。

申请人签字:________

工作单位审核人签字:________

篇10:安全工作年限证明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篇11:乡村医生工作年限证明

《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第十六条规定, 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后必须申请执业再注册。为做好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再注册有关工作, 现通知如下:

一、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有效期满5年进行再注册 (以下简称执业再注册) 的对象是指, 按照《条例》规定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满5年且拟继续在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业的乡村医生, 不包括在村卫生室从业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

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负责制订本省 (区、市) 执业再注册的工作方案, 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按照《条例》要求负责县域范围内执业再注册工作。

三、执业再注册要与乡村医生业务考评和职业道德评定相结合。业务考评主要包括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任务完成情况、业务水平、学习培训情况等。职业道德评定主要包括医德医风情况, 要充分听取所在村村民委员会、其他乡村医生和村民的意见。

四、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将执业再注册有关政策告知符合执业再注册条件的乡村医生, 并保存相关书面材料以备查。根据《条例》第十四条、十八条规定, 对不符合再注册条件的乡村医生不予注册、注销注册并收回乡村医生执业证书。

五、对于村民和乡村医生反映的违法办理乡村医生执业再注册等行为, 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协调地市、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调查核实, 按照《条例》等有关规定进行处理, 处理结果予以公布, 并报送我委基层卫生司。

六、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按照原卫生部《关于印发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格式的通知》 (卫基妇发[2003]302号) 规定的格式和要求制作。其中, “使用说明”第四条改为“本证书格式由国家卫生计生委统一规定, 各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统一印制, 其他单位或个人不得擅自印制”, 格式不变。

七、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开展执业再注册工作所需经费和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印制乡村医生执业证书所需经费, 按照原卫生部办公厅《转发关于不宜收取乡村医生执业注册费复函的通知》 (卫办规财发[2004]43号) 执行。

八、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按照《条例》要求开展再注册工作, 公开再注册的过程, 切实做好再注册相关工作。县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加强对乡村医生工作的日常监督管理, 规范诊疗行为, 使广大农村居民享有安全、有效、方便、价廉的基本医疗卫生服务。

九、切实加强村卫生室人员的准入管理。新进入村医疗卫生机构从事预防、保健和医疗服务的人员应当具备执业医师或执业助理医师资格。不具备规定条件的地区, 应当根据《条例》第十二条规定, 由省级人民政府制订具体办法。

执业再注册工作涉及到每一位乡村医生的切身利益, 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要严格把握政策, 明确责任, 积极稳妥地开展工作。请省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于2014年底前将执业再注册工作情况报我委基层卫生司。

篇12:安全工作年限证明

特此证明。

单位(盖章)

篇13:工作年限证明

起止年月从事何种专业工作专业技术职务

年 月至 年 月

年 月至 年 月

年 月至 年 月

年 月至 年 月

年 月至 年 月

在我单位工作期间,该同志遵纪守法,无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

篇14:工作年限证明范本

在我单位工作期间,该同志遵守国家和地方的法律、法规,无任何违反职业道德的行为。我单位对证明的真实性负责,如有虚假,报考人员、我单位人事部门及有关负责人员承担相关责任。

特此证明。 单位(公章):

经办人(签字):

经办人联系电话:

2014年 6 月 30 日

篇15: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对策

乡村医生是我国特殊国情的产物。按照《乡村医生从业管理条例》 (以下简称《条例》) 第2条规定, 乡村医生是指获得乡村医生执业证书且在村卫生室从事预防、保健和一般医疗服务的人员。他们处在农村医疗卫生战线的最前沿, 是为农村提供公共卫生服务和基本医疗服务的主要力量, 担负着农村居民的卫生保健服务、基本医疗服务、传染病预防与控制等任务。承担着全国80%左右农村居民的健康保障任务, 为农村居民提供着最贴近、最及时和最便捷的医疗卫生服务, 是农村基层卫生队伍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我国乡村医生队伍庞大, 但整体业务素质较低, 绝大多数乡村医生都存在教育“先天不足”的问题。具体表现为, 学历层次偏低、基础知识差、专业知识老化、中专及以上学历人员比例较低, 有的甚至无专业学历, 执业 (或助理) 医师比例普遍偏低, 有的地区甚至无执业 (助理) 医师。从卫生部统计数据来看, 全国88.12万乡村医生中, 大专及以上学历者仅占4.08%, 中专学历或相当水平的占68.02%, 尚有27.9%的乡村医生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医学专业教育, 因此, 加强对乡村医生队伍的继续教育已成为当务之急。根据《条例》规定, 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组织制定乡村医生培训规划, 保证乡村医生至少每2年接受一次培训。各级地方政府按照《条例》规定, 开展了相应继续教育工作, 但由于种种问题的存在, 使得继续教育效果并不明显。

1. 缺少常设专门管理机构。

尽管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设立了一些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管理机构, 但是这些机构都是临时性的, 缺少专职管理人员, 不能对其进行全方位的管理。许多地方卫生行政部门出于管理方便的考虑, 将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委托给培训机构 (或医学院校) 。但是部分培训机构受经济利益的影响, 只重视招生数量, 疏于管理, 造成管理流于形式, 影响了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成效。

2. 教学体系不完善。

科学的教学体系是乡村医生继续教育质量的保障。在各地开展的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活动中, 教学体系不完善是最突出、最普遍的问题。具体表现为:首先, 培养方案普遍过于简略, 缺乏科学调研。其次, 课程设置重理论、轻实践, 重医学、轻人文。实践与理论脱节, 缺乏连续性;偏重医学理论, 人文素质课程较少。乡村医生人文素质的缺失, 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乡村医生的医疗服务水平。再次, 教学手段陈旧。教学内容缺乏针对性和系统性, 造成教师上课按教材宣读, 实践病例讨论分析少, 缺乏实用性。最后, 考核方式不科学。对乡村医生的考核方式是多样的, 其中突出的问题体现在忽视实践技能的考核。很多培训机构 (或医学院校) 仍以“出勤+笔记+笔试”三种方式结合来考核, 但由于管理不严格, 考核结果出现很大偏差。此外, 师资力量总体水平不高。为了方便乡村医生的继续教育, 培训地点一般设在县区, 但是却不利于教师授课, 特别是临床教师工作繁忙, 很多高职称教师不愿意下乡授课。

3.配套措施不到位。

缺少继续教育的激励机制, 乡村医生参加继续教育的积极性不高。卫生行政部门继续教育大都设在县 (区) 级以上的医疗机构, 乡村医生一般没有固定工资, 收入很大程度上仅凭个人医疗量确定, 参加继续教育期间不但没有收入, 还要花去一笔不小的费用。特别是个体医生没有纳入职称评定范围, 多数个体医生为眼前利益而放弃继续学习机会, 因而继续教育对他们吸引力并不强。同时, 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经费不足, 无法兑现继续教育期间补贴。这些配套措施的缺失, 严重地影响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积极性。

完善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对策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步伐, 提高农村医疗卫生服务质量, 加快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尤为必要。2009年国务院出台的《关于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意见》提出大力发展农村医疗卫生服务体系, 健全农村卫生人员在岗培训制度, 鼓励参加学历教育, 促进乡村医生执业规范化等指导意见。针对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存在的问题, 建议从如下三方面着手改进。

1.完善继续教育管理机构。

各级卫生主管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对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加强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管理机构的建设。首先, 卫生行政部门要建立乡村医生继续教育领导小组, 设立专职人员, 负责乡村医生继续教育具体工作的指导与安排。其次, 强化继续教育机构的管理职能。完善其管理规章制度, 使其规范化、常态化;定期开展督查检查, 重点检查培训人数、培训内容和时间、培训资料等。最后, 加强继续教育质量管理。建立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档案, 作为回访和培训质量检查的材料来源和依据, 全面提升继续教育质量监管力度。

2. 探索科学完善的教育体系。

完善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方案。乡村医生继续教育质量的高低, 首先取决于继续教育方案。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方案包括:培训目标、内容、范围、组织管理、监督和评估。卫生行政部门制定相关的政策及规定, 包括继续教育机构的设置、师资的选拔培养、培训教材、场地的标准、受训人员的待遇等。完善具体的继续教育方式, 采取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结合形式, 实行师徒带教和学分制。改革教学内容。首先, 组织编写教学大纲, 确立教学目标。教学大纲与教学目标是教学的依据。根据乡村医生工作与服务对象的特点, 注重教学内容的实用性, 删减个别与教育目标关系不大且理论太强的课程与内容。教学目标定位于农村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断与治疗为主, 为农村居民提供最基本医疗服务。其次, 调整课程设置, 教学重点为实践操作技能的培养。课程设置是教学目标的直接体现。乡村医生的教学内容应该是农村常见健康问题的处理, 急、危、重病人的院前急救与转诊, 慢性疾病的控制与慢性病人管理知识和技能, 掌握农村常见病、伤、残的康复、心脑血管疾病和恶性肿瘤等高危人群的干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计划生育技术指导、健康档案的建立与管理、流行病学基本原理与方法、心理咨询等知识和技能, 以保证能为村民提供高质量的卫生服务。再次, 应该优化课程结构, 增加实践学时数, 注重医学与人文的结合, 在课程设置方面要重视人文素质教育的内容。最后, 在教学方式、方法上, 要注重启发式、研讨式、案例剖析式等, 注重采用多种教学手段特别是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 加强能力的培养和自学的指导。加强师资队伍和教材建设。优秀的师资是培养高质量人才的重要保证。乡村医生继续教育不同于其他医学教育, 是指导型教学。鉴于教育特点, 对教师素质要求更高, 应该选择经验丰富的“双师型”教师承担教学任务。在临床技能实践期间, 教师要亲自带领乡村医生坐诊、看病, 通过代教和直接扶持的方式, 提高其业务能力。组织优秀教师编写乡村医生继续教育的教材, 教材要突出实用、适用、够用的原则, 要突出全科医学的学科特色, 淡化专科学科的医疗服务意识。改革考核方式。考核是检验教学效果的重要手段。原有“出勤+笔记+考试”考核方式应进行改进, 采用“教师考核, 培训机构考试, 卫生行政部门验收”方式。在继续教育结束时, 授课教师对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期间的出勤登记、学习表现进行综合评定;承担乡村医生教育机构依据继续教育方案和教学大纲, 组织专家出题考试, 考试合格的准许结业, 并将教师综合评定与结业考试成绩, 反馈至各县 (区) 卫生行政部门;乡村医生完成继续教育任务后, 卫生行政部门要进行考核验收, 并定期对乡村医生进行回访。采用这样的考核模式, 有利于教师严格依照教学大纲进行授课, 又有利于卫生行政部门监督管理。

3. 完善相应的配套设施。

乡村医生继续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 还需要相应的配套设施。首先, 提高乡村医生待遇。乡村医生待遇是制约乡村医生发展的难题之一。地方政府要积极兑现乡村医生承担公共卫生的各种补贴, 探索乡村医生的养老保险和基本医疗保险的缴纳机制, 改善乡村医生行医环境, 确保乡村医生队伍稳定发展。其次, 落实乡村医生职称评定制度。在全科医师职称系列中增设初、中级职称, 把乡村医生的职称评定纳入全科医师系列。最后, 继续教育经费纳入政府卫生事业经费预算, 构建政府、单位、个人多渠道筹集。同时加大对继续教育硬件设施的投入, 并形成良性供给机制。

上一篇:初三作文:雨下一篇:六一儿童节庆六一致词